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与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从墙与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从墙与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技术开发与应用?

从墙与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

程小蓉1 程 平2

(1.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610021);

(2.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03级绘画专业研究生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文章探讨了中国建筑美学思想在传统民间建筑墙与空间上的表现,论述了传统民间建

筑墙与空间的哲理关系、美学关系、人文关系及演变趋势。从墙与空间的关系分析了界面与围合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建筑理念,倡导建筑创作多点民族性和地方性,弘扬中国建筑美学思想,传承中国传统民间建筑的优秀文化,丰富建筑的环境空间。

关键词:墙 空间 哲理关系 美学关系 人文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 -8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024(2006)01-41-04 收稿日期:2005-07-05

作者简介:程小蓉(1957-),女,重庆市万州区人,副教授,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程平(1981-),男,四川成都市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从事美术学与油画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美不在其华丽气派,高大雄浑,而

在于它亲切的建筑形象、丰富多变的空间组合、宜人的建筑尺度、富有寓意而细致入微的民间建筑装饰、民间传统工艺的巧构与奇筑。墙与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墙与空间的关系凝聚着民族传统哲学观念和审美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记载了社会演变的历程。

1、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墙与空间的哲理关系

墙体是构成建筑维护结构的重要界面,在没有墙体存在的情况下,建筑空间几乎无从谈起。但有时去掉或挖空了墙体,空间却得以延伸、扩展,这种墙于空间的辩证关系,是中国传统民间建筑艺术处理手法的一大特点,是我们的民族传统所铸成的哲学观念决定的。老子的“有无”之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从哲理上阐明了墙与空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本质特征。其实,世间万物都在这种“有无”相生的交织与挣扎中向前发展

图1 成都—院落空间

建筑原本是一个遮风雨、避虫兽的场所,由界面

围合而成。墙体便是围合空间的实体,然而,对于实体界面的消除,也是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存在的另类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墙的消除并不意味着空间的丧失,恰恰相反,它往往是空间的强化、外延、扩展、转化与升华。中国建筑对墙与空间虚实相生的经营,是追求天人和一的东方审美观在建筑中的映射,这个自然观,把天地拉近人心,使非建筑的室外空间

?

14?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engdu Aeronautic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2006年3月第1期(总第66期)Vol.22No.1(Serial No.66)2006

 

与人融合亲近。如图1为成都一院落空间,该建筑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尺度亲切宜人。中国建筑主动地把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以另一方式对自身的肯定,我“以天地为栋宇”是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活在建筑中,建筑生长在自然中。中国建筑墙与空间的哲理关系体现了中国人在建筑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内在而含蓄的儒家哲学

图2 明清庭院杭州胡庆余堂

墙在建筑实体中是构成建筑形态的基本元素,

是组织建筑室内外环境空间的重要手段。一个人对建筑的第一体验往往始于建筑的外观,而非内在空间。他们总是通过建筑外壳———墙体的虚实、曲直、造型、色彩、光影、肌理等判断建筑是否美观、亲切、庄重、活泼。因此墙体作为建筑的壳体,也必是传统民间建筑装饰的重点,墙体装饰是提升空间质量的有效方法

图3 北京东直门内北沟沿23号梁启超故居—郑希成绘

2、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墙与空间的美学关系

我国传统民间建筑中,常常把“墙”作为空间环

境,一种审美景观因素对待,因而在组织室内外环境,塑造空间特性方面留下了一些精彩实例。图2为明清庭院杭州胡庆余堂,墙体壁饰与虚实处理营造了极具审美情趣的空间。中国建筑美还表现在建筑群落组织上,如果说中国的建筑群是一幅“画”,围墙则是画框,对于这墙与空间勾勒出的“画面”,人们必须置身于其中,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其欣赏方式不是静态的“望”,而是动态的“游”。人们漫游在“画”中,情随境迁,玩味各种墙勾勒出的“线”的疏

密、浓淡、断续的交织,体察“线”与“空白”

