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区别

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区别
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区别

应付税款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一种方法,与纳税影响法相对。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因此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递延分配到以后期间的会计方法。实际上,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对税前利润(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利润)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逐渐确认和依法转销(过程中的积累和转回)的会计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实际作用是使公司的财务会计记录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相一致,即坚持按照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资产与负债)和固有程序(权责发生制)进行有关会计确认和计量,避免财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误解。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大类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净残值?

未注册的商标?非专利技术

开办费(Organization cost\Organization expense\organization costs)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

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支出。我国政府还规定,中外合资进行谈判时,要求外商洽谈业务所发生的招待费用不得列作企业开办费,由提出邀请的企业负担。

3,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不得列作开办费。

4,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不得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

出售:是为了取得现金为目的的。

转让:不一定是取得现金,投资、捐赠等等。当然也包括取得现金。转让概念大于出售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1、应收账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账面价值

2、存货: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净流量与成本(不同于合同价或市场价)

3、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法下):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

4、长期股权投资:一是控制、联营、合营投资的按可收回金额;二是小于20%的三无

投资,按类似金融资产当时的市场收益率(实际利率)对未来现金流量确定的现

值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1、出售固定资产收到价款400元,交营业税400*5%,增值税400*17%

2、出售无形资产收到价款400元,交营业税400*5%,

3、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收入交营业税

3、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经营租赁而缴纳的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新会计制度下的纳税核算

新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解析 作者:李建兵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并将逐步在其他企业中开始实施。现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所得税务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采用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差别: 《所得税准则》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小企业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即《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只允许采用应付税款法,《所得税准则》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二、不同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差别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项费用,并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间内,以达到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在具体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递延法和债务法。采用递延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按照原所得税率计算转回;采用债务法核算时,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应当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转回。利润表债务法是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当预期税率或税基发生变动时,必须对已发生的递延税款按现行税率进行调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当税率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 三、实例比较分析: 例:某企业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总额为200000元,2007年至2010年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均为240000元。该企业2006年底购入一台价值120000元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预计使用4年,会计上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设税法规定

2019年度基本会计(继续教育提高)100分

2019年会计继续教育(基础会计)考试题及 答案整理(100分) 单选 1、下列选项中,与资产类的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相同的是(D)。 D.成本类 2、要求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督的部门规章制度是(A)。A.《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下列关于实地盘存制的说法,错误的是(D)。D.实现了账存与实存之间的相互控制核对 4、利润表的作用不包括(D)。D.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有关数据 5、某项经济业务为万达公司收到东盛公司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台,价值500万元。设备已投入使用,则贷方科目为(A)。A.实收资本 6、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总值和权益总值,其内容反映在企业的(A)中。A.资产负债表 7、下列关于所有者权益的说法,错误的是(D)。D.反映的是企业与债权人的契约关系 8、下列关于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D)。D.集中核算利于企业促进内部各有关部门经济核算的积极性 9、下列不属于会计档案得是(D)。D.单位的预算、计划的文件材料

