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摘要:对近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应用最新进展作了评述,包括化学发光体系的类型,化学发光法的新方法,化学发光在无机、药物分析及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字: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体系;应用;

化学发光是在没有光、电、磁、声、热源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以此为基础的化学发光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简称CL)分析法是近3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的微量及痕量分析法,由于可以进行发射光子计量,又没有外来激发光源存在时散射光背景的干扰,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

10-12-10-21mol),很宽的线性范围(3-6个数量级),同时仪器设备又很简单、廉价、易微型化,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发展非常迅速。

近来,在改进和完善原有发光试剂和体系的同时,新发光试剂的合成,新体系的开发,与其它技术的联用,尤其是流动注射技术,传感器技术,HPLC 技术及各种固定化试剂技术的联用,更显示出化学发光分析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也进一步拓宽了化学发光的应用范围。并且,化学发光在多类复杂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核酸、DNA、激素、生物碱及各类药物及毒物的检测,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多种抗体和抗原的免疫分析,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受体芯片、酶芯片、微流控芯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高灵敏度的、有效的分析手段,推动了这方面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手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如纳米发光、发光成像、发光活体分析,大大促进了化学发光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化学发光分析法。

1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 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是指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吸收了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而使反应产物分子激发至激发态,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叫化学发光分析法[1]。

换句话说,化学发光是指吸收了化学反应能的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现象, 广义的化学发光也包括电致化学发光。一个化学反应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必须满足

以下条件: 第一是该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发能, 并由某一步骤单独提供, 因为前一步反应释放的能量将因振动弛豫消失在溶液中而不能发光;第二是要有有利的反应过程, 使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能被一种物质所接受并生成激发态;第三是激发态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发光量子效率释放出光子, 或者能够转移它的能量给另一个分子使之进入激发态并释放出光子。化学发光反应所以能用于分析测定,是因为化学发光强度与化学反应速度相关联,因而一切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建立测定方法的依据。

化学发光反应一般可表示为:

A +

B →C* (1)

C*→C+ hν (2)

化学发光强度( I CL ) 取决于反应的速度(dP/dt) 和化学发光量子效率(ΦCL)

ICL(t)= ΦCL dP/dt (3)

式中ΦCL可表示为: ΦCL=ΦrΦf, 其中Φr为生成激发态产物分子的量子效率,Φf为激发态产物分子的发光量子效率。

对于一定的化学发光反应, ΦCL为一定值, 其反应速度可按质量作用定律表示出与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的关系。因此, 通过测定化学发光强度就可以测定反应体系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原则上讲,对任何化学发光反应, 只要反应是一级或假一级反应, 都可以通过公式(1) 进行化学发光定量分析。例如, 在上述化学发光反应中, 如果物质B保持恒定, 而物质A的浓度变化并可视为一级或假一级反应, 则:

I CL=∫I CL(t)dt=∫ΦCL〔dA(t)/dt〕dt=ΦCL C A (4)

即化学发光强度与A 的浓度成正比。

化学发光分析测定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物质是化学发光反应中的反应物; 第二类物质是化学发光反应中的催化剂、增敏剂或抑制剂; 第三类物质是偶合反应中的反应物、催化剂、增敏剂等。这三类物质还可以通过标记方式用来测定人们感兴趣的其他物质, 进一步扩大了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范围[2]。

2 化学发光体系

2.1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鲁米诺及其衍生物是使用最广泛的化学发光试剂之一。通过对鲁米诺类衍生物的氨基进行烷基化,增强鲁米诺及其衍生物的发光效率,一些性能优异的鲁米诺类衍生物( 图1 ) 已被研究并在生物、医药分析中广泛应用。由于鲁米诺类试剂苯环上的取代基对鲁米诺类试剂的发光性能影响较大,改变苯环上的取代基,人们研制了多种新型鲁米诺衍生物。它们主要分为两类:鲁米诺类发光衍生化试剂和鲁米诺类发光标记试剂[3]。

图1 鲁米诺类衍生物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已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已成功地用于测定痕量过氧化氢、空气中的氧、DNA杂交分析、生化免疫分析、滴定分析终点指示以及多种金属离子的测定,如Cu(Ⅱ)、Co(Ⅱ)、Mn(Ⅱ)、Ag(I)、Cr(Ⅲ)、Cr(Ⅵ)、Fe(Ⅱ)、Fe(Ⅲ)、V(Ⅴ)、05(Ⅲ)、As(Ⅲ)等,也用于多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如CN-、SO32-、PO43-、NO2-、S2-、Cl-、Br-等。鲁米诺的衍生物ABEI,作为化学发光标记物己广泛地用于免疫分析。此外,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化学发光体系也己广泛用于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器。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文献中已有很多报导,近年来,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在多种金属离子测定、农药检测、人体血液、药物及保健品抗自由基能力的评价,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一记的酶联免疫分析中的应用以及药物分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人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鲁米诺发光反应的催化体系。

2.2 吖啶类化学发光体系

吖啶类衍生物,包括吖啶、吖啶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优良的标记试剂和发光试剂。通过在吖啶环上9- 位的碳原子上链接具有特征结构的取代基,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吖啶类化学发光标记试剂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和药物分析[4][5]。

尤其是吖啶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只要在过氧化氢和碱存在下就迅速产生化学发光,且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如吖啶芳香酯的量子产率可高达0.05。过氧化氢在C-9位发生亲电加成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经过过渡态二氧乙烷酮分解成激发态的N一甲基吖啶酮和CO2,前者返回到基态发出约430nm的光子。吖啶酯也能通过不发光的途径分解生成最终产物N-甲基吖啶酮。研究表明,分解历程受离去基团的性质、过氧化物的浓度、溶液pH值的影响。离去基团共扼酸的pKa小于H2O2(pKa=12)的pKa时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吖啶酯的化学发光量子产率比鲁米诺要高,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DNA发光探针中最重要的化学发光标记物,已广泛地用于多种传染疾病的灵敏检测和诊断。

2.3 1,2-二氧环乙烷类化学发光体系

自1969 年Kopecky 和Mumford 合成1,2- 环氧乙烷以来,1,2-二氧环乙烷及其衍生物是一

类重要的化学发光试剂。通过选择环烷烃、苯基、蒽基、烷氧基等不同取代基修饰1,2- 二氧

环乙烷,改变1,2-二氧环乙烷衍生物的发光和分解动力学性质, 1,2-二氧环乙烷类衍生物得到

不断发展。

1,2-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意义。主要在于许多化学发光反应和生物发光反应的中间体都涉及到氧杂四元环的生成,而这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上的简单性,十分有利于进行实验和理论探讨,其理论的发展必然深化对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本质的认识。同时,这些研究手段也为其他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提供许多可供借鉴之处。在分析化学也受到注意。利用1,2-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作为化学发光探针和标记物,由于其刚性结构可方便地通过控制温度而产生化学发光,从而获取某一点的信息。根据发光位点的信息,就能实现对生物体系进行“原位”或“在位”(on-site)研究。

