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研究报告

海洋研究报告

海洋研究报告

1、海洋哺乳动物,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如:各种鲸类、海豚、海豹、海狮、儒艮等。

2、海洋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上繁殖的变温动物。

3、海洋鸟类,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在中国海共记录了183种海鸟。如红喉潜鸟、黑脚信天翁、海燕、小军舰鸟、海雀、白鹭、海鸥等等。

4、海洋鱼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

5、海洋节肢动物,目前,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种的1/5。如鲎、虾类、蟹类等。

6、海洋软体动物,在中国海共记录到各类软体动物2557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种的1/8。如石鳖、贻贝、珍珠贝、扇贝、牡蛎、文蛤、乌贼、章鱼等。

7、海洋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因其特有刺细胞,故又被称作为刺胞动物。目前,在中国海记录到各种海洋腔肠动物,共计是1010种,它们分属于腔肠动物门的三个纲。

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低等的

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

海洋调查报告

海洋调查报告 海洋,蕴育世上所有生命的地方,万物之母,其神奇之处无语能言。在生物进化中,有些进化成了陆上生物,有的成了海之生物,有的成了两栖生物。 陆地和海洋的各种生物,毕竟原处于一个家,所以有类似之处,如海马类与陆上的马类,有同种头形,海葵和陆上的花朵一样,有着美丽的花瓣…… 海洋中,自然有弱肉强食的原则,如海中有许多霸王,如鲨鱼,水母,鳄鱼,虎头鲸…… 海洋中,生物能繁殖,而不受伤害,必定有自己的自卫法。但是,有什么方法呢?于是,我展开了调查。 最近,春雨绵绵,大家的心情如同这蒙蒙细雨,时好时坏:上街询问,难免遭拒。但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只好上街试试运气。可我一个人,总有些不敢,虽然有小记者证,但又缺乏勇气,这怎么行呢?于是,我就找来“栖息”在我家的一个伙伴和我一起去――她比我胆大,于是我让她替我打头阵,先上前去找人“咨询”。我们不妨看着她询问的方法:面带笑容,找到人就先说句“新年好”,然后开始发问:“请问您知道海洋弱小生命自卫的方法吗?”对象是一位看似彬彬有礼的人:“乌贼在遇到危险时,会从身体内吐出墨汁,阻挡敌人的视线,然后逃之夭夭。” “大姐姐,您还知道别的吗?” “嗯,我想想……喔,还有小丑鱼,它们为了繁殖后代,保卫自身,会把卵产在海葵中。海葵对别的海洋动物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天敌,而有些鱼类却能自由穿梭于其中――因为它们表皮鳞片有一层保护膜,使鱼不会被海葵刺伤。” “谢谢”,我们异口同声说。 之后,我们又问了许多人。也有遭到拒绝的时候,但我们没有灰心,仍是在继续努力。 我们把这些答案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做了整理,并认真地给它们分了类,先前说到的,就不再提了。除了知道有关动物自卫的知识,我们还得到了更多信息。

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一)2014-3-26 概述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入海河流众多,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等1 500余条河流入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3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对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入海污染源、海洋功能区、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开展了监测,布设监测站位8 700余个,获取监测数据250余万个。 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15%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约1.8万平方公里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海洋生境退化、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1.1 海水 1.1.1 海水环境状况 2013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7 160、36 490和15 63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44 340平方公里,较上年减少了23 54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和东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减少了4 590、13 030和9 150平方公里,南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了3 23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盐城、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部分近岸海域。与上年相比,烟台近岸、汕头近岸、珠江口以西沿岸、湛江港、钦州湾的部分海域污染有所加重。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最细最好的海洋研究性学习报告(情况调查)

