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计量检定规程与技术规范的关系与区别

试论计量检定规程与技术规范的关系与区别

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是质量保证的两个基础文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将从定义、作用、内容、层次等方面探讨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关系和区别。

计量检定规程是指为保证量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测量和检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进行的规定性文件,包括检定要求、程序、方法、结果的评价、检定周期等内容。

技术规范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或行业标准的文件,它规定了产品或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使用等方面的要求,涉及的技术内容可包括技术规范的条件、过程、质量保证、安全等方面内容。

(一)计量检定规程的作用

1. 确保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保证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规范检验和测量过程,保障试验和检验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保证各种测量和检验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4. 确保检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检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质量保证水平和竞争力。

(二)技术规范的作用

1. 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预防“三无”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2. 规范设计、制造、使用过程,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品质水平。

3. 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4. 为行业标准及法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技术支持。

计量检定规程包括以下内容:

1. 检定标准、检定方法和检定程序;

2. 检定人员要求、检定设备要求和检定条件;

3. 检定结果评定和文件记录;

4. 检定周期和纠偏标准。

计量检定规程的层次从上到下分为国家规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工艺说明书等。

技术规范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品质要求;

2. 产品的制造、设计、使用、包装、储存等方面的规定;

3. 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4. 产品的标志、标签和包装要求;

5. 产品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要求等。

(一)目的不同:计量检定规程与技术规范的目的不同。计量检定规程是为了保证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保证检验数据的正确性,而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三)层次不同: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层次不同。计量检定规程从上到下分为国家规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工艺说明书等,而技术规范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工艺说明书等,国家标准是最高级别的技术规范。

总之,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文件,它们的关系密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别,必须相互配合,互相促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试论计量检定规程与技术规范的关系与区别

试论计量检定规程与技术规范的关系与区别 计量检定规程与技术规范是质量管理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我将就它们的关系和区 别进行详细的探讨。 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关系是密切的。它们都是用于指导和规范质量管理和实施 的文件,对于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计量检定规程是通过检定方法和程序 规定了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的具体过程,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特定的计量要求。计量检定规 程通常是由计量技术专家编制,并得到相关权威机构的认可和授权。 技术规范是指在特定领域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以保证产品和服务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技术规范通常是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制定的,它规定了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测试、安装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技术规范通常是由相关专业人员编写,并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 和发布。 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的区别在于其内容和目的不同。计量检定规程主要关注计量 器具的检定过程,包括检定方法、检定仪器、检定程序、检定结果和检定报告等。计量检 定规程的目的是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而技术规范主要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要求,包括产品性能、产品结构、产品安全、生产流程等。技术规范的目的是指导并确保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达到特定要求。 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在制定和实施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计量检定规程通常是由 专业的计量技术人员编写,并在具有检定资质和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检定。计量检定规程 在制定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并进行科学严谨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技术规范则是由相关专业人员和权威机构共同制定和发布,并在实际生产和服务中得到应 用和执行。 计量检定规程和技术规范在质量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相互补充和支持, 共同推动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计量检定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确保计量器具的测量 结果准确可靠,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技术规范则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在设计、 生产、测试和使用等环节中达到特定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和安全性。

浅谈计量、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

浅谈计量、校准与检定的主要区别 浅谈计量、校准与检定的区别 校准和检定都属于计量范围内,校准是用调整或给出误差的方式校正其误差,检定则是对计量器具的精度指标是否合格进行确认。但是检定证书是专门对于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出具的,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则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在认证审核过程中,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 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2 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3 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 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 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2 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 1

计量校准与计量检定的区别

计量校准与计量检定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7-02-03 19:42:37 点击数:62 姜作涛(烟台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仲维杰(烟台华侨中学) 关键词:术语;检定;校准 摘要:?检定?和?校准?在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有些管理者实 际理解和掌握得并不全面。本文主要阐述了计量标准术语?检定?和?枝准?的含义,并对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予以简要描述 近些年来,随着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无论是检测还是校准实验室,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管理都十分重视。但从掌握的多家实验室情况看,不少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检定?和?校准?这两个术语的准确含义,对其应用范围以及两者的关系和区别比较模糊。所以,有必要在澄清概念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检定?和?校准?对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重要作用。 一、检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法制计量的范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国家更注重强化检定的法制性,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施检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采用校准、比对、测试等方式达到统一量值、溯源的目的。

