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在矫治青少年网瘾中的应用与意义

个案社会工作在矫治青少年网瘾中的应用与意义
个案社会工作在矫治青少年网瘾中的应用与意义

个案社会工作在矫治青少年网瘾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摘要

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中国青少年网民数已经达到四千万。网络一方面给青少年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其中的网瘾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弱的特殊群体,容易沉迷于游戏、聊天及色情内容等不能自拔,过分的沉迷网络世界,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诸如暴力犯罪、青少年性犯罪等等层出不穷。作为社会的未来,身处社会化的重要人生阶段,能否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关系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的未来乃至于民族的希望。帮助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的上网理念以及有效的戒除网瘾,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和谐的工程师,理应对这一社会问题有所关注并作出自己的努力,本文及力图通过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探讨个案社会工作有效介入青少年网瘾的矫治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个案社会工作流程操作,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关键词:个案社会工作网络成瘾网瘾矫治

二对相关概念的考察

1、网络成瘾的定义: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或严重的心理损害的一种病理行为,根据匹兹保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的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不可抑制的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计划的时间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上网。

2、青少年网瘾的分类

按照成瘾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单纯性网络成瘾症、情感性网络成瘾症、网络游戏网络成瘾症、信息性网络成瘾症、程序性网络成瘾症和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症。

按成瘾程度来说,可以分为网迷、网络成瘾症患者和网络成瘾综合症患者。

3、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考察

分为娱乐性目的和实用性目的两类,娱乐性目的主要包括(1)玩网络游戏(2)聊天或交友(3)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实用性目的包括(1)获取信息(2)学习或工作(3)通讯或联络。其中在这两大类中以娱乐性目的为主。

4网络成瘾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

一般认为网络成瘾的危害主要有(1)浪费时间金钱,妨碍学业的完成(2)危害身体健康(3)对心理状况和人格发展存在消极影响(4)易诱发中小学生犯罪(5)影响人际关系。

三理论分析

要顺利开展对网瘾的个案社会工作,必须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考察分析问题,予以诊断并作出适宜的工作方案,下面本文将从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学教育学、个案社会工作等多角度多学科考察青少年网瘾问题,并力图将其结合以拿出一个尽量完整的方案在理论分析上将着力于网瘾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心理学角度

青少年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根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将其予以归纳如下:1、情绪发展的两极性特征,表现为;(1)外部情绪的两极性,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往往在性格上表现为强烈的狂暴性及温和细腻相并存,这主要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下产生的,青少年往往在此人生阶段渴望被人理解又不主动寻求理解,渴望自由独立又离不开自己的父母家长的照顾,在这种两极困境中决定了青少年寻求一种独特的倾诉对象和倾诉方式,而网络的特点恰恰满足了青少年的这一需求。(2)内心表现的两极性,同上所述,青少年这一阶段真实性和虚伪性并寸,一般这时青少年都有了不想为父母、老师所知的“小秘密”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个人的私密空间,当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得不到家长老师等的理解,为了宣泄心中的苦闷,网络往往成为逃避现实的最好空间,而电脑俨然成了青少年的最好的知心朋友。(3)意志的脆弱和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网络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新世界,足够吊起青少年猎奇的胃口,当青少年在找到了自己的网络乐土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难以像成人一样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以至于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同时我认为这也是青少年出现戒瘾反复性的重要原因,网瘾俨然成了毒瘾难以根除。(4)人际关系的两极性及容易移情,青少年在此阶段容易与父母老师等出现沟通障碍,而与自己年龄相近的群体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网络世界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其匿名性和不受惩罚性使青少年感觉到再也不用听家长老师的吆五喝六,反而往往能在网络世界中实现自己这样或那样梦想,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2青少年的反抗情绪,主要表现在(1)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众所周知,青少年在此人生阶段由于成人感的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开始注意改变与老师家长的关系,不再惟命是从,而且这种对抗有时往往超越了双方争吵问题本身的性质,而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心理上的对抗,目的就是向家长或老师示威,表示“我长大了”当然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往往是构成沟通不利局面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是家长老师以及相关社会各界的疏漏,比如家长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往往某些家长自身就存在这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既问题家庭从而对孩子构成负面影响。又如当前学生普遍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往往导致一批孩子把网络当作了发泄的不二选择。(2)青少年自我意识的成长以及自我评价的发展,在此人生阶段,青少年往往更加注重自尊感和社会对其身份的认同,而更多的避免自卑感与失落情绪的产生,他们需要一个群体,但不是原来的父母老师甚至是自己儿时的玩伴所构成的圈子,网络世界新奇与匿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的这个需要,并且对双方的这种需求关系予以不断的强化,在学习上得不到成功的孩子,在网络上可以通过“第三条道路;”实现曲线救国,在这里他们可以轻松的成为英雄,或是博得他人的赞扬与喜爱。这就是网络的魅力所在。人都有好胜心理,英雄情节。青少年陈迷不能自拔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社会学角度

(1)行为学派的观点,行为学派认为物质性成瘾是一种操作制约反映,成瘾者因为物质摄取后所带来的愉悦而不断增强其成瘾行为。

(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网络成瘾者其目的在于满足愿望与减少冲突,利用网络当作逃避问题的工具。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3)人本主义观点: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把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自我实现需要的结果。

①爱与隶属需求,在虚拟世界所建立的成就能获得他人与自身的高度认同,进而得到别人尊重且也肯定自己的价值。自我认同的重建以及理想我的追求,使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幻想的网络世界中以逃避面对现实所产生的压力。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每一个部分都展现出来,网络提供一个自我认同的机会。

②自尊的需求,高层次的自尊是指网络上所得到的成就感与自我满足以及对于自身的能力的肯定,低自尊指的是网络上得到他人的许可,赞赏所带来的他人对自身的肯定。自我实现以及自我超越,透过匿名网络世界,使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在兴趣态度以及隐藏的人格特质,透过网络可以使他们实现梦想,开拓潜能,认识朋友,释放压抑的需求以及建立理想我,偷过网络寻求现实生活中不被满足的需求,并在虚拟的自我世界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三)其他因素

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1)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法规,但仍然在实践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对中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促使他们把网吧当作自己的乐土。

