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艺术生产,说到底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审美性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既遵守一般物质生产的规律,又有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就是有其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随着艺术生产力的提高,艺术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才有收藏价值。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价值论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观察艺术、分析艺术。

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小说、戏剧等来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价值物)、境(价值关系)、理(价值规律)。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艺术境界是模写,它是用直观感觉和相对独立的思维来反映现实的价值物;第二层艺术境界是联想,它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反映价值物之间的联系;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反映价值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艺术的形式根据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可归结为“言”、“声”、“象”:言是指文学语言,声是指声音,象是指感性的视觉形象。绘画就是通过色彩、线条描绘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诗人把许多抽象无形的东西比喻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使读者理解和感受到诗人所体验到的感情;音乐是通过音阶、音调与和声来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来展示某种价值事物及其情感反映。

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艺术价值的真善美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的评价可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层面,即对文化精神的评价;二是价值层面,即对艺术价值的系统评价;三是作品层面,即对作品的系统评价;四是技术手段层面,即对绘画技术、技巧手法进行评价。这种多层面的交叉评价可以较为客观而又具体地反映其艺术水准与状态。

1.文化精神及其评价

通过分析与研究中国艺术的百年史,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坚韧与智慧去不断捍卫与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精神的,同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代中国艺术品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贯穿在中国艺术百年发展的红线

延伸的向度中,如何站立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地平线上,而不是迷失于物欲长成的森林中,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品审美在推动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不断走向人格独立与精神解放的统一等重大的学术及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世纪课题。

当文化的自信随着国运的强盛逐渐向我们走来之时,文化这个曾经被政治边缘化的附庸,才一步步地走向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经历了是点缀还是战略的考量后,人们更多地发现,文化精神才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灵魂。似乎在一夜间,文化精神成了一个标签,被贴得到处都是,但对于什么是文化精神,为何分析与认识文化精神却鲜有人涉猎。

中国艺术品的精神无论如何变迁,都要以传递文化精神为要旨,这种文化精神不是一个历史的僵化概念,而是一个与时代精神同步的过程,让我们时刻观照自己、观照社会、观照审美的精神家园。对文化精神的系统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很好地认识了文化精神,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培育与发展。对文化精神认识的不断深化,本身就是对文化精神培育的重要进展与推动。要对文化精神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要清楚中国文化精神的理想是真、善、美;其次要明白中国文化精神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精神自由与人性的解放;第三要懂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品格是雄浑;第四要知晓中国文化精神的体格是正大光明;第五要明晰中国文化精神的修炼方式是知行统一,即追求身体与灵魂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文化自觉是一种追求状态,更是在当今生存环境下,艺术创作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文化的存在是一种状态,而文化自觉是一种追求、一种价值取向下的探索。在艺术发展不断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提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就是要更多地关注艺术创造及探索如何才能避免迷失于技术及现实的丛林,沿着文化的坐标,主动而又自觉地向着文化精神的高地前行。唯有此,艺术才能成为有源头的创造之洪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叉与融合也会不断地进行,文化精神的核心凝聚力将决定着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能伫立多久,同样这种文化精神的凝聚力也将决定着一种文化在人类发展的大视野中究竟能够走多远。

2.价值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区分了三种不同含义的使用价值,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作为单纯的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可以是劳动的产品,也可以是自然的产物;作为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它必须是人类有目的劳动的结果;而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则不但是有用的劳动产品,而且必须是对别人有用的物品,即必须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当代艺术品不是自然物,是艺术劳动者有目的劳动的结果,而且绝大多数当代艺术品不是为了本人欣赏与消遣,是为了满足广大艺术消费者的精神审美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当代艺术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当代艺术品作为人类有目的的创造物,具有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审美需要的属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当代艺术品的自然属性,是社会精神财富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代艺术品的使用价值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一是社会认识价值。当代艺术品通过创造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审美艺象,表现、再现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丰富图景,能够帮助人们形象地了解时代的生活和历史的情绪,开阔眼界,弥补阅历的不足,使人在进行艺术美感的高峰体验中,领悟平素难以理解的许多真理,认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开掘人的价值和潜能,升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感,引导人们关注整个人类的根本处境和终极价值,极大地深化认知层次,达到新的认识高度。二是思想教育价值。审美已经体现了艺术家的世界观、社会理想、道德标准、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优秀审美意向的丰富内容、高尚旨趣及艺术形象光彩照人的品格和魅力,都会使审美意象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三是情感交流价值。

艺术消费者欣赏艺术作品主要是谋求情感的满足和享受。人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沟通和理解,需要尊重和同情,需要抚慰和关爱,艺术情感的深沉、丰富、凝聚和情感发展的起伏跌宕、层层深入,以及情与景的交融所造成的浓重的情绪气氛使审美意象具有巨大的动情性,会产生心灵的交流和共鸣,使欣赏者得到知音般的情感满足。四是美感愉悦价值。美感愉悦价值是由审美意象引发的审美感知的表象性、审美想象的自由性、审美情感的动力性和审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等融合在一起而使欣赏者获得好奇心的满足、再认知的愉快、同情心的陶醉、求知欲的实现等心灵自由感的情感愉悦功能,能够提高人的美感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开阔胸襟,升华情感。五是精神怡养价值。优秀的当代艺术品使人得到美的快感,得到艺术的享受,得到生活的调剂,在接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同时得到娱乐和休息。六是鉴赏收藏价值。优秀艺术品对于收藏者的最大价值是使其在反复、仔细欣赏这些艺术品时,于精神上得到愉悦,于心灵上获得满足。

