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州模式佛教造像的阿玛拉瓦蒂渊源

论青州模式佛教造像的阿玛拉瓦蒂渊源
论青州模式佛教造像的阿玛拉瓦蒂渊源

赵玲(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北朝“青州模式”造像与南印度阿玛拉瓦蒂造像系统渊源关系的讨论,指出印度阿玛拉瓦蒂造像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渊源的主题之一,这为进一步追寻中印早期佛教艺术的海上传播系统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关键词 ]青州模式;佛教造像;阿玛拉瓦蒂;渊源

[ 中图分类号 ] J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4)02-0063-06

论“青州模式”佛教造像的阿玛拉瓦蒂渊源

收稿日期:2014-01-25

作者简介:赵玲(1981-),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佛教美术。

①基金项目:第5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印度阿玛拉瓦蒂佛教造像研究”(资助编号:2013M531444)。②参见罗世平,《青州北齐造像及其样式问题》,《美术研究》2000年第3期,第47-52页。李森也采用此说:李森,《龙兴寺历史与窑藏佛教像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

自1983年山东博兴出土百余件青铜造像后,山东造像一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稍后,在山东诸城、青州、莱州、临朐等地陆续地发现了大批佛教造像。尤其是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一处大型佛教造像窑藏坑出土了大规模的佛教石造像,激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这批造像不仅风格鲜明,题材丰富,技艺成熟,贴金彩绘完好,更为重要的是,造像历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和北宋数朝,跨越五百余年,数量多达400余件(包括石雕、铁雕和泥塑)。大量山东佛像的发现充分显示了从北朝开始,这里曾是我国东部佛教艺术的中心。由于这里地处古青州城,我们将这里发现的造像统称为“青州造像”,将这种独具一格的佛教造像模式称为“青州模式”。

一、前言

青州造像自发现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几大窑藏地址分别发布了发掘简报,温玉成、夏名采等学者在此基础上陆续发表了考察报告和发掘纪实。这些材料为研究青州造像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随后的研究,逐步涵盖了历史、考古、宗教、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然而,以往的研究在“青州模式”佛像渊源这一关键问题上,较多着力于本土和印度笈多渊源的讨论上。1993年,刘凤君先生系统地研究了山东北朝造像艺术;1998年,他开创性地提出了“青州风格”的提法。之后,学界开始关注“青州风格”渊源的探究,开始追寻该造像系统和技艺的渊源。1998年,杨泓先生指出,龙兴寺造像是北朝和南朝双重影响下,结合地方特色的产物。2000年,金维诺先生在《南梁

与北齐造像的成就与影响》一文中,提出青州造像受到南朝和南海诸国造像样式的综合影响而成。这一说法具有前瞻性,尤其是南海诸国的外来影响之说,得

到了罗世平②、

丁明夷等人的支持。并且,罗世平认为,这种外来影响的源点是印度笈多样式,这同时为佛像样式传入的大致年代提供了依据。稍后,费泳发表专文指出,青州模式造像源自南朝,且晋魏隋时期造像风格的整体演变大体是由北方“凉州模式”与“青州模式”共同构建的论断。台湾学者李玉珉也在2004年专文讨论了山东北朝造像与南朝造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见解,都认识到青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因素的多元性,尤其是关于“青州模式”是受笈多样式直接移植的开创性见解,是中印佛教艺术源流关系的大发现。

综合以往的研究,对青州模式造像渊源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南北朝渊源的讨论,外来影响的探讨则略显单薄。青州造像兴起于佛教艺术大发展的南北朝时期,尽管造像风格不乏本土风貌,但更多体现了它的独立和独特性,这是受到外来因素直接影响的结果。而作为南北朝时期影响我国的古印度“笈多样式”与青州造像关系不大,笈多样式是在公元四至七世纪,经西域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与青州造像的年代序列并不符合。而且,笈多造像的传播经西域和中原地区,西域的笈多风格最为浓郁,越往东则越淡薄。地处东部沿海的青州地区,虽仍有笈多风格的形迹,但已并不占主导。

二、“青州模式”的佛教造像

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兴起佛教造像活动,造像具

有显著的地域风貌,既与中原不同,也与南方相异。尽管青州造像的形成和来源较为复杂,但不论在造像风格和造像题材、信仰上,青州造像的外来因素是“青州模式”的重要特征:首先,北魏初创时,以背屏式造像居多,佛像以本土风貌为主,但背屏已经出现独特的飞天托塔图像;第二,自东魏始,除背屏造像以外,出现单尊立像,造像风格和功能开始转变,“青州模式”造像的风格特征基本确立;第三,北齐单体圆雕发展成熟,成为青州造像的主流。以下结合出土造像的风格和图像特征,分期讨论其造像风格的演变。

(一)北魏(公元386至534年)

北魏初创流行背屏式造像,有三尊和单尊两种。北魏太和元年(477)一佛二菩萨像(图1)造像碑是青州早期造像的典型样式,造像年代明确,保存完好,可视为北魏初创时期佛像的基准样式。碑体为汉白玉材质,临沂城西北15公里义堂公社出土,现藏于山东省临沂博物馆。造像一佛二菩萨三尊像身披通肩僧服,束高发髻,右手施无畏印,分立于

仰覆莲花座上,下有方台座上,台座正前方有铭文,铭刻年纪、造像事由和造像者姓名等。背屏火焰状,仅刻出火焰纹外沿。造像台座有题记“太和元年三月四日周记才兄弟三人为父母敬造白玉像一区”。[1]

山东省高青县青城至周村出土的北魏太和十九年(495)造弥勒像(图2),也是青州北魏早期造像的代表之作,造像通高仅13厘米。造像主尊弥勒像已残,背屏上残留一莲花头光在像碑上,下方有两个插口,可见主尊与碑体是分开制作,用榫固定。两侧菩萨施无畏印立于莲花座上。台座已残,依稀可辨二菩萨头

束高发髻,身着褒衣博带立于莲花座上。碑体依旧为火焰形,火焰顶部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三尊高浮雕飞天正面像,均匀分布在尊像上方,造像较为臃肿。碑体外沿呈火焰纹。造像碑体有铭文:“大魏太和十九年渤海郡欧阳解愁为亡儿造弥勒尊像愿令亡□□遇弥勒□会说法□无生□心”。[2]

正始四年(507)三尊立像(图3)是北魏晚期之作,于青州龙兴寺出土,保利艺术博物馆藏,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三尊像碑。一佛二菩萨均有高高隆起的束发,具有显著的褒衣博带样式,僧袍内着僧祗支,衣袍外展,有飘逸感。佛陀呈施无畏印站立在仰覆莲花座上。主尊莲花座两侧有翔龙,两侧菩萨立于从翔龙口中吐出的莲花座上。菩萨站立的莲花座前方各有一狮子,前腿直立。造像背屏呈火焰状,火焰屏上方有六飞天分列两侧托塔浮雕,上方为两飞天双手捧起覆钵式佛塔,其下为四位伎乐天正吹奏乐器。飞天身着长裙,披帛绕肩飘在,姿态轻盈。类似的还有龙兴寺出土的太昌元年(532年)惠照造弥勒三尊像(图4),造像背屏是飞天与翔龙,上有佛像。造像整体残高仅51厘米,下部已残,背屏上部正中是一尊翔龙,上有一佛从莲花中升起,两侧下方为四飞天伎乐。主尊弥勒头部已残,莲花头光,外有卷草纹。两侧为菩萨,有素面头光。

