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电阻器的接线方法

可调电阻器的接线方法

可调电阻器是一种用来调节电阻值大小的电子元件,也被称为电位器。它由一个可调滑动极和一个固定极组成,通过滑动极的位置改变电阻值,从而实现电阻的调节。

可调电阻器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接线方法,分别是串联接线和并联接线。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接线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1. 串联接线方法:

串联接线方法指的是将可调电阻器与其他电子元件连接在一条电路上,电流依次通过每个元件。具体操作如下:

(1)找到电路中需要进行电阻调节的位置,将可调电阻器连接在该位置上。(2)将电阻器的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一个端点上,例如连接到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这一端点也可以是其他元件的引脚。

(3)将电阻器的另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另一个端点上,即与上述连接点相对应的端点。

(4)连接电阻器的滑动极,即中间引脚,到电路的某个合适位置。根据滑动极的位置,可以调节电流通过电路的路径长度,从而改变电路的电阻值。

串联接线方法广泛应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滑动位置,可以控制电阻值以达到精确的电流或电压要求。在电子实验、仪器仪表、音量调节等领域都常用串联接线方法连接可调电阻器。

2. 并联接线方法:

并联接线方法指的是将可调电阻器与其他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在一个电路中,电流在元件之间分流。具体操作如下:

(1)找到电路中需要进行电阻调节的位置,将可调电阻器连接在该位置上。(2)将电阻器的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一个端点上,例如连接到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这一端点也可以是其他元件的引脚。

(3)将电阻器的另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另一个端点上,即与上述连接点相对应的端点。

(4)连接电阻器的滑动极,即中间引脚,到电路的某个合适位置。根据滑动极的位置,可以调节电阻值。同时,将其他需要调节电阻的元件引脚连接到电阻器的滑动极上,使它们在电路上并联。

并联接线方法常用于调节电路的总电阻值。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滑动位置,可以调节整个电路的电流分布,从而改变电路的总电阻值。这种方法在电子电路设计、亮度调节、温度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总结:

可调电阻器的接线方法包括串联接线和并联接线两种。串联接线方法通过改变电阻器中电流通过的路径来调节电阻值,应用于需要精确调节电流或电压的场合。并联接线方法通过改变电流分流的路径来调节电阻值,应用于调节电路总电阻值

的场合。这两种方法在电子实验、仪器仪表、音量调节、亮度调节、温度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热电阻常用的接线方式及原理

热电阻温度测量原理及常用接线方式 热电阻(如PtIOO )是利用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原理制成的将温度量转换 成电阻量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变送器通过给热电阻施加一已知激励电流测量其两端电压的方 法得到电阻值(电压/电流),再将电阻值转换成温度值,从而实现温度测量。 热电阻和温度变送器之间有三种接线方式: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由于热电阻本身的阻值较小, 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电阻变化值更小, 例如,铂电阻在零 度时的阻值R0=100 Q,铜电阻在零度时 R0=100 Qo 因此,在传感器与测量仪器之间的引线 过长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在实际应用时,通常采用所谓的两线、三线或四线制的方式, 如图所示。 图热电阻的接入方式 在图(a )所示的电路中,电桥输出电压 Vo 为 R r ) 当 R?Rt 、Rr 时, V o [(R t -R r ) 2 式中:Rt 为铂电阻, Rr 为可调电阻,R 为固定电阻,I 为恒流源输出电流值。 1. 二线制 (c )三线制 (d )四线制

二线制的电路如图(b)所示。这是热电阻最简单的接入电路,也是最容易产生较大误差的电路。 图中的两个R是固定电阻。R r是为保持电桥平衡的电位器。二线制的接入电路由于没有 考虑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有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采用这种电路进行精密温度测量,整个电路必须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校准。 2.三线制 三线制的电路如图(C)所示。这是热电阻最实用的接入电路,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图中的两个R是固定电阻。R是为保持电桥平衡的电位器。三线制的接入电路由于考虑 了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带来的影响。R11、R12和R l3分别是传感器和驱动电源的引线电阻, 一般说来,R11和R12基本上相等,而R13不引入误差。所以这种接线方式可取得较高的精度。 3.四线制 四线制的电路如图(d)所示。这是热电阻最高精度的接入电路。 图中R ii、R i2、R13和R14都是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R ii和R12在恒流源回路,不会引 入误差。R13和R14则在高输入阻抗的仪器放大器的回路中,也不会带来误差。上述三种热电阻传感器的引入电路的输出,都需要后接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的仪器放

