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与弊的电磁场解读

利与弊的电磁场解读
利与弊的电磁场解读

电磁场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电磁场的应用更加普遍。然而在利用电磁场为我们服务的时候,电磁场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辐射电磁波危害利用

电场和磁场的传播过程生成一个作用力场,这个作用力场就叫做电磁场,而这样的传播过程就叫做电磁辐射。如手机、电话机、输配电线等都有电流,有电流肯定就存在辐射的问题。所以在我们应用电磁场就会带来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这就带来危害。

二十世纪被誉为电气时代,发电站、输电线越建越多,各种各样的电器大量深入工厂、实验室、办公室以及普通居民家庭。人们不得不考虑:电磁场,特别是(50~60赫)工业频率的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1960年代初,有关专家们开始研讨这个问题。起初,专家们的注国家的有关卫生保健标准中只规定工业频率电磁场中可以容许的电场分量意力全部集中于电场的作用而忽略了磁场的作用。因为当时人们误以为这种电磁场中的磁场分量很小,它不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可以感觉出来的影响。许多的标准;在制造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器以及架设输电线时,只考虑对电场分量规定的标准,而没有考虑对磁场分量可以容许的最高限额。但后来进行大量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却表明,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正是我们没有考虑的磁场。

欧美各国进行了大量调查与统计分析,每次调查的规模大小不

等,一次被调查者的数量有数千人,数万人、数十万人甚至数百万人。调查地点有在野外的,例如,在输电线附近、变电站附近、地铁站、电气火车内;或在工厂厂房、实验室、办公室以及居民家庭。调查跨越的时间有长达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大量调查结果令人确信,人体发生多种肿瘤病变的概率与所受到的低频磁场辐射密切相关。欧美许多国家的专家和一些政府机构确信,低频磁场会显著增大下列疾病的发生率:白血球增生与白血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儿形体缺陷,乳腺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肿瘤,星形细胞的发展,慢性骨髓细胞样的白血病,染色体畸变等。有些报告还指出,在电磁场作用下某种激素的分泌减少,还可能是引起乳腺肿瘤发展的原因。某些调查报告还指出,经常接触电磁辐射的人,若再受到高温作用,则他们体内发生乳腺癌变的危险就更大。不少调查报告指出,从事"电气职业"者、儿童以及不适当使用家庭电器者(常玩视频游戏的儿童,常使用电热毯和其他电加热器的妇女与儿童等)受低频磁场损害的危险较大。低频磁场辐照的强度和累积量就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并且,有些人是在潜伏期长达10~15年以后才发病的。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上限为100微特斯拉。但大量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0.2~0.4微特斯拉的250~500倍!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和美国一些专家们已于1995年提出,把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标准(100微特斯拉)修改为0.2微特斯拉。总之,许多迹象都使研究人员强烈地怀疑低频磁场的辐射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后果,但人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又不足以对此作用充分

明确的解释。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尚不足以论证居民可以长期持续承受的低频磁辐射的最高限额,以及在这方面应采取哪些必要的限制。但专家们仍然提出忠告:采取一些花费不太多且不太麻烦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居民住宅最好不要太靠近高电压输电线。使用电器时应注意所遭受的磁感应强度辐射最好别大于0.2微特斯拉。

上面的资料无疑不是现实出电磁场对我们人体的危害,电磁场中主要是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的定义是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非热效应定义是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正常循环机能会遭受破坏。

而电磁场带来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具体伤害有:1、伤害眼睛。眼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分,易吸收电磁辐射功率,而且眼的血流量少,故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眼球的温度易升高。温度升高是造成产生白內障的主要条件,温度上升导致眼晶状体蛋白质凝固。此外,长期低強度电磁辐射的作用,可促使视觉疲劳,眼感到不舒适和眼感干燥等现象。微波引起眼损害,性质上主要是急速的温度变化率和高发热率,当微波的功率度大于10mW.cm-2,小于300mW.cm-2时,产生不可恢复性损害。在500MHz以上,白内障形成的最小功率密度约150mW/cm2,100min。低于500MHz的频率引起眼损害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2、影响生殖功能。电磁辐射強度达到5—10mw/cm2以上时可以产生遗传效应,使睾丸染色体出現畸变和有絲分裂异常。妊娠妇女在早期或在妊娠前,接受了短波透热疗法,会使其子女出現先天性出生缺陷(畸形婴儿)。经常受微波照射的妇女可有用经不调,哺乳期泌乳不足。长期接触超短波发生器和接受微波照射的人,可出現男人性功能下降,阳痿。睾丸的血液循环不良,对电磁辐射非常敏感,当微波辐射使睾丸温升超过35℃时,精子的产量即明显减少或停止从而使精子生成受到抑制而影响生育。

3、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統对电磁辐射的作用很敏感,受其低強度反复作用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发生改变,出現神经衰弱症候群,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嗜睡、白天打瞌睡、易激动、多汗、心悸、胸闷、脫发等。其中入睡困难、无力、多汗和記忆力减退更为突出。视觉运动反应时值明显延长、手脑协调动作差,表現对数字划記速度减慢,出現錯误较多。即大脑皮质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并造成脑损伤。微波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照射方式、照射剂量等因素有关。短时间、小剂照射,可加强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可改变大脑皮质条件反射;长时间、大剂量照射,可加强抑制过程,可影响自主神经的调解功能,引起血液循环、呼吸频率的变化及皮肤和直肠温度的变化。其中以照射头部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

4、引起心血管疾病。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常发生血液动力学失调,血管通透性和張力降低。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人们多以心动过緩症状出现,少数呈现心动过速。受害者出现血压波动,开始升高,后又回复至正常,最后出现血压偏低;心电图出现RT波的电压下降,这是迷走神经的过敏反应,也是心肌营养障碍的結果;

P/Q间的延長,P波加寬,说明房室传导不良。此外,长期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其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会更早更易促使其发生和发展。高强度电磁辐射连续照射全身,可使体温升高、产生高温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喘息、出汗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抽搐、呼吸障碍和直至心跳变慢,最后停跳。

