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1学案

电解池1学案
电解池1学案

珙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高2018级化学学案

班级:姓名:编写:王梦洁

第三节电解池

一.基本概念

电解池的基本结构及原理(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

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

电子:从电源流向电解池的,从电解池的流向电源的。离子移向:阳离子( 、 )移向极,阴离子( 、 )移向极总结:

电解原理:离子移动:

阳极阴极电源

电子流向

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反应类型

反应现象

二.电解规律

1、放电顺序

阴极上:

由于阴极上要电子,不管阴极材料是金属还是石墨,此时都不能得电子,因此只能是溶液中的得电子。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就越得电子。

因此阴极上氧化性强的离子得电子。

金属越不活泼,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越得电子。

由此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下列离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

Ag+Fe3+Cu2+H+(酸) Pb2+Fe2+Zn2+H+(水) Al3+…

、、、、、等活泼金属阳离子只有在融熔状态下才能放电。

小结:质量增加,或有氢气产生的电极一定是极。

阳极上:

电解池中阳极上要电子,而与溶液中的都可失电子,因此阳极上的电极反应与有关。由于一般的比阴离子更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如果用一般的金属材料做阳极,电解时阳极上是失去电子。而阳极如果用石墨或金属铂(Pt)等难失电子的物质做惰性电极时,则是溶液中失去电子。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就越失去电子。根据非金属性的强弱,分析下列离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S2-I-Br-Cl-OH-(水或碱)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F-。

故阳极放电顺序为:

活性电极S2-I-Br-Cl-OH-(水或碱)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为例)

①标出电极名称—阴极或阳极

②写出电极反应式(步骤与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相同)

阳极:;

反应类型:反应。

阴极:;

反应类型:反应。

阴、阳两极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要,每一极上都要满足和守恒,总方程式根据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合并写出。注意:某些情况下没有总反应式。

2

电解

质类型类型实例两极及总反应

溶液浓

溶液PH

电解质溶液

复原

电解电解质型

无氧酸HCl

阳极:

阴极:

总:

不活泼金属

的无氧酸盐

CuCl2

阳极:

阴极:

总:

放H2

生碱型活泼金属的

无氧酸盐

NaCl

阳极:

阴极:

总:

放O2生酸型不活泼金属

的含氧酸盐

CuSO4

阳极:

阴极:

总:

AgNO3

阳极:

阴极:

总: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别原电池电解池举例(图)

能量转变

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电子流向

3

课后练习

1.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溶液浓度增大pH变小

B.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浓度减小pH不变

C.电解硝酸银溶液,要消耗OH--溶液pH变小

D.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溶液pH不变

2. 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3. 在一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一段时间后:

A.溶液的PH值增大;

B.Na+和CO32-的浓度减小;

C.溶液的浓度增大;

D.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4.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CuO);

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OH)2]

5.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

A.CuSO4;

B.AgNO3;

C.BaCl2;

D.H2SO4;

6.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7.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CuSO4稀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 + 2e-=Cu

B.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2H2O + O2↑+ 4e―

C.若有6.4g金属Cu析出,放出的O2一定为0.05 mol

D.电解完成后,加入一定量的Cu(OH)2,溶液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9. 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

