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第32卷 第4期J.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2 No.4 2010

文章编号:1007-6735(2010)04-0333-07

收稿日期:2009-11-02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07pj1407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J50501) 作者简介:晁东海(1985-),男,硕士研究生. E ma il:x yguo@https://www.360docs.net/doc/25229246.html,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 模拟

晁东海, 郭雪岩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大颗粒流化床在不同密度、布风装置及曳力模型情况下的气固两相流动,考察了大颗粒流化床流化和流动特点,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床层压力瞬时变化,床层碰撞比,以及颗粒速度径向和空隙率轴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直型布风板流化床比较,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的气泡产生快,颗粒横向运动能力强;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其在凹型布风板流化床边壁处的速度比中心位置处减小的快;比较3种曳力模型,发现其模拟的轴向空隙率分布和床层压力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床层膨胀比实验关联式相比,3种模型预测的值比实验关联式要大一些.通过研究,3个曳力模型中Gidaspow 模型相对适用于大颗粒气固流化床的数值模拟.关键词:流化床;欧拉双流体模型;并行计算;大颗粒中图分类号:TQ 051.13 文献标志码:A

CFD simulation on two phase flow in gas solid

fluidized beds with coarse granules

CH AO Dong hai, GUO Xue yan

(School of En er gy an d Pow er En gin eering ,Un iversit y of S han ghai for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 a )

Abstract:Eulerian pseudo fluid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granule kinetics model,by integrating them in a CFD code(Fluent 6.3)was us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gas solid flow patterns in fluidized beds of coarse granules.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particle density,distributor types and drag model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paramter study.The dependance of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ization and flow patterns,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 of phase fraction distribution,instantaneous pressure,radial particle velocity,expansion ratio and axial voidage distribution,on the parameters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wo phas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ed with a concave distributor is rather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bed with a flat distributor.For ex ample,bubbles will occur so oner and more particles move laterally in the concave distributor bed.It is also found that for larger solid gas density ratio,particle velocity profile near the wall becomes much flatter in the concave distributor bed.A comparison among the Syamlal O Brien,Gidaspow and Arastoopour models illustrates that the predicted axial voidage distributions and pressure drops by the three models are very different.Numerical prediction based on all the three drag models un derestimates the bed expansion ratio,comparing with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correlation.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numerical results based on Gidaspow drag model are of the least deviation in the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2卷

simulation of gas solid fluidized beds with coarse granules.

Ke y words:flu idized bed;eu ler ia n pseudo fluid two fluid m odel;pa r allel com pu ta tion;

coar se gr an u les

近年来,随着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大颗粒流化床

在煤粉流态化燃烧和水泥熟料流态化煅烧等领域的

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流化床内两相流动情况复

杂,使得人们对气固两相间的作用、固相应力本构方

程的建立、两相湍流的认识以及多种因素的相对控制

和协调的理解等变得很困难[1].实际上大多数流化床

反应器都是根据经验设计的,大颗粒流化床的设计更

是如此.文献[2]在研究颗粒的粒度及颗粒的表观密

度等对流化特性影响后,将颗粒分成了A(30~

100 m)、B(100~600 m)、C(一般情况下粒度小于

20 m)、D(600 m以上)4类[3].依据此分类,粒度在

600 m以上的颗粒称为过粗颗粒.然而由于颗粒的

表观密度与气体密度之差不同,本文所用颗粒直径为

855 m可能为B类(鼓泡颗粒),也有可能为D类(喷

动用颗粒).其中,D类颗粒流化时极易产生大气泡或

节涌,使实验难以操作,然而数值模拟可以克服这一

困难,而且D类颗粒粒度在1.5mm以下时,是完全

可以流化的[3].文献[4]用粒径为3mm的颗粒进行

了模拟与实验,研究了气体进口速度和温度对床内含

湿量、颗粒温度等的影响,得出模拟与实验的结果大

体是一致的.文献[5]研究了表观气速、床内有无管道

及布风方式对大颗粒流动的影响.模拟和试验的结果

都表明,布风方式对颗粒体积分率及速度径向分布有

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不论有无管道,某些布风方式都

有助于气固形成环核流动结构.文献[6]通过改变颗

粒粒径(从0.25mm到1mm)、密度、进口气速等参数

后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的粒径和进口气速对

颗粒滑移速度的影响较大;合适的进口气速对减少能

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借助CFD软件FLUENT对大颗粒气固流

化床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密度颗粒、

曳力模型及布风装置对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有

些曳力模型采用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通过

这些研究,从数值计算的角度揭示出了一些大颗粒

的流化及流动特性.

1 控制方程及曳力系数模型

1.1 流体控制方程

由于气固间没有质量交换,且升力、附加质量力等对流化床的影响很小,故气固两相流动所遵循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可以简化成如下形式:

连续方程

t(g!g)+ (g!g v g)=0(1)

t(p!p)+ (p!p v p)=0(2)式中,是体积分率,v是速度,!是密度,下标p表示固相,g表示气相.

动量方程

t

(g!g v g)+ (g!g v g v g)=-g P g+

?g+g!g g+#gp(v p-v g)(3)

t

(p!p v p)+ (p!p v p v p)=-p P g+

?p+p!p g+#gp(v g-v p)(4)式中,g是重力加速度,P是压力,?为应力张量,#gp 是气体 流体相间的曳力系数.

1.2 曳力系数模型

颗粒在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包括曳力、重力、浮力和其他作用力(如Basset力、Mag nus力和Saff man力等).若忽略其他力的作用,则可认为气固间作用主要为曳力作用[1].

Syamlal O Brien[7]、Arastoopour[8]和Gidaspow[9]等人先后对气固曳力作了大量的研究,并给出了反应相间作用强弱程度的曳力系数,如下所示:

Gidaspow模型曳力系数

#gp=3

4

(1-g)g!g v g-v p

d p

C D0-2.7

g(g!0.8)(5) #gp=150(1-g)

2

g d2p

+

7

4

(1-g)!g v g-v p

d p

(g<0.8)(6)式中,C D0是单颗粒曳力系数.

Syam lal O Br ien模型曳力系数

#gp=3(1-g)g!g v g-v p

2

334

第4期晁东海,等: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式中,V r=1

2

[a-0.06Re+(0.06Re)2+0.12Re(2b-a)+a2],Re

=v g d p!g/ g,d p为颗粒直径, g为气体黏度.

a= 4.14

g,g?0.85时,b=0.8 1.28

g;g>0.85时,

b= 2.65

g.

Arastoopour模型曳力系数

#gp=(1-g)-2.8

g!g v g-v p

d p

17.3

Re

+0.336(8)

1.3 床层膨胀比

床层膨胀比及床层膨胀率可按照吴占松等[10]的经验公式求得

Ra=1-mf

1-f

(9)

其中,操作条件下流化床层的空隙率

f=Ar-0.21(18Re+0.36Re2)0.21阿基米德数

Ar=d p3!g(!p-!g)g

2g

下标m f表示临界流态化.

2 流化床几何结构和模拟参数设定

图1(a)、(b)分别给出了两种不同布风板流化床的几何结构.两个流化床的床高和床宽分别为1.2m和0.186m(其中,凹型布风板的圆心距离床底0.116m).由于计算需要在一组离散的网格点上进行,所以模拟采用了GAM BIT2.2.30(Fluent公司,美国)进行网格生成.与表1等人相比,网格不但比其他的要小得多,而且数目也多.为了提高数值计算的速度,本次模拟使用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联想并行机进行求解计算.求解器采用Fluent 6.3.26(Fluent公司,美国),并选取?-湍流模型及速度 压力耦合的#SIMPLE?算法.初始时固定床床层的高度H为0.372m,固相体积分率为0.622,最大时达到0.65.流化床床内无任何构件,气体的密度为1.225kg/m3,黏度为1.785%10-5,颗粒直径为855 m.流化床的边界条件为:两壁面均假定成无滑移,下部为气体匀速进口,速度大小为1m/s;上部为压力出口,表压为

0.依据颗粒动力论,将固相压力及黏度分别选用Lun et al和Syam lal O Brien模型,并把颗粒的弹性恢复系数假定为0.90(1代表完全弹性碰撞,0则表示完全非弹性碰撞).

