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

第十一章唐代古文运动

今天开始学习唐代的古文运动,将依次分析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和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愈、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在开始学习主要容之前,我们将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古文”。

古文作为一个文体概念是中唐愈时才产生的。唐以前虽然有古文这个概念,但它的涵与、柳等人所使用的古文完全不同,它分别指以下三种东西:一,指以前遗留下来的文字,这是古文的本义;二,司马迁又把古文用来指称古代的典籍文献,《太史公自序》说:“年十岁,则诵古文。”三,汉人常把所发现的“壁中书”称为古文,以区别于流行的今文。

柳的古文是同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的概念,其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运用灵活,不像骈文那样要求对偶、辞藻、音韵和典故。因为这种新兴的文体恢复了先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它为古文。

第一节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散文自身发展的规律都有深刻的在联系。

(一)古文运动是借助于儒学复兴运动的旗帜而发展起来的,而儒学复兴运动的产生又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阶级变动的结果。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事实上已割据的状态,强藩名为王臣实为敌国,疆土、甲兵、政令、赋税各自为政,朝廷基本上失去了对各藩镇的控制。唐宪宗虽然取得了对藩镇用兵的暂时性胜利,但骄兵捍将的实力并未真正瓦解,不久藩镇变乱又起。晚唐人甚至认为“与其闭门作天子,九族涂炭,不若开门作节度使用使,终身宝贵无忧。”(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六)肃宗、代宗、德宗都是暗弱昏聩的君主,任其宦官、奸佞和各地藩帅暗中勾结,朝官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纲纪混乱,政出多门。唐王朝统治下的人民更是“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旧唐书》卷一二三)但是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经济仍在不断地发展,晏理财使江南财富直抵关中,炎改用两税法使国库收大增,国家的统一和强盛是上下一致的要求。政治上的统一必然要求意识形态的统一,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一些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积极地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树起从尧舜、周公、孔子到汉以后的道统,他们首先要求在思想界天下只此一家,古今相承一脉。因此,以愈为代表的儒学复兴思潮,是一次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思想运动,很快得到了庶族士人的响应。大家明白,对儒学君臣父子社会秩序的动摇,对“夷夏之大防”种族界限的混淆,就意味着大唐帝国的瓦解与崩溃。愈写了《原道》等论文排斥释老,重申儒家之道,力图恢复以孔孟为正统的思想体系。大力宣传孔孟的儒家道统,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远不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因而自然要求掀起一个以文风、文体为主要容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的联系,就体现在愈文道合一的主里。为了宣传儒学必须进行文风、文体改革,而文风文体改革又要以儒家之道作为指导思想。

(二)古文运动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在经济、政治、军事各个领域全面掌权的世俗地主阶级,对封建社会前期门阀贵族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趣味的扬弃。中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折,世俗地方取代门阀贵族,日益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统治地位。“将军武之子,于今为庶为青门”(杜甫《丹青引赠将军霸》),世俗地方由初唐入盛大唐而崛起,经中唐到晚唐而巩固。跟六朝以来以玄学为其思想基础的文学艺术不同,以中唐文学家、艺

术家和诗人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后期文学艺术要求以儒家之道为哲学基础。他们在诗歌、散文、书法各个艺术领域猛烈地抨击前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趣味,认为诗歌诗歌“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齐梁及隋,众作等蝉噪”(愈《荐士诗》),“晋宋以还,得者盖寡。------至于梁间,卒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白居易《与元九书》)对“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骈文也心生厌恶,希望创造一种容充实而又富于表现力的新文体,要求在比较通俗和具有规的形式中,表达本阶级的思想感情和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这与他们逐渐讨厌王羲之父子那潇洒妩媚、婀娜多姿的草书,转而欣赏颜真卿“稳健而利民用”的浑厚刚健的楷书有着相同的心理根源。与书法要求稳健朴实而便于书写,诗歌要求“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相一致,散文创作也要求“文以载道”、“文从字顺”,以灵活的散行单句表现充实的容。这是以世俗地方为核心以儒家道统为思想基础的新美学观念。

(三)古文运动的产生也是我国古代散文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散文由先两汉的质朴逐渐走向东汉六朝的华丽,由形式自由的单句发展为形式严整的排偶,本来是文学走向自觉的一种的进步,但到后来把形式美强调到了极端,成了表达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束缚。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又不断向骈文提出了挑战。

(四)柳以前不少人从创作和理论上为古文运动的兴起作了充分的准备。如初唐四杰、子昂,盛唐的萧颖士、华、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人,从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为新兴文体的出现作了可贵的探索。

第二节古文运动的理论主

古文运动是中唐由、柳倡导的关于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因为这个运动的宗旨在于恢复先两汉的古文传统,所以后人称之为古文运动。这次运动在倡导者们系统明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古文运动的旗号虽然是复古,但它的实质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散文进行改造和革新。

古文运动的理论包括文学和文体两个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但对文学的见解通常是通过对文章的阐述表现出来的,对文体的理解要比对文学的理解深刻和丰富。理论的主要容包括文章容与形式的关系、散文家的人格修养、创造新型文体的途径和方法、对文章语言要求。

(一)首先确立了文章的形式与容的关系:“文以明道”。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是古文理论的基本前提。愈反复申述自己关于文与道的观点:“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生书》)文道兼备而道为主宰,如果把它理解为对文章形式与容关系的规定的话,那么,愈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愈虽然在理论上把道解释为传统的儒家之道,但在具体阐述时却将道规定为封建等级和伦理,尽管他的创作常常冲破这种腐的见解,可是作为古文运动的指导思想不能不影响运动的成就。当然,文以明道的进步意义是明显的,强调充实的文章容,反对浮艳雕琢的末流,这个口号对于大多数世俗地方文人来说肯定是有号召力的。

(二)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这是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强化容决定形式的主,认为文章形式是作家人格气质的外化。愈认为:“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竣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答尉迟生书》)柳宗元在《送豆卢秀才南游序》中也讲到修养问题:“君子病无乎而饰乎外,有乎而不饰乎外者。”愈还强调作家创作时要有气势和力度:“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翊书》)

(三)在主文以载道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文章应表现真实的思想感情,认为文章必须“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不能为文造情无病呻吟,并提出了著

