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第八章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8.1 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

8.2 塑料

8.3 合成纤维

8.4 粘合剂

8.5 涂料

8.6 离子交换树脂

难点:无

8.0 前言

?树脂定义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 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

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分类

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树脂的主要用途:

当前在聚合物生产中以合成树脂产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以合成树脂为原料生产的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等已广泛应用

于工农业各领域和人民生活中。

8.1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

8.1.1 根据合成反应进行分类

(1) 加成聚合合成树脂

包括经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

丙烯、聚氯乙烯等。

(2) 逐步聚合合成树脂

包括经缩合聚合反应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等。

8.1.2 根据受热后的变化行为进行分类

(1) 热塑性合成树脂

例如聚乙烯、聚酯、聚酰胺等。

(2) 热固性合成树脂

例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8.1.3 按聚合物主链结构和聚合物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1.碳链合成树脂

①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等。

②聚乙烯基化合物、聚醋酸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等。

③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a.酸类聚合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等。

b.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

酯、丁酯等。

c.腈及酰胺衍生物: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等。

④聚卤代烃

a.聚氯代烃: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

b.聚氟代烃: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⑤聚烯丙基化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氰脲酸三烯丙酯等。

2.碳-氧链合成材脂

①聚缩醛、聚甲醛。

②聚醚: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环氧树脂、氯代聚醚、聚苯醚等。

③酚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

④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不饱和聚酯、

芳香族聚酯、醇酸树脂等。

3. 碳-硫链合成树脂

①聚琉化合物:聚苯硫醚。

②聚砜、聚芳砜。

4.碳-氮链合成树脂

①聚亚胺

②氨基树脂

③聚酰胺: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010,聚芳酰胺等。

④聚酰亚胺

8.2 塑料

?概述

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以及增塑剂等组分得到的合成材料。

性能评价:

机械性能——强度、坚韧性、刚性、抗蠕变性和抗疲劳性能、耐磨性、硬度、摩擦系数等。

热性能——主要是长时间连续使用条件下的最低和最高温度限,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

电性能——主要是介电性或绝缘性能。

其他——耐化学腐蚀与老化行为以及对透明性、透气性、燃烧性等。

8.2.1 塑料的性能

□塑料的基本性能

?密度

塑料的实体相对密度约在0.83-2.2范围,多数介于1-1.5之间。塑料的密度与其中填料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相对密度小于1者为聚烯烃类塑料(无填料)。密度最轻者为聚4-甲基1-丁烯(相对密度0.83),最高者为聚四氟乙烯。

?吸水性

塑料是有机材料,所以其吸水性高于金属、陶瓷、玻璃、无机材料等。但低于木材,其测试方法一般是将一定大小的试样置于水中浸24h后,测定其重量增

加的百分数。塑料的吸尔性一般为0.01%-3%,亲水性较大的品种,例如醋酸纤维素则高达7%左有。吸水性高低与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和填料种类有关。

□机械性能

塑料品种不同,其机械性能差别可能甚大,例如有些品种是刚性材料,如聚苯乙烯、酚醛塑料等,有些品种则是柔性材料,如低密度聚乙烯,软聚氯乙烯等。□热性能

?塑料的热性能主要从它的耐热性、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比热、耐寒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塑料的耐热性,用在一定负荷下受热,形状变化达规定范围时的温度来表示。

?国际上通用的有马丁耐热温度,维卡耐热温度、以及热扭变温度等三种测定塑料形状稳定温度的方法。

□电性能

一般的塑料是不良导体,因此其重要用途之一是用作绝缘材料。

塑料与其他绝缘材料如玻璃、陶瓷相比较,除具有某些优良的工艺性能,例如质轻、柔软、脆性低、易加工,可以制成电缆包被层和薄膜,为玻璃、陶瓷所不及外。在电性能方面,由于塑料的介质常数较低、介质损耗较小,因此作为绝缘材料时减少了电能损耗。有些品种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在高频条件下,介质损耗仍甚低,因此适合用作高频或超高频绝缘材料。对于近代高频技术,雷达和电视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8.2.2 塑料分类、缩写代号与命名

□塑料的分类

根据分类角度的不同而有多种分类方法:

①根据受热后行为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②根据化学组成分类,例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不饱和聚

酪塑料等。

③根据塑料制品形成分为模塑塑料、增强塑料、泡沫塑料、薄膜、人造革等。□树脂与塑料缩写代号

由于合成树脂与塑料名称较复杂,我国参照国际标准(ISO))编制了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标准(GB l844-80),举例如下: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ymer);

EP——环氧树脂(epoxide resin);

EPC—乙烯-丙烯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H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IPS——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high impact polystyrene);

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8.3合成纤维

?纤维是人们衣着材料和工业用材料之一,分为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蚕丝、麻等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化学纤维又分为两类,一类非纤维状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化学加工得到的人造纤维;另一类是由单体合成的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由于性能方面不及合成纤维优良所以从世界范围以及我国生产情况看来产量增长缓慢,甚至世界范围内有所下降。

?生产合成纤维的高聚物条件

能够用来生产合成纤维的高聚物在宏观结构上应当是具有适当结晶度,经拉伸取向后成为不可逆状态的聚合物,并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①聚合物主链是线型结构,具有高分子量。

②聚合物分子结构具有线型对称性,这样可以使分子与分子间结合紧密。

③聚合物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存在相当强的作用力,如离子键、色散力、范德华力等。

?合成纤维的特点

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较,具有强度高、密度低、弹性高、吸水性低、保暖性好、耐磨性好、耐酸碱、不会虫蛀等特点。

8.3.1 合成纤维的性能

1. 细度

细度是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一般用支数和纤度来表示。

(1)支数表示纤维和纱线粗细程度的一种参数。以单位重量的纤维或纱线在公

定回潮率时的长度表示。

公制支数:以1g重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米)表示。例如:1g纤维长50m,

则为50支。纤维或纱线越细支数越高。

(2)纤度纤维粗细程度的一种量度。以一定长度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来表示。常用的纤度单位有“特”(tex),全称“特克斯”,是中国选定的纤维和纱线纤度的法定单位。1 tex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时1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重1g。

2.长度

经纺丝得到的合成纤维是连续状长丝。可直接用来针织或纺织,但多数情况需切断,根据长度与用途分为:棉型短纤维-以粘胶纤维为主,纤度为10.8-13.5 tex,长度为33-38mm,同棉纤维相仿。毛型短纤维-纤度为27-45 tex,长度为64-14mm,同羊毛相仿。中长纤维-纤度为18-27tex,长度为51-76 mm,主要用于混纺。

3.卷曲度

合成纤维表面较光滑,因此合成纤维之间的抱和力很弱,因此在纤维成形时加以卷曲,以便进一步进行纺织加工。1cm长度纤维上所具有的卷曲数叫做卷曲度,卷曲度在12-14之间较为适宜。

4. 吸湿性

棉纤维的吸湿性约在7%左右,合成纤维中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俗称维尼纶或“维纶”纤维的吸湿性与棉纤维相近,其他合成纤维的吸湿都较差,所以作为衣着用时不吸汗,有闷热感。干燥条件下,磨擦易积累静电荷。

5.断裂强度

纤维的断裂强度用CN/公特(1/10 tex)。合成纤维的断裂强度多高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