的量之比是

A.1∶2∶3 B.3∶2∶1 C.6∶3∶1 D.6∶3∶2

4

一轮复习_电解池教案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复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 理解电解的原理,记住常见离子的放电次序,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2) 能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电解总反应方程式 (3) 能正确分析充电电池 (4) 使学生了解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铜的原理。 (5) 了解氯碱工业反应原理: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 能力方法目标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验大胆猜测。 电解原理 1. 电解的概念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熔融态离子化合物)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注意:①电流必须是直流而不是交流。②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③强有力氧化还原反应手段 2. 电解池的概念 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直流电源。 (2)两个电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离子化合物。 4. 放电次序 ①放电:阳离子得到电子或阴离子失去电子而使离子所带电荷数目降低的过程。 ②惰性电极:用石墨、金、铂等还原性很弱的材料制做的电极,理由是它们在一般的通电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非惰性电极:用铁、锌、铜、银等还原性较强的材料制做的电极又叫做活性电极,它们做电解池的阳极时,先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惰性阳极上:S2->I->Br->Cl->OH->SO42-(NO3-)>F-(与阴离子还原性一致);阴极上:Ag+>Hg2+>Fe3+>Cu2+>(H+)>Pb2+>Sn2+>Fe2+>Zn2+>(H+)>Al3+>Mg2+>Na+(与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一致) 说明:由于H+离子放电产生的H2不能很快地离去,增大了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电阻等原因,使H +的放电顺序发生变化。还应注意:在离子浓度相差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浓度大的离子可能先放电,如:电解饱和ZnSO4溶液时,阴极上的主要产物是锌 5. 电解质导电的实质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离子化合物)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离子化合物)的电解过程。 6.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极与电源两极相连的顺序判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2)根据电解质溶液里离子流动的方向判断。在电解质溶液里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 (3)根据电解时两极发生的现象判断。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两极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根据发生的现象可判断出阴、阳两极。 7. 分析电解反应的一般方法步骤为: a.应先根据外接电源正确判断出阴阳极 b.再看电极材料,若金属做阳极(除Au、Pt外),电极本身会发生氧化反应 c.最后看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两组; d.分别对阴、阳离子排出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e.合并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8.电解后整个溶液的PH值变化由总反应及溶液浓度的变化来决定,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若消耗H+或生成OH-,溶液的pH值增大; 若消耗OH-或生成H+,溶液的pH值减小。 若电解水,PH值的变化由原溶液的PH值来决定。 电解后电极附近溶液的pH值变化:. 由于离子迁移速率赶不上反应速率,所以判断电极周围溶液PH值的变化(指示剂的变色)应看电极反应,而不是看离子的迁移。 若阳极周围生成O2,则消耗OH-,PH值减小; 若阴极周围生成H2,则消耗H+,PH值增大。

电解池复习学案

电解池复习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课题电解 课型复习课时1 主备人 ###教研组 长###编号 考纲要求1.理解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 2.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一电解原理 1.电解 (1)定义:使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2)特点:①电解是不可逆的;②电解质导电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电解池 (1)概念:电解池是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①。②。 ③。 (3)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 (4)电解池中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 ①电子:从电源极流出后,流向电解池极;从电解池的极流向电源的极。 ②离子: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极,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极。 3.电解产物的判断及有关反应式的书写

阴离子失去电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离子的放电顺序取决于离子本身的性质即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另外也与离子的浓度及电极材料有关。 (1)阴极:阴极上放电的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与电极材料无关。氧化性强的先放电,放电顺序: (2)阳极:若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活性电极首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则仅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是: 4.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四种类型 (1)电解水型 (2)电解电解质型 2

( 水溶液)方程式物质质浓 度 pH复原 活泼金属 的无氧酸 盐(如 NaCl) (4)放O 2 生酸型 电解质(水溶液)电极方程式 电解 物质 总化学方程式电解 质 浓度 溶液 pH 溶液 复原 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 CuSO 4) 阳极: 阴极: 423 为什么也可复原? 【问题4】若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需加入98 g Cu(OH)2固体,才能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则这段时间,整个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多少? 【自主巩固】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 ) (2)电解CuCl 2 溶液,阴极逸出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 ) (3)电解盐酸、硫酸等溶液,H+放电,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4)电解时,电解液中阳离子移向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 (5)电解NaOH溶液的本质是电解水,溶液的pH保持不变。( ) (6)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课堂探究】 一电极反应式、电解总反应式的书写 【例1】.[2016·广东揭阳二模]如图为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锦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进入熔融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获奖版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电解池(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同行: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既涉及到电化学的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等密切相关,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通过对电解池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和电解原理和有关计算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对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1.理解认识电解原理。 2.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对电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合理分析实验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对间接的影响 四、教法 通过实验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进行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体现“以问题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问题引入——活动探究1——学习电解理论——活动探究2、活动探究3——完善电解原理——课堂小结——学习反馈(固化能力,形成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 本节课的容量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3分钟) 直接提出问题“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引入新课 2、学习电解原理(38-40分钟分钟) 探究活动1:(P79实验4-2)提示学生观察电解质溶液、两极有什么变化?

