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

养锤炼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

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

3、()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

B、团结友善

C、勤俭自强

D、诚实守信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

5、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整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先公后私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

A、全盘吸收,为我所用

B、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学习了解,洋为中用

2、道德具有()

A 、阶级性 B、继承性 C 、稳定性 D、自律性 E、广泛性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勤俭自强

D、敬业奉献

E、团结友善

4、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判断题:(请在前面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1、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是没有道德修养的。

()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

()3、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多,所以道德素质高。

()4、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5、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

义道德要立足于、服务于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6、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作为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可以,向广大公民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些脱离实际。

()7、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8、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9、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10、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D

5、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E

3、ABCDE

4、A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论述题

1、答: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首先,我们应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来认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与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客观上要求为人民服务,要求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我们国家,除了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只要它们符合“三个有利于”,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也在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所以他们既是为老板工作,也是为人民服务。

其次,我们应从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来认识。

市场经济(商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是一个把两种对立的属性,即“为已性”和“为

他性”、“服务性”和“谋利性”内在地具于一身的矛盾体。但是我们不能把市场经济的利他性同为人民服务混为一谈。我们讲的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绝不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相干甚至根本对立的,相反地,它正是植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性之中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道德上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

具体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为什么说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每一个社会和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相应的道德建设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就使得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施行。多年来,集体主义实际上已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其次,我们来分析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其一,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其三,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强调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

第五章

一.单选题

1。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

法律 B、道德 C、风俗 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2。社会公德涵盖了()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3.治安管理处罚的罚款最多不的超过

A、5000元

B、3000 元

C、200 元

D、1000 元

4、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5、集会、游行、示威时,由()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

B、治安联防员

C、集会、游行、示威者

D、经过的单位

二、多选题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有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活动时间的有限性

2、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3、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

A、参加志愿者服务

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

C、做家务

D、做义工

4、治安管理处罚分为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5、社会公德包括

A、网络道德

B、环境道德

C、家庭美德

D、职业道德

三、判断题

1、《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2、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4、在公交车上向车窗外扔塑料袋。

5、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6、网络是虚拟的,无所谓道德。

7、《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罚款可以超过200元。

8、大学生恋爱可以旁若无人。

9、见义勇为是傻帽。

10、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答案

一.单选题

1、D

2、D

3、A

4、D

5、A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D

4、ABC

5、AB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错 10、错

四、简答题

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适当扩展。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

A 诚实守信

B 办事公道

C 奉献社会

D 服务群众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

A 爱岗敬业

B 办事公道

C 服务群众

D 奉献社会

3、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

A 性爱

B 情感

C 理想

D 责任

4、下列社会关系不能构成家庭的是。()

A 婚姻关系

B 血缘关系

C 收养关系

D 亲戚关系

5、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A 父子关系

B 兄弟关系

C 夫妻关系

D 婆媳关系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7、属于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是()

A 劳动法

B 民法 C刑法 D婚姻法

8、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认识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是()

A 法官法 B人民警察法 C 劳动法 D公务员法

9、《劳动法》适用于()

A公务员与军人 B事业组织与社会团体 C 农业劳动者 D 除以上的所有劳动者10、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是()

A婆媳关系 B 同学关系 C夫妻关系 D父子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性有。()

A 鲜明的职业性

B 明确的规范性

C 调节的有限性

D 调控的纪律性

2、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 干一行,爱一行

B 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 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 以辛勤劳动为荣

3、《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业务有。()

A 完成劳动任务

B 提高职业技能

C 参与民主管理

D 遵守劳动纪律

4、近年我国确定的就业方针是。()

A 劳动者自主就业

B 市场调节就业

C 政府促进就业

D 双向选择就业

5、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

A 尊老爱幼

B 男女平等

C 勤俭持家

D 邻里团结

三、判断题

1、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2、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协商程序。()

3、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5、离婚解除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也随之消除。()

6、爱情的本质就是情爱。()

7、办事公道就是在职业活动中要公平、公正、不谋私利。()

8、《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9、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是:申诉——调解——仲裁——诉讼。()

10、奉献社会就是自觉为社会做贡献,不要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

()

四、简答题

1、职业道德的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

1A 2D 3B 4D 5C 6A 7A 8D 9D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D 4 ABC 5 ABCD

三、判断题

1Χ 2Χ 3V4Χ 5Χ 6X 7V 8X 9X 10X

四、简答题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Χ” )。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

2、凡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

3、法律是限制自由的。()

4、只要不犯法,学不学法无所谓()

5、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 )

6、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

7、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法律,所以对人民来说他不具有强制性。()

