院感监测指标

院感监测指标
院感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一、卫生学监测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镜,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

次。

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院感科

2012-01

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

1、限制区、半限区、非限区分区明确、流程合理、标识清楚、清洁卫生。 2、手术器械用后及时送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包装、灭菌。 3、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不宜使用化学灭菌剂灭菌。 4、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柜内,柜子清洁干燥。无过期包。 5、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管理同治疗室。 6、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7、清洁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有明确标识、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后存放于非限区。 8、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9、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或在同一手术间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后安排感染手术。 10、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或在同一手术间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后安排感染手术。

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分开设置。 2、开展拔牙、口腔外科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 3、洗手设备设施齐全,数量符合诊疗需要。 4、技工室独立设置,应分别配备洗手池和一个专用清洗托盘和模型修整的清洗池。 5、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6、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7、口腔器械按《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执。 8、科室自行清洗、灭菌,设施、操作、流程、质量应符合WS 310-2009 规范要求。 9、一次性用品、消毒与无菌物品管理同治疗室。 10、防护用品齐全,医务人员使用规范。 11、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一次。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12、拍片室需做好射线防护。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全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 (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 (1)一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 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2)、二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报告程序: A、同一级暴发; B、同上; C、同上。 (3)、三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院感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一、 卫生学监测标准 1、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环 境 类 别 范围标准 标准 空气 物体表面 (cfu/cm2) 医务人员手 (cfu/cm2)Ⅰ 类 无 ≤4cfu/15min· 皿 ≤5≤5 Ⅱ 类 普通手术室、供应室无菌区、 产房、人流室 ≤4cfu/5min· 皿 ≤5≤5 Ⅲ 类 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 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普通 病房 ≤4cfu/5min· 皿 ≤10≤10 Ⅳ 类 传染科及病房-≤15≤15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镜,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次。 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率≤10%。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时间:总分: 项目检查标准分值考核细则扣分 (一)1. 组织与制度建设: 1.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5分查看资料 组织、制度、职责1.2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不健全每项扣 1 分, 制 1.3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少一人次扣 1 分,度 1.4 参加院感知识培训人数>2/3 建 2. 建立完善的科室院感管理文档: 2.1 医院相关部门发布的与院感相关的文件、5分未建文档本不得 分, 2.2 消毒效果检测报告整洁、齐全 设文件、报告等资料 10 分2.3 定期进行院感管理质量分析,有持续质量改进措 施,有记录 不全扣 3 分,缺一 项次扣分 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与操作规程:20 分实地查看 1. 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一项不合要求扣 2 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分 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 (二)2. 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 小时内使用,在容器外注明开启时间,消毒液现用现配 3. 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使用,每 4 小时更换一次, 无 注明开启时间 菌 4. 药物现用现配,注射器中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 2 小 原时;无菌药液开启24 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5. 酒精、碘酒(碘伏)等消毒剂严格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 则 6. 进入治疗室必须穿白大衣、戴工作帽,在治疗台前、20 处理无菌物品、加药、注射等操作时戴口罩 分7. 进行无菌操作衣帽整齐、戴口罩,戴无菌手套 8. 灭菌器械及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清洗灭菌 9.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并由医疗器械采购部门 统一购入,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10. 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区域,已去除外包装的灭菌物品需入橱内或带盖容器中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 治疗室、换药室(特治室)/ 监护室等每日紫外线消20 分实地查看,查看记 录 消 毒,记录规范;紫外线灯管清洁,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项不合要求扣 1.5 毒并记录 2. 各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按时监测有记录 分 隔 3. 治疗室、治疗车、配速干手消毒剂,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 离 4. 查房、换药一病人一洗手(双手无可见污染时用速 20 干手消毒剂) 5. 雾化器、螺纹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前加药液,雾

