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共沸物

常见的共沸物
常见的共沸物

常见的共沸物

共沸物组分的沸点(度) 组成(w/w) 共沸点(度)

水--乙醇 100--78、5 5--95 78、15

水--正丙醇--97、2 28、8--71、2 87、7 水--异丙醇--82、4 12、1--87、9 80、4 水--正丁醇--117、7 37、5--62、5 92、2 水--异丁醇--108、4 30、2--69、8 89、9 水--叔丁醇--82、5 11、8--88、2 79、9 水--异戊醇--131、0 49、6--50、4 95、1 水--正戊醇--138、3 44、7--55、3 95、4 水--氯乙醇--129、0 59、0--41、0 97、8 水--乙醚--35 1、0--99、0 34

水--乙腈--81、5 14、2--85、8 76

水--丙烯腈--78、0 13、0--87 70、0 水--甲酸--101 26--74 107

水--丙酸--141、4 82、2--17、8 99、1

水--乙酸乙酯--78 9、0--91 70

水--二氧六环--101、3 18--82 87、8

水--氯仿--61、2 2、5--97、5 56、1 水--四氯化碳--77、0 4、0--96 66、0 水--二氯乙烷--83、7 19、5--80、5 72、0 水--苯--80、4 8、8--91、2 69、2 水--甲苯--110、5 20--80 85、0 水--二甲苯--137-140、5 37、5--62、5 92、0 水--吡啶--115、5 42--58 94、0

水--二硫化碳--46 2、0--98、0 44

甲醇--二氯甲烷 64、7--41 7、3--92、7 37、8 甲醇--氯仿--56、2 12--88 55、5

甲醇--四氯化碳--77、0 21--79 55、7

甲醇--丙酮--56、2 12--88 55、5

甲醇--苯--80、6 39、1--60、9 57、6 甲醇/甲酸甲酯/环己烷 17、8/48、6/33、6 50、8

乙醇--乙酸乙酯 78、3--78、0 30--70 72、0

乙醇--苯--80、6 32--68 68、2

乙醇--氯仿--61、2 7--93 59、4

乙醇--四氯化碳--77、0 16--84 65、1

乙醇/苯/水78、3/80、6/100 19/74/7 64、9

乙酸乙酯--四氯化碳78、0--77、0 43--57 75、0

乙酸乙酯--环己烷 46--54 71、6

乙酸甲酯--环己烷83--17 54、9

氯仿--丙酮 61、2--56、4 80--20 64、7

甲苯--乙酸 101、5--118、5 72--28 105、4

请问有什么方法把甲醇与水分开得到99以及的甲醇,直接精馏可以不

可以,我给山东寿光做过一台甲醇精馏塔,可以做到塔底连续出甲醇含量不大于0、1%,塔顶连续出甲醇含量大于99、9%以上的,属于连续精馏塔,连续进料,塔径根据您的处理量而定,联系方式:,,华东理工大学徐承中

课题名称:低能耗制备无水乙醇工艺条件探索

申请人:徐承中职称:高工

核定所需学生数:3课题完成时间:2008、12

实验室:实验十楼224联系人:徐承中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十楼220

课题背景:

无水乙醇常用于工业有机合成,就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使用量很大。近年来它被大量用于制各汽油醇(ga.coho1)与取代抗爆剂四乙基铅。随着其它工业的发展.酒精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国内工业生产无水乙醇主要用两种方法:共沸脱水法与加盐萃取精馏法,这两种方法采用的进料都就是95%的乙醇。即先用普通塔精馏得到95%的乙醇水共沸物.形成共沸物的过程耗能较太。以节能为目的来研究无水乙醇的分离技术越来越多,目前国外所研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精馏法、膜法与吸附法。

本课题主要对上述3种分离方法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评估,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措施。

创新点:

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评估,这样得出的结论具有生产指导意义,可进行技术转让。

要使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多度,请问乙二醇与水的配比就是多少?

乙二醇—水型,因为乙二醇的沸点高,使用中不宜蒸发损失,且冰点低,含水95%时可达-50℃。闪点高,不易着火,安全性好,既适合严寒地区,又适合高负荷发动机高温工作的要求,且原料易得,就是目前广发应用的防冻液。

乙二醇型;浓度配比为:55%——液45%——水、沸点:107℃;冰点:-40℃。

根据所需预防的温度,可以配入1~3倍的水,通常当水按1:1的比例混合使用时,将使冷却液的冰点降至-36、7℃。

2009-2012年乙腈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乙腈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溶剂。如作为抽提丁二烯的溶剂,合成纤维的溶剂与某些特殊涂料的溶剂。在石油工业中用于从石油烃中除去焦油;酚等物质的溶剂。在油脂工业中用作从动植物油中抽提脂肪酸的溶剂,在医药上用于甾族类药物的再结晶的反应介质。在需要高介电常数的极性溶剂时常常使用乙腈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混合物:含乙腈84%,沸点76℃。乙腈就是医药(维生素B1),香料的中间体,就是制造均三嗪氮肥增效剂的原料。也用作酒精的变性

剂。此外,还可以用于合成乙胺;乙酸等,并在织物染色;照明工业中也有许多用途。2008年全球乙腈价格逆势暴涨,2008年下半年大部分化工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跳水,乙腈价格出现了逆势上扬。从08年中期的2万元/吨上涨到08年年底的6万元/吨,2009年1月更就是从6万元/吨迅速上涨到了12万元/吨。全球丙烯腈减产就是乙腈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乙腈就是利用丙烯腈废水提取的副产品,而丙烯腈就是腈纶纤维与ABS树脂等的主要原料,世界丙烯腈主要下游产品腈纶对丙烯腈需求增长缓慢,世界丙烯腈产能由2002年的640万吨/年降到了2007年的586、6万吨/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外的丙烯腈大量减产,乙腈的原料供应出现问题。乙腈的下游71%用于制药行业,10%用于农药行业,其她主要就是溶剂与试剂。目前医药与农药对乙腈的需求保持稳定,导致乙腈需求与供应出现缺口,因此价格大幅上涨。