3、价值构成与分析

从总体的分析角度来看,当代艺术品的价值可分为五大部分,具体是物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市场价值。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五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1)物理价值

所谓物理价值,是指当代艺术品在物理层面所体现出的价值表现,最主要的有两个部分:一是作品的材质;二是创作作品所采用的基础材料。在中国艺术品创作中,由于物理价值所占的分量较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但这种忽略并不代表相关价值的不存在。

(2)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当代艺术品满足社会精神审美需要的自然属性,是以审美价值为中心、以社会文化价值为内容的一种认识价值与情感价值高度统一的精神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艺术价值的核心,社会文化价值是艺术价值的具体内容。首先,艺术价值是一种以审美关系为中心的、由人与外部客体之间所形成的审美实践关系交织而成的综合的社会文化、审美价值整体,是一种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种社会文化价值有机整合的多层统一体。其次,在艺术价值中,审美价值已渗透到了社会文化价值的各个层次之内。构成艺术价值的每一种因素或层次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东西,而是经过审美渗透、审美改造过了的东西。比如,艺术价值所包含的认识价值已经不同于科学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价值,而是一种艺术认识论意义上的审美认识价值,这是从总体上可以把艺术价值看作或主要看作审美价值的内在原因。再次,艺术价值实质上是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的表现形式。艺术价值是主体精神审美需要与客体世界的客观审美属性之间建立审美关系,并自觉进行审美实践的结晶;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对世界进行意识掌握和审美掌握的辨证统一的产物;是人类艺术地认识、体验和改造世界的结果;是以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为基础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艺术表现。

如前面分析所揭示的艺术本身所固有的审美价值及相应的精神消费价值、在一定的文化取向及学术评判体系内所体现出的使用价值均可统称为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最为关键的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审美价值的特质;2)具有精神审美消费所应有的使用价值特质;3)学术层面上的价值特质,如语言、技术及其表现手法所体现出的探索性与独创性等。

(3)文化价值

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进化与发展的背景、文化精神与文化立场,以及应有的文化情怀与追求等,均可构成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的文化价值。具体地说,对文化价值的考察,我们更多地关注:1)文化精神与文化立场;2)文化表现与文化形式,如各种典礼与仪式的表现等;3)文化趣味与文化格调;4)关于文化背景的展现与表现。

(4)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艺术作品中的历史价值主要包括:一是作品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如古代字画无论从题材来讲还是从作者、材质来说都是对历史的一种定位与承载;二是历史性价值,指

虽然不是古代作品,但由于作品题材、主题及表现手法等具有历史性,而使其所产生的价值。在这里,当我们研究作品的历史价值的时候,更多地关注:1)时空层面上的历史承载,这是最为直接的历史价值的体现;2)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历史性,如题材、主题及手法等;3)历史感的审美体现,虽然没有在前面两个方面所提及的相关价值表现,但在艺术创作及审美中却能体现出历史感,在很多时候也都构成了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5)市场价值

艺术作品因其艺术价值而产生了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的存在又引发了市场价值的产生。市场价值由于其参与相应的市场化行为而使其变得比较复杂。除了艺术品所具有的真正价值以外,还有在市场的显化过程中形成的价格,以及一些非价值化的认知,这种现象既可表现在价值反映上,也可体现在价格的形成机制上。对此,可以称之为影子价值或影子价格。关于市场价值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重点考察三个层面:1)市场定位与市场价值过多地关注市场价值认知的形成机制;2)市场价格及其表现的多样性;3)非市场化因素所形成的各种异化与泛化现象及状态。

当然,艺术品价格的分析与判断这个层面在更多的时候是难以用理性分析的,但我们运用剖析与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可供参照的分析模型,让关注与参与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品的投资者有更多可供参照的分析工具与方法。这是我们本项工作的出发点,虽然刚刚开始,却非常必要。

目前,我国艺术品的价值体系正在构建之中,还不够完整、规范。艺术品的价值标准仍较混乱,生产体制由于改革的未到位仍不尽合理,对艺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还缺乏力度,法规体系和决策体系对行业的制约、引导、调控、规范还相对薄弱。当代艺术品价值体系的构建必将会有力地促进艺术生产,有力地促进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健康,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加速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4.经典与典范的评价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伴着国运的增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便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2009年春天,中国艺术品市场也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虽然不能说是一枝独秀,但其表现已足以让人可圈可点。首先,关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在不断加强,带有案例研究性质、具有较强权威性的艺术品市场研究系统工程逐步展开,如文化部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案例研究》等;其次,学术取向及评判标准的确认是在研究中不断达成一致的;最后,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未来价值的评估,以及是否具有经典性市场价值认知,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得到关注。