(完整word版)院感考核标准(省标准).doc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100 分) 被检查科室:得分:检查人签名: 分 评价标准及内容得 评估方式和扣分标准 项目 分 值 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兼控医生和兼控护士组成,其他科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未建立扣 1 分,不健全扣 0.5 分室主任负责并指定一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 1. 2. 管理小组成员明确自身职责;随机抽查 1 人,答不出扣 1 分; 2 2.院感小组成员明确自身职责。答不全扣 0.5 分。 3.院感小组成员相对稳定;如确需更换应提前至少一周与院感科联系,登记在案。 人员调整未在院感科登记(未说明原因的),扣 0.5 分 / 次。 3. 管理组织 及 管理情况10分 医院感染 监测20分 单项考核 指标10分3科室自查落实情况(科内院感质控记录) 1.准时出席各类院感培训、会议(进修人员除外,除外特别限定对象情况) 2.每月有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及听课笔记;每月手卫生、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 技术操作考核并有记录(包括保洁员培训) 5 3.抽查医院院感控制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抽查内容:①手卫生②标准预防③职业暴 露应急处理及报告④无菌操作技术⑤常用消毒产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⑥医疗 废物管理⑧其它) 1.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多重耐药菌及时诊断并于24h 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有感染流行趋势及特殊细菌感染者及时报告,严禁漏报、缓报。严格执行多重耐 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致医院感染爆发或流行。 20 2.耐药菌监测等按要求进行(耐药菌管理人人须知、隔离医嘱、交接班及其它记 录、隔离措施落实、反馈及持续改进记录等) 3.环境卫生学监测、职业暴露监测、现患率调查等按要求进行(反馈及持续改进 记录) 1.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1.5% 2.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4h 10 3.医院感染漏报率 <10% 4.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30% 5.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 100% 院感小组每月按时完成自查,未按时按质自查不得分 未按要求出席院感培训、会议,扣0.5 分 / 次; 查《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本》,无医院感染培训记录及笔记扣 1 分 / 次。 每月抽查医、护、技、保洁各一人。未回答和回答不正确扣 1 分, 回答不完整扣 0.5 分(保洁员:地面如有血迹如何处理?要点: 消毒液配制方法、时间、拖把处理) 查《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本》,漏报一例扣 1 分,迟报一例扣0.5 分; 瞒报至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扣10 分 现场查看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未按要求落实每项扣 2 分,扣完为止 按院感要求落实采样工作,未按时采样扣 1 分,弄虚作假扣 1 分; 其它监测未按要求落实扣 1 分,扣完为止。 查看抽查及自查情况。不达标不得分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 (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 (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时,应及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话:88667227,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

(1)一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 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2)、二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报告程序: A、同一级暴发; B、同上; C、同上。 (3)、三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及要求

分值扣分标准 (一)无菌技术 1.护士进行各种无菌操作前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操 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进入病房的治疗车、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3.各种注射执行一人一针一管。 4.静脉注射执行一人一止血带。 5.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并干式存放,盛放止血带的容器1周消毒一次。 6.进行2人以上连续操作时,执行一人一洗手或手消毒。5分 1.不执行无菌操作1项扣 1分。 2.用后物品数量不符扣1 分。 3.浸泡液浓度及浸泡物品 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4.缺少物品1项扣1分。 存放不符合要求1项扣1 分。 5.手处理不符合要求1人 次扣1分。 (二)无菌物品 1.专柜放置,层次清楚,定期检查,无过期物品,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2.灭菌后物品包标识明确,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上写物品的名称、有效期、打包人、锅次、批次。3.各种医疗器械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首选 高压灭菌。 4.未开启使用的无菌物品保存有效期应符合要求。 5.无菌物品开启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小时。 6.无菌敷料筒(干纱布、棉球、油纱等)每天更换并灭菌。7.持物筒、钳干存放,有灭菌标识和日期,每4小时更换一次。(原标准是每班更换) 8.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5分 1.无菌物品存放不符合要 求1处扣1分。 2.无菌物品超过有效期1 件扣2分。 (三)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浓度要求 1.严格掌握各种消毒液的浓度与配制方法。 2.浸泡、擦拭一般物品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作用30分钟以上。 3.浸泡、擦拭被肝炎病毒、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毫克/升消毒液作用60分钟以上。 4.对一般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500毫克/升消毒液擦拭或均匀喷洒。2分 1.消毒液的浓度不符合要 求1处扣1分。 2.消毒时间不符合要求1 处扣1分。 3.护理人员不了解有效浓 度及消毒时间1处扣2分。 (四)治疗室及换药室(参考附件1) 1.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区符合要求,标识清楚。 2.各班操作前后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工作台及物体表面。3.治疗车、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4.治疗车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5.治疗盘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6.所有浸泡物品,均不应超出液面。 7.擦拭抹布专用,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8.重复使用的物品,用后立即浸泡消毒,送供应室高压灭菌。9.静脉注射用药抽吸后放入盘布或包布内(存放不得超过210分 1. 治疗室、换药室区域划 分不符合要求扣2分,标 示不清或无标识扣1分。 2.治疗车、换药车分层使用 不当扣1分,不清洁扣1 分。 3.药品使用超过开启时间、 物品使用超过消毒灭菌有 效期扣1分。 4.各种物品使用后消毒处