2.4 铈( IV) 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在酸性介质中,Ce(IV)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荧光特性或化学发光,利用该反应已经建立了一些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何治柯等人发现铈(IV)可以氧化钌( II)2联吡啶从而产生比较微弱的化学发光现象,并且发现α-羟基羧酸、巴比妥酸、丙酮酸、抗坏血酸、盐酸小檗碱[6]等作为增敏剂,对该反应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其增强的强度跟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起一系列测定有机酸的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偶合化学发光机理,指出增强化学发光与有机酸结构的关系。王园朝等[7]还研究了Ce(IV)在增敏剂

Ru(phen)2+3存在时氧化SO2-3的化学发光特性,并用于测定葡萄酒中亚硫酸盐总含量,取得了满意结果。在酸性介质中,铈(IV)还可以与某些含有巯基的化合物发生发光反应。头孢类β-内酰胺抗生素、卡托普利、阿莫西林等有机化合物都可以在酸性介质中水解,产物中有巯基从而与铈(IV)可以产生弱发光,利用一些荧光物质如奎宁、吡哌酸、罗丹明B或罗丹明6G 等以及金属离子的增敏测定了如青霉胺、巯基酰甘氨酸、双氢克尿噻、氟罗沙星、头孢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吩噻嗪、氧乐果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 等。同时也可以利用某些物质对铈( IV) 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进行测定. 如赵亚娟等人[8]发现尼莫地平对铈( IV) 与Na2 CO3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尼莫地平的新方法。以往测定亚硝酸根多用光度法、离子色谱法、荧光法等,前面这些方法多基于重氮化-偶联反应,所用试剂毒性较大,后者虽有较高灵敏度,但测定有色水样有困难。

2.5 钌( Ⅱ)联吡啶配合物化学发光体系

钌( Ⅱ)联吡啶配合物也是常用的化学发光体系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化学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和发光性。在酸性介质中,Ru(bpy)32+被氧化剂氧化成Ru(bpy)33+,然后与还原分析物反应产生化学发光以检测这些还原分析物。利用该体系可以检测二甲基亚硝胺、脯氨酸和四环

素类等。

THONGPOON等[9]基于高氯酸存在下,Mn(Ⅱ)对头孢菌素族抗菌素- Ru(bpy)32++2KMnO4的化学

发光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甲氧噻吩头孢菌素、头孢菌素Ⅴ、头孢菌素Ⅳ、头孢羟氨下、氯氨下头孢菌素等6种头孢菌素族抗菌素的FI-CL新方法。WEI等[10]利用Ru(bpy)32+-PbO2化学发光体系,检测了甲氧萘丙酸,线性范围为2×10-8~6×10-6 mol/L,检出限达l.0×10-8mol/L。测定了甲氧萘丙酸和蛋白质间的键合常数和人血清白蛋白平衡液中的甲氧萘丙酸未键合片段。该项研究为研究甲氧萘丙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灵敏、可靠和简单的技术,并在监测可能存在的药物滥用及防止不必要的人类健康风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 其他新技术

3.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 ) 是借助于化学发光反应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而建立的一种测定方法, 是继荧光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之后, 在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免疫分析技术[11]。它包括标记化学发光物质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标记酶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标记荧光物质的荧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1977 年,Halm an 第一次把化学发光与免疫分析结合, 1980 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 ) 一词开始出现, 90 年代以来, CLIA 发展更为成熟, 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由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以发光剂标记或酶标记进行测定的,使其灵敏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放射免疫分析。章竹君等[12]在国内最早建立了偶合反应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法,成功地应用于流动出血热病人的IgM 和乙型肝炎病人表面抗原抗体、甲胎蛋白、铁蛋白等的测定。他们还以HRP 标记粪样中的轮状病毒,将双孵式免疫技术改进成单孵式多层免疫技术, 以鲁米诺增强化学发光测定了轮状病毒,方法的灵敏度是常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的4倍,特异性、阳性检出率均有提高。Brown等[13]用苯氧取代的吖啶酯作为葡萄糖氧化酶活性的长寿命发光指示剂, 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 的检出限可达0.18fmol,线性范围为0.2-1. 65pmol/孔。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影响的因素较多、稳定性较差以及样品的发光不能再现等。最近,由IGEN 和BoehringerM annheim公司研制的免疫电化学发光(IECL)是一种更先进的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它具有电化学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特点,已用于多种抗体、抗原和标记物的分析。Fuerst 等[14]报道了游离甲状腺(FT4)、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 和促甲状腺素(TSH) 的IECL 测定。Obenauer-Kutnre等[15]用夹心IECL方法测定了未稀释血清样品中的重组干扰素(IENα-26),该方法的准确度优于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

3.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

1975年丹麦学者Ruzicka 与Hansen首次提出流动注射分析,目前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应用已渗透到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分析的自动化。流动注射作为一种自动化、简便易操作的进样和分离富集技术,可与多种化学分析手段如吸光光度法、原子光谱法、电化学以及发光分析法等联用。化学发光分析由于通常所使用的发光反应速度很快,难以保证样品与发光试剂能够快速、有效、高度重现的混合,从而导致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差,限制了它的应用。将流动注射技术与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产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它是反应产物之间或反应产物与体系中某种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光辐射,用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元件检测发光强度!,根据发光强度与待测物浓度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具有可控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在生物、医学、药学、环境科学、食品等诸多领域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6]。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以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及药学分析中,大大提高了生物、医学、药学分析的检测水平。

4 化学发光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4.1 化学发光法在无机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4.1.1 无机阳离子分析

利用化学发光法可以测定许多无机阳离子。可以利用某些具有还原性的无机阳离子和发光试剂作用对其进行测定;有些离子对化学发光反应有增强或抑制作用,基于此,可直接测定此类离子。此外,可利用置换偶合反应间接测定某些离子。李卫华等[17]基于Hg(Ⅱ)置换Fe(Ⅱ)-EDTA 配合物中的Fe(Ⅱ)和Fe(Ⅱ)-鲁米诺溶解氧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建立了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汞离子的新方法,检出限为3×10-8g·mol-1,方法成功用于工业废水中汞的测定。