8、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

9、法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1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

1、法律主要表现的是( )的意志。

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

2、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所决定的。

A.意志 B.思想 C.物质生活条件 D.上层建筑

3、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检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5、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

A.1982年宪法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五大6、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7、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

8、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的意志B.经济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

9、法存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

B、整个阶级社会

C、整个人类社会

D、原始社会

10、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

A、故意杀人

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

C、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

D、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A、制定

B、补充

C、废止

D、认可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A.前提 B.基础

C.体现 D.手段 E.保障

3、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

A.体现 B.前提

C.基础 D.保障 E.来源

4、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 )

A.各政党 B.国家机关

C 、社会组织 D.公民

5、在我国,依法治国是( )

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治理国家的唯一方略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E.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6、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

A.法律具有规范性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D.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7、国家与法是()

A.从来就有的 B.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

C.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 D.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

8、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和各种法规

C.一切规章 D.各项政策和纪律

E.乡规民约

9、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

A.奴隶制法 B.资本主义法

C.封建制法 D.宪法 E.社会主义法

10、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

A.宪法和行政法 B.民商法和经济法

C.刑法和程序法 D.社会法

四.简答:

1、什么是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Χ” )

1v 2x 3x 4x 5v 6v 7x 8v 9x 10v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B 5D 6B 7A 8C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 3AD 4ABCD 5ACDE 6BCD 7CD 8ABCDE 9ABCE 10ABC

四.简答:

1、什么是依法治国?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的产物。

A、商品经济

B、农民运动

C、阶级斗争

D、资产阶级革命

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D.人民检察院

3、行政行为是指国家机关的()

A.政治行为B.内部行为C.民事行为D.对其外部行使公共权力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4、不是行政行为的有()

A.行政强制措施 B.征税C.行政机关进行的民事行为 D.制定规章

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始于10周岁,终于死亡 B始于16周岁,终于60周岁

C始于18周岁,终于65周岁 D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6、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法是( )

A奴隶制的法 B封建制的法 C资本主义的法 D社会主义的法

7、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8、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9、甲、乙两人到某鱼塘钓鱼,鱼塘主人丙因常有人来偷鱼而结怨已久。一见甲、乙二人,便拿起一把鱼叉向甲面部刺去,乙见状抓起一块石头向丙扔去,致丙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伤害

10、某甲欲杀乙,举刀来到乙的家门口,信念发生动摇,害怕承担刑事责任,遂放弃了犯罪,但事实上,乙那天根本不在家。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二、多项选择题:

1、宪法是()

A 国家的根本法

B 人权的根本保障书

C 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的总体方案

D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

2、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下面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

A 遵守宪法和法律

B 获得物质帮助权

C 劳动

D 受教育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 国家的利益

B 社会的利益

C 集体的利益

D 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4、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

A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B以违反法律并受法律追究为前提

C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D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E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5、行政法的特征有()

A、没有统一的法典

B、其内容复杂、广泛

C、法律规范集实体与程序规范

D、内容变动性大

三、判断

1.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3. 在我国,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5. 国家机关只会成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6.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是一致的,始于成立,终于消灭。()

7.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8、法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9、我国的经济法调整所有的经济关系。()

10、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四、填空

1、()是我国的国体,()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3、民法是调整()、()、()之间的()关系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共同犯罪是()

5、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由()和()构成。

五、简答题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儿?

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六、论述题

1、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2A、3D、4C、5D、6D、7C、8C、9A、10A

二.多项选择

1ABCD、2CD、3ABCD、4ABCDE、5ABCD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填空

1、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3、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财产、人身

4、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5、主刑、附加刑

五.简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由中国人民创造的,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国情,其特点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比较完善地表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国家的统一与人民权力的统一,同时又保证各级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事,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2、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所谓社会危害性,即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是一种违法行为,但违法并不都是犯罪,只有违反刑法的才构成犯罪;(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行为人则要承担

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因此,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六.论述

1、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活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产生的条件和依据,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采用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才有可能、有基础通过国家制定和实施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律,才有可能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就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如果人民没有掌握政权,没有争得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此外,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治把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的巩固和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治的加强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之所以有权威、有力量,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和国家干部遵守和执行法律,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和加强。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确认民主。社会主义法治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权力的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掌握政权这一事实,必须用法的形式肯定下来,使其固定化、合法化。同时,还要以法的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建立适合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社会主义法治体现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将人民民主具体化为国家机关的职权和公民的政治权利,并为其实现规定了程序、原则和方法。社会主义法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法治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体现和保障民主。