北魏时期,多背屏式造像。北魏早期较流行小型像,晚期造像逐渐增大。尊像基本上承袭了南北朝秀骨清像样式。佛像束高发髻,头发呈螺状、涡旋状、波浪状等,头后有莲花头光。佛陀面部略呈方形,眼微睁,僧袍内着僧祗支,僧袍呈褒衣博带式。主尊与台座用榫与背屏固定,台座常有碑铭。背屏通常呈火焰形,背屏装饰从北魏早期单纯的火焰纹饰向晚期的飞天托塔图像转变,随后,飞天托塔和倒龙元素成为背屏造像的重要元素:覆钵式佛塔和翔龙位于顶部,飞天分列两侧,有四身、六身几种。飞天下方是主尊像,主尊多为释迦和弥勒。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背屏飞天托塔(或龙)往往与底部翔龙莲花座一同出现,这样的图像组合似乎具有主题性。可以说,北魏时期造像以本土样式为主,但也有翔龙、飞天托塔等外来元素的表现。看来“青州模式”已初具规模。

(二)东魏(公元534至550年)

东魏虽仅维持短短16年,但造像技艺在此期间发展十分迅速,造像不仅承袭了北魏的基本模式,而且作出了不少发展与完善,“青州模式”的基本面貌逐步确立。

东魏天平三年(536)尼智明造弥勒三尊像(图5)和天平三年邢长振造释迦三尊像(图6)均为典型的北魏样式的延续。三尊立像均梳高发髻、方形脸,衣纹呈褒衣博带样式,佛与二协侍菩萨均施无畏印立于

仰覆莲花台座,碑体背后刻铭文。尼智明造弥勒三尊

图1 北魏太和元年(477)一佛二菩萨立像碑,山东临沂,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藏。采自:《文物》,1986.10,页96

图2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造弥勒像,山东省高青县青城至周村。采自:《文物》,1987年第4期,页32,图2

图3 北魏正始四年(507)法想造弥勒三尊像,通高

153厘米,像高68厘米,

协侍菩萨高45厘米。铭文13行78字。采自:《保利

藏珍》编辑委员会,《保

利藏珍——石刻佛教造像精品选》,岭南美术出版

社,2000,第30页

像上方火焰背屏已残,三尊主像依旧是褒衣博带的秀骨清像样式。造像分立翔龙吐莲座上。邢长振造释迦三尊像背屏有典型的飞天托塔图像,与底部翔龙莲花台座一同表现,这是北魏图像特征的延续。

彩绘的典型之作还有东魏彩绘石雕佛三尊立像(图7),全高仅45厘米,却十分精致。一佛二菩萨立于翔龙吐莲座上,秀骨清像的佛陀跣足立于台座,双手已残,全身身披朱砂色僧袍,上有浅浅的刻线,内着僧祗支。此时,束发样式已经转变为满头小螺发,头部彩绘已脱落。两侧菩萨像头顶宝冠。另一尊东魏贴金彩绘石刻佛三尊立像(图8)造像,残高134厘米。佛像面带微笑,两眼微睁,满头螺发,袈裟彩绘纹与衣纹刻线相互交叉。胁侍菩萨头戴宝冠,披挂X 状璎珞。东魏时期,彩绘和宝冠菩萨在造像碑中的表现,喻示着“青州模式”在此时的逐步成熟和确立。

这一阶段,青州造像一方面处于自身发展成熟阶段,另一方面与外来造像和佛典的交流融合密切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佛像僧袍下摆有减少的趋势,但仍微微外展,衣纹少而浅,头部开始表现为细密的螺发,高肉髻,脸微笑。菩萨呈女相,戴宝冠。该时期尚不流行单尊像的制作,依旧以背屏造像为主,但背屏向大型发展,技术渐趋成熟。

(三)北齐(公元550年至577年)

北齐也有背屏造像的延续,但不占主导,单体佛像

大为流行。造像风格方面,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的基本面貌,呈现新的风格特征。这时期的背屏造像如山

东博兴县出土的一尊北齐太宁二年(562)一佛二菩萨像(图9),尽管造像仅存造像下半部,依旧可以从残存部份了解三尊像原为通肩对称样式,衣纹下摆不再外展,而是自然下垂,佛像跣足立于仰覆莲花座上。另一件背屏式造像是北齐武平五年(574)一佛二菩萨像(图10),造像顶部是三对飞天托起一座佛塔,下方立一佛二菩萨像。佛像衣袍呈自然下垂,是这时期的主要特征。

北齐时期,单尊圆雕立像流行并成为风尚,标志着佛像已发展成熟。佛像有袒右肩或通肩两种样式。袒右肩式如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图11),高60厘米。造像微微呈三区式,重心落于右脚,双手已残。头部螺髻向低平发展,脸微圆丰满,双眼微睁,高鼻小嘴,佛像不再微笑,而是呈现肃穆静谧之态。全身披袒右肩袈裟,垂至脚踝,阴线刻衣纹。造像面部、身体、手、足贴金,衣袍朱砂色保留完整。

通肩式佛像则有“U”字形和通肩无衣纹的“薄衣贴体”两种样式。北齐彩绘石雕佛立像(图12)即为“U 形样式”的典范。造像通高116厘米,像高98厘米,有圆形头光。头光分为三层,内层为双层莲瓣,中层为多重花环纹,外侧阴线雕有宝相花,上浮雕七尊化佛,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主尊肉髻低平,满头均匀分布扁平小螺发,脸呈圆形,双目低垂,表情严肃。右手自然下垂,握住衣角,左手已残。袈裟紧紧地贴住身体,浅浅的U 字形对称刻线表现衣纹,隐约可见柔美的身体曲线,体现了雕刻技艺的成熟。另外,此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通肩“薄衣样式”造像(图13),造像面部、手臂等裸露部分贴金,肉髻处染以石青,基本样貌与前举例子大体相似,但全无衣纹的表现,袈裟则多用朱砂、石绿、赭石等颜色绘出方格和人物形象,彩绘人物十分精致,为卢舍那法界人中像之精品。

北齐造像体现了“青州模式”的最高峰,单尊圆雕像的盛行,意味着佛像供养的新局面。北齐佛像不再有高耸的发髻,而是呈现扁平的肉髻,在头顶呈微微凸起。脸型椭圆,五官集中,眼微睁。该时期的佛像以柔美的身体曲线和衣纹刻线、低垂的双目、肃穆的神情为特征,开始注重身体特征的表现和内省气质的表达。不论在造像衣纹、五官、螺髻、姿态等的处理上,均表现了北齐造像的新特征,这些特征,正是外来因素的直接反映。

三、“青州模式”造像的阿玛拉瓦蒂特征

我们知道,佛教艺术源自古印度的影响,中国佛教艺术每一次的发展和创新,都是以古印度的影响为基本和前提的。纵观中国佛教艺术漫长的发展历史,“青州模式”佛像仅仅盛极一时。其造像风格虽受本

土和印度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鉴于其显著的特殊性,

图4 北魏太昌元年惠照造石雕弥勒像,北魏太昌元年(532),高51厘米,宽43厘米,厚15厘米,重40千克。采自:香港艺术馆编《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香港康乐与文化事务署,2001,图版

13,第155页

图5 东魏天平三年尼智明造石雕佛像,东魏天平三年(536),高83厘米,宽76厘米,厚18厘米,重100千克。采自:香港艺术馆编《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香港康乐与文化

事务署,2001,图版9

图6 东魏天平三年刑长振造释迦像,东魏天平三年(536),通高145厘米,高137.7厘米,宽97厘米,厚25厘米,重250千克。采自:香港艺术馆编《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香港康乐与文化事务署,2001,图版7

势必要将其放在中印佛教艺术发展史的大背景中整体考虑。“青州模式”佛像自北魏的一佛二菩萨背屏造像,发展至北齐独立圆雕像,在造像内容和风格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征。

