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不背会死系列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不背会死系列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不背会死系列

1、孔子以“仁”为基础的文艺观包含哪些内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也就是“爱人”和怎样立人成人,即培养理想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固然有现实的途径,离不开道德行为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需要借助艺术与审美。孔子之所以重视艺术与审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实现“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理想的人格。这一文艺观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命题体现出来:(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文之以礼乐”

总之,“仁”构成了孔子美学和文艺观的基础,所谓“成于乐”、“游于艺”、“吾与点”、“文之以礼乐”等重要命题都必须在“仁”的哲学基础上才能理解。孔子文艺观的核心,不是去解答某些具体的艺术审美问题,而是要以“仁”的心理情感去影响人、感化人、培养人,从而使人类生活真正能立于一个很高的精神层面上,具有美的价值和意蕴。孔子的美学和文艺观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这一方面。

2、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你如何理解?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说“兴”是指“引譬连类”。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不仅是因为“诗”可以让人学会运用象征性语言的艺术,学会用譬喻、“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语言方式来解释世界,学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类比联想,而且还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礼仪教化和人格的完成。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说“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孔安国云“群居相切磋”,朱熹说是“和而不流”。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孔安国说“怨刺上政”。

总之,孔子提出“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命题,与春秋时期普遍存在的言诗用诗的风气相关,其目的并不在于诗歌本身,而在于通过学诗来提高人们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从而也提高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协调社会中氏族和宗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礼义教化的完成。不过,论及这一点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后人将这一命题看成是对文学功能的全面概括虽是一种引申性的解释,却并非与孔子所提出的命题与思想无关,它同样是受到孔子思想与理论启发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孔子将“兴、观、群、怨”并提,以说明诗的作用,这是没有先例的。不管孔子是否出于审美自觉,是否从纯文学理论的立场出发,这一提法本身已涉及到对文学审美功用的理解,尤其是孔子把“兴”放在首位,“兴”按后人的解释,是“引譬连类”(孔安国),是“感发志意”(朱熹),是“托事于物”(郑众),是“触物以起情”(李仲蒙)等等,是与情感感发、形象比喻相关的,所以,以“兴”言“诗”,显然是符合诗的美学特性的。

第二,“兴、观、群、怨”说实际上还隐含了一种对文学社会功用整体把握的思想。孔子本人虽然没有阐发这层意思,但它对后人的文学观念是有启发的。比如,王夫之提出“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的重要观点,就是在孔子这一命题启发下对诗歌的社会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阐发。

3、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孟子“以意逆志”文学批评观的理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万章上》)

“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意”不是作者本意,也不是作品本意,而是说诗者、读诗者对诗的理解,这种理解当然不能脱离作品实际,不能脱离做诗人的意图。但诗毕竟是不断被阐释的产物,仅仅停留在古人原意的水平上,不仅不能还原古人的原意,也会使诗意僵化,使诗不成其为诗。

孟子“以意逆志”命题提出的意义在于:第一,反对“断章取义”地解释诗,因为孟子明确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反对用文字片段意义的理解来妨碍诗的整体意义的理解。“以意逆志”说也是对当时流行的“断章取义”、“以辞害志”的解释方法的一种否定。第二,因为诗人要表达的东西是蕴含在作品形象体系中的,所以不能只从字面上见出,而是需要以学者自己的心感受来把握“志”。“以意逆志”说肯定了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包含着某种心理解释的意味(所谓“人情不远”)。

4、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孟子“知人论世”文学批评观的理解。

要读书解诗,以意逆志,必须设身处地了解作者的心志,要理解作者的心志与意图,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遭遇等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知人论世”这种方法,孟子著作中有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如《告子》下篇所记载的孟子对《小弁》、《凯风》等诗的解释: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已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已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乎,高叟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这种解释善于从不同作者及其诗作的不同背景分析出发,来评价不同的诗篇,正好是对“知人论世”方法的具体运用。

孟子“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之说是针对春秋时期“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诗》方法提出来的。“赋诗断章”的基本含义是截取作品的片段而不顾全文整体意思和原意,这种断章取义,对《诗》的本文意思的阐发显然是一种背离。但是它也反映了《诗》的解释本身的某些特点,因为《诗》是形象的存在,其意义阐发空间很大。在《诗》的文本解释中,阐释者往往可以不及字句而作义理延伸,可以不以言求而求心领神会。所以“赋诗

断章”成为春秋时期《诗经》解释的原则,为人们普遍所接受。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原则显然是反对“赋诗断章”的方法,但本人解《诗》却仍然受到“赋诗断章”风气的影响,有主观臆断的毛病。孟子这一说法虽然面临着理论与方法上的一些矛盾,但实际上只要运用好“知人论世”的方法,比较客观地去认识和理解诗篇,是可以准确地推求出诗人之志的。从总体上说,由于它考虑到接受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又强调应不脱离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地整体把握作品的重要性,所以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5、荀子的文艺观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回答。

1、以礼义教化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观

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正是出于“礼”,出于对后天礼义教化与规范的重视,荀子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等一系列有关艺术与审美的命题。这些命题提出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单纯的审美,更重要的为了用礼义来教化人,改造人,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礼义规范与纲纪伦常。但考虑到儒家对艺术与审美的理解本来就是与政治、道德不可分的,本来就包含在成人成己的礼义教化活动中,所以荀子这些命题的提出丰富了儒家美学和文艺观。

(1)“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就是出于自然、人生而具有的东西,“伪”则是人为和经后天礼义实践可以达到的东西。荀子主张人性恶,认为如果顺着人的本性发展,只能产生各种欲望、功利的满足,也谈不上什么美,所以他强调“伪”,强调通过后天的礼义教化来达到人性的善与美。这也就是“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这一说法的基本含义所在。从文艺创作来说也是如此,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

