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与故障--可靠性术语

失效与故障

1失效failure

产品丧失完成规定功能能力的事件。(GJB3385-98)

产品终止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样的事件。(GB/T3187-94)

功能单元完成规定功能能力的终止。(ISO/IEC DIS2382-14-96)

产品或产品部件不或不能完成预先规定功能的事件或不能工作的状态。

(MIL-STD-721C-81)

产品任何部分不能按其性能规范要求运行的事件。当超出规范所要求的最低值时,即超过了设计限制或超出了安全限度的范围就可能发生失效。(防务采办术语-98)

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JIS Z8115-81)

(1) 一个功能单元执行其功能的能力的终止。

(2) 在特定限制下,系统或系统部件不在规定限度内执行所需功能的事件。当碰到故障

时可能产生失效。(ANSI/IEEE STD 729-83)

编者注:此定义也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接受。

a. 功能部件执行其功能的能力的丧失。

b. 系统或系统部件丧失了在规定的限度内执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当遇到故障情况时

系统就可能失效。

c. 程序操作背离了程序需求。(GB/T11457-95)

破坏产品能工作状态的事件。(ГОСТ27.002-89)

产品终止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的事件。

注1:产品失效后有故障。

注2:“失效”(Failure)是事件,不同于“故障”(Fault),故障是状态。www.可靠性.com 注3:本概念对由软件组成的产品是不适用的。(ECSS-P-001A-96、IEC50(191))

产品不能完成其规定功能的状态,失效是故障的功能体现。(MIL-STD-1309C-83)

导致有用的性能下降的产品的工作特性变化。(MIL-STD-1309D-92)

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范围内产品不能完成一项或一项以上要求功能的事件。

(MIL-STD-2155(AS)-85)

2故障fault

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预防性维修或其他计划性活动或缺乏外部资源的情况除外。故障通常是产品本身失效后的状态,但也可能在失效前就存在。(GB/T3187-94) 会引起功能单元降低或丧失完成规定功能能力的一种非正常状态。(ISO/IEC DIS2382-14-96)

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对某些产品如电子元器件、弹药等称失效。(GJB451-90、GJB/Z91-97)

失效的直接原因(即:不匹配、调整不当、缺陷等)。(MIL-STD-721C-81)

作为失效原因的状态。(JIS Z8115-81)

产品不符合技术规范和(或)设计(方案设计)文件规定的任一种要求的状态。

(ГОСТ27.002-89)

(1) 致使一个装置、一个部件或一个元件没能按要求的方式使用的一种物理状态,例如,

短路、断路、或间断连接;(2) 由于失调、调整不良、调不准或零件失效导致的性能下降;(3) 失效的直接原因(例如,调整不良、调不准、有缺陷等)。(MIL-STD-1309D-92)

1. 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预防性维修或其他计划性活动或缺乏外部资源的情

况而没有能力则除外(对IEC50:92作修改)。

2. 产品内部的非计划事件或缺陷,其可以导致产品本身或其他相关设备一个或多个失

效(IEC50:92)。

注1:故障通常是产品本身失效后的状态,但也可能在失效前就存在。

注2:产品可以包含有故障的单元,在一定的条件下说明产品本身缺陷(上述定义2)。

当这些条件出现,在组元内的缺陷将引起产品失灵,从而导致差错。这种差错扩散到其他产品,同样也引起它们的失灵。在失效出现后,就整个来说,产品有故障或处于故障状态(上述定义1)。(ECSS-P-001A-96)

(1) 导致功能单元不能执行所需功能的意外情况;

(2) 软件中错误的表现形式。一旦碰到故障,可能引起失效和出错。(ANSI/IEEE STD

729-83)

a. 功能部件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功能。

b. 在软件中表示error关于错误的解释。如果遇到,它可能引起失效。与隐错,缺陷(bug)

同义。

注:error关于错误的解释是指:导致产生含有缺陷的软件的人为行动。例如,遗漏或

误解软件说明书中的用户需求,不正确的翻译或遗漏设计规格说明书中的需求。

(GB/T11457-95) 由于元器件失效、失调、调整和校准不当等造成的性能降低。

(MIL-STD-2155(AS)-85)

编者注:在GJB451-90、GJB/Z91-97中不区分失效和故障。

3系统性失效systematic failure

由某一固有因素引起,以特定形式出现的故障。它只能通过修改设计、制造工艺、操作程序或其他关联因素来消除。

注:无改进措施的修复性维修通常不能消除其故障原因。系统性故障可以通过模拟故障原因来诱发。(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系统性故障”。

肯定与某个原因有关的,只有通过修改设计或制造工艺、操作程序、文件或其他关联因素才能消除的失效。无修改措施的修复性维修通常是不能消除这种失效原因。

这种失效可以通过模拟失效原因诱发。(GB/T3187-94)

4软件失效software failure

由于软件的故障,在规定的/数据环境下不能执行预定的逻辑运算。(防务采办术语-98)

5单点失效single point failure

引起产品故障的,且没有冗余或替代的工作程序作为补救的局部故障。(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单点故障”。

单点失效是导致一项产品完成任务的性能不可逆转地降低到合同规定水平以下的单一硬件失效或软件差错(产品发生单点失效的方式就是产品的单点失效模式)。

(MIL-STD-1543B-88)

某产品的失效将导致系统的失效,且不能由贮备或代替的工作程序来补偿。

(MIL-STD-721C-81)

6灾难性失效catastrophic failure

导致人员伤亡或系统毁坏的故障。(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灾难性故障”。

既突然又彻底的一种失效模式,这种失效会导致丧失一项或多项基本功能。

(MIL-STD-1309D-92)

导致产品损失的失效。(MIL-STD-721C-81)

7致命性失效critical failure

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的或可能导致人或物重大损失的故障或故障的组合。

(GJB451-90、GJB/Z91-97)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致命性故障”。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重要物件损坏或其他不可容忍后果的失效。(GB/T3187-94)

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失效或失效组合。(MIL-STD-721C-81)

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或置人的生命于危险的失效或失效组合。(MIL-STD-1309D-92)