(空间)的虚实交替,从中感悟出全“画”的神韵。图3为北京东直门内北沟沿23号梁启超故居,严整的格局中渗透着自由的局部,

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空间变化。

图4 苏州留园墙与空间有节奏的变化,产生了极富韵律的空间美感

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建筑利用墙的变化,取得环境空间效应的手法,就更具建筑美学特征。如漏窗花墙、复廊隔墙、婉蜒云墙、花形灯墙、洞窗景墙、框景门墙、半掩廊墙等都各具异趣,有园中有园、景中藏景之妙。图4苏州留园即为一例,在园门入口处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门洞,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变换角度纳入框中,随着人们行经其间依次展开,墙的虚实变化,廊的三弯九转,步移景异,时空交替,极具诗情画意。

墙在中国传统民间建筑中以不同的长短、高低、

?

24?

曲直、转折、虚实、断续等形态组合及简繁、素丽、精粗、雅俗等壁饰变化,通过围合、分隔、屏蔽、穿透、延伸、界栏、借托、映衬等展现方式,营造出千姿百态、景象纷呈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并取得实用效应和审美效应。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本身应是实用功能与审美需要的统一体。它的实用功能表现在蔽风雨、获安全、求舒适、避烦嚣、保私密、便交往、利工作、益身心等方面,它的审美需要就在于经营有效的可居可歇,可贯可行的赏心悦目的室内外环境空间。如图5天井,这一传统民居中常见的生活空间,由建筑或墙体围合,尺度宜人,具有一定的封闭感与私密性,给人既神秘又亲切之感

图5 成都民居小天井

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山墙,也是传统建筑装饰的重点。四川古镇传统建筑的山墙、封火墙更是以“极变幻之能事,有无限之趣味”而富于盛名,极大地丰

富了建筑艺术形式。图6为资阳铁佛镇老街传统建筑的封火墙,临空的翘角,鸟头昂首配上白墙青瓦,格外活泼秀丽,图7为资阳铁佛镇广东会馆南华宫山墙,墙脊高耸、阶梯跌落,翘角腾飞,又给建筑增添不少风采

图6 资阳铁佛镇封火墙上昂首临空的翘角

将墙体的实用功能和审美需要结合起来营造优美环境空间,使我国传统民间建筑在低层群落布局中取得了丰富而有意趣的建筑艺术成就。我国传统民间建筑的群落布局是纵深的聚合套列与横跨的水平延展结合,层数不高,房屋以坡屋面硬山墙为普遍,门窗内向,墙秀屋矮的环境尺度,更显空间亲切

宜人,庭院四周不同墙面的错落轮廓线也给生活场景增添了情趣,其中也反映了传统的文化审美爱好

图7 资阳铁佛镇南华宫山墙

墙与空间围而不死,界域两分,富有变化。这些都是用墙塑造空间的创造。即使在室内,也常巧设屏风、格扇、花罩、博古架或多宝格,以装饰代墙,虚实互借。墙本生也成了美化环境的景观造型。

3、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墙与空间的人文关系

中国传统民间建筑墙与空间的关系也受社会生活、人文关系的影响,绝大部分民居与园林建筑均是封闭的,即四周设围墙,景物藏于园内。空间布局,房间位置都有严格的形制,渗透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典型的中国住宅是四合院格局,一般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又称外院,居住仆役,设置厨房客房,后院又称内院,中轴线上的堂屋位置和规模都最为尊贵,堂屋左右的耳房是长辈居室,晚辈居住左右厢房,内外二院由中门相通。大型住宅,依中轴线可以在后面延伸几重院落,在前后进、左右跨的连接部位或隔短墙,或联折廊,围隔成或长或方的套院、跨院,既僻静安宁、又方便舒适、给居住者造就了私密性空间。随着这些空间和堂屋的关系而分尊卑,亲疏、上下、长幼,整座宅院空间格局笼罩着严格的宗法罗网。如图8为清朝徽州庭院,在封建思想的制约下,男治外事,女治内事,宅院的墙高而森严,限制妇女足不出户。相邻四合院间,则利用围墙、山墙、院墙、隔墙分隔,排列组成巷道、胡同,这些墙体在建筑群落中千变万化,又各有异趣。

影壁、照壁常设在院落入口处,以此形成承传空间,与街道产生过渡。而照壁的装饰却是宅院主人身份及文化品位的写照。

街道景观也与墙体的虚实直接相关,中国传统民居中大多将沿街的底商建筑(底层商业,上层居

?

