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泥泥狗》-教案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6 盐和糖哪儿去了》教案

《6 盐和糖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 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 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发展对溶解特征的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材料: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 学生材料:盐、红糖、沙子、面粉、烧杯、滤纸、搅拌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请同学生回忆一下水的特点? 【讲解】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会流动,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 【提问】我们知道要想全面认识一个物质,需要动用多种感官,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尝,谁能说一说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讲解】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和尝。 【展示】播放视频“巧克力豆溶解”。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聚焦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1 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引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红糖、盐、沙子,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中,会产生什

么变化。 【展示】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引导学生预测:把这三种物质放入水中,会产生什么变化。 【学生预测】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实验探究1】观察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出示盐、红糖、沙子三种物质,观察辨别。 (2)在三个杯子中放一样多的水,分别在三杯水中放入盐、红糖、沙子,放入后先静置一会,观察现象。 (3)用搅拌棒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搅拌,观察现象。 (4)再静置3分钟后观察水中物质的变化及水的变化。 (5)学生分别汇报刚放入物质、充分搅拌后、静置3分钟后3个杯子中的现象。 【小结】糖和盐能溶解在水中,盐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咸了;糖粒均匀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甜了,但水仍然是透明的。而沙子,则沉在水的底部。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播放视频“这是溶解吗?”帮助学生巩固对溶解的理解。 学生活动2 观察并比较盐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提问】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溶解现象,面粉放入水中会溶解吗?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该问题。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1)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观察。 (2)将盐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别倒在布上,进行过滤,并观察。 (3)把加了面粉的水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它和盐水有什么不同。 【小结】 (1)面粉在水中不会溶解。 (2)盐水过滤后在滤纸上没有留下物质;而加了面粉的水过滤后则在滤纸上留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第十课《民间玩具》教案4

《民间玩具》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美术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及部分玩具的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 是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教具学具: 课件、图片、部分民间玩具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课本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2、发展阶段。 教师分析课本中玩具 (1)、“泥泥狗”。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蟾蜍、蜥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2)、“风筝”。 风筝为汉族人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

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风筝源于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3)、“香包”。 香包,中国古代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4)、“兔儿爷”。 兔儿爷是旧京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人们按照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 三、小结。 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 四、课后拓展。 找一找你喜欢的传统民间玩具,了解它们的故事并说说它们的色彩和形状。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优质教案

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册”快乐读书吧”是“读读儿童故事”,包括内容导读目录和推荐书目《一起长大的玩具》、《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这些作品都很经典,脍炙人口。既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又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情节,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多样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自主阅读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积累一定的读书方法。 3.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看书的目录。 难点:分享阅读收获,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走进书中,闻着淡淡的书香,品味着美妙的语言,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快快乐乐地读书吧! 2.上学期“快乐读书吧”活动中读的是“童话故事”,那这次我们要“读读儿童故事”。(出示课题:读读儿童故事) 二、了解要求,明确任务 1.出示任务: 轻声朗读教材15页《读读儿童故事》的内容,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读后想一想: (1)故事里的儿童是怎样的? (2)这一次的读书活动有什么要求?

2.明确学习任务: 问题1: 故事里的儿童,有的顽皮、可爱,有的懂事、善良;有的过着跟我们相似的生活,有的会有意想不到的奇遇…… 儿童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可爱的儿童,而且他们身上都发生着有趣而精彩的故事。 问题2: (1)读四个故事《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和一本书《一起长大的玩具》。 (2)借助《一起长大的玩具》学习看目录。 (3)要交流分享读过的儿童故事。 3.小结:这次阅读活动,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故事;学会看目录;并且交流分享你阅读的儿童故事,好吗? 三、先读封面,了解信息 今天,我们先来读《一起长大的玩具》。 1.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从二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封面上应该读什么信息? 2.归纳信息。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从书的封面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介绍作者、出版社) 四、认识目录,知道作用 1.继续往下翻,会看到什么?目录到底有什么作用?(目录除了能够帮助我们很快地找到阅读的地方,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 2.出示语文书的目录,进行实践演练。 3.再出示《一起长大的玩具》的目录,实践演练。 小结:目录一般都在最前面,由左右两列组成,一列是篇章标题,告诉我们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方便我们找到想要读的内容;一列是数字,表示要读的内容的页数。 4.游戏:玩“看目录找页码”的游戏。 五、读《一起长大的玩具》 1.自主阅读,读后思考。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7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7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连续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 3、学会生活技能拧瓶盖。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 空瓶子、松子、歌曲范唱和伴奏。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和幼儿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演绎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 老师:宝贝们想一想当爸爸妈妈亲亲你、夸夸你、抱抱你的时候你们幸不幸福啊。 幼儿:幸福。 老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三个好朋友、先让我们来问问他们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教师分别拿出小熊、小马、小兔子)幼儿:(小熊、小马、小兔子)当你幸福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教师以动物的口吻回答: 小熊: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那么大家都一起拍拍手。