5、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动物实验和对人群受辐射作用的研究和调查表明,人体的白血球吞噬细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细菌数均下降。此外受电磁辐射长期作用的人,其抗体形成受到明显抑制。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周围血相可出現白血球不稳定,曾下降趋势,白血球减少。紅血球的生成受到抑制,出现网状红血球减少。操纵雷达的人多数会出现白血球降低。无线电波和放射线同时作用人体時,对血液系统的作用较单一因素作用可产生更明显的伤害。造血系统对微波辐射的反应于置于高温环境有明显的不同,即使两者都使直肠温度升高。由于身体间对微波能量的不均匀吸收,微波穿透的越深,受热率也就越高。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改变似乎依赖于施加的微波能的剂量。重复5mW或更低的功率密度的辐射,表面血象不出现影响。对于15mW/cm2或更高的功率密度的辐射的效应,取决于受辐射的生物系统,当辐射终止后,有恢复的趋势。微波照射对血液循环有明显影响,可使动、静脉扩张,对缓解痉挛、促进血管张力的恢复、改善供血有明显作用。在小功率密度照射下,不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显著变化。微波照射后的血相变化与微波的辐射频率、功率密度、辐射时间密切相关。长期辐射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升高,多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红细胞可能增多或减少。

7、对消化系统的影。高强度的微波辐射,对消化系统有明显的损害。肝脏出现剧烈充血,肝细胞肿胀、变性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胃出现充血,甚至溃疡。也可引起盲肠粘膜糜烂和充血。在低强度微波的辐射下,不会引起消化系统组织形态的明显改变。

8、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剂量的微波辐射,可引起极度充血,血管剧烈扩张,肺泡上皮脱落并有血液经毛细血管涌入肺泡腔,造成出血、水肿,可致死。但小剂量的微波对肺的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9、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微波能促使甲状腺激素增加或使状腺代谢增强。对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不同剂量的微波影响不同,可抑制也可促进激素的产生。除此,一定剂量的微波照射可增加血液的激素含量。

10、对代谢过程的影响。微波可刺激代谢过程,影响生物氧化反应和组织的氧消耗,可抑制自由基的氧化,从而降低细胞中毒性产物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的浓度。

11、对皮肤和肌肉的影响。大剂量微波反复辐射皮出现凝固性坏死,肌纤维与横纹模糊不清。皮肤、肌肉在小剂量微波的辐射下,没有明显的组织学变化。

12、易患癌症。大部份实验动物经微波作用后,可以使癌的发生率上升.一些微波生物学家的实验表明,电磁辐射会促使人体內的(遗传基因)微粒细胞染色体发生突变和有絲分裂异常,而使某些组织出现病理性增生过程,使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上面所述的是我们应用电磁场带来的危害,那么我们到底在哪些方面

应用到了有关电磁场的知识呢?

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在无线电广播

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而在电视中,除了要像无线广播中那样处理声音信号外,还要将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一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视的画面和喇叭里的声音。

雷达(radar)原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的英文缩写。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感兴趣的目标,测定有关目标的距离、方问、速度等状态参数。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传播。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雷达的方向,被雷达天线获取。天线获取的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送到接收机,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机处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显示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为了测定目标的距离,雷达准确测量从电磁波发射时刻到接收到回波时刻的延迟时间,这个延迟时间是电磁波从发射机到目标,再由目标返回雷达接收机的传播时间。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微波频率接近食物的固有频率,容易引起食物分子共振,所以有

微波炉. 微波炉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当磁控管以

2450MHZ 的频率发射出微波能时,置于微波炉炉腔内的水分子以每秒钟24.5 亿千次的变化频率进行振荡运行,产生高频电磁场的核心元件是磁控管。食物分子在高频磁场中发生震动,分子间相互碰撞、磨擦而产生热能,结果导致食物被加热。微波炉正是利用这一加热原理来进行食物的烹饪。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cm 深,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 煮" 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红外线位于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谱段的红端以外,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波长为0.76~1000μm,不能引起人眼的视觉。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其分为三个波段:近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5μm;中红外线,波长范围为1.5~5.6μm;远红外线,波长范围为5.6~1000μm。它们产生的机理不太一致。我们知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产生热辐射,故自然界中的物体都能辐射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如相机、红外线胶片自身等。在常温下,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位于中、远红外线的光谱区,热产生的原因,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做不规则运动.这个运动同时也辐射出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大部分都是红外线,易引起物体分子的共振,有显著的热效应。所有有一定温度的物体对外有红外辐射。有红外烤箱.又称中、远红外线为热红外。当物体温度升高到使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跃迁时,将会辐射出近红外线,波长长,易发生衍射,如太阳、红外灯等高温物体的辐射中就含有大量的近红外线。借助不同波段的红外线的不同物理性质,可制成不同功能的遥感器。红外遥感技术的原理是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仪器(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

体的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技术。通常遥感是指空对地的遥感,即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紫外线频率比可见光高,有显著的荧光效应,如日光灯灯管中气体。电离发出的紫外线照射管壁上的荧光物质发出白光.最常见的应用是验钞机. 紫外线波长在200nm~380nm之间的太阳光线,包括3类:UV-A波长为315nm~380nm,UV-B波长为280nm~315nm,UV-C波长200nm~280nm。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

(290nm—2000nm)中紫外线约占13%,其中UV-A占97%,UV -B占3%,UV-C接近于0。对人皮肤损伤的只有UV-A、UV-B。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UV-C紫外线灯,用来进行消毒灭菌。其中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c-C波紫外线,254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具有广谱性。化学效应的应用主要是紫外线消毒箱.

X光是一种有能量的电磁波或辐射,是原子核内层电子受激发发出的光,频率比紫外高.x光的穿透力随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当高速移动的电子撞击任何形态的物质时,X光便有可能发生。在医学上X光用来投射人体器官及骨骼形成影象,用来辅助诊断,工程上的探伤的应用.伽马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应用于化疗,工程探伤,育种等.

为控制现代生活中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1989年12月22日,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 GB9175-88),规定居住区环境电磁波强度限制值:长、中、短波应小于l0V/m,超短波应小于5V/m,微波应小于10μW/cm2。我国有关部门还制订了《电视塔辐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国家环保局也颁布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针对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北京市环保局于2000年2月17日颁布了全国首例对电磁污染进行规范管理的《北京市移动通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以规范移动通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该规定中明确了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移动通信台(站)在建设前均要履行环保审批手续,并要办理环保验收审批,经环保部门的监测,当地功率密度符合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频率在20 MHz~3000 MHz范围内、照射导出限值的功率密度在40μ

W/cm2这一标准,才可正式投人使用,大于这一标准的必须停用或整改;建设蜂窝移动通讯基站前要预测用户密度分布,采用最佳频率复用方式,尽量减少基站个数;在居民楼上建设移动通信台(站),事前建筑物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必须征得所住居民意见;无线寻呼通信、集群通信天线最低允许高度不得低于40m,而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室外天线一般不得低于25m,发射天线主射方向50m范围内、非主射方向30m范围内,一般不得建高于天线的医院、幼儿园、学校、住宅等建筑;建设单位应在上述各类天线安装地点设置电磁辐射警示牌。

