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高三语文二诊模拟试卷

苏州市高三语文二诊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

1. (9分)(2020·陕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造成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于绿色环境的渴望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文学文本之中。在“五四”时期,诗人郭沫若创作了一首名诗《地球,我的母亲》,诗中写道:“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诗人以此来表达一个自然之子的地球观念。人类作为地球的儿女,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受之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而人类应当报答地球母亲的恩情。可以说,这是现代中国文学中对人地关系最集中、最生动、最深刻的表述之一。

作家和艺术家每一天都生存于天地万物之间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而丰富多样的、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工作者观察社会、认识人生的重要对象;然而,人类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有特定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只有依托于特定的自然环境而存在。

自然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对象,成为文艺作品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会有作家和艺术家气质与个性的流露,甚至有他们自我的存在与规约。作家艺术家可以表现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可以表现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更可以表现处于天地之间的自然山水本身。在唐代大诗人寒山的作品中,对于自然山水的发现、地理现象的感知、宇宙时空的想象,占有主体的地位。当代中国的许多作家特别是自然文学与地理文学作家,也特别关注自然山水的形态及其内涵,如刘醒龙的《上上长江》、邹惟山的《邹惟山十四行诗选》等。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重要源泉,自然山水也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并且是无限丰富、生动的源泉。

自然本有生命,山水自有情怀。春天来了,山清水秀;夏天来了,花果飘香;秋天来了,树红草黄;冬天来了,雪花如月光,大地似白霜。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此时空的构成与变化,多有记载、表达和保存,成为人类绚丽多彩而美好可贵的记忆,并且是人类所积累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作家梭罗,他在湖边隐居两载,每日每夜地进行观察与思考,写就的《瓦尔登湖》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华兹华斯终其一生都没有离开英国北部的湖区,他的作品几乎都与湖区存在直接的关系,他的作品可谓是湖区的百科全书。

从哲学而言,自然山水是与人类同等重要的、与人类相生共存的伟大的生命共同体。然而,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此缺少基本的认识。有人认为,自然山水没有生命,只是供人类驱使的对象,肆无忌惮地进行破坏;有人认为,只有人类生活才可以进入文艺,完全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有人在研究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过程中,不承认有自然

文学或地理文学的存在,只重视那些表现人类心灵和相互斗争的作品。有的诗人只表现自我小小的内心世界,阴暗而混乱;有的影视作品热衷表现宫廷争斗,让人整天关注那些阴谋诡计;有的小说只是表现个人的情欲,而不关心民生的变迁与民众的疾苦……所有这些现象,都值得引起重视。如果有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崇尚,有了对人民的爱护与敬重,何愁文学艺术没有卓越而伟大的作品不断产生呢?

(摘编自杜雪琴《大自然是文艺书写的富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为独立对象的自然一旦进入作家、诗人的诗文,就无不打上了他们情感个性的烙印。

B . 英国湖畔派三位诗人的作品,表现处于天地间的自然山水本身,有着重要的审美价值。

C . 自然山水和社会生活都是文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并且前者比后者更为无限丰富与生动。

D . 有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崇尚,对人民的爱护与敬重,就可能产生卓越而伟大的文艺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从文学和哲学两个方面论证自然的重要性,从而证明大自然是文艺书写的富矿。

B . 文章用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的诗例,论证了人们关注自然和对绿色环境的渴望。

C . 文章第二自然段逐步深入地论证了即使是认识和观察社会生活,也脱离不了自然环境。

D . 文章最后列举了一些对自然的错误认识和文学上的错误现象,这应是本文的写作缘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失去自然条件,人类就无法生存,但文学却能别样生长。

B . 梭罗的《瓦尔登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因为它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C . 历代文艺作品对自然山水的构成变化多有记载、表达和保存,留给人们美好可贵的记忆。

D . 当代中国有一些关注自然的自然文学、地理文学作家,但有些研究者却不承认这些作家。

2. (12分) (2020高二下·洛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在荆楚地区仅次于春节的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岁时节日。今天端午节的形式与文化内涵,是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间的多种文化因子相复合的产物。它的起源和