名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命题,同时他还认为:“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四)认为创造新型文体的途径在于广泛地学习先两汉丰富的文学经验和高度的写作技巧。愈的《进学解》一文反映了他广泛的师承:“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柳宗元也认为应从古代的丰富遗产中汲取创作经验:“博如庄周,哀如屈原,奥如孟轲,壮如斯,峻如马迁,富如相如,明如贾谊,专如雄”,都应广泛地涉猎的细心地品味。

(五)要求作家从词汇和语言两方面进行文学语言的改革。词汇应该“惟言之务去”——语言必须新颖生动,语法应该“文从字顺各识职”——文句必须准确流畅。这两方面是相互补充有机统一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个性,又要符合散文的语言规则。总之,创造一种融化古人词汇而又有表现力的语言,并在这种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自由、流畅、散行单句的散文形式,这是文体革新的重要容,也是古文运动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愈字退之,原藉孟州河阳(今孟县)人,但由于父亲在外地作官的关系,他可能出生在今天的市。至于他常自称昌黎(今省义县)人是指郡望而言,昌黎姓为海望族。

他父亲仲卿曾官铜鞮(di)县(今省沁县)县尉,安史之乱时调任武昌县令,白《武昌宰君去思颂碑》说,促卿是一个贤明能干而又有政声的地方官吏。仲卿有三个儿子:长子会,次子介,季子愈。次子早夭,会是当时德才兼务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愈三岁时父母先后去世,靠会兄嫂抚养成人。会受到政治牵累贬官韶州(今省市),两年后会也逝世,会在嫂夫人的带领下读书求学,他在中年时曾说:“仆少好学问,自五经以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贞元二年十九岁的愈去长安应试,连考三次都名落三,在长安考进士的五年期间,他为生活所迫写了不少阿谀奉承的文章。贞元八年才以第十三名中进士。后来愈广泛结交文坛上的新秀,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

他在哲学上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来排斥给当时社会构成危害的道教和佛教,自己以儒家道统的传人自居。不过他的哲学思想在理论上比较粗糙贫乏,其思辩力远比不上他运用语言的出色本领,宋代的进学家曾批评他“因文害道”。他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尤其是散文家和语言大师活在人们心中的。轼对他的散文成就、承续道统、忠君爱国等历史功绩和道德文章推崇备至:“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文公庙碑》)但轼对愈的哲学思想在理论上的严谨却不以为然:“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其为认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其距、墨、佛、老甚严,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愈论》)理学家朱熹甚至说他“只是要作好文章,令人称赏而已”。(《朱子语类》)清人田北湖更说“事理不辨,学理不精,发为文章,已弗能达,况根柢浅薄,有文无质哉?”(《与某生论文书》)当然田氏又说得太过了。

愈极力维护国家的统一,晚年曾孤身去镇州叛军王迁凑军中,向叛军说统一的大义;他僻佛、道的勇气也令人敬佩,元和十四年谏宪宗迎佛骨险些掉了老袋,他在《左迁至蓝关示侄湘》一诗中说:“一封朝奏上九天,夕贬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害,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文的艺术风格

过去有人以“潮海”喻文和文,意谓文气势澎湃,文汪洋浩瀚。自唐至清都有人把文比

为江河,唐皇浦湜说文“如长江秋清,千里一道,冲飚激浪,瀚流不滞”(《渝业》)宋洵说“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翰书》)。清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昌黎之文如水,之文如山。”这些评论都肯定文的气势很盛。

如果说意境是中国诗论的核心,那么,文气则是中国文章之所以为文章的在本质。许多历史著作、学术论文、书信、奏章等,都被人们当作文学散文来读,其关键就是这些文章有气势,愈大多数散文也是应用文,不少代表作品甚至是没有任何形象的议论文,之所以为人称道也主要在于其“气”。

说到文气,在五四运动以前被文论家们说得有些玄乎神秘。因为文章的气势神韵只有凭感受印象才能把握,古人对文章气势神韵的感受比我们细腻些,读惯了现代散文的青年,已经很难领会文章的气势神韵了。今天我们只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小品文称作文学作品,史书、书信、论文和其他应用文都属非文学作品,原因是它们缺乏形象。既然形象成了判别文学散文与非文学散文的标准,我们读散文就不需要诵读而只宜默读了。默读比诵读更容易感受形象性,而且现代散文的节奏感也不强,即使诵读也缺乏音乐美。古人以文气作为文学散文的准绳,文章的气势只有在诵读时才能领会,清朝桐城派散文家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尺牍·与硕士书》)为什么要“放声疾读,又缓读”,才能领会文气呢?因为文章的气势不是通过形象而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所以桐城派古文家主因声求气:“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是矣。”(裕钊《答吴至甫书》)文章的“声”又是在字词中体现的,所以要分析“声”就须进而分析字词。我们先分析虚词的运用。

(一)虚词

汉语中的虚词与英语中的虚词不同,后者重在表达意义和语法结构,前者虽然也表达意义和语法结构,但重点是表达文章的语气。古诗中的抑扬通过平仄来表现,古文中声调的抑扬则通过虚词来表现。近人淇在《助词辨略自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虚字实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吴越。”古人写文章不分段不标点。只靠感情的起伏来组织结构,虚字在表达感情抑扬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以《杂说》之四为例来谈愈散文的文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通过一则历史典故,抒写作者怀才不遇的委曲和沦落不偶的感伤,对英雄和天才被社会埋没和扼杀提出强烈的控诉。作者的感情虽然悲切哀怨,文章却气盛词壮,矫健挺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不是转折而是顺承而下,语气很轻。课本上用分号

是不妥的。如果把四句放在一句,语意就正好相互反对。“然后”不是指时间的前后关系,而是指逻辑的前后关系,伯乐是千里马产生的充分条件——有伯乐才能有千里马。清刚己说:“将通篇主意一笔揭明。”鼐也评说:“一句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字作连词

用时可以顺接也可以逆接,此处是逆接,通过转折掀起波澜,语气重。)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故”——因为,承接上说,“虽”表示

让步,退一步说,“只”肯定唯一的结果,“也”表示否定句判断句。这几句仔细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原因,连用四个虚词使语意很慢、很缓、很轻。刚己评说:“此段反对起句,言无伯乐则无千里马,意较浅,笔较轻。”首句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无伯乐则无千里马。)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