根据电磁波随距离衰减的特性,为减少电磁波对居民的危害,应使发射电磁功率较大、可能产生强电磁波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如电视台、广播电台、雷达通信台站、微波传送站等,尽量设在远离居住区的远郊区县或地势高的地区。必须设置在城市内、邻近居住区域和居民经常活动场所范围内的设施,如变电站等,应与居住区间保持一

定安全防护距离,保证其边界符合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对电磁波辐射源需选用能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铜、铝、钢等金属丝或高分子膜等材料制成的物品进行电磁屏蔽,将电磁辐射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之内。

高压特别是超高压输电线路应远离住宅、学校、运动场等人群密集区。使用电脑时,应选用低辐射显示器,并保持人体与显示屏正面不少于75cm的距离,侧面和背面不少于90cm,最好加装屏蔽装置。

应严格控制移动通信基站的密度,确保设置在市区内的各种移动通信发射基站天线高于周围建筑,在幼儿园、学校校舍、医院等建筑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立发射天线。

为减轻家庭居室内电磁污染及其有害作用,应经常对居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科学使用家用电器:例如,观看电视或家庭影院、收听组合音响时,应保持较远距离,并避免各种电器同时开启;使用电脑或电子游戏机持续时间不宜过长等。

使用手机电话时,尽量减少通话时间;手机天线顶端要尽可能偏离头部,尽量把天线拉长;在手机电话上加装耳机等。

另外,可每天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者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 的新鲜蔬菜,如辣椒、柿子椒、香椿、菜花、菠菜等;多食用新鲜水果如柑橘、枣等。饮食中也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西红柿、瘦肉、动物肝脏、豆芽等;经常喝绿茶。这些饮食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预防和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作用。

总结: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电磁场的应用越来越生活化,我们每个人每

天都生活在电磁场中,我们利用电磁场为我们造福,同时我们也受到电磁场的危害。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会更好的利用电磁场,消除电磁场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钟顺时.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童创民、梁建刚、张旭春.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西北工业大

学出版社,2009

[3] 巫彤宁、齐殿元、肖雳.电磁场与人体健康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电磁场与电磁波概念题汇总解读

电磁场与电磁波概念题汇总 1.请写出B-D形式的场定律的微分形式及其相应的边界条件,并阐明每个方程(包括边界条件)的物理意义。(20分) 答:B-D形式的场定律的微分形式为 其物理意义为: (1式:时变的磁场是电场的涡旋源,可以产生涡旋电场; (2式:电流和时变的电场是磁场的涡旋源,可以产生涡旋磁场; (3式:电荷可以产生电场通量,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4式:磁场没有通量源:磁荷; (5式:当空间点上的电荷密度减少时,必有电流密度的净通量。 在介质分界面上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其物理意义为: 边界两边电场切向分量连续;

边界上存在面电流时,两边磁场切向分量不连续; 边界上有面电荷存在时,电位移矢量法向分量不连续; 边界两边磁感应强度法向分量连续; 电荷守恒定律在边界上也是成立的。 2.写出简单媒质中关于正弦律时变场的复数形式的场定律。(10分) 答:简单媒质中关于正弦律时变场的复数形式的场定律为 3.写出时变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并解释为什么电磁场的边值关系只能从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 4.写出坡印廷矢量的定义式及微分形式坡印廷定理,并给出定理的物理解释。(P286~291)答:定义 微分形式 物理解释:电磁场在空间某点对运动电磁荷所提供的电磁功率密度等于该点电磁场能密度的减少率与外界向这点提供的电磁功率密度之和。 积分形式 物理解释:V内的电磁荷对电磁场所提供的总功率等于V内电磁场能量的增加率与从V内流出的电磁功率之和。 5.什么是均匀平面波?什么是TEM波?均匀平面波是TEM波吗?TEM波是均匀平面波吗?写出无源自由空间条件下均匀平面波的五个传播特性。 答:等相面与等幅面重合且为平面的电磁波称为均匀平面波;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矢量在传播方向上分量为零的电磁波称为TEM波;均匀平面波是TEM波;TEM波不一定是均匀平面,如均匀柱面波、均匀平面波等都是TEM波。 无源自由空间条件下均匀平面波的五个传播特性(P355)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 概念归纳

A.电磁场理论B基本概念 1.什么是等值面?什么是矢量线? 等值面——所有具有相同数值的点组成的面 ★空间中所有的点均有等值面通过; ★所有的等值面均互不相交; ★同一个常数值可以有多个互不相交的等值面。 矢量线(通量线)---- 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 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矢量场方向, 而横向的矢量线密度代表该点矢量场大小。 例如,电场中的电力线、磁场中的磁力线。 2.什么是右手法则或右手螺旋法则?本课程中的应用有哪些?(图) 右手定则是指当食指指向矢量A的方向,中指指向矢量B的方向,则大拇指的指向就是矢量积C=A*B的方向。 右手法则又叫右手螺旋法则,即矢量积C=A*B的方向就是在右手螺旋从矢量A转到矢量B的前进方向。 本课程中的应用: ★无限长直的恒定线电流的方向与其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平面电磁波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和传播方向。 3.什么是电偶极子?电偶极矩矢量是如何定义的?电偶极子的电磁场分布是怎样的? 电偶极子——电介质中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对等值异号的点电荷。 电偶极矩矢量——大小等于点电荷的电量和间距的乘积,方向由负电荷指向正电荷。

4.麦克斯韦积分和微分方程组的瞬时形式和复数形式; 积分形式: 微分方式: (1)安培环路定律 (2)电磁感应定律 (3)磁通连续性定律 (4)高斯定律 5.结构方程

