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

近现代史
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1(2015年版)

1.单选题

1.1《资政新篇》的致命弱点是() D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1.2当维新派得知守旧势力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能求助于拥有兵权的()D袁世凯

1.3 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4 1836年,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是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B义律

1.5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

1.6 1913年6月,袁世凯为实行尊孔复古向全国发布了()C《通令尊崇孔圣文》

1.7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C《五口通商章程》

1.8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D百日维新

1.9 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10 1911年4月27日,黄兴亲自带领120多名革命志士发动了()A黄花岗起义

1.11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受慈禧太后委派向八国联军乞降求和的是()B李鸿章、奕匡

1.12 由清政府选送,后来成为着名铁路工程师的赴美幼童是()A詹天佑

1.13 1914年5月,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成果后炮制了()D《中华民国约法》

1.14 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核心是()A儒家思想

1.15 在戊戌政变发生后拒绝出走,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A谭嗣同

1.16 标志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B清帝退位

1.17 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C《天津条约》

1.18 近代中国清政府派遣第一批留学生的时间是在()B洋务运动时期

1.19 在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中,崇厚创办了()C天津机器局

1.20 1844年,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扩大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是()C美国

1.21 维新运动期间,被维新派痛斥为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的是()B科举制度

1.22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自()A《进化与伦理》

1.23 1894年11月,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人是()C孙中山

1.24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C《辛丑条约》的签订

1.25 金田起义后,使太平天国政权初具规模,有利于起义的发展的措施是()A永安建制

1.26 对洋务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B冯桂芬

1.27 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作是()B《十款天条》

1.28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凯为()D内阁总理大臣

1.29 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A工业革命的发生

1.30 1890年至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每年平均入超额为()A 770多万两

2.多选题

2.1 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先后被杀的太平天国将领是()A杨秀清B韦昌辉

2.2 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主要是为了()A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B交通运输的需要

C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2.3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的主要将领是()C李秀成D陈玉成

2.4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族主义的内容包括()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2.5维新变法失败后,新政措施被保留下来的有()C京师大学堂D各地新式学堂

2.6袁世凯为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给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制定了()A《暂行新刑律》B《戒严法》

2.7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举办的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是()A马尾船政局C金陵机器局

2.8 1862年至1863年,被太平军击毙的外国侵略军头领有()A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

B“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

2.9清末“新政”涉及面很宽,主要有()A改革官制,整顿吏治B改革兵制,训练新军

C改革学制,提倡新学D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3.0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11月,法国在中国划定的势力范围是()

A云南B广西C广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2(2015年版)

1.单选题

1.1 在广州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是() D谭平山、谭植棠

1.2 被毛泽东誉为左翼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的人是()A鲁迅

1.3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以50万兵力进攻() C中央根据地

1.4

2.5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工人运动从低潮转向高潮的信号是()B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1.5 2.5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C工人

1.6

2.5 1917年1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延揽许多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的是() C蔡元培

1.7

2.5大革命失败后,据1927年11月的统计,全党党员人数由1927年5月中共五大时的57900多人锐减到() C 10000人

1.8

2.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C五四运动

1.9蒋介石对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的时间是() A 1930年10月

1.10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是()C 周恩来

1.11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高潮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是()B省港大罢工

1.12 1919年11月、12月,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作了比较确切阐述的是()A杨匏安

1.13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到中央根据地后,全面推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福建开展了()

D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

1.14 北伐战争正式开始的时间是() D 1926年7月

1.15中共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问题的会议是()D中共四大

1.16 1923年,标志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的事件是()D二七惨案

1.17 1927年4月28日,在北京杀害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的军阀是()C张作霖

1.18标志着孙中山正式确立联俄政策的宣言是()C 《孙文越飞宣言》

1.19 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南”、“北”分别指()B上海、北京

1.20 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的是()

D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1.21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从而保护了()B 中农的利益

1.22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工作,出版工人通俗读物,上海出版了()C《劳动界》1.23 1931年11月,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的会议是()B 赣南会议

1.24 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诞生的时间是()B 1919年3月

1.25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三次“左”倾错误不包括()D 长征途中张国焘另立中央