(1)关于经典的评价

可以说,如何综合考量市场及其作品,是值得我们沿着中国文化精神的高度去关注与挖掘的重要课题,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经典与典范。问题的关键是,无论经典,还是典范,都需要评价,而评价是需要标准的,标准需要通过对学术和市场的认知来确定,不能强制规定。对于当代中国优秀经典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具有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精神;2)突出中国艺术审美的品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物理价值及市场价值;3)反映先进文化形象,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出新,在表述内容上要反映当下人文精神;4)与当代世界艺术审美文化接轨,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方法及材料等方面有所创造。

(2)关于典范的评价

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家典范的研究,需要从更广的层面去发掘,具体有以下几个层次:1)在中国美学的转型过程中,当代中国艺术家勇于创造,努力探索中国绘画的当代性,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的艺术表现。2)在艺术创作中,当代中国艺术家始终关注文化自觉,聚焦中国文化精神,并在对文化精神的感悟中达到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

与审美经验。3)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及世界文化中心的东移,对经典价值的认知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市场的经典性会进一步拉动当代中国艺术家在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地位。4)自律及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确立了当代中国艺术家创造能力的持久不衰,这为他们的学术定位及市场定位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研究本身是一个确立与发现的过程。当下,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运作中,研究不是多了,而是严重不足。我们真诚地希望,建立在这种研究基础之上的理性精神能够照耀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优秀艺术品、优秀艺术家走向市场的经典平台,也让更多的藏家及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体悟到这种经典价值认知,更让艺术价值而不是艺术化的价值在市场的运作中闪光。

《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201109考试批次 《民间文学》大作业 学生姓名李杰 学习中心山东省金乡县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5] 学号 200908576220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层次专升本

民间文学的特征及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借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它精确地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地或间接地为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其中有些本身就是生活的构成部分。 民间文学中的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有的还是不可企及的。 民间文学在其发展和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艺术特征: ①口头性。用口头语言创作和传播是民间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广大劳动人民不能使用文字,他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去构思、表现和传播。现在,大多数人已经认识文字,但不少的场合,他们仍然要用口头语言歌咏或讲述广大人民熟悉的、千百年来民间传承的文学形式,如故事、歌谣等。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让·弗朗索瓦·米勒与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绘画是指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描写自己眼界所及的事物,是透过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不是抽象的符号。这样的创作往往被统称为写实。遵循这样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就叫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无边的,即从观念上、从表意形态上讲可以是无边的,这一提法扩充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赋予了新的内容。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 首先表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是巴比松画派。这个画派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他们的创作活动与成果标志了欧洲风景画发展的新阶段。在距法国巴黎十几里的枫丹白露森林附近有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在这里群集了许多画家,他们在此描绘原始荒凉的自然风貌,感受着逃离闹市的惬意,这些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画家是一人一个绘画面貌,他们相互之间不把艺术上的主义或信条强加于他人,因而容纳了种种倾向的画家,而米勒便是其中的一位。 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后定居在巴黎以南的巴比松村,一生画了许多描写田园风景和农民生活的作品,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画家。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祷》等名作。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民族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了《少数民族音乐赏析》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周课程。可是真的学到了挺多的知识。虽然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后半学期了,在新疆待了快两年了,但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一直是一无所知。 老实说,跟其他同学一样,我也很少认真听选修课,但是这个课我听起来还是比较认真的。因为感觉这个讲的挺有意思的,每天上完课之后很疲惫,晚上还可以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放松一下,感觉挺好。我知道了新疆有7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5个直辖市,知道了,南疆北疆以天山为划分等一些基本常识。 记得老师说过一首歌,刀郎的新疆好,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弹起你的冬不拉啊。在一次演唱时,有人说冬不拉不能代表新疆的乐器,于是改成了:弹起你的热瓦普啊。因为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