首先,北魏至东魏的背屏造像,主尊佛像以本土风格为主,但是在造像题材和信仰习惯上,显示了来自阿玛拉瓦蒂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对佛塔供奉和龙王礼佛图像的大量表现。从该时期开始流行的飞天托塔(有时为龙)图像,与阿玛拉瓦蒂地区的龙王礼佛图像具有渊源关系。阿玛拉瓦蒂的雕刻中,以佛塔作为象征物崇拜十分流行,“佛塔供奉”是常见的主题之一。出自龙树山遗址的一件佛塔浮雕饰板(图14)中,覆钵式佛塔,由台基、塔身、覆钵、平头、相轮、宝瓶等构成,“四牙方出”①的塔门处站立佛像(或悉达多太子像),有时以法轮等象征物代替逝去的佛陀。佛塔上方左右两侧,雕刻众多飞天形象,飞天形态优美,双手合十,作礼佛塔状。这一题材和构图形式,也在阿玛拉瓦蒂地区流行(图15)。这一图像表现,与青州飞天托塔有着极为明显的渊源关系。

其中,背屏中的佛塔有时也被翔龙代替,翔龙上方雕有小型佛陀坐于莲花上(图4)。笔者发现,这一图像源自阿玛拉瓦蒂流行的龙王庇护罗摩格罗摩佛塔(Ramagrama stupa)图像。在阿玛拉瓦蒂雕刻中,龙王通常雕刻在佛塔覆钵周围,佛塔两侧又有龙王礼拜,上有龙王飞翔空中庇护(图16)。在青州造像中,似乎是将这一庇护佛塔的故事理解为了供奉龙王。

其次,北齐圆雕立佛盛行,在造像风格上,体现了较大的改变。当时的中国汉地,尚未开始流行独立圆雕像的雕造。此时的青州造像,一方面,从原本面带微笑的本土风格,转变为精深玄妙的沉思冥想样式,

专注于佛陀内心的表达,与阿玛拉瓦蒂的佛像“哲人

气质”相似;另一方面,通肩对称和袒右肩两种风格的造像,均体现了阿玛拉瓦蒂佛像的基本特征。另外,此时佛像以低平的肉髻和满头螺发表现,是源自阿玛拉瓦蒂的显著表现(图17)。②

阿玛拉瓦蒂的佛像在雕刻风格上,既不同于犍陀罗的希腊式风格,也不同于秣菟罗的药叉式风范,其身形、衣着的线条都以柔和优美见长。在艺术内涵上,阿玛拉瓦蒂的佛陀更像是一位“伟大的哲人”,不同于希腊、罗马风格的犍陀罗“王子”特征和秣菟罗的“伟丈夫”样貌,而注重佛陀内省气质的表达。

公元2世纪前后,阿玛拉瓦蒂就已经出现了通肩对称的样式(图18):衣纹刻成典型的U 字形悬挂至脚踝,衣纹线刻平行整齐,以阴刻线处理。阿玛拉瓦蒂出土的袒右肩立佛像(图19),衣纹像行云流水般的从左肩和左手臂向右脚倾泻。衣袍的简洁、轻薄,已具有笈多曹衣出水的基本样貌,但有别于笈多通肩右皱式衣纹处理方式(图20)。从佛像身体结构的表现特征来看,是介于秣菟罗佛像与后来的笈多佛像之间的样貌。这一特征,也表现在青州造像中。

综上,从早期佛塔供奉元素的渗入,到晚期圆雕佛像风尚的流行,均体现了青州模式佛教造像的阿玛拉瓦蒂渊源。

四、从阿玛拉瓦蒂到青州的海路传播系统

青州城,位于山东中部,东临黄海,交通条件优越。在青州造像诞生以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崇佛传统。据历史记载,南北朝之前,这里寺庙、僧尼、佛

①阿玛拉瓦蒂大塔是南印度窣堵波形制的典型。大塔基坛四方各自伸出一座长方形露台,每座方台上耸立着一排5根石柱(ayaka,入口柱)。大众部所传的广律《摩诃僧祗律》把这种南印度佛塔形制称作“四牙方出”。参见:王镛,《印度美术史话》,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第87页。②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同时期的秣菟罗佛像,是在光滑的头部突起一个“卷贝形”的发髻,这是头发而不是肉髻相(usnīsa),库马拉斯瓦米将称之为“卡帕町”(kapadin)(库马拉斯瓦米(Coomaraswamy, Ananda K.), “Buddha’s cuda, hair, Usnisa and crown”,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4 (Oct., 1928), pp. 815-841.)。同时期犍陀罗佛像的头部特征,

是以长长的流动卷发在头部聚集,形成一个发束的特征。而稍晚的笈多佛像,虽有螺发和肉髻相,但肉髻并不低平,而是在头顶高高耸起。

图7 东魏(534-550)彩绘石雕佛三尊立像,通高45厘米,高42.6厘米,宽43厘米,厚12厘米,重30千克。采自:香港艺术馆编《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香港康乐与文化事务署,2001,图版12,第153页图8 东魏贴金彩绘石刻佛三尊立像,通高134厘米,高120.5厘米,宽130厘米,厚30厘米,重400千克。采自:香港艺术馆编《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展》,香港康乐与文化事务署,2001,图版10

图9 北齐太宁二年(562)一佛二菩萨造像石碑,山东省博兴县。《文物》1983年第7期,页40,图三、四

图10 北齐武平五年(574)一佛二菩萨像碑,山东省高青县青城至周村。采自:《文物》,1987年第4期,页32,图五

教几大主要教派,均发展成熟: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宁佛寺。后赵石虎曾在青州临淄县西建广化寺,有石塔七级;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慕容德建南燕国后,推崇佛教。宋元嘉时期始建龙兴寺;①与寺庙兴盛相对应,“(释靖嵩)南游漳辇。属高齐之盛佛教中兴。都下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讲席相距二百有余。在众常听出过一万”。[3]在佛教发展兴盛的背景下,相应地,也要求佛教艺术的发展和流传。

据史料记载,汉至西晋间,印度到中国的海上交通已经开通。这条通道即天竺——扶南——交趾(或广州)。并有学者指出,扶南交趾一带,由于其位于印度与中国两个最大的亚洲佛教古国之间,其地位的重要,可比之为西域的于阗与龟兹。东晋期间,经过这条海路,并在青州登陆的佛教活动,有两次,一次为天竺高僧佛陀跋陀罗(359至429年)受西行求法汉僧智严邀请来华,在“青州东莱郡”登陆;一次为东晋义熙八年(412年),西行求法的法显(约337至约422年)在天竺求法十四年后,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经海路回国,至“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4]登陆。尽管法显的此次北上青州,只因盲目漂流而至。但至此,印度至中国青州的海上线路已经完全打开。

中国同南印度的交通,是以海路为主,这条传播系统,是研究中印佛教交流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僧法显是第一个从陆上“丝绸之路”出国去印度取经,由海陆回国的。南北朝时,继法显以后通过南海航路,来往于中国的僧人,行程可考的大约有十多人。尽管法显是从海路盲目漂流至青州,却为海路交通得以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这时从印度洋通过南海航路到中国的航线:一条是求那跋摩(爪哇)-占城(林邑)-广州。另一条是,拘那罗陀(真谛)取海道经狼牙修(亦名棱伽修)到扶南-广州-建康的路线。据此,南北朝时,青州地区已经形成佛教艺术发展的

诸多有利条件。

图11 北齐贴金彩绘石

雕佛立像,高60厘米,

宽20厘米,厚12厘米,

重30千克。采自:山东

青州龙兴寺出土佛教造

像展,香港康乐与文化

事务署,2001,图版

22,第179页

图12 北齐彩绘石雕佛

立像,通高116厘米,

像高98厘米,宽45厘

米,厚25厘米,重100

千克。采自:山东青州

龙兴寺出土佛教造像

展,香港康乐与文化事

务署,2001,图版26

图13 贴金彩绘石雕

佛立像,北齐(550-

577),通高150厘

米,像高121厘米,宽

30厘米,厚25厘米,

重100千克。采自:图

版55,第246页

图14 佛塔供奉,甘蔗王

朝,公元3世纪,龙树山

出土。高125.0cm,宽

93.0cm,厚13.0cm。石

质。新德里国立博物馆藏

( Acc. No. 50.25)。作

者拍摄

图15 窣堵波,阿玛拉

瓦蒂。采自:Maria

Angelillo, India:History

and treasures of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White

Star, 2007,第57页

①宋元嘉时期但呼佛堂,至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始号龙兴。参见:

光绪《益都县国志》龙兴寺条。

图16 龙王庇护罗摩

格罗摩佛塔,公元

2-3世纪,阿玛拉

瓦蒂出土。采自:

Heinrich Zimmer,The

art of Indian Asia,

Pantheon Books,

1955,图97

图17 佛头,石灰岩,高

21cm,公元2-3世纪,阿玛拉

瓦蒂,克里希那河流域出土,

巴黎吉美国立东洋博物馆藏,

MG17003。采自:Buddha

The Spread of Buddhist Art

in Asia, Tobu museum of Art

(Japan):NHK,1998,图19

图18 立佛,阿玛

拉瓦蒂出土,公元

2或3世纪。采自:

Heinrich Zimmer,

The Art of Indian

Asia, Pantheon

Books, 1955,图93

图19 立佛,公元3世

纪,阿玛拉瓦蒂考古博

物馆藏(Acc No. 55)。

93×32×17cm。采自: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首都

博物馆编,《古代印度

瑰宝》,北京出版社,

2007,图8

图20 佛陀,笈多时

代,公元5世纪,红

砂岩,高220厘米,

贾马尔普尔出土,秣

菟罗博物馆藏。采自

Indian Sculpture,New

Delhi,2005,p77

这条海上传播系统的原点南印度阿玛拉瓦蒂(Amarāvatī)造像系统(图21),兴起于安达罗时期(? ndhra,约公元1-3世纪),渐衰于笈多王朝时期(Gupta,约公元4-6世纪)。东汉西晋间,佛教艺术首次影响中国。此时的阿玛拉瓦蒂佛像展开了它的东渐之路,由于路

线更遥远,抵达青州时已滞后了约一个多世纪。这条线路大约是:从原点阿玛拉瓦蒂直入岛国斯里兰卡,沿东南亚一路向东,至南北朝,与笈多艺术几乎同时抵达中国

大陆,到达中国山东

青州(图22)。山东因

其沿海的地位优势,加上海路交通的发展,终于在4世纪前后受到来自南印度阿玛拉瓦蒂风格的影响。

五、结论

佛像起源于印度,并不断向外传播。每传至一处,便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随之,一种具有该民族特征

的新样式就随之产生了。福歇(A. Foucher)曾指出,“虽然关于佛教的起源争议不断,我们仍然相信目前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办法还是去探究佛教艺术的源流”。[5]解读青州造像的阿玛拉瓦蒂因素,对重构早期佛教艺术史,追寻阿玛拉瓦蒂元素佛像海上传播系统的脉络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印度佛教造像的整个东布过程,阿玛拉瓦蒂系统是影响中国的古印度佛教造像系统之一。中国山东青州和东南亚发现的佛像的阿玛拉瓦蒂元素,逐渐显露了阿玛拉瓦蒂的重要性,它作为中国青州造像的原型,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渊源的主题之一。

中国山东青州造像的阿玛拉瓦蒂元素,为佛像的海上传播系统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解读佛像的起源和中印佛教艺术交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除了以犍陀罗和秣菟罗为源点向中国传播外,还存在着这样一条传播路线:从阿玛拉瓦蒂出发,经南亚、东南亚,沿海路自西向东传播,最终到达中国的山东青州。

参考文献:

[1]冯沂.山东临沂发现北魏太和元年石造像[J ].文物.1986(10):96.

[2]常叙政、于丰华.山东省高青县出土佛教造像[J ].文物.1987(4):32.

[3]续高僧传·卷10,靖嵩传:CBETA, T50, no. 2060, p. 501, b13-15释靖嵩。

[4]高僧传[M].CBETA, T50, no. 2059。

[5][法]阿·福歇.佛教艺术的早期阶段[M].王平先、魏文捷,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2.

(责任编辑:梁 田)

图21 印度佛教造像的三大系统分

布图图22 阿玛拉瓦蒂早期佛教艺术传

播示意图

论青州模式佛教造像的阿玛拉瓦蒂渊源

赵玲(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北朝“青州模式”造像与南印度阿玛拉瓦蒂造像系统渊源关系的讨论,指出印度阿玛拉瓦蒂造像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渊源的主题之一,这为进一步追寻中印早期佛教艺术的海上传播系统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关键词 ]青州模式;佛教造像;阿玛拉瓦蒂;渊源 [ 中图分类号 ] J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4)02-0063-06 论“青州模式”佛教造像的阿玛拉瓦蒂渊源 ① 收稿日期:2014-01-25 作者简介:赵玲(1981-),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佛教美术。 ①基金项目:第5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印度阿玛拉瓦蒂佛教造像研究”(资助编号:2013M531444)。②参见罗世平,《青州北齐造像及其样式问题》,《美术研究》2000年第3期,第47-52页。李森也采用此说:李森,《龙兴寺历史与窑藏佛教像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 自1983年山东博兴出土百余件青铜造像后,山东造像一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稍后,在山东诸城、青州、莱州、临朐等地陆续地发现了大批佛教造像。尤其是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一处大型佛教造像窑藏坑出土了大规模的佛教石造像,激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这批造像不仅风格鲜明,题材丰富,技艺成熟,贴金彩绘完好,更为重要的是,造像历经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和北宋数朝,跨越五百余年,数量多达400余件(包括石雕、铁雕和泥塑)。大量山东佛像的发现充分显示了从北朝开始,这里曾是我国东部佛教艺术的中心。由于这里地处古青州城,我们将这里发现的造像统称为“青州造像”,将这种独具一格的佛教造像模式称为“青州模式”。 一、前言 青州造像自发现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几大窑藏地址分别发布了发掘简报,温玉成、夏名采等学者在此基础上陆续发表了考察报告和发掘纪实。这些材料为研究青州造像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随后的研究,逐步涵盖了历史、考古、宗教、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然而,以往的研究在“青州模式”佛像渊源这一关键问题上,较多着力于本土和印度笈多渊源的讨论上。1993年,刘凤君先生系统地研究了山东北朝造像艺术;1998年,他开创性地提出了“青州风格”的提法。之后,学界开始关注“青州风格”渊源的探究,开始追寻该造像系统和技艺的渊源。1998年,杨泓先生指出,龙兴寺造像是北朝和南朝双重影响下,结合地方特色的产物。2000年,金维诺先生在《南梁 与北齐造像的成就与影响》一文中,提出青州造像受到南朝和南海诸国造像样式的综合影响而成。这一说法具有前瞻性,尤其是南海诸国的外来影响之说,得 到了罗世平②、 丁明夷等人的支持。并且,罗世平认为,这种外来影响的源点是印度笈多样式,这同时为佛像样式传入的大致年代提供了依据。稍后,费泳发表专文指出,青州模式造像源自南朝,且晋魏隋时期造像风格的整体演变大体是由北方“凉州模式”与“青州模式”共同构建的论断。台湾学者李玉珉也在2004年专文讨论了山东北朝造像与南朝造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见解,都认识到青州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因素的多元性,尤其是关于“青州模式”是受笈多样式直接移植的开创性见解,是中印佛教艺术源流关系的大发现。 综合以往的研究,对青州模式造像渊源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南北朝渊源的讨论,外来影响的探讨则略显单薄。青州造像兴起于佛教艺术大发展的南北朝时期,尽管造像风格不乏本土风貌,但更多体现了它的独立和独特性,这是受到外来因素直接影响的结果。而作为南北朝时期影响我国的古印度“笈多样式”与青州造像关系不大,笈多样式是在公元四至七世纪,经西域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与青州造像的年代序列并不符合。而且,笈多造像的传播经西域和中原地区,西域的笈多风格最为浓郁,越往东则越淡薄。地处东部沿海的青州地区,虽仍有笈多风格的形迹,但已并不占主导。 二、“青州模式”的佛教造像 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兴起佛教造像活动,造像具

