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论文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论文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论文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37-0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患者12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进行生化检测、b超、ct 检查及病理活检,分析其检查结果,根据病情给予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或硫唑嘌呤)等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结合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作出正确的诊断后,再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对于诊断不明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活体穿刺病检,争取治疗时间,对提高此病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临床诊断;治疗方法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属于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发生病理性损害及肝功能发生异常,目前对于主要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2]。临床认为aild的重要病理损伤机制为细胞发生免疫损伤和自身反应性的t细胞及其自身产生的抗体参与的体液免疫损伤。aild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主型为胆汁淤积及胆系损害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主型为肝炎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AIH)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类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包括六项:AMA-M2、SP100、gp210、LKM1、LC1、SLA 1.抗线粒体抗体(AMA-M2):是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95%),但特异性不好,主要表现在对于HCV、AIH、SS、SSc等有检出。女性PBC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0-20倍。注意:1)AMA与PBC疾病活动性无关; 2)有10%以上的PBC表现为AMA-M2阴性。 3)对于PBC诊断要看特异性指标Sp100,gp210 2.抗SP100抗体(抗核骨架蛋白):SP100对PBC患者具有高特异性(98%),在PBC中的阳性率为30%,在其他肝病患者中均为阴性。在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的阳性率有60%,该抗体对于AMA阴性的PBC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1)与PBC疾病轻重无关。 2)Anti-Sp100对AMA阳性和阴性的PBC患者都有检出,尤其对于AMA阴性的PBC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抗gp210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PBC)高度特异性抗体,在其他肝病中未见报道。gp210抗体对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99%。 可以同AMA同时出现,也可存在于AMA阴性的PBC患者中(20-47%); 注意:1)可作为PBC患者的预后指标:gp210抗体的阳性与阴性的PBC患者在预后有明显差异,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主要表现在肝衰竭)。 2)对于临床、生化和组织学表现疑诊PBC而AMA阴性的患者,或AMA阳性而临床症状不典型、存在重叠综合征(如与干燥综合征重叠)的患者,抗gp210抗体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4.抗LKM1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是Ⅱ类自身免疫肝病(AIH-Ⅱ)的血清学指标。AIH-Ⅱ常始于少儿期,且女性好发。LKM1抗体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有7%的检出率;有报道显示,一些LKM1阳性的丙肝患者在接收干扰素治疗时,使病情加重的风险要高。 注意:LKM1是反映疾病进程和治疗的一个较好的免疫学指标(在治疗用药方面有预测的意义)。 5.抗LC1抗体(抗肝细胞浆Ⅰ型抗原抗体):LC1抗体对于AIH-II的特异性要高于LKM1抗体。高效价的抗LC1只在有着高活动度的慢性或肝硬化中检测到。注意:1)其滴度与疾病活动程度明显相关。 2)与LKM1相反,抗LC1对皮质醇和硫唑嘌呤的疗效没有预测意义。 6.抗SLA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自身抗体):对于Ⅲ型自身免疫肝病(AIH-Ⅲ)具有高度特异性,其阳性率占自身免疫肝病的11-32%,还没有发现在其他疾病或正常人群中存在SLA抗体,因而诊断价值很高。

重叠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重叠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骅, 张民, 徐鹏, 刘琨, 李泽, 王业亚, 董燕 作者单位:张骅,刘琨,李泽,王业亚,董燕(湖北省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41000), 张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心血管内科), 徐鹏(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刊名: 中国全科医学 英文刊名: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年,卷(期):2008,11(4)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2条) 1.Flenley DC Sleep in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1985 2.Kessler R;ChaouatA;Weitzenblum 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the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prevalence,causes and therapeutic consequences[外文期刊] 1996 3.黄席珍;吴全有;于丽肺心病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对策 1997(01) 4.Weitzenblum E;Chaouat A;Kessler R Daytime hypoventil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外文期刊] 1999 5.Brown LK Sleep-related disorders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1998 6.杨秀云;周建英重叠综合征[期刊论文]-国际呼吸杂志 2007(2) 7.李秀忠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05(12) 8.孔维民;王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COPD-重叠综合征[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22) 9.胡斌;丁红梅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北医药 2004(12) 10.陈秋生重叠综合征30例观察分析[期刊论文]-临床荟萃 2003(12) 11.刘雅;王延会;付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九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08(08) 12.许玲华;李萍;拾景海BiPAP和CPAP呼吸机序贯治疗重叠综合征[期刊论文]-医药论坛杂志 2004(2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秦永明.QIN Yongming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08,13(3) 2.马丽.万自芬重叠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贵州医药2010,34(8) 3.宋卫东.陆友金.曾超.徐平重叠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7,42(5) 4.杨玲.鲁慧敏.林建海老年重叠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7) 5.宋玉玲.何忠明.韩芳.李静.韩旭.安培.阿布力克木·吐尔逊慢性阻塞性肺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研究[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09,14(7) 6.刘琳.张湘燕.张程.叶贤伟.刘维佳.饶珊珊.LIU Lin.ZHANG Xiang-yan.ZHANG Cheng.YE Xian-wei.LIU Wei-jia .RAO Shan-shan内皮素-1在重叠综合征中的表达[期刊论文]-国际呼吸杂志2010,30(15) 7.党焱.何小鹏.陈剑辉.DANG Yan.HE Xiao-peng.CHEN Jian-hui重叠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国际呼吸杂志2009,29(21) 8.黄小英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0) 9.刘如安.成斌.张利红.LIU Ru-an.CHENG Bin.ZHANG Li-hong重叠综合征患者睡眠呼吸监测及治疗[期刊论文]-国际呼吸杂志2007,27(8) 10.林强.陈洪.Lin Qiang.Chen hong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

