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云》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云》说课稿

1、教材分析

《云》是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大海的歌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为 D 大调,3/4 拍,用简洁的歌词和悠荡的旋律把云比作帆船,描述了雨前云朵储存雨点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下雨和丰收的期盼。

2、学生分析

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因此我在教学上多表扬肯定孩子,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到逐渐定型的关键期,音乐学习上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培养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简要了解云的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并喜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及欣赏歌曲,使学生理解歌曲含义,了解云的形态及作用,喜爱上云。

3、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歌曲,理解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并歌曲三拍子的感觉。通过示范,了解换气记号的使用意义,学会运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4、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律动教学法,讲授法

5、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云》,体会三拍子的悠荡感觉,。

6、教学难点

换气记号的自然轻松的运用和连音线的运用。

7、教学过程

(1)导入

1、电子琴伴奏师生共同完成自己自编的旋律来师生问好。

2、发音训练。

① 5 3 |1-- || 提示学生嘴巴放松,不要紧,之后纠正学生声音要和谐,不要出来。②边做柯达伊手势边唱c 大调音阶,唱到xi 时让学生轻声唱。③听辨单音,简单的听唱单音。

3、猜谜语。像是烟来没有火,说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学生猜出歌曲云的名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云》。

设计意图:对待二年级学生应注重基础的学习,简单的发音训练和听辨单音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云的向往和探索。

(2)展开

1、初听歌曲,判断歌曲拍子。生:3/4. 师提问:根据什么判断的?有的说是强弱弱的感觉,有的说感觉是画三角。设计意图:这首歌的重点是体会三拍子对整首曲子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整首风格的把握,从老师的提问中品味三拍子歌曲的悠荡感觉。

2、打开课本,对照歌词复听歌曲。听前做个别组表扬。

设计意图:表扬学生有利于维持听歌曲时的班级秩序,塑造良

好的氛围。

3、师有感情地领读歌词,提示学生要轻声高位置。强调雨点要读成儿话音。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既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逐渐有了对云的喜爱,同时在轻声高位置的读让学生提前体会了歌唱

这首歌的感觉你,给歌唱做了必要的准备。

4、学生跟电子琴学唱。两小节一唱。师给两小节旋律,提示起,学生再唱。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基础薄弱,要从基础抓起,一点

点学习,避免音准的错误。

5、完整跟电子琴唱第一段歌词,师让学生可以试着再放出点声音。

(3)深入

1、师提问第一句的“⌒”是什么符号?生:连音线。师:它的

作用是旋律连贯,唱的时候尽量唱出这种感觉。2、师范唱第一段,提问学生:老师和你们哪里唱的不一样。生:走得这样慢。3、师提示:和连音线唱的感觉有明显别的地方是哪里? 生:装的什么。师

讲解这里应该断开来唱。师弹伴奏纠正。4、师点出换气记号以前出现过,这个时候应随旋律自然地换一口气。在出现换气记号的地方

弹伴奏再次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让学生找出不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

识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连音线地方和“装的什么”唱法

的对比,让学生很轻松地体会两处的处理方法。

(4)拓展

1、大家对曲子都熟悉了,那大家说说看到云你们会想到什么?出示关于云的图片。学生:像山、人、天桥。

2、师:我们每次看到不同形状的云会想到各种事物,比如人、天桥甚至一些小动物。有时候云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消失了,

它正是那种四三拍子给我们的那种游荡的感觉。跟伴奏再次体会,

教师再次用手势纠正。

3、“走得这样慢”表达出作者对云的不舍。学生跟伴奏演唱,教师指挥。

4、间奏完后,教师提示学生跟伴奏试着加入第二段歌词。强调雨点的儿化音。

(5)结束

蓝天上的白云像帆船,帆船里既没装鱼,也没装虾,那装的是

什么呢?小雨点。雨点可以服务于庄稼。让我们期盼雨点快快落下。跟伴奏再唱一遍。下节课创编动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出发》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教学内容:《郊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为D大调,3/4拍,二年级音乐《云》教案船, 描述了雨前云朵储存雨点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下雨和丰收的期盼。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因此我在教学上多表扬肯定孩子,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到逐渐定型的关键期,音乐学习上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培养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简要了解云的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并喜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及欣赏歌曲,使学生理解歌曲含义,了解云的形态及作用,喜爱上云。 3、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歌曲,理解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并歌曲三拍子的感觉。通过示范,了解换气记号的使用意义,学会运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四、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律动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云》,体会三拍子的悠荡感六、教学难点