海洋研究性学习报告 姓名:甲乙丙 班级:六年级一班 指导教师:王天津 PS:本兄致赠给不会做的,会做的请勿

下载,除非你想2一下,XXX(你懂得!)下载者必须给吾发QQ,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海洋面积辽阔,储水量巨大,因而长期以来是上最稳定的。由陆地流入海洋的各种物质被海洋接纳,而海洋本身却没有发生显着的变化。然而近几十年,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趋加重,使局部海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有继续扩展的趋势。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业,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换不畅,使得海水的温度、pH、含盐量、透明度、种类和数量等性状发生改变,对海洋的生态平衡构成危害。目前,海

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东京湾、纽约湾、等。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美国、诸国和前苏联国家。我国的渤海湾、、东海和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镉、铅的浓度总体上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的超标区;和COD在各海域中有超标现象。其中污染最严重的,由于污染已造成渔场外迁、鱼群死亡、赤潮泛滥、有些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依其 海洋污染 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石油及其产品(见)。 ②和、。包括、、、、、、、、、等金属,、等非金属,以及酸和碱等。它们直接危害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

③。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 ④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 ⑤有机废液和。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 ⑥和。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的含量降低,影响生物的,甚至使发生改变;后者可破坏海滨环境和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

蓝色海洋研究报告

蓝色海洋 —海洋科普论文 青岛四十二中初二九班金子荷 一、海洋生命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和大型,如,鲨鱼等。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且易于被人体吸收。 经过几十年来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 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其中的种类最多(12794种),最少(229种)。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数量占50%。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在水域海洋生物中,、(例如我们常吃的,也叫)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水域海洋生物种数的分布趋势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种类较多,而、的种类较少。

根据最新的调查资料,分布在我国滩涂上的海洋生物种类共有1580多种。其中以(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贝类)最多,有513种,其次是358种,(主要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虾、蟹)308种,其他类群种类很少。我国沿海滩涂生物的种数与海域生物一样,也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 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空前的合作计划,为所有的海洋生物进行鉴定和编写名录。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种生物一项综合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出炉了。已经登录的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二、海洋地质 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是近几十年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基础理论方面,现代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而取得突破。在这里,我们研究的是海岸。 海洋与陆地是地球表面两个基本地貌单元,它们之间被一条明显的界线所分开。这条海与陆相互交汇的界线,通常称为海岸线。海岸线是指海滨和海岸之间的界线。在国家标准《中国海图图式》(GB12319-1998)和国家标准《1∶5 000,1∶10 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中都给出了海岸线的定义,即“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治理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治理 摘要: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 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海水、海 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于本底 范围内。但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经河流 排海的氮、磷入海量较上年明显增大,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依然较低。 一、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 1、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2012年我国近海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6 910、30 030和24 70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67 880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 08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8 870、6 990、6 700和1 52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2、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 我国海洋沉积物监测要素主要包括石油类、重金属、砷、多氯联苯、硫化物和有机碳。在我国管辖的海域内共有581个监测点。2012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沉积物中铜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为85%,其余监测要素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6%以上。近岸以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仅个别站位的部分监测要素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全国重点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黄海北部近岸沉积物综合质量状况较差,其余重点海域综合质量良好。黄海北部近岸污染区域集中在大连湾,主要超标要素为石油类、铜、镉和锌,其中石油类含量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同时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六六六以及粪大肠菌群等有害物质比例较高。 3、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

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题 1、世界海洋日是, , A、2月2日 B、7月18日 C、9月10日 2、我国最大的海是,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3、我国第一大岛是:( ) A台湾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南澳岛 4、北极熊的皮肤是什么颜色,, , A、黑色 B、粉色 C、白色 D、黄色 5、珊瑚是哪种生物,,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6、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太平岩 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7、海洋生物中可以发电的鱼是, ,。 A章鱼 B墨鱼 C射水鱼 D电鳗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禁止的活动和行为,, , A 擅自移动、搬迁或破坏界碑、标志物及保护设施。 B 非法捕捞、采集海洋生物。 C 非法采石、挖沙、开采矿藏。 D 设置保护区界碑、标志物及有关保护设施。 9、鱼类靠什么来平衡身 体, ,。 A鱼鳔 B鱼鳃 C鱼鳞 D鱼尾 10、海中游得最快的鱼是, ,。 A 剑鱼 B旗鱼 C飞鱼 D鲨鱼 11、下列不属于对人体有益的海洋食品的 是, ,。 A海带 B紫菜 C裙带菜 D菠菜 12、海洋动物中有“瞌睡大王”之称的是, ,。 A海豚 B海象 C海狮 D海豹 13、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 A、鲨鱼B、蓝鲸C、海象 14、海洋动物中有“游泳冠军”之称的是,, , A、海豹B、海狮

