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霍乱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预案)霍乱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预案)霍乱应急处理预案

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局霍乱疫情应急处理

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2、应急分级

2.1 重大霍乱疫情(I级)

2.2 较大霍乱疫情(II级)

2.3 一般霍乱疫情(III级)

3、组织机构

3.1 领导小组

3.2 霍乱疫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

3.3 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3.4 卫生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

4、监测与报告

4.1 监测

4.2 信息报告

5、霍乱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结5.1 霍乱疫情的分级响应

5.2 霍乱疫情的终结

5.3 霍乱疫情后期评估

6、保障措施

6.1 人员保障

6.2 物资保障

6.3 资金保障

7、制定与解释

8、实施时间

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局霍乱疫情

应急处理预案

(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霍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霍乱疫情,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大和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都市<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理成都市青羊区范围内重大霍乱疫情和霍乱大范围流行。

2.应急分级

根据霍乱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霍乱疫情划分为三级:重大(Ⅰ级)、较大(Ⅱ级)和一般(Ⅲ级)。

2.1 重大霍乱疫情(I级)

霍乱在我区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其他区(县),有扩散趋势。

2.2 较大霍乱疫情(Ⅱ级)

霍乱在我区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区(县)。

2.3 一般霍乱疫情(Ⅲ级)

霍乱在我区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组织机构

3.1 领导小组

3.1.1发生较重、严重、特别严重霍乱疫情后,在区政府领导下,根据霍乱疫情应急处理的需要,区卫生局成立霍乱疫情应急

处理领导小组,由区卫生局及区执法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组成,区卫生局主要领导人担任组长,负责全区霍乱疫情卫生应急处理的统一决策、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区卫生局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设立办公室,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是:收集霍乱疫情发生、发展及控制处理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实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组织专家制定霍乱疫情的应急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开展效果评价;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报请区政府启动《成都市青羊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3.1.2霍乱疫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

区卫生局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市霍乱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霍乱疫情监测、预测、预警工作;制定和完善霍乱疫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组织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护专业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

3.2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区卫生局可根据防控工作需要成立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聘

请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食品卫生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对全区霍乱疫情应急准备和处理提出咨询和建议;指导全区霍乱疫情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指导开展预测、预警工作;对全区霍乱疫情的调查处理、医疗救治进行技术指导和评估;承担区霍乱疫情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和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安排的其它技术工作。

3.3卫生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是霍乱疫情卫生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霍乱疫情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发生霍乱疫情后,医疗卫生机构要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开展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3.3.1医疗机构职责

主要负责病人的抢救、运送、诊断、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和对院内病人的控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3.3.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负责辖区内霍乱疫情的诊断、病例个案调查、现场处理和及时按程序上报疫情工作,负责隔离霍乱病人、管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疫点消毒。开展霍乱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

检测。

3.3.3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职责

负责本区内的卫生监督工作,按照卫生局要求,对事件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开展卫生学调查,对污染食品、饮用水依法开展控制,以及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执法监督。必要时,可请求市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对我区的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监测与报告

4.1监测

4.1.1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实施全区的监测工作,每年5至10月开展腹泻病人、重点人群、外环境、食品的霍乱监测。

4.1.2 各级医疗机构做好腹泻病人检诊和登记工作,发现疑似霍乱的腹泻病人,应立即进行实验室诊断,并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无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霍乱的腹泻病人,应向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开展实验室诊断。

4.1.3 疫情发生后,在上级的指导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疫区、疫点内人群、环境和食品等霍乱监测,为疫情处理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4.2信息报告

4.2.1霍乱疫情的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霍乱疫情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霍乱疫情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霍乱疫情发生后,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必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4.2.1.1责任报告单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包括: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霍乱疫情监测机构;

区卫生行政部门;

区人民政府;

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霍乱疫情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机构如检验检疫机构。

4.2.1.2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包括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对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接受非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的举报。

4.2.1.3报告时限、程序和方式

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霍乱疫情,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核实,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

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分别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严重、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区卫生行政部门可同时上报卫生部。