流变过程,较之其它任何一个节日都要复杂。

代表端午节文化意义的传统故事有多种,但以现代大众对端午节所熟知的意义而论,人们大多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我们感兴趣的并不是对端午节的源流作出考辨,而是考察这种选择是如何发生、演变、归一的。

在关于端午节纪念人物的说法中,牵涉到五个被纪念对象:屈原、勾践、伍子胥、曹娥、介之推。当我们考察这五个人物的传说故事时,可以发现:其一,他们都是悲剧性人物,都带有或强或弱的悲剧色彩,最典型而悲剧性最强烈的是屈原。选择悲剧性人物作为端午节的纪念对象,暗示着民众的集体无意识选择。其二,由于人物的悲剧性品格中加注了新的社会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在历史嬗变中演化为相对稳固的价值观念形态,而他们正是这些价值观念形态的现实载体。在民众心中,人物成为某种价值观念的同位语。人物所固有的可感性和形象性有利于普通民众的理解和接受,这就使端午节文化意义的转换与选择非常顺利。

然而,当这种转换过程完成之后,它不可能容纳形形色色的传说故事,文化意义的归一化趋势必然出现。既然上述人物都象征着某种文化精神,那么,它必然最大限度地融汇各个时代对此种价值观念新的理解和看法,为适应归一化的趋势,每个与端午节相联系的人物之间,也必然产生其所象征的文化意义的竞争、淘汰与选择。

屈原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是爱国忧民。这种精神品格是建立在广泛而坚实的民族性基础之上的。上自以帝王将相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自然地接受了屈原并加以褒扬,占统治地位的权力话语,对于加强和巩固屈原在端午节文化意义中的地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至庶民百姓同情屈原的不幸遭遇,充分接受并赞扬屈原,是因为他代表了民众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民族的依恋与热爱,以及彼此之间的信赖和帮助,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成为唤醒民众对这类情感体验的催化剂。

伍子胥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是忠,但是,这种忠是建立在对封建君主的愚忠之上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对忠的选择并不盲目的,如果君王不仁或昏庸,那么,忠就失去了价值依附,他的忠便不能在民众中得到多大的响应。勾践卧薪尝胆乃是受一种强烈的复仇意识所驱动,而不是把人民放在首位的。曹娥的孝代表的是一种对血缘亲情的注重,文化意义指向显得太单一化。至于介之推所代表的义的精神品格,除了意义的单一性外,他死于火的事实,使他不可能与端午节的水性文化特征顺利融合。

我们不难看出:人物精神品格的差异性决定了他所代表的文化意义的宽、狭或丰厚、单薄之分。无论伍子胥的忠、介之推的义、曹娥的孝,还是越王勾践的复仇意志,所含蕴的文化意义都缺乏民族整体文化价值取向的支撑,也就难以与屈原所代表的文化意义相媲美了。

(摘编自孟修祥《端午节文化意义的淘汰与选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华民族有许多重要的岁时节日,其中端午节的隆重程度是仅次于春节的。

B . 与端午节有关的人物故事有很多,但除了屈原,其他的渊源和关联已不为大众熟知。

C .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顺利转到屈原的价值取向上,他本人的形象也就被认可了。

D . 如果介之推的最终结局与水有关,他或许是最有条件和屈原一争高下的人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篇文章前两段提出论题:端午节文化意义的选择是如何发生、演变、归一的。

B . 这篇文章通过分类别、作比较,透彻分析了端午节文化意义是如何最终定型的。

C . 作者用伍子胥等人的单一性文化意义衬托出了屈原所代表的民族整体文化价值。

D . 本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安排结构,符合常规的论述文范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们纪念悲剧性人物是因为在这些人物身上,至少有某种品质曾比较稳固地承载着人们认同的价值观念形态。

