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

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
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

矿井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陕西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

2020年6月

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陕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受龙东煤业委托编制《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龙东煤业持有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2月26日颁布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有效期限自2012年12月26日至2031年12月26日),批准开采2-10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t/a,井田面积8.1409km2,该井田是以铜川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将陕西乡宁龙东煤业有限公司、陕西乡宁乌金沟煤业有限公司及空白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后,企业名称为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为进一步给矿井的生产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和依据,满足煤矿开采规范化、科学化,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我院组织有关工程人员于2014年6月5-10日对2号煤层采(古)空区积水、积气、火区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矿井井下采掘现状

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是由陕西乡宁龙东煤业有限公司和陕西乡宁乌金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一)兼并重组整合前

1、陕西乡宁龙东煤业有限公司

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721982,批准开采2号煤层,设计能力30万t/a,井田面积5.4515km2,现开采2号煤层。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

圈定:

本矿自2000年开始开拓2号煤层,以三个斜井开拓井田,井口位于井田东南角,在生产期间,遇到枣园挤压带及古空区,利用现有井筒开拓全井田存在技术不可行,经济不合理等不利因素。该矿2004年变更了开拓方式,在井田西南角新开一主斜井和回风立井,形成一斜井一立井新的开拓方式。

主斜井井口坐标:(80西安坐标系)

X=3969936.912 Y=19481313.384 H=1085.318

回风立井井口坐标:

X=3970125.919 Y=19481387.653 H=1111.069

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综采。工作面使用MG300/730-WD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SGZ764/63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支架为ZY6800/20/42型全断面支护顶板,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SZZ764/200型转载机,BRW250/31.5型乳化液泵供液。

两个炮掘队采用40型刮板机配650㎜皮带运输。

通风系统: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于不易发火煤层。通风方式抽出式。两台主扇(型号FBCDZ(BDK54)-6-№17B),型号匹配,一用一备。盘区无专用回风巷,能满足通风要求。

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及暗斜井各装备带宽1000mm的胶带运输机。另一侧为单钩串车,滚筒直径为1.6米矿用提升绞车。提升能力能满足下料要求,但支架如井需解体。

排水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6.7m3/h,最大涌水量15m3/h。矿井主泵房选用三台离心式水泵,一用一备一待修。水泵型号:D46—50*8,电机功率90kw,扬程400m,流量46m3/h。安装两趟四寸排水管路,一用一备。

供电系统:矿井实现双回路供电,其中一趟为T接线路。矿井地面选用两台630KV A、一台400KV A的变压器为地面机械电气设备供电。矿井有两趟10KV高压、120mm2电缆入井。井下选用两台500KV A、一台1000KV A的变压器为所有动力设备供电。矿有自备发电机,可满足保安用电。

采空区位于本矿西南部及东南部。

2、陕西乡宁乌金沟煤业有限公司

1987年开始建井,采矿许可证,证号是1400000721560,批准开采1、2号煤层,1号煤层不可采,现开采2号煤层。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坐标圈定:

采用一对斜井开拓,井口坐标分别为:(80西安坐标系)

主斜井:X=3970856.600 Y=19483591.591 H=1158.102

副斜井:X=3970722.361 Y=19483520.663 H=1178.075

主斜井净宽2.5m,采用水泥沙浆料石砌碹,担负矿井提煤进风等任务,副斜井净宽2.5m,局部砌碹加锚杆,担负矿井行人、下料等任务,采煤方法为长壁炮采。

通风系统: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属于

Ⅱ级自燃煤层。通风方式抽出式。两台主扇(型号FBCDZ-№14B),型号匹配,一用一备。盘区无专用回风巷,能满足通风要求。

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装备带宽800mm的胶带运输机。副井提升为单钩串车。绞车型号为JTK-1.2型,电机功率为55KW。提升能力能满足下料要求。

排水系统:矿井正常涌水量1.3m3/h,最大涌水量2.1 m3/h。

矿井排水系统为一级排水,矿井总排水高度为85m,现用水泵型号为D6-25×5型两台,流量6.3m3/h,电机功率7.5KW,和一台型号为D12-25×4,流量12.5m3/h,电机功率7.5KW备用水泵,安装有二条直径Φ75mm的排水管路,沿主斜井敷设,单趟长度200m,水仓实际总容量为180m3。

供电系统:电源由二趟电源线路组成,一趟来自于乡宁城关35KV 变电站送出的541线路,供电距离5Km,一趟引自于乡宁岭上35KV变电站送出的528线路,距离3km。导线型号为LGJ-35mm2,地面变电所设有2台主变压器,型号为S9-500/10/0.4型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入井供电电压为10KV,电缆型号为MYJV32-8.7/10KV3×50mm2,沿主斜井送入井下中央变电所,长度0.45km。矿井装机总容量662.8KW,工作总容量509.4KW,其中井下工作设备容量382.8KW。

采空区位于本矿中部。

3、小窑

在井田南部有煤层露头,龙东煤业在生产过程中已揭露古空区,但废弃窑口位置已填埋,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预测预报,有疑必

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兼并重组后

兼并重组后,井田面积为8.1409km2,批采2-10号煤层,生产能力90万t/a。关闭井田内原乌金沟煤业有限公司开采系统,利用原龙东煤业有限公司开采系统。

1、技术改造

原龙东为一斜一立混合开拓,机轨合一兼做运煤、运料,不能满足90万t/a。产能提升的要求。井下为双巷布置,运输兼做回风,系统工程量大,运输巷管理难度大,影响设备运输进度。由一眼地面深井给水,出现故障即造成矿井停产。