15、下面哪种动物是真正的鱼, , A、鱿鱼 B、墨鱼 C、鲳鱼 16、海洋里寿命最长的动物是, , A、鲨鱼B、海豚C、海龟 17、有“海中霸王”这称的是, , A、海狮B、海象C、鲨鱼 18、海中动物中最聪明的是, , A、海豚B、海狮C、海豹 19、鱼翅是由什么鱼的鳍条制成的,,B, A、金枪鱼B、鲨鱼C、鲍鱼 20、海马是马吗,, , A、不是 B、是 21、有一种鱼产于中非洲,它是世界上最抗旱的鱼,在无水的情况下, 能活3~4年,这种鱼叫, ,。 A烫鱼 B飞鱼 C鲸鱼 D肺鱼 22、鱼类靠什么来叫声音, , A、外耳 B、内耳 C、天耳 23、世界上最脏的海, , A、红海 B、地中海 24、世界上最小的海是, , A、地中海 B、红海 C、马尔马拉海 25、鱼怎样睡觉,, ,A、睁着眼睛睡 B、闭着眼睛睡 26、下面哪种海洋动物在厦天需要休眠, , A、带鱼 B、海蜇 C、海参 D、扇贝 27、章鱼,八代鱼,有八条腿,乌贼有, ,条腿 A、6条 B、8条 C、10条 D、12条 28、怎样来确定一条鱼的年龄, , A、根据鱼的长度 B、根据鱼身上的鳞环 C、根据鱼的牙齿 29、海马游泳时是, ,状态A.直立B.水平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报告 班级:软件三班 姓名:李晓芳 学号:20132230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20132230 2013级软件三班李晓芳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近300平方公里的海域,3200公里长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多公里的海洋大国。中国海域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是中国海洋的富饶,这是近年来我国提出“海洋大国战略”、“走出深蓝的中国海军”等基本的立足点。保护好中国的海洋环境,就是在保护中国以后的资源供给,具有战略性意义。要想了解中国海洋战略,首先得了解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以及改善的对策,才能真的实现“海洋大国战略”。 关键词:中国海洋环境现状改善方法海洋大国 一.中国海洋环境现状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对于我国四海: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水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四个海域中,渤海、东海的海水污染较严重。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

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以上都是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 或许是受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格劳修斯的“海洋是无边无际,不可用竭”的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影响,人类对海洋探索越来越热,渴望从海洋中获取那“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却也因此,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尤其是国家近海领域的污染,给中国的海洋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从我国对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洋调查分析中,可明显的看出,我国海洋环境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有以下表现: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由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营养失衡,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得异常。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的污染,是海洋油污染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石油在海水表面形成油膜,阻止了还洋气体的对流,是海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引起大面积的缺氧;而且油膜能黏住大量的鱼卵和幼虫,是鱼卵、幼虫,还能引起鱼、贝的畸形,蓄积某些致癌物质,对使用这些鱼、贝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的改善方法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海洋生态问题严重,难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大国战略,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力度,改善海洋环境现状。 首先,从根本上说,我国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不足,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

海洋信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1 海洋信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目录 1.获取海洋信息的意义 (2) 2.历史上世界对于海洋信息的获取 (2) 2.1对海岸线的了解 (2) 2.2对于海洋的战略信息的了解 (3) 3.当今的海洋信息 (3) 3.1当今海洋信息的获取 (3) 3.1.1海底观测网络 (3) 3.1.2海洋信息获取装备 (4) 3.2海洋信息的处理 (4) 3.2.1海洋信息的处理的技术 (4) 3.2.2我国对于海洋信息的处理 (5) 4.我国海洋信息获取所面对的困难与可能的解决方案 (6) 参考文献 (7)