B . 一种年节习俗如果逐渐失去原有的文化意义,又没有新的文化意义注入,那么这种年节习俗就会在时间中消亡。

C . 介之推虽然在端午节后来的文化记忆中逐渐淡去,但因其死于火,最终成为禁止烟火的“寒食节”的纪念对象。

D . 一种文化精神获得了统治阶层的褒扬和下层普通民众的认同,才有可能发展为像端午节这样的体现全民文化价值取向的节庆。

3. (15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小题。

山峡中

艾芜

江上横着铁链作成的索桥,巨蟒似的,现出顽强古怪的样子,终于渐渐吞蚀在夜色中了。

桥下凶恶的江水,在黑暗中奔腾着,咆哮着,发怒地冲打岩石,激起吓人的巨响。

两岸蛮野的山峰,好象也在伯着脚下的奔流,无法避开一样,都把头尽量地躲入疏星寥落的空际。

夏天的山中之夜,阴郁、寒冷、怕人。一群被世界抛弃的山贼趁着月色住进一座破败荒凉的神祠。

几个人坐着,伸手取暖的阴影映在周遭,混着咸肉的香味和着松柴的芬芳。从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传来小黑牛痛苦无力的呻吟声。夜白飞不由得一阵阵怜惜,一声声叫骂。老头子却淡然平静,他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吃这行饭不怕挨打就是本钱。鬼冬哥连连讨好应和,老头子便越发来了兴致,埋怨起小黑牛的笨拙来了。江风大了,江水也大了,像要扫荡这一切,像诅咒我们的存在似的。

黑夜里,小黑牛痛苦地呓语“我不干了”,老头子皱起眉头。看来,他又要做什么决定了。野老鸭望着汹涌的江水,喃喃道:“该不会出事吧!”

这时,野猫子——一个油黑蛋脸的年轻姑娘连同笑声挤进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黑暗、沉闷和忧郁,都悄悄地躲去。她手抱着一块木头人儿,一边同众人打趣,一边在老头子——她的父亲面前撒娇。木头人儿的真真假假,引得众人异常开心。

我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我虽扮演一个不重要的角色,但竟也与野猫子作了一次农家夫妻,当了一回爸爸。早上,他们叫我装作农家小子,拿着一根长烟袋,野猫子扮成农家小媳妇,提着一只小竹篮,同到远山那边的市集里,假作去买东西。他们呢,两个三个地远远尾在我们的后面,也装作忙忙赶街的样子。野猫子果真厉害,机智从容,灵活多变,狡猾的小商贩哪里逃得出她的手心,一匹上好的布终于得手了。

半夜,纷乱的足声和嘈杂的低语,惊醒了我。我知道一定有什么瞒我的事在发生着了,就凝神听着。忽然听见夜白飞哀求的声音,在暗黑中颤抖地说着:“这太残酷了,太,太残酷了……可怜他是……”

尾声低小下去,听着的只是夜深打岸的江涛。接着老头子发出钢铁一样的高声,叱责着,小黑牛的呻吟一时间流向神祠之外。夜,愈发阴森凄郁,从壁缝望去,一个人形似的东西被丢进江里。原先就是怒吼着的江涛,却并没有因此激起一点另外的声息,只是一霎时在落下处,跳起了丈多高亮晶晶的水珠,然而也就马上消灭了。

我明白了,小黑牛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了。正像老头子说的“在这里,懦弱的人是不配活的”。但他往天那样老实而苦恼的农民样子,却还遗留在我的心里,搅得我一时无法安睡。回忆起小黑牛的往事,他躲开了张太爷的拳头,又免不了江流的吞食。难道穷苦人的生活本身,便原是悲痛而残酷的么?

他们回来了。大家都是默无一语地悄然睡下,显见得这件事的结局是不得已的,谁也不高兴做的。

次晨醒来,只剩下野猫子和我。她见我不时朝昨夜小黑牛睡的地方了望,便打探似地说道:

“小黑牛昨夜可真叫得凶,大家都吵来睡不着。”

“一早就抬他去医伤去了!……他真是个该死的家伙,不是爸爸估着他,说着好话,他还不去呢!”

她比着手势,很出色地形容着,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我冷冷地告诉她昨夜的事全部看见了,野猫子顿时就变了脸色,凶狠地说:“爸爸说的好,懦弱的人,一辈子只有给人踏着过日子的,难道你也想学小黑牛?” 说完,捡起地上的刀随手很结实地一挥,刀身便没入树身三四寸,又毫不费力地拔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

午后,从崖上转下来一小队人,正是老头子的对头。

“糟了!我们的对头呀!”