(2)“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

荀子是在谈后天礼义学习时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美”这一命题的。“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说明“全”、“粹”都是通过后天的礼义学习与教化来达到的,实现它们的关键是学习、思索、实践。荀子这里所讲的“全”与“粹”,既是对道德品质修养的要求,对审美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创作完美艺术品的主体方面的要求,实际上讲理想的人格塑造。他认为理想的人格应该有两个重要标准,即“全”与“粹”,“全”是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全面性,“粹”是说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精粹性”,“全”与“粹”的结合,

就构成理想的人格。

(3)“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认为音乐应该表现情感,但是这种情感必须符合礼义,导向礼义。第二,提出“乐合同,礼别异”的观点,认识到音乐情感表现不同于礼义教化规范的特殊功用。

荀子这段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礼”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道德规范,是从不可更易的等级差异原则出发的,而“和”则要在这等级差异中寻求一种不变的,和谐一致的东西,二是说礼的本质是理,而乐的本质是和,“和”则无法离开情。从上述两点认识出发,荀子提出“乐合同,礼别异”的命题,认为乐(音乐)在感化人心、协调人的社会关系、保持和谐的社会与心理状态方面,有着“礼”无法代替的功用:“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乐论》)。

谈到荀子关于礼乐关系的看法以及重视音乐的感化作用时,还应该注意“音乐通政”的思想。荀子《乐论》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乐论》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了“音乐——人心——治道”的模式,它认为音乐可以感化人心,从而影响社会风尚,决定政治的动乱。荀子的这一思想在汉代的《乐记》得到进一步发展。

(4)“以道制欲”

从人格修养上说,要以道来先知欲望的任意发展,从文艺创作和欣赏来说,要以道来作为判别优劣的标准。

(5)“中和”之美

讲究五色相调,五音相配,五味相参,是对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发展。

(6)“天行有常”

否定天是有人格和意志的神的观点,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

(7)“法后王”

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不断有新的创造、新的发明,而不能固守旧框框,唯以复古为尚。

2、明道、宗经、征圣的文艺观

荀子的道首先既是圣人之道,即社会政治之道,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其次既是先王之道,又是后王之道,这和他“法后王”的思想一致。他的道是不断扩大与丰富的,既有贯穿如一的中心,又有其应变的方面。荀子把《诗》、《书》、《礼》、《乐》等称之

为“经”,认为这些经典著作包罗了宇宙万象,并达到道德顶点,是圣人“明道”的代表作,所以后人必须以此为典范;而宗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圣人,使自己达到圣人的境界;而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也就掌握了“天下之道”。这就是荀子的宗经、征圣、明道说。

6、简析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命题的理论内涵。

这一命题的本意不是谈审美,而是谈如何体验道,进入道的境界,但与艺术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可以解释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在老子这里,有声、有形的东西都是具体的、实体性的存在,而无声、无形却是超越具体事物,超越实体性的存在,它是存在于人的精神与心灵体验中的,所以它是与“道”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与作用,完全符合于自然。

7、简析老子“涤除玄鉴”说的理论内涵。

从“涤除玄鉴”的本意来说,它是涤除垢尘,也就是排除内心杂念,使内心充满光明,好像一面明镜一样,因此便可以照察万物。如果联系老子的“道”的哲学思想,“玄”解释为“道”,“鉴”解释为“观照”,也不为错。老子“涤除玄鉴”命题的提出的主旨是要求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以一种虚静空明的心胸来达到“道”的观照。

8、简述庄子“天籁之音”说的理论内涵。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齐物论》)他在《齐物论》中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人籁、地籁、天籁。这是三个不同层次的音乐美境界,是按“人为”因素的大小、有无来划分的。人籁是指人们借助于丝竹管弦这些乐器而吹奏出来的声音,它即使再好也属于人为造作,属于最低层次。地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不同空窍,由于受风的吹动而发出的声音,它们是靠锋利的大小来形成不同的声音之美的。地籁虽没有人的作用,但要依赖于“风”这个外力,所以还不是最自然的。天籁则是众窍的“自鸣”之美,它们各自有自己天生之形,承受着自然飘来之风而发出种种自然之声音。“咸其

自取,怒者其谁邪!”它和地籁之区别在不受“怒者”之制约,完全是“无待”的,所以是最高层次的音乐美。符合于“天籁”的音乐称为“天乐”,其特点是:“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天运》)唐代成玄英认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境界,“大音希声,故听之不闻;大象无形,故视之不见;道无不在,故充满天地二仪;大无不包,故囊括六级”。故郭象说:“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

9、简述《乐记》“心物感应”说的理论内涵。

“心物感应”说说明“人心之感于物”是音乐产生的本源。《乐记》在这里区别了“声”、“音”、“乐”三个概念。无论是“声”、“音”,还是“乐”,它们都是“人心之感于物”的结果。这种心物感应的理论,实际上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物”与“心”的关系,它是“感于物而动”,是“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一是“心”与“音”的关系:“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动不一,情感有异,则发出的声音也就不一样。《乐记》的“心物感应”说,既承认了物对心的作用,又强调了“心”在音乐中的作用,认为音乐产生于心与物的相互关系中,这种看法应该说很好地解释了艺术与外在自然物、艺术与作家主体心理的关系。

《乐记》的“心物感应”说,不仅重视外在事物对心的感发,又在人性论上认为七情乃是人心所固有的,而且也非常重视音乐与人心、与人的性情的关系。人的性情也成为感物而动,人之所以能与天地万物相感应的重要根据。也正因为此,《乐记》讲“乐”“感于物而动”的同时,特别强调“情动于中”,认为音乐表现情感,是“情动于中”而表现于外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受到外在世界的影响。

10、《毛诗大序》的文艺观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回答。

(1)情志统一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与言”

这一理论命题,将“情”与“志”统一起来,明确指出了诗歌通过情感抒发来言志的特点,又强调了诗歌是“吟咏情性”的。

(2)“发乎情、止乎礼义”