重叠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 【概述】 OS系指病人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结缔组织病结缔组织近缘病的重叠。这种重叠可同时发生,好病人在同一时间符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亦可在不同时期先后发生另一种结缔组织病;或先有某一种结缔组织病,以后移行转变为另一种CTD。这种转变可呈连续性或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OS通常发生于6个弥漫性CTD〔SLE、RA、DM/PM、PSS、结节性多动脉炎(PN)及风湿热(RF)的重叠,亦可由6个CTD与近缘病如白塞病、干燥综合征、脂膜炎相重叠,此外尚可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慢性甲状胆状腺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重叠[5、8、9]〕。 【诊断】 当同一病人同时或先后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CTD及其近缘病的共同表现,并符合各自的诊断标准时可诊断为重叠综合征。诊断时应写明哪两种CTD之重叠或某型重叠综合征。 对重叠综合征的分类不甚统一[8、9、10]。大多采用在藤真分类(见表22-2)[9]。国内秦氏等[10]结合122例OS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将本病分为四型。Ⅰ、Ⅱ、Ⅲ型基本与大滕真氏分类一致,Ⅳ型是指CTD近缘病间或CTD近缘病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的重叠,如

SS+白塞病,S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Ⅳ型能否作为重叠综合征尚未得到公认。 表22-2重叠综合征分类(大藤真) SLE的重叠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OCTD的诊断依据 1.SLE和PSS典型OCTD: ⑴SLE和PSS典型OCTD:①开始有典型SLE,但面颊部红斑发生率少,雷诺现象及肾脏受累较多。随后出现皮肤硬化、色素沉着、吞咽及张口困难等PSS特征性表现。②γ球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增高。③LE细胞阳性率低。④ANA阳性呈高滴度。⑤抗DNA抗体阳性率低且为低滴度。⑥与单纯SLE不同,荧光抗体类型为斑点型。

自身免疫性肝炎

---------------------------------------------------------------最新资料推荐------------------------------------------------------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 1/ 54

概况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有时,病程中可出现病情的加重和缓解。 其诊断依靠组织学的异常,特异的临床和生化指标,以及血清球蛋白和抗核抗体的异常。 50年前就有人对此病做过描述。 此外还有变异型,重叠型和混合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些疾病与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SC)可有相同的临床特征,但它们之间具体区别还不清楚。

---------------------------------------------------------------最新资料推荐------------------------------------------------------ 将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其他形式的慢性肝炎区别开来仍然很重要,因为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或是两者合用对于大部分AIH的病人还是有效的。 虽然适当的治疗可以延缓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肝移植,但是此病的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性。 3/ 54

发病机制可能的发病机制如下:有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素质的患者,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触发了由T细胞介导,针对肝脏各类抗原的一系列免疫连锁反应,进而导致肝脏进行性的坏死性炎症反应和纤维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指南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指南 【诊断要点】 (一)病史采集 1.自身免疫性肝炎女性多见,起病缓慢,但亦有起病较急,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者。 2.病程一般超过6个月亦可诊断,随着病情发展渐呈慢性过程。 3.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常见症状为乏力、厌食、黄疸等,部分病例可表现为肝内瘀疸,可出现蜘蛛痣及肝脾肿大,晚期肝功能失代偿,可出现门脉高压、腹水、水肿及肝性脑病。 (4)肝外系统症状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出现与肝脏无关的征象,包括关节痛、 关节炎、皮疹、溃疡性结肠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心肌炎、心包炎、肾炎、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甲状腺炎、糠尿病等,亦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二)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 2.肝病面容、巩膜及皮肤黄疸、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浮肿。重型肝炎患者深度黄疸。 (三)辅助检查 1.肝功能损害 2.自身免疫性肝炎除肝功能损害外,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包括ANA(抗核抗体)SMA(抗平滑肌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球蛋白、r-球蛋白或lgG为正常上限的1.5倍。 3.诊断标准 (1)上述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2)实验室检查排除HBV或HCV的感染。 (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炎,包括乙醇、药物、毒物和代谢障碍等所致的慢性肝炎,此外,还有一些经详细检查而不能明确病因有慢性肝炎。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护肝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可参照慢性病毒