电路实验

电路实验 实验一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3. 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实际的电压和电流,必须保证仪表接入电路后不会改变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这就要求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而实际使用的指针式电工仪表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当测量仪表一旦接入电路,就会改变电路原有的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仪表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有的实际值$之间出现误差。这种测量误差值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值的大小密切相关。只要测出仪表的内阻,即可计算出由其产生的测量误差。以下介绍几种测量指针式仪表内阻的方法。 2. 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如图1-1所示。A 为被测内阻(R A )的直流电流 表。测量时先断开开关S ,调节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 使A 表指针满偏转。然后合上开关S ,并保持I 值不 变,调节电阻箱R B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1/2 满偏转位置,此时有 I A =I S =I/2 ∴ R A =R B ∥R 1 可调电流源 R 1为固定电阻器之值,R B 可由电阻箱的刻度盘上读得。 图 1-1 3. 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如图1-2所示。 V 为被测内阻(R V )的电压表。 测量时先将开关S 闭合,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 输出电压,使电压表V 的指针为满偏转。然后 断开开关S ,调节R B 使电压表V 的指示值减半。 此时有:R V =R B +R 1 电压表的灵敏度为:S =R V /U (Ω/V) 。 式 中U 为电压表满偏时的电压值。 可调稳压源 图 1-2 4. 仪表内阻引入的测量误差(通常称之为方法误差, 而仪表本身结构引起的误差称为仪表基本误差)的计算。 R 1 (1)以图1-3所示电路为例,R 1上的电压为 U R1=─── 。 R 1+R 2 现用一内阻为R V 的电压表来测量U R1值,当R V 与R 1并联后, R V R 1 R AB =───,以此来替代上式中的R 1,则得 R V +R 1 v

可调电阻器的接线方法

可调电阻器的接线方法 可调电阻器是一种用来调节电阻值大小的电子元件,也被称为电位器。它由一个可调滑动极和一个固定极组成,通过滑动极的位置改变电阻值,从而实现电阻的调节。 可调电阻器主要有两种基本的接线方法,分别是串联接线和并联接线。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接线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1. 串联接线方法: 串联接线方法指的是将可调电阻器与其他电子元件连接在一条电路上,电流依次通过每个元件。具体操作如下: (1)找到电路中需要进行电阻调节的位置,将可调电阻器连接在该位置上。(2)将电阻器的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一个端点上,例如连接到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这一端点也可以是其他元件的引脚。 (3)将电阻器的另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另一个端点上,即与上述连接点相对应的端点。 (4)连接电阻器的滑动极,即中间引脚,到电路的某个合适位置。根据滑动极的位置,可以调节电流通过电路的路径长度,从而改变电路的电阻值。 串联接线方法广泛应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滑动位置,可以控制电阻值以达到精确的电流或电压要求。在电子实验、仪器仪表、音量调节等领域都常用串联接线方法连接可调电阻器。

2. 并联接线方法: 并联接线方法指的是将可调电阻器与其他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在一个电路中,电流在元件之间分流。具体操作如下: (1)找到电路中需要进行电阻调节的位置,将可调电阻器连接在该位置上。(2)将电阻器的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一个端点上,例如连接到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这一端点也可以是其他元件的引脚。 (3)将电阻器的另一个引脚连接到电路的另一个端点上,即与上述连接点相对应的端点。 (4)连接电阻器的滑动极,即中间引脚,到电路的某个合适位置。根据滑动极的位置,可以调节电阻值。同时,将其他需要调节电阻的元件引脚连接到电阻器的滑动极上,使它们在电路上并联。 并联接线方法常用于调节电路的总电阻值。通过改变电阻器的滑动位置,可以调节整个电路的电流分布,从而改变电路的总电阻值。这种方法在电子电路设计、亮度调节、温度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总结: 可调电阻器的接线方法包括串联接线和并联接线两种。串联接线方法通过改变电阻器中电流通过的路径来调节电阻值,应用于需要精确调节电流或电压的场合。并联接线方法通过改变电流分流的路径来调节电阻值,应用于调节电路总电阻值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序号型号备注 1 DJK01 电源控制屏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等几个 模块。 2 DJK03-1 晶闸管触发电路该挂件包含“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等 模块。 3 双踪示波器自备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已在1-3节中作过介绍。 四、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五、预习要求 阅读本教材1-3节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单结晶体管的内容,弄清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思考题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振荡频率与电路中C1的数值有什么关系?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能否达到180°? 七、实验方法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观测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