8.3.2 中国工业生产的民用合成纤维品种

按产量由大到小为序分别为: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腈纶纤维(聚丙烯腈PAN)、维纶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酰胺-66纤维、聚丙纶纤维(PP)、锦纶纤维(聚酰胺-6)。近来还发展了氨纶纤维(聚氨酯纤维)。

8.4 粘合剂

通过表而粘结力和内聚力把各种材料粘合在一起。并且在结合处有足够强度

的物质叫粘合剂,又称胶粘剂,它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粘合剂由基本原料和辅助物料所组成。粘合剂决定粘结力和内聚力大小,通常是高分子合成树脂或具有反应活性的低分子量合成材脂;无机聚合物如水玻璃仅用于有限的范围。

用粘合剂联接各种材料的优点:

①使用方便、迅速而且经济;

②粘合剂联结的材料受力时应力均匀分布,不像铆接或螺钉联结那样会产生应

力集中现象;

③可粘结很薄、很轻的材料;

④不同的材料例如塑料与金属可通过粘合剂进行联结;

⑤粘合剂可以粘接各种凹凸形状的材料;

⑥粘合剂还有阻尼作用;

⑦粘合剂具有绝缘作用,粘接不同电位的金属材料时可以阻止电位腐蚀作用;

⑧粘接操作可在室温下进行,即使需加热时温度较低不会影响材料原有性能;

⑨某些新型材料如蜂窝夹层材料只可用粘接方法制造,为宇航、航空、汽车制

造等行业提供了新材料。

8.4.1粘合剂分类

粘合剂种类繁多,分类角度不同而有多种分类方法。

①按粘合剂中主要组分结合剂的种类分为无机粘合剂和有机粘合剂;

②按粘接强度特性分为:结构型粘合剂,用于结构部件的粘结如飞机、金属材

料等要求高强度;非结构型粘合剂,用于粘接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非结构部件;

次结构粘合剂,用于粘接强度介于结构型粘合剂与非结构型之间。

③按外观形态分为溶液型、乳液型、膏糊型、粉末型、薄膜型(胶带型)等。

④按用途分为通用胶与特种胶、如高温胶、厌氧胶、热熔胶、光敏胶、导电胶

等。

⑤按固化机理分类则可较系统的了解粘合剂的固化过程,粘合剂的固化过程不

仅指发生化学变化的聚合过程,固化交联过程,而且包括由溶液、分散液、乳液经过溶剂和分散介质挥发以及熔融物冷凝转变为固体的物理变化过程。

8.4.2粘合剂主要品种与用途

□不发生化学变化而固化的粘合剂

1. 无可挥发溶剂的粘合剂

这一类粘合剂在粘结过程中或粘结前需进行加热方可产生粘接作用。主要的有2种。

热溶胶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聚酯等粘合剂。

增塑糊粘合剂由糊用PVC树脂粉分散于增塑剂中,同时加有低分子量具有热活性反应化合物作为粘结促进剂,以环氧化合物、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或酚醛树脂等以及PVC树脂的热稳定剂等组成。此粘合剂的固化温度为120-250℃。

2. 溶剂须在粘结前脱除的溶液型粘合剂

这一类粘合剂包括热封胶、高频热封胶、接触胶以及压敏胶等。

热封胶高聚物溶液或乳液涂布于被粘结材料表面,溶剂或水脱除后形成可热封胶层,无粘性,但受热后发挥粘接作用。许多聚合物都可以制成热封胶、重要的有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酯、聚酰胺等。

3.粘结时使溶剂挥发除去的溶液型粘合剂

它区分为高聚物和树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溶液型粘合剂和以水为溶剂的溶液型粘合剂两体系。

有机溶剂的溶液型粘合剂是应用较广泛的粘合剂。使用此种粘合剂时,溶剂事先不脱除,而在两材料粘结后溶剂逐渐扩散入被粘结的材料内而逐渐消失。这种粘合剂主要用于塑料的粘结。

以水为溶剂或胶化剂的粘合剂所用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是天然高分子或其产物如淀粉、糊精、骨胶、牛皮胶、羧甲基纤维素等。所用合成高聚物主要是聚乙烯醇。它们主要用纸张、木材、硅酸盐等材料的粘结。

4.聚合物水乳液型粘合剂

聚合物水乳液型粘合剂、合成材脂乳液、橡胶胶乳液、合成橡胶胶乳(1atex)粘合剂是目前产量最大的粘合剂品种。其含固量一般为40%-60%,通过水分挥发,聚合物微粒和乳化剂形成薄膜而产生粘结作用。

乳液中加入增塑剂、溶剂和树脂可以改进乳液型粘合剂的粘结力还可降低成膜温度增加乳液的粘性,加入聚乙烯醇、纤维素醚和其他水溶胶可以延长粘合剂使用时有效周期。

橡胶胶乳中时常加入合成树脂乳液以改进其性能,或加入某些树脂或溶剂。□借化学反应而固化的粘合剂

此类粘合剂也可叫反应型粘合剂,主要成分是具有聚合活性的低分子量单体或低聚物固化时转变为线型高聚物而多数是转变为体型高聚物而产生粘结作用。

8.4.3 粘结机理

有关粘合剂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多种理论,包括简单的机械结合机理、静电作用机理、吸附机理、扩散机理以及其他机理。

1.机械结合机理

任何材料的表面看来十分光滑平整,但经放大观察后表面仍然是粗糙的。有些材料如纸张、木材、泡沫材料等则是多孔性材料。各种材料在粘结时,由于粘合剂湿润衬料表面而渗透入孔隙或凹凸槽中,固化后粘合剂的高分子材料锚着于孔隙和沟槽中,因而起了粘结作用。

2.静电作用机理

此理论认为粘台剂涂布于被粘结材料表面后产生了电荷转移,因而在粘合剂与被粘物界面上产生了双电子层,由于静电作用两者之间产生吸引力。实际上,确有电荷转移现象发生,但吸引力到底有多大是值得讨沦的。

3.吸附机理

?吸附理论认为粘结力是由于界面上分子间次价力,即范德华力和氢键力作用的结果。范德华力包括偶极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当粘合剂分子与被粘物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分子水平时,才能表现出范德华力。因此要求粘合剂湿润被粘物体的表面。

4. 扩散机理

?粘合剂的扩散机理主要适用于高聚物材料的粘结。

?此机理认为粘接作用是由于被粘结的基材与粘合剂相互渗透扩散的结果。此机理建立于高聚物的基本性能:聚合物链段具有布朗运动,粘合剂和被粘结物质

之间具有相溶性。当所用粘合剂为溶液型粘合剂,而被粘结的塑料可溶于所用溶剂时,则被粘结的分子可能扩散入粘合剂层。

8.5 涂料

涂料

(以前叫做油漆)涂料是指具有流动状态或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把它涂布在物体表面上经干燥、固化或熔融固化形成一层薄膜、均匀地覆盖并良好地附着于物质表面上,不论其中是否含有颜料、通称为涂料。

涂料固化与粘合剂的固化相似,包括化学反应固化与物理的溶剂挥发、熔融体凝固的固化过程。涂料行业中统称为“干燥”。

8.5.1涂料的组成及其作用

□涂料的组成

涂料虽有很多的种类,但其基本组成由以下四种物质构成: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

成膜物质是形成涂膜的物质,它是具有聚合活性的天然油脂加工物;具有反应活性的合成树脂或线型高聚物。要求在涂料贮存期间相当稳定,不发生明显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成膜以后,于规定条件下,要求迅速形成干燥的漆膜层。