1.获取海洋信息的意义 在19世纪时,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建立了海权论,他指出海洋关系到国家的全和发展,强国地位的更替,实际上是海权的易手,且进一步指出欲发展海洋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以控制海洋,基于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保护才能对利用海洋发展商业贸易以及海洋资源利用等一系列经济行为,以使国家强大。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经济行为,脱离了对海域的了解,对海洋水文信息,海底地质构造的了解,都是难以开展的,只有当我们对海洋的各项信息有足够的了解时,我们才能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否则就如同失去双眼与他人交战,或者如盲人摸象般在海洋中搜取资源,都没有获得成功的可能。由此可见,对于海洋信息的获取,是一个国家拥有制海权的基础,更进一步而言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必要条件,获取海洋信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2.历史上世界对于海洋信息的获取 2.1对海岸线的了解 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获取海洋信息,大概要数对海岸线的了解。我国早在15世纪明朝之时,便组织过由郑和率领的舰队七次出海远行的行动,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海图集,最远抵达了非洲东部,极大地扩充了当时明朝对海岸线信息的了解。而海岸线信息的影响在欧洲的航海大发现中有着更深的体现。 16世纪时葡萄牙迫于西班牙在陆地上的贸易封锁,在亨利王子的带领下,葡萄牙开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航海运动,通过海上的航行他们了解了葡萄牙周围的海岸地貌,从而绘制出了葡萄牙与印度一带以及葡萄牙与非洲之间的海上航线,从海上打开了市场。通过从东方交易而回的香料、象牙和黄金以及从非洲交易而回的黑奴等资源,葡萄牙的经济迅速崛起发展成一代世界强国。而麦哲伦舰队的环球航行所带来的世界海洋地理消息同样使得西班牙在海洋活动中收益良多成为一代海上霸主。继葡萄牙与西班牙之后出现的海上霸主乃是仅仅身处于弹丸之地的荷兰,但是陆地面积的狭小并没有成为荷兰成为世界强国的阻碍,因为他们拥有着强大的海洋力量。在一开始荷兰仅是因为其海上运货能力高超,以“海上马车夫”而闻名,真正使得荷兰走向海洋强国乃至世界霸主的转折点是在荷兰绕过好望角发现了马六甲海峡之后。通过控制这一海峡并成立东印度公司运转东方的商业,荷兰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资本,最终成为了一代霸主。 在其之后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更是凭借着对全球海域的了解而成为了一代海上霸主。对海岸线信息的了解是人类对于海洋信息最初步的获取,可即便只是最基础的对海岸线的信息的了解,也会对人类的历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海洋信息的重要性从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海洋教育

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海洋开发与管理 工作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营造一种积极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支持中小学校的海洋教育。 没有社会舆论支持的海洋教育,很难有发展壮大的空间,如果说学校面对的是学生,那么社会面对的就是包括家长在内的成年人。他们能否认同海洋教育的价值追求则直接关系到海洋教育的成败。因此,在青岛这座海洋特色鲜明的城市中,充分调动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支持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教育便显得格外重要。 二、开放多元的评价机制是海洋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导向 在目前的中小学校,评价机制一直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强有力的导向和杠杆。很多中小学校之所以不愿意在海洋教育方面作文章,很多中小学生之所以不肯在海洋教育中下功夫,盖源于缺乏必要的来自于评价方面的动因和诱因,没有动因和诱因的教育活动难以持续开展。 好在课程改革倡导评价系统的开放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为我们将海洋教育纳入一定的评价系统中来提供了政策的保障。青岛作为海洋名城,在拥有了一定的自主评价权利之后能否给海洋教育提供一席之地呢?这是值得教育决策者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旦从评价机制上为海洋教育的实施松绑.青岛的海洋教育必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成为一张极具特色的教育名片. 综上可知,在海洋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应当而且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在中小学校开展各具特色的海洋教育活动,把海洋历史观、海洋发展观、海洋责任观、海洋经济观和海洋人才观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过程中来,培养中小学生的海洋权益意识、海洋生态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国土意识,引导他们认识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小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不妨在这方面探索得更积极一些,一个百花齐放的海洋教育局面的出现,最终将使我们迎来一个梦寐以求的海上强国。 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是海洋教育发展的根本。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海洋教育概莫能外,它也是一门需要科学精神来支撑的科学。我们要在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教育,就必须求真务实,追求质量与效益,千万不能为海洋教育而海洋教育,表面上热热闹闹,到头来学生收获不大,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海洋教育应该立足实际,从学校所在社区的海洋教育资源和学校自身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入手,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与学生的爱好兴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生动活泼地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我们开展的海洋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普及海洋知识,从小培养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权益意识!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进而增强他们热爱海洋的情感和献身海洋的壮志。基于此,学校!课堂!学科!依然是渗透海洋教育的主阵地,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海洋教育充满生机的保障 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教育最忌讳的便是“一刀切”。用固定、僵化的所谓“模式”来组织所有