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经半波整流后“1”点的波形,经稳压管削波得到“2”点的波形,调节移相电位器RP1,观察“4”点锯齿波的周期变化及“5”点的触发脉冲波形;最后观测输出的“G、K”触发电压波形,其能否在30°~170°范围内移相?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记录 当α=30o、60o、90o、120o时,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各观测点波形描绘下来,并与图1-9的各波形进行比较。 八、实验报告 画出α=60°时,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输出的波形。 1点波形 2点波形 3点波形 4点波形 九、注意事项 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的地线都与示波器的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的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的不同电位的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为此,为了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的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的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的公共点,将探头的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

直流电机实验报告

电机实验报告 电气1209 高树伦 12292002

实验一:他励直流发电机 一、实验电路图 按图接线: 图中直流发电机G 选用DJ15,其额定值P N=100W,U N=180V,I N=0.5A,n N=1600r/min。校正直流测功机MG 作为G 的原动机(按他励电动机接线)。MG、G 及TG 由联轴器直接连接。开关S 选用D51组件。R f1 选用D44 的1800Ω变阻器,R f2 选用D42 的900Ω变阻器,并采用分压器接法。R1 选用D44 的180Ω变阻器。R2 为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选用D42,采用 串并联接法(900Ω与900Ω电阻串联加上900Ω与900Ω并联),阻值为2250Ω。当负载电流大于0.4 A 时用并联部分,而将串联部分阻值调到最小并用导线短接。直流电流表、电压表选用D31、并选择合适的量程。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步骤 (1)测空载特性 1)把发电机G 的负载开关S 打开,接通控制屏上的励磁电源开关,将R f2 调至使G 励 磁电流最小的位置。 2)使MG 电枢串联起动电阻R1 阻值最大,R f1 阻值最小。仍先接通控制屏下方左边 的励磁电源开关,在观察到MG 的励磁电流为最大的条件下,再接通控制屏下方 右边的电枢电源开关,起动直流电动机MG,其旋转方向应符合正向旋转的要求。 3)电动机MG 起动正常运转后,将MG 电枢串联电阻R1 调至最小值,将MG 的电 枢电源电压调为220V,调节电动机磁场调节电阻R f1,使发电机转速达额定值,并 在以后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此额定转速不变。 4)调节发电机励磁分压电阻R f2,使发电机空载电压达U0=1.2U N 为止。 5)在保持n=n N=1600r/min 条件下,从U0=1.2U N 开始,单方向调节分压器电阻R f2 使 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次减小,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空载电压U0 和励磁电流I f,直至I f=0 (此时测得的电压即为电机的剩磁电压)。 6)测取数据时U0=U N 和I f=0 两点必测,并在U0=U N 附近测点应较密。 7)共测取7~8 组数据,记录于表中 (2)测外特性 1)把发电机负载电阻R2 调到最大值,合上负载开关S。 2)同时调节电动机的磁场调节电阻R f1,发电机的分压电阻R f2 和负载电阻R2 使发电机的I L=I N,U=U N,n=n N,该点为发电机的额定运行点,其励磁电流称为额定励 磁电流I fN,记录该组数据。 3)在保持n=n N 和I f=I fN 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增加负载电阻R2,即减小发电机负载电流I L,从额定负载到空载运行点范围内,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电压U 和电流I L,直到 空载(断开开关S,此时I L=0),共取6-7 组数据,记录于表中。 四、实验数据及分析 1、空载特性数据: 2、特性曲线: 由表中数据制得他励直流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电容与电机的连接方法

