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门铃课程设计

无线门铃课程设计
无线门铃课程设计

学号11700224

天津城建大学

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

起止日期:2014 年6 月16 日至2014 年7 月11 日

学生姓名杨棋焱

班级11电信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7月11日

天津城建大学

生产实习任务书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 2 学号11700224

设计题目:函数发生器

完成期限:自2014 年 6 月16 日至2014 年7 月11 日共4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设计的目的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系统设计和编程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相关外围芯片的外特性、控制方法。

3.通过设计,掌握以单片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5.通过完成一个包括电路设计和程序开发的完整过程,了解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全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应开发打下基础。

二.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认真认识设计的意义,掌握设计工作程序,学会使用工具书和技术参考资料,并培养科学的设计思想和良好的设计作风。

2.提高模型建立和设计能力,学会应用相关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

3.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应用训练。

4.设计的说明书要求简洁、通顺,电路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三.设计主要内容

a) 设计实现功能

STC12C5A60S2(引脚排序及基本功能同AT89S51)作为主控芯片,设计电路,完成函数发生器,实现功能:

1.可通过按键控制输出锯齿,三角,正弦,方波等波形。

2.可通过按键调整频率和幅度。

b) 原理图设计

1.原理图设计要符合项目的工作原理,连线要正确。

2.图中所使用的元器件要合理选用,电阻、电容等器件的参数要正确标明。

3.原理图要完整,CPU、外围器件、外扩接口、输入/输出装置要一应俱全。

c) 程序调计

1.根据要求,将总体功能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2.根据总体要求及分解的功能模块,确定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完整的程序流程

图。

d) 程序调试

1.编写相关程序,并进行仿真。

2.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进行运行调试。

e) 设计说明书

1.原理图设计说明

简要说明设计目的,原理图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功能及在图中的作用,各器件的工作过程及顺序。

2.程序设计说明

对程序设计总体功能及结构进行说明,对各子模块的功能以及各子模块之间的关系作较详细的描述。

3.画出工作原理图,程序流程图并给出相应的程序清单。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2014 年 6 月5日

目录

第一部分:无线门铃 (1)

第1章无线门铃器件的识别 (1)

1.1电阻和电容 (1)

1.1.1关于电阻 (1)

1.1.2关于电容 (1)

1.2电感和二极管及三极管 (1)

1.2.1电感 (1)

1.2.2二极管和三极管 (2)

第2章无线门铃的电路及工作原理 (2)

2.1原件清单及电路图 (2)

2.2工作原理 (4)

2.2.1发射器的原理 (4)

2.2.2接收器的原理 (5)

第3章焊接 (5)

3.1手工焊接的材料 (5)

3.2焊接过程 (5)

3.2.1正确使用电烙铁 (5)

3.2.2元件焊接顺序 (6)

3.2.3手工焊接贴片元件方法经验 (6)

第4章调试过程 (6)

第5章心得体会 (7)

第二部分:单片机 (8)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8)

1.1设计总方案 (8)

1.2单元模块简介 (9)

1.2.1信号发生电路 (9)

1.2.2单片机 (9)

1.2.3键盘 (9)

第2章单元模块原理 (10)

2.1模块电路的设计 (10)

2.1.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10)

2.1.2键盘模块设计 (11)

2.1.3波形产生模块设计 (11)

2.1.4运算放大器 (12)

第3章软件编写流程 (13)

3.1软件设计流程图 (13)

3.2软件设计 (13)

3.2.1总程序源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正弦波产生程序 (13)

3.2.3 三角波产生程序 (14)

3.2.4 方波产生程序 (14)

3.2.5 锯齿波产生程序 (14)

第4章调试过程 (15)

4.1、测量仪器及测试说明 (15)

4.2测试过程 (15)

4.3 测试结果 (16)

第5章结果分析 (17)

第6章总结 (18)

第一部分:无线门铃

第1章无线门铃器件的识别

1.1电阻和电容

1.1.1关于电阻

(一)电阻的概念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二)电阻色环识读

由于电阻阻值的表示法有数字表示法和色环表示法两种,因而电阻阻值的读数也有两种:1)数字表示法:此表示法常用于CHIP组件中。辨认时数字之前两位为有效数字,而第三位为倍率。例如: 334表示:33×104Ω=330 KΩ 275表示:27×105Ω=2.7 MΩ2)色环表示法:

一二环颜色: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

代码: 0 1 2 3 4 5 6 7 8 9

1.1.2关于电容

电容即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与电容器不同。电容为基本物理量,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法拉,符号F。

1.2电感和二极管及三极管

1.2.1电感

(一)电感器的概念

电感器(Inductor)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

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

电感的种类

1.2.2二极管和三极管

(一)二极管

1 组成:由单一的PN结组成。

2 类型:常用的二极管有整流、稳压、发光二极管。

3 电路符号及字母表示:

整流二极管(D) 稳压二极管(ZD) 发光二极管(LED)

(二)三极管

1 三极管的种类:PNP型和NPN型:

2 三极管的极性:基极(b) 发射极(e) 集电极(c)。

3 三极管的作用:放大及开关。

4 符号:Q

第2章无线门铃的电路及工作原理

2.1原件清单及电路图

表2-1 接收器原件清单

名称数量位置名称数

量位置名称数

位置名称数

电阻1M 3 R7/8/

9 电容

100U

1 C12平

电容39P 2 C4 C8 CD4069 1

电阻470K 1 R5 电容10U 1 C10平

电容5P 2 C1 C2 7mm细线 1

电阻120K 1 R1 电容1U 1 C5平装电感 1 L1 2.5*6自攻

3

表1-2 发射器配件清单

图2-1发射原理图

电阻47K 1 R6 电容104P 1 C11 晶振32768 1 Y1 电路板 1 电阻10K 1 R2 电容103P 1

C9 1N4148 1 D1

喇叭 1 电阻5.6K 1

R3 电容222P 1

C6 9018

1

Q1 机壳

1 电阻1K 1

R10 电容152P 1

C3

9014 1 Q2 音乐片 1 电阻510 1

R4

电容102P

1 C7

9013

1

Q3

名称

数量

位置 名称 数量 位置 名称 数量 位置 R100 1 R1 C222P 1 C3 2.5*6 1 自攻丝 R10K 1 R7 微调 1 CL 2.5*8 2 自攻丝 R22K 3 R2/3/4 电感 1 L1 电路板 1 R180K 1 R5 开关 1 K1 电池扣 1 R220k 1 R6 F3红 1 LED1 按钮 1 C5P 1 C2 9014 2 Q1/2 外壳 1 C10P 1

