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切片的基本要求

徒手切片的基本要求
徒手切片的基本要求

、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学习徒手切片技术。

3、了解细胞基本结构和厚角组织的特点。

二、材料和用品

1、自备材料:解剖器(镊子、解剖针、单面刀片或双面刀片);洋葱鳞茎、青红椒、芹菜叶柄、女贞叶片或其它植物的叶片、胡萝卜块等。

2、其它材料和用品: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纱布、蒸馏水、吸水纸、10%甘油水溶液、50%甘油水溶液、纯甘油、碘—碘化钾稀溶液、培养皿、吸管。

三、实验内容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徒手切片方法

四、实验方法

要观察、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以及一些很微小的藻、菌植物等,这些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来观察,要用显微镜观察,首先必须制成各种制片,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制片的方法很多,这里着重介绍临时装片法和徒手切片的方法技术。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临时装片法是用少量的新鲜植物材料,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以及其它小的或扁平的材料(如丝状或叶状的藻类、菌类、蕨类的原叶体和孢子囊、纤细的苔藓植物等等),把这些材料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可以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此法一般多做为临时观察使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染料染色,制成永久制片或用某些化学试剂作组织化学反应。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清洁玻片:将盖玻片和载玻片用清水洗净,再用纱布擦干,擦玻片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夹住玻片的两边,右手食指和拇指包住纱布,同时擦到的玻片的两面,用力要均匀。

注意:由于盖玻片很薄,所以擦盖玻片时要特别小心,用力要轻,右手食指和拇指要轻轻捻动,以免把盖玻片捏破。

(2)放置材料:先将载玻片平放在桌面上,于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或稀甘油,然后用镊子镊取或吸管吸取少量要观察的材料(如洋葱鳞叶表皮或水绵……),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或甘油中,再用镊子和解剖针将材料展平或分散开,勿使材料折叠或干燥。(3)加盖玻片及其它处理:为了避免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该以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盖玻片的两个角或用镊子夹住其一端,使盖玻片的一边先与载玻片上的水滴边缘接触,而后徐徐放下另一边,当盖玻片被夹持的一边将贴近载玻片时,则可放手或抽出镊子,使其自然轻轻复盖,这样可以使盖玻片下的空气挤出,免生气泡。注意载玻片中央的液滴要适中,既要使其充满盖玻片,又要不会使盖玻片浮动或使液滴从盖片下外溢,假如水不够,可用吸管小心地从盖玻片的边上再滴入一小滴水,使它和盖玻片下面的水相接触;如果水太多,溢出盖玻片,则可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的上面,一定不能被水浸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小心地取下盖玻片,擦干以后,再按上述方法重新盖上。这样做好的装片,便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需要,临时水装片做好后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染色(例如用碘—碘化钾或番红等来染色),其方法是直接在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染液,用吸水纸条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引入染液,以使盖片下的材料染上色。

注意:临时装片根据需要可以水封片或以甘油封片,凡用以临时观察,不欲久留的装片均可用水封片,制成水装片;需要提前半天或一天就备出的装片或者观察后须保留一定时间的装片,为防止水分蒸发,出现材料收缩现象,则适宜用甘油封片,制成甘油封片,用甘油封片时,保留时间短者,可用10%甘油水溶液,保留时间长者则须从10%甘油中再转入50%甘油水溶液中或在此液中浸一小时后再转入纯甘油中封片。用甘油做临时装片的优点是不仅封片保留时间长,且有加强材料透明的作用。

本实验以洋葱(或大葱)鳞茎内表皮为材料,通过撕皮法做临时装片,用碘—碘化钾做染色剂,在观察做片效果时同时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细胞核等。

2、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即手拿刀片将材料切成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的薄片的方法。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徒手切片的材料一般是新鲜的,有时也可用预先固定好的。这种切片方法虽然有其缺点,如:不易做到将整个切面切得薄而完整,往往切出的片子厚薄不一;过软过硬的材料比较难切。但其优点很多,如: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把锋利的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够了;方法简便,容易学会;节省时间,只要有现成材料,可以立刻用刀片切成薄片,当即观察,即便要染色,时间也不长;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组织细胞内的自然结构和天然颜色。徒手切片的方法见图2—2。

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

(1)将材料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

(2)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摇。为防止刀伤,拇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2~3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容易动摇,也不容易切薄。

(3)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的右下角(刀片要非常锋利,双面刀片必须是新用的),刀口向内,并与材料切面平行,切片前先将材料和刀口上蘸些水,使之切时滑润。(4)切的方法,以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拉切,这样可以边切边看清切片的进展情况,同时切起来也比较顺手。切片时只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及握刀指关节的力量,左手保持不动,不要两手同时拉动,两手不要紧靠身体或压在桌子上,并且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切忌中途停顿或推前拖后作“拉锯”式切割。关键是要切得薄而平。如此连续切片,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将切片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中备用。

(5)在切片过程中刀口和材料要不断蘸水,以保持刀口锋利和避免材料失水变形。所切的材料和刀片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不要切斜,如果切斜,即使很薄,但由于细胞切面偏斜,同样影响观察。

(6)切下足够多的切片后,挑选薄而平的切片做成临时装片供镜检,必要时也可以制成永久装片。挑选切片时,不一定要材料切得很完整,只要切得很薄就行,有时只要有一小部分就可以看清其结构了,如玉米茎横切片,只要有四分之一或者更少的小片,就可以看出内外维管束的大小、多少及每个维管束的构造。因此切下的切片不是每一片都适用,也不是只有全面切得薄的才能用,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一次可多选几片置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通过镜检再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材料用以观察。

柔软和坚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

过于柔软的材料,如植物的叶片或其他薄而微小的材料,难以直接执握手切,则须夹入坚固而易切的夹持物中切。常用的夹持物有胡萝卜根(用胡萝卜时可将中间硬心即木质部切去用其余部分)、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及通草髓等。但须要注意的是通草髓遇水既变软,可将其保存在酒精中备用。切前先将夹持物切成长方小体,上端与纵轴垂直

面削平,若被切材料属叶状体一类的薄片,将夹持物从上至下纵切一缝,材料夹于其中即可,如不是叶状体,即将材料夹于其中,或根据材料不同在缝里挖一个和材料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凹陷,把材料夹在凹陷里。然后用手握住夹持物,采用上述方法将夹持物和其中的材料一齐切成薄片,除去夹持物的薄片,便得到材料的薄片。

