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

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
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

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陈睿黄冠钥

摘要:本文采用协整研究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就韩国实际收入、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等宏观因素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进行了详细的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上述因素与中国对韩国出口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韩国实际收入和汇率风险的增加会导致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增加,而相对价格的上升则会引起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下降。

关键词:汇率风险;出口;协整研究;方差分解

一、引言

近年来,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200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对象,中韩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引发了学术界对中韩贸易问题的深入研究。

何帆和齐俊妍(2006)通过按技术构成对产品进行分类,并比较分析了中国和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和韩国的产业竞争程度并非表面显现的那么高,中国和韩国可以在国际分工的不同生产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秦熠群和金哲松(2005)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结论。张玉和(2006)认为中国竞争力迅速提高、中韩出口结构趋同、未来科技发展重合、出口市场高度重叠,其发展模式相同,产业结构相似,未来中韩贸易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涂澄(2006)认为,中韩的产业分工既存在互补性的产业间分工,同时也存在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产业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阴之春(2006)从中韩两国的贸易商品构成入手,通过计算中韩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标,来分析中韩两国建交十多年来的贸易发展状况和贸易结构变化,发现:中韩两国的产业间贸易水平较低,而代表水平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则较高且增长很快,这种现象在占中韩贸易主体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产业内贸易中,代表相同质量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的份额要高于同一产业不同环节有差异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

叶静怡和王沛(2005)认为中韩两国贸易产品价值差异、韩国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市场进入限制以及中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在韩国国内的“相对劣势”是造成中韩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决定的贸易赤字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扭转,但是人为限制中国产品进入韩国市场而引发的贸易赤字,则是应该而且可以通过要求韩国市场进一步开放来加以解决。马常娥(2004)认为造成中韩贸易逆差日益扩大的原因包括历史背景、体制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解决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一方面应加快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另一方面应加强中韩政府双边磋商,营造一种宽松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邓卫(2005)实证研究发现韩资企业发展不同向、一般贸易垂直分工明显和国产料件的使用比例低是造成中韩巨大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中方来说,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大力优化本地产品,以替代进口取代进口,减少对韩的加工贸易进口是缩小中韩贸易逆差的主要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中韩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结构分析和贸易不平衡两方面,有关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宏观因素的研究甚少。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韩国

陈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30074电子信箱:ruirui193736@126.com。

实际收入、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等宏观因素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1.变量

本文选取McKenzie(1998)使用的实证计量模型中的变量:出口额的自然对数、进口国实际收入的自然对数、两国相对价格的自然对数和汇率风险①,进行实证研究。各变量具体定义如下:

(1)lnEXt表示中国t时期对韩国实际出口的自然对数,EXt由中国对韩国的名义出口经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tC

调整获得;

(2)lnIPt表示t时期韩国工业生产指数的自然对数,该指标作为韩国GDP的替代指标②,度量韩国实际收入;

(3)lnPt表示t时期的实际汇率即两国相对价格,其值由下式确定:

Pt=Et*CPItK/CPIt

(1)

Et表示t时期中韩两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汇

率,用直接标价法表示。CPItK

和CPItC

分别表示韩

国和中国t时期消费者价格指数。

(4)VSEt表示中韩两国实际汇率的波动率,该指标作为汇率风险的度量,其值为使用最近12个月的数据估计的汇率收益率的标准差,计算公式如下:

VSEt=112t=12

n=t=1

!

(Rn-Rn-1)2"

(2)

R表示最近12月的汇率收益率。2.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的样本数据均为月度数据,样本期为1995年1月 ̄2006年8月。中国对韩国名义出口额和中韩两国名义汇率的数据来源于新华在线(经济数据特供系统数据库),韩国工业生产指数和中韩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数据来源于www.

imf.org。另外,本文采用通用软件Eviews5.0对所

有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三、研究方法

1.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法对

上述各个变量进行序列单位根检验,即检验各序列是非平稳。ADF单位根检验是基于以下的回归

方程:

Δxt=a0+a1t+(ρ-1)xt-1+ΣβiΔxt-i+εt

(3)

原假设H0:ρ=1,备选假设H1:ρ<1。接受原假

设意味着时间序列含有单位根。

2.协整检验

根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具备构造协整方程组的必要条件,则采用Johansen迹检验方法对上述各个变量序列之间做长期的协整检验,以检验中国对韩国出口与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或向量误差修正模

