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及门类

专业名称:音乐学

专业代码:120202

所属门类:艺术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音乐实践技能,毕业后能胜任在艺术表演团体、艺术科研单位、文化艺术机构、中等专业或普通学校、出版业以及影视、广播等艺术部门从事音乐表演、研究、评论、编辑、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1.系统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备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努力做到一专多能,使之具有较强的多元化音乐表演能力;

3.具有独立进行音乐创作与实践以及研究的能力

4.了解并熟悉有关音乐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有关政策与法规。

5.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与方法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和声学、歌曲写作与分析、合唱、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钢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演出实践、音乐采风、社会考查、军事训练、毕业论文。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教学周计算,均不纳入课内总学分(学时)之内。

六、学制、学分及学位

学制:四年

学分:本专业毕业不低于 166学分

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课程设置、结构及学分分配表

集中性实践环节按每周25学时计算。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九、教学时间安排表

单位:周

十、全程教学计划表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 系主任:胡建华 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建华 一、业务培养目标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培养具备作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完成音乐创作与制作,能在基层文艺单位、文化馆站、少年宫馆、中小学以及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有关部门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制作、教学、辅导、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基本业务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音乐创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和音乐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涵盖的音乐作品创作与制作、音像录制、音乐教学、音乐文化普及和宣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计算机作曲技术,能够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制品的制作。 2. 掌握作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和讲授能力。 3. 能够对国内外最新的作曲技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不断更新、升级计算机软件,进行音乐产品的制 作。 4. 具有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使音乐作品和制品适应社会需求,也具有超前的创新潜力。 5. 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学制:五年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核心课程:作曲写作与计算机制作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技术理论,中国音乐史、西 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视唱练耳、钢琴等支撑性课程。

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见《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四、选修课程选课要求 1. 全院公共选修课程:应至少选修8 学分。“大创” 2 个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并纳入毕业资格审核。 2. 系内专业选修课程:在指定各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中,总计选修14 学分。 五、说明 1. 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专业简介 该专业具备学科交叉性质,是将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将创作灵感、作曲技术在计算机上能瞬间呈现出实际音响,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对音乐作品进 行编创、改编、修正、重组,也可利用音源进行新的音色和各种节奏的组合,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视野,同时,利用音乐制录技术和设备完成音乐产品的制作,可以满足社会各个层面对音乐制品的需求,该专业具有社会需求的广阔市场,并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还会开拓出更为新颖的电声音乐领域。 2. 关于素质培养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基层培养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是办学方向,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 的音乐创作人才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音乐创作与制作,而且也具备进行音乐教学、辅导、指导和从事基层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宣传等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识和较为宽阔的音乐文化视野和品位,为进一步提高基层音乐文化生 活的质量和人文素质,进行创新型的工作储备一定的知识和能量。 3. 关于知识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系列板块。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7

前言 一、专业简介 艺术设计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多年来,本专业不断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斐然成绩。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二、方案编制依据文件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 9号)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4.《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 5.《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XXX〔2012〕49号) 6.《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XXX〔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 7.《XXX职业学院关于制订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8.《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三、方案编制的思路及要求 1.树立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高职教育新观念,在 基础和专业的关系上注重培养学生有扎实宽广的基础;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关系上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上注重学生未来具有自学、探索、创新和创业后劲提升能力的培养。 2.在对艺术设计行业进行广泛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提升和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完善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设计特色。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 的要求。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需求,护理学也 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从2013 年起分层次全方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养。 一是注重 5 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二是注重重点专科人才的培养;三 是注重护理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护理部根据医院五年护理发展规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出 2013—2017 年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具体 方案如下: 一、加强新护士培训 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 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岗位规 范化培训包括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 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等。三、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 为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 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 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选拔 ICU、助产、新 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肿瘤科等特殊科室的护士为专科护 士培训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具有卫生和教育 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重症 医学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具有 3 年以上重症医学科临床