颜料可使漆膜呈现颜色并具有遮盖力,增强机械性能,漆膜的耐久性以及某些持殊性能.例如防腐蚀、防污染等。

溶剂使成膜物质均匀溶解,干燥后形成具有光泽的漆膜。正确选择溶剂可提高漆膜的物理件质,如光泽和致密性等。

助剂包括增塑剂、催干剂、乳化剂、分散剂、固化剂等,用量甚少,但对涂料的储存稳定性,干燥固化速度以及对形成漆膜的物理性质如柔韧性等产生影响。

□涂料各组分的作用

1.成膜物质

根据来源可分为来自植物的漆料、油料及天然树脂和化学合成的合成树脂两大类。

(1)漆料、油料和天然树脂

漆料特别是产自漆树的生漆,是我国持产。生漆的主要成分是漆酚,含量40%-70%为邻苯二酚的几种带有不饱和支链的衍生物的混合物。涂刷于物体表面,在空气中能自己干燥结成黑色硬膜。

油料主要是植物油,仍是我国涂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植物油来自植物种子,其组成是脂肪酸三甘油酯。

(2)人造树脂与合成树脂

人造树脂,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化学改性得到的产品称人造树脂。涂料工业中应用最广的人造树脂是硝酸纤维素,又叫做硝基纤维素;纤维素酯如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纤维素醚如卞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8.5.2 涂料的分类

由于分类角度不同,涂料有多种分类方法。

1. 根据组成的形态分类

①按成膜物质的分散形态,分为无溶剂型涂料、溶液型涂料、分散性涂料、粉

末涂料等。

②按是否含有颜料分为厚漆(含颜料、无溶剂)、磁漆(含颜料、溶液型涂料)、清

漆(不含颜料、溶液型涂料)。

2. 根据成膜物质的类别分类

如火漆、天然树脂清漆,沥青涂料、环氧树脂涂料

3.根据干燥成膜机理分类

如挥发干燥型涂料、固化干燥型涂料。

4.根据涂料作用分类

如底漆、中间涂料、面漆、防腐蚀漆、防火漆、头度漆、二度漆等。

5.按干燥后漆膜的外观分类

如大红漆、有光漆、无光漆、皱纹漆、锤纹漆此外还有按应用领域分类:如建筑用漆、船舶用漆、汽车用漆等。

8.5.3 涂料性能与涂料成膜后漆膜的性能

涂料的作用: 在于涂装施工以后,以干燥成膜形成漆膜,保护或装饰被涂装的材料表面。要求漆膜经久,耐用、耐气候老化以及某些特殊性能。因此对漆膜性

能的评价对于正确使用与选择涂料具有重要意义。

涂料性能

(1) 颜色及外观清漆用比色计测定其颜色深度。色漆要求同一批的涂料,要求

颜色上下一致,不允许有深浅。

(2)粘度一般用涂4-粘度计(杯形有出料孔)测定在20℃以下,100毫升涂料液,从直径4mm孔径中流出的秒数。测定清漆则用气泡粘度计。

(3) 细度测定涂料中颜料颗粒的分散程度,通常在专用的刮板细度计上测定。

(4)密度通常在规定容量的金属密度杯中测定。

8.6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含有离子官能团,其部分离子可与溶液中的同性电荷的离子进行交换,具有交联结构的合成树脂。通常是圆球状颗粒。这种树脂制成的膜片称为离子交换膜。

①含有酸性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与水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所以称为阳

离子交换树脂;

②含有季铵基团或氨基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③有可与多价金属离子反应的鳌合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鳌合性离子交换树

脂。

④同一种既含有酸性又含有碱性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两性离子交换树脂。

⑤具有氧化-还原功能的称为氧化还原树脂。

8.6.1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按交换离子的特性分

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按功能团酸或碱的强弱分

为强酸、中酸、弱酸;强碱性、弱碱性树脂。

?按带有官能团的数目分

带有一种官能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属单官能基离子交换树脂。如果带有数种不

同酸度或不同碱度官能团的则属于多官能基离子交换树脂。

?根据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宏观结构分凝胶型与大孔型两大类。

8.6.2 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各种离子交换树脂都由两部分组成即高分子骨架和官能团。

?合成路线:a、多数情况首先合成高分子骨架或称为高分子基体,然后再通过某些化学反应引入可进行离子交换的离子基团。b、少数情况下是利用带有可进行离子交换基团的单体直接合成。

高分子基本骨架或基体的合成

离子交换树脂骨架虽有苯乙烯系、丙烯酸系、酚醛系、环氧系、乙烯吡啶系、脲醛系、氯乙烯系等七种,但以前三种为主,尤以苯乙烯与丙烯酸系最为重要,其产量最大。

1. 苯乙烯系骨架的合成

单体苯乙烯与适量二乙烯苯(通常用量低于12)在自由基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悬浮聚合。

?悬浮剂为水解度88%的聚乙烯醇、用量为0.1%-0.5%或照相级明胶0.5%-1.0%;

?分散剂可应用无机固体粉状物碳酸镁、磷酸镁等。水相与单体相的比例为2-4:1。

?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或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约为0.5%-1%。

?产品为圆球状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交联结构,其颗粒直径约在0.3-1.2mm范围,工业上称之为白球,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原料。

2. 丙烯酸系骨架的合成

?单体丙烯酸酯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丙烯腈与交联剂二乙烯苯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酯等,与上述相似进行悬浮聚合则得到圆球状白球,其成分为交联丙烯酸酯,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原料。

?不饱和酸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与交联剂二乙烯苯等进行自由基悬浮聚合,则直

接合成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也可用丙烯酸为原料则得到不同牌号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3.酚醛系骨架的合成

苯酚具有三个反应活性点所以与甲醛反应深入进行以后即得到交联结构的酚醛树脂骨架。过去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得到块式聚合物后,经粉碎、研磨、过筛、选出大小合适的不规则形状颗粒作为酚醛系骨架。

离子交换树脂骨架上引入官能团的化学反应

1.苯乙烯骨架上引入官能团

(1)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反应

由交联苯乙烯白球合成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如下,合成了强酸性、中酸性、弱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性:-SO3H、-PO3H2

中酸性:-OP2H2

弱酸性:-COOH

(2)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反应

首先将交联聚苯乙烯白球,与氯甲醚反应合成氯甲基衍生物,然后再合成各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如下,合成了强碱性以及弱碱性仲胺、叔胺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2. 丙烯酸系骨架上引入官能团的化学反应

(1)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反应

交联聚丙烯酸,可直接用作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工业上多用交联聚丙烯酸甲酯白球或聚丙烯腈白球经水解反应合成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2)阴离子交换材脂的合成反应

工业上用聚丙烯酸甲酯白球为原料与多元胺进行胺解反应,所用的多元胺至少含有一个伯胺、一个仲胺或叔胺基团或者多个仲胺、叔胺基团。伯胺基团与酯基反应生成酰胺基,从而合成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如将叔胺基团进行甲基化反应,则合成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3)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它是在大孔白球上引入官能团,其反应与上述相同。