2、改造方案

补打副运输进风斜井,专用回风巷。打深水井。

技改工程

(1)补打副运输进风斜井,斜井长度650米。

(2)补打专用回风巷,工程量1000米。

(3)更换主斜井绞车。

(4)安设副斜井绞车。

(5)打深水井。

3、改造后的生产系统

主运输系统:2#层采掘工作面→采区皮带巷→采区煤仓→集中皮带大巷→主井皮带→地面。

辅助运输系统:副斜井→集中运输巷→盘区进风轨道巷→采掘工作面。

通风系统:

(1)新鲜风流:主斜井、副斜井—行人绕道、集中运输巷—盘区皮带巷、轨道巷—工作面运输顺槽—工作面

(2)乏风:工作面—回风运料顺槽--盘区回风巷—总回风巷—风井。

二、采空区积水情况及排水系统

1、采空区积水

井田内开采2下号煤层,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裂隙水,由于地层

总体北西向倾斜,东南部埋藏较浅,这样顶板砂岩裂隙水与基岩风化带裂隙水发生水力联系,顶板裂隙水相对较大,随着埋深的增加,顶板裂隙水将减弱,矿井涌水量明显显示这一特点。经调查,对井田内采空区所处地质条件和井巷相对位置,根据调查对采空区积水进行了预测估算,其预测结果详见下表。(表4-3-1)

采空区积水估算采用公式:

cos s Q KM a

式中:Q ——采空区积水量(m 3)

S ——采空区投影面积(m 2)

α——煤层倾角

M ——煤层平均厚度(m )

K ——充水系数(0.2)

井田2下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汇总表

由以上采空区积水,可以得知,井田内由于开采范围较大,积水较为严重,因此在开采2号煤层、以及下伏煤层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周边矿井积水情况

井田北部和西南部为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煤矿,东北边界外750-1500m 为陕西保利裕丰煤业有限公司,据本次调查了解周边无生产小窑。保利裕丰煤业距本井田较远,对本井田开采无影响。王家岭煤矿现属基建矿井,在2010年3月28日;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被困153人,判定为小窑老空水,到3月30日井下安装水泵12台,排水约2000m3/h,水位下降仍不快。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点距本井田较远,因此对本井田无影响。但应加强探放水工作及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排水系统

目前,龙东煤矿处于基建期,2上号煤层排水系统已形成,并投入使用。2下号煤层排水系统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1、主排水系统

矿井井下主排水泵房设于副斜井井底,沿副斜井井筒敷设两趟排水管路,井下水沿副斜井排水管路直接排至地面工业场地井下水处理站。主水仓长度90m,有效容积540m3,副水仓长度60m,有效容积360m3,可容纳8小时正常涌水量。

选用MD155-30×9型离心水泵3台,正常排水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排水管选用φ219×8mm无缝钢管,沿副斜井敷设两趟排水管路;吸水管选用φ219×8mm无缝钢管。两趟排水管路一趟工作,一趟备用。

2、采区排水系统

根据采区布置变化,2上号煤采区泵房布置在2上号煤层北轨道大巷西侧最低点处,水仓容量320m3。采区排水经采区排水泵房、北轨道大巷、集中轨道大巷,排至矿井井下主排水泵房。2上号煤采区泵房标高:+688.489:m,主水泵房标高:+853.489m,管路敷设长度约:2050m。选用MD46-50×7型离心水泵3台。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额定流量Qn=46m3/h,扬程He=350m。

排水管选用φ108×4mm无缝钢管,沿北轨道大巷、集中轨道大巷敷设二趟排水管路。

矿井目前正常涌水量为25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排水设施能力能满足目前矿井排水需要。

三、矿井积气

根据井田内乡宁龙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度鉴定瓦斯相对涌

出量为2.35m3/t,绝对涌出量为0.57m3/min,批复低瓦斯矿井,井巷中的积气主要是矿井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随着井巷及采空区范围的扩大,大量有害气体从煤层及顶底板围岩中进入矿井,并充填在井巷及采空区内,这些有害气体主要集聚在本矿井分布的古空区及采空区内,采掘工程面及井巷中也有一定的积气,井巷及工作面可以经过通风使有害气体吹到地面。

积气的调查方法主要为井下瓦斯工作人员填报的瓦斯记录及探头监控记录,对久未通风的井巷或采空区要加强进行瓦斯监控。

四、火区情况

据乡宁龙东煤业2009年9月煤矿2号煤层测试结果,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然倾向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井田内矿井在多年的开采中,从未发生过煤层自燃现象,在矿井井口20m范围内也未见有明火,井下采空封闭区安设有温度传感器,能对井下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控。目前地表矸石堆未发现自然着火现象。但应在今后开采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洒水除尘,以防煤尘遇火发生爆炸,同时,要加强煤场中煤堆的管理,以防煤的自然。

五、采(古)空区

井田的中南部浅埋藏地带,为2000年以前开采的采空区,且属于全层开采的古空区,由于处于浅埋藏地带,在开采塌陷裂隙的作用下,并由于地势高,地下水顺层运移或随巷道的开拓流向低处,积水多为流向

低处,局部存有积水。但应加强积水及积气的监控。

六、结论

根据上述调查情况,查明了采(古)空区范围及其积水、积气、火区情况。煤矿目前未出现采空、古空水的水害危险事故,也未发现有火区存在,自建井以来矿井未发生过瓦斯事故。但不等于这些危害就不会发生,煤矿开采中,一定要遵循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一是要及时封闭采空区,同时要留设一定的防水煤柱,采空区处要安设温度传感器和CO 传感器,同时要有瓦斯探头,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隐患消除危险。

