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文章

中国教育报(2016年02月17日—24日的新闻)

课堂教育要合唱不要独唱

刘静

课堂教育自古至今就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教、学生学”的理念广受教师认同,也被树立于每名学生的心中。然而当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大学课堂,上课玩手机、聊天、睡觉等现象并不鲜见,更有甚者直接选择逃课。缘何大学生对课堂教育如此轻视?“自学效果好于课堂教学”“课程枯燥无味”“听或不听都不懂”……大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方面的消极,一方面是个人心态所致,另一方面,课堂教育自身吸引力和效果的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让大学生端正课堂学习的态度,让大学课堂教育更富吸引力,有效提高课堂教育效果,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

有些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课堂教育变得不再重要,自学完全能够完成学习目标,考前突击也可以顺利通过考核。其实不然,自学能力固然重要,然而无论处在哪一个学习阶段,课堂教育都非常重要。这是由知识具有结构性特点所决定的。

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学习的知识不是零散的,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学习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一章接着一章,一节连着一节。而大多数学生都是在课堂之上第一次接触到新的知识,如果对新知识和新知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逻辑不清晰,学习就会变得艰难,知识也会变得零散。课堂教学能够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摸索到学习过程,梳理知识结构。课堂上,教师会将提炼出来的连贯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有些内容,在教科书上是几页、几十页地呈现,教师往往用一两句话就能简要概括,又或是借助一个比喻、演示就能形象释意。课堂教育的精炼性和全面性是自学或其他学习形式遥不能及的。

我在课堂上,总会精心设置一些承前启后的伏笔,比如在一堂新的课上适当地重复小部分前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听来就不会云里雾里。同时,我们也要传授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给学生,比如学科发展的相关内容,或是竞赛的相关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教师所持有的“干货”,是经验的总结与提取。有了这些知识,学生就可以少走很多冤路、弯路。

学校还可以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青年主讲教师评选、“高级主讲教师”培育计划等形式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考核,一方面在校内营造了重视课堂教育的氛围,另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大学课堂教育并不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输出,而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我在课堂教育中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比如在讲课时,将实践教育作为课堂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学习如何用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让学生通过实践的代入感,更加专注于课堂,和教师形成有效互动,或者在课堂教育中加入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对于学生那些“天马行空”的观点表达,是课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既然课堂教育是双向交流的过程,那么学生在其中的学习态度与教师的授业态度同等重要。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帮助低年级学生树立课堂教育重要性的观念特别重要。尤其是刚踏入大学生活的大一学生,他们刚刚经历了辛苦的高三冲刺,一边听着高中老师说上了大学就解放了的声音,一边被各种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略显躁动的心总是难以安分地放在学习上,对于课堂教育也就自然而然有所淡化。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萎靡态度应该有所约束,而且应该趁早,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明确地告知:大学其实需要付出比高中更多的努力。

此外,课堂不仅仅是可以探讨学术、学习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接触团体、取长补短的平台。在课堂上,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视野,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能够结识多样的个体,和他们成为朋友;能够积累更多的人脉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当然,还能够通过和老师深入交流,获取更多的经验,寻求有效帮助,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课堂教育附带的福利,促进大学生更全面地成长成才。

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要特别关注,其中慕课和即时聊天工具是我最感兴趣的两种形式。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育形式,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上拥有绝对优势。北工大的部分课程适时地引入了慕课课程,但是自主开发的课程仍然不多,针对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开发,或许是学校需要进一步突破的方面。

提高大学课堂教育效果不应只被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探索的课题,更应被每一名教师当作持久的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

创新机制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

本报讯(记者史望颖通讯员陆灵刚)记者近日从宁波市教育局获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宁波签约共建的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将于3月7日正式启动。这将是中国第一个供应链学院,于今秋正式运行,2017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生。

该学院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教育与科研机构,将开设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高端培训、硕士和博士项目。学院将授予毕业生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专业资格证书,先期与宁波大学合作授予宁大学位。

该学院将引进麻省理工学院的运行模式,与区域乃至全国的企业建立产业联盟等协同创新机制,深入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同时,力争吸引全球知名物流服务供应商以及各个行业中的全球制造、零售和服务公司落户宁波,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集群,积极助推宁波“一圈三中心”建设,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升级版。