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热瓦甫,又称热瓦普、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 民间歌曲,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被称誉为歌海、音乐之乡。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等活动。他们在放牧、从事农业生产时唱歌,婚礼或丧葬时唱歌,谈情说爱,思念故土时也唱歌。许多民族都有歌唱节日,如壮族的歌、回及撒拉等族的花儿会、苗族的龙船节及绕三灵、侗族的采桑节对歌、布依族的老鹰坡歌会、族的温泉水边赛歌节、瑶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节等。情歌在少数民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在草原、山野、森林或在月光下、火塘边、公房(供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房屋),都荡漾着优美动听的歌声。 在我国新疆西南部,在那雪山冰峰高耸的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勤劳、勇敢、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塔吉克族人民。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思考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思考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品?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能寻找到一个足以涵盖一切艺术现象的合理的定义。试图给艺术下定义的任何尝试都未能取得成功。无论是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还是理查德·乌尔海姆的"生命形式",都未能使之成为无懈可击的权威性的定论。自从人类发现艺术现象,就随之而发现艺术现象的无限的神秘性、其底蕴的不可测定性。艺术空间的无限广阔使艺术迷宫令人目眩神迷。看来我们只能承认当代美学家西布利所言:艺术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这远非触及边际的回答。如果欲再行深究,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艺术是一个试验。 艺术的自由创造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试验性与可塑性。它的常常超越常轨的自由发展必然要征服一切戒律,不管是有形的或无形的。艺术的生命基因来自自然与人类社会一切非艺术因素,由此决定了艺术特性与非艺术特性交相混杂的现象,决定了所谓纯艺术的不复存在。艺术是一个不统一、不协调的进程,一个不断更新、蜕变、创造、偏离创造主体的主导意识的活生生的变易进程。它排斥一成不变的模式,排斥任何制约它自身的规范,以至于任何的尝试对它自身都是可行的,都有存在的理由。艺术无特性,它是无数个性无休止的变幻过程。原型的扭曲可以是艺术,它的不规则复原也可以是艺术。艺术没有直线进化史,只有螺旋曲线上升史。新生与古老交相融汇,时而直进,时而迂回。艺术有死亡,有再生,但其何以死亡,又何以再生,尚未得知。艺术有回归,它的回归可以走向更高层次,有时,又必须从低层次艺术中获得它所需要的生命要素。它的永久魅力并不在新陈代谢中产生。某些远古的神话艺术具有永久的魅力,而某些文明高度发达时代的艺术却是短命的、瞬息即逝的。近代的东方有落后的科学,却没有落后的艺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孰优孰劣,就总体而言,实无高下之分。所谓臻于至善的艺术是不存在的。 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存在着模糊的界限,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非艺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艺术。而艺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非艺术、反艺术。艺术存在非艺术的价值,非艺术也存在艺术的价值。所谓艺术的三大特征:形象特征、审美特征、情感特征,可以属于艺术所有,也可以属于非艺术所有。随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沟通,这三者作为艺术的标志的观念,已被打破。现代社会已日益将艺术商品化,同时也将商品艺术化。"美"在传统的古典艺术中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而到了现代社会,它却可以被"力"所取代,被"怪"所取代。美的形态也由古典的崇尚具象美向现当代的崇尚抽象美过渡。今后的艺术倾向,仍可能双向流动于"美"与"力"之间。抽象美将获得更加丰富的表现力。艺术与非艺术的功能可以互相转换,性质可以互相更替。(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205680548.html,)非艺术对艺术的包容作用已极大地扩大,超艺术的崛起更增强了中介状态,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媒介正在不断地延伸与扩展。各门类艺术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无声音乐、光电绘画、变形雕塑、书法舞蹈、超时空舞台……已进入了艺术殿堂。某类艺术已不能将它的特质垄断为固有的专利,各门类艺术特质的互相渗透已消泯了其中固有的界限。如果艺术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生命内部力量物化的象征,则这种符号与象征,仍处于不稳定的变异之中,其象征意蕴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 艺术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艺术无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值"。它的"值"体现了不恒定的多元取向的规律。时代、社会、阶级、集团、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标准。"诗无达诂"、见仁见智,即此之谓也。艺术价值的多重性构成了它自身的不稳定的完整价值体系。价值的忽高忽低、忽重忽轻的现象随时随处可见。艺术价值的"链"处于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精选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精选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1 美术是我的最爱,在我无聊的时侯经常会画一幅画。如今我六年级了,随着作业的增多,我画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画图给我看。她画得栩栩如生。她画的白雪公主不但美丽动人,还给她画了一件美丽的衣服。也许是那个时候我爱上美术的吧!当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把我送进听潮六村的一位美术老师家学美术。回想过去在老师家的快乐情景,不由得拿出以前画的画。不由得发现我怎么以前画得那么幼稚。而那时,父母却一直夸我画得像画得好。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想破坏我的自尊心吧!他们为我的这条美术之路铺好了平坦的水泥路。可在这条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坎坷很快到来了。那老师在我刚上一年级时,说不教儿童画了,要教素描了。因为,父母认为那是高年级学的。就此我的美术学习生涯中止了。除了学校教的以外。但我并没有被这坎坷吓倒。我在家中仍然在画。可在家中画的总没老师教的好。有一次,我画一条蛇,可我觉得我画的蛇怎么看都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怎么修改也不像,为此我还大哭了一顿。爸爸和妈妈听到哭声,都来安慰我说画