换气记号的自然轻松的运用和连音线的运用。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1、电子琴伴奏师生共同完成自己自编的旋律来师生问好。 2、发音训练。 5 3 |1-- ||提示学生嘴巴放松,不要紧,之后纠正学生声音要和谐,不要出来。边做柯达伊手势边唱c大调音阶,唱到xi时让学生轻声唱。听辨单音,简单的听唱单音。 3、猜谜语。像是烟来没有火,说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学生猜出歌曲云的名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云》。 设计意图:对待二年级学生应注重基础的学习,简单的发音训练和听辨单音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云的向往和探索。 (2)展开 1、初听歌曲,判断歌曲拍子。生:3/4. 师提问:根据什么判断的?有的说是强弱弱的感觉,有的说感觉是画三角。设计意图:这首歌的重点是体会三拍子对整首曲子的作用,有 利于学生对整首风格的把握,从老师的提问中品味三拍子歌曲的悠荡感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彝家娃娃真幸福》 人音版(简谱)(2014秋)

《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本课时设计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彝族音乐文化,而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民族音乐的种子,并经过我们的灌溉,不断生根发芽,让祖国的民族音乐经久不衰。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世界,我在教学中采用歌、舞、图片、视频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充满生动情趣的活动中感受彝族音乐文化。 【教学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2/4拍,五声d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演,初步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感受彝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在律动表演、音高听辨、打击乐伴奏的音乐活动中,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听辩音的高低,感受旋律的起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走进彝族 1、导入 师:老师请来了2位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小朋友,他们正弹拨着乐器唱歌、跳舞呢!从他们的服饰上,你能猜出是哪个少数民族?是的,他们是彝族的小朋友。 2、走进彝族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他们的服装真漂亮,银项圈是彝族最有特色的装饰品;还有很多特有的乐器:葫芦笙、巴乌、月琴等等,其中,月琴是彝族人最喜爱的乐器呢;“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尽情跳舞唱歌、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二、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一)导入 师:火把节到了,这是彝家娃娃们最开心的日子,听,他们唱起歌来。 (二)完整初听歌曲 1、关注歌词内容:彝家娃娃们戴着什么?穿着什么衣服?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课题 师:他们戴着银项圈,又唱歌又跳舞,彝家娃娃真幸福。 3、分句练读歌词。 4、复听歌曲 ①关注衬词“阿里里” 歌曲演唱时,有一个词出现次数最多,你听出来了吗?(“阿里里”) 它在每一段都出现了四次呢!“阿里里”这个衬词,它最能表达彝家娃娃的幸福快乐心情。 ②比较衬词旋律的异同虽然有四个“阿里里”可每一次表达的情绪不同,音高也不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分句教唱。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容 唱:《报春》 听:《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用自然、优美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报春》,较好地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受歌曲明朗活泼的情绪。 2.欣赏《杜鹃圆舞曲》,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不同乐器音色的特点,能尝试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并随乐曲段落的变换律动。 3.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音乐中的春天,乐于表达对音乐、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仔细聆听歌曲。 难点:.正确掌握四分休止符的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春天来了,你感觉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是的,春天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季节,天气变暖和了,河里的冰都融化了,植物都发芽了,听,小鸟也唱着动听的歌儿从从南方飞来了。 三、感受体验 1.录音唱《报春》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复听 提问: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想想,你能用什么合适的动作来表现它?(小组讨论)(三拍子,可以用拍手一次、拍腿两次来表现三拍子的律动,也可以左右晃动身体来表现,左三拍、右三拍。) 3.和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感受三四拍的强弱变化。 4.学唱曲谱 (1)复习柯达伊手势唱C大调音阶上行下行。并唱一唱分解和弦135三个音,然后倒过来再唱。 (2)认一认歌谱中出现的音及休止符。并跟琴边做柯尔文手势把曲谱连起来唱一唱,注意带有四分休止符的地方要空一拍。 (3)划拍子完整唱一唱,不足处纠正。 5.有节奏的读歌词。 (1)老师使用响板,带着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布谷0 |布谷0 |在森林里|叫——| 让我们|唱—吧|跳吧—|跳—吧|