报告方式包括:口头报告、电话或传真报告、网络报告、书面报告(报告卡、专题报告、报表)。

4.2.2报告内容

4.2.2.1首次报告

霍乱疫情发生后,责任报告人应对事件的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可能的原因、拟采取的措施、发展趋势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及其联系方式进行报告。

4.2.2.2阶段报告

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在阶段性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4.2.2.3总结报告

霍乱疫情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5.霍乱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结

5.1霍乱疫情的分级响应

根据霍乱疫情在我区域内发生,或者我区受到霍乱疫情波及的情况,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作出事件分级的初步判断,根据事件严重程度作出分级响应。

5.1.1严重(I级)霍乱疫情的应急响应

如果初步判断为严重或者特别严重霍乱疫情,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报请省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同时报卫生部),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一旦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为严重或者特别严重霍乱疫情,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并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调查处理。

区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有关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及上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

5.1.2较重(II级)霍乱疫情的应急响应

如果初步判断为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

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迅速组织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隔离救治、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环境生物样品采集和消毒处理等紧急控制措施,密切监测事件发展,提出应急工作建议。同时,按照规定向区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情况,必要时,可同时报国家卫生部。

一旦确认为在我区发生较重霍乱疫情,区卫生局建议区人民政府立即成立霍乱疫情应急处理指挥部。区人民政府应及时作出应急响应,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疫情信息收集、组织人员的疏散安置、依法进行疫区的确定与封锁、隔离和舆论宣传工作;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并根据区卫生局的建议或突发霍乱疫情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区霍乱疫情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我区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服从市卫生局和区政府(应急处理指挥部)的调度,支援突发霍乱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霍乱疫情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

5.1.3一般(III级)霍乱疫情的应急响应

如果判断为一般霍乱疫情,由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霍

乱疫情综合评估,迅速组织医疗、疾控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霍乱疫情的现场处理工作,并按照规定向区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必要时,向区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建议。同时,区卫生行政部门成立霍乱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开展霍乱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可请求市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5.2霍乱疫情的终结

霍乱疫情应急结束需符合以下条件:霍乱疫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严重(Ⅰ级)霍乱疫情的应急结束由省人民政府或省霍乱疫情指挥部或省卫生厅的决定实施。

较重(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结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或市霍乱疫情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般(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结建议,报请区人民政府或区霍乱疫情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霍乱疫情终结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5.3霍乱疫情后期评估

霍乱疫情应急结束后,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6. 保障措施

6.1 人员保障

区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成立疫情处理应急队伍。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演练和考核,不断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6.2物资保障

区疾控中心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器械、消毒药品、检测试剂等;卫生执法监督所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也要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

6.3资金保障

区财政局每年应建立储备应急防疫物资、疫情预防控制、疫情监测等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7、本预案由区卫生局负责解释。

8、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卫生霍乱预案通知

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局办公室2006年11月23日印

(共印10份)

霍乱应急处理预案样本

***霍乱应急解决预案 为及时发现我镇霍乱疫情,迅速采用有效控制方略和办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关于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目 保证一旦发生霍乱流行疫情和重大突发疫情,能迅速查清,并及时采用有效办法予以迅速控制和扑灭。 二、疫情鉴定与分级 (一)疫情鉴定 卫生院在接到霍乱疫情报告后,应成立临床、流行病和检查等小组,及时对疫情进行核算,并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本次职责范畴,拟定疫情级别,提出相应控制办法。浮现首例病例必要由省级组织专家进行核算确诊。 (二)诊断原则 1、诊断原则 对有腹泻,伴有呕吐病人,从粪便或吐泻物检出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或夏秋季节霍乱流行期间疫区内,在腹泻伴呕吐病人血清中检查出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抗体有明显升高者即可诊断。 2、诊断原则 (1)疑似病例 具备下列三项之一者: ①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激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浮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病例。