34?

住)的墙体做成一块块木板的形式,可方便安装和拆卸。白天沿街木板全部拆下,室内外空间流动,建筑与街道融为一体,如图9为老成都的街景,无论是人的活动,还是视线和景观,均能通达,空间氛围异常活跃。夜晚沿街木板全部装上,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街道氛围:安宁、内向、封闭。这种不同生活场景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由活动木板墙完成。这种活动墙体实现了私密与公共、室内与室外、住户与街道空间之间的多重性转化。这是一种最朴素而又最生动的墙与空间的社会生活关系

图8 清、

徽州庭院

图9 老成都街景的商业氛围

4、当今中国建筑墙与空间的演变趋势

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当历史翻开

新的一页时,唯有建筑无声地诉说着历史进程的文化源流和社会心理。建筑的演进过程也是墙体与空间不断变化的过程,建筑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在界面的塑造,既墙体的设计。建筑材料变化、施工技术进步、构造措施改革、外观效果创新等,带来了建筑形象、空间组合、建筑尺度、建筑装饰的巨大变化,而且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还在不断演进和发展。当今全球的建筑审美意趣趋于一致,塑造手法已逐渐雷同。玻璃幕墙使建筑光挺,轻盈,钢筋混凝土墙体使建筑显得凝重,西方人放弃了石头,

东方人放弃了土木,传统的手工艺,已被高效的工业化生产所代替。建筑正逐渐变得高大而挺拔,以钢筋混凝土墙把人工空间从自然空间中划分出来,室内与室外被严格界定,人们被彼此分离,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建筑内部各个单元自我封闭,建筑中少了些彼此交流的场所,玻璃窗成了室内外空间联系的纽带。中国传统建筑中墙与空间的哲理关系、美学思想变得模糊了。

5、结束语

出新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与审美变化的必然结果,在追求进步与时尚的年代,人们更加注重建筑外在墙面的塑造。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给建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创造出了全新的建筑界面、建筑形象与建筑空间,值得欣慰。可推陈或许能推出些,至少多点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中国特色构想。我国传统民间建筑中蕴藏着大量可以参考借鉴的因素和手法,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脉,是中国建筑千百年来建

筑美学思想的积淀,传统本身凝聚着民族特质的独

立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挖掘,墙与空间的关系即是其中之一。传统建筑中墙与空间的相生互补,有序的建筑排列组合,令人感到凝重背后蕴藏著空灵,飘逸之中透出庄重。只有继承和创造才能形成新的民族风格,丰富中国独特的建筑艺术,这对弘扬我们自已的优秀文化,创造令人愉快的生活空间环境是不无益处的。

参考文献及资料: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杨永生.建筑百家言[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萧默.建筑意[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

[5]中国建筑学会.界面的消解[J ].建筑学报,2003.10

[6]徽州大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7]文中部分照片为本人拍摄

(责任编辑:胡成林)

?

44?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 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 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 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 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 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 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