小马: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跺跺脚,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啊,那么大家都一起跺跺脚。 小兔子:当我幸福的时候我会拍拍肩,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那么大家都一起拍拍肩。 教师请幼儿回忆小动物们表现幸福的形式。 教师:宝贝们让我们用小动物们表达幸福的方式在唱个歌吧? 播放儿歌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演唱两边。 二、制作乐器小沙瓶 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瓶子,在发几粒松子,教会幼儿拧开和拧紧瓶盖。 三、创编歌词认识节奏 教师:宝贝们你们想一想当你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啊?会不会哈哈大笑啊? 幼儿:会 教师:那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哈哈,哈哈(哈哈的时候摇晃小沙瓶) 跟伴奏做两遍。 教师: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的歌声做动作哦!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一起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我通过参加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从中学到到了很多前言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奥尔夫先生曾说过:“我们进行奥尔夫教学注重的蚌埠市结果,而是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针对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们大家动起来》。 活动目标:

最新统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与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 1.对儿童故事产生兴趣,且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学会从目录中了解相关信息。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借助音频,激发情感 1.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有声故事。 2.播放《一起长大的玩具》音频选段,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边听边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片段的主要内容。 3.引言:在《抽陀螺》《兔儿爷》《泥泥狗》三篇文章中,金波先生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有趣的玩具和游戏。其他几组文章又讲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本书吧! 二、借助书籍,体验阅读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书——《一起长大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封底和书脊,读一读书名和作者。 2.教师简介作者。 3.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上的人物形象,根据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尝试猜测故事内容。 4.学生打开《一起长大的玩具》,读一读序言,看一看目录。 5.集体交流:你能根据序言和目录,说一说或者猜一猜《一起长大的玩具》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6.小结:我们在读儿童故事的时候,可以先读一读序言,看一看目录,它们会告诉我们书里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7.教师引导学生再读一读目录,看一看标题,思考:哪些题目最吸引你? 8.学生对照目录,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找到相应页码,自由阅读。阅读时可以先通

读,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复读,最后想一想片段中的人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 9.学生汇报交流:你读的片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在这个片段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10.教师小结:一个片段一个故事,通过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出了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 三、丰富书籍,拓展阅读 1.过渡:你还读过哪些有趣的儿童故事?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2.学生带着自己准备的《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等儿童故事书,站到讲台前,为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看的儿童故事。 (1)可以展示书的封面,向大家介绍书名、作者。 (2)可以结合封面或插图介绍主人公的样子、性格特点。 (3)可以借助投影仪为大家展示书的目录,结合目录给大家讲一讲这本儿童故事书的主要内容。 (4)可以从目录中选择最喜欢的章节,给大家读一读。 (5)可以跟大家说一说自己读完这本故事书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的儿童故事书区逛一逛。先根据目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再选择最喜欢的书进行阅读。 2.与爸爸妈妈一起读自己喜欢的儿童故事书,给他们讲一讲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把喜欢的故事情节读给他们听。 [教学反思]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儿童故事书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趣浓厚,而且上学期学生认识了书的封面,所以这次“快乐读书吧”要学会看书的目录也较为容易,总体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年级美术上册《丰富多彩的玩具》教案(新修订)

