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1.“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

1999年,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希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7年多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 3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1%,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次,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通过采取“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机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这些重大改革,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三,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在推进各类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强了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得到深入推进,高校科研水平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规模的扩张。但是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教育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将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其中就加强教学工作明确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1998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围绕“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心小学的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了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根据上学期期末中心小学的统考情况,我校教学成绩不够理想,与其他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学校没有突出的优势科目,个别科目位于全乡倒数,全校整体教学质量离中心小学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将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强抓教学常规管理,向平时工作要效益。 建立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抓好落实。在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侧重对教师作业批阅,上课,教具使用,坐班办公,学生辅导几个方面的检查,对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校长、教导处要通过听课、抽查、突查、到班级调查等手段进行动态检查,对检查情况要详细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请各班主任老师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强调:学习纪律;行为习惯;安全意识;良好学风。组织作文比赛、铅笔钢笔字比赛、读书活动等各种竞赛、文体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求班主任、教师做好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工作,从正面引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教导处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常规工作中的学生辅导一项进行检查。 三、毕业班实行月测月考,及时了解学生学情。

为了做到对学生学情的及时了解,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在六年级实行月测月考,语、数、英三科教师每月要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测试,完成一次三科成绩汇总,三科教师要坐到一起对全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做一次全面分析,确定下一个月各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班级三率的提高目标。教导处负责汇总记录。对毕业班六年级的月测月考,教导处要亲自组织,除此之外,各授课教师要根据试卷写出分析,提出意见或建议,指导六年级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特要求毕业班老师,利用早读前和午饭后的给学生补课,时间分别是7:50-8:30和12:40-13:20,学校将严格毕业班老师的考勤,缺勤处罚、学风管理。 四、与家长常联系,争取支持,共同促进学生教育。 针对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我们要站到主动的立场上,除召开好家长会之外,我们打算通过家访,打电话,发书信等方式,加大与家长的联系力度,尽量多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与家庭齐抓共管,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五、加大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与其他各学校常联系,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共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尤其是六年级方面要共同合作,进行同期摸底测试,对比成绩找差距,寻经验,以便从更多的角度及时了解教学工作的现状,从而不断改进。 六、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监督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1994年),是评估理论的研究阶段。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相关机构开展了评估理论研究。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第二阶段(1994——2002年),是开展高校教学评估试点和探索阶段。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试点工作。到2002年底,共试点评估了154所本科院校。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共4页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 学生评教,这一教学管理措施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生评教在我国大学里得到普遍推行。学生评教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评教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教学的优点及不足、进行自我完善。但有的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注重评教结果的考评作用,使学生评教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一、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㈠教学管理制度上存在误区。学生评教目的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现在却广泛地用于人事管理,与教师的奖惩、职称评定、聘任、淘汰等与教师生计与升迁问题挂钩。从罚劣到评优,“学生说了算”,学生评教被误用、滥用现,并与教师的津贴挂钩 [2],使教师的心情复杂而沉重。例如,有的学校这样规定,在任职期间,在教学评教中没有得过优秀的教师,取消参加晋升职称的资格。教师为了定职称,可谓千方百计和学生“交朋友”,有的教师为了取悦学生,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敢制止,他们只管教学而不再育人,甚至,教学也心存顾虑,学生感兴趣的课,教师们争着上,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的课,没人愿意承担,所以安排课时,意见很大。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背离了教育的目标。 ㈡教学主体易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学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一种互动关系。遗憾的是,由于学校和管理者过度重视学生评教,客观上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成为“上

帝”,教师成为服务上帝的仆人。有的学生本身学习不刻苦,从客观上找原因,动辄罢免老师。加之近几年学校扩大招生,生源素质大不如从前,有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吃力,所以厌学逃课的学生大有人在。过分强调学生是上帝,助长了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只有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信任老师,而不是以挑剔的、不信任的态度对待教师。 ㈢评价标准设计不合理,让学生无所适从。各高校教学评估表中设立的内容互相参照,各有不同。有些指标设计过抽象,以某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表为例:1、热爱学生,从严执教,为人师表;2、准时上下课,无迟、缺课现象;3、经常组织辅导答疑等,这里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这些指标,如果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以此来严格要求教师,是可行的。但作为一个量化指标,让学生来打分,可操作差,学生对标准的理解不同,难以把握。 ㈣组织工作不严密,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各学校的评教组织机构大同小异,大多由学校教务处负责,有两种打分方法,一种是调查问卷式:是以班为单位,班干部把调查问卷表发给学生,学生在同一个时间给教师打分,在打分前作了必要的宣传、培训工作,这种方式,学生之间有约束,学生比较认真,随意性少,但存在打人情分的因素。另一种是网上投票式:有的学校利用校园网开展学生网上评教。网络打分,减少了受群体或他人干扰的机会,但这增加了随意性,可靠性差,难免有态度不端正,蓄意报复等情况发生,在信度、效度上会出现偏差。 二、改进学生评教机制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洋县XXXX镇中心小学 XX年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为了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参考学校教职员工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洋县教育体局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认真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