建筑美学

第一章美学基本知识 美学:研究现实的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 建立:1750年德国★鲍姆嘉通美学之父,理性主义哲学家 《美学》 1.1美是什么 代表人物: 柏拉图“美是理念” 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 休谟“美不是事物的本身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 立普斯“移情说” 孔子“尽善尽美” 庄子“道至美至乐” 王阳明“美在吾心中” 一. 客观美:认为美在物体本身,自然和社会本身. 二. 主观美论:美不在物,却在心.在精神. 三. 主客关系美论:认为美即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与物之间,即主客观的统一. 1.1.1美的特征 (1)美是具体可感的形象 (2)美的感染性,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 (3)美的形象要靠不断创新. 1.1.2美的形态 (1)自然美 (2)社会美人的美是社会美的中心内在,外在 (3)艺术美 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特点:反映现实,融进艺术家思想 1.2 美的欣赏 1.2.1 美感 美感的产生通过人类特有的审美感觉器官:耳.眼.鼻.舌 高级的特点:心里结构 文明的思维结构 社会的情感等心里活动 1.2.2审美标准 说法不一: (一)认为审美评价存在客观尺度标准是绝对的 (二)认为标准因人而异,审美评价纯属主观精神范畴它是相对的 1.2.3审美差异 概念: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对于同一事物和形象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b 存在哪些方面:明显的时代特征;明显的民族差异;经历学识审美修养 第二章中外古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 建筑艺术的特征:象征性,功能性,地区性,时空交汇性,技术性。 2.1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多层次构成 2.1.1礼制性建筑的类别

论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论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建筑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派,其在本质上与绘画、美术、音乐等没有多大差别,都是一种艺术形式,都必须要遵循美学原则,都必须要讲究统一、协调、韵律、尺度等,一旦对这些没有把握好,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空间的艺术审美,而且也会给建筑空间的实用性功能带来一定的不好影响,因此必须要把握好建筑空间的艺术特征,确保建筑空间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艺术性,提高建筑空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且对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而言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关于建筑空间的艺术美的分析。 1 筑空间艺术美的分析 所谓建筑空间艺术美,指的就是通过建筑物空间的结构形式、形体形式、色彩装饰、建筑群组织以及建筑内外空间的结合等多方面协调处理得到的一种实用性艺术,建筑空间的艺术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呈现,

更是现代社会审美观念进步的体现。对于建筑空间艺术来说,其不仅可以跨越时代场所与时间维度,而且还是构成城市生活与群体记忆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永恒艺术,可以打破时代、地域的限制,在这种由实体与空间构成的艺术中,包含着各种建筑形式具有的美的规律,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是综合了实用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2 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2. 1 建筑空间的造型美 建筑空间的造型美并不是单纯由建筑空间的外观造型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建筑空间造型所蕴含的节奏韵律美与时代精神。建筑物必须要在确保其合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再结合建筑物所想要表现的思想主体进行相应的艺术设计,确保最终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在色彩、体积、装饰以及各部分空间形式上都达到了一种统一丰富的和谐美。建筑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其中建筑内部空间的艺术性更是重要,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在内部的建筑空间结构中,建筑群体的不同疏密度、聚散度等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节奏感,这种不同节奏感就是建筑空间造型美的最好体现。 2. 2 建筑空间的风格美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