8.6.3离子交换树脂性能

?离子交换树脂是以交联结构高分子为骨架,具有可以解离出离子的基团,解离出来的离子能与其他离子进行交换的高分子化学药剂。重要的基本性能如下。

(1)交联度

以生产白球时所用二乙烯苯重量百分数衡量。交联度提高则产品坚硬而少弹性,但抗氧化性能提高。交联度超过10%一12%时则树脂过于坚硬和紧密。引入官能团困难并且不易渗透入内部,而且渗透应力不易被吸收,因而使用过程中易于破碎。磺化树脂最大工作交换量的二乙烯苯用量为8%。

(2) 孔隙率又称孔度

凝胶型与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不同程度的孔隙。凝胶型的孔隙直径约为1nm,孔隙率约0%-6%;而大孔型树脂的孔隙直径则高达约100nm,孔隙率约5%-50%,大孔树脂的孔隙通道中充满了水分子,大的分子可以在树脂中自由运动到珠体中心。

8.6.4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离子交换树脂在电解质溶液中可以完成以下四种功能中的一种或数种:离子转换、脱除浓缩和分级。

?实现离子交换工艺必须应用相应的设备(交换柱).

?离子交换树脂操作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交换-反洗-再生-正洗。以原水处理为例各步骤说明如下:

(1)交换原水自交换柱上端经分配器流下,通过各交换柱树脂层,出水为净化水。

(2)反洗当树脂交换量下降到规定的终点时,反向用水冲洗树脂以除去杂质和破碎的树脂,松动材脂层。

(3)再生自上而下(同流)或自下而上(逆流)通入浓度为百分之几的再生药剂,使离子交换树脂恢复交换能力。

(4)正洗自上而下或白下而上通入清水进行淋洗树脂,洗去剩余再生药剂后,即可重新投入下一循环操作。

思考题:

1. 树脂、天然树脂、合成树脂?

2. 纤维、塑料和橡胶表现不同的应力-应变曲线?

3.马丁耐热温度,维卡耐热温度、以及热扭变温度?

4. ABS、EP、EPC、HDPE、HIPS、PVC代表的聚合物?

5.合成纤维的优点?纤维的细度?

6.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合成?

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LDAR实施方案-最终版

山东昌邑石化 泄漏检测与维修项目 实施方案 2015年9月9日

目录 1. 公司简介 (2) 1.1.业务领域 (2) 1.2. 主要客户 (2) 1.3. 团队建设 (2) 2. 项目概述 (3) 2.1. 项目背景 (3) 2.2. 法规标准 (3) 2.3. 装置简介 (3) 2.4. 主要目的 (4) 2.5. 工作内容 (4) 3. 项目实施流程 (6) 3.1. 项目对接会、资料收集与培训 (6) 3.2. PID图纸审核、确定LDAR范围 (6) 3.3. 装置基础数据采集 (6) 3.4. 路径规划、现场挂牌 (7) 3.5. 信息录入、建立数据库 (7) 3.6. 现场检测 (8) 3.7. Bayeco-LDAR软件培训 (8) 3.8. 项目整体培训 (8) 3.9. 项目验收 (8) 4. 人员安排 (9) 5. 项目进度安排 (10)

1.公司简介 1.1.业务领域 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环境)是工业VOC(挥发性有机物)、油气回收、锅炉低氮燃烧和PM2.5污染治理专家,致力于为中国能源石化企业和工业企业提供世界一流的气体环保解决方案。海湾环境服务领域包括石化行业(炼化基地,油品码头,油库,油站,化工园区,罐区仓储基地),喷涂,包装印刷,燃煤燃气锅炉等行业。 1.2.主要客户 海湾环境是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获得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等公司的认可。成功为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提供了气体环保解决方案,减少了城市油气、VOC和PM2,5颗粒排放。 1.3.团队建设 海湾环境拥有国际化的高素质管理技术团队并聘请多名中国国家工程院原始担任顾问,公司在引进美国技术的同时注重自主研发创新,拥有多项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我国塑料工业基本现状与发展重点

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现状与进展重点 廖正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100740)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三大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已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进展离不开的新型材料。塑料差不多和钢铁、木材、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材料,是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在新世纪里,中国已加入了WTO,塑料工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进展新局面。 在2003年底立即召开“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之际,我仅代表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向此次展会的立即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我认为此次展会必将是一次国际塑料橡胶届的盛会,那个地点我想就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现状与进展重点

给大伙儿做一通报。 1 中国塑料工业差不多情况 1.1 中国塑料制品差不多情况 1.1.1 要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塑料制品行业是轻工业中近几年进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02年塑料制品行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计7480个,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408.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6%,占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0.4%,产值总额在轻工22个要紧行业中位居第三;实现产品销售率97.45%,高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产品销售收入2302.8亿元,同比增长15.31%;实现利税181.15亿元,同比增长17.43%;利润总额为109.82亿元,同比增长22.05%。 2003年1~8月份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828.36亿元,同比增长20.94%;产品销售收入1777.72亿元,同比增长23.37%;实现利税123.56亿元,同比增长11.86%;利润总额为75.16亿元,同比增长12.66%。塑料制品行业进展近几年呈稳速增长态势。

结晶性塑料和非结晶塑料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结晶性塑料? 结晶性塑料有明显的熔点,固体时分子呈规则排列。规则排列区域称为晶区,无序排列区域称为非晶区,晶区所占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通常结晶度在80%以上的聚合物称为结晶性塑料。常见的结晶性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醛POM、聚酰胺PA6、聚酰胺PA66、PET、PBT等。 二、结晶对塑料性能的影响 1)力学性能 结晶使塑料变脆(耐冲击强度下降),韧性较强,延展性较差。 2)光学性能 结晶使塑料不透明,因为晶区与非晶区的界面会发生光散射。减小球晶尺寸到一定程式度,不仅提高了塑料的强度(减小了晶间缺陷)而且提高了透明度,(当球晶尺寸小于光波长时不会产生散射)。 3)热性能 结晶性塑料在温度升高时不出现高弹态,温度升高至熔融温度TM 时,呈现粘流态。因此结晶性塑料的使用温度从Tg (玻璃化温度)提高到TM(熔融温度)。 4)耐溶剂性,渗透性等得到提高,因为结晶分排列更加紧密。 三、影响结晶的因素有哪些? 1)高分子链结构,对称性好、无支链或支链很少或侧基体积小的、大分子间作用力大的高分子容易相互靠紧,容易发生结晶。 2)温度,高分子从无序的卷团移动到正在生长的晶体的表面,模温较高时提高了高分子的活动性从而加快了结晶。 3)压力,在冷却过程中如果有外力作用,也能促进聚合物的结晶,故生产中可调高射出压力和保压压力来控制结晶性塑料的结晶度。 4)形核剂,由于低温有利于快速形核,但却减慢了晶粒的成长,因此为了消除这一矛盾,在成型材料中加入形核剂,这样使得塑料能在高模温下快速结晶。 四、结晶性塑料对注塑机和模具有什么要求 1)结晶性塑料熔解时需要较多的能量来摧毁晶格,所以由固体转化为熔融的熔体时需要输入较多的热量,所以注塑机的塑化能力要大,最大注射量也要相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1.总量控制原则 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它不仅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环保与经济的相互促进。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基础,目标总量为手段,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排放标准,规范化设置排污口,达到环境功能标准要求。此外,根据本项目性质、周边环境质量要求、环境目标及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本项目总量控制既要为城市和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可利用的环境容量,又要保证环境质量要求,进而实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8.2.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新颁布的《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结合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水:COD、氨氮; 废气:SO2、NOx、烟粉尘、TVOC(苯酚+VOC+甲醇); 8.3.拟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核算 8.3.1.本环评核算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所需蒸汽来自天华公司动力车间,根据天华及富邦公司目前实际蒸汽消耗量(约为204t/h),目前天华动力车间仅开了1台220t/h燃煤锅炉和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待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天华动力车间需同时启动原环评批复的2台220t/h 燃煤锅炉,可满足本项目所用蒸汽(218t/h)的需要。鉴于本项目启用的1台220t/h燃煤锅炉产生的SO2和烟尘排放量已在《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清洁生产技术3×220t/h锅炉节能扩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见附件21)中下达了污染物总量指标,故本次环评不考虑锅炉SO2和烟尘排放总量,仅将锅炉NOx的排放量纳入本