2019年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2019年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一个迫在眉捷的问题,下面是整理的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方案,欢迎来参考!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战略的实施,不断巩固本科教学工作在全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学校拟于20XX年5月5日至6月6日开展第二届“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深化改革、强化发展、优化保障”的建设思路,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采取有效举措,重点聚焦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对各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本学期各学院(部)基本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以检查促建设、促发展。以视频课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加快学校本科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为学生自主学习提

供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努力形成教师主动关心学生,学生主动求教的优良教风、学风。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顺利进行,学校成立“教学质量提升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校领导 副组长:张进、孙月琴、杨抚生 成员:曹克、姚学峰、许建平、张春法、陆华良、戈晓毅、段伟伟、周继良及各学院分管教学领导。 领导小组的工作任务是统筹协调“教学质量提升月”的各项活动,指导学院的活动方案,检查活动的进展情况,总结活动的实施成效。 四、工作内容与时间安排 “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5日——5月9日) 1、召开教学委员会会议。深入贯彻《南京财经大学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学校20XX年教学工作要点要求,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建设目标,召开学校教学委员会会议,全面布置“教学质量提升月”各项活动。 2、各学院拟定“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方案。然后各学院针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月”的工作要求,结合各学院的特点和师生实际情况,制定各学院“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方案。要求各学院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鲜明对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质量提升活动的积极性,开展多角度研讨,广泛听取任课教师对学校教学改革、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生对学校、学院(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各学院需将各自的《“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方案》于5月9日将电子稿和纸质稿交至教务处。 (二)具体实施阶段(5月9日——5月30日)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在飞速发展、前进的当今社会中,我们已经步入了崭新的21世纪,为了教育的改革,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切的认识到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在质量中求生存,在质量中求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任职以来一直关注的焦点,因此,在今年我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我通过一学期的工作,对我校的教学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深思熟虑后在本学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紧抓教学质量: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坚持遵循新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法、改革教法、狠抓双基、培养能力、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拓宽知识领域,调整知识结构。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第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注重教师自身形象,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爱每一个学生,和学生交谈要和蔼可亲、使学生喜欢自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改变处处为我独尊的个性。

如何构建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如何构建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究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利益追求,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在于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由于当前许多高校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以及评价主体、标准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出发,分析、研究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原则和体系,并采取有效对策,对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各高校纷纷与企事业单位及培训机构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而培养高技能高水平人才需要有教学质量的保障,需要有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基础。但是,当前面向产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仍显得相对薄弱。文章提出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激励教育教学工作者提高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成为高校管理者的重大课题。 1.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缺乏弹性发展。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着片面性、静态性、程式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一般只注重课堂教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规范性和知识性及重结果评价和环节评价,忽视了师生课外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师的个性创造性、素质性等不易操作的指标考察,忽视了过程评价和要素评价,忽视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还忽视了潜在因素的弹性指标;现行质量标准体系往往使用固定化、程式化的指标来衡量教学活动,忽视了教学活动的个性和特色,未能揭示高校教学质量的深层次问题。 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利学科创新。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往往为了统一尺度,不加科学分类,不顾知识创新,采用一个共同的评价体系评价差别很大的学科、专业或者课程。专业性或者应用型课程教学评价不同于基础学科或者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关注学科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社会背景下,随着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专业课程教学评价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师能否将最新科技成果和最大信息有效传递于学生,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呢?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应当在分类指导的下建构科学合理,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评价时作出正确判断。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1.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当科学完善、与时俱进。科学性,是要求教学质量评价在分类指导下建立,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质,注意评价指标之间的关