(2)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在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在网络中寻求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综上所述,青少年上网成瘾是多方面造成的,但是这一问题不能简单的归罪于孩子,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网络成瘾构成原因的多样性要求全社会都联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政府应承担相应的监管职责。制定一套更为细致的监管办法。从法律监管、游戏倡导等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律体系,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信息监管方面设立专门条款。其次父母平日对子女的关怀不能只限于物质的满足上,应该转变教育方式,提高自己的沟通和交流技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再次学校也应该采取措施,实施素质教育,减少课业负担,加强监管,引导其参与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其明白上网的利和弊,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供和研究相关的知识和网络辅导策略,结合各方资源,以上措施实际上是对网瘾的预防与矫正的多方位措施,社工作为一重要分子参与其中,必在今后的戒瘾斗争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专业工作方法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四个案社会工作应对方法探讨

在对网瘾的矫治上,现有的治疗手段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类,但实际上,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完全治疗网络依赖的有效药物。我认为单纯的药物是无法解决人的心理痼疾的。网络成瘾不同于药物成瘾,正如戒瘾专家陶虹开所讲。他不主张使用药物来治疗,也反对将网络成瘾者封闭起来治疗。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就是心理治疗,国内比较出名的有(1)陶虹开教授的谈话治疗法(2)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桑泽仁的催眠疗法(3)上海市阳光青少年事务中心司法社工娄奇川创造的治瘾五步法(4)北京青少年网瘾戒除虹计划训练营,这几种方法都是运用了心理治疗的方法,其中含盖了很多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值得社会工作者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借鉴使用。本文着眼于个案社会工作的角度,采用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对青少年网瘾进行矫治。

在进行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中,遵照个案社会工作的工作流程即(1)关系建立(2)资料收集(3)目标与计划的制定(4)服务提供与治疗(5)结案与评估,并且按照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的选择治疗模式,在我开展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中也是按照这一要求来开展工作的。

五个案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及相关分析

案主个人情况

我认识案主SY也是纯属偶然的机会,去年暑假回家时在弟弟家遇到这样一个男孩,十五六岁的样子,长的很白净。但是看上去像没睡醒的样子。感觉十分的憔悴,一点精气神也没有,后来才知道他是我弟弟的同学,来叫我弟弟去上网的,而在前一天的晚上,他刚刚上过一个通宵。弟弟告诉我,小雨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以前成绩还好,但是自两年前迷恋上了上网,成绩就一落千丈,后来干脆逃学,整天的泡在网吧里,变成了老师家长眼中的问题少年。老师和家长采取了各种办法,比如一开始的家长限制零花钱到打骂,老师从批评到体罚,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丝毫的改变,在熟悉他的大人眼中都觉得这人完了,被网络毁掉了,不可救药,慢慢的朋友也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有过多的交往,而他也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上网上,也因为上网的原因,他开始经常的借同学的钱不还,偷拿家里的钱上网。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是一个没朋友的人,而我的弟弟也是几个和他有来往的同学之一。这就是他的基本情况。在听了他的经历后,我决定尝试着用我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知识对他进行治疗。将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一起应用到个案社会工作当中去。

第一次会谈并不算成功,SY在会谈中表现相强烈的反抗心理,丛中我也知道了关于他的其他情况,比如(10他的父亲经常打他,父子沟通上出现了问题(2)SY虽然沉迷于网络,但是他同样渴望有知心朋友和他交流。

(二)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我与SY第一次会谈很简单,目的就是了解下他的基本情况,说明我的来意,他犹犹豫豫的不想答应。但是也不好意思拒绝。在第一次会谈结束后,我认真的整理了关于案主的基本资料(1)SY的父母都在外地忙生意,一个月内不定期的回家几次,平时两人对SY的关心都不够缺少交流,而且SY的父亲脾气非常火暴,在他上网的问题上对他非打即骂。因此SY对他父亲非常不满,据他自己说他不记得父亲好好交流过。(2)SY上网主要是玩网络游戏和聊天,此外没有其他的不良嗜好,但是他的课余爱好也很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3)SY性格偏向于内向但是比较固执,表现出教强的逆反心理。(4)SY的朋友很少根据已收集的资料,我作出了如下的判断(1)亲子之间的沟通不良,缺乏良性互动,导致亲子之间的矛盾。对此必须予以调整,改善双方的沟通状态(2)SY 沉迷于网络,与他缺少缺少朋友,性格内向有很大的关系,把案主放在情景中,用系统的理论考察人的现实情况,不能把人看成是独立的客体,要把他放在家、朋友、学校等环境中考察(2)沟通理论认为人际沟通十分重要,是保证人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必要基础,主要关注:一是人们双方关系的控制,二是沟通意味着信息的发出与反馈。(3)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潜意识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是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考能力的缺失,因此要帮助案主获得对世界新的认识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案主得到正面而理性的指引。

(三)目标与计划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分析与判断,我回顾了自己学过的工作方法,制定了自己将要采取的工作指导方法和工作目标。

(1)精神分析,分析此阶段的心理特点

(2)行为疗法,改善案主的行为模式

(3)认知领悟疗法,改善其认识环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

(4)积极家庭疗法,在做SY的工作的同时,进行家庭个案工作,改善亲子关系

(四)服务提供与治疗

第二次会谈

理论指导:青少年客观上往往难以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会卤莽行事,使自己既想自我控制,但又宜冲动的矛盾当中。青少年较弱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其容易经不起网络世界

的诱惑。在上网的问题上难以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以至于误认为自己的全部生活都属于网络,失去了原来青少年美好缤纷的生活。根据此理论,我提出的治疗方案是寻求替代性爱好。

在第二次会谈开始之前,针对SY的反抗心理较强的特点,我开展了一项旨在让SY解除戒备心理的活动,同时让其认识到生活除了网络外是五彩缤纷的。我把这次活动命名为“并非网络就是你的整个世界”,活动内容很简单,组织SY和他几位还算要好的同学去当地的生态公园去游玩,那里的景色非常美丽,相信他也很久没有畅快的呼吸大自然的空气了。在公园中我组织他们开展了多项活动,比如说足球比赛等等。我尽量营造一种友善的气氛,让SY感受和现实世界朋友相处的快乐,尽管一开始他还有点拘束。但是还是看出他还是有能力融入群体的,只是长期禁锢在网络里。失去了体验这种快乐感觉的机会。在回来的路上,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我抓住机会开展了第二次会谈。

工作者(以下简称工):SY,今天玩的开心吗》?