6.什么是电磁场边界条件?它们是如何得到的?(图) 边界条件——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出发,得到的到场量在不同媒质交界面上应满足的关系式(近似式)。 边界条件是在无限大平面的情况得到的,但是它们适用于曲率半径足够大的光滑曲面。 7.不同媒质分界面上以及理想导体表面上电磁场边界条件及其物理意义; (1)导电媒质分界面的边界条件 ★ 导电媒质分界面上不存在传导面电流,但可以有面电荷。 在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磁场强度的切向分量和磁感应强度的法向分量永远是连续的 (2)理想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 ★ 理想导体内部,时变电磁场处处为零。导体表面可以存在时变的面电流和面电荷。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基础自学指导书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基础自学指导书 课程简介:电磁场理论是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是通信专业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使学生掌握电磁场的有关定理、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使学生熟悉一些重要的电磁场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波动方程、拉氏方程等)的建立过程以及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场"与"路"这两种既密切相关又相距甚远的理论有深刻的认识,并学会用"场"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计算一些简单、典型的场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矢量分析场论初步 1主要内容 本章从矢量分析入手,介绍了标量场和矢量场的基本概念,学习了矢量的通量、散度以及散度定理,矢量的环流、旋度以及斯托克斯定理,标量的梯度,以及上述的物理量在圆柱和球坐标系下的表达形式,最后介绍了亥姆霍兹定理,该定理说明了研究一个矢量场从它的散度和旋度两方面入手。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场矢量的散度、旋度和标量的梯度的概念和数学计算为以后的电磁场分析打下基础。 2学习要求 深刻理解标量场和矢量场的概念;深刻理解散度、旋度和梯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及相关定理; 熟练使用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球坐标进行矢量的微积分运算; 了解亥姆霍兹定理的内容。 3重点及难点 重点:在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球坐标中计算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标量场的梯度以及矢量的线积分、面积分和体积分。 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散度、旋度和梯度的概念及定理,可以借助流体的流量和涡旋等自然界中比较具体而形象的相似问题来理解。 4思考题合作业 1.4, 1.8, 1.9, 1.11, 1.14, 1.16, 1.24 第二章静电场 1主要内容 本章我们从点电荷的库仑定律发,推导出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微分表达及积分表达),该基本方程第一组与静电场的散度和通量有关(高斯定律),第二组有关静电场的环量和旋度,推导的过程运用了叠加原理。由静电场的基本方程中的环量和旋度的基本方程,我们引入了电位的概念,并给出了电场强度与电位之间的关系以及电位的计算公式。运用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及电位可以解决静电场中的场源互求问题(已知源求场或已知场求源)。然后介绍了电偶极子的概念,推导了电偶极子的电场强度与电位的表达式。接着介绍了介质的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可等效为电偶极子,所以介质极化产生的电位就可以借用电偶极子的相关结论。由极化介质的电位公式我们推导了介质中的高斯定律,在该定律中引入了一个新的量—

电磁场理论习题解读

思考与练习一 1.证明矢量3?2??z y x e e e -+=A 和z y x e e e ???++=B 相互垂直。 2. 已知矢量 1.55.8z y e ?e ?+=A 和4936z y e ?.e ?+-=B ,求两矢量的夹角。 3. 如果0=++z z y y x x B A B A B A ,证明矢量A 和B 处处垂直。 4. 导出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相邻两点弧长的一般表达式。 5.根据算符?的与矢量性,推导下列公式: ()()()()B A B A A B A B B A ??+???+??+???=??)( ()()A A A A A 2??-?=???2 1 []H E E H H E ???-???=??? 6.设u 是空间坐标z ,y ,x 的函数,证明: u du df u f ?=?)(, ()du d u u A A ??=??, ()du d u u A A ??=??,()[]0=????z ,y ,x A 。 7.设222)()()(z z y y x x R '-+'-+'-='-=r r 为源点x '到场点x 的距离,R 的方向规定为从源点指向场点。证明下列结果, R R R R =?'-=?, 311R R R R -=?'-=?,03=??R R ,033=??'-=??R R R R )0(≠R (最后一式在0=R 点不成立)。 8. 求[])sin(0r k E ???及[])sin(0r k E ???,其中0E a ,为常矢量。 9. 应用高斯定理证明 ???=??v s d dV f s f ,应用斯克斯(Stokes )定理证明??=??s L dl dS ??。 10.证明Gauss 积分公式[]??????+???=??s V dv d ψφψφψφ2s 。 11.导出在任意正交曲线坐标系中()321q ,q ,q F ??、()[]321q ,q ,q F ???、()3212q ,q ,q f ?的表达式。 12. 从梯度、散度和旋度的定义出发,简述它们的意义,比较它们的差别,导出它们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表达式。

电磁场与电磁波名词解释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电磁场与电磁波名词解释: 1.亥姆赫兹定理(P26):在有限区域内,矢量场由它的散度、旋度及边界条件唯一地确定,这就是亥姆赫兹定理的核心内容。 2.洛伦兹力(P40):当一个电荷既受到电场力同时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时,我们称这样的合力为洛伦兹力。 3.传导电流(P48):自由电荷在导电媒质中作有规则运动而形成。 4.运流电流(P49):电荷在无阻力空间作有规则运动而形成。 5.位移电流(P49):电介质内部的分子束缚电荷作微观位移而形成。 6.电介质(P65):电介质实际上就是绝缘材料,其中不存在自由电荷,带电粒子是以束缚电荷形式存在的。 7.电介质的极化(P64):当把一块电介质放入电场中时,它会受到电场的作用,其分子或原子内的正、负电荷将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微小的弹性位移或偏转,形成一个个小电偶极子,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8.电介质的磁化(P64):当把一块介质放入磁场中时,它也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其中也会产生一个个小的磁偶极子,这种现象称为介质的磁化。 9.对偶原理(P105):如果描述两种物理现象的方程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并且有相似的边界条件或对应的边界条件,那么它们的数学解的形式也将是相同的,这就是对偶原理。10.叠加原理(P106):若φ1和φ2分别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即▽2φ1=0和▽2φ2=0,则φ1和φ2的线性组合φ=aφ1+bφ2也必然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即▽2(aφ1+bφ2)=0。11.唯一性原理(P107):对于任一静态场,在边界条件给定后,空间各处的场也就唯一地确定了,或者说这时拉普拉斯方程的解是唯一的。 12.镜像法(P107):通过计算由源电荷和镜象电荷共同产生的合成电场,而得到源电荷与实际的感应电荷所产生的合成电场,这种方法称为镜象法。 13.电磁波谱(P141):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14.相速(P155):我们将速度v (介质中的波速)称为相速,即正弦波的最大速度。一般情况下,速度v 是恒定相位面在波中向前推进的速度,所以也可以根据电场极小值通过空间一固定点的速度来定义这个速度。 15.群速(P159):定义为Vg=dw/dk。 16.色散现象(P157):不同频率的波将以不同的速率在介质中传播的现象称为色散 17.耗散介质(P148):非理想介质是有损耗介质也称为耗散介质,在这里是指电导率,但仍然保持均匀、线性及各向同性等特性。 18.穿透深度(P165):将电磁波的振幅衰减到e^-1时它的导电介质的深度定义为趋肤深度(穿透深度) 19.等离子体(P175):是除气体、液体和固体以外的第四种物态,它是由电子、负离子、正离子和未电离的中性分子组成的混合体。 20.全折射(P195):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入射到两种媒质交界面上时,如果反射系数为0,则全部电磁能量都进入到第二种媒质,这种情况称为全折射。 21.全反射(P195):当电磁波入射到两种媒质交界面上时,如果反射系数|R|=1,则投射到界面上的电磁波将全部反射回第一种媒质中,这种情况称为全反射。

变化的磁场习题.

