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

未来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
未来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

未来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趋势

与国内行业巨头相比,不到千人的中科创达很“袖珍”,更别说TCS、Infos

这样的国际巨头了。可这样一家公司,所到之处并无人敢小觑,原因在于:类似于中科创达这类以核心技术起家的公司涌现,使得中国服务外包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它们带给客户的价值也从成本节省向价值创造转变。

中科创达是安卓核心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提供完整的安卓方案和服务,帮助OEM客户快速推出高品质产品。因其在安卓系统底层技术、中间件和应用开发、集成和服务方面经验丰富,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产业链中具有独特优势,使得很多国外客户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将其作为合作的不二人选。

这是一个因其业务处于产业链高端而客户盈门的典型案例:600余人的公司,仅有3人为销售人员,基本上所有员工都有技术背景,而很多与其合作的CPU厂商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

北京服务外包协会理事长曲玲年告诉记者,中科创达这类以核心技术占领市场的企业涌现,以及发生在行业巨头之间此起彼伏的并购案的出现,无不说明了北京的服务外包行业正在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

以并购求强

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相继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并购密度之高、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

最为显著的如发生在2012年8月的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合并,使得中国首次出现了营收突破5亿美元、人员规模超过两万人的重量级服务外包供应商;同月,博彦科技与美国ACHIEVO CORPORATION公司签约,以现金出资5650万美元(约折合3.6亿元人民币)收购其持有的6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极大的加强了博彦科技在日本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力。

曲玲年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进入了向规模化、高附加值发展的关键节点,到了“内生增长”与“并购”两条腿走路,快速壮大的重要发展阶段。

文思和海辉强强联手,是典型的求大求强,和并购不仅可以解放10%的管理人员,降低成本,共用平台,而且还集合了两者的优势,提升其全球交付能力与经验,为下一步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通过并购加快其国家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消费者规模的扩大,外包的范围和视野已经慢慢扩大,外包业务的本质也逐渐

从单纯的商业合同交付迁移到了市场与技术合作伙伴。比如为了降低成本,美国

IT企业的硬软件产品在印度市场一半以上是由印度的外包企业渠道中销售出去的。

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很多国际发包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商的时候会更加看重那些具有国际市场交付能力与实施业绩的提供商。对他们而言,全球交付能力意味

着许多短期与长期的益处:一是要有为不同类型客户与市场服务的经验;二是实

施多种技术与商务流程项目的能力;三是供应商的实力与资质的最客观的体现;

四是如果企业自身已经迈入国际市场,则可以更直接地满足国际战略的新需求。

对国内企业来说,要获得更好的发展,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提升其全球交付能力与经验,是必经之路。

在服务全球化上,印度是我们的老师。印度IT-BPO企业的海外布局,几乎覆盖了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其海外运营中心的职能包含了市场渠道拓展和现地服务

交付中心,不仅抢占市场,也在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优质人力资源。2007年,印度

在全球48个国家建立了340个运营中心,2011年覆盖到在70个国家,共建立了560个运营中心,其人力资源来源于103个人国家。

记者还发现,很多并购案背后体现的是:企业渴望通过并购加强自身的能力,目标是使自己拥有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能力,即服务内容向高技术含量业务迅

速过渡。

客观说来,一个好的外包企业其实就是法宝企业内部一个高效低成本的专业业务部门。但是在现实中,整个业务流程,不管是审评、谈判、培训还是测试、交付、维护升级等无一不是需要花费时间、人力资源与管理资源的,随着外包流程

与企业管理的日益成熟,发包商希望外包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日益综合化和一体化,从而达到整体成本进一步下降。

在全球外包业中,能够做到各行业外包业务“集成电路板”尚属少数,更别提中国的企业了。目前,在传统的以开发、测试为主的外包服务之外,增加技术解

决方案等高技术含量业务和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比重已经成为业内其业的共识。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在本轮并购中,极为关注对业内高端服务能力整合,逐步

向上拓展服务能力,从软件开发向技术支持、咨询等上游外包领域延展,向供应

链上游发展成为共识。这种整合在创新能力、成本控制、提高人均收益和服务灵

活性等方面效益明显,并将成为未来市场新的增长点。

在形形色色的并购案中,记者还发现提升行业服务能力的并购占据相当的份额。2012年4月和6月,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完成了对南京江琛科技有限

公司和加拿大Abovenet国际公司的并购,提升了电力行业的服务能力和在商业智能(BI)及数据服务的行业能力;同样在4月,中软国际与华为合资组建中软国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主营电信软件研发、服务业务。

一家行业性服务外包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的竞争中,对企业来说,行业知识与解决方案的能力相对于技术能力与技术经验来说更加重要,也更具价值。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无论软件还是技术服务,在中国各行业内的知识与经验是大

多数国际IT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比如最早从事对日外包业务的东软公司,他们对其主要涉及的社保行业、通讯业、制造业、能源产业、教育产业、金融服务业等行业经验,全球企业都没有几