人音版二年级小学音乐上册(简谱)第7课《演唱 云》教学设计

《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和演唱,体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过程与方法:创设音乐情境场,在体验、合作、尝试探究等实践活动中感受、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柔和的声音、高位置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形象,表现歌曲情境,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三、教学难点 歌曲演唱中的一字多音、儿话音、音准。 四、教学用具 琴课件碰铃三角铁响板 五、教材分析 《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宫调式,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帆船”,从“装着小雨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的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果实。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欢迎来到万老师的音乐课堂,现在跟着老师的音乐动起来吧~(律动《歌声与微笑》)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这里的景色可真是太美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海边有高大的椰子树,海面上还飘荡着小小帆船。小白云是天上的小小魔法师,它们有的像兔子,有的像鱼,有的像马……真的是太神奇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就叫做《云》(出示课题) 1、初听: 你们瞧~白云姐姐正唱着歌向我们走过来了呢~仔细听,她的歌声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优美,动听……) 有谁听出来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3/4拍)3/4拍这种节拍给我们一种飘来飘去的感觉。 2、复听: 现在让我们变成小白云,跟着音乐来晃动自己的身体吧~ 3、再听: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用lu进行旋律模唱。 歌曲背景介绍: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东亭学校小学二部田甜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春之歌》、《春风》,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教学内容 聆听《春之歌》 聆听《春风》 表演《大树妈妈》 编创和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第一课时 内容: 1.歌曲:《大树妈妈》. 2. 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重难点: 通过演唱《大树妈妈》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 琴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2 聆听歌曲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 3 学习歌曲,(听唱法) 4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歌曲处理,歌曲表达了 6 表演歌曲 1)齐唱 2)个别表演 7 背唱歌曲 三小结; 第二课时内容: 歌曲:《郊游》 重难点: 演唱中正确运用各种记号 准备:

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歌曲教学 1. 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2. 听唱法学唱歌曲 .3 歌曲难点处理,(歌曲第二部分) 4. 表演歌曲 5. 律动表演 三、小结 第三课时内容: 聆听《春之歌》、《春晓》复习歌曲重难点: 体会不同体裁歌曲的不同风格 准备: 琴录音机 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复习《大树妈妈》 二、. 表演唱《大树妈妈》 分小组表演,个别演唱。 三小结 四聆听《春晓》《春之歌》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 跟随音乐,做律动。 五小结 第二课难忘的歌 教学目标 一、能随《都有一个红亮的心》念一句京白和做一个亮相的动作,表现出对京剧独特韵味有兴趣。二、能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哼唱,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三、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四、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五、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教学难点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教具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和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

二年级上册《云》教学设计 教师:江老师班级:202 时间:2013.11.2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云》,感受并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 2、通过歌曲演唱、拓展表演,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自然界万物的美丽,渗透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奥秘。教材分析: 《云》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3/4的D 大调的儿童歌曲,曲调优美,速度缓慢,四个乐句起承转合,琅琅上口,歌曲的意境简单又优美。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为孩子的表演提供了很大的余地。 教学方法:听唱法、实践参与法、律动法。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连贯、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V”换气记号的掌握。教学难点:较准确地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MP3音乐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个和自然界物体有关的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 谜语: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 谜底:云 师:大家都猜对了,真聪明! 二: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一段发声练习,看一下小猫今天干嘛去了? 1=C 2/4 3 5 6 | 5 -- | 3 5 6 | 5 -- | 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 X 0 | 6 | 5 3 | 2 2 3 2 | 1 -- | 哟!大鱼小鱼钓了许多鱼。 三:组织教学 1.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看一下天上的云是多种多样,云都有什么样的颜色呢?白云,乌云。