电容与电机的连接方法 1. 介绍 电容与电机是电气领域中常见的两种元件,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对电路的性能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容与电机的连接方法,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各种连接方式的原理和特点,并提供相关的实例和应用。 2. 直接连接 2.1 串联连接 当电容与电机需要共享电压信号时,可以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具体操作是将电容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机的某两个端点相连,这样电压信号可以同时作用于电容和电机。串联连接的优点是简单直接,无需额外元件,但要考虑电容的额定电压是否能够满足电机的工作电压要求。 2.2 并联连接 在某些情况下,电容与电机需要共享电流信号而不是电压信号。此时可以选择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具体操作是将电容的正负极与电机的两个端点并联连接,使得电流可以同时经过电容和电机。并联连接的优点是电容可以起到储能的作用,提高电机的启动性能和响应速度。 3. 附加元件连接 3.1 启动电容连接 对于某些交流电机,在启动阶段需要较大的启动电流,此时可以引入启动电容来辅助启动。具体操作是将启动电容与电机的启动绕组(起子绕组)连接,并且采用开关或电磁接触器控制启动电容的接通和断开。启动电容通过改变电路的等效电感和电阻,提高电机的起动转矩和降低电机的起动电流。

3.2 过滤电容连接 在某些特殊应用中,电机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或噪声。为了减少这些干扰和噪声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影响,可以引入过滤电容来滤除高频干扰信号。具体操作是将过滤电容与电机的两个端点并联连接,使得高频干扰信号通过电容的直流通路绕过电机,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 3.3 制动电阻连接 在某些特殊应用中,电机可能需要实现快速制动或减速的功能。此时可以通过连接制动电阻来实现。具体操作是将制动电阻与电机的绕组相连,并在制动时通过控制电路使制动电阻接入电机电路。制动电阻通过消耗电机的旋转动能,将其转化为热能来实现快速制动的效果。 4. 应用实例 4.1 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启动电容连接 单相感应电动机常常采用启动电容来辅助启动。在启动阶段,启动电容与起子绕组串联连接,使得电机的转子能够起动。启动电容具有较大的电容量,通过改变电路的等效电感和电阻,提供额外的启动转矩,使得电机能够顺利启动。 4.2 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过滤电容连接 三相感应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电磁干扰和噪声。为了滤除这些干扰信号,可以采用过滤电容连接方式。过滤电容与电机的两个端点并联连接,通过其直流通路将高频干扰信号绕过电机,从而保证电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4.3 直流电机的制动电阻连接 直流电机在制动或减速时,由于惯性作用可能会产生反向电动势,如果不及时消耗这部分能量,很容易损坏电机。通过连接制动电阻,可以将电机的旋转动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快速制动和减速的效果。制动电阻通常由可调的电阻器构成,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可调电阻的使用方法

可调电阻的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可调电阻 可调电阻,也称为可变电阻或电位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它通常由一个旋钮或滑动器来控制,通过改变电阻器的物理位置或旋转角度,可以改变电阻值,从而调整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二、可调电阻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调电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旋转可调电阻 旋转可调电阻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通常由一个旋钮控制。旋钮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来改变电阻值。旋转可调电阻常用于音量控制、亮度调节等场合。 2. 滑动可调电阻 滑动可调电阻是另一种常见的类型,它通常由一个滑动器控制。滑动器可以在电阻器的表面上滑动,通过改变滑动的位置来改变电阻值。滑动可调电阻常用于平衡电路、灯光调节等场合。 3. 芯片可调电阻 芯片可调电阻是一种集成在芯片上的微型电阻器。它通常由数字信号控制,可以通过外部电路或微控制器来调节电阻值。芯片可调电阻常用于集成电路中的校准、自动控制等应用。 三、可调电阻的应用 可调电阻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1. 电压分压 可调电阻可以用来实现电压的分压。通过将可调电阻与其他电阻串联或并联,可以调整电路中的电压分配,从而满足不同的电路要求。 2. 电流限制 可调电阻可以用来限制电路中的电流。通过调整电阻值,可以限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保护电路和元件免受过大电流的损害。 3. 信号调节 可调电阻可以用来调节信号的幅度或频率。通过改变电阻值,可以调整信号的大小或改变信号的波形,从而满足不同的信号处理需求。 4. 温度补偿 可调电阻可以用来实现温度补偿。在一些精密测量或自动控制系统中,温度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通过调整电阻值,可以对电路的温度特性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四、可调电阻的选型和安装 1. 选型 在选择可调电阻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电阻值范围: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范围。 •功率容量:根据电路中的最大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容量。 •精度: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 •稳定性: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系数和长期稳定性。 •尺寸和安装方式:根据电路布局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安装方式。 2. 安装 安装可调电阻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过度加热:在焊接过程中,避免过度加热可调电阻,以免影响其性能。