2009年3月,乙腈价格快速下跌,3月中旬跌至68000元/吨,与最高时期的127000元/吨相比下降了46、45%,其价值有望逐渐回归。而此前,乙腈市场供应不足的局面十分突出,由于能替代乙腈的产品还没问世,因此导致乙腈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从2008年初的1、75万元/吨一路逆市上涨到年底的6万元/吨,并创下2009年1月12万元/吨的天价水平。虽然有业内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瞧乙腈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会有所缓解,但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乙腈供应短缺还应引起业界的关注。全球约70%的乙腈产量用于制药行业,用来合成维生素A、可的松、碳胺类药物及其中间体,还用于制造维生素B1与氨基酸。一些市场观察员表示,乙腈被用来将食品与药品等产品分解成各种组分,以检测它们的安全性或效力,其供应紧张令人担心。国内的乙腈价格从2008年中期的2万元/吨上涨至2008年底的6万元/吨,春节过后更就是飙升至12万元/吨以上。在价格大幅飙升的过程中,其原料价格却出现了大幅下挫,可见乙腈生产的利润有多大。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乙腈的上游产品——丙烯腈的生产商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削减丙烯腈装置开工率,一些装置的开工率甚至降到50%。丙烯腈产量的大幅削减导致了乙腈产量的大幅减少。2008年,全球丙烯腈需求比2007年下降了约15%,这就是丙烯腈历史上需求降幅最大的一年。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丙烯腈下游市场需求疲软,从而导致2008年全球丙烯腈需求下挫至约440万吨/年。据称,2008年全球丙烯腈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75%,到了第四季度开工率甚至下降至55%的低位;2009年第一季度开工率比去年第四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仍远低于满负荷生产的水平。由于需求复苏与库存降低,亚洲丙烯腈生产商正加紧提高装置开工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乙腈的产量,从而缓解当前乙腈市场供应短缺的局面。

本研究咨询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化学工业协会、国内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内容翔实、统计精确的资料与数据。报告立足于我国乙腈行业现状,从乙腈行业的发展环境、进出口状况、竞争格局、行业内主要企业发展情况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深度剖析,全面展示乙腈行业现状,揭示乙腈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同时对我国主要的乙腈公司的发展情况、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乙腈市场各细分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发展策略。本报告就是乙腈生产行业、经营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乙腈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与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中证网讯安信证券最新的分析报告显示,乙腈价格逆势暴涨:08年下半年大部分化工产品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跳水,乙腈价格出现了逆势上扬。从08年中期的2万元/吨上涨到08年年底的6万元/吨,近期更就是从6万元/吨迅速上涨到了12万元/吨。报告预计,乙腈价格上涨可能持续到2009年年底。

报告认为,全球丙烯腈减产就是乙腈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乙腈就是利用丙烯腈废水提取的副产品,而丙烯腈就是腈纶纤维与ABS树脂等的主要原料,世界丙烯腈主要下游产品腈纶对丙烯腈需求增长缓慢,世界丙烯腈产能由2002年的640万吨/年降到了2007年的586、6万吨/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外的丙烯腈大量减产,乙腈的原料供应出现问题。乙腈的下游71%用于制药行业,10%用于农药行业,其她主要就是溶剂与试剂。目前医药与农药对乙腈的需求保持稳定,导致乙腈需求与供应出现缺口,因此价格大幅上涨。

报告预计,乙腈价格上涨可能持续到2009年年底:美国、西欧、日本(三者合计丙烯腈产能占全球的60%以上)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艰难,那么其自身的丙烯腈产量将难以恢复至危机以前。我国的乙腈产量也从07年的2、5万吨下降到08年1、9万吨。而2007年全球乙腈的总消费量为7万~7、5万吨,产量的下降短期难以恢复。我们预计乙腈价格高位可能持续到2009年年底。

报告认为,上市公司里拥有乙腈产能的主要有大庆华科与上海石化。大庆华科拥有3000吨产能,上海石化拥有4000吨产能,大庆华科由于原料市场化定价,完全成本在4万元/吨,上海石化由于就是内部结算,完全成本在8000元/吨。大庆华科如果其她化工业务不亏损,乙腈产量达到2000吨,贡献EPS达到0、94元/股左右。上海石化目前拥有丙烯腈产能13万吨,丙烯腈全年平均开工率按70%计算,全年可贡献净利润约5个亿,上海石化总股本72亿,将增加EPS约0、07元。

但报告也提示:随着乙腈价格的暴涨,丙烯腈的开工有可能恢复,同时已经有合成乙腈的装置计划在2009年底投产,乙腈的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

我国异丁醇市场缺口长期存在未来仍需依赖进口

[我的钢铁] 2007-10-12 08:24:59

异丁醇生产与消费向亚洲转移

2006年世界异丁醇生产能力为47、3万t/a,亚洲就是最大的生产地区,生产能力占世界总能力的30、2%。

近年来,由于西欧丁辛醇生产过剩使得世界一些生产厂商大幅减产或转产,如欧洲羰基化学品公司2006年关停3、0万t/a异丁醇装置。预计到2008年前美国、西欧等地区新增异丁醇生产能力可能性不大,国外异丁醇生产能力将维持在47、3万t/a左右。

亚洲与一些中东地区由于缺口较大,需求增长快,将有一定新增产能,而异丁醇原料异丁醛供应问题也将成为这些地区扩大异丁醇产能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印度安得拉(Andhra)石化公司(APL)考虑到国内增长的需求,计划将羰基合成醇生产能力增加87%,其2002年停产的异丁醇装置也将重新投产并扩能。