调查单位:陕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

调查日期:二0二0年六月

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提纲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 二○一○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目的任务 (1)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1) 第三节自然地理 (1) 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1) 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 (2) 第二章矿井地质 (2) 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2) 第二节矿井地质 (3) 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 (3) 第一节煤层 (3) 第二节煤质 (4) 第三节有益矿产 (4) 第四章水文地质 (5)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5)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5)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5)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6) 第五节供水水源 (6) 第五章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7) 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7)

第二节瓦斯 (7) 第三节煤尘爆炸危险性 (7) 第四节煤的自燃倾向性 (8) 第五节地温、地压 (8) 第六章环境地质 (8) 第一节地震与矿井稳定性 (8) 第二节地质灾害 (8) 第三节井田水环境 (9) 第四节有害物质 (9) 第七章矿山开采 (9) 第一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况 (9) 第二节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况 (10) 第三节探采对比 (10) 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10)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估算指标 (10)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10) 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 (11)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1) 第五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1) 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12)

附图比例尺 1、区域地质图 1:50000-1:100000(含勘查工作程度图) 2、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1:5000-1:10000 3、地层综合柱状图 1:200-1:500 4、煤岩层对比图 1:200-1:500 5、地质剖面图 1:2000-1:5000 6、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1:10000 7、开采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2000-1:5000(要求:标明矿井及相邻矿井各煤层采(古)空区的回采时间、积水范围及积水量、越界开采情况、火区分布范围及现状;加盖县级煤炭工业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地测部门)及地质勘查单位测绘专用章) 8、开采煤层井上下对照图 1:2000-1:5000 9、开采煤层充水性图1:2000 10、代表性钻孔柱状图 1:200-1:500

采空区积水报告

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 年度采掘区域采空区 积水调查报告 二○一三年

年度采掘区域采空区积水调查报告 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是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批复的整合保留矿井,由水碾沟煤矿、崇梁煤矿(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西营煤矿(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组成。 按要求2011年3月25日晋煤办基发【2011】488号:关于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2011年12月30日晋煤办基发【2011】1759号:关于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的批复;2013年5月21日晋煤基局发【2013】114号关于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延长建设工期的批复。目前,矿井处于停工状态,井下通风、排水正常。 一、兼并重组前各矿开采情况 1、水碾沟煤矿 水碾沟煤矿始建于1966年,1968年投产,是下良镇镇办集体煤矿,原批采3号煤层,年生产能力为5万t/a,开采深度20-50m,房柱式采煤,爆破落煤,一次采全高,木柱支护,经多年开采,3号煤层已枯竭,2002年6月停采闭坑。 2003年7月经长治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批准(长煤局生字[2003]14号文)2003年2月,该矿在井田东南新建一主井,并构造生产15-3号煤层采掘生产系统,兼并重组前正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建设。 2、崇梁煤矿 崇梁煤矿为襄垣县下良镇梁庄村村办煤矿,该矿于 1984年建井,

1986年投产,开采15-3号煤层,开采生产21年多,(于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 3、西营煤矿 西营煤矿为襄垣县西营镇西营村办集体企业,该矿于1984年建成投产,开采3号煤层,生产近23年。(于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 4、老窑港煤矿 老窑港煤矿:为襄垣县二轻局下属集体煤矿,开采3号煤层,井田面积1.553km2。开采3号煤层,生产能力为9万t/a。该矿于1980年建成投产,到2009年开采近30年。(于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 二、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兼并重组整合前井田内的西营煤矿、老窑港煤矿、原水碾沟煤矿3号煤层已采空,水碾沟煤矿、崇梁煤矿分别开采15-3号煤层(2009年12月政策性关闭)。 根据地质报告,3#煤层采空区有积水。其各矿井的3号、15-3号煤层采空区内存在一定量的积水(详见各煤层采空区积水量统计表)。 3煤层:井田西南部原水碾沟煤矿有一处采空区积水,面积约45839m2,积水量约8581m3;井田中部原老窑港煤矿有2处采空积水,分别面积约47008m2、18311m2,积水量分别为8800m3,3428m3。井田北部原西营煤矿有2处采空积水,面积分别约39127m2、33752m2,积水量约7324m3、6318m3。井田内3号煤层共有积水面积184037m2,共有积水量34451m3。

积水点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积水点改造工作调研报告 市委: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近期组织人员对市积水点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彻底解决市区积水问题,保障道路畅通,方便人民群众,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我市自2010年7月实施了市城区63处积水点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已完工31处,并入其他在建工程4处,未开工工程5处,在建23处。5月12日接市委办公厅调研通知后,立即召开会议,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调查标准,通过实地查看、向每个积水点附近居民、商户和过往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询问工地负责人、专家座谈等形式,对全市63个积水点改造工程按照已完工、在建施工、尚未施工三种情况分类进行了现场调研。 二、已完工积水点情况 本次调研中针对已完成改造的积水点工程,共调查了445名市民,主要围绕积水状况缓解程度、施工速度、工程质量、工程期间便民措施等方面展开,结果如下: 1、市区积水状况得到缓解 有36.4%的受访市民中认为改造后已无积水现象;36.2%的受访市民认为积水现象有所缓解;27.4%的受访市民认为仍有积水或有严重积水现象,认为积水状况得到改善的市民