坚硬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软化的方法:一种是对于比较硬的材料,先把材料切成小块,后进行煮沸,经3~4小时煮沸后,再浸入软化剂(50%酒精∶甘油=1∶1)中数天至更长些时间,而后再切。另一种,对于已干或含有矿物质,比较更硬的材料,要先在15%氢氟酸的水溶液中浸渍数周,充分浸洗后,再置入甘油里软化后再切。

本实验主要以青红椒、芹菜叶柄为材料做徒手切片练习。并通过青红椒切片结果装镜观察来了解细胞基本结构中叶绿体和有色体;(提示:青椒切片细胞内绿色的小颗粒为叶绿体,红椒切片细胞内红色的小颗粒为有色体。)通过芹菜叶柄切片结果装镜观察来了解厚角组织的结构特点。(提示:芹菜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棱角处稍靠内方有一团具有珠光色彩的组织即为厚角组织。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壁厚为角隅处,其细胞壁的性质是初生壁性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有强烈的吸水性,故显微镜下有珠光色彩。)

五、综合分析

1、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2、做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应注意什么?

3、徒手切片法切取柔软和坚硬材料时应怎样进行?

六、实验报告

自选材料制做几种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写出你所做装片的步骤和要点。学案六实验一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解读两纲

1.识记鉴定实验所用的材料,懂得选材的要求。

2.掌握实验原理、步骤,理解实验目的、方法。

3.学会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正确选用鉴定试剂,并能按规范的要求操作,独立完成鉴定工作。

4.明确观察对象,正确说出鉴定过程中样液的颜色变化,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解释实验现象,作出实验结论。

5.能熟练制作徒手切片,临时装片和使用低倍显微镜,了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二、高考热线

1.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以简答题出现,重点是以对比的方式考查相关实验的异同点。

2.以教材实验为依据,设置实验设计题是今后考查的重点,如“设计实验证明淀粉酶是蛋白质”,就是依据教材中的实验3的原理和步骤。

三、学法指点

1.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三种物质的鉴定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

2.对比三种物质鉴定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掌握试剂使用上的区别。

3.根据所学的原理鉴定类似物质,设计相应的实验程序。

四、教材梳理

(一)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蛋白质等化学成分,可分别与某些化学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_____________。

(1)可溶性还原糖+__________试剂—→砖红色沉淀

可溶性还原糖+班氏糖定性试剂—→__________

(2)脂肪+__________________染液—→染成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染液———————→染成______

(3)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试剂—→溶液呈紫色

(二)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 实验材料

(四)方法步骤

1.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1)制备组织样液:苹果切块、研磨、________。

(2)鉴定组织样液:1 支试管+2mL_____________+2mL________________,振荡试管,(溶液_______色?),________2min左右,观察溶液颜色变化。(________色→棕色→_________色)。

2.脂肪的鉴定

(1)切片制作:用花生子叶作徒手切片。

(2)染色:1块载玻片+切片+ 3滴________染液,3min后吸去染液+ 2滴50%________溶液去浮色,吸去后+ 2滴__________,盖盖玻片。

(3)镜检鉴定: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子叶最薄处,再用高倍镜观察。(圆形的脂肪颗粒为_____色)。

3. 蛋白质的鉴定

(1) 制备样液:大豆切片、________、_______。

(2) 鉴定:1 支试管+2mL黄豆组织样液+2mL________________,振荡试管(溶液_____色),+4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______色→______色→_______色)。

(五)结论与讨论

1.结论:从斐林试剂与苹果样液作用、苏丹III染液与花生种子作用、双缩脲试剂与大豆样液作用的颜色变化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讨论鉴定依据。因为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_________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有固定颜色的新化合物。故可根据待检物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的____________,如橘黄色、_________色、______色等,鉴定生物组织中含有_______、可溶还原糖和

___________。

五、疑难精析

1.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只能检验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或不溶性糖。

2.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选材原则。选用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较高的生物组织,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常用的植物组织是: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双子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为淀粉,其叶不理想。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等,其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颜色较深,影响鉴定时实验现象的观察,也不宜作实验材料。

3.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关键性的步骤在于斐林试剂现用现配及用量。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g/mL的CuS0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mL甲液中,配完混合均匀后[得到淡蓝色的Cu(OH)2沉淀的悬浊液]立即使用。如果过早混合会产生Cu(OH)2沉淀,加入到组织样液中并加热时会产生黑色CuO沉淀。而临时混合所得斐林试剂立即用于实验,即可使新制的Cu(OH)2作氧化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溶液的变化过程:淡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4.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在对盛有组织样液与斐林试剂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破,因为试管受热不均匀,若要避免此现象产生应改用水浴加热。此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5.双缩脲试剂并不是双缩脲分子。所谓双缩脲是由两分子尿素经脱氨缩合而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实验桌上两瓶不同浓度的CuS04溶液,避免拿错。

6.蛋白质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先加双缩脲试剂A (0.1g/mLNaOH溶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0.01g/mLCuSO4溶液)。如果用鸡蛋白稀释液,则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不易洗净。

7.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子叶要削成理想薄片。为了作好徒手切片,种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也可改成刮取种子子叶泥制作临时装片,易做,效果又好。

8. 填表比较实验1和3:

9.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也用注意对照。如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时,鉴定之前需留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样液颜色变化作对比。

例1 用下列实验材料做特定实验,从理论上讲能否成功?说明依据的道理。

(1)用韭菜叶片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2)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

(3)用卵白做蛋白质鉴定实验。

[解析] 此题是要求根据课本实验原理进行拓展和应用,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趋势。韭菜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并不能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转变成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绿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不宜用这些单子叶植物作此实验材料;后两个实验材料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

答案:(1)用韭菜叶片做还原糖实验不能成功,因为叶片内虽然含有大量可溶性还原糖,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颜色较深,对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遮盖作用;(2)若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从理论上说可以成功,因为该种子含较多的脂肪,种子也比较大,便于进行徒手切片;(3)由于卵白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从理论上讲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是会成功的。

六、趁热打铁

(一)选择题

1.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 )

A. 碘液、苏丹Ⅲ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 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 D.碘液、斐林试剂

2.蛋白质的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 )

A. 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用

D. 留下次实验用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 )

A.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B.无色→浅蓝色→棕色

C. 砖红色→浅蓝色→棕色

D. 棕色→绿色→无色

4.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将这支试管放进盛开水的大烧杯中 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C. 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