②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者。 ③浮现无痛性腹泻或伴有呕吐,且粪便或呕吐物霍乱弧菌迅速辅助诊断检测实验阳性病例。 (2)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下列三项之一者均可视为临床诊断病例: ①疑似病例寻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者; ②疑似病例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者; ③在一起确认霍乱暴发疫情中,具备直接接触史且在同一潜伏期内浮现无痛性腹泻或伴呕吐症状者。 (3)实验室确诊病例 ①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培养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者。 ②在疫源检索中,粪便或肛拭子标本检出O1群或/和O139群霍乱弧菌先后各6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3、暴发疫情定义 霍乱暴发是指一定地区一定人群中,在短时间内(普通指霍乱最长潜伏期)突然浮现较多霍乱病例,其发病率超过普通流行年平均发病水平。(三)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霍乱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即可启动本预案。 对于既往无疫情地区,发生本地感染霍乱病例时,可参照本预案执行。 三、对策与办法

应急救援演练脚本

顺泰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脚本 第一项致开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工友们: 大家上午好 !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六合安监办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河口区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多次会议。为贯彻落实河口区安监局、六合安监办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同时为了检验公司员工及义务消防应急组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考核日常消防训练、教育的技能和成效,提高员工疏散、自救能力和管理者现场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使员工在演习中受到锻炼和教育,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使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公司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我公司特举行此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导热油炉泄漏引发火灾)演练。在这里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演练的基本情况:今天上午东营顺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导热油炉因管线阀门松动发生泄漏,引起火灾,1人中毒晕倒且手部皮肤小面积被火焰灼伤。经现场紧急抢修堵漏成功,火势得到控制,最后被扑灭。 事故猛于虎,安全记心间。希望广大职工都能紧绷安全之弦,共同创建平安顺泰。在此我谨代表顺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对参与此次应急预案演练的各位领导和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预祝本次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我宣布东营顺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正式开始!

第二项总指挥现场指挥部示意,演习开始。 (一)解说:1名操作工正在对设备例行巡检,行至锅炉房附近时忽然听到可燃气体报警仪响起,发现有烟雾从锅炉房窜出。操作工立即呼叫当班班长(李勇年)。 场景一 (吴海亭):“操作室,操作室,收到请回答” 操作班长(李勇年):“收到,请讲!” (吴海亭):“报告班长,锅炉房附近探测报警器发出泄漏报警,请穿戴好防护用品,到现场查看。” 操作班长(李勇年):“明白”。 场景二 2名操作工(高建华、王海洋)接到班长指示迅速佩戴好防护用品到达锅炉房查看,发现1名工人(于保礼)晕倒在地,迅速把现场晕倒的员工背出事故现场放置到上风处,一名职工(高建华)迅速从操作室拿出急救箱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另一名职工(王海洋)返回现场查看。发现导热油炉管线阀门松动发生泄漏。 (二)解说:此时1名职工(高建华)正在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另一名职工返回现场查看。发现导热油炉管线阀门松动发生泄漏。伤者因导热油挥发气体中毒。中毒者晕倒,手部小面积皮肤被火焰灼伤。临时施救方法为: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患者补充适量水分和葡萄糖溶液。皮肤小面积灼伤,有刺痛感,

02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有限责任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风险的来源、特性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3.2 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突发的传染病疫情,可能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或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等,严重时会造成社会动荡,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4 事件分级 4.1 重大疫情 发生肺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4.2 较大疫情 发生新型肺炎疫病例;发生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他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4.3 一般事件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㈠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领导小组 组长:XXXXXXX(校长),电话:XXXXXXX 副组长: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成员:XXXXXXX 职责:根据传染病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本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措施,检查、督导学校各部门、各班级防控工作开展和落实。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维护校园稳定,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校长室: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 2.卫生室:对患者提供基本救护的同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消毒。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病情况进行登记、检测与排查。 3.政教处:限制或停止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假期及长假后对学生流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如有到过疫区的学生,则对其进行跟踪观察,督促班主任坚持执行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卫生室联系。 4.办公室: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5.总务处:做好保障措施,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做好防护用品等传染病防控物资供应,做好应急保障。 ㈡日常管理机构 卫生室具体负责学校日常突发传染病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应急预案)霍乱应急处理预案