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 本文档分享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61128906.html,,欢迎来看看。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古希腊时期,美学就 开始起源了,在不断的社会变迁中美学界产生了各种学说,而 说起它的年轻是因为直到18世纪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 学。最早使用美学这一术语作为科学名称的,是在美学史上被 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人鲍姆嘉通。1735年,他建立了一门崭 新的学科,专门研究人类知识种感性认识问题,并把这门科学 取名为“Aesthetic”,即汉译的美学“。Aesthetic”的原意是“感觉学”。而感觉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因此美学是与逻辑学完全对 立的一个学科。 1中国古典美学起源 以鲍姆嘉通为代表的美学家的观点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 研究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寓杂多于统一,是整体与部分相协调的意思;二是指意象的明 晰生动性。他们这一派非常重视审美对象的个别性和具体形 象,认为一个意象包含的内容越具体丰富,也就越完善越美。在 我国,对美学的探索也很早,内容也很丰富。早在先秦时期诸子 百家就对美学开始研究。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的形象,以中庸 平和为美,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老子对美也提出了朴素的辩证 思想,认为“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主张“见素抱朴”。《左 传》中提出了“和”的美学范畴。这里所说的“和”与“同”不一样,“同”是单一的意思,而“和”是指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如音乐 中的清浊、高低、长短、疾徐、刚柔等对比因素的统一。在整个封 建社会时期,水墨艺术作为封建文人的情感传达方式,以消极 遁世的内向抒意特征,建立了一种成熟的与封建社会后期文化 相联系的阴柔美绘画语言形态。美术作为一种永恒的视觉形象 把握自然世界,表现情感世界的艺术语音,蕴涵了中国文化精 神的内涵,即中国古典文人画在一种偏于内向的抒意笔墨表现 形式中包蕴了对客观世界基于庄禅境界的审美超越和物我两 忘的精神沉迷。有如中国传统文人写意画崇尚诗画一律,表现 出一种东方式的求心理和谐的情怀。这种朴素的美术哲学观 点,证明了“形”与“神”的依存关系。中国传统服饰正是具备了 形与神两种特点。因此“形神兼备”是中国服饰所独具的风格。 在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的王国维认为美就是超越功利,无欲 忘利,主张“一切美皆形之美,一切优美皆存在于形式之对称、 变化及调和”。这些美学观体现了“和谐美”的审美理想,与上面 谈到的鲍姆嘉通的美学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整个中国美学历史的发展中,这种美学观点一直占着主 导地位,虽然具体的思想、观点会因为时代的更迭及生产力的 发展而有所完善,但其中所体现的美学精神却是统一的。一个 民族的审美理想是在经历不断的历史变革和社会文化洗礼中 形成的,它依托宏观的整体文化并加入各种具体的艺术语言,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典美学的集中表现形式有

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反复论证的主题。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和面目出现,总是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哲学思考的出现,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有序化的开始,是人类自然意识的觉醒。当人们从自然环境中解放出来,并把自然宇宙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认识对象为思考,并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它、牵制它的时候,那种由于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不安和困惑,就有可能转化为对自然宇宙进行哲学思考的动力。这样,过去人们对自然的那种不自觉的意识观念,才有可能走向清晰明朗的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伟大时期,先秦哲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多方面的思考与争鸣,奠定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自然意识结构的坚实基础。在这一场激烈的大论争中,哲学家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是万物之本源,也有人认为“气”是宇宙的本源,而最为有影响力的是著名的“道”本源说。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体系直接衍生出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无论在自然意识方面还是在思维方面都与这种宇宙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中国艺术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美学风貌,实际上就是艺术家们对中国特有的、对宇宙自然哲学思考的理解和表现。 在中国古代的美学中“静”的观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兴趣。这一点从一些有关中国古代文艺论著中就经常看到。古人吟诗作词讲究“静”,书法丹青讲究“静”,音乐同样也讲究“静”。这种所谓的“静”, 不能简单地、狭义地理解为物理学中与“动”相对的“静”,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从美学的意义上说,“静”既是中国传统美学审美观的基本方法,又是艺术所极力追求的美学境界。它不同于西方艺术的审美风貌。中国艺术家乐于山水之间,不是带着写生的画夹、油画箱,面对大自然,用线条、色彩去模仿感官所把握到的自然物象,也不关心客观事物的几何比例、色彩光线和空间的透视关系,不追求物象表现的光影变化和真实效果,而是把自己融入宇宙万物之中,进入物我两忘的“物化”境界,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本命题。通过静观活动去体味宇宙,以虚静养气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中国艺术家所描绘的事物表象完全不同于西方所追求的客观真实感,而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艺术追求“似与不似”的美学境界,强调通过写意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由此带来了中国画的深远、幽静的境界风貌。 在中国哲学中“道”是无法用感官所把握的,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视野,超出了感官所能把握的范围,它是无限的。“无限”的东西就是不能有规定的,既不可能用有限的感官来把握,也不可能用有限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述,可以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把握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概念或一般性语言来概括的事物,就不是永久性的事物。任何事物只有返璞归真,回归于道,才能永恒,这才是美的真谛。事实上道教所追求的这种“大美”,即“道”之美,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生命形态本身。 在中国哲学家那里,感官无法把握的“道”借助心灵的活动却是可以观照得到的。同样要把握美的本质,也要消除感官的干扰,使心灵达到虚静、忘我 中国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 荩李鸣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中国建筑美学艺术 简介: 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基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建筑艺术的重大特点是: 1、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2、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或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或为自由式,以前者为主; 3、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 4、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关键字:中国建筑艺术中国园林与自然高度协同群体组合木结构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 1 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学习,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西方历史进程不同、文化源不同,对美的认知异然 “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诗经》等皆涵盖其中。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当然,文化本身不是用来比较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中。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着眼现实世界,认知中西文化的优秀与伟大,使之坚守与传承,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快乐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