2006年全球异丁醇消费量约为45万t,美国、西欧、日本、韩国与东南亚5个地区就是世界主要的出口地区;亚洲等地区的异丁醇需求增长较快、产能不足,就是主要进口地区。

在美国,异丁醇主要用于生产润滑油添加剂,占总消费量的35%,其余用于表面涂料、粘合剂等复合溶剂与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由于欧洲国家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限制,羰基醇生产逐年下降,德国就是最大的异丁醇出口国,异丁醇主要用于生产乙酸异丁酯。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亚洲经济的稳步增长,羰基醇需求量将呈现增长趋势,但由于近期欧洲一些羰基醇装置的停工,预测2008年异丁醇的供应情况仍将十分紧张。

供需矛盾日益凸现未来仍需依赖进口

原料瓶颈制约新增产能速度缓慢

近年,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及羰基醇新建装置的增多,我国异丁醇生产能力有了一定的增长,2006年为8、15万t/a,产量6万t左右。主要生产企业情况见表1。

2010年前后,中海油计划利用渤海重质原油在天津建设1500万t/a大炼油项目,渤海化工集团将为乙烯下游配套,建设23万t/a丁/辛醇装置,届时,我国的异丁醇生产能力将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近几年,在国际丁/辛醇市场火爆的情况下,国内羰基醇生产装置通过优化,或调节装置正异构比的方法,均力争多产正丁醛,而异丁醇生产原料异丁醛的产量较少,同时国内新戊二醇的生产又占用了一定比例的异丁醛原料,因此异丁醇原料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原料供应难以自给自足的矛盾日益明显。

当前我国异丁醇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占总量的50%~62%,其她用于生产乙酸异丁酯,并可替代正丁醇用于家具、汽车喷漆、塑料涂膜等领域。2006年国内异丁醇表观消费量约21万t,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26万t,市场缺口巨大,2010年前后随着渤海化工集团羰基醇装置的建成,异丁醇供需矛盾将有一定改善,但对于快速增长的需求来说仍就是杯水车薪,市场缺口仍然存在。

俄罗斯产品主战国内市场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异丁醇消费国,每年都需大量进口,2006年我国共花费外汇1、4976亿美元进口异丁醇14、57万t。进口货源主要为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进口供应与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贸易,分别占47、1%、29%与12、6%。2006年国内异丁醇进口来源见表2。

2006年,俄罗斯异丁醇产品占国内进口市场供应量的48、4%,就是最大的供应国,该国的异丁醇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其次就是马来西亚、香港分别占进口总量的13、4%与10、8%。以上三地的货量占总进口量的72、6%,再加上这三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地域便利条件,因此成为我国异丁醇市场竞争压力的主要来源。此外,中国台湾与美国也就是稍有规模的进口来源地。

2006年我国异丁醇主要进口海关为满洲里海关、拱北海关、黄埔海关、南京海关、宁波海关、深圳海关,这6个海关进口量占国内总进口量的97、3%。可见,华东地区异丁醇市场需求旺盛,缺口较大。

今后几年,我国将进入羰基醇建设的高峰期,随着这些项目的竣工,我国异丁醇的产量将有一定幅度提高,但由于国内异丁醇产品需求旺盛,进口产品仍将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预计2008年进口量将达到16万t。

提升产品质量发展高附加值下游产品

当前,我国异丁醇应用范围比较狭窄,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异丁醇下游衍生物产品的开发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所需具有特殊性能、附加值高的特种增塑剂大多需要进口,在技术与市场等方面都要受制于国外,为此企业亟需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异丁醇下游配套产品开发力度,开发出有潜力的特殊增塑剂品种,或者生产附加值高的其她下游产品,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来源:江苏化工网)

各种溶剂的沸点表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与烃不溶剧毒 甲胺-6、3 就是多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 就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 戊烷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 二氯甲烷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她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 乙醇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环己烷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二元共沸物简表..

序号组分名称沸点/℃质量百分比/% 1 水乙醇100 78.4 78.1 4.5 95.5 2 水正丙醇100 97.2 87.7 28. 3 71.7 3 水异丙醇100 82.5 80. 4 12.1 87.9 4 水正丁醇100 117.8 92.4 38 62 5 水异丁醇 100 108 90 33.2 66.8 6 水仲丁醇 100 99.5 88.5 32.1 67.9 7 水叔丁醇 100 82.8 79.9 11.7 88.3 8 水正戊醇 100 137.8 96 54 46 9 水 2-甲基-1-丁醇100 131.4 95.2 49.6 50.4 10 水 2-甲基-2-丁醇100 102.3 87.4 27.5 72.5 11 水2-戊醇100 119.3 92.5 38.5 61.5 12 水3-戊醇100 115.4 91.7 36 64 13 水正己醇100 157.9 97.8 75 25 14 水正庚醇100 176.2 98.7 83 17 15 水正辛醇100 195.2 99.4 90 10 16 水烯丙醇100 97 88.2 27.1 72.9 17 水苯甲醇 100 205.2 99.9 91 9 18 水糠醇100 169.4 98.5 80 20 19 水苯100 80.2 69.3 8.9 91.1 20 水甲苯100 110.8 84.1 19.6 80.4 21 水二氯乙烷 100 83.7 72 8.3 91.7 22 水二氯丙烷 100 96.8 78 12 88 23 水乙醚100 34.5 34.2 1.3 98.7 24 水二异丙醚100 68.4 62.2 4.5 95.5 25 水乙基正丙基醚100 63.6 59.5 4 96 26 水二异丁基醚100 122.2 88.6 23 77 27 水二异戊基醚100 172.6 97.4 54 46 28 水二苯醚100 259.3 99.3 96.8 3.2 29 水苯乙醚100 170.4 97.3 59 41 30 水苯甲醚100 153.9 95.5 40.5 59.5 31 水间苯二酚二乙醚100 235 99.7 91 9 32 水甲酸正丙酯100 80.9 71.9 3.6 96.4 33 水甲酸正丁酯100 106.8 83.8 15 85 34 水甲酸异丁酯100 98.4 80.4 7.8 92.2 35 水甲酸正戊酯100 132 91.6 28.4 71.6 36 水甲酸异戊酯100 123.9 89.7 23.5 76.5 37 水甲酸苄酯100 202.3 99.2 80 20 38 水乙酸乙酯100 77.1 70.4 6.1 93.9 39 水乙酸正丙酯100 101.6 82.4 14 86 40 水乙酸异丙酯100 91 77.4 6.2 93.8 41 水乙酸正丁酯100 126.2 90.2 28.7 71.3 42 水乙酸异丁酯100 117.2 87.5 19.5 80.5 43 水乙酸正戊酯100 148.8 95.2 41 59