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局霍乱疫情应急处理 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2、应急分级 2.1 重大霍乱疫情(I级) 2.2 较大霍乱疫情(II级) 2.3 一般霍乱疫情(III级) 3、组织机构 3.1 领导小组 3.2 霍乱疫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 3.3 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3.4 卫生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职责 4、监测与报告 4.1 监测 4.2 信息报告

5、霍乱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结5.1 霍乱疫情的分级响应 5.2 霍乱疫情的终结 5.3 霍乱疫情后期评估 6、保障措施 6.1 人员保障 6.2 物资保障 6.3 资金保障 7、制定与解释 8、实施时间

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局霍乱疫情 应急处理预案 (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霍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霍乱疫情,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大和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都市<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成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理成都市青羊区范围内重大霍乱疫情和霍乱大范围流行。 2.应急分级 根据霍乱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霍乱疫情划分为三级:重大(Ⅰ级)、较大(Ⅱ级)和一般(Ⅲ级)。 2.1 重大霍乱疫情(I级) 霍乱在我区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其他区(县),有扩散趋势。 2.2 较大霍乱疫情(Ⅱ级) 霍乱在我区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区(县)。 2.3 一般霍乱疫情(Ⅲ级) 霍乱在我区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组织机构 3.1 领导小组 3.1.1发生较重、严重、特别严重霍乱疫情后,在区政府领导下,根据霍乱疫情应急处理的需要,区卫生局成立霍乱疫情应急

疫情霍乱疫情桌面演练脚本

2015年一起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 第一部分演练情况简介 夏秋季是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霍乱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提高应急专业队伍的业务技能,建立、健全霍乱疫情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今天,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这里举行突发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演练。 本次演练模拟我县一名农民参加宴席后感染霍乱弧菌,出现剧烈腹泻,先后于村卫生室、县人民医院诊治,县人民医院对该起疫情报告,县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处置,县卫生局启动应急响应并组织相关单位展开处置工作直至解除应急响应的全过程。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对《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肠道传染病处置技术方案》、《安徽省霍乱疫情处置技术方案》等文件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2.进一步强化疫情处置流程,提高应急队的处置能力。特别是在个人防护、现场流调、标本采集、疫点疫区消杀宣传教育等方面。 3.建立中心不同科室与人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强化应急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 二、演练类型

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规定,今天组织的演练内容为综合性演练,形式为桌面推演。 三、演练方式 本次演练采用投影、解说、问答及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由演练解说人员根据情景事件提出问题,分别请各组参演人员回答,结束后由演练评估组对演练进行点评。 第二部分演练 主持人:下面请中心领导***宣布演练开始 ***宣布:**一起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现在开始! 情景一: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字幕旁白】 20**年9月7日上午11:10,**疾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人民医院电话报告,称该院收治1例腹泻病人,有呕吐和无痛性腹泻症状,霍乱弧菌快速检测阳性,初步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并网络报告。目前该患者已隔离救治,现请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查明原因。 问题1:疫情值班人员接到疫情报告时需具体询问那些信息?【值班人员回答】 问题2:接到报告后,疫情值班人员应该怎样做? 【值班人员回答】 问题3:疫情值班人员做好疫情报告记录后,并将疫情立即报告了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应作何安排?

公司防控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XXXX公司 防控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 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按照甲类管理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肺炭疽、甲型 H1N1流感以及新发现或突然发生,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人民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或其他传染病爆发或流行,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公告形式明确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一、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各部门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水平,规范疫情控制进程中的具体作业行为,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和影响,保障公司员工及顾客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性股炎预防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目标 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认识。完善和规范疫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工作,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按规定和上级要求成立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本部门疫情的预防工作。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管理 公司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原则上由总经理担任,特殊时期可由在岗的其他副经理担任,统筹管理、全面负责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对业务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五、预警机制 根据国家发布的有关疫情预警信息,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有针对性的公布预警信息或解除预警戒信息。各部门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获悉重大疫情的信息后,应立即落实预防措施,做好部门员工与顾客的安抚工作。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前言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霍乱潜伏期最短3~6小时,最长为数天,一般为12~72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水样、黄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高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属太湖流域,历史上是霍乱的常发地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出现高强度流行,九十年代也出现过反复。八十年代以稻叶型为主,九十年代为小川型,1998年后为O139与小川型并存,2000年后以O139为主。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霍乱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苏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2? 部门职责 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霍乱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1 区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霍乱应急处置所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2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霍乱疫情监测的信息收集;开展传染病疫情的核实、调查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霍乱防制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2.4 医疗机构负责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带菌者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5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