通过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满足法规中所规定的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及有关行政要求。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我国《计量法》第十条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根据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的国际建议(R)、国际文件(D)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如ISO、IEC等)发布的国际标准,是我国编写计量检定规程的重要原则之一,这也符合WTO/TBT协定的原则。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1.标准定义 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引自JJFlOOl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定义中指出检定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其中检查在本规范中指的是?为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该器具有关法定要求所进行的操作。?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分为三类: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行政管理要求。具体操作是对其进行计量检查,确定计量器具的误差及其他计量特性,如:测量不确定度、示值误差、准确度等级;稳定性、重复性和漂移;

计量与检验检测的联系

计量与检验检测的联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计量与检验检测之间的联系,通过测量技术活动、数据 记录与处理、质量技术体系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对计量和检验检 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运行及技术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两者之间的想通之处,并讲述了 对计量与检验检测活动之间关系的运用,本文对计量及检验检测之间的关系作出 了重要论述,对综合性计量和检验检测机构做好质量管理及技术活动管理提供了 重要研究和总结。 一、前言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通常依据技术规程或规范通过 检定和校准的方法,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评定或确定其量值,从而实现量值溯源。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计量技术机构,主 要负责研究建立记录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 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和测试任务,起草技术规范,为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承办有关记录监督工作。目前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及规范管理运行主要参照标准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1]。 检验检测是对给定的产品对象,按照规定程序,通过观察、测量或试验来获 得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或对数据进行符合性评价的一种技术性操作活动。一个合 规合法的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利用设备、设施、人员等专业技术条 件技能,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对特定产品对象进行检验检测,向社会出具具有 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目前检验检测机构认证认可及规范管理运行主要参照标 准RB/T 21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2]、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3]等。 计量与检验检测虽然是两种不同技术活动,依据着不同的法律规范,通过不 同的方法和手段实现测量活动,其实两者在技术活动、考核规范、质量管理都有 重要联系和类似的管理方法。

计量检定规程

计量检定规程 计量检定是国家计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安全。1996年1月,国家发布了计量检定规程,以确保国家计量管理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本文旨在介绍计量检定的规程,以期使社会更好地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 二、计量检定规程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规进行检定,严格执行检定标准。 (2)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确保技术规范、制度规范、安全规范等多方面要求的遵守。 (3)充分把握检定要求,严格按照检定规程执行。 (4)保证检定数据的准确性,对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客观性负责。 (5)建立完善的检定后管理制度,确保计量检定结果的及时可靠性。 三、计量检定标准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定,计量检定应执行的标准主要有: (1)检定要求:检定时,要求检定结果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检定标准,检定范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检定要求。 (2)技术规范:计量检定技术规范要求检定机构应采用认可的检定技术,确保检定的客观性、可靠性、准确性。 (3)安全规范:计量检定安全规范要求检定机构应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确保检定安全。 (4)质量管理规范:计量检定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检定机构应实施质量管理,确保检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四、计量检定程序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定,计量检定实施的程序主要包括: (1)报告准备:检定机构应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定,详细准备检定报告,了解检定过程中的标准和要求。 (2)技术准备:检定机构应完善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和软件,检验员应准备必要的技术工具,以确保检定实施的顺利进行。 (3)检定实施:检定机构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定,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检定实施,把检定结果认真地记录和报送。 (4)检定后管理:检定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检定后管理制度,使计量检定结果的及时可靠性得到确保。 五、结论 计量检定在国家计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对计量检定规程实施了苛刻管理和监督。计量检定实施者应当加强检定实施前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计量法规和检定规程,确保计量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切实履行国家计量管理的责任。

计量知识

何谓测量设备?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他们的组合 什么叫计量器具?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在计量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量值的统一,首先反映在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和一致性上。所以,计量器具是确保全国量值统一的具体对象和手段,也是计量部门提供计量保证的技术基础。 何谓强制检定? 由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视四个方面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的一种检定。 何谓基准/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作标准? [测量/计量]基准/标准: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如:1kg质量标准,100Ω标准电阻。

国际[测量/计量]标准: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在国际上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国家[测量/计量]标准: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工作标准:用以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测量标准 何谓校准、检定、比对?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 [计量器具]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种计量基准、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之间的量值进行比较。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a、校准不具备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的行为;检定具有法制性,是属于法制计量管理范围的执法行为; b、校准主要用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检定是对测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 c、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程、校准方法,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检定依据必须是检定规程; d、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当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检定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JJF与JJG的区别