院感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一、卫生学监测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①凡灭菌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消毒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②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镜,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③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200 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卫生标准 ①使用中的消毒剂细菌含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每季度监测一 次。 ②使用中的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每月监测一次。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照射强度监测: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 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的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物理监测:用于紫外线灯管安置后及使用前、使用中的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 参考值:照射强度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的灯管不低于90μW/cm2。 生物监测:消毒后,照射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

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无菌手术切口感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新灭菌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院感科 2012-01

院感质控考核标准

医院检验院感质控考核表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分值得分扣分原因 感染管理(8分)1.环境整洁、布局合理,流程符合要求 4 2.有检验科的院感管理制度 4 感染监测(12分)1.配合各科室做好空气培养和物表的监测工作。及时把检测结果上报院感科 4 2.及时、正确上报感染报告暴发、流行事件 4 3.做好微生物监测,给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每半年公布全院感染菌株分 布及细菌药谱的统计 4 感染控制(48分)1.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无灰尘 4 2.无菌物品按顺序放置 4 3.无菌包整洁干燥、无血渍、无湿包、无过期 4 4.无菌物品外有使用的有效期、消毒指示带 4 5.无菌储槽、棉球缸使用时注明开始使用的时间、日期、签名;无菌储槽开启后24 小时需重新灭菌,棉球缸每周更换2次 4 6.持物钳>4小时后应不再使用 5 7.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 5 8.紫外线灯管每周酒精擦拭一次,保持清洁,大于1000小时停止使用;肯格王上的 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并记录 5 9.每月的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培养合格,不漏做 5 10.掌握消毒隔离原则及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正确消毒方法 4 11.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毒种保养液等,必须就地灭菌;菌种、毒种按《病原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管理;其余医疗废物处理符合要求。 4

医疗废物的处理(16分)1.室内采取湿式清扫。拖把有标识、悬挂晾干 3 2.医疗垃圾分类放置。 3 3.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3 4.利器入利器盒,装2/3满后及时更换 4 5.医疗垃圾登记本登记齐全 3 手卫生(12分)1.掌握六步洗手法,洗手方法正确。方法不正确或不配合者均扣分 3 2.掌握洗手指征和手消毒指征 3 3.洗手池是否干净、无污渍 3 4.备有洗手用品,肥皂保持干燥 3 业务学习(2分)积极参加院感会议、院内的院感知识学习;科室组织内部学习并记录 2 对多重耐 药菌的检 测(2分) 做好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工作,发现MRSA等耐药菌时及时上报院感科2 合计100检查日期:检查者: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全套管理制度