第 8 章 变化的电磁场
一、选择题
1. 若用条形磁铁竖直插入木质圆环, 则在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判 断是
[ ] (A) 产生感应电动势, 也产生感应电流
(B) 产生感应电动势, 不产生感应电流
N
S
(C) 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也不产生感应电流
(D) 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产生感应电流
2.关于电磁感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变化着的电场所产生的磁场一定随时间而变化
(B) 变化着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一定随时间而变化 (C) 有电流就有磁场, 没有电流就一定没有磁场 (D) 变化着的电场所产生的磁场不一定随时间而变化
T 8-1-1 图
3. 在有磁场变化着的空间内, 如果没有导体存在, 则该空间 [ ] (A) 既无感应电场又无感应电流
(B) 既无感应电场又无感应电动势 (C) 有感应电场和感应电动势 (D) 有感应电场无感应电动势
4. 在有磁场变化着的空间里没有实体物质, 则此空间中没有
[ ] (A) 电场
(B) 电力
(C) 感生电动势
(D) 感生电流
5. 两根相同的磁铁分别用相同的速度同时插进两个尺寸完全相同的木环和铜环内, 在同一时刻, 通过两环包围面积的磁通量 [ ] (A) 相同
(B) 不相同, 铜环的磁通量大于木环的磁通量 (C) 不相同, 木环的磁通量大于铜环的磁通量 (D) 因为木环内无磁通量, 不好进行比较
r 6. 半径为 a 的圆线圈置于磁感应强度为r B 的均匀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线圈电阻为 R.当把线圈转动使其法向与 B 的夹角α = 60o 时,线圈中通过的电量与线圈
面积及转动的时间的关系是
[ ] (A)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无关 (B)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成正比 (C) 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无关 (D) 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
7. 一个半径为 r 的圆线圈置于均匀磁场中,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线圈电阻为 R.当线圈转过 30°时, 以下各量中, 与线圈转动快慢无关的量是
1

利与弊的电磁场解读

电磁场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电磁场的应用更加普遍。然而在利用电磁场为我们服务的时候,电磁场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危害。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辐射电磁波危害利用 电场和磁场的传播过程生成一个作用力场,这个作用力场就叫做电磁场,而这样的传播过程就叫做电磁辐射。如手机、电话机、输配电线等都有电流,有电流肯定就存在辐射的问题。所以在我们应用电磁场就会带来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这就带来危害。 二十世纪被誉为电气时代,发电站、输电线越建越多,各种各样的电器大量深入工厂、实验室、办公室以及普通居民家庭。人们不得不考虑:电磁场,特别是(50~60赫)工业频率的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1960年代初,有关专家们开始研讨这个问题。起初,专家们的注国家的有关卫生保健标准中只规定工业频率电磁场中可以容许的电场分量意力全部集中于电场的作用而忽略了磁场的作用。因为当时人们误以为这种电磁场中的磁场分量很小,它不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可以感觉出来的影响。许多的标准;在制造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器以及架设输电线时,只考虑对电场分量规定的标准,而没有考虑对磁场分量可以容许的最高限额。但后来进行大量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却表明,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正是我们没有考虑的磁场。 欧美各国进行了大量调查与统计分析,每次调查的规模大小不

等,一次被调查者的数量有数千人,数万人、数十万人甚至数百万人。调查地点有在野外的,例如,在输电线附近、变电站附近、地铁站、电气火车内;或在工厂厂房、实验室、办公室以及居民家庭。调查跨越的时间有长达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大量调查结果令人确信,人体发生多种肿瘤病变的概率与所受到的低频磁场辐射密切相关。欧美许多国家的专家和一些政府机构确信,低频磁场会显著增大下列疾病的发生率:白血球增生与白血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更大),癌症,新生儿形体缺陷,乳腺癌,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系统肿瘤,星形细胞的发展,慢性骨髓细胞样的白血病,染色体畸变等。有些报告还指出,在电磁场作用下某种激素的分泌减少,还可能是引起乳腺肿瘤发展的原因。某些调查报告还指出,经常接触电磁辐射的人,若再受到高温作用,则他们体内发生乳腺癌变的危险就更大。不少调查报告指出,从事"电气职业"者、儿童以及不适当使用家庭电器者(常玩视频游戏的儿童,常使用电热毯和其他电加热器的妇女与儿童等)受低频磁场损害的危险较大。低频磁场辐照的强度和累积量就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并且,有些人是在潜伏期长达10~15年以后才发病的。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上限为100微特斯拉。但大量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0.2~0.4微特斯拉的250~500倍!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和美国一些专家们已于1995年提出,把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标准(100微特斯拉)修改为0.2微特斯拉。总之,许多迹象都使研究人员强烈地怀疑低频磁场的辐射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后果,但人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又不足以对此作用充分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设解读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作 用 (1)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axwell软件环境介绍 2 2.1设计任务2 2.2maxwell软件环境: 2 3电磁模型的建立 3 4电磁模型计算及仿真结果后处理分析 7 5 设计总结和体会 12 6 参考文献13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设计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在充分享用现代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也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了。对电子产品本身来

说,只要通电,就存在电磁之类干扰的问题,而电子产品对外界来说又存在着电磁辐射等问题,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趋利避害,更好地让电子产品为我们的服务器真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理论抽象、数学计算繁杂,将Maxwell软件引入教学中,通过对典型电磁产品的仿真设计,并模拟电磁场的特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强化学生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1.2设计作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主要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建立的历史意义、静电场与恒流电场、电磁场的边值问题、静磁场、时变场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准静态场、平面电磁波的传播、导行电磁波以及谐振器原理等。全书沿着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脉络,将历史发展的趣味性与理论叙述和推导有机结合,同时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经济社会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书中的大量例题强调了基本概念并说明分析和解决典型问题的方法;每章末的思考题用于测验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每章的习题可增强学生对于公式中不同物理量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应用公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axwell软件环境介绍 2.1设计任务: 平板电容器电场仿真 平板电容器模型描述: 上下两极板尺寸:25mm×25mm×2mm,材料:pec(理想导体) 介质尺寸:25mm×25mm×1mm,材料:mica(云母介质)