个能够与他们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相比。

再如方正国际在日本的外包业务已经有15年经验,主要面向媒体行业,客户

涵盖了日本五大全国性报纸,还有日本的出版业,此外四年前还曾为日本最大的

网络票务公司PIA做系统。

从方正对日外包业务的情况来看,其对日外包和其他的对日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多的是类似欧美外包的整体外包。公司的对日外包业务从高端入手,基于

方正集团核心技术开拓日本市场,不是像其他公司从日本的大公司接二手、三手单,而是在日本直接直接接第一手订单,并且在日本完成概要设计部分,到详细

设计时再发回国内完成。依据自身的核心技术,方正国际在日本市场取得了稳定

的市场份额。

可见,没有多年的项目经验与人才积累,任何外包企业是难于做到行业的独特优势与远见,更谈不上在这些行业中形成一站式服务的能力。对国内外包企业来说,只有注重修炼内功,认真打好中国经验这张牌,才会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机会,提升自身全球交付能力。

渐向高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服务外包企业不再依靠低成本、低价打市场,转而开始依靠核心技术开拓市场,走向高端发展道路,而他们带给客户的价值也从成本节省向价值创造转变。

随着一个个企业的壮大,整个服务外包产业也渐向高端。

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共签订服务外包出口合同5884份,协议金额39.8亿美元,同比增长94.8%。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4.5亿美元,同比增长59.3%,占全国离岸服务外包总额的10.3%。整体上看,2000年到2011年间,北京离岸外包规模扩大了50多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3.9%,已经形成了美、日、欧三大核心业务圈。

从业务结构来看,北京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正在逐步由低端服务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产业咨询、解决方案、软件与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业务比重不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北京的知识流程外包市场,特别是以生物医药研发为代表的高端KPO业务迅速兴起,北京kpo执行额为3.5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7.9%,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14.5%;北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执行额为1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在离岸业务执行总额中所占比重为73.4%;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执行额为2.9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占离岸服务业务执行总额的12.1%。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多年的市场培育,使得北京市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首选城市和本土外包企业成长的沃土。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雄厚的区域,形成了服务外包企业群体和服务外包产业的聚集。海淀区2011年以10.9亿美元的离岸外包收入高居各区县榜首,朝阳区位列第二,离岸外包执行金额为7.01亿美元。上述两个集聚区占北京市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的73%,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辐射效应初见成效。

曲玲年表示,北京服务外包产业开始走向高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大企业的龙头效应开始显现。2011年,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前十大服务外包企业总收入为11.76亿美元,占北京市服务外包总规模的48%,其中前三位的企业收入占北京市服务外包总规模的29.6%;北京有5家服务外包企业进入IAOP (国际外包专业协会)评选的全球服务外包100强行列,企业数量全国第一;2012年,在“中国服务外包领军及成长型企业、在华全球服务供应商”评选活动中,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名单中北京的企业占到了5家、百家成长型企

业名单中北京占到了20家、十大在华全球服务供应商名单总部位于北京的占到了5家这些榜单企业中位于北京的企业数量占到了绝大多数。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北京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在全国保持了领先地位。

二,中国服务外包领军及成长型企业、在华十大全球服务供应商榜单北京企业占

绝对多数

2012年6月19日,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联合GARTNER、IDC等国际知名研究

咨询机构共同举办的2012年榜单正式发布。

通过十大领军企业和十大在华供应商榜单可以看出,北京市占据了榜单的近半。而在百家成长型企业中,北京的企业数量也达到了20家。这表明北京的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在全国保持了领先地位。

第二,北京服务外包依靠核心技术开拓市场。在这一点上,有经验、有历史的公司和新公司采取了不同策略。前者如成立12年的奥博杰天,该公司以其高质量的软件工程和分布式敏捷开发技术见长,吸引了来自移动、企业网络、云计算和

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的软件客户。与传统的IT外包服务商不同,奥博杰天擅长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包括设计、开发、支持和专业服务)提供软件产品工程服务。该公司的合作伙伴模式强调了写作和建立长期客户关系的重要性。该公司85%的业务来自美国,10%的业务来自欧洲、等地,5%左右为国内业务。

多年如一日坚持对企业技术能力和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公司有了一只专业技术能力极强的国际水平的软件研发服务队伍,放心的服务使得客户多与公司成为

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即使面对金融危机,奥博杰天也不用

为业务发愁。

后者如上文所提的安卓核心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科创达,由于公司处于产业链高端,能够通过提供完整的安卓方案和服务,帮助OEM客户快速推出高品质产品,因此公司的常态时坐等客户上门。

第三,全球交付能力、国际化水平提高。近年来,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第一梯队十家领军企业相继在海内、外市场上市融资,并开始通过并购和自然成长,形成

离岸市场目的地国到岸交付能力。

当然,不同公司建设国际分支机构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但最基本的目的是与企业本身业务相联系。比如方正的离岸业务主要面对日本市场,因而主要在日本的

城市开设分支机构,而海辉软件的离岸业务中,55%来自欧美市场,30%来自日本市场,因而在美国、日本均设置了分支机构。

由上述可见,北京服务外包渐向高端,主要着力点有三点:

一是持续不断的兼并收购。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北京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并购更加集中在扩大规模及行业影响力、增强企业接包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的竞争力、争取在国际接包市场更大话语权等。并购方向有三:一是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加强核心能力。针对同服务领域企业的并购,加强企业在某一个细分领域的规模和能力;二是延伸产业链,针对核心服务上下游关联领域的并购,扩大服务范围,特别是向产业链高端迁移;三是提升在岸服务水平,进入全新的潜力服务领域,特别是收购后以国外团队管理在岸业务方向。

二是服务内容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目前北京服务外包企业承接的大部分离岸业务为编程、设计和单体测试等,属于比较低端环节。因此,下一步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应致力于提升业务自身的高端升级,如以技术解决方案、咨询业务等。印度外包大鳄Infosys在进入2000年以来的10年,其发展核心就是致力于提升价值链,他们清晰地将自己定位为咨询公司,希冀做最好的端到端的商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京部分公司可以为如金融、电信、制造业等行业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并且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这些企业必将进一步为企业提供商业智能、业务分析与优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真正走向高端。

北京上市服务外包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分布简表

IAOP全球服务企业100强中国企业排名名单(2009-2011)

(数据来源:根据IAOP数据得出)

(数据来源:根据IAOP数据得出)

增长潜力

作为起步最早的城市,北京市全国外包示范城市中发展得最好的城市,在外包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曲玲年认为北京未来应该致力于把自己建成全球服务外包交易中心。

一般来说,服务外包交易中心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要素:大量国际买方与卖方聚集;区域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大量高端国际化人才聚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北京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全球服务外包交易中心雏形。首先是发包方的大量聚集。世界五百强中有256家在北京投资,北京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最集中的城市,已经有350家外资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另外,北京作为首都聚集了大量国内大中型企业总部、银行金融机构总部。这些国有大型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外资研发机构构成了发包方的集群。其次是接包方的大量聚集。曾入选全国十大服务外包领军企业中,有6家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包括文思海辉、博彦、软通动力、中讯、中软等;2011年十大在华全球服务供应商中,地区总部位于北京的有5家,目前,北京还有近300家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第三是雄厚的服务外包产业基础。2011年,北京离岸外包收入达到了24.49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了59.29%。在21家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北京市产业规模位于前列,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第四是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

如此优势,使得北京服务外包未来增长潜力巨大。这种潜力首先体现新的增长极即将出现。2011年,北京的知识流程外包(KPO)市场,尤其是以生物医药研发为代表的高端KPO业务迅速兴起。北京KPO执行额为3.5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7.9%,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14.5%。

如果把整个外包行业比喻为一座金字塔,那么KPO就位于塔尖之上。这个行业,不管是技术门槛还是人员要求,都是相当苛刻的,甚至一个公司75%的成本都来自于人员。目前在国内展开KPO业务较好的多为印度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国际上,美德等国凭借知识产权制度的先发优势,也始终在国际上保持领先。但是,越来越多类似康龙化成这样的公司出现并开始壮大,意味着北京的kpo开始壮大。

这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未来社会研发投入比例的三分之一都可以作为这个市场的潜力空间。这使得KPO在未来几年将会成为服务外包行业有力的增长极。

其次是云计算的发展,云平台将催生出新的交付模式和商业模式。虽然发展迅速,但国内外包行业因核心竞争力的缺失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久矣。某专家甚至称,目前国内16000多家外包企业,大概只有0.1%的企业利润可以达到25%(北京行业平均利润10%),而印度有80家以上的企业利润可达30%-50%。

具有“破坏性”推动力量的云计算的突起将使中国外包企业迅速赶超成为可能,云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整体信息化,并彻底颠覆目前的商业模式及体系。

首先云时代将引领外包产业进入并购整合期,其次云外包同样将给服务外包产业带来新的服务模式。在全新的服务模式中,公司的利润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20%的优质客户而是许许多多原先可能忽视的客户或者在传统模式下不“值得”服务的客户,它们数量庞大足以使厂商获得丰厚的利润。

同时云服务也将促进企业发展,不仅能提供给企业更多的灵活性,使企业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利润,而当企业的业务增长到需要增加服务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对服务进行选择性增加,使企业的业务利用性最大化。其次,云计算能为企业提供成为增值服务提供商的新业务机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软件或是基础设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如果能够通过云来提供相应的数据、CAD等的在线服务,而且费用可以分期负担,这个业务空间是很大的,这就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盈利的机会。

第三是移动商务的爆炸式增长,将给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带来新的机遇。Iphone 和Ipad的上市普及引领了应用软件的新潮流,在个人应用异常活跃的今天,在这些载体上为企业级客户开发应用成为了行业里的新契机。北京很多服务外包企业正在与美国的客户谈这方面的合作,为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