之------者,使用权句子语气拖宕,使语气纡缓,“或”,或然,也许,表示其数目不是绝对的多少,语气缓而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句子很绵长,语气也很纡缓,“也”在此只表示一般说明性的判断,说明原因,句子绵长,语气和缓、轻徐。这几句是抑,也即为感

情的扬——爆发蓄势,可以说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在经过感情的压抑、

语调的轻缓之后,重笔提起;“是------也”把对千里马的同情和赞叹突显出来,“虽”字“折笔以取遒劲之势”;连用三个“不”字奔腾而下,三个句子都短峭,语气转急,“且欲”又在上句“虽”的基础上更折入转进一层,加深了“不可得”的感慨;“安------也”将这一长句的意思一齐收尽,强烈的反问语气沉着痛快,语气急、重;句末不用疑问词“乎”而用偏于肯定语气的“也”表示反问,更加重了论辩的力量。刚己评此段说:“此段发明无伯乐则无千里马之故,意较深,笔较重。”)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不

以”、“不能”、“不能”,三个句型相同的否定排比句式,“纯用逆笔喷薄而出”(刚己语),也就是从反面突然爆发,陡然而来,感情又急又陡;“而------之”中的“而”用作连词,连接两个动作,“之”此处用作批示代词,代指千里马,用“而”字连接两个动作,语气快、急,“天下无马”没有用语气词“也”,这是个判断句,根据古代汉语的要求,本应在句末加“也”字,作者之所以只用光秃秃的四个字,活画出了鞭打马者的简单、愚昧、颟顸和无知的神情,

语调含讥带讽。)鸣呼!其真无马邪?(“鸣呼”用轻轻摇曳之笔表达出哀惋、叹息之情,“其

------邪”是一种感叹、拖宕的语调,既有惋惜之情又有讥讽之意,语气缓而轻。刚己说:“前文语气过于峻急,故用宕漾之笔以疏其气。”前几句语气过于陡急奔腾,如果一味地又快又急,到后来就会因疲倦而失去力量,所以又用感叹摇曳之笔,将感情的怒涛轻轻压一下,为

下一次感情的高潮到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也”在此表示肯定的判断,对所肯定的事

不容置疑,毫无商量的余地,斩钉截铁,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笔力千钧。此句既反驳上句又收尽全篇,语气狠重。“也”字的这种用法在先两汉散文中常见,如《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当然“也”字的常见用法是解释原因。重复地使用“其”字,前者表示反诘,后者表示肯定,一问一答,排比整齐,简劲有力。)第三段进一步申论无伯

乐则无千里马,写愚民对千里马的扼杀和践踏,语气愤激狠重。

这篇只有一百五十一字的短文,行文像潮水一样波涛起伏,忽抑忽扬,笔力健举,气壮词盛。它的抑扬之气当然是通过多种因素来实现的,但虚词起子很大的作用,古文在骈文之后重新又恢复了虚词表达语气的功能。在论证方式上取其逆势,也就是说正面提出问题,从反面进行论证,(有A则有B,无A则无B,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论证时则说:没有A 则没有B,没有前提则没有结果)所以行文用峭折之笔,以逆笔取势,恰好表现了作者的愤激之情,加之否定性的排比句喷薄而出,增加了文章的波澜气势。

接下来再讲一篇他的代表文章《师说》:

议论正大文气浩瀚——析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之学者必有师”中插一“必”字,语气斩绝不可移易,这是统摄全文的中心论点,下文都是从正反两方面围绕它展开的。“古之学者”不仅指青少年学生,也包括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那么师是什么东西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师”这一主语后面加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表示判断,这是古代判断句的典型结构,“所以”的“所”字为指示代词,“以”是介词,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意思是:行为所发生的处所、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如“彼兵者,所以禁暴徐害也”。这一句指出师的作用和性质。“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句承“解惑”说,因为人人有惑,所以离不开“师”,“者”为语气词,“其”为指示代词,原意是“那,那些”的意思,这里指那些疑惑的问题。“生乎吾前,------师之所存也。”这一句承“传道”说。“道之所存”中的“所”字是代词,通常用在一个及物动词前面表示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所------的人”或者“所------的对象”,指代的是行为的对象。由于它与动词结合带有名词性,所以能被定语修饰,如“须臾之所学”、“群之所为”、“道之所存”等。

这一段是提出论点,并从正面进行论述。文章的气势很盛,如长江狂潮一气直下。在语言技巧上使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种句法像快马注坡不可抑止。大量排比句和对偶句的使用,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文气充沛旺盛。

第二大段以“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领起,使文思陡转急下。它在文中像一座陡立的奇峰,将上文的狂潮拦住,使文章掀起一道波澜。这一声唱叹又使一二段转接无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连两个长句,文气浑灏流转。语气词“也”字的运用,使全句顿宕咏叹。接着分三层对照来写。第一层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以至贵者形今人之不从师;第二层用为自己的子弟请师而自己本人不愿从师对比,以不从师者自己行为的矛盾来指出不从师的荒谬;第三层又用巫医乐师与“士大夫之族”对比,以至贱者形今之人不从师。文中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对偶句式,在重重对比之中展开论证,对比手法让是非黑白分明,使句式整饬庄重,给文章带来了力度,但对比排偶多了又容易造成句子的呆板滞重,为避免这种情况,作者每一个对比的语言形式都有变化,第一层对比最后以委婉的问句结尾:“其皆出于此乎?”“其------乎”结构的疑问句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第二层对比的结尾是一个判断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把话说得斩钉截铁;第三层对比结尾则以感叹句作结:“今其智乃不及此,其可怪也欤!”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对论敌表示了鄙夷蔑视。从委婉的疑问、肯定、感叹,一次比一次肯定,加强了文章论辨的逻辑力量。又如第三层对比上下句都是散句,间以“位卑则足

羞,官盛则近谀”的骈句,既收束上文形成警策,又逼出下文“呜呼”的嗟叹,随势再以散句泻出贵不及贱“其可怪也欤”的感叹,文气淋漓酣畅。骈句在这一层起了凝结的作用,形成放——收——放的节奏,它在文中像狭口,上游的奔腾激流至此一束,然后再破狭口而出,造成文章的浩然之气。