合成树脂与塑料生产安全

合成树脂和塑料生产安全 合成树脂是将有机原料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而得的,一类具有类似天然树脂性能的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是一种无定形的半固体或固体有机物。在合成树脂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增塑剂、稳定剂等),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加工,就成为塑料。塑料经过吹塑、挤压,延伸,注射等方法加工成形,即成为各种塑料制品。合成树脂与塑料的区别为:树脂指未加工的原始聚合物,塑料则指成形加工后的合成材料及其制品。广义上讲,合成树脂还是合成纤维、涂料和胶粘剂、绝缘材料的基础材料。按主链结构有碳链、杂链和非碳链合成树脂之分;按合成反应特征有加聚型和缩聚型合成树脂之分;但一般常按加热成形后的性能变化,将其划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其中,热塑性树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热固性树脂有酚醛和脲醛树脂,环氧树脂,氟树脂,不饱和聚酯和聚胺酯等。 生产合成树脂的原料非常丰富,早期以煤为基础的焦油产品和电石乙炔为主,目前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已占绝大多数。利用石油馏分加工而成的合成树脂品种异常繁多。 合成树脂的生产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虽具体的聚合方法各不相同,但可将其工艺过程概括为:备料、投料、聚合、出料、分离、干燥和后处理等七道工序。 合成树脂的主要品种及其简要工艺过程介绍如下: 聚乙烯简称PE,是乙烯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乙烯又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乙烯生产又分为高压管式聚合法、高压釜式聚合法和低压淤浆法、低压溶液法、低压气相法聚合。聚乙烯可用以制造薄膜、中压容器、管材、板材、电线电缆、日用杂品,并可以做电视、雷达的高频绝缘材料。低压和高压聚乙烯生产工艺简介如下: (1)低压聚乙烯,其工艺过程是以高纯度乙烯为主原料,丙烯或丁烯—1为共聚单体和氢气混合,以己烷或90号溶剂油为溶剂,使用高活性的钛基催化剂和三乙基铝活化剂,分别用溶剂己烷稀释到规定的浓度后由泵打人聚合釜,在约85℃温度及0.3~0.6MPa的低压下进行淤浆聚合反应,经离心机分离、蒸汽干燥、造粒机造粒后,得到不同牌号的高密度聚乙烯颗粒产品。低压聚乙烯生产方框流程见图1。 图1 低压聚乙烯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2)高压聚乙烯,以高纯度乙烯为原料,有机过氧化物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60~270℃、压力为127.53~245.25MPa的条件下进行一、二级聚合反应,再经热进料挤压机挤出,水下切粒,脱水,干燥后得到聚乙烯颗粒产品。高压聚乙烯生产工艺方框流程见图2。 图2 高压聚乙烯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 聚丙烯简称PP,由丙烯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有等规物、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聚丙烯可制造周转箱,容器,手提箱,汽车部件,家用电器零件,丙纶,薄膜,编织袋以及管材等。

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第八章合成树脂与塑料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 8.1 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 8.2 塑料 8.3 合成纤维 8.4 粘合剂 8.5 涂料 8.6 离子交换树脂 难点:无 8.0 前言 ?树脂定义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 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 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分类 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树脂的主要用途: 当前在聚合物生产中以合成树脂产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以合成树脂为原料生产的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等已广泛应用 于工农业各领域和人民生活中。 8.1合成树脂分类与用途 8.1.1 根据合成反应进行分类 (1) 加成聚合合成树脂 包括经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

丙烯、聚氯乙烯等。 (2) 逐步聚合合成树脂 包括经缩合聚合反应和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等。 8.1.2 根据受热后的变化行为进行分类 (1) 热塑性合成树脂 例如聚乙烯、聚酯、聚酰胺等。 (2) 热固性合成树脂 例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8.1.3 按聚合物主链结构和聚合物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1.碳链合成树脂 ①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等。 ②聚乙烯基化合物、聚醋酸乙烯及其衍生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等。 ③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a.酸类聚合物: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等。 b.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 酯、丁酯等。 c.腈及酰胺衍生物:聚丙烯腈、聚丙烯酰胺等。 ④聚卤代烃 a.聚氯代烃: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 b.聚氟代烃: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⑤聚烯丙基化合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氰脲酸三烯丙酯等。 2.碳-氧链合成材脂 ①聚缩醛、聚甲醛。 ②聚醚: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环氧树脂、氯代聚醚、聚苯醚等。 ③酚醛树脂:苯酚-甲醛树脂。 ④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碳酸酯、不饱和聚酯、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一般含有填料、增塑剂等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可塑制成型,通常条件下能保持固定形状的材料。工程塑料常指综合性能好(电绝缘性好、强度高、化学性能稳定、耐摩擦等),可以作为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用的塑料,其中主要有聚酰胺、ABS、聚碳酸酯等。 工程塑料是可作为工程材料和代替金属用的塑料。要求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主要有聚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ABS塑料等。如聚甲醛的力学、机械性能与铜、锌相似,用它做汽车上的轴承,使用寿命比金属的长一倍,它还可做其他零配件。又如聚碳酸酯,它不但可代替某些金属,还可代替玻璃、木材和合金等,做各种仪器的外壳、自行车车架、飞机的挡风玻璃和高级家具等。 (1)聚酰胺(尼龙) 聚酰胺是应用最多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是许多具有酰胺基团()结构的单元连接而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如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而成的尼龙-66,其结构式为 由于聚酰胺具有无毒、质轻、优良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因此广泛应用于代替铜等金属在机械、化工、仪表、汽车等工业中制造轴承、齿轮、泵叶及其他零件。聚酰胺熔融纺成丝后有很高的强度,主要做合成纤维并可作为医用缝线。 (2)ABS工程塑料 ABS树脂是丙烯腈(A)、丁二烯(B)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共聚物,其结构式为 ABS树脂保持了苯乙烯的优良电性能和易加工成型性,又增加了弹性、强度(丁二烯的特性)、耐热和耐腐蚀性(丙烯腈的优良性能),且表面硬度高、耐化学性好,同时通过改变上述三种组分的比例,可改变ABS的各种性能,故ABS工程塑料具有广泛用途,主要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汽车和造船等工业。 (3)聚碳酸酯