此说偏重礼义、强调道德礼义对情感的约束和节制,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步加强的特点,发挥了“温柔敦厚”诗教说,认为诗歌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忽视情感,一定会成为有害文艺发展的桎梏。这一观点的形成一方面与《诗经》本身所表现出情感观念和情欲主题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孔门诗学关注人生、教化人生精神传

统的体现。

(3)“讽谏”说

《诗大序》提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提倡“美刺”、“讽谏”,主张以“主文而谲谏”的方式向君王进谏,以委婉的方式向统治者提出他们可以接受的批评。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对时代的忧患和对现实的勇于干预与参与的精神。

(4)“六义”说

“六义”说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六义”即“六诗”,即与《周礼·春官·大师》中所说的“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之说是一致的,把“六义”看成是诗歌的六种体裁。孔颖达则认为“六义”不是六种诗歌体裁,“风”、“雅”、“颂”是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则是对《诗经》表现方法的归纳。

《毛诗大序》提出的“六义”说的本义还是为了强调诗的教化作用的。“六义”之说紧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之后提出来,已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结合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实际来看,“六义”说中“风”、“雅”、“颂”指诗歌体裁的分类,大体是可以成立的。《毛诗大序》主要是从政事和地域的角度来区别风、雅、颂的。《诗大序》之所以区别风、雅、颂,也是为了强调诗的功用,强调诗与政治、地域以及时代风气的关系。风,在内容上是以某个人的事来表现其所属的国家的风气与风尚;雅,则是讲整个周王朝兴废的,不过政有大小,故有大雅小雅之别;颂,则是歌颂君王与祖先盛德而告之神明的。

《毛诗大序》并没有明确解释“六义”说中的“赋”、“比”、“兴”之说。一般来说,“赋”是叙事、直说,“比兴”是用起兴、比喻的方式婉转其说,不直说。“兴”相对“比”来说,主要区

别在于:第一,“兴”是“起”,是“托事于物”,是触物起情在先,然后才形成较明确的形象与意象;而“比”则是“比方于物”,是由心及物,先有一种情意,然后安排一个形象去表现;第二,兴以起情,比以附理。也就是说“兴”是触物起情,情感感发过程非常自然,而比则更

多理性思索的意味,更多思力的作用;第三,“比”词决旨显,“兴”词微旨远。也就是说,“兴”所寄寓的意义较“比”更加深远,更有言外之意。“兴”主要关系的是情感,具有自然感发、直觉感性的特点,它与中国古代强调含蓄、追求言外之意,触物起情的思维传统密不可分,“兴”的理论与“比”的理论比较起来,在中国古代诗学中显然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11、你如何理解《毛诗大序》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说?

此说偏重礼义、强调道德礼义对情感的约束和节制,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步加强的特点,发挥了“温柔敦厚”诗教说,它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提出诗歌必须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绝对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而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以委婉的方式向统治者提出他们可以接受的批评。对《诗大序》的这一命题,人们提出的批评很多,认为它是用儒家的道德礼义束缚了艺术情感的表现,成为有害文艺发展的桎梏。我们当然不否认《诗大序》此说过于偏重礼义、强调道德礼义对情感的约束和节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从根本上忽视情感,一定成为有害文艺发展的桎梏。《诗大序》这一观点的形成有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它与《诗经》本身所表现出情感观念和情欲主题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孔门诗学关注人生、教化人生精神传统的体现。

12、你如何理解司马迁《史记》所体现出来的“实录”精神?

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赞》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敢于面对现实,真实地记载历史事实,不像《春秋》那样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力求不以统治者偏见来歪曲事实,努力做到客观地叙述历史真实。对司马迁的“实录”精神的理解主要不能从是否符合与等于客观事实方面来理解,而应该从敢于评判历史是非,写出历史学家心中的真实所感所想的意义上来理解,也就是班固说的“不虚美,不隐恶”,大胆揭露而又实事求是,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能够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这也并非一般史学家所能做到,唯有司马迁所能担当之。

13、汉人关于屈原作品的评论有什么理论意义?

第一,将屈原作品与《诗经》相比照,提高了屈原作品的文学地位,确立了“诗骚”并重的文学典范。

第二,将屈原作品价值与其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创作意图统一起来,这实际上发展了一种将作者人格与作品价值统一起来的批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品与人品相结合的批评方法。

14、曹丕《典论·论文》如何看待文学(文章)的价值?

把文学(文章写作)的地位抬得很高,充分肯定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认为文学(文章写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既有利于治国,又有利于立身和扬名。曹丕对文章写作的肯定,实际上还包含着很强的个体生命体验的意味。

在曹丕之前,人们一般所说的“立言”著作,是司马迁所说“成一家之言”的经书、史书与子书,诗赋文章很少被考虑。而曹丕这里所谈的不朽著作主要以建安七子为对象,以诗赋作品为主。这无疑大大提升了文学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对于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说,你如何理解?

《文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主张,它将诗歌创作的本体与缘起概括为一个“情”字,而将其诗歌形式表现的特点概括为“绮靡”。《文赋》以“缘情”来概括诗歌的本质与特点,这正反映了魏晋以来文学创作对“情”的重视,在批评史上是重大意义的。

陆机“缘情”说提出的意义在于对一己之情,特别是对自然物感之情的重视和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言志”与“缘情”说的对立,也不意味着陆机提出“缘情”说就完全放弃了社会性的道德伦理对情感的规范与作用。

至于《文赋》将“缘情”与“绮靡”联系起来,也不能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看成是“从儒家传统角度看也是一种背叛”。“绮靡”与曹丕的“诗赋欲丽”之说的内涵基本相同,都主张诗歌语言形式的工美华丽,富有文采和音乐的美,这应该也是魏晋时期的一个普遍观念。而且更早的溯源,与汉人的重“丽”的审美理想密切相关。

16、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文心雕龙·知音》中“音实难知,知实难逢”观点的理解。