野猫子恐慌起来,我却故意喜欢地说道:

“那么,是我的救星了!”

野猫子恨恨地看了我一眼,把嘴唇紧紧地闭着,两只嘴角朝下一弯,傲然地说:

“我还怕么?我们原是作刀上过日子哪!迟早总有那么一天的。”

不过,最后我还是与她一起扮演了戏,真有点儿小夫妻的味道,哄得一队人过去了事。

晚上,他们回来了,带着那么多的“财喜”,看清形,显然是完全胜利,但我却不能安睡下去。

第二天醒来时,已快近午,只我一人独自留着。江涛显得单调些、寂寞些了。但看见躺在砖地上的灰堆,灰堆旁边的木人儿,与夹留在我书里的三块银元时,烟霭也似的遐思和怅惘,便在我岑寂的心上缕缕地升起来了。

(1)文中反复出现对江边环境的描写,为什么?

(2)小说中野猫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分析“一个油黑蛋脸的年轻姑娘连同笑声挤进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4)小说是如何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

4. (19.0分) (2019高二上·思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自为。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黄昏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萧统《陶渊明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B .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C .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D . 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解归,自请解职辞官归家,古代官职升降调动有一些专用词语,官职升迁有拔、擢、拜、除、任、封;官职调任有迁、徙、调、出;官职降职有罢、黜、免、谪。

B . 黄昏,十二时辰之一。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C . 绶,官印,解绶去职指辞职归隐。

D .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民间在重阳节有插茱萸、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陶潜博学多识,他擅长文章写作,《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 . 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 . 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 . 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五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5. (9.0分) (2017高二下·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郁郁①

【金】元好问

郁郁羁怀不宜开,更堪寥落动凄哀。

华胥梦②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

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

并州旧日风声恶,怅望乡书早晚回。

【注】①诗写于蒙古军攻占山西,作者从三乡移居登封后。②华胥梦,黄帝白天寝睡,梦游华胥国,其间没有统治者,人民没有嗜好,没有爱憎,没有利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的首句用叠声词“郁郁”领起,既表达了作者郁闷的心情,也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调。

B . 诗人运用“华胥梦”和“梁甫吟”两个典故,表达了美梦破碎,悲苦凄切的感情。

C . 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景,通过深秋林子里微薄的影子以及秋晨飞雁的叫声,营造一种清新却又喧闹的气氛。

D . 尾联叙述诗人百无聊赖等候书信,不禁回忆起并州以往的战事。

E . 联系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诗人远离家乡,孤单寂寞的心情。

(2)简析本诗是如何抒情的?

6. (6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美景,先说它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湖面水势浩淼、宽阔无边的景象。

②《登高》中,道出郁积杜甫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苏轼在《赤壁赋》里从江水、明月变与不变中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变与不变”的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

7. (9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定得再,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的假酒案。

A . 不止正确耸人听闻

B . 不只正确耸人听闻

C . 不只准确骇人听闻

D . 不止准确骇人听闻

8. (6分) (2019高三上·南山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氨气对蔬菜有危害,外伤伤及叶,内伤伤及根。当根外追肥不当时,①________,因为产生氮气后,氨气向上走,所以直接危害植株叶片,其中植株中部叶片受伤最突出。这是因为植株中部的叶片正值壮年,新陈代谢旺盛,

②________,遭受的危害也最早、最重。而在条施和穴施不当时,最容易造成植株内伤,因为土壤中产生氧气后,

③________,很容易造成根系失水,最后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9. (5分) (2019高二下·鞍山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①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②________,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③_______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四、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

10. (60分) (2018高三上·黄浦模拟) 有时你从80楼往下看,大多是美景;从2楼往下看,可能满地垃圾。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3-4、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

4-1、

4-2、

4-3、

4-4、

5-1、

5-2、

6-1、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

7-1、

8-1、

9-1、

四、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