金属材料与塑料材质概述

第一章金属材料 SPCC 一般用钢板,表面需电镀或涂装处理 SECC 镀锌钢板,表面已做烙酸盐处理及防指纹处理 SUS 301 弹性不锈钢 SUS304 不锈钢 镀锌钢板表面的化学组成------基材(钢铁),镀锌层或镀镍锌合金层,烙酸盐层和有机化学薄膜层. 有机化学薄膜层能表面抗指纹和白锈,抗腐蚀及有较佳的烤漆性. SECC的镀锌方法 热浸镀锌法: 连续镀锌法(成卷的钢板连续浸在溶解有锌的镀槽中 板片镀锌法(剪切好的钢板浸在镀槽中,镀好后会有锌花. 电镀法: 电化学电镀,镀槽中有硫酸锌溶液,以锌为阳极,原材质钢板为阴极. 1-2产品种类介绍 1.品名介绍 材料规格后处理镀层厚度

S A B C*D*E S for Steel A: EG (Electro Galvanized Steel)电气镀锌钢板---电镀锌一般通称JIS 镀纯锌EG SECC (1) 铅和镍合金合金EG SECC (2)GI (Galvanized Steel) 溶融镀锌钢板------热浸镀锌 非合金化GI,LG SGCC (3) 铅和镍合金GA,ALLOY SGCC (4) 裸露处耐蚀性2>3>4>1 熔接性2>4>1>3 涂漆性4>2>1>3 加工性1>2>3>4 B: 所使用的底材 C (Cold rolled) : 冷轧 H (Hot rolled): 热轧

C: 底材的种类 C: 一般用 D: 抽模用 E: 深抽用 H: 一般硬质用 D: 后处理 M: 无处理 C: 普通烙酸处理---耐蚀性良好,颜色白色化 D: 厚烙酸处理---耐蚀性更好,颜色黄色化 P: 磷酸处理---涂装性良好 U: 有机耐指纹树脂处理(普通烙酸处理)--- ---耐蚀性良好,颜色白色化,耐指纹性很好 A: 有机耐指纹树脂处理(厚烙酸处理)---颜色黄色化,耐蚀性更好 FX: 无机耐指纹树脂处理---导电性 FS: 润滑性树脂处理---免用冲床油 E: 镀层厚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标准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 制 说 明 (征求意见稿)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2008年3 月

目 录 1 编制《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 (1) 1.1课题来源 (1) 1.2我国环氧树脂生产状况 (1) 1.3编制《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 (2) 2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编制原则和预期目标 (3) 2.1编制原则 (3) 2.2预期目标 (4) 3 环氧树脂生产方法及污染物控制情况 (4) 3.1环氧树脂生产方法 (4) 3.2环氧树脂污染物种类 (6) 3.3环氧树脂生产中污染物排放情况 (6) 4 国、内外环氧树脂生产和污染物控制情况 (10) 4.1国外环氧树脂生产和污染物控制情况 (10) 4.2国内环氧树脂生产和污染物控制情况 (12) 5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的确定 (16) 5.1适用范围 (16) 5.2术语和定义 (16) 5.3执行时段 (16) 5.4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16) 5.5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 (19) 5.6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先进性分析 (20) 5.7监测方法 (20) 6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分析和环境效益分析 (20) 6.1达标分析 (21) 6.2环境效益分析 (22)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1制订标准的必要性 1.1 课题来源 《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保总局对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进行战略调整的内容之一。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环境标准项目(第一批)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化工勘查设计协会申报后,通过评审。国家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公布2003年度环境标准编制单位名单的通知》(环办函[2003]508号)。《环氧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勘查设计协会牵头,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参与制订。 1.2 我国环氧树脂生产状况 环氧树脂系指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并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的链段为主链的高分子缩聚物。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氧树脂在电气绝缘浇铸、防腐蚀涂料、金属粘接等领域首先取得突破性的应用进展,随后,环氧树脂作为合成树脂的一个分支行业即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环氧树脂由于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高粘合力、加工应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粘合、浇铸、密封、层压、涂料、浸渍等生产中。 目前,环氧树脂已被广泛用于涂料、浇铸料、纤维增强塑料、胶粘剂、模压剂、注射料、泡沫材料等领域。 环氧树脂的种类很多,在各类环氧树脂中,以双酚A(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的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有“通用环氧树脂”或“标准环氧树脂”之称,它是由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缩聚而成。据统计,双酚A型环氧树脂约占环氧树脂总产量的90%,其次,还有改性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等。 我国环氧树脂生产始于1956年,在沈阳和上海两地首先试验成功,1958年上海开始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环氧树脂的生产和应用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已有环氧树脂生产企业200余家。根据全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

塑料工业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塑料工业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塑料工业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塑料为高分子化合物中三大合成制品(塑料、合成纤 维、合成橡胶)之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固性塑 料,即在“固化”以后不能再溶塑成型,如氨基、环氧、 酚醛、聚酯、聚氨酯、硅酮等塑料。另一类是热塑性塑 料,能反复熔塑再成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砜、氯化聚醚、尼 龙、有机氟等塑料。聚塑完全的塑料一般无毒或低毒,而 其单体、溶剂和各种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 固化剂、颜料等,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对工人健康 有一定的危害。 一、塑料工业的生产过程

塑料的生产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由化工原料制成单体,单体经聚合成聚合物;第二步是将聚合物加工制成为塑料成品。 二、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1)一氧化碳和缺氧;氯化氢、光气和卤化氢中毒等。 2)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的生产可引起中毒。 3)聚碳酸酯用于制造电绝缘材料、机械部件等。工人可有口苦、恶心和头痛,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较多见。 4)可制造耐磨零件、包装材料等的聚甲醛酯,主要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可致皮肤干燥和脱皮。 5)氯化聚醚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可作为耐腐蚀、耐磨材料等。在高温下可分解出氯化氢、氯甲烷、醛类、一氧化碳等引起中毒。 6)聚苯醚的单体用于代替不锈钢制造医疗器械,在电器、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中也广泛应用。在生产聚苯

塑料和树脂有什么区别

塑料和树脂有什么区别? 一.树脂的定义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二.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 ⑨容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树脂和塑料的分类 一.树脂的分类 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除按树脂来源可将其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外,还可按合成反应和主链组成来进行分类。 1.按树脂合成反应分类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链节结构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缩聚物是指由缩合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2.按树脂分子主链组成分类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碳链聚合物是指主链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是指主链由碳和氧、氮、硫等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 素有机聚合物是指主链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铝、钛、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构成,如有机硅。 二.塑料的分类 塑料的分类体系比较复杂,各种分类方法也有所交叉,按常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按使用特性分类;二是按理化特性分类;三是按加工方法分类。 1.按使用特性分类 根据名种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种类型。 ?通用塑料 , 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等。 ?工程塑料 一般脂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如聚酰胺、聚砜等。 在工程塑料中又将其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大类。 , 通用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热塑性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戊烯聚合物、乙烯醇共聚物等。