最新医院感染监测全套管理制度

(一)院感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 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 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 科学依据。 1、常规监测与报告: (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 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 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邮箱)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 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 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 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邮箱常规收集、保存院感病 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 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 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2、暴发报告: (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时,应及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并立 即电话报告院感科(电话:88667227,夜间或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聚集性病例阳性结果,应 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电话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 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3、暴发级别定义与报告程序: (1)一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报告程序: A、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出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1),于12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2)、二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A、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 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报告程序: A、同一级暴发; B、同上; C、同上。 (3)、三级暴发报告: 报告指标:

(仅供参考)院感监测项目参考值

微生物学监测正常参考值 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工作离不开医疗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对各类环境物表进行监测是院感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为便于大家查询,特总结归纳微生物学监测相关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如下: 空气监测 1、层流洁净空气监测卫生学(粒子数)标准: 洁净度5 级:相当于原100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的微粒数大于350粒/m3(0.35粒/L)到小于等于3500粒/m3(3.5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为0粒/L。 洁净度6 级:相当于原1000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00粒/m3(3.5粒/L)到小于等于35200粒/m 3(35.2粒/L);大于等于5μm的微粒数小于等于293粒/m3(0.3 粒/L)。洁净度7级:相当于原10000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 粒/m3(35.2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粒/m3(352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粒/m 3(0.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粒/m 3(3粒/L)。 洁净度8 级:相当于原100000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 粒/m3(352 粒/L)到小于等于3520000粒/m3(352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 粒/m3 (3 粒/L)到小于等于29300粒/m3(29 粒/L)。 洁净度8.5级:相当于原30万级。环境空气中大于等于0.5μm 的微粒数大于3520000 粒/m3(3520 粒/L)到小于等于11120000粒/m3(11200 粒/L);大于等于5μm 的微粒数大于29300 粒/m3(29 粒/L)到小于等于92500粒/m3(92 粒/L)。 2、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卫生学(细菌数)标准:

2017院感监测计划

2017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条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2017年院感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内容与项目 (一)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控管理。 2?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和督查执行。 3?病历监测 ⑴开展前瞻性监测 定期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⑵回顾性调查 每月初对上个月死亡病例或住院日期大于20天的病例进行查阅,防止漏报。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L?使用中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 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监测项目: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 2?凡接触完整皮肤、粘膜医疗用品应进行消毒。消毒后 的各种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细菌总数不高T 20cfu/g,不得 检岀致病微生物。凡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灭菌后的各种物品应每个月进行检测,不得检出

任何致病微生物。 3 ?紫外线灯:紫外线辐射强度。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1?空气监测(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外科换药室、内科治疗室、急诊抢救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 2?物体表而(手术室、供应室工作台、产科产床、妇产科 治疗室工作台、外科换药室工作台、内科治疗室工作台、急诊抢救床、换药室工作台、门诊注射室工作台等。监测项目: 细菌菌落总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 3.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监测。 (四)于卫生监测 通过对各科室的乎卫生用品领取量、乎卫生依从率、T 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来对于?卫生进行评价。 (五)细菌耐药性监测 1?常规药敏结果监测。 2?耐药流行病学分析。 (六)侵袭性操作监测 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于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 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外科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 无菌技术执行情况。院感专职人员定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是

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

手术室院感检查标准 1、限制区、半限区、非限区分区明确、流程合理、标识清楚、清洁卫生。 2、手术器械用后及时送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包装、灭菌。 3、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不宜使用化学灭菌剂灭菌。 4、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柜内,柜子清洁干燥。无过期包。 5、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管理同治疗室。 6、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7、清洁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有明确标识、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后存放于非限区。 8、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9、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或在同一手术间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后安排感染手术。 10、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或在同一手术间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后安排感染手术。