1.26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机关长征开始于()A 1934年10月

1.27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彻底废除议会制度的()B 《训政纲领》

1.28 1936年7月,原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奉中央指令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是()

B 贺龙

1.29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后,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

B “节制资本”的原则

1.30新文学运动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作者是()D 鲁迅

2.多选题

2.1国民党政府通过加入“官股”、改组有关机构等,控制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它们是()A 交通银行D中国银行

2.2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进行第二次论战的代表人物是()B张东荪C梁启超

2.3出席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有()B马林D 尼科尔斯基

2.4 1924年11月,应冯玉祥邀请,孙中山北上并发表《北上宣言》,沿途宣传()A 召开国民会议

D废除不平等条约

2.5有中国留学生组成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存在的国家是()A 日本 B 法国

2.6 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它们是() A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B 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C 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2.7中央红军主力撤退后,率领留在南方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坚持进行了历时三年的游击战争的人是()A项英 D 陈毅

2.8 1935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资源委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的()C重工业 D 矿业

2.9 国民革命时期,在国民党开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先后主持过工作的共产党人有()A彭湃B阮啸仙

D 毛泽东

2.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又称再造派)的代表人物是()B张君劢C张东荪D罗隆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3(2015年版)

1.单选题

1.1

2.5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C 1945年10月10日

1.2

2.5中共中央发表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指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D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3

2.5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1.4

2.5史称“三区革命”的少数民族群众武装斗争发生在()D新疆

1.5

2.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中心环节是() B发展进步势力

1.6

2.5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隐退”,代理其总统职务的是()B李宗仁

1.7

2.5下面关于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1.8

2.5标志十年内战的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的是()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

2.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时期是()B 抗日战争时期

1.10

2.5 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是() D百团大战

1.11

2.5 1941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香港创办了() B《光明报》

1.12

2.5 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改建为()B东北抗日联军

1.13

2.5 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是()C 蔡廷锴和蒋光鼐

1.14

2.5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 D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1.15

2.5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是()C 彭雪枫

1.16

2.5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C“五·二0”惨案后

1.17

2.5在中共制定的策略总方针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1.18

2.5标志着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发生转变的事件是()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1.19

2.5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着名论断的时间是()D 国共全面内战爆发之后

1.20

2.5日本对中国东北、华北实施侵略计划时,国民政府把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寄托于()C国际干涉1.21 2.5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方针是()D 基本是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22

2.5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D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23

2.5 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B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24 2.5 1940年,投降日本建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是()C汪精卫

1.25

2.5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的方针()A 独裁、内战

1.26

2.5最早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的是()C 《共同纲领》

1.27

2.5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提出的对华三原则不包括()D 溶共反共

1.28

2.5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C西柏坡

1.29

2.5 1947年6月以后,人民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C战略进攻

1.30

2.5抗战开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别由北平、天津迁往昆明,合并组建为()

C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2.多选题

2.1 2.5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打响时,平津前线总前委的组成人员是()B林彪C罗荣桓D聂荣臻

2.2 2.5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在全国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要求国民党当局()A “改弦更张”B“与民更始”C变更“剿共”政策D“全国一致对外”

2.3 2.5下列关于“第三条道路”的说法,正确的是()B主张政治上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C经济上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

D实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走的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2.4 2.5抗战时期,文化界提出的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是()A 抗战C民主D团结

2.5 2.5 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宣布()A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B恢复民盟总部C民盟坚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D今后要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

2.6 2.5 1942年初,蒋介石任最高统帅的中国战区成立的背景是()A太平洋战争爆发B美、英等国对日宣战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2.7 2.5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包括()B国民大会C和平建国纲领D宪法草案

2.8 2.5“三区革命”中的“三区”是指()A伊犁、3个专区B塔城C阿山(今阿勒泰)

2.9 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做到争取中间势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有()B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C尊重他们的利益D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2.10 2.5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在国统区制造的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的惨案有()C校场口惨案D下关惨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阶段测评4(2015年版)

1.单选题

1.1

2.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B 依法治国

1.2

2.5 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的使知识分子的立场、世界观有很大转变的运动是() B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3