常见共沸混合物

8月28日 常见共沸混合物 近期想低温下蒸出DMF,于是想共沸的方式,但没找到很好的共沸体系.下面是一些常见共沸体系. (a)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水沸点100℃) 溶剂沸点/℃ 共沸点/℃ 含水量/% 溶剂沸点/℃ 共沸点/℃ 含水量/% 氯仿 61.2 56.1 2.5 甲苯 110.5 85.0 20 四氯化碳 77.0 66.0 4.0 正丙醇 97.2 87.7 28.8 苯 80.4 69.2 8.8 异丁醇 108.4 89.9 88.2 丙稀腈 78.0 70.0 13.0 二甲苯 137-40.5 92.0 37.5 二氯乙烷 83.7 72.0 19.5 正丁醇 117.7 92.2 37.5 乙睛 82.0 76.0 16.0 吡啶 115.5 94.0 42 乙醇 78.3 78.1 4.4 异戊醇 131.0 95.1 49.6 乙酸乙酯 77.1 70.4 8.0 正戊醇 138.3 95.4 44.7 异丙醇 82.4 80.4 12.1 氯乙醇 129.0 97.8 59.0 乙醚 35 34 1.0 二硫化碳 46 44 2.0 甲酸 101 107 26 (b)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 共沸混合物组分的沸点/℃ 共沸物的组成(质量)/% 共沸物的沸点/℃ 乙醇-乙酸乙酯 78.3,78.0 30:70 72.0 乙醇-苯 78.3,80.6 32:68 68.2 乙醇-氯仿 78.3,61.2 7:93 59.4 乙醇-四氯化碳 78.3,77.0 16:84 64.9 乙酸乙酯-四氯化碳 78.0,77.0 43:57 75.0 甲醇-四氯化碳 64.7,77.0 21:79 55.7 甲醇-苯 64.7,80.4 39:61 48.3 氯仿-丙酮 61.2,56.4 80:20 64.7 甲苯-乙酸 101.5,118.5 72:28 105.4 乙醇-苯-水 78.3,80.6,100 19:74:7 64.9 共沸的二个溶剂间沸点不要相差太大,这可能是经验之说.

常见的共沸物

常见的共沸物 共沸物组分的沸点(度) 组成(w/w) 共沸点(度) 水--乙醇 100--78、5 5--95 78、15 水--正丙醇--97、2 28、8--71、2 87、7 水--异丙醇--82、4 12、1--87、9 80、4 水--正丁醇--117、7 37、5--62、5 92、2 水--异丁醇--108、4 30、2--69、8 89、9 水--叔丁醇--82、5 11、8--88、2 79、9 水--异戊醇--131、0 49、6--50、4 95、1 水--正戊醇--138、3 44、7--55、3 95、4 水--氯乙醇--129、0 59、0--41、0 97、8 水--乙醚--35 1、0--99、0 34 水--乙腈--81、5 14、2--85、8 76 水--丙烯腈--78、0 13、0--87 70、0 水--甲酸--101 26--74 107 水--丙酸--141、4 82、2--17、8 99、1 水--乙酸乙酯--78 9、0--91 70 水--二氧六环--101、3 18--82 87、8 水--氯仿--61、2 2、5--97、5 56、1 水--四氯化碳--77、0 4、0--96 66、0 水--二氯乙烷--83、7 19、5--80、5 72、0 水--苯--80、4 8、8--91、2 69、2 水--甲苯--110、5 20--80 85、0 水--二甲苯--137-140、5 37、5--62、5 92、0 水--吡啶--115、5 42--58 94、0 水--二硫化碳--46 2、0--98、0 44 甲醇--二氯甲烷 64、7--41 7、3--92、7 37、8 甲醇--氯仿--56、2 12--88 55、5 甲醇--四氯化碳--77、0 21--79 55、7 甲醇--丙酮--56、2 12--88 55、5 甲醇--苯--80、6 39、1--60、9 57、6 甲醇/甲酸甲酯/环己烷 17、8/48、6/33、6 50、8 乙醇--乙酸乙酯 78、3--78、0 30--70 72、0 乙醇--苯--80、6 32--68 68、2 乙醇--氯仿--61、2 7--93 59、4 乙醇--四氯化碳--77、0 16--84 65、1 乙醇/苯/水78、3/80、6/100 19/74/7 64、9 乙酸乙酯--四氯化碳78、0--77、0 43--57 75、0 乙酸乙酯--环己烷 46--54 71、6

[参考实用]常见的共沸物

常见的共沸物

又称恒沸物,是指两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时,其组分与沸点均保持不变。这实际是表明,此时沸腾产生的蒸汽与液体本身有着完全相