《丰富多彩的玩具》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兴趣为主线,介绍认识玩具,从欣赏到评述,从个人玩到小组玩,在玩中找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懂得珍惜爱护玩具的好习惯。让学生潜意识中认识到设计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初步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对造型和色彩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高尚美德。通过介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外特色的民间玩具。本课从欣赏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不同种类的、很具观赏性的玩具,并配以通俗易懂的简短释文,旨在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了解玩具的历史,以及与美术的关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知晓玩具的来之不易,以及更加爱护自己玩具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 1.审美感知:通过欣赏玩具,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玩具的知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玩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高尚美德。 2.创意实践:通过搜集玩具,展示、交流玩具的特点与玩法、收藏的方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玩具的形、色、声、质等,感知艺术要素。通过交流玩具的来历、玩的方法,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3.自我理解:通过与他人共享玩具,体验玩具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玩具的兴趣,进行玩玩具要互让互爱的教育。

【重难点】 1.重点:能够感受到玩具的传承与发展、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自己的玩具。 2.难点:对古今中外各种玩具的欣赏与讨论。让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并能对观察到的玩具特征做出描述与评价,学会合作与分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播放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片断。出示课题:丰富多彩的玩具。 二、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玩具:学生自带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1.学生分小组活动: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具叫什么名字?怎么玩儿?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色彩、造型、质地、设计等方面给全班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玩具。学生上台介绍。她主要介绍了玩具的色彩、名字、玩法等,他还介绍了玩具的作用,不仅让我们得到了快乐,还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她不仅介绍了色彩,还有质地,还有她和玩具之间的故事和情感,引导学生欣赏民间传统玩具。泥泥狗:造型奇特、拙朴、大气,撼人心魄,是一种黑色泥塑玩具,黑色上再施以红、黄、青、白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和谐。中国各地的泥玩具中白底色玩具极普遍,黑底色玩具

《泥泥狗》教学设计

《泥泥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泥泥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艺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十二生肖》的第二课。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之一的狗,通过民间工艺泥泥狗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欣赏国画大师作品、农民画、学生作品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小狗进行细致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表现生肖狗,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色彩、线条、外形等造型特点及文化内涵。 2、了解中国民间艺术作品中关于狗的不同创作和表现,加深学生对艺术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搜集图片、音乐等资料,回忆有关狗的故事,加深对狗这一人类忠诚朋友的感受。 2、通过创设课堂情景,营造课堂氛围,学生在欣赏、借鉴美术大师和其他儿童作品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感性经验,进行自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无比热爱,

激发他们自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创设课堂情景,营造课堂氛围,学生在欣赏、借鉴美术大师和其他儿童作品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感性经验,进行自主创作。 【教学难点】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创作,让学生明白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生肖狗图片、有关狗的音乐和相关美术作品。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狗的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设计】 1、欣赏评价法。 2、创设情景法。 3、自主创作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狗熟悉吗?(熟悉)喜欢吗?(喜欢)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和狗有关。 板书课题《泥泥狗》 二、“传”说狗 1、你知道河南有个“人祖庙”吗?泥泥狗就诞生在那里。那里有许