在。深入探究美学的意义,真正理解人类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发展,从意识形态的演变、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的特点。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结果。旧石器时代,人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只有图腾,图腾是禁忌符号。对美的感知是“牙饰”。新石器时代以后,人们开始感觉有神的存在,神存在于大自然,也是大自然本身。神应是美的,光明的。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地中海文化,城邦的建立、氏族的解体、商业的兴起,这是人世之事,孕育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伦理意识。人凭借对自然的感知,创造出诸神,并将神人形化。男神,健壮的身体,发达的四肢,刚毅的面容;女神,丰盈的体态,柔美的线条。神是美的,古希腊的几何学(点、线、面)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美学意识之美的形态认知,体现在诸神的雕像和为其建造的神庙中。哲学理念的建立,使其显示出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由此建立的古希腊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第七卷给出著名的“洞穴之喻”,极为形象地阐明这一抽象的二元论哲学概念。柏拉图认为,在我们生活的可见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超越可见世界之上的更为真实的理念世界。没有走出“洞穴”的囚徒喻指常人,走出“洞穴”来到理念世界的人喻指

园林建筑的美学思想

园林建筑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园林建筑艺术史上占据极高的地位。现在中国园林建筑的靓影遍及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虎、 ,即是生命的节奏。 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三、空间的美感之二

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要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之,为了丰富对景。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 )。 “镜借” 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六记》)。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是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与体系的造型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文化层面上表现出三大特点:其一,注重审美性与政治伦理性的高度统一;

其二,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现; 其三,在多样变化中注重综合性的整体空间意象。 其形式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多以群体组合的形式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如以十字轴线展开的坛庙建筑;以纵轴为主横轴为辅的民居和宫殿建筑;以曲折轴线展开的园林建筑。不管哪种展 刚健、质朴的风格特色。 ②隋唐阶段。汉末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南北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文人士大夫归隐山林的思想情趣和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使南北朝时期的建筑艺术在传统的理性精神中加入了许多浪漫情调。至唐代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貌。宏伟、规整的都城,恢宏舒展的宫殿、坛庙,规模巨大、形制多

论建筑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论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程技术,也具有特殊的建筑形式。在这种人工营构之物中,具有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即“中和”、“亲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 例如中国北方的传统建筑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的房屋布局是既定的,对家庭成员的居住安排也有严格规定,反映出传统大家庭的等级观念,“长幼有序”的传统要求。布局上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安排上一般是家长住在正房,晚辈住在厢房霍泽华耳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是按规矩来,没有可争议的。这种安排不仅突出了家长的地位,而且有助于家族内部的秩序,强化等级观念。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

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此外,四合院还内含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院落中的门楼、门墩、照壁、花坊、房檐屋脊和门窗等处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替、门头上的吉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鹊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四合院的建筑设计正是符合了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如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特点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三大特点 ——群体的和谐性、组合的内向性、阴阳的融合性中国自古以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筑历史更是闻名世界。而不同地区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也不甚相同,各有特点,但其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有别于西方建筑的特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点。 一.群体的和谐性 无论从古代都城、宫殿、寺庙、皇家园林还是居民的居住群建筑和谐性的展露莫不如此。从群体到个体,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注重这种和谐性的合理搭配,讲究空间秩序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融合之美。可以说“和谐性是中国群体建筑艺术的灵魂。”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谐性大多体现在严谨纵直的“中轴”理念,从井然有序中层层扩大,左右延展,呈现和谐对称的态势,崇尚中轴的理念和依恋大地的情结,使建筑布局折射出井井有条的秩序感和对称均齐的和谐性。 下面将以故宫为例展开论述: 故宫是传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典型案例和杰出代表,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造物观和设计技法与工艺的集中体现。在其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法拉兹·日·阿