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2)电解质; (3)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够请1—2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然后讲评) [板书] CuCl 2Cu+Cl 2 ↑ [过渡]下面我们再分析电解池的两个电极。 [板书]3、电解池的两极 [讲]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电源电极的极性决定的。 [板书]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设疑]电解质溶液是如何将电路沟通的呢? [板书]4、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板书]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讲]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应,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板书]5、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问]从上已知CuCl2溶液中存有的离子有:Cu2+、Cl-、OH-、H+为什么电解时,只有Cu2+和Cl-放电?这要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板书]6、离子的放电顺序 [讲]因为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水平不同,所以,电解时离子放电难易也不同。 [板书]阳离子:Ag+>Hg2+>H+>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讲]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阳离子和最容易放电的阴离子。 [讲]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要先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电极材料,则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板书]7、电极产物的判断 (1) 阳极放电顺序:活泼阳极(金属)>无氧酸根离子>OH―>含氧酸根离子>F―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池导学案

《电化学》导学案 2011-10-10 班级姓名. 【复习目标】1.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电池总反应、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电解原理的重要应用。 4.理解金属电化腐蚀的原因及常见的防腐措施。 【考点分析】 一、本部分的命题热点: 1.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多以新型电池为背景进行考查。 2.原电池作为电解池的外接电源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3.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极附近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电极上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及电极产物的判断和计算。 4.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为素材考查原电池原理。 二、近几年高考中的出现频率: 【知识要点梳理】 一、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完成下表)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续表)

二、电极反应规律与离子放电顺序: 1、电极反应规律:(1)阴极: 电子, 反应 ①(一般)电极本身不参加反应 ②一定是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争”得电子 (2)阳极: 电子, 反应,①若为金属(非惰性,Au 、Pt 除外)电极, 失电子 ②若为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争”失电子 2、离子放电顺序:离子的放电顺序主要取决于离子的本性,还与离子的浓度、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1)阳离子放电顺序: 上述顺序基本上与金属活动顺序一致, 即越活泼的金属,其阳离子越 结合电子,但 Fe 3+ 氧化 性较强,排在 之前。 (2)阴离子放电顺序: 若是活泼金属作阳极,因金属失电子能力强,阳极反应则是电极材料本身失电子被氧化,而不是阴离子放电。 写出下列离子在阴、阳两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Ag +、 Cu 2+、H +、OH -、Cl - 三.电解类型 【思路点拨】 分析电解问题的基本思路 1、通电前: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哪些阴、阳离子(包括水电离出的H +和OH -)。 2、通电时: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结合放电顺序分析谁优先放电。 3、写电极反应式,并结合题目要求分析电解结果,如两极现象、水的电离平衡移动、离子浓度的变化、pH 变化等。 【典型例题】 【例题1】PH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 ,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 、NaOH B 、H 2SO 4 C 、AgNO 3 D 、Na 2SO 4 【例题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 . B . C . D . 【例题3】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 H 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 - ,故溶液pH 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水溶液中只 考虑此部分) (浓度很大 时排在H +前) (只在熔化 状态下放电) ----F CO SO NO 23243][42CuSO CuCl ][NaOH NaOH ][HCl NaCl ])([24OH Cu CuSO

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实验“电解池原理”,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 “电解池原理”实验 1.实验原理: 2.材料用具 实验仪器: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 电源、改进的塑料制电解槽; 实验药品:CuCl 2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NaOH 溶液、CuSO 4溶液、 片、 片。 3.实验步骤: ⑴ ; ⑵ ; ⑶ 4.观察和记录: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解的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电解反应产物; 2.能说出电解、电解池及形成条件; 3.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电解池原理”实验操作。 学习重难点:知道电解的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电解反应产物。 二、学习过程 (一)电解原理 1、试验探究 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 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电子, 反应。 与外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电子, 反应。 定义: 把 转化为 的装置。 组成: 两个电极、 电解质 溶液、 直流电源 电 极 极: 极: 电 解 池

稀H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 若烧杯中的液体为CuCl 2溶液,合上电源开关, 能否看到小灯泡发光? 。 给CuCl 2溶液通电时现象: 阴极上 , 经检验该物质是 。 阳极上: , 经检验该物质是 。 两支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阳极: 。反应类型: 反应。 阴极: 。反应类型: 反应。 总反应式: 。 过程分析:CuCl 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 ,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作 移动,根据 相互吸引的原理,带负电的氯离子向 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 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向 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 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2、电解:使电流通过 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的过程。 所用电流一般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较好? !该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这是一个物理过程还是一个化学过程? 过程!显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 的过程。 3、电解池: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① ② ③ ④ 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中考数学总复习学案:第1课时 实数概念

