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一部分

千字文第一部分

千字文是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最初字体收集自中国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手迹,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作为儿童习字的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千字文》第一部分原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第一部分翻译译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译文】太阳升起日落,月亮圆缺,星辰分布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译文】寒暑循环交替,来了又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译文】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译文】云气升腾遇冷就形成了雨,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译文】金子产在金沙江,玉石产在昆仑山。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译文】巨阙宝剑的光芒照耀着剑靶,夜光夜明珠的光芒照耀黑夜。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译文】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译文】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译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译文】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 éi)祖制作了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译文】推行禅让制,有虞氏、陶唐氏。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译文】安抚百姓,讨伐罪人,有周武王和殷商的成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译文】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询问大臣,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政治清明。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译文】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译文】远近的黎民百姓聚成一体,全部归顺于贤明的君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译文】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白马在草场上觅食。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译文】君王仁义道德的教化遍及天下,恩泽惠及所有百姓。

【《千字文》第一部分内容概述】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讲述了天道、地道和人道。(1)天道讲述了天地生成后,就产生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2)地道讲述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3)人道讲述了人和时

代的变迁。总之,《千字文》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天地自然,讲述了天道、地道和人道,让人们认识自然规律,顺应当自然规律,享受自然的恩惠。

千字文第一部分

千字文第一部分 千字文是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最初字体收集自中国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手迹,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作为儿童习字的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千字文》第一部分原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第一部分翻译译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译文】太阳升起日落,月亮圆缺,星辰分布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译文】寒暑循环交替,来了又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译文】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译文】云气升腾遇冷就形成了雨,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译文】金子产在金沙江,玉石产在昆仑山。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译文】巨阙宝剑的光芒照耀着剑靶,夜光夜明珠的光芒照耀黑夜。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译文】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译文】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千字文》分类解读

《千字文》分类解读 千字文根据其内容,可分为9部分: 第1至第10句:天文气象; 第11至18句:特色产品; 第19至36句:明君贤王; 第37至102:高尚情操; 第103至132句:皇室宫阙; 第133至154句:名相良将; 第155至162句:锦绣山河; 第163至168句:农业生产; 第169至250句:修齐治平。 一、天文气象 1、原文第1至第10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2、解读 这十句话,讲了六层意思。一就是宇宙得起源。二就是太阳与月亮得运动变化。三就是星辰按一定得规律布满了太空。第四句说,辰宿列张,其字面意思就是天空布满了行星。这里反映了我们得祖先对宇宙得认识。在地球外还有无数个星星,并且按一定得规律排列。为了便于观测与研究,我们得祖先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命名为"二十八宿”。四就是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年复一年得运转。五就是用“闰”得办法调整回归年、朔望月与二十四节气得对应。第七、八句说,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历法上用闰月调整一年得天数,乐律上用律吕调与阴阳,以求时序不至于紊乱。六就是气

象学中得云与雨、露与霜四种自然现象。第9至10句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里告诉我们,云气上升遇冷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为霜。这也反映了我们得先人对云与雨、露与霜之间关系得认识。 二、特色产品 1、原文第11至18句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2、解读 这八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可分为三方面得意思。一就是自然界得五种特产。二就是工匠加工得最有名得宝剑巨阙。三就是四种自然现象。即海水得味道就是咸得;河水得味道就是淡得;身上有鳞得鱼类会在水中游;身上长羽毛带翅膀得鸟类会在天空飞翔。 三、明君贤王 1、原文第19至36句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2、解读 这十八句话,依序讲了三层意思。一就是第十九至二十六句得八句,讲了有显著特点得八位君王,她们分别就是龙师伏羲,火帝神农氏,鸟官少昊,人皇黄帝,实行禅让得虞舜、陶唐尧,安抚百姓、讨伐暴君得明君周武王姬发,商朝开国君主成汤。二就是八位君王贤明在哪里。文中第二十七至三十二句得六句话,讲了六个方面。一就是坐朝,说明这些君王很勤勉,不吃喝玩乐;二就是问道,说明这些君王能与臣民咨

千字文

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盘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诚。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千字文第一课