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再如,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这些都是传统思想“九五至尊”的象征。过了太和门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形的三台上,这个三台一方面抬高了三大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宫的设计者将故宫最重要的部分用汉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的。《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清、宁二字都是安定、详和的意思。故宫的后门为神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神武门原称玄武门,为了避康熙玄烨之讳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故宫中有一条称为金水河的小河,横贯东西,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半。在中国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风水的形式被固定下来。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 从其所遵守的道家原则还有中轴线的对称结构以及背山面水的理想模式,不难得出以故宫建筑群对群体的和谐性的痴迷。而作为在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陈鹏《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5日11版) 彭吉象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越剧《梁祝》

《哈姆雷特》剧照 人类虽然都要追求真善美,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西方传统美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其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善就是伦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就造成了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大的不同,例如我们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人公几乎都死了,哈姆雷特自己死了,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害死了,然后叔父死了,母亲死了,未婚妻死了,他的岳父也死了,小舅子也死了,台上的人几乎都死光了,这就是西方的悲剧。中国的戏曲就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戏曲并不是没有悲剧,但是中国的戏曲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非常注重焦点透视,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也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是流行于2000多年前的民间歌谣,《楚辞》是屈原、宋玉创作的作品。而且《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都是抒情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的抒情。

美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美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引言 建筑美学属于一门理论课。尽管“建筑”在先,“美学”在后,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的侧重点是明确的。对学习建筑来说,经过几年系统训练基本上能形成从结构、材料、环境、造价等角度审视建筑的专业习惯:对非建筑专业的来说,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也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形成体系。有没有建筑美学方面的知识对他们来说仿佛不影响什么,但换个角度看就值得深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人们的生活水准越来越高,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建筑活动也越来越频繁,据有关方而统计,我国的建筑总量己达全世界建筑总晕的50%以上,各种流派、各类风格的建筑应运而生。 1.现代建筑设计美学思想倾向 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有关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美学具有价值独特的科学与人文两重性即建筑语汇所表达的意义建立在整个建筑功利性空间系统的基础上,空间系统之存在是实用功利性和科学技术的结晶,因此,建筑美学价值的独特性表现在科学的建筑技术美学价值,这是其他一切艺术所不具备的:建筑美学价值的另一方面就是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术美学价值的共性,具有感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切艺术所共有的多元化的人文特色,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建筑应具有技术性、艺术性:建筑设计应遵循适用与关观的原则。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

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 2.现代建筑设计中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 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刨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多样的建筑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溶为‘体,形成了各种建筑文化自己的美的语言。不间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向植物。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体。建筑之美在于其随意之处竟显精致,虽由人做宛自天成的艺术刨作。无论是拼贴,是变异,抑或是残缺,奇险,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非和谐”意识引人注目的一种倾向。例如,后现代主义建筑将拼贴正式引入建筑创作中,矶崎新的筑波中心是典型事例。他将历史上和当代的