2.同学们,再来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是几拍子的?生:三拍子。 3.师:下面听老师来读一读,想一想三拍子第几拍是强拍,第几拍是弱拍呢?三拍子 的规律:强—弱—弱。 4.跟着节奏做动作: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左肩膀,第三拍拍右肩膀。 师:真棒!你能试一试吗?能像老师这样打着强弱拍来读读儿歌吗?可要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哦。 5.师:真不错。小朋友,知道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你还能用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的 动作来表现呢?生自由创编,并指名表演。如拍手、拍腿、拍腿、跺脚、叉腰、叉腰 等等。 6.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强弱关系,以及歌曲的旋律走向。 7.师:同学们看看歌谱,这里出现了我们之前学过的连音记号,仿佛天上的云一朵连 着一朵,所以我们看到连音记号的时候,要把拍子连起来唱。 8.师:同学们,看到歌谱里面还有什么音乐记号吗?生:“V” 师:同学们,太棒了,对的,这是换气记号。小尖角,头朝地;见了它,换口气。四:学唱歌曲 1.师:我们赶快来学一学云的歌吧。(学唱第一段)老师唱一句,你模仿一句。 好听的歌曲再来唱一唱,你能把旋律完整的唱出来了吗?轻轻的试一试,注意强拍。 2.师:帆船里装的是鱼和虾,云里面装的是什么呢?请你听下一段,它会告诉我们答 案的。(学唱第二段)老师唱一句,你模仿一句。 3.师:同学们找到答案了吗?装的是什么啊?小雨点。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都很认真哦。 4.师:唱到这里,老师想问一问小朋友,你觉得这朵小白云是在微风中轻轻飘的云呢,还是在大风中被风吹的东摇西摆的云呢?对了,是微风中的云。 5.那我们是应该怎样唱呢?白云高高的飘在空中,我们的声音也要学一学小白云,让 他飘起来,轻轻的跟着小白云一起飞吧。(站起来演唱,感受飘的感觉,身体左右摆动) 6.齐唱, 7. 分组对唱,一组唱第一段,二组对唱第二段。 8. 分男女生合作演唱:男生唱,女生拍。交换过来。 9.下课。

二年级音乐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我愿住在童话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鹿》并能分角色表演。 2 ?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解歌曲所表现的童话人物,能承受录音哼唱副歌部分。 3 ?欣赏乐曲《糖果仙子歌曲》,了解钢片琴及其单色,感受乐曲所具有的梦幻色彩。 4 ?学唱歌曲《小红帽》,了解童话故事,与现学合作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 5?学习音乐知识“音的高低”能逐步感受、听辨音的高低,学习模唱唱名,学习“柯尔文手势”能通过手势的变化感知音高的相对关系。 课时安排:四课时 / 第一课时歌表演《大鹿》 教学内容 歌表演《大鹿》 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 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 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1聆听范唱 (1) 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 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 2. 学唱歌曲 (1) 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 (2) 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 (3) 老师弹奏钢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 (4) 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琴轻声默唱。 (5)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3. 表现歌曲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①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②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谁演唱的。 (2) 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男生演唱)。 (3) 歌曲第三、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 ①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速度稍快力度稍强) ②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中等速度力度中等) ③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角色表现歌曲。 4. 编创表演 (1)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 ①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 ②可设计偷猎者的形象用简易的材料模拟枪声。

2016秋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摇篮曲》教案苏少版

歌曲《摇篮曲》 一、教学课题: 歌曲《摇篮曲》 二、教学课型: 歌曲课 三、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学习歌曲《摇篮曲》,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2、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展开的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艺术之美,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激发同学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以及装饰音的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5、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验亲情、分享亲情的艺术之美,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同学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电子琴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 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课件)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 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 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 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 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结合课本上的口风琴吹奏标记,根据本班学生的水平决定是先奏后唱,还是先唱后奏,把演唱、演奏放在不难为学生的基点上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爱护,逐渐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 5.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 编创与活动 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2.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 3.还可以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 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0”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 表演《郊游》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要有让学生听会的思想,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可提示学生拍击节奏、读歌词等活动,积极地听,感受音高,为准确地演唱歌曲做好听觉上的准备。 2.可结合歌曲的表演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样的?每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效游时的发现等等,启发学生带着情感表现歌曲的内容。 3.分小组创编动作,熟悉加入小鼓的节奏,完整地边唱边表演歌曲。