型(VEC)

根据协整检验的结果,如果各变量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则建立VAR模型,以初步把握中国对韩国出口、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反之,则建立VEC模型,对四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初步揭示。

4.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ResponseFunc-tion)和方差分解(VarianceDecomposition)

在建立VAR或VE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脉

冲响应函数对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等三因素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冲击与动态响应情况进行实证,并运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各个因素对中国对韩国出口变化的贡献率。

四、实证研究结果

1.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1的结果表明,VAR模型中中国对韩国出口额、韩国实际收入和汇率风险三个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上均为I(1),两国相对价格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上为I(1)。因此,具备构造协整方

程组的必要条件。

2.协整检验结果

笔者采用Johansen迹检验方法对上述各个

变量序列之间做长期的协整检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2和表3。

表2的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上,中国对韩国出口额、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以及汇率风险之间有一个唯一的协整方程,将其标准化后,如下式:

lnEX=3.592641lnIP-9.535922lnP+178.6641

VSE

(4)

lnEXlnIP

lnPVSE1.0000003.592641-9.535922-178.6641(1.50127)

(2.77633)

(35.9366)

似然率

1309.033

注:括号内表示各变量系数的t检验值。

假定CE(s)个数

特征值

迹统计量

1%临界值P值0**0.18090655.5614954.681500.0080至多1个0.13421828.8209335.458710.0645至多2个0.0663099.50856119.937110.3204至多3个

0.002347

0.314878

6.634897

0.5747

变量

水平变量

检验类型差分一次

检验类型LnEX-1.957080(CT1)-12.09283**(C01)lnIP-3.325169(CT7)-4.847349**(C03)LnP-3.288184(CT9)-3.345361*(C08)VSE

-2.282701

(CT12)

-6.183196**

(C011)

表1

单位根ADF检验结果

该协整方程表明中国对韩国出口额、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以及汇率风险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具体地说,从长期来看,韩国实际收入和汇率风险的变化对中国对韩国出口额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两国相对价格的变化对中国对韩国出口额有着显著的反向影响。

3.VEC模型分析结果

因为序列lnEX、lnIP、lnP和VSE之间存在惟一协整关系,因此建立VEC模型进行分析。根据AIC准则,最优滞后期数为3,VEC模型如下:

lnEX=-0.474934*

-0.065772-0.526604*-3.44278!"""

#$%%%&6T

*lnEXlnIPlnPVS!"""#$%%%&E-1

+-0.168811*

0.301774

0.2787453.203010!""

"#$

%%%&

*T

*lnEXlnIPlnPVS!"""#$%%%&E-2+-0.0679710.356814*0.0430051.416536!"""#$%%%&*

*lnEXlnIPlnPVS!"""#$%

%%

&E-3

-0.020186*Eq

(5)

R2=0.3498,Adj-R2=0.3146,DW=1.7825,F=

8.5602;“*”

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模型(5)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变量的符号与

(4)式显示的长期均衡关系的符号基本一致,误差修正项Eq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值,符合反向修正机制。模型(5)反映了lnEX受lnIP、lnP和VSE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这说明中国对韩国出口额和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以及汇率风险存在紧密联系。

4.脉冲响应函数

分别给lnIP、lnP和VSE一个标准差大小的

冲击,得到关于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脉冲响应函数

图。

在图1、2、3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期间数(单位:月度),纵轴表示中国对韩出口的变化程度,曲线表示了脉冲的响应函数,代表了中国对韩国出口对各个相应变量的冲击反映。图1是韩国实际收入的冲击引起的中国对韩国出口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从图1可以看出

,当本期给韩国实际收入一个冲击(韩国工业指数增加)后,中国对韩国出口第1期骤然下降,但第2期至第5期会

注:*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第一个字符表示回归方程中是否包括常数项(c:含常数项,0:不含常数项),第二个字符表示回归方程中是否包括时间趋势项(T:含时间趋势项,0:不含时间趋势项),第三个字符表示滞后长度,根据AIC准则选取。