D. 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

5.现有如下实验材料:①西瓜汁②菜籽③豆浆④草莓果实⑤花生仁⑥鸡蛋清,它们与斐林试剂作用呈砖红色、与苏丹Ⅲ试剂作用呈橘黄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的实验材料分别为( )

A. ①④、②⑤、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 ①④、②③、⑤⑥ D.②④、③⑤、③⑥

6.青苹果汁遇碘液显兰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

A. 青苹果汁含有淀粉,不含有糖类 B.熟苹果汁含有糖类,不含有淀粉

C.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成单糖 D. 苹果成熟时,单糖合成淀粉

7.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的鉴定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脂肪滴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均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8.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被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花生种子子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

旋调焦距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很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 反光镜没调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匀

C. 显微镜物镜损坏 D.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9.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少许石英砂,其目的是( )

A.研磨充分

B. 防止糖被破坏 C.防止反应 D.无作用

10.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是()

A.产生气泡

B.溶液呈紫色

C. 溶液呈蓝色

D. 产生砖红色沉淀

11.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因为()

A.蛋白质都有肽键

B. 蛋白质都有氨基酸

C. 蛋白质都有羧基

D. 蛋白质都有氨基

12.(多选)下列物质用斐林试剂检测时可能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 )

A.葡萄糖 B.果糖 C.麦芽糖 D.淀粉

13.(多选)下列各组中前项为所鉴定的物质,中项为所使用试剂,后项为所产生的颜色。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斐林试剂、橘黄色

B.脂肪、苏丹Ⅲ染液、砖红色

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D.淀粉、碘液、蓝色

二、非选择题

14.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需根据实验需要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麦种子不如花生种子更适合用来鉴定脂肪,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小麦种子中糖类化合物___________含量很高,却不适合用来鉴定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

(1)所用斐林试剂甲液的质量浓度为____g/mL,乙液的质量浓度为____g/mL,如何用这两种溶液配制斐林试剂(简要步

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混合后产生_________色沉淀,它与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_________色沉淀。

(3)请解释为什么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不能放置太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此实验时,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若要避免此现象产生应改用_________________。

16.用苹果和黄豆做实验材料时,都需将其研磨碎,在研磨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在研磨后二者都需要对研磨液进行过滤,过滤的目的是除去

_________________,在过滤中为什么只用一层纱布,不用滤

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设计实验,论证结论)请根据下列材料和实验原理,设计一个证明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1) 实验器材:鸡蛋、人的唾液、清水、0.1g/mLNaOH溶液、0.01g/mLCuSO4溶液、小烧杯、玻璃棒、试管和滴瓶。

(2) 实验原理:鸡蛋的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CuSO4反应产生紫色物质,即双缩脲反应。如通过实验再证明淀粉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淀粉酶是蛋白质。

(3)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制备蛋清液。取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破坏蛋黄),取少许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清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1.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且徒手切片要成功。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

2.注意事项:

(1)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 (0.1g/mL的NaOH溶液) 和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mL 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A(0.1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试剂B(0.01g/mL的CuSO4溶液)。

(3)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4)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白质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刷。

(5)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小时,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二、实验检测

(一)选择题

1.可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试剂是( )

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苏丹Ⅲ染液

D.苏丹Ⅳ染液

2.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0.05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 0.1g/mL的NaOH溶液中即成

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滴入2mL 0.1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

A.无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

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4.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0.1g/mL的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再加0.1g/mL的NaOH溶液

C.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0.1g/mL的NaOH和 0.01g/mL的CuSO4混合液

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

5.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HCl

B.H2O

C.50%的酒精

D.无水酒精

6.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

A.马铃薯块茎

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

D.苹果

7.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

D.淀粉的鉴定

8.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Ⅲ和苏丹Ⅳ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二、简答题

9.某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的叶子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这些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不宜作实验材料,原因是。

实验指导

实验一

1.A

2.C

3.D

4.A

5.C

6.B

7.C

8.A

9.这些叶子的颜色较深,对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的颜色反应起遮蔽作用

10.蛋白质只有在碱性环境中才能与CuSO4发生紫色反应,否则紫色反应会被Cu(OH)2遮蔽11.苏丹Ⅲ染液易溶解于酒精中

徒手切片制作方法(借鉴材料)

一、目的要求 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 1、用品 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 1、选材 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1.5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

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再切。 2、切片 (1)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2)右手执刀(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 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 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等切到相当数量后;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3、固定 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切片,用毛笔移入盛有70%酒精的染色皿中进行固

组织切片制作步骤

组织切片制作步骤: 1.取材 确定所取材料的来源及部位,纵切还是横切; 取材要迅速,防止阻止发生进一步变化,材料体积要适宜。 下图为植物芽体取样实拍。 2.固定 (1)固定液的选择 最常用的固定液为FAA(万用固定液)。 它的优点是材料固定时间不受限制,固定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数月或数年。(可做材料保存液) 配方:50%或70%酒精90ml 冰醋酸5 ml 福尔马林5 ml (柔软材料用50%酒精,坚硬材料用70%酒精配制) (2)材料固定后的处理 冲洗或漂洗:组织固定后应充分水洗,除去留在组织内的固定液及其结晶沉淀,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色效果。 (材料固定后,若暂时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可于70%的酒精溶液或直接与FAA固定液中,于冰箱中4℃存放。) 下图为固定液浸泡的组织切块。 3.脱水 目的:水和透明剂不能互溶,只有脱去水分后,才能让透明剂进

入。 试剂:梯度酒精溶液 流程:70%---85%---95%--100%---100%每步1h-2h左右。 注意事项:保证脱水梯度和每一步脱水时间,水要完全脱净,但也不能过度脱水(过久使组织变脆、收缩,这个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来摸索一下,不必完全按照本操作来)。 下图为自动组织脱水机,适于大量样品组织脱水用。如果材料体积及样品量较少可用小烧杯做容器来进行逐级脱水。 4.透明 目的:纯酒精不能与石蜡相溶,还需用能与酒精和石蜡相溶的媒浸液,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 (二甲苯是最常用的透明剂,可以很好地与石蜡互溶) 流程:二甲苯与酒精的等体积混合液1h---纯二甲苯1h---纯二甲苯1h。 5.浸蜡与包埋 目的:用石蜡取代透明剂,使石蜡浸入组织而起支持作用。 浸蜡程序:(恒温) (1)低温浸蜡(36℃):接上步,在有二甲苯和材料的烧杯中逐步加碎蜡至过饱和(石蜡不能溶解),过夜12-24h。 (2)高温浸蜡(55-60℃,高于石蜡熔点3℃): 将上步二甲苯与石蜡的混合液倒出,不要倒掉材料,将烧杯中加入纯石蜡,共5-24h。纯石蜡需要更换三次。

