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第一课时教案

角第一课时教案

角教学教案

执教者:徐贵涛2010.12.22

◆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旨在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导,不断创设丰富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过程,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思想。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形成,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两种定义形式和四种表示方法;理解尺规作图的意义,熟练掌握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找角,培养学生观察、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和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突破重难点

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角相关的背景,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认识角;利用量角器的使用、图形的剪辑和练习的变式从不同层面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教学演示

一、设置情境

展示实物(棱锥、三角板等)

1.观察实物,它们给我们以什么样的感觉

2.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在黑板上或练习本上画出来吗?

3.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自主探究

1.角的概念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角的认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边。

△问题: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2.角的表示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角的图形,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出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①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

②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处只有一个角)

③用一个数字表示

④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问题:如果从∠AOB的顶点O出发在内部作一条射线,共得到几个角?

3.动态演示,探索角的动态定义

问题1:在平面内,如果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可用教具在黑板上演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角的动态定义: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问题2:射线OA绕O点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形成什么图形?继续旋转,当OB和OA重合时,又形成了什么角?

(图形演示得出平角和周角的动态过程)

4.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问题1:你知道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吗?

(测量角大小的仪器叫量角器)

问题2:怎样用量角器度量角?

三、回顾小结

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老师带着学生总结:

①本节主要学习角的概念、表示方法、角的度量。

②注意的问题: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表示顶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以一个点为顶点的角可能是两个,三个等,一定要区别开;角的动态意义,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象。

四、作业安排

138页练习1、2、3题。

七年级英语优质课评选教案

现在进行时(the Present Continous Tense) 第二课时 Ⅰ.教材和学生分析: 1.本课时属于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 2.本课时从正在进行时的句型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实施。通过了解现在进行时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变换其否定句,一般疑问并作肯否回答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和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到语言的使用需要语法知识。 3. 本次授课中,采用分组制,小组回答问题PK赛,胜出者以苹果做奖励。Ⅱ.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s): 1. 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概念和构成 2. 能够掌握并应用现在进行时的基本句型,能灵活地将含有正在进行时的肯定句变为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并作肯否回答。 3. 能掌握基本的句型:What is/are …doing?He/She/It/They is/are ……. Ⅲ.学习方法(learning methods): 1.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2.讨论学习(Discussing learning) 3.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 Ⅳ.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引入。 T gives greetings to students. How are you today?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tep 2. Do some review. 复习。 1.The 4 rules of the verbs (how to change its original form into its present form) 2. Some exercises. Step 3. 新知探究 1.现在进行时的概念,它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它有助动词be(am/is/are)加动词-ing形式构成的。 2. 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句子得出: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并出示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总是与现实问题密不可分.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任务驱动,探究规律 学生动手画圆,在圆上任取一条劣弧,作这条劣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然后用量角器测量这些角。回答下列问题: (1)同弧(弧AB)所对的圆心角∠AOB与圆周角∠AC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2)同弧(弧AB)所对的圆周角∠ACB与圆周角∠AD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师生活动: 学生利用度量工具(量角器或几何画板)动手实验,进行度量,发现结论.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度量工具(如量角器、几何画板)进行实验、观察、猜想、分析、验证,得出结论: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在⊙O上任取一个圆周角∠BAC,将圆对折,使折痕经过圆心O 和∠BAC的顶点A.回答问题: (1)在圆上任取一个圆周角,观察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 (2)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如何证明活动2中所发现的结论? (3)另外两种情况如何证明,可否转化成第一种情况呢?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圆心与圆周角的三种位置关系.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完成证明. 具体做法:1.学生分组讨论三类图形的已知、求证。2.要求其中的四个小组证明第二类图形,另外的四个小组证明第三类图形。3.师生归纳总结出圆周角定理,并且几何符号表示圆周角定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所发现的结论进行证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问题(1)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研究问题.问题(2)、(3)的提出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归思想将问题转化,并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维新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评选程序 1.各教研组长要积极认真组织好本教研组的自评互评,各位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初评。 2.经初评后,教研组要做好集体评选工作,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评选的一切工作。 3.各教研组在评选结束后,必须围绕此次课堂教学评选开展一次集中的以评课议课为主的教研活动。 4.各教研组于12月27日前将参加评选的教师名单、上课班级、上课内容、评比结果上报给教导处。 三、评选办法 评选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课后反思、多媒体教学手段四项内容。 1.教学设计:参赛老师必须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改革中“备课”环节进行。本环节占总成绩的20%。 2.执教上课:根据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基本要