小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小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小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小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一)根据市乡教育质量攻坚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为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经学校讨论研究,特制定《XX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攻坚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升质量为主线,牢固树立“质量兴校”意识;以质量的提升来树学校形象,以工作作风的转变来树教师形象,努力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二、组织机构成立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攻坚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协调教育教学质量攻坚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三、攻坚目标1.以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拓展优势,争创特色为主线,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水平。2.以创新机制,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强团结,凝聚人心,增强教师成就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氛围。3.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重点,正行风、造声势,比干劲,比能力,比奉献,使班子和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4.以科学建立教学常规,德育常规和后勤管理常规为抓手,全面规范学校管理,形成良性管理封闭体系。5.以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为突破口,

提升学校品味和内涵,营造良好育人环境。6.以建立和完善学校督查巡导通报制度、评估制度、科研制度为手段,使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贯彻落实。7. 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考风建设为立足点,继续实现荣获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目标任务。四、工作思路(一)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二)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构建有效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三)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将理论转化为成果;二是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的研究;三是从落实和细节着手加强三大常规管理实效性研究。(四)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声誉整体同步提高,树良好的学校形象;二是实现师德、师技、师风、师貌的整体提高,树良好教师形象;三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让学生知识过手,树良好教学形象;四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树良好学生形象。(五)保障五项服务:一是学校管理为教学工作服务;二是学校后勤为教学一线服务;三是队伍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四是学校行政为全体教师服务;五是全体教师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五、主要措施(一)严格实施教颁计划。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杜绝随意调课和随意放假的现象,切实保证学生上课时间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向时间和汗水要质量。(二)严格学校常规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学校将结合实际,以人为本,制定科学的管理细则。用制

新升本院校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文档资料

新升本院校教学现状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从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升本院校成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主要承担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探索新升本院校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在文献[1-4]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影响新升本院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1.教师数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经费。新升本院校由于待遇及地势方面没有优势,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存在职称结构不合理的局面。由于经费不足,系部没有经费奖励教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没有办法奖励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带头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都没有建立起来,没有调动起骨干教师的积极性。 2.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当。部分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不能准确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讲授速度比较快、内容比较难。课堂上与学生几乎没有交流只是讲自己的课,这造成了学生上课听不懂、开小差。布置作业不当。有的教师布置作业太少,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巩固。有的教师布置的作业多而较难,结果学生难于完成,使他们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情绪低落。批评学生方法不当。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受到打击,因对老师不满,从而导致对该老师上的课提.

不起兴趣。没有根据学情出题。教师不了解学生情况,出题偏难。学生不及格比例过高。 3.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积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学生基础不好,又没有上进心。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新升本院校数学专业录取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基础较差。学生上课不懂也不问,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基本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取消毕业分配,改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即使就业也不一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此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课不重要。不认真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课后不做作业,甚至还借故缺课。学习意志不坚强。因为有些专业知识本身就抽象,难于理解,部分学生学习不踏实,怕吃苦,知难而退,使得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家庭经济困难。读书期间当家教或做其他兼职工作影响了学习。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或小说,谈恋爱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致使学习成绩不好。大学生课外活动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或院系活动等比较多,有的学生还缺课参加社团活动。 二、新升本院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所制定的评价机制,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持续性和公平性。二是激励性。建议学校制定专业责任教授、课程责任教授的责权利管理办法。要也不能不能过分强调科研工作,处理好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部分) 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一、适用专业范围 1.专业代码:经济学类(0201) 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基本专业(2个):经济学(020101)、经济统计学(020102)(2)特设专业(4个):国民经济管理(020103T)、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4T)、商务经济学(020105T)、能源经济学(020106T) 二、培养目标 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特色,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开设的相关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

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三、主要课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专业必修课采取“4+4+X”模式,第一个“4”是指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4门课程;第二个“4”是指必须开设的4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开的进入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学时、学分,学分统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当中,但不重复统计。

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1.“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 1999年,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希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7年多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 3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1%,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次,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通过采取“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机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这些重大改革,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三,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在推进各类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强了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得到深入推进,高校科研水平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规模的扩张。但是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教育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将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其中就加强教学工作明确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1998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围绕“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措施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评区级镇级校级各类荣誉和奖项都要拿 工作态度和教学实绩来衡量。让所有教师都清楚地看到,只有脚踏实地做好工作,想法设法提高教学效率,千方百计提高所任班级所教学科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获得某些荣誉。杜绝某些教师工作责任感不强,工作效果不佳,却想靠拉帮结派建立小团体获得选票,从而获取名利。断了某些教师认为混日子也能混个教学奖的念头。 2.实行小循环教学责任制。这样的课务安排,能使教师更具有教学 责任意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更能有的放矢做好培优扶差工作,从而更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3.引导教师敬业爱岗,认真教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是难以用工作量 来计算的,它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虽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质量的基础,但工作的责任心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不断地引导教师敬业爱岗,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思想,引导教师满怀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校尽量为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创设良好氛围和环境,并不断加以更多的激励。 4.时间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议敦促教师们充分利用早读 午读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没有教师辅导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除部分优生外)。