口腔科院感检查标准 1、布局合理,诊疗室和器械清洗消毒室分开设置。 2、开展拔牙、口腔外科缝合等项目的应设置口腔外科诊室。 3、洗手设备设施齐全,数量符合诊疗需要。 4、技工室独立设置,应分别配备洗手池和一个专用清洗托盘和模型修整的清洗池。 5、使用防虹(回)吸手机。 6、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7、口腔器械按《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执。 8、科室自行清洗、灭菌,设施、操作、流程、质量应符合WS 310-2009 规范要求。 9、一次性用品、消毒与无菌物品管理同治疗室。

10、防护用品齐全,医务人员使用规范。 11、综合治疗椅、操作台面及所使用仪器、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和消毒一次。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12、拍片室需做好射线防护。 消毒供应室院感检查标准 1、分区明确,布局流程合理,标识清楚。 2、制定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3、清洗、消毒、检查包装和灭菌工作符合消毒供应中心三项规范要求。 4、清洗消毒和灭菌设备齐全(清洗消毒设备、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计时器、润滑剂、高压气枪、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超声波清洗机、压力蒸汽灭菌器)。 5、有清洗质量的监测及记录。

医院感染综合监测方案

医院感染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和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为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思路。 3、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二、监测对象 2016年全部住院病人。全院7个临床科室,所有医院的医务人员、后勤人员、食堂人员、保洁人员,不包括患者家属及外来的临时访问人员。 三、监测方法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监测。 四、监测实施 1.采取主动监测方式,由病房的医护人员去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及相关事件。临床医生及时将诊断为医院感染的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核实确认。 2.感染部位的确定参照卫生部(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3.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感染病例,重点查阅各种病人的病历和护理记录,注意其是否有医院感染的指征如发

热、WBC增多、使用抗菌素菌药物等,各种病原学、影像学如CT扫描、X线、超声波以及血清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均可作为诊断医院感染的参考依据;必要时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不清楚的病历可以和管床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可进行科室讨论。 五、监测相关定义 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 2.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的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数据统计 1.某一时期医院感染发生率(我院的小于8%) 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医院感染例次病例数/医院出院病例数×100% 2.某一时期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3. 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分布及原因(某一个时期科室的感染率) 科室感染发生率(%)=科室感染病例数/科室出院病例数×100% 4.危险因素分析 5.统计本月或本季度的药敏送检率,不同种类病原菌的构成比。 6. 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1)专人负责,每日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院感检查标准

年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2014)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100 考核标 无菌物品有效期内使用,容器开启时注明日期、时间使用中消毒液浓度

合格,按规定进行浓度监测配制的消毒液注明名称、浓度和时间,现用现配一般诊疗用品(体温表、引流瓶、止血带、服药杯、湿化瓶等)每次用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用后的仪器(监护仪、心电图、吸痰器等)及时清洁消毒处理有记 运送工具(担架、轮椅等)保持清洁,每日消毒12每次接送病人后时对车内用品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污染时随时消毒 溶24内使用、注明开启日期、时间,静脉用药现用现配,超2不得使用。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2不得使用 棉球、棉棒、纱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24 静脉穿刺一人一带一消毒,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灭菌。注射时碘伏、酒擦拭消遍,安尔碘消毒一遍,直径5c60m小瓶消毒液开启后效天500m消毒液开启后有效天手消毒液开启后有效3天 。空气消毒记录完整70uW/c使用中紫外线灯无灰尘,强度不低1空气净化消毒机有消毒记录及清洗维护记1 拖布、布巾分开使用,分开清洗,拖布标识清楚,消毒后悬挂晾干1床单位终末消毒及时、彻底有记1 医疗区域无工作人员生活用品,治疗室、换药室等保持清洁,定期环境1测,无可见灰尘,无卫生死角。物品橱内物品摆放次序正确,先期先用 进治疗室、换药室衣帽整洁,戴口罩1 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污染的被服1、17、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MDRO病人无法单独安置时,同种病原体病人同室隔离,用物固定,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有自查记录。