实验二 徒手切片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及植物细胞和组织观察

实验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徒手切片法以及植物细胞、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临时装片的制片方法、掌握徒手切片的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结构。 二、实验材料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培养皿、毛笔、滴管、纱布、 0.9%的NaCl溶液;洋葱、马铃薯、芹菜、番茄 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一)临时装片的制作 1、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1)擦载玻片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信载玻片的边缘,右手用纱布将载玻片上下两面包住,然后反复擦拭,擦好后放在干净处备用。 (2)擦盖玻片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盖玻片的一角,再将右手拇指和食指用纱布把盖玻片包住,然后从上下两面隔着纱布慢慢地进行擦试。 2、取样 用滴管滴一点水或其他溶液(根据需要)于载玻片的中央,把观察物放于载玻片上的液滴中,展开或摇匀。 3、盖盖玻片 右手持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的一角,使盖玻片的边缘与液滴的边缘接触,然后慢慢倾斜下落,最后平放于载玻片上,避免气泡的产生。如盖玻片下的液体过多,可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液体吸掉。

(二)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不需要任何的机械设备,只需要一把锋利的刀片就可以完成切片的制作,方法简单,也容易保持物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选材 选择软适度的材料,先截成适当的段块。一般直径大小以3~5mm、长度以20~30mm为宜。若材料太软,如幼叶等,不能直接拿在手中进行切片,可用适当大小的马铃薯块茎或萝卜块根等作支持物,将材料夹入其中,一起切片。 2、切片 用左手拇指、食品指和中指夹住材料,使其稍突出在手指之上,拇指略低于食指,以免刀口损伤手指。材料和刀刃上蘸水,使其湿润。右手拇指和食指横向平握刀片,刀片要与材料断面平行,刀刃放在材料左前方稍低于材料断面的位置,以均匀的力量和平稳的动作从左前方向向右后方拉切。切片时要用臂力而不用腕力,手腕不要动,靠肘、肩关节的屈伸来切片,拉切要快,中途不要停顿,更不能用拉锯方式进行切片。 每切2~3片就要把刀片上的薄片用湿毛笔移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暂存备用。如发现材料切面出现倾斜,应修平切面后再继续切片。 3、镜检观察 连续切下很多切片后,挑选最薄的切片放于加了1滴清水的载玻片,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镜检、观察。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观察 1、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取一洁净载玻片,于载玻片中央加上一滴水。取洋葱一个,剥下一片新鲜的带紫色的南鳞叶,和刀片从外表面(或内表面)切一个面积为4mm2左右的方形小格,然后用镊子将表皮撕下,迅速入入载玻片上的小水滴中(表面向上)。并使其平展,盖上盖玻片,即制成临时装片。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细胞结构。

5G网络切片技术简介

5G网络切片技术简介 5G预计在2020年实现商用化因而被广泛提起,提到5G就不得不提起网络切片(NetworkSlicing),作为5G中被讨论最多的技术,网络切片对于5G的意义巨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5G网络切片技术做一些简要介绍。 网络切片的定义网络切片可以理解为支持特定使用场景或商业模式的通信服务要求的一组逻辑网络功能的集合,是基于物理基础设施对服务的实现,这些逻辑网络功能可以看作是由EPC下的网络功能(NetworkFuncTIon)分解而来的一系列子功能(Networksub-FuncTIon)。可以看出网络切片是一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应用于核心网,还可以应用于无线接入网RAN。 网络切片从服务层(servicelayer)和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layer)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服务层从逻辑层面来描述系统架构,由网络功能和功能间的联系组成,这些网络功能通常以软件包的方式被定义,其中会提供定义部署和操作要求(连接、接口、KPI要求等)的模板。基础设施层从物理层面描述维持一个网络切片运行所需要的网络元素和资源,其中包括计算资源(例如数据中心中的IT服务器)和网络资源(例如聚合交换机、边缘路由器、电缆等)。 划分好基础设施层和服务层之后,需要考虑两个层之间的映射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虚拟网络嵌入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步: 1、从虚拟功能到物理功能的映射,包含网络转发元素和计算资源的选择,比如装置类型和装置地理位置的选定,需要资源的数量由服务层的需求决定。 2、从虚拟链路到物理链路的映射,分配多少物理链路带宽也取决于服务层的需求。 任何两个切片A和B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不同服务层:比如切片A为M2M类型装置提供服务,切片B为人工操作装置提供服务。相同服务层,但是网络功能稍有修改:例如切片A支持高移动性用户,切片B提供相同

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法及绘图法

xx的使用、徒手切片xx绘图法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徒手切片、表面制片方法 ⑵熟悉xx使用方法及作图要领 二.实验内容 1.xx的使用 生物xx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⑴光学部分——目镜、物镜、聚光器、可变光栏、反射镜 ※两次放大,即物镜将标本做第一次放大,目镜将第一次放大的像做第二次放大,两者相乘即是观察到的放大倍数 ⑵机械部分包括镜坐、镜臂、镜筒、载物台、粗细调节手轮及推动器 ⑶操作: ①将xx防置离桌缘约10厘米处 ②对光: 上升聚光镜至载物台水平,打开光栏,将低倍镜转至镜筒的正下放(用转盘听到“得”一声)转动反光镜,同时从接目镜向下看,直至明亮均匀在视野。 ③装片: 将观察的标本片从镜前方横置于载物台上 ④调节焦距: 向外旋转粗调节手轮,使镜筒慢慢下降,注意镜头与标本的距离,自目镜向下观察直至物像清楚为止。(向外物镜下降,向内物镜上升) 另外:

高倍镜应先在低倍镜下选择物像,移至视野中心,转动转盘使高倍镜转至镜筒正下方,应能看到欲观察之物像,用细调节手轮使之图象清晰。 ⑷注意点: ①取拿显微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坐,轻取轻放。 ②先用低倍镜观察,看清物象后再换高倍镜, ③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注意物镜与所观察标本的间距,以防错误操作,而损坏镜头,压碎标本片 ④注意保持显微镜的干燥和清洁,不得随意拆卸镜头,镜头要用擦镜纸擦拂,要防止水或药液外溢而污染镜头及其他部位。 2.徒手切片法 系用刀片或徒手切片器将材料切成薄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构造、细胞特征的制片法。 材料: xx应除净泥沙、干燥须经软化, 缺点: 厚薄不一,不利于长期保存。 ①方法 a: 取材,固定与切片: 选取易软化的中药材适当部位,切成2-3厘米的小段,用拇指及食指和中指夹住材料,下端用无名指托住,另手持刀片自左向右移动手腕,牵拽切片,动作要轻要快,切禁不能是拉锯式,在切的同时经常用水湿润,对于叶或柔软的材料,须用材料夹住。(如用胡萝卜、马铃薯等)