8偶然失效random failure

产品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只能通过概率或统计方法来预测。(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偶然故障”。

只能通过概率和统计方法来预计的失效,这适用于所有分布。(MIL-STD-721C-81) 不能在绝对意义上预测其发生,而只能以概率或统计概念预测其发生的任何失效。

(MIL-STD-1309D-92)

产品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失效。(GJB/Z91-97)

9瞬时失效transient failure

由于瞬时的或临时的外部因素(如输入电源的波动,环境温度变化过快,电磁波的影响等),或由于系统内部的某些因素而引起的暂时失效。(GJB3385-98、MIL-STD-1309D-92)

10渐变失效gradual failure

通过事前的检测或监测可以预测到的故障,它是由于产品的规定性能随寿命单位数增加而逐渐变化引起的。对电子产品也称漂移失效(drift failure)。(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渐变故障”。

导致产品一个或几个参数值逐渐变化所造成的失效。(ГОСТ27.002-89)

产品规定的性能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产生的失效。

这种失效通过事前的检测或监测是可以预测的,有时可通过预防性维修加以避免。

(GB/T3187-94)

11间歇失效intermittent failure

产品发生故障后,不经修理而在有限时间内自行恢复功能的故障。(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间歇故障”。

在一段有限时间内的失效,随后能在没有任何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恢复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MIL-STD-721C-81)

多次出现的并能自行消除的同一性质故障。(ГОСТ27.002-89)

12软失效soft failure

性能超出规定范围,但又不足以导致功能完全丧失的失效。(GJB3385-98、MIL-STD-1309D-92)

共因失效common cause failure

由于同一原因引起的多个产品的失效。(根据参考文献24改写)

多个产品的失效是由于某同一原因引起的。(ECSS-Q-40A-96)

13共模失效common mode failure

由于同一失效模式引起的多个产品的失效。

注:共模失效是共因失效的一个特例。(根据参考文献24改写)

多个相同产品的失效起因于同一模式的失效。

注:共模失效是共因失效的一个特例。(ECSS-Q-40A-96)

14潜在失效potential failure

指示产品或项目将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可鉴别的状态。(GJB1378-92)

编者注:在GJB1378-92中此定义称为“潜在故障”。

15隐蔽功能失效hidden function failure

正常使用装备的人员不能发现的功能故障。

a. 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产品,其功能的中断对正常使用装备的人员是不明显的。

b. 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产品,需要使用时是否良好,对正常使用装备的人员是不明显的。

(GJB1378-92)

编者注:在GJB1378-92中此定义称为“隐蔽功能故障”。

16重复失效pattern failure

重复失效是指同一种零件在同样的或等效的使用方式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失效,且引起这些失效的基本机理相同,但这些失效的发生率与该零件预计的失效率不符。

(MIL-HDBK-781-87)

17多重失效multiple failure

多重失效是指同时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失效。若故障检测期间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失效但不能证实这些失效之间互相关联时,姑且视其为多重失效。

(MIL-HDBK-781-87)

由连贯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故障所组成的故障事件,它可能造成其中任一故障不能单独引起的后果。(GJB1378-92)

编者注:在GJB1378-92中此定义称为“多重故障”。

18独立失效independent failure/primary failure

不是由于另一产品故障引起的故障。(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独立故障”。

不是由另一个产品的失效或故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产品的失效。(GB/T3187-94)

不是由于任何其他产品的失效而引起的失效。即非从属失效。(MIL-STD-721C-81)

不是由其他失效引发的失效。(ГОСТ27.002-89)

19从属失效/诱发失效dependent failure/secondary failure

由于另一产品故障引起的故障。(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从属故障”。

由于其他有关产品的失效而引起的失效。即非独立失效。(MIL-STD-721C-81)

从属失效指的是由于某一个事件而引起两个(或更多个)产品项目不能完成其功能,从而可能使冗余措施无效而成为一个单点故障模式(SPFM)(例如,含有冗余电源线的电缆管道的损坏或火工品冲击引起几个并联继电器同时震颤)。(MIL-STD-1543B-88)

由另一个产品的失效或故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产品的失效。(GB/T3187-94)

由其他失效引发的失效。(ГОСТ27.002-89)

20非关联失效non-relevant failure

已经证实是未按规定的条件使用而引起的故障。或已经证实仅属某项将不采用的设计所引起的故障。(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非关联故障”。

(a)判明不是由规定的使用环境条件所引起的失效,或(b)

(b)判明是产品设计所特有的失效,而这种设计是不准备加入使用设备的。

(MIL-STD-721C-81)

在解释试验或工作结果或者计算可靠性量值时应予排除的失效。排除的准则应加以规定。(GB/T3187-94)

21关联失效relevant failure

在解释试验或工作结果或者计算可靠性量值时必须计入的失效。计入的准则应加以规定。(GB/T3187-94)

22非任失效non-chargeable failure

非关联故障或事先已经规定不属某组织机构责任范围内的关联故障。在实际工作中责任和非责任故障的划分示例见图3。(GJB451-90)

编者注:在GJB451-90中此定义称为“非责任故障”。

(a)非关联失效,或(b)

(b)事先已经规定不是该组织机构责任范围内造成的关联失效。所有关联失效都应该由某组

织机构负责。(MIL-STD-721C-81)

23责任失效chargeable failure

责任失效是指受试设备的关联、独立失效,以及由它们引起的任何从属失效。这些从属失效被分为一类,并用来确定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接收和拒收判据。

(MIL-HDBK-781-87)

24原发故障primary fault

单元所受应力在设计规范范围内,因本身原因造成的故障。(GJB768.1-89)

25从属故障/诱发故障dependent fault

单元因受超出设计规定范围的应力而造成的故障。(GJB768.1-89)

26可检测的故障detectable fault

能够通过测试识别、报警或异常指示表现出来的故障。(GJB3385-98)

27不可检测的故障undetectable fault/impossible detects

由于电路的冗余或缺少测试入口或其他原因,用任一测试序列都不能被检测出的故障。

(GJB3385-98)

由于电路的冗余或缺少测试通路,用任一测试序列都不能被检出的故障。

(MIL-STD-1309D-92)