尤其是以Ipad为载体的“移动销售终端”(MST)将会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银行信用卡中心为例,MST的兴起将会给信用卡中心带来革命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与传统模式相比,缩短新产品进入市场时间;强化对销售人员的管理;提升安全性,降低欺诈风险;极大地缩短了信用卡办卡时间,实现实时办卡开卡(交通银行已经有此类业务,以pad为终端,实现实时办卡开卡。

第四是对日离岸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会给服务外包企业带来新机遇。日本式中国最重要的发包国之一,2011年的大地震使得中国企业对日业务大大萎缩,同时也给灾备中心、数据中心等新兴外包业务带来了机会,为我国对日服务带来新的市场机遇。灾难后,处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日本很多企业开始在本土之外建立研发、数据中心等,北京成为很多企业的首选,可以说,日本数据中心服务离岸外包的需求为北京的服务外包企业带来了新的重要机遇

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228 《商场现代化》2009年2月(中旬刊)总第566期 一、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 外包是企业特定生产过程内部特定的工序或流程转移到外部完成,从而使企业内部工序流程协调转变为与外部企业之间市场交易协调的过程。若外包交易对象的经济属性为服务性的则称为服务外包。世界服务外包业发展先于中国服务外包业。当前世界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规模增长迅速,BPO增长快于ITO,服务外包业务持续拓展。参与服务外包的群体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服务外包继续以国际服务外包(离岸)为主,以在岸和近岸外包为辅。地区分布上,欧洲服务外包所占市场份额增长很快,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大发包市场。 2006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总额达118亿美元,其中IT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为75.6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产业规模达42.7亿美元。中国承接商所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占整体产业的12.2%,其他为国内服务外包的收入在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认为服务外包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政策调整,环境改善的前提下,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印度在过去的10多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培养积累人才,成功成为当今服务外包接包第一大国,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接包业务中占有最大份额。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在2006年推出了“千百十”工程,并且在逐步改善产业政策和投资环境,引导服务外包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同年我国服务外包业ITO产业规模为75.6亿美元,BPO产业规模达42.7亿美元。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占整体产业的12.2%,其他为国内服务外包的收入。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尚处于初级阶段,即外包业务以ITO为主,地域发展上以在岸外包业务为主。随着我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的推进和政策环境的调整,我国服务外包业必然向着更加合理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接包水平的提高将使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服务的大单越来越多,业务重点由日本向欧美转移。 2.在岸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增强,业务规模增长迅速 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商业环境、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大大提高,政府率先将事务性业务以整体采购的方式外包给本地有潜力但需要扶持的接包商,支持其发展壮大。同时鼓励企业把业务流程中非核心的部分分离出来,培育国内的外包市场,加快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进程。 根据Gartner2005年数据显示,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占63%,欧洲占26%。我国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出现结构性矛盾。2006年开始启动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 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并不断提升服务价值,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这些政策的有力实施,必然会带动我国服务外包接包能力的提升,从而获得来自欧美市场的更多订单,在欧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国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尚未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建立在不同地区、国家的要素相对成本差异的前提下。由于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动受到种种限制,因而不同国家、地区的资源组合或禀赋结构不同,而要素稀缺度的区别又决定了要对相对价格或成本的差异。以西方模式理解并承包项目将吸引大批跨国公司,印度在此领域有明显优势。印度目前的主要优势在于低成本、英语熟练和劳动力技能较高能方面。新加坡已被列为发展速度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服务外包中心,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外包枢纽,特别是更高端的3/4枢纽之一。跨国公司高端紧密服务运营,以及其他高技能的服务(如研发、设计服务)几乎都选择在新加坡进行。其比较优势是完备的基础设施、高效有力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高效畅通的物流。相比之下,我国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中尚未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 2.认识不足,产业政策及知识产权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政府和社会对服务外包业的认知较晚,导致了产业发展落后于世界水平。1991年开始,印度对承接软件和IT服务外包的企业实行20年内免除所得税,以及设备进口关税,而后在软件园和经济区政策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优惠税收政策。我国政府没有实施服务外包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一些现存政策调整滞后不利于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如有关电信管制政策对服务外包业务实行许可和审批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政策调整滞后等。我国知识产权方面还不够完善,跨国公司对其知识产权的担忧,也制约了我国外包服务的发展。 3.接包商服务水平不高,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较低 我国大部分服务外包接包商尚未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缺乏健全的研发和营销网络,技术人员与客户沟通能力较弱。软件企业发展不成熟,主要表现在软件企业规模小,高层次国际质量认证缺乏。中国软件企业多数是100人一下的中小企业,,最大的也只有3000多人,而印度10000人以上规模的软件公司有数百家。中国软件企业数量几乎是印度的两倍,但通过CMM高级认证的企业数量却比印度少很多。最后,我国服务外包业缺乏承接欧美市场的经验,这表明中国企业必须在探索中谋求发展。 三、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对策 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是服务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根据以上对于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与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国 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仲 丹 程 鑫 南京工业大学 [摘 要]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水平。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现状,提出解决合理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 服务外包业 发展趋势 对策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发展的六大趋势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1 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相向发展成为产业特征 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制造业的投入产出呈现服务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服务中间投入占制造企业中间投入成本达到70%左右,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近70%来自于第二产业,其中研发、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行业的中间需求较高。2010年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普遍在60%~70%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43%左右。 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在工业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加工环节占比越来