xx年疫情霍乱疫情桌面演练脚本1.doc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 第一部分演练情况简介 夏秋季是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霍乱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提高应急专业队伍的业务技能,建立、健全霍乱疫情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今天,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这里举行突发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演练。 本次演练模拟我县一名农民参加宴席后感染霍乱弧菌,出现剧烈腹泻,先后于村卫生室、县人民医院诊治,县人民医院对该起疫情报告,县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处置,县卫生局启动应急响应并组织相关单位展开处置工作直至解除应急响应的全过程。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对《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肠道传染病处置技术方案》、《安徽省霍乱疫情处置技术方案》等文件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2.进一步强化疫情处置流程,提高应急队的处置能力。特别是在个人防护、现场流调、标本采集、疫点疫区消杀宣传教育等方面。 3.建立中心不同科室与人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强化应急意识和应急管理能力。 二、演练类型 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规定,今天组织的演练内容为综合性演练,形式为桌面推演。 三、演练方式 本次演练采用投影、解说、问答及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由演练解说人员根据情景事件提出问题,分别请各组参演人员回答,结束后由演练评估组对演练进行点评。 第二部分演练 主持人:下面请中心领导***宣布演练开始 ***宣布:**一起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现在开始! 情景一: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字幕旁白】**疾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人民医院电话报告,称该院收治1例腹泻病人,有呕吐和无痛性腹泻症状,霍乱弧菌快速检测阳性,初步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并网络报告。目前该患者已隔离救治,现请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查明原因。 问题1:疫情值班人员接到疫情报告时需具体询问那些信息?【值班人员回答】问题2:接到报告后,疫情值班人员应该怎样做? 【值班人员回答】 问题3:疫情值班人员做好疫情报告记录后,并将疫情立即报告了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应作何安排? 情景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字幕旁白】县疾控中心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人员于11:30分到达县医院进行核实和调查处理等疫情处置工作 问题4:针对此类疫情,应急小分队应由哪些人员组成,需要采取怎样的应急防护措施?【应急办人员回答问题】 问题5:根据目前获得的疫情信息,应急小分队在前往调查处理前应做好哪些准备,需携带哪些物品?【应急人员回答问题】 问题6:应急小分队到达现场,进入感染病房,穿戴防护物品。 一名队员现场演示。 问题7:到达现场后,首要任务是什么,病人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流调人员回答】 问题8:现场流调结束,在感染隔离病房的不同区域脱放防护物品。 一名队员现场演示。 问题9:针对患者,化验室应该采集哪些样品?开展哪些工作?【检验人员回答】 【字幕旁白】对患者现场流调显示:病例李某、男、44岁、农民、家庭住址为大杨乡**村**庄,自诉在3时开始出现腹泻、呕吐症状,粪便为黄色稀水样便,量多。自4日10时在**村诊所治疗,症状无好转,每天腹泻约10余次。x月6日晚20时乘出租车转到**人民医院传染科就诊。入院时精神较差,中度脱水表现x月7日上午11:10实验室快速检测霍乱弧菌阳性。患者自诉除x月3日中午参加升学宴外,发病前7天内无其他在外就餐史和可疑饮食暴露史,无类似病例接触史。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确定重点调查升学宴及患者家庭情况。应急小分队继续对患者的家庭及升学宴举办者的家庭环境、食品、水源及密切接触者展开调查、采样及消杀工作。对疫源地进行消毒。 问题10:根据此次疫情,采集哪些样品?采集样品的标准是什么,采样时应注意什么?【检验人员回答】 场景三:突发事件报告及进一步处置 【字幕旁白】x月9日上午9时县疾控实验室报告该患者x月6日一份粪便样本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医院 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一总则 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按照甲类管理的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以及新发现或突然发生,造成或者有可能造成人民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或其他传染病爆发或流行。 (一)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性非典型性股炎预防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以适应我院做为全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的需求,提高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加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2、坚决服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和协调,整合医院有效资源,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夯实工作责任,做到有备无患。 3、所有医务人员时刻牢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尽量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掌握工作主动权。