C1 9013

1 Q3 图纸 1

图 2-2接收原理图

2.2工作原理

遥控门铃电路由编码信号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其可靠性、抗干扰性优于传统门铃,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门铃都为有线门铃,使用方便,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当发射器发射信号时接收器接到所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变为电压值,输入到锁存器里锁存,再通过接收器外围的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动作,使部件工作。

2.2.1发射器的原理

当发射器发射信号时接收器接到所发射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转变为电压值,输入到锁存器里锁存,再通过接收器外围的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动作,使部件工作。

发射器由调制振荡级和高频振荡级两级组成。调制级电路由一块廉价的国产CD4069和32.768KHz晶体完成,CD4069是6反相器。所谓反相器,就是么相器都有两端,输入端是高电平时输出端就转为低电平,输入端是低电平时输出端就为高电平,输入和输出端的电平总是相反。

发射器开关按下时,反相器1和2 及相关元件组成振荡发生器,产生 32.768KHz低频信号。过程:反相器1的1脚开始为低电平,2脚就是高电平,4脚也为高电平。2脚的高电平经R2对晶体X1充电,充电电流经R2-X1-反相器2的4脚到负极。充电时间由X1决定,等效电容为200P。由于X1的充电,X1上的电压逐渐上升,左正右负,当升至反相器1的翻转电平时,2脚就由原来的高电平转为低电平,4脚也同时转为低电平。X1开始放电,放电通路为R2-反相器1的2脚-负极。放电后X1上的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1脚降为低电平了,输出端又翻转成高电平,再次对X1充电,至此已完成一个充放电过程,即一个振荡周期,4

脚输出一次低高变化的电平。之后振荡一直持续下去,反相器2的4脚就会一直输出高低不断变化的电平信号。这个信号的频率由晶体;决定,为32.768kHz。

2.2.2接收器的原理

Q3、L3、C4、C5为超再生振荡接收器,L3为绕制线圈,在直径5mm的骨架上绕制,用0.51漆包线绕3圈,骨架中间用铜芯调节。当L3的振荡频率与发射端相同时,谐振,Q3的超再生信号就受发射端的调幅信号控制,L4为扼流线圈,阻止高频信号通过。超再生振荡电路具有自检波功能,检波后的调制信号在R4上产生压降,经R5、C9送入IC2进行放大,整形再放大,这由三个反相器13和12、11和10、1和2完成,C11滤波滤除检波后的高频杂波,使用检波后的有用信号信噪比最大。经三极放大后的调制信号与发射端(低频32.768KHz)同频, X2在电路中起选频作用,同频率的信号能顺利通过,免除了许多不需要的各种外界信号的干扰,选频后的信号送入Q2放大整形,该信号的幅度还较低,经最后两级开路反相放大后输出等幅方波信号。R11限流,C12滤波,对方波进行平滑滤波,并有数十毫秒的延时,也能消除外界尖脉冲对触发电路的干扰,K是乐曲选择开关,音乐信号经Q3放大推动喇叭发出声音。

第3章焊接

在电子制作活动中,焊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制作的质量。所以,这次的无线门铃焊接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3.1手工焊接的材料

电烙铁:一种手工焊接的主要工具。

助焊剂:松香熔于酒精(1:3)形成"松香水",又称助焊剂。

3.2焊接过程

3.2.1正确使用电烙铁

电烙铁使用前要上锡,具体方法是:将电烙铁烧热,待刚刚能熔化焊锡时,涂上助焊剂(松香),再用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使烙铁头均匀的吃上一层锡(亮亮的薄薄的就可以)。在进行普通焊接的时候(比如在万能板上焊接直插式元件),一手烙铁,一手焊锡丝,靠近根

部,两头轻轻一碰,一个焊点就形成了。焊点理想的形状是一坨屎那种。

在万能板上焊接直插元件时,要将引脚尽量插到底。

3.2.2元件焊接顺序

先难后易,先低后高,先贴片后插装。宗旨:焊接方便,节省时间。先焊接难度大的,这主要是指管脚密集的贴片式集成芯片。如果把这些难度大的放于最后焊接,一旦焊接失败把焊盘搞坏,那就会前功尽弃。

先低后高,先贴片后插装。这样焊接起来方便。如先把高的元件焊接了,有可能妨碍其他元件的焊接,尤其是高大的元件密集众多的时候。如果先焊接插装的元件,电路板就会在焊台上放不平,影响焊接心情。

3.2.3手工焊接贴片元件方法经验

首先在干净的焊盘上涂上一层助焊剂,再用干净的恒温电烙铁往焊盘上薄薄一层焊锡(一般电路板制作的时候都已上好锡,不过有时手工上锡还是非常必要的),把元件放置上去对准,上锡固定好对角,然后随意挑一边用烙铁垂直引脚出线方向较缓滑过,同时稍用力下压元件这条边;然后就同样方法焊对边;然后就另外两边。最后检查,不好的地方重新焊过。焊接时电烙铁温度要适中,一般400度左右为好。

第4章调试过程

发射调整:装上 12v 电池,用万用表测发射电流(电流表跨接再 s 两端),应在 3 到 8mA 间,若用手触摸 C2 两端时电流应大幅升高,说明已起振。

接收调整:装上3节 5 号电池,测量接收整机电流小于 lmA ,按下发射机开关 S 不放,将发射机放在待调的接收机附近,用无感起子微调 L2 如果调到某点,门铃发出声音,就说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频率大致相同;反义微调 L2 直到距离最远即可。

图3-1发射器

图3-2 接收板

第5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亲自动手焊制无线门铃,并成功完成了门铃的调制过程,让我收获颇深。在焊接之前,我们熟悉的了解电路图,每一个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位置都要清晰的记在脑子里。而且在实际操作时,应该把小的原件先焊接在板子上,比如说电阻和电容先焊接好,这样才方便焊接其他元件。当然,这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的任务,我们还要合作完成,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讨论,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这样,一件复杂的工作就会变得好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学习中还是生活工作中,动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单片机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设计总方案