创作是一个由情到辞的过程,而欣赏则是一个由辞到情的过程。文学的欣赏和批评,是由读者先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然后再深入一步去体会作家主观的情志。文学作品门类众多,品种复杂,万紫千红,各有千秋,要鉴别其好坏是不容易的,同时,批评者欣赏者的状况也很不相同,各人水平高低不一。所以《知音》篇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乎!" 刘勰指出由于批评者的主观和无知往往会埋没许多优秀的作品,经常出于主观好恶

而不能对文学作品作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此刘勰是很不满意的。批评者不从作品客观实际出发,必然要出现片面性。他认为这种主观、片面的文学批评,其产生原因有三:一是“贵古贱今”,二是“崇已抑人”,三是“信伪迷真”。他提出正确的文学批评应当“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地、公正地、科学地进行文学批评活动呢?刘勰认为首先批评者本人必须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水平,只有大量阅读和研究各种文学作品,认识和掌握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地加以比较和鉴别,才能给作品以正确的评价,真正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17、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文心雕龙·情采》篇“为情而造文”观点的理解。

通过《诗经》与《汉赋》的写作对比而提出的主张,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为情而造文”是情在先,文在后,文为情发,是《诗经》“风”“雅”之兴的创作传统,而“为文而造情”是文在前,情在后,情为文生,是汉代辞赋家创作的态度。刘勰认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有真情实感,而“为文者淫丽而烦滥”,缺乏真情实感。这也是对齐梁以来文学创作重文饰文采而忽视真挚情感表达文风的批判。

18、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文心雕龙·物色》篇如何表现“物色”观点的理解。

“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暳星’,

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19、钟嵘的《诗品》包含哪些重要的诗学观点,请简要回答。

1、诗的审美本质:“吟咏情性”

强调诗感荡心灵和表现情性,把对诗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完全纳入到审美和抒情的轨道。

钟嵘所言“情性”,来源于“气”和“物”之所感,钟嵘强调天地万物的变化由“气”所引起,气的发动引起四季迭相更替,引起万物的盛衰变化,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不宁,人际悲欢离合,这就从更深层面上探究了诗人情感与天地万物,与宇宙人生之间的关系,更强烈

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那种人与天地通,心与万物感应的精神。

钟嵘谈“吟咏情性”,特别强调“怨”。所评论的上品诗人,不少都体现出“怨”的特色。不过,钟嵘所谓“怨”并不是无节制的,他特别推崇的是曹植诗的“情兼雅怨”、左思的“文典以怨”、强调“怨”的表现要有节制,对嵇康的“伤渊雅之致”,鲍照的“伤清雅之调”提出了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钟嵘受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理论影响的一面。钟嵘重视“怨”的情感表现,称“怨”可以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者,莫尚于诗矣”,这实际上是把“怨”的情感个体化了,同时,亦与广泛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所反映的不仅是个体的人生遭遇与忧闷,而且也充满动荡和战乱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是钟嵘强调“怨”的情感的意义所在。

2、“兴、比、赋”的诗说

钟嵘改变了历来言“赋、比、兴”的次序,将“兴”放在第一位,“赋、比、兴”变成了“兴、比、赋”。“兴”的根本意义在于情感的抒发与表现,钟嵘将“兴”排在首位,其用意是非常清楚的。

钟嵘将“赋”解释为“直书其事,寓言写物”,将“比”解释为“因物寓志”,特别是将“兴”解释为“文已尽而意有余”,很新奇,不一定完全符合“赋、比、兴”的原意。但是它注意到诗歌抒情言志,借物取象,言尽而意不尽的审美特征,对“赋、比、兴”的美学意味的把握是很有意义的。

钟嵘对“兴、比、赋”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的说明。在钟嵘之前,许多人都表现出偏重某一手法,特别是轻视“赋”重视“比兴”的倾向。而钟嵘则认为,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影响到文辞表达的晓畅;同时他指出了专用赋体而产生的弊端,那就是“患在意浮”,即造成文辞散漫,用意肤浅。他主张“兴”、“比”、“赋”三者结合起来:“宏斯三义,酌之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3、“滋味”说

第一,以五言诗为对象言“味”(“滋味”),审美对象非常明确;第二,要有“滋味”就必须做到“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要以形象描绘与审美感受为中心;第三,“滋味”与任何名言之理、玄学思辨无关;第四,“味”还特别要求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是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审美体验。钟嵘这些看法,对后世“味”范畴的审美内涵的确定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4、“直寻”与“自然英旨”说

钟嵘谈到“用事”与“用典”时提出“直寻”说。钟嵘认为诗歌的写作特点就是“直寻”,

即是直接描写眼前所见所感,不饰雕琢地抒发情感。“直寻”也就是钟嵘所说的“即目”、“亦惟所见”。“补假”则是指用前人诗句,也就是“用典”。

与“直寻”相关的是“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就是说诗的写作贵在自然,它是诗人“直寻”和诗人情性所致,而不是用典所能达到的。“自然英旨”也可以说是写出非常自然同时又非常精彩的诗句,它和那种“竟须新事”,“语无虚字,拘挛补衲”的诗是根本不同的。

钟嵘提出“直寻”与“自然英旨”说,不仅是为了反对用事用典,反对脱离真情实感的艺术模拟与因袭,也是针对当时过分讲求“声律”的创作倾向的。钟嵘认为自然声律是自古有之的。根据自然声律的理论,诗歌写作做到“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就可以了,不要过分地追求声律。钟嵘对沈约等人的声律论的批评有合理的一面,它要求的是诗歌声律形式表现的自然,而不是刻意的雕琢。但是,钟嵘一味强调自然声律的重要性而忽视永明声律理论的创建对于诗歌形式发展的意义,则表现出其理论的偏狭性。因为永明声律论的创建毕竟意味着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对于音律美的追求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它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没有永明声律理论,也就没有唐代以后的近体诗。钟嵘的批判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钟嵘的“兴、比、赋”说有什么特点?