4、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服从领导的决策和调度。 5、依法管理,对因分配任务执行不力造成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三)防控经费 医院设立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医疗救护设施完善,人才培训,防控物资储备等。 (四)奖励 依据国家规定对参加突发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的医护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对医疗救护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医疗救护工作致伤,致残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抚恤;对拒不服人领导及畏缩不前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和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在上级各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医院成立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领导小组,负责集中处理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各项防控工作。 (二)工作机构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疗救治组、卫生防疫组、后勤保障组,各自承担相应工作及职责,统一指挥,共同完成预防、处理和善后工作。 (三)组织机构

企业防控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响应和处置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危险源辨识 3.1.1 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传染。 3.1.2 职工出差途中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源。 3.1.3 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3.2 事件的特性 3.2.1 传染病特性 3.2.1.1 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疾或死亡。 3.2.1.2 我国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度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3.2.1.3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2.1.4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2.1.5 丙类传染病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2.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性 3.2.2.1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企业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脚本

演练安排 时间: 预定于11月22日进行疫点消毒拉动演练桌面演练和演练预演。 议程安排: 1、9:00以前报到 2、9:00-10:00桌面正式演练,记入总体演练成绩。 3、10:00-10:40消毒方法现场培训。 4、10:40-11:40观摩市疾控中心应急队演练。 5、13:30-17:00各县市区队预演。 预定于11月23日正式演练

*****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脚本 开幕仪式 时间:2012年11月23日上午8:30 地点:市急救中心 主持人: 主持人: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参加****市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请按照指示就座。 下面请本次演练总指挥讲话并宣布演练开始: 演练总指挥: 下面我宣布2012年*****疾控系统疫点消毒拉动演练现在开始 应急演练过程 疫情发生背景 场景一:疫情背景介绍(8:40-8:45) 演练现场主持人:对疫情背景进行解说: 2012年11月23日凌晨2时,某医院腹泻病门诊接诊一病例,该病例于22日晚,出现剧烈腹泻,次数频繁,水样便,伴有呕吐,严重脱水。该门诊以疑似霍乱病例收治并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区疾控中心随即向区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接报后,经初步核实,该病例于两个月前到某沿海省份打工,于21日回家,20日曾在当地某次聚餐中进食过海产品,经当地卫生部门确认,该次聚

餐引起了霍乱暴发疫情,结合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该病例符合霍乱临床诊断病例标准(WS289-2008)。区疾控中心已按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 场景二:应急处置机制启动,市疾控中心开展现场处置并已完成部分任务(8:45-8:50) 演练现场主持人:进行解说: 市疾控中心立即向市卫生局汇报,市卫生局成立医疗专家组,对病例开展救治,市疾控中心启动霍乱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现场处置,现已初步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区、疫点划定,病例呕吐物、粪便采样、密切接触者隔离调查等工作,现需对患者家庭等部分疫点环境及污染物进行终末消毒。 演练现场办公室已通知各消毒处置应急分队迅速开展疫点消毒。 启动疫点消毒处置部分 场景三:各消毒演练队伍集结 地点:市急救中心演练队伍等候区 时间:(8:50-9:00) 场景:各消毒处置应急分队(每队5人:4名处置队员,1名司机)接受指令,于8:50前,到达指定地点。 指挥长发布指令:“各应急分队集结,依次进入等候区列队。” 各应急分队按照市疾控中心、***********顺序依次进场,在按县区划分的等候区自西向东列队。

学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教学文案

卓楼小学传染病疫情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置”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分级响应”的处置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积极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二、疫情报告 ㈠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的医疗卫生人员、分管校长韩连明、校长鹿启钧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学校内的班主任、辅导员、年级主任等其他人员为疫情的直接报告人。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疫情时,责任报告人应立即报告市疾控中心。 1、报告程序(见图1)