占受访群众的73.6%(见附件1)。调查结果说明多数市民认为我市积水问题通过改造工程得到了有效缓解。根据现场查看,目前31个已完工的积水点工程中有22个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积水问题,占全部完工积水点的71%;8个积水点积水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占全部完工积水点的26%;1个积水点改造后仍严重积水,占全部完工积水点的3%(见附件2)。影响市民满意率的主要问题是部分积水点治理效果不明显,市民反映问题得不到及时答复。由于目前汛期未到,我市仅5月9日下过一次大雨,积水点改造工程效果尚有待检验。 2、施工速度与质量得到市民一致肯定 被调查的445名市民中,42.9%的受访市民认为施工速度令人满意,42.9%的受访市民对施工速度基本满意,14.2%的受访市民对施工速度不满意,对施工速度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态度的市民占受访群众的85.8%。55.7%的受访市民对施工质量表示满意,33.5%的受访市民对施工质量表示基本满意,10.8%的受访市民对施工质量表示不满意,对施工质量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市民占受访群众的89.2%;45.2%的受访市民对工程便民措施表示满意,22.7%的受访市民对工程便民措施表示基本满意,32.1%的受访市民对工程便民措施表示不满意,对施工期间便民措施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市民占受访群众的67.9%。调查结果说明群众对积水点改造工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概况 1.1矿井基本情况 简述矿井的位置、交通、范围、自然地理、四邻关系、煤层、水文地质简况、排水系统、简要概况(如建井时间,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量等)。 1.2矿井以往开采情况 叙述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开采情况,包括已采煤层、范围、采煤方法等。 1.3矿井生产现状 简述矿井开拓方式,开采水平,主采煤层,现采煤层、现采采区。 1.4以往地质勘查简述 简述历次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时间、勘查单位、主要工作量,成果;对采空积水的专门物探要说明物探异常区的范围及其可靠程度以及生产过程中钻探及开采的验证情况。 2本次采空积水专项普查情况 详细说明本次勘查设计及施工情况。按照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本次普查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方法及手段、完成的工作量。 具体列出调查时间、调查及被调查人姓名、职务、调查成果。。 3采空积水及相关因素评价分析 3.1采空积水评价分析 叙述矿井兼并重组前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矿井兼并重组后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和周边矿井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均应说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等,积水量大于5000m3的积水区实际工程验证情况。 3.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评价分析 应列表说明废弃老窑(井筒)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个钻孔封孔的质量。 井筒和钻孔是否受采动影响,尤其是靠近沟谷附近的。 3.3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对采空积水的影响 查明是否存在沟通采空积水区、地表水体、含水层的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等。3.4计算导水裂缝带与上覆采空积水及地表水的关系。圈定危险区。

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

矿井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陕西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 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 2020年6月

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陕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受龙东煤业委托编制《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龙东煤业持有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12月26日颁布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有效期限自2012年12月26日至2031年12月26日),批准开采2-10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t/a,井田面积8.1409km2,该井田是以铜川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将陕西乡宁龙东煤业有限公司、陕西乡宁乌金沟煤业有限公司及空白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后,企业名称为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为进一步给矿井的生产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和依据,满足煤矿开采规范化、科学化,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我院组织有关工程人员于2014年6月5-10日对2号煤层采(古)空区积水、积气、火区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矿井井下采掘现状 铜川煤矿集团宏卫龙东煤业有限公司是由陕西乡宁龙东煤业有限公司和陕西乡宁乌金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一)兼并重组整合前 1、陕西乡宁龙东煤业有限公司 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721982,批准开采2号煤层,设计能力30万t/a,井田面积5.4515km2,现开采2号煤层。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

圈定: 本矿自2000年开始开拓2号煤层,以三个斜井开拓井田,井口位于井田东南角,在生产期间,遇到枣园挤压带及古空区,利用现有井筒开拓全井田存在技术不可行,经济不合理等不利因素。该矿2004年变更了开拓方式,在井田西南角新开一主斜井和回风立井,形成一斜井一立井新的开拓方式。 主斜井井口坐标:(80西安坐标系) X=3969936.912 Y=19481313.384 H=1085.318 回风立井井口坐标: X=3970125.919 Y=19481387.653 H=1111.069 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综采。工作面使用MG300/730-WD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SGZ764/63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支架为ZY6800/20/42型全断面支护顶板,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SZZ764/200型转载机,BRW250/31.5型乳化液泵供液。 两个炮掘队采用40型刮板机配650㎜皮带运输。 通风系统: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于不易发火煤层。通风方式抽出式。两台主扇(型号FBCDZ(BDK54)-6-№17B),型号匹配,一用一备。盘区无专用回风巷,能满足通风要求。 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及暗斜井各装备带宽1000mm的胶带运输机。另一侧为单钩串车,滚筒直径为1.6米矿用提升绞车。提升能力能满足下料要求,但支架如井需解体。