第一,钟嵘改变了历来言“赋、比、兴”的次序,将“兴”放在第一位,“赋、比、兴”变成了“兴、比、赋”。“兴”从先秦起就有“起”、“起情”的意思,挚虞说“兴”是“有感之辞”,刘勰说“兴者……起情者”,都把“兴”作为感物起情的东西。“兴”的根本意义在于情感的抒发与表现,钟嵘将“兴”排在首位,其用意是非常清楚的。

第二,钟嵘将“赋”解释为“直书其事,寓言写物”,将“比”解释为“因物寓志”,特别是将“兴”解释为“文已尽而意有余”,很新奇,不一定完全符合“赋、比、兴”的原意。但是它注意到诗歌抒情言志,借物取象,言尽而意不尽的审美特征,对“赋、比、兴”的美学意味的把握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钟嵘对“兴、比、赋”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的说明。在钟嵘之前,许多人都表现出偏重某一手法,特别是轻视“赋”重视“比兴”的倾向。而钟嵘则认为,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影响到文辞表达的晓畅;同时他指出了专用赋体而产生的弊端,那就是“患在意浮”,即造成文辞散漫,用意肤浅。他主张“兴”、“比”、“赋”三者结合起来:

“宏斯三义,酌之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21、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李白“清新自然”诗学主张的理解。

“垂衣贵天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李白诗歌美学理想所在。循着这样的理想,他反对齐梁绮丽的文风,推崇谢灵运、谢眺等人的诗歌创作。同时,也非常重视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创作,因为这些民歌都是情感真挚、语言表达清新自然之作。

李白倡导清新自然的诗歌美,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对自然的崇尚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李白对清新自然美的提倡,也是盛唐时代风气和艺术精神的体现,因为盛唐诗人以光朗明净的心胸看待人生与自然,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象,所以他们在诗歌创作普遍追求自然的美,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气象。李白的意义在于把这种精神气象和诗歌之美发挥到极致,并在其诗学理论中明确地表现出来。

22、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观点的理解。

风雅”指《国风》和《小雅》,“《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其形式典雅纯正,富于比兴,为中国诗歌之滥觞。在这里,杜甫明确指出既要学习“风雅”的诗歌传统,又要兼收并蓄,“转益多师”。所谓“亲风雅”,实际是重兴寄,表现为写时事的写实倾向,把文学从侧重抒发个人情怀襟抱引向写民生疾苦,开拓创作视野。在艺术上“转益多师”,广泛学习前辈作家,总结文学艺术经验,对诗的艺术形式,表现力进行深入的探索追求。这才是对待文学遗产的正确态度。这既是杜甫对前代文学的态度,也表现在他对历代诗歌发展的评价上。

23、皎然认为“诗境”的特点是“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采奇于象外,强调诗歌意境于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之外,必须诗人联想起许多更为丰富的象外之奇景。

状飞动之趣,要求诗歌意境具有一种飞动之势,给人以神气腾涌、栩栩如生之感。

写真奥之思要求诗歌意境的创造过程是不能忽视人工之作用的,但是诗歌意境形成之后,

则决不能有人工斧凿痕迹,必须与造化争衡,有天真挺拔之妙。

24、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观点的理解。

所谓“合为时而著”,是说诗歌应该反映时事,揭露时政的弊端。所谓“合为事而作”,是说诗歌应该关心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应该反映民生的疾苦。白居易所说的“时”和“事”,还包含着一层意思,那就是他希望通过对“时”与“事”即社会现实的描写来打动君王,唤起君王对民生的关注与体察之情。

25、你怎样理解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1)“不平则鸣”是韩愈提出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文学主张。张少康认为它的基本意思是说,文学作品的写作,是作者心中郁结不平而发于外的产物,是“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不能自己的兴发感动之作。钱钟书则认为“不平”就是心有所动,不是郁结愤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物形于声”“人动于中,而形于言”。

(2)韩愈认为“物”受到外来的冲击,打破了它自身的平衡与稳定,它就会“鸣”。作为“人”来说,由于某种环境或人为的因素之影响,他的正常的思想写感情得不到自由的发挥,他的正常的行动受到不应有的障碍,那么他也必然要“鸣”。人之所以“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都不是无根由的。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无法顺利地实现,必然要形之于音、发之于歌。这不仅仅是文学创作,而且许多学术著作的产生也是如此。

(3)韩愈的“不平则鸣”思想不仅是对孔子诗“可以怨”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挥,和六朝的“风骨”论有内在精神上的联系,而且对后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想传统。

26、司空图的意境理论包含哪些基本内容,请简要回答。

(1)在钟嵘论诗歌“滋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

(2)指出诗歌意境要“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3)思与境偕

(4)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5)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

(6)提出意境雄浑、冲淡等等二十四种类型,描述不是用概念性的语言,而是用形象化、意象化的方法,将你带进能直接感受到该类型内在本质的精神境界中。

27、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观点的理解。

1)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2)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与传统的“诗之能穷人”的观点是密切相关的。不过,欧阳修在前人的观点基础上进了一步,他不仅反驳了传统的“诗人少达而多穷”的看法,明确了“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道理,而且深入地探讨了“诗穷而后工”的原因,认为它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穷困、坎坷,更是诗人政治抱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愤情感的表现。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隐身江湖草野山林田园,借诗文来寄托其济世安民壮志,抒发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以及种种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他认为并非诗能穷人,实是穷者而后工,愈穷而愈工。在政治上处于逆境的文人往往更能使他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创作出有充实内容、有深刻思想的优秀文学作品。同时,也使他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于艺术,能更深入地去钻研艺术表现方法,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

3)“诗穷而后工”不仅意在说明,诗人的作品常常是因为生活道路坎坷与仕途失意,因而寄情山水的产物,更意在说,明,生活道路坎坷的诗人,由于他们经历了更多的人生苦难,对“羁臣、寡妇之所叹”的下层人们的生活经历有更多了解,因而“忧思感愤”的情感郁积,于是借诗文来表现抒写。

4)欧阳修的“诗穷后工”说,还包含着对艺术创作规律的重视,包含着艺术创作的苦心积虑的意思。而这一点,人们论及这一命题时常常有所忽略。

5)可以举杜甫、李煜等为例子

28、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请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1)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根本不在于强调诗与画之间的外形相通,而是看到了诗与画之间意趣与神理的相通,意在强调空灵、神似、浑然天成的意境风格表现对于诗画

创作的重要性。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亦是庄禅“得妙于心”、清旷超逸的审美精神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看待苏轼的诗画结合理论,重要并不在于诗与画有多少相似,怎样相似,而在于它指向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境界,代表着一种高远的审美趣味与追求。

29、你如何理解苏轼等人对“平淡”审美趣味的提倡?