第三大段又以圣人的言行为例,论述“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所从为师者都不及圣人,但孔子仍然师事他们,文章就此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最后一段交待作文之由,但重要的是一方面树立一个“不拘于时”的榜样,与“今之众人”形成对照,一方面点明“嘉其能行古道”,又与篇首“古之学者”相应。更可注意的是两次提到“余”,公开犯众忌抗颜为师,拔俗超群以开宗立派者自居,自有一种倔强傲兀意态在。文气至末未尝稍衰。文章的中心论题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又围绕这一点推演出第二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这二点为总纲,先以事理上正面阐述“学必有师”的道理,再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批驳在师道这一点上三种错误态度,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层层剥笋,深入到问题的实质,最后又通过历史上圣人的实例,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连圣人就从师,古之学者谁还没有师呢?论述的过程是正——反——正。

(二)句型与节奏

骈文的句型与节奏都是固定的,后来的骈文句型凝固为四六句,全文由四字句和六字句交叉组成,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之浦。

这种整齐的句型极尽汉语的声色之美,而且它对平仄的讲究,更使骈文富于音乐美,但这种固定句型和节奏,毫无变化地重复多了也会让人产生单调厌倦感,愈将骈文称为俗下文字,他主用单句来代替骈句,使散文恢复到先两汉的样子,因为骈文过于造作和僵化,不能自如地表情达意。当然,的散文与先的散文决非一模一样,他的散文是在继承的口号下的一种创新,自然愈的散文更不同于今天的白话散文。今天的白话散文通常情况下节奏感很差,我们来看一段周作人的名作《的茶食》开头几句:

“在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岚力的《我的书翰》,中间说起东京的茶食店的点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还做得好点心,吃起来馅和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在分不出各自的味道来。”

我们再比较一下愈的《送董邵南游序》的第一段:

“燕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事长生勉励乎哉!”

文与先散文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吸收了骈文的成果,句型变化灵活而又富于节奏感。他在《与翊书》中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我们现在从句型和节奏两方面分析一下形成愈文章气盛的原因。前面我们说过,“气”是很模糊也很虚幻的东西,只有从语言的各种形式中才能把握它,上节课学了从虚词来领会气,这节课则从句型和节奏来感受它。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说:“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愈十分注重句型的设计,骈文的句式整齐,音节和谐,但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种固定的句型,使全文既缺少变化又没有气势。愈吸收了骈文句式和音节的许多优点,同时又加进古文的自由变化、疏宕流动的特点,交替地运用各种排比句、对偶句和重复句型让文章骈散相间,奇偶相生,文既变化灵活,句子时长时短,时偶

时厅,这样文章自然就显得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了。如《原毁》的第一二段以“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遇己也廉”对比成文,中间用了大量的对偶句。第三段深挖“毁”人者的心理动因,用大量的排比句式行文:“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常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懦者必悦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此段指出诽谤的根源是怠与忌,“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下文专就忌者说而不说怠者,是因为怠便不能修,不能修便畏人修,畏人修便毁人修,怠便忌,忌便毁。段中的语言大多排比成文,连用“不然”、“不然”、“不若是”,使文章气势充沛。

又如《进学解》的第二段论先生的学业、儒道、文章、为人,四层的结尾分别用“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先生之于不人,可谓成矣”,使句式显得既疏宕又整齐,在层层向前推进中文气就像潮水一样汹涌澎湃。又如《送愿归盘谷序》也是连用“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为”、“大丈夫不遇于遇时者之所为”和“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的小人之所为排比而下,真的像排山倒海,波澜壮阔。洵说文“如长江大河,浑浩如烟海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上欧阳翰书》),实在是既准确又形象。

愈常常在浑灏流转的长句中穿插许多短句,他的语言既短峭有力又波澜浩荡,如《柳子厚墓志铭》的第四段: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三)结构布局

愈行文很讲究章法,仅就开头而言,或者以重笔陡然而起,文章显得壁立千仞,如《送董邵南游序》以“燕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开头,《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以“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群马遂空”开头;或者在结构上层层深入,如《原道》开头从仁、义、道、德四个畴的定义立论,然后一层层说开去,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儒家的道统,文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大师,他一生力去言,一方面从前人的语汇中推出新,一方面又从当时的口语中提炼新词,创造了不少新颖生动的语汇,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成语中有几百个是愈创造的,它们仍然富于表现力,如“坐井观天”、“入主出奴”(《原道》)、“摇尾乞怜”、“俯首帖耳”(《应科目时与人书》)、“面目可憎”、“垂头丧气”(《送穷文》)、“动辄得咎”、“佶屈聱牙”(《进学解》)等。

第四节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

柳宗元字子厚,原籍河东(今省永济县),因柳家世代在外做官,便在长安营置了住宅和产业,柳宗元于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出生在长安家中。宗元的父亲是一名中下级

唐代古文运动

第十一章唐代古文运动 今天开始学习唐代的古文运动,将依次分析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和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在开始学习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将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古文”。 古文作为一个文体概念是中唐韩愈时才产生的。唐以前虽然有古文这个概念,但它的内涵与韩、柳等人所使用的古文完全不同,它分别指以下三种东西:一,指秦以前遗留下来的文字,这是古文的本义;二,司马迁又把古文用来指称古代的典籍文献,《太史公自序》说:“年十岁,则诵古文。”三,汉人常把所发现的“壁中书”称为古文,以区别于流行的今文。 韩柳的古文是同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的概念,其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运用灵活,不像骈文那样要求对偶、辞藻、音韵和典故。因为这种新兴的文体恢复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它为古文。 第一节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散文自身发展的规律都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古文运动是借助于儒学复兴运动的旗帜而发展起来的,而儒学复兴运动的产生又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阶级变动的结果。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事实上已割据的状态,强藩名为王臣实为敌国,疆土、甲兵、政令、赋税各自为政,朝廷基本上失去了对各藩镇的控制。唐宪宗虽然取得了对藩镇用兵的暂时性胜利,但骄兵捍将的实力并未真正瓦解,不久河北藩镇变乱又起。晚唐人甚至认为“与其闭门作天子,九族涂炭,不若开门作节度使用使,终身宝贵无忧。”(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六)肃宗、代宗、德宗都是暗弱昏聩的君主,任其宦官、奸佞和各地藩帅暗中勾结,朝官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纲纪混乱,政出多门。唐王朝统治下的人民更是“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旧唐书》卷一二三)但是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经济仍在不断地发展,刘晏理财使江南财富直抵关中,杨炎改用两税法使国库收大增,国家的统一和强盛是上下一致的要求。政治上的统一必然要求意识形态的统一,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一些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积极地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树起从尧舜、周公、孔子到汉以后的道统,他们首先要求在思想界天下只此一家,古今相承一脉。因此,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学复兴思潮,是一次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思想运动,很快得到了庶族士人的响应。大家明白,对儒学君臣父子社会秩序的动摇,对“夷夏之大防”种族界限的混淆,就意味着大唐帝国的瓦解与崩溃。韩愈写了《原道》等论文排斥释老,重申儒家之道,力图恢复以孔孟为正统的思想体系。大力宣传孔孟的儒家道统,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远不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因而自然要求掀起一个以文风、文体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的联系,就体现在韩愈文道合一的主张里。为了宣传儒学必须进行文风、文体改革,而文风文体改革又要以儒家之道作为指导思想。 (二)古文运动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在经济、政治、军事各个领域内全面掌权的世俗地主阶级,对封建社会前期门阀贵族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趣味的扬弃。中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折,世俗地方取代门阀贵族,日益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统治地位。“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世俗地方由初唐入盛大唐而崛起,经中唐到晚唐而巩固。跟六朝以来以玄学为其思想基础的文学艺术不同,以中唐文