案主(以下简称案):很开心啊,感觉其实出来玩玩还是挺好的,我已经很久没和这么多的人一起出来玩了,但是在网吧感觉也挺好的,那里有我很多的朋友,不会感觉到孤单。工:是啊,这里真的很漂亮,空气很新鲜,而且还有这么多的朋友,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其实我也在网上认识很多的朋友,和他们交流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感觉总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脱离了现实生活,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快乐是这么的现实和温馨。案:我有时也会感觉网络的虚拟,但是今天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天天都有啊,今天结束了明天又得去学校念书,念书一点意思也没有。我又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又没有几个朋友,也每人和我玩,所以网吧还是我离不开的朋友啊。

工:其实上网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很好的调节方式,但是网络不能代替学习和生活,也不能代替朋友和自己的家人,网络上所得到的那种友情给你的感觉是和现实中的有差别的是不是。

案:是啊,有时是这样的感觉的从网吧出来感觉很是空虚啊,但是我也没有什么朋友啊,学校里我是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了,有时看他们在一起高兴的样子我也很羡慕,感觉自己好孤单啊。

工:可是我听他们说你以前不是这样子的啊,你以前也没有朋友吗?

案:恩……我好象以前也有很多的朋友……但是现在没有……我有时也不纳闷大家为什么就疏远我了。

工;是不是你和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少了啊?

案;也许吧,以前大家好象有很多时间在一起相处,后来慢慢的就来往的少了。也许是我上网太多,他们也不喜欢我这样的问题学生

工:谁说你是问题学生的,我觉得你和他们是一样的啊

案:没人这样说,但是每次挨到老师的批评他们都拿异样的眼光看者我,我觉的我就是他们眼中的异类,我学习不好,也不喜欢学习,所以大家都不喜欢我。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我才觉得自己是个胜利者,得到大家的夸奖,我觉的在游戏里我是个英雄。而现实中我就是个孤独的小丑。

工:其实有时候这只是你个人的想法罢了,大家并没有嘲笑和歧视你,为什么不尝试着改变下自己,让大家重新认识下你自己呢,其实据我了解,你的父母和老师都很关心你的是不是?

案:他们哪是关心我啊?我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他们自以为对我足够好了,平时让我吃好喝好玩好,但是很少问我内心的想法,我一旦犯了错误,爸爸就会打我,连个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只有挨打的份。我讨厌他们,他们让我好好学习我就偏这样。

工:恩,你父母的方式的确不对,他们有责任,但是你觉得你现在这样子和父母对抗对自己

的将来负责任吗?

案:唉……你别劝我了,我就这样了,改不了……

这次会谈到这里我决定不再继续,毕竟与案主建立的关系还不够稳固。但是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出我的话对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他也在思考我的话,觉得个案社会工作中讲到的同理心,换位思考等谈话方法无论是用在工作中还是日常与人交流都有他的价值。

第三次会谈

理论指导:青少年由于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的成长使他们不断改善与家长的关系,出现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老师家长愈是严加管教,而孩子愈加反抗。根据这仪情况我制定了此次会谈的计划,我决定对案主的父母见一次面,好对案主做更多的了解,同时希望通过家长的配合能够增强个案社会工作的效果。去之前感觉自己很有压力,没有信心把这件工作,毕竟知道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在中国还是少数。案主父亲能不能接纳我还是个问题。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在我讲明来意并介绍了一下社会工作专业,案主父亲对此很感兴趣。他希望通过一切可以的方法来挽救他的儿子。

工作者(以下简称工):SY说您不能理解他不够关心他,真的是这样子吗?

案主父亲(以下简称案父)唉,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了,我没有多少文化,辛辛苦苦的在外挣钱养家。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能出人头地,现在是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在家里就像是皇帝一样。他还这样对你说,真是让我和他的妈妈伤透了心了。这孩子没救了,你看看他做的那些事情,为我丢尽了脸面。我现在倒是希望没他这个儿子。

工:其实SY也和我谈过这个问题,他说他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但是他一点也不觉的比自己的同龄人幸福,因为你陪他的时间太少了,而且从来不关注他内心的想法。其实孩子这个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也是最迷茫的阶段,做父母的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衣食,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加强你们双方的互动,才能双方做到相互理解,作为家长你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

案父:恩……这个我做的是有点不够,因为我和他妈妈都在外地忙生意,和他谈心的时间是少了点,但是在其他的方面能满足他的都满足他了,惟独在上网这件事上,有时侯实在气的不得了,打骂已经全不管用了。他太不争气了。

工:其实孩子更多的是需要父母贴心交流的温暖,希望父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他们,而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我听SY说你和他很少有平心静气的谈话的机会,而是动不动就拳脚相加,这样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伤害是很大的,仅仅靠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加剧你们之间的矛盾。SY说感到很孤独,没有人真正的关心过他,没有人能听他说心里话,所以他把网络当成了自己的倾诉对象

案父:唉,其实我也知道这些。但是有时侯也是控制不了自己。哎。看来真的应该找个时间好好和静下心来和他谈谈,了解一下他内心的想法,其实觉得他是不理解我们在外面的辛苦。工:是这样子,双方互不沟通的结果就是矛盾越来越大,永远得不到解决。你们真的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

案父: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没好好和这孩子谈过,但是他也答应会改,但是感觉他是反复无常,经常这次答应会改。后来发现又犯了,就像吸毒一样。

工:孩子在这一阶段往往都是自控能力较弱,所以应该建立一套长效的机制,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经常的关注孩子的生活状态。可以有目的的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让孩子参加某某训练营,这个训练营专门面向青少年,全军事化管理,可以在纪律和意志方面给孩子很好的锻炼,同时让他知道父母的艰辛。解决问题就要双方的良性沟通。

案父:好吧。我可以再试一下。

……

总结:SY 的父亲并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我能感觉到他对儿子的爱,只是方法有偏差。

最后案主的父亲决定决定和案主商量暑假时把案主送到某某军事训练营锻炼,并且保证今后将更多的关心案主的内心世界。

第四次会谈

理论指导:网瘾青少年在学习上遭遇挫折后,又得不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经常性的遭遇挫折困境后,青少年往往会有自卑感,并且开始厌学、逃避现实,譬如案主就把网络当作自己宣泄压抑情绪的工具,网瘾青少年缺乏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以至失掉对未来的信心。这种状态在我的案主身上表现的很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今天我带SY到当地的大学参观,让他看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给他介绍很多从学校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生活经历,告诉他每个人在生活的轨迹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过偏差。但是只要及时的调整。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还是能够取得成功。

工:你觉得大学生活怎么样,以后你想上大学吗

案:挺羡慕的,当然想像他们一样上大学,但是就我现在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工:你以前的成绩不是还好吗,成绩下降是在迷恋上网络后的事啊。你没有尝试过改变自己吗

案:我有时也想好好学习啊,但是失败了,感觉自己落下的功课太多了,赶不上去,而且我也离不开网络,往往控制不了自己去网吧的欲望。游戏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