图1、卓楼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图 三、疫情分级及响应 三级:学校发生1例或散发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时,立即报镇疾控中心。镇疾控中心接报后,迅速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学校在接到确诊信息后,应立即上报教育局;必要时镇疾控中心通知镇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 二级:学校有多例相同症状的传染病病例发生时,镇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三级响应的措施外,应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市疾控中心接报后应立即派专业人员指导处理,镇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级:学校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县疾控中心在接报后除迅速采取二级响应的措施外,市疾控中心应迅速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立即通报市卫生执法监督所参与现场处理,并将初步调查结果迅速报市卫生局。市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到现场组织领导疫情处理。 四、各部门职责 ㈠政府职责: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疫情发生地的镇政府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现场指挥工作,负责工作协调和后勤保障。重大疫情报请县政府组织成立现场指挥机构。 ㈡教育行政部门职责:督促学校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检查和督导,确保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人员、物资、措施落实到位。

霍乱应急演练脚本

霍乱应急演练脚本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演练方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技能,建立健全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本演练方案,加强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水平,完善组织协调,监测信息报告,强化预警预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实践技能,提高应急处理和控制疫情扩散的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演练原则 本次演练的原则为:针对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管理、分级负责、规范措施、协调配合、加强监测、注重预警。 三、组织机构 为了使此次演练科学、规范、有序进行,保质保量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演练目的和效果,特成立演练考核小组。 组长:XXX(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副组长:XXX(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考核组成员 XXX、XXX(负责考核应急反应速度、考核人员、物资装备等) 四、参加演练单位 参加单位: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区中心医院、各乡镇卫生院。 五、演练模式 本次演练分为现场演练和点评培训两个阶段。1、电话通知,考核值班应急能力和物资配备情况;2、区疾控现场模拟演练操作;3、各机动队抽签演练。模拟现场设计:将西北门物业设置为居民户。2人模拟病人。 第一部分考核应急反应速度和人员、物资装备 应急办电话通知各卫生院机动队。 通话内容:我是卫生局医政科,现接疫情报告在某小区内发生高度可疑霍乱病人,要求你单位霍乱机动队、120医疗救治人员由分管院长带队立即奔赴现场进行疫情处理。 电话通知完毕记录时间,机动队到达目的地后记录时间。见表1。 机动队到达后,由考核组一名成员清点机动队人员数、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见表2;考核组另一名成员清点机动队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药品及采样物品数量,注意药品是否过期,见表3。 第二部分实战演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脚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脚本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石棉县2012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演练脚本背景 2012年11月16日下午2点~接X医疗单位电话报告: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3人~病例均有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并且3人均因为同学关系于11月月15日与一名在绵阳X中学就读初中同学有过聚会~听说该同学是因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放假回石棉。经X医院医生会诊分析~认为此事件为一起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立即报告县CDC请求调查处理~并将3名学生留置在隔离病房。 场景一疫情报告 一、时间:2012年11月16日下午2时10分 二、地点:县疾控中心办公室 三、场景内容:县疾控中心值班电话铃响~值班人员接 听,电话8862015或8860072,: ——你好~县疾控中心吗, ——X报告:我是X医院X医生~今下午在接诊病人中发现3人均有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并且因为是初中同学关系~3人均在11月15日与一名在绵阳X中学就读同学有过聚会~听说该同学是因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 --------------------------可以编辑的精品文档,你值得拥有,下载后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 疫情放假回石棉。现在3名学生体温都是中度发热、病情不重~现在留置在医院病房内等待处置。 ,1, 县疾控中心值班人员详细询问并记录报告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及联系方式~疫情概况、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和已采取的措施, ,2, 疫情值班人员迅速向中心主任汇报~由中心主任向卫生局报告~报告信息完整。 四、现场评估要点:报告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场景二应急响应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2时50分 二、地点:中心主任办公室、疾控中心应急物质准备间、各科室和报告X单位。 三、场景内容: 1、中心主任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由中心应急办公室主任迅速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2、应急办主任立即组织流调组、消杀组、检测检验组人员到达现场~穿戴好防护服,二级防护,。 3、到达现场后~打开所带物品~评估组人员对各组所带物品检查是否齐备~并记录。 三、现场评估要点:响应及时性、应急人员组成、应急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XX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工作应急预案 1 范围 本预案规定了病毒感染疫情事件的响应和处置程序。 适用于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 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 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 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 危险源辨识 3.1.1 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传染。 3.1.2 职工出差途中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源。 3.1.3 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3.2 事件的特性 3.2.1 传染病特性 3.2.1.1 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 疾或死亡。 3.2.1.2 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度的 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3.2.1.3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2.1.4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 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2.1.5 丙类传染病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 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2.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性 3.2.2.1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企业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3.2.2.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霍乱应急演练脚本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治演练方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技能,建立健全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本演练方案,加强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水平,完善组织协调,监测信息报告,强化预警预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实践技能,提高应急处理和控制疫情扩散的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演练原则 本次演练的原则为:针对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管理、分级负责、规范措施、协调配合、加强监测、注重预警。 三、组织机构 为了使此次演练科学、规范、有序进行,保质保量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演练目的和效果,特成立演练考核小组。 组长:XXX(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副组长:XXX(区疾控中心副主任)