图1 流化床的几何结构

Fig.1 Geometric structure o f the fluidized bed s

表1 网格对比Tab.1 Co mp arison o f grid s

作者X方向网格大小

/m m,%x

Y方向网格大小

/mm,%y

Z方向网格大小

/mm,%z

X方向

网格数

Y方向

网格数

Z方向

网格数

文献[11]1010902626120文献[12]55-30200-文献[13]7.6276.2- 1072- 文献[14] 6.33 6.3318.753030160本文直型布风板 1.8612-100100-本文凹型布风板 1.866-100200-

3 结果与讨论

3.1 布风方式的影响

图2(见下页)描述了颗粒在直型布风板流化床内不同时刻的体积分率分布.可以看出,流化床内部可以分为底部床层和上部自由空间.0s时颗粒静止地堆积在床底,当匀速气体从进口流进时,床内逐渐形成了典型的中心区颗粒体积分率小,边壁区颗粒体积分率大的环 核流动结构[15],图2中0.3s~0.6 s时间内显示了其部分变化过程.从图2中0.5s~ 1.117s可看出,气泡主要在床中心与壁面之间的区域内产生与上升.随着气泡的上升其形状和大小都在发生变化.在1.117s气泡发生破裂,颗粒被抛入

33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2卷

自由空间

.图2 直型布风板流化床瞬时颗粒(!p =906kg/m 3)

体积分率的分布

Fig.2 Instantaneous so lid(!p =906kg/m 3)volume frac

tion in the fluidized bed s with flat distributor

图3显示了颗粒在不同时刻速度矢量场.其中t 表示时间,颗粒密度为2000kg /m 3

,最右端t =2.5s 为床层表面情况,其他的均为床层底部.通过图形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变化,直型布风板流化床中颗粒及团聚物逐渐有了横向运动.除了t =0.2s 主要是由于重力与床壁作用外,其余都是由气泡引起的.t =0.5s 气泡在床层底部的产生;t =2.5s 气泡在床层底部的扰动及表面的抛洒作用.由此得出,气泡对流化床内颗粒及团聚物的横向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

图3 颗粒速度矢量图

Fig.3 V elocity vector o f particles

图4是凹型布风板流化床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可以看出,颗粒平行上升了仅0.08s,分布板上再次聚集了一层颗粒.与直型布风板流化床相比,由于颗

粒重力及气体进口速度水平分量的影响,在底层中间位置形成了相对比较厚的颗粒层.也正是此原因,使得中间气体穿越这厚颗粒层后速度大大降低,这就加剧了其上方颗粒的下降,加速了床层在上升的过程中形成气泡.

结合图2和图4,还可清楚地发现,直型布风板

流化床里开始出现气泡的时间大概是在0.5s,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开始出现明显不对称时刻大约在

1.67s,而凹型分布板分别是0.33s 和1.5s,比相应的直型布风板流化床的时间都短.显然,横向对流混合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图4 凹型布风板流化床颗粒(!p =906kg/m 3)

体积分率瞬时的变化

Fig.4 Instantaneo us solid (!p =906kg/m 3)vo lume frac

tio n in the fluidized b ed s with co ncave distrib uto r

流化系统中的流动结构不仅呈现局部非均匀性,而且呈现整体非均匀性.局部非均匀性表现为稀相和密相在同一点交替出现;整体非均匀性表现为系统内部不同空间位置可以出现稀相或密相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构[1].图5显示了流化床内颗粒体积分率瞬时分布,其中颗粒密度为906kg/m 3

,h 为床层轴向位置,H 为固定床高度,r 为床层径向位置,R 为流化床的半径.图中(a)、(c)在初始流化床高度(h/H =1)的中心位置处(r /R =0),(b)、(d)则在靠近壁面处(r /R =0.75).由图5(a)、(b)曲线可知:在直型布风板流化床里,颗粒体积分率在靠近壁面处几乎都在0.25以上波动,在床层中心位置多个时间段内小于0.1,甚至有几段几乎为0,这些说明颗粒和颗粒微团主要集中在靠近床层壁面处,气泡则位于中心位置处.相对直型布风板流化床,颗粒在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床层底部有向中心运动的能力,但通过分析固定床高处颗粒体积分率瞬时分布却得知:和直型布风板流化床内颗粒体积分率分布一样,颗粒微团靠近壁面,气泡位于中心处,如图5(c)、(d)所示.3.2 颗粒密度的影响

图6显示了在初始流化阶段,不同密度颗粒在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的体积分率分布和流线图.由图可见,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其体积分率分布及运动趋势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在颗粒密度!p =906kg/m 3时,颗粒体积分率在流化床内主要分布在中心及壁面处.通过云图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336

第4期晁东海,等: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 模拟

因是由于流化床内存在两个大气泡。当颗粒密度增大到2700kg /m 3

时,大气泡也跟着增加到了3个;再当密度增加到3600kg /m 3时,不但大气泡消失了,而且颗粒主要聚集在流化床中心位置.根据流线的切线方向即为颗粒速度方向的性质可知:床层上部的颗粒将从中心位置处下落,并与床层底部上升中的颗粒进行对冲.这一过程将对流化床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即增加固体颗粒的机械磨损及损坏床内零件等

.

图5 颗粒体积分率的瞬时变化

Fig.5 Instantaneo us solid volume fraction

图6 不同密度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和流线图Fig.6 Particle co ncentrations and streamlines

with d ifferent density

图7显示了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颗粒径向平均

速度(v &

p )分布.其中床内高h =0.2m,r 为床层径向位置,R 为流化床的半径.随着密度逐渐增大,颗粒速度在中心位置附近减小得并不大,而靠近壁面处则有很大的降低.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气泡与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当操作气速一定时,颗粒密度增大,使得床层高度降低,颗粒体积分率,尤其是壁面处的体积分率增大,进而导致颗粒聚集倾向明显增强,团聚物增大.而团聚物受气体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表面附近,所以当颗粒重力成倍地增长时,其在边壁处的速度便明显下降.这时大量气体将更加集中于床层中心,在维持气体通量沿截面平衡的同时,将以更快的速度携带颗粒运动.结果,颗粒在床层中心处的速度并没有很大变化.

图7 不同密度颗粒在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的时均速度分布Fig.7 Time mean so lid velo city profiles in the concave

distributor fluid ized bed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density

3.3 曳力模型的对比

图8(a)、(b)、(c)显示了3种曳力模型模拟的

颗粒体积分率分布(见下页).其中图8(b)是根据Arasto opo ur 等人提出的曳力系数公式(如式8所

337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2卷

示),并在FLU ENT 软件中嵌入UDF(用户自定义函数)程序模拟得到的.在0.5s 时,也就是气泡即将产生的时候,从(a)、(b)、(c)3幅云图可以看出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大体是一样的,除了Arastoo pour 模型中气泡相对其他两个模型稍微大一些,也就是Arastoopour 模型产生气泡的时间相对早些.当床层表面颗粒第一次达到最高位置处时,Gidaspow 模型、Ar astoopour 模型及Sy am lal O Brien 模型分别耗时1.087s 、0.85s 和1.075

s.