唐代被贬官的诗人及其当时诗作

唐代被贬官的诗人及其当时诗作 唐有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被贬,先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再流放峰州(今越南河内西北)。后一次,是因为他和武后的宠臣张易之兄弟交情不错,张氏兄弟被诛,遭此连累。有“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的诗句,写自己作为京城逐客的狼狈。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绝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的“龙标”即指王昌龄,盖后世称王龙标。这位“七绝圣手”,何事遭贬,据说是性格的傲岸不羁,“不矜细行,谤议沸腾”,且不止一次被贬。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曾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李鄰以平安禄山叛乱为号,带兵沿长江下。后李鄰被其兄其兄唐肃宗李亨击杀,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流放夜郎,半路上到白帝城时遇赦。 杜甫因为没有“文凭”,在长安求官求得很辛苦。安史之乱,他在凤翔追到逃难的皇上,唐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官阶比七品芝麻官还小。回到长安后,就遇到唐肃宗罢免宰相房琯之事,杜甫上书进谏,为房琯辩护,触怒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天涯沦落人”,这“江州司马”就是白居易。此前,他在京城做官,官不大,但也算体面。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朝丞相武元衡被人当街残杀,整个京城为此震动。涉及政治谋杀,没人敢说话,白居易出于正义,写了一封奏章,要求朝廷迅速彻查此事,严惩杀人凶手。于是有人就以越权奏事为名将他告了,白居易也因此贬为了江州司马。 同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的“韩柳”,韩愈也被贬。韩愈是刑部侍郎,京城高官,他是就迎佛骨一事直谏皇上疏离佛教,激怒了宪宗,被贬潮州刺史。那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写在赴潮州的路途,苍凉悲壮。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晚唐的杜牧也曾受权贵排挤,出黄州刺史。《齐安郡晚秋》一诗有“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句,可见心中不平之气。

唐宋古文2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骈文未起之前就有了丽词,从下列哪个方面不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A ) A. 对于技巧的追求 B. 联想 C. 事证 D. 音韵变化 满分:4 分 2. 古文在韩柳之前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不包括(D ) A. 脱离当时的现实生活、与时政有关的新鲜内容 B. 违背了文学自身发展的特点 C. 文章缺乏独创性,只是模仿先秦两汉的文体文风 D. 统治阶级推广意志力不够 满分:4 分 3. 以下不属于散文用典特点的是(B ) A. 采用白描句式 B. 一句一典,必须严加雕琢剪裁 C. 或列举数典,不必为了对偶、平仄而炼词铸句 D. 可详举一典,不限字数,亦不须另取一事与之对称 满分:4 分 4. 今人一般认为骈文起源于(A )。 A. 秦汉 B. 魏晋 C. 六朝 D. 西汉 满分:4 分 5. 唐初修类书与文学相关的目的是为了() A. 骈丽徘偶文章之用

B. 学习行文技巧 C. 革新骈俪文风 D. 研习散文之用 满分:4 分 6. 至(D ),人们开始使用具有文体意义的“散文”概念 A. 西晋 B. 西汉 C. 唐朝 D. 南宋 满分:4 分 7. 骈文的特点不包括(C ) A. 并列的排句,以两句或四句为主 B. 讲求对偶 C. 句法讲求变化多端 D. 用典 满分:4 分 8. 私家著述类散文中,属于语录体散文的是(C )。 A. 《国语》 B. 《荀子》 C. 《论语》 D. 《孙子》 满分:4 分 9. 隋朝王通《文中子》一书模拟B )形式 A. 《孟子》 B. 《论语》 C. 《左传》

D. 《汉书》 满分:4 分 10. 最早有意识地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散体文的,历来认为是西魏的宇文泰、(A)等 人。 A. 苏绰 B. 欧阳修 C. 韩愈 D. 柳宗元 满分:4 分 11. 关于散文的发展,柳宗元曾有一个说法,认为魏晋之文()。 A. 简而野 B. 荡而靡 C. 慷慨通脱 D. 工丽与质野并存 满分:4 分 12. 下列不属于散文特点的是(D ) A. 散文为主,可以杂用一些排偶、对句,但很少用四六 B. 讲究朴素美,不用或少用典故与藻丽 C. 参差错落、抑扬顿锉的节奏,与骈文的整齐不同 D. 古文总体上是追求口语的入文 满分:4 分 13. “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文献(B )中。 A. 刘勰《文心雕龙》 B. 西晋木华《海赋》 C. 韩愈《与冯宿论文书》 D. 刘师培《论文杂记》 满分:4 分

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他创作的文学作品被许多人创作成书法作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与欣赏。下面是整理的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诗词优秀的书法作品欣赏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