表2

Johnsen迹检验的结果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不含常数项和线性趋势项。

表3

标准化后的协整向量

图1

韩国实际收入冲击引起中国对韩出口的响应

时期

S.E.lnEXlnIPlnPVSE10.096043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0.10692994.485442.2358722.1518141.12687430.1217590.805032.9743923.6955882.5249940.13565188.82453.8393844.444412.89170650.14787887.153174.6116044.4075023.82772460.15966186.276294.8975414.6745854.15158470.17031186.15454.9630414.6536114.22884880.18022585.514334.9414235.2653974.2788590.18964485.16195.0379315.4398474.36032210

0.198619

84.7987

5.102358

5.387995

4.710947

图3

汇率风险冲击引起中国对韩出口的响应

持续快速上升,在第6期至第8期小幅波动后,大约于第9期以后停止波动并且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水平。这说明,韩国实际收入的冲击,可以引起中国对韩国出口在一定期间内发生变化,但在第

9期后,冲击作用会逐渐消失。图2是两国相对价

格的冲击引起的中国对韩国出口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从图2可以看出,在本期给两国相对价格一个冲击后(两国相对价格下降),中国对韩国出口第1期至第2期先快速下降再快速上升,在第

3期至第9期小幅波动后,大约在第10期后停止

波动并且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水平。这说明两国相对价格的变化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冲击从长期来看是稳定的。图3是汇率风险的冲击引起的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脉冲响应函数图。从图3可以看出,当本期给汇率风险一个冲击后(汇率风险降低),中国对韩国出口第1期骤然下降,但第2期至第4期会持续快速上升,在第5期至第10期逐渐下降后,大约于第11期以后停止下降并且稳定

在一个新的均衡水平。这说明汇率风险的变化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冲击从长期来看是稳定的。

5.方差分解分析

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以及汇率风险三个因素对中国对韩国出口变化的贡献率。方差分解的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韩国实际收入、

两国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三项因素的冲击从长期来看能解释中国对韩国出口变化的16%左右,并且三者的冲击对中国对韩国出口波动的解释相差不多,均为5%

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协整检验时,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汇率风险的弹性远高于韩国实际收入

和两国相对价格的弹性,但方差分解的结果却显示,三者对中国对韩国出口变化的贡献率相差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在我们研究的样本期内,韩国实际收入和两国相对价格的变化率要比汇率风险的变化率快得多。

五、结论

本文利用VEC模型,并通过采用协整研究、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研究方

图2

两国相对价格冲击引起中国对韩出口的响应

注:因四舍五入,表中的数据之和可能不等于100。

表4

中国对韩国出口预测误差分解

法,就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的变化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长期内,中国对韩国出口、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以及汇率风险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这也就是说,在上述的各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基础。

第二,在长期内,韩国实际收入变化对中国对韩国出口起到同向影响,两国相对价格的变化则起到反向影响。这与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大量的同类实证研究结果相符。

第三,汇率风险对中国对韩国出口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国内针对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实证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这可能与样本的选取期间有关,因为一直以来,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很小,所以过去的国内文献大多得出中国外贸出口与汇率无显著相关的结论。但是最近几年,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明显加大,汇率风险对外贸出口的影响逐渐凸现。另一方面,汇率风险对中国对韩国出口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的结论,可由例如Franke(1991)提出的理论解释。假设企业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调整出口。出口行为类似于一个卖权期权,企业可以根据汇率水平决定将其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出口。如果汇率有利于出口,就销售到国外市场,否则就不执行该期权,而在国内市场销售。出口企业的利润就如同期权合约的收益一样,与汇率风险同向变化。因此,汇率风险的增加促进出口的增长。

第四,从方差分解的结果看,本文选定的样本期内,韩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这三个因素对于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三者的变化对于解释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变化程度比较有限。这说明除了本文选择的三个因素外,还有其它因素对中国对韩国出口起到重要的影响。

注释:

①McKenzie(1998)采用的模型为“lnEXt=α0+α1lnYt+α2lnPt+α3Vt+εt”,其中EXt、Yt、Pt和Vt分别表示对外实际出口、进口国实际收入、两国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

②韩国GDP为季度数据,因此选择工业生产指数月度数据作为替代。

[参考文献]

邓卫,(2005)“中韩贸易不平衡问题之探究,”《对外经贸实务》第9期。

何帆、齐俊妍,(2006)“中韩出口产品的竞争程度分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7期

马常娥,(2004)“中韩贸易逆差:状况、原因和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第5期。

秦熠群、金哲松,(2003)“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涂澄,(2006)“中韩双边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第6期。

阴之春,(2006)“中韩贸易结构分析,”《求是学刊》第5期。

叶静怡、王沛,(2005)“中韩贸易逆差探析,”《经济科学》第1期。

Arize,A.C.,(1998)“ExchangeRateVolatilityandForeignTrade:EvidenceformThirteenLDCs’,”JournalofBusiness

andEconomicStatistics18,10-17.