图8 不同模型的颗粒(密度!p =906kg/m 3)体积分率分布

Fig.8 Solid(!p =906kg/m 3)volume fraction

profiles of different mo dels

因为颗粒的流化是由气体作用在微粒上的曳力导致的,所以曳力对气固两相的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曳力模型是由各自的实验数据导出.因此,需要对曳力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图9显示了采用Gidaspow 、Arasto opo ur 及Sy am lal O Brien 3种曳力模型模拟的直型布风板流化床轴向空隙率分布.根据文献[8,16]知道:Aras to opo ur 模型是在研究稀相气固两相流的基础上得出的;Syamlal O Brien 模型比较适合与他们提出的固相剪切应力关联式应用在一起;Gidaspow 模型适用于密相气固流化床.通过对比这3个模型可以发现:在稀相控制区,Syam lal O Br ien 模拟的空隙率分布在轴向位置h =0.2m 处差异较大;在密相控制区,Arastoo pour 模拟的空隙率分布在轴向位置h =0.48m 处差异较大.考虑到床层内空隙率变化应该是一个平缓的过程,所以在0.2m 和0.48m 出现较大波的Arasto opo ur 和Syam lal O Brien 模型都是不准确的.

图10描述了模拟床层膨胀比与式(9)经验关联式的对比情况.在模拟的过程中采用的颗粒密度为906kg/m 3,气体速度为1m/s.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气泡在床层表面破裂和床层内气固两相间的强烈

混合,床层高度曾现波动状态.与关联式相比,只有

在较小的一些时间段内,Gidaspow 、Syamlal O Brien 、Arastoopour 3种曳力模型模拟得到的床层膨

胀比比实验关联式小一些.对Gidaspow 、Syamlal O Brien 和Arastoopour 这3个模拟的床层膨胀比求时间平均值,可分别得到1.798,1.866和1.776,而实验关联式为1.664,由此更加清楚地说明了3种曳力模型模拟的准确度稍差一些,尤其是Syamlal O Brien 模型.Zimmermann [17]曾用Geldart A 类颗粒验证了Syamlal O Brien 和Gidaspow 曳力模型,结果表明:这两个曳力模型高估了床层膨胀比.后来,Fari borz Taghipour [18]等人认为这是由于模型忽略了由范德华力造成颗粒间的黏性作用,并采用C 类颗粒(275 m )数值计算后得出模型低估了床层膨胀比.而对于本次试验所用的大粒度颗粒(在G eldart 分类中为B 和D 类)来说,由于颗粒比Zimm e

图9 轴向空隙率(!p =906kg/m 3)Fig.9 Axial void age(!p =906kg/m 3)

图10 模拟床层膨胀比与实验关联式的对比Fig.10 C omp ariso n o f exp erimental correlatio n and

simulated bed expansio n ratio 338

第4期晁东海,等: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 模拟

rmann 和Fariborz Taghipo ur 所采用的要大得多,所以范德华力的影响很小,但3种曳力模型模拟得到的床层膨胀比均仍然比实验关联式大一些.

图11显示了在直型布风板流化床床高为0.3m 处压力瞬时的变化.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流化的开始阶段,Arastoo pour 、Gidaspow 和Sy am lal O Brien 3种曳力模型模拟的压降便迅速下降,大约在0.2s 后才开始同时回升.但是压力并不稳定,波动幅度较大,这些波动可以认为是由于气泡瞬时的破裂及合并造成的.对应于Arasto opo ur 、Gi daspow 和Sy am lal O Brien 3种曳力模型,这些平均值分别为:849.7Pa 、996Pa 和854.3Pa,也就是Arastoopour 和Syamlal O Br ien 模型模拟出的压降比Gidaspow 模型的要低.Krishna 等[19]在模拟密相气固流动时也曾发现了Syam lal O Brien 模型模拟出的压降偏低

.

图11 采用3种曳力模型模拟的压降瞬时

变化(!p =906kg/m 3)

Fig.11 Instantaneous pressure dro p using three

different drag mod els(!p =906kg/m 3)

综合上文对3种曳力模型进行各种比较与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Gidaspo w 曳力模型比Syam lal O Br ien 和Ar astoopour 模型更加适合用于大颗粒气固流化床流化与流动特性的数值计算.

本文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果,数值计算还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由于连续方程的精度比其他的方程更加重要,文献[18]里主要计算的收敛标准为10-3

,而本文将连续性的收敛标准都设定为10

-4

,

且每步最大迭代计算100次,以此保证收敛后每步不再发散.为了加快收敛速度,松弛因子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压力和湍流黏度均为0.5和0.2,而直型布风板流化床的动量松弛因子为0.1,凹型为0.2,其他项保持默认值.由于模拟时收敛难易程度不一,故

所用的时间步长也不一样,初始步长量级在10-5,然后视收敛情况逐渐调大时间步长,约在10-4

量级.对于联想深腾1800并行机一个#8?核的计算节点来说,每计算一组直型布风板流化床流化7s 时间则要花掉实际物理时间60h,而凹型要短一些,约为36h.由此可以发现,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凹型布风板流化床比直型的要容易收敛.

4 结 论

通过对比大颗粒在不同布风装置、曳力模型及密度情况下的数值模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相比于直型布风板流化床,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气固混合将更加充分,主要表现为气泡产生快,颗粒横向运动能力强.

b.颗粒密度增大时,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在初始流化阶段将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充分流化后,在靠近边壁处的颗粒速度比中心位置处下降的快.

c.采用Arasto opo ur 、Gidaspow 和Syamlal O Brien 3种曳力模型模拟轴向空隙率分布规律,可以发现:在床层中心稀相区,Arasto opo ur 模型差异较大;在靠近壁面处,Syamlal O Brien 模型差异较大.另外,Arastoo pour 和Sy am lal O Brien 模型预测流化后的压降也比Gidaspow 模型低;

d.与床层膨胀比实验关联式相比,Arastoo pour 、Gidaspo w 和Syamlal O Br ien 3种模型预测的值比实验关联式值要大一些;

e.对3种曳力模型进行各种比较与研究后发现,在Arastoo pour 、Gidaspow 和Syamlal O Br ien 中Gidaspow 模型相对适合于大颗粒气固流化床的数值模拟.

参考文献:

[1] 李静海,欧阳洁,高士秋,等.颗粒流体复杂系统的多

尺度模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G EL DA RT D.T y pes of gas fluidization [J].P ow der

T echno l.1973(7):285-297.

[3] 金涌,祝京旭,汪展文,等.流态化工程原理[M ].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ASSARI M R,BASIRAT TABRIZI H,SAFFAR AVVAL

M.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 bed dry ing based on two fluid model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J].Applied T her mal Eng ineering,2007,2(27):422-429.

(下转第358页)

339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2卷

3 结 论

成功制备了含有# ZnSiO4纳米晶的Yb2+掺杂透明铝硅酸盐微晶玻璃,并对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有:晶化处理后玻璃基质中存在# Zn2SiO4纳米晶粒,平均尺寸大小约为38nm;在280nm紫外光的激发下,观察到微晶玻璃的宽带蓝光(400~460nm)和宽带黄绿光(475~600nm)发射,其中蓝光对应微晶玻璃的基质发光,黄绿光对应Yb2+的4f135d?4f14能级跃迁,经色坐标换算得到微晶玻璃的色坐标为(0.2908,0.3386),落在白光区域内.研究结果表明,Yb2+掺杂的SiO2 Al2O3 ZnO K2CO3微晶玻璃是一种白光LED潜在的材料.

参考文献:

[1] WANG Y,OH W A KI J.New transparent vitroceramics

codoped with Er3+and Y b3+fo r efficient frequency upcon

version[J].Appl Phys Lett,1993,63:3268-3280. [2] A DA CH I D,H AZE H,SH IRA H ASE H,et al.Blue e

mitting thin f ilm electr oluminescent devices utilizing

T m do ped ZnS nanocry st als[J].Journal of N on Cr ys talline So lid,2006,352(9-20):1628-1631.

[3] 张龙,张军杰,祁长鸿,等.T m3+,Y b3+共掺的氟铝基

玻璃的能量传递与上转换发光[J].中国激光,2000,27

(5):459-465.