越低,而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许多跨国公司制造商的主营业务、业务增值、管理模式、赢利来源均以服务为主,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企业。 服务业制造化倾向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服务业加强向制造业的渗透。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反映出金融、物流、研发等服务部门,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为制造业服务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是服务企业产业链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在价值链上处于主导地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企业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由于一些服务企业在价值链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业务,比如,研发企业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设计机构拥有自主创新设计、物流公司拥有自己的网络等,这些企业为了寻求全产业价值链的增值,利用自身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建立起自己的制造工厂。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分析及思考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分 析及思考 姓名范欣鹏 班级B110412 学号B11041219

一、当前国内外服务外包(BPO)产 业发展情况 案例内容 2004年末,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应对烟草市场猖獗的造假现象,决定利用东软呼叫中心平台及其他一些高科技解决方案,主动出击,打击不法香烟的造假贩假市场。 根据合同协议,东软针对红塔集团提出的具体防伪打假的需求,整合先进技术手段及呼叫中心配套设施等自身资源,提供集IVR技术(互动式语音应答)、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大型数据库技术等一体的防伪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全自动的7×24小时交互式电话语音服务。消费者直接拨叫查询热线,就可以根据语音导航进行操作,系统将自动结合数据进行直接比对校验,同时,防伪系统还为消费者提供了假烟举报方法。 通过合作,红塔利用先进的IT和客户服务技术实现了对自身品牌和消费者利益的双重保护,有力地的打击了造假者地嚣张气焰,维护了烟草市场的稳定。 分析总结 客户服务职能外包的内容主要包括客户分析、客户关怀、订单履行及管理和客户技术支持。中国的客户服务职能外包最早由IT 硬件厂商带动,将客户中心以及现场支持服务进行外包,相对其他职能领域起步较早。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客户服务职能外包产业规模达到 4.5亿美元,其中近5%为提供离岸外包收入。未来四年,客户服务外包市场仍将保持快速的发展,至2010年,预计该市场将增长到12.2亿美元。 客户服务职能外包需求的来源主要来自电信、离散制造(家电、IT等设备厂商)以及金融行业。服务已经成为现今企业不可或缺的业务职能,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专业资源;而客服中心在绝大多数企业作为成本中心,企业通常用成本、运作效率以及客户满意度作为客服中心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因为越来越多的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 学生:彭倩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指导老师:邵柏春商学院金融与国际贸易系 一、服务贸易概述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它包括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术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业流程外包)、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识流程外包)。 服务外包已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展方向。全球制造业总体上可认为是从发达国家向次发达国家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经历了“欧洲—美国一日、韩一台湾、东南亚一中国大陆”的演化格局,而全球服务外包目前正从爱尔兰等发达国家向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按照服务外包的供需分布,其可分为外包需求地、优先供应地、第二供应地和供应争取地四类,其分类基本上与经济发展状况一致,如中国属于第二供应地。印度和爱尔兰的发展质量较高,如印度除在IT咨询和知识流程外包上需要有待改善,爱尔兰的知识流程外包处于正在发展阶段,其他方面都达到了公认的完善阶段。而

中国除品质保证/测试、菲律宾除业务流程外包(语音)和业务流程外包(非语音)、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除应用管理和支持与业务流程外包(非语音)、俄罗斯的品质保证/测试,波兰除应用管理和支持与业务流程外包(语音)外,其余指标均处于正在发展或不成熟阶段。就中国而言,在IT咨询、套装软件设施和知识流程上处于不成熟或未发展阶段,而应用管理和支持、业务流程外包(语音)和业务流程外包(非语音)则处于正在发展阶段,显示出与印度和新西兰等承接服务外包先进国家的差距明显。 二、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周游,徐丹(2010)认为政府的支持、制造业的强大依托、完善的基础设施(尤其电信通讯、能源,交通方面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良而且成本低廉)以及高素质、低成本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提供为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掌握核心技术、熟练外语的国际型软件开发人才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的缺乏、社会各界对服务外包的内涵、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等的认知程度的不足以及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纠纷处理机制不规范和监控制度不健全又构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仲丹,程鑫(2009)分析虽然我国的服务外包业结构不断升级、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但我国的服务外包业仍然存在着不具有比较优势、对服务外包的认识不足、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制度尚不完善以及接包商服务水平不高、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较低等方面的劣势,这将极不利于我国外包服务业的发展。

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1)

小论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和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主要存在以下差距: 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导致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中国2004年却不到35%,不足美国的一半,接近于一般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上,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其他产业发展的需要很不适应。 2.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 一是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进口第七位。我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二是我国服务贸易呈现逆差,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812亿美元,进口853亿美元,逆差41亿美元;三是中国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