10、银行为公司代收光明公司购货款77 600元,银行已收妥并入账,但公司尚未接到银行收款通知。属于未达账项中的(C)。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11、下列关于复式记账法的说法,错误的是(D)。D.不登记实物资产的收付内容 12、1月末,万达公司按100元/人的标准提取职工食堂伙食补贴。企业职工共计123人,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56人,生产B产品工人35人,车间管理人员21人,行政管理部门人员11人。则应记入制造费用(C)。C.2100 13、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说法,错误的是(D)。D.有外币收支的企业,也要进行折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14、作为会计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规范的依据的是(A)。A.《会计法》 15、下列选项中关于会计账簿的说法,错误的是(A)。A.按用途不同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订本式账簿 16、会计信息要与其使用者相关,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B)。B.相关性 17、对于因对方单位撤销或债权人不存在等原因造成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在报经批准后转作(A)。A.营业外收入 18、实际收到资本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应计入()。C.资本公积 29、下列选项中关于会计账簿的说法,错误的是(A)。A.按用途不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精选】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的,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基础会计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本书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们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大家都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 学习会计学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让许多人都不知所措,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网站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学习了半个月对于****学习来说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有很多的困难。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有些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优先权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会计这个专业目前学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硬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所以在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会计学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我们应该努力、尽心的去做事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下周继续学习电算化,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会继续坚持我的学习态度, 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把握好这个机会,来武装我的头脑吧!现写到这,我一点点的体会。 为了学习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学院和系部的安排下,我于20xx年12月~20xx年2月,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在教师发展在线接受网络培训,学习了沃健、赵敏和梁飞媛老师讲授的《基础会计》。 一、学习内容 在线培训的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以沃健教授为首的基础会计教学团队所介绍的本门课程的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理念、难重点教学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前沿等。其中重点讲授了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理念、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5、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1)物(2)行为(3)人格利益(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4)规章: A: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 12、行政诉讼管辖一般由什么法院管辖: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13、行政诉讼判决生效规定: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一审裁定——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不上诉 14、民事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比较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比较 一、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分析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具有的与决策有关、改变决策的能力。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如果一项会计信息能帮助决策者根据过去和现在的事项预测未来的事项,则该信息具有预测价值。若一项会计信息能够使决策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测结果,则该信息具有反馈价值。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在失去影响决策的能力之前提供给决策者。 1.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 按照应付税款法计算的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按照本期应税所得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没有单独核算和反映。由于忽略了时间性差异的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从报表上“所得税”项目获得的会计信息仅仅是当期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该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其无法准确掌握当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不能有效预测企业未来发生的所得税费用。因此,按照应付税款法计算的所得税费用的预测价值不大。 纳税影响会计法认为,所得税是一项费用,与企业缴纳的其他税费一样,其是企业为了取得一定的收益而导致的资产流出,应视为费用处理。将所得税作为费用,就要遵循配比原则,在一定会计期间将其与收益进行配比,即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跨期分摊,将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分别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并将此影响数递延至以后

期间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时间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包括在利润表的“所得税”及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项”项目内。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在报税时使用加速折旧法,而进行会计处理时使用直线法,这使得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应益小于税前会计收益。这种时间性差异产生一项递延负债,即未来应交税金,会计处理时将未来应税金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此时,所得税费用不仅反映了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而且反映了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负债,即采用直线法比采用加速折旧法少计提折旧而产生的未来应交税金。这就使得财务报告使用者不仅了解当期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而且有助于其预测该差异在未来会计期间的转回数和对未来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因此,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和“递延税款”账户中的数字更具有预测价值。 2.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 应付税款法下的所得税费用就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因此,“所得税”账户的反馈价值在于,其反映了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会计收益经税法调整后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更大,其不仅通过“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反映了与应付税款法反映的相同的会计信息,而且通过“递延税款”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反映企业当期时间性差异转回或产生的金额,反映时间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的影响。 3.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均及时反映了企业当期应缴纳的

2017年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试题和答案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 1、甲企业2010年年末“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为3 000万元,“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 400万元,“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3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10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8 100 B.8 700 C.5 700 D.5 100 A B C D 2、某企业2008年4月1日从银行借入期限为3年的长期借款400万元,编制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时,此项借款应填入的报表项目是()。 A.短期借款 B.长期借款 C.其他长期负债 D.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A B C D 3、下列各项中,不影响营业利润的项目是()。 A.已销商品收入 B.原材料销售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D.股票投资所得收益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不应在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列示的是()。 A.对外出租无形资产摊销额 B.对外捐赠支出 C.对外出售商品成本 D.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成本 A B C D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支付给提供劳务人员的工资 B.支付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C.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D.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到的现金 A B C D 6、甲企业2010年6月30日“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5 000万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2 0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50万元,“工程物资”科目余额为500万元,“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为300万元。该企业2010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3 000 B.225 C.2 750