ChouW.I.,(2000)“ExchangeRateVariabilityandChina’sExport,”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8,61-79.

SekkatK.,(2001)“OntheAggregateImpactofExchangRateVariabilityonEUTrade,”GermenEconomicReview2

(1),57-78.

(责任编辑于友伟)

AnEmpiricalStudyoftheImpact

ofSomeMacroeconomicFactorsonChina’sExporttoKorea

CHENRuiHUANGGuan-yue

Abstract:Byusingoftheanalysistoolsofcointegrationandvariancedecomposition,thispaperempiricallyanalyzestheimpactofmacro-economicfactors,suchasrealincome,relativepriceandexchangerate,onexportfromChinatoSouthKoreadetailedly.Theresultsrevealsthat:inthelongrun,thereexistsstableequilibriumrelationshipsbetweenfactorspointedaboveandSino-Koreaex-port;theincreaseofrealincomeandexchangerateriskwillleadtotheexpandingofSino-Koreaexport,andtheriseofrelativepricewillreduceSino-Koreaexport.

Keywords:Exchangeraterisk;Export;Cointegrationanalysis;Variancedecomposition

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

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陈睿黄冠钥 摘要:本文采用协整研究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就韩国实际收入、相对价格和汇率风险等宏观因素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进行了详细的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上述因素与中国对韩国出口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韩国实际收入和汇率风险的增加会导致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增加,而相对价格的上升则会引起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下降。 关键词:汇率风险;出口;协整研究;方差分解 一、引言 近年来,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200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对象,中韩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引发了学术界对中韩贸易问题的深入研究。 何帆和齐俊妍(2006)通过按技术构成对产品进行分类,并比较分析了中国和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和韩国的产业竞争程度并非表面显现的那么高,中国和韩国可以在国际分工的不同生产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秦熠群和金哲松(2005)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结论。张玉和(2006)认为中国竞争力迅速提高、中韩出口结构趋同、未来科技发展重合、出口市场高度重叠,其发展模式相同,产业结构相似,未来中韩贸易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涂澄(2006)认为,中韩的产业分工既存在互补性的产业间分工,同时也存在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产业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阴之春(2006)从中韩两国的贸易商品构成入手,通过计算中韩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标,来分析中韩两国建交十多年来的贸易发展状况和贸易结构变化,发现:中韩两国的产业间贸易水平较低,而代表水平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则较高且增长很快,这种现象在占中韩贸易主体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产业内贸易中,代表相同质量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的份额要高于同一产业不同环节有差异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 叶静怡和王沛(2005)认为中韩两国贸易产品价值差异、韩国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市场进入限制以及中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在韩国国内的“相对劣势”是造成中韩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决定的贸易赤字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扭转,但是人为限制中国产品进入韩国市场而引发的贸易赤字,则是应该而且可以通过要求韩国市场进一步开放来加以解决。马常娥(2004)认为造成中韩贸易逆差日益扩大的原因包括历史背景、体制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解决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一方面应加快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另一方面应加强中韩政府双边磋商,营造一种宽松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邓卫(2005)实证研究发现韩资企业发展不同向、一般贸易垂直分工明显和国产料件的使用比例低是造成中韩巨大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中方来说,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大力优化本地产品,以替代进口取代进口,减少对韩的加工贸易进口是缩小中韩贸易逆差的主要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中韩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结构分析和贸易不平衡两方面,有关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宏观因素的研究甚少。本文将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就韩国 陈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430074电子信箱:ruirui193736@126.com。