得挺好的。可我心里知道他们在安慰我。我哭得更厉害了。因为,我不需要别人的安慰。因为,那时的我认为别人的安慰就是别人的嘲笑。后来,我还是把那幅画修改了。但从那以后,我更努力画画了。直到现在我学起了素描。虽然我画的暂时不太好。但我还在努力。 我相信总有一天在美术之路的路上见到光明。 欣赏艺术的心得体会2 我今天非常高兴,因为今天是我最期待的一天——运动会,而且我还成为了一名运动员。 “请四年级各班按顺序集合,带到学校大门前。”听到广播后,同学们排好整齐的队伍,集中到了门前,听完主任宣告注意事项以后,我们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了东风本部的南操场。“哇”今天风和日丽,操场的人好多呀!有“西校区,南校区,东校区,本部校区”真是人山人海。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广播里喊道:“请男子女子参加200米赛的运动员到检录处检录。”听完广播后,我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我第一次参加这场比赛,害怕的是我跑的时候跑不过别人,就像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说着想着,只听检录处说:“173号站到第2跑道上。”我把所有的精神都聚集在一起,听到信号枪声后,开始起跑了,我用我自己最快的速度拼命向前奔跑,开始我是最后一名,听到旁边老师同学呼喊:“__豪加油!超过他!”我心情更加激奋,立即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期末 1.古今中外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解和探讨 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 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王履) 艺术是理念的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柏拉图) 艺术是表现自己情感的想象性活动或想象性经验。(科林伍德)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艺术是情感的符号。(苏珊·朗格) 艺术是白日梦,是婴儿性欲望本能的表现。(弗洛伊德)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 2.艺术的形象本质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无法回避客观世界,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与真实性 艺术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4.艺术的情感本质 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何为艺术情感 情感的艺术表现 5.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之一。 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时具有变形作用 情感是创造艺术形象的根本动力 6.何为艺术情感 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 艺术情感是包含着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 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 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为一的情感 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 7.艺术的审美的本质 美的基本形态——现实美与艺术美 论艺术审美活动的产生 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 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不同形态的美

8.艺术与美的关系 艺术反映了现实中的美 艺术创造了特有的艺术美 艺术不但反映美、创造美,同时还是作为审美的对象而物态化地存在着 艺术美既包括形式上的美,更离不开精神上的美;同时,艺术既能根据现实的美来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丑,并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 9.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形象本质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的情感本质 艺术的美的本质` 艺术主体创造的本质 10.艺术门类的划分方法 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来划分 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划分 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 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态来划分 根据艺术的美学原则来划分 11.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绘画艺术:绘画是运用点、线、面、构图、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上创造形象,来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 12.中西绘画艺术之比较 追求内在精神气韵的体现,而不刻意追求形似,强调“形神兼备、以形写神” 追求“计白当黑,以无胜有”的独特审美。 注重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笔墨观。 形成了以黑白为主的色彩方法。 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多点透视的构图方法。 追求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形式美。 中国画在文化上包含了简、雅、拙、淡的文人画思想。 13.实用艺术 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所有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 实用艺术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而是在于表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或美学追求,因此不强调再现性,而强调表现性。并且,实用艺术也是以空间为存在方式的一类艺术,可以划为空间艺术的范围。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 价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着、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

审美与艺术欣赏讲解学习

审美与艺术欣赏

审美与艺术欣赏 通识班级:123班 姓名:周东 学号:20144372 专业:英语 学院:外国语学院 所选课程:审美与艺术欣赏 一.教学参考书(相关名著依次写出:书名、作者、年份、出版社) 1.书名:《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 作者:刘长庚 年份:2010-01-01 出版社:上海人美 内容简介:我们以前阅读过的“艺术欣赏”,大体可以分 两类,一是欣赏的概论,就是系统地讲艺术概念,原理和 欣赏的心理规律;二是艺术门类和作品介绍,讲某种或者 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然后,列举很多代表作品,分析 它们。 其实,我们明显感觉到,艺术“欣赏”和艺术“理论知 识”是两码子事,就是说,你可能有很多的艺术知识,但 还是不懂艺术欣赏。就像“审美体验”和“美学研究”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一样,学习“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识 和“艺术欣赏”本身,显然也不是一个东西。比如艺术理

论的介绍有时让人感觉枯燥、艰涩,乏味,而艺术欣赏则是一至少应当是-一个开心愉快的过程。 2.书名:《影视艺术欣赏(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作者:陈思慧 年份:2011年7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陈思慧等的《影视艺术欣赏》主要介绍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基本常识和鉴赏方式等,将知识性、趣味性、鉴赏性相结合,以大量影视片段或影视作品为例进行讲解,融影视艺术理论和鉴赏内容于一体,以介绍影视艺术常识和提高欣赏能力为主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为高职高专公选课规划教材,考虑到广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行文力求深入浅出,明了易懂,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影视欣赏领域,掌握影视欣赏技巧。 《影视艺术欣赏》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也适用于中专学生,对于大、中专教师以及对影视艺术欣赏感兴趣人士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3.书名:《审美文化新视野》 作者:徐放鸣等著 年份:2008年3月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尔雅答案解析

1.现代艺术导论 1. [单选题]请问西方现代艺术的灵魂是什么? A.怀旧情结 B.新之崇拜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你认为西方现代艺术的本质是() A.再现性 B.表现性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 这幅艺术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A.《泉》 B.《欧米哀尔》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你认为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是() A.创新精神 B.怀旧情结 我的答案:A 5.[多选题]以下作品中,属于现代艺术的有() A.罗丹的《欧米哀尔》 B.范安格尔的《泉》 C.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D.埃菲尔铁塔 我的答案:ACD 6.[多选题]“艺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我的答案:AC 2.印象主义艺术:阳光下的诗篇 1.[单选题]被誉为“印象派之父”的艺术家是() A.爱德华·马奈 B.爱德华·德加 C.克洛德·莫奈 D.雷诺阿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若一物体不吸收任何光谱色,则该物体呈现出什么颜色? A.灰色 B.白色 C.黑色 D.七彩色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