工:网络游戏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大多数年轻人都很喜欢,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限度,太多就像人吃好东西吃多了一样,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我并不认为适当的玩玩游戏是件坏事。有很多人就是从游戏认识了电脑,但是他们并没有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而是把电脑作为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

案:是的,我在网上也看到了这样一些故事,很钦佩那些人,觉得他们真的很出色,也很坚强。

工:那你想变成他们那样优秀的人吗,如果想那就从现在起有个改变吧,我相信你也能够和他们一样出色,

案:真的吗,我真的很想像他们一样优秀。有时也感觉自己在网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应该好好学习才对,但是是不是我以后就不能上网了不能玩游戏了。

工:当然不是,我认为你应该给自己指定一份计划书,什么时候去上网,什么时候学习,然后让你的父母老师朋友监督你,看你是不是一个真正能够言而有信的人。

案;我现在就可以发个誓我可以做到。

工:你不用下什么保证给我,还是付诸到实践当中去吧,我也相信你能做到。

总结:这次的会谈旨在恢复案主的自信心,和对美好的人生理想的向往。激发其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五后续工作及结案评估

1后续工作和结案

在后来的几天中,我和SY 又进行了几次会谈,他把自己制定的计划书拿给我看,并且告诉我他父亲有一天和颜悦色的和他谈话。好像这是很多年之前才有过的。最后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告诉他恐怕我和他的这段交往恐怕要告一段落了。虽然以后我不能经常的监督他,但是看着他信心满满的样子,我相信他一定能很好的执行自己的计划。] 最后在结案时我重点做了以下的工作:

1给案主以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这段时间的感受

2肯定他的努力和成绩,并且告诉他我希望他能继续努力。

最后我给他留下联系方式,并答应今后如在需要时将继续向其提供帮助,

在以后的几次回访中我得知他的父亲送他去了训练营,当我再见到他时已经有很大的改

变了,虽然还经常的去上网,但是已经学会了如何自制。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2评估

我认为此次个鞍社会工作主要解决了案主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案主的网瘾得到了初步的矫治,对网瘾的矫治并不是使案主从此远离电脑,而是使其对电脑有个正确的态度,合理上网,文明上网,如果因为上网时间,那就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了,同样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其次案主的社会适应性增强,改变了看待朋友和学习的看法案主的亲子关系得到了改善。

六总结

我的希望是通过一个完整的个案社会工作方案应用,严格按照专业的个案方法,将治疗性的服务和发展性的服务相结合,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技巧,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以帮助案主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用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来矫治网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个案社会工作应用到矫治网瘾工作中去是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转型期社会稳定的需要,弥补学生案主因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败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并有效调节和治疗案主由于人格方面的缺陷所导致的不良心理状态,重塑健康的人格和心理。(2)个案社会工作应用到矫治网瘾的工作中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应用到此方向有益于社会工作的推广和促进本专业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在这一个案工作过程中,我将自己学到的个案工作方法和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相结合,做出了初步的探索,我认为我做的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1)将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结合起来(2)将个案社会工作放在不同于专业的机构中进行,多多配以辅助性的活动,从而更加顺利的与案主建立工作关系,推进工作进程,当然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1)正确处理案主与工作者的关系,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往往难以保持专业社工的中立(2)采用谈话的方式能否收到持久性的效果,以及此个案能否推广到更加广大的网瘾少年当中去还是个问题,需要更多的实践

参考书目和相关资料

宋林飞主编,翟进,张曙编著《个案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年

徐愫编著,《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郗杰英,胡尹庐编著,《陶宏开:向网瘾宣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于雷主编,《社会工作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美国费城儿童指导中心遍著,马春华译《儿童与青少年情感健康》,2000年版

李晓风著,《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doc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 告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 现在青少年中,网络成瘾的现象日趋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瘾”,很多同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那什么是网瘾呢?我特地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有“网瘾”的同学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我所查到的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互联网络咨询中心(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年增长率为28.9%;网络普及率达到28.9%。年青人为主体网民,其中相当多的网瘾青少年患有“网瘾症”。在每天不断增长的人群中,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自然也不是个小数目,因此关于“网瘾”的话题越来越多,关注人群也越来越多,甚至已升级成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在许多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报道上我们经常能听见这种声音——毒害青少年的,是网络游戏。而在一些人眼里,网络游戏犹如洪水猛兽一般,甚至被称做是“电子海洛因”。 笔者就青少年网络成瘾开展了调查:

一、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青少年们上网的确是有一部分青少年是会成瘾的,但不一定是玩游戏。一部分青少年是出于好奇和好玩的心理,只要是新鲜有趣的,便有人会去追求它。互联网仿佛就像一个花花世界,有许多青少年在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会被互联网所带来的新鲜体验所深深吸引,曾经沉迷或轻度沉迷过网络。每天上网聊聊天、看看网页同样会给青少年们带来快乐和充实感,那些自制力差者更可以沉迷其中。 二、青少年们对媒体的说法存有疑义:青少年们认为,数字不能说明一切,只能反映一些问题。有很多人沉迷网络的确不假,但把问题都归于游戏是有失偏颇的。沉迷游戏比起沉迷网络的人确实是要陷得深一些,但媒体“夸大化”的说法,将网络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甚至被称做是“电子海洛因”也是不妥的。网络游戏是洪水猛兽,青少年沉迷网络就是因为网络游戏的毒害。以至于我们现在只要听到“青少年上网”这个词,在潜意识里就觉得它不是褒义的。青少年们的说法也很激动:譬如我国每年因烟酒而导致死亡的有多少,能一下就把烟酒给禁了吗?有多少青少年因迷恋娱乐明星而荒废学业甚至不要性命,能一下就把娱乐文化禁了吗?又有多少青少年看了一些带有暴力色情的影视作品而犯罪的,能一下把影视行业禁了吗? 三、我地区青少年上网率大大低于全国的统计数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10年2月2日在京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较高于2007年。但由于网民人数的增长,网瘾青少年人数是2005年、2007年的近两倍。值得注意的是,