本次实验是利用AT89S52单片机采用程序设计方法产生锯齿波、正弦波、矩形波三种波形,再通过D/A转换DAC0832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滤波放大,最终由示波器显示出来,通过键盘来控制三种波形的类型选择、频率变化,最终输出显示其各自的类型以及数值。

图1-1系统总体框图

1.2单元模块简介

1.2.1信号发生电路

通过单片机控制D/A ,输出三种波形。缺点:出的波形不够稳定,抗干扰能力弱,不易调

节。优点:此方案电路简单、成本低。 1.2.2单片机

目前我们学习接触过的是AT89S52单片机,它是一种高性能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把构

成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寄存器、I/O 接口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从而构成较为完整的计算机、而且其价格便宜。 1.2.3键盘

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触点接于由行、列母线构成的矩阵电路的交叉处。当键盘上没有键闭合

时,所有的行和列线都断开,行线都呈高电平。当某一个键闭合时,该键所对应的行线和列线被短路。

STC12C5A60S2单片机

D/A 转换

滤波放大 示波器显示 键盘

±12V 电源

第2章单元模块原理

2.1模块电路的设计

2.1.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STC12C5A60S2是片内有ROM/EPROM的单片机,因此,这种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用STC12C5A60S2单片机构成最小应用系统时,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如图2-1 STC12C5A60S2单片机最小系统所示。由于集成度的限制,最小应用系统只能用作一些小型的控制单元。其应用特点:

有可供用户使用的大量I/O口线。

(2) 内部存储器容量有限。

(3) 应用系统开发具有特殊性。

图2-1 STC12C5A60S2单片机最小系统

2.1.2键盘模块设计

图2-2独立式键盘

图中键盘独立键盘引出的八跟线分别接单片机的P2口,只用其第四列,因此在程序初始化时P2.7脚给低电平。如图开关1用来切换输出波形、开关2和3用来调节频率的加减。当按开关2时输出波形的频率增加,按开关3时输出波形的频率减小。

2.1.3波形产生模块设计

由单片机采用编程方法产生三种波形、通过DA转换模块DAC0832在进过滤波放大之后输出。其电路图如下:

图2-3 波形产生电路

如上图所示,单片机的P0口连接DAC0832的八位数据输入端,DAC0832的输出端接放大器,经过放大后输出所要的波形。

DAC0832是采样频率为八位的D/A转换芯片,集成电路内有两级输入寄存器,使DAC0832芯片具备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输入方式,以便适于各种电路的需要(如要求多路D/A异步输入、同步转换等)。

D/A转换结果采用电流形式输出。若需要相应的模拟电压信号,可通过一个高输入阻抗的线性运算放大器实现。运放的反馈电阻可通过RFB端引用片内固有电阻,也可外接。 DAC0832逻辑输入满足TTL电平,可直接与TTL电路或微机电路连接。

DAC0832输出的是电流,一般要求输出是电压,所以还必须经过一个外接的运算放大器转换成电压。本电路接了两个运算放大器是为了进行双极放大。

2.1.4运算放大器

LM124/LM224/LM324是四运放集成电路,它采用14管脚双列直插塑料(陶瓷)封装,外形如图所示。它的内部包含四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除电源共用外,四组运放相互独立。每一组运算放大器可用图1所示的符号来表示,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

图2-4 LM324 引脚图

第3章 软件编写流程

3.1软件设计流程图

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用编程的方法来产生三种波形,并通过编程 来切换三种波

形以及波形频率的改变。

具体功能有:各个波形的切换;各种参数的设定;频率增减等。

图2-5软件设计流程图

3.2软件设计

3.2.1 正弦波产生程序

输入正弦波的采样点,计算出

256 个(一个周期内)正弦波信号值。然后通过输出 的两点间的延时来实现调频。依次循环输出,可得出正弦波。 采点值放在sin_num[]中,程序如下: void sin() //正弦波 { cs=0;

P2=sin_num[value]; _nop_();

cs=1;

开始

Value> 25 5

初始化

S1按下 延时增f 减小

V a l u e > 2

5

5

Va l u e > 2

5

6

V a l u e > 2

5

4

Value++

S2按下

是否按下键

延时减f 增大

S3按下

输出锯齿波

输出方波 输出三角波

输出正弦波

value++;

if(value>255)

value=0x00;

}

3.2.2 三角波产生程序

设个自变量 value 让它不断地自加 1,直到加到 255 时,t=value,对 t 进行不断地自减 1

直到减到 t=0,然后再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产生三角波。程序如下:

void sanjiao() //三角波

{

cs=0;

P2=sanjiao_num[value]; _nop_();

cs=1;

value++;

if(value>254)

value=0x00;

}

3.2.3 方波产生程序

设个自变量value让它不断地自加 1,直到加到 128时,P2口全为1,再让 value不断地自加 1直到加到 255时,P2口全为0,然后再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产生方波。程序如下:void fangbo() //方波

{

if(fang<128) {cs=0;P2=0XFF;cs=1;}

else{cs=0;P2=0X00;cs=1;}

fang++;

if(fang>256)

fang=0;

}

3.2.4 锯齿波产生程序

锯齿波中的斜线用一个个小台阶来逼近,在一个周期内从最小值开始逐步递增,当

达到最大值后又回到最小值,如此循环,当台阶间隔很小时,波形基本上近似于直线。

适当选择循环的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的周期锯齿波。锯齿波发生原理与方波类似,只是

高低两个时延的常数不同,所以用延时法,来产生锯齿波,设个自变量value 让它不断地自加 value,直到叫到 255, DAC0832 可以又自动归 0,然后再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程序如下:

void triangle() //锯齿波

{

cs=0;

P2=value;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cs=1;

value++;

if(value>255)

value=0x00;

}

第4章调试过程

4.1、测量仪器及测试说明

测量仪器:±12V的电源,示波器等。

测量说明: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信号的输出,通过对独立键盘来实现其不同波形的输出以及改频率的改变。