编者注:MIL-STD-1309D-92中用impossible detects。

28瞬态故障instantaneous fault

需在一定的环境应力作用下方能显示的故障。(GJB1032-90)

29软故障soft fault

引起UUT性能降低的故障;或只有在UUT的某些工作条件下才会出现的状态,当这些条件改变后则故障消失。(GJB3385-98、MIL-STD-1309D-92)

30延迟故障delay fault

在数字装置中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电平转换的故障。(GJB3385-98、MIL-STD-1309D-92)

31潜伏故障latent fault

确实存在而尚未显现的故障。(GJB3385-98)

32参数故障parametric fault

引起设备某些参数超出其规定范围值的故障。(MIL-STD-1309D-92)

33共因故障common cause fault

由于共同的故障原因引起的不同部件的故障或不同系统的故障。(GJB768A FTA指南解释)

34拓扑独立故障topologically independent fault

如果某一故障所在的信号线的信号会影响电路,而当这组信号线与另一故障所在的另一组信号线不相交时,即这两个故障不会影响电路的共同部分,则称这两个故障为拓扑独立故障。(GJB3385-98)

如果确定有故障的信号线的量会影响电路,且在该电路中的一组信号线与另一组信号线不交叉,则称两个故障在拓扑上相互独立,即这些故障不影响电路的公共部分,因而拓扑上独立的故障能同时被模拟以加速其过程。(MIL-STD-1309D-92)

35等效故障equivalent fault

对所有可能的测试产生相同响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障。(GJB3385-98、MIL-STD-1309D-92)

36设计故障design fault

产品设计不当造成的故障。(GB/T3187-94)

由于方案和结构设计规则和(或)规范不完善,或违反其规定的原因所产生的故障。

(ГОСТ27.002-89)

37制造故障manufacturing fault

由于产品的制造未按设计或规定的制造工艺造成的故障。(GB/T3187-94)

由于制造或由修理企业完成的修理过程不完善,或违反其规定的原因所产生的故障。

(ГОСТ27.002-89)

38耗损故障/老化故障wear out fault/aging fault

由发生概率随时间增大的失效产生的故障。它是产品固有过程的结果。(GB/T3187-94、IEC50(191)-90)

在遵守所有规定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规则和(或)规范的情况下,由于自然老化、磨损、锈蚀和疲劳的原因所产生的故障。(ГОСТ27.002-89)

39缺陷defect

产品不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期望的一种状态。(GJB3385-98)

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

注:期望必须在现有条件下是合理的。(GB/T6583-94)

产品异常,例如这样的情况:(1)生存周期早期发现的遗漏和不完善;(2)包含在充分成熟可进行测试或运行的软件中的故障。(引自IEEE标准“开发可靠软件的度量(法)词典使用指南”)

40差错error

计算的、观察的、测量的值或条件与真实的、规定的、理论上的精确值或条件之间的差异。故障产品会引起差错。例如:有故障的计算设备会产生计算差错。(GB/T3187-94、IEC50(191)-90)

导致软件含有故障的人为活动。例如:软件规范中用户需求的遗留或错误解释;设计规范中软件需求的不正确转换或遗漏。(ANSI/IEEE STD 729-83)

41失误mistake

产生非希望的结果的人的行为。(GB/T3187-94)

失效与故障--可靠性术语

失效与故障 1失效failure 产品丧失完成规定功能能力的事件。(GJB3385-98) 产品终止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样的事件。(GB/T3187-94) 功能单元完成规定功能能力的终止。(ISO/IEC DIS2382-14-96) 产品或产品部件不或不能完成预先规定功能的事件或不能工作的状态。 (MIL-STD-721C-81) 产品任何部分不能按其性能规范要求运行的事件。当超出规范所要求的最低值时,即超过了设计限制或超出了安全限度的范围就可能发生失效。(防务采办术语-98) 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JIS Z8115-81) (1) 一个功能单元执行其功能的能力的终止。 (2) 在特定限制下,系统或系统部件不在规定限度内执行所需功能的事件。当碰到故障 时可能产生失效。(ANSI/IEEE STD 729-83) 编者注:此定义也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接受。 a. 功能部件执行其功能的能力的丧失。 b. 系统或系统部件丧失了在规定的限度内执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当遇到故障情况时 系统就可能失效。 c. 程序操作背离了程序需求。(GB/T11457-95) 破坏产品能工作状态的事件。(ГОСТ27.002-89) 产品终止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的事件。 注1:产品失效后有故障。 注2:“失效”(Failure)是事件,不同于“故障”(Fault),故障是状态。www.可靠性.com 注3:本概念对由软件组成的产品是不适用的。(ECSS-P-001A-96、IEC50(191)) 产品不能完成其规定功能的状态,失效是故障的功能体现。(MIL-STD-1309C-83) 导致有用的性能下降的产品的工作特性变化。(MIL-STD-1309D-92) 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范围内产品不能完成一项或一项以上要求功能的事件。 (MIL-STD-2155(AS)-85)