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

丝绸之路上龟兹与佛教文化 ——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一、丝绸之路与佛教的起源 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 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众所周知,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释迦牟尼为始祖,他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以北印度为中心传教,圆寂后不久,由于对教义的解释不统一,形成了许多佛教的派别体系。公元前后,佛教界形成混乱的格局。此时,佛教的革新运动开始了,当时的大乘佛教为佛教文化传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大乘佛教以前的佛教流派小乘佛教,是通过严格的个人苦修达到悟道境界,强烈倾向于对自身的完善。而与之不同的大乘佛教则提出通过个人的参悟,用博大的慈悲心使更多的世人得到救助为目标,称为“普渡众生”。因而受到广大信徒们的热烈支持而云集于此。佛教传入西域后,经过与西域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特色的佛教文化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了中原。西域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阶梯和桥梁,汉传佛教从鸠摩罗什开始由长安传向世界。佛教

统摄西域大多数人的信仰有一千多年,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说唱、变文等佛教艺术十分盛行。 二、龟兹佛教文化 1、龟兹与佛教的关系 经几代考古和历史学家鉴定,佛教最初大约是沿着古丝绸之路,从古印度经西域各国,最终达到中国的。也就是佛教进入中国先经过西域各国。人类在丝绸之路留下了几千年来不朽的画卷,它造就了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它给后人类留下了不朽的文明和巨大的精神财富。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也是佛教之路,更是文化之路。龟兹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咽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来北往的客商带着货物和佛教的法种到达龟兹。据历史流传,龟兹是西域诸国最早接受佛教的国家。由于龟兹国家富有(龟兹冶炼的铁供给西域三十六国),为佛教的全国性奠定了经济基础。我之所以大量的篇幅介绍龟兹,是因为龟兹成为佛教的圣地,有其环境与物质因素。 人们知道龟兹、认识龟兹,是通过一个人,一个对佛教作出重大贡献的宗师——鸠摩罗什。自从鸠摩罗什圆寂后,历史资料中,在没有龟兹国的记录。西晋以后,龟兹佛教以相当普及。《晋书.四夷传》中记载:龟兹国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龟兹以小乘佛教为主,是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鸠摩罗什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登上历史的舞台的。 鸠摩罗什(Kumarajiva),也称作鸠摩罗、究摩罗什、究摩罗耆婆,简称罗什,但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鸠摩罗是祖姓,什是名,鸠摩

宗喀巴大师的六种造像

宗喀巴大师的六种造像 “ 没有上师之前,就无佛陀之说;千年佛陀之果,源自上师之因”。正是由于视上师为佛陀的传统文化观念,上师或祖师像成为藏传佛教造型艺术当中最为普遍,最具特色的一种题材。不论是唐卡,壁画等绘画艺术,还是石刻、泥塑、木雕、金属等造像艺术,上师像都是题款最多的一项作品,这将十分有助于后人辨认他们的具体身份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宗的造像风格。 本图中造型类别最多的当数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造像以写实像、美化像、扎西多卡玛、师徒三尊、五种应身像、持寿瓶等几大类别最为常见。 写实像 写实像这幅甘丹寺内的壁画传说是宗喀巴大师在这里面壁修行时映照在墙壁上的影子描画而成的。 顾名思义,写实像是指造像师完全按照上师生前的相貌特征绘制或塑造的身像。西藏苯教和佛教所拥有的绝大多数

上师像基本上都属于写实类。一般情况下,宗喀巴写实像的特点是大师头戴黄色通人冠,双目有神,大耳垂下,大鼻突前,面相饱满而略带微笑,显得格外慈祥;身披三法衣,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并捏青莲花茎;左右肩花分别托起经书和智慧剑,象征着宗喀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此外,与很多西藏各宗派的上师一样,宗喀巴也依照自的品相亲手建造了其泥塑像,藏语称之谓“杰阿扎玛”,也属于写实类。 美化像 镏金的宗喀巴美化造像。 美化像藏语里称之为“ 嚓古”其中“ 嚓”意为美丽,而“古”为敬语就是指人或神仙的身体或宗教造像。这是比较少见的一种造型类别,除了概念和造像本身,笔者还从未见过任何有关出现此类造型的文献资料 以及研究文章,故而也无法肯定地解释其具体缘由。但是依笔者看来,这可能与藏传佛教造像度量经规定的三十二相,八十毫等塑造佛类型像的审美标准应有直接的关联。如上所述,在西藏信徒把自己的上师视为佛陀尊奉后,以佛陀的完美相貌标准,重塑自己信奉的上师形象就不足为奇。我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表现手法溯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表现手法溯源 作者:肖媛, Xiao Yuan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美术系,内蒙古,赤峰,02400 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WUDA MONGOLI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11,32(1) 参考文献(6条) 1.温玉成公元1至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 1999(01) 2.米根孝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 2001 3.胡同庆;胡朝阳佛教石窟造像的视觉心理艺术效果[期刊论文]-敦煌研究 2005(03) 4.范瑞华中国佛教美术渊源 1996 5.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 2003 6.李翎佛教造像量度与仪轨 199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何志国.He Zhiguo印度佛像初传中国的阶段性与各阶段的传承性[期刊论文]-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 2.侯亚红关注新疆克孜尔石窟[期刊论文]-大众文艺2011(3) 3.徐玲犍陀罗佛教美术综述[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2009(18) 4.彭景荣.PENG Jing-rong论我国的佛教美术及其传播[期刊论文]-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8(4) 5.马学仁犍陀罗艺术与佛像的产生[期刊论文]-西北民族研究2001(4) 6.陈晓露.Chen Xiaolu从八面体佛塔看犍陀罗艺术之东传[期刊论文]-西域研究2006(4) 7.王蕴锦晚期犍陀罗佛教艺术研究[学位论文]2010 8.耿剑.Geng Jian克孜尔佛传遗迹与犍陀罗关系探讨[期刊论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5) 9.何志国.HE Zhiguo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贵霜朝的交流[期刊论文]-敦煌研究2010(1) 10.朱军论贵霜艺术中神像的设计风格[期刊论文]-美与时代(下半月)2005(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43806075.html,/Periodical_zwdmzszxb201101074.aspx

考古佛造像之一河北省博

佛造像 我们通过不同时期、地域、质地的佛造像文物精品,展示佛造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公元1世纪,在古希腊雕塑艺术影响下,佛教造像最早出现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地区。中国的佛造像艺术是在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将佛教高深的哲理转化为艺术形象,不断吸收、融入中国之文化艺术,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艺术内涵、鲜明时代风格与不同地区特色的中国佛造像艺术体系。 佛造像,是带着宗教情感的艺术创作活动,其工艺手法多样。国博汇集的佛造像艺术精品,既有简洁质朴的古印度造像,又有华丽庄严的藏传佛像;既有中亚遗风的彩塑泥像,又有中土气韵的木雕造像;既有窖藏出土的石刻精品,也有海外回归的石窟瑰宝。 我们先从早期的风格看起~(^_^) 斯瓦特风格 斯瓦特位于犍陀罗地区的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特河谷地区),属古犍陀罗地区,在中国文献中被称为优填国、乌苌、乌仗那。在斯瓦特河谷地区发现的佛教雕塑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被称为斯瓦特风格。6世纪以前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作品主要受犍陀罗和笈多风格的影响。自6世纪始,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向独立的艺术形式发展,既吸收了犍陀罗、笈多艺术风格,又与中亚艺术结合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斯瓦特风格。其造像立体感较强,样式简单,注重细部刻画,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犍陀罗造像的遗风。这种风格的造像一直延续到10世纪,对克什米尔和中国西藏西部地区造像具有一定影响。