电磁场名词解释

电场:任何电荷在其所处的空间中激发出对置于其中别的电荷有作用力的物质。磁场:任一电流元在其周围空间激发出对另一电流元(或磁铁)具有力作用的物质。 标量场:物理量是标量的场成为标量场。 矢量场:物理量是矢量的场成为矢量场。 静态场:场中各点对应的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场。 有源场:若矢量线为有起点,有终点的曲线,则矢量场称为有源场。 通量源:发出矢量线的点和吸收矢量线的点分别称为正源和负源,统称为通量源。 有旋场:若矢量线是无头无尾的闭曲线并形成旋涡,则矢量场称为有旋场。方向导数:是函数u (M在点M0处沿I方向对距离的变化率。 梯度:在标量场u(M中的一点M处,其方向为函数u(M在M点处变化率最大的方向,其模又恰好等于此最大变化率的矢量G,称为标量场u(M在点M处的梯度,记作grad u(M。 通量:矢量A沿某一有向曲面S的面积分为A通过S的通量。 环量:矢量场A沿有向闭曲线L的线积分称为矢量A沿有向闭曲线L的环量。亥姆霍兹定理:对于边界面为S的有限区域V内任何一个单值、导数连续有界的矢量场,若给定其散度和旋度,则该矢量场就被确定,最多只相差一个常矢量;若同时还给出该矢量场的边值条件,则这个矢量场就被唯一确定。(前半部分又称唯一性定理).:q dq 电荷体密度:’=期小飞矿,即某点处单位体积中的电量。 传导电流:带电粒子在中性煤质中定向运动形成的电流。 运流电流:带电煤质本身定向运动形成形成的电流。 位移电流:变化的电位移矢量产生的等效电流。 电流密度矢量(体(面)电流密度):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单位面积(长度)上的电流。 静电场:电量不随时间变化的,静止不动的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的电场。 电偶极子:有两个相距很近的等值异号点电荷组成的系统。 磁偶极子:线度很小任意形状的电流环。 感应电荷:若对导体施加静电场,导体中的自由带电粒子将向反电场方向移动并积累在导体表面形成某种电荷分布,称为感应电荷。 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把静电场中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零,所有带电粒子停止定向运动的状态称为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 电壁:与电力线垂直相交的面称为电壁。 磁壁:与磁力线垂直相交的面称为磁壁。 介质:(或称电介质)一般指不导电的媒质。 介质的极化:当把介质放入静电场中后,电介质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会有微小移动,并沿电场方向重新排列,但不能离开分子的范围,其作用中心不再重合,形成一个个小的电偶极子。这种现象称为介质的极化。 媒质的磁化:外加磁场使煤质分子形成与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矩或使煤质的固有分子磁矩都顺着磁场方向定向排列的现象。 极性介质:若介质分子内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的介质。 极化强度:定量地描述介质的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介质的击穿:若外加电场太大,可能使介质分子中的电子脱离分子的束缚而成为 自由电子,介质变成导电材料,这种现象称为介质的击穿。 击穿强度:介质能保持不被击穿的最大外加电场强度。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第二版)(徐立勤,曹伟)第2章习题解答

第2章习题解答 2.2已知半径为a 、长为l 的圆柱体内分布着轴对称的体电荷,已知其电荷密度()0V a ρρρρ =, ()0a ρ≤≤。试求总电量Q 。 解:2π20000 2d d d d π3 l a V V Q V z la a ρρ ρρρ?ρ= ==? ? ?? 2.3 半径为0R 的球面上均匀分布着电荷,总电量为Q 。当球以角速度ω绕某一直径(z 轴)旋转时,试求 其表面上的面电流密度。 解:面电荷密度为 2 04πS Q R ρ= 面电流密度为 002 00 sin sin sin 4π4πS S S Q Q J v R R R R ωθ ρρωθωθ=?== = 2.4 均匀密绕的螺旋管可等效为圆柱形面电流0S S J e J ?=。已知导线的直径为d ,导线中的电流为0I ,试 求0S J 。 解:每根导线的体电流密度为 00 22 4π(/2)πI I J d d = = 由于导线是均匀密绕,则根据定义面电流密度为 04πS I J Jd d == 因此,等效面电流密度为 04πS I J e d ?= 2.6 两个带电量分别为0q 和02q 的点电荷相距为d ,另有一带电量为0q 的点电荷位于其间。为使中间的 点电荷处于平衡状态,试求其位置。当中间的点电荷带电量为-0q 时,结果又如何? 解:设实验电荷0q 离02q 为x ,那么离0q 为x d -。由库仑定律,实验电荷受02q 的排斥力为 12 214πq F x ε= 实验电荷受0q 的排斥力为 022 1 4π()q F d x ε= - 要使实验电荷保持平衡,即21F F =,那么由0022 211 4π4π() q q x d x εε=-,可以解得 d d x 585.01 22=+= 如果实验电荷为0q -,那么平衡位置仍然为d d x 585.01 22=+=。只是这时实验电荷与0q 和02q 不 是排斥力,而是吸引力。 2.7 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各放置带电量为0q 的点电荷,试求第四个顶点上的电场强度E 。 解:设点电荷的位置分别为()00,0,0q ,()0,0,0q a 和()00,,0q a ,由库仑定律可得点(),,0P a a 处的电 场为 ( ) ( 00 2 22 00001114π4π4π221x y y x x y q q q E e e e e a a q e e εεε? =+++ ?+=+

变化的电磁场

第 32 次课日期周次星期学时:2 内容提要: 第九章变化的电磁场 §9.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一.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楞次定律。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应强调指出的几点 四.磁流体发电 目的要求: 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重点与难点: 1.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思路及实施方案: 本次课应强调: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的基本实验规律。电磁感应的关键是磁通量随时间 变化。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 = Φ - = ∈ s m i ds B dt d dt d cos 。 产生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的方法有: (1) )(t B B ? ? =,感生电动势; (2)导线运动, )(t s s=,动生电动势; (3)导线框转动, )(t θ θ=,动生电动势; 及其组合。但是不论什么原因,只要 ≠ Φ dt d m ,就要产生电动势。 2.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实际上是非静电场力的方向 3.楞次定律实质上是说明: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的“原因”。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必然结果。 教学内容: §9.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一.楞次定律 1.电磁感应现象 如图所示,将磁棒插入线圈A的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 发生偏转,且偏转的角度大小与插入速度有关,插得越快, 偏转角度越大。这个现象也说明线圈A的回路中有感应电 流产生。 由上述实验,当穿过闭合回路(如回路abcd,线圈A与 电流计组成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称作“电磁感应现象”。 2.感应电动势: 导体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说明回路中产生了电动势。由磁通量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叫感应电动势。 3.楞次定律 感应电动势总具有这样的方向,即它产生的感应电流在回路中激发的磁场总是去阻碍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磁通量的变化。以上结论又叫做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取楞次定律所述的方向,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必然结果。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从1822年到1831年间,法拉第做了大量有关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由实验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第二版)(徐立勤,曹伟)第1章习题解答