不合理,新兴行业少,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严重阻碍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的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 3.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但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 如下图所示:1996-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上升,进口额和出口额也不断增加,但是始终表现为贸易逆差。由此证明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4.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服务业管理和协调主要由外经贸部负责,因而存在诸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差别,容易出现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 5.服务贸易交易方式落后 现代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商业贸易形式和市场结构,影响着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加速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1,000多个,其中B to C④677家、B to B 370家,ISP⑤620家,去年B to C交易额为3.9亿元人民币,B2B交易额为67.7亿元人民币。存在有各种不同B to B、B to C、C to C等商业模式,有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解决方案,但整体来说呈现自发性、局部性、重复性、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整体规划性和统一的规范,有很多网站的商业模式是单纯模仿国外企业,

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际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第三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第三阶段,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教育事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快速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传统的服务业的平均水平。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这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这是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美国等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 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撰文指出,制造业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遇到能源原材料以及环境资源供给的限制。而制造业发展所遇到的能源原材料瓶颈可能被包含金融、物流在内的服务业所打破。现代服务业主导制造业已经和正在成为现代经济的趋势。许多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依托国际服务业基地,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议、评估、咨询、工程设计、广告等中介机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未来5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19-2023年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国家扶持现代服务业 2018年12月,国家科技部发布《“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征求意见稿)》。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2019年,在上述5个方向,按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拟设置研究方向20个,安排不少于20个项目。 (二)现代服务业将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这一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首先,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其次,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信息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 (三)以培育新兴服务业为产业取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从原来主要依靠工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服务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兴服务业发展是服务创新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新兴服务业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特征,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作用,是服务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各地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助力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抓手。多个地方纷纷出台了加快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四)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服务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与重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日益明显。推进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做好承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渐次轮动发展。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融合发展。政府应当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夯实产业融合的要素支撑,完善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提升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鼓励“互联网+”“物流+”“休闲+”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制造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