JJF与JJG的区别 JJF与JJG的区别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JJG: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计J-检G-规 JJF: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计J-校F-范 JJG的规程可以作为检定和校准的依据。 JJF的规范只能作为计量技术规范或计量校准的依据。 JJF是计量技术规范的拼音首字母缩写。 JJF指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所不能包含的其它具综合性、基础性的计量技术要求和技术管理方面的规定。 JJG30-201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JJG60-2012 螺纹样板检定规程 JJG234-2012 自动轨道衡检定规程 JJG1074-2012机动车激光测速仪检定规程 JJG1075-2012高压标准电容器检定规程 JJG1076-2012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JJF1336-2012非自动秤(非自行指示秤)型式评价大纲 JJF1333-2012数字指示轨道衡型式评价大纲 JJF1334-2012混凝土裂缝宽度及深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1335-2012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 JJG343-2012 光滑极限量规检定规程 JJG1077-2012 臭氧气体分析仪检定规程 JJG841-2012 微波频率计数器检定规程 JJF1345-2012 圆柱螺纹量规校准规范 JJF1349-2012 工具经纬仪校准规范 JJF1350-2012 陀螺经纬仪检校准规范 JJF1351-2012 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规范 JJF1352-2012 角位移传感器校准规范

JJF1108-2012 石油螺纹工作量规校准规范JJF1337-2012 声发射传感器校准规范JJF1338-2012 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JJF1339-2012 电声测试仪校准规范 JJF1341-2012 钢筋锈蚀测量仪校准规范

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量校准正逐渐被国内更多的用户所接受。校准在国内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的计量活动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计量活动与检定相提并论。因此,正确认识校准与检定的关系,正确开展检定和校准活动,正确利用检定和校准结果,最终实现量值统一,保证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检定、校准和计量确认 1.检定和校准 在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校准(calibration)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测量仪器、测量系统、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有时统称为计量器具,本文统称为测量设备。这样,校准可以归结为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确定被校测量设备的量值及其不确定度的一组操作。校准的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的大小,并通过测量标准将测量设备的量值与整个量值溯源体系相联系,使测量设备的量值具有溯源性。

在JJF1001-1998中检定(verification)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计量检定过程中的检查既包括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的技术比较(即校准的过程),又包括将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对于符合某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2.校准与计量确认 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是由国际标准ISO10012:2003转化而来的。该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的支撑性标准,对如何通过合理的测量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规定。该标准的核心是: (1)测量活动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安排,即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应符合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2)测量的准确度取决于测量过程的控制,受测量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3)测量仪器是测量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其量值通过校准活动进行溯源,通过计量确认判断仪器是否符合测量过程的要求。 根据定义,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从定义可知,计量确认的前提是已经明确预期的使用要求,是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目的,在测量设备的使用要求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通过计量确认,可以确定该测量设

检定和计量的区别

检定和计量的区别 在压力表认证审核过程中,一些审核员经常向受审核方提出偏离标准的要求。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能将压力表校准和压力表检定的概念加以区分。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及我国法制计量管理的规定,组织的测量装置通过校准就可以满足要求,而审核员却开出了“没有检定”的不合格报告,强制要求组织按检定实施控制,并强制要求组织到专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给组织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 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ISO/IEC指南25—199O 《校准和检验试验室技术能力的通用要求》将“检定”定义为:“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ISO 84O2/DADI—3.37,根据本指南的目的增加了注解)。 注:1、为了与计量仪器的管理相衔接,检定的目的是校验计量仪器的示值与相对应的已知量值之间的偏差,使其始终小于有关计量仪器管理的标准、规程或规范中所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2、根据检定的结果对计量仪器作出继续使用、进行调查、修理、降级使用或声明报废的决定。任何惰况下,当检定完成时,应在计量仪器的专门记录上记载检定的情况。‘国际计量组织对检定给出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现就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做如下讨论。 一、目的不同

JJF与JJG的区别

JJF与JJG的区别2011-10-20 9:29:11 来源:北京北方利辉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JJF与JJG的区别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JJG: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计J-检G-规 JJF: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计J-校F-范 JJG的规程可以作为检定和校准的依据。 JJF的规程只能作为校准的依据。 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 关于校准的概念 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 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 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1)目的不同 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这种规定要求就是测量装置检定规程规定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评定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 (2)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