护理工作经验;手术室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 5 年以上手术室 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 2 年以上的急诊 科护理工作经验。肿瘤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 5 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利用远程教学的平台,与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或 标杆医院对接和帮扶,互通信息,通过远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以提高 我院重点专科整体护理水平,并逐步建立起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 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 化水平。也可采取院内进修、轮转等方式培养各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 四、加强护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其 职能发挥强弱,对护理质量管理、护士素质的提高及人才培养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护士长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相当水平的综 合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满足护理管理的要求。近年来随着 医院规模扩大,二级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已刻 不容缓。通过加强在职护士长的继续深造、新上任护士长的管理知识 培训及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通过公开竞聘,重点选拔,定向培养,形成护理管理人才的梯队培养,为今后走上护士长管理岗位打好坚实 基础。具体方法如下:(一)对以前参加过进修和清华班管理知识培 训学习的护士长,在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积累了一定护理管理经 验的前提下,年龄在 40 岁以下者,可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根据 需求可分批派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继续深造。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招生对象: 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考和福建省高职统考的考生 学制:三年 学习形式: 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美容美体专业立足福州,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福州海峡西岸建设,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遵循美的规律,掌握美容美体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营养学、解剖生理学、皮肤生理基础、皮肤解剖学、物理美容技术、美体塑形、中医养生等技能技巧,具备对人由内而外的形象、身体进行整体调养,能在美容、化妆品营销及相关行业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模式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色:实行了“六个共建”专业建设模式,即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标准、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教学团队、共建专业教材、共建招生渠道;推行了“依据标准、项目导入、实境训练”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赛带学、以赛带训,以赛推动工学结合,以岗位职业资格的标高推动教学改革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建立了中职生自主创业与就业“精致女人美容瑜伽会所”的学生创业模式。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行业标准设置项目任务,以增加实训内容为手段,与企业联合共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能力。 四、人才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⑴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⑵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⑶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⑷具有加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专业能力: ⑴具备良好的皮肤生理学、文化基础与美容、化妆品营销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⑵具有较好的掌握与美容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 ⑶能够较准确地进行面部、身体诊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专业项目推荐及完成专业操作,达到由内而外的美丽调养。 ⑷具有创新设计及疗程设计的相关项目管理能力。 ⑸能够通过营养学、美体学、生理解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来完成对人整体美的塑造。 3、方法能力: ⑴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⑵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⑶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⑷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五、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化妆品品牌代理、化妆品专柜销售及管理、美容美体连锁机构、化妆品生产企业、美体顾问、营养顾问、亚健康调理师、专业美容教育培训机构等。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50402 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音乐学是关于音乐的知识领域,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研究关于音乐的一切事物。本学科1998年开始招生,专业点于2001年设置,目前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该专业点共获得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究经费300余万元,主要研究领域覆盖音乐学的三大学科领域——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近10年来,培养了硕士生近100人,其中不少学生在全国演奏演唱比赛和学术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专职教师。目前在校研究生有70余人,整体学习情况良好。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独立从事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演奏实践和专业教学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关于本研究方向的现状、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音乐学科学研究、演奏实践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四、学习年限 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所修课程分为6类:①学位公共课②学位专业课③指定选修课④任意选修课⑤实践环节⑥补修课。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为36-38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学位公共课为9学分,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25-27学分。 六、实践环节 研究生培养必须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为2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1学分。教学实践要求,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学生,其内容可以是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校外学术活动,每次要求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

2020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旧在几 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 时间:2020.12.13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2.专业代码:630201 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层次 1.学制:三年 2.层次:大专 3. 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 三、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护理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等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能胜任各级各类医院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也可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福利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 四、培养规格及适应的岗位群 (一)能力目标 1.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4.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5.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和阅读能力。 8.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9.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10.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2.掌握人体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评估原则。 3.了解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护理实践。 4.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实践中。 5.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6.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7.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招生对象: 当年全国普通初高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学习形式: 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美容美体专业立足广州,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遵循美的规律,掌握美容美体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营养学、解剖生理学、皮肤生理基础、皮肤解剖学、物理美容技术、美体塑形、中医养生等技能技巧,具备对人由内而外的形象、身体进行整体调养,能在美容、化妆品营销及相关行业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模式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色:实行了“六个共建”专业建设模式,即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标准、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教学团队、共建专业教材、共建招生渠道;推行了“依据标准、项目导入、实境训练”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赛带学、以赛带训,以赛推动工学结合,以岗位职业资格的标高推动教学改革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建立了大中专生自主创业与就业“精致女人美容瑜伽会所”的学生创业模式。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行业标准设置项目任务,以增加实