性肝炎。 2、免疫抑制剂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可用强的松龙1-2mg/kg/日,经2-4周治疗好转后每周减少5mg,直至维持量15mg/日,可服6-12个月,在使用激素时可同用硫唑嘌呤,以减少激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熊去氧胆酸具有免疫调节、保护肝细胞和去除脂溶性胆盐的作用,亦可试用。 3、晚期患者可考虑作肝移植术 【疗效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清、AST、ALT、胆红素恢复正常。 2.好转以上各参数有改善,但有一项或多项未恢复正常。3.未愈以上各参数改善不明显。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作者孙永昌 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在临床实践中,要明确区分哮喘和慢阻肺,有时并非易事;而更为复杂的是哮喘与慢阻肺的并存问题,即所谓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 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ACOS临床常见,但一直缺乏明晰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没有相应的治疗建议可循[1,2]。 2014年初慢阻肺全球防治策略(GOLD)更新版发布[3],其中增加一章为ACOS(简介),提出GOLD和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科学委员会联合制定了有关ACOS的指南,将首先在GINA更新版中正式全文发表。2014年5月GINA更新版发布,新增第5章,题目为“哮喘、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诊断: GINA和GOLD的一个联合项目” [4](以下简称联合指南)。该文件的制订大多基于专家共识,而不是所谓的循证医学证据,其目标有3个:(1)识别出具有慢性气流受限疾病的患者;(2)将哮喘从慢阻肺和ACOS中鉴别出来;(3)决定初始治疗和/或转诊的需要。以下就其主要内容,结合有关文献,对ACOS 的诊治问题做简要介绍和评述。 一、联合指南的背景 在儿童和年青成人,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与年长成人是有区别的。一旦感染性疾病和非肺部疾病(例如先心病、声带功能异常)被除外,在儿童最可能的慢性气道疾病是哮喘。而在成人(通常是40岁后)慢阻肺变得更为常见,而且在这个年龄段,具有慢性气流受限的哮喘与慢阻肺的鉴别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具有慢性气道疾病症状的患者中,部分病例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的特征。对于这一类别的慢性气流受限,以往并没有普遍认可的术语或定义特征。已有研究发现,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特征的患者频繁加重更常见,生活质量更差,肺功能下降更快、病死率更高,医疗花费更大[1,5]。在这些报道中,根据采用的纳入标准不同,患者年龄、性别不同,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特征的患者比例在15%-55%之间;医生诊断的哮喘和慢阻肺同时存在的患者约占15%-20%[6,7]。 GINA和GOLD科学委员会指出,联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种方法(措施),以用来区分哮喘、慢阻肺、以及哮喘和慢阻肺的重叠,并提议采用ACOS这一术语。联合指南将对ACOS 的特征进行描述,并提出诊断建议,其中对哮喘和慢阻肺的特征予以同等权重。另外,联合指南还就ACOS的初步处理提出一个 简便流程;其主要目标是指导临床实践。 二、定义 对于ACOS的定义,联合指南是在哮喘和慢阻肺各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对其临床特征的描述(clinical description),见表1。 表2列出了哮喘、慢阻肺和ACOS的典型特征,显示其在病史和检查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表1. 哮喘、慢阻肺的现行定义和ACOS的临床描述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做哪些检查?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转氨酶活性 常显著上升,ALT常高于正常值10倍以上,ALT高于AST。血清胆红素水平中度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炎典型的表现是突出的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2.免疫血清学检查 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为本病的特征。 (1)抗核抗体(ANA)80%的患者体内有此抗体,其滴度和血清7一球蛋白水平相一致。 (2)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为针对一种可溶性肝抗原的非器官特异性抗体,主要存在于年轻女性病例中,这类患者对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3)抗肝一肾微粒体抗体(LKM),是Ⅱ型AIH的主要特征。细胞色素P450ⅡD6是LKMl靶抗原,主要存在于年轻或幼小女性患者体内,多呈高滴度阳性,该类患者症状严重,对皮质类固醇反应较好。 (4)线粒体抗体(AMA)30%的病例阳性。