会计模拟实训心得体会

会计模拟实训心得体会 摘要:通过本实训学习,让我们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国家的《会计法》、《税法》、《金融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职业道德》等有关法规。加强了我们对会计核算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核算方法的运用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会计模拟实训心得体会一 不知不觉,为期一周的实训课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对于会计专业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却又赋予激情的过程!通过本次实训,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较好的认识,学会了会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懂得了细心和谨慎是作为一个好的会计工作人员所必备的条件。 在本次会计实训中,我们实训的内容以一个较大的模拟单位的会计资料为基础,结合专业教材的内容,对会计主体的必要简介,相关资料的提供,有关经济业务的提示和说明等等。在实训中,我们充当单位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训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训。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

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 我们以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等。在学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训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训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会计。 实训的第一天就开始登记凭证,之前从来没有实训过,和同学们在底下自己做。老师在上边简单的提点一下!当老师说开始登记凭证时,面对着实训时自己桌上的做账用品,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久久不敢下笔,深怕做一步错一步,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开始一笔一笔地登记。一天下来觉得好累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看到自己做的账单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有了前两天的经验,接下来的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再根据记帐凭证填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填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等的工作就相对熟练多了。不过我知道我离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人员还很远很远,但是我正在努力的学习这些知识。 经过这些天的实训,使我对会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

会计法的适用范围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1.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I 2.会计关系,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一一《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1.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注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一一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2.典型代表:《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 3.《会计法》 制定时间:1985年1月21日通过,1993年12月29日修订,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 现行的《会计法》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地位:《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I 主要内容:《会计法》主要规定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管理权限、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职责权限,并对会计法律责任做出了详细规定。I 4.《注册会计师法》 【历史进程】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以第13号主席令颁布,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 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主要内容: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与注册、注册会计师承办的业务范围和规则、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问题,以及与注册会计师有关的法律责任。 (二)会计行政法规一一“XXX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1.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注意】国务院一一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2020年(财务会计)会计与税收制度差异(国税稽查人员专用)

(财务会计)会计与税收制度差异(国税稽查人员专 用)

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会计、税法中的公允价值 税法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第6号令2003年1月23日第十一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公允价值是指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公平成交价值” 会计 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劳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确定的原则: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的市场,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如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应比照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其相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确定。 所得税的核算——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

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能够转回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企业所得税核算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一经采用,不得随意变更。 ——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企业根据当期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企业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应交所得税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因此,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企业首先应当合理划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界限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可以选择递延法或债务法进行核算。在采用递延法核算时,在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但是,在转回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时,应当按照原所得税税

2017会计继续教育-基础会计(答案试验100分)

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时,尽管从法律形式上看并没有取得其所有权,但是会计上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A.实质重于形式 B.相关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正确答案:A 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是()。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原始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正确答案: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移交人员对自己经办且已经移交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不再承担法律责任 B.专人负责监督移交 C.必须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移交 D.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 完整 正确答案:A 全面清查是指对本企业的全部财产(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进行的盘点和核对。其适用范围不包括()。 A.企业撤销、合并、资产重组或改变隶属关系时 B.企业清产核资时 C.年终决算前 D.普通员工调离工作前 正确答案:D 下列不属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的是()。

A.账务处理程序简单明了,容易理解,便于掌握 B.总账登记详细,方便对账查账 C.无需对记账凭证进行汇总,而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D.利用科目汇总表可以进行发生额的试算平衡,保证记账的正确性 正确答案:D 某项经济业务为万达公司收到东盛公司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台,价值500万元。设备已投入使用,则贷方科目为()。 A.实收资本 B.固定资产 C.资本公积 D.盈余公积 正确答案:A 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经历投入、使用与退出三个阶段 B.过程分为采购、生产与销售 C.过程分为购进、销售 D.阶段分为收入、付出 正确答案:D 向银行借入长期借款300,000元,转入本单位存款户,此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是()。 A.引起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同时等额增加 B.只涉及到负债项目内部一个项目增加,一个项目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C.引起资产项目内部一个项目增加,一个项目减少 D.只涉及股东权益内部一个项目增加,一个项目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正确答案:A 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不包括()。 A.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具有从事会计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