4.1.2 无机阴离子及化合物分析

在无机阴离子及化合物分析中,化学发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许申鸿[18]采用“CuCl-H2O2-邻菲罗啉-碳酸盐缓冲液”作·OH 产生体系,研究了产生和检测·OH 的新化学发光体系,对于研究筛选清除·OH 的药物有一定应用价值。高岐[19]将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亚铁氰化钾为铁氰化钾的反应,和尿酸-铁氰化钾-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了一种间接测定亚硝酸根离子的新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及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取得满意效果。4.2 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4.2.1 抗生素的测定

抗生素也叫抗菌素, 是以消除病源微生物一类的特效药物此类药物可分为β—内酞胺

类、大环内酸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抗肿瘤类和其它抗生素类药物。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等许多抗生素药物可被高锰酸钾或等Ce(Ⅳ)强氧化剂直接氧化产生发光而被测定,氧氟沙星、琥乙红霉素一些抗生素可通过对鲁米诺体系的化学发光具有增强或抑制作用而被测定近年来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的文献报道还有妥布霉素、吡哌酸、氨基喋吟、盐酸小蘗碱、金霉素、氯霉素、洛美沙星、利福平、美洛昔康等。

4.2.2 维生素的测定

维生素是人体的六大营养要素之一, 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机能的必需物质, 常用的

维生索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目前化学发光法对维生素C测定的研究较多, 检出限达10-3mol/L。维生素的测定多采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通过间接法、抑制法、增强法进行测定, 取得满意结果。此外, 芦丁、叶酸等也可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 检出限在10-7~10-8数量级。

4.2.3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测定

化学发光法用于检测麻醉剂、镇痛剂、兴奋剂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充分发挥了其灵敏度高的优点。吗啡类生物碱具有镇痛、中枢抑制、呼吸抑制等作用, 孙宇峰等[20]以酯酶为脱乙酰剂, 促使海洛因分子水解生成吗啡, 采用吗啡-普米诺-过氧化氢体系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海洛因检侧方法, 检出限为3×10-9mol/L。熊迅宇等利用高锰酸钾-Na2SO3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检出限为(3R)2.0×10-9mol/L。已有文献报道的中枢神经类药物包括盐酸多巴胺、奋乃静、盐酸丙卡特罗、盐酸利多卡因、氯丙嗪和异丙嗪等。

4.2.4 氨基酸的测定

化学发光法直接用于氨基酸的测定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分离技术, 采用化学发光法柱后检测, 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非常高采用。采用

[Ru(bipy)3]2+作为发光活性物质, 可通过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多种氨基酸, 不仅具有化学

发光分析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和仪器简单等优点, 而且具有电化学分析控制性强、选择性好等优点。半胱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许多氨基酸的化学发光分析均有文献报道。

4.2.5 其它药物的测定

除上述以外, 化学发光法还广泛用于测定生物碱、激素、循环系统药物等各种药物, 包括银杏黄酮、盐酸青藤碱、硫酸长春新碱、丹皮酚、孕酮、己烯雌酚、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酚妥拉明、卡托普利、多巴酚丁胺、硫酸沙丁胺醇、异烟肼等[20]。

4.3化学发光法在食品中的应用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等优点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现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检测中。卢利军等基于叔丁基茴香醚(BHA)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与铬(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铬(Ⅲ)可催化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快速测定BHA与BHT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9~4.0×10-5mol/L和2.8×10-9~1.0×10-5mol/L,检出限为6.0×10-10和8.0×10-10,RSD分别为1.2%和1.4%和(1.0×10-7mol/LBHA和BHT,n=11)。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等优点,用于进口食品中痕量BHA和BHT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李卫华等基于Fe(Ⅲ)氧化SO32-生成Fe(Ⅱ)的反应和Luminol-O2- Fe(Ⅱ)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SO32-的方法。该方法用于食品中SO3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朱粉霞等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痕量Pb(Ⅱ)催化H2O2氧化鲁米诺-邻菲啰啉化学发光反应的影响.以吐温-20为增敏剂,建立了增敏反应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铅的新体系。PH范围由原来的3拓宽为3~8。该方法可用于食品营养添加剂——丙酸钙、乳酸钙、醋酸钙和卵黄高磷蛋白中铅的测定,结果良好。何云华等发现在甲醛存在下,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可以氧化碘离子,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据此,建立了利用高锰酸钾-甲醛-碘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碘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高,用于食品中碘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5 回顾与展望

对化学发光进行大量研究始于20 世纪初,但直到20 世纪60 年代,由于现代电子技术和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研究和测定化学发光的新手段。加之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兴起,也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化学发光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才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内化学发光分析方面的研究始于80 年代初,短短十年多的时间,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有关这一方面的文献报道在逐年增加。了如鲁米诺、光泽精、高锰酸钾、过氧化草酸酯等成熟的化学发光体系。

近几年来,化学发光的发展将主要表现在:(1)继续完善现有的化学发光体系,使其成为一种常规的分析方法;(2)新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主要是新体系增敏剂的研究,这是开发这些化学发光体系的关键;(3)化学发光与其他方法或技术联用,将化学发光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三大学科结合,与流动注射技术,传感器技术、HPLC 技术联用改善化学发光法的性能,拓宽化学发光体系的应用范围。与许多有效的分离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相结合,提高化学发光体系的选择性和灵敏度;(4)进一步研究有关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从最初以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推测,发展到借助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反应中间体的捕捉等证实;在实验基础上,运用分子轨道理论、热力学原理解释机理,为提高化学发光效率提供理论基础;(5)仪器的研究与开发迅速发展,制备高效的化学发光探针,以及化学发光仪器的微型化、智能化和遥控化,为化学发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6) 扩大了化学

发光分析的应用范围,将化学发光引向有机、冶金、药物、临床、食检、生命科学、环境和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

6 结语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化学发光分析法因其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化学发光分析法因其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预见, 随着性能更优良的化学发光试剂的开发、开发新的发光体系, 并结合其他技术,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阔,尤其在环境监测分析及免疫分析上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探讨。此外,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便于携带、能实现实时实地检测的分析仪器将更加显示出此方法简便、快速的优点。

参考文献

1李超,刘树元,李媛媛,等.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发展与应用[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6,

12(02):75-81

2韩鹤友,崔华,林祥钦. 化学发光分析法应用新进展[J].光谱实验室,2002,19(01):39-45

3陈国南,张帆编著.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理论及应用.福建科技出版社,78~81

4陈扬,陆祖宏. 发光标记分析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化学通报,2001,9:537 ~546

5尹东光,贺佑丰,刘一兵等. 几种主要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性能及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体系.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9 (4) : 225~230

6史伯安, 王望峰, 曾艳, 等. 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小檗碱[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 : 239-242.