手掌握洗手与手消毒相关知识,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洗手正确率100%,、1依从性达到医院目标值。卫生 会卫生手采样规范配置与使用速效手消毒液出库单顺序归档按实际占用床单位核每日使用量

院感组考核标准精编版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 (院感组) 医院:评审日期:评审人: 第三章患者安全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评审结果存在问题3.4.1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 监管措施。 3.4.1.1 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C】 1.有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规范。 2.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配置有效、齐全、使用便捷。手卫生依从性≥60%。 【B 】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对手卫生设备和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2.手卫生依从性≥70%。 【A】符合“B”,并 手卫生依从性≥95%。 3.4.2 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 3.4.2.1 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C】 1.对员工提供手卫生培训。 2.有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 3.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 【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2.洗手正确率≥90%。

【A】符合“B”,并 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率≥95%。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评审结果存在问题4.19.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规章要求,并与医院功能和任务及临 床工作相匹配。 4.19.1.1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C】 1.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有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至少每年召开两次工作会议,有会议记录或会议简报。 3.科室有兼职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人员。 4.有上述组织的工作制度与职责。 5.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总体工作规划和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并依据上级部门与医院感染的有关要求,制定工作实施计划并落实。 6.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并履行。 【B】符合“C”,并 1.有对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工作及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感染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有反馈及改进措施。 2.对上级主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调整完善工作计划和内容。 【A】符合“B”,并 1.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置满足临床需求,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任主任。 2.无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 4.19.1.2 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C】 1.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2.有针对医院所有医疗活动和工作流程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并落实。 3.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熟知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及所管辖部门院感特点。 4.全体员工熟知本部门、岗位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及要求,并执行。 【B】符合“C”,并 1.职能部门有计划和相关制度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保障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 2.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缺陷及时反

院感自检查标准.doc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 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人: 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发现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结果有专(兼)职人员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查看文件 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查看资料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有年度总结、计划;每月有督查、反馈 查看资料 整改意见。 配备相对固定的兼职感控管理人员,负责消毒隔离、医院 查看资料 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应参加过上级部门 提问 岗位培训并考核,熟知消毒隔离知识。 积极参加市、区、及本院的培训,有课件、试卷、照片等。查看资料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有防护用品;有职业暴露防护 查看资料 管理制度、防护培训;医务人员知晓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 提问 置流程,发生职业暴露有记录随访。 重点部门布局流程合理,应遵循洁污分开原则,各区域应 现场查看 相对独立,标识清楚,通风良好。 病室及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整洁,床单、被套等一患者一 更换,住院时间长,应每周更换;隔帘每1-3 个月清洗消现场查看: 毒 1 次。遇污染随时更换。 为每位患者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操作时戴口罩、帽 现场查看 子,必要时戴护目镜。 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现场查看 每天定时进行擦拭消毒,治疗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 口依次进行。对患者进行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现场查看 消毒。

序号 检 查 内 容 检查 发现 整改措施 整改结果 方法 原因分析 问题 血压计应保持清洁 ,血压袖带每周清洗 1 次,遇有污染时应 即刻进行清洗后,用 75%酒精擦拭消毒;听诊器每次使用后 现 场 12 查看 进行擦拭消毒;体温表流动水冲洗擦干,用 75% 酒精或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隔离患者必须专用 。 提问 非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管芯、雾化瓶使用后,用流动水清洗 现 场 干净,首选湿热消毒或使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13 30 分钟, 再用新制备的白开水或是无菌水冲净晾干备用,每周 查看 提问 消毒 2 次,湿化液采用新制备的冷开水 / 新制备的蒸馏水 。 灭菌干燥镊子筒使用 4 小时更换,灭菌标识标注齐全,注明 现 场 14 查看 开启时间; 或采用一次性单包装镊子备用 。 提问 无菌棉球罐、无菌纱布罐一经打开 24 小时更换,灭菌标识 现 场 15 标注齐全,注明开启时间。 内置消毒液的无菌敷料罐(如酒 查看 精球、碘伏球等)应每周消毒 2 次。 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 现 场 16 更换 2 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 查看 酒精,启封后不超过 7 天,使用后立即加盖,保持密闭 。 提问 17 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 现 场 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进行注射准备工作。 查看 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 现 场 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 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 18 查看 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严 提问 禁用使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检查表