[4] 李晨霞,康娟,郑飞,等.H o3+/Y b3+共掺的氧氟硅酸盐

微晶玻璃上转换发光[J].中国激光,2009,36(5):

1184-1189.

[5] 张钦辉,刘波,徐玉恒.共掺Ce3+对N d,Eu:ZnW O4激

光晶体的敏化作用[J].中国激光,2008,35(4):

605 609.

[6] 杨志勇,罗澜,陈玮.稀土掺杂固体发光材料的光谱分

析[J].光学学报,2007,27(4):598 602.

[7] 陈文新,张静娴,易守军.Zn2SiO4(Ga蓝紫色长余辉

的发光特性[J].暨南大学学报,2004,25(3):

323-326.

[8] EN G HO LM M,N O RIN L,A BERG D.Stro ng U V ab

sor ption and visible luminescence in yt terbium do ped

aluminosilicate g lass under U V ex citat ion[J].Optics

Letter s,2007,32(22):3352-3354.

(上接第339页)

[5] AH U JA G N,PA T W A RDH AN A W.CFD and ex

perimental studies of so lids hold up distr ibut ion and

circulation patter ns in g as solid fluidized beds[J].

Chemical Eng ineer ing Jour nal,2008(143):147-160.

[6] Muslikhin Hidayat,Anders RasmusonT.Some aspects on

gas solid flo w in a U bend:Numerical investigation[J].

Powder Technolog y,2005,3(153):1-12.

[7] SY A M L AL M,O BRIEN T J.Co mputer simulation

of bubbles in a fluidized bed[J].Amer 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 ineer s,1989,(85):22-31.

[8] ARAST OOPOU R H,PAK DEL P,A DEWU M I M.Hy

drodynamic analysis of dilute g as solids flow in a ver tical

pipe[J].Pow der Techno l,1990,(62):163-170.

[9] GIDA SPO W D.M ultiphase flow and fluidizatio n:con

tinuum and kinetic theor y descr iptions[M].Bo ston:

Academic pr ess,1994.

[10] 吴占松,马润田,汪展文.流态化技术基础及应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1] HA N SEN K G,SOL BERG T,H JERT AG ER B H.A

three dimensio nal simulation of gas par ticle flo w and

ozone decompositio n in the riser o f a circulating f luid

ized bed[J].Chemical Eng ineering Science,2004,

(59):5217-5224.

[12] JOHN Y,LET T IERI P,M ICAL E G D M,et al.CFD

simulations of gas fluidized beds using alternative euleri

an eulerian modeling approach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ical Reactor Engineering,2003,(1):1-19. [13] T SU O Y P,GIDA W POW https://www.360docs.net/doc/25229246.html,putation of flow

patterns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s[J].Amer ican In

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1990,(36):885-896.

[14] K RISH N A R,van BA T EN J M.U sing CFD for scal

ing up gas solid bubbling fluidized bed r eacto rs w ith

Gelda rt A pow der s[J].Chemical Eng ineer ing Jour

na l,2001,(82):247-257.

[15] 林宗虎,魏敦崧,安恩科.循环流化床锅炉[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6] F luent Inc.N H03766.F L U ENT 6.3user s guide

[S].N ew Hampshire,U SA:FL U EN T Inc,2006,9. [17] Sebastian Z immermann,F aribo rz T aghipour.CF D

modeling o f the hydro dy nam ics and reaction kinetics

of FCC fluidized bed reacto rs[R].T hesis R epo rt.

Canada:T he U niv ersit y of British Co lumbia,2004. [18] F aribor z T aghipour,Nao ko Ellis,Clay ton Wo ng.Ex

per imental and co mputatio nal st udy of g as so lid fluid

ized bed hydrodynamics[J].Chemical Eng ineering

Science,2005,12(60):6857-6867.

[19] K RISH N A R,SIN CL AIR J L,SCHO U T EN J C,et

https://www.360docs.net/doc/25229246.html,parative analy sis o f CFD mo dels of dense g as

solid systems[J].Amer ican Institut e of Chemical En

gineer s,2001,(47):1035-1051.

358

第七 章 CFD仿真模拟

第七章CFD仿真模拟 一.初识CFD CFD是英文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简称。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值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简单地说,CFD相当于"虚拟"地在计算机做实验,用以模拟仿真实际的流体流动情况。而其基本原理则是数值求解控制流体流动的微分方程,得出流体流动的流场在连续区域上的离散分布,从而近似模拟流体流动情况。可以认为CFD是现代模拟仿真技术的一种。 1933年,英国人Thom首次用手摇计算机数值求解了二维粘性流体偏微分方程,CFD由此而生。1974年,丹麦的Nielsen首次将CFD用于暖通空调工程领域,对通风房间内的空气流动进行模拟。之后短短的20多年内,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今,CFD技术逐渐成为广大空调工程师和建筑师解决分析工程问题的有力工具。 二.为什么用CFD CFD是一种模拟仿真技术,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模拟预测室内外或设备内的空气或其他工质流体的流动情况。以预测室内空气分布为例,目前在暖通空调工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射流公式,Zonal model,CFD以及模型实验。 由于建筑空间越来越向复杂化、多样化和大型化发展,实际空调通风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变化多样,而传统的射流理论分析方法采用的是基于某些标准或理想条件理论分析或试验得到的射流公式对空调送风口射流的轴心速度和温度、射流轨迹等进行预测,势必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并且,射流分析方法只能给出室内的一些集总参数性的信息,不能给出设计人员所需的详细资料,无法满足设计者详细了解室内空气分布情况的要求; Zonal model是将房间划分为一些有限的宏观区域,认为区域内的相关参数如温度、浓度相等,而区域间存在热质交换,通过建立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并充分考虑了区域间压差和流动的关系来研究房间内的温度分布以及流动情况,因此模拟得到的实际上还只是一种相对"精确"的集总结果,且在机械通风中的应用还存在较多问题; 模型实验虽然能够得到设计人员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但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和昂贵的实验费用,搭建实验模型耗资很大,有文献指出单个实验通常耗资3000~20000美元,而对于不同的条件,可能还需要多个实验,耗资更多,周期也长达数月以上,难于在工程设计中广泛采用。 另一方面,CFD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资料完备且可模拟各种不同的工况等独特的优点,故其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由表1给出的四种室内空气分布预测方法的对比可见,就目前的三种理论预测室内空气分布的方法而言,CFD方法确实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且由于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FD方法的计算周期和成本完全可以为工程应用所接受。尽管CFD方法还存在可靠性和对实际问题的可算性等问题,但这些问题已经逐步得到发展和解决。因此,CFD方法可应用于对室内空气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得到房间内速度、温度、湿度以及有害物浓度等物理量的详细分布情况。 进一步而言,对于室外空气流动以及其它设备内的流体流动的模拟预测,一般只有模型实验或CFD方法适用。表1的比较同样表明了CFD方法比模型实验的优越性。故此,CFD方法可作为解决暖通空调工程的流动和传热传质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而推广应用。 表1四种暖通空调房间空气分布的预测方法比较 比较项目 1射流公式 2 ZONAL MODEL 3CFD 4模型实验 房间形状复杂程度简单较复杂基本不限基本不限 ?对经验参数的依赖性几乎完全很依赖一些不依赖

气固两相流论文气固两相流流动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气固两相流论文:气固两相流流动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固两相流体系越来越广泛的存在于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如电厂发电、钢铁冶金、流化床反应装置中的气/固两相流以及粮食的气力输送等,它们都涉及到气固两相 流体系。气固两相流各种流动参数的精确测量与实时监测都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以及产品质量的高低。由于气固两相流属于复杂流动体系,其流动参数的检测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以其非接触及可视化等优点成为目前两相流参数检测方法的研究热点。本文选择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作为切入点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文章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且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二维、三维立体模型,方便快捷的得出了仿真电容值,相比较于利用MATLAB或者VC编程的方法获得电容值缩短了开发时间并降低了开发成本。其次,通过对应用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的典型的八电极结构传感器进行深入的分 析与实验仿真,文章给出了此结构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布,并且利用神 经网络对实验管道内部的物像分布进行了图像重建。结果表明,八电极电容传感器没有均匀的灵敏场分布以及较高的灵敏度,这给图像重建的精确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为了... 【英文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s-solid two-phase flow systems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moder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r