训内容为手段,与企业联合共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能力。

四、人才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⑴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⑵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⑶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⑷具有加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专业能力: ⑴具备良好的皮肤生理学、文化基础与美容、化妆品营销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⑵具有较好的掌握与美容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 ⑶能够较准确地进行面部、身体诊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专业项目推荐及完成专业操作,达到由内而外的美丽调养。 ⑷具有创新设计及疗程设计的相关项目管理能力。 ⑸能够通过营养学、美体学、生理解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来完成对人整体美的塑造。 3、方法能力: ⑴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⑵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⑶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⑷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及门类 专业名称:音乐学 专业代码:120202 所属门类:艺术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音乐实践技能,毕业后能胜任在艺术表演团体、艺术科研单位、文化艺术机构、中等专业或普通学校、出版业以及影视、广播等艺术部门从事音乐表演、研究、评论、编辑、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1.系统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备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努力做到一专多能,使之具有较强的多元化音乐表演能力; 3.具有独立进行音乐创作与实践以及研究的能力 4.了解并熟悉有关音乐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有关政策与法规。 5.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与方法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和声学、歌曲写作与分析、合唱、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钢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演出实践、音乐采风、社会考查、军事训练、毕业论文。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教学周计算,均不纳入课内总学分(学时)之内。 六、学制、学分及学位 学制:四年 学分:本专业毕业不低于 166学分 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课程设置、结构及学分分配表 集中性实践环节按每周25学时计算。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招生对象: 当年全国普通初高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学习形式: 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美容美体专业立足广州,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遵循美的规律,掌握美容美体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营养学、解剖生理学、皮肤生理基础、皮肤解剖学、物理美容技术、美体塑形、中医养生等技能技巧,具备对人由内而外的形象、身体进行整体调养,能在美容、化妆品营销及相关行业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模式 美容美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色:实行了“六个共建”专业建设模式,即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标准、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教学团队、共建专业教材、共建招生渠道;推行了“依据标准、项目导入、实境训练”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赛带学、以赛带训,以赛推动工学结合,以岗位职业资格的标高推动教学改革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建立了大中专生自主创业与就业“精致女人美容瑜伽会所”的学生创业模式。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

结构体系,根据行业标准设置项目任务,以增加实训内容为手段,与企业联合共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能力。 四、人才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⑴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⑵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⑶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⑷具有加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专业能力: ⑴具备良好的皮肤生理学、文化基础与美容、化妆品营销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⑵具有较好的掌握与美容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 ⑶能够较准确地进行面部、身体诊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专业项目推荐及完成专业操作,达到由内而外的美丽调养。 ⑷具有创新设计及疗程设计的相关项目管理能力。 ⑸能够通过营养学、美体学、生理解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来完成对人整体美的塑造。 3、方法能力: ⑴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⑵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⑶具有查找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⑷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五、职业岗位群

音乐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素质较高、品德良好,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有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的音乐教育理论素养和系统的音乐实践技能,能够在音乐教育、文化管理、音乐演出、影视制作、新闻出版等机构和部门从事音乐教学与科研、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以及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各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熟悉经典的艺术作品。熟练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能力。系统接受科学的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创作技能的专门训练,全面接受音乐学基础理论、音乐发展历史、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音乐审美等方面的系统教育。 2、熟悉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内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世界著名的音乐教学法,能够设计音乐教案、注重音乐教学实践环节,掌握因材施教的特点与方法。熟悉音乐创作及其相关文化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具备组织音乐活动,尤其是创作、排练、演出的基本规律;掌握探究式学习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具备提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了解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在广博的人文学科基础进行音乐艺术创新的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 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中外音乐史、形体、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2、专业核心课程:多声部分析与写作、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 五、课程学分结构和开课规划 1、课程学分结构(声乐主修、钢琴主修、器乐主修)