可调电阻使用方法

可调电阻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可调电阻? 可调电阻是一种电子元器件,也称为可变电阻或旋转电位器。它的作 用是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从而控制电路的性能。可调电阻通常由一个旋钮和一个内部的滑动导体组成,当旋钮转动时,滑动导体会在不同的位置上接触到不同的电阻片,从而改变整个电路 中的总电阻值。 二、可调电阻的种类 1. 旋转式可调电阻 旋转式可调电阻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通常由一个圆形或方形的旋 钮和一个内部的滑动导体组成。当旋钮被转动时,滑动导体会在不同 位置上接触到不同的固定电阻片,从而改变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值。2. 薄膜式可调电阻 薄膜式可调电阻是一种使用金属薄膜作为导体材料制成的可调元件。 它通常比较小巧轻便,并且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

3. 陶瓷式可调电阻 陶瓷式可调电阻是一种使用陶瓷材料作为基底制成的可调元件。它通常比较耐高温、耐腐蚀,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环境。 三、可调电阻的使用方法 1. 确定电路中所需的电阻值 在使用可调电阻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电路中所需的电阻值。这可以通过计算或实验来确定。 2. 选择合适的可调电阻 根据需要控制的电阻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的可调电阻。 3. 连接可调电阻 将选定的可调电阻连接到需要控制的电路中。通常情况下,可调电阻有三个引脚,其中一个是中间引脚,另外两个是两侧引脚。将中间引脚连接到需要控制的部分,两侧引脚则连接到其他部分。

4. 调节旋钮 转动旋钮来改变滑动导体与不同固定电阻片之间的接触位置,从而改变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值。根据需要进行微调直至达到所需效果。 5. 固定旋钮位置 当达到所需效果后,可以通过固定旋钮位置来保持电路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可调电阻旋钮的底部有一个螺丝孔,可以通过螺丝将旋钮固定在所需位置。 四、注意事项 1. 在使用可调电阻时,应注意避免过载或过压,以免损坏元件。 2. 在连接可调电阻时,应注意引脚的正确连接方式,以免出现接错引脚的情况。 3. 在调节旋钮时,应逐步进行微调,并注意观察电路中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检查原因。 4. 在固定旋钮位置时,应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元件的正常

变频器外接电位器接线和参数设置-民熔

变频器外接电位器接线和参数设置-民熔 民熔变频器各种系列的机型都可以使用电位器来控制频率输出,电位器接线0~10v电压。 首先外部电位器后面有3个端子,分别是1、2、3。 将电位器的3号端子连接在变频器+10V的位置,将电位器的2号端子连接在变频器AVI的位置,将电位器的1号端子连接在变频器ACM 的位置。具体接线方法如图所示:

接线端子原理图 其中,+10V 是速度设定用电源,是模拟信号的频率设定电源,+10Vdc3mA(可调电阻3~5kΩ),AVI是模拟电压频率指示,电压范围是0 ~ 10VDC,对应到0~最大输出频率,ACM是模拟信号公共端,是模拟信号的共同端子。