会计学习心得体会

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了解 ——听《会计基础知识》一课有感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会计学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信托作为四大金融工具之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托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信托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此时,会计学在信托业的管理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托业工作者,就必须要对会计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听完余蒙同学的课后,我回去仔细看了其制作的PPT,对里面的会计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我为了正确地了解其中的会计核算流程,特意去图书管查阅了有关资料。从中我了解到会计核算方法只是三种会计方法中的一种,另外两种会计方法是是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所谓的会计方法是指会计主体作用于会计客体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或反映和控制企业、事业、行政、团体等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运用的业务技术手段。而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核算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等七种方法。 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 经济业务编制财务报告 财产清查成本计算 图1 会计核算方法关系 上图显示了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的方法体系,下

面我将这七种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1、设置账户,设置账户就是根据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需要设置会计账户的数量、名称,每个会计账户所包含的内容、计量、记录和核算的方法与要求,以及各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上图可知,设置账户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设置账户包括设置总分类账户、设置明细分类会计账户两种。设置账户的作用在于:能够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实际工作中,账户格式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账户名称、日期和摘要、凭正号数、增加和减少金而,在账户的左右两方中,到底哪一方记增加额,哪一方记减少额,取决于各账户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所反映的是资金平衡关系。复式记账的经济内容是会计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自具有独立的含义,并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存在着,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会引起每一个具体形式的价值数量变化,就使复式记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记账组织体系。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目前我国法定的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凭证。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人或单位填制原始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原始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只有审核后并认为正确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并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认真填制和审核凭证可以为记账、算账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还可以检查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合法性、合理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办理几个及业务中的责任,通过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使有关责任人在其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利用凭证填制、审核的手续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

《会计法》#(精选.)

《会计法》 第一章总则 一、选择题 1、1999年修订版《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就是。 A 进一步明确了依法建帐的基本要求 B 完善了会计记帐规则 D 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C 完善了会计监督制度 答案:D 2、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秩序,制定本会计法。 A保证会计核算准确 B保证会计资料真实 C保证会计资料完整 D规范会计行为 答案:B C D 3、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会计主管人员 C会计人员 D单位负责人 答案:D 4、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

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A 暗示 B 授意 C 指使 D 强令 答案:B C D 5、在会计工作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充斥我们的生活,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A私设小金库 B会计信息失真 C假数字 D假报表 答案:B C D 6、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制定本会计法。 A加强经济管理 B加强财务管理 C提高经济效益 D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答案:A B C D 7、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公司、企业 D事业单位 答案:A B C D 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A人民银行 B财政委员会 C财政局 D人大常委会 答案:C 9、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A会计机构 B审计机构 C会计账簿 D有关档案 答案:C 10、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A审计机构 B财政局 C会计机构 D会计人员 答案:C D

会计法律体系

会计法律体系 定义: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其他授权机关制定的,用来规范会计核算实务、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主体和会计人员职责,以便及时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会计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包括三个层次: 会计法律 会计行政法规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会计关系: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两种关系) 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共有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是会计法律制度中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考点) 立法宗旨: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市场秩序。 主要内容:会计工作的基本目的、会计管理权限、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职责权限、会计法律责任。 1985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1985年5月1日开始实施 1993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同日实施 199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 颁布和修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注册会计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依据:会计法 1990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五章二十三条,职责、权限、任免和奖惩。 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1年1月1日施行。(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负责;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企业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或者隐瞒事实的财务报告;有关部门或机构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索要财务报告; 如违法应承担的责任。)

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区别

应付税款法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一种方法,与纳税影响法相对。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因此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递延分配到以后期间的会计方法。实际上,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对税前利润(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利润)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逐渐确认和依法转销(过程中的积累和转回)的会计方法。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实际作用是使公司的财务会计记录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相一致,即坚持按照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资产与负债)和固有程序(权责发生制)进行有关会计确认和计量,避免财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误解。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大类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其特点是:当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时,必须按预期税率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净残值? 未注册的商标?非专利技术 开办费(Organization cost\Organization expense\organization costs)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