1)追求“平淡”是宋代诗文理论的一大特点。早在梅尧臣、欧阳修等人论诗,就标举“平淡”。梅尧臣是宋代诗风的开拓者,他在理论上一大贡献就是追求和推崇平淡的诗风:“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因欲适情性,稍欲到平淡”(《依韵和晏相公》),“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淡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林和靖先生诗集序》)。梅尧臣这一主张得到了欧阳修等人的响应,他特别推崇梅尧臣的诗,认为其“覃思精微,以闲远古淡为意”(《六一诗话》)。不过,对平淡的意境与风格审美谈得最多,提倡的最有力的还是苏轼。

2)以上都说明苏轼对平淡诗风与审美趣味的推重。这种推重中又有1个特殊现象值得重视,那就是对陶渊明诗的推重与喜好联系在一起的。这说明,苏轼对平淡诗风的推重,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喜好与选择,更重要的是与他的人生态度与理想紧密相关的。

3)不像李泽厚所说,苏轼对陶诗的喜爱和对平淡诗风的提倡,是出于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而是他从陶诗平淡诗风看到了一种对人生功名的淡泊,也看到了诗人在饱经人生忧患后那种生活的从容与胸襟的旷达。

4)不仅是平淡,苏轼和宋代诗人还推崇一种“老成”的风格。“诗到随州更老成”(黄庭坚语),“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沙元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老成之境也就是苏轼所说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之境,它与平淡境界是相辅相成的。

5)在苏轼和宋代诗人看来,平淡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非老到圆热、洗尽铅华而不能,所以它与“老成”是,不可分的。宋代诗人面对国家、民族的重重忧患,面对政治的险恶与仕途的艰率,历练出“斯老渐熟,乃造平淡”、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人生智慧,这种智慧既代表宋人的审美理想,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思理与趣味走向成熟的表现。

30、你如何看待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说?

1)“点铁成金”是将古人用过的语言加以点化,加以融会贯通,使它成为新的语汇,产生新的

意思。如惠洪所说:“乐天诗‘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身。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诗‘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醉红’”。与“点铁成金”相联系的是“夺胎换骨”的命题的提出。“夺胎换骨”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其辞,别创新语来表现之。如惠洪所说黄庭坚“不知能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即是从李白诗“鸟飞不尽暮天碧”、“青天尽处没孤鸿”而来。

2)“夺胎”与“换骨”都是强调袭取前人的诗意加以转化,以成为自己作品要表现出来的诗意与境界。“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所重视的是对前人东西的学习与借鉴,但如何学习借鉴,这两个命题所指对象又有所不同。“点铁成金”侧重在语言的借鉴与转化上,“夺胎换骨”侧重在思想内容与诗意方面。

3)黄庭坚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并非完全没有积极一面。文学创作不可能完全摆脱和离开前人的创作,它总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因此,认真学习古人的作品,吸收其有益成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学习古人作品时如何努力做到“以故为新”,充分体现独创精神,在古人已经达到的水平上前进一一步,又不流于简单化的模仿抄袭,这正是黄庭坚“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有价值的地方。

31、简述严羽“兴趣”和“妙悟”说的理论内涵。

1)他提出了“兴趣”说,其目的在于说明诗歌在学识、书理之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特质,那就是诗歌的审美性质,它关系到诗歌创作的根本,诗歌创作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兴趣”,也可以解释为诗有一种,它与《沧浪诗话》中出现的“兴致”、“意兴”、“别趣”一类范畴,其意思基本相同,都是指向诗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性质和趣味。

2)“妙悟”与“兴趣”一样,为严羽诗学的核心范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由于“兴趣”是充分审美化的,是一种审美情趣,所以它不能靠知识学问来获得,必须以“妙悟”为基础。3)《沧浪诗话》将“妙”引人诗论,谓“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其意思即是强调诗的思维玄妙独特,非一般概念名理可以言说理喻。但是,“妙悟”这个范畴的提出,关键又在“悟”字,因为它从根本上规定了诗的审美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直觉感悟和非逻辑性的。“悟”在严羽这里,又分一般的“悟”和“妙悟”两个层次。一般意义上的“悟”,即是指艺术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可以说是明确了这一区分。而“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则指出“悟”的不同层次和阶段。“妙悟”无疑属于最适合诗的本体特征、最高层次的“悟”的表现。它要求彻底破除文字理路的蔽障,获得活泼和新鲜真

切的艺术感受。

32、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词“自是一家”还是“别是一家”争论的理解。

1)北宋词论主要是围绕着诗与词的区别及价值的高低,或者说是围绕着词“自是一家”还是“别是一家”的争论展开。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首先应推苏轼

2)苏轼虽然没有专门的词论著作,可从他的诗论、文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苏轼的词学观点。这一观点的核心就是他在《与鲜于子峻书》中所提出的词“亦自是一家”: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苏轼这里所说的“作得一阕”指的是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场面壮观,情调慷慨激昂,一扫当时盛行的“绮罗香泽”之态。苏轼自谓“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即是要打破词的浮艳之风,开拓出新的境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即是这一境界的最典型体现。苏轼作词,后人评价是“以诗为词”,他自己评价词人作品时也常常以“似诗”为最高标准,苏域“以诗为词”,是对词的格律和内容表现的一种突破,但它也包含着明显的弱点,就是忽视了诗与词在文体与内容表现的差异。所以,苏轼的词作与观点虽然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但同时也遭到一些批评。比如,陈师道《后山诗话》就以“本色”论来批评苏轼,这种批评基本上还是经验、感觉意义上的,真正从理论上系统批评苏轼观点的是写于北宋末年的李清照的《论词》。