硕士论文: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

硕士论文: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趋势分析 摘要 论文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从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出口贸易发展特点方面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展开研究;测算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以及出口相似度;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选取2002~2018 年间中国与17 个农产品贸易伙伴国(包括韩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别从总量和产品层面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贸易理论、实证分析结果对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论文研究发现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中加工类农产品占比持续增大;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集中,2018 年食品和活动物类出口占比84.40%。中国对韩国在鱼、甲壳类及软体动物类和纺织纤维类农产品出口方面存在较大潜在的贸易空间。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贸易不足;中国对韩国食品和活动物类和除燃料外非食用未加工类农产品出口存在高于80%的贸易潜力;动植物油,脂肪及蜡类农产品出口存在高于70%的贸易潜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有较大的释放空间。 关键词:中韩贸易;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贸易结合度;出口相似度.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无法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从而纷纷加入到国际贸易中来。中国和韩国位于东北亚地区,该区域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与韩国作为东北亚区域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产量居高不下,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参与国。而韩国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农业经济并不发达,农产品进口需求较大,这为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相近,也为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便利。但是,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经历曲折的发展历程。1992 年,中韩两国建交,由于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同时又受到韩国关税壁垒的影响,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缓慢。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韩国对中国征收的进口关税水平也逐渐降低,两国农产品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 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了20 亿美元。截至2018 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出口规模虽然仍在不断扩大,但是增速不断减缓。一直以来,韩国对本国农业实行高度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进行限制,而依据比较优势,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数是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不高,较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因此,韩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严重限制了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 商品贸易数据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深度分析,并通过定量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的对策建议。 (1)通过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数据分析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出口商品结构,发现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特点。 (2)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进行研究,研究中韩两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匹配程度、贸易往来依存度以及商品竞争程度。 (3)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分别从总量层面以及产品层面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进行研究,为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4)从多角度提出推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措施建议,以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 1.2.2 研究意义(1)从理论上深化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由于农业和农产品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一直将农产品贸易作为重要研究对象。本文将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相关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对于深化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2)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2017 年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第二轮谈判开始,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再次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以及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并且从多个角度提出促进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释放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优化中国农产品对韩出口结构,提高中国农产品

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贸易分析

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贸易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大顺差,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的结构、贸易优势以及影响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韩;农产品;出口贸易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合作关系日益紧密。目前,中国已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也发展迅速,加入WTO 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从2002 年的21.7 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48.2 亿美元,翻了一番多。由于生产成本较低等因素,中国在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大的顺差,2011 年达到35.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对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规模的扩大,韩国采取了对农业生产者高额补贴、实行配额外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影响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稳定发展。因此,分析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贸易状况,对于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概况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上占有较大比例,韩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两国农产品贸易也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中国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规模也逐渐扩大。加入WTO 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渐放开,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据海关数据统计,2002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181.5亿美元,其中对韩国出口额20.5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1.3%。2005 年,对韩国出口增至28.6 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农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06 年,出口额达到29.0 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国。2011 年,出口额突破40 亿美元,达到历史上最高的41.8 亿美元。2002—2011 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平均增长达到了8.2%。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资源比较缺乏,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低,韩国一直很重视保护本国农业生产,立足于实现大米等农产品自给,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由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平均仅为韩国的20%~30%,因此,中国农产品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由于韩国采取了配额外关税以及对农业生产者高额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也形成了影响。 二、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现状分析 1.出口产品结构开展对韩国贸易以来,中国出口的农产品逐渐增多。目前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是谷物、水产品、蔬菜、油子等,这些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2011 年,中国出口至韩国的农产品排在前10 位的依次是:制造淀粉过程中的残渣及类似的残渣,未列名非醋制作的未冷冻蔬菜及什锦蔬菜,冷冻未列名蔬菜,尿素,其他糙米,玉米的糠、麸及其他残渣,黄大豆,鲜或冷藏的胡萝卜及萝卜,其他未经处理的谷类植物的茎、秆及谷壳,未列名冻鱼。 2011 年,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额41.8 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4%。其中,对韩国谷物出口量26.8 万t,同比增长17.4%,出口额2.1 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对韩国水产品出口量50.2 万t,同比增长11.7%,出口额15.9 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对韩国蔬菜出口量93.7 万t,同比增长14.1%,出口额8.2 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对韩国油子出口量20.1 万t,同比增长39.3%,出口额2.5 亿美元,同比增长39.1%。