4.2测试过程

当程序下进去时经过初始化,示波器上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当开关1按下一次时输出波形为锯齿波,当开关1按下两次时时输出波形为三角波,当开关1按下三次时时输出波形为方波。 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VREF的范围为-10V~+10V,在这里我们给VREF接+5V的电压,外接一个滑动变阻器,是它的电压在0V~5V之间变化,从而实现波形幅度的调节。当开关2按下时频率增加。当开关3按下时频率减小。

频率范围如下:

方波:10——10KHZ

锯齿波、三角波:10——HZ

正弦波:10—3.3KHZ

4.3 测试结果

四种波形的波形图如下:

图4-1正弦波

图4-2三角波

无线遥控门铃的设计与制作

目录 第1章绪论 (4)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4) 1.1.1课题的背景 (4) 1.1.2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4)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5) 第2章系统的原理 (6) 2.1 系统总体原理 (6) 2.1.1概述 (6) 2.1.2发射机的技术指标 (6) 2.2 发射电路原理 (7) 2.2.1低频信号振荡器 (7) 2.2.2高频信号振荡器 (7) 2.2.3幅度调制 (8) 2.2.4小信号谐振放大 (10) 2.2.5高频功放 (14) 2.3 接收电路原理 (18) 2.3.1天线 (18) 2.3.2检波 (18) 2.3.3低频功放 (21) 第3章系统的电路设计 (23) 3.1 方案的选择 (23) 3.2 方案比较 (24) 第4章发射电路的设计 (25) 4.1 低频振荡器 (25) 4.1.1555定时器 (25) 4.1.2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26) 4.1.3电路设计及仿真 (27)

4.2 高频振荡器 (28) 4.2.1电路分析 (28) 4.2.2振荡频率分析 (29) 4.2.3电路设计与仿真 (30) 4.3 调幅 (31) 4.3.1MC1496 (31) 4.3.2MC1496组成的调幅电路 (32) 4.4 小信号谐振放大 (32) 4.4.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3) 4.4.29018三极管简介 (32) 4.4.3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的设计 (34) 4.5 高频功放 (36) 4.5.1甲类功放 (37) 4.5.2丙类功放 (38) 4.5.3高频功放电路分析与设计 (39) 第5 章接收电路设计 (42) 5.1 天线 (42) 5.2 小信号谐振放大 (42) 5.3 检波 (42) 5.3.1检波二极管 (42) 5.3.2检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43) 5.4 低频功放 (45) 第6章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48) 6.1 调试仪器及方法 (48) 6.2 电路组装和调试 (48) 6.3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48) 结论 (51) 致谢 (52) 参考文献 (53) 附录1 发射电路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接收电路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叮咚门铃实验报告 - 复制

创新实验报告 题目:WFS-307有线叮咚音乐门铃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目录: 一、实验设计目的和指标 二、总体原理详细叙述 三、各个模块的原理叙述和说明 四、有关的参数计算和器件 五、电路的搭连活焊接 六、门铃按钮的安装 七、电路的调试 八、结果,数据,与设计要求比较 九、心得体会

WFS-307有线音乐门铃 一.实验设计目的和指标 电子门铃是音乐集成电路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应用。本实验就是利用音乐集成电路制作一款音乐电子门铃,并且在按下门铃开关后,门铃会交替产生二种不同音调的声音。 二.总体原理详细叙述 KD-9300系列音乐集成电路是一种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典型工作电压为1.5V-3V,触发一次内存曲循环一次。利用该芯片制成的音乐电子门铃电路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外围元件少,由电源,三极管,喇叭(扬声器),按钮开关等组成,焊接时可将三极管直接焊在音乐芯片预留的孔上,然后把音乐芯片一起焊在扬声器上,电源采用两节5号电池,平时

电路电流极小,因而未设电源开关,当按下按钮AN时,电路被触发,触发信号从门铃集成电路3脚输入,门铃集成电路被触发,从5脚输出音乐信号,经三极管放大到扬声器发声,扬声器中便发出音乐声,唱完后电路又进入休眠状态。 三.各个模块的原理叙述和说明 1.KD-9300系列音乐集成电路:是整个电路的核心,分正反两面,所有元器件必须安装在有铜箔的一面 2.三极管:信号放大元器件,此三极管呈半圆柱形,有3个脚分别为e,b,c脚 3.电容器:储存电荷和释放电荷 4.电源:提供电压 5.门铃按钮:用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其中电流很小),从而达到控制音乐片发出声音的目的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郑州科技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叮咚”门铃 学生姓名王芳芳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班 学号 3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__ 指导老师李杰 完成时间2014年5月9日

目录 绪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电路设计任务与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方案与论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元器件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路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路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设计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心得体会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实物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元器件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言 在近代“门铃”不再是有钱人家的专项,“门铃”已在平民百姓人家广泛普遍应用。各式各样的“门铃”比比皆是,“门铃”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局限于给客人叫门用。近代市民最常见的“门铃”是电子类的占多数。 最常见的是前几年流行的“电子门铃”;一般安放两节5号电池在内,门外的触发电钮被人按动后,门内的“门铃”就“叮咚”地响几声。也有的是由IC片播放一段电子音乐的。 后来演变到客人可以在门口与楼上家里的主人讲话,验明真声后主人再给客人开门。它们的缺点就是要消耗电源,特别是用电池的毛病较多,但用交流电的又怕临时停电。 高级公寓里的“门铃”算是这类中造价最昂贵的,不但可以叫门对话,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让家中的主人在屏幕上看到远在门外楼下的来客,用这样的“门铃”顺便监看放在楼下的车辆倒也不错。 作为初学者,这次我们的课程设计就是制作一个简单的叮咚门铃,它是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它的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一节6V的电池可用三个月以上,耗电量较低。我们常常由于工作可能会没有注意到亲朋好友的到来,但是只要我们装上了我们所设计的叮咚电子门铃,我想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听见并且知道有人来到了自己的家里。 1 电路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Hz,而3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要求: 设计简单并且节约资源,有良好的应用性。 门铃电路由555产生680-1230Hz左右的频率工作。 电路均安装音频放大器,实现音频放大。 电路统一工作在6V。 通过电路的装配和调试进一步掌握用555集成电路组成的叮咚电子门铃电路胡工作、振荡频率的调整方法及简单故障的排除。 2 设计方案与论证 方案一: 原理图