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目的要求 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 1、用品 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 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 1、选材 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 1.5 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再切。 2、切片 (1 )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2) 右手执刀(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 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 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 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 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等切到相当数量后;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3、固定 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切片,用毛笔移入盛有70%酒精的染色皿中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6 分钟或更长时间。 4、染色、脱水、透明 ( 1)用吸水管吸去70%酒精,染以1%番红( 50%酒精溶液)约30 分钟。 (2)再用吸管吸去番红,换用70%>85%>95%酒精进行冲洗、脱水,每级酒精3?5分钟。 ( 3)复染色。吸去酒精,用 0.5%固绿(95%酒精溶液)进行复染色,时间为 0.5 分钟。 ( 4)冲洗、脱水。用95%酒精冲洗1 次,时间10 秒。后移入纯酒精中脱水2?3 次,每次3?5 分钟。 (5)透明。吸去纯酒精,放入二甲苯—纯酒精溶液中脱水和透明1 次,时间5 分钟。 (6)吸去脱水透明液,换以纯二甲苯透明2次,时间5 分钟。 5、封片、贴标签将已透明材料用镊子或解剖针轻挑于清洁的载玻片上,滴上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进行干燥。

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法及绘图法

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法及绘图法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徒手切片、表面制片方法 ⑵熟悉显微镜使用方法及作图要领 二.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使用 生物显微镜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⑴光学部分——目镜、物镜、聚光器、可变光栏、反射镜 ※两次放大,即物镜将标本做第一次放大,目镜将第一次放大的像做第二次放大,两者相乘即是观察到的放大倍数 ⑵机械部分包括镜坐、镜臂、镜筒、载物台、粗细调节手轮及推动器 ⑶操作: ①将显微镜防置离桌缘约10厘米处 ②对光:上升聚光镜至载物台水平,打开光栏,将低倍镜转至镜筒的正下放(用转盘听到“得”一声)转动反光镜,同时从接目镜向下看,直至明亮均匀在视野。 ③装片:将观察的标本片从镜前方横置于载物台上 ④调节焦距:向外旋转粗调节手轮,使镜筒慢慢下降,注意镜头与标本的距离,自目镜向下观察直至物像清楚为止。(向外物镜下降,向内物镜上升) 另外:高倍镜应先在低倍镜下选择物像,移至视野中心,转动转盘使高倍镜转至镜筒正下方,应能看到欲观察之物像,用细调节手轮使之图象清晰。 ⑷注意点: ①取拿显微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坐,轻取轻放。 ②先用低倍镜观察,看清物象后再换高倍镜, ③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注意物镜与所观察标本的间距,以防错误操作,而损坏镜头,压碎标本片 ④注意保持显微镜的干燥和清洁,不得随意拆卸镜头,镜头要用擦镜纸擦拂,要防止水或药液外溢而污染镜头及其他部位。 2.徒手切片法 系用刀片或徒手切片器将材料切成薄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构造、细胞特征的制片法。 材料:新鲜应除净泥沙、干燥须经软化,

优点:简便快速能保持植物原有结构的真像,色彩和内含物 缺点:厚薄不一,不利于长期保存。 ①方法 a:取材,固定与切片:选取易软化的中药材适当部位,切成2-3厘米的小段,用拇指及食指和中指夹住材料,下端用无名指托住,另手持刀片自左向右移动手腕,牵拽切片,动作要轻要快,切禁不能是拉锯式,在切的同时经常用水湿润,对于叶或柔软的材料,须用材料夹住。(如用胡萝卜、马铃薯等) b:装片:将切好的薄片用毛笔小心移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取载玻片滴加甘油和试液,用镊子或毛笔将切片移于其上。再加一滴甘油于片上,加上盖玻片,加盖玻片时以45度角避免产生气泡,也可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加热透化,再滴加稀甘油,加盖薄片后进行观察。3.表面制片法 多用于对叶片、果实或草本植物茎表皮组织的观察,可观察到表皮细胞形态(波浪形、长方形、圆形、多角形)、气孔类型(不等式、不定式、平轴式、垂轴式等)、毛茸特征(星状毛、人字毛、T形毛)和着生情况,通常用钟表镊子夹住叶片或果实的表面,轻轻撕取(叶片可沿叶脉撕取、果实可沿果柄撕取)其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水、甘油或水合氯醛试液内,注意其上表面朝上方,加盖玻片观察。 4.绘图要领 在中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定工作中,图可以集中的突出表现实物的主要特征,有些特征比摄影照片效果还好,因此除去用文字记录观察到的外形、组织、细胞及内含物特征外,有时还需要绘出中药材的外形和显微图,以补充文字叙述的不足,因此绘图是中药鉴定和研究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注意:①绘制精确的图形要根据观察的实物 ②绘图有显微描绘法和徒手法两种 ③按绘图工具常分,铅笔绘图法和墨线绘图法两种 其中绘显微组织图和粉末图要用通用的代表符号。见下图 对中药形状图要求富有立体感,不能随意夸张和任意涂影,必须要有一定的透视知识如:前大后小、近明远暗、透视方向要一致等基础知识。 (1)绘图原则 ①一切结构均用线条来表示 ②不能借助工具,必须徒手作图,与建筑设计图相区别 ③显示立体结构可用透视线来表示,可以用圆点衬托明暗光线,不能涂影,点要小而圆,