这幅艺术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A.《奥林匹亚》 B.《阳光下的裸女》 C.《草地上的午餐》 我的答案:C 4.[单选题] 这幅艺术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3.jpg A.《印象·日出》 B.《睡莲》 C.《威尼斯大运河》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 构图上被称之为“钥匙孔美学”的是哪位艺术家() A.爱德华·马奈 B.埃德加·德加 C.克劳德·莫奈 D.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我的答案:B 6.[单选题] 《阳光下的裸女》的作者是谁? A.爱德华·马奈

艺术作文之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艺术作文之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篇一:《艺术欣赏》学习心得】 《艺术欣赏》学习心得艺术欣赏能够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解老师从古希腊神话讲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贝多芬的《月光曲》到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让我们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不同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通过对解老师《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让我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艺术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被欣赏。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而欣赏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于艺术研究,也不是艺术资料枯燥的堆砌,它是一种心领神会。音乐、影视、绘画等都是运用艺术语言对生活的传达,而进入欣赏的境界就意味着观者与作者对生活在传达方面产生了感受的共鸣。艺术是美的体现。尽管“美”不完全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的对象,艺术的门类众多。但就艺术与生活,创作动机与艺术效果、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来说它们之间具有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质。艺术是艺术家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即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底自然冲动的创作,表现 出民族性或个性。人人都神往艺术,向往他那种艺术美的感受,正是如此,人们需要真正的艺术家来创造艺术美。而艺术需要现实生活,需要艺术家的创造,没有这些又何来艺术美呢?艺术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因此,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是真、善、美的统一,人们只要欣赏她就能够感受美、体验美。艺术欣赏需要有一定的艺术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荀子写过中国较早的一部关于音乐理论的专门著述是(《乐论》)。 2、艺术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 3、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经典论断。 4、(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 5、原始状态的艺术一般分为造型艺术和(歌舞艺术)。 6、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舞蹈和杂技属于(时空)艺术。 7、(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说,美术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倾刻。 8、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实际深度的不同,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类型。 9、《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王羲之)。 10、现代工业设计在国际上称为(迪扎因),它担负着一切现代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任务。 11、舞蹈的类型,按美学特征来划分,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 12、戏剧的根本特征是(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3、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14、(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 15、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和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16、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原则是适用、坚固和(美观)。 17、从世界范围来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中国园林。 18、关于艺术的起源,其中游戏说是由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

塞)提出的。 19、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0、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1、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2、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悲剧”、“(性格悲剧)悲剧”、“(社会悲剧)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23、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24、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25、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26、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27、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28、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___“客观精神说”__、 ____“主观精神说”___ 、 ___“模仿说”___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____“艺术生产”____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9、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___真___、 ____善__ 、___美___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____内容美__和___形式美___的统一。 30、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___“模仿说”___、___“游戏说”___、___“表现说”__、____“巫术说”__、___“生产劳动说”___、等五种。 31、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审美认知作用____、___审美教育作用____、_____审美娱乐作用____三种。 32、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___综合

当代艺术的概念

当代艺术的概念 艺术与前现代东方艺术相交汇的切入点。介绍许多西方艺术家受到东方哲学思想影响的案例,来说明在当今西方博物馆的收藏中随处可见的东方艺术作品、特别是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对西方许多画家创作抽象形式的作品所提供的思想借鉴,这种借鉴以及由此而来的具有东方色彩的艺术作品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形象。同时亚裔艺术家及中国文化诠释者在美国的持续努力也促进了这种交汇。 即艺术批评 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其中心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既可以指一种活动,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艺术批评离不开艺术鉴赏,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艺术鉴赏带有更多的感性活动的特点,艺术批评则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

流和争论。由于艺术批评者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观对艺术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成分。 艺术批评应尽可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艺术现象作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阐释,以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真正的艺术批评是指有独立思考、有判断评价的一种写作活动,其主观性大于客观性,体现了写作者个人的强烈个性和态度。越是具有独立态度和观点的批评,越是具有批评的价值和可读性,那种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批评并不是批评。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 值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着、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路·鞋·人生》……,其实即使在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影展上仍然也可找到此类命名“唬人”的作品。 2、淡漠法制观念。在当前“纪实摄影”热的冲动下,以为只要不干涉对象,把现实场景拍摄下来,就是“纪实”,忘却了摄影的记录真实景象的特性,命名本身也存在“纪实”问题。有这样一幅作品,画面是寺庙门口有一位老和尚,用手摸着一个小孩子的头,作品取名为《俗根未尽》。说句实话,我如果是那位老和尚,我会把这位作者告上法庭的:你怎么会知道老和尚摸一下小孩子的头,就证明是俗根未尽呢!这么不负责任,弄不好就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无意中就埋下了侵权的隐患。这样的作品现在不在少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摄影家应当在这方面引起重视,对他人负责,也对社会、对法律和对自己负责。 3、限制了人们欣赏的空间。某些创作者本来拍的照片蛮好,挺耐看挺有味,但总寄希望于命名,取一个有趣的或包含“深刻思想”的标题,来提高作品的艺术品味,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艺术价值