同的组成。共沸物是不可能通过常规的蒸馏或分馏手段加以分离的。并非所有的二元液体混合物都可形成恒沸物,一些例子列在了下面。这类混合物的温度-组分相图有着显著的特征,即,其气相线(气液混合物和气态的交界)与液相线(液态和气液混合物的交界)有着共同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如此点为最高点,则称为正恒沸物;如此点为最低点,则称为负恒沸物。大多数恒沸物都是负恒沸物,即有最低沸点。 非均相共沸精馏分离叔丁醇和水的方法 专利号:20XX1001603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共沸精馏分离叔丁醇和水方法。采用包括精馏塔的精馏装置,非均相共沸精馏分离叔丁醇和水,其过程,常压下将叔丁醇与水的恒沸物或混合物,按恒沸物或混合物与共沸剂环已烷的质量比为0.3~1.5,加入精馏塔的塔釜中,在塔釜为60-80℃进行全回流,全回流结束后,采出分相器中富集的水,当塔顶在64~83℃,塔釜在70~87℃,以回流比为1~5,采出三元共沸物收集在分相器中,分相器上层的环己烷和叔丁醇有机相采出备用。再以回流比1-4,在塔顶62-82℃下由塔顶采出环己烷-水及少量环己烷-叔丁醇的混合物后,在塔釜82-88℃,塔顶82-83℃下从塔顶得到纯度为98.2wt%的叔丁醇产品。本发明的优点是,共沸剂的用量少,叔丁醇的一次收率高。 乙醇沸点78.3乙醇与水二元共沸沸点78.1二元共沸组成:水4.4%,乙醇95.5%要想精馏得到无水乙醇需加人苯,三元共沸。 ?【PDF下载】化学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国标)15种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

常见的共沸混合物的组成及共沸点

共沸物,又称恒沸物,是指两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时,其组分与沸点均保持不变。这实际是表明,此时沸腾产生的蒸汽与液体本身有着完全相同的组成。共沸物是不可能通过常规的蒸馏或分馏手段加以分离的。并非所有的二元液体混合物都可形成共沸物,科学堂在下列表格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共沸物组成及其共沸点。这类混合物的温度-组分相图有着显著的特征,即,其气相线(气液混合物和气态的交界)与液相线(液态和气液混合物的交界)有着 共同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如此点为最高点,则称为正共沸物;如此点为最低点,则称为负共沸物。大多数共沸物都是负共沸物,即有最低沸点。值得注意的是:任一共沸物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外压而言。对于不同压力,其共沸组分和沸点都将有所不同;实践证明,沸点相差大于30K的两个组分很难形成共(恒)沸物(如水与丙酮就不会形成共沸物)。 (a)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水沸点100℃) (b)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

常见的共沸物 共沸物组分的沸点(度)组成(w/w) 共沸点(度)水--乙醇 100--78.5 5--95 78.15 水--正丙醇--97.2 28.8--71.2 87.7 水--异丙醇--82.4 12.1--87.9 80.4 水--正丁醇--117.7 37.5--62.5 92.2 水--异丁醇--108.4 30.2--69.8 89.9 水--叔丁醇--82.5 11.8--88.2 79.9 水--异戊醇--131.0 49.6--50.4 95.1 水--正戊醇--138.3 44.7--55.3 95.4 水--氯乙醇--129.0 59.0--41.0 97.8 水--乙醚--35 1.0--99.0 34 水--乙腈--81.5 14.2--85.8 76 水--丙烯腈--78.0 13.0--87 70.0 水--甲酸--101 26--74 107 水--丙酸--141.4 82.2--17.8 99.1 水--乙酸乙酯--78 9.0--91 70 水--二氧六环--101.3 18--82 87.8 水--氯仿--61.2 2.5--97.5 56.1 水--四氯化碳--77.0 4.0--96 66.0 水--二氯乙烷--83.7 19.5--80.5 72.0 水--苯--80.4 8.8--91.2 69.2 水--甲苯--110.5 20--80 85.0 水--二甲苯--137-140.5 37.5--62.5 92.0 水--吡啶--115.5 42--58 94.0 水--二硫化碳--46 2.0--98.0 44 甲醇--二氯甲烷 64.7--41 7.3--92.7 37.8 甲醇--氯仿--56.2 12--88 55.5 甲醇--四氯化碳--77.0 21--79 55.7 甲醇--丙酮--56.2 12--88 55.5 甲醇--苯--80.6 39.1--60.9 57.6 甲醇/甲酸甲酯/环己烷 17.8/48.6/33.6 50.8 乙醇--乙酸乙酯 78.3--78.0 30--70 72.0 乙醇--苯--80.6 32--68 68.2 乙醇--氯仿--61.2 7--93 59.4 乙醇--四氯化碳--77.0 16--84 65.1

各种溶剂的沸点表

液氨 -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 戊烷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 二氯甲烷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 乙醇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苯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环己烷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常见的共沸混合物的组成及共沸点

常见的共沸混合物的组成及共沸点 共沸物,又称恒沸物,是指两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时,其组分与沸点均保持不变。这实际是表明,此时沸腾产生的蒸汽与液体本身有着完全相同的组成。共沸物是不可能通过常规的蒸馏或分馏手段加以分离的。并非所有的二元液体混合物都可形成共沸物,科学堂在下列表格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共沸物组成及其共沸点。这类混合物的温度-组分相图有着显著的特征,即,其气相线(气液混合物和气态的交界)与液相线(液态和气液混合物的交界)有着共同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如此点为最高点,则称为正共沸物;如此点为最低点,则称为负共沸物。大多数共沸物都是负共沸物,即有最低沸点。值得注意的是:任一共沸物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外压而言。对于不同压力,其共沸组分和沸点都将有所不同;实践证明,沸点相差大于30K的两个组分很难形成共(恒)沸物(如水与丙酮就不会形成共沸物)。 (a)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水沸点100℃) 溶剂沸点/℃共沸点/℃含水量/%溶剂沸点/℃共沸点/℃含水量/%氯仿61.256.1 2.5甲苯110.585.020 四氯化碳77.066.0 4.0正丙醇97.287.728.8苯80.469.28.8异丁醇108.489.988.2丙稀腈78.070.013.0二甲苯137-40.592.037.5二氯乙烷83.772.019.5正丁醇117.792.237.5乙睛82.076.016.0吡啶115.594.042乙醇78.378.1 4.4异戊醇131.095.149.6乙酸乙酯77.170.48.0正戊醇138.395.444.7异丙醇82.480.412.1氯乙醇129.097.859.0乙醚3534 1.0二硫化碳4644 2.0甲酸10110726 (b)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 共沸混合物组分的沸点/℃共沸物的组成(质量)/%共沸物的沸点/℃乙醇-乙酸乙酯78.3,78.030:7072.0乙醇-苯78.3,80.632:6868.2 乙醇-氯仿78.3,61.27:9359.4乙醇-四氯化碳78.3,77.016:8464.9乙酸乙酯-四氯化碳78.0,77.043:5775.0甲醇-四氯化碳64.7,77.021:7955.7甲醇-苯64.7,80.439:6148.3 氯仿-丙酮61.2,56.480:2064.7 甲苯-乙酸101.5,118.572:28105.4 乙醇-苯-水78.3,80.6,10019:74:764.9

