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庸之道及现实意义

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哲学一词源自希腊,意为:智慧之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哲学”一词在中国并不存在,也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学习研究。直到五四前后,西学东渐,引进西方文明。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西方中心、西方主线渐成一种普遍态势。则中国似无西方式哲学,于是中国有没有哲学成了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促使人们全面深入地反思中国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哲学观念、哲学底蕴、哲学的存在和表达方式。

“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佛道两教虽然在某些时代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上升,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始终末获得支配地位。而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生活的渗透由古至今,体现在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之中,更是有了“儒教”之说。中国的传统哲学致力于“为道”一一提高心灵的境界,而不重在“为学”——增加积极的知识。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围绕“入世和出世”展开,并对其原由和方式做出各自的解释。根据这一哲学的核心,我们可以深入到中国各传统哲学的深处,去研究了解他们的本质特征。

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的根本源于儒家重要经典《礼记》中的一篇《中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所著,书中围绕儒家的“中庸”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世人影响相当深远。中庸讲求三大基本原则:致中和、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三大法宝:慎独、忠恕、至诚。总的来说,中庸之道虽显得高深莫测,可以说是儒家的最高标准,所谓“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其实原理也并非如此复杂,不过二字足以表达,那就是“正好”,事事处处可做到恰到好处,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之道便是永恒恪守的中正之道。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这便是一种“适度”原则。

对中庸之道的认识。人们都说90后是浮躁、飘渺、冒进、个性的一代人,基本家中无兄弟姐妹也使得个性要淡漠的许多,不懂得处世之道,缺少德治思想。初读《中庸》枯燥无味,内心拒绝又何来,平心静气,有所见地。只知中庸无处不显得平庸、保守、妥协、透露出不上进的感觉,只是一种折中主义,平庸主义罢了。或者人们说的蛮有道理,时间会把一个人的尖角磨得些许的圆润柔和些,再读便有所感悟,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无百遍,但有所认识便也是极好。中庸包含的折中调和的思想,应该被理解成为一种积极的调和。调和和均衡无论在个人生活为人处世,还是在人类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中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认识,更不该只是片面负面的理解而已。

中庸原则中的“执中两用”不是简单的折中、平均,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庸中所阐述的“中”是从新产生出来的,是认识和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得出来的科学、正确处理事情的办法。如何理解这里的“中”,个人的认识为,或者有四种逻辑方式的存在,然而,而不是,均为,或均不为。而不是简单的1/2的平均主义。同时这个“中”的标准灵活,随具体的境遇变化而变化。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朱熹说: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中庸中的中提倡时中,就是希望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为事为道之人方能随时保持中道。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中国终究还是浮现出种种的社会及个人问题,我想遵循中庸之道时中法则,找出当今个人、社会发展的中道迫在眉睫并尤其必要。文化大国必应体现文化强国之风范。当然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哲学精髓需有所担当。

中庸之道与个人道德修养。作为90后身在大学之中,几年下来,没有太多的感悟,却看到不少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想这并不只是我身边的问题,或者可以说我们映射的是整个90后的一个时代的即将担当国家、社会建设之重任的一代年轻人。90后一代在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下本是突出的显得浮躁,人性,冒进,飘渺,淡漠的许多。大学生又处在人格形成、德行完善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压力、竞争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的道德认知、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方面造成不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个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较差,文明素质与学识不成正比;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面对多种选择往往缺乏独立性和果断性;独立意识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学问道理;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有待提高,不仅是90后,《人民日报》也曾经发文指出80后一代人暮气沉沉,有精神早退的现象。那么如何以中庸之道的思想来完善个人的道德问题呢?尽量做到坚持“慎独”之道,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要求我们注重内在修养,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坚持内省,锻炼意志,才能达到内心和外在“中和”的和谐状态。要求人们在一个人的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检点,及时在隐蔽之处或细小的事生也要时刻恪守中庸之道。坚持“忠恕”之道,中庸中讲:忠恕为道不远,忠恕,即是儒家核心思想中的仁爱,忠可理解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便可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来说便是人人平等,宽容,并行而不相悖。要求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他人,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正视自己,以忠诚宽恕待人,全面深刻认知完善自己。坚持“至诚”之道,中庸中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之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

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是与人相处融洽的方法,更是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遵守的修身之道。用“至诚”去解决矛盾,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更能收获内在的平和,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是人进入道德理想的最好境界。

中庸之道促进社会国家发展。习近平常说:和而不同、要合作共赢、共建命运共同体、坚持在稳中求机遇求发展。说来,这些思想无处不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当然也是入学“中庸”思想的体现。今天,我们吸取中庸之道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中庸”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谐,并能使人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处理国际关系,是国际间友好发展得到进步,已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弘扬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承认不同而谋求“和”,这是世界多元化实现和和平相处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在促进世界各民族,社会各阶层关系之间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等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借鉴中庸之道,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发展,对于加快中国的现代化和文明的进程有种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应遵循“时中”的法则,找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中道”,应用中庸之道的核心价值观,来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促进民资自信自强、国家稳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