7王园朝, 何治柯. Ru(phen)2+3-SO2-3-Ce( IV)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葡萄酒中的亚硫酸盐总量[J].咸宁师专学报,2002,22(6):65-68

8赵亚娟, 郎惠云, 张秀军, 等.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尼莫地平[J].分析化学,2004,32 (3) : 345-347.

9THONGPOON C, LIAWRUANGRATHB, TOWNSHEND A, etal. Flow Injection Chem iluminescence Determination of Cephalo-sporins in Pharm aceutical Preparations using tris ( 2, 2′-bipyri-dyl) Ruthenium(Ⅱ)-potassium Perm anga-nate System [J]. Anal Chim Acta (S0003-2670),2005,553(1-2):123-133.

10WEISL, ZHAO L X, L N JM, et al. Determ ination of Naproxen with Flow Injection Chemilum inescence of Ru (bpy)32 + -PbO2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Binding Study of Naproxen to Protein [J]. Anal Chim Acta ( S0003-2670 ),2005,545 (1) : 65-73.

11王鹏,张文艳,周泓,朱果逸.免疫电化学发光[J].分析化学,1998,26(7):898.

12章竹君,拜明岐.偶合反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研究[J].化学学报,1991,49:389

13Brown R C,W eek s I, F isherM. Emp loyment of a Phenoxy2Substituted A cridinium Ester as a Long2L ived Chem ilum inescent Indicato r of Gluco se Oxidase A ctivity and ItsApp lication in an A lkaline Pho sphatase Amp lification Cascade Immunoassay[J ].A nal. B iochem. , 1998, 259 (1) : 142.

14Fuerst O,Beyrau R, Gurr E.F irst Results From External Evalution of Electrochemilum inescence A nalyzer Elecsys (R) 1010. C lin.Chem.,1997,43(6):5132.

15Obenauer2kutner L J , Jacobs S J , Ko lzk J. A H igh ly Sensitive Electrochem ilum inescence Immuoassay fo r Interferon A lfa22b in Human Serum [J].Imm uno.Meth.,1997,206: 25.

16周红伟,汤志勇.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进展[J].安徽化工,2005,6:2-5

17李卫华,章竹君. 理化检验2化学分册[J ] , 1999 ,35(10) :457.

18许申鸿. 分析测试学报[J] , 2000 ,19(2) :11.

19高岐.分析化学[J] , 2002 ,30(7) :812.

20吴远远,李丽清. 药物化学发光分析研究进展[J]. 泰山学院学报,2008,30(03):65-67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操作规程[管理资料]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操作规程[管理资料]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1.仪器操作标准化文件内容 1.1 开机前准备 1.1.1 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 1.1.2检查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1.1.3 检查打印机连接线是否连接 1.2 开机 1.2.1 打开打印机开关 1.2.2 打开系统控制中心电源开关(必须确保此时运行模块的电源是关闭的) 1.2.3当Snpshot屏幕出现在显示屏幕上之后,打开运行中心电源开关 1.2.4 当Snpshot屏幕上运行中心和样品处理中心的状态显示为Stop,选择两中心图 标,按F5-STRTUP键启动仪器 1.3 试剂准备与检查 1.3.1 检查仪器上原有试剂量 1.3.2 如原有试剂量不足,取所需试剂放入仪器 1.3.3 检查试剂瓶是否齐全,批号和效期,确保试剂瓶没有漏液 1.3.4 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是否在效期之内 1.3.5 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量是否足够 1.3.6 检查所有消耗品(反应杯)是否足够,废物是否清空 1.4定标 1.4.1定标试剂:根据不同项目,定标试剂和类型分为2种,并全部为即用型标准品:

1.4.1.1 校正曲线(2点定标) 1.4.1.2 INDEX曲线(INDEX CL 定性定标) 1.4.2定标步骤 1.4. 2.1 输入校正曲线(工厂定标):标准曲线的详细资料全部在试剂瓶上的条码中, 当仪器扫描试剂瓶时,可自动将标准曲线保存起来 1.4.2.2 定标申请 1.4. 2.2.1在Snpshot上选择ORDER 1.4.2.2.2选择Clibrtion order 1.4. 2.2.3选择要定标的分析项目 1.4. 2.2.4输入样品架及位置 1.4. 2.2.5输入标准品的批号和效期 1.4. 2.2.6选择运行模块(可选择) 1.4. 2.2.7选择F2-dd order确认定标申请 1.4.2.2.8 选择以下一种: *重复2~7步骤申请新的项目定标 *选择F1-EXIT返回Snpshot屏幕 1.4. 2.2.9打印申请报告单 1.4.3 定标运行 1.4.3.1按定标申请清单放置标准品的量和位置 1.4.3.2放置消耗品 1.4.3.3检查库存(缓冲液,激发液,预激发液和废物等) 1.4.3.4按RUN键运行,运行结束后浏览定标情况 1.4.4 浏览标准曲线 1.4.4.1从Snpshot选择QC-Cl,选择Clibrtion Sttus 1.4.4.2选择想要查看的项目 1.4.4.3选择F5-Detil,浏览所选项目标准曲线的详细参数 1.4.4.4返回Snpshot 1.4.5 定标要求 1.4.5.1每一个新的批号试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Axsym(雅培化学发光仪)简单维修介绍材料,第6单元校准操作技巧

第6单元 校准操作 单元目录表 概述 校准类型 ....................................................................................................................................................... 6-2 系统校准 ................................................................................................................................................ 6-2 检测校准 ................................................................................................................................................ 6-2 校准指导 何时校准 ....................................................................................................................................................... 6-3 强制校准 ................................................................................................................................................ 6-3 可选校准 ................................................................................................................................................ 6-3 校准取样规定 ................................................................................................................................................ 6-4 校准设置与准备 材料要求 ....................................................................................................................................................... 6-5 系统设置 ....................................................................................................................................................... 6-5 校准订购 AxSYM主曲线 .............................................................................................................................................. 6-7 校准请求 ....................................................................................................................................................... 6-10 校准检查 结果检查 ....................................................................................................................................................... 6-13 系统验证 ................................................................................................................................................ 6-13 检查结果 ................................................................................................................................................ 6-14 人工激活曲线失败.................................................................................................................................. 6-17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检测方法,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应用制备好的抗原或抗体作为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由于免疫的特异性结合,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其中典型的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免疫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1、抗原 1.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 ,并能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免疫反应性)。 抗原一般为大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kD以上。 1.2抗原的分类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半抗原:仅具有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的多糖、类脂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它们本身不具免疫原性,但当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便获得了免疫原性, 1.3抗原的性质 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基团,它直接决定免疫学反映的特异性。 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抗体 2.1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2.2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因其具有免疫活性故又称作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分别为IgG、IgA、IgM、IgD和IgE。 3、抗原抗体的结合