求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本环节占总成绩的40%。 3.课后反思:课后就上课的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本环节占总成绩的20%。 4.课件制作使用:为促进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本次比赛要求上课老师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正确制作与使用课件。评委根据课件的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和使用的效果打出成绩。本环节占总成绩的20%。 四、表彰奖励 1.按参加优质课评比结果,予以表彰奖励。 2.根据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的情况,优先推荐参加区级以上有关评比、培训进修等活动。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桥驿镇维新学校教导处 2017年9月

2.4 用尺规作角教案

2.4 用尺规作角 教学目的: 1、经历尺规作角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和研究意识。 2、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重点: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难点:作图步骤和作图语言的叙述,及作角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猜想、实践法 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 问题的提出: 如图,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 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 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 。 (1)请过点C 画出与AB 平行的另一条边 (2)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 .新课:(师生一起,边讲边练) 内容一:(请按作图步骤和要求操作,别忘了留下作图痕迹哦!) (一)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 已知:∠AOB 求作:∠A ′O ′B ′,使∠A ′O ′B ′=∠AOB (2) 已知:∠α α

求作:∠AOB ,使∠AOB=∠α (二)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倍数: (3) 已知:∠1 求作:∠MON ,使∠MON=2∠1 ∠COD ,使∠COD=3∠1 (三)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 (4) 已知:∠1、∠2、∠3 求作:①∠AOB ,使∠AOB=∠1+∠2 ②∠POQ ,使∠POQ=∠1+∠2+∠3 ③∠MON ,使∠MON=2∠1+∠2 (四)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差: 已知:∠α、∠β、∠γ 求作:①∠AOB ,使∠AOB=∠α-∠β ②∠POQ ,使∠POQ=∠α-∠β-∠γ ③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2∠β-∠γ (五) 综合练习:(通过以下练习,意味着你掌握了作角的真本领,多动一下脑筋,你一定会完成得很出色的!) k 1132αβγ

圆周角第一课时教案

《2.4 圆周角》 一、[教材简解] 本课是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第2章:圆周角(第1课时),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的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在圆的有关证明、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研究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目标预设] 根据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心理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定理,能准确运用圆周角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运用,有机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能主动地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再实验、证明圆周角定理,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其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数学.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1、圆周角定义与辨析.圆周角的两个特征,特别是圆周角的两边要和圆相交,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2、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难点有三处:①圆心与圆周角具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②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数量关系的结论;③圆周角定理中三种情形的证明.3圆周角定理中等圆、等弧情形的补充说明.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数学的学习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生活世界中创造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情境导入”环节设计上,较好的体现出“数学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实问题情境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进而完成对圆周角定义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的探索。在探究本课难点“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的过程中,采取开放性的课堂研究形式,以学生探究为主,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注重体现“分类”、“化归”的数学思想。 五、[设计思路] 1.教学程序严谨、流畅.教学从实际生活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对比圆心角引出圆周角,辨析圆周角,画圆周角,测量圆周角,探究圆周角的性质,应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亲自动手,探究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教案 鲁教版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作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难点 理解画图的语言,能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 师:直尺、圆规. 生:直尺、圆规、量角器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并且引入了规范的尺规作图语言.从而能够用几何语言描述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那么如何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呢? [生]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使AB=a. 作法:(1)作射线A C. (2)以点A为圆心,以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B.则,AB就是所求的线段 图2-64 [师]很好.同学们已掌握了一些尺规作图的语言.下面大家看一实例,你能解决它吗?如图2-65,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 B. (1)请过C点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条边. (2)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图2-65