矿井采空区积水及火区调查报告

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由原盂县古咀接替井煤矿、盂县南娄煤矿和盂县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及盂县东星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前,各煤矿对各原井田内9、15号煤层已进行了大片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煤矿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古咀接替井煤矿:于1984年建井,1986年投产,采用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批准开采8、9、15号煤层,其中9、15号煤层为可采煤层,8号属零星可采煤层。该矿重组整合前已对原井田范围9、15号煤层进行了部分开采。该矿井下涌水量10-20m3/h,先用水泵由工作面抽至井底东场附近水仓,再用水泵由水仓抽排至地面。主水仓处水泵房安装有三台型水泵,一台工作,一台检修,一台备用。沿主斜井铺设有二趟排水钢管至主井井口。 2、南娄煤矿:于1985年建井,1988年投产,采用一对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批准开采9、15号煤层,重组整合前原井田内9号煤层已全部采空,并已在原井田范围对15号煤层进行了大片开采。该矿井下涌水量3-5m3/h,先用水泵由工作面抽至井底主水仓,再由主水仓向地面抽排。主、副水仓设在回风斜井井底。在水仓附近设有水泵房,安装3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沿回风斜井铺设有排水钢管至井口。 3、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1983年建井,1984年投产,采用一对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批准开采15号煤层。本次重组整合前已在原井田范围对9、15号煤层进行大片开采。该矿风井底设有主、副水仓,主水仓容积250 m3,副水仓容积200 m3,水仓北侧设有水泵房,安装有三台潜水泵,一台向地表抽排,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回风斜井井筒内铺设有排水管道直通地表。 4、东星煤业有限公司:1984年建井,批准开采15号煤层,采用一对斜井开拓,矿井生产能力150kt/a。本次重组整合前已对原井田内15号煤层进行大片开采。该矿井底设有主、副水仓,并布置有水泵房,安装有三台水泵进行抽水,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二、采空区分布情况 据矿方提供采掘图,重组整合前各煤矿已在原井田内对9、15号煤层进行了大面积开采,分布有多处大小不等积水区,其中古咀接替井煤矿分布9号煤层采空区3处,面积73125 m2,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6处,面积414250 m2,南娄煤矿原井田内部9号煤层已全部采空,并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8处,面积253543 m2,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原井田内部9号煤层已基本采空,并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7处,面积596375m2,东星煤业有限公司原井田内部9号煤层已大部采空,采空面积约149300 m2,分布15号煤层采空区1处,面积为28400 m2。 三、采空区积水情况

老空水调查报告

五凤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五凤煤矿采空区积水调查报告 报告编写:生产技术部 二O一四年四月

采空区积水调查情况 根据永贵能源关于加强老空水防治工作通知的精神,我矿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对矿井井田范围内及周边采空区积水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分析,现将排查、分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矿范围内采空区积水情况 我矿涌水量主要来自大气降雨通过地表裂隙导入井下,矿井正常涌水量约120m3/h左右,雨季汛期受地表补给影响最大涌水量约280m3/h左右。 在西翼1609工作面、1611采空区,经调查在枯水季期间,涌水量为15m 3/h,雨季期间为60m3/h,因为我矿西翼采区为下山俯采,因此西翼采空区不存在积水情况。东翼采区存在积水的1610采空区,已探放完毕,目前1610老空区无积水。仅1614采空区存在少量积水,对矿井安全生产不构成威胁。 二、矿井周边关系及水情调查 经调查矿井西部已关闭的头塘煤矿与我矿相隔太远,经调查,西部利民煤矿东部富利、红星、上坝田煤矿也与我矿相隔太远,未越界开采,均对我矿不构成威胁,且两矿井无水力联系。 经此次排查、分析,我矿主要受雨季汛期地面受大气降雨影响比较大,通过地表裂隙形成导水通道,导入井下,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工作重点 1、对所有积水采空区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划定三线,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超前探放水,确保安全生产。 2、要加强雨季地面巡查工作,对积水坑、涝洼地等提前填平夯实、整平,

防止涝洼地积水通过古井口形成导水通道影响矿井生产安全,对积水区、古采区、局部塌陷区,原治理过的古井口等重点地带,进行巡查,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对井田边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留设断层防水保护煤柱,以防止断层水泄露造成矿井透水事故。 3、对井田的发现H>3m的断层要及时开展地质调查合理留设防水保护煤柱。 (二)、防治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抓好防治水工作,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领导,矿成立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矿长任组长,总工程师、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任副组长生产技术部、调度室、安监部、机电部、供应部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方案的落实、措施的制定治理情况及隐患的再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汇报防治水的工作的进展情况。根据会议的要求和存在问题认真督促整改。 2、建立健全制度,加强责任落实 (1)严格执行每旬测水制度,掌握矿井涌水动态,设立涌水台帐,并做到数据完整,准确、可靠,并由专人进行负责整理、汇总,分析矿井涌水量变化的规律性。 (2)矿井设专人负责井下涌水量观测工作,及时填报各种测量数据,及时上报矿长、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存档备案。 (3)严格执行“有掘必探、不探不掘”的探放水原则,执行好探放水制

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公章)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原30万吨/年提升至90万吨/年,矿区面积、开采煤层均不变。 现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15号文批复,由沁源县王陶乡凤凰台煤炭有限公司和沁源县王陶乡东沟煤矿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该矿至今一直处于基建。重组整合前,各矿已对1、2号煤层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矿方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山西沁源凤凰台煤矿 2006年山西省资源有偿使用兼并重组整合,该矿为设计能力21万t/a的基建矿井,井田面积为1.2768km2,,批准开采1、2、3、6、9+10、10下、11、11下号煤层,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9月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31108,有效期限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 矿井21万t/a建设有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筒特征见表7-1。在主斜井见2#煤处建有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在1号和2号煤层分别形成一个长壁回采工作面,并进行了短时间的试生产。 2007年7月,矿井因30万t/a改扩建手续不全,被停工、停建。

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沁源凤凰台煤业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克瑞通实业(公章) 矿井:沁源凤凰台煤业(公章) 时间:二○一一年八月