名词解释-可靠性

概念:30(3*10) 可靠性:对于不可修系统,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Reliability ):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常以 R(t)表示。 平均寿命: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指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或称为失效前平均时间,记为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 失效率(故障率):工作到某时刻时尚未发生故障(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以后的下一个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失效)的概率。 可靠寿命:可靠度为定值 R 时的工作寿命 T R 。 中位寿命:可靠度R=50%的可靠寿命 特征寿命:可靠度 的可靠寿命。 系统: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而且又能相互协调工作的单元组成的综合体。 串联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失效,系统就失效,或者系统中每个单元都正常工作,系统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则称该系统为串联系统。 并联系统: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系统才丧失其规定功能,或者只要有一个单元正常工作,系统就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这种系统称为并联系统。 串—并联系统:即由一部分单元先串联组成一个子系统,再由这些子系统组成一个并联系统。 并—串联系统:由一部分单元先并联组成一个子系统,再由这些子系统组成一个串联系统。 r/n 表决系统:组成系统的n 个单元中,至少有r 个单元正常工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大于n-r 个单元失效,系统就失效。 可靠性分配(Reliability Allocation )是指将工程设计规定的系统可靠度指标合理地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个单元,确定系统各组成单元的可靠性定量要求,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等分配法:是对系统中的全部单元配以相等的可靠度的方法。 复杂度:指单元所含的重要零、部件(其失效会引起单元失效)的数目与系统中重要零、部件的总数之比。 重要度:指某个单元发生故障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用第i 个单元故障引起的系统故障次数比单元故障总数表示。 应力:对产品功能有影响的各种外界因素. 应力除通常的机械应力外,还应包括载荷 (力、力矩、转矩等)、变形、温度、磨损、油膜、电流、电压等。 强度:产品(或零部件)承受应力的能力。 除通常的机械强度外,还应包括承受上述 各种形式应力的能力。 影响效应:找出基本单元的故障模式,并在高一层系统去确定每一种故障模式对系统的影响。而在高一层系统上作分析时,这种效应又解释为故障模式。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常记作FTA ,它是一种评价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法。它以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一个事件(顶事件)作为分析目标,使用演绎法找出这一顶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组合(称为最小割集),并求其概率。 顶事件:位于故障树的顶端,是逻辑门的输出,用“矩形”符号表示。 中间事件:除了顶事件以外的其它结果事件,位于顶事件和底事件之间,用“矩形”符号表示。 底事件:位于故障树底部的事件,是故障树中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用“圆形”符号表示。 菱形事件:表示准底事件或称非基本事件(省略事件),用“菱形”符号表示。 条件事件:表示当椭圆形中注明的条件事件发生时,逻辑门的输入才有效,输出才有结果。10.368R e -=≈

可靠性专业术语

可靠性专业术语 可靠性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有效性availability 可以维修的产品在某时刻具有或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耐久性dur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失效(故障)failure 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对可修复产品通常也称故障。 失效模式failure mode 失效的表现形式。失效机理failure mechanism 引起失效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内在原因。误用失效misuse failure 不按规定条件使用产品而引起的失效。 本质失效Inherent weakness failure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由于产品本身固有的弱点而引起的失效。 早期失效early failure 产品由于设计制造上的缺陷等原因而发生的失效。 偶然失效random failure 产品由于偶然因素发生的失效。 耗损失效wear out failure 产品由个老化、磨损、损耗、疲劳等原因引起的失效。 维修maintenance 为保持或恢复产品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 维护preventlive maintenance 为防止产品性能退化或降低产品失效的概率,按事前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维修,也可称预防性维修。 修理corrective maintenance 产品失效后,为使产品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而进行的维修。 可靠度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的观测值observed reliability a.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是指直到规定的时间区间终了为止,能完成规定功能的产品数与在该时间区间开始时刻投入工作的产品数之比。 b.对于可修复产品是指一个或多个产品的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或超过规定时间的次数与观察时间内无故障工作的总次数之比。 注:在计算无故障工作总次数时,每个产品的最后一次无故障工作时间若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则不予计人。 累积失效概率cumulative failure prob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失效的概率,其数值等于一减可靠度。 累积失效概率的观测值observed cumulative failure probability

可靠性术语

可靠性术语 一、加速试验术语 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在高于使用应力的应力水平上对单元进行试验的试验策略,目的是加快失效的发生。试验完成后,通过特定方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可根据产品在加速应力下的行为,确定出产品在使用应力下的失效行为剖面。 Arrhenius model 加速寿命试验中使用的一种模型,它可在绝对温度与可靠性之间建立联系。它由瑞典化学家Svante Arrhenius 提出,最初用于定义温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Cumulative damage model 一种加速寿命试验模型,用来为时变应力加速试验建模。 Eyring model 一种基于量子力学的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它可在温度作为加速因子时使用。 General log-linear model 一种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它可考虑将多种非热应力作为加速因子。 HALT 高加速寿命试验(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 HASS 高加速应力筛选(Highly Accelerated Stress Screening) 。 Inverse power law 一种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常在加速因子为单个非热应力时使用。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一种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它可考虑将多种非热应力作为加速因子。 Stress testing 在高于正常工作条件的应力下对单元进行试验,通常是为了引发失效 Temperature-humidity model 一种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可在两个加速因子为温度和湿度时使用

Temperature-non-thermal model 一种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可在两个加速因子为温度及另一非热应力因子时使用 二、寿命分布术语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一种寿命统计分布,它假定要建模的单元具有恒定的失效率 Failure distribution 一种数学模型,它描述随时间发生失效的概率。此函数也称为概率密度函数 (Pdf) ,对它进行积分,可以获取失效时间在给定间隔内取值的概率。此函数是其他重要可靠性函数的基础,这些函数包括可靠性函数、失效率函数和平均寿命。 Gaussian distribution 请见“正态分布”( see Normal distribution )。 Generalized gamma distribution 虽然不像其他寿命分布那样经常用于寿命数据建模,但广义Gamma分布确实能够根据分布的参数值,来模拟Weibull 或对数正态分布等其他分布的属性。虽然通用Gamma分布本身并不经常用于寿命数据建模,但是它具有其他更常用分布的类似性质,因此我们有时可利用它的这种能力,来确定应将其他寿命分布中的哪一种用于特定数据集的建模。 Life distribution 请见“失效分布” ( see Failure distribution )。 Lognormal distribution 一种寿命统计分布,当在产品中物理疲劳成为主要失效模式的重要贡献因素时,常可利用该分布来为产品建模。 Mixed Weibull distribution Weibull 分布的一种变型,用于为包含截然不同分组的数据建模,这些分组可代表产品寿命中的不同失效特性。我们可计算出每个分组各自的Weibull 参数,并可将结果组合在一个混合Weibull 分布中,以在一个函数中表示所有分组。 Normal distribution 一种常见的寿命统计分布,由数学家 C. F. Gauss 提出。此分布是一种钟形连续分布,它关于均值对称,取值范围是从负无穷大到正无穷大。