《彩塑——泥泥狗》教案

彩塑——泥泥狗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应知:感受我国民间泥塑——泥泥狗色彩的艺术特点。 (2)应会:尝试运用五色,点线面的构成特点,绘制一个具有民间艺术气息的泥泥狗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微课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注重美术课型特点,运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演示式教学,在课程学习的延伸中关注生活,走向社会大课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 (2)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学生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泥塑艺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学习泥泥狗用色及纹样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泥泥狗上彩的技法,绘制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泥泥狗形象。 三、教学准备 1、黑红青黄白五色、毛笔、毛巾、水。 2、微课、完整泥泥狗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桌上摆的是什么?——泥泥狗 2、对,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泥泥狗PPT展示) 3、前面两节课,我们捏出了造型各异的泥泥狗,上了各种底色,这节课呢? 我们接着来学习关于泥泥狗的相关知识。我们先来看一下泥泥狗的制作过程。 板书:(泥泥狗制作步骤:) (二)了解泥泥狗制作步骤 1、捏塑。泥泥狗塑造的是奇形怪状的叫不出名字的奇鸟怪兽,使人感觉好像看到了原始社会的图腾。据说,“泥泥狗”是古代流传至今最古老的玩具。 2、阴干。阴干要注意放在没有太阳直射的屋子里慢慢晾干,如果将它暴露于会怎么样?开裂。对,由于泥的特性,容易开裂,特别是在太阳下。 3、打底。还记得刚才我们看到的泥泥狗作品底色是什么颜色吗?黑色。对,我们桌上的泥泥狗造型我们打底选择了哪些颜色?我们在找底的时候,在色彩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期待后面会有不一样效果。 4、上彩。上彩其实就是给它穿花衣服,穿上漂亮的衣服,泥泥狗的形象就更生动活泼了。 5、然后泥泥狗就完成了吗?还有最后一步,喷漆。喷漆是为了什么呢? 好,我们的泥泥狗作品就大功告成了。来看看泥泥狗作品集吧。 (三)探究泥泥狗上彩的相关知识 1、泥泥狗的用色特点 现在,我们要对桌上的泥泥狗进行下一步的完善,是什么? 既然是穿花衣服,我们来看看它的花衣服在用色上有什么特点呢?

泥泥狗教案反思

泥泥狗教案反思 教案标题:泥泥狗教案反思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泥泥狗这个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泥泥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 泥泥狗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学生自主制作泥泥狗并进行展示。 教学步骤: 1. 引入(5分钟): - 向学生展示一些泥泥狗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讨论泥泥狗的特点和制作材料。 - 介绍泥泥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它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重要性。 2. 知识传授(15分钟): - 详细介绍泥泥狗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泥料、塑造形状、雕刻细节等。 - 向学生展示示范制作泥泥狗的视频或图片,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制作步骤。 3. 分组实践(3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足够的泥料和工具。 -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制作泥泥狗。 -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合作,并提供帮助和建议。

4. 展示与反思(10分钟): -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泥泥狗,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 -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反思,讨论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意和体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 结束(5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 提醒学生将制作的泥泥狗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作品和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展示,可以评估他们对泥泥狗制作技巧和文化背景的理解程度。如果有学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可以提供额外的指导和练习机会。 2. 教学步骤优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如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适当延长实践时间,并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示范。 3. 提供更多资源: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准备一些与泥泥狗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4. 鼓励创意与表达:在展示与反思环节中,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创意和体验,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泥泥狗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反思和改进,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第11课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详案 【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 【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分类整理物品,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让生活更加有序和整洁。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学生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3、学生能够感受到整理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 【教学重点】 1、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理解整理对自己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准备】 1、课件 2、整理物品的图片 3、讲解整理方法的图片 4、讲解整理重要性的图片 5、整理小工具(例如,纸张、笔、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走进教室,向学生打招呼)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你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 (等待学生回答) 学生1:整理! 老师:对啦,今天我们要学习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你们有没有听过“整理”这个词? 学生2:整理就是把东西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 老师:非常好!整理就是把东西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就会更加有序和美好。那么,你们自己整理过什么东西呢? (等待学生回答) 学生3:我整理过自己的玩具。 学生4:我整理过自己的书包。 学生5:我整理过自己的房间。 老师:好的,大家都整理过自己的东西。那么,我们来看看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讲解整理方法(10分钟) (老师打开课件,呈现讲解整理方法的图片)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看整理的方法。整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把物品分类,把不同类别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发展。另一条是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即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变成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的形态变化。文本一方面蕴含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自然科学中生物的变态发育。动词的准确运用是本课的语言特点,也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生字,重点认知动词“迎、追、顶、披、鼓”,读准多音字“教”和词语“脑袋.(轻声)”。会写“宽”字。 2.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3.调动多种感官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动词,体会其运用的准确性。 4.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有主动探求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动作体验法、图示讲解法、概括梳理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课时】