(5)抗肝细胞胞浆抗原1型抗体(LC-1):抗LC-1抗体为AIH Ⅱ型的另外一个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率大于30%,在Ⅱ型AIH血清中可与LKM-1同时存在,也可单独作为诊断指标存在。该抗体的滴度与Ⅱ型AIH的疾病活动具有相关性,为AIH的疾病活动标志及预后指标. (6)抗Sp100抗体:抗Sp100抗体靶抗原为分子量100KD的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该抗体在PBC中的特异性约为97%,其敏感性为10%~30%。抗Sp100抗体在AMA阳性的PBC患者中的阳性率(60%)明显高于AMA阴性(20%),该抗体对AMA阴性的PBC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7)抗gp210抗体:抗gp210抗体的靶抗原为位于核孔复合物上的210kD跨膜糖蛋白,该自身抗体被一致认为是PBC的高度特异性抗体。抗gp210抗体的存在及抗体滴度一般不随患者诊断的时间及临床过程而变化,但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抗体阳性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抗gp210抗体可作为PBC患者的预后指标。 3.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学分型 自身抗体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殊标志,根据自身抗体可将自身免疫性肝炎分为三个类型。 二、诊断标准 (一)AIH的一般诊断标准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作者孙永昌 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在临床实践中,要明确区分哮喘和慢阻肺,有时并非易事;而更为复杂的是哮喘与慢阻肺的并存问题,即所谓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 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ACOS临床常见,但一直缺乏明晰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没有相应的治疗建议可循[1,2]。 2014年初慢阻肺全球防治策略(GOLD)更新版发布[3],其中增加一章为ACOS(简介),提出GOLD和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科学委员会联合制定了有关ACOS的指南,将首先在GINA更新版中正式全文发表。2014年5月GINA更新版发布,新增第5章,题目为“哮喘、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诊断: GINA 和GOLD的一个联合项目” [4](以下简称联合指南)。该文件的制订大多基于专家共识,而不是所谓的循证医学证据,其目标有3个:(1)识别出具有慢性气流受限疾病的患者;(2)将哮喘从慢阻肺和ACOS中鉴别出来;(3)决定初始

治疗和/或转诊的需要。以下就其主要内容,结合有关文献,对ACOS的诊治问题做简要介绍和评述。 一、联合指南的背景 在儿童和年青成人,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与年长成人是有区别的。一旦感染性疾病和非肺部疾病(例如先心病、声带功能异常)被除外,在儿童最可能的慢性气道疾病是哮喘。而在成人(通常是40岁后)慢阻肺变得更为常见,而且在这个年龄段,具有慢性气流受限的哮喘与慢阻肺的鉴别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具有慢性气道疾病症状的患者中,部分病例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的特征。对于这一类别的慢性气流受限,以往并没有普遍认可的术语或定义特征。已有研究发现,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特征的患者频繁加重更常见,生活质量更差,肺功能下降更快、病死率更高,医疗花费更大[1,5]。在这些报道中,根据采用的纳入标准不同,患者年龄、性别不同,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特征的患者比例在15%-55%之间;医生诊断的哮喘和慢阻肺同时存在的患者约占15%-20%[6,7]。

2015年版《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专家共识》

2015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G / γ- “ (1) AIH 60 80 d AIH “ AIH AIH (2) - 2015 AIH GRADE 1 2 AIH 1: 4 AIH 40 14 AIH 51 14-77 89% 1.07~1.9/100,000 16.9/100,000 42.9/100,000(3) 1.68/100,000 AIH (4) 4-24.5/100,000 0.67-2/100,000 (2) AIH AIH AIH 1/3 “ 10/ 20/ AIH (5) 25% AIH AIH

AIH 10/ 23/ 7/ 9/ 2/ 8/ 2/ 5/ 1/ 4/ 3/ 1/ 2/ (3) AIH “ 1. AIH AST ALT ALP γ- GGT AIH 2. 1 G IgG / γ- AIH IgG AIH IgG 5% 10% IgG IgG IgG (6) IgG4 IgG 4 IgG 5% C1q IgG4 ≥135 mg/dl IgG4- IgG4 AIH (7) AIH IgM IgA 2 AIH “ (8) AIH ANA / ASMA -SLA 1 AIH -1 LKM-1 / -1 LC-1 2 AIH 70/ 80/ AIH ANA 20%~30% ASMA ANA / ASMA 80%~90% ANA ASMA AIH IIF ANA 、 AIH ASMA ASMA G- F- F- AIH ASMA >1:80