[师]大家讨论讨论. [生甲]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按上图的方式(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只要保证过点C作出与AB平行的另一条线段即可.所以我用一个三角板的一边与AB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然后移动三角板,使与AB重合的那边过点C,这样过C点画线段CD,则CD就是所求的与AB平行的另一边.如图2-66. 图2-66 [生乙]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现在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丙]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原理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能不能过点C作一个角等于∠BAC,且使这两个角是同位角呢?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尤其是丙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Ⅱ.讲授新课 [师]用尺规作图,它的步骤有哪些呢? [生]已知、求作、分析、作法. [师]好,那我们现在先来写已知、求作. [师生共析]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 图2-67 [师]这个∠A′O′B′如何就能作出呢?它的道理是什么呢?这将在第五章中谈到.现在我们只需按下列作法步骤去画即可. 下面老师在黑板上画、叙述,同学们在下面用尺规作∠A′O′B′,使∠A′O′B′=∠AOB. 作法:(1)作射线O′A′ (2)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3)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4)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 (5)过点D′作射线O′B′. ∠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圆周角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24.1.4 圆周角(教案) 第一课时

24.1.4 圆周角(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圆的有关概念、垂径定理、圆心角定理的基础上对圆的有关性质的进一步探索。 2、利用弧等构造弦等、角等是解决圆中相关问题非常重要的方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问题的说理能力,但是初三的几何证明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仍然是不成熟的,所以对于知识的生成过程任然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节课我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组长对组员进一步讲解的学习过程。 一、目标设计: (一)知识技能: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会证明圆周角的定理及推论。 2、掌握圆周角定理的两个推论,并能简单应用。 (二)过程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结合圆周角定理的探索与证明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 1、通过组长的讲,小组的交流,增进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氛围。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定理及推论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定理的证明 三、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出示几何画板,一个圆柱形房间有4人:A、B、C、D,D站 在圆心位置,A,B,C三人在圆周上观察弧形落地窗外的风景, 四人谁的视角比较大?大多少?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探究】: 探究一:圆周角概念的理解。 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 针对性思考:判断下列图形中的角,哪些是圆周角?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识别,得出圆周角的两个特点:顶点在圆上;两边都与圆相交。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判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探究二:圆周角定理的掌握。 1、学生度量图1中弧BC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大小,猜想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教师也可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来加以验证。 2、学生根据图1思考结论的证明,并口述,教师板书(介绍推出符号)。 3、追问:通过图1的证明,可否说明猜想的正确性? 4、学生寻找其它情况,小组探索并交流证明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同圆中先画出一个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再利用文件助手将不同情况进行展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优质课评选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同学们很博学,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两千多年以来莘莘学子们读的《孟子》一书。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 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大家对孟子这个人了解吗?谁能把孟子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后世以孔孟”并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齐读一遍。(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 正音:舜发于畎亩之中(qudn)傅说举于版筑之间(yu?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g⑥行拂乱其所为(f?

法家拂士(b )曾益其所不能(z en g)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翻译全文 下面我们翻译课文看文章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 (1 [①第一步第一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2 [①第二步第二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3 )学生通篇翻译全文一遍 五、研读赏析 疏通了文意,我们就应该分析文章。 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 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2、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3、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什么结论?(背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2013年新编44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5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4.4 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5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在给出三角形的一些要素后能利用尺规准确地作出三角 形.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分别给出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 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 2.能结合三角形全等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 合理性.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学生利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4 A)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第二张:作图过程(记作投