可靠性专业术语集

效能effectiveness 系统效能system effectiveness 费用效能cost effectiveness 作战效能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作战适用性operational suitability 持续作战能力sustainability 战备完好性operational readiness 系统战备完好性system operational readiness 系统战备完好性目标system readiness objective 装备完好率materiel readiness 可用性availability 固有可用度inherent availability (Ai) 可达可用度achieved availability (Aa) 使用可用度operational availability (Ao) 能执行任务率mission capable rate (MCR) 出动架次率sortie generation rate (SGR) 在轨可用度orbital availability 可信性dependability 保障性supportability 可靠性reliability 耐久性durability 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测试性testability 安全性safety 完整性integrity 生存性survivability 生产性producibility 互用性interoperability 兼容性compatibility 经济承受性affordability 能力capability 固有能力capability 作战能力operational capability 初始作战能力initia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IOC) 全面作战能力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FOC)

可靠性工程名词解释

可靠性工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3.不可靠度:在规定条件下,产品的实际寿命不超过规定寿命T的概率。 4.失效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5.可靠性工程:为达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一套设计、研究、生产和试验工作。 6.平均寿命:寿命的数学期望。 7.可靠寿命:指可靠度等于给定值r时产品的寿命。 8.可靠性框图:根据系统的结构功能按可靠性要求进行分析的表示方法。 9.贮备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贮备一些单元,以便当工作单元失效时,立 即能由贮备单元接替,这种系统称为贮备系统。 10.疲劳破坏:机械结构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破坏。 11.完全寿命试验:对所抽样n个样品全部进行试验且直到失效。 12.累计失效概率:是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13.维修性: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可维修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 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4.维修度: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发生故障后,在规定的时间(0、t)内完成修复 的概率。 15.修复率:指修理时间已达到某一时刻,但尚未修复的产品在该

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完成 修理的概率。 16.有效度(可用度):是指可维修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时,在某时刻具有或维持其功 能的概率。 17.不可修复系统:指系统或其组成单元一旦发生失效,不再修复,系统处于报废状态。 18.最小路集:系统工作的最少工作事件组合。 19.最小割集:系统不工作的最少不工作事件组合。 20.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利用专门技 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要求。 21.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 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 22.可靠性预计:是在产品可靠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同类产品在研制过程及使用中所 得到的失效数据和有关资料,预测产品及其单元在今后的实际使用中所能达到的可靠性水平,或预测产品在特定的应用中符合规定功能的概率。 23.FMEC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有步骤地分析每一个部件可 能产生的失效模式,每一个失效模式对系统的影响及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 24.可靠性验收试验: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随生产周期、工艺、工装、工作流程、零部件 质量变化而降低,以及当产品定型后,为考核成批生产的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指标所做的实验。 25.可靠性鉴定:就是鉴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是否能生产出符

失效工程中的名词解释

失效工程中的名词解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工程建设也不例外。然而,即使在最精心设计和管理的工程项目中,有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失效现象。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失效问题,下面将对常见的失效工程中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失效工程(Failure in Engineering) 失效工程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无法继续正常运行的情况。这种失效有时可能是由设计上的缺陷、施工不当、材料质量问题或外部因素引起的。 2. 功能失效(Functional Failure) 功能失效是指工程项目无法按照计划或预期的方式运行或提供所需的功能。例如,某个机械装置无法实现预定的操作或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水平。 3. 结构失效(Structural Failure) 结构失效是指工程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整体结构无法承受预期或设计要求的负 荷或作用力而发生破坏或倒塌。这可能是由于设计不合理、材料强度不足、临界点超过或使用超过设计寿命等原因引起的。 4. 材料失效(Material Failure) 材料失效是指工程项目中所使用的材料无法满足设计或要求的性能要求而发生 损坏或功能丧失的情况。这包括材料腐蚀、疲劳、断裂、变形等问题。 5.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靠性是指工程项目或系统在特定环境和使用条件下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 行的概率。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失效风险和维护成本。 6. 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

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识别工程项目中各种故障模式 和其潜在的影响。通过识别潜在的故障模式,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以减少发生失效的可能性。 7.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通过构建故障树来分析可能导致系统或工程项目失效的根本 原因的方法。它通过逻辑推导和分析来确定故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8. 故障率(Failure Rate) 故障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工程项目或系统出现失效的频率。它通常用于评 估和比较不同工程项目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9. 维修保养(Maintenance) 维修保养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对设备或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和保养的活动。 它旨在预防或早期发现潜在的失效问题,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10. 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sis) 失效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失效样本或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实验,找出失效原因和 机制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失效模式、失效期限、材料性能等因素,从而总结出失效的根本原因。 总结: 失效工程中的名词解释如上所述。通过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 识别和分析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失效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工程技术,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失效工程带来的挑战,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可靠性试验的常用术语

可靠性试验的常用术语 可靠性试验常用术语 试验名称英文简称常用试验条件备注 温度循环 TCT -65℃~150℃, dwell15min, 100cycles 试验设备采用气冷的方式,此温度设置为设备的极限温度 高压蒸煮 PCT 121℃,100RH., 2ATM,96hrs 此试验也称为高压蒸汽,英文也称为autoclave 热冲击 TST -65℃~150℃, dwell15min, 50cycles 此试验原理与温度循环相同,但温度转换速率更快,所以比温度循环更严酷。 稳态湿热 THT 85℃,85%RH., 168hrs 此试验有时是需要加偏置电压的,一般为Vcb=0.7~0.8BVcbo,此时试验为THBT。 易焊性 solderability 235℃,2±0.5s此试验为槽焊法,试验后为10~40倍的显微镜下看管脚的上锡面积。 耐焊接热 SHT 260℃,10±1s模拟焊接过程对产品的影响。 电耐久 Burn in Vce=0.7Bvceo, Ic=P/Vce,168hrs 模拟产品的使用。(条件主要针对三极管) 高温反偏 HTRB 125℃, Vcb=0.7~0.8BVcbo, 168hrs 主要对产品的PN结进行考核。 回流焊 IR reflow Peak temp.240℃ (225℃)只针对SMD产品进行考核,且最多只能做三次。高温贮存 HTST 150℃,168hrs产品的高温寿命考核。 超声波检测 SAT --------- 检测产品的内部离层、气 泡、裂缝。但产品表面一定要平整。 IC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测试 一、使用寿命测试项目(Life test items):EFR, OLT (HTOL), LTOL 1)EFR:早期失效等级测试(Early fail Rate Test ) 2)HTOL/ LTOL:高/低温操作生命期试验(High/ Low Temperature Operating Life ) O u二、环境测试项目(Environmental test items)