临床科室院感管理工作检查表 科室:时间:得分: 分 值 1.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2.科室感控人员熟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 医院相关部门发布的与院感相关的文件 5.消毒效果检测报告整洁、齐全 6、定期进行院感管理质量自查、分析,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按时完成医院感染手册中的各项内容(包括管理组织及活 动情况、 年度计划总结) 1.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 2.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 、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 2.无菌纱布、棉球(罐)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棉签打开 4小时内) 使用,在容器外注明开启时间,消毒液现用现配 3.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注明 开启时间。 4.药物现用现配,静脉输注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

无菌溶媒开启 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5.酒精、碘酒(碘伏)等消毒剂严格注明开启时间(小包装1周大包装1月) ,瓶盖严密 6.进入治疗室必须穿白大衣、戴工作帽、戴口罩 7.进行无菌操作衣帽整齐、戴口罩,戴无菌手套 8.灭菌器械及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清洗灭菌 9.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10. 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区域,已去除外包装的灭菌物 品需入橱内 1.工作人员了解标准防护的主要内容 2.工作人员掌握隔离技术,合理使用各类防护用品 3.手卫生设施规范使用洗手液、干手指巾、七步洗手标志牌 工作人员掌握洗手指征,手卫生依从性,(检查或治疗护理每位病 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手卫生正确率 4.规范使用利器盒,一次性锐器用后即入利器盒(3/4满后封盖更换, 不得重复使用) 5.工作人员掌握预防利器伤的方法;利器伤的应急处理;上报流程

检验科院感检查标准.doc

项目 标准内容分评价标准 值 扣得 分分检验科院感检查标准

(1) 小组职责明确,并认真履行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并不断完善; 组 (2) 建立完善的科室院感管理文档:妥善保管医院相关部门发布的与院感相关的文件、资料 ; 织 (3) 定期进行院感管理质量分析,有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记录。参加院感知识培训人数> 管 2/3; 理 (4) 消毒效果检测报告整洁、齐全 . 医院感染管理( 6)各种运行资料按时完成,及时上报相关资料 环 l 、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 境控制工作流程。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外用消毒剂及一次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分柜存放,有标识,符合存放要求。 卫 生2、物表无尘、无污迹、无蜘蛛网,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拭 1 次,表面无尘,确保消毒效果每天按照规定对各室物表、地面清洁、消毒,并有记录、?每日定时开窗。 3、三区用物分开使用,抹布、拖布分区、分别浸泡,固定放置,标记清楚 消 1、静脉采血必须. - 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微量采血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片、棉签、各种消毒液要有开包时间. 每天紫外线消毒记录。 毒 2、在进行采血、穿刺等操作时就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结束 隔 操作后或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为一类标本前,均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2–3min ,检验后离的报告单应进行消毒后再发出 3、承担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 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使用中消毒剂等) 监测记录完 整。10 20 20 一项不符 合扣 2分 一项不符 合扣 4分 一项不符 扣 6分; 4、各种器材的消毒: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污 染的吸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1000mg/L 含 氯消毒剂中浸泡 4 小时,在清洗干净、烘干,或煮沸15— 30min,反复刷洗、沥干, 37℃— 60℃。微生物检验者,生化检验或免疫者及塑料制品的消毒参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医1、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盛装规范,标记清楚,专用垃圾箱运送,交接登记20 一项不符疗完整合扣 5分废 2、盛血 ( 体 ) 液标本的容器妥善保管、运送,内容物不得外溢,不得随意丢失。 物 管 3、对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残留血标本先进行高压灭菌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并做好 理登记。 4、专人负责储血室,外来人员不得进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