海洋调查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海洋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 实验名称:出海观测及海洋技术中心参观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7 月17日

一、实习地点和实习时间: 地点:渤海湾和塘沽中心站 时间:2015年7月12日至7月17日 二、实习目的: (1)掌握各种海洋调查仪器使用的方法; (2)掌握处理数据的流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3)能够熟练使用matlab、seabird等软件,并能应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绘制所需图像; (4)了解海洋调查工作的各个流程,掌握海上安全的要求; (5)了解海洋生物化学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6)了解数值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业务流程及灾害出现的操作流程。 三、实验主要仪器 (1)软件准备:Ruskin(RBR CTD)、INFINITY Series Acquisition Tools、INFINITY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seabird软件; (2)仪器准备:RBR-CTD、OBS浊度计、电磁海流计、GPS、便携式测风仪、绳子、铅垂等; (3)资料准备:滨海新区岸线图,用于画站位图; 四、实习的主要容: 本次实习主要包含两部分:出海实习和塘沽中心站的参观实习 (1)7月10日出海进行海洋要素观测。分为水文组、气象组、海流组,使用RBR CTD 测水文要素;风速风向仪和GPS测得风温湿压等一些气象观测要素和站位经纬度信息;利用OBS浊度计,测得浊度剖面;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得流速剖面; (2)7月15日参观塘沽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参观容分为两部分:实验分析和数值预报。 五、海洋调查实习过程: (1)准备工作:出海前进行仪器准备,主要包括:仪器(硬件&软件)检查,工具准备,收集天气信息,仪器装箱打包放入船;其中,仪器检查和准备包括:电池电量检查,仪器的完整程度,仪器配套的相应软件的下载安装调试,绞车数量(由于本次调查无大型仪器,故不需要进行该项准备),铅鱼绳子电缆的数量和规格,劳保用品,药品饮水等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