浅谈建筑之美

浅谈建筑之美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2012 年 5 月

浅谈建筑之美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美的涵义的界定,阐述了对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及建筑美的特征和原则等几个方面的一些感受与认识,提出并总结了当代建筑审美认知趋势和当代建筑的审美准则。 关键词:建筑美建筑美学评价因素审美准则 建筑是伴随着人类成长的一部史书。自有人类开始,人类就不断地创造着建筑物与建筑艺术。从原始岩洞、树木巢居到罗马建筑的宏大壮阔,再到哥特建筑的奇异灵动,乃至现代建筑的理性表达,建筑美始终在不断的建筑追求中被表达着。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过程中运用了美学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 1 建筑美学的内涵 建筑美是城市美丽的音符。建筑和谐,人才能诗意栖居。建筑美学,这一学科遵循学科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其任务不仅在认识和解释客观的建筑艺术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进一步更好地指导“建筑学”的发展和提高。我们知道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协调观点。建筑美学中要求用这个观点去理解造型艺术上的规律和法则,也要用这个观点去处理建筑的科技性和艺术性的关系,研究建筑艺术的特点,并最终落脚于和谐之美。国语 《楚语》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和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说法,形象地说出了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则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从构图角度讲,和谐美包含了曲线美和对称美,是建筑形式美的综合体现和最佳体现。而建筑除形式美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美,那就是内涵的“生机美”。如果说形式美是建筑美的肉体,那么生机美则是建筑美的灵魂。和谐创造美,建筑的和谐不仅使建筑本身的美得以展现,更令由众多建筑组成的城市美不胜收,令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美好之中。 2 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有关建筑的观念和美学知识随着人类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拓展和变化。人类建筑及其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经历了六个阶段:(1)实用阶段。自原始人类的建筑产生以来,最初主要是把建筑当作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生存手段。把这种观念理论化的代表人物是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他所著的《建筑十书》首次提出了“坚固、使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以安全使用为出发点,并且有了美观的要求。该书为建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有些经验和技术原理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2)艺术阶段。这是把建筑奉为“艺术之母”和“凝固的音乐”的阶段。以14世纪~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为代表,反对神权,要求人权,追求自由和人文主义现实思潮,大大推动了建筑观念的发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探究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8-10-08T16:03:51.247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5月下作者:彭子云 [导读]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和内涵,其产生和发展也蕴含着建筑的特色和美学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探究,从美学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美。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究,为当今中国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发展思路,开阔当代建筑设计的眼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和内涵,其产生和发展也蕴含着建筑的特色和美学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探究,从美学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美。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究,为当今中国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发展思路,开阔当代建筑设计的眼界。 关键词:传统建筑;美学;探究 引言 关于美学的研究一直都是学者的难点领域,每个人对美的认知和感悟都是不同的,鉴赏美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美学的研究往往也涉及到心理与大脑活动的研究。而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怎么样的?美的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美学的研究中处于缓慢探索的领域。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探究中,也有着类似的问题。本文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探究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美的审视、鉴赏的过程,而且研究的对象基于中国特色的建筑,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是有关中国建筑艺术审美本质的哲学。 一、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特色概述 (一)丰富的序列层次 在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色时,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序列层次的美。中国传统建筑中构建的序列层次与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认知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建筑的生活礼仪特征以及生活实用特征。我国古代推崇的阴阳、人伦等属性也都从很大层面上影响着建筑者的构思。另外,丰富的序列层次也与我国古代社会中严谨的等级规定和礼制理论有关,这点体现在建筑细节上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不同等级人用的瓦也都不同。对于序列层次的美可以通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丛树万人家”看出。这句诗形象生动的画面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我国传统建筑中层次序列的美以及层次序列带来的幽美深长(如图1所示)。 图1中国传统建筑的层次序列及幽美深长 中国传统建筑中层次序列的美也与我国古代道教思想中“天人合一”有关[1]。在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推崇整体与局部完美的融合,掺杂着社会属性的层次感、节奏感的建筑风格。但是这种一味地推崇整体的建筑风格,使得我国传统建筑缺少一种开阔、浪漫的建筑风格。 (二)人与自然相融合 人们对于美的认知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在我国古代,道教对于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我国传统建筑的选址与构思都深受“道法自然”的影响。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尽可能的尊重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另外,这种道教思想影响下的建筑施工,对于建筑外表本身并不会追求过多的豪华,更加看重对于“情景交融”的内在意境的设计和施工。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的人与自然相融合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对大自然的尊敬,中国古代文化追求与自然的统一和和谐。在我国古代都城的选取和建造上也都充分考虑到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依托大自然来考虑都城建设。人与自然的统一也体现在我国古代的园林建造中,园林建造的风格也都是因地制宜,人工与自然结合,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2]。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当今我国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