中韩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ocx

中韩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前言 中韩两国都是亚洲的大国,古往今来,两国在经济贸易上碰撞和合作,既为本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创造了利益,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之所向。而从世界格局来看,中韩在经贸上的强强联合对于推进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格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亚洲乃至全世界政Z 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中韩自贸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中韩自贸区会对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起到示范作用 中韩自贸协定必将形成联动效应,带动亚太周边国家效法韩国与我国建立更加自由的贸易往来协定,最终将台湾与日本纳入到更加具有意义的亚太自贸区(FTAAP)框架中去。中国是FTAAP协议倡议国,一直在积极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建立,而中韩自贸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韩自贸区作为FTAAP的领头示范区域合作,得到了两国间企业与相关利益方的高度评价。以经济合作为先导,同时也带动了东北亚政Z合作地进一步加强,例如朝鲜著名的开城工业园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获得了原产韩国的资格待遇,此举对东北亚经济、乃至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都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韩国作为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与欧盟、美国等已经签署了众多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协议,韩国还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倡议。但在韩国的对外贸易中,中韩自贸区所涉及的品类货物最齐全,税收减免的范围最广。

(二)中韩自贸区对两国各自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中韩自贸区建成后,由于贸易更加自由,使得韩国的资金可以便捷地在中国投资,同时提升韩国产品在中国的产品竞争力,同时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也日益扩大。由于韩国同时加入多个其他发达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使得中国在签订中韩自贸区的同时享有进入其他国家的准入条件,美欧国家也享有同样进入中国的自由,这就使韩国在多国之间发挥了桥梁沟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也借自贸区融入世界经济,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中韩间贸易具有互补性,按照自贸区的规定,其中大部分品类的关税会在协议后20年内逐步取消,届时韩国精密电子产品、汽车等在中国的价格会更加合理,更具有市场竞争力。而中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与初级加工品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迅速占领韩国市场,可以讲对两国各自企业都有利,有效地提升了两国经济的活力与质量。 二、中韩自贸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作用 (一)贸易结构缺陷导致我国投资项目较少 中韩之间贸易额巨大,但是贸易结构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问题。以中国出口为例,多为农产品、基础资源等初级产品为主,以品项大类来区分包括服装、基础矿产资源、电子元器件、生鲜冷冻品、粮食、建材等。从结构上看,中国对韩出口多以自然资源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韩贸易结构存在极大的改善空间。而中国对韩国不仅投资项目少,而且总金额相较之下仅有几十亿美元,处于完全不对等的局面。其中投资行业类别也较少,只有金融、航运、国家间贸易等几个门类,

中国对韩国三大类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中国对韩国三大类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国 际贸易 中国对韩国三大类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杨逢珉陈媛媛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韩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根据韩国海关统计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韩国自中国进口排名第一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进口总额为303.8亿美元,占韩国自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45. 5%,机电产品进口增长10. 0%。在这一类产品上,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美国和德国。随着中韩FTA的正式签署,中国未来每年出口韩国将少缴330亿元关税,这将极大鼓舞中国出口企业,但同时也存在挑战,如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如何兼顾价格竞争和技术竞争。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扩大出口韩国的主要机电产品规模,并扭转逆差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对韩国三大类机电产品贸易特征 (一)中对韩主要机电产品贸易额逐步扩大 机电产品种类繁多,中对韩出口的机电产品由于种类的不同贸易额差别也很大。中国出口韩国的机电产品,按贸易额排在前面的是: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HS84);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HS85);贱金属及制品(HS73-83);光学、钟表、医疗设备(HS90-92)这三大类。从2005-2014年的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和韩国之间的这三大类机电产品贸易额逐步扩大(如表1所示)。2005年,中国出口韩国HS84-85、HS73-83和HS90-92这三大类机电产品贸易额为分别为14416百万美元、6260百万美元和874百万美元,到2014年已分别达38891百万美元、14683百万美元和4329百万美元,分别增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

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和意义 2文献综述 二、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双边农产品贸易概况 2、对韩农产品出口特点 三、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对策 五、结论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临近,历史文化传统有很大的渊源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农产品贸易领域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韩国一直以来是农产品净进口国,作为邻邦的中国,在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方面具有地理和成本等优势,使得韩国在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而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2011年,中国农产品出口601.3亿美元,其中对韩出口额达到41.75亿美元,同比上升高达18.3%①。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摩擦不断,出现了诸多问题。由于对韩农产品出口在韩国农产品进口和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该问题值得两国政府和相关企业甚至民众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1.1.2 研究意义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各个国家都被看做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产品净进口国,韩国对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高的。中韩农产品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对两国政治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对于建立两国FTA(free trade area)的呼声很高。因此,正确认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方案的思考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和两国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农产品(2011年12月)第1、15页.