控制端子位置示意图 连接好之后,开始设置参数,首先设置频率来源,02.00是频率输入来源设定 02.00参数说明 我们现在是用外部电位器,应该选择1,也就是主频率输入由模拟信号0-10V,先进入02.00,然后通过上下箭头,选择1,再按确定键保存,确定好之后,然后返回主界面。 然后设置运转指令来源,02.01是运转指令来源设定 02.01参数说明

我们是在变频器的面板上启动,应该选择0,也就是数字操作器控制,先进入02.01,然后通过上下箭头,选择0,再按确定键保存,确定好之后,然后返回主界面。 流程总结: 1、将外接电位器的两端分别接变频器的+10V和ACM,将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电压输入端AVI。 2、变频器与外接电位器之间的连接线要选用屏蔽线,且要三线均屏蔽的,如果变频器与外接电位器之间距离超过2米,就要考虑屏蔽线的质量,线径不能小。

3、如果变频器与外接电位器之间距离超过10米,那么在保证屏蔽线的质量和线径下,还需要再套铁管。在保证屏蔽线的质量和线径下套铁管,距离可以超过200米,原则是变频器端,线路压降可以忽略,若压降过大,可以用单芯铜线屏蔽代替屏蔽线。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等

实验一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和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用了三只晶闸管,与单相电路比较,其输出电压脉动小,输出功率大。不足之处是晶闸管电流即变压器的副边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只有1/3 时间有电流流过,变压器利用率较低。图3.1中晶闸管用DJK02 正桥组的三个,电阻R 用D42 电感用DJK02面板上三相可调电阻,将两个900Ω接成并联形式,L d 的700mH,其三相触发信号由DJK02-1 内部提供,只需在其外加一个给定电压接到Uct端即可。直流电压、电流表由DJK02 获得。 图3.1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 (1)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2)研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五、预习要求 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内容。 六、思考题 (1)如何确定三相触发脉冲的相序,主电路输出的三相相序能任意改变吗? (2)根据所用晶闸管的定额,如何确定整流电路的最大输出电流? 七、实验方法 (1)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 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②将DJK01“电源控制屏〞上“调速电源选择开关〞拨至“直流调速〞侧。 ③用1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的“三相同步信号输出〞端和DJK02-1“三相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打开DJK02-1电源开关,拨动“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④观察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节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节电位器〔在各观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可调电阻的使用方法

可调电阻的使用方法 一、可调电阻的定义和作用 可调电阻是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值的电子元件,它可以通过旋钮或滑动器来调节电阻值,从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可调电阻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音响、灯光、无线电通讯、计算机等。 二、可调电阻的分类 1. 旋转式可调电阻:通过旋钮来改变电阻值,常见的有单圈式和多圈式两种。 2. 滑动式可调电阻:通过滑动器来改变电阻值,常见的有单轨和双轨两种。 3. 陶瓷可调电阻: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具有高温耐性和耐腐蚀性能,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效果更佳。 三、可调电阻的使用方法 1. 确定需要控制的参数:在使用可调电阻之前,首先要明确需要控制

的参数是什么,如需要控制的是输出信号的幅度还是频率等。 2. 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根据需要控制的参数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的可调电阻。如果需要控制较大功率的电路,应选用功率较大的可调电阻。 3. 连接电路:将可调电阻连接到需要控制的电路中,注意正确连接正负极。 4. 调节旋钮或滑动器:根据需要控制的参数,通过旋钮或滑动器来调节电阻值。一般来说,顺时针旋转旋钮或向右滑动滑动器可以增加电阻值,逆时针旋转旋钮或向左滑动滑动器可以减小电阻值。 5. 测试效果:在调节完毕后,使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来检测输出信号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四、可调电阻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的可调电阻; 2. 连接正确,注意正负极; 3. 调节时要轻柔、平稳;

4. 注意避免过载和短路等情况; 5. 长期不使用时要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五、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旋钮或滑动器失灵: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导致的。可以 用清洁剂喷洒到旋钮或滑动器内部,然后旋转或滑动几次,再用干燥 剂吹干即可。 2. 电阻值不稳定:这种情况多是由于接触不良或电阻材料老化导致的。可以用清洁剂喷洒到旋钮或滑动器内部,然后旋转或滑动几次,再用 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是否稳定。 3. 电阻值偏大或偏小: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 可以调节电阻器内部的可调芯片来修正偏差。 六、总结 可调电阻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广泛应用。使用可调电阻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类型和规格、正确连接正负极、轻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一、二、三

