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成因和启示有哪些

青少年网瘾成因和启示有哪些

摘要:在笔者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以图书馆员的视角来看青少年网瘾现象的的成因主要表现在青少年心理需求的畸形满足、精神无疑寄托、网络世界无法抵挡的诱惑。这就启示我们要坚信图书代写论文馆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青少年读者;让青少年在书的世界里养趣;让青少年在书的世界里怡情!

关键词:图书馆;青少年;网瘾

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1.03亿网民中,青少年网民比例占到81.3%。《中国青少年网瘾问题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特别是对于身心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网瘾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这个问题,对于以“开化风气,开发民智”为其基本目的的图书馆,无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1青少年网瘾的成因

1.1青少年心理需求的畸形满足

青少年心理需求非常丰富,但是,在学习成绩竞争激烈、学业压力普遍较大的今天,只有极少数人会在学校体验到被理解、自尊等的需要。多数学生把自己的需要深压在心底,随着时间的延续,压抑的需要会以焦虑等情绪状态表现出来,有一些学生选择网络就是为了摆脱焦虑,求得一丝心灵上的安慰。但是,一些人一旦涉足其中,便会沉迷于此而难以自拔。因此,这是一种心理需求的畸形满足。

1.2青少年精神无疑寄托

审视现在的青少年,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旦孩子进入了初三、高三,连唯一可以让他们片刻放松的音、体、美等课程都取消了。但这并不能阻止青少年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特别是这种向往与追求因条件等原因被压抑后,一旦条件具备,他们就会贪婪的沈醉其中,一发不可收拾。网恋、网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1.3网络世界无法抵挡的诱惑

网络世界可以说能满足拥有不同需要的网民的需要:网络聊天由于具有真实身份的隐匿性等特点,会使人实现真正意义的敞开心扉的交流;网络游戏更是由于其惊险、刺激,既可以满足人的游戏、娱乐需要,更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在现实世界中很难体验到的成功感、对于自由的完美体验等等。特别是对于身心各方面有了全面的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是被誉为第二次飞跃。正是自我意识的这种飞速发展让青少年觉得自己应该像一个成人一样自己作主,去体验更多的自由。但在现实中,在学校里,各种校纪校规将他们管得严严实实,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是异端;在家里,父母作主,学习的好坏是唯一的奖惩标准。这两种环境形成的鲜明对比,无疑会把青少年推向网络世界。

2青少年网瘾成因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青少年网瘾的形成,既有社会其他因素,更有教育自身包括图书馆教育问题。正是在对网瘾成因的分析中,我们在看到图书馆教育问题的同时,也得到了诸多启示:

启示一,坚信图书馆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青少年读者

环境对于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促进青少年成长的诸种环境中,图书馆是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作用的重要环境:图书馆是人类智慧与

知识的集合地,是高尚思想与精神的海洋。特别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学习兴趣还还不稳定、学习习惯与方法也存在问题、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还存在一定的摆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样的环境占据他们心灵的世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沉迷,他们就可能被网络中消极的东西俘虏。而图书馆从其内容看,其种类直接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其管理的目标看,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引领学生在知识、智慧、品德等诸方面健康成长。

启示二,让青少年在书的世界里养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体现了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图书馆在培养青少年兴趣方面却有独特优势,因为如果刻意的就知识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就学习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常常会使这种“培养”带有明显的教育痕迹,而兴趣是更容易在不经意间、自然而然产生的。但要真正使图书馆发挥这样的功能,还需要管理人员下一番“有意为之”的功夫。

(1) 巧用心理效应,吸引青少年乐于进馆读书

面对当今社会各种光怪陆离的诱惑,如果能巧用层递心理效应就会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间一步步的走进并爱上图书馆。层递心理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也很容易接受为了产生这种效应,管理员可以先设计一个活动。

(2) 采取灵活方法,以书趣促学趣

有些青少年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对学习活动失去了兴趣,但是,如果我们能使青少年在爱上了书以后感觉到:他所达到的还只不过是认识这部巨著的第一行而已,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这部分青少年采取灵活的方法,就会使他们把对书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去,形成对学习的兴趣。

(3) 创新服务,让兴趣成志趣

由兴趣而乐趣,由乐趣而志趣,只有使学生形成对读书的志趣,才会不仅对学生的当下,而且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如果学生能把进图书馆读书当成一种习惯,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把对书的兴趣发展成志趣。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服务,让学生真正的进得来、留得住。

启示三,让青少年在书的世界里怡情

书籍在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提升人的道德水准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图书馆作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获得精神食粮的源泉,其在育人品德、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方面的作用是独特的。

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让书堪为人师。好的书籍犹如一位良师,会引领学生精神上的成长。

其次,要管导结合,让青少年学生在读与思中成长。图书管理员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发挥管理的育人功能,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因为只有真正的阅读,即读与思结合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与心灵,迫使其认识和思考自己的未来。图书管理员的导,除了表现为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外,还应该表现为指导学生形成对书批判的精神。

总之,只有我们在思想上树立与网络争夺学生的意识,在行动上采取灵活而有利的方式方法,就一定会通过图书馆的教育工作,为预防、戒除青少年网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惠英.人格教育论[M].学苑出版社,2000,4.

[2][苏]苏赫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3]牛琳.中国各界深入探讨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网瘾问题[N].中国新闻网,2006,1,8.

[4]郑艳宇.五种心理效应在代写论文教育过程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8.

[5]章立早.班主任工作中的若干心理效应[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