一维CFD模拟仿真设计

CFD simulation in Laval nozzle SIAE 090441313 Abstract We aim to simulate the quasi one dimension flow in the Laval nozzle based on CFD computation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change of the temperature ,the pressure ,the density and the speed of the flow to study the flow.The analytic solution of the flow in the Laval nozzle is provided when the input velocity is supersonic.We use the Mac-Cormack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 to slove the question. Key words :Laval nozzle ,CFD,throat narrow. Contents Abstract .................................................. . (1) Introduction .............................................. .. (2) Simulation of one-dimensional steady flow (3)

Basis equations ................................................. (3) Dimensionless .......................................... . (10) Mac -Cormack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 (11) Boundary conditions ................................................ (13) Reference .............................................. (13) Annex .................................................. .. (14) Introduction Laval nozzle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mponents of rocket engines and aero-engine, constituted by two tapered tube, one shrink tube, another expansion tube. Laval nozz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rust chamber. The first half of the nozzle from large to small contraction to a narrow throat to the middle. Narrow throat and then expand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第32卷 第4期J.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2 No.4 2010 文章编号:1007-6735(2010)04-0333-07 收稿日期:2009-11-02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07pj14072);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J50501) 作者简介:晁东海(1985-),男,硕士研究生. E ma il:x yguo@https://www.360docs.net/doc/25229246.html,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 模拟 晁东海, 郭雪岩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大颗粒流化床在不同密度、布风装置及曳力模型情况下的气固两相流动,考察了大颗粒流化床流化和流动特点,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床层压力瞬时变化,床层碰撞比,以及颗粒速度径向和空隙率轴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直型布风板流化床比较,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的气泡产生快,颗粒横向运动能力强;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其在凹型布风板流化床边壁处的速度比中心位置处减小的快;比较3种曳力模型,发现其模拟的轴向空隙率分布和床层压力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床层膨胀比实验关联式相比,3种模型预测的值比实验关联式要大一些.通过研究,3个曳力模型中Gidaspow 模型相对适用于大颗粒气固流化床的数值模拟.关键词:流化床;欧拉双流体模型;并行计算;大颗粒中图分类号:TQ 051.13 文献标志码:A CFD simulation on two phase flow in gas solid fluidized beds with coarse granules CH AO Dong hai, GUO Xue yan (School of En er gy an d Pow er En gin eering ,Un iversit y of S han ghai for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 a ) Abstract:Eulerian pseudo fluid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granule kinetics model,by integrating them in a CFD code(Fluent 6.3)was us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gas solid flow patterns in fluidized beds of coarse granules.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particle density,distributor types and drag model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paramter study.The dependance of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ization and flow patterns,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 of phase fraction distribution,instantaneous pressure,radial particle velocity,expansion ratio and axial voidage distribution,on the parameters wer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wo phas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ed with a concave distributor is rather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bed with a flat distributor.For ex ample,bubbles will occur so oner and more particles move laterally in the concave distributor bed.It is also found that for larger solid gas density ratio,particle velocity profile near the wall becomes much flatter in the concave distributor bed.A comparison among the Syamlal O Brien,Gidaspow and Arastoopour models illustrates that the predicted axial voidage distributions and pressure drops by the three models are very different.Numerical prediction based on all the three drag models un derestimates the bed expansion ratio,comparing with the published experimental correlation.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numerical results based on Gidaspow drag model are of the least deviation in the

CFD仿真验证及有效性指南

CFD仿真验证及有效性指南 摘要 本文提出评估CFD建模和仿真可信性的指导方法。评估可信度的两个主要原则是:验证和有效。验证,即确定计算模拟是否准确表现概念模型的过程,但不要求仿真和现实世界相关联。有效,即确定计算模拟是否表现真实世界的过程。本文定义一些重要术语,讨论基本概念,并指定进行CFD仿真验证和有效的一般程序。本文目的在于提供验证和有效的重要问题和概念的基础,因为一些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不建议作为该领域的标准。希望该指南通过建立验证和有效的共同术语和方法,以助于CFD仿真的研究、发展和使用。这些术语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工程和科学学科。 前言 现在,使用计算机模拟流体的流动过程,用于设计,研究和工程系统的运行,并确定这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CFD模拟也用于提高对流体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如湍流和燃烧,有助于天气预报和海洋。虽然CFD模拟广泛用于工业、政府和学术界,但目前评估其可信度的方法还很少。这些指导原则基于以下概念,没有适用于所有CFD模拟的固定的可信度和精确度。模拟所需的精确度取决于模拟的目的。 建立可信度的两个主要原则是验证和有效(V&V)。这里定义,验证即确定模型能准确表现设计者概念模型的描述和模型解决方案的过程,有效即确定预期模型对现实世界表现的准确度的过程。该定义表明,V&V的定义还在变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最终定义。通常完成或充分由实际问题决定,如预算限制和模型的预期用途。复合建模和计算模拟没有任何包括准确性的证明,如在数学分析方面的发展。V&V的定义也强调准确度的评价,一般在验证过程中,准确度以对简化模型问题的基准解决方法符合性确定;有效性时,准确度以对实验数据即现实的符合性确定。 通常,不确定性和误差可视为与建模和仿真准确度相关的正常损失。不确定性,即在任一建模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导致的潜在缺陷。知识缺乏通常是由对物理特性或参数的不完全了解造成的,如对涡轮叶片表面粗糙度分布的不充分描述。知识缺乏的另一个原因是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如湍流燃烧。误差即在建模和

车流量仿真分析-Flotran CFD

2006年用户年会论文 基于ANSYS流体动力学的车流量仿真分析1 [刘长虹,郑杰,朱晓华,张海波,黄虎,陈力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00] [ 摘要 ] 将交通流比拟为管道流体模型并且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FLOTRAN CFD流体分析模块对隧道口交通流进行比拟及仿真,得出相应交通流量模型和车辆流动模拟图。并对不同车速下 交叉道口的通行能力进行模拟,确定出最佳车速比。且对不同入口形状进行车流通畅度的 ANSYA软件比较模拟,通过模拟直观的展示出不同道路入口形状对车流和道路的影响。最后对 高峰路段路口设计提出有关建议。 [ 关键词]交通流,交通流模型,ANSYS,模拟 Simulating to Traffic Flux By the ANSYS Fluid Dynamic Analysis [Liu Changhong, Zheng Jie, Zhu Xiaohua, Zhang Haibo, Huang Hu, Chen Lihua] [Automobile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00] [Abstract ] Firstly, based on the fluid dynamic mechanics of channel, a traffic flow model is built. Secondly, the traffic flow model on cross road is simulat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software (ANSYS). Then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the simulating traffic ability at the entrance of the roadl in different speed and the different entrance figures are calculated directly.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f designing the heavy road are given. [ Keyword ] traffic flow, traffic flow simulation, ANSYS, Simulation. 1.前言 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交通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构成非常突出的世界性矛盾,在发展中国家尤其突出。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中,交通堵塞,事故频繁,成了众所周知的“都市顽症”。以上海市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资料表明,在交通高峰期,市中心机动车平均车速不到15km/h,最低的车速仅仅为4km/h,即低于正常的步行速度。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重要办法是大力进行市政交通建设,实现交通的立体化,现代化。同时还要保证建设道路的合理性。交通流理论是解决这类方法的一种理论方法[1,2],其中有根据流体动力学理 1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041NE31)和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04QMX1452)资助