2018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艺术设计专业,专业代码:65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学制三年(最长6年) 四、职业面向与职业岗位分析 1.职业面向 表1-职业面向一览表 2.职业岗位分析 表2-职业岗位分析表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以服务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面向家具、家电、箱包、首饰、广告、包装、电商等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产品造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产品设计创新能力的设计师,以及能够从事广告、包装、网页设计的高端技能型创新创业设计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意思和创业精神以及较高的产品设计提案的水平。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了解产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的基础理论及职业技能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知识。 (2)了解产品设计基础要素,掌握产品创新、开发和设计表达等技能。 (3)掌握产品材料性能、结构及加工方法。 (4)掌握产品结构及工程原理和人机工程等。 (5)掌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理论和技能。 (6)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 3.能力。 (1)具有创新意思及创业精神的产品设计人才。 (2)具有较强的产品手绘草图、手绘效果图能力。 (3)具有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的能力。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辽宁省辽阳中医药学校赵丽荣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卫生防疫机构。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 (三)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 业领域就业 岗位 工作任 务 岗位所 需能力 对应课程(项 目) 教学方法教学条件 护理临床 护理 生活护 理 1.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 任心和关爱精神 4.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 仪 社会学基础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治疗护 理 1.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 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 理能力 4.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 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 神 5.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 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 仪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疾病护 理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 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 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 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 能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 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 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体结构功能 学 病原学 病理病生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讲授法 探究式教 学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见习医院

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少数民族音乐展演、民族音乐学研究、流行音乐表演专业技能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备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能力,具备民族音乐及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能力,具备现代流行音乐观念与音乐创新意识能力,能在民族事业单位、文艺团体、文化馆站、旅游企事业、科研机构、学校、民族文化产业等部门从事表演、科研、教学、创编等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展演、民族音乐学研究、流行音乐表演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系统地进行少数民族音乐展演、民族音乐学研究、流行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方面的严格训练,培养具备较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具备较好的演绎、科研、创编、教学能力。 毕业生能力要求: 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掌握演绎省内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各种体裁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并具备传承、发展和创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能力; 3.掌握少数民族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4. 掌握现代流行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流行音乐创新能力; 5.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创编能力; 7.掌握和了解当代音乐的前缘动向,具备适应未来音乐发展和变化的能力。 三、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 艺术学(13) 2.专业类: 音乐与舞蹈学类(1302) 四、核心课程 专业主科、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贵州民族民间歌舞、民族音乐概论、音乐学专题研究、流行音乐编配、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 五、特色课程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音乐学专题研究、民族演唱及分析、贵州民族民间歌舞等 六、计划学制:4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167+6 八、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九、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7(9.5)学分 1)思想政治类15(3)学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年级学期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

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素养和音乐表演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文化馆站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音乐表演及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演唱(奏)能力和一定的音乐作品分析能力。 毕业生能力要求: 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2.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 3.系统掌握音乐表演技术手段,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艺术实践的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适应本专业发展和变化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 艺术学(13) 2.专业类: 音乐与舞蹈学类(1302) 四、核心课程 专业主科、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合唱与指挥基础、民族器乐合奏及重奏、西洋器乐合奏及重奏、艺术指导、钢琴基础等 五、特色课程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指导、世界音乐概论、专业语言 六、计划学制:4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167+6 八、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九、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7(9.5)学分 1)思想政治类15(3)学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年级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 一秋冬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一春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一春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二秋冬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2(2) 二小学期