沁源凤凰台煤业

沁源凤凰台煤业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根据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关于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沁源凤凰台煤业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原30万吨/年提升至90万吨/年,矿区面积、开采煤层均不变。 现沁源凤凰台煤业于2006年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15号文批复,由沁源县王乡凤凰台煤炭和沁源县王乡东沟煤矿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该矿至今一直处于基建。重组整合前,各矿已对1、2号煤层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矿方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沁源凤凰台煤矿 2006年省资源有偿使用兼并重组整合,该矿为设计能力21万t/a 的基建矿井,井田面积为1.2768km2,,批准开采1、2、3、6、9+10、10下、11、11下号煤层,持有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9月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31108,有效期限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 矿井21万t/a建设有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筒特征见表7-1。在主斜井见2#煤处建有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在1号和2号煤层分别形成一个长壁回采工作面,并进行了短时间的试生产。 2007年7月,矿井因30万t/a改扩建手续不全,被停工、停建。到2008年3月份,矿井30万t/a改扩建手续批复后,矿井建设没有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前言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矿每季度结合本矿实际采掘布置情况,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排水设施、涌水点情况、水源井、井筒、矿井采空积水、积气以及火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井田周边矿井(关闭或生产矿井)情况调查时充分利用查阅资料、图纸分析、走访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是否对我矿有威胁。 将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编写人、地测防治水科长、地测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后,存档备查。并将调查结果标注在矿井充水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 调查分析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基本概况 山西柳林xxxxxx焦煤有限公司是山西xxxx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主体矿井之一,位于柳林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km的**村,行政区隶属于柳林镇。柳(林)—石(楼)公路从井田内工业广场边通过,和1.5公里外的307国道连接。工业广场距孝(义)—柳(林)铁路穆村站约3km,交通便利。 矿井井田面积*******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北纬**********。批准开采4-10号煤层,现开采4号、5号煤层。生产能力120万吨/年。为证照齐全有效的合法生产矿井。 二、矿井采掘布置情况 目前,我矿采掘布置主要集中在轨道下山大巷北翼及南行人大巷以东。矿井在4号煤层集中轨道下山北翼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5号煤层三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 三、水文地质简述 1、水力性质 井田边界为人为划定,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沟谷有上石盒子组零星出露。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沿边界无自然河流及构造,采掘揭露的F1断层,落差约8m,近东西走向,东延伸到东边界,并且沿西南方向落差逐渐减小,并逐步消失。因其落差小,不致沟通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三川河是区内最大的一级黄河支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年观测资料,三川河平均年径流量2.88亿m3,平均径流模数2.23L/s·km2,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m3/s。此外,尚有多条北西—

采空区积水摸排报告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周边矿井采空区积水情况摸排报告 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85号文批准,由山西乡宁乌泥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乡宁管头迎春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乡宁阳山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乡宁罗沟明兴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华南煤化有限公司南山煤矿整合而成,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为山西乡宁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公司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及省、市、县煤炭管理部门要求,委托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编制《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乌泥沟井30万t/a)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按照报告编制要求,我公司会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井下实测、地质测量,并对井下采空区分布情况和积水程度等进行了认真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煤矿生产简况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燕家河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山西乡宁乌泥沟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乡宁管头迎春煤业有限公司、山

西乡宁阳山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乡宁罗沟明兴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华南煤化有限公司南山煤矿整合而成。 1.原山西乡宁乌泥沟煤业有限公司 原山西乡宁乌泥沟煤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1989年建成投入生产。公司位于位于乡宁县城东北21km处乌泥沟村附近。2004年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发[2004]969号文件核定该矿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2006年4月6日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以临煤审发〔2006〕75号文件批准矿井进行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井田面积2.7269Km2,批准开采2号煤层。矿井采用两个平硐和一个斜井混合开拓,主平硐担负全矿井的提升、进风、敷设管线等任务,兼作安全出口;副平硐担负全矿井的进风、下料等任务,兼作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2.原山西乡宁管头迎春煤业有限公司 原山西乡宁管头迎春煤业有限公司1987年建井,1989年投产,2007年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对山西乡宁管头迎春煤业有限公司核发了1400000721574号采矿许可证,批采2号、10号煤层,生产规模15万t/a,井田面积1.164km2。 采用一对斜井开拓,长壁式炮采,井田内2号煤层已采空,2004年底关闭。现开采10号煤层,长壁炮采落煤,全

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公章) 矿井: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公章) 时间:二○一一年八月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原30万吨/年提升至90万吨/年,矿区面积、开采煤层均不变。 现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15号文批复,由沁源县王陶乡凤凰台煤炭有限公司和沁源县王陶乡东沟煤矿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该矿至今一直处于基建。重组整合前,各矿已对1、2号煤层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矿方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山西沁源凤凰台煤矿 2006年山西省资源有偿使用兼并重组整合,该矿为设计能力21万t/a的基建矿井,井田面积为1.2768km2,,批准开采1、2、3、6、9+10、10下、11、11下号煤层,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9月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08,有效期限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 矿井21万t/a建设有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筒特征见表7-1。在主斜井见2#煤处建有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在1号和2号煤层分别形成一个长壁回采工作面,并进行了短时间的试生产。 2007年7月,矿井因30万t/a改扩建手续不全,被停工、停建。

鑫飞贺昌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公章) 矿井: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公章) 时间:二○○九年七月

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山西柳林鑫飞贺昌煤业有限公司为2008年柳林县批准进行重组整合的煤矿企业之一,由原柳林县贺昌煤矿、山西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新建联办煤矿、山西柳林刘家焉头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庙湾煤矿有限公司4个煤矿重组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前,各煤矿已分别对各自原井田内的4、8号煤层进行了开采。为了详细了解整合前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煤矿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柳林县贺昌煤矿:为2008年批准进行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矿井,该矿于1968年建井,批准开采4、5号煤层,整合前开采4号煤层,矿井在主斜井井底附近设有静压蓄水池,集中进风下山巷西端建有主排水泵房和主、副水仓。主排水泵房安装三台D46-30×7型矿用水泵,电机功率45kW。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能满足矿井最大涌出量的要求。两趟排水管路安设在主斜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积水由小水泵抽排至主水仓,然后由主排水泵集中排出地面。 矿井主、副水仓容积及主排水泵和排水管路能力,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 2、山西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新建联办煤矿:该矿1985年建井,1988年投产,批准开采4、5、8号煤层,整合前开采8号煤层。该矿在采区运输下山巷西端设有下山临时水仓和水泵房。配备有3台D-85-45×2型矿用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电机功率37kw,水泵扬程90m。并运输下山巷敷设有2趟排水管,排水管直径114mm,由水仓至回风主井排出