此尊造像为螺发,椭圆形脸,双目微睁,嘴唇饱满,神态静穆端庄。身着通肩袈裟,左手牵衣角,右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椭圆形莲座之上。莲座为深束腰,莲瓣大而饱满,这是斯瓦特地区常见的莲座形式。释迦牟尼佛的袈裟质感厚重,保留了犍陀罗艺术的特点,但袈裟排列规则的衣纹线条却是笈多风格的体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前565—前485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寻求对人生诸苦的解脱而出家,经过六年苦修,最后得道成佛。根据佛教教义,佛是人,不是造物主,他虽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却不能主宰人的吉凶祸福。当佛像出现以后,佛被神化成为至高无上的尊神。伴随着佛教信仰的世俗化和大众化,佛有了全新的意义,佛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出现了时间上的七世佛、三世三千佛,空间上的十方佛等佛教造像理论。释迦牟尼佛也成为众多佛之中的一位,是现世所拥有的佛。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 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 正文: 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 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 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

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艺术本土化探析

第34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月 Vol.34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2 ────────── 收稿日期:2011-10-05 作者简介:刘鹏(1981-),男,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 -73- 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艺术本土化探析 刘 鹏 (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印度佛教雕塑艺术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佛教雕塑的内容、题材和形式,而是在中国传统雕塑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艺术的新鲜血液,融合为中国式的佛教雕塑艺术。 关键词:北朝;佛造像;青州;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 J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1-0073-03 The Art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Status in Qingzhou during the Northern Dynasty LIU Peng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its introduction to China, the Arts of Indian Buddhist sculpture didn’t follow the subject matter, the contents and form of Indian Buddhist sculpture. Instead, it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culpture, drew the fresh blood from the Indian sculpture, mixed together and formed the arts of the Buddhist sculp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he Northern Dynasties; buddhism status; Qingzhou; nationalization 山东①古称齐鲁,地处南北、海陆及漕运交通的枢纽,自古便是东方重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很发达,佛教的的传播与发展也十分兴盛。东汉时期的佛教徒楚王英(?~71)、笮融(?~195)的活动范围即在现在鲁南、苏北一带。任继愈先生曾指出:“东汉佛教流行于东海”,即汉代佛教多发现在苏北、鲁南地区。山东是我国佛教发展较早的一个地区。 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中西方学者对山东的石窟、佛教造像等进行过调查、研究工作,如日本学者关野贞、常盘大定,中国的学者荆三林、阎文儒等。不过他们的论述多侧重于石窟、摩崖造像的调查研究,对山东造像内容及风格特征等有独到的见解,但并未对山东佛教造像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本文拟对北朝时期青州地区造像风格演变及本土化过程进行阐述。 一、青州地区典型佛教造像遗存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虽然南方承袭魏晋遗风,偏重 玄谈义理,即所谓“江东佛法,弘重义门”;北朝则侧重于实践,偏重于宗教仪式,“以造塔像崇福田者为多”,但利用佛像来传播佛教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统治阶级不惜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寺院,开凿石窟,蔚然成风,因此,佛教也叫像教。 北朝时期,统治者大多信奉和提倡佛教。《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正光后,“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余”。南北朝时期佛教在山东地区迅速发展,刻经造像活动大大增加。在山东境内遗留下大量的佛教遗存,目前为止,山东17地市,除日照、莱芜、威海之外,均有发现,其中以济南、青州、博兴等地分布最多。 1. 龙华寺遗址 位于博兴县城东北10公里处,面积约56万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出土文物研究,至少北魏孝文帝时期已经建寺,北周武帝灭佛时被毁,隋仁寿三年(603)重建,隋末又废弃。1976年、1983年分别出土一批北朝

公元5~8世纪丝绸之路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43806075.html, 公元5~8世纪丝绸之路对佛教文化的影响作者:白凡 来源:《丝绸之路》2015年第20期 [摘要]丝绸之路为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佛教文化正是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中原,对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37-03 一、丝绸之路的定义与范围 上世纪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最初是指中国中原地区通过西域迄于欧洲的陆上通道。随着近百年来东西方学者不懈探索和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充实,内容不仅指从中国经中亚、西亚到伊斯坦布尔及罗马的整个中纬度大陆,而且还包括横贯亚欧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高纬度草原地区。 关于丝绸之路的起点,传统的看法是东端起于西汉和隋唐的首都长安(今西安),但也 有观点认为是东汉都城和隋唐时期的东都洛阳。丝绸之路由东端起,经过甘肃的陇西高原、河西走廊的敦煌、阳关、玉门关后,再继续沿着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路,分两道向西进发。南路自敦煌起,经楼兰、于阗、莎车等地,越过葱岭进入大月氏(今阿富汗阿姆河流域中部地区)到达安息(今伊朗),再往西行抵条支(今伊拉克一带)至大秦(今地中海叙利亚一带);北路从敦煌出,经高昌(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等地,越过葱岭到大宛、康居,再往西经安息至大秦等地。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河西陇右是其咽喉之地,从两汉到隋唐,丝绸之路繁荣了近10个世纪,促使河陇地区成为率先接受西方物质、精神文明,融胡汉东西文明为一体的地区。其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种多民族混融的强烈色彩。曾有人描绘时为唐代陇右首府的凉州:“凉州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熔炉。” ①当时对于内地的唐人凉州本身就是外来奇异事物的亲切象征,凉州的音乐既融合了胡乐的因素,又保持了中原音乐的本色,但它又不同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这样就使他听起来既有浓郁的异国情调,又不乏亲切、熟悉的中原风格。所谓“胡”与异国情调,概指唐朝西北边疆诸少数民族与西方各国; 所谓“中原风格”即汉文化。唐朝诚然是我国历史上敞开胸怀无所畏惧地吸纳异域文化气魄雄伟的时代,作为陇右首府的凉州是这样,然而事实上整个陇右都是这样一座文化的熔炉,是丝绸古道上中国与西方文化、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 二、佛教的创立与东渐

中国佛教考古

网上找到的 中国佛教考古获重大发现 邺城遗址出土数千佛像 2013年05月19日 1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孙自法 0人参与0条评论 3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博士向媒体介绍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考古发掘情况。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日下午在北京宣布,2012龙年春节期间,该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共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未编号造像碎片有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 此次发掘出土佛教造像数量众多,根据发掘过程中的粗略统计,有题记的超过百件,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根据造像特征、题记年代等初步判断,这批佛教造像时代主要是东魏北齐时期,另有个别北魏时期青石造像,亦见到个别唐代风格造像。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博士说,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的考古发现与发掘,是目前所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也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其出土佛教造像具有重大的学术、艺术和历史价值: 分享到: 更多

一是埋藏坑位于邺南城外郭城区内,其地层堆积、打破关系明确,造像时代特征显著,为今后研究东魏北齐邺城的都城制度、外郭城范围、东郭城区时代沿革,以及中国古代历史上灭佛运动和佛像痤埋制度等都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是编号佛教造像数量达2800多件(块),其位置清晰准确,层位关系均有科学记录。 三是出土佛教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多数为背屏式造像,另有部分单体圆雕的佛和菩萨像;题材包括释迦像、阿弥陀像、弥勒像、释迦多宝像、思惟太子像、观音像、双菩萨像等;多数造像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这些都充分显示北朝晚期邺城作为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四是这批佛教造像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北魏晚期、东魏、北齐、唐代各时期纪年明确,时代前后衔接,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和题材提供了可靠的标本。 朱岩石表示,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田野发掘工作虽已初步完成,但是该区域的考古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展开,特别是埋藏坑与具体遗迹或古代寺院遗址是否有关系、该遗迹对东魏北齐邺南城外郭城的探寻能够提供怎样的线索等,均需要下一步探讨。目前,邺城考古队最紧迫的工作是如何科学、全面地保护和整理这批珍贵文物。 据悉,由于出土佛教造像表面的色彩保护、金箔装饰加固、碎块拼接缀合等工作非常艰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针对这批文物的特性,制订详细保护方案。(完)