十六大报告指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法律至上、立法民主、司法公正、依法行政、尊重人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公共生活 B.行为规范 C.高尚道德 D.法律规定 2、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文化水平提高 B.社会道德风尚 C.生产进步程度 D.国家进步程度 3、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 A.某种外在的压力 B.社会舆论的压力 C.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 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4、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成为() A.道德品质 B.道德理想 C.道德原则 D.道德规范 5、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能够决定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6、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五爱” D.提高民族素质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 8、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要补充 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 C.社会主义道德同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有着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在一部分人中间提倡社会主义道德 9、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B.孝慈 C.乐群贵和D.诚实守信 10、下列各句不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A.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11、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 一、单选题 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学的学习生活既需要耐得住寂寞,潜心苦学,也需要相互交流、沟通,树立()的理念。 A、自主学习的理念 B、全面学习的理念 C、创新学习的理念 D、合作学习的理念 2、()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 B、学 C、技 D、行 3、()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A、信念 B、理想 C、崇拜 D、信仰 4、()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A、平等待人 B、诚信 C、宽容 D、互助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在当今中国,()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德治 B、人治 C、法治 D、人治和法治并重 7、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属于()。 A、政治权利 B、人身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 D、文化权利 8、()是选举权的延伸,是选民或代表机关对不称职的代表或者其他公职人员,在其任期届满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或立即免职的权利。 A、任命权 B、提名权 C、罢免权 D、免职权 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的伟大号召。 A、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世界大同 D、和谐繁荣 10、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A、坐享其成的过程 B、信手拈来的过程 C、纵情享乐的过程 D、艰苦奋斗的过程 1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 A、相互联系又制约的 B、严重对立的 C、相互背离的 D、毫无关联的 12、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周年。 A、70 B、75 C、80 D、85 13、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军事、文化、社会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人民安全 14、人生观的核心在于()。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追求真理 D、艰苦奋斗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道德的养成关键在于(),重在行动,贵在坚持。 A、思考 B、努力 C、劳动 D、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考题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首先,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学习中知识深度广度增加,自主学习要求提高;生活中,大部分人远离家乡,独自生活;社会活动方面,学生会,各种社团等均有丰富的活动;思想上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从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为自己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 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德智体美是人才素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应全面发展,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 2、如何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韩笑奇)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大学生们协调各种供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的判断与行为选择能力,决定着大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加强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是与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联系起来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可以为大学生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发的自觉性 3、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新、外化与行?(韩笑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大学生必须在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 4、如何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韩笑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理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了知识基础。 学习本课程时应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知识,注重实际联系,注重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答: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分三点意义。其一,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 养锤炼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与答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 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 3、()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 B、团结友善 C、勤俭自强 D、诚实守信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 5、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整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先公后私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 A、全盘吸收,为我所用 B、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C、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学习了解,洋为中用 2、道德具有() A 、阶级性 B、继承性 C 、稳定性 D、自律性 E、广泛性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勤俭自强 D、敬业奉献 E、团结友善 4、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判断题:(请在前面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 ()1、道德规范的认知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是没有道德修养的。 ()2、革命传统道德是与战争时期相适应的,在和平时期没有必要继承革命传统道德。 ()3、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多,所以道德素质高。 ()4、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大家都忙着挣钱,在这个时候再来讲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5、道德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 ) A.共同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思想性 2.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理想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3.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中(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品质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品质 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品质 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品质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5.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当今时代,我们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 B.淡泊名利 C.爱护公物 D.勤俭自强