4)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并以此为标准批评苏轼等人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谐音律”。她认为北宋词人知“别是一家”的人甚少,只有“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等人始能知之。《词论》对词的起源与历史作了较系统的回顾,它开宗明义提出“乐府声诗并著”的观点,肯定词的发展与音乐及诗的关系,但它同时认为,词自有自己的面目,这是与柳永词的出现,“变旧声作新声”的创作实践密切相关的。同时她也对柳词的“词语尘下”创作倾向提出了批评。关于词的音律的探讨也是《词论》的重要内容。其中所提出的“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的观点,显示了李清照对词的音律特点有很精到的认识,对后来张炎《词源》的音律论有一定影响。李清照的词论坚持的词的独立性,重视词作自身的创作规律,这都是其积极意义所在。但是对苏轼等人词的贬低,不承认苏词在词的境界与表现形式的开掘,则其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33、冯梦龙的小说通俗化主张有什么理论意义,请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4、金圣叹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简要阐释这一观点的理论内涵。

“以文运事”是说历史著作着眼的是“事”,是叙述历史上已经存在的事实。对历史事实作者是不能任意改变与虚构的,作者所撰写出来的“文”必须服从于史实,这就叫“以文运事”而“因文生事”则不同,它的着眼点是“文”而不是“事”,“文”是作家叙述描写的东西,从“文”出发,就不会拘泥历史事实的真与假,就可以充分发挥作家的想象与虚构,顺着笔性,写出现实生活中没有,而在艺术家眼里看起来的是合情合理的“事”来。

35、联系文学实际,谈谈你对金圣叹的小说人物性格论的理解。

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包含多方面内容:

1)首先,将人物性格塑造看成是小说的中心任务。“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读第五才子书法》)“《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序三》)

2)其次,重视小说人物个性化的描述。“《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约,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悲愤是气质不好。”(《读第五才子书法》)

3)再次,注意到人物性格描写的正反、曲直、隐显、动静等方面的辩证的关系,总结出一套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方法之一是“背面铺粉法”。“如要衬宋江奸诈,不觉写作李逵直率:要衬托石秀尖利,不觉写作杨雄糊涂是也”(《读第五才子书法》),就是“背面铺粉法”,即通过相互映衬与对比的方法来刻划人物性格。另如,用“反衬”、“曲笔”方法写宋江。

4)最后,认为作者应设身处地去观察人物、体验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可信、合情合理的人物性格。“此书处处设身处地,然后为文。”(第十八回夹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 1.(孟子的)“养气”说 2.(袁宏道的)“性灵”说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刷焉。……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苜”,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S,j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云南开放《中国古代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学年度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专题套别:A套(√) B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 2.《神灭论》 3.本草之学 4.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耳。” 23.李清照著《论词》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4.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 25.杜甫的组诗《戏为六绝句》. 26.王土禛是清初的诗人和诗论家,《带经堂诗话》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27.《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8.王士禛认为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29.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这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 30.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是讲意境性质。 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33.风骨:“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34.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35.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36.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37.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38.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39.《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40.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 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 、(庄子的)“虚静”说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 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 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其西晋陆机的“( )”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 C.释 D.道 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 C.意象的 D.直觉的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 配合和中介 B.核心和主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 )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3、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A )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陆机 4、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A )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 5、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A )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6、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7、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C ) A.王夫之 B.袁枚 C.叶燮 D.沈德潜 8、“《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C ) A.金圣叹 B.袁宏道 C.李贽 D.李渔 9、“《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 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 10、“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A ) A.梁启超 B.李渔 C.金圣叹 D.刘熙载 1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 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 12、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13、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14、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B )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不背会死系列

1、孔子以“仁”为基础的文艺观包含哪些内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也就是“爱人”和怎样立人成人,即培养理想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固然有现实的途径,离不开道德行为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需要借助艺术与审美。孔子之所以重视艺术与审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实现“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理想的人格。这一文艺观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命题体现出来:(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文之以礼乐” 总之,“仁”构成了孔子美学和文艺观的基础,所谓“成于乐”、“游于艺”、“吾与点”、“文之以礼乐”等重要命题都必须在“仁”的哲学基础上才能理解。孔子文艺观的核心,不是去解答某些具体的艺术审美问题,而是要以“仁”的心理情感去影响人、感化人、培养人,从而使人类生活真正能立于一个很高的精神层面上,具有美的价值和意蕴。孔子的美学和文艺观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这一方面。 2、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你如何理解?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说“兴”是指“引譬连类”。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不仅是因为“诗”可以让人学会运用象征性语言的艺术,学会用譬喻、“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语言方式来解释世界,学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类比联想,而且还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礼仪教化和人格的完成。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说“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孔安国云“群居相切磋”,朱熹说是“和而不流”。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孔安国说“怨刺上政”。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至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6. (孟子的)“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讲先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译文

先秦文论选录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提示:提出了"以义逆志"说,理解其内涵,并请说明其影响。 《庄子》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提示;轮扁斫轮而不能说出斫轮的道理,这不是"言不尽意"吗?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提示: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真题集锦

历年真题---- 2014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卷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更多学习考试免费资源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 A.《尚书·尧典》 B.《诗经》 C.《论语》D.《孟子》 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A.诗能兴邦 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 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 A.明道 B.为统治阶级服务 C.温柔敦厚D.思无邪 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 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 B.文章的毛病 C.文章的艺术想象 D.文章的感情气势 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A.艺术准备B.艺术想象 C.篇章结构 D.文辞修饰 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 A.天、地、人 B.人、鬼、神C.上、中、下D.天地万物 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 A.李白 B.初唐四杰 C.庾信‘ D.曹植 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 A.滋味B.取境 C.神韵D.妙悟 9.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 A.以画喻诗 B.以书法喻诗C.以文论诗 D.以词论诗 10.李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 A.以学问为词 B.以诗为词 c.瞄文为词D.以议论为词 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 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 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 12.《沧浪诗话>中“以汉、魏、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范文