第1课时 实数概念 一、选择题 1.计算(-2)2-(-2) 3 的结果是( ) A. -4 B. 2 C. 4 D. 12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2)=2 B =.22x +32x =52x D .235()a a = 3.2008年5月27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在古城南京境内举行,火炬传递路线全程约12900m ,将12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0.129×105 B .41.2910? C .312.910? D .212910? 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33--= B .32 6-=- C .(3)3--= D .0(π2)0-= 5.若23(2)0m n -++=,则2m n +的值为( ) A .4- B .1- C .0 D .4 6.计算2(3)-的结果是( ) A .6- B .6 C .9- D .9 7.方程063=+x 的解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3 D .-3 8.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B.2π C.13 D.12 9.估计68的立方根的大小在( ) A.2与3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 10.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从一座山峰发出的激光经过5410-?秒到达另一座山峰,已知光速为8310?米/秒,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为( ) A .31.210?米 B .31210?米 C .41.210?米 D .51.210?米 11.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已知1纳米=10-6毫米,某种病毒的直径为100纳米,如将这种 病毒排成1毫米长,则病毒的个数是( ) A.102个 B 104个 C 106个 D 108 个 12.巳知某种型号的纸100张厚度约为lcm ,那么这种型号的纸13亿张厚度约为( )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导学案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应 用导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解池的形成条件,正确叙述电解原理 2.能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3.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方程式 【重点】理解电解原理和电解的规律 【难点】理解电解原理(本质)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回顾】 1、电解质是指在_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电离是指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状态下离解成____________的过程。 3、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的装置。 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交流与讨论】教材P18 ①通电前,熔融态NaCl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运动情况如何 ②通电后,阴阳离子向哪个方向移动 ③离子定向移动到电极表面后发生什么反应 ④外电路上电子是如何流动的 一、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电解: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和的过程叫做电解。2电解池:把转化为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3.电解池中的基本关系: 阳极: ①电极 阴极: ②闭合回路(电子、离子移动方向) 电解池内:定向移动到阴极(得电子被还原),定向移动到阳极(失电子被氧化)。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阳极:电子,发生反应 ③电极反应式 阴极:电子,发生反应 教材P19

现象: 阴极: 阳极: 结论(写电极反应) 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 总反应 4.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 物质在电解池的阴、阳两极发生得失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1)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Cu2+>H+> Pb2+> …… (2)阳极: ①为惰性电极(石墨、铂、金)时,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 ②为活性电极(如Cu等)时,则阳极材料自身优先放电。 【练一练】: ①书写以石墨作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方程式 阳极:阴极: 总反应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阳极:阴极: 总反应 5.常见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类型 (1)电解水型(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①含氧酸(H2SO4) 阴极阳极总 ②可溶性强碱(NaOH) 阴极阳极总 ③活泼金属含氧酸盐(KNO3) 阴极阳极总 (2)电解电解质型 ①无氧酸(HCl) 阴极阳极总 ②金属无氧酸盐(CuCl2) 阴极阳极总 (3)放氢气生碱型(活泼金属无氧酸盐NaCl) 阴极阳极总 (4)放氧气生酸型(不活泼金属含氧酸盐CuSO4) 阴极阳极总 【课后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 熔融氢氧化钠 B. 石墨棒 C. 盐酸溶液 D. 固态氢氧化钾

电解池(学案)教学内容

电解池(学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解池(第一课时)学案 一、 电解原理 1、实验探究 【问题1】通电前,CuCl 2溶液中存在 阳离子: 阴离子: 【问题2】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 通电后,溶液中的离子如何运动? 阳离子向 极移动,阴离子向 极移动 【问题3】预测一下将发生怎样的电极反应? 在阴极上发生电极反应(或者说放电)的离子是 在阴极上放电的离子是 给CuCl 2溶液通电时现象: 阴极上 ,经检验该物质是 。 阳极上: ,经检验该物质是 。 电极反应式: 阳极: 反应类型: 反应。 阴极: 反应类型: 反应。 总反应式: 过程分析:CuCl 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 ,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作 移动,根据 相互吸引的原理,带负电的 CuCl 2溶液