2.5从新中国建立到1976年为止,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A 111个

1.4

2.5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实际上首次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着作是()A 《论十大关系》

1.5

2.5 1965年1月,错误地提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文件是()A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

1.6

2.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系统阐述了()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

2.5“三反”运动结束的时间是()B 1952年春

1.8

2.5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 B国营经济

1.9

2.5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是()D 是否增产

1.10

2.5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D1979年3月

1.11

2.5党中央作出学习《江泽民文选》决定的时间是()A 2006年8月

1.12

2.5人民政府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时间是()C 1950年5月

1.13

2.5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蓝图的会议是()D 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14 2.5 1967年,夺取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委员会领导权的事件是()A “一月革命”

1.15

2.5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D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16

2.5 1974年年初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矛头指向()B 周恩来

1.17

2.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是()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18

2.5《论十大关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C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19

2.5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20 2.5胡锦涛系统地阐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是在() 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

1.21

2.5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做的最大一件工作是()D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

1.22

2.5 2005年,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1.23

2.5毛泽东发表“不要四面出击”这一讲话的会议是()C七届三中全会

1.24

2.5随着祖国大陆的解放,各新解放区地区建立的过渡性临时政权的形式是()C军事管制委员会1.25 2.5 1957年整风运动的形式是() C开门整风

1.26

2.5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指()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27

2.5我国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时间是()C 1967年6月

1.28

2.5毛泽东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根本原因是()B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29

2.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四马分肥”的办法,具体是指()A 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1.30

2.5 1956年12月,毛泽东称之为“新经济政策”的是()B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2.多选题

2.1 2.5“大跃进”运动期间,“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完毕2.2 从世界历史上看,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主要有两条道路,它们是()c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2.3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

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2.4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批评的错误思想是()

A混淆集体所有制同全民所有制界限b否定商品生产c取消按劳分配

2.5 “大跃进”运动期间,“三面红旗”是指()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b“大跃进”c人民公社

2.6 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包括()a多层次b有重点d点面结合

2.7 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大事是()b维护世界和平c实现祖国统一d加紧现代化建设

2.8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a加工订货b经销代销

2.9 1999年,我国经受的一系列风险和考验是()a北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使馆b李登辉抛出“两国论

d“法轮功”组织非法聚众闹事

2.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稳定局势,毛泽东采取了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的非常措施。其中“三支”的内容是()a支左b支工c支农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doc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代码:1007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考试范围: 1.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为止的历史进程及其客观规律,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包括: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争取国家、民族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内容。 2.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专题研究:近代中国历史主题是革命还是现代化?洋务运动应如何评价?如何看待近代农民运动?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功过是非?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等等。 二、考查重点: 1.对近现代历史的综合分析: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在近现代历史之中的地位与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历史与现实思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毛

泽东本人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政治学原理》 一、考试内容范围: 政治、政治观、政治权利、阶级阶层、政党制度、民主政治、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管理、政治文化、国际政治。 二、考查重点: 1. 马克思政治观、权利政治观、道德政治观、现代利益政治观。 2.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体系及体系运行的制约条件;政治权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 3. 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 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实需要、实质、优缺点;中国不照搬西方政党制度的原因和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 5.民主的含义和主要原则;西方国家民主观的进步性、局限性和侵略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和基本对策。 6.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造成政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 7.电子政府的角色定位、构建步骤、发展模式、目标和经验;电子政府的商务活动;电子政府的技术安全框架和法律法规建设。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 B. 俄国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俄国 2.【单和鼠 B. 牛和猪 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 A. 兔羊 D. 鸡和鼠 正确答案:兔和鼠 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A. 帝国主义太弱 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 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 A. 《盛世危言》 B. 《劝世良言》 C. 《资政新篇》 D. 《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答案:《劝世良言》 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 A. 汉阳铁厂 B. 轮船招商局 C. 安庆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 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 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D. 轻敌所致

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三章 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兴中会 正确答案:兴中会 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 B. 驱除鞑虏 C. 恢复中华 D. 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创立民国