佛教雕塑造像赏析

佛教雕塑造像赏析 北齐时期 博文中展示的是北齐时期的“佛教雕塑造像”。北齐时期以双身像大量流行最具特点,除了前期出现的双佛坐像以外,双佛立像、双菩萨立像、双思惟菩萨半跏像都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品种。这时期单纯背屏式佛像几乎不见,以透雕缠龙菩提树作为背屏却非常流行。佛像一般头形较圆,肉髻低平,甚至有些肉髻下缘界限都不十分明显,与头浑然成为一体。肌体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般多注意体量和曲线,并不强调肌肉的力量感。前期单一的袈裟披裹样式被打破,主要有圆垂领式、袒右式等,这两种袈裟均雕刻双重边,表示佛像身穿两层衣。还有一种袈裟特地将上衣斜披,直接露出覆右肩顺胸垂下的中衣。单体菩萨立像仍保留背屏样式,大致以天保末期为界,前期与东魏后期造像极为相近,只是面庞较为丰满,衣纹更加贴体,线条流畅,动感性更强。帔帛两端搭在双臂折回的样式,也逐渐被直接绕双臂垂下的样式所取代。后期装束变得更加简洁,刻意突显菩萨身躯的线条,头戴宝冠叶瓣较散,宝缯呈波浪状绕冠叶上下内外穿梭,两侧冠叶雕圆环,宝缯从内穿出直接垂下,过去宝缯扎结扇形的样式逐渐减少不见。帔帛挎肩一端经过腹前,穿过对面肘部垂下;另一端下垂绕膝上搭在前者帔帛

下垂、再绕膝上折穿过对面肘部垂下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样式。另外早期曾一度消失的帔帛挎肩垂至膝部上折缠臂下垂的样式也重新流行起来。帔帛上面的褶纹逐渐简化甚至变得完全光素的一小窄条,部分造像用绘画的方法代替雕刻来处理菩萨身体上的纹饰,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糙。 北齐佛石像 (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释迦佛石像(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力士石像(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石佛像 (上海博物馆藏) 北齐佛像石碑 (上海博物馆藏)(第六集)" alt="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第六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243806075.html,/DownloadImg/2018/01/1908/ 122298100_6_20180119081910667" width="517" height="69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text-align: center; display: block;"> 北齐观音菩萨五尊像 (山西博物院藏) (第六集)" alt="参观山西省博物院(第六集)"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243806075.html,/DownloadImg/2018/01/1908/ 122298100_7_2018011908191110" width="517" height="690"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 夏名采 山东青州市博物馆研究员 山东 262500 内容提要:青州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今山东地区佛教文化的中心。青州龙兴寺的佛教造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逐步走向完美和接近现实,有着极强的地方个性。 关键词:青州 龙兴寺 佛教造像 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出土之后,在全国及全世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有的学者称这一发现为中国本世纪佛教美术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这批佛教造像出土以后,在国内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认真而细致地整理。经过二年多的努力,有一部分造像已恢复了当年的英姿。现在,这批造像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从这些造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那种与众不不同的特有风格,这就是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山东地区以青州为中心的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这些艺术特色在各个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了青州为中心的佛教造像艺术逐渐演变、逐渐完美、逐渐接近现实生活的发展过程。 一 北魏晚期造像的艺术特色 目前展出的北魏晚期造像数量不多,且以背屏式造像为主,单体圆雕造像较少,这也正是龙兴寺出土的这批造像的一个特点。但从这批造像中,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出她那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永安二年(529年)韩小华造像,是一件有准确记年、准确造像人的造像,在造像左侧有四行题记: 永安二年二月四日清信女韩小华 敬造弥勒佛一躯为亡夫乐丑儿与 亡息 兴 奴等后己身并息阿虎愿 使过度恶世后生生尊贵世世侍佛 这件弥勒造像螺形高髻,面相清瘦,眉目清秀,面部微笑,其面肌、五官生动而自然,褒衣博带袈裟和长裙下摆略向外侈。二胁侍前额梳留三圆形发饰,面相与弥勒相同,披帛从双肩垂下至腿部后上卷至肘间,再飘然下垂。综观此件造像,给人以“秀骨清风”的感觉。而这件造像的三尊均立于覆莲基座之上,又与以后的造像有着明显的区别。 与韩小华造像相近的另一件背屏式造像,则更可代表青州地区北魏晚期造像的艺术特色了。这件背屏式造像顶部已残,但三尊像保存极为完整。其本尊的螺形高髻极为 ? 7 9 ?

佛教文化与丝绸之路最终版

佛教文化与丝绸之路 摘要:自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洛阳起,弘扬佛法的僧人们便开始了他们的使命,他们不仅翻译佛经、弘扬佛法、还带来了佛教的音乐。洛阳也对佛教的传入采取了回应,东汉白马寺的建立是佛教入中国之始,三国时期,西行第一人朱士行的沿丝绸之路的求法行为则是对佛教的更深入的探索,不仅把《大品般若经》带回了洛阳,还激励了后代的求法者,如宋云与惠生等,他们都完善了佛教文化。而佛教的音乐也与洛阳的民间乐曲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音乐。 关键词:佛教、洛阳、白马寺、朱士行 佛教起源于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他成佛之前是古印度的王子,在他29岁时有感于人生老病死的烦恼,遂离家苦修,最后达到三觉圆满,成为了佛教的创始人。 佛教自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中国,自西向东传播,先传入我国的新疆地区。在东汉初年,佛教正式传入洛阳。从东汉建都洛阳开始,洛阳就成了僧俗各界沿丝绸之路西行的主要出发点,也是西域各国各地僧侣沿丝绸之路东来的主要目的地。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商业贸易之路,商人们从洛阳出发,沿着丝绸之路进行商业贸易。同时,它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道路。一些弘扬佛法的僧人们跟随着返程的商人们来到洛阳。他们不仅带来了佛经和佛法,还带来了佛教音乐。

佛教的弘法僧人大多都是抱着不辞辛劳、奔赴亚洲各地传播宗教的目的,他们为了保证长途旅行的安全,采取了与商人们为伍的可靠方法。有些商人,受到弘法僧人传教的影响,也产生了信仰,从而成为了一名传教者,这些都加速了佛教的传播,因此洛阳佛教文化在当时比较繁荣,且与丝绸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佛教的传播开来,那些行踪不定的弘法僧人以及浪迹天涯的游方僧人,也就安住下来,寺院也开始被建立。“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教入中国之始。”(摘自中华书局出版,周祖谟的《洛阳伽蓝记校释》第150页)永平七年,汉明帝因夜梦金人,后询问大臣是何含义。在得知是佛教内容的含义后,他派遣中郎将蔡喑、秦景、博士王尊等18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蔡喑等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与之东归。永平十年回到洛阳,并将所得佛教经卷,用白马驮回,汉明帝建精舍供他们居住,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寺院-----洛阳白马寺。这是佛教在中华大地繁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对佛教文化在东土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两汉章》) 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洛阳,一些佛教高僧在洛阳习得佛法后,想要追求更高境界的佛法。这便要求他们西行求得佛教真经,以便参透佛法。 为了求取真经,这些高僧跋涉在丝绸之路上,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三国时期的高僧,法号八戒,生于河南颍川(今禹州)的朱士行,便是西行求法的第一人。