浅谈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浅谈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网络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如果使用不当,迷恋网络游戏与网络色情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糕。特别是青少年朋友,自控力差,一旦陷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笔者总结青少年沉迷网络会导致如下几种不良后果: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 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 1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2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个人日记2010-07-03 19:11:26 阅读4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2009年12月25日银杏乡发生一起涉嫌故意伤害案,当事一方为五名青少年令人震惊的是这五人中有两名初中生两名高中生。其中最小的当事人不到13岁,最大的年仅17岁。这起伤害案不光要引起了家长的思考学校的思考还要引起政府的思考全社会的思考。让全社会都来了解青少年,重视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帮助青少年让他们成长成材。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存续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青少年的成长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良好的。但是,不容回避的是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犯罪是目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此我进行了以下 思考: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一般说来,青少年犯罪是指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青少年犯罪以其犯罪主体年龄小、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周期长等因素而倍受人们关注。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各类犯罪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影响日益增大,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现状和特点主要 表现为: (一)犯罪情节恶劣,犯罪手段升级。当前,在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重、特大案件比例逐年上升,居高不下。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杀人、强奸、抢劫、盗窃四类重大刑事案件中,每1000件此类案件至少有30件是青少年所为。而且,从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看,其作案手段往往凶恨残忍,犯罪的暴力化倾向十分明显,一些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实施犯 罪行为极少顾及后果。 (二)犯罪年龄提前,低龄化严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年龄有所提前,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较以前平均提前了2?3岁,其犯罪的年龄阶段大致为:10岁?12岁开始有劣迹,13岁?14岁开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14岁?17岁进入犯罪高峰期。据统计,2002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了大约120%,14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上升了大约280%.(1)随着犯罪年龄的提前,越来越多的花季少 年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团伙犯罪增多,集团化趋势明显。据有关资料统计,团伙犯罪在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占据大约60%以上的比例,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青少年的犯罪团伙中,其成员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一区域的邻居,有的是不良少年,他们经常在一起消遣、玩乐,相互纠合,相互利用,逐步结成犯罪团伙。团伙犯罪的增多是青少年犯罪向组织化、集团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青少年犯罪案例及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分析及对策 ——法制专题教育月材料 中学生违法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它本身的特点。下面结合几起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案例,简要的分析下青少年犯罪的一些特征 案例1:今年暑假三位初中女生因无聊到某舞厅玩,碰到年龄相仿的一群青少年,为首的是女孩A某,因一言不合,A某指使随她来的几个男少年,劫持三位女生到某宾馆进行轮番殴打折磨,其中一女生在A某的同意下还遭到了强暴,手段令人发指。 这一案例突出了青少年犯罪的突发性、团伙性、动机单一性和手段残忍性。追溯他们犯罪的原因,A某父母离异,她曾混入社会后受骗失身。随后破罐破摔,成为害群之马中的为首分子,称王称霸,惹是生非。三位受害女生也开始出入舞厅,追求高档消费,她们有的缺乏家庭温暖,有的缺少管教,自我保护意识差,到舞厅寻刺激,嘴巴不饶人,终因势单力薄而受害。从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差,在心理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受到外界不良的因素侵蚀之后,意志颓废,又有虚荣心理作祟,想在同伙面前“扎台型”,往往容易不计后果,做出令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案例2:某一中学生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撞倒一老太,他开始表现不错,即送老太进医院,并表示愿赔偿医药费。经交通警察处理,裁定赔偿经费后,老太的丈夫逼他再增一倍赔偿费。该生的父母是瞎子,经济拮据,他被逼后想不通,用酒把自已灌醉,产生了“杀死老头”的想法,借着酒胆,他冲到老头家用榔头砸死了老头。 上述案例纯属突发事件。该男生平时并无劣迹,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也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偶发事件中,他们往往意气用事,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容易想不通而走极端。 案例3:某高一女生与邻居海员谈恋爱,当海员出海后又遇到另一俊男追求,她沉迷这一男子,不听父母劝告,并逃学。该男青年把她带到表哥嫂处过夜,当晚,男青年翻出表哥家的2万多现金,她未作阻止,第二天逃离后挥霍游玩。回家被抓后男青年推说自已有前科,要女生顶罪。审判时,男青年把全部责任推到该女生身上,致使女生重判,二审时,女生才说出实情而改判。 此案可以看出,由于受年龄、文化水平的制约,未成年女性认识客观事物往往凭自已的主观愿望片面地认识问题,有时形成错误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女生的心理,尤其是早恋的女生往往执迷不悟,对劝告无动于衷,又表现出对异性的盲目崇拜,依赖性强,缺乏辨别能力,她们涉世未深,容易受骗上当。 案例4:少年犯B某原是重点中学的初中生,几分之差未考取重点高中常受到父亲的讽刺、挖苦。虽然他向父亲表示,一定考取大学,但父亲仍多次训斥。B某在又一次受到父亲奚落之后,忍无可忍进行反驳,被父亲打了一记耳光。B某负气出走,一周后被拉入偷窃团伙犯罪。父亲的“一记耳光”把他打入了监狱。

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初二年级 我们此次专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危害以及对策,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做出贡献。此次调查为一般性质的社会调查,实行无记名调查,并且对于调查对象所提供的资料我们会严格保密,因此请您认真、据实填写调查问卷,谢谢! 1.您的性别:()[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 2.你居住于:()[单选题] [必答题] A.城市 B.农村 3.你在读:()[单选题] [必答题]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D.其他 4.你的学习成绩如何?()[单选题] [必答题] A.优 B.良 C.中 D.差 5.你觉得学习压力大吗?()[单选题] [必答题] A. 很大,压的喘不过气 B. 很小,可以轻松应付 C.一般,时大时小 D.其他 6.你的课余时间多数做些什么?()[单选题] [必答题] A.看书 B.做运动 C.做兼职 D.上网 E.忙于学校的社团活动 F.其他 7.你通常上网主要做些什么:()[多选题] [必答题] A.玩游戏 B.聊天或交友 C.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活动 D.看新闻,获取资讯,查资料 E .学习或工作所需 F.其他 8.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单选题] [必答题] A.0~2小时 B.3~4小时 C.5~6小时 D.7小时以上 9.你是否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单选题] [必答题] A.是,很强烈 B.有时候会这样 C.否 10.如果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你是否会出现念念不忘上网之事、周身不适、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呢?()[单选题] [必答题] A.是,总是这样 B.有时候会这样 C.很少会这样 D.从来不会这样

《网瘾的危害》主题班会

《网瘾的危害》主题班会 《网瘾的危害》主题班会乐昌四中一(3)班雷琴柳活动主题:网瘾的危害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常见上网和网瘾的区别。 2、网瘾对人的危害。 3、网瘾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学会正确和科学地使用网络活动方式: 1、通过案例分析 2、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3、学生分组辩论。 4、进行小游戏 5、老师小结归纳实施过程:开场白: 1、青少年迷失与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在这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许多地方以得以常见。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的泛滥正在改变、侵蚀着一代人的生活…… 2、各位同学我想大家对网络电脑都很熟悉了吧!在做的各位可能都去过网吧吧!那么大家说说看上网是好还是不好呢?用案例分析来直观展示网瘾的危害★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