摘要:在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战略目标、世界其他海洋国家都在抢占海洋发展先机而我国国民却仍然淡漠海洋的背景下,本文提出海洋教育的必要性、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教育海洋意识教育海洋知识教育 2012年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的国家海洋战略。从地理意义上讲,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从海洋经略上说却并非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提升国民应有的海洋意识,海洋教育也因此应运而生。 (一)海洋教育产生的背景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和战略选择,我国也确定了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海洋军事、海洋经济等硬实力,同时需要强化海洋意识和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作用。国民较强的海洋意识将有会利于提升我国海洋战略地位,益于民族进取精神的形成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大都对海洋教育十分重视,海洋教育已经成为海洋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应当借鉴海洋大国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海洋教育道路。 由于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清代以来海洋意识逐渐薄弱,现代海洋知识也普遍匮乏。目前只进行简单的宣传并不能使国民的海洋意识达到发展海洋强国的需要。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来强化海洋意识,为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共识和精神动力。 (二)海洋教育简介 海洋教育具有极强综合性,涵盖面非常广,因此海洋教育很难或者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简洁的定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马勇从人海关系的视角提出海洋教育的定义,他认为:广义的海洋教育是通过海洋文化知识教育、海洋意识教育来培养海洋道德,改良人的海洋行为活动。狭义海洋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地海洋自然特性与社会价值认识的教育,如海洋知识意识、海洋专业能力、人的海洋行为以及海洋道德与等素质的培养活动[2]。 由这个广义的海洋教育概念可看出海洋教育分为海洋知识教育和海洋意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有体系有层次的学科教育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相比于理性的海洋知识教育,海洋意识教育则是感性的,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有知识体系,不需要分层。对于一个国家的普通国民来说,海洋意识教育要重于海洋知识教育,第一,有了海洋意识才会有进一步求知欲望,才可能会有一个关于海洋的理想;第二,有了海洋意识才能更了解自己祖国的海权及海洋战略,才可能知道爱国不仅要爱大陆还要爱大海,从而更具凝聚力;第三,有了海洋意识,才可能在此基础上上升为海洋知识。 二、中小学海洋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中小学海洋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3]”孙中山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意识对一个国家国防的重要性。“一切教育都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娃娃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各种价值观都有待于完善,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可取得很好的成效,因此国民海洋教育的基石应是中小学海洋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海洋教育是全民海洋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已取得的成绩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目标的提出,海洋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力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 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于紊动影响不显著的海域,可不考虑湍流影响,而对于湍流效应显著的区域,如排污口近区,则应考虑湍流效应。此外,采用坐标变换,可建立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地形和套流效应的三维潮流数学模型,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重现实际海域的三维潮流特征。在较小范围的水域,水流数学模型可以以N-S方程和通用的k-(湍流模型为基础,针对水温和盐度分层流的流动特性,考虑浮力对紊动的影响,建立用于模拟同时存在温度和盐度梯度这一类密度分层流的k-(单流体数学模型。也可以基于多流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分别对两相本身的湍流输运规律以及相间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模拟,建立两相湍浮力分层流的双流体数学模型。 在波浪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可应用BI—CGSTAB法求解由椭圆型缓坡方程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以提高求解效率。从水波发展方程出发,可导出一种用于大区域波浪变形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引入弱非线性波色散关系,可使双曲型缓坡方程能够有效地考虑波浪的非线性效应。对高阶Boussinesq方程的进一步研究,可使方程的色激性从入水到深水都达到很高精度,并提高方程的非线性精度,可以更精确的计算较深水域波浪的非线性特征。 针对带自由表面的波浪场问题,通过把能有效模拟自由面形态的N—S方程和波能平衡方程的结合,可导出一个能考虑破波能量损失的抛物型缓坡疗程,用这个方程可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破碎引起的波高变化。建立沿岸流数学模型,可模拟海岸上波高变化和破碎波波高、波浪增减水和沿岸流。 在波流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方面,对于弱流情形,可采用一种考虑流影响的修正的合流缓坡模型;对于强流情形,可采用在Botssinesq方程中考虑流影响的模型。可以将辐射应力的计算公式与抛物型缓坡方程中的待求变量联系起来,建立一种辐射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可对较大区域均匀斜坡地形上的波浪辐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 海洋生物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海洋生物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海洋生物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海洋生物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海洋生物行业报告是从事海洋生物行业投资之前,对海洋生物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对策等,为海洋生物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研究性报告。 以阐述对海洋生物行业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海洋生物行业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对海洋生物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海洋生物研究报告必须对海洋生物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海洋生物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海洋生物研究报告分:海洋生物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海洋生物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海洋生物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海洋生物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 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相关海洋生物报告,可供参看:

海洋污染的调查报告

海洋污染的调查报告 导言: 背景:暑假期间国外研究人员在youtube上放出一段8分钟的视频瞬间扩散到世界各地,几小时后在优酷、bilibili等网站的点击数就上万,并且在微博引起热烈讨论。海龟保育团体的研究人员在哥斯达黎加发现了一只口腔有异物的海龟,刚开始还以为是寄生虫,船上没有专业兽医器材,研究人员只能用镊子帮他拔除,整个过程持续了8分钟左右,海龟十分痛苦,最终拔出一根10公分的塑料吸管。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海洋污染的情况、原因治理方法和治理进度。 方法:网络调查,查阅资料。 正文: 2015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关注塑料污染。国家海洋局最新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海面漂浮垃圾91%来自陆地,海滩垃圾86%来自陆地。60%~80%的海洋垃圾是塑料类。这些海洋垃圾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 塑料原材料的提取和处理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消耗了超过30%的自然资本,但海洋污染是最大的下游成本。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来自于垃圾桶、管理不善的垃圾填埋场、旅游业和渔业活动。一些材料会沉入大洋海底,另外一些塑料垃圾会随着洋流漂浮很远的距离,污染了海岸线并在海洋中大量积累。2 海洋污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石油污染:石油污染是一种严重的海洋污染。来源于经河流、向海洋注入的含油废水,海上油船漏油、排放和油船事故等;海底油田开采溢漏;逸入大气中的石油烃的沉降等。进入海洋的石油烃年约600万吨。 1、入海变化: ①、扩散:入海石油先在海洋表面迅速扩展成薄膜,在风浪、海流作用下分割成块、带状油膜,随风漂移,速度约为风速的百分之三,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烃组分是表面活性剂,促进石油扩散。 ②、蒸发:石油的轻组分发生蒸发。含碳数小于12的烃在几小时内大部分蒸发,碳数在12~20的烃蒸发要几个星期,碳数大于20的烃不易蒸发。蒸发大约消除泄入海中石油量的1/4~1/3。 ③、氧化:海面油膜在光、微量元素的催化下发生氧化。扩散、蒸发、氧化过程在石油入海后的几天内,对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扩散速率高于自然分解速率。 ④、溶解:低分子烃、有些极性化合物溶入海水中。正链烷分子量越大,溶解度越低,芳烃溶解度大于链烷。溶解、蒸发都是低分子烃的效应,对水环境影响不同。石油烃溶于海水易被海洋生物吸收。 ⑤、乳化:受海流影响,石油易发生乳化。油包水乳化较稳定,聚成像冰淇淋的块状,较长期在水面漂浮;水包油乳化较不稳定易消失。使用分散剂有助于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油污的去除。 ⑥、沉积:海面石油经过蒸发、溶解后,形成致密的分散离子,聚合成沥青块,或吸附于其他颗粒物上,最后沉降于海底,或漂浮上海滩。