中国古代雕塑(一)

中国古代雕塑 第一节中国古代雕塑概述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雕塑艺术之林中独具风格。中国原始雕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融会进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其中,“石之美者”的玉石更成为人们雕刻的主要材料。更引人注目的是陶塑艺术。陶器的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在陶器制作中,创造出无数精美的艺术品。 夏代晚期和商周,青铜成为雕刻艺术的主流,中原地区的各种礼器以及四川等地的青铜立体雕塑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秦汉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出现的第一高峰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它们共同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中国和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布,佛教造像渐渐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中国雕塑艺术达到了历史的颠峰。唐代佛教造像将宗教的神秘庄严与世俗的审美标准完美地统一起来,菩萨像的塑造姿态优雅,富有人情味。宋代的雕塑的题材更接近于民间的日常生活。元、明、清中国雕塑进一步衰落,但民间的充满生活情趣的雕刻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二节俑的制作工艺与艺术造型 俑是为了改变活人殉葬风俗而出现的替代品。秦汉时期,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的霍去病墓前石刻以及两汉的陶俑艺术并称为“秦汉雕塑之三绝”,他们奠定了秦汉雕塑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秦兵马俑采用的是模制和手塑相结合分段制作的办法,先用模具作出身坯部分,用至少几十类模具作出大量与头形相近的头坯,然后分别对泥坯细部进行手塑处理,塑成互不雷同的头型,装贴订制的耳朵、头、发、帽子、嘴、胡子等。制作的材料为灰陶,质地坚硬细密,陶胎空实合宜,烧制成型后,再对其进行着色装饰。 秦俑艺术给人的最突出的感受是它采取了高度写实的风格,力求逼真地表现对象形体,并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例如,将军俑是手持宝剑凝视远方,显得刚毅沉着;射手俑握弓搭箭,有跪有立,目光炯炯有神,显得机警灵活;驭手俑手握缰绳,精神抖擞。秦始皇兵马俑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再现了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历史场面。 霍去病墓前现存的石刻有立马、卧马、卧虎等十四件。另有《左司空》、《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题铭刻石等作品。这批大型石刻,均用花岗岩雕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划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而不作过多的雕镂,从而加强了整体感和力度感,显得古朴浑厚、沉雄博大。 汉代随葬用的小型雕塑和俑的使用十分频繁。与秦俑相比,汉俑的题材更加广泛,生活中的仓、灶、井、屋、猪圈以及坞堡庄园等等均是汉俑中常见的内容;武士、庖厨、哺乳、献食、劳作、说唱、奏乐、舞蹈等等,均是俑中的大项。就风格而言,西汉俑总体上单纯、朴素,东汉俑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对喜悦神情的表现尤为出色。 第三节佛教造像的传入和历史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佛教神像的塑造大大促进了雕塑对人物

青州物质文化遗产

青州物质文化遗产——仰天山 一、仰天山概况 青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市,从古到今有不少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建筑遗产在此建造,其中仰天山就是非常有名的一座山。仰天山位于山东青州城西南46公里处,青州市王坟镇与庙子镇交界处,主峰海拔834米,最高峰摩云崮海拔848米,,面积2.1平方公里。因罗汉洞(千佛洞)有天窗,“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而得名。正是因为它独有的景色和历史文化价值2000年2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仰天山为国家森林公园。 仰天山的自然风光优美,其中由翠谷、峭壁、秀水、寺院、碑林、幽洞、九龙盘以及灿若锦缎的漫山红叶所构成的“仰天风光”,构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山水画,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客。一年四季,这里有赏不尽的风光,看不完的景致,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初春,草木吐绿,生机勃勃;酷夏,绿树成荫,泉水清洌;金秋,满山红叶,果实累累;严冬,层峦叠嶂,银装素裹。 仰天山地貌特殊,有神秘莫测的溶洞、高俊奇险的山崖和千奇百怪的洞穴;仰天山的美丽和神奇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千百年来留下了大量人文古迹。使这座山在具有优美风景的同时又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让我们从它的自认景色说起。 二、仰天山历史文化遗迹 1、罗汉洞 俗称千佛洞,古名白云洞、又名太祖洞。洞阔数米,深60多米,

高30米。洞内南壁上有佛龛四排,过去供奉着北宋“应真造像四十八种”。洞顶南侧有一天然石隙,仰可见天,仰天山即因此而得名。每逢八月中秋午夜,银盘似的月亮透过石隙将光亮洒满洞中,形成著名的临朐八景(古代这里属临朐县)之一“仰天高挂秋月圆”。此地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仰天山孕育了佛教文化,这可以从它的千佛洞中看出来。史。洞顶有一个天然石隙,仰头可以见天,每年中秋节可以从石隙看到月亮,但由于受地球与月球运行轨迹影响,只能在甲子年看到全月。届时耀眼的月亮塞满洞口,高峻的洞壁上一片银白,景色十分壮观,古人有“仰天高挂秋月圆”的诗句称赞这一美景。因为这景色只能60年见到一次,显得尤其珍贵。 2、观音洞 俗称“隔山照”。过去洞内石壁上有一面“古镜子”,平明如镜,光可照人。每逢月明之夜,寺院及其周围的山峦树木全部映在镜中,煞是好看。《仰天山记事》载:“不知何年,诗人题刻其上,遂不能照全。”只可惜由于千百年来游人手杂,早已镜毁景灭,如今人们已无缘观赏这一奇妙的景致了。据说钟羽正曾在此设铁索,供人攀援,今亦不存。 3、仙人洞 在观音洞南,虬松倒挂,悬在峭壁中间,翠柏掩门,人莫能攀。相传古代有悬空的木质栈道与观音洞相通,寺内的一位有名望的长老圆寂前入洞坐化,走一步拆一步,从此路绝。如今,峭壁上空留一行排列整齐的座窝儿,似乎为上述传说的佐证。

雕塑作品分析整理

中国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内容分别是陵墓雕塑(包括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室随葬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内容的雕塑。 著名的佛教造像雕塑家有东晋是的戴奎。 唐代著名雕塑家有杨惠之,被称作“塑圣”。 四大石窟及其特点。 佛教雕塑各时期特点: (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真实的反映了各个时代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审美取向。) 早期佛教雕塑的手法明显受印度影响。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第20窟主佛,创造于北魏初年,佛像面部菱角分明,平直的鼻梁与额面成为一体,鼻子向侧面和下面的转折也概括平直,整个神像显示了庄严、肃穆、超人的美。而创作于北魏后期的陕西天水麦积山石窟23号窟中的佛像,造型手法明显趋于圆润,额部与浅浅的眼窝转折关系淡化,消除了眉梢的表现,鼻子圆鼓,嘴的造型更趋向于写实,明显接近了汉人形象的特点。 罗汉形象进入中国,就穿上了汉式僧衣。宋元之后,罗汉的形象越来越平民化,明清时期的罗汉雕像逐步失去了早期神像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象,吸引我们的已经不是神像的“神性”了,而是人像的“神情”了。 课本中涉及的石窟年代: 北魏初年的大同云冈石窟;北魏后期的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唐代的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主要雕塑作品及其年代: 三星堆青铜面具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是上个世纪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9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单。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人面具,共出土人面具20余件,分大、中、小三型。这些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5课《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案 班级:主备:预计使用日期:2014/11/ 使用者: 课型:新授课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都护:官名,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都护府: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1

自主导航:(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含义: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困难: ;结果: 。 3、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 ;时间: ;结果: 。传入中原的新物种: 传入西域的技术和物品: 4、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时间: ;政府: ;职权范围: ;意义: 。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三、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出使大秦;大秦使者来访时间;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 二、思: (一)合作探究 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