5.让教师明确责任,树立责任意识。工作效果不佳,教学成绩偏差, 要好好寻找自身的原因。是心思投入不够?还是工作方法有问题?如果认识到工作能力不够,就应该加强学习与研究。 6.树立班主任的责任意识。班主任应有全局意识。既要教书更要育 人。应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应对自己班级的各种风气负责。班主任和本班的其他任课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合作精神。而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引导本班学生学好每门科目,尤其是语数英基础学科。 7.让教师们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要加强学习目的 教育,培养成就意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从个人意义入手,从个人意义中逐步引出社会意义,并以社会意义支配、调节个人意义。 8. 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多与学生谈心,增强彼此的交流与信任 学生才会把你真正当师长来尊重,才会按你的要求去落实,你才会得到学生很高的评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9.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与落实。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法人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一切教学过程之中,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 10改进教学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我发现还有一部分教师不会上课,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就题讲题,不教给学生思维方法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学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慧、教给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研究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质量;策略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从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几年来,各高校在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同时,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了社会和高校自身关注的问题。近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对国内不同层次大学的评估和调查表明,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对课程和教学的满意率较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和教育行政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重点采取以下策略解决质量问题: 一、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控制招生规模 办学条件的改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必然增加学校在吃住、上课场所、教学设备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学校办学条件没有根本的改善,但招生的数量却增加很多,由此导致了住宿拥挤,吃饭拥挤,上课拥挤,教学设备严重不足;一些学校的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图书数量偏少,学生的阅览室、计算机室和语音室或者条件很差,或者根本没有。近年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些院校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但由于资金的来源有限,而招生数量又不断攀升,很多地方高校办学条件与教学基本要求的矛盾仍很突出。因此,解决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必须遵守招生的量力性原则。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每年的招生数量,切忌不顾自己的办学能力而盲目扩大招生。 教育部应根据本科教学评估的结果,对不同高校的招生规模做出最高限定,然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高校本身也可通过银行贷款等途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一些高校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课程被削弱 培养人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打得浅,承重墙薄,房子就不结实。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必然导致学生的基础薄弱,能力差。这样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必然难以飞高走远。当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必然的,甚至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适当增设一些新课程也是必要的,但一些院校盲目设置大量的不系统、不完善的新课程,往往使具有很强迁移性的基础课程被削弱,进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如何制定教学计划?下面是收集整理关于学校教学提升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教学提升计划篇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 所教班是五年级的二个班,人数分别是人、人。总体情况来看,这些孩子的学习兴趣还不错的,男生的学习自觉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而女生学习相对较差。在游戏方面,大多数学生能积极的参与,但在对专项的技巧理解与掌握的能力方面,很多学生只能去胡乱模仿。因他们本身条件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懒的动,也不喜欢运动,久而久之各方面的素质变差了。总之,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二、教材分析: 体育与保健是义务教育各年级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学习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进行身体锻炼实践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发展学生身心,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为适应现代话生活和社会注意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五年级:一星期有3课时,一学期有40课时。 三、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运动技能: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 身体健康:通过体育课的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心理健康:通过体育课的磨练,能调整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 社会适应:体育课的开展是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它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训练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年级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球类这一单元,难点是篮球的基本技术。主要学习运球和投篮两项技术。运球包括曲线运球、8字运球、过障碍运球。投篮包括双手胸前投篮、原地单手投篮。 五、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将要进入青春期阶段,所以每个学生在性格、体形方面都有了隐约的变化。体育课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处理学生在课堂上偶发的事件。比如女生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肚子痛的现象,她会向老师请假,这时教师应考虑到女生例假的到来可能会引起这种现象,所以要及时处理。另外教师应做好请假的记录,以免部分学生无故请假。男生中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一、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一)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正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方法恰当、仪态大方、语言准确、板书合理、联系实际、教书育人、气氛活跃、组织有序,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品德、提高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教师应执教严谨,认真负责;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着装整洁、朴素;言谈举止端庄,为人师表形象好; (2)教师应认真授课,严格按教学进度表开展教学活动,按时上下课;(3)教学内容应正确、充实、系统,深度适宜,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并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 (4)课堂教学内容要优化,环节要完整,组织要合理,思路要清晰,结构要严谨,衔接要自然,能有效利用课时; (5)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启发性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适合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6)教师应善于突出重点,根据教材内容体系与其他课程间的联系及实际需要,找准课程重点和课堂重点,在讲解时分清主次,有详有略; (7)教师讲课要求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使用普通话; (8)教师要善于课堂管理,教学组织紧凑,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9)教师板书应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简洁,重点突出,书写规范,图表准确、清楚。 (10)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书育人功能,突出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二)质量标准