★因为上网,全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 ★北京市约有20余万中学生迷恋网络或游戏,平均一次持续玩5小时以上的占72.9%。有65%的人认为上网很容易上瘾、很难控制。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0%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倾向。 ★上网的大学生中80%以上访问过色情网站,经常光顾者占12%,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沉迷于网络不知归路…… ★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家里不让上网,曾经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 ★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某大学三年级学生进学校时曾拿了新生入学一等奖学金,但是后来沉迷于电脑游戏,旷课成了习惯,已经有10多门功课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危险。 陶宏开教授曾经说:“中国千万个青少年的堕落,千万个家长的不幸都是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开始…… 辩论题目提问:从上面的案例大家认为上网和网瘾有什么区别?小结:上网要看是干什么比如说是查资料

网瘾危害案例

网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主宰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大潮流。网络既提供给人们各种便捷,又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13岁-18岁的中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严重,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带来的危害性必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一、网瘾的概念及其属性 网瘾就是网络成瘾的简称。青少年网络成瘾就是青少年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稀奇古怪的网络游戏等网络信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由此形成对网络的过度迷恋,造成心理和行为的过度依赖。 网瘾与药瘾、毒瘾等有明显的不同,药、毒瘾有明显的生物学基础,即有明显的躯体依赖。而网瘾者虽没有明显的躯体依赖,但却有着强烈的心理与行为依赖。因此,它应该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类。 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网络成瘾归属为精神病的范畴。因为,网瘾者除了精神不集中,影响社会交往和正常的学校教育外,迷恋网络者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的界限,常常陷入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格迷惘中。如沉迷《魔兽世界》的网游者,就以为现实世界也充满了魔幻属性,以一种唐吉珂德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挑战和颠覆现有的社会价值,仿佛魔兽入脑入心,缠绕病态心魔。 将网瘾者纳入精神病范畴,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应急举措,也具标杆意义。毕竟,信息时代深度触网已经成为现代主流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缺乏系统有效的社会管理防火墙,游弋于虚拟世界的人容易患上网络病。病态的意识和行为蔓延至现实世界,就会带来诸多的问题。所以,将网瘾者看成精神病是人们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积极举措。 青少年网瘾者以上网玩游戏为主,基于对精神病讳莫如深的文化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在与部分未成年犯罪人员接触过程中,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一行行因悔恨流下的泪水,还有那仍未泯灭的对未来的向往,让人一时无法将他们与“罪犯”这个名称联系起来。当问及“导致你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受社会上的坏人引诱”、“不想回家”和“自己不学好”的回答占绝大部分。 这些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不够成熟的未成年人是如何一步步迷失自我、走上犯罪道路的呢?除了主观表现出的文化程度低、法制意识薄弱及行为缺乏自制力等内因外,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也是造成他们犯罪的客观外因。家庭教育措施不力。现今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地溺爱,使这些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坏习惯;随着社会上“大款户”的增多,学生“大款户”也逐渐增多。而恰是这些经商的“大款户”,由于常年外出,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造成家庭教育的“漏洞”。有些家庭不健全,对子女疏于管教,子女缺少父母的爱,或受继父母的冷落歧视,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有些家庭夫妻感情不和造成子女性格孤僻、偏激,心态不够正常;有些家长因忙于工作或挣钱,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孩子犯了错误非打即骂,甚至采取极端粗暴的方法;有些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纵容,使子女个性畸形发展,行为放荡不羁;有些家长本身就有不良行为,赌博、吸毒或看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影碟,导致子女沾染恶习,走上犯罪道路。 社会上一些文化垃圾也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少数经营者公开出售夹杂大量宣扬暴力和色情的书籍、杂志、音像制品,以

及使不少未成年人沉迷的游戏厅、网吧,对抵御能力差、分辨是非能力弱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侵害。 中学生中队伍中的违法现象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有的拉帮结派,组成团伙,自封首领,公然对抗教师的正常教育;有的瞒着家长逃学,聚众赌博,输赢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乃至上千元;有的公然侮辱女生;有的在社会上偷鸡摸狗;有的对低年级敲诈勒索;有的肆意破坏公共财物;有的结伙外出打群架;有的混迹于社会上不法青年之中,开始“拜师学艺”。几此种种,不一而足。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真实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知法守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 [案例1]:成都:9名少年偷垮高压电塔一座高压电力输送塔突然拦腰倒塌,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倒塌原因竟是电塔底部被人偷走了68块钢条,而下手的竟是9个未成年的孩子! 某日凌晨,青白江公安局刑侦大队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一座220KV高压电力输送塔倒塌,交通被阻断!”几乎是同时,当地电力部门也接到了报告。这座220KV电塔所在线路是成都输往绵阳输电主线备用线路。正值用电高峰期,该电塔的骤然倒塌,造成备用线路全线断电,青白江、金堂等地的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也因此受到影响。电塔倒塌还压坏了电信公司分路器等设备,造成2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民警们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最终得到一条线索,发现当地的王平(化名)等人长期在附近实施盗窃。就在电塔倒掉的前几天,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篇:关于青少年本人调查报告瘾的报告书 关于青少年本人瘾的报告 盐道街中学:罗晨旭指导老师:芦苇 调查目的 为了危害青少年为什么会行成本人瘾还有本人瘾带给青少年哪些了解 二调查方法 从本人上才收集资料 三调查结果 综合新华社电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18日发布《中国青年人本人瘾数据报告(201*)》显示,目前我国本人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本人民总数的9.72%,将近50%的本人瘾青少年主要的上幼儿本人目的是聊天或交本人。 报告指出,在本人瘾青少年和非本人瘾青少年的具体活动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本人瘾青少年中玩本人络游戏的比例(40.77%)高于非本人瘾青少年(28.61%)将近13个百分点,而聊天或交本人虽然也属于娱乐性的活动,但本人瘾青少年和由非本人瘾青少年中,参与这活动的比例几乎不没有差别。 根据数据显示,娱乐性活动和实用性活动比例在本人瘾和非本人瘾青少年之间差距很大。本人玩本人截叶游戏和获取信息的本人瘾青少年与非其中瘾青少年比例差距较为悬殊。 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郝向宏认为,这新游戏说明本人瘾青少年更偏重于玩本人络游戏,而非本人瘾青少年则更偏重于借助本人络获