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

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EA的应用 关键词】癌胚抗原 【摘要】目的研究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的可靠性及方法学评价。方法利用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CEA,并进行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回收率方面的探讨。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AFP的线性范围0.30~1380μg/L,CEA的线性范围0.51~1067μg/L。测定AFP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1.16%~3.53%,批间为1.49%~4.67%;CEA的批内精密度CV值为0.87%~4.47%,批间为1.92%~4.71%。AFP的最低检测限度0.30μg/L;CEA 的最低检测限度0.51μg/L。AFP的回收率97.7%~99.0%;CEA的回收率98.4%~101.65%。黄疸、脂血、溶血对AFP、CEA的测定无明显影响。结论磁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宽、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关键词】磁微粒子化学发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近十年来通过不断改进和发展,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成为非放射性标记免疫分析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测定时间短,无放射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在临床和科研[1]。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是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它们的测定有助于肿瘤病人的诊断、治疗及术后疗效观察。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免疫分析仪,即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我们用此法对血清中的AFP和CEA的测定,作了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回收试验及干扰试验等实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ACCESS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2 试剂 AFP和CEA试剂盒由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配套试剂。 1.3 方法按仪器操作手册,用配套试剂盒测定定值、样品。数值在标定值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做精密度、灵敏度、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等相关实验。 2 结果 2.1 精密度采取批内和批间差异来确定。分别取AFP和CEA高、中、低浓度各三份混合血清标本,其中一半重复测定20次,计算均值、方差,及批内CV值。另外一半分成20份,装入塑料离心管置于-20℃冰箱,每天1次连续测定20天,计算均值、方差及批间CV 值。结果见表1。 表1 AFP和CEA批内、批间变异值(略)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法及其应用 摘要:对近年来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应用最新进展作了评述,包括化学发光体系的类型,化学发光法的新方法,化学发光在无机、药物分析及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字: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体系;应用; 化学发光是在没有光、电、磁、声、热源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光辐射。以此为基础的化学发光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简称CL)分析法是近30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的微量及痕量分析法,由于可以进行发射光子计量,又没有外来激发光源存在时散射光背景的干扰,因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 10-12-10-21mol),很宽的线性范围(3-6个数量级),同时仪器设备又很简单、廉价、易微型化,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发展非常迅速。 近来,在改进和完善原有发光试剂和体系的同时,新发光试剂的合成,新体系的开发,与其它技术的联用,尤其是流动注射技术,传感器技术,HPLC 技术及各种固定化试剂技术的联用,更显示出化学发光分析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也进一步拓宽了化学发光的应用范围。并且,化学发光在多类复杂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核酸、DNA、激素、生物碱及各类药物及毒物的检测,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多种抗体和抗原的免疫分析,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受体芯片、酶芯片、微流控芯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高灵敏度的、有效的分析手段,推动了这方面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手段,出现了许多新的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如纳米发光、发光成像、发光活体分析,大大促进了化学发光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化学发光分析法。 1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简称CL) 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是指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吸收了反应时产生的化学能,而使反应产物分子激发至激发态,受激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便发出一定波长的光。根据化学发光反应在某一时刻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来确定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叫化学发光分析法[1]。 换句话说,化学发光是指吸收了化学反应能的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辐射现象, 广义的化学发光也包括电致化学发光。一个化学反应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必须满足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研究与新进展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研究与新进展 摘要:化学发光分析法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发光强度或发光总量确定相应组分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同荧光法相比,化学发光法不需要外来的光源,减少了拉曼散射和瑞利散射,降低了噪音信号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信噪比,扩大了线性范围。并具通过特定的化学发光可以定性定量的测定微量物质,有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快等特点。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化学发光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其灵敏度也较高,此外线性范围宽和仪器简单也是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之一。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环境化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本文从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研究的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化学发光分析法,化学发光体系,鲁米诺,光泽精 引言 化学发光是化学反应体系中的某些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反应产物吸收了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后,由基态(较低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较高能级),然后再返回到基态,并释放光子所产生的光辐射[2]。化学发光又称为冷光,它是在没有任何光、热或电场等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辐射。由于不需要外源性激发光源,避免了背景光和杂散光的干扰,降低了噪声,大大提高了信噪比。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快等特点。在生物工程学,药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和环境化学等各个领域正显示出它蓬勃的生机。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原理、优缺点,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及其体系,和在环境化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化学发光分析法的近两年的应用新进展。 1 化学发光 1.1化学发光的原理 发光是指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较低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较高能级),然后再返回到基态,并释放光子的过程。根据形成激发态分子

雅培化学发光的维护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反应杯通路故障分析 (2012-01-05 01:04:46) 标签: 杂谈 1、反应杯流程 反应杯倒入反应杯箱中,由电梯链条自由提升到反应杯电梯门口,电梯门是一块软胶片,反应杯在此由软胶片拨人定向斜道中,使反应杯垂直悬挂。在挡板处受阻转为垂直方向进入螺旋管中,满否由反应杯检测板检测,当满时,电梯停止转动。在推杆将预热段最右一个杯推人反应段后,在后退补,使预热段中永保持16个反应杯。进A的反应杯在加样,加试剂反应后到分离针1对反应物分离,在经过分离针2后反应杯中仅剩含吖啶脂的有效结合物,到达酸管时加酸入反应杯,升降机降下,由轨道皮带将反应杯带人升降机中,由升降机提升到亮度计盒中,并由其旋转马达推送到碱管位置加碱,使其反应结合物发光,并由光电倍增管接收,此后反应杯转送到吸废液针位置,由废液针吸走反应杯中废液,再将空杯转送到退杯电磁阀位,由电磁阀将其打人废杯箱中,就此完成全过程。 2、常见故障及排除 2.1、卡杯