第一课 ★教学内容:《千字文》选段(共72个字,其中24个生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生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初步训练小朋友韵律感;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策略: 运用古人“分割识字”的原理,采用“文——句——词——字”的教学顺序,先在儿童大脑中建立起全文音序、形序,然后分句认读,经历了一个“鲸吞——反刍——迁移”的识字过程。从整体走向分散,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使儿童在反复诵读中学习汉字。 ★、教学准备:课件、口诀条、字卡、古乐曲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千字文》简介: 《千字文》是南北朝的周兴嗣编写的,它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写成的一篇韵文,学完这篇文章,就学了一千个字,是识字教材的精品。历史上能将集中识字、随文识字、韵语识字、归类识字等诸多方法高度一起来的教材唯此一本。历代评价《千字文》为“天下第一字书”。 一、故事引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中国璀璨文化的瑰宝——《千字文》,在千字文的第一章节中记录着这么一个故事:观看《盘古开天地》 相传,天地本来是黑暗混沌的一片,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珍宝果品,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间从此就有了世界。 古人把这一个创世之说,编成了优美的韵律歌,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千字文了。你们别看就这么一段文字,古人读起来还很有讲究了。 2、请听音乐录音 3、谈谈听后的感受:美吗?是啊,这段文字,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像唱歌一样的委婉动听。虽然这里头的字有点难,但老师愿意和大家通过读一起去感受她的韵律美,从而认识这些字,好吗? 二、读课文 第一步“鲸吞” (一)读正字音: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自由练读)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老师相信同学们应该有自学生字的能力了。是吗?来,先试

千字文第一课

《千字文》第一课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一、教学内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二、教学目标 1. 教学“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课前准备 1. 故事:《盘古开天地》。 2. 《千字文》(片段)朗读录音。 3. 古琴乐曲。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经典链接”中《盘古开天地》(见《千字文》中)的故事。 (2)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

一首动听的韵律歌。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过渡:《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二. 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玄”、“洪荒”、“盈”、“昃”、“辰”、“宿”的意思。 (5)指名领读。 (6)齐读。 (7)(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8)同桌对读。 (9)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10)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生读《千字文》第一课 二、小组合作读。 三、再品读韵律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千字文讲解

千字文译注——第一部分“天地自然”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珍宝、果木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于是便有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即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译:苍天是青黑色的,大地是黄绿色的;混沌蒙昧的茫茫宇宙辽阔宽广。 (玄:天青色;黄:地之色;洪:大;荒:远。)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译: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圆有缺;星辰星座布满了无边的太空天网。 (月光圆满为盈,太阳西斜为昃。古人将天空中某些星群叫“宿”xiù。)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译: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获,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译: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律吕:中国古代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每个半音称为一律,其中奇数各律叫做“律”,偶数各律叫做“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相传黄帝时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译: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金沙江古称丽水。)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译: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宝剑,第一为巨阙qua,其余依次名为纯钩、湛卢zhànlú、莫邪m?xi?、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搜神记》中说,隋侯救好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珍珠来报答他的恩情,那珍珠夜间放射出的光辉能照亮整个殿堂,因此人称“夜光珠”。)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译:果木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柰nài,苹果的古称。)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译: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译: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官员或帝皇。 (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因此叫“龙师”。神农氏用火给百官命名,因此叫“火帝”。少昊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因此叫“鸟官”。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4年级千字文 (1)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 tiān dìxuán huáng yǔzhòu hóng huāng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rìyuèyíng zèchén xiǔlièzhāng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hán lái shǔwǎng qiūshōu dōng cáng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rùn yúchéng suìlǜlǚtáo yáng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yún téng zhìyǔlùjiéwéi shuāng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jīn shēng lìshuǐyùchūkūn gāng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jiàn hào jùquèzhūchēng yèguāng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guǒzhēn lǐnài cài zhòng jièjiāng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hǎi xián hédàn lín qián yǔxiáng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lóng shīhuǒdìniǎo guān rén huáng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shǐzhìwén zìnǎi fúyīshāng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tuīwèi ràng guóyǒu yútáo táng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diào mín fázuìzhōu fāyīn tāng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zuòcháo wèn dào chuígǒng píng zhāng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ài yùlíshǒu chén fúróng qiāng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xiáěr yītǐshuài bīn guīwáng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míng fèng zài zhúbái jūshíchǎng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huàbèi cǎo mùlài jíwàn fāng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gài cǐshēn fàsìdàwǔcháng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gōng wéi jūyǎng qǐgǎn huǐshāng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nǚmùzhēn jiénán xiào cái liáng