艺术生产,说到底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审美性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既遵守一般物质生产的规律,又有其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就是有其精神生产的特殊性。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随着艺术生产力的提高,艺术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有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才有收藏价值。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价值论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观察艺术、分析艺术。 艺术的本质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符号如绘画、诗歌、音乐、舞蹈、小说、戏剧等来反映和描述事物及其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过程,从而对人的情感、知识和意志进行交流、诱导、感化和训练。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价值物)、境(价值关系)、理(价值规律)。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艺术境界是模写,它是用直观感觉和相对独立的思维来反映现实的价值物;第二层艺术境界是联想,它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反映价值物之间的联系;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反映价值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艺术的形式根据它所使用的物质媒介可归结为“言”、“声”、“象”:言是指文学语言,声是指声音,象是指感性的视觉形象。绘画就是通过色彩、线条描绘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诗人把许多抽象无形的东西比喻为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景物形象,使读者理解和感受到诗人所体验到的感情;音乐是通过音阶、音调与和声来反映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世界;舞蹈是以人体的姿态动作来展示某种价值事物及其情感反映。 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艺术价值的真善美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的评价可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精神层面,即对文化精神的评价;二是价值层面,即对艺术价值的系统评价;三是作品层面,即对作品的系统评价;四是技术手段层面,即对绘画技术、技巧手法进行评价。这种多层面的交叉评价可以较为客观而又具体地反映其艺术水准与状态。 1.文化精神及其评价 通过分析与研究中国艺术的百年史,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坚韧与智慧去不断捍卫与丰富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精神的,同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代中国艺术品发展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贯穿在中国艺术百年发展的红线

现当代艺术赏析课程大纲

现当代艺术赏析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我校普通全日制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修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历程,熟悉“现当代艺术”各个流派代表艺术家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并且能够认识到影响“现当代艺术”各个流派发展的深层次的观念原因,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现当代艺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及人文素养。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导论:课程主要内容和意义(4学时) 1、教学内容:对“现当代艺术”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基本要求:了解“现当代艺术”的概念及“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马蒂斯和野兽主义(4学时) 1、教学内容:介绍野兽主义的艺术特色和主要艺术家及作品。 2、基本要求:了解野兽主义的艺术特色及主要的代表艺术家和作品。 第二章毕加索和立体主义(4学时) 1、教学内容:介绍立体主义的特点、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2、基本要求:了解立体主义的艺术特色、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第三章未来主义(2学时) 1、教学内容:介绍未来主义的艺术特点及主要艺术家和作品。 2、基本要求:了解未来主义的艺术特色、代表艺术家和作品。 第四章表现主义(2学时) 1、教学内容:介绍表现主义的特点、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2、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表现主义的艺术特色及代表艺术家和作品。 第五章俄国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4学时) 1、教学内容:介绍俄国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艺术特色、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2、基本要求:让学生对俄国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的艺术特色、代表艺术家及作品有基本的了解。 第六章荷兰的风格派(2学时) 1、教学内容:介绍荷兰风格派的艺术特色、代表艺术家及作品。 2、基本要求:基本了解荷兰风格派的艺术特色及主要代表艺术家和作品。

艺术的分类

艺术的分类 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在《第七艺术宣言》中提出来按这种方法分类可分为: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绘画、建筑、电影、电视。(这种分类方式是为了突出他所倡导的电影艺术的重要地位而在他的宣言中提出的,所以只是他个人的一些看法,并且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最多只是提出了主次之分。而且他否定了戏剧的艺术地位这很具有争议。),他认为在电影出现之前,艺术从整体上可划分为这六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电影、电视越来越普及,并且因其拥有的美学价值而被他认为是能与前六类拥有同等地位而成为“第七艺术”“第八艺术”。 然而在近现代艺术理论中,最为主要的艺术分类有如下几种:第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雕塑、绘画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第二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对艺术客体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第三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三个类型: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第四种艺术分类方法是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态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两个类型: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剧等);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曹禺的《雷雨》