音乐门铃实训报告

无线音乐门铃实训报告 一、综合实训目的 1. 熟悉无线音乐门铃的组成、工作原理,提高读整机电路图及电路板图的能力。 2. 通过对无线音乐门铃的安装、焊接及调试,掌握无线音乐门铃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 焊接工艺水平。 3.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会故障判断及排除。 二、实训要求 1、分析并读懂无线音乐门铃电路图。 2、对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电路图。 3、认识电路图上的符号,并与实物相对照。 4、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5、认真细心地安装焊接。 6、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调试。 、无线音乐门铃的原理及装配说明 1、无线音乐门铃的原理 该无线音乐门铃用tc4069ubp集成块来作发射和接收主电路,(已编码)该电路用先进的 脉码调制发射及石英晶振稳频技术,接收由解调、放大、整形、声响电路组成,性能稳定, 遥控距离远,功耗低等特点。 发射器由调制振荡级和高频振荡级两级组成。调制级电路由一块 tc4069ubp和32.768khz晶体完成,tc4069ubp是6反相器。所谓反相器,就是么相器都 有两端,输入端是高电平时输出端就转为低电平,输入端是低电平时 输出端就为高电平,输入和输出端的电平总是相反。如图1脚和2脚为第一个反相器, 本文称反相器1,之后称反相器2、3、......,总共tc4069ubp有六个。 图一 tc4069ubp 内部电路图图二 tc4069ubp 图三反相器原理图 发射器开关按下时,反相器1和2及相关元件组成振荡发生器,产生 32.768khz低频信号。过程:反相器1的1脚开始为低电平,2脚就是高电平,4脚也为 高电平。2脚的高电平经r2对晶体x1充电,充电电流经r2-x1-反相器2的4脚到负极。充 电时间由x1决定,等效电容为200p。由于x1的充电,x1上的电压逐渐上升,左正右负,当 升至反相器1的翻转电平时,2脚就由原来的高电平转为低电平,4脚也同时转为低电平。x1 开始放电,放电通路为r2-反相器1的2脚-负极。放电后x1上的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1 脚降为低电平了,输出端又翻转成高电平,再次对x1充电,至此已完成一个充放电过程,即 一个振荡周期,4脚输出一次低高变化的电平。之后振荡一直持续下去,反相器2的4脚就 会一直输出高低不断变化的电平信号。这个信号的频率由晶体;决定,为32.768khz。上面 解说的过程在电路实际工作时完成得极快。 反相器1和反相器2用于产生振荡信号,反相器3~6并联使用,构成输出控制,能提供 20-30ma的灌入电流。反相器3~6的输出端接在发射管q1的发射极对q1进行调幅,向外发 射电磁波。 图四:发射板原理图图五: 9018 q1、l1、c3和6p电容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由印刷电 感l1和c3及三极管的集电结电容决定。一般为200-270mhz。q1的发射极如果直接接在 负极时就能产生等幅高频波,再接在反相器的输出端就使输出受32.768khz振荡信号调制, 通过印刷电感发射信号。按键每按一次就发射一次。图六接收板电路图 q3、l2、c4、c16为超再生振荡接收器,l2为绕制线圈,在直径5mm的骨架上绕制,用

简易门铃电路设计

《电子线路CAD》课程论文题目:简易门铃电路的设计

1 电路功能和性能指标 简易门铃是一种简单的门铃电路,它由分立元件和中规模集成芯片的构成,主要采用NE555定时器电路和扬声器组成门铃,利用多谐振荡电路来制作一简易单音门铃电路。它主要由一个NE555、一个47uf的电容、一个0.047uf电容、一个0.01uf电容、一个36kΩ的电阻、一个30kΩ的电阻、两个22k电阻、一个喇叭、两个IN4148高速开关二极管、一个9013三极管、一个开关和一个6v电源组成。NE555作为多谐振荡器,发出脉冲波。与传统的门铃相比,其可靠性、抗干扰性都较好,应用领域也相对较广泛。 2 原理图设计 2.1原理图元器件制作 方法和步骤: ①右键点击项目文件,选择追加新文件到项目中,在二级菜单下选择Schematic Library。 ②在放置菜单中,选择放置矩形。 ③在放置菜单中选择放置引脚。 ④在放置引脚时,按Tab键,选择引脚属性。 图1 注:在放置引脚的过程中,引脚有一端会附带着一个×形灰色的标记,该标记表示引脚端是用来连接外围电路的,所以该端方向一定要朝外,而不能向着矩形的方向。若需要调整引脚的方向,可按键盘撒花上的空格键,每按一次,可将引脚逆时针旋转90°。

2.2 原理图设计 步骤: ①创建PCB工程项目,执行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Protle Pcb类型并点击OK。将新建默认名为“PCB Project1.PrjPCB”的项目保存,命名为“简易门铃”。 ②创建原理图,在该项目文件名上点击右键,选择追加新文件到项目中,在二级菜单下选择Schematic。 ③保存项目目录下默认名为“Sheet1.SchDOC”的原理图文件。并命名为“简易门铃”。 ⑤绘图环境其他参数采用默认设置。 图2 编译原理图步骤: ①在原理图编辑页面,执行“Project→Compile PCB Project 简易门铃.PRJPCB” 菜单命令。 ②在Messages工作面板中,出现提醒为“Warning”的检查结果可以忽略。 图3

无线遥控门铃

前言.......................................................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设计任务 ............................................ 1.2设计要求 ............................................ 二、无线遥控门铃工作原理.................................. 2.1反相器原理 .......................................... 2.2TC4069UBP ............................................ 2.3发射板原理 .......................................... 2.4接收板原理 .......................................... 2.5系统设计原则与结构................................... 2.5.1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5.2系统结构........................................ 2.6功能简介 ............................................ 三、无线遥控门铃的组装..................................... 3.1清点元器件 .......................................... 3.2检测各元器件......................................... 四、总结.................................................. 4.1归纳 ................................................ 4.2心得体会 ............................................ 参考文献................................................