常用溶剂沸点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戊烷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 二氯甲烷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四氯化碳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 乙醇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环己烷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性、致癌乙二醇二甲醚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乙醇、乙醚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常用有机溶剂沸点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沸点(101.3kPa)溶解性毒性猋??瓌 液氨-33.35℃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 2埬q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4Z扖趹敍蠁 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gi懩 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_錣毬悭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腦吨 乙醚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聮鬿杰廸竐 戊烷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员婷疋 二氯甲烷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抒潣鞦 ? 二硫化碳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乽O 琳盬L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採 7麓 丙酮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適赽K 1,1-二氯乙烷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e?糕€69C' 氯仿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uo蓞乑棒 甲醇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笒彠M 若烊 四氢呋喃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q=8v 己烷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麻醉性,刺激性狸僪 J> 三氟代乙酸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鎓橌 蠿滗 1,1,1-三氯乙烷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淥曌瀕檙 四氯化碳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圤覇?_H 乙酸乙酯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陻t 5W= 乙醇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 崌鶫駱 皜 丁酮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刣 苯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眈踂鼀 环己烷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低毒,中枢抑制作用秿?-+訑

常见共沸物表

常见的共沸物 共沸物组分的沸点(度)组成(w/w) 共沸点(度) 水--乙醇 100--78.5 5--95 78.15 水--正丙醇--97.2 28.8--71.2 87.7 水--异丙醇--82.4 12.1--87.9 80.4 水--正丁醇--117.7 37.5--62.5 92.2 水--异丁醇--108.4 30.2--69.8 89.9 水--叔丁醇--82.5 11.8--88.2 79.9 水--异戊醇--131.0 49.6--50.4 95.1 水--正戊醇--138.3 44.7--55.3 95.4 水--氯乙醇--129.0 59.0--41.0 97.8 水--乙醚--35 1.0--99.0 34 水--乙腈--81.5 14.2--85.8 76 水--丙烯腈--78.0 13.0--87 70.0 水--甲酸--101 26--74 107 水--丙酸--141.4 82.2--17.8 99.1 水--乙酸乙酯--78 9.0--91 70 水--二氧六环--101.3 18--82 87.8 水--氯仿-- 61.2 2.5--97.5 56.1 水--四氯化碳--77.0 4.0--96 66.0 水--二氯乙烷--83.7 19.5--80.5 72.0 水--苯--80.4 8.8--91.2 69.2 水--甲苯--110.5 20--80 85.0 水--二甲苯--137-140.5 37.5--62.5 92.0 水--吡啶--115.5 42--58 94.0 水--二硫化碳--46 2.0--98.0 44 甲醇--二氯甲烷 64.7--41 7.3--92.7 37.8 甲醇--氯仿--56.2 12--88 55.5 甲醇--四氯化碳--77.0 21--79 55.7 甲醇--丙酮--56.2 12--88 55.5 甲醇--苯--80.6 39.1--60.9 57.6 甲醇/甲酸甲酯/环己烷 17.8/48.6/33.6 50.8 乙醇--乙酸乙酯 78.3--78.0 30--70 72.0 乙醇--苯--80.6 32--68 68.2 乙醇--氯仿--61.2 7--93 59.4 乙醇--四氯化碳--77.0 16--84 65.1 乙醇/苯/水 78.3/80.6/100 19/74/7 64.9 乙酸乙酯--四氯化碳 78.0--77.0 43--57 75.0 乙酸乙酯--环己烷 46--54 71.6 乙酸甲酯--环己烷 83--17 54.9 氯仿--丙酮 61.2--56.4 80--20 64.7 甲苯--乙酸 101.5--118.5 72--28 105.4

DBE溶剂

高沸点环保型强溶剂 ■产品优异特点 1.极强溶解力、相溶性。 2. 增加烤漆之平坦性、密着性、可解决常见漆膜缺陷。 3. 改善流平性、增加光泽。 4. 沸点宽、馏程长、可调节溶剂挥发速率。 5. 无毒低味、使用安全。 ■应用范围 卷钢涂料、木器涂料、容器/罐头涂料、汽车涂料、漆包线涂料、烤漆工业、油墨工业、树脂工业、清洗剂等。 ■技术指标: ■应用领域:

本品作为溶剂,可用于制造油漆、粘合剂和除漆剂等。可全部或部分替代环己酮、异佛尔酮、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乙二醇单丁醚(BCS)等高沸点溶剂,具有改善流平、调节漆膜干燥速度的特点。 本产品主要用于烤漆,硝基喷漆,硝基漆,印刷油墨,卷材卷钢涂料,纤维素酯,荧光涂料。能溶解松香、醋酸纤维酯、硝化纤维素、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酯等。 ■包装规格:220kg/铁桶 高沸点溶剂混合二元酸酯(杜邦称DBE)为二元酸酯混合物,亦称二价酸酯。是一种低毒、低味,能生物降解的环保型高沸点溶剂(涂料万能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工业及其它领域中。 产品包括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以及它们不同比例的混合物。生产时,先由甲醇同混合的二元酸反应,然后水洗精馏分离提取产品。特殊的工艺,合理的操作控制,严格的酯化过程和分离过程使混合二元酸酯中的水份含量、甲醇含量、色度和酸值都极低 高沸点溶剂 DBE 高沸点溶剂混合二元酸酯(杜邦称DBE)为二元酸酯混合物。是一种低毒、低味,能生物降解的环保型高沸点溶剂(涂料万能溶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工业及其它领域中。产品包括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以及它们不同比例的混合物。 一﹑优点: 1﹑极好的溶解力,与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相溶性良好。

实验室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

昂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 来源:有机化学网作者:chemfei 共沸物的沸点/℃共沸混合物组分的沸点/℃共沸物的组成(质 量)/% 乙醇-乙酸乙酯78.3,78.030:7072.0乙醇-苯78.3,80.632:6868.2 乙醇-氯仿78.3,61.27:9359.4 乙醇-四氯化碳78.3,77.016:8464.9 乙酸乙酯-四氯化碳78.0,77.043:5775.0 甲醇-四氯化碳64.7,77.021:7955.7甲醇-苯64.7,80.439:6148.3 氯仿-丙酮61.2,56.480:2064.7 甲苯-乙酸101.5,118.572:28105.4 乙醇-苯-水78.3,80.6,10019:74:764.9

实验室常用酸、碱的浓度 来源:有机化学网作者:chemfei 试剂名称密度(20℃)g/ml浓度mol/L质量分数浓硫酸 1.8418.00.960浓盐酸 1.1912.10.372浓硝酸 1.4215.90.704磷酸 1.7014.80.855冰醋酸 1.0517.450.998浓氨水0.9014.530.566浓氢氧化钠 1.5419.40.505

一些溶剂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来源:有机化学网作者:chemfei

各种显色剂及其配制方法 来源:有机化学网作者:admin 碘: 不饱和或者芳香族化合物 配制方法 在100ml广口瓶中,放入一张滤纸,少许碘粒。 或者在瓶中,加入10g碘粒,30g硅胶 紫外灯 含共厄基团的化合物,芳香化合物 硫酸铈: 生物碱 配制方法 10%硫酸铈(IV)+15%硫酸的水溶液 氯化铁 苯酚类化合物 配制方法 1% FeCl3 + 50% 乙醇水溶液. 桑色素(羟基黄酮) 广谱, 有荧光活性 配制方法 0.1% 桑色素+甲醇 茚三酮 氨基酸 配制方法 1.5g 茚三酮+ 100mL of 正丁醇+ 3.0mL 醋酸 二硝基苯肼(DNP) 醛和酮 配制方法 12g二硝基苯肼+ 60mL 浓硫酸+ 80mL 水+ 200mL 乙醇 香草醛(香兰素) 广谱 配制方法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粘度(20℃)/mPa·s; —介电常数 名称沸点密度粘度波长极性E T(30) 介电分子量溶解性水100 1 1 268 10.2 63.1 58.8 18 二甲亚砜189 2.24 268 7.2 45 48.9 78.14 DMSO能与水、醇、醚、丙酮、乙醛、吡啶、乙酸乙酯等混溶,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化合物 乙二醇197 1.1155 19.9 210 6.9 56.3 26.33 62.07 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甲醇64.9 0.7914 0.6 210 6.6 55.5 32.6 32.04 溶于水、乙醇、乙醚、苯等 二甲基甲酰胺152.8 0.92 270 6.4 43.8 36.71 73.10 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构的进行 苯胺184 4.4 - 6.3 44.3 6.98 乙酸118 1.28 230 6.2 51.9 6.19 乙腈81.1 0.37 210 6.2 46 37.5 41.05 相对密度0.79,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硝基甲烷101 0.67 330 6 46.3 38.6 丙酮56.5 0.32 330 5.4 42.2 20.5 58.08 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多种油类混溶吡啶115 0.97 305 5.3 40.2 12.3 二恶烷; 二氧 六环 102 1.04 1.54 220 4.8 36 2.21 88.11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2-丁酮80 0.8054 0.43 330 4.5 72.11 甲基乙基酮能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20℃时,水中溶解度26.8%(w),水在2-丁酮中的溶解度11.8%(w)。溶于乙醇和乙醚,可与油混溶。与水形成共沸物,其沸点74.3℃,含丁酮88.7%。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1.97%-10.1%(v) 氯仿61.2 0.57 245 4.4 39.1 4.7 119.39 微溶于水,能与醇、醚、苯等有机溶剂及油类混溶 乙酸乙酯77.0 0.45 260 4.30 38.1 6.03 88.1 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及氯仿等混溶 异丙醇82 0.78505 2.37 210 4.3 48.6 18.3 60.07 溶于水、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与水能形成共沸物。 四氢呋喃66 0.8892 0.55 220 4.2 37.4 7.58 溶于水、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丙酮、苯等有机溶剂 甲基异丁酮119 - 330 4.2