取信息以及学习或工作。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本人络获取信息 可以在定程度上抑制上本人成瘾,其上对于青少年玩本人络游戏的放 纵则可能促使而本人成瘾。 报告指出,本人络成瘾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自述瘾青少年比 例接近10%,需要各方继续对青少年本人瘾问题加以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青少年上本人成瘾。 报告显示,男性青少年本人民上本人成瘾比例(13.29%)约比女性 青少年本人民上本人成瘾比例(6.11%)高出7.18个百分点。男性青少 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本人络。报告显示,18岁至23多岁青年本人瘾比例较高,达到了11.39%。 报告指出,本人瘾非和青少年本人瘾青少年均对娱乐休闲类游戏 有较高的整体而言。有超过60%的非本人瘾对娱乐休闲类游戏有较高的偏,而本人瘾青少年则对角色扮演类和比赛竞技类游戏有较高的偏。 这说明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本人上娱乐性影响对青少年的活动。另外, 本人瘾青少年更多利用本人络获取社会机会。报告显示,本人瘾青少 年比非本人瘾青少年拥有更多“经常”通过本人络成功获取学习 求职创业等社会机会的经历。 为了解当前国内青少年本人瘾的切身感受状况,研究解决青少年 本人酷爱问题的对策,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于201*年8月成立课题 本人组,于9月份开始调查。查访的围包括北京上海 ** 广州武汉沈阳西安等城市,共回收有效问卷11023份。本人络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63份。 四分析与讨论 本人危险性叶唇柱对青少年真的只有危害吗?我的回答是不,因 为如果不本人络,我们也绝不了解到那么多的知识,眼界就不会开阔,我们的发展也就不会那么远大,但是本人络的危害的确不可忽视,自 述瘾对青少年是个打击不可磨灭的打击。。。。。。

网瘾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及补救建议

网瘾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及补救建议 一、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性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方面 青少年患网瘾后,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学习留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为人,人格异化。据中央电视台一个访谈节目介绍,一位少年上网不归,其45岁的父母骑摩托车到处寻找,不慎因车祸双双而亡,有人问他是否感觉内疚,他居然回答说反正父母早晚都要死。 2、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进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引发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 3、行为方面 网瘾青少年的人格易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持续上网,他们往往不择手段,不惜欺骗父母、偷窃、抢劫。网络游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耽误青少年的正常学习,致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成绩下降,甚至逃课、辍学。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的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 4、道德方面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缺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欲望。在一项对近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网站的青少年占46.9%。 二、青少年网瘾怎么补救? 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家庭教育、应试教育、游戏产业等,那么作为家长、教师、长辈的你们,又该怎么来对此做补救,拯救青少年的心灵呢? 1、青少年上网是每个家庭都需要关注的,让大家撑起网络的绿色之伞,将绿色上网宣传出去,同时请各相关部门人员做好监管青少年上网工作(比如网吧严格把守“限制未成年上网”政策等); 2、鼓励家长、学校统一给青少年配置,实时监控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限制上网时间、软件使用等,提高青少年自觉上网的习惯,一起创建青少年网络绿色家园,让孩子健康成长美好生活。

网瘾的危害3篇完美版

《网瘾的危害》 总结精选(1): 网瘾的危害有哪些? 互联网是现代礼貌的标志,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逐渐发展壮大的这天,人们无不是这无形网络中的一员。但互联网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的青少年置身网络空间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而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监管不足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关键原因。网瘾的危害不仅仅仅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成为家庭教育、社会和谐的巨大障碍。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深刻认识青少年网瘾的危害,避免自己的孩子误入歧途。 1.网瘾的危害存在于生理方面:有研究证明,有网瘾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处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同时还会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直观的健康问题。对于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会严重影响到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更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以前就有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网吧里连续通宵十五昼夜,身心完全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一次战斗胜利后由于神经高度兴奋但体力已经不支导致晕倒在网吧,最终抢救无效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2.网瘾的危害存在于心理方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患上网瘾后,难以抑制上网的冲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由于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会的生活、学习兴趣减少,与现实脱节,性格上变得孤僻、冷漠,缺乏参与意识和时间感。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从而产生自闭倾向。另外,因为沉迷于网络在导致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到右脑发育,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上的暴力互动游戏容易诱发青少年的冲动心理,出现抑郁、焦虑、躁郁等情绪问题。 3.网瘾的危害也存在于社会方面:青少年网络成瘾以后,人格发生明显变化。网络成瘾青少年为了持续上网,往往是不择手段。例如:逃学、辍学、欺骗父母、盗窃、抢劫等等,直接又引发了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网瘾,就如同一种精神毒品,家长们务必深刻认识网瘾的危害,未雨绸缪或亡羊补牢,万万不能让孩子走上不归路。 总结精选(2): 网瘾的危害巨大 日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带给的权威数据,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期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此刻已经高达10%-15%,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经常发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预防青少年犯罪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预防青少年犯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概述: 青少年犯罪预防一直是社会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近年以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在各安全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上级部门颁发的各种安全会议精神,坚持以“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有关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通过齐抓共管,营造气氛,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切实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现就我班在班委会的组织下开展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题班会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二、活动目标: 1、知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情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3、技能: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1、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板书) (1)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2、案例分析: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学生,为什么会如此?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2)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A、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 导读: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这句写于110年前的名言寄望中国青少年进取、创新、有所作为,青少年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超过1亿,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数量庞大,网络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显示,80%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语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句写于110年前的名言寄望中国青少年进取、创新、有所作为,它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青少年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希望之所在,那么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如今是网络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据有关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的网民数将达4亿,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超过1亿,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数量庞大,约为2400万。可以说,网络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均来自网络。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显示,80%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而犯罪。 为了认真贯彻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指示精神,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增强青少年自身免疫力,积极发挥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作用,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于青少年成长的有效途径,中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新浪网共同发起“大家E起来”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 在青少年犯罪屡屡发生的今天,很多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让人揪心,他们再也不能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而是背负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因此,如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7级5班王纯璞一、网络成瘾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美国心理学会1997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讨论IAD的诊断标准。 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

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但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当前中国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同时,初中生(23.2%)、职高学生(20.5%)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高中生(10.1%)中的网瘾比例相对较低。如何引导网瘾中学生戒除网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结果 1)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1网龄有多长时间了? ○2上网频率(每周上网时长)多少? ○3上网地点在哪? ○4上网活动内容(游戏,资讯,交友,影音,学习) 是什么? ○5家长支持度怎样? ○6对学习的影响利大弊大? ○7每次上网时长多少? ○8有无对身体的影响(无,视力,体质,其它疾 病)?