上海的近现代史

上海的近现代史 在近现代历史上,上海,一直是打开中国的一把钥匙。而黄浦江畔的外滩,则是近代上海的城市名片。作为滨水城市的上海,外滩是这座城市的门户,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就是从这里进入上海,开始他们全新的人生道路。正如当时自由女神像意味着新大陆的到来,外滩以及背后的上海,对于他们,意味着一种梦想的开始。到上海去,从外滩进入上海。了解上海,从外滩开始。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外滩一般是指从北京东路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黄浦江西岸道路,全长1300米。近年向北延伸至黄浦路,称为北外滩;向南延伸至南浦大桥,称为南外滩,全长4000米。外滩东面即黄浦江,西面为新哥特式、古典式、中西合璧式等52座风格迥异的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一百多年前,当第一船外国人来到上海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很普通的渔村,当时的外滩也只是一条便于纤夫行走的小道。184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野,这里的黄浦江岸也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属于黄浦江泛滥时的淤泥地带。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第二年,英军上尉巴富尔作为英国派往上海的第一任领事,来到上海并做好定居准备。时有“小苏州”之称的上海县城有27万人口,大小街道60多条。上海道台宫慕久并没有到码头迎接巴富尔,只是派了几顶轿子把他们接到了道台的衙门里。正当巴富尔为租房的事大伤脑筋时,一

个姓姚的商人找到了他,表示愿将他在城里的52间房租给他,这样,巴富尔和他的四名随员才有了安身之地。但当姚书平提出要同巴富尔独家贸易时,却被巴富尔一口回绝。1845年11月29日,在历时两年谈判之后,宫道台与巴富尔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它规定:英商居留地,北以李家场、东以黄浦江、南以洋泾浜、西以河南路为界限,这项居留地面积为830亩。这个章程曾被侵华外国人视为上海的根本大法。上海租界的历史至此来开帷幕。 上海外滩成为了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多集中在这儿。当年,今上海市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当时上海的租界地区享有完全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但虹口、杨浦两区后来被划为日军防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在淞沪会战期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分之一。1845年起今天的外滩地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英国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军的保护。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无数的探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海滩。洋人喜欢在泥滩上跑马,跑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道,当时上海人称它为"马路"。英国人管这条马路叫外滩(Bund)。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管理机构、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内容解读剖析

第1讲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修订 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闫璟(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内容纲目: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二、修订后《课程标准》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编排的特点 闫: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西安市教科所的历史教研员闫璟,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课程标准(修订版)》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相关教学内容。本专题一起参与讨论的专家是陕西省教科所的徐赐成老师。 徐:大家好! 闫: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的实践,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对课标的修订可以说既是对课程改革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今后教学的进一步指导。下面,我们首先针对中国近现代史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变化做具体的分析。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闫:修订后的《课标》,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突出了时序,改专题叙述近现代史的思路为以编年为思路叙述近现代史的思路。从内容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有增加的内容也有删减的内容,有些则是表述上的变化,而表述的变化又体现出一些对课程价值的基本定位,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些变化呢?我们把这些变化简要地归成删去、增加和变化三大类。先从删去的内容说起。 中国近代史删除的内容包括5点: 1.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4.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5.黄埔军校的创建 中国现代史删除的内容包括5点: 1.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 ——刘志丹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6年6月

1928年,由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继清涧起义后规模最大的军队和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一次武装起义,是我党领导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尝试。华起义的深远意义在于它用热血和生命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刘志丹同志正是吸取了渭华起义的经验教训,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地创建了西北工农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