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

一、思考题 1.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是什么? 答:计量技术法规包括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 2.计量技术法规的作用是什么? 答:计量技术规范是指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所不能包含的,计量工作中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并涉及计量管理的技术文件和用于计量校准的技术规范。它虽不属于强制执行的法定性技术文件,但为科学计量发展、计量技术管理,实现溯源性等方面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性的规范和方法,也是计量技术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3.计量技术法规分哪几类? 答:①计量检定规程;②计量检定系统表;③计量技术规范。 4.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号规则是什么? 答: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的编号分别为: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用汉语拼音缩写JJG表示,编号为JJG××××一××××;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用汉语拼音缩写JJG表示,顺序号为2000号以上,编号为JJG 2×××一××××;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用汉语拼音缩写JJF表示,编号为JJF××××一××××,其中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操作技术规范顺序号为1200号以上。 ××××一××××为法规的“顺序号一年份号”,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号为批准的年份)。 5.什么是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 答:OIML国际建议(R)是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两类主要出版物之一。它是针对某种计量器具的典型的推荐性技术法规。内容包括对计量器具的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以及检定方法、检定用设备、误差处理等。 OIML国际文件(D)是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两类主要出版物之一。它主要是关于计量立法和计量器具管理方面的管理性文件,也有针对某类计量器具的技术性文件。 6.采用国际建议、国际文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采用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制定公布的“国际建议”,是为各国制定有关法制计量的国家法规而提供的范本,采用“国际建议”是成员国的义务,也是国际上相互承认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决定和检定、测试结果的共同要求。它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减少技术贸易壁垒和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提高我国计量器具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确保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促进我国计量工作的发展。 (2)采用“国际建议”应符合《计量法》及国家的其他有关法规和政策,并坚持积极采用、注重实效的方针。 (3)采用“国际建议”是将国际建议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本着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的计量检定规程,并按我国计量检定规程的制定、审批、发布的程序规定执行。 (4)采用“国际建议”的形式主要是两种: 等同采用:指与国际建议在技术内容上和文件结构上相同,或者与国际建议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 修改采用:指与国际建议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涵编辑性修改。 (5)凡涉及我国颁发OIML计量器具证书的计量检定规程,应达到相应国际建议的全部要求,以实现国际互认。

第14课时 第四章 第四节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使用和编写

第四节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 知识点: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 (一)计量检定规程编写的一般原则和表述要求(本知识点的重点,注意选择题)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是为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制定的技术文件,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并批准颁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作为确定计量器具法定地位的技术法规。 计量检定规程是全国计量技术机构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的依据,也是为国家量值统一进行法制管理的依据。 jjfl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中规定了计量检定规程编写的一般原则(可能考选择): 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②适用范围必须明确,在其界定的范围内,按需求技术细节力求完整; ③各项要求科学合理,并考虑操作的可行性及实施的经济性; ④根据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的国际建议、国际文件及有关的国际组织(如iso,iec等)发布的国际标准。 检定规程编制应做到: 满足法制管理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编写计量检定规程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 我国《计量法》第十条明确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编写计量检定规程,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 jjfl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及相关计量法规、规章和计量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相关计量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包括:(了解即可)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通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 《测量仪器的特性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等相关计量法规和技术规范。所以所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编写计量检定规程一条十分重要的 原则。 2.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计量检定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如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要求、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结果的处理及检定周期等,都必须科学合理。 在技术成熟、具有实施的可操作性前提下,应是最简单、最快捷、最高效的检定方法。要积极采用国际建议和国际文件。 3.技术细节完备 检定规程的检定对象用于法制计量管理领域。要在检定规程中,对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定方法、采用的计量器具、检定结果的处理等技术细节作出明确规定。 4.优先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 在制定编写计量检定规程时,应积极采用(oiml)制定颁布的国际建议、国际文件以及iec、iso发布的国际标准。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制定颁布的国际建议,是为各国制定有关法制计量的国家技术法规提供的范本,也是国际上相互承认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检定、测试结果的共同要求。 规程表述的基本要求(对对实际工作很重要): ①文字表述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确切、叙述清楚,不致产生不同的理解; ②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要统一,始终表达同一概念; ③按国家规定表述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量的名称和符号、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名称 符号; ④公式、图样、表格、数据应准确无误地按要求表述; ⑤相关规程有关内容的表述均应协调一致,不能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