一年级下册歌曲《云》教学

一年级下册歌曲《云》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云》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云》,学会用轻柔的、高位置的声音来唱歌。 2.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所构成的音乐形象。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 情的情绪。 3.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并能用节拍的变化来创编演唱歌曲,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音乐的愉悦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激趣导入1.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蔚蓝的天空飘着白云,有的象帆船,有的象小狗, 有的象花朵,有 的象…… 伴随画面响起将要学唱的歌曲《云》的优美旋律。提问:蔚蓝的天空中白云在悠闲地散步,这些云朵象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好,有的云朵象帆船,蔚蓝的天空象大海,帆船在海里慢慢走。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拍子优美抒情的旋律。(音乐响起,老师随歌曲节奏朗诵歌词。) 3.导入歌曲《云》。师:这优美的旋律多动听啊!这首优美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云》。 二、唱中感悟,学习歌曲1.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完成发声练习。 师:我们一起跟着优美的旋律用“ lu音来哼唱,好吗?(学生跟随老师边拍击三拍子的节拍边哼唱。)2.让学生自己学着哼唱歌曲《云》。 师:如果我们把“ lu换成一首儿歌会更好听。想听吗? 3.老师范唱并请同学们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演唱歌曲《云》,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心情?4.学生谈感受后教师小结。 5.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6.同学们随教师的伴奏演唱歌曲。师: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够把歌曲唱好,表现出歌曲抒情、优美的特点。(学生看教师指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合作探究,积极创编 (一)小组合作创编动作。 1.组织合作小组,选举小组长,明确组长和组员的任务。2.分小组听录音,边唱边创编动作。3.指名小组汇报表演,其余小组认真观摩后评价哪些地方表现得好,我们要学习,哪些地方如何作改进。 4.全体同学边听音乐边表演。 (二)讨论探究创编演唱。

音乐二年级上册《云》教案

音乐二年级上册《云》教案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云》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云》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云》,感受并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 2、通过歌曲演唱、拓展表演,感受体验并表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自然界万物的美丽,渗透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奥秘。 教材分析: 《云》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3/4的D 大调的儿童歌曲,曲调优美,速度缓慢,四个乐句起承转合,琅琅上口,歌曲的意境简单又优美。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为孩子的表演提供了很大的余地。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听唱法、实践参与法、律动法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用连贯、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较准确地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做律动 二、导入: 师:踏着歌声,我们仿佛到了美丽的大自然中。老师这有一个和自然界物体有关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点击课件出示谜面)大大一团棉花糖, 高高挂在蓝天上。 天天飘又飘去, 小小雨滴里面藏。 生齐说:云 发声练习 同学们都见过云,你能描绘一下云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我们用声音表现空中的云。教师“U”范唱,请你们认真听,用“U” 模唱,注意打开口腔颌喉咙,气息要平稳,连贯,轻声,在同一位置演唱,把小云托住。(U 54321) 三、学习歌曲 1、师:老师要问问同学们?你观察云是什么样子的? (白,各种各样,波浪的样子)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告诉老师云的样子 2、师:那今天荆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欣赏歌曲中的云