二、提出三色论 所谓“红色”,就是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建立党所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刘志丹认为,人民军队是进行革命战争的骨干,必须走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才能使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有光明的发展前途。他把分散的、弱小的群众武装逐步集中起来,先建立游击队,后上升为正规红军。这种办法与毛泽东建军路线是一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根据全国抗日救亡的新形势,率部同吴岱峰阎红彦等部会师,并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所谓“白色”,就是派共产党人到白军中开展兵运工作。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大胆尝试。红石峡会议后,他返回家乡保安,采取合法的斗争方式,把该县民团改造成为党所掌握的革命武装。随后,他多次打入国民党军,以合法身份发展革命武装,多次被捕和关押。经党组织和南汉宸、杜斌丞等著名人士的营救而获释。刘志丹为了创建革命武装,以非凡胆略,一次次打入军阀部队,出生入死,毫不退缩,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 所谓“灰色”,就是派人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为创建人民军队准备群众基础和武装力量。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一项成功实践。他认为,陕甘地区有许多绿林武装,其中不少人出身贫苦,侠肝义胆,由于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被“逼上梁山”。他们同官僚军阀、地主豪绅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复杂。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改造,他们就有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 三、创造三窟论 刘志丹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他创造性地开辟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探索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独特贡献。渭华起义失败后,他深深感到根据地对于革命成功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向井冈山学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经过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后来又采取“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说:刘志丹创建的陕甘边根据地,用“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出局面,这很高明。 四、实行正确的土地政策 刘志丹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领导这样的战争,必须把农民问题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引导与动员他们参加革命战争、建立革命政权。为此,他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近现代史研究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作业(2015-2016-1) 五邑侨乡近现代历史文化研究 ——浅谈五邑民歌 研究目标: 1.研究问题:五邑民歌在近现代是如何发展的呢?五邑民歌是一个五邑地区的名片,它反映五邑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而我们选择这个选择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五邑人民、了解五邑地区的风土人情。 2.分析问题:五邑地区的民歌起源于哪里?有哪些种类呢?各个种类又有什么特点呢?在近现代,五邑民歌有哪些发展呢?而现代社会,民歌不再广为流传,这是为什么呢? 3.解决问题:对于以上问题,我们近现代史研究小组组织了关于五邑民歌的社会调查。调查后,针对调查内容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经过小组讨论、合作,列出问题答案的提纲并逐步将其完善。 4.研究目标:通过对五邑民歌的研究,我们希望能让同学们更了解五邑地区的风土人情。让更多人去了解五邑民歌,让五邑民歌文化得以传承 研究体会: 通过近现代史的调查研究,我们懂得了写论文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发现答案的第一步。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们学会系统地收集资料,有目的的进行调查,并学会更好地和队友合作。也明白了五邑民歌文化需要我们去保护去传承。 本次研究的待改进之处:刚接触论文,对论文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调查研究,我们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群。 摘要五邑民歌作为五邑地区文化的代表,它有着独特的魅力。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五邑民歌及其发展,本论文首先对五邑民歌的起源进行了讲述。然后详细介绍了五邑民歌的种类及其特点。接下来详述五邑民歌在近现代的发展。最后指出五邑民歌在现代生活中不为人们熟知,引出了对五邑民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五邑民歌种类特点起源传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规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规划 () 一、课程的沿革及建设的基础 年,根据课程调整的需要,由《中国革命史》改成《毛泽东思想概论》,年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毛泽东思想概论》改成《中国近现史纲要》。无论如何变化,三门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容体系以及在爱国主义培养功能等方面大体一致。同时,在师资力量方面仍然以主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师为骨干,教师稳定,有着丰富的业务知识和雄厚的学科底蕴。这些年的课程建设以及全体教师的努力都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目标 、仔细执行中青年教师的中长期培训计划,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国家和陕西省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的研究,通过科研促进教案水平的提高,通过教案检验科研的成效。总之,通过教师教案和科研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用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出在本学科和本课程领域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案名师和学科研究专家。建设一支更加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懂得教案规律和教案艺术,同时具有较高的教案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 、以贴近现实、增强实效为主题的教案内容创新。较长时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成为大多数学生欢迎的课程,不少学生对公共理论课兴趣不大,实际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关键的问题在于理论缺乏创新,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不欢迎教师照本宣科,思想僵化,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又不能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改革的思路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的前提下,注重用通俗话讲课,讲贴近现代化、贴近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内容。同时强化实践教案环节,一方面根据教案内容和教案目标的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课堂讨论、师生对话、革命遗址参观,另一方面配合团委、学生处和各教案单位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进一步改进教案方法。课程讲授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体系,而且是促进学生认识、能力、技能等全面发展的手段,而讲授方法将直接影响以上各项目标的实现,为此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案方法。要求教师积极参加教案研究活动,不