本教学活动为第一课时设计,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课文思路,认识生字和指导书写,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紧扣单元主题,创设疑问情境,导入文本探究 ★教师讲述,从自然科学引入学习探究 大自然中有好多秘密。有的小动物生下来就没有见过妈妈,而且,他们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模样一点都不一样,并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的动物你知道有谁吗?小蝌蚪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让我们走进一篇科学童话,去了解小蝌蚪,和小蝌蚪一起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品析课文文本(第1自然段),认识小蝌蚪 (一)问题导学,看图读文 1.了解小蝌蚪的生长环境,随文认识:“塘”,想象画面认读。 2.小蝌蚪长什么样子?找出相关词语? ①认识生字:“脑”“袋”,“脑”—“月”字旁和身体有关系;“袋”,“衣”字旁,用布或者皮做的装东西的器物。扩词“袋子、袋鼠……”读准词语:“脑袋.”(nǎo dai)。 ②理解叠词“大大的”、“长长的”,体会使用叠词更加能突出事物的特点,也更写出小蝌蚪的俏皮可爱。 ③随文品味小蝌蚪的动作“甩”尾巴,“游来游去”。 ④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小蝌蚪的?(初步感知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物体的写法)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重点)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难点)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泡语:你能看图背诵这首儿歌吗?)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泥泥狗幼儿园教案

泥泥狗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认识0-10的数字,学习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认知颜色:认识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 3.日常用语:学习基本的日常用语,比如问候语、告别语等。 二、教学内容 1.理解数字0-10 –认识0到10的数字。 –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通过游戏和实际场景来练习数字的认知。 2.认知颜色 –教授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 –通过玩具、图画等实物进行教学。 –练习颜色的辨别和搭配。 3.日常用语 –学习基本的日常用语,比如问候语、告别语等。 –通过角色扮演、歌曲等方式进行教学。 –练习运用日常用语。 三、教学方法 1.游戏体验法:通过游戏和实际场景来练习数字的认知。 2.观察法: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来让幼儿辨别和学习颜色。 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日常用语的运用。 四、教学流程 时间活动内容 9:00-9:10 晨间会问候语、口号 9:10-9:40 数字认知认识数字0-10 9:40-10:00 活动时间数字卡片游戏 10:00-10:30 认知颜色教授基本颜色 10:30-11:00 活动时间颜色搭配游戏 11:00-11:30 日常用语学习基本日常用语 11:30-11:40 教育口号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11:40-12:00 教师点评总结和评价 12:00-14:00 午休时间午休时间 五、教学评估 1.观察法: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 2.问答法:通过问题回答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 3.简单考试:对学生进行数字和颜色的测试。 六、教学资料 1.数字卡片 2.颜色卡片 3.玩具 4.图画册 5.日常用语练习册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学习了数字认知、颜色认知和日常用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自我修养。同时,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让孩子们不仅从知道和认知到掌握和运用,从而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教育内容。

统编版二下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二下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第一课时 教案 我执教的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本次快乐读书吧共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导读课,第二课时是阅读交流课。我为大家带来的是第一课时导读课。 一、说教材 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教材一个新的栏目。在本次快乐读书吧之前,这个栏目已经安排了三次,分别是一年级的读书真快乐,读读童谣和儿歌,二年级上册的读读童话故事,而本册的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儿童故事。 二、说学情 有研究发现识字量达到1000后,儿童的独立阅读能力会获得大幅提升,到二年级下学期通过前三册教科书的学习,学生累计识字过千,阅读障碍大幅减少,正是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 三、说教学目标 在此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阅读目录。你可以用目录找到内容,知道看哪一页。并从目录中大致猜出书上写的是什么。 2.自主制定读书计划。

3.对阅读有兴趣,能够独立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说教学流程 我将用以下的教学过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回顾导入,回顾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引出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二、复习高二上册学过的内容。看封面。让学生问自己的问题。 第三步:了解目录,这也是本课的重点。认识目录的作用,通过目录上面的文章标题猜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4步趁着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来趁热打铁制定读书计划。让学生有计划地读整本书。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这次快乐读书吧的第一课时,导读课。 一、回顾导入 我相信你二年级的时候看过很多课外书。你还记得上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吗?那次活动我们看了哪些书?让我们一起回忆回忆。有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房子,还有一只只想飞的猫。这些书是关于什么的?对了,这些书都是讲童话的。童话里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有趣的人物真的让我们爱不释手。在这节课上,我们会继续快乐阅读,一起读儿童故事。 那这次的快乐读书吧给我们推荐了哪些儿童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 对,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了4本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精美教案