气固两相湍流模型的分类

气固两相湍流模型的分类 对两相流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把流体作为连续介质,在欧拉坐标系内加以描述,而把颗粒群作为离散体系,在拉氏坐标系内加以描述;而另一是除了把流体作为连续介质外,还把颗粒群当作拟连续介质或拟流体,两相在空间共存和互相渗透,两相都在欧拉坐标系内加以描述。不同观点描述两相流所得数学模型也不同,目前常用的模拟模型有:单流体模型(无滑移模型)、小滑移模型、双流体模型(多流体模型或滑移-扩散的多连续介质模型)、颗粒轨道模型。 单流体模型 把单相流体力学概念直接推广到两相流中,把含有颗粒群流体看成一个单一的流体,提出了一种模拟气粒两相流动简化模型,即单流体模型或无滑移模型。与单相流体流动方程相比,单流体模型仅增加了几个颗粒相连续方程(类似于气相组分扩散方程),并在气相方程中增加了颗粒源项,因此该模型相当简单。该模型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方法简单,计算方便。其缺点是未考虑颗粒相及气相之间的阻力作用(即假设气体与颗粒之间无速度和温度滑移),以及认为颗粒扩散系数和气体扩散系数相等,与实际的气固两相流动情况差异很大,故目前应用的较少。 小滑移模型 小滑移模型则是在单流体模型的基础上发展的,在此模型中,或者颗粒相对流体流动的影响被认为是小扰动,或者该影响被完全忽略。模型中假设颗粒的运动单纯由流体流动引起,流体与颗粒的速度滑移相对于平均流动来说是小量,这一滑移是颗粒扩散的结果。它考虑了颗粒的滑移并涉及了颗粒和气相间因滑移而引起的阻力,从而增加了颗粒群的动量方程,但求解典型程序仍与无滑移模型相同。其优点是考虑了颗粒的湍流扩散、湍流粘性以及滑移引起的阻力,相对接近于实际情况。 双流体模型 该模型的出发点是把颗粒群和气体都作为连续介质,两者相互渗透组成双流体或多流体系统,在欧拉坐标系下考察气粒两相流动,即欧拉—欧拉模拟湍流两相流动。近年来双流体模型已用于模拟一维非定常水汽两相流、炮膛内非定常二维湍流气粒两相流、气粒两相射流、有蒸发的液雾气体射流、闭式同轴射流中气体液雾流动与燃烧、带有或不带高速射流的突扩燃烧室中二维及三维湍流回流气粒两相流动和燃烧、四角喷燃炉中三维湍流旋流回流气粒两相流动和流化床中二维气化过程等。 颗粒轨道模型 颗粒轨道模型可分为:颗粒群轨道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前者假设不存在颗粒扩散,而后者利用Monte-Carlo法计算,考虑了颗粒扩散。 颗粒轨道模型的主要优点是计算工作量小,对有蒸发、挥发和异相反应的颗粒相复杂经历时,能较好的追踪颗粒的运动,颗粒相用拉格朗日处理数值计算也不会产生伪扩散。其缺点是对颗粒湍流扩散缺乏较好的处理方法,不能全面模拟颗粒的紊流扩散过程,而且计算所得到的拉氏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大颗粒气固流化床内两相流动的CFD模拟 摘要: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颗粒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了大颗粒流化床在不同密度、布风装置及曳力模型情况下的气固两相流动,考察了大颗粒流化床流化和流动特点,颗粒体积分率分布,床层压力瞬时变化,床层碰撞比,以及颗粒速度径向和空隙率轴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直型布风板流化床比较,凹型布风板流化床内的气泡产生快,颗粒横向运动能力强;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大,其在凹型布风板流化床边壁处的速度比中心位置处减小的快;比较3种曳力模型,发现其模拟的轴向空隙率分布和床层压力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床层膨胀比实验关联式相比,3种模型预测的值比实验关联式要大一些.通过研究,3个曳力模型中Gidaspow模型相对适用于大颗粒气固流化床的数值模拟. 关键词:流化床;欧拉双流体模型;并行计算;大颗粒 近年来,随着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大颗粒流化床在煤粉流态化燃烧和水泥熟料流态化煅烧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流化床内两相流动情况复杂,使得人们对气固两相间的作用、固相应力本构方程的建立、两相湍流的认识以及多种因素的相对控制和协调的理解等变得很困难[】].实际上大多数流化床反应器都是根据经验设计的,大颗粒流化床的设计更是如此.文献[2]在研究颗粒的粒度及颗粒的表观密度等对流化特性影响后,将颗粒分成了A(30~100 tma)、B(100~600 tLm)、C(一般情况下粒度小于20 tLm)、D(600 Fm以上)4类_3].依据此分类,粒度在600肿以上的颗粒称为过粗颗粒.然而由于颗粒的

表观密度与气体密度之差不同,本文所用颗粒直径为855 可能为B类(鼓泡颗粒),也有可能为D类(喷动用颗粒).其中,D类颗粒流化时极易产生大气泡或节涌,使实验难以操作,然而数值模拟可以克服这一困难,而且D类颗粒粒度在1.5 rain以下时,是完全 可以流化的[3].文献[4]用粒径为3 mm的颗粒进行了模拟与实验,研究了气体进口速度和温度对床内含湿量、颗粒温度等的影响,得出模拟与实验的结果大体是一致的.文献[5]研究了表观气速、床内有无管道及布风方式对大颗粒流动的影响.模拟和试验的结果都表明,布风方式对颗粒体积分率及速度径向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不论有无管道,某些布风方式都有助于气固形成环核流动结构.文献[6]通过改变颗粒粒径(从o.25 mm到1 mm)、密度、进口气速等参数后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颗粒的粒径和进口气速对颗粒滑移速度的影响较大;合适的进口气速对减少能 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CFD软件FLUENT对大颗粒气固流化床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密度颗粒、曳力模型及布风装置对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有些曳力模型采用皿F(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通过这些研究,从数值计算的角度揭示出了一些大颗粒的流化及流动特性. 1 控制方程及曳力系数模型 1.1 流体控制方程 由于气固间没有质量交换,且升力、附加质量力等对流化床的影响很小,故气固两相流动所遵循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可以简化成如下形

气固两相流模型在流场分析中的研究进展_孙晨(1)

第25卷第1期2011年3月 上 海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学 报 JOU RNAL OF SH ANGH AI UNIVERSIT 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Vol.25No.1M ar.2011 文章编号:1009-444X(2011)01-0049-05 收稿日期:2010-12-23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85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A-0503-10-14)作者简介:孙 晨(1985-),男,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车辆尾气排放与控制.E m ail:scn_ok@https://www.360docs.net/doc/25229246.html, 指导教师:陈凌珊(1966-),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车辆尾气排放与控制.E m ail:b ech enlsh@https://www.360docs.net/doc/25229246.html, 气固两相流模型在流场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孙 晨,陈凌珊,汤晨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介绍了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论述了常用3类模型在流场模拟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研究表明,气固两相流模型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并对其研究趋势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连续介质;颗粒轨道模型;拟流体;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K 121 文献标志码:A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Gas Solid Two Phase Flow Model in Flow Field Analysis SU N Chen,CH EN Ling shan,TANG Chen x u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Sh angh 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 a) Abstract :Basic equations,theo retical models and research m ethods o f the g as solid two phase flo w w er e introduced.Recent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f three com mon m odels in flow field simulatio n w ere dis cussed.A conclusion is draw n that the gas so lid tw o phase flow m odel ow ns g reat valu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Then,the trend of researches on gas so lid tw o phase flow model w er e ex pected. Key words :g as solid tw o phase flow ;continuous m edium ;par ticulate tr ajector y mo del;pseudo fluid;numerical simulatio n 纷繁复杂的多相物体流动普遍出现在自然界、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其中,气体与固体颗粒形成的多相流称为气固两相流,是流体力学与能源、动力、石油、化工等学科交叉的新兴系统科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两相流在工业应用领域的研究日益重视,如何用气固两相流模型对流场内流体分布及特征进行模拟仿真,已成为两相流问题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气固两相流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气相流动、固相流动、气固相互作用是气固两相流研究的3个主要方面.本文着眼于稠密两相流颗粒运动模拟、气固紊流剪切流场模拟、不同管线及复杂弯管流场模拟、内燃机缸内湍流燃烧分析、旋风分离器和流化床气力输送等当前热门研究领域,结合相关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基于欧拉坐标系的连续介质模型、基于