2019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儿童在游戏》教案 苏少版

2019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儿童在游戏》教案苏少版 教学内容: 唱:《儿童在游戏》 动:儿歌诵读《活力Go Go Go 》 评:成长的足迹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儿童在游戏》。熟练模唱曲谱,并 通过演唱发现歌曲的相同和不同点。 2、饶有趣味地参与儿歌诵读,表现出稳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为儿歌设计声势动 作。 教学重点: 准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为儿歌诵读设计声势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两首乐曲,都是和运动有关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你们在课间的时候都喜欢什么呢? 你们都喜欢什么游戏? 有这样一群小朋友,他们也喜欢在课间的时候做游戏,他们都玩些什么呢?听了 下面的歌曲,你就知道了! 二、学习歌曲《儿童在游戏》 1、欣赏歌曲 师出示歌曲,提示孩子们带着问题初听音乐。 师问:这些儿童都做什么游戏呢? 让我们再次欣赏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用动作我他们都做了哪些游戏? 2、学习歌词 师出示歌词,请同学们按节奏读一读。 师出示歌曲伴奏,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读一读。 3、学唱歌曲 (1)、跟老师模唱旋律。 师问:你们发现蓝色的乐句和红色的乐句是怎样呢? (2)、请大家带入歌词一起演唱全曲。 (3)、分男女声演。唱歌曲,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唱。 (4)、铝板琴演奏乐句,并唱谱。 三、儿歌诵读《活力Go Go Go》

1、导入 这群儿童在学校里的活动真多,他们在校园里朋友多吗?快乐吗?听我跟你 说一说。 2、儿歌诵读 同学们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师出示儿歌,带着学生一起读一读。 3、设计声势动作 四、总结全课 附送: 2019年(秋)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 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记忆音乐主题。 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重难点: 1. 自编动作,随《劳动最光荣》表演。 2. 感受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 2.欣赏《劳动最光荣》 (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 (2)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习,为什么? (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5)学生编创表演动作。 (6)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什么劳动场面? (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打铁的过程。 (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 (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曲主题(低八度)。 (6)为主题旋律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7)再次聆听乐曲,听辨主题目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当主题出现时用“当”模唱。(8)乐曲最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9)随音乐完整表现(打击乐器、动作等)。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音乐下册 年级:二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到郊外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郊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二年级音乐《云》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云》说课稿 1、教材分析 《云》是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大海的歌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为 D 大调,3/4 拍,用简洁的歌词和悠荡的旋律把云比作帆船,描述了雨前云朵储存雨点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下雨和丰收的期盼。 2、学生分析 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因此我在教学上多表扬肯定孩子,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到逐渐定型的关键期,音乐学习上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培养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简要了解云的知识,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并喜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及欣赏歌曲,使学生理解歌曲含义,了解云的形态及作用,喜爱上云。 3、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歌曲,理解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并歌曲三拍子的感觉。通过示范,了解换气记号的使用意义,学会运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4、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律动教学法,讲授法 5、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云》,体会三拍子的悠荡感觉,。 6、教学难点 换气记号的自然轻松的运用和连音线的运用。 7、教学过程 (1)导入 1、电子琴伴奏师生共同完成自己自编的旋律来师生问好。 2、发音训练。 ① 5 3 |1-- || 提示学生嘴巴放松,不要紧,之后纠正学生声音要和谐,不要出来。②边做柯达伊手势边唱c 大调音阶,唱到xi 时让学生轻声唱。③听辨单音,简单的听唱单音。 3、猜谜语。像是烟来没有火,说是雨来又不落,有时能遮半边天,有时只见一朵朵。学生猜出歌曲云的名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云》。 设计意图:对待二年级学生应注重基础的学习,简单的发音训练和听辨单音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云的向往和探索。 (2)展开 1、初听歌曲,判断歌曲拍子。生:3/4. 师提问:根据什么判断的?有的说是强弱弱的感觉,有的说感觉是画三角。设计意图:这首歌的重点是体会三拍子对整首曲子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整首风格的把握,从老师的提问中品味三拍子歌曲的悠荡感觉。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红帽》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2.学唱歌曲《小红帽》的唱名。