考核组成员 XXX、XXX(负责考核应急反应速度、考核人员、物资装备等) 四、参加演练单位 参加单位: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区中心医院、各乡镇卫生院。 五、演练模式 本次演练分为现场演练和点评培训两个阶段。1、电话通知,考核值班应急能力和物资配备情况;2、区疾控现场模拟演练操作;3、各机动队抽签演练。模拟现场设计:将西北门物业设臵为居民户。2人模拟病人。 第一部分考核应急反应速度和人员、物资装备 应急办电话通知各卫生院机动队。 通话内容:我是卫生局医政科,现接疫情报告在某小区内发生高度可疑霍乱病人,要求你单位霍乱机动队、120医疗救治人员由分管院长带队立即奔赴现场进行疫情处理。 电话通知完毕记录时间,机动队到达目的地后记录时间。见表1。 机动队到达后,由考核组一名成员清点机动队人员数、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见表2;考核组另一名成员清点机动队所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药品及采样物品数量,注意药品是否过期,见表3。 第二部分实战演练 疫情背景:XX区东台社区“美食饭店”发生一起可疑食源性霍乱疫情,近期本市无霍乱疫情发生及输入性病例。

地震灾区霍乱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地震灾区霍乱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作者:————————————————————————————————日期: ?

地震灾区霍乱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为指导地震灾区及时、高效、有序地处理可能发生的霍乱疫情,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的规定,结合地震后灾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地震灾区霍乱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及社会安定。 三、预案启动条件 在地震灾区范围内,凡发生霍乱病例1例及以上的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四、疫情的判定、分级和报告 (一)诊断标准。 霍乱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4—1995》执行。 1.疑似霍乱诊断标准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 2.确定霍乱诊断标准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情,粪便培养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临床诊断:具备(2)。 确诊病例:具备(1)或(3)或(4)。 (二)疫情的分级。 根据疫情的流行特征,分级实施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的效果,将疫情分为三级,严重霍乱疫情(Ⅰ级),较严重霍乱疫情(Ⅱ级),一般霍乱疫情(Ⅲ级)。

霍乱疫情防治应急预案【最新版】

霍乱疫情防治应急预案 一、制定目的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为应对医院霍乱疫情,促进医院霍乱防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霍乱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快速地采取各项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我院发现霍乱(疑似)病人或我县启动霍乱应急预案后,医院霍乱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我院启动本预案。 三、应急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霍乱的防治意识,做好人员、技术、物资、药品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疫情及时分

析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疫情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各小组按预案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 3、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各小组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和健全工作制度和职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属地管理,加强合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霍乱的防治培训,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霍乱疫情,要广泛组织和动员公众参与霍乱的防治处理。 四、组织机构: (一)组织体系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医疗救治专家组: 组长: 成员:吕召民郑程余小汉邹艳清饶正良郑松柏蒋云吉王玉姣3、救治应急小组: 组长: 成员: 4、疫情防控小组: 组长: 成员: 5、物资保障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