>1:40 1 AIH (9) ANA “ ANA ASMA IIF ANA ASMA ANA ANA dsDNA SSA/SSB gp210 sp100 -SLA AIH 100% ① 6% 16/248 -SLA 30% -SLA “ ANA SLA (10) AIH SLA “ T (11) -SLA 3 AIH AIH 3/ 4/ LKM-1 / LC-1 2 AIH LKM-1 ANA SMA LKM-1 AIH LKM-1 P450 2D6 AIH CD4+ CD8+ T “ LC-1 - 10% 2 AIH LC-1 LC-1 AIH AIH pANCA ASGPR 3. AIH 1 2 10% 20% IgG / γ- 3 Wilson PBC PSC “ 4 γ 80% (12) AIH AIH 1 Interface hepatitis <50% >50% AIH AIH “ Wilson

自身免疫性肝病饮食指导和日常护理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饮食指导及生活护理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过度造成肝组织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症状体征的一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低脂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宜吃油腻、油炸等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少食多餐,每顿食量控制到7-8分饱。 1.适宜的食物:可摄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 高蛋白食物:瘦肉、去皮鸡肉、鱼肉、鸡蛋蛋白、豆腐等。 高维生素食物:南瓜、胡萝卜、青菜、黄瓜、西红柿、香蕉、橘子、苹果等各种蔬菜和水果。 2.禁忌高脂肪含铜量高的食物,禁烟酒,不可使用铜制品容易盛装食物及饮用水。 高脂肪食物:肥肉、蛋黄、油条、油饼等油炸食物。 含铜量高食物:动物内脏(猪肝,牛肝)、动物脑髓、脊髓、蛋黄、虾肉、蟹肉、乌贼、海贝等海鲜类; 坚果类食物:如黄豆、青豆、黑豆、扁豆、花生、芝麻、胡桃等; 菌类食物:如香菇。 生活护理: 1.出现肠腔胀气的患者:不宜进食奶类及豆类等易产气食物,如牛 奶、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可采取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2.出现腹泻患者:要及时补钾,如饮用新鲜黄瓜汁、苹果汁,食用

香蕉、橘子等含钾高的食物等,避免进食油腻食物。 3.出现便秘者:一定要及时的调整饮食,多吃温热的食物,多喝水, 多吃蔬菜水果:如香蕉、橘子、青菜等,不要吃生冷、干硬、辛辣的食物。 4.皮肤干燥、脱屑和瘙痒者:瘙痒时勤用温开水擦拭,不要用碱性 肥皂清洗。勤换衣裤、被褥,保持皮肤干燥。有皮损者应根据皮损情况予以清创换药,如遇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干燥综合症明显的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餐后漱口,减少蛀牙和口腔继发感染。 发生口腔溃疡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局部,再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龙胆紫,以免加重口腔干燥症状。眼干者使用加湿器湿润空气。 5.预防感染:患者出院后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减少亲属的探访, 按时开窗通风。同时注意饮食、餐具卫生以防腹泻等肠道感染的发生。外出时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用药依从性:服用激素治疗者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注意服用激 素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如大便颜色有无变黑及关节痛等,多食含钙量高的食物。 7.避免过度劳累,远离化学毒素,慎用药物尤其对肝脏有损害的药 物。肝功异常、病情活动时要随时就医,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8.

自身免疫性肝病全面介绍

自身免疫性肝病全面介绍 病毒性肝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病,病毒性肝病包括甲、乙、丙、丁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但是随着甲肝、乙肝疫苗的普及应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越来越低,而脂肪肝、自免肝及药物肝却逐渐增多。其中,有一部分肝病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什么是自免肝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组特殊类型的慢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相互重叠的所谓重叠综合征。 自免肝有哪些表现? 自免肝常见于女性,多呈现缓慢发病。通常变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关节酸痛、腹痛、低热、皮疹、皮肤黄染、皮肤瘙痒等症状。当病情发展为肝硬化后,患者会出现腹水、下肢水肿、出血甚至肝昏迷等情况。 诱发自免肝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对该病的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国内外研究表明:自免肝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有关。例如:有些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在同一家庭成员中会出现相同的病人,发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另外,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环境因素等都有可能诱发或者加重自免肝。 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病时需要哪些检查? 当患者考虑自己患有自免肝时,应进行肝功能、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腹部B超等检查,有些患者还需要进行肝组织活检等诊断才能确诊。 哪些因素会加重病情?