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和《小动物的歌》。 (二)课题导入1.以童话故事《小红帽》导入课题:可采用看录像、听录音或教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等形式。2,教师可边讲故事边创设情境(在黑板上画简笔画或贴图片,亦可用实物投影等)。(三)学唱歌曲1.出示课题听范唱(教师范唱或录音、CD范唱等)。2.学唱歌曲。①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学生可采用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 ②学唱歌词。步骤A.唱准确:听范唱→跟唱→全体跟琴唱。B.以轻巧的声音唱出感情:先听、看范唱。师生一起分析歌词:轻快→害怕→轻快(渐弱)。C.有表情的演唱:个别唱、分组唱师生共同评价,全体唱。D.全体背唱歌曲。③完整地演唱歌曲。3.跟着老师唱唱名。全体跟老师学唱唱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手指唱名);师生接唱:音程跳度大的、稍难的小节老师唱,相对简单的小节学生唱;分组跟唱或接唱,个别跟唱或接唱等。4.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步骤1:A. 学生根据歌词,小组自编动作。B.教师到各组指导。 C. 学生分组表演。步骤2:A. 教师引导全体学生想动作,个别展示。 B.教师请学生做动作,当时指导,全体学做。 C.全体表演。(四)教师做本课小结教学评价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红帽》。2.能否跟唱曲谱并找到所唱的曲谱。3.能否边唱歌曲边进行简单的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龟兔赛跑》。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乌龟和兔子的音乐的不同,并用图式表现出来。2.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3.跟着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听音乐片断谈感受进入课题请学生听由大管演奏的表现乌龟的音乐和由单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音乐。①问题: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如果音乐表现的是两种小动物,他们会是谁?②介绍演奏乐器及其所表现的动物。③提出问题:乌龟和兔子是哪部童话的主人公?(二)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1.点课题并简介今天就来听一听《龟兔赛跑》的故事。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由管弦乐演奏的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大管和单簧管就分别是一种管弦乐器。2.完整的听赏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看书上的图画)问题:可以用线条、颜色图画等分别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为什么爬得很慢的乌龟胜利了,而跑得很快的兔子却输了?3.分角色边听音乐边表演教师可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及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创设情境。①学生模仿乌龟和兔子跑、爬的动作,选择模仿象的同学扮演这两个角色。②老师和其余的学生一起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放枪的、挥旗的、助威的、给乌龟佩带花环的等等。③师生共同简单串演。④师生共同边听音乐边表演(根据时间,可以只表演比赛开始至乌龟胜利片断)。(三)师生一起总结本课教学评价l.能否听辨出音乐情绪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课天天好心情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演唱<<天天好心情>> 2、能随音乐模仿进行律动表演<<快乐小舞曲>> 教学重点:演唱<<天天好心情>>和表演<<快乐小舞曲>> 教学难点:表演《快乐小舞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奖品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2、初听全曲<<天天的好心情>> (1) 你喜欢学校吗?你喜欢来上学吗? (2) 说说你现在的心情 (3) 小组讨论 3、学唱歌曲 (1) 讲解歌词大意 (2) 轻声朗读歌词 (3) 歌曲介绍: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新学期到了,小朋友快快乐乐来上学的情景,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校园里分享开学快乐的喜悦心情 (4) 听老师范唱 (5) 随琴模唱 (6) 加歌词进行演唱 二、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1) 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操场上,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跳一段集体舞吧 (2) 学生边听音乐边自己想象的动作 (3) 指导学生编新动作 (4) 小组讨论 (5) 派代表上台来表演 (6) 自己设计道具和动作 (7) 请同学上台表演 (8) 评价表扬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加了集体舞的表演并且还选出了小能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

二、复习和创编<<天天好心情>> (1) 全班齐唱整首歌曲 (2) 你们看到的小朋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3) 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把这种高兴表现出来! (4) 边唱歌曲边表演 (5) 小朋友你们想想开学了你们除了要清理书包和开动脑筋上好课外,还应该怎么样呀? (6) 全班创编演唱<<天天好心情>> 三、<<快乐小舞曲>> 上节课你们学会了这个舞蹈,但你们还不会唱这首歌曲我们今天就来学 (1) 初听全曲,感受旋律 (2) 老师范唱 (3) 整体朗读歌词 (4) 好下面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边朗读边表演 (5) 选择乐器来演奏 (6) 指导学生编排队形 (7) 自编自演表现 (8) 全班演唱 (9) 评出最佳表演的小歌手和小舞星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第一课时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 (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 (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 (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 (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 册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来了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录音机。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CAI 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 f、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