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煤业有限公司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公章) 矿井:山西治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公章)

时间:二o ---------- 年八月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 组办发【2009】82号文“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原30万吨/年提升至90万吨/年,矿区面积、开采煤层均不变。 现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 15号文批复,由沁源县王陶乡凤凰台煤炭有限公司和沁源县王陶乡东沟煤矿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该矿至今一直处于基建。重组整合前,各矿己对1、2号煤层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矿方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 各煤矿生产情况 1.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矿 2006年山西省资源有偿使用兼并重组整合,该矿为设计能力21 万t/a的基建矿井,井田面积为1.2768km2,,批准开采1、2、3、6、9+10、10下、11、11下号煤层,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9月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08,有效期限2004年9月至2007年9 月。 矿井21万t/a建设有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筒特征见表7-1 o在主斜井见2#煤处建有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在1号和2号煤层分别形成一个长壁回采工作面,并进行了短时间的试生产。 2007年7月,矿井因30万t/a改扩建手续不全,被停工、停建。到2008年3月份,矿井30万t/a改扩建手续批复后,矿井建设没有启动,一直到今天,矿井一直处于正常通风、排水状态。 2. 山西沁源东沟煤矿

矿井周边及上、下组煤层积水情况

3#、9#、15#煤层积水相互影响调查分析报告 一、矿井充水特征 井田内原有3号煤矿井矿坑充水含水层主要为矿坑之上顶板冒裂带内的二叠系砂岩或基岩风化带岩石,充水方式主要为沿矿坑顶板岩石裂隙滴水,部分地段可见淋水或小的股状出水点,井筒出水沿井壁进入井下。部分地段矿坑围岩呈潮湿状。矿坑涌水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较大。 二、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依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对9号煤层充水因素分析如下: 1.充水来源及其影响程度 ①大气降水、地表水 据收集区域降水资料,高平地区1961年以来的年降水量变化在306.9~870.7mm之间,平均年降水量为586.1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较大暴雨时沟谷内可形成地表洪水。据勘查资料计算并结合地区经验分析,15号、9号、3号煤矿坑之上冒落导水裂隙带之间在多数地段可相互沟通或很可能沟通,3号煤层矿坑顶板冒裂带在部分地段已与基岩风化带沟通,甚至发育到地表。此类地段的大气降水、季节性地表水将与各矿坑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从而对矿坑立生充水影响。 ②冒落导水裂隙带裂隙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 据勘查资料,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分别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导水带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计算公式:H f=11.2+100M/(2.4n+2.1) ————① 其中 H f为导水裂隙带(m) M为累计采厚(m)

n为煤分层层数 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计算公式: H li=30(∑M)1/2+10 ————② 3号煤层按一次采全高,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①式得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6.76~130.09m,平均高度为94.76m;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②式计算冒(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之和为63.80~101.53m。3号煤层在井田北部及东南部埋深较浅处仅20m左右,小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因此导水裂隙带会在大部地段导通基岩顶部基岩风化带及煤层、采区、甚至发育至地表,从而与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联系。 9号煤层按一次采全高,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①式得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0.09~46.76m,平均高度为42.53m,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②式计算冒(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之和为53.65~58.71m。平均高度为55.55m。9号煤层与3号煤层间距为48.22~59.10m不等,按以上规范计算的9号煤层顶板冒(垮)落导水裂隙带在大部分地段内可与3号煤矿坑沟通产生水力联系。 15号煤层按一次采全高,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①式得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2.76~127.20m,平均高度为88.70m;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②式计算冒(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之和为69.31~100.40m,平均高度为82.57m。15号煤层与9号煤层间距为32.90~61.99m不等,按以上规范计算的冒(垮)落导水裂隙带高度,在大部地段内大于9号煤层至15号煤层之间的间距,从而使15号、9煤矿坑在相应地段内沟通产生水力联系。因此,在大部分地段开采15号煤层时各煤层矿坑顶板冒落导水裂隙带将沟通其发育范围内的各含水层,与其有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达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公章) 矿井: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达煤业有(公章) 时间: 20 1 0年7月 1 5日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达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达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达煤业有限公司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山西孝义榆树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孝义晋帮煤业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一、煤矿生产简况 1、山西孝义榆树坪煤业有限公司 于1985年,1986年投产,批准开采4、9、10.11号煤层,生产能力90万t/a,井田内4号煤层已基本采空。现开采9号煤层,井田面积8. 77km2。现9号煤层矿井主排水泵房和主水仓、副水仓设在副立井井底车场附近,有效容积为l520m3。主排水泵房安装MD85-45×9型离心式水泵3台,功率160KW。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基本满足9号煤层矿井最大涌出量的要求。排水管路安设在副立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积水由小潜水泵抽排至主水仓,然后由主排水泵集中排出地面。 其井下水仓容积及主排水泵和排水管路能力,基本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 2、山西孝义晋帮煤业有限公司 1984年建井,批准开采4、9、1 0、1 l号煤层,生产能力30万t/a。经过多年开采,井田内4号煤层已采空,现开采9号煤层,现矿井主排水泵房和主水仓、副水仓设在主立井井底车场