徒手切片的基本要求

、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学习徒手切片技术。 3、了解细胞基本结构和厚角组织的特点。 二、材料和用品 1、自备材料:解剖器(镊子、解剖针、单面刀片或双面刀片);洋葱鳞茎、青红椒、芹菜叶柄、女贞叶片或其它植物的叶片、胡萝卜块等。 2、其它材料和用品: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纱布、蒸馏水、吸水纸、10%甘油水溶液、50%甘油水溶液、纯甘油、碘—碘化钾稀溶液、培养皿、吸管。 三、实验内容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徒手切片方法 四、实验方法 要观察、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以及一些很微小的藻、菌植物等,这些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来观察,要用显微镜观察,首先必须制成各种制片,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制片的方法很多,这里着重介绍临时装片法和徒手切片的方法技术。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临时装片法是用少量的新鲜植物材料,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以及其它小的或扁平的材料(如丝状或叶状的藻类、菌类、蕨类的原叶体和孢子囊、纤细的苔藓植物等等),把这些材料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可以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此法一般多做为临时观察使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染料染色,制成永久制片或用某些化学试剂作组织化学反应。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清洁玻片:将盖玻片和载玻片用清水洗净,再用纱布擦干,擦玻片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夹住玻片的两边,右手食指和拇指包住纱布,同时擦到的玻片的两面,用力要均匀。 注意:由于盖玻片很薄,所以擦盖玻片时要特别小心,用力要轻,右手食指和拇指要轻轻捻动,以免把盖玻片捏破。 (2)放置材料:先将载玻片平放在桌面上,于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或稀甘油,然后用镊子镊取或吸管吸取少量要观察的材料(如洋葱鳞叶表皮或水绵……),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或甘油中,再用镊子和解剖针将材料展平或分散开,勿使材料折叠或干燥。(3)加盖玻片及其它处理:为了避免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该以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盖玻片的两个角或用镊子夹住其一端,使盖玻片的一边先与载玻片上的水滴边缘接触,而后徐徐放下另一边,当盖玻片被夹持的一边将贴近载玻片时,则可放手或抽出镊子,使其自然轻轻复盖,这样可以使盖玻片下的空气挤出,免生气泡。注意载玻片中央的液滴要适中,既要使其充满盖玻片,又要不会使盖玻片浮动或使液滴从盖片下外溢,假如水不够,可用吸管小心地从盖玻片的边上再滴入一小滴水,使它和盖玻片下面的水相接触;如果水太多,溢出盖玻片,则可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的上面,一定不能被水浸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小心地取下盖玻片,擦干以后,再按上述方法重新盖上。这样做好的装片,便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根据需要,临时水装片做好后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染色(例如用碘—碘化钾或番红等来染色),其方法是直接在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染液,用吸水纸条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引入染液,以使盖片下的材料染上色。

组织切片制作步骤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是指手持刀片将新鲜的或固定的实验材料切成薄片的制作方法。徒手切片法是指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试样也不需要特殊的化学试剂处理,而直接将新鲜的或固定的材料(一般为木质化程度较低的植物)切成薄片的方法。 基本信息: 徒手切片前,应先准备好一个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在切片时,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实验材料,大拇指应低于食指2~3mm,以免被刀片割破。材料要伸出食指外约2~3mm,左手拿材料要松紧适度,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并与材料成垂直。然后,在材料的切面上均匀地滴上清水,以保持材料湿润。将刀口向内对着材料,并使刀片与材料切口基本上保持平行,再用右手的臂力(不要用手的腕力)向自身方向拉切。此时,左手的食指一侧应抵住刀片的下面,使刀片始终平整。连续地切下数片后,将刀片放在培养皿的水中稍一晃动,切片即漂浮于水中。当切到一定数量后,可在培养皿内挑选透明的薄片用低倍镜观察检查。好的切片应该是薄且比较透明、组织结构完整,否则要重新进行切片。 对经检查符合要求的切片,如果只作临时观察,可封藏在水中进行观察。若要更清楚地显示其组织和细胞结构,可选择一些切片进一步通过固定、染色、脱水、透明及封藏等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徒手切片技巧 如果不想切斜,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左手拿的露出来那截要短,

尽量只能连续切2刀的样子(一般是可以切4,5刀的),一个是切口一定要水平,同时右手的刀片也要水平,拉刀的时候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拉快点容易做到)。这是根和茎的切法,不过每次的量会有所减少。对于叶,有三种切法,一个是直接切;一个是卷成管状,当茎来切;还有就是用三层刀片夹起来。其中,第一种适合于裸子植物那种针叶,方法要领和上面说的差不多;第二种适合于比较软的叶片,要领是要卷的细,中间的洞不要太大(大了容易斜);第三种适用于比较坚韧,硬的叶片,绝对要放在载玻片之类的地方,要用划的,凌空切会很不顺,容易切不断。还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是切成小块的先,再夹到萝卜里面(事先挖个洞或切条槽),再一起切,这个适用于全部,根茎叶,软的硬的均可(就是那种针叶不太好用它,我都切不好)。所以克服柔软就是要注意,想办法使它变厚变硬(对叶:卷,夹,或者垫玻璃;对根茎,夹,或者用左手捏紧一点,捏上面一点,使它不会晃)。至于弯曲,我觉得不用太在意,要么舍弃掉这一段,要么用手压紧,关键只是上面要平。还有,如果切含有楞或者有叶脉的部分,一定要从这些地方开始切,先切硬的部分(朝向刀口)。平时切两到三层差不多,一层的细胞会破损,有空洞;这样也比较适合染色。 徒手切片的优缺点 徒手切片是用手持双面刀片或剃刀,将新鲜材料或预先固定好的材料(切前水洗)切成薄片,不经染色或经简单染色后,用水封片作临时装片观察。徒手切片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方法简便,制片迅速,而且能观察到植物组织的自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常用于研

切片实验技术

Cross section experiment introduction Cross section experiment introduction ECSM QE department Issue date:Sep. 2006

Preface-----金相切片分析方法特點n破壞性方法 n試樣製備週期長(1d以上,最好3d)n試樣製備要求高 n可直觀地獲取材料內部大量資訊 n對操作和分析人員要求較高

內容 一. 切片前焊接性評估 二. 切片的目的和意義 三. 名詞解釋 四. 設備及材料介紹 五.操作步驟. 六. 相關標准 七. 不良圖片分析 八. 注意事項

X光檢驗(X-ray inspection) (1) 檢驗零件重點:BGA Evaluation components: BGA (2) 檢驗錫洞、錫橋以及大小錫球 Inspect for voids or bridges, large/small balls 4.4.3.3 切片檢驗Crossing sectioning: (1) 檢驗零件重點:BGA, IC, PTH connector,Via hole, RLC. Evaluation components: BGA, IC, PTH connector, Via hole, RLC (2) 著重在檢驗焊錫外觀、錫裂、錫洞及PTH連接器零件腳的吃錫狀況。 Inspection for solder joint structure, crack, void, solder fill condition of PTH connector.