春晚—周杰伦宋祖英 芭蕾舞--《天鹅湖》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剧照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观察并总结了一定时代艺术发展的状况和经验,对于艺术的种类和体裁的划分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意见”自唐代开始,随着诗歌、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的不断发展,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开始为历代的艺术理论批评所注意,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探讨。特别是对于诗与画,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上论述 了两者的区别,同时又深刻地指出了两者的互相渗透的关系。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摄影作品的命名与艺术价值 ———兼谈艺术摄影作品命名的作用有不少摄影人很看重艺术摄影作品的命名,认为命名可以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有文章提出了数种乃至十几种的命名方法,我不敢苟同。 作品的命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并不象有的文章所说的那么重要,虽然它可以起到对作品意图的提示、引导、加深理解、限定等一定的作用。但过于看重命名,以至于把命名提高到关系作品成败的地位,是不恰当的。 纵观历史名家名作,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四世同堂》……达芬奇、米勒、凡高、塞尚……卡蒂埃- 布勒松、韦斯顿、哈斯……枚不胜举的传世之作,其艺术价值如何,与命名之关联不大。不知道有哪一位名家的作品,是靠关健的一个命名而成就一幅传世之作。 卡蒂埃-布勒松有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表现的是一个男孩,抱着两个大酒瓶,得意洋洋回家。这幅作品在很多刊物、论著、专集中登载,并至少有五种命名:《××大街》、《××星期天的早晨》、《1954年摄于××》、《为爸爸买啤酒》、《满载而归》等,虽然出现了五种几乎不相关的命名(除××街名外),但丝毫并不因此而增添或减弱该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1999年9月25日《中国摄影报》“天窗”版,前辈狄源沦先生介绍了日本摄影家金泽清4幅黑白摄影作品,标题是临时所加,说明作品发表时金泽清先生是没有命名的,但同样以其“新颖、独特、深沉、含蓄,强烈地震撼了我(狄源沦先生)”。

摄影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形象本身的艺术容量和创意性,作品的主题是靠独创的隐喻、象征、寓意及其相应的组合结构、色彩影调等等的艺术影象之造型来传达的,而把命名的作用提到不切实际的地位,往往给创作实践带来误导: 1、忽略艺术修养和形式创意。作者忽略自身“造型”艺术修养,创作中思考的不是如何影象之“造型”问题,而是关注于把什么拍下来,认为拍到了“精彩瞬间”、“重要题材”、“生活热点”就是艺术,寄希望于“点铁成金”的命名。画面要么平平庸庸,用意空洞、暧昧、晦涩,要么抄袭模仿,人云亦云。《大众摄影》近期特辟的“摄影诊所”批评了一些不成功之作,除拍摄功力之因外,不少作品也存在命名唬人、画面愚人的感受,如《心甘情愿》、《农祭》、《为四化努力学科学》、《迎接新世纪》、《路〃鞋〃人生》……,其实即使在一些大型的重要的影展上仍然也可找到此类命名“唬人”的作品。 2、淡漠法制观念。在当前“纪实摄影”热的冲动下,以为只要不干涉对象,把现实场景拍摄下来,就是“纪实”,忘却了摄影的记录真实景象的特性,命名本身也存在“纪实”问题。有这样一幅作品,画面是寺庙门口有一位老和尚,用手摸着一个小孩子的头,作品取名为《俗根未尽》。说句实话,我如果是那位老和尚,我会把这位作者告上法庭的:你怎么会知道老和尚摸一下小孩子的头,就证明是俗根未尽呢?!这么不负责任,弄不好就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无意中就埋下了侵权的隐患。这样的作品现在不在少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公民法律意识的

如何欣赏当代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05680548.html, 如何欣赏当代艺术 作者:田华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8期 摘要:随着全球艺术的发展,各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当代艺术作品。把握和理性欣赏当 代艺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了解当代艺术的作品所体现的内涵和深远意义,让人们深刻思考,实现与作者的共鸣,或者升华思想。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作品 引用两位哲学家的话来表明什么是当代艺术:“艺术不是用来认识的,但是,它给我们带来思考”(康德);“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传达”(列夫·托尔斯泰)。这两句话体现出当代艺术是每个作者个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作者将思想表达出来,挖掘人性的每一个方面,用自己独有的手法公布给世人,使世人去了解,去思考和反思人性。这就是当代艺术的魅力所在,即可以吸引你去深层次思考人性。看不懂当代艺术,是因为没有了解足够多作者的背景,没有融入当时的历史环境。 1 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区别 1.1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区别 现代艺术是按照时间去划分的,当代艺术是按照思维划分的。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很容易混淆“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但是,“当代艺术”不仅体现了“现代性”,而且还体现了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在今天的文化环境中,他们的作品和所体现的思想就是当今时代的特征。 1.2 对当代艺术作品的理解 如果你用美来衡量一件艺术作品是好是坏,肯定是对当代艺术没有那么深入的了解。因为当代艺术的标准不是好不好看,而是重不重要,用美不美是衡量不出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和价值的。 所有的艺术作品,体现出的有四种现象:第一种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作品象征的是有关于社会的思考,关于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于环境和身份的个人思考,最后引起的是对人性的反思。第二种是反映过去的社会状况,就是过去的当代历史作品,放在当今,也能有很深远的意义和轰动,所象征的也是社会、文化、环境、身份以及历史的深刻含义,最终体现出来的也是对人性的思考。第三种是对人性的思考,象征的是生存,最终体现的是人性某一方面的特质。第四种就比较特别,是一种没有较大内涵的单纯的视觉吸引,往往单纯视觉吸引的当代艺术作品更能引起人们的猜想,也很容易出现单纯的炒作,不能引起任何深层次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