6.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他的意思是说,在人生的社会价值中居于第一位的应该是( )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的自我实现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7.在人生实践中,任何人都要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表现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又( ) A.远离自然 B.消极地依赖自然 C.疯狂地掠夺自然 D.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8.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A.敬重诚实守信 B.讲究德性修养 C.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9.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 A.“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力量 D.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0.在“网络世界”,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这说明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 ) A.交往关系极为简单的特点 B.活动结果密切相关的特点 C.活动范围相对有限的特点 D.公共秩序难以形成的特点 11.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12.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 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 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3.()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风俗习惯 D.社会舆论 4.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 B、社会实践 C、社会认可 D、社会规范 5.()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经济 C.婚姻 D.思维 6.道德是()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理环境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 9.()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敬业奉献 D勤俭自强 10.道德所调整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许多方面,但实质是调整( )。 A.社会关系 B.政治关系 C.利益关系 D.伦理关系 11.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 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 12.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其(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 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积淀于心理之中,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 )。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念 C.道德习惯 D.道德理念 14.在中华传统道德中,作为“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乃至一切伦理关系的根本的是()。 A.诚信 B.平等 C.尊重 D. 竞争 E.互助 15.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A.三纲五常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女子无才便是德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 )。 A.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17.“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 )。 A.平等原则 B.宽容原则 C.互助原则 D.真诚原则 18.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 C.谨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 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 19.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身体力行,对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把正确的认识化为现实的行为,形成习惯,才能真正达到人生修养的高境界。这说明,自我修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A.学习理论 B.常思己过 C.躬行实践 D.坚定信念 20.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忙人之所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体现了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 )。 A.敬业好学的要求 B.勤劳节俭的要求 C.谦敬礼让的要求D.仁爱互助的要求 21.刘少奇曾指出:“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句话强调了( )。 A.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身体力行 B.进行自我修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 B. 改革创新 C. 爱国主义 D. 集体主义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3.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的,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的表彰的爱国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 梁守磐 D. 金先仲 4.以下关于中华民族精神,说法错误的是()。 A.它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B. 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C. 它是时代精神的依托 D.它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这体现了爱国主义具有( ) A.民族性 B. 时代性 C.阶级性 D.随意性 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深刻表达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提出这个思想的人是() A.顾炎武 B. 黄宗羲 C.林则徐 D. 谭嗣同 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 )的热爱上。 A. 社会主义中国 B. 传统文化 C. 历史成就 D.祖国河山 8.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是() A. 国际组织 B.国家

D.国家联盟 9. ( )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A. 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 奉献主义 10. 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是() A. 集体主义 B. 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 D.霸权主义 11.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 A. 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B. 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C.成为不可能 D. 没有影响 12.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所喊出的响亮口号之一是( )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B.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3. 直接涉及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颁布的法律是() A. 民族区域自治法 B.反分裂国家法 C.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 国家统一法 14.“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 )。 A.祖国对国土的依赖关系 B. 人民对故土家园的依赖关系 C. 国土对祖国的依赖关系 D.故土家园对人民的依赖关系 1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 A. 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 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D.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多选题 16.做忠诚的爱国者,需要( )。 A.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B.促进民族团结 C. 增强国防观念 D.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思修考试复习题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选择题练习 0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C)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不学礼,无以立 C、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D、是非之心,智也 0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C)居于核心地位。 A、艰苦奋斗 B、自强不息 C、改革创新 D、团结统一 03、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澄清(C)的界限。 A、真假 B、善恶 C、是非 D、美丑 04、当代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是(C) A、思想道德修养 B、科学文化知识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D、社会交往能力 05、思想道德修养的最根本方法是(C) A、博览群书 B、闭门思过 C、社会实践 D、向榜样学习 06、当代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是(C) A、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 07、下列有关大学的认识中有失偏颇的是(C)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B、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C、大学是专门培养研究人才的场所 D、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08、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立独立生活意识很重要。下列属于独立生活意识表现的是(C) A、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B、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D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管 0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C) A、求实 B、严谨 C、勤奋 D、创新 10、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当代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所谓使命,是指(C) A、奉命出行 B、执行任务 C、肩负重大任务和责任 D、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 11、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体”成为人才素质的(C)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12、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A、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视野开阔 13、党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在(C)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C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14、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C) A、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C),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养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6、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C) A、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凝聚力量 C、引领风尚 D、鼓舞斗志 1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C)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8、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过程中,要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也就是要(C) A、注重理论学习 B、注重掌握基本知识 C、注重知行统一 D、注重联系实际 1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不可用以下(C)表述。 A、是一门公共必修课B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C、是一门专业课 D是一门理论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 1、什么是新时代?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段话? 4、如何理解“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这一观点? 5、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 6、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大学生应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8、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 9、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大学生如何做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0、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12、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应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什么是道德?道德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14、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5、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6、如何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 17、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8、大学生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 19、什么是个人品德?谈谈如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20、法律的本质与特征是什么?法律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21、什么是法律规范?其逻辑结构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法律关系?它包括哪三要素? 22、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和培养途径是什么? 2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尊重及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4、什么是宪法?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5、什么是合宪性审查?这一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2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7、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制度分别有哪些具体规定?如何理解? 28、什么是刑法?如何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及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