第1章习题解答 1.4 计算下列标量场u 的梯度u ? : (1)234u x y z =; (2)u xy yz zx =++; (3)222323u x y z =-+。 解:(1) 34224233234x y z x y z u u u u e e e e xy z e x y z e x y z x y z ????=++=++??? (2)()()()x y z x y z u u u u e e e e y z e x z e y x x y z ????=++=+++++??? (3)646x y z x y z u u u u e e e e x e y e z x y z ????=++=-+??? 1.6 设()22,,1f x y z x y y z =++。试求在点()2,1,3A 处f 的方向导数最大的方向的单位矢量及其方向导 数。方向导数最小值是多少?它在什么方向? 解: ()2222x y z x y z f f f f e e e e xy e x yz e y x y z ????=++=+++??? 因为410x y z x y z A f f f f e e e e e e x y z ????=++=++??? 所以 ( max 410l x y z f e e e e l ?==++? ( min 410l x y z f e e e e l ?==-++? 1.10 求下列矢量场在给定点的散度值: (1)()x y z A xyz e x e y e z =++ 在()1,3,2M 处; (2)242x y z A e x e xy e z =++ 在()1,1,3M 处; (3)())1222x y z A e x e y e z x y z =++++ 在()1,1,1M 处。 解:(1) 222636y x z M A A A A xyz xyz xyz xyz A x y z ?????=++=++=??=??? (2)42212y x z M A A A A x z A x y z ?????= ++=++??=??? (3)y x z A A A A x y z ?????=++ ??? ( )( )( ) 2222 2222 2222 3 3 3 x y z x x y z y x y z z ++-++-++ -= + + = M A ??=

电磁场名词解释解读

相关资源::名词解释 请点击所要查询名词的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返回顶端) 安培环路定律 1)真空中的安培环路定律 在真空的磁场中,沿任意回路取B的线积分,其值等于真空的磁导率乘以穿过该回路所限定面积上的电流的代数和。即 2)一般形式的安培环路定律 在任意磁场中,磁场强度H沿任一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穿过该回路所包围面积的自由电流(不包括磁化电流)的代数和。即 B(返回顶端) 边值问题 1)静电场的边值问题 静电场边值问题就是在给定第一类、第二类或第三类边界条件下,求电位函数的泊松方程 ()或拉普拉斯方程()定解的问题。 2)恒定电场的边值问题 在恒定电场中,电位函数也满足拉普拉斯方程。很多恒定电场的问题,都可归结为在一定条件下求拉普拉 斯方程()的解答,称之为恒定电场的边值问题。 3)恒定磁场的边值问题 (1)磁矢位的边值问题 磁矢位在媒质分界面上满足的衔接条件和它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以及场域上给定的边界条件一起构成了描述恒定磁场的边值问题。 对于平行平面磁场,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是

磁矢位A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2)磁位的边值问题 在均匀媒质中,磁位也满足拉普拉斯方程。磁位拉普拉斯方程和磁位在媒质分界面上满足的衔接条件以及场域上边界条件一起构成了用磁位描述恒定磁场的边值问题。 磁位满足的拉普拉斯方程 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 边界条件 1.静电场边界条件 在场域的边界面S上给定边界条件的方式有: 第一类边界条件(狄里赫利条件,Dirichlet) 已知边界上导体的电位 第二类边界条件(聂以曼条件 Neumann) 已知边界上电位的法向导数(即电荷面密度或电力线) 第三类边界条件 已知边界上电位及电位法向导数的线性组合 静电场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 和称为静电场中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前者表明,分界面两侧的电通量密度的法线分量不连续,其不连续量就等于分界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后者表明分界面两侧电场强度的切线分量连续。 电位函数表示的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

电磁场与电磁波公式总结

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 第一部分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矢量分析 1、三种常用的坐标系 (1)直角坐标系 微分线元:dz a dy a dx a R d z y x → → → → ++= 面积元:?????===dxdy dS dxdz dS dydz dS z y x ,体积元:dxdydz d =τ (2)柱坐标系 长度元:?????===dz dl rd dl dr dl z r ??,面积元??? ??======rdrdz dl dl dS drdz dl dl dS dz rd dl dl dS z z z r z r ????,体积元:dz rdrd d ?τ= (3)球坐标系 长度元:??? ??===?θθ? θd r dl rd dl dr dl r sin ,面积元: ?? ? ??======θ ?θ? θθθ??θθ?rdrd dl dl dS drd r dl dl dS d d r dl dl dS r r r sin sin 2,体积元:?θθτd drd r d sin 2= 2、三种坐标系的坐标变量之间的关系 (1)直角坐标系与柱坐标系的关系 ?? ?? ??? ==+=?????===z z x y y x r z z r y r x arctan ,sin cos 22??? (2)直角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的关系 ? ?? ? ?? ??? =++=++=?????===z y z y x z z y x r r z r y r x arctan arccos ,cos sin sin cos sin 222 2 22?θθ?θ?θ (3)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的关系 ?? ? ? ???=+=+=?????===??θθ??θ2 2'2 2''arccos ,cos sin z r z z r r r z r r 3、梯度 (1)直角坐标系中: z a y a x a grad z y x ??+??+??=?=→→→ μ μμμμ (2)柱坐标系中: z a r a r a grad z r ??+??+??=?=→→→ μ ?μμμμ?1 (3)球坐标系中:

电磁场习题解读

静电 例1、三个点电荷q1、q2、q3沿一条直线分布,已知其中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且 q1=q3=Q ,求在固定q1、q3的情况下,将q2从o →∞,外力需作功A=? 解:由已知q1所受静电力 例2、有两个点电荷带电量为nq 和-q (n>1),相距d,证明电势为零的等势面为一球面。证明:空间任一点电势 整理可得: 上式为球面方程: 球心坐标 球面半径 例3、点电荷-q 位于圆心处,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四点如图示。将q0从A 移至B 、C 、D 点,电场力的功。 A=0 例4. 已知: 是闭合曲面的一部分,面内无净电荷电场线穿过该闭合面,穿过 部分的电场通量1?Φ,求:通过其余部分的电场通量2?Φ。 解:由高斯定理 ?∑=?=ΦS i i e q S d E 0 ε ,00=Φ∴=∑e i i q ,12120?Φ-=Φ∴=?Φ+Φ∴ 例5、长为L,线电荷密度λ的两根均匀带电细棒,沿同一直线放置,两棒近端相距 a ,求两 棒间的静电力。 q 2 x o d n n 1 (22 - 、 0、0) 04)2(42 0322031=+=a q q a q q f πεπε4412Q q q -=-=∴e A A -=∴)0(2--=o U q a Q q 0242πε-=a Q 028πε =q nq U U U -+=2 220 2220)(44z y d x q z y x nq ++--+ ++=πεπε0 =令 222222)(z y d x q z y x nq ++-=++∴[] 2222222)(z y x z y d x n ++=++-22222221()1(-=++--n nd z y d n n x 1 2-= n nd R S ?S ?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第二版)(徐立勤,曹伟)第7章习题解答