二、课堂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方案 (一)评价方案 按照《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采取专家领导、同行和学生听课、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任课老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工作使用专门表格,对任课教师教学态度(20分)、教学内容(30分)、教学方法(20分)、教学效果(20分)、教书育人(10分)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 目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最后成绩按学生测评占40%、专家评价占30%、同行评价占30%计算,以后不断提高学生所占评价比例。各种评价表格见附件。 (二)评价方法与程序 1、时间:每学期开学初至学期结束

(完整版)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计划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计划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2010年5月 为了加强和改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 教学质量,依据延边州教育局《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教学质量改进活动的通知》精神和汪清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聚焦内涵发展,促进减负增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切入点,以解决制约教学改革发展的热点和瓶颈问题为抓手,切实引导学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加强课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把“教学质量年”活动提升 到新的水平。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思路 一是学校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办法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二是必须优化备课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三是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三、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刁玉杰(校长) 副组长:赵德(副校长) 成员:仇珉王彩云陈小云李志春李希霞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才能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力和参与竞争发展的潜力。 1、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组建校本培训小组。在分组时考虑到老师年龄、学科、资历,把学校老师分成四个大组。根据每个组不同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解决老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业务知识结构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2、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组建教师读书小组,丰富教师的阅读生活。学校为每一位爱读书的教师提供自己喜欢的教育书籍,利用业务学习时间举办“好书推荐会”,在教师自主学习时间,共同读书、交流,并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利用校刊《七彩时光》作品集刊发部分教师作品,促进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3、引导教师勤于反思,使老师们明确:在工作中成熟,在实践中磨砺,在反思中进步,在调整中提高。学校将重新改进听评课记录和业务学习笔记本,在内容要求上注重反思的过程。同时,主管领导、组内教师定期交流学习笔记,并用批注形式进行沟通探讨。 4、健全教师外出学习制度。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各级教研活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讨论,推广学习成果和有效做法。 (二)、抓好常规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过程的基本保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1、抓好备课

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Wo r k P ro g r a m A business consulting proposal for Y ou ! LO G O 替换处 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摘要新时代、新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分析并找出了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结合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的实施效果,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1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1.1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影响因素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高职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指的是社会背景及社会形势,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内部因素包括学校自身硬件及软件因素,如教学设施及资源、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等。 1.2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都发挥了相应的作用,研究发现,教学质量形成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教学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调查问卷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发现课程、学生和教师这三个因素最为关键,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影响最大。这三个关键因素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队伍为保障的”的互动关系。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学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地,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成败;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2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策略2.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2.1.1树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布的首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以充分的教育自信和冷静的教育自省为主要基调,从“五个度”(即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学生和用户的满意度)进行多维评判,在国家数据库、评估认证报告和系列质量报告的基础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力求用科学方法和国际视野客观全面评价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从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硬指标”成倍增长,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软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这些前所未有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大国向强国大踏步迈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主要表现在:1. 社会需求适应度满足社会人才需要,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引领能力不足中国高等教育体量世界最大,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在校生规模355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3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强烈愿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院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得到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匹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异军突起,中西部高校增量明显,高职院校占居“半壁江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趋于理性,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实力不断增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国高校基础研究保持绝对优势,科技成果绝对量维持较高水平,系列科技创新平台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科技成果三大奖获奖数量、科技论文、科技专著等都占据了全国70% 的份量,高校成为国家科研成果的“大户”。高校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动力不足,对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和创新引领不够。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校“新四化”人才等一流人才培养不足,创新团队匮乏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集成创新不多,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机制不畅。一流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高。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对创新驱动发展支撑引领作用不够。2. 培养目标达成度高校分类培养多种多样人才,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各类高校开始理性定位、注重特色发展,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格局。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各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