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一、目的要求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 1、用品 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 1 、选材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1.5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 成筒状再切

2 、切片 (1) 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 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2) 右手执刀( 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 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 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 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 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 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 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 等切到相当数量后; 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3、固定 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切片,用毛笔移入盛有70%酒精的染色皿中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6 分钟或更长时间。 4、染色、脱水、透明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精)

石蜡切片的制作 目的要求:了解生物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学会制作石蜡切片。 一、生物制片的基本原理 (一生物制片的目的与发展概况 生物制片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微观结构的基础方法,其目的是提供在显微镜下以适度的样品,有效地对其进行形态和功能观察研究。 (二生物制片的方法 当我们研究生物体的组织或细胞时,除了某些生物体可用相差显微镜或偏光显微镜等方法达到观察目的外,其余大部分生物体,因为组织较厚,光线不易透过内部等关系而达不到观察的要求,为了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将生物体的组织切成薄切片或不切片,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光线易于透过,即可进行观察。因此,根据标本的制作方法分为切片法和非切片法两种。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该适当的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1.切片法 (1切片法的种类 切片法就是利用锐利的刀具,将器官组织或幼小个体分割成许多极薄的薄片,而制成切片标本的一种方法。切片法在切成薄片以前必须设法使组织内渗透某种支持物质。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然后利用切片机进行切片。根据所用支持物质的不同切片法又可分为石蜡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炭蜡切片法等类型。现分述如下: ⅰ.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即用石蜡作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石蜡切片法是一般组织学、病理学等常规制片方法,因此用得最多,它有很多优点:比较省时间,容易操作,可切成极薄的切片(4um 以下,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缺点是只能用于较小的组织块,较大的组织块不易切好,容易破碎,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产生收缩并易变脆。制片时间太长。 ⅱ.火棉胶切片法 火棉胶切片法是以火棉胶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包埋过程中不用二甲苯及石蜡,不经高温,可避免组织收缩及变脆,适于精细材料(如脑的切片,也引火棉胶有韧性切片不知有折卷或破裂,适宜于大块组织及多空洞的组织(脑、眼球,硬度较高的组织(骨、肌腱。缺点:手续麻烦、费时间,切片不能切薄,起码在10um以上,不能作连续切片,因此,在生物制片技术上已经不经常采用。 ⅲ.冰冻切片法 冰冻切片法是利用液体二氧化碳或其它药剂(如氯乙烷在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组织迅速结成冰块而后再进行切片的方法。目前国内外用半导体致冷调节器来代替二氧化碳的冰冻,冷冻速度更快更为方便。 冰冻切片法的优点是较前两种方法简便,组织不经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即可切片,因而可节省很多时间,十分钟左右即能制成切片。常用于临床病理手术诊断,银材料不经溶媒处理就可直接进行切片,材料不受试剂的激烈刺激及温度影响,所以组织没有显著的收缩,细胞形态不致有大的改变,也引冰冻切片不需有机溶剂处理,所以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所以冰冻切片法常用于组织化学,尤其是神经组织,临床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新鲜的组织或已经固定的组织,经短时间处理后即可进行切片。用任何固定及处理的材料均适合冰冻切片,但一般的经验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材料最适合冰冻切片,而用酒精、甘油保存的材料必须充分水洗后才易于冰冻,否则不易切成完整的切片

数字切片处理系统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属于病理组织切片分析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云服务器,用于建立切片库存储数字切片的相关信息;管理器,连接云服务器,用于记录关联于数字切片的用户操作,对切片库以及用户操作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算法方案,根据算法方案管理切片库;多个远程会诊平台,分别连接云服务器,用于提供给用户对数字切片进行用户操作;多个终端,分别通过云服务器连接远程会诊平台,用于提供给用户向云服务器传输相关信息以及提供给用户对数字切片进行用户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优化存储方式和算法分析,解决了数字病理大数据集成分析上的归档分类问题,使用户能够有效利用数字切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服务器,用于建立切片库存储数字切片的相关信息; 管理器,连接所述云服务器,用于记录关联于所述数字切片的用户操作,对所述切片库以及所述用户操作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相应的算法方案,根据所述算法方案管理所述切片库; 远程会诊平台,连接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提供给用户对所述数字切片进行所述用户操作;

多个终端,通过所述云服务器连接所述远程会诊平台,用于提供给用户向所述云服务器传输所述相关信息以及所述提供给用户对所述数字切片进行所述用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终端分别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数字切片的所述相关信息并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终端分别包括: 分类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切片扫描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相关信息,并根据预设规则对所述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分类信息并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终端分别包括: 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切片扫描采集模块和所述分类处理模块,用来接收所述相关信息和所述分类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终端分别包括: 上传模块,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相关信息和所述分类信息并输出至所述云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数字切片的图像数据、免疫组化分类信息、病变结论信息以及备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台式电脑、或便捷 式电脑、或平板电脑、或移动智能手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切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会诊平台包括:

实验九 徒手切片法制片技术

实验九徒手切片法制片技术 一、目的要求 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 1、用品 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 1、选材 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1.5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再切。 2、切片 (1)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2)右手执刀(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等切到相当数量后;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3、固定 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切片,用毛笔移入盛有70%酒精的染色皿中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6分钟或更长时间。 4、染色、脱水、透明 (1)用吸水管吸去70%酒精,染以1%番红(50%酒精溶液)约30分钟。 (2)再用吸管吸去番红,换用70%→85%→95%酒精进行冲洗、脱水,每级酒精3~5分钟。(3)复染色。吸去酒精,用0.5%固绿(95%酒精溶液)进行复染色,时间为0.5分钟。 (4)冲洗、脱水。用95%酒精冲洗1次,时间10秒。后移入纯酒精中脱水2~3次,每次3~5分钟。 (5)透明。吸去纯酒精,放入1/2二甲苯—1/2纯酒精溶液中脱水和透明1次,时间5分钟。(6)吸去脱水透明液,换以纯二甲苯透明2次,时间5分钟。 5、封片、贴标签 将已透明材料用镊子或解剖针轻挑于清洁的载玻片上,滴上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进行干燥。 在已封好的切片左边贴上标签,注明材料名称、制作日期和制作者姓名等项,以便查考。