电子门铃设计报告

电子工程学院课外学分设计报告 题目:叮咚门铃的制作 姓名:吕思伟学号: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室 班级: A1022 设计时间: 2011 年 09月 07 日—— 2011 年 12月 16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查兵 目录

1.专业综合设计任务 (3)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3) 3.硬软件设计 (4) 4. 实现与测试 (4) 5.分析与总结 (4) 参考文献 (5)

1.专业综合设计任务 (1)背景:在已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背景下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2)任务:设计一种能发出“叮、咚”声的门铃。 (3)要求与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正常人听力范围在 20Hz~20000Hz,而 300Hz~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4)目的:实现叮咚门铃的功能,使所连接得电路能发出叮咚的声音。 2.方案设计与论证(或基本原理与论证) “门铃”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提醒主人开门。设计一种能发出“叮、咚”声的门铃。它是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组成的。它的音质优美逼真,装调简单容易、成本较低,一节6V迭层电池可用三个月以上,耗电量较低。NE555集成电路与外围元件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2、R3、R4和C2的数值决定。该电路与其他555系列在使用上的不同是,NE555的4脚没有直接接到电源正极上面去。而是接到了一个由二极管D1、D2、按钮开关AN构成的开关电路和一个由R1、C1构成的定时器电路上。使得NE555的4脚的电位受到R1、C1上面电位的影响。这是该电路设计的独到之处,是电路实现“叮咚”门铃声效的关键。 叮咚门铃属于音乐集成电路,它们是大规模 CMOS 集成电路的一种,应用非常广泛。CMOS 是这种集成电路英文名称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互补对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Complementary Symmet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历史上最早提出 CMOS 集成电路线路结构是在 1963 年,到 1968 年就发展成商品化生产。早期应用领域限于空间电子设备和军用产品;到上世纪 70 年代,迅速扩展到工业和民用产品,如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等等。在所有数字集成电路中,CMOS 的产量和产值仅次于另一种叫做 TTL 的集成电路,位居第二。叮咚门铃等这一类音乐集成电路是简单的 CMOS 电路。它采用黑膏软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多功能门铃)(1)

题目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 时间 景德镇陶瓷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2、门铃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 3、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 3.1、声音报警和闪光报警的触发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 3.2、音频放大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 3.3、红橙绿闪光报警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 4、夜间照明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6 5、单刀双掷开关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 6、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8 7、总体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9 8、元件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9、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0、设计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无线遥控门铃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我国发展智能住宅小区的前景 (2) 1.2 开发研究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意义 (3) 第二章设计任务 (4) 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 3.1单元电路的选择 (5) 3.1.1 发射机单元电路的选择 (5) 3.1.2 接收机单元电路的选择 (6) 第四章系统概述 (8) 4.1 方案选择及其论证 (9) 4.2 系统的工作原理 (9) 4.2.1发射板原理 (10) 4.2.2接收板原理 (12) 4.3 系统设计原则与结构 (12) 4.3.1 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12) 4.3.2 系统结构 (13) 4.4 功能简介 (13) 第五章工艺流程图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产品组装主要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结束语 .. (14) 6.1总结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14)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无线门铃课程设计

学号11700224 天津城建大学 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 起止日期:2014 年6 月16 日至2014 年7 月11 日 学生姓名杨棋焱 班级11电信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7月11日 天津城建大学

生产实习任务书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 2 学号11700224 设计题目:函数发生器 完成期限:自2014 年 6 月16 日至2014 年7 月11 日共4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设计的目的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系统设计和编程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相关外围芯片的外特性、控制方法。 3.通过设计,掌握以单片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5.通过完成一个包括电路设计和程序开发的完整过程,了解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全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应开发打下基础。 二.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认真认识设计的意义,掌握设计工作程序,学会使用工具书和技术参考资料,并培养科学的设计思想和良好的设计作风。 2.提高模型建立和设计能力,学会应用相关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 3.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应用训练。 4.设计的说明书要求简洁、通顺,电路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三.设计主要内容 a) 设计实现功能 STC12C5A60S2(引脚排序及基本功能同AT89S51)作为主控芯片,设计电路,完成函数发生器,实现功能: 1.可通过按键控制输出锯齿,三角,正弦,方波等波形。 2.可通过按键调整频率和幅度。 b) 原理图设计 1.原理图设计要符合项目的工作原理,连线要正确。 2.图中所使用的元器件要合理选用,电阻、电容等器件的参数要正确标明。 3.原理图要完整,CPU、外围器件、外扩接口、输入/输出装置要一应俱全。 c) 程序调计 1.根据要求,将总体功能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2.根据总体要求及分解的功能模块,确定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完整的程序流程 图。

基于单片机的音乐门铃课程设计与仿真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音乐门铃 目录 1.功能 2.设计步骤 1.前期工作 (1) 2.电路结构 (1) 3.基本步骤 (1) 4.预期结果 (2) 3.硬件电路设计 1.模拟仿真电路 (2)

2.元件列表 (2) 3.发声原理 (3) 4.软件设计 1.设计材料 (3) 2.实验源程序 (4) 5.实验结果 1.仿真结果 (8) 2.实验感受 (8)

音乐门铃的设计 摘要:该设计以AT89C51为芯片组成的一个音乐门铃解决方案,在设计系统硬件电路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子门铃系统软件设计,该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电源、按键模块等。经过系统测试,证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1.功能 1.用单片机编程实现自由切换播放三首歌曲,并且用LED灯进行显示,达到门铃效果。 2.设计步骤 1.前期工作 通过大家对单片机的学习,能够通过keilC软件编写C语言程序,并且能够在Proteus 仿真软件上成功的运行。 2.电路结构 音乐门铃的硬件电路由6个部分组成:单片机、时钟与复位电路、选择按键输入电路、音频发生器、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音乐门铃的硬件电路设计框图如下。 图2-1 音乐门铃硬件电路设计框图

3.基本步骤 先用c语言编写实现音乐门铃的程序代码,然后将c语言用keil软件生成hex文件下载到stc89c51集成芯片中,利用不同的频率发出不同的音调,利用延时产生不同的节拍,通过功率放大器传送到喇叭使其发出美妙的音乐。 4.预期结果 按下门铃键,即同普通门铃的工作方法一样,由AT89C51控制蜂鸣器放出美妙的音乐,提醒主人开门。 3.硬件设计 1.模拟仿真电路 2.元件列表