影片§3.4 B) 第三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4 C) 第四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4 D) 学生用具: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第二章里我们已研究了用尺规作图.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现在来回忆一下:用尺规作图的步骤: [生]用尺规作图的步骤有:已知、求作、分析、作法. [师]很好.下面大家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生]已知: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 . 图 作法:1.画射线AC. 2.在射线AC上截取AB=a.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图 [师]好,那如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呢? [生]已知:∠A O B.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A O B.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图 作法:1.画射线O′B′. 2.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 A于D点,交O B于C点; 3.以O′为圆心,以O 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C′. 4.以点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D′. 5.过D′作射线O′A′. 则∠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 图 [师]很好,从回答问题中知道大家基本掌握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边和角是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如果给了一些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4.4 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在给定条件下(两角夹边、两边夹角和三边),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的过程;(2)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3.情感与态度:在利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设计〗 (一)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第二章我们已学习过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现在回忆一下用尺规作图的一般步骤。 生:用尺规作图的步骤有:已知、求作。 师:他的回答对吗? 生:他的回答不完整,应该还有分析、作法。 (点评:让学生在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师:很好。下面大家来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生:(小组讨论后一位同学回答)已知: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 图1 作法:(1)作射线AC;(2)在射线AC上截取AB=a。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图2 (点评: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师:好,那如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呢? 生:已知:∠AOB。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AOB。

图3 作法:(1)作射线O′A′; (2)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3)以O′为圆心,以OC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4)以点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5)过D′作射线O′B′。 则∠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图4 师:很好,大家基本掌握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边和角是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如果给了一些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你能用尺规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满足已知条件吗?这节课我们就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 (二)讲授新课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如何求作这个图形呢? (师生共析:需要先写出已知、求作,然后进行分析,最后作图形,写作法。) 已知:线段a,c,∠α。 图5 求作:△ABC,使BC=a,AB=c,∠ABC=∠α。 师:假设这个三角形已作出,从图中可知,已知条件是两边及其夹角。那么我们第一步应该先作什么呢?

圆周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上圆周角教学设计 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中心学校宋光艳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圆”的内容。 圆心角、圆周角是与圆有关的角,圆周角是在垂径定理、圆心角及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的基础上学习的。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对于角的计算、证明角相等、弧、弦相等以及证明圆中三角形相似等数学问题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方法和思路。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完全归纳法,通过分类讨论,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情况来证明,渗透了分类讨论和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使学生学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一般为特殊或化特殊为一般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垂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如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发现和探索圆心角与圆周角、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节教学重点是: 直观操作与推理论证相结合,探索并论证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发展推理能力,渗透分类讨论和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理解圆周角的定义。通过与圆心角的类比,明确圆周角的两个特征:①顶点在圆上; ②两边都与圆相交,会在具体情景中辨别圆周角。 2.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经历操作、观察、猜想、分析、交流、论证等数学活动,体验圆周角定理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以及用几何言语表达的能力;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论证,渗透分类讨论、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4.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研究、添加辅助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问题诊断分析 教师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1)创设问题情景,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概念和性质的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在本课中要求列举一些典型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是不容易做到的;(2)不能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数学问题,展开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发展学生的教学思维;(3)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得,忽略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4)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关注不够,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对圆柱形海洋馆的构造缺乏了解,致使不能很好地理解视角、圆周角等概念;(2)对完全归纳法、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有困难;(3)一般到特殊的转化、辅助线的添加、论证过程的书写等都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点。

青岛市小学体育学科优质课评选教案

青岛市小学体育学 科优质课评选教案 课题:发展跳跃体能,提高身体协调性 内容: 1、跳跃:一脚蹬地踏跳越过一定高度——双脚落地。 2、游戏:“车轮接力赛” 学习阶段:水平二(三年级) 授课教师:丁吉鹏 工作单位:青岛大学路小学

青岛大学路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跳跃单元教学计划

课的设计说明 单位:青岛大学路小学执教人:丁吉鹏学习阶段:水平二(三年级)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激励的语言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的师生关系和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脚蹬地起跳,越过一定高度--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灵敏等素质。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的身心特点,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本课以独特的活动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利用踏板的不同的摆放方法,阶梯性的创设了各种跳跃的难度,通过个人练习、两人合作练习、四人小组练习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课题“发展跳跃体能,提高身体协调性”这一学习目标选择了两个教学内容: 1、跳跃:初步掌握一脚蹬地起跳,越过一定高度--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在练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跳跃方法,发展跳跃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2、游戏:“车轮接力赛”。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蹬地有力、双脚落地平稳、轻巧。 教学难点:蹬摆身体协调 六、教材分析与结构程序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水平二的水平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从而发展学生跳跃能力。本课最大特点是突破以往跳跃教材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新颖有趣、颜色绚丽的学具踏板贯穿全课,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本人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通过开始部分利用踏板做韵律操,充分热身, 2、通过基本部分的跳跃练习,利用踏板的不同摆放的方法,使高度和远度发生变化,从低到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用尺规作角教案