课堂活了,学生更有竞争力

——记渤海大学本科教学改革

本报记者张贵勇

近日,渤海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朱靖红收到将近3万元课时费,在全校所有教师中排名前五。收入提高了只是一方面,令她更加欣喜的是,自己的课堂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心里很有成就感,老师当得越来越有滋有味了”。

“以前上课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搞突击。”朱靖红说,学校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以来,教师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发导学案,让学生预习知识点,上网观看教学录像。

上课时,学生不会的地方,60%的时间由教师主讲,40%的时间是学生讨论。少部分学生不会的内容,由会的学生报名,上台讲课予以解答。学生的预习效果、小组交流、平时作业等,都将作为学科成绩的一部分,变一次考试评价为过程评价。虽然工作量比以前大了许多,但在朱靖红看来,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要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有进也要有出。”渤海大学校长杨延东告诉记者,学校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进行大幅度专业调整,原来的67个专业被一次性整合为44个。专业调整后,办学特点更加鲜明,培养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让学生有竞争力,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和操作能力。”学校教务处处长于忠党说。从2011年开始,学校向传统教学方式开刀,推行完全学分制、教师竞课上岗、教考分离等教学改革,使教师更关注课堂、更专心教学。完全学分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课程面向全校教师公开,教师自主竞课,师生双向选择。

教学改革的背后,是教学管理、评价体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2013年,学校成立学生事务发展中心,确立固定场所,有效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为教师减负,让教师专注教学。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学校2012年成立考试院,从根本上实现了教考分离,改变了以往教师上课、出题、判卷全管的情况,并建立试题库,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确定考试内容,设计考核方法和形式,以考促教、促学。紧随其后成立的教改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则是专门对各个学院教学进行评估,引导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情况,与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学生培养方案。

“改革之后,每位教师的课时都不一样,收入也有了差距,但这不是根本目的。”杨延东说,通过学科整合、学生分流、教师竞课等教学改革,让课堂转动起来,让师生互动多起来,最终引导教师更关注课堂,热爱教学,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具有真本领。

杨延东说,从现实来看,近些年学生的能力提升了,择业面更广了,就业

层次也更好了,像卓越学院、银行学院、中软学院等都实现了百分之百就业,而这些都离不开课堂生态的变化,离不开课堂里那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自我学习能力才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陈文

近日,一则“西安一名女孩靠自学被剑桥大学录取”的新闻在网上广为流传。这位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学霸——闫隽永,已经拿到了剑桥大学在西北五省区唯一一张本科录取通知单。谈起是怎样被剑桥大学录取的,她说:“更多的时候考官好像并不是想知道答案,而是平和地跟我交流对话,像是给一个学生上课。”她感觉,考官看重的并不是学生掌握的知识,而是遇到问题时的态度,以及看你敢不敢去想,有没有学习研究的能力。

女孩的叙述和感悟实际上道出了一个道理: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学习的态度,自学的方法与路径。而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持续的自学能力,必须对学习对象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先说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哪一个人的艺术创作或科学发明不是因兴趣而生发,然后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终取得杰出成就的。还有一句俗语也经常挂在人们的嘴上,“强扭的瓜不甜”。试问今天的家长,你的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特长班,是奔孩子的兴趣而去的吗?事先平等地和孩子沟通交流过吗?若孩子有兴趣则罢,若是家长在替孩子做主,或利益引诱、或严词呵斥,去“强扭”逼孩子就范,这其实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一种伤害。一个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没有兴趣的孩子,注定不可能对学习有主动积极的态度,也不可能形成持续的自学能力。

再说习惯。有贤哲说过,一个人有多好的习惯就有多大的成就。确实,一个生活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持续自学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学校教育结束了,他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也会受到欢迎并不断进步。若在基础教育阶段,家长和老师想的都是如何将文化知识填充到孩子的头脑中,如何将音体美特长纳入到孩子的身体里,以期小小年纪“学富五车”、多才多艺、身怀绝技。这样练出来的孩子可能就是“有知识没文化,有欲望没理想”。

小姑娘被剑桥大学录取的这则新闻,给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提了个醒。她并不是靠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所谓的专业特长被剑桥大学录取的,成就她的是由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支撑起的自学专业课的经验。自学能力是她的核心竞争力,也应该是每个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作者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个向度