网瘾的危害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损伤智力:专家研究表明,网友对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是极不利的。沉迷于网游半年以上,智力会有明显下降;若是沉迷于3年,智力下降10%。 2.损害身体:网隐造成智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 荒废学业: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耽误学习,考试挂红灯、留级或被迫退学。 3.影响品行:网瘾诱发逃学、说谎等不良品性,产生不屑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暴躁、甚至辱骂攻击他人等恶劣行为。 4.扭曲性格:网隐导致青少年情绪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情绪低。 5.危害心里:长时间上网会使青少年迷恋于虚拟世界,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患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会使其工作、学习时注重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不能面对现实,会产生情绪低落、遇事悲观、态度消极、精神障碍、心理异常等问题和疾病,表现得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引发“信息综合症”等。 6.影响生理: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 7.诱发违法犯罪:网瘾者偷钱或盗用别人的账号去上网游戏、聊天,或利用网络搞敲诈、赌博、色情、黑客等活动,最终滑向犯罪深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发现,多数沉迷网络的未成年犯没有经济来源,无力支付上网的费用,却又无法抵制上网的诱惑,为解决上网费用问题而实施犯罪行为。

中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1、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本次调查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没能对我国的农村等地区进行调查,根据以往的研究,我国城市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相近,由此可以近似地估算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人数大约为3329.9 万人。 ?与2005年(网瘾青少年占青少年网民的13.2%,人数约 为1105.4万人)相比,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略有上 升,但在绝对数量上多了近两倍。绝对数量上的增 加主要源于网络的普及,网民的整体规模由 2005年的1.03亿增长到了目前的3.84亿。 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网瘾倾向比例 我国城市青少年网 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 ?2、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1800万有网瘾倾向 ?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与2005年(有网瘾倾向的青 少年占非网瘾青少年的12.4%)相比,这一比例基本没 变。可见,不管是网瘾青少年还是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 在全体青少年网民中的比例都相对稳定,对于网瘾青少 年的治疗和对非网瘾青少年的预防方面仍需加强。 3、超过七成的网瘾青少年为“轻度”和“中 调查显示,在所有网瘾青少年中,“轻度” (35.1%)和“中度”网瘾青少年(34.6%)比 例均占网瘾青少年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重 度”网瘾青少年(30.3%)不到三分之一。

4、网瘾青少年分布状况 (1)年龄在“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的网瘾比例最高 如下图1-1-3所示,调查表明,网瘾青少年在6-23岁呈上升趋势,其中在“18-23岁”(15.6%)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其次为“24-29岁”(14.6%)的网瘾比例以及“13-17岁”(14.3%) 的网瘾比例。相较于2005年,“13-17 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 “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 所上升,网瘾青少年有向更大年龄 (“18-23岁”)集中的趋向。虽然2005 年与2009年的分年龄段网瘾比例有所 不同,但考虑到青少年网民处于不断成 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2005年 “13-17岁”的青少年在2009年已大部分 成长到“18-23岁”的阶段,高年龄段网瘾 青少年的增长和低龄段的网瘾比例下 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2)男性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高于女性青少年 从图可以看出,男性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的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比例高出近5.6个百分 点,在5%的检验水平下具有显著差异。男 性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较2005年稍有下 降,女性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较2005年 稍有上升。 二、网瘾青少年上网活动特征 (一)网瘾青少年上网时长与地点 1、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为80.2分钟,网瘾程度越重的网瘾青少年平均 上网时间越长 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城市青 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 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为 80.2分钟,其中近六成 (57.4%)青少年网民“平时 (周一到周五)每天除工作 学习以外的上网时间”不超 过1小时,上网时间“控制在 30分钟以内”的约有3成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研究学情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这些现象在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的青少年中相当严重。 近期有家长反映,有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在同学家住,实际上是和同学在网吧上网夜不归宿,由此主题确定──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二、教法研究 1.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2.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究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

有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小组成员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展开研究…… 1.资料收集  有了前几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学生对于资料的查找熟门 熟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他们用下载、复印、摘抄等方式将网络、图书、报纸上的内容整理下来…… 下面是部分资料: 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济南在押的1 500名少年犯中,8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沉迷于网络不知归路……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 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为家里不让上网,曾经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学生抢小学生被判刑 【导语】今年2月份,市北区标山路一条胡同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件。和普通的抢劫案不同,作案人和受害人,一个是中学生,一个是小学生。 【正文】1、上午10点,这起案件在市北法院刑事审判庭第二次开庭审理,17岁的被告王某缓缓走上被告席。公诉机关指控,王某在今年2月份,用石块将小学生田某打成了轻微伤,抢得现金13元后,还强行扣留了田某的书包,胁迫他回家取了300块钱,才换回书包。王某辩解说,自己是因为从小缺乏家庭管教,误交朋友,才走上了歧途。 【同期声】王某被告(很早就不上学了没有意识到这个后果那你跟朋友平时都玩什么上网唱歌) 【正文】2. 法官审理中得知,王某7岁时,父亲就过世了,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王某一直跟着姐姐姐夫生活。年少的王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为了能跟朋友一起飚歌吃饭,实施了抢劫。(3、)案发后,王某积极认错,并争取被害人的原谅。司法所人格调查员也对王某进行了调查评估,申请法官从轻处罚,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期声】法官宣判(王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宣判开始,并处罚金5000元) 王某被告(我出去以后一定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孝敬父母)

【正文】法官随后与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了对接,为王某安排社区矫正监管和帮教工作。 【同期声】王某(法律就像一口钟你不去触碰它也不会响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人不要知法犯法) 案例二:小学生抢中学生懵懂少年被判刑短短20天内抢劫4起,致轻微伤一人,单单看到这个数字你可能会以为是某个惯犯或是穷凶极恶之徒所为,可你会想得到这几起劫案居然源自一名刚满14周岁的小学生吗?10月中旬,屏南县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一起小学生抢劫案,被告人小正、小雄犯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和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元。 小正和小雄系朋友,小正就读小学,小雄刚上初中,喜好玩耍的他们结识了校外的一些社会青年,终日逃课,游荡在校外。今年4月初某日晚,两被告人在社会青年阿灿(另案处理)、阿康(另案处理)的提议下预谋抢劫。其后四人便在宁屏二级路的便道上拦截晚自习回家的中学生小金并实施索财,在遭拒后,两被告人一人持棍、一人用手将其打成一级轻微伤,后于本案审理期间,两被告法定代理人共同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3000元并取得谅解。4月下旬某日晚,小正与阿浩(另案处理)事前通谋后,在城关一市场对面路段由小正持西瓜刀拦下晚自习回家的中学生小雨等三人,并由阿浩对其搜身共劫得现金2元及价值384元的手机一部(该手机在案后由公安机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