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韩愈文学主张

韩愈文学主张 引导语: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下,关于韩愈的文学主张。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 韩愈所主张倡导的古文运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古时的文章,那样反而不利于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而是学习先秦两汉时期散文创作的精华。韩愈人文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说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饰功夫。纵观韩愈自己所创作的诗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雄伟的气势,说理极为透彻达点,逻辑性思维也是极为清楚清晰的。所以唐时的杜牧将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句并称为“杜诗韩笔”,苏轼更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主张文学创作要重视内容的表达,这也被他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韩愈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不讳,率真无比,就是敢于讲真话,这也是同他积极有为的政治素养相关联的。韩愈所创作的《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壮》还有《论佛骨表》都是很好的表现,其中《论佛骨表》更是指出了为官的人不敢指出皇帝过错的事实。这一篇文章还差点要了韩愈的性命,幸亏有人求亲,才降为被贬潮州的结局。 韩愈的文学主张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影响都是巨大的。自南北朝以来的浮华文化,也自此渐渐被抛弃,一股文学清风开始吹起。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韩愈作为一代名家,其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惊世名言更是比比皆是,以下节选了韩愈作品中部分诗词加以赏析。 韩愈的诗风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重要流派,其笔力雄健,

韩愈《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一、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 郯tán(郯城,县名) 苌cháng(姓) 句读dou 聃dān(用于人名,老聃) 贻yí(赠送) 或不焉fou 经传zhuan 从师cong 读书du 不能bu 传道chuan 从容cong 二、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三、作者简介: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

韩愈名篇赏析

韩愈名篇赏析 作者:尘涵| 来源:网络转摘| 时间:2007-02-20 | 【大中小】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幼孤,由兄嫂抚养成人,贞元年间登进士第,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关中大旱,上疏请免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谏迎佛骨事,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提倡仁政,在思想上排斥佛老,倡扬正统儒家思想。在文学上,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所作诗歌多有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特别是在艺术上勇于创新,“以文为诗”,对宋诗影响极大,与孟郊等人被称为“韩孟诗派”。 这首诗是韩愈在德宗贞元十七年七月与李景兴、侯喜、尉迟汾等人同游洛阳惠林寺时所作。诗以开篇“山石”二字为题,其实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纪游诗。诗中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整个游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按照时间与行程的顺序依次写来,既吸取散文游记的写法,又充分择取景面,使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人物动态穿插交错,在游踪历历、情景逼现中融炼出独特的审美意境。结尾四句,通过“人生如此”的愉悦感受表现超脱世俗名利羁绊的

主旨,并以“吾党二三子”点明同游人物,反贯全篇,尤增意趣。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曲江,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在长安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水部张员外籍,指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白二十二舍人,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这首诗大约作于长庆二年,韩愈与张籍、白居易相约同游曲江,白居易却因雨后泥泞未能应约前往,韩愈因作此诗寄意。 这首七言绝句结构甚为奇特,前三句写曲江之春景,后一句寄白居易。雨后轻阴,到傍晚时分雾散云开,春光明媚,繁花千树,景象显然较平日尤为清新明净,而正值春水泛溢,水天映照,别具一番情趣。一个“晚”字,既是晚晴的写实之笔,也是恋恋忘归的情怀表露。三句极写曲江春景之美,正为衬托末句之问,如此良辰美景,君竟爽约不来,岂不可惜?而与首句“晚”字对照,又可见自身苦候时长,委婉地表露出埋怨之意。诗人因游兴之高,所以对友人爽约生出怨惜之情,而无论是诗人的游兴还是对友人的怨惜,都是由曲江景色之美激发出来的,因此,诗写兴情,实为衬景。 【花岛】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这首诗描写一座开满鲜花的江中小岛的美丽景色,却并未正面描绘,而是通

唐宋古文八大家

3000名语文文学常识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宋书》、《南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巍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旧唐书》、《引五代史》、《新五代史》、《宋书》、《辽书》、《金书》、《元书》、《明书》【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

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 出自Wiki 跳转到:导航, 搜索 关键字:多样化|个性鲜明|平易畅达 宋代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后人有“唐宋八大家”之说,而八位古文作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1]。而且北宋的王禹偁、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李廌,南宋的胡铨、陆游、吕祖谦、陈亮等人,也都堪称散文名家。宋代散文作家的阵容比唐代更为壮大。 宋代作家吸取了唐代古文的经验和教训,使古文更加健康地发展。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等人,在古文的章法、句法等技巧和叙事、议论等功能方面,都为宋代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然而唐代古文本是作为骈文的对立面而出现的,韩、柳对骈文颇为排斥,这使习惯于骈文的作家和读者都感到不满,所以古文并没有取代骈文的地位。而且韩愈的古文已有艰涩古奥的倾向,韩愈以后的古文作家因袭了这个缺点。到了晚唐、五代,骈文又重新占据了优势。宋代作家清醒地看到了唐代古文的得失,于是欧阳修等人既采取古文作为主要的文体,又反对追求古奥而造成的险怪艰涩,从而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宋代散文的文体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欧、苏等人并不绝对摒弃骈文,他们的古文注意吸收骈文在辞采、声调等方面的长处,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同时,他们又借鉴古文手法,对骈文进行改造,创造出参用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这样,古文和骈文经过取长补短而各自获得了新的活力。此外,宋代散文中还出现了独具一格的笔记文。这种文体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古文文体解放的重要标志。 散文在传统上具有议论、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在宋代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融为一体,使散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宋代的政论文和学术论文特别发达,从王安石、曾巩到胡铨、吕祖谦,散文的议论功能臻于完善。以欧、苏为代表的作家则更加注意三种功能的融合,加强了散文的抒情性质与文学意味。比如欧阳修的史论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苏轼的亭台记把叙事与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秋声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更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

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着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唐宋文言文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送董邵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北师大《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答案