常见的共沸物

序号组分名称沸点 /℃质量百分比 /% 1 水乙醇 100 78.4 78.1 4.5 95.5 2 水正丙醇 100 97.2 87.7 28. 3 71.7 3 水异丙醇 100 82.5 80. 4 12.1 87.9 4 水正丁醇 100 117.8 92.4 38 62 5 水异丁醇 100 108 90 33.2 66.8 6 水仲丁醇 100 99.5 88.5 32.1 67.9 7 水叔丁醇 100 82.8 79.9 11.7 88.3 8 水正戊醇 100 137.8 96 54 46 9 水 2-甲基-1-丁醇 100 131.4 95.2 49.6 50.4 10 水 2-甲基-2-丁醇 100 102.3 87.4 27.5 72.5 11 水 2-戊醇 100 119.3 92.5 38.5 61.5 12 水 3-戊醇 100 115.4 91.7 36 64 13 水正己醇 100 157.9 97.8 75 25 14 水正庚醇 100 176.2 98.7 83 17 15 水正辛醇 100 195.2 99.4 90 10 16 水烯丙醇 100 97 88.2 27.1 72.9 17 水苯甲醇 100 205.2 99.9 91 9 18 水糠醇 100 169.4 98.5 80 20 19 水苯 100 80.2 69.3 8.9 91.1 20 水甲苯 100 110.8 84.1 19.6 80.4 21 水二氯乙烷 100 83.7 72 8.3 91.7 22 水二氯丙烷 100 96.8 78 12 88 23 水乙醚 100 34.5 34.2 1.3 98.7 24 水二异丙醚 100 68.4 62.2 4.5 95.5 25 水乙基正丙基醚 100 63.6 59.5 4 96 26 水二异丁基醚 100 122.2 88.6 23 77 27 水二异戊基醚 100 172.6 97.4 54 46 28 水二苯醚 100 259.3 99.3 96.8 3.2 29 水苯乙醚 100 170.4 97.3 59 41 30 水苯甲醚 100 153.9 95.5 40.5 59.5 31 水间苯二酚二乙醚 100 235 99.7 91 9 32 水甲酸正丙酯 100 80.9 71.9 3.6 96.4 33 水甲酸正丁酯 100 106.8 83.8 15 85 34 水甲酸异丁酯 100 98.4 80.4 7.8 92.2 35 水甲酸正戊酯 100 132 91.6 28.4 71.6 36 水甲酸异戊酯 100 123.9 89.7 23.5 76.5 37 水甲酸苄酯 100 202.3 99.2 80 20

水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及常见的共沸物

常见的共沸物及水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 共沸物组分的沸点(度)组成(w/w) 共沸点(度)水--乙醇 100--78.5 5--95 78.15 水--正丙醇--97.2 28.8--71.2 87.7 水--异丙醇--82.4 12.1--87.9 80.4 水--正丁醇--117.7 37.5--62.5 92.2 水--异丁醇--108.4 30.2--69.8 89.9 水--叔丁醇--82.5 11.8--88.2 79.9 水--异戊醇--131.0 49.6--50.4 95.1 水--正戊醇--138.3 44.7--55.3 95.4 水--氯乙醇--129.0 59.0--41.0 97.8 水--乙醚--35 1.0--99.0 34 水--乙腈--81.5 14.2--85.8 76 水--丙烯腈--78.0 13.0--87 70.0 水--甲酸--101 26--74 107 水--丙酸--141.4 82.2--17.8 99.1 水--乙酸乙酯--78 9.0--91 70 水--二氧六环--101.3 18--82 87.8 水--氯仿--61.2 2.5--97.5 56.1 水--四氯化碳--77.0 4.0--96 66.0 水--二氯乙烷--83.7 19.5--80.5 72.0 水--苯--80.4 8.8--91.2 69.2 水--甲苯--110.5 20--80 85.0 水--二甲苯--137-140.5 37.5--62.5 92.0 水--吡啶--115.5 42--58 94.0 水--二硫化碳--46 2.0--98.0 44 甲醇--二氯甲烷 64.7--41 7.3--92.7 37.8 甲醇--氯仿--56.2 12--88 55.5 甲醇--四氯化碳--77.0 21--79 55.7 甲醇--丙酮--56.2 12--88 55.5 甲醇--苯--80.6 39.1--60.9 57.6 甲醇/甲酸甲酯/环己烷 17.8/48.6/33.6 50.8 乙醇--乙酸乙酯 78.3--78.0 30--70 72.0 乙醇--苯--80.6 32--68 68.2 乙醇--氯仿--61.2 7--93 59.4 乙醇--四氯化碳--77.0 16--84 65.1 乙醇/苯/水78.3/80.6/100 19/74/7 64.9 乙酸乙酯--四氯化碳78.0--77.0 43--57 75.0 乙酸乙酯--环己烷 46--54 71.6 乙酸甲酯--环己烷83--17 54.9 氯仿--丙酮 61.2--56.4 80--20 64.7 甲苯--乙酸 101.5--118.5 72--28 105.4

常见共沸物

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 压力单位换算表 物Pa bar kgf atm at Tor mm mmH Ps

质帕巴/cm2r H2O g 1 Pa 帕1 0.00 001 0.0 0001 0.000 01 0.0 0001 0.0 075 0.1 0197 0.0 075 0. 0014 1 bar巴 100 000 1 1.0 1972 0.986 9 1.0 1972 750 .062 10. 1972 750 .062 14 504 1kg f/cm2 980 66.5 0.98 067 1 0.967 8 11 735 .6 10. 000 735 .6 14 22 1 tm标准大气压 101 325 1.01 325 1.0 33 1 760 10. 332 760 14 7 1 at 工程大气压 980 67 0.98 067 11 0.967 8 1 735 .6 10. 000 735 .6 14 22 1To rr 托 133 .3 0.00 133 0.0 0136 0.001 32 0.0 0136 1 13. 6 1 0. 1934 H2O mm毫米水柱 9.8 067 0.00 0098 0.0 001 0.000 0968 0.0 001 0.0 7356 1 0.0 7356 0. 0142 1 mmHg毫米汞柱 133 .322 0.00 133 0.0 0136 0.001 32 0.0 0136 1 13. 5951 1 0. 1934 1 6890.060.00.0680.051.70351.1

Psi磅/ 4.76 895 7031 05 7031 7149 .07 7149 寸2 注:毫米水柱是指4摄氏度状态的水柱高度,毫米汞柱是指0摄氏度状态的水柱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