.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外包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推动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对于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人才体系和产业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然面临着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信息产业的定位是产品制造为主。即将到来“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信息产业由产品制造业向信息服务业升级,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服务外包产业也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一、服务外包的基本概念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按照接包方与发包方所处的地域,可以将服务外包分为离岸外包和在岸外包。按照业务的类别,可以将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与业务流程外包(BPO)。 服务外包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依附于其他产业,并受其他产业的成熟度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因此,服务外包产业涵非常广泛,没有清晰的产业边界,其业务种类也随着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分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服务外包产业,服务是根本,外包是形式。由于服务区别于有形产品的生产,客户的需求在不断更新和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服务外包要求人们运用跨学科、复合学科的知识,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来实施服务,并且要持续跟踪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以贴近客户的需求。 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日前发布的《2009外包产业发展报告》中. ,同比增长约24.5%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收入达到年前三季度,1463.6亿人民币,指出,2009 2000亿。预计全年收入将接近所,BPO从产业构成来看,ITO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前三季度占总体市场规模的57.2% 28.7%,呈加速发展态势。。但从发展趋势来看,BPO的增长速度达到占比重为42.8%亿元,约占产业总体市场规模的从发包地区来看,在岸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252.7,市场潜力巨大;离岸服务外包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同比增长25.7%89.9% 。210.9亿元,同比增长18%有所放缓,市场规模约为)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三大集群,东西映射,以及特色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逐渐形成了的良好格局。发展”三大经济圈,形成了服务外包产”“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围绕业三大集群。每个集群各城市,整合资源、协作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整体发展,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正逐步体现。中西部地区,例如成渝经济区、、等地,结合自身产业特点,与东部三大集群发挥各自,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至今,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经使现代服务业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现代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的内容,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全球服务业逐渐取得经济主导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自此拉开了国际现代服务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序幕。在此期间的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全球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使得各国的服务业产值在其国家的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如今多数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 从时间上来看,服务业比重的增加20世纪90年代要快于80年代,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情况更加明显。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在1980-1989年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而1989-1998年却上升了7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前一阶段的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后一阶段的比重却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从国家来看,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这些发达国家,其服务业产出比重近年来已经上升到接近或达到70%,这些原来以制造业闻名的国家,现在却是以服务业为经济的绝对主体和动力源泉。相比于这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比重相对要小得多,但也都超过了50%以上,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全球服务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口。 全球服务业就业比重和产出比重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稳步上升。例如,以20世纪90年代各国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平均值和1980年比重相比,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增加了3—4个百分点,高收入国家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且在1980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平均水平不过40%时,高收入国家的比重已经是50%了。而在2000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达到了60%至78%,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为45%至62%,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至45%。 ——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正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论文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论文精选 一、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服务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服务业全球化目前正 处在蓬勃兴起阶段,它不仅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 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并对各国在世界产业 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 既面临通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 的竞争和挑战。 1我国面临着通过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进一步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加 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机遇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 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 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 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 济的重大影响将日益显现。这既给我国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和输出服务业FDI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在承接服务业外 包方面,发展中国家已占据主导,特别是印度,凭借其人力资源、语言,金融 体制、政府支持和熟悉国际市场等优势,承接外包独占鳌头。 我国也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优势主要有, 一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 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服务业吸收外资有很大潜力; 二是拥有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包括部分中高端科技管理人才,三是 我国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四是我国坚持 对外开放的政策,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有着良好的开放环境和意识,在制度创新 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具备在服务业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的基础等。因此,一些国际机构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服务转移和外包有潜力 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 2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服务外包仍处于产业发 展的初创期,在很多国家,服务外包为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 的贡献,特别是印度的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2007年2月,印度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CS)宣布与三家中国公司合资成立国内首家大型外包技术公司。作为印度的四大rr服务商之一,TCS中国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杭州这 三个中国新兴外包产业聚集的城市都设立了中心,并将其战略定位在“要做中 国最大的外包公司”。近年来,TCS在中国相继拿下了多个重大服务外包项目。种种迹象表明,以TCS为代表的“印度象”正在开始分食中国市场。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用友公司服务与流通行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刘海河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比重会相对逐渐下,第三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的比重相对上升。托夫勒也认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以后,进入一个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信息社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服务业的现状: 根据最新的统计,在2008年中国服务业的产值超过了12万亿元,中国的服务业的增值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个和世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国内的服务业相对还比较落后,一个体现在绝对的规模上;另一方面体现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国内的服务业最近几年来占GDP 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左右;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在70%以上。即使是世界平均水平也是在60%。 也就是说,国内的服务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国家关于在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希望服务业的增加值能够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而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信息服务、房地产等等。 服务行业特征,服务业我们总结以后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无形性。服务业的产品是以信息,或者是服务的方式提供的,不像制造业是有形产品,所以服务业的产品的交费和衡量标准也比较混乱,而且不同的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会不同。(不可存储、不可运输,交付与衡量标准比较复杂,包含更多主观因素,由于无形性,进而会产生波动性和异质性,不同客户对服务的感知程度不一及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也会带来服务质量的波动)。 第二,即时性,就是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所以需要离消费者最近,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像便利店、餐饮等)。 第三,劳动密集。不像制造业对能源、设备、材料等的依存度较低,主要是以人为手段去实施业务管理,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理就非常重要。 服务业在转型中的升级与管控重点: 第一,模式创新。关于对新模式的支持,服务业业务模式创新非常快,比如华旗资讯为例,现在在大力发展门店,这里面有很多新的,可能是直营、联营,或者是加盟店等等各种模式。比如如家、分众传媒、阿里巴巴、盛大,这些都是依靠业务模式的创新取得了公司快速的发展。所以新业务模式的管控能力、在新的业务模式下,企业自己的管控能力就显得比较重要。模式创新中的第二点是体制改革,像过去的事业单位,现在已经逐渐往企业转型,在转型中对事业和企业并存的单位,他们的管理。比如广电、教育、体育、公用事业。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外包,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IBM、GE、物流外包,这些过去都是传统的制造业,现在他们逐渐把一些制造部门逐步剥离,大力发展服务部门,截至到现在为止比如以GE为例,他们的服务部门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制造部门的收入,占比达到了50%以上。模式创新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国家也提出了希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于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 第二,业务协同。现在的供应链越来越长,为了给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我们本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企业内部前台业务的前端和后台管理的协同,以及内部资源的协同。通过这些协同,能够更加及时的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成本管控。这个刚才也提到,在服务业是一个人员劳动密集行业,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的相对占得比较低,人员成本相对占的比较高。所以对人员成本的管控使一个重点。因为服务产品不像制造产品,以合格产品的交付为计量的依据,服务产品的焦距更多的是依据合同,合同里面设定若干标准,所以它的收入和成本计量点和计量过程比较复杂。还有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易计量,相对绩效考核也就比较困难。这是服务业转型过程中管控的一个重点。 国内服务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英美国家80%的IT应用者来自服务业,国内服务与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每年以将近20%的速度在递增。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