李孔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有“五个必须”。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思想实际,确立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自然、社会、同胞和梦想四个向度,以有效落实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集体学习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有“五个必须”。教育部随即出台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阶段,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爱国精神引导公民个人层面其他价值准则,这是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根基。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思想实际,确立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四个向度,可以有效落实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规划。

培养中小学生对祖国锦绣山河的自然之爱

诗人艾青曾用深情的诗篇,吟唱他对祖国无比的热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首先会表现为对家乡的热爱,而后推及全国各地,最后在全球范围确立国家地理认同观念。伴随着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而在心理空间的层层累进,把握祖国的经纬图像。用祖国的山川河岳和花草树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中小学生对国家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培养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安全意识。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意在培养中小学生亲近自然的品格。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五谷矿藏、珍禽奇兽和名胜古迹皆因祖国面貌而温暖可亲。家乡是中小学生成长的摇篮,常识性知识可以形成集体性记忆,为他们回馈桑梓报效国家确立人生底色。这些内容需要自然、科学、地理和生物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树立守土有责的强烈意识。

培养中小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社会之爱

中华民族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传统,中华文明有博大深邃的文化底蕴,引得无数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与世界其他文明一样具有撼人心魄的影响力。国力的增强与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华民族继承和创新的能力,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发出中国声音。了解和认识祖国的文化传统,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缅怀革命先烈,可以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接受历史教育,可以明白国家的兴衰变迁;展望文化创新,可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邪恶势力内外

勾结残害我们的母亲,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可爱的中国》一文是北师大版六年级第七主题单元“珍惜”里的一篇精读课文。

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意在培养中小学生亲近社会的品格。萃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识别社会中的美丑善恶,需要通过历史、社会、语文、政治、品德等学科来培育。对待历史文化应持扬弃的态度,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培养中小学生的浩然正气;以污名人物为镜鉴,提升中小学生的免疫能力。中小学生身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既要明辨是非曲直、荣辱与共,又能身体力行、进退得当。

培养中小学生对祖国各族人民的同胞之爱

56个民族团结一心,永远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制胜法宝,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效防范各种敌对颠覆势力的侵扰。

热爱祖国各族人民,意在培养中小学生亲近人类的品格。中小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人,增进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互信,而且能视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为手足。我们彼此骨肉相连、血浓于水,有志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中小学生面对重大事件和关键问题,能够将自己所属民族利益根植于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之中,以理性爱国主义精神及行为,积极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完整。应教育中小学生放眼世界,面对全球性问题,感同身受整个人类的命运。出国留学的中小学生,应意识到自己肩负求知报国的伟大使命,身后是充满热望的伟大祖国。

培养中小学生对振兴中华民族的梦想之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道路异常艰辛曲折。中小学生怀着一个光荣的梦想,培植爱国的种子,才会在学习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发有为。

立志振兴中华,意在培养中小学生建成美丽中国的中国梦。爱国不是空洞的符号想象,而是真正的实践。教育中小学生“祖国永远在我心中”,无论他们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守望故土心系祖国。归宗炎黄、凝聚华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民、爱国爱乡,恋土归根、报效桑梓,放眼全球、福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是如此,郑成功、施琅、林则徐、邓世昌也是如此。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及其实践中得到集中体现,并发展到了新的境界。邓小平曾说:“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情和实质。挚爱祖国与骨肉亲情、乡土真情、民族至情、世界同情水乳交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深深植根于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教育中小学生“爱祖国”,要以“爱学习”和“爱劳动”作为重要支点,化为具体行动,培养理性爱国主义精神。用爱国精神引领学校公民教育的其他价值准则,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民教育的民族精魂。

(此文系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项目“全球化时代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教授)

校长的隐忧

李小田

读了贵刊2015年12月31日《2015年,那些牵动校长心弦的大事件……》之后,在为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也想到了办学中的一些隐忧。