实用门铃电路设计报告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CDIO项目设计说明书(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CDIO项目名称:电子技术设计与仿真 (实用门铃电路)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成绩: 2011年7月8日

1、课程设计目的 运用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使用555定时器芯片与LM386驱动芯片设计一个实用门铃电路。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电子元器件有深刻的了解。 2、课程设计正文 2.1实用门铃电路的设计 2.1.1基本器件的认识 图1 555原理图 如图1,555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它也常作为定时器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测量及自动控制等方面。555 定时器的内部电路框图和外引脚排列图分别如图 2.9.1 和图 2.9.2 所示。它内部包括两个电压比较器,三个等值串联电阻,一个 RS 触发器,一个放电管 T 及功率输出级。它提供两个基准电压VCC /3 和 2VCC /3 555 定时器的功能主要由两个比较器决定。两个比较器的输出电压控制 RS 触发器和放电管的状态。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C1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C2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VCC /3。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VCC /3,则比较器 C2 的输出为 0,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 OUT=1。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VCC /3,则 C1 的输出为 0,C2 的输出为 1,可将 RS 触发器置 0,使输出为 0 电平。 它的各个引脚功能如下: 1脚: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8脚:外接电源VCC,双极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是4.5 ~ 16V,CMOS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为3 ~ 18V。一般用5V。

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设计与制作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2) (一)我国发展智能住宅小区的前景 (2) (二)开发研究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意义 (2) 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 (一)单元电路的选择 (2) 1.发射机单元电路的选择 (2) 2.接收机单元电路的选择 (3) 3.单元电路设计的其他方案 (4) (二)硬件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 (5) 三、系统概述 (6) (一)方案选择及其论证 (6) (二)系统的工作原理 (6) 1.反相器原理 (7) 2.发射板原理 (7) 3.接收板原理 (8) (三)系统设计原则与结构 (9) 1.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9) 2.系统结构 (9) (四)功能简介 (10) 四、工艺流程与电路图设计 (10) (一)产品组装主要工艺流程 (10) (二)电路原理图、PCB板图的设计 (11) 1.使用相关软件的介绍 (11) 2.如何绘制原理图 (11) 3.PCB板的生成 (12) (三)电路仿真图的设计 (14) (四)抗干扰设计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方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智能化住宅中,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不仅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于一体的智能门铃产品,因此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系统的设计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无线遥控音乐门铃,它采用具有编码功能的遥控发射-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结合高音质机电式音乐门铃做声源,成为一种声音动听、门铃按钮与声源之间免去连线、安装方便的新型遥控高音质门铃.这种门铃具有功耗低,电路简单可靠,抗干扰能力强,遥控距离远,电路体积小等优点,其接收电路连同机电式音乐门铃为一体,可以随意放置在室内有220V交流电源的地方,还可变换门铃各种音乐,使声音悦耳动听,满足不同人的生活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微电子技术、无线技术的发展,由开始的按钮门铃到现在的可视对讲门铃、智能数码门铃,发展速度不断飚升。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严峻形式和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何根据急剧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调整企业发展规划和经营方针,成为摆在我国无线音乐门铃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无线遥控门铃企业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向着产品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该无线音乐门铃用TC4069集成块来作发射和接收主电路,该电路用先进的脉码调制发射及石英晶振稳频技术,接收由解调、放大、整形、声响电路组成,性能稳定,遥控距离远,功耗低等特点。 关键词:无线遥控、TC4069、TQ33G

模电课程设计 简易门铃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门铃 学生姓名孙梦蔚 专业班级11级电科一班 学号201131002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李月英 完成时间 2013年5月16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3 实验设计方案及论证 (1) 3.1方案一 (1) 3.2方案二 (2) 3.3两种方案的比较 (3) 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4) 5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6) 6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4) 附录2:元器件清单 (1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读懂项目任务书,看懂任务书中的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根据项目实训评价明确制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 ?能熟练运用万用表检测各元器件的质量。 ?能熟练使用各焊接工具按照电路原理较长和工艺要求完成电路的连接。 ?熟练运用电子测量工具完成电路的调试和故障的排除。 ?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门铃电路,两端接6v的电压,设置一个按钮开关,当按下开关时发出门铃在任听觉范围内的“铃”声,松开开关,则声音消失。 ?其中先设计出电路图,再通过电路图演示软件演示出其可用性,最后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电路元件的选择与焊接。 ?要求用内部中断实现,当按下门铃时,门铃发出响声,直到释放。 3 实验设计方案及论证 3.1 方案一

图3-1 原理图 电路原理: 由VT1、VT2及相关元件组成多谐振荡器,用以控制两种音调转换,由VT3、VT4等组成音频振荡器,当VT2导通时,相当于R1与R2并联,这时产生一种音调,当VT2截止时,只有R1参与音频振荡器工作,因此产生的是另外一种声音,电路中的R1、R2和C5的值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当按下门铃开关后,门铃便会交替产生二种不同音调的声音。 3.2 方案二

555门铃课程设计报告书

555门铃课程设计报告书

《PCB&SMT 》 课程设计报告书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系别: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级:电气自动化3班

姓名:王珂钰 指导教师:宋国杰 2011 年12 月9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二、电路说明 (3) 三、电路原理 (3) 四、电路数据 (4) 五、利用Protel 99SE绘制原理图 (4) 六、元器件功能 (5) 七、电路板制作流程 (8) 1.转印 (8) 2.腐蚀 (8) 3.打孔 (8) 八、焊接调试 (8) 九、设计结论 (9) 十、致谢 (10) 十一、参考文献 (10)

555门铃电路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目的:1.掌握555叮咚音响电子门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2.了解并掌握电路的一半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3.学习protel绘图软件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 4.再设计电路的过程中熟练掌握555定时器以及有他构成的各种电路的结构和用途。 意义:在设计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加强了对知识的了解,通过设计了解自己对哪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 二、电路说明 本电路是用NE555集成电路接成的多谐振荡器。当按下S1,电源经D2对C3充电,当集成电路4脚(复位端)电压大于1V时,电路振荡,扬声器发出“叮”声。松开按钮S1,C3电容储存的电能经R4