对于自免肝来说,饮酒、暴饮暴食、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或接触可造成肝损害的毒物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损害肝脏;擅自停药、漏服等都会对疾病的恢复不利。 自身免疫性肝炎如何治疗? 目前对于自免肝患者来说,需要从源头入手,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进肝细胞活化与再生,同时疏通肝脏的五大通路,让毒素胆汁容易排泄出去,同时重建肝细胞组织结构,恢复肝功能。 李亚磊院长提醒广大患者朋友:一定要保持规范治疗,不要私自停药,遵从医嘱,定期到院进行复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阻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抗体检测与早期诊断

作者单位:广西 541300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民医院 (蒋秀群)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研究 蒋秀群 [摘要]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理特点和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理特点和 早期诊断方法。结果 围绝经期女性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发病人群;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口干、乏力、腹胀等;肝硬化为主要并发症;患者可合并≥1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肝脏酶学均产生了变化。其中AIH组患者的ALT、ALP、GGT、LgM、LgG以及-球蛋白分别为76U/L、101 U/L、96 U/L、 1.88g/L、17.9 g/L以及26.9%,和PBC组患者的52 U/L、210 U/L、179 U/L、3.58 g/L、15.7 g/L以及24.1%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可依据自身抗体、免疫学和生化等诊断。[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病理特点;早期诊断 因一组慢性异常自身免疫反应介导形成的肝病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一般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 。本研究对3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对其病理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进行研究,以便协助临床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35例,患者多次检查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为阴性。其中AIH 18例,PBC 20例。患者均符合肝病学会AIH、PBC诊断标准。发病至确诊时间为,AIH中位病程:9个月;PBC 中位病程:11个月。围绝经期女性是AIH和PBC的主要发病人群,其中两组病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 2.3±12.7)和(5 3.1±11.4)岁;AIH和PBC男女比例分别为:1∶17和2∶18,女性比男性多。 1.2 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均出现口干、乏力、腹胀等症状,无明显差异。AIH组和PBC组关节肿胀发生率分别为2 2.2%和15%,两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7.8%和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并发症:38例患者中有15例肝硬化,其中AIH组和PBC组分别为6例(3 3.3%)和9例(45%),其中初诊患者8例,代偿期3例,失代偿期4例;(3)合并结缔组织病:患者可合并≥1种结缔组织病。 1.3 方法 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回顾统计分析并记录,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类型、症状等。实验室检查患者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血清生化学等,并对患者治疗情况和组织学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中位数或(x ±s )表示计量资料,应用非参数或t 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免疫学和生化学指标 38例患者均出现了肝脏酶学改变,其中AIH组患者的ALT、ALP、GGT、LgM、LgG以及r -球蛋白分别为76U/L、101U/L、96U/L、1.88g/L、17.9g/L 以及26.9%,和PBC组患者的52U/L、210U/L、179U/L、 3.58g/L、15.7g/L以及2 4.1%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血清生化和免疫学指标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血清生化和免疫学指标比较项目AIH组(18例) PBC组(20例)ALT (U/L)76(43~1532) a 52(40~981)AST (U/L)64(26~1169) 67(16~1239)ALP (U/L)101(11~1059)ab 210(10~1769)GGT (U/L)96(11~1069)ab 179(56~1254)LgM (g/L) 1.887(0.20~9.06)ab 3.58(0.54~12.7)LgG (g/L)17.9(7.4~63.1)ab 15.7(6.4~35.8)r -球蛋白 (%)26.9(12.5~54.1) ab 24.1(10.6~42.9) 注:AIH组和PBC组相比,a P <0.05,b P <0.01 2.2 病理检查 肝穿刺活检患者21例,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有9例AIH,12例PBC。9例AIH患者中,有2例桥接坏死,4例界面性肝炎,3玫瑰花结样结构;12例PBC患者中,有3例肝细胞坏死,小胆管破坏、缺失各1例,非典型肉芽肿组织2例,5例汇管区浆细胞侵润。 3 讨论对于引起肝功能损害原因的判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常见病进行考虑,如果患者的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为隐性,就要对一些化学损伤进行考虑,其中包括有酒精损伤、药物损伤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损伤等;对脂肪代谢异常进行考虑,其中包括非酒精性 脂肪肝疾病[2] ;对血管异常进行考虑,其中包括门静脉、下腔静脉或者肝静脉异常;对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考虑,其中包括血 色病、肝豆状核变性或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另外就要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考虑。其中想要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准确判定,首先就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确定,其次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进行明确,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其中如果已经对患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确定,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对其类型进行判定。 本研究发现,AIH和PBC起病多为隐匿性[3],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如果仅依据肝脏酶学和症状体征检查诊断,会造成误诊和漏诊现象。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多合并≥1种肝外自身免疫病,最常见的是合并干燥综合征,AIH和PBC合并干燥综合征发 生率>30%[4] 。从血清免疫学指标和生化方面来讲,AIH主要表现为ALT、IgG、r -球蛋白升高;PBC主要表现为ALP、GGT、IgM升高。研究表明,AIH的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桥接坏死、界面性肝炎、玫瑰花结样结构;PB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肝细胞坏死,小胆管破坏、缺失,非典型肉芽肿组织和汇管区浆细胞侵润等。利用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作者永昌 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在临床实践中,要明确区分哮喘和慢阻肺,有时并非易事;而更为复杂的是哮喘与慢阻肺的并存问题,即所谓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 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ACOS临床常见,但一直缺乏明晰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没有相应的治疗建议可循[1,2]。 2014年初慢阻肺全球防治策略(GOLD)更新版发布[3],其中增加一章为ACOS(简介),提出GOLD和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科学委员会联合制定了有关ACOS的指南,将首先在GINA更新版中正式全文发表。2014年5月GINA更新版发布,新增第5章,题目为“哮喘、慢阻肺和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诊断: GINA和GOLD的一个联合项目” [4](以下简称联合指南)。该文件的制订大多基于专家共识,而不是所谓的循证医学证据,其目标有3个:(1)识别出具有慢性气流受限疾病的患者;(2)将哮喘从慢阻肺和ACOS中鉴别出来;(3)决定初始治疗和/或转诊的需要。以下就其主要容,结合有关文献,对ACOS的诊治问题做简要介绍和评述。 一、联合指南的背景 在儿童和年青成人,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与年长成人是有区别的。一旦感染性疾病和非肺部疾病(例如先心病、声带功能异常)被除外,在儿童最可能的慢性气道疾病是哮喘。而在成人(通常是40岁后)慢阻肺变得更为常见,而且在这个年龄段,具有慢性气流受限的哮喘与慢阻肺的鉴别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具有慢性气道疾病症状的患者中,部分病例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的特征。对于这一类别的慢性气流受限,以往并没有普遍认可的术语或定义特征。已有研究发现,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特征的患者频繁加重更常见,生活质量更差,肺功能下降更快、病死率更高,医疗花费更大[1,5]。在这些报道中,根据采用的纳入标准不同,患者年龄、性别不同,同时具有哮喘和慢阻肺特征的患者比例在15%-55%之间;医生诊断的哮喘和慢阻肺同时存在的患者约占15%-20%[6,7]。 GINA和GOLD科学委员会指出,联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种方法(措施),以用来区分哮喘、慢阻肺、以及哮喘和慢阻肺的重叠,并提议采用ACOS这一术语。联合指南将对ACOS 的特征进行描述,并提出诊断建议,其中对哮喘和慢阻肺的特征予以同等权重。另外,联合指南还就ACOS的初步处理提出一个 简便流程;其主要目标是指导临床实践。 二、定义 对于ACOS的定义,联合指南是在哮喘和慢阻肺各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对其临床特征的描述(clinical description),见表1。 表2列出了哮喘、慢阻肺和ACOS的典型特征,显示其在病史和检查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表1. 哮喘、慢阻肺的现行定义和ACOS的临床描述