作业一 先秦散文集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先秦文学中的精华与重点部分,它富丽多姿,犹若满天星斗,构成灿烂的夜空。先秦散文总体上分为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为主的历史散文和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诸子散文,其着作中博大的思想内容,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 个阶层,对于现今的文学写作仍然具有积极地借鉴意义。? 先秦散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众体兼备,百花齐放。就历史散文而言,《国语》、《战国策》为国别体;《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尚书》、《国语》和《战国策》以记言体为主;《春秋》、《左传》以叙事为主。就诸子散文而言,《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孙子兵法》是散韵结合的格言体,《孟子》、《墨子》、《庄子》主要为对话式的论辩体,《荀子》、《韩非子》多为专题式的论说文。二是文、史、哲不分,学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不少作品既是历史学、哲学,还兼备文学色彩。由于作者的思想、气质、政治流派不同,他们的文章便明显的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个性。如:《论语》的风格是雍容和顺;《孟子》则灵活善譬,多辞好辩;《庄子》想象丰富;《荀子》结构谨严,论断缜密;《韩非子》词锋峻削,说理透辟等等。在诸子的作品中,除了哲学和政治观点外,都还广泛地牵涉到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甚至军事学、自然科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三是目的性非常明确。作家首先想到的是实用价值,而不是美学欣赏。在历史散文方面,主要是为了记载和总结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并指导当时的政治斗争。诸子散文有些在于阐述政治学术观点, 以流传于后世;有些在于批判指责社会弊病。? 而在文学方面,先秦散文的各种表现手段,一直被视为后世各类文体的重要基础和楷模,许多文体都可以在先秦找到它的源头。此外,后世有许多着名文学家都标举和借鉴先秦散文。刘勰的《文心雕龙》设有《史学》、《诸子》等文章,对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文学价值作了精辟的论述。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就曾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穷究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北宋欧阳修曾说过:“《师》、《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由此可见,先秦散文在文学上、文学家心目中 的低位。? 先秦散文对我的写作水平的启发:《论语》的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运用到得许多形象化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墨子》语言质朴,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孟子》的散文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示出所论主旨。《庄子》运用大连的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这些先秦散文对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中也获得不少感悟:除了要吸取前人精华之外,还要通过这些知识调整自己的人生观 和世界观。 作业二 司马迁着的《史记》中的《项羽本纪》生动刻画了项羽的血肉丰满的形象。项羽是我喜欢的汉代文学人物。?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秦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 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见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时,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国人的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学生能准确把握条目内容要点。 2、通过对条目知识的辨析和整合,学生能准确筛选知识信息。 3、通过百科条目的阅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养成利用文献资料 学习、研究的扎实而严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同目标1、3 教学方法:指导自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全文,分别简要概括2—6自然段段意 第2段: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3段:阐述韩柳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 第4段:补充说明韩柳倡导古文运动经过的斗争以及影响 第5段:宋代古文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6段:欧阳修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 二、研读第2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明确:1、文学本身发展的内在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华而不实的骈文不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文体需要改革。 2、有赖于强有力的领袖人物的出现:韩愈和柳宗元积极倡导并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他们还热心奖掖后进,社会影响很大。 三、阅读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确定下列句子表述了什么样的文学主张。 1、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 2、根之茂者其实遂 3、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4、是犹用文锦覆陷阱也 四、阅读第6自然段,概括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 明确: 1、第一是主张明道 2、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

六:小结全文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由唐到宋,古文运动的产生发展过程明确,三位代表人物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十分突出。通过这个条目平实而有重点的阐述,我们从中了解了古代芨散文发展的流变过程,为我们将来进一步熟悉古文内容和研究古文成就作好了理论上的指导工作。 七:布置作业 修订学案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 【内容提要】 文学史上的唐宋古文运动与思想史上的理学发展各自形成“文统”与“道统”,但由于共同的重振儒学的思想源头,两者实具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唐宋古文运动前期作家的思想被宋代理学家扬弃吸取,成为宋明理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唐宋古文作家同时作为思想家,特别是宋六家在宋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又时时受到作为宋学核心体现的理学基本精神的深刻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明代唐宋派文人明确提出的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唐宋八大家”之名目,实际上在南宋理学家手中已初具雏型。唐宋古文主流体系,正是通过理学家的初建才逐渐流行确立起来。 宋代的理学与古文在发展中各自形成系统,宋代古文终究有着属于自己的主流体系,理学家的古文创作显然也并不能构成宋代古文的主流。但是,从根本点上看,宋代的古文毕竟缘起于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的兴起同出一源,宋代理学家对文学的独特看法及其实践活动,对古文创作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渗透,随着南宋理学地位的提高,两者甚至形成汇融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宋代古文为主体上溯唐代韩柳而成的所谓唐宋八大家古文体系的确立,实与理学精神的影响乃至理学家涉足文坛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一 宋代古文复兴运动从肇端至确立,历时较长,并由文人古文与理学古文两股力量长期积聚融会而成。从柳开、王禹到穆修,是为文人古文的前驱,而号称“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则是理学古文的先声。这两股古文复兴潮流到庆历年间,经范仲淹至欧阳修而汇融并达致新的高潮,宋代古文运动于是乎正式确立,并以其浩大的声势构成宋代文坛的主流。由于宋代崇德归儒的统治政策与时代风气,造成政治文化一体化的特点,政治领袖与学术领袖逐渐统一起来,欧阳修作为北宋中叶集政治领袖与文化领袖于一身的第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不仅以自身的鲜明主张与大量创作树立起复兴古文的大纛,而且通过知贡举,有意识地选录天下英才,作为其后辈的王安石、苏轼等宋代文坛巨擘都是经其大力提拔和培养而“出人头地”,从而导引出宋代文学史上大家辈出、群星璀璨的极盛时期。《宋史·文苑传序》通论宋代文学盛况时说“庐陵欧阳修出,以古文倡,临川王安石、眉山苏轼、南丰曾巩起而和之,宋文日趋于古矣”,所例举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苏氏,恰恰正是宋代古文主流的柱石与标志。 以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三苏为代表的宋代古文大家,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宋六家”。以“宋六家”为标志的宋代古文运动的蓬勃兴起,固然是针对五代宋初弥漫文坛的以“五代体”和“西昆体”为代表的靡弱文风,以“古文”替代“时文”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与“五代体”和“西昆体”相伴的是儒家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的衰乱,复兴古文的实质正是为了重振儒学权威,因此,以振兴儒学为内核的宋代古文运动便自然与同样以振兴儒学为内核的唐代古文运动产生了直接的联结。在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核心的古文运动,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正表现为以儒学复兴为精神内核并改革文体文风的文化的整体进程。韩愈自诩“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辞”(《答陈生书》),可见其毕生致力的复兴古道与古文两者本是一体关系,正是因此,韩愈在文坛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乃因其所创建的儒家道统的巨大影响所奠定。柳宗元在复兴古文方面与韩愈志同道合,而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则较韩愈更为明确,径直声称“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所谓“文以明道”遂成为唐代古文运动乃至后世所有文学复古论者的理论核心与创作纲领。 宋代古文的复兴,一开始就与唐代古文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入宋之初的柳开,作为宋代古文的先驱人物,就被称为“生于晋末,长于宋初,拯五代之横流,扶百世之大教,续韩、孟而助周、孔,非先生孰能哉。”(张景《柳公行状》),正可见出其为古文所具有的“拯五代