《千字文》赏析

《千字文》赏析 千字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下面是关于《千字文》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千字文 【作者】周兴嗣【朝代】南北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酢?/p>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仙灵。*舍旁启,*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盘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诚。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m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千字文》读本(附:《增广贤文》)

《千字文》读本(附:《增广贤文》) 周兴嗣次韵的《千字文》,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到地理,从自然到人世,帝王将相、伦理道德、历史掌故尽在其中。其语言典雅华美,气势磅礴,极富美感,雄浑则如高山大海,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婉约则如小家碧玉,如“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令人回味无穷。其主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正统性和统一性,又不失之于刻板,很有“君子时中”的味道,如既强调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又通篇透露着对自然环境和世俗生活的热爱;既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尤其是上古圣王的钦佩,又关注时人和近人的功绩情怀、性格旨趣。更难能可贵的是《千字文》主导和传递价值观的方式,即它是通过隐藏在事迹和人物背后渗透进去的,不是直白干枯的道德说教,这也是《千字文》受众广泛、令人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之一。读本套用《大学》“八目”名称,尝试将《千字文》主体内容概括为“格致”、“修身”、“治国”、“齐家”,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除去注释和译文外,读本重在解读,每节的解读部分几乎都是一篇小文章,可以说成是一篇篇小小的“千字文”。本书附录部分收入警句格言式蒙学代表作《增广贤文》。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千字文》。《千字文》一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练。本书分原文、注释、白话文翻译、解读等部分,对《增广贤文》与《千字文》做了全新解读。

国学千字文第一章

国学千字文第一章 篇一:国学千字文第一课 国学千字文《天地玄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都非常聪明的,不但诗背得好,歌也唱得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唱一下我们在一年级时背的《弟子规》。(看视频)师: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南朝人周兴嗣所作。他将一千个汉字联串成一篇文章。《千字文》是四言长文,句句押韵,文笔优美,朗朗上口,涵盖了自然、社会、历史、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不仅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更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3、出示本科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章(自然章)前面十句。师:好的书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下面我们先了解学习《千字文》的方法。 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 三、学习《千字文》前八句。 (一)字正腔圆知读音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准,学得最快。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听朗老师范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谁能来评价一下? 5、生评价。(响亮,准确,有节奏等) (二)手舞足蹈读韵律 师: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课件)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用手打节奏。 1、全体学生拍手读。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地玄黄(男:玄黄)女:宇宙洪荒(男:洪荒)的 3、小组合作手脚合作打节奏读。 (例(:一、二组)天地(三四组)玄黄, (一、二组)宇宙(三四组)洪荒 (一、二组)拍手拍手(三四组)踏脚踏脚/ 拍手拍手踏脚踏脚)师:同学们真棒!不但读得准,节奏也拍得准! 师: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了!其实《千字文》不但读得好听,唱起来也朗朗上口,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吧! 4、看《千字文(片段)》唱诵的视频。 (三)三读成诵知其意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师:请看图,这两幅图是什么?(板书:天地) 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意思: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师:传说远古时代的宇宙是黑漆漆的一片,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开辟天与地的。下面请看视频《盘古开天地》。 ②看《盘古开天地》故事视频。 师:盘古真伟大!为了人类,他把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大自然的万物!看

《千字文》全文及解说详解

[转载]《千字文》全文及讲解详解之袁州冬雪创作 千字文》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 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导 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接,音韵谐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 知识全书.明朝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 " 绝妙文章 " 清代 褚人获称赞其 " 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 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 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 语言优美,行文流利,气势澎湃,内容丰富.词藻华丽,几 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这是其他几篇也被公认为不错的 训蒙读物不克不及比的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如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 ?/B> 文征明等都有留传 至今的帖本. 千字文》本文作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即公元 535 543 之间,间隔现在有 1400 多年了三国时期的书法 家钟繇曾写过一[转载]《千字文》全文及讲解详解篇《千 字文》但毁于西晋的动乱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 但文理音韵皆欠安.梁武帝为教导子侄,令周兴嗣再次编撰. 相传武帝从王羲之所书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 分歧的字,然后把这一千张没有秩序的纸片交给周兴嗣,