电阻放电,但集成电路4脚继续维持高电平而保持振荡,但这时因R1电阻也接入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变低,使扬声器发出“咚”声。当C3电容器上的电能释放一定时间后,集成电路4脚电压低于1V,此时电路将停止振荡。再按一次按钮,电路将重复上述过程。C3、R4放电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断开S1后余音的长短,所以要改变余音的长短可调整C3、R4的数值,一般余音不易过长。本电路可采用三节1.5V电池(4.5V)供电,等待电流约为3.5mA,鸣叫电流约为120mA。 三、电路原理 本电路是以NE555定时器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电路图中的NE555和R1、R2、R3、D1、D2、C2构成了一个多谢振荡器,SW是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R3接地,所以NE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端,当接入低电平时使其复位,所以3号端口无输出,扬声器不响。并且C2通过R1、R2充电,充电完成后C1两端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 当SW闭合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电压升高,此时NE555的4号端处于高电平,无法使其复位,与此同时,C2则通过R2向NE555的7端口放电,它们以及NE555和C3构成了一个多谢振荡器。此时f=1/0.7(2R+2R2)C2约等于1386Hz(R 为D1与D2的电阻和,约为300欧)。 松开SW时,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2、R3、C2和NE555

叮咚门铃实训报告

叮咚门铃实训报告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PROTEL实训报告 题目:叮咚门铃 系部: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级:10-1班 姓名:田志勇 学号: 2834 指导教师:时云峰,肖祥林 1月4日 目录

(一)引言 (3) (二)实训目的 (4) (三)实训要求 (5) (四)实训步骤 (5) (五)设计内容 (6) (六)总结 (9) 引言 Protel DXP 在前一版本 Protel99 SE 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新的可定制设计环境功能包括双显示器支持,可固

定、浮动以及弹出面板,强大的过滤和对象定位功能及增强的用户界面等。新的项目管理和设计合成功能包括项目级双向同步、强大的项目级设计验证和调试、强大的错误检查功能、文件对比功能等。新的设计输入功能包括电路图和 FPGA 应用程序的设计输入, Xilinx 和 Altera 设备族提供完全的聚集和基元库,直接从电路图产生 EDIF 文件、电路图信号、 PCB 轨迹、Spice模型和信号集成模型等元器件集成库。新的工程分析与验证功能包括同时可显示4个所测得图像的集成波形观察仪,在板卡最终设计和布线完成之前可从源电路图上运行初步阻抗和反应模拟等。新的输出设置和发生功能包括输出文件的项目级定义、制造文件(Fabrication files),包括Gerber、NcDril1、0DB++和输入输出到 ODB++或 Gerber 等。 Protel DXP 是将所有设计工具集成于一身的板级设计系统,电子设计者从最初的项目模块规划到最终形成生产数据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式实现。 Protel DXP 运行在优化的设计浏览器平台上,而且具备当今所有先进的设计特点,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 PCB 设计过程。经过设计输入仿真、 PCB 绘制编辑、拓扑自动布线、信号完整性分析和设计输出等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全面的设计解决方案。 Protel DXP 的强大功能大大提高了电路板设计、制作的效率,它的“方便、易学、实用、快速”的特点,以及其友好的Windows 风格界面,使其成为广大电子线路设计者首选的计算机

(完整word版)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任务.docx

微机控制系统应用方向学年设计任务书 学院课程名称完成期限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微机控制系统应用方向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自 2013 年 7 月 3 日至 2013 年 8 月 29 日共8周 一、项目的目的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强化动手能力,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二、项目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用 I/O 口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的音调,从而 演奏乐曲(至少三首乐曲,每首不少于 30 秒) 内 2.客人可通过门铃按键器播放音乐,并显示等待时间。 容3.如果主人在家,可暂停并取消音乐播放。 及三、项目设计(研究)思路 通过仿真软件 PROTUES 实现要求的硬件电路图,晶振电路、最小系统、任数码管、按键、蜂鸣器等;软件实现按键事件、音乐播放、数码管显示 务等;首先实现硬件电路图,再软件处理的时候,通过中断和定时器,实现按键请求处理和计时显示处理,对于两个定时器T0 和 T1 同时使用不 是很熟悉,刚开始二者总是不能同时实现,通过针对性测试和查找资料, 最终实现。 四、具体成果形式和要求 通过 PROTUES 仿真电路图展示项目主要功能。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进度 7.4--7.5召开小组会议,讨论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 7.6--8.23查找参考资料,解决相关问题; 安排8.23--8.26完成仿真电路图和实现代码; 8.26--8.28书写设计文档。

主要参考 资料指导教师 意见系(教研室)主任 意见1.彭伟 .单片机 C 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100 例[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6. 2.谭浩强 .C 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3.李建忠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2. (签字):年月日 (签字):年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班号:电气111班 学生姓名:陈奕玲 学生学号:1105093119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指导教师:宋艳 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起迄日期:2012.11.15----2013.05.25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电气111班姓名陈奕玲 一、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音乐门铃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或基本要求)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外部加上三极管驱 动放音设备,超再生无线模块实现无线的连接。遥控器采用PT2262编码芯片对信号编码,并 由超再生无线模块发射信号。 三、主要工作内容: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电路的具体设计,电源电路设计,调试与 实现 四、主要参考文献: 周良权傅恩锡李世馨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b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__ 张玉莲编电子CAD(Protel99SE)实训指导书(第一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林春景编模拟电子线路(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第一版)[M].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9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 I ABSTRACT ............................................................................................................................................. III 第1章前言. (1) 1.1课题选题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3研究无线遥控音乐门铃的意义 (2)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任务与要求 (2)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2) 3.1系统总体框图 (2) 3.2电源电路设计 (3) 3.3发射电路设计 (4) 3.4接收电路设计 (6) 3.5主控电路设计 (7) 3.6放音驱动电路设计 (12)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4) 4.1单片机发声概述 (14) 4.1.1 音调 (14) 4.1.2 节拍 (15) 4.2编程软件K EIL C51 (15) 4.3画图软件P ROTEL99SE (16) 4.4系统总体程序流程图 (18) 第5章调试与实现 (18) 5.1调试过程 (18) 5.2焊接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 (19) 5.3功能的调试方法 (19) 第6章结束语 (20) 6.1意见及改进 (20) 6.2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