可靠性名词解释

可靠性名词解释 可靠性名词解释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维修性为了保持或恢复产品能完成规定功能而采取的技术管理措施仅适用于可维修产品有效性可维修产品在某时刻具有或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储存寿命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产品从开始储存到丧失其规定功能的时间 可靠性三大指标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累计失效概率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失效的概率 失效概率密度累计失效概率对时间的变化率 失效率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 平均失效率对不可修复产品是指在一个规定时间内总失效产品数与全体产品的累计工作时间之比 对可修复的产品是指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某个观测期间所有产品的故障发生总数与总累计工作时间之比 失效率单位菲特 1000个产品工作1Mh小时后只有一个失效 MTBF 可维修产品的平均寿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TF 不可维修产品的平均寿命失效前的平均工作时间 串联系统当一个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失效时系统就失效 提高串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提高单元可靠性减小失效率 2减少串联单元数目 3等效缩短任务时间 并联系统当一个系统中所有单元都失效时系统才失效 提高并联系统可靠性的措施1提高单元的可靠性2等效缩短任务时间 3增加并联系统单元的数目 混联系统由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混合组成的系统

表决系统n中取k好系统要求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有k个或k 个以上完好系统才工作 n中取k坏系统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有k个或k个以上失效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 储备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储备一些单元以便当工作单元失效时立即能由储备单元接替 路集系统中单元状态变量的一种子集在该子集以外所有单元失效的情况下子集中所有单元工作时系统工作最小路集MPS 该路集每一个单元单独失效都会引起系统失效 割集该子集以外所有单元均工作的情况下子集中所有单元失效时系统失效 最小割集MCS 该割集中的每一个单元单独工作都会引起系统工作可靠性预计包括基本可靠性预计和任务可靠性预计 基本可靠性预计用于估计由于产品不可靠将导致对维修与后勤保障的要求 任务可靠性预计用于估算产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性预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产品的目的用途任务性能参数及是失效条件 确定产品的组成部分各个基本单元 绘制可靠性框图 确定产品所处环境 确定产品的应力 确定产品失效分布 确定产品的失效率 建立产品的可靠性模型 预计产品可靠性 编写预计报告 可靠性分配是将设计的系统可靠度合理地细分给系统中每一个单元的一种方法 可靠性估计建立可靠性指标发现薄弱环节为可靠性试验提供依据

名词解释-可靠性

概念:30 (3*10) 可靠性:对于不可修系统,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Reliability ):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常以 R(t)表示。 平均寿命: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指该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前的工作时间(或工作次数)的平均值,或称为失效前平均时间,记为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 )。 失效率(故障率):工作到某时刻时尚未发生故障(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以后的下一个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失效)的概率。 可靠寿命:可靠度为定值R时的工作寿命T R o 中位寿命:可靠度R=50%的可靠寿命 特征寿命:可靠度R = e」ft 0.368 的可靠寿命。 系统: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而且又能相互协调工作的单元组成的综合体。串联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失效,系统就失效,或者系统中每个单元都正常工作,系统 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则称该系统为串联系统。 并联系统: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系统才丧失其规定功能,或者只要有一个单元正常工作, 系统就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这种系统称为并联系统。 串一并联系统:即由一部分单元先串联组成一个子系统,再由这些子系统组成一个并联系统。 并一串联系统:由一部分单元先并联组成一个子系统,再由这些子系统组成一个串联系统。 r/n表决系统:组成系统的n个单元中,至少有r个单元正常工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大于n-r个单兀失效,系统就失效。 可靠性分配(Reliability Allocation)是指将工程设计规定的系统可靠度指标合理地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个单元,确定系统各组成单元的可靠性定量要求,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 性指标。 等分配法:是对系统中的全部单元配以相等的可靠度的方法。 复杂度:指单元所含的重要零、部件(其失效会引起单元失效)的数目与系统中重要零、部件的总数之比。 重要度:指某个单元发生故障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用第i个单元故障引起的系统故 障次数比单元故障总数表示。 应力:对产品功能有影响的各种外界因素•应力除通常的机械应力外,还应包括载荷(力、力矩、转矩等)、变形、温度、磨损、油膜、电流、电压等。 强度:产品(或零部件)承受应力的能力。除通常的机械强度外,还应包括承受上述各种形式应力的能力。 影响效应:找出基本单元的故障模式,并在高一层系统去确定每一种故障模式对系统的影响。而在高一层系统上作分析时,这种效应又解释为故障模式。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常记作FTA ,它是一种评价复杂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法。它以系统不希望发生的一个事件(顶事件)作为分析目标,使用演绎法找出这一顶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组合(称为最小割集),并求其概率。 顶事件:位于故障树的顶端,是逻辑门的输出,用矩形”符号表示。 中间事件:除了顶事件以外的其它结果事件,位于顶事件和底事件之间,用矩形”符号表示。底事件:位于故障树底部的事件,是故障树中某个逻辑门的输入事件,用圆形”符号表示。菱形事件:表示准底事件或称非基本事件(省略事件),用菱形”符号表示。 条件事件:表示当椭圆形中注明的条件事件发生时,逻辑门的输入才有效,输出才有结果。

微软可靠性专业名词解释

微软可靠性专业名词解释 可靠性术语 可靠性Reliability: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基本可靠性basic reliability: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任务可靠性mission reliability: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中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耐久性Durability:产品在规定的使用与维修条件下,直到极限状态前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极限状态可以由使用寿命的终止、经济和技术上已不适宜等来表征。 可用性Availability:产品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可用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用度。 测试性testing:产品能及时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故障或性能下降),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 寿命单位life unit:对产品使用持续期的度量。如工作小时、年、公里、次数等。