说: " 卿家才情火速,为朕作一韵文可也 " 周兴嗣挖空心思,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当他交文的时候,已经鬓发霜白了故事见于《梁史》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四章)从第一句“ 天地玄黄” 开端,至第三十六句“ 赖及万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广宽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珠碰上寒夜,很快固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最有名的宝剑叫“ 巨阙” 最贵重的明珠叫“ 夜光”

《千字文》分类解读

《千字文》分类解读 千字文根据其内容,可分为9部分: 第1至第10句:天文气象; 第11至18句:特色产品; 第19至36句:明君贤王; 第37至102:高尚情操; 第103至132句:皇室宫阙; 第133至154句:名相良将; 第155至162句:锦绣山河; 第163至168句:农业生产; 第169至250句:修齐治平。 一、天文气象 1.原文第1至第10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2.解读 这十句话,讲了六层意思。一是宇宙的起源。二是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变化。三是星辰按一定的规律布满了太空。第四句说,辰宿列张,其字面意思是天空布满了行星。这里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宇宙的认识。在地球外还有无数个星星,并且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为了便于观测和研究,我们的祖先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命名为"二十八宿”。四是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年复一年的运转。五是用“闰”的办法调整回归年、朔望月和二十四节气的对应。第七、八句说,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历法上用闰月调整一年的天

数,乐律上用律吕调和阴阳,以求时序不至于紊乱。六是气象学中的云和雨、露和霜四种自然现象。第9至10句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里告诉我们,云气上升遇冷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为霜。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对云和雨、露和霜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特色产品 1.原文第11至18句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2.解读 这八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可分为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自然界的五种特产。二是工匠加工的最有名的宝剑巨阙。三是四种自然现象。即海水的味道是咸的;河水的味道是淡的;身上有鳞的鱼类会在水中游;身上长羽毛带翅膀的鸟类会在天空飞翔。 三、明君贤王 1.原文第19至36句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2.解读 这十八句话,依序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第十九至二十六句的八句,讲了有显著特点的八位君王,他们分别是龙师伏羲,火帝神农氏,鸟官少昊,人皇黄帝,实行禅让的虞舜、陶唐尧,安抚百姓、讨伐暴君

《千字文》第一部分导读

《千字文》第一部分导读 《千字文》三个字是本文的篇名,说明这篇文章是由一千个汉字编排而成的。中国汉字发展到今天共有二万余个方块字。记载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经过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多年的整理,发现共有三千字。其中二千个是占卜专用字,日常应用的文字仅有一千个。商朝有600年的历史,常用字只有一千个。当然,那时字少是一方面,但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如果你真正能够驾驭一千个汉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中国自古就把语言和文字分开来,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用口语化的文字。因为古人发现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交流用的语言也不同,大概的规律是每30年一变。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永远流传下去。今天我们读到这篇《千字文》,感觉就像又回到南北朝时代一样,与作者周兴嗣对面而坐,听他侃侃而谈。一切都是那样鲜活,栩栩如生。 周兴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齐、梁、陈之中的萧梁时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梁武帝时官拜员外散骑侍郎,武帝常命他作文章。六朝历史上著名的《铜表铭》、《檄魏文》等文章,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本文作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即公元535~543年之间,距离现在有1400多年了。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曾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于西晋的动乱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音韵皆不佳。梁武帝为教育子侄,令周兴嗣再次编撰。相传武帝从王羲之所书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同的字,然后把这一千张没有秩序的纸片交给周兴嗣,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作一韵文可也。”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当他交文的时候,已经鬓发霜白了。(故事见于《梁史》) 他只能用武帝给出的一千个字编排文章,像小孩子玩拼图,而且还要押韵,所以说“周兴嗣次韵”。次是编排次序,韵是按照韵部、韵脚,把它编排起来。因为是奉皇帝的旨意承办的,因此前面加一个敕字,敕就是皇帝的昭命。 员外散骑侍郎是他的官阶,这是汉朝设的官职。南北朝时期距两汉并不太久,仍然沿用汉的制度。散骑的原意是没有很具体的事情做,只是散跟在皇帝身边的顾问侍从。 侍郎是当时政府部门“省”(以后称“部”、“院”)的最高领导,但明清两代的侍郎为副职,部门的正职叫尚书。员外是正常编员以外加设的职位,因为皇帝有旨,特别在正常编制之外,再加一职。所以周兴嗣这个侍郎就叫敕员外散骑侍郎。 《千字文》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开始讲起,讲到日月星辰、气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直讲到人类出现以后,中国太古和上古时期的历史。最后以人类社会组织的出现和王道政治制度作为结尾。这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是下面三部分的奠基,非常重要。 下面看第一部分。 【原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译文】 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释义】 这两句话说的是开天辟地和宇宙的诞生。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都在这两句话里,不要小看这八个字。这两句话都是引经,都语出有典。