常见的几种塑料及其特性

2.4.1gz烯(PE) 聚乙烯塑料的产量为塑料上、IL之冠,其巾以高乐聚乙烯的产量最大。聚乙烯树脂为无毒、无味,旱白色或乳白色,柔软、半透明的大理石状粒料,密度为o.9l—o.96R/cms,为 结吊型塑料。 聚乙烯按聚合时所采用体力的不同,可分为高乐、中压和低压聚乙烯。高压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不是单纯的线则,而是带有许多支链的树枝状分子,因此它的结晶度不高(结晶度仅60%一70%),密度较低,AVX钽电容相对分于质坦较小,常称为低密度聚乙烯。它的耐热性、硬度、机械强度等都较低,但是它的介电性能好,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性,成型加 工性能也较好。小、低压聚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支链很少的线型分子,其相对分子质虽、结晶度较高(高达87%一95%),密度大,相对分子质量大,常称为高密度聚乙烯。它的耐热世、硬度、机械强度等较高,但柔软性、耐冲击性及透明件、成型加下性能较差。 低压聚乙烯可用于制造塑料管、塑料板、塑料绳以及承载不高的零件,如齿轮、轴承等;中压聚乙烯最适宜的成型方法有高速吹塑成型,Mr制造瓶类、包桨用的薄膜以及各种汗 射成型制品和旋转成型制品,也可用齐电线电缆上面;高爪聚乙烯常用于制作塑料薄膜(理想的包装材料)、软管、塑料瓶,以及电气11rk的绝缘零件和电缆外皮等。 成型,Ik缩中范围及收缩值大,方向性明显,容易变形、翘曲,应控制模温,保持冷却均 匀、稳定;流动性好且对历力变化敏感,宜用高压注射,料温均匀,填充速度应伙,保压充分;冷却速度慢,因此必须充分冷却.模具应没有冷却系统;质软易脱模,塑件有浅的侧凹槽时可强行脱模。 2.4.2聚丙烯4PP) 聚向烯无色、无味、无毒,外观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密度仅为o.90— o.91g/cm3,不吸水,光泽好,易着色。 聚丙烯具有聚乙烯所有的优良性能,如电越的介电性能、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育于成型加工等,还具有聚乙烯所没有的许多‘K能,如屈服强度、抗抓强度、抗压强度和硬度及弹 性比聚乙烯好。定闭t伸厉聚丙烯可制作铰链,有特别高的抗弯曲疲劳强度,如用聚丙烯注射戊型一体铰链(盖和本体合一的各种容器),经过70 ooo ooo次开闭弯折未产生损坏和断裂现象。聚丙烯熔点为164一170℃,耐热性好,能在100。c以上的温度下进行消毒灭菌。其低温使用温度达一15℃,低于一35℃时会脆裂。聚内烯的高频绝缘性能好,而且由于其不 吸水,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但在氧、热、光的作用下极易解聚、老化,所以必须加人防老化剂。 聚丙烯可用做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泵Df轮、汽车零件和凯?车零件,可作为水、蒸汽、各种酸碱等的输送管道,化:[容器和其他设备的衬里、表面涂层,刘制造盖和本 体合一的箱犬、各种绝缘零件,并用于医药工业个。 成型收缩范围及收缩中大,易发个缩孔、凹疽、变形,方向性强,流动性极好,易十成型,热容量大,注射成型模具必须设汁能充分进行冷却的冷却回路,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时方向性明显,尤其是低温、高压时更明显。聚丙烯成型的适宜模温为80℃左右,不

塑料清洁生产

2再生塑料清洁生产行业政策与污染标准简介 2.1我国再生塑料清洁生产行业政策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是实现“生态省”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循环经济行之有效的必要手段之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实施,清洁生产必将成为今后防治工业污染的战略目标。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5月17日商务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提出塑料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和对回收塑料经营提出管理。并要求再生资源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理等全过程应当遵守相关国家污染防治标准、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在塑料再生造粒行业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销售及科研为一体的再生资源环保型项目、节约资源,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塑料再生造粒行业中典型企业清洁生产试点工作的经验,提出行业发展清洁生产的有效模式、关键技术、重点投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提出行业内、行业间、行业与相关产业间实现资源循环,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原则,加强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彻底转变现行的塑料回收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塑料再生造粒的全面清洁生产。国家先后颁发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清洁生产暂行办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另外,多地省市发布了推行包括塑料再生造粒在内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主要有《太原清洁生产条例》;《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法》等。 2.2我国再生塑料污染标准 随着塑料再生颗粒行业的发展,对塑料造粒的需求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塑料造粒行业亟需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制定新的行业标准,以适应加快的塑料再生造粒行业需求和发展。我国目前再生塑料污染标准有以下法规、标准组成。 《再生塑料产品循环经济认证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存贮、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7】63号)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再生塑料制品》(HJ/T 231-2006) 《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发【2012】5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 《塑料再生加工行业规范条件》(工信部)(征求意见稿) 《聚乙烯(PE)再生塑料粒料通用技术条件》(DB 34/T 1296—2010)

工业塑料的种类与用途

工业塑料的种类与用途 热塑性塑料 聚乙烯 (PE) 高压聚乙烯柔软、透明、无毒;低压聚乙烯刚硬、耐磨、耐蚀,电绝缘性较好高压聚乙烯:薄膜、软管、塑料瓶;低压聚乙烯:化工设备、管道、承载不高的齿轮、轴承等 聚丙烯 (PP) 强度、硬度、弹性均高于聚乙烯,密度小,耐热性良好,电绝缘性能和耐蚀性能优良,韧性差,不耐磨,易老化法兰、齿轮、风扇叶轮、泵叶轮、把手、电视机(收录机)壳体以及化工管道、容器、医疗器械等 聚氯 乙烯 (PVC) 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蚀性。软质聚氯乙烯,其伸长率高,制品柔软,耐蚀性和电绝缘性良好废气排污排毒塔、气体液体输送管,离心泵、通风机、接头;软质PVC:薄膜、雨衣、耐酸碱软管、电缆******、绝缘层等 聚苯 乙烯 (PS) 耐蚀性、电绝缘性、透明性好,强度、刚度较大,耐热性、耐磨性不高,抗冲击性差,易燃、易脆裂纱管、纱绽、线轴;仪表零件、设备外壳;储槽、管道、弯头;灯罩、透明窗;电工绝缘材料等 ABS 塑料较高强度和冲击韧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易成形,机械加工性好,耐高、低温性能差,易燃,不透明齿轮、轴承、仪表盘壳、冰箱衬里以及各种容器、管道、飞机舱内装饰板、窗框、隔音板等,也可制作小轿车车身及档泥板、扶手、热空气调节导管等汽车零件 聚酰胺 (PA) (尼龙或锦纶) 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蚀性、吸振性、自润滑性良好,成形性好,无毒、无味。蠕变值较大,导热性较差,吸水性高,成形收缩率大尼龙610、66、6等,制造小型零件(齿轮、蜗轮等);芳香尼龙制作高温下耐磨的零件,绝缘材料和宇宙服等。应注意,尼龙吸水后性能及尺寸发生很大变化 聚碳 酸酯 (PC) 抗拉、抗弯强度高,冲击韧度及抗蠕变性能好,耐热性、耐寒性及尺寸稳定性较高,透明度高,吸水性小,良好的绝缘性和加工成形性,化学稳定性差垫圈、垫片、套管、电容器等绝缘件;仪表外壳、护罩;航空及宇航工业中制造信号灯、挡风玻璃,座舱罩、帽盔等 聚四氟乙烯 (塑料王) (PTFE) 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摩擦因数小,吸水性小,硬度、强度低,抗压强度不高,成本较高减摩密封零件、化工耐蚀零件与热交换器以及高频或潮湿条件下的绝缘材料,如化工管道、电气设备、腐蚀介质过滤器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机玻璃)