气固两相流在燃烧器中的应用

气固两相流在燃烧器中的应用 1、气固两相流的基本理论 不管何种型式的燃烧器,其内流动的本质都是气固两相流动。因而,要改进燃烧器,必须对气固两相流动的规律有深入的理解。 2、气固两相流的基本特点 单相气流中只有气体的存在,但是在锅炉内的气流中都存在一定浓度的固体颗粒,而且各处的固体颗粒浓度存在差异,这就使得炉内的燃料颗粒流动变的相当复杂。一般来说,有以下主要的特点: (1)气体分子分布均匀,而燃料颗粒是分散的、且直径大小不同,为了简便起见,人们通常仅仅考虑一个平均尺寸。 (2)燃烧装置中颗粒浓度一般不大,所以颗粒相一般不能作为连续介质。 (3)颗粒相的惯性较大,气体和颗粒间存在着速度的滑移,因而各自运动规律相互会产生影响。 (4)颗粒之间及颗粒和壁面的碰撞和摩擦可以产生静电效应。在不等温的热流中还存在着热泳现象。 (5)由于颗粒尺寸大小不一,形状也不同,使得每个颗粒都有不同的速度。 (6)在有压力梯度、速度梯度存在的流场中,颗粒经常处于加速或者减速的不稳定状态,颗粒间及与管壁间相互碰撞等都会引起颗粒的高速旋转,产生升力效应。 (7)颗粒的湍流扩散系数和气体不同,因而其横向扩散运动的特点也不一样。小颗粒的扩散速率比大颗粒的扩散速率大。 3、气固两相流的分类 工程中的两相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从空气动力学的特征出发,可以分为稀相两相流和浓相两相流。这是以颗粒在气相中的含量多少来区分的,通常认为稀相两相流中颗粒的浓度不大,使得颗粒的存在对气相运动的影响不大,颗粒相的运动规律基本与相一致,只要把气相和固相运动的相互影响加以修正就可以了。浓相两相流动就是颗粒相浓度增加到一定数值以后,对气相的流动形成了很大影响,这时候用气相流动方程就很难准确的加以描述。一般来说,颗粒的浓度小于lkg/kg空气时,可以认为是稀相两相流,反之就是浓相两相流。 对于浓相气固两相流,气相决定着固相运动,固相对气相的影响也不可以忽略,这种情况称为双向祸合(Two-Way Coupling)。稀相两相流的颗粒相对气相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气相场决定这颗粒的轨迹和其他参数的变化,这种情况称为单向祸合(One-Way Coupling)。 4、气固两相流的特性参数 由于气固两相流中增加了颗粒相,流动中存在着一个形状与分布随机可变的相界面。而各个相之间又存在着一个不可忽略的相对速度,导致了流经管道的分相流量比和分相所占的管截面比不相等。因此描述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参数比气体单相的流动特性参数要复杂很多。主要的参数有:两相浓度(各相所占的相对容积,重量等)、空隙度(流体所占的体积与整个两相流体的总体积之比)、两相密度(各相的总重量与总体积的比),比面积(分散颗粒相的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以及两相粘度、两相比热、两相导热系数和颗粒的松弛时间等。 除此,还有其他的一些参数,如两相流体的密度,颗粒平均尺寸等。 5、工程气固两相流模化实验的原理 气固两相流进行模化时,首先要做到几何相似,其次要使雷诺数相等或者气流达到自模化区,另外,还要做到单值条件相似,即达到流动相似。为了使模型与原型中的两相流动相似,还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准则。

CFD案例5-发动机仿真

ANSYS对航空工业解决方案(三)航空发动机仿真方案_2 发表时间:2008-10-23 作者: 安世亚太来源: 安世亚太 关键字: 航空航天 CAE 仿真解决方案 ANSYS 安世亚太 第三章航空发动机仿真方案航空发动机行业概况航空发动机研制中的典型CAE问题航空发动机结构力学计算需求及ANSYS实现航空发动机流体力学和温度场的计算需求及ANSYS实现航空发动机电磁场计算需求及ANSYS实现航空发动机耦合场计算需求及ANSYS实现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分析流程简要说明 4航空发动机流体力学和温度场的计算需求及ANSYS实现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内的流场很复杂,不仅动静流场同时存在,同时还伴有多相流、传热、燃烧等现象,即使从物理上进行很大的简化,模型最后仍然是三维、有粘、非定常的可压流动。航空发动机流场数值计算的发展经历了S2流面法、基于一元管道的流线曲率法、有限差分方法求解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S1、S2流面基本方程、有限差分、有限体积和有限差分与流线曲率混合的方法对S1流面跨音速流场的计算,而现在由S1与S2流面相互迭代形成的准三元和全三元计算也发展起来了。现在的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NS方程全三维流场计算已经广泛采用,航空发动机的流场数值计算已趋于成熟,可以充分考虑旋转流动、转静干涉问题、多相流、燃烧、亚超跨音速等复杂现象。而且现在求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利用并行等成熟的CFD技术可以计算达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计算网格。因此结果也更为真实有效。 ANSYSCFX凭借TASCFLOW在叶轮机旋转流动的传统优势,结合更为先进的网格处理技术和高效的求解器,更适合航空发动机流动的复杂性,求解问题的规模和计算精度大大提高,一直处于航空发动机流动模拟的最前沿。

基于Mixture模型的叶片式抛送装置内气固两相流模拟

第29卷第22期农业工程学报 V ol.29 No.22 50 2013年11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Nov. 2013 基于Mixture模型的叶片式抛送装置内气固两相流模拟 翟之平1,杨忠义2,高博1,李健啸1 (1. 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呼和浩特市 010051;2.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务处,呼和浩特市 010051) 摘要:为了揭示叶片式抛送装置抛送物料时内部气流和物料复杂的流动特性以优化设计和指导运用,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的Mixture多相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对抛送装置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抛送装置内物料运动的高速摄像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物料速度的模拟值和高速摄像实测值基本吻合。在分析了物料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其叶片数、进料速度以及物料体积浓度的不同变化作了对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可预测叶片式抛送装置的输送性能以及最佳喂入量;4叶片较3和5叶片更有利于抛送;进料速度对物料在叶轮区的体积分布规律影响较大,在最佳喂入量范围内,进料速度越大,出口处物料浓度越大,抛离速度也越大,装置输送性能越好;超过此范围时,随进料速度增大,进料口处物料浓度增大而出口处物料浓度减小,装置极易堵塞;进料口物料体积浓度的变化只影响抛送叶轮内以及圆形外壳出口区域的物料体积浓度,而对其物料速度分布规律及速度大小影响不大。该研究可为叶片式抛送装置工作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值模拟,叶片,抛送装置,气固两相流,Mixture模型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3.22.006 中图分类号:TH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3)-22-0050-09 翟之平,杨忠义,高 博,等. 基于Mixture模型的叶片式抛送装置内气固两相流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2):50-58. Zhai Zhiping, Yang Zhongyi, Gao Bo, et al. Simulation of solid-gas two-phase flow in an impeller blower based on Mixture model[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3, 29(22): 50-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 引 言 叶片式抛送装置依靠高速旋转叶片产生的机械离心力和高速气流的综合作用抛送物料。为了揭示抛送装置内气流对抛送物料的影响,Dennis等首次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1模拟了Dion1224牵引式牧草收获机流经叶片式抛送装置的气流流场[1]。王学农等[2]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抛送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风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翟之平等[3]使用Fluent6.3对9R-40型揉碎机工作过程中其叶片式抛送装置的气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该装置的叶片数、叶片倾角以及圆弧外壳出口处的圆弧半径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以上这些模拟研究均得到了叶片式抛送装置内气流流场的特征,为预测物料流的运动提供了可视化依据。但只针对单相气流场,没有考虑物料流的存在,其预测结论存在误差。翟之平[4]还曾对不同工况下叶片式抛送装置的气流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利用高速 收稿日期:2012-12-17 修订日期:2013-1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65025) 作者简介:翟之平(1966-),女,河北邢台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农牧业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010051。Email:ngdzhaizhi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25229246.html, 摄像技术对物料的运动进行了研究。但由于高速摄像试验是从抛送装置外部观察物料的运动,无法完全了解装置内物料与气流两相混合流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 由于抛送叶轮和抛送外壳之间的动静干涉作用以及气流与所抛送物料的相互影响,叶片式抛送装置工作时内部物料与气流的运动情况非常复杂,对其进行实验观察又较为困难,故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发展,数值模拟已成为研究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模拟气固两相流时,CFD软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方法和欧拉-欧拉(Euler-Euler)方法,其中Euler-Euler方法包括VOF、Mixture和Eulerian 3种模型。Euler-Lagrange方法适合于固体体积分数小于10%的气固两相流动;Euler-Euler方法中VOF模型适合于分层或自由表面流,Mixture模型和Eulerian模型适合于流动中有物料和气流混合或分离,或者物料体积分数超过10%的情况,而且Mixture模型在物料有宽广的分布以及气流与物料间曳力规律不明确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5-10]。 为此,本文采用Fluent计算软件提供的Mixture