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李百浩郭建黄亚平上海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1843~1949) 图11840年以前上海县城图 资料来源:christianHennot&zhengzu’an, Atlasde ShanghaiEspacesecr。presentations de1849anosJours 1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 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上海与汉口、天津等开埠城市一样,其城市规划都不是以T业化为起点的。1843年的开埠通商、建立租界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西方国家借助租界的殖民化促成了上海的城市化、近代化,其实质是商贸化。商贸化带来了新市区、大城市的产生。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成立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近代城市规划逐步形成。上海loo余年的发展建设.虽然有三方四界的行政主体.但城市规划的成立.也是由局部规划到整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根据上海近代城市规划特点,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演变历史分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6个时期(表1): 1.1第一阶段: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老城区改造(1843~1927) 第1期: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1895) 第2期:既有城市改造与发展(1895~1927) 1.2第二阶段:近代城市规划形成与城市局部地区规划(1927~1942) 第3期: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城市规划的兴盛与确立(1927~1937) 第4期:日本侵占上海,殖民主义规划的延续(1937—1942) 1.3第三阶段:近代城市规划成熟及 城市总体规划(1942—1949) 第5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近 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导人(1942~1945) 第6期:抗日战争胜利,城市总体 规划的复兴与搁浅(1945~1949) 第1期与第2期,以1895年中国 第一个市政机关——上海南市马路工程 局的成立为区分.并且同年,甲午战争 爆发、中日《马关条约》订立。第一、 二阶段的区分是1927年7月(民国十 六年),上海被定为特别市,开始大上 海市中心区计划。第3期与第4期,以 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日本军队全 面侵入上海为区分。第二、三阶段的区 分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之后.日军完 全占领租界.将租界纳入进行整体规 划,制定了上海近代史上第一个“总体 规划”——《上海城市规划改订案》。第 5期与第6期.则以1945年抗日战争胜 利,国民政府全面接收上海为区分。 2近代城市形成与新市区建设、 老城区改造(1843~1927) 2.1租界形成与发展兴盛(1843~ 18951 1840~1842年,清政府因鸦片战争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中 国5个通商口岸(TreatyPort)之一。 1843年的《虎门条约》又规定英商可在 五口通商,并能在一定地区内租房或建 房长期居住。1843年11月17日,上海 正式开埠通商.标志着上海城市近代化 的开始。 1844年,《望厦条约》(也称《中 美五口贸易章程》)、中法《黄埔条约》 的签订使美国与法国人比英国获得了在 上海的更多特权。1845年11月29日, 因《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划定了英 租界。此后,美租界(1848)、法租界 (1849)也相继建立(图2)。上海的租 界是中国近代所有租界中设立最早.存 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发展 最充分的租界。 图2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扩展示意图 资料来源:孙平主编,上海城市规划志. 1846年12月.由租地外商推选3 名代表组成了“道路码头委员会”( CommitteeonRoadsandJetties).负责 税收和市政T-务建设。1853年前后.租 界形成了“华洋杂居”的局面,并成立 了T部局(ShanghaiMunicipalCoun— cil),辟筑道路网,修建码头,增设市 政设施,租界走向繁荣兴盛。T部局的 成立.意味着外国人已经取得了租界的 完全治理权.从此租界的性质从根本上 改变了,成为“国中之国”。 1863年.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 租界”(IntelnationalSettlement).法租 界则脱离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公董 局,管理租界的各项建设事务。由于人 口大幅增长.经贸繁荣,用地紧张,西 方殖民者多次迫使清政府扩张租界,并 不断“越界筑路”。公共租界成立之前, 英美两国在租界外先后修筑了12条马 路(多数马路在1899年扩充英美公共 租界时强行划归租界范围)。 西方人在上海要建设一个适合自己 居住与贸易的世界.作为殖民地.又与 他们在亚非美洲等地的西方殖民地相 似,这实际上就是上海租界建设的原 型。 辟筑道路,修建码头,先港后市, 以港兴市.由港区向陆地推进,成立市 政机构,制订建设法规,进行土地买 卖,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越界筑路,形 成了殖民主义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一般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即创办历史学科,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中心、中国留学教育研究中心和近代中国研究中心。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历史系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本学科进入211工程,1998年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中国社会历史研究重点基地的组成部分。2002年8月设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学科师资队伍强大,有教授18人,副教授10人,其中35-45岁的教授、副教授14人,46-55岁的教授8人。学术带头人陈振江、李喜所为全国相关学术团体主要负责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一批青年学者,年富力强,其中两人为国家跨世纪人才。该学科特色鲜明,重点研究近代社会转型问题,极为重视社会调查、重视调查资料与文献相印证。已进行国内调查5次、国际合作调查3次。先后与日本、加拿大学者联合进行近代华北农村社会调查。保存华北农村调查等多种第一手资料九千多万字。学科对外学术交流活跃。本学科成员多次赴美、俄、法、英、德、荷、澳、日、韩和港澳台地区访问、讲学或合作研究,并邀请过井上清、齐赫文斯基、巴斯蒂、柯文、杜维明、张玉法、周锡瑞等30余名国际著名学者到校讲学和访问,主办过5次国际学术讨论会、7次全国性研讨会。 学科自1981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今已有153名硕士、61名博士先后毕业。近2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国际合作项目31项,横向项目39项。出版了专著、教材92部,发表论文1128篇。合办有《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华北区域研究》刊物。本学科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五个一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及天津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1964年经国家高教部批准,南开大学同时建立了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3个研究室。在著名史学家雷海宗、吴廷璆、杨生茂等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南开的世界史学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和古代中世纪史等研究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1978年,美国史和日本史同时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两个方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从1990年起,以张友伦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南开大学。1988年在日本史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日本研究中心,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重点资助。国家教委于1993年在南开大学建立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以协调全国高校的拉美研究,以洪国起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拉美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该中心。