三年级下册海洋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教学设计 青岛永平路小学李菲菲宋健 1、星罗棋布的海岛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岛的形成及分类 2、了解着名的中国海岛和世界海岛的名称 3、欣赏美丽的海岛,提高海岛保护意识,增强民族 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个海岛,美丽的海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游览旅游,那么你知道美丽的海岛是怎样形成的吗?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主题----星罗棋布的海岛。 二、海岛的成因及分类 师:“星罗棋布”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把书上关于海岛的形成相关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点读)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老师来考考大家,请快速说出“夏威夷群岛”属于哪类海岛? “大堡礁”属于哪类海岛?“崇明岛”属于哪类海岛? 师:关于海岛。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将查阅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三、中国海岛知多少 师:同学们对于海岛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呀!中国也是个岛屿众多的国家,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达6500多个,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中国的美丽的海盗的图片。 (出示蛇岛、舟山群岛、涠洲岛、台湾岛的图片) 师:还有谁查到了关于中国的海岛的资料来跟大家说说。 四、世界海岛集锦 师: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覆盖。浩渺眼波之上,海岛形态各异、星罗棋布、总数达5万个以上,总面积为990多万平方千米。下面就我们来欣赏世界文明的旅游胜地海岛的图片。 (出示“巴厘岛”“复活节岛”“马提尼克岛”“瑙鲁岛”等图片) 五、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来制作一张海岛明信片吧! 2、海湾和海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海峡和海湾。 2.通过各种体验和交流活动,了解和认识海峡和海湾的特点及作用。 3.知道我国及世界主要的海峡和海湾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我国沿海海域的地图,标注出三大海峡和主要海湾的名称)请同学们找一找,谁知道我国的海峡和主要海湾的地理位置及其名称?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海洋这片蓝 色国土上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局面,各种海事行业随之而来,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理念。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要更好的实现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光靠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海洋环境保护提升到法律的层面。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关于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以及进一步解决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措施。 标签:海洋环境法律措施 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1.产生背景及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海洋资源的开采,海洋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海洋污染加重,为了使海洋环境免受污染,这些已是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仅仅靠个别国家的整治远远不够,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法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数十年来,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以国际与区域协定为主,辅以国际惯例与一般法律原则,最终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整合下,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框架。 同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都进行相关的环保实践:三个国家都有相对统一的海上环保执法机构,能够统一行使海上行动,都有各自的海洋环保法律体系,注重加强在海洋环境的各方面之间的合作。 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海洋环境方面污染十分严重,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中,渤海和东海污染程度较重,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入海口污染程度相对严重,近几年的海洋沉淀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淀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污染较重,我国海洋生态所能承受的范围已经达到极限,因此需要我国进行大力整治,以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2.发展过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海洋事业方面制定了一些法规,只是为了加强海事行政管理,却没有颁布一些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总的来说,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为以后制订海洋环保法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七十年代,我国为防止沿海岸海水受石油污染,197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暂行规定》,在对沿海水域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成为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史上的重要转折。八十年代,我国国家议事,议程层面已经将海洋环境保护的问题,正式提到议面上来,自

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创新资源研究报告

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创新资源研究报告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俄罗斯.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英国国家海洋中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是世界公认的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在研发重点、资源配置、人才集聚、经费投入、项目管理、知识产权、合作交流、成果转化、机构设置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优秀科学家、研发团队也将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人才引进、合作与交流的重点。 为此,青岛市科技局组织力量对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开展了专题研究。主要针对每个机构的基本情况、经费预算、设施配置、人员教育、机构设置、研究方向等进行了分析,基于科学引文扩展数据库(SCIE)和汤姆森路透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DWPI),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社会网络关系可视化方法,挖掘出了六大机构的主要科学家及研发团队,并对他们的研发方向、成果产出、影响指数和合作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 (一)简介 1.基本情况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简称WHOI,是美国大西洋海岸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私立、非盈利的海洋工程教育研究机构,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其前身是1888年在伍兹霍尔建立的海洋生物研究所。1927年,美国科学院海洋学委员会开始筹建海洋研究所,根据美国科学院的建议,于1930年成立WHOI。WHOI为非盈利机构,致力于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海洋学科的高等教育。 2.经费预算 WHOI的全年经费预算约为两亿美元,其中来源分布如下:大部分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海洋与大气总署、其它美国及外国政府部门等;经费也来源于私人资金,包括WHOI基金会、私人捐献、其它基金会等;同时也有部分工业界资金,包括赞助研究和知识产权收入等。 3.设施发展 WHOI管理、操作三艘全国共用的远洋考察船:Knorr号、Atlantis号、Oceanus号。其中Knorr号(船长85米)和Atlantis号(船长米)为全球级远洋大船,归属于美国海军。而Oceanus号(船长54米)为中级远洋船,归属于美国科学基金会。Atlantis号是阿尔文号载人潜器的母船。这三艘船由美国大学-国家海洋实验室系统(UNOLS)统一安排。 WHOI同时管理多个国家海洋设施中心:国家深潜设施中心(NDSF),其中包括阿尔文(Alvin)号载人潜器、遥控水下机器人Jason号、自主水下航行器Sentry号等;国家海洋科学加速器质谱仪设施;美国东北部国家离子探针设施;海底地震仪设施;玛莎葡萄园岛海岸观测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