一是校长整天依然要拿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应付非教育事务,不能安心办学。二是新课改还未能彻底改变原课堂教学思维,“以生为本”“以学习为本”远未实现。三是很多学校为了应试还是变法子给学生“上量”,家长也不甘落后纷纷送孩子到各种培训机构“充电”,“减负”任重道远。四是学生动手和独立能力极弱,“安全第一”“包办一切”正在剥夺孩子们的成长空间。五是很多学校依然面临教师职业倦怠的难题。六是部分校长仅仅通过一些“短平快”的培训就成家成名,到处宣扬自己各类所谓思想,生拉硬拽拼凑学校特色。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成为存在于校长队伍中一种难以克服的顽症。七是家长误以为学校教育可以包揽孩子的一切,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再承担育人职责。八是学校缺乏更为完善的法律保护和更为正面的舆论环境支持。九是学校新进师范毕业生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困难。十是教育公平依旧面临很大挑战,离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金兰苑小学校长)

小学英语教育:愈“慢”愈美丽

张宏丽

人物介绍:

张宏丽:特级教师,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天津市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园丁、全国优秀外语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教学成果入选中国教育报刊社第三届教育改革创新案例。致力于“慢”教育理念下小学英语对话课堂和研训模式的研究,出版专著《“慢”教育,让孩子自然成长》,发表论文20余篇。

行多久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27年来,我在且思且行中褪去青涩,从做教师到做教学校长,再到转型做教研员,在教书——管理——研究的过程中,对话学生,对话自我,对话课堂……不断地对话让我逐步跳出学科对话教育,从中深刻领悟教育的真谛——教育是慢的、个性的、符合规律的;不断的对话同样让我感受到一种文化,那是一种管理和谐、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所积淀出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下,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教学主张——“慢”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在我入职的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质量受到“学业至上”价值取向的影响,教育质量几乎与学生的“学业成就”画等号,并产生了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锦标思维”,表现在必须跑在别人的前面,处处争第一。当人们把好老师与牺牲自己和学生休息时间换得学生的好成绩画等号时,我迷茫了。我的潜意识里好老师应当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让学生爱用英语交流,而不单单是在加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考试取得所谓的好成绩。为了让学生喜欢说英语,我把教材里的“王海”“李红”变成了班里同学的名字,把一段段枯燥的对话进行改编,赋予了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我用与学生的真实对话取代了枯燥的词汇句型操练;我用创编排演英语小短剧的方式代替了学期末的口语考试。慢慢地,英语课变成了基于对话的游戏课、表演课、活动课……对话使我的课堂充满欢声与笑语,我也逐步形成了“对话教学”的风格。在与学生游戏课堂、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我成了一位总能在英语课上带给他们新奇体验的对话伙伴。那时候,虽然没有文本解读、文本再构、课程意识等专有名词,但我知道,在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表演情境和任务情境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可以让我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对话教学”让课堂活起来

在外人眼里我的课上得“活”。什么是“活”?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剖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活”就是脱离枯燥的文本内容和机械操练,基于生活体验的“随机对话”,就是我们所讲的那不曾预约的精彩的“动态生成”。我意识到了“对话”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开始尝试基于语言、思维和学习研究的对话教学的思考。我从“苏格拉底式对话”中理解“对话教学”,从弗莱德的“对话教育”中理解“对话教学”,从佐藤学的“对话教育论”中理解“对话教学”。他们的观点无不昭示着课堂教学的本质即尊重规律,知识只有在互

动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够不断再生。

不断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倾听与对话。“对话教学”正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建立精神相遇关系的教学,是师生间心灵与观念上能够互相回应、和谐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课堂,是以任务的达成和问题的解决为核心的课堂。在剖析课例的过程中,我总结提炼出对话教学的基本模式:

如何激活“对话教学”的模式,避免课堂教学模式化?我提炼的5E要素是整个“对话教学”的灵魂:体验(experience)——探究(exploration)——交流(exchange)——拓展(extension)——评价(evaluation)。

体验(experience):在对话中,教师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创设主题情境,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来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他们将会超过语法障碍,在生动活泼的交流中满怀期待甚至是不由自主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愉快学习氛围中提升英语素养,促进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迁移,从而激活语言的生命力。