《用尺规作角》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按照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2.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 3.能够通过尺规设计并绘制简单的图案. 4.在尺规作图过程当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难点: 作图步骤和作图语言的叙述,及作角的综合应用. 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情境引入探索发现,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的和、差、倍,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图案设计.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探索发现 活动内容:如图2—14,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 图2-14 (1)请过C点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边. (2)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第二环节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活动内容:1.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 作法与示范:

第三环节角的和、差、倍 活动内容: 1.已知:∠AOB. 利用尺规作:∠A’O’B’,使∠A’O’B’=2∠AOB.2.已知:∠1,∠2 求作:∠AOB,使得∠AOB= ∠1+∠2 3.已知:∠1,∠2 求作:∠AOB,使得∠AOB= ∠1-∠2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1.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差、倍.3.借助于已经学的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来设计图案.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六环节图案设计 活动内容:用尺规作下面的图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优质课评选教案

孟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 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难点: 1. 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 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方法】资料查阅对比分析讨论点拨教学课时: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非常正确,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泡个热水澡吧!结果呢?——青蛙熟了!听了这个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或名人名言概括出故事的主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 二、孟子其人其书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在孔子学基础上,继承孔子的“仁”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现有《孟子》七篇传世。《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标于篇首的开头数字为题,标题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概括全篇内容,这与《论语》类似。全书共261章。它是先秦诸子中文学性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

八年级数学上册《用尺规作三角形》 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用尺规作三角形》教案 预设 目标 1.了解尺规作图. 2.掌握尺规的基本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尺规作图的步骤. 4.尺规作图的简单应用,解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画图,写出作图的主要画法. 难点写出作图的主要画法,应用尺规作图. 教具 准备 直尺、量角器 教法 学法 引导法,演示法. 教学 过程 (一)引入直尺、量角器、圆规都是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工具,大家 都知道用直尺可以画线,用量角器可以画角,用圆规可以画圆. 实际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在数学上叫做尺规作图. (二)新课 1.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请同学们探索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的线段. 已知线段a,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一条线段等 于已知线段a. 请同学们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例1已知:线段a、b、c.(画出三条线段a、b、c) 求作:△ABC,使得三边为线段a、b、c. 作法:(1)画一条线段AB,使得AB=c. (2)以点A为圆心,以线段b的长为半径画圆弧;再以点B为圆心,

以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C. (3)连结AC,BC. △ABC即为所求. 注意:几何作图要保留作图痕迹. 请同学们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 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线作等腰三角形 例题2 P89 请同学们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顺序). 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P90 做一做 请同学们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顺序) 练习:P91 练习 1、2 . (三)小结请同学们自己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板书设计例题1 例题2 作业 P93 习题2.6 A组1、2题. 教 学 反 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落花生优质课评选教案

《落花生》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于1922年创作。它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落花生优质课评选教案 【学习目标】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解题导入 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 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北师大版〈用尺规作角〉教案