2.1.1、反应杯在反应杯箱中不能提升 原因可能是: (1)由于反应杯电梯门不能发挥有效功能,曾使反应杯从顶上翻过,掉在电梯链条后半部分,卡住链条,使其不能转动。解决办法是,开后盖,取出反应杯即可。 (2)马达烧毁,还未曾发现。 2.1.2、反应杯堆积在定向斜道上 原因可能是:定向斜道中灰尘过多,使反应杯不能靠重力转向并滑下,当中反应杯下降后检测器检测到无反应杯,驱使不断转动输送反应杯到定向斜道,造成堆积。解决办法是,拆开后用长镊子夹住喷有碧丽珠(一种沙发光洁剂)的纱布,清洁定向斜道。 2.1.3、反应杯卡在盖板位置 仔细观察可看到反应杯是成倾角卡在此处,而非平常的直立,可能的原因是: (1)螺旋杆安装时太靠下,使下端口离轨道底部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一个反应杯高度,造成推杆在推反应杯时不能平行推出。解决办法是轻微松开上的螺钉将螺旋杆往上推,其螺旋管下口位置正好在盖板上半部分一条水平横线位置为正确。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自己整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A、管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竞争法:用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固相抗体,待检抗原与检测信号成反比) 一、原理:本实验采用竞争法,酶标抗原与标准品抗原竞争抗体,标准品抗原浓度越大,结合到抗体上的酶标抗原越少,RLU越小,B/B 值越小。例:A为一种抗原 小分子,有免疫反应性。实验中采用竞争法对尿液中的A进行分析,使待测A、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A-HRP)在均相体系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A 抗体(FITC-A抗体)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再加入用羊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反应生成物结合在磁微粒上,在磁场经分离、洗涤后加发光底物,用冷光分析仪检测发光强度(RLU),测定尿液中A的含量。 二、仪器: 1、Flash’n glow LB955 30 管全自动进样冷光分析仪(Berthold 公司); 2、高速离心机(Beckman 公司), 转速13000 r/min 3、磁性分离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制, 磁场强度2800 高斯) 4、XW80 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5、试管12 × 60 mm(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 6、磁性微粒子(磁性分离剂, Adaltis 公司) 三、试剂 1、A标准品 2、A单克隆抗体 3、A-BSA结合物 4、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子(5mg/mL) 5、FITC标记的A单克隆抗体 6、HRP标记的A 7、PBST 洗涤液(0、05mol/L PBS, 含0、05% Tween-20) 8、分析缓冲液(0、05 mol/L 的PBS 缓冲溶液, pH 7、4, 含2、0%BSA、0、5 %的水解明胶、0、1%的Proclin-300) 9、发光底物液(鲁米诺、过氧化氢与对碘苯酚溶液) 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四、试剂处理 1、用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标准品; 2、取A-BSA-HRP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 的A-BSA-HRP 溶液,4 ℃保存、 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配制: 取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1:10000、1:12000 的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4 ℃保存。(具体分析) 五、数据处理 通过测量标准品与样品溶液的发光强度(RLU),使用Fl ash’n glow LB955 发光分析仪自带软件中的数据处理程序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线性方程采用的就是logit(Y)-log(X)的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以logitY 为纵坐标, logX 为横坐标, 其线性方程表达式为logit(Y) = a + blog(X), 线性方程中 X 为标准品(或待测样品)溶液的浓度, logit(Y) =ln(y/1-y),y=B/B0,式中, B 为标准品(或待测样品)溶液的发光强度, B0 为不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而加分析缓冲液的发光强度、根据标准品的浓度与发光强度值, 经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 代入样品

化学发光方法学比较

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酶免检测技术已逐渐无法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现今发展的主流已不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测定方法(避免污染环境及对人体损害),而是转向于能在任何地方操作的快速均相和固相测定,最终趋向于能够枪测到皮克或10负18摩尔级的、非同位素的、自动或半自动的实验室测定技术,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顺应了这一潮流,开创了免疫诊断的新纪元。 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快速及无放射危害的分析技术。70年代末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光免疫分析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也称时间延迟光致发光)、电化学发光(也称场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几种。 1、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出可见光的现象。通常是指有些化合物不经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通过吸收化学能(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从基态激发至激发态。退激时通过跃迁(或将激发能转移至受体分子上),释放能量产生光子,以光形式放出能量从而导致的发光现象。其主要特点为消耗发光剂。同时量子效率相对较低。 1.1 按化学反应类型分类:可分为酶促化学发光和非酶促化学发光两类。其中酶促化学发光主要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系统、碱性磷酸酶 (ALP)系统、黄嘌呤氧化酶系统等。酶促发光的共同特点为发光过程中作为标记物的酶基本不被消耗,而反应体系中发光剂充分过

最,因此发光信号强而稳定,且发光时间较长。因此可采用速率法测量,故检测方式简单、成本较低。酶促反应的主要缺点为工作曲线可能随时间漂移,而且低端斜率容易呈非线性下移。而非酶促化学发光包括吖啶酯系统、草酸酯系统、三价铁一鲁米诺系统等。非酶促发光的共同特点为发光过程中标记物被消耗,同时作为标记物的发光剂是发光反应的瓶颈,即含量总是相对不足,因此发光信号持续时间较短;如果直接在免疫反应杯中启动发光反应,由于发光剂被很快消耗,故只能进行一次性测量。所以重复性较差。为降低检测成本并实现重复测量,目前普遍采用原位进样加流动池的时间积分测量方式。因此仪器成本及维护费用较高,而且反复使用的流动池可能导致交叉污染;并目冲洗或进样中产生的气泡也会干扰测定;同时繁琐冗长的冲洗过程也会成为提高检测效率的瓶颈。另外,使用磁性或非磁性微粒时,强烈的散射吸收作用也会降低灵敏度。 1.2 按发光持续时间分类:可分为闪光和辉光两类,闪光型发光时间在数秒内,如吖啶酯系统。其检测方式一般采用原位进样和时间积分法测量,即在检测器部位加装进样器,并保证加入发光剂和检测2个过程同步进行;同时以整个发光信号峰的面积为发光强度。而辉光型发光时间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以上,如HRP一鲁米诺系统、ALP—AMPPD 系统、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系统等。其信号检测无需原位进样,一般以速率法测量,即在发光信号相对稳定的区域任意点测量单位时间的发光强度。 测量化学发光反应的光强度,求得某些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的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自己整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A、管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竞争法:用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固相抗体,待检抗原与检测信号成反比) 一、原理:本实验采用竞争法,酶标抗原与标准品抗原竞争抗体,标准品抗原浓度越大,结合到抗体上的酶标抗原越少,RLU越小,B/B0值越小。例:A为一种抗原小分子,有免疫反应性。实验中采用竞争法对尿液中的A进行分析,使待测A、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A-HRP)在均相体系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A抗体(FITC-A抗体)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再加入用羊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反应生成物结合在磁微粒上,在磁场经分离、洗涤后加发光底物,用冷光分析仪检测发光强度(RLU),测定尿液中A的含量。 二、仪器:

1、Flash’n glow LB955 30 管全自动进样冷光分析仪(Berthold 公司); 2、高速离心机(Beckman 公司), 转速13000 r/min 3、磁性分离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制, 磁场强度2800 高斯) 4、XW80 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5、试管12 × 60 mm(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 6、磁性微粒子(磁性分离剂, Adaltis 公司) 三、试剂 1、A标准品 2、A单克隆抗体 3、A-BSA结合物 4、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子(5mg/mL) 5、FITC标记的A单克隆抗体 6、HRP标记的A 7、PBST 洗涤液(0.05mol/L PBS, 含0.05% Tween-20) 8、分析缓冲液(0.05 mol/L 的PBS 缓冲溶液, pH 7.4, 含2.0%BSA、0.5 %的水解明胶、0.1%的Proclin-300) 9、发光底物液(鲁米诺、过氧化氢和对碘苯酚溶液) 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四、试剂处理 1、用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标准品; 2、取A-BSA-HRP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 的A-BSA-HRP 溶液,4 ℃保存. 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配制: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本文由:华夏学术传媒网提供https://www.360docs.net/doc/244227061.html, 摘要:本文根据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所使用标记物质的不同,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并对各方法经典标记物质及分析方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及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类;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的发射。其发光机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中间体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等能级的光子,对光子进行测定而实现定量分析[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产物,因化学发光具有荧光的特异性,但与荧光产生需要激发光不同,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产生光强度,并不需要激发光,从而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的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了免疫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两个部分。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待测物质浓度因为与发光强度成一定的关系而实现检测目的[2]。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类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3 大类,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测定方法。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1. 鲁米诺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鲁米诺类物质的发光为氧化反应发光。在碱性溶液中,鲁米诺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发光,其中H2O2最为常用。因发光反应速度较慢,需添加某些酶类或无机催化剂。酶类主要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无机类包括O3、卤素及Fe3+、Cu2+、Co2+和它们的配合物。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下可在催化剂作用下,被H2O2等氧化剂氧化成3-氨基邻苯二酸的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鲁米诺的发光光子产率约为0.01,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2. 吖啶酯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吖啶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由于热稳定性不是很好,Klee 等研究合成了更稳定的吖啶酯衍生物。在含有H2O2的碱性条件下,吖啶酯类化合物能生成一个有张力的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一最大波长为430 nm 的光子。吖啶酯类化合物量子产率很高,可达0.05。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发光体系简单、快速,不需要加入催化剂,且标记效率高,本底低。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CLIA,通常采用HNO3+H2O2和NaOH 作为发光启动试剂,有些在发光启动试剂中加入Triton X-100,CTAC,Tween-20等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发光。(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HRP 最常用发光底物是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在CLEIA 中,使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利用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在过氧化物酶和起动发光试剂(NaOH和H2O2)作用下鲁米诺发光,酶免疫反应物中酶的浓度决定了化学发光的强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精)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概述 化学发光 (ChemiLuminescence ,简称为 CL) 分析法是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中的一类,它主要是依据化学检测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化学发光与其它发光分析的本质区别是体系产生发光 ( 光辐射 ) 所吸收的能量来源不同。体系产生化学发光,必须具有一个产生可检信号的光辐射反应和一个可一次提供导致发光现象足够能量的单独反应步骤的化学反应。化学发光体系用化学式表示为: 依据供能反应的特点,可将化学发光分析法分为: 1 )普通化学发光分析法 ( 供能反应为一般化学反 应 ) ; 2 )生物化学发光分析法 ( 供能反应为生物化学反应;简称 BCL) ; 3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 ( 供能反应为电化学反应,简称 ECL) 等。根据测定方法该法又可分为: 1 )直接测定 CL 分析法; 2 )偶合反应 CL 分析法 ( 通过反应的偶合,测定体系中某一组份; 3) 时间分辨 CL 分析法 ( 即利用多组份对同一化学发光反应影响的时间差实现多组份测定 ) ; 4 )固相、气相、掖相 CL 。分析法; 5 )酵联免疫 CL 分析法等。 化学发光的系统一般可以表示为:

在整个的检测系统中其关键的部分为 PMT ,其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检测性能,其最高检测极限为 10 - 22 mol/L 。不同型号的仪器其检测技术不一样,但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待测组份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呈线性定量关系,而化学发光强度随体系反应进行的速度增强或衰弱。记录仪记录峰形,以峰高定量,也可以峰面积定量。因化学发光多为闪烁式发光 (1—2s 左右 ) ,故进样与记录时差短,分析速度快。 第二部分、化学发光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其原理 化学发光是某种物质分子吸收化学能而产生的光辐射。任何一个化学发光反应都包括两个关键步骤,即化学激发和发光。因此,一个化学反应要成为发光反应,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 170 ~ 300KJ / mol ),第二,这些化学能必须能被某种物质分子吸收而产生电子激发态,并且有足够的荧光量子产率。到目前为止,所研究的化学发光反应大多为氧化还原反应,且多为液相化学发光反应。 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效率是指发光剂在反应中的发光分于数与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对于一般化学发光反应,值约为 10 - 6 ,较典型的发光剂,如鲁米诺,发光效率可达 0 . 01 ,发光效率大于 0 。 01 的发光反应极少见。现将几种发光效率较高的常用的发光剂及其发光机理归纳如下。 1. 鲁米诺及其衍生物 鲁米诺的衍生物主要有异鲁米诺、 4—氨基已基—N 一乙基异鲁诺及 AHEI 和 ABEI 等。鲁米诺在碱性条件下可被一些氧化剂氧化,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辐射出最大发射波长为 425nm 的化学发光。 在通常情况下鲁米诺与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当缓慢,但当有某些催化剂存在时反应非常迅速。最常用催化剂是金属离子,在很大浓度范围内,金属离子浓度与发光强度成正比,从而可进行某些金属离子的化学发光分析,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分析那些含有金属离子的有机化合物,达到很高的灵敏度。其次是利用有机化合物对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抑制作用,测定对化学发光反应具有猝灭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三是通过偶合反应间接测定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其四是将鲁米诺的衍生物如异鲁米诺 (ABEI) 标记到羧酸和氨类化合物上,经过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或液相色谱 (LC) 分离后,再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铁氰化钾反应进行化学发光检测。也可以采用其它分离方法,如将新合成的化学发光试剂异硫氰酸异鲁米诺标记到酵母 RNA 后,通过离心和透析分离,然后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此外应用的还有 N 2(B2 羧基丙酰基 ) 异鲁米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mmulite2000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IMMULITE ? 20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标准操作程序 本文件仅供参考,各实验室需根据各自情况建立自己的操作规程 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SOP编码:页数: 制定人签名:日期: 审核人签名:日期: 批准人签名:日期: 生效日期:颁发日期:周期性审查:年一次 修订登记: 审查登记:

[目的]描述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范围] 适用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操作。 [仪器工作原理和检测过程] 1 IMMULITE 2000使用包被特定抗体的聚苯乙烯珠子作为固相,包被珠放在一个特定的反应杯中,从而进行温育,清洗以及信号发生。

2. 样本与结合了碱性磷酸酶的试剂温育反应结合之后,通过高速离心将剩余试剂甩到与反应杯同轴的废液管路中。系统在几秒钟内完成四次离心清洗,以便与系统的其他同步。去除未包被试剂的包被珠仍然保留在反应杯中。 3. 包被珠上的结合标记随后同发光底物进行定量发光。当包被珠上结合的碱性磷酸酶标记同化学发光底物反应时,就产生发光。发光强度同样本中待测物的含量有关。仪器通过光电倍增管检测发光强度,随后计算出每个样本的结果。 4. 操作者在IMMULITE 2000上运行测试时,需要做下列操作:: 4.1进行每日探针清洗工作。 4.2 选择RUN IMMULITE 2000按钮。 4.3 查系统状态指示,加满或者清空耗材或者废物。 4.4 初始化样本和试剂加样器、蒸馏水喷嘴和底物喷嘴。 4.5 使用图像扫描器扫描试剂转盘上的过敏原试剂楔。 4.6在样本转盘上装载病人血清、质控、校正液和稀释液。 注意: 运行仪器需要用到的试剂都在 IMMULITE 2000试剂盒中。只有需要预稀释的测试项目才会有稀释液。 4.7 在工作列表列表界面为样本指定测试项目以及编号。 4.8 检查试剂以及与之匹配的包被珠是否足够完成所需测试。 4.9选择RUN开始实验。 5. 仪器自动检测过程: 在操作者按下 RUN 按钮之后,Immulite 2000 自动开始检测并输出检测结 果。 5.1 在反应杯中加入一个包被珠。 5.2 样本,特定的试剂和水加入到包被珠上。 5.3 反应杯运到温育圈,在37°C (98.6°F)的环境中震荡温育。 5.4 清洗测试杯。 5.5 加入底物,发光。 5.6 光电倍增管(PMT)检测光子强度,计算结果并打印。 [免疫分析原理] 1.双抗体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使用ALP标记的抗体在检测单位中进行反应。 1.1 标记的抗体的液相试剂加到检测单位中,标记有ALP的特异性抗体(Ab※ALP)与样品中的相应抗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主要由主机(包含样本架输送模块、反应杯配备模块、加样模块、试剂处理模块、温育反应模块、清洗分离模块、光学检测模块、电路控制模块)、软件(发布版本:V1.0)、电源线、串口线及附件(包含样本架、液路管)组成。 该产品基于间接化学发光法,与配套的检测试剂共同使用,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血清、血浆或者其他体液样本中的被分析物进行体外定性或定量检测。 1.1产品型号划分说明 1.2结构组成 主要由主机(包含样本架输送模块、反应杯配备模块、加样模块、试剂处理模块、温育反应模块、清洗分离模块、光学检测模块、电路控制模块)、软件(发布版本:V1.0)、电源线、串口线及附件(包含样本架、液路管)组成。 1.3软件信息 1.3.1 软件名称:利德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软件平台 1.3.2 发布版本:V1.0 1.3.3 版本命名规则 发布版本号:VX.Y 其中:VX.Y由version缩写V,主版本号及次版本号构成:表示正式发布的第一版程序。 X为主版本号,表示全功能集成第一个版本; Y为次版本号,表示此版本程序发布后暂时未发生变更。 1.3.4 运行环境 硬件配置:

CPU:主频1.7GHz以上。 内存:1G以上内存。 硬盘空间:40G以上均可。 软件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7 或WINDOWS 10。 2.1加样正确度与重复性 对仪器标称的样品最小加样量和最大加样量、试剂最小加样量和最大加样量进行检测,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加样正确度与重复性要求 2.2 反应区温度控制的正确度和波动度 反应区温度的偏倚应在:37.0℃±0.5℃,波动度不超过0.5℃。 2.3 光检测装置部分 2.3.1仪器噪声 检测空反应管的发光值应不大于200RLU。 2.3.2发光值的线性 在不小于3个发光值数量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 2.3.3发光值的重复性 采用发光剂法,变异系数(CV)不超过5%。 2.3.4发光值的稳定性 采用发光剂法,发光值的变化不超过±10%。 2.4 携带污染率 携带污染率应≤10-5。 2.5临床项目的批内精密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的发射。其发光机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中间体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等能级的光子,对光子进行测定而实现定量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产物,因化学发光具有荧光的特异性,但与荧光产生需要激发光不同,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产生光强度,并不需要激发光,从而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的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了免疫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两个部分。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待测物质浓度因为与发光强度成一定的关系而实现检测目的。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类别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 3 大类,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测定方法。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1. 鲁米诺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鲁米诺类物质的发光为氧化反应发光。在碱性溶液中,鲁米诺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发光,其中H2O2最为常用。因发光反应速度较慢,需添加某些酶类或无机催化剂。酶类主要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无机类包括O3、卤素及Fe3+、Cu2+、Co2+和它们的配合物。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下可在催化剂作用下,被H2O2等氧化剂氧化成3-氨基邻苯二酸的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鲁米诺的发光光子产率约为0.01,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2. 吖啶酯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吖啶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由于热稳定性不是很好,Klee 等研究合成了更稳定的吖啶酯衍生物。在含有H2O2的碱性条件下,吖啶酯类化合物能生成一个有张力的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一最大波长为430 nm 的光子。吖啶酯类化合物量子产率很高,可达0.05。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发光体系简单、快速,不需要加入催化剂,且标记效率高,本底低。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CLIA,通常采用HNO3+H2O2和NaOH 作为发光启动试剂,有些在发光启动试剂中加入Triton X-100,CTAC,Tween-20等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发光。 (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HRP 最常用发光底物是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在CLEIA 中,使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利用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在过氧化物酶和起动发光试剂(NaOH和H2O2)作用下鲁米诺发光,酶免疫反应物中酶的浓度决定了化学发光的强度。此传统的化学发光体系(HRP-H2O2-lumi-nol)为几秒内瞬时闪光,存在发光强度低、不易测量等缺点。后来,在发光系统中加入增强发光剂,以增强发光信号,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便于重复测量,从而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碱性磷酸酶(ALP)已广泛用于酶联免疫分析和核酸杂交分析。 碱性磷酸酶和1,2-二氧环己烷构成的发光体系是目前最重要、最灵敏的化学发光体系。这类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Bronstein 等提出的ALP-AMPPD 发光体系。AMPPD 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