C C CH3CH2OH 稀H2SO4 C C 稀H2SO4 F C 稀H2SO4 玻璃棒 玻璃棒 稀H2SO4 C C 氯离子向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向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2、电解:使电流通过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的过程。 所用电流一般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较好?!该过程中能转化为能!这是一个物理过程还是一个化学过程?过程! 显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的过程。 3、电解池: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①② ③④ 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电功率第1课时学案

电功率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学案导学 知识点一:电功率 观察电能表,常常可以发现: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的快慢经常是不同的,家里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铝盘转动得越快,而且使用电热水器时比使用一只灯泡时转得快,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下图所示,节能灯上的“24 W”是什么意思? 演示:分别拿一只 24 W 和一只 500 W 的电吹风机,接在电路上,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铝盘转动得快慢不同,是由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即电流做功快慢不一样,我们把电流做功的快慢用电功率表示。 如果用W表示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用t代表通电时间,用P表示用电器的电功 率,则: W P t =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基本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常用的还有千瓦、毫瓦。 1 kW = 103 W 1 W = 103 mW 以下是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因为W=UIt,所以 W UIt P UI t t === 【典型例题】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 A.电流 B.电压 C.电功 D.电功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电流是表示电路中电流强弱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两端的电位差或电势差);电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D选项符合题意,选填D。

【针对训练】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0.4A ,电源为三节干电池,则该手电筒小灯泡的功率最接近: A .0.4W B .0.8W C .2W D .4W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3节总计4.5V ,所以 4.50.4 1.8P UI V A W ==?= 所以选C 。 知识点二:千瓦时的来历 因为W P t =,所以W Pt = 如果 P 和 t 的单位分别用 kW 、h ,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的另一个单位:千瓦时(度)。 1 千瓦时可以看作功率为 1 kW 的用电器使用 1 h 所消耗的电能。 【典型例题】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分钟内,消耗电能0.3千瓦时,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 A .空调器 B .电冰箱 C .电视机 D .白炽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用电器正常工作在15min 内消耗电能,根据W P t = 求出电功率,由家电的功率知识可判断为哪种用电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功率为: W 0.3KW.h P 1.2KW 15t h 60 ===, 以上四种家用电器中功率超1000W 的只有空调机. 故选A . 【针对训练】在下列单位中,哪一个不是电功率的单位( ) A .J/s B.kW ·h/s C.V ·A D.W ·s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J 是电功的单位,s 是时间的单位,电功和时间的比值是电功率,所以J/s 是电功率的单位;

电解池教案人教版

电解原理 [重点难点] 1.理解电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铜的电解精炼、电镀铜。 3.会写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掌握围绕电解的计算。 [知识点讲解] [基础知识导引] 1.电解 电解CuCl2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电极反应式: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电解方程式为:CuCl2Cu+Cl2↑ 2.电解池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电解池与直流电源的连接 其中跟直流电源或原电池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跟直流电源或原电池的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电解池的阳极。 3.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铜 ⑴铜的精炼 以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硫酸铜(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做电解液,如图:

电解精炼铜原理 两极反应式如下: 阳极Cu—2e—=Cu2+ 阴极Cu2++2e—=Cu ⑵电镀铜 电镀铜和精炼铜的原理是一致的,但阴、阳两极材料略有差别: 1、精炼铜时,粗铜板作阳极,纯铜片作阴极,用CuSO4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作电解液。 2、电镀铜时,镀层金属(铜片)作阳极,待镀件(铁片)作阴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CuSO4)配成电镀液。 镀铜 [重点难点点拨] 一、电解原理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我们知道,金属导电时,是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发生的定向移动,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金属导电不同。 通电前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在溶液中自由地移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改作定向移动,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由于静电作用向阳极移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则向阴极移动,并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把: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物质能否导电是由其内部能否形成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所决定的,对金属就是自由电子,而对电解质溶液就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电解 (1)概念: 使电流流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电子流动的方向:

高中化学 4_3电解池(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节电解池(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 【重难点】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 【自主学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 【提示:阴阳离子(或物质)在两极得失电子的过程--称放电】 1.阴极: 由于阴极上要电子,不管阴极材料是金属还是石墨,此时都不能得电子,因此只能是溶液中的得电子。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就越得电子。 金属越不活泼,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越得电子。 由此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下列离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1)金属活动顺序表 (2)(用“〉”表示)Ag+Hg2+(Fe3+)Cu2+H+(酸) Pb2+Fe2+Zn2+Al3+… 2.阳极: ①活性材料(除Pt\Au\石墨外的金属)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优先电子被 成离子进入溶液;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等)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由易到难)(用“〉”表示):S2-I-Br-Cl-OH-(水或碱)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F-【小结】当阳极为活泼金属时,金属电极优先放电。 【合作探究】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请你分析下列问题(注意得失电子的顺序): ①CuCl2 :阴极:阳极 总方程式:电解质浓度,pH 电解对象:,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②HCl: 阴极:阳极 总方程式:电解质浓度,pH 电解对象:,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小结】总方程式发现以上两个电解池反应的电解对象都是,这一类电解反应 称为电解电解质型 2、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请你分析下列问题: 阴极:阳极 总方程式:电解质浓度,pH 电解对象:,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小结】经过总方程式发现该电解池反应的电解对象是,这一类电解反应称为放氢生碱型。 3、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请你分析下列问题: 阴极:阳极 总方程式:电解质浓度,pH 电解对象:,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小结】经过总方程式发现该电解池反应的电解对象是,这一类电解反应称为放氧生酸型。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请你分析下列问题:

第三节 电解池第1课时 电解原理(过关检测)

第三节 电解池第1课时 电解原理(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 B 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须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C 电解、电离均需要通电才能实现 D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该溶液的电解过程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分别电解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时,它们阴极和阳极的产物都相同 B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生成的物质分别是铜和氯气 C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的阴极反应式为Na + +e - ===Na D 用石墨作阴极、铜作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的阳极反应式为4OH - -4e - ===O 2↑+2H 2O 3.如图所示,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负极 B.两个铜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是阴极 D.两个番茄都形成原电池 4下列关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B .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 .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 .与原电池不同,电解池放电时,电极本身不会参加电极反应 5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3∶1的硫酸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A .2Cu 2++2H 2O=====电解2Cu +4H + +O 2↑

B .Cu 2++2Cl -=====电解 Cu +Cl 2↑ C .2Cl -+2H 2O=====电解2OH - +H 2↑+Cl 2↑ D .2H 2O=====电解 2H 2↑+O 2↑ 6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 C.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一极为正极 D.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阳极 7如若某装置发生如下反应:Cu +2H + ===Cu 2+ +H 2↑,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一定为原电池 B.该装置为电解池 C.若为原电池,Cu 为正极 D.电解质溶液可能是硝酸溶液 8、如图所示,将锌棒和铜棒插入稀硫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锌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乙装置中锌棒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甲装置中电子由锌棒经导线流向铜棒 C.乙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流向锌棒 D.甲、乙两个装置的反应原理不同 9.关于下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

《电解池》导学案

《电解池》导学案 考纲要求:1.理解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2.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3.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学习重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课前篇】回归教材知识梳理 1.电解:使电流通过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的过程。 2.电解池是将转化为能的装置。 3.电极名称:阴极: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阳极: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4.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具有与相连接的两个电极(阴极、阳极); 插入溶液或熔融中; 形成。 5.画出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装置图

【课上篇】深化原理学会应用 【实验】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 阳极现象:,产物为 阴极现象:,产物为 分析溶液中离子种类,写出电极反应式。 阳极:阴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电极:阴极电子,发生反应,阳极电子,发生反应。 2.电子和电流沿导线流向,电子从极流向极 (或电子从极流向极)。 3.离子流向:阳离子→极,阴离子→极。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应用:氯碱工业 阴极和阳极的产物会发生哪些反应?可对装置实行怎样改进? 【变型】:铁作阳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 分析电解原理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阳极:阴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电解规律:阴、阳极放电顺序 阳极: 对应产物: 阴极: 对应产物: 思考:铁作阴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反应如何? 电解池原理的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练习】: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阳极:阴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pH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讨论:持续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电解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写出电极