使用寿命useful life:产品从制造完成到出现不修复的故障或不能接受的故障率时的寿命单位数。 寿命剖面life profile: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它包括一个或几个任务剖面。 任务剖面mission profile:产品在完成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其中包括任务成功或致命性故障的判断准则。 失效failure:产品终止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样的事件。 致命失效caitical failure: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重要物件损坏或其他不可容忍后果的失效。 非致命失效non-critical failure:不太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重要物件损坏或其他不可容忍后果的失效。 设计失效design failure:产品设计不当造成的失效。 制造失效manufacturing failure:由于产品的制造未按设计或规定的制造工艺造成的失效。 故障fault:产品不能直行规定功能的状态。 潜在故障latent fault:确实存在而尚未发觉的故障。 独立故障independent failure:不是由于另一产品故障而引起的故障。

设备的可靠性评估

设备的可靠性评估 设备的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是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可靠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故障的相关术语 故障: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完成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称为故障。例电视机出现故障。 失效:不可修复产品不能完成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称为失效。例灯泡灯丝烧断。实际上故障是产品失效后的状态,也可能失效前就存在。 故障模式——故障的表现形式,如三极管的短路、开路和灯丝烧断 故障机理——引起失效的的内在原因(物理、化学的)例如电阻开路的失效机理可能是引线根部弯曲过大造成伤害以致断开,又如有的器件是对静电高度敏感的,把它装在塑料盒中或用手去接触就会造成静电损伤因而失效。 故障的分类:按故障规律分为偶然故障(偶然因素引起的)与耗损故障(产品的规定性能随时间增加逐渐衰退引起的,例如汽车行驶若干距离后因零件损坏而熄火)。前者只能通过概率统计方法预测,后者可通过预防维修延长产品寿命。 二、可靠性、可用性和可信性的定义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例电脑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一年内始终正常运行的能力。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时间是广义的,除时间外还可是里程、次数等。 可靠性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前者是设计、制造中赋予的,后者还要考虑安装、操作使用和维修等因素。 可靠性还可分为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前者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它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的要求;后者

是产品在规定的任务期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用性(要用时就能用):在要求的外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刻(时间区间)内处于可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例如飞机在外部条件:驾驶员、燃油、机场配合等外部条件满足下能正常飞行的能力)。它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的综合反映。可靠性从延长其正常工作时间来提高产品可用性,维修性从缩短因维修的停机时机来提高可用性。 可信性的含义是长期保持规定要求的能力,是一个集合术语,用来表示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保障。 三、可靠度函数 产品发生故障(失效)的时间T :产品发生故障(失效)的时间,也称为寿命,它是随机变量。 可靠度函数:R(t)=P(T>t)称为产品可靠度函数,是t 的函数 一般产品的故障分布近似于指数分布,理论上可证明由多个零件组成的可修复产品寿命的分布通常是指数分布。 四、产品及设备的可靠性的评估指标 1、可靠度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例电脑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一年内始终正常运行的概率。可靠度:()()R t P T t => 实测算法:若初始0N 件产品,工作到t 时刻,产品发生的故障数为r(t) ,则可靠度观测值:00 ()()N r t R t N -= 例1 设t=0时,投入10000只灯泡工作,以天为单位,若90天内共坏了50个,则R(90)=0.995。 2、故障(失效)率 故障率)(t λ: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的瞬间)单位时间内失效的 概率。 实用算法:设()s N t 表示时刻t 未发生故障的产品数,(t,t+t ?)表示t 以后的某段时间(越短越好,但通常取为单位时间),)(t r ?表示(t,t+t ?)内失效的产品数,则

第二章,可靠性的概念

第二章,可靠性的概念 第2章可靠性的定义及评价指标可靠性定义 失效的概念可靠性尺度 第二章可靠性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2.1 可靠性定义产品质量=技术性能+经济指标+可靠性 技术性能:指产品的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的一切性能。 经济指标:指机械产品在科研、设计、制造及运行中的费用,如研制投资费用、使用维修费用。 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理解这一定义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产品:即可靠性的对象,包括系统、机器、零部件等。(2)规定的条件:一般是指产品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如载荷、温度、压力、湿度、辐射、振动、冲击、噪声、磨损、腐蚀等等。 (3)规定的时间:机械产品可靠性明显的与时间有关,产品的可靠性应对使用期限有明确的规定。(4)规定的功能:在设计或制造任何一种产品时,都赋予它一定的功能。例如机床的功能是进行机械加工。(5)概率:概率是故障和失效可能性的定量度量,其值在0~ 1之间,如可靠度为99.9%或99.99%等。 2.2 失效的概念失效是指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丧失规定的功能。对可修复产品而言,这种失效通常称为故障。机械产品失效:①完全失去原定的功能;②仍然可使用,但是不再能够良好地执行其原定的功能;③严重的损伤,使其在继续使用中失去可靠性及安全性。因而需要立即从服役中拆除进行修理或调换。 对于修复产品:失效=故障不可修复产品:失效=报废失效分类(1)机械零部件的失效按失效形式划分为:变形失效、断裂失效和表面损伤失效三大类型。

表2-1 失效形式分类序号失效类型变形失效具体失效形式过量弹性变形引起失效的直接原因由于在一定载荷条件下发生过量变形,零件失去应有的功能而不能正常使用由于载荷或应力强度超过材料的承载能力而引起由于环境介质、应力共同作用引起的低应力破断 1 过量塑性变形脆性断裂塑性断裂环境介质引起的断裂应力腐蚀氢脆断裂金属脆化辐照脆化高应变底周疲劳低应力高周疲劳腐蚀疲劳热疲劳 2 断裂失效 疲劳断裂 由于周期(交变)作用力引起的低应力破坏 蠕变持久断裂氧化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磨粒磨损接触磨损微动磨损均匀腐蚀局部腐蚀电化腐蚀空腐(气腐) 高温由于两物体接触表面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造成材料流失所引起的一种失效方式 磨损失效 3 表面损伤失效腐蚀失效 由于有害环境气氛的化学及物理化学作用所引起 (2)按失效的时间特性,可分为突然失效和渐变失效。 (3)按失效原因,可分为早 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4)按失效存在的时间分,可分为恒定失效、间歇失效和运行紊乱失效。(5)按失效的完备性,有系统失效、完全失效和部分失效。(6)按产品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分,可分为独立失效和相关失效。(7)按形成失效的原因分,有设计失效、生产失效、使用失效和人为错误失效。(8)按失效后果的严重性,有致命失效、严重失效和参数失效。