千字文全文

一年级下学期背诵内容(国学) 千字文全文 tiān dì xuán huáng yǔ zhîu hïng huāng rì yuâ yíng zâchãn xiù liâ zhāng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解释】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注释〗盈:月光圆满。昃(zâ):太阳西斜。宿(xiù)〈古〉我国天文学家将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 hán lái shǔ w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rùn yú chãng suìlǜ lǚ tiáo yáng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解释】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注释〗律吕:中国古代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每个半音称为一律,其中奇数各律叫做“律”,偶数各律叫做“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相传黄帝时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 yún tãng zhì yǔlù jiã wãi shuāng jīn shēng lí shuǐyù chū kūn gāng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解释】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注释〗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昆冈:昆仑山。 jiàn hào jù quâzhū chēng yâ guāng guǒ zhēn lǐ nài cài zhîng jiâ jiāng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解释】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注释〗巨阙(quâ):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宝剑,第一为巨阙,其余依次名为纯钩、湛卢(zhàn lú)、莫邪(mî xiã)、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 夜光:《搜神记》中说,隋侯救好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珍珠来报答他的恩情,那珍珠夜间放射出的光辉能照亮整个殿堂,因此人称“夜光珠”。

千字文完整注音版(全文)

第一部分 qiánkūnyǒuxùyǔzhòuwújiāngxīngchénmìbùdòubǐngzhǐháng 乾坤有序,宇宙无疆,星辰密布,斗柄指航。 zhòubáiyèhēirìmíngyuèliàngfēngchíxuěwǔdiànshǎnléixiǎng 昼白夜黑,日明月亮,风驰雪舞,电闪雷响。 yúnténgzhìyǔlùjiéchénshuānghóngníxiáhuīwùchénbáojiàng 云腾致雨,露结晨霜,虹霓霞辉,雾沉雹降。 chūnshēngxiàchángqiūshōudōngcángshílìngyìnghòuhánláishǔwǎng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令应候,寒来暑往。 yuǎngǔhónghuānghǎitiáncāngsānglùdìpiāoyíbǎnkuàipèngzhuàng 远古洪荒,海田沧桑,陆地漂移,板块碰撞。 shānyuèwēiéhúpōdàngyàngzhíbèikuàngyědǎosǎwāngyáng 山岳巍峨,湖泊荡漾,植被旷野,岛撒汪洋。 bīngchuāndòngtǔshāmòwòrǎngmùfēngshùsēnyánduōtānguǎng 冰川冻土,沙漠沃壤,木丰树森,岩多滩广。 niǎofēishòuzǒulínqiányǔxiángjìngtàihéxiéwùzhǒngānxiáng 鸟飞兽走,鳞潜羽翔,境态和谐,物种安详。 xíngfēnshàngxiàdàohéyīnyángyōumíngyǎomiǎotiāntǐzhùzhāng 形分上下,道合阴阳,幽冥杳渺,天体著彰。 níngqìwéijīngjùnéngyǐchǎngsuōnóngérzhìjīwēixiǎnliàng 凝气为精,聚能以场,缩浓而质,积微显量。

千字文讲记(一)

千字文讲记(一) 千字文讲记(一) 引言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语言优美,词藻华丽,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这是其他几篇也被公认为不错的训蒙读物不能比的。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如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頫、文征明等都有留传至今的帖本。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读不懂。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每一个海外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开讲以来大受欢迎,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听了倍感亲切,这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我们这次开讲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讲的人将字义、文义讲明白,听的人要随着文句的展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观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发明创造,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