第7章习题解答 7.6 如题7.6图所示相距为a 的平板金属波导,当/0y ??=时,沿z 方向可传播 TEM 模、TE 模和TM 模。试求:(1)各种模式的场分量;(2)各种模式的传播常数;(3)画出基本模式的场结构及其导体表面的传导电流。 解:(1) 各种模式的场分量 对TEM 模,在均匀波导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与同样边界条件下的二维静态场的分布规律是完全一样的。对静电场情况,无限大平板之间的电场强度为均匀电场0E ,则对应的TEM 模中电场为 j t 0e kz x x x E e E e E -== 利用平面波电场与磁场关系,即 j 0t t w 1 e 120π kz z y E H e E e Z -= ?= 对TE 模,0=z E ,而z H 满足的导波方程为 22t c 0z z H k H ?+= 式中2 2 2 c k k γ=+,2 2t 2x ??=?,则上式变成 22c 2 d 0d z z H k H x += 因此波动方程的解为 c c sin cos z H A k x B k x =+ 由0=x 时 0=??x H z 可得到0=A ;由a x =时0=??x H z 可得到c sin 0k x =,即c m k a π= 。因此 πcos z m m x H H a = 式中m H 取决于波源的激励强度。由于波沿着z 方向传播,则j z k γ=,因此 z k ==利用各横向场分量与纵向场分量之间关系可以得到 j 22c c 0 j ππj sin e z x k z z y m E H m m x E H k x k a a ωμωμ-=?==-? j 22c c j j ππsin e 0z k z z z z x m y k H k m m x H H k x k a a H -?=- =?= 对TM 模,0=z H ,而z E 满足的导波方程为 22c 2 d 0d z z E k E x += 因此波动方程的解为 c c sin cos z E A k x B k x =+ 由0=x 时0=z E 可得到0=B ;由a x =时0=z E 可得到c sin 0k x =,即c m k a π=。因此 πsin z m m x E E a = 式中m E 取决于波源的激励强度。利用各横向场分量与纵向场分量之间关系可以得到

交变电流电磁场解读

第1课时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转动。正弦交流电有两种:一种是电枢旋转式发电机, 另一种是磁极旋转式。 2. 正弦交流电的数学表达:电动势 t E e m ωsin =,其中E m =nBSω、ω为发电机转子的转动角速度, 也称之为交流电的角频率,交流电的周期ωπ 2=T 。对于交流电的输出电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函数 可通过全电路欧姆定律与外电路欧姆定律推导,但同期一定是相同的。 3. 交流发电机在匀速转动过程中,在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时(该平面称之为中性平面),此时的电动势为 零,即此时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在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虽然磁通量为零,但感应电动势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4. 交流电的有效值:如果交流电在某一电阻上产生的热效应与直流电的热效应相同,我们将直流 电的电流或电压值称之为该交流电的有效值。对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间的关系为:2 m I I =、2m E E =、2 m U U =。 5. 在实际应用中,交流电器铭牌上标明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指示的电流、 电压、保险丝的熔断电流都是有效值。若没有特别说明(包括在题目中),提到的电流、电压、电动势时,都是指有效值。电容器的耐压值是交变电流的最大值。 6. 明确:交变电流中的“四值”(以电压为例) 在研究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只能应用最大值; 在研究某一时刻线圈受到的电磁力时,只能用瞬时值; 在研究交流电的热效应,只能用有效值; 在研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只能用平均值。 【典型例题】 例1 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e-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 .t 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绝对值最大 C .t 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绝对值最大 D .每当电流变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为最大 例2 如图所示,一个匝数为10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 动,周期为T ;若把万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交流电压档,测得a 、b 两点间的电压为 20V ,则可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当t =T /8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约为( ) A .1.41Wb/s B .2Wb/s C .14.1Wb/s D .20Wb/s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第二版)(徐立勤曹伟)第3章习题测验解答

第3章习题解答 3.1 对于下列各种电位分布,分别求其对应的电场强度和体电荷密度: (1)()2,,x y z Ax Bx C Φ=++; (2)(),,x y z Axyz Φ=; (3)()2,,sin z A B z Φρ?ρ?ρ=+; (4)()2,,sin cos r Ar Φθ?θ?=。 解:已知空间的电位分布,由E Φ=-?和2 0/Φρε?=-可以分别计算出电场强度和体电荷密度。 (1) ()2x E e Ax B Φ=-?=-+ 0202εερA -=Φ?-= (2) () x y z E A e yz e xz e xy Φ=-?=-++ 020=Φ?-=ερ (3) (2sin )cos z E e A Bz e A e B ρ?Φρ?ρ?ρ??=-?=-+++?? 20004sin sin 3sin Bz Bz A A A ρεΦε??ε?ρρ???? =-?=-+ -=-+ ? ???? ? (4) ()2sin cos cos cos sin r E e Ar e Ar e Ar θ?Φθ?θ??=-?=-+- 200cos 2cos cos 6sin cos sin sin A A A θ??ρεΦεθ?θθ?? =-?=-+ - ?? ? 3.5 如题3.5图所示上下不对称的鼓形封闭曲面,其上均匀分布着密度为0S ρ的面电荷。 试求球心处的电位。 解:上顶面在球心产生的电位为 22001111100 ()()22S S d R d R d ρρ Φεε= +-=- 下顶面在球心产生的电位为 22 002222200 ()()22S S d R d R d ρρΦεε= +-=- 侧面在球心产生的电位为 030 014π4πS S S S R R ρρΦεε= = ? 式中2 12124π2π()2π()2π()S R R R d R R d R d d =----=+。因此球心总电位为 1230 S R ρΦΦΦΦε=++= 3.6有02εε=和05εε=的两种介质分别分布在0z >和0z <的半无限大空间。已知0z >时, 201050x y z E e e e =-+V /m 。试求0z <时的D 。 解:由电场切向分量连续的边界条件可得 1t 2t E E =? 000520510x y z D D εε<=?=-? 代入电场法向方向分量满足的边界条件可得 1n 2n D D =? 050z z D <= 于是有 0001005050x y z z D e e e εε<=-+ 3.9 如题 3.9图所示,有一厚度为2d 的无限大平面层,其中充满了密度为 ()0πcos x x d ρρ=的体电荷。若选择坐标原点为零电位参考点,试求平面层 之内以及平面层以外各区域的电位和电场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