以王敦书教授为会长的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的会址也长期设在南开大学。1988年南开大学的世界地区史、国别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以来,在国家211工程的重点支持下,本学科点在学科建设、研究条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科具有以下优势:一,特色鲜明,美国史、日本史、亚太国际关系史等研究方向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二,成果丰硕,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1996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专著30部,编著10部,译著5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2篇,《历史研究》12篇,许多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三,顺利地完成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在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第十章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第十章 一、章节特点 史纲第十章是改革开放史部分,讲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章节在史纲中的地位是重点章节,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章节的考点容易考查选择题和分析题。 二、复习重点 史纲第十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农村改革的过程,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1. 中共十二大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2.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5.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内容和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 1. 邓小平南方谈话。 2.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4. 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等。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2. 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等。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博笔记-考博重点-考博经验一、专业的设置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每年招收博士生4人,下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两个专业。 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下设4个方向,分别是刘悦斌的中国近代化史以及中国近代化对外关系史;韩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及中国当代政治与社会。 一共有位2博导,本专业一共有4个研究方向,可以说分类非常的全面和齐全。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①100英语(102日语103俄语)②214中国近现代史③314中国近现代文献和史料。复试加试科目: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研究。 三、导师介绍 刘悦斌,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文史教研部,职务:文史教研部。 韩钢,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中共党史教研部。 四、参考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郑建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蒲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出版社。 7、《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邓小平理论概论》,奚广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李景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同初试。 五、党校考博英语 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六、党校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带形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工业城市(加尼埃) 巴黎改建:奥斯曼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最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新协和村: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开始暴露其种种矛盾时,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已经产生的社会弊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设想。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为了做到自给自足,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公仓库,统一分配。他宣传的这些设想,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拒绝。1852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带了900名志同道合者去实现“新协和村”。随后还有不少欧文的追随者建立了多个新协和村形式的公社。 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题为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阐述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随后也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在实践中常被简单理解为花园城市·就是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我国最早的松江新城主干道设置上百米的绿化带·使建筑掩映在绿化中,成为各地政府学习的榜样。由此各地城市不惜巨资,注重建设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得绿化园林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工程。花园城市理念和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新城建设绿化标准和园林美学,但有些人为的形象工程绿地不成体系,徒具形象,却不具备生态优化的价值。 以花园城市为样本建设的最新案例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十五年来,经过生活检验,暴露出了若干问题:用地强度较低,使得城市空间过于疏远,交通距离略长。由于沿主干道都是绿化带,因为绿化使得街道单调,缺乏人性化。商业集中在邻里中心,导致汽车依赖,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506) 一、培养目标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等。 二、研究方向 (一)中国近现代史“三个选择”问题研究 (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 (三)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全日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与答辩工作)。 四、筛选、分流 第四学期第三周至第八周进行中期筛选。结合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对硕士生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 学科综合考试以考核硕士生的全面业务能力为目的,内容含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两部分,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综合考试小组组织进行。 中期筛选合格者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硕士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专业硕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33分。