附近,有效容积为l250m3。主排水泵房安装80DE-30×5型离心式水泵3台,功率150KW。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基本满足9号煤层矿井最大涌出量的要求。排水管路安设在主立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积水由小潜水泵抽排至主水仓,然后由主排水泵集中排出地面。 二、本井田及相邻煤矿采空区积水情况 兼并重组后井田内4号煤层已基本采空,现开采9号煤层,据调查井下采空区低凹处有积水,其积水量系根据经验估算。根据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实际情况,现采用经验公式对井田内4、9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估算: Q积=K、M、F∕cosa 式中:Q积———采空积水总量(m3) M———采空区平均采高线或煤厚(m)(4号煤层平均厚度0.84m,9号煤层平均厚度1.28m); F———采空积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m2) a———煤层倾角(o)(取8o); k———采空区充水系数(取0.25); 估算结果见下表: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

山西煤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地测防治水中心 矿方: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 时间:2017年12月

山西煤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 任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重组前原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6.2432km2,批准开采4、15#煤层,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原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公司(关闭)井田面积0.6813km2,批准开采4、15#煤层,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重组整合后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采矿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9236,批采4#、15#煤层,井田面积8.0341km2。 一、矿井生产现状 矿井批准开采4、15#煤层,现开采15#煤层,全井田目前设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990m,开采15号煤层,现矿井安排一采二掘,即150103回采工作面、掘进150104运输顺槽;150105工作面高抽巷。150103工作面开采标高+816-+878m,150104运输顺槽最低826.2m,150105高抽巷最低标高820.4m。15#煤回风石门标高766.2m,采区水仓标高747.3m。 二、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一)排水系统 矿井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见图1、图2所示。

1、主排水线路:主水仓——地面 水仓容积2800m3(主仓2200m3、副仓600m3)。 中央水泵房排水设备技术参数:水泵型号MD-280-43×6 (离心式水泵),数量3台,单台额定流量280m3/h;管路:φ273mm管路两趟,单管设计流量350m3/h;最大排水能力700m3/h。 采区水泵房排水设备技术参数: 2、采区排水线路:采区水仓——主水仓——地面 采区水仓安设MD-155-30×10 (离心式水泵)3台,额定流量155m3/h;管路:φ219mm管路两趟,单管设计流量237m3/h,最大排水能力474m3/h。 3、强排线路:采区水仓--底部四联巷----回风立井--地面。 强排系统安装在采区副水仓。 水泵型号2台BQ275-842/22-1000/WS(潜水泵);管路φ325mm 管路一趟管路,单管设计流量500m3/h;最大排水能力500m3/h。采区水泵及强排系统共计最大排水能力974m3/h。 4、工作面排水线路:03工作面——采区水仓——主水仓——地面。 水泵型号QBS80-80-37N 数量2台(一用一备)额定流量80m 3/h;QBS30-45型水泵2台(备用),额定流量30m3/h;铺设φ108mm 管路两趟,单管设计流量50m3/h。 (二)矿井排水能力: 1、水仓储水能力:据调查,该矿达到90万吨/年生产以能力时,

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2018年8月8日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会审签字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8】16号)精神,及时化解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有效治理消除重大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结合*******业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分析研判本公司重大风险,制定控制措施,落实责任,确保风险可控、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编制*******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内容如下: 矿长于8月3日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开展本次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排查整治活动。 一、召开专题会议 会议时间:8月3日 会议主题:根据忻州市煤炭局和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忻煤办发[2018]176号文及转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监察【2018】16号文件监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切实落实分析研判责任,对照8个方面突出问题,立足矿井各大生产安全系统,认真分析主要安全风险,确保矿井安全风险可控,隐患及时消除。 会议地点:调度楼调度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矿长 参加人员: 会议议程: 1、学习文件、领会精神 参加会议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监察【2018】16号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掌握标准要求;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提高安全风险排查能力;对矿井以前的安全隐患排查结果进行再次梳理,分析、研判。 2、成立重大风险分析研判领导小组,明确各小组的人员和工作范围。

A新沁源梗阳煤业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采空区积水、积气、火区调查报告 煤矿: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 提交时间:二O一O年六月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采(古)空区、火区、古空区积水等调查人员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受矿方委托编制《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依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下发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部分)的批复》 (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将原山西潞安甲义晟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源王和煤矿进行整合,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面积为8.033km 2,生产能力由原来60万t/a 、9万t/a 提升至90万t/a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整合后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02009121220048095,批采1-11号煤层,为确保地质报告能科学合理。使今后的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依据,特对井田的煤矿井下采掘现状、采空区、火区、古空区积水等情况调查,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井下采掘现状 梗阳煤业是由兴盛煤矿后沟煤矿、神灵煤矿和王和煤矿整合而成,后沟煤矿批准开采1、2、6、9+10、11号煤层,井田内6、8、9+10号已不同程度开采,神灵煤矿1号煤层大部采空转采2号煤层时关闭,王和煤矿开采9+10号煤层,2006年整合后,拟开采9+10号煤层,现属基建矿井。 二、采空区积水情况 (1)井田内采空区积水情况 井田内6、9+10号煤层已不同程度开采,充水水源主要为顶板砂岩、石灰岩裂隙水。经向矿方及原煤矿技术人员调查6号煤层为原甲义晟煤业开采,采空区位于井田中西部,低凹处存有积水,9+10号煤层为原甲义晟煤业、原国营王和煤矿开采,且存有积水,6号煤层积水分别为26000m 3和12000m 3; 9+10号煤层原甲义晟煤业积水区JS-1积水量约9500m 3,积水区JS-2积水量约13000m 3;积水区JS-3积水量约11000m 3;原国营王和煤矿JS-4积水量约11000m 3;积水区JS-5积水量约9000m 3;积水区JS-6积水量约21000m 3。本次采用《矿井安全手册》中老空区积水量公式进行预算。 预算公式:cos s Q KM a 式中: Q ——采空区积水量(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