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中英文):美术学(Fine Arts) 专业代码:1304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觉悟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面向四川民族地区及四川盆周地区,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艺术管理及其它美术工作,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发展潜力,以及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培养规格 一级指标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知识1.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专业技法技能知识; 3.掌握中小学美术教育基 础知识; 4.掌握通识工具性知识; 5.掌握交叉学科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1.1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 美术鉴赏、艺术管理学等; 2.1造型学、色彩学、构图学、解剖透视学、 各类美术创作专门领域的技法理论等; 3.1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科教学论等; 4.1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5.1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 策、科学与人类简史等; 主要实践环节:油画风景写生、美术课程 教学技能训练等及其他课内实训; 能力1.具备本专业扎实基本功 和一定造型能力,了解和掌 握该专业创作技法和形式 特征; 2.具备应用一定的美术学 方法开展研究、创作、鉴赏 及评价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1.1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各类美术 创作专门领域的技法、毕业创作等; 2.1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美术鉴赏、艺术 管理学等; 3.1美术学科教学论、美术课程教学技能训 练、教育学、性理学等;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一、专业名称:护理专业 二、培养目标: 护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医疗卫生工作方针,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及专业能力,具备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与患者良好沟通,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整体护理,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满足卫生服务人才需求,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职业领域(面向) 四、人才培养规格 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包括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应急处理的能力、对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知识、技能结构与素质要求如下:(一)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专业知识要求 (1)具有较稳固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 (3)具有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卫生宣教的专业知识及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和法规知识。 2、专业能力、技能 (1)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基本操作能力。 (2)具备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人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预防保健服务的技能。 (3)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反应进行有效观察的能力。 (4)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包括心、肺、肝、脑、肾等脏器功能监测及复苏、大出血、各种创伤、中毒等抢救护理)的能力。 (5)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按照人的基本需要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健康需要,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临床科研能力 (7)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8)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 (9)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以下证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五、工作岗位、典型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XXX版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XXX版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Artistic Designing 专业代码:05040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和相关的产品开发与研究能力,能够熟练从事染织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品牌设计与策划,以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素养规格与要求 毕业生应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差不多理论、观点和方法,具有坚决、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科学的进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适应;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差不多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专业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要紧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具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方法以及艺术设计的差不多技能,具有在相关设计课题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差不多能力,把握差不多的艺术科研方法,具备在本专业从事创新设计的良好素养与进展潜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把握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差不多理论、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技能,获得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差不多技巧,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差不多能力; 2.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进展动态,具备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 3.把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差不多方法; 4.差不多把握一门外语;并具有扎实的运算机理论基础和熟练运用运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5.具有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从事艺术设计、治理与策划以及相关产品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 (一)学制:差不多学制为四年。 (二)修业年限:可依照学生具体情形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四、学科门类和学位授予 (一)学科门类:文学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毕业要求 (一)学分要求 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有关课程,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14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3学分,公共选修课程9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8.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6学分,实践环节29.5学分。 (二)毕业条件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始建于1999年,原名医学美容专业,2005年更名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已有10届毕业生。本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理实一体,加强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2]2号)、《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以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的《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任务书》为依据,以美容市场需求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建立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体系,面向医疗美容、生活美容职业领域,培养具备两大职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医疗美容技术专业/630408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专科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力者 学制:标准学制三年,全日制

(四)职业领域与岗位 职业领域:医疗美容服务、生活美容服务 就业范围:综合性医院的医疗美容科、美容专科医院、医疗美容门诊、美容连锁机构、大型美容院及化妆品(代理)公司等就业岗位:医疗美容技师、医疗美容咨询师、美容顾问、美容导师/讲师、美容美体技师岗位 职(执)业资格:美容师或美容技师资格 二、培养标准与要求 (五)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医学美学相关知识、医疗美容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主要在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机构及化妆品(代理)公司等岗位,从事医疗美容技师、医疗美容咨询师、美容顾问及美容导师/讲师等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医学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医疗美容技术人才。 2.人才规格 (1)知识 ①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②具有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和法律基础知识; ③具有医学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 ④具有文饰美容、现代化物理美容、注射美容及其他非手术美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