第十三章 重叠综合征

第十三章重叠综合征 廖康煌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指的是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明确诊断的结缔组织病,亦称为重叠结缔组织病(Overlap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OCTD)。 结缔组织病的重叠发生通常以传统的几个结缔组织病间最常见,如SLE、系统性硬化、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也有以其中的一种或二种与其他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重叠。如干燥综合征、白塞病、韦格纳肉芽肿病、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发生重叠。 【病因】 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主要与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相关。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以SLE、系统性硬化和多发性肌炎之间为主的重叠。其临床特点主要决定于所重叠的病种。 (一)SLE与系统性硬化重叠初常为典型的SLE。随后出现泛发性皮肤硬化、张口和吞咽困难、肺纤维化等典型的硬皮病表现。同时或先后符合该两病的诊断标准。但患者面部红斑发生少、雷诺现象多见。血清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增高。高效价的ANA阳性率高,主要成份为抗ENA抗体,荧光核型呈斑点型。抗DNA抗体升高少见且效价低。 (二)系统性硬化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重叠患者常有雷诺现象,四肢近端肌无力与肌痛,关节痛或关节炎,食管蠕动减慢,肺纤维化。同时符合系统性硬化和多发性肌炎的诊断,亦有称为硬化性肌炎(Scleromyositis)。但其皮肤硬化改变局限于四肢,广泛累及少见。毛细血管扩张和指端溃疡少见。血清中出现特征性的抗Ku、抗PM-1抗体。若有皮肌炎中的眶周紫红色水肿性斑和Gottron征,则为系统性硬化和皮肌炎的重叠。此两种重叠情况常出现血清肌浆酶活性的增高和肌电图变化。 (三)SLE与多发性肌炎重叠除SLE症状外,以近端肌力低下,肌萎缩及