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学案

宜宾县课改联盟学校九年级数学科导学案 课题课型组别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一元二次方程新课 一、学习目标 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二、学习重点 重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还有常数项。 三、自主预习 小明把一张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果要求长方体的底面积为81cm2,那么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列出的方程是 练习: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50,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这个数,求这个数。 3.一块面积是150cm2长方形铁片,它的长比宽多5cm,则铁片的长是多少? 四、合作探究 探究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只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2.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1)8142 =x (2))2(5)1(3+=-x x x 小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 二次项, 是一次项, 是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 , 一次项系数。 五、巩固反馈 1.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3x 2-x =2 (2)7x -3=2x 2 (3)(2x -1)-3x (x -2)=0 (4)2x (x -1)=3(x +5)-4 2.要使02)1()1(1=+-+++x k x k k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_______。 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3)2(22=-++-m x x m 有一个解是0,求m 的值。 4.已知关于x 的方程122 2-=--x kx x k )(,问:(1)当k 为何值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当k 为何值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电解池》教案最全版

第三节电解池 教学目的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使学生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工业、电冶金工业的化学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电解原理 实验准备: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直流电源。 25%的氯化铜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新铁钉、铜片、铜氨溶液(通过向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氨水的方法制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启发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原电池是怎样的能量转化装置?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导入新课]电能如何才能转变成化学能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 [设疑]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能导电,金属的导电过程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否与金属的导电过程相同呢? [学生实验]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4—2](将U型管改为小烧杯),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阴极:碳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阳极:生成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 [启发引导]请大家根据实验现象和氯化铜溶液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有知识分析推断两极生成物的名称。 [学生讨论](略) [学生总结]两极产物阴极——铜阳极——氯气 [设疑]氯化铜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生成Cu和Cl2呢? [讲述]CuCl2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u2+和Cl- [板书]CuCl2 =Cu2++2Cl-

[讲述]通电前,Cu2+和Cl-在溶液里自由运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Cl 2+移向阴极,并得-移向阳极,并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Cl 2放出,带正电的Cu 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课件展示]播放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模拟CuCl2溶液中Cu2+和Cl-在通电前后的运动、变化情况。 [板书]阴极: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 2↑(氧化反应) [小结]电解质溶液在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 [板书]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请1—3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板书] CuCl2Cu+Cl2↑ [过渡]下面我们再分析电解池的两个电极。 [板书]2、电解池的两极 [讲述]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电源电极决定的。 [板书]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设疑]电解质溶液是如何将电路沟通的呢? [板书]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板书]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 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讲述]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应,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引导]在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始终回避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水的电离。 [提问]CuCl2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 [学生回答]Cu2+、Cl-、OH-、H+ [设疑]为什么电解时,只有Cu2+和Cl-放电呢?这要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 [板书]离子的放电顺序 [讲述]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电解时离子放电难易也不同。 阳离子:Ag+>Hg2+>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原理教学设计 一、电解原理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我们知道,金属导电时,是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发生的定向移动,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金属导电不同。 通电前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在溶液中自由地移动;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改作定向移动,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由于静电作用向阳极移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则向阴极移动,并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把: 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物质能否导电是由其内部能否形成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所决定的,对金属就是自由电子,而对电解质溶液就是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2.电解 (1)概念: 使电流流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电子流动的方向: 电子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流出,经导线到达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池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并在阴极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与此同时,电解池溶液中的阴离子

移向阳极,并在阳极上失去电子(也可能是阳极很活泼而本身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这样,电子又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沿导线而流回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3)电极反应的类型: 阳极反应为氧化反应,阴极反应为还原反应,故而阴极处于被保护的状态,而阳极则有可能被腐蚀。 3、电极名称的进一步理解 ⑴在原电池中,称正极、负极,其中负极流出电子 ⑵在电解池中,称阳极、阴极,其中阴极流入电子 ⑶电解池的阳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电解池的阴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 4、电极反应式与电解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电极反应,首先要搞清楚电极材料,然后分析溶液中离子情况,再根据阴、阳极放电的规律,得出相应的结论。 电解过程总反应方程式叫电解方程式(指电解时总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要正确书写电解方程式,首先要正确写出电极反应式,然后分析参加电极反应的离子来自何种物质,这样才能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配平且在等号上方注明“电解”或“通电”。 书写的具体步骤: ⑴先查阳极电极材料和确定溶液中的离子种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