1.必修课 (1)学位公共课 3门 8学分 (2)学位基础课 4门 8学分 (3)学位专业课 2门 4学分 (4)前沿讲座 2学分 (5)社会实践 1学分 前沿讲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生本人在讨论班上作专题发言(不少于2次);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学术讲座(不少于10次)。 前沿讲座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2.选修课 (1)公共选修课2门,共4学分 其中,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少于2学分;计算机应用(文科类)课程2学分。 (2)专业选修课(选修不少于3门),不少于6学分 3.补修课 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需补修本科课程1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 六、实践环节 主要采取教学实践和社会调研两种方式。教学实践,一般安排本科生基础课的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专题讲座等。社会调研由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社会实践或科研实习,包括到有代表性的工厂、农村调研,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参加学术会议、访问有关专家和搜集材料等。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各实践环节结束后,学生写出总结报告,有关组织者判定成绩,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于一周内交院里。 七、培养方式 采取课堂讲授与组织讨论相结合、导师指导与自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绩考核采取课堂开、闭卷与撰写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察研究生对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表

中国近代史时间表 1840鸦片战争(英) 18415三元里人民抗英(《申谕英告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8428《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18654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66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海关试办邮政 1872上海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1873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昭文新报》(汉口) 1877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1882电话传入中国 1883—1885中法战争,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 1884新疆行省设立 1894兴中会成立,“振兴中华” 9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 1895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两半化程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 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反割台战争 俄国军舰在胶州湾“过冬” 1896“大清邮政局”建立(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局) 8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711德国占领胶州湾 12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18986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开始(维新变法中,《强学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 严复翻译《天演论》出版 189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爆发 年底袁世凯围剿义和团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9《辛丑条约》,沦为两半社会,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中国人民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6天津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无线电报创设 朱执信《民报》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

中国近代史学术的研究新观点介绍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 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活跃史学思维,这是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八大事件”“三次革命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突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突出了阶级斗争和进步势力的作用。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历史的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理论范畴,如现代化理论、国家与社会的理论等引入史学研究,导致研究视角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历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大大扩展了史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史、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城市史、人口史等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区域、社区、阶层、群体、基层组织、乡村社会、民众信仰等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史学研究的深入,促使很多问题的认识发生新的变化。现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为对照,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 1、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有学者指出:“‘现代化’并不排斥‘革命’,但‘革命’显然不能涵盖现代化的全过程。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在于:它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与史学研究领域,并且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融入史学,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观广泛的多,也比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更有学者分析到:“如果就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而言,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应该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之中。这是因为,反帝是为了正确国家独立、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以便合理地利用国外资源;反封建是为了争取民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动员。所以,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既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动力,也为现代化建设解决制度、道路问题,并扫除障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分析改革和革命的现代化意义。” 从“范式”的角度看,“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定位。”“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理论的主要基点是:把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转变为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现代化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心内容是从前现代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或大过渡)。从这个新视角来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生的极为错综复杂的变革都是围绕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这个中心主题进行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趋势。有了这个中心主题,纲举目张,就不难探索近百年中国巨变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复杂线索。”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先生指出:“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

近现代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

专题复习:走近上海走进上海 ──近现代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 编者按:上海,因为世博会的举办而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必然会成为2010年的考查热点。以上海为一个点,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系统掌握。同时可以结合下面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主题,用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来命制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四个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特别是今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使上海更加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社会的热点也往往是我们中考考查的重点,现将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在上海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整理如下: 重大历史事件 一、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上海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 二、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生产技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在上海创办了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三、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四、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六、抗日战争中,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 七、改革开放中,中共中央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现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八、200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练习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