中国和韩国双边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2002年至2011年

中国和韩国双边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2002年至2011年 【摘要】中国加强与韩国的双边经贸往来,有利于应对由于外需减少而对我国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文章利用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和韩国双边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初级产品上,中韩两国都不具有优势,但是韩国的增速要高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具有中等较强竞争优势,略强于韩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产品上,中国不具备比较优势,而韩国已迈入中等竞争优势行列。近十年来,中韩贸易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增速快但严重失衡。由于中韩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而产生的比较优势,中方出现巨额逆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方贸易逆差增速下降,贸易失衡关系已开始有所缓和。 【关键词】中国;韩国;双边贸易;比较优势 一、两国双边贸易的情况与发展 我国自1992年与韩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1343.1亿元,韩国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对象,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08年李明博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将“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各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2012年,据韩知识经济部发布数据显示,中韩贸易总额为2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占韩国全年贸易总额的19.77%。我国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出口对象国以及进口来源国地位。 二、中国与韩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法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又称“相对出口绩效指数”,主要反映一国的某种商品或服务在国际上的地位。该指数来源于巴拉萨提出的一种国际竞争力测试工具,此后被广泛应用于比较优势和国家分工的研究中。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Xik表i国k种商品的出口额,Xi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Wk 表示世界k种商品的总出口额,W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通常认为: 若RCA >2.5,则说明i国在k商品上具有强竞争优势; 若1.25< RCA< 2.5,则具有中等较强竞争优势; 若0.8< RCA <1.25,则具有中等竞争优势;

韩国化妆品出口中国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07407690.html, 韩国化妆品出口中国现状分析 作者:朱婷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0期 摘要:中国进口化妆品的的主要国家有欧洲、美国、日本逐渐倾向了韩国市场。尤其随着中国自贸区的的设立,关税降低,中国进口化妆品的趋势也在逐步升温。韩国化妆品在中国的出口比率越来越高。在各大韩妆品牌凭借质优,韩流等强大竞争力进军中国的同时也出现了市场流通复杂性的问题。 关键词:韩国化妆品;出口;流通 中图分类号:TQ6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一、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 中国化妆品的消费水平相对来讲虽然较低,但是随着生活水准和中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经成为颇具潜力并受国外名牌化妆品企业关注的新型市场。随着国内消费消费者实力及护理意识的增强,进口化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化妆品在我国进口消费品占比逐渐增加,进口化妆品也一直占据重要比例。 中国进口化妆品的的主要国家有欧洲、美国、日本还有韩国,之前欧洲和美国在中国市场上的进口比例一直比较稳定,这些年日本和韩国品牌进口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随着中国自贸区的的设立,关税降低,中国进口化妆品的趋势也在逐步升温。 二、韩国化妆品的出口现状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随着高端技术的引入,激励了发展出口外向型经济并逐渐形成了产业工业化。特别是随着重工业的持续发展,韩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比例逐渐增加。1990年以后基本维持在80%,特别是2000年以后女性的就业率大幅度提高。也正因为上述因素韩国的化妆品企业发展有了强力的保障。甚至即使在2008年的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影响到化妆品产业业,销售额没有下降。 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对化妆品出口进行了全面开放。中国人很注重于皮肤的保养,而韩国品牌为中国消费者们提供了机会。由此韩国化妆品品牌的护肤品在中国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韩国化妆品的合理价位及实用性对中国的年轻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之近年来韩剧和韩流明星的带动,韩妆销售量也出现了稳步增涨,并且逐渐的打开了中国市场。2015年3 月韩国化妆品出口额为2.7746亿美元,是韩国关税厅自2000年1月开始公布相关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数值,其中出口至中国内地的金额达1.1889亿美元,排行首位。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