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 文本分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儿童故事”,由内容导读目录和推荐书目组成。“快乐读书吧”推荐4则儿童故事供学生选择阅读。这些儿童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洪汛涛的《神笔马良》讲述了善良正义的马良用神笔惩恶扬善的故事;金波的《一起长大的玩具》讲述了陪伴他长大的一些玩具以及他和玩具之间的趣事;苏联作家卡达耶夫的《七色花》讲述了小姑娘珍妮被赠予了一朵七色花,她只要撕一片花瓣扔出去,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愿望的实现》讲述了在仙女的帮助下,淘气的儿子和严厉的爸爸互换身份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这些儿童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品质,故事既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又充满着意想不到的奇遇,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多样的感受。 教材还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要学会看书的目录。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书的封面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插图中提供了《一起长大的玩具》目录,让学生了解书的目录一般呈现的内容。小贴士提示了目录的用处:可以从目录了解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知道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 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课 时 安 排 1 课 时 1.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 2.培养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儿童故事。 一、谈读书,揭示课题 1.师生共说。 (1)你们都读过哪些儿童故事呢?谁来说一说?(如《白雪公主》《皮皮 鲁传》等。) (2)在这些儿童故事中,你一定认识了很多朋友,能说一说吗?(我从儿童故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调皮而又正直的皮皮

2023年最新-第5课《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教案(优秀6篇)

第5课《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教案(优秀6篇) 小泥人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尝试用身边的材质(橡皮泥)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用橡皮泥通过揉捏敲等方式来制造自己喜欢的形象和不同的造型感受。 3、通过活动来了解袭击想要了解的有关泥塑方方面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玩橡皮泥、塑造形体和面部表情,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难点:如何运用泥塑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课时: 1课时 教学设计: 1、师生问好 2、提问学生是否玩过泥巴,(农村的孩子对于泥巴应该不会陌生,从提问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玩过),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做一些简单的造型(放弃专业做陶的技巧,目的是让学生对泥巴有一种喜欢) 3、结合课件展示,阐述泥塑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如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等,早已享誉中外,在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体现了民间艺术纯朴、稚拙的特点。 4、欣赏泥塑作品(将审美教育落实于学生的实践中,有机的协调发展,促学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 5、请学生按分好的小组进行组合练习,各小组可以按照本组的讨论 结果进行创作,教师不固定主题。(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学生体会合作和个人完成的区别,创造集体智慧) 6、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作当中。 7、作业要求: 制作时,要大胆发挥,敢于实践,贵在生动。可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使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同时照顾形象前后、左右的造型变化,注意立体效果。 8、教学评价: 对小组完成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自己的信心。师生共同参加点评。 后记:同学们动手能力很强,他们能在集体合作中找到乐趣,但是有些同学显得很孤立,他不愿意和别人合作,如何更好的调节这部分同学,帮这些孩子拉在一个群体里。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体会到学生们非常喜欢亲手接触大自然中的泥土,在做小泥人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这也许是人的天性;学生不是雕塑家,老师不要对他们要求过高; 《泥人张》教案篇二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行提问,课前整合,教师引导合作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 2.赏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幼儿园优质课-《海底世界》教案六篇

《海底世界》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海底世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海底世界》教案3。 2.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参”,会用“普通”和“物产丰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到过海边吗?你看见过大海吗?大海一望无际,大海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壮观,你可曾想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海底旅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

(三)学生听读后简述海底世界的样子。 (四)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可让学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进行自学。 例: (五)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提醒学生注意特殊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 例:“却”:qu8韵母中“{e”中的“{”上面的两个点去掉了,这是因为{见到j、q、x后要脱帽行礼,万不可写成q{e。 “私”s9和“异”y@是整体认读音节。 3.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4.指名分析字形结构。 “却”是左右结构,右半部是“卩”,不要写成“阝”。 “异”是上下结构,上半部是“巳”,不要写成“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