显微镜标本切片的制作方法

1.涂片、铺片、磨片标本的制备 涂片标本的制备;涂片(smear)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血液等可直接涂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标本,干燥后进行固定、染色及封固。 铺片标本的制备;(stretched preparation)法用于疏松结缔组织、神经等柔软组织或肠系膜等薄层组织,可将其铺于载玻片上,撕开、展平制成铺片标本,待干燥后进行固定染色。 磨片标本的制备;(ground section)法是用于坚硬组织的标本制作,如骨和牙等坚硬组织除用酸(如稀硝酸)脱钙后再按常规制成切片标本外,也可直接将其磨成薄的磨片标本进行观察。 2.切片标本的制备 观察机体各部的微细结构时,首先要制成薄片,就是切片法,其中以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最为常见。其制备程序大致如下: ①取材与固定:取材要尽量以人体材料为主,辅以动物材料。取得新鲜材料后,切成适当的小块1.0立方厘米大小)立即投入固定剂(fixative)中进行固定,使组织中蛋白质迅速凝固,防止组织自溶或腐败,以保持生活状态下的结构。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酒精、醋酸、苦味酸、饿酸等。 ②脱水(dehydtation)、透明(clearing)与包埋(embedding):把固定好的材料用乙醇将组织内的水分脱掉,经二甲苯透明后,再浸入已融化的石蜡中进行浸透、包埋。 ③切片(section)与染色(staining):用切片机(microtome)切成5~10μm的薄片,贴于载玻片上,脱蜡后进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法是苏木精(hematoxylin,haematoxylin)和伊红(eosin)染色简称HE染色。配制后的苏木精染波呈碱性,可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及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等染成蓝紫色,称嗜碱性(basophilia);伊红是酸性染料,可使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粉红色,称嗜酸性(acidophilia);耐碱性和酸性染液亲合力都不强的,称为中性(neutroPhilia); ④封固(mounting):切片经脱水、透明后,于切片上滴加中性树胶和盖片进行封固后,贴标签备用。 除HE染色外,还有多种染色方法。有的能特异性的显示细胞内某些结构,如使用雷锁辛品红 (resorcin-fuchsin)染液显示组织内的弹性纤维;有的细胞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称嗜铬性(chromaffinity);有的组织成分经硝酸银处理时,可使硝酸银还原,形成银微粒附着在组织中呈棕黑色,该特性称为亲银性(argentaffin);有的组织结构成分,本身不能使硝酸银还原,需加还原剂方能使硝酸银还原,形成棕褐色很微粒附着在组织结构上,这种性质称为嗜银性(argyrophilia);如肥大细胞中的颗粒经甲苯胺蓝(tofuidine blue)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这种现象称异染性(metachromasia),其原理可能是染料在溶液中以单体存在时呈蓝色,当它与颗粒中具有大量阴离子的多糖成分耦合后,聚合成多聚体而呈紫红色。 除石蜡切片外,在制作较大结构(如眼球、睾丸等)的切片时,常用火棉胶包埋法;骨和牙等坚硬的组织,可用弱酸(稀硝酸)脱钙后,用石蜡或火棉胶切片(celloidin section)法制成切片标本;还有,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可选用冷冻切片(frozen section),它是将组织先在低温下快速冻结,经直接切片后进行染色,或将组织块置入液氮(-196℃)内快速冷冻,用恒冷箱切片(cryostat section)后进行染色。

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目的要求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 1、用品 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 1、选材 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1.5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再切。 2、切片 (1)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 2) 右手执刀(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 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 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 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 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等切到相当数量后;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3、固定 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切片,用毛笔移入盛有70%酒精的染色皿中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6 分钟或更长时间。 4、染色、脱水、透明 (1)用吸水管吸去70%酒精,染以1%番红( 50%酒精溶液)约30 分钟。 (2)再用吸管吸去番红,换用70%-85%-95%酒精进行冲洗、脱水,每级酒精3?5分钟。(3)复染色。吸去酒精,用 0.5%固绿(95%酒精溶液)进行复染色,时间为0.5 分钟。 (4)冲洗、脱水。用95%酒精冲洗1次,时间10秒。后移入纯酒精中脱水2?3 次,每次3?5 分钟。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样品必须是透明的,因此,无论是临时装片还是永久制片的玻片标本,制作前都必须先将材料切成薄片。 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即以手持刀片将材料切成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的薄片的方法。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切片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这种切片方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而且所需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把锋利的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可以操作。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组织细胞内的自然结构和天然颜色。其缺点是不易做到将整个切面切得薄而完整,往往厚薄不一;过软过硬的材料比较难切。 徒手切片一般处理的是新鲜材料,有时也可将材料预先固定好。 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的方法如下: 1. 材料的准备: 一般选择正常、软硬适中的植物器官或组织为材料,直接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所取的新鲜材料应及时放入水中,以免萎蔫。取材的大小,一般直径不超过5mm,长度以15-25mm为宜。 过于柔软或微小的材料,难以直接执握手切,可夹入坚固而易切的夹持物中切。常用的夹持物有去除木质部的胡萝卜根、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等。切前先将夹持物切成长方小体,上端削平。对于较薄的叶状体材料,可将夹持物纵切一缝,材料夹于其中即可;如不是叶状体,即将材料夹于其中,或在缝里挖一个和材料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凹陷,把材料夹在凹陷里。然后用手握住夹持物,采用上述方法将夹持物和其中的材料一齐切成薄片,除去夹持物的薄片,便得到材料的薄片。 坚硬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软化的方法:对于比较硬的材料,切成小块煮沸3~4 h,再浸入软化剂(50%酒精∶甘油=1∶1)中数天至更长些时间,而后再切。对于已干或含有矿物质,更为坚硬的材料,要先在15%氢氟酸的水溶液中浸渍数周,充分浸洗后,再置入甘油里软化后再切。 2. 执握刀片和材料的方法: 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为防止刀伤,拇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2~3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容易弯折,也不容易切薄。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的右下角,刀口向内,并与材料切面平行,切片前先将材料和刀口上蘸些水,使之切时滑润。 3. 切片: 左手保持不动,以右手大臂带动前臂,使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拉切,同时观察切片的进展情况。注意只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或指关节的力量,不要两手同时拉动,两手不要紧靠身体或压在桌子上,并且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切忌中途停顿或推前拖后作“拉锯”式切割。关键是要切得薄而平。如此连续切片,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将切片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中备用。 4. 注意: 在切片过程中刀口和材料要不断蘸水,以保持刀口锋利和避免材料失水变形。所切的材料和刀片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不要切斜,否则细胞切面偏斜,同样会影响观察。 5. 镜检: 连续切片,从中挑选薄而平的切片做成临时装片供镜检,必要时也可以制成永久装片。挑选切片时,材料关键是切得平而薄,不要求切得很完整,有时只要有一小部分就可以看清 其结构了。一次可多选几片置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通过镜检再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材 料用以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