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道德理论复习题 习题

一、单选题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A)。 A.社会意识形态 B.风俗习惯 C.心理现象 D.政治现象 2.人类最初的道德的表现形式是(B ) 。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宣传教育 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B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风俗习惯产生 D.个人意志的出现 4.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出现 5.与法律相比较,道德规范提倡(D )。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 6.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B )。 A.社会意识 B.生产实践 C.社会进步 D.社会规范 7.人类最初的道德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C )。 A.个人意志 B.长老权威 C.风俗习惯 D.法律条文 8.道德的本质是(A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9.道德的主要功能是(D )。 A.导向功能 B.沟通功能 C.辩护功能 D.认识与调节功能 10.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B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1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 c)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曲折上升 D.平直前进 12.“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 A.注重整体利益的精神 B.“仁爱”原则 C.重视道德践履 D.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b )为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d)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集体主义 15.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a )。 A.辩证统一 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C.相互矛盾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c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7.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具体的价值选择应该(c )。 A.强求一致 B不受任何约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 D 】 A.坑蒙拐骗获得的个人利益 B.敲诈勒索获得的个人利益 C.滥用职权获得的个人利益 D.合法经营获得的个人利益 2.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B 】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3.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调节规范,不是靠【D 】 A.社会舆论来维系 B.传统习惯来维系 C.内心信念来维系 D.国家强制力量来维系 4.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D 】 A.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5.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B】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 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D ) A.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D.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7.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道德的( A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沟通功能 8.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A ) A、核心 B、原则 C、基本要求 D、重点 9.毛泽东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今天的祖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根据这一说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C) A.与国际社会相接轨 B.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 C.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P3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P10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P14 4.“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5.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P28 6.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信念具有执着性和多样性。P29-30 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P48 8.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P68 9.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P90 10.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P107-108 11.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P132 12.大学生要引领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P134 13.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P138 14.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P142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P154 16.我国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P154 17.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P158 18.“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P164 19.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P174 20.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四章)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 一、单选题: 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2、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经济基础的形成 B、社会舆论的形成 C、社会关系的形成 D、风俗习惯的形成 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 B、社会实践 C、社会认可 D、社会规范 4、()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A、道德 B、法律 C、法规 D、规范 5、人类最初的道德以()等形式表现出来。 A、社会舆论 B、风俗习惯 C、法律条文 D、法律规范 6、道德的()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调节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认识功能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 8、社会道德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利己主义 C、利他主义 D、爱国主义 9、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伦理规范 二、多选 1、道德是( )。 A、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B、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C、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 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 E、规定人们行为“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 2、道德主要功能()。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认识功能 D、调节功能 E、沟通功能 3、道德的社会作用()。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E、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有()。 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B、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单选题: 1、道德可以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 说明道德具有 ( D ) 。 A 认识功能 B 导向功能 C 辩护功能 D 调节功能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 B ) 。 A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B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C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D 乐 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3、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 念的是 ( A ) 。 A “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 D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 4、列宁说: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对于完善人的 质量来说,这主要强调的是 ( C ) 。 A 省察克治的重要性 B 慎独自律的重要性 C 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D 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5、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 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 B )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修养 C 道德调节 D 道德发展 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C )。 A 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 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 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D 起源于“天”的意志、 “神”的启示或“上帝 的意志 7、道德能够说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 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 引导 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 C )。 8、古人说: “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 )。 A 诚实守信为重点 B 崇尚科学为重点 C 艰苦朴素为重点 D 文明礼貌为重点 10、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 B )。 A 人的自然本性 B 个体的社会实践 C 个人的内心体验 D 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 11、亚里士多德说: “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 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 ”这表 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D )。 A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 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 C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质量 D 勤 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12、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 A )的反映。 A 社会经济关系 B 人的本性 C 社会上层建筑 D 政治制度 第四章 A 调节功能 B 激励功能 C 认识功能 D 评价功能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 C 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 D )。 B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 德 D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1。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有那些,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拜金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共同特征:一. 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人生观. 二、它们都没有把握个人和社会的正确关系的个人主义人生观。三、它们对人的需求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追求,比如只注重金钱。 2.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当代大学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我们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的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4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可见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6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用正确的人生观知道自己的人生实践?(一定要联系实际!!) (1)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 (2)正确的人生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真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人生观,是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且最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人生观. (3)在我国现阶段,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认真,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民、.为社会作贡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我们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也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1)加强学习,形成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培养社会公德的情感. (2)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3)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8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有哪些? (1)。民商法律制度;(2)。行政法律制度;(3)。经济法律制度;(4)。刑事法律制度 9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10什么是社会主义信念?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信念共同享受社会保障制度。人民一要享受国家的国防上的安全,二是享受生存生活上的安全,三是享受生老病死上的社会主义待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P119 ※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

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生产关系有三个方面,这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在所有制的形式上,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虽然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和中外合资经济等,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关系的主流和本质,它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既为社会、为他人劳动,也在为自己劳动,在劳动中结成了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在分配领域中,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些都不仅对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提出了客观要求,而且也使它有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在政治生活中,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国家的真正主人。这也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