课时课题:2.4 用尺规作角 授课教师: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及作已知角的和、差、倍. 2、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难点:角的和、差、倍的作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归纳总结、当堂训练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巩固训练、当堂达标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如图,要在长方形木板上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的一组对边在长方形木板的边缘上,另一组对边中的一条边为AB,请过C点画出与AB平行的另一边,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生1:很简单,我们只要利用推动三角板的方法就可以画出过点C且与AB平行的线。 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生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2:我认为过点C作∠DCE和∠BAC相等也可以画出与AB平行的线。 师:你是如何作∠DCE和∠BAC相等的? 生2:可以用量角器量取∠BAC的度数,再过点C画一个角∠DCE等于∠BAC。 师:这样画平行线的根据是什么? 生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可是如果你只有一个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的话,你还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思考。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尺规作角。(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1、能按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及作已知角的和、差、倍. 2、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将平行线的识别与作角的问题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巩固平行线判定的条件的同时,通过新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思考与探究状态,培养学生前后知识的连续性、一致性,为学习尺规作角打下良好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圆周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让学生探索和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灵活地应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圆的有关说理和计算问题。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既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又要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问题;【情感目标】: 1、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讨论的团队精神;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 难点: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想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圆规、三角板、自制教具、皮筋; 学生:学具、皮筋、圆规、量角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教具中的∠AOB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什么角? 【设计意图:选择新旧知识的切入点,既复习上节课内容,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2.教具演示顶点的移动

观察:当顶点移到C处时,这个角此时还是圆心角吗?它和圆心角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找出圆周角的基本特征.】 3.请同学给圆周角下定义. 4.在教具上用皮筋依次演示下列角,请同学们结合圆周角概念判断这些角是否为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用直观图形强化学生对圆周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二、师生互动启发猜想 【探究活动一】摆一摆:一条弧对的圆心角有几个,圆周角有几个?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和皮筋,通过由实验、观察等方法可得出:一条弧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圆周角有无数个; 【探究活动二】找一找:圆心与圆周角有几种位置关系? 充分的活动交流后,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小组派代表在展台上展示图片,说明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 ①圆心O在∠BAC的内部②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③圆心O在∠BAC的外部 请同学们思考除这三种位置关系外是否还有遗漏? 分别做出这三个图中的圆心角∠BOC, ①圆心O在∠BAC的内部②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③圆心O在∠BAC的外部

学校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学校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优,培养骨干教师,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评选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优质课评比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优质课评比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评委: 注:如果上述评委中本人参赛,则另安排学科评委,评委组老师要调课参加听评全部比赛老师的课。 三、评选程序 1.教研组内初评:11月23日—11月27日各教研组长组织教龄在1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45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的在职中青年教师在组内初评,人人参加,发挥集体力量,严格按程序推选出最优秀的人选,代表本组评选。 2.学校评比:各教研组推荐参加校级比赛名额,以教研组为单位,各组推荐至少2名教师参加评选。 3.学校评比活动时间安排:第15周(11月28日—12月4日) 四、评选要求 1.各教研组长要积极认真组织好本教研组的初评,各位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初评。 2.经初赛确定参加评选的人员后,教研组要做好参加评选教师的指导工作,发挥集体智慧,做好参加评选的一切准备。 3.评选内容自选,每位评选教师准备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用时45分钟。 4.各教研组于11月27日前将参加评选的教师名单、上课班级、上课内容上报给教务处。 5.全校教师在评选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听课。 6.教师们在听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7.各教研组在评选结束后必须围绕此次课堂教学评选开展一次集中的以评课为主的教研活动。 五、评选办法

评选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课后反思、多媒体教学手段四项内容。 1.教学设计:参赛老师就所带班级、所带学科在不打乱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备出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教案依据新课程改革中“备课”环节进行。每位参赛教师准备教案一式十二份,上课前交评委组。本环节占总成绩的20%。 2.执教上课:根据教案设计的具体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先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本环节占总成绩的60%。 3.课后反思:课后就上课的情况进行书面反思,总结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准备一式十二份,课后第二天交评委组。本环节占总成绩的10%。 4.课件制作使用:为促进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本次比赛要求上课老师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正确制作与使用课件。评委根据课件的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和使用的效果打出成绩。本环节占总成绩的10%。 5.四项成绩的总和为参赛教师的总成绩。教案、课件、课后反思于12月8日集中上传教务处存档。 六、表彰奖励 1.按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的情况,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2名、3名予以表彰及一定的物质奖励。 2.根据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的情况,优先推荐参加区级以上有关评比、培训进修等活动。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教务处 2015年11月23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