实验一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如图 1-1 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 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 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图 1-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 图 1-1 中,由 V 3、VD 1、VD 2、C 1 等元件组成同步检测环节,其作用是利用同步电压 U T 来控制锯齿波产生的时刻及锯齿波的宽度。由 V 1、V 2 等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当 V 3 截止时,恒流源对 C 2充电形成锯齿波;当 V 3 导通时,电容 C 2通过 R 4、V 3 放电。调节电位 器 RP 1 可以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锯齿波的斜率。控制电压 U ct 、偏移电压 U b 和锯齿波电压在 V 5 基极综合叠加,从而构成移相控制环节, RP 2、RP 3 分别调节控制电压 U ct 和偏移电压 U b 的大小。 V 6、 V 7构成脉冲形成放大环节, C 5 为强触发电容改善脉冲的 前

沿,由脉冲变压器输出触发脉冲,电路的各点电压波形如图1-2 所示。本装置有两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I 和II ,在电路上完全一样,只是锯齿波触发电路II 输出的触发脉冲相位与I 恰好互差180°,供单相整流及逆变实验用。 电位器RP1、RP2、RP3 均已安装在挂箱的面板上,同步变压器副边已在挂箱内部接好,所有的测试信号都在面板上引出。 图1-2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α =90° )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内容:

数字电位器说明

数字电位器 •数字电位器(Digital Potentiometer)亦称数控可编程电阻器,是一种代替传统机械电位器(模拟电位器)的新型CMOS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处理的集成电路。数字电位器采用数控方式调节电阻值的,具有使用灵活、调节精度高、无触点、低噪声、不易污损、抗振动、抗干扰、体积小、寿命长等显着优点,可在许多领域取代机械电位器。 数字电位器的特点 •数字电位器的特点是:寿命长(因无机械触点)、工作可靠、性能稳定、耐振动、体积小,能和数字电路或单片机灵活地结合在一起。 数字电位器工作原理 •由于数字电位器可代替机械式电位器,所以二者在原理上有相似之处。数字电位器属于集成化的三端可变电阻器件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当数字电位器用作分压器时,其高端、低端、滑动端分别用VH、VL、VW表示;而用作可调电阻器时,分别用RH、RL和RW表示。 图2所示为数字电位器的内部简化电路,将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每只电阻的两端经过一个由MOS管构成的模拟开关相连,作为数字电位器的抽头。这种模拟开关等效于单刀单掷开关,且在数字信号的控制下每次只能有一个模拟开关闭合,从而将串联电阻的每一个节点连接到滑动端。

数字电位器的数字控制部分包括加减计数器、译码电路、保存和恢复控制电路和不挥发存储器等4个数字电路模块。利用串入、并出的加/减计数器在输入脉冲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可实现加/减计数,计数器把累计的数据直接提供给译码电路控制开关阵列,同时也将数据传送给内部存储器保存。当外部计数脉冲信号停止或片选信号无效后,译码电路的输出端只有一个有效,于是只选择一个MOS管导通。 数字控制部分的存储器是一种掉电不挥发存储器,当电路掉电后再次上电时,数字电位器中仍保存着原有的控制数据,其中间抽头到两端点之间的电阻值仍是上一次的调整结果。 因此,数字电位器和机械式电位器的使用效果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开关的工作采用“先连接后断开”的方式,所以在输入计数有效期间,数字电位器的电阻值和期望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只有在调整结束后才能达到期望值。 从图2可以看出,数字电位器和机械式电位器有2个重要区别:1)调整过程中,数字电位器的电阻值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在调整结束后才具有所希望的输出。这是因为数字电位器采用MOS管作为开关电路,并且采用“先开后关”的控制方法:2)数字电位器无法实现电阻的连续调整,而只能按数字电位器中电阻网络上的最小电阻值进行调整。 数字电位器和数模转换器的区别 • 1 引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