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句话出自哪本书?(考查教材宋元明部分) A. A. 《艺概》 B. B. 《沧浪诗话》 C. C. 《岁寒堂诗话》 D. D. 《石洲诗话》 正确答案:B 2.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景象符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哪一品()(教材隋唐五代文论,视频课件第十五至十八讲) A. A. 冲淡 B. B. 典雅 C. C. 纤秾 D. D. 绮丽 正确答案:C 3. 刘勰《文心雕龙》中,能够体现作者对于个人性情和文章体式之间关系的理解的是()(教材南北朝部分,视频课件第七、八、九讲) A. A. 情采篇 B. B. 体性篇 C. C. 原道篇

D. D. 丽辞篇 正确答案:B 4.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以下哪位文论家的观点()(教材明代部分,视频课件二十二到二十四讲) A. A. 李贽 B. B. 袁宏道 C. C. 周敦颐 D. D. 曹雪芹 正确答案: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元九书》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白居易 6.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提出“发愤著书”的是()。

正确答案:司马迁 7.大音希声,()。 正确答案:大象无形 8.梁启超对小说的看法体现在他的论文()中。正确答案: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9.“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李贽 10.“性灵说”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袁枚

11. “诗穷而后工”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欧阳修 12.张炎在《词源》中,认为词创作的最高标准是()。正确答案:清空 13.盖文章,(),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正确答案:经国之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解释“知人论世”。(教材先秦部分,课件孟子部分)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整理解析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萌芽期) 儒家重“政教”,道家重“审美”。墨家“尚质”“尚用”“非乐”“言有三表” 一、诗言志 “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1、概括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特征。 2、提出了诗歌教育作用的要求和理论。 3、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朱自清 其意义:历史地位高,影响深远。古代抒情诗繁荣而叙事诗不够发展,诗论注重表现“缘情、贵意、神韵、意境与诗言志的主张密切相关。”二、孔子的文学思想 强调“诗教”为政治服务。主要内容有: 1、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启发感染、认识社会、交流团结、抒怨预政) 2、主张内容与形式统一——“先质后文”“文质彬彬” 3、重视“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提出文学批评两个标准(思想、艺术)——“尽善尽美” 三、孟子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以意逆志“三种说法:以己之意推求诗人之志——朱熹朱自清等。“逆”:推测、钩考。 以诗人之意推求诗人之志——王国维等 以全篇立意推求诗人之志——《中国大百科全书》 “以意逆志”理论说明孟子看到了诗歌艺术表现的特殊性;整体统一性;读者主体能动作用。 2、“知人论世”:向上与古人交朋友,颂古人的诗,读古人的书。 3、“知言养气”:知言—能看出言辞背后隐藏的实质;养气—人的内在修养。 四、荀子 1、重视“言”的辨析和运用。“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 2、其文学思想基本内容: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明道”是核心。 3、重视乐教,肯定文艺娱乐作用的社会价值。 五、墨子 基本精神:尚用、尚质 两个观点:“非乐”说——否定和反对音乐。(有很大社会实用价值,但忽略文艺的审美价值) “三表”说——“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有所根据,有所考察,有所应用。(以历史经验为依据,关心人民生活考察社会现实,利于国计民生的政治功用。) 六、庄子 “天道自然观”、“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之所在者是道,不可以用言语去传说。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言是用来表达意的,把握了意,就可以忘了语言。“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其文学思想及(影响) 1、以自然朴素为美。(对礼教束缚自由个性具反抗批判意义,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 2、“得意忘言”说。(对后世“不落言筌”和不可言传的意境追求有直接影响。) 3、超现实主义特色。提倡“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开拓思维空间和艺术想象能力,丰富文学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闪耀独创和批判光芒,对后世浪漫主义影响深远。) 第二章两汉文学理论(演进期) 刘歆将《诗赋略》与《六艺略》《诸子略》并列,第一次把文学和学术著作区别开,成为我国古代文学书目的最早文献。 一、毛诗序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三百》被奉为经书。诗学严重地经学化、儒学化,这种情况集中地表现在《毛诗序》中。 《毛诗序》认为 1、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提出了“吟咏情性”理论。但又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封建思想礼教来规范这种情。 2、诗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分为美刺、教化两个方面。“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3、诗歌的体裁:风雅颂,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铺陈直叙。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兴起,发端和比喻兼有。 二、司马迁 其文学主张: 1、“发愤著书”说。(影响深远,如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 2、高度评价屈原及作品,充分肯定屈原作品的批判精神和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三、汉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 1、第一个为屈原作品作注的人:淮南王刘安——《离骚传》 2、司马迁完全赞同刘安的评价,在《史记》中为其立传,并大段引用《离骚传》原文,特别肯定了屈原作品“刺世直谏”的批判意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班固对屈原及作品的指责,反映正统思想理论的极端保守和落后。 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全面研究楚辞的专论——王逸的《楚辞章句序》。高度肯定其不朽价值和崇高地位。(为驳班固所作,王逸站在儒学经学立场,有一定局限和扭曲。) 四、王充《论衡》——“异人异书”“思想解放的先驱” 《论衡》的主要思想:针对当时虚伪浮华和因循模拟的文风,提出“疾虚妄”、“归实诚”、“为世用”的文学主张。 超奇篇的主要内容:对作家的品评。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作家论”的滥觞,表现在: 1、提出如何评价作者高下的问题。(把读书人分为:儒生、通人、文人、 鸿儒) 2、强调作家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创作好坏,有先天才气,也有后天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