探究(exploration):在对话中,教学活动聚焦发现探索,英语学科的探索过程其实就是语言的习得过程。学生在自然习得的状态下,教学语言与语言教学融会贯通,所学语言知识之间建立起了自然联系,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意义理解和知识建构,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交流(exchange):在对话中,学生是积极的思考者,通过彼此的互动交流来建构知识,学生的话语参与和对话协商必将促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拓展(extension):在对话中,语言知识被拓展迁移到丰富的情境中。设计精巧的拓展环节往往与课堂教学的导入首尾呼应,从而使整堂课的流程贯穿于情境之中,正可谓基于情境、在情境中、为了语言的运用与生成。

评价(evaluation):在对话中,学生在相互认识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即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具体任务,发展学生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对话中,课堂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在对话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了人类情感的加温,这样的知识才能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并适时被合理地加以利用。

我发现,在对话与倾听中,课堂教学的速度看似慢了下来,教师略带探究意味的话语速度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是慢的。但是,诚如佐藤学所说,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沉淀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好的教育为什么是“慢”的

2010年我考取了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6个月的美国行,我不断地走访每一所学校,穿梭于每一间教室,在观察课堂的同时,我对美国教育最深的感触是——教育,就是尊重规律,让孩子自然成长。于是我第一次跳出学科去对话教育并提出了“慢”教育的主张。

好的教育为何是“慢”的?其一,“慢”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发展,即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个性。一方面,教育要顺从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另一方面,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他们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因素。教育者当以足够的细致、耐心与充分的教育意识去思考、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教育该做的事情。

其二,教育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生命是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的成长不可能像工业发展和经济腾飞那样跨越式发展与超越,正如过度的光照、温度和营养会造成植物畸形生长一样,唯有静心、耐心地等待,适当地关心和关爱,用时间等待孩子成长。

其三,教育要尊重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并实现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相互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生命历程。

“对话学习”中实现生命成长

“慢”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作为教育实践的“慢”教育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习得要充分考虑到思维认知的层次。从知识的简单回想或执行(提取),到将知识通过综合转变成为一种恰当的形式使之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理解);从学习者多次反复思考知识,加以改变并提炼(分析),到在特定的情境中解决一个具体任务的应用过程(知识运用),思维发展的轨迹决定了语言的习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慢”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对话学习”重视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同步。只有言为心声的语言学习方能体现英语课程的性质所在,即学生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而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对话教学”“对话课程”使“对话学习”成为一种可能。“对话学习”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课本剧的编排等,经历了从语言知识提取到语言知识内化理解,从对剧情、对白、任务的分析到多次在情境中与同学多维对话排练表演,不断体悟语言规律和人文情怀,学生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正是基于“对话课程”的“对话学习”的目的所在。

细细想来,“慢”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对话课程”与“对话学习”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言语空间,生成了更为丰富的语言交流,让学生在丰盈的语言润泽中实现了更好的语言发展和生命成长,正可谓往来之间有乾坤。

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思想品德课

龙敏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课程。但是如何把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呢?笔者进行了这样一些创新探索。

借助音乐导引,激发爱国情感

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在执教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2节“培育高尚情感”时,在张明敏的歌声——《我的中国心》烘托下,笔者深情地讲述了“胸怀家国,心系黎民”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的事迹。笔者饱含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他们深深为英雄的精神所感动,爱国情感油然而生。此时,歌声再次响起,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齐声唱起了《我的中国心》。

爱国行为绝非外在强迫和规制,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基础之上,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既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目标,也会成为促发爱国行为的强大情感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联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借助音乐背景和故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利于达成教育目标。

创设教学情景,拨动学生心灵

创设教学情景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有助于在教学中拨动学生心灵,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理解老师——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时,笔者用PPT(演示文稿)展示了《最美乡村教师——谭建平》。谭建平是湖南郴州市安仁县人,一位右腿残疾的乡村教师,39年一直坚守在偏远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教以来,没请过一次假,更没缺过一节课,教学成绩在全县始终名列前茅。他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妻子,坚持背着妻子去上课,一路风雨无阻……谭老师就这样默默地以一位乡村教师的铁骨柔情,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友善”……

一幅幅扣人心弦的画面,一句句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很多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理解了教材中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亲师、爱师、尊师的情感,同时也传递了核心价值观。

要提高教学吸引力,关键是创设知识与情感结合的美妙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情景。成功的情景创设,会使教学跌宕起伏,充满情味,不仅能使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更能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开展实践活动,促进观念内化