会计继续教育[会计法]参考题及答案

高效能时间管理 1.“个人时间管理”等于“组织时间管理”。(错误) 2.时间是管理的高抗体。(正确) 3.时间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孤儿”。(正确) 4.时间是企业中唯一绝对的生产力单位,任何管理模式,若不尊重时间的绝对性,终将失败。(正确) 会计法解读 1.由于公司、企业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因此对其会计核算要作出特别的规定。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公司、企业不同于其他单位的有()。 公司、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本质上与其他单位不同公司、企业的会计前提了和原则与其他单位不同公司、企业会计的法律要求与其他单位不同公司、企业在会计核算上与其他单位不同 2.会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涉及到的财产、行为和信息资料。(正确) 3.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包括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部门规章。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总会计师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4.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规范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正确) 5.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会计法》修订的重要方面。(正确) 6.依法建账是会计核算中的最基本要求之一,这里所说的“依法建账”的“法”是指()。《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公司法》《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其他一些法律、行政法规 7.因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承担第一责任,所以会计人员对本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没有责任。(错误 8.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一般情况下对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具有制定权的部门是()。 财政部审计署统计局税务局 9.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是()。 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单位负责人 10.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正确) 11.根据《会计法》规定,我国主管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审计署统计局国务院财政部 12.账外设账就是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目的而设置的多本内部管理账。(错误) 13.单位采购员要求商场售货员采用“套开发票”的手段,为其提供虚假“发票联”,两人的行为均属于()。变造会计凭证伪造会计凭证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伪造会计账簿 14.《会计法》首要的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正确) 15.某企业为取得银行贷款,调整了损益表上的利润金额,该行为属于()。 伪造会计凭证伪造会计账簿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变造财务会计报告 16.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应当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错误) 17.《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必须依照规定办理会计事务,这里的“各单位”不包括()。 国家机关个体工商户社会团体事业单位 18.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正确) 19.依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伪造会计资料的是()。以虚假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 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改变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 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由于差错导致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 20.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债权是指单位未来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 各种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应交款项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 21.我国的会计年度是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与我国的计划财政年度保持一致。(正确) 22.各单位据以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依据是()。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计划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未来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知识问答 1、《会计法》是哪年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律,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进入了社会主义法制化的新时期。 2、《会计法》首次修改、再次修订各是什么时候?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再次对会计法进行修订,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3、《会计法》的意义是什么? 《会计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是会计行为的最高法律规范,它为规范经济秩序提供了重要法律保证。 4、《会计法》的目的是什么?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5、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

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6、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包括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体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以及以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主体的政府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体系,规范了我国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 7、哪个行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8、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是谁?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9、《会计法》对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规定是什么?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 10、《会计法》对单位会计资料的规定是什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1,会计监督2,金融法的基本原则3,货币政策4,单位存款5,保证二,单项选择(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检查对象的是() A .各单位的经济活动 B .各单位的会计行为 C .各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D .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下列各项中,属于出纳人员不得从事的工作的事() A .现金收付 B . 库存现金日记账的登记 C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 D .收入,费用明细账的登记 3,商业汇票出票后,对收款人产生的效力为() A .就票据金额享有付款请求权 B .基于出票人的付款委托使其具有承兑人的地位 C .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 D .对汇票进行承兑后,即成为汇票上的主债务人 4,下列关于支票使用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事() A .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 B .单位和个人在异地的各种款项结算 C .单位和个人的各种现金结算 D .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 5,下列不属于我国金融法的渊源的是() A .民法 B .宪法 C .行政法规 D .国际条约 6,下列不属于银行业的金融工具的是() A . 定期和活期存款单 B . 国债 C .本票 D . 汇票 7,中国人民银行可以() A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账户透支 B .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 C .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D .直接认购,包销国债 8,对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代替人民币流通的人员的处罚是() A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 . 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C . 没收违法所得 D . 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9,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对商业银行实施接管? A .严重违法经营 B .重大违法行为 C .可能发生信用危机 D .擅自开办新业务 10,下列对贷款的分类是按照贷款的性质来分的是() A .自营贷款 B .票据贴现 C .中期贷款 D .特定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