可靠性名词解释与简答

1产品的产生是用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易用性,可回收性 2产品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不能只通过一个特性来考量。因此产生以下设计内容:功能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可靠性设计、经济性设计、易用性设计、可回收性设计 同样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对产品进行评估(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易用性、可回收性)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维修、改进或处置。 3 失效:系统或部件终止完成规定功能能力这样的事件。 故障:系统或部件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 系统状态:功能状态、故障状态 状态转换:缓慢或瞬间 4可靠性(R):系统或部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硬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常用可靠度R(t)进行度量。 可靠度:系统或部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 5维修性(M):系统或部件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的程序和手段实施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其能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用平均修复时间来度量(MTTR) 6保障性(S):在规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的维修方针提供维修系统或部件所需资源的能力。采用保障时间来度量(TTS)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统称为RMS 7可用性(A):系统或部件在规定的使用与维修方式下,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采用可用度A(t)来度量。可用度=能工作时间/(能工作时间+不能工作时间)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保障性统称为RAMS 8飞机全寿命周期:1)规划和概念设计阶段;2)初步设计与系统集成阶段;3)详细设计与开发阶段;4)制造与采购阶段;5)运营与保障阶段;6)退役与处置阶段。 9飞机全寿命成本(LCC)就是指在飞机的全寿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成本的综总和。 10可运行飞机的设计因素: 1)可靠性设计:目的是保障飞机能够持续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维持其功能),包括内容:可靠性的测度、可靠性设计与分配、可靠性统计. 2)维修性设计:目的是保障飞机在发生故障时,能有效的修复。(在保障资源充分的条件下)3)使用性设计:保障飞机能够被人使用。人机工程 4)保障性设计:保障飞机在运行工程中容易实施维修和保障。 5)可生产性与报废设计:保障飞机容易生产和报废。 6)经济性设计:保障飞机更能够被用户使用得起。 11综合后勤保障的定义(ILS):在可接受的成本约束下通过科学、统一的管理活动设计出可保障的产品及其合理的保障能力,以达到预先制定的目标。——基于设计者的角度维修规划、人员保障、供应保障、工具设备保障、技术资料和业务数据服务、培训和培训保障、计算机资源保障、包装装卸储存和运输、设计接口保障 12维修: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为保持或恢复其设计功能的技术和管理活动的总和。 强调两方面:1)维修不仅指其实施还应包含设计活动,不仅设计技术还应包括管理活动; 2)维修的内容既包含维护也包括修理,维护的目的在于系统功能持续的发挥,修理旨在系统故障时予以修复。 13维修任务:1)润滑/勤务2)操作/目视检查;3)检查/功能测试;4)性能恢复;5)报废 14维修约定级:根据维修工作的需要将维修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级,这个级别称为维修约定级。 维修等级:在一个具体的维修约定级上维修活动的安排。 维修作业线:按指定的维修等级对维修对象实施维修的场所。(航线、机库、车间、送修) 15维修思想:1)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定义)确定维修活动的一般过程以保障系统在特定运行环境下能够持续满足用户需求。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在特定环境中运行系统的维修活动和频率,它的最终结论就是维修方案或程序。 2)全面生产维修:核心是通过维修与生产部门的合作改进产品质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增加设备的可用性、改进组织的维修状态。

可靠性术语中英文对照

[绝对可靠] 可靠性维修性标准术语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标准GB/T 3178-94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产品item 修理的产品repaired item 不修理的产品non-repaired item 服务service 规定功能required function 时刻instant of time 时间区间time interval 持续时间time duration 累积时间accumulated time 量度measure 工作operation 修改(对产品而言)modification (of an item) 效能effectiveness 固有能力capability 耐久性durability 可靠性reliability 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维修保障性maintenance support performance

可用性availability 可信性dependability 失效failure 致命失效critical failure 非致命失效non-critical failure 误用失效misuse failure 误操作失效mishandling failure 弱质失效weakness failure 设计失效design failure 制造失效manufacture failure 老化失效;耗损失效ageing failure; wear-out failure 突然失效sudden failure 渐变失效;漂移失效gradual failure; drift failure 灾变失效cataleptic failure 关联失效relevant failure 非关联失效non-relevant failure 独立失效primary failure 从属失效secondary failure 失效原因failure cause 失效机理failure mechanism 系统性失效;重复性失效systematic failure;

可靠性的定义及可靠性的基本术语

可靠性的定义及可靠性的基本朮语 可靠性的定义: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靠度。 1.可靠性的基本朮语参见下 1.1 系统system 能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设备、人员及技术的组合。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系统的工作和保障可以达到自给所需的一切设备、有关的设施、器材、软件、服务和人员。 1.2 分系统 subsystem 在系统中执行一种使用功能的组成部分。如数据处理分系统、制导分系统等。 1.3 产品item 一个非限定性的术语,用来泛指任何元器件、零部件、组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可以指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结合。 1.4 可修复产品repairable item 可通过修复性维修恢复其全部规定功能的产品。 1.5 不修复产品mot repairable item 不能通过修复性维修恢复其全部规定功能或不值得修复的产品。 1.6 系统效能system effectiveness 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给定定量特征和服务要求的能力。它是系统可用性、可信性及固有能力的综合反映。 1.7 可用性 availability 产品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可用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用度。 1.8 战备完好性operational readiness 军事单位接到作战命令时,实施其作战计划的能力。它是在编实力、产品可用性、保障性等的函数。 1.9 可信性 dependability 产品在任务开始时可用性给定的情况下,在规定的任务剖面中的任一随机时刻,能够使用且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10 固有能力capability 产品在给定的内在条件下,满足给定的定量特性要求的自身的能力。如杀伤威力、射程等。 1.11 可靠性 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的概率度量亦称可靠度。 1.12 基本可靠性basic 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