第五章唐代古文运动和韩柳

第五章唐代古文运动和韩柳

————————————————————————————————作者:————————————————————————————————日期:

一、第五章第一节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内容提要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 对中唐古文运动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大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了解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学实践对唐代散文文体文风转变和发展中的作用,中唐散文繁荣的局面和标志。 教学要求1.理解古文运动的概念,主要理论主张; 2.掌握韩愈、柳宗元散文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了解作品《杂说》、《进学解》、《段太尉逸事状》、《小石潭记》等;4.了解古文运动的形成过程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用。 学习方法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讲授基本要点,着重要求学生自学: 1.《中国文学史》(二)之第八章之第一、二、三、四节的内容; 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之《杂说》、《进学解》、《段太尉逸事状》、《小石潭记》等 内容提要 本章分以下两节: 一、中唐古文运动; 二、韩愈和柳宗元 着重讲授和介绍唐代古文运动的概念、形成背景,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的地位作用及代表性作品等。

文本材料一、“古文运动” 1、古文运动:简单地说,就是提倡散文,反对“时文”即骈文的一种文学运动。之所以称为古文运动而不称之为散文运动,是因为它在形式方面是“反六朝,复古体”,在文体上要求恢复先秦两汉古代文章的传统。 骈文:讲究辞藻典故、声律对仗,全文语句多组成整齐的对偶形式,这种两两对称的语句如同二马并驾,所以称之为骈文。 古文:是指古代的散文,是和骈文相对立的。它的特征是散行单句,朴实自然,不拘格式。 2、古文运动的过程:隋唐之前就有人出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到了唐代,在陈子昂革新诗风主张的鼓舞与启发下,萧颖士、李华、柳冕、独孤及、元结等起而提倡古文。他们或提出“尊经”“载道”的主张,或提出文道合一的意见,不但初步奠定古文运动以儒家思想为根据的理论基础,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扩大了古文的影响,不过声势不够浩壮,成就也不够显著,并未能形成一种运动。真正把反对骈文的浪潮推向波澜壮阔的阶段而形成有声有势的文学运动,是韩愈、柳宗元所处的中唐时期的事。 其他 素材 包括 图片 视频 动画 等等 表现 形式 技术 实现 方式 (本 栏由 技术 开发 小组 填) 备注 (本模板页请制作中自行加页使用,相应的参考资料,如案例等也请用此模板制作)

韩愈师说学案1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第周第课时时间月日组长签字 制作人:班级姓名 《师说》教学案(一) 学习目标: 1.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自读5分钟)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二.自学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读第一段,找出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10分钟后提问。 2.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

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

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 罗宗强 一 唐人提倡古文,是在文必须有益于世用的儒家传统思想指导下,改革文风文体的一种努力。这种改革,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很长的发展过程,几乎贯穿于整个唐代,虽然前后参加的人很多,但是当时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运动”,称之为运动,是近人的事。现在就暂且沿用这一说法,称之为运动吧! 这一次文体文风改革的出现与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是非功过,实在是一个很复杂的不易论定的问题。中国的散文,从一开始便是重实用的,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散文并没有出现,在表现形式上是散体,虽杂有骈句,而骈体并没有得到发展。随着文学慢慢地与经、史、子学分离,它的抒情特质,它的辞采和声韵之美,也便不断被认识和加以有意识地发展。铺排描写,极尽刻画之能事,汉大赋开始显露出来辞采的魅力。建安、正始间,通篇骈体开始出现,如应璩书信,辞采之外,加上偶句,带来一种节奏之美。此后,骈文和骈赋便都逐步走向成熟。偶句、辞采、用典和声韵,无疑给骈文带来一种纯文学技巧的追求,实用的意义退居次要地位,审美的意义突出出来了。从这一点说,骈文的发展在中国文学散文的发展中是意义巨大的。它不仅留下了许多千古不朽的名篇,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等抒情散文,而且给理论文章也带来了美的意味,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不仅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而且充满辞采和节奏之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骈文为中国散文技巧和表现方法创造的新的经验是应该肯定的。它是文学独立成科的产物,反映着散文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理论上便表现为文。笔之分,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对文、笔的区分,意味着从理论上对文学特质的一种认识,即使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但我们应该承认这是文学观念上的一种进步。 问题是骈文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内容的社会现实意义,正像魏晋士人从经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寻找背离经世致用的玄学作为理论归宿,而注定运命短促一样,骈文由于它不注重现实的内容而注定自己不可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加之它过于追求琐细的技巧,使形式趋向僵化,它便为否定自己创造了条件。于是又有散体文的重新兴起。 其实,骈文占踞散文文坛领导地位的时候,散体也并未中断。不过有意识地提倡复兴古文,是从西魏的宇文泰、苏绰开始的,以后是隋文帝和李谔。一从文体,一从文风着眼,而目的都是政治教化。苏绰欲返归于大诰的文体,目的显然在敦教化;李谔的提倡去除华艳辞藻,归于实录,目的也在政治。虽然这两次提倡古文,收效甚微,但却一开始就有力地表明,文体文风的问题,散体骈体的问题,或者说提倡恢复古文的问题,一开始便是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一下就反到了骈体文的要害上去,但同时却也就忽略了骈文在探求文学特质上的巨大成就。 文体和文风改革得到顺利发展的,是唐代。初唐重臣的奏疏章表不仅文风趋向质实,而且已多有散体,如魏征、张元素、褚遂良。但是对文风的改变产生巨大影响的,是陈子昂,他明确地提出以雅易郑的主张。他的朋友卢藏用说:自从他的主张出来后,“天下翕然,质文一变”。这说法虽略有夸张,但唐人以至宋人,对于陈子昂的推崇却普遍如此。陈子昂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