第15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二章药物治疗学 第十五节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2) 一、类风湿关节炎 (2) (一)抗类风湿药物的分类 (2) 1.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 (2) 2.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 (2) 3.糖皮质激素 (2) 4.TNF拮抗剂(tumor necrosis factor antagonist) (2) (二)常用NSAIDs类药物的用法及不良反应 (3) 布洛芬(Ibuprofen) (3) 洛索洛芬(Loxoprofen) (4) 萘普生( Naproxen) (5) 双氯芬酸(Diclofenac) (6) 吲哚美辛(Indometacin) (7) 美洛昔康(Meloxicam) (8) 氯诺昔康( Lornoxicam) (9) 萘丁美酮( Nabumetone) (9) 塞来昔布( Celecoxib) (10) 对乙酰氢基酚( Paracetamol) (11) (三)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 (12) 1.金字塔模式 (12) 2.下台阶模式 (13) 3.锯齿型模式 (13) (四)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13)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13) (一)用药目的与原则 (13) (二)药物治疗 (14) 1.轻型SLE的药物治疗 (14) 2.对中度活动型SLE的治疗 (15) 3.重型SLE的治疗 (15) (1)糖皮质激素: (15) (2)环磷酰胺: (16) (3)霉酚酸酯(MMF): (17) (4)环孢素: (17) 4.狼疮危象的治疗 (17) (1)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17) (2)神经精神狼疮: (18)

2011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诊疗指南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概述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感染、酒精、药物、遗传等其他因素所致肝病不同,是一组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疾病,突出特点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biliarycirrhosis,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等]肝脏受累等。本章重点介绍PBC和AIH。 2PBC 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是由于肝内小叶间胆管肉芽肿炎症导致小胆管破坏减少、胆汁淤积,最终出现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多数病例明确诊断时可无临床症状。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很高,但并非100%。尽管PBC 通常进展缓慢,但其生存率较同性别及同龄人群为低。近年来诊断为PBC越来越多,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也缺乏特异手段。 2.1 临床表现 2.1.1 临床症状 可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门静脉高压、骨质疏松、黄疸、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复发性无症状尿路感染等。此外,尚可伴有其他自身免

疫病,如SS、系统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 2.1.2 辅助检查 2.1.2.1 生化检查:肝源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和Y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是PBC最常见的生化异常。尽管诊断时少数患者有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的血清胆红素升高,但高胆红素血症升高多为PBC晚期的表现,并提示PBC预后不佳。血清总胆固醇可升高。 2.1.2.2 胆管影像学检查:对所有胆汁淤积患者均应进行肝胆系统的B超检查。B超提示胆管系统正常而AMA阳性的患者,一般不需进行胆管成像来排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如果PBC的诊断不明确或有血清胆红素的突然升高,则需进行胆管成像检查。 2.1.2.3 自身抗体:血清AMA阳性是诊断PBC的重要免疫指标。通常以大鼠肾组织为底物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在PBC患者,AMA通常呈现为高滴度(>l:40),而低滴度(<1:40)AMA阳性对PBC诊断并无特异性。AMA的M2亚型对PBC诊断的特异性可高达95%。 PBC可出现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表型可出现核被膜型、核点型以及着丝点型等。如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SS、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血清也可出现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 2.1.2.4 免疫球蛋白:PBC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升高以IgM为主,IgA 通常正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SS较易出现IgG升高。 2.1.2.5 肝活检:PBC组织学上分为4期:I期为门管区炎伴有胆小管肉芽肿性破坏;Ⅱ期为门静脉周围炎伴胆管增生;Ⅲ期可见纤维间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与治疗要点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与治疗要点分析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方法进行观察,并探讨临床治疗要点。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作为参考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两组患者血清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肝抗原抗体(SLA)进行观察分析,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ASMA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抗原抗体内着丝点型、核膜型及核多点型的检出率明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ANA中肌动蛋白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联合ANA、ASMA及SLA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有效手段。 标签: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治疗要点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病症进展为肝硬化[1]。由于国内肝硬化多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为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与4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比较,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39.62±4.11)岁,患者均伴随肝硬化症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作为参考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0.01±4.35)岁。 1.2方法患者血清抗平滑肌抗体(ASMA)及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ANA)检测方法为德国欧蒙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肝抗原抗体(SLA)采用检测方法为德国欧蒙试剂免疫印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氨甲喋呤、硫唑嘌呤及环孢素A治疗,同时给予熊去氧胆酸(生产公司: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318)治疗,8~10mg/kg·d,分別在早晚餐时给药。参考组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给予常规治疗。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ASMA阳性检出率明显大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