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在经济全球化加深和国际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国际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服务外包离岸化趋势给我国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承接服务业离岸业务,充分发挥我国在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上的巨大潜力和独特优势,以承接服务外包为契机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中国而言,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有助于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扩大知识型服务产品出口,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促进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等诸多利好。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经历了大量对外转移制造业后,现在又开始将其非核心的服务职能向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以服务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这一新的服务国际分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对整个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服务外包具有知识密集度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征,是工业化中后期拉动国民经济成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主要动力,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国政府和企业对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的合理把握,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缓解就业压力,以及中国现代化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实现。当今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格局己经初步形成,在接包方市场形成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中国要成为经济大国、贸易强国,必须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本文通过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的研究,分析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做出预测。 关键字:服务外包,离岸服务外包,发展与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随着商务部在2006年发布的“千百十”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在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过去六年里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不可忽视的产业力量,产业自身也具备了新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追溯中国服务外包的历史,可能要回顾到1985年中国科学院向日本派遣软件研修生和1988年IBM公司向中国转移系统软件的汉化工作。但服务外包产业开始形成规模,被政府和社会广泛认知并进入高速成长期,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 2003年,随着印度开始出现人力资源供给瓶颈,欧洲和北美外包服务的买家逐步意识到。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服务外包的交付能力可否持续,取决于其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大量和稳定供给能力。而能够超越印度,稳定提供更强大人力资源支持的国家只有中国。2003年之后,离岸服务开始快速向中国转移。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如:中软国际、中讯集团、文思创新、博彦科技、软通动力、药明康德、东南融通、浙大网新等一批服务企业迅速成长。这些在2003年还仅有三、五百人的小企业,到2010年已发展至5000到10000人规模,并陆续在纽交所、纳斯达克、香港和国内上市。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多部委,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政府配套政策的出台和大力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 1.业务规模总量迅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加速拓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下,我国承接离岸服务逆势上扬,业务类型和国别呈现多元化趋势,美国、日本、欧盟和香港成为我国产业的主要市场区域,从全球离岸业务承接量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外包目的地国家。 2.人才队伍建设初现成效 “十一五”时期,服务外包企业、园区、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高等院校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人才培训工作,目前受训人数已达86.9万人,多层次、多渠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基本形成。依靠国内培养和海外引进,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素质快速提升,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人力资源结构得到逐步提升。 3.企业竞争能力稳步提高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积累行业经验,提升承接、交付和流程管理能力。截至2010年底,服务外包企业共获得六类国际资质认证达2810个(包括CMMI、CMM、PCMM、ISO2001、SAS70、ISO27001),并涌现出一批员工数超万人、营业额超亿美元的领军企业。 4.服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逐步由低端服务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产业咨询、解决方案能力、软件与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研发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业务比重不断上升。2010年,工程研发服务外包(KPO)的合同执行金额达20.2亿美元,同比增长254.2%。 5.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未来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

未来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趋势 与国内行业巨头相比,不到千人的中科创达很“袖珍”,更别说TCS、Infos 这样的国际巨头了。可这样一家公司,所到之处并无人敢小觑,原因在于:类似于中科创达这类以核心技术起家的公司涌现,使得中国服务外包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它们带给客户的价值也从成本节省向价值创造转变。 中科创达是安卓核心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提供完整的安卓方案和服务,帮助OEM客户快速推出高品质产品。因其在安卓系统底层技术、中间件和应用开发、集成和服务方面经验丰富,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产业链中具有独特优势,使得很多国外客户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将其作为合作的不二人选。 这是一个因其业务处于产业链高端而客户盈门的典型案例:600余人的公司,仅有3人为销售人员,基本上所有员工都有技术背景,而很多与其合作的CPU厂商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 北京服务外包协会理事长曲玲年告诉记者,中科创达这类以核心技术占领市场的企业涌现,以及发生在行业巨头之间此起彼伏的并购案的出现,无不说明了北京的服务外包行业正在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 以并购求强 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相继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并购密度之高、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 最为显著的如发生在2012年8月的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合并,使得中国首次出现了营收突破5亿美元、人员规模超过两万人的重量级服务外包供应商;同月,博彦科技与美国ACHIEVO CORPORATION公司签约,以现金出资5650万美元(约折合3.6亿元人民币)收购其持有的6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极大的加强了博彦科技在日本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力。 曲玲年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进入了向规模化、高附加值发展的关键节点,到了“内生增长”与“并购”两条腿走路,快速壮大的重要发展阶段。

最新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分析

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分析 摘要: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之后,正在迈向服务经济时代,国民财富的创造从主要依赖第一、二产业转向依赖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中国传统服务业的不足和现代服务业特点,对未来现代服务业发展转型的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 当前,中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GDP 的41%,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也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中国商品流通、餐饮、修理、零售行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40%左右。传统服务业以生活性消费服务为主,是直接性的、针对人的、面对面的消费服务。传统服务业具有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具有二者同时进行、难以物化储存而必须由服务人员直接提供以及就业容量大等特点。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国有13亿多人口,且处于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对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巨大的潜在服务市场。按照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要将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这有利于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增长、高赢利和强辐射等特点,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深刻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

规律和趋势。当前,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转型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一、转型趋势之一:服务业的生态化 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本身属于无烟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亲近自然、环境友好的特点。但是,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以及人们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服务业的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政府在服务业发展方面不断出台绿色规制的政策措施,消费者也更加强调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化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转向。现代服务业的生态化转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过程的清洁化、生态化,二是生态型服务业的创业发展。由于环境规制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服务企业逐渐把实现服务过程的清洁化和生态化作为服务改进的重要目标,开展绿色营销,不断创建清洁化、生态化服务的新途径,进行绿色服务,注重资源能源的节约,强调清洁生产,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强调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面转变。适应消费者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服务业不断发展创生出诸如氧吧、生态旅游等生态型服务业态,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亲近自然的服务产品。 二、转型趋势之二:服务业的知识化 20世纪60年代,鲍莫尔作为服务业发展悲观论的代表曾经提出一个论断,即服务业在本质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比制造业更加难以实现。人们把这一论断称为鲍莫尔病。但实际上,在产业演进过程中, 鲍莫尔病并没有出现。究其原因在于,鲍莫尔忽视了服务业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可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