课堂教学是形成道德认知的主要途径,主体参与的实践活动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中,才能让学生深刻体味并感同身受。笔者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的:

一类是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设计。这类活动,既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活动。例如,在执教七年级下册“共同责任”的“集体”部分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分组竞赛,使学生明白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是取得胜利的保障,也是构成一个和谐集体的重要因素。在讲授“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感受社区”部分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寻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人好事”,时间是在学校放假的两天。两天过后,同学们返回学校,兴致勃勃地展示了自己寻找的好人好事:有坚持20年义务清扫小区垃圾的退休老工人,有悉心照顾多年瘫痪在床的婆婆的好儿媳,有拾金不昧的出租车司机,有诚实守信的社区商店的老板……这次活动,既让同学们感受和体验了社区的生活,更让同学们受到了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另一类是积极参加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实现课程教学与学校德育的教育合力。

每学年,学校都会组织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感恩活动、艺术节、运动会等。对于这些活动,笔者都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并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灵活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设计活动内容。如志愿者活动,通过给福利院孤寡老人、智障儿童送温暖,使学生懂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好形式,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感恩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继承发扬并学会感恩,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努力。

学科课程是学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依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探索在教学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能力,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行动,真正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苏仙中学)

学科组研究:“微”处显价值

龚俊波

学科组是贯彻落实学校教学的重要基地,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然而,当下的很多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么“高大上”,要么“说起来重要、想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导致许多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笔者以为,只有在学科组研究中切实有效地巧设微专题、精选微讨论、详做微笔录、深挖微反思,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情感和智慧,让学科组的研究“接地气”。

巧设微专题,化解大问题

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实际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学科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把共性的问题设为微专题,并利用学科组的集体才智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集中反映的大问题。

巧设微专题,要求学科组必须站在学科顶层设计的角度,引导教师注重三个环节:一是发现小问题。学科组要深入实际,掌握和了解教师反映的学科共性问题。二是解决小问题。学科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个个小问题作为专题来研究,让每位老师都明确自己当下的研修任务,并设定研修目标,规定研修期限,然后定期组内交流,这样就能通过微专题的研究来解决某个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三是整合真问题。学科组要善于以小见大,将一个个看似独立的小专题,衍生整合出化解教学大问题的新专题,推动学科组不断地跨越式发展。

精选微讨论,擦出大火花

要让学科组教研接地气,就必须避免内容的“高大上”,学科组讨论的问题要从教学实际中来,回到教学实际中去。这就要求学科组必须加强教学问题的收集与整理,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讨论,有步骤、有目的地解决问题。

精选微讨论,要求学科组结合教师日常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精选突出的、有典型性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展开教学研讨。由于这些问题都是教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困惑,这就增强了讨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由于讨论的话题贴近教学实际、贴近教师实际,因此能增强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兴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小话题的讨论过程中,有时可能迸发出大的思想火花。

详做微笔录,积累大经验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学问题更是如此。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我们永远在路上。学科组要学会把教师反映的问题大胆地说出来,翔实地记下来,留住问题,详做记录,共同研究,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下,形成大经验。

详做微笔录,要求学科组在教研活动中,将教师日常的教学困惑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样“问题”就会源源而来。教学困惑是每位教师时常遇到的问题,它常

常是一瞬间产生的。学科组要做有心人,引导教师将这些困惑说出来、记下来,就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是一个个案,每位教师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科组认真整理,做好笔录,这样学科组教师做相关研究时就能信手拈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日积月累,学科组的每位教师都会感受到自身的成长。

深挖微反思,成就大作为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全国特级教师袁容从也曾总结: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可见,反思对教师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科组所提倡的微反思是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整合提炼出来的集体反思,是学科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深挖微反思,要求学科组的每位教师把反思当作平时的一种工作习惯,针对学科组教学中共性的问题,运用批判性分析的眼光,捕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进行即时性或延时性的个人微反思。在此基础上,学科组再深入挖掘,集思广益,将一个个小反思总结归纳,形成共性的经验反思。深挖微反思的过程形式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为教师所喜闻乐见的。同时这个过程更应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系统的,渗透到学科组教学教研的全过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反思对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学科组作为教师业务发展的重要舞台,只有真正有效地开展“微”教学研究,才能切实增强教师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者系湖北省秭归县归州中学副校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