【塑料橡胶制品】塑料概述

(塑料橡胶材料)塑料概述

塑料概述 一: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人造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树脂)。 塑料是指以有机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或不加入其他配合材料(助剂)而构成的人造材料。它通常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可塑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器件。 所谓可塑性,是指象黏土那样,加力就变形,而撤除外力之后不恢复形状的性质。 所谓弹性(弹力),是指施加一定程度的力就变形,但撤去所施加的力则恢复原状,这种性质叫弹性(例如:橡胶),具有弹性的物体叫弹性体(如:松紧带)。 塑料就是利用这种加热时所产生的可塑性,加工成各种形状的。 二:塑料的来源 塑料是由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乙烯丙烯苯乙烯氯乙烯乙烯醇等)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聚合物)。构成塑料的分子,由于分子量都是在10000以上的高分子,所以说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 一般塑料分子中都含有碳(C)原子和氢(H)原子,有的塑料分子结构中含有少量氧(O)、硫(S)原子。塑料的基本原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它是从石油、天然气或煤裂解物中提炼和合成出来的人造塑脂。 三:塑料的分类 目前,塑料已发展到300多种,最常用的塑料有十几种。 1.按塑料的应用领域分类 一般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产量大,价格低,价格低廉,性能一般,多用于制做日用品。(如:PEPPPVCPSPMMAEVA等)

工程塑料:产量相对较少,价格较贵。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耐腐蚀性,可在较宽阔的温度范围内和较长的时间内能良好的保持这种性能,并能在承受机械应力和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 被公认的七大工程塑料:ABSPCPOMPAPETPBTPPO, 另外,还有功能塑料(如:LCP人造器官等)、纳米塑料、降解塑料等。 2.按塑料的结晶形态分类 一般氛围结晶性塑料和无定形塑料。 结晶性塑料: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子能产生某种几何结构的塑料(如:PEPPPAPOMPETPBT等),大多数的属于部分结晶态。 无定形塑料:是指分子形状和分子相互排列不呈晶体结构而呈无序状态的塑料(如:ABSPCPVCPSPMMAEVAAS等),非结晶性塑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的力学特性是相同的(各向同性)。 3.按其受热时所呈现的基本行为分类 一般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边硬的塑料(如:ABSPPPOMPCPSPVCPAPMMA等),它可以再回收利用。 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后成为不熔的物质,再次受热不再具有可塑性且不能再回收利用的塑料(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聚氨脂发泡聚苯乙烯等)。 4.按塑料的透光性分类 一般分为透明塑料、半透明塑料和不透明塑料。 透光率在88%以上的塑料称为透明塑料(如:PMMAPSPCZ-聚脂等),常用的半透明塑料有:PPPVCPEASPETMBSPSF等,不透明的塑料主要有

树脂和塑料区别及其分类

树脂和塑料区别及其分类 树脂的定义: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活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树脂有自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之分。自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自然产物经化学 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活动成型的材料。 塑料主要有以下特性:①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尽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本钱低 ;⑥大部分塑料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⑦尺寸稳定性差,轻易变形;⑧多数塑料耐低温性差,低温下变脆;⑨轻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剂。 树脂和塑料的分类 三. 树脂的分类 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除按树脂来源可将其分为自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外,还可按合成反应和主链组成来进行分类。 1.按树脂合成反应分类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链节结构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缩聚物是指由缩合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结构单元的化学式与单体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2.按树脂分子主链组成分类 按此方法可将树脂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 碳链聚合物是指主链全由碳原子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杂链聚合物是指主链由碳和氧、氮、硫等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 元素有机聚合物是指主链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铝、钛、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构成,如有机硅。 二.塑料的分类 塑料的分类体系比较复杂,各种分类方法也有所交叉,按常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按使用特性分类;二是按理化特性分类;三是按加工方法分类。 1.按使用特性分类 根据名种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种类型。 ?通用塑料 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等。 ?工程塑料 一般脂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可以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如聚酰胺、聚砜等。 在工程塑料中又将其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大类。 通用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改性聚苯醚、热塑性聚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甲基戊烯聚合物、乙烯醇共聚物等。 特种工程塑料又有交联型的非交联型之分。交联型的有:聚氨基双马来酰胺、聚三嗪、交联聚酰亚胺、耐热环氧树指等。非交联型的有: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PEEK)等。

中国塑料制品产业布局和特点简述(精)

一、塑料制品产业布局和特点分析 塑料制品业生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主要生产地区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2010年塑料制品产量地区分布如下:广东省塑料制品产量达13318.8kt,同比增长17.23%,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为9155.7kt,同比增长16.09%,居第二位;山东省为5071.1kt,同比增长21.56%,居第三位;江苏省为4395.0kt,同比增长 13.19%,居第四位;辽宁为3184.2kt,同比增长19.59%,居第五位;河南省为3 1 4 6 . 8 k t ,同比增长22.82%,居第六位。排在前六位的省市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合计为38271.7kt,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65.64%。其他四川、河北、上海、安徽、福建塑料制品产量介于1500一2200kt之间。 中西部省份塑料制品产量增速逐年大幅提升,显示了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高速增长的态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配套工业强劲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其塑料加工业从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乃至产品质量、应用领域均有很大提升。近几年来随着东部劳动力和用电、用工成本上升、土地资源逐步紧张,一些塑料制品加工企业逐步向 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市场需求配置机制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塑料制品产量增幅较大,这种趋势在“十一·五”期间较为明显。为了分析中西部塑料制品产业转移情况,选取东部5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中部6省(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6省(内蒙、广西、甘肃、新疆、四川、重庆)塑料制品产量及其增长对比可以看出塑料加工业向西部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表2可看出,2006一2010年东、中、西部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幅呈梯级上升态势。东部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呈下降态势,中部维持较低增长,而西部则增速较快。但是塑料加工行业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企业具有先进制造能力,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上海、辽宁等省市。 塑料包装、建筑塑料、日用塑料消费品是塑料制品业较大的3个子行业。国民经济以较高速度发展,必将带动塑料工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塑料产业发展布局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消费地域水平、重点工程建设、产业配套功能、劳动力供求和素质、原料供应地半径覆盖、下游产品特色需求均有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为其配套的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市场在哪里,塑料产品就会出现在哪里,塑料产业布局适应市场供求变化而发生转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随之提升,提升的内容有加工技术改进、先进装备、所使用的原材料功能、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并将带动周边经济环境变化,形成产业集聚。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广东高明、浙江丽水、温州、福建福鼎等合成革生产基地,瑞安、宿迁塑料薄膜生产基地,惠东、汕头、宿城区、慈溪、莱州、临沂、望都等塑料再生利用基地,台州、温岭日用品生产基地,宁波工程塑料生产基地,温州、淄博、萃县、临邑塑料编织生产基地等。这些基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设施(包括合成树脂加工和废合成树脂回收再加工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合成树脂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合成树脂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 后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合成树脂企业内的单体生产装置执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聚氯乙烯树脂(PVC)生产装置执行《烧碱及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920 水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9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雷德法 GB/T 11890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1893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14204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5516 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15959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2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3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3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T 35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