CFD仿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

CFD仿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和空间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在这些飞 跃的发展技术中主要的技术就是CAE技术。航空工业可以说是CAE技术发展的摇篮,各种CAE技术正是在以航空工业为主的实际工业应用的推动下在不到半个世 纪时间里迅猛发展起来的。以ANSYS、LS-DYNA、Nastran、CFX、Fluent等为代表 的高端CAE软件早已活跃在全球航空工业中。 关键词:CFD仿真技术;航空发动机;应用 1 引言 目前国际知名企业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从过去的10~15年缩短到6~8年 甚至4~5年,试验机也从过去的40~50台减少到10台左右。在发达国家的航 空企业里CAE已经作为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流程中不可逾越的一种强制性的工艺 规范加以实施,在生产实践作为必备工具普遍应用。 2、CFD技术国内外使用状况简介 CFD作为CAE技术的一种,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国内外航空企业广泛的得以应用。第一个商用CFD软件包FLUENT,由与美国空军合作的流体技术服务公司Creare公司于1983年推出的。商业CFD软件的开发及应用,加速了航空工业的 发展,使得基于虚拟样机仿真的现代设计方法成为了可能。以波音公司航空研发 发展历史为例,不难发现,波音公司先后采用了经典的实验测试方法、半经验的 方法、空气动力学的计算、政府内部及企业的CFD代码及广泛的采用CFD商业代码。在波音公司2005年的软件应用报告中明确指明,在1998至2005年内,其 公司每年数值仿真成果的增加量都接近84%左右,采用CAE/CFD的速度超过了工 业的成长速度,CFD技术已经成为其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另外从美国软件公司ANSYS公司的销售业绩报告上显示,航空工业上的应用产值是其公司的主要收益 来源之一。 CFD软件正以其强大的优势在研发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例如在NISA的报告 中提到,原本需要7年完成的维吉尼亚级潜水艇的设计,通过CFD技术的应用, 5年就顺利完成;而预计需要11年完成的B-2轰炸机的飞行测试,则在短短的4 年内就通过了测试。 国内在CFD技术上的应用一般,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方面的使用上,起步与国 外相比较晚,力度上也相差较多。 3、CFD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航空发动机的实际应用中是最广泛的一款CFD商业软件是ANSYS旗下 的商业软件FLUENT,其不仅容易使用,而且其准确性及行业的广泛性都是其它商业软件所不能比拟的。CFD软件的使用已经遍及了航空发动机的各个部分的研究,接下来本文通过对其它文献的分析逐一介绍CFD在航空发动机中的使用。 3.1 CFD技术在压缩机、涡轮方面的应用 气动稳定性的设计是当代航空发动机发展研制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在航空发动机中,对气流最敏感的部件是风扇、压气机和涡轮。在以上3个部件中,CFD的主要应用集中在对压气机和涡轮效率分析上,多级压气机/涡轮最主要 的气动问题就是各级流动是否匹配,总的效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在涡轮方面,CFD不仅可以计算涡轮效率,而且对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分析有着重要的应用。

两相流体力学研究综述

两相流体力学研究综述 1. 引言 两相流是以工程热物理学为基础,为满足能源、动力、化工、石油、航空、电子、医药等工业进步的要求,而与数学、力学、信息、生物、环境、材料、计算机等学科相互融合交叉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两相流早日形成统一的学术理论和成熟的应用技术,对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两个焦点问题的解决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人类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之一。该工程领域的突破能促进全球能源与环境经济的进步。 在瓦特(Watt)发明蒸汽机以后,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两相流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1877年Boussines系统研究了明渠水流中泥沙的沉降和输运问题,1910年,Mallock研究了声波在泡沫液体介质中传播时强度的衰减过程。20世纪40年代前,一些有价值的气液两相流不稳定性以及锅炉水循环中气液两相流问题的经典论文,以及研究成果分散在各工业部门,很少系统研究成果。两相流的术语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出现于美国的一些研究生论文中;1943年,苏联首先将这一术语应用于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其后1949年在J.Ap-pl.Phys杂志上也出现了两相流(two-phase flow)这一名词。中国对于两相流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相关论文以外,陆续出版了一些关于两相流的教材和专著,如陈之航(1983)、佟庆理(1982)、陈学俊、林宗虎、张远君等(1987)、方丁酉(1988)、周强泰(1990)、周力行、李海青(1991)、吕砚山(1992)、刘大猷(1993)、郭烈锦(2002)、林建忠(2003)等。 虽然有如此多的文献和著作,但两相流的研究历史还不是很长,对于两相流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大量的问题还是靠试验和经验来解决,严格地从数学角度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是两相流成为系统的科学还需要一个过程。 2. 两相流分类 相是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即相是物质的单一状态,如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两相流动的研究中通常称为固相、液相和气相。一般来说,各相有明显的分界面。两相流就是指物质两相同时并存且具有明显相界面的混合流动。相的概念在不同学科中界定有所不同。 在物理学中:物质分固、液、气和等离子体四相或四态。单相物质及两相混合均匀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都属于单相流;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态的物质混合体的流动称为两相或多相流。 在多相流体力学中:从力学的观点来看,不同速度、不同温度和不同尺寸的颗粒、液滴或气泡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因此可以是不同的相。对于颗粒相大小很分散的两相流,可以按颗粒大小相近的原则分组而使其动力学性质相似,不同的组用不同的动力学方程来描述,这样的两相流也称为多相流。从物态的角度来看,不同物态、不同化学组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物质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相。 两相流动中,把物质分为连续介质和离散介质。气体和液体属于连续介质,称为连续相或流体相;固体颗粒、液滴和气泡属于离散介质,称为分散相或颗粒相。流体相和颗粒相组成的流动称为两相流。这里颗粒相可以是不同物态、不同化学组成和不同尺寸的颗粒,从而使复杂的多相流动简化。两相及多相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中,常见的分为气液两相流、气固两相流、液固两相流、液液两相流及多相流。 3. 两相流的研究方法 两相流的研究方法同单相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一样,也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三种方法。对于两相流体力学而言,由于许多两相流动现象、机理和过程目前还不甚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