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金属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金属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公司制造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执行标准与成分性能一、GB/T14667.1-93

二、MPIF-35

烧结铁和烧结碳钢的化学成分

(%).

材料牌号Fe C

F-0000 97.7-100 0.0-0.3 F-0005 97.4-99.7 0.3-0.6 F-0008 97.1-99.4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2.0%。▲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2.0%。烧结铁-铜合金和烧结铜钢的化学

成分(%).

材料牌

Fe Cu C

FC-0200 83.8-98.5 1.5-3.9 0.0-0.3

FC-0205 93.5-98.2 1.5-3.9 0.3-0.6

FC-0208 93.2-97.9 1.5-3.9 0.6-0.9

FC-0505 91.4-95.7 4.0-6.0 0.3-0.6

FC-0508 91.1-95.4 4.0-6.0 0.6-0.9

FC-0808 88.1-92.4 7.0-9.0 0.6-0.9

FC-1000 87.2-90.5 9.5-10.5 0.0-0.3

烧结铁-镍合金和烧结镍钢的化学成

分(%).

材料牌

Fe Ni Cu C

FN-0200 92.2-99.0 1.0-3.0 0.0-2.5 0.0-0.3

FN-0205 91.9-98.7 1.0-3.0 0.0-2.5 0.3-0.6

FN-0208 91.6-98.4 1.0-3.0 0.0-2.5 0.6-0.9

FN-0405 89.9-96.7 3.0-5.5 0.2-2.0 0.3-0.6

FN-0408 89.6-96.4 3.0-5.5 0.0-2.0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

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

的最大值为2.0%

⊙铁-铜合金和铜钢粉末冶金材料性能(MPIF-35)

铁-镍合金和镍钢粉末冶金材料性能(MPIF-35)

⊙不锈钢系列粉末冶金制品执行标准与典型牌号的成分和性能-不锈钢(MPIF-35)

⊙铜基系列粉末冶金制品执行标准成分与性能-铜基(GB2688-81)

⊙<三>"DIN V 30 910" 及"ISO5755" (成分与性能略) ⊙烧结铝镍钴永磁合金的磁特性及其它物理特性

規格二- 不銹鋼>

金属材料对照表

钢板金属材料牌号对照 钢种中国GB 日本JIS 美国ASTM 德国 牌号牌号标准号钢号钢号材料号标准号 碳素 钢 板Q235-F SS41 G3101 A36 USt37-2 1.011 2 DIN17100 Q235 SS41 G3101 A283-C RSt37-2 1.011 4 DIN17100 Q255A SS50 G3101 A283-D (RSt42-2) 1.0 134 DIN17100 (A3R) SPV24 G3115 A285-C 20g SB42 G3103 A515.Cr60 H Ⅱ 1.0425 DIN17155 (15g) SB35 G3103 A515.Cr55 H Ⅰ 1.0345 DIN17155 (25g) SB46 G3103 A515.Cr65 H Ⅲ 1.0435 DIN17155 25 SM41A G3103 DIN17100 低合金 钢 板16Mn SM50-B.C G3106 St52-3 1.0841 DIN17155 16MnR SM41B G3106 A299/A537-Ⅰ.Ⅱ17Mn4 19Mn5 1.0841 1.8045 16MngC SPV36 G3115 St52-3 15MnVR SPV36 (WELTEN50) G3115 A225Gr.A.B WStE39 1.8930 15MnVgC (A633-GR.B) 15MnVNTR (K-TEN62M) A302-GR.B 18MnMoNbR A533-Gr.A.I 耐热 钢板16Mo SB46M G3103 A204-Gr A.B 15 Mo3 1.5414 DIN17155 12CrMo SCMV1 G4109 A387-Gr.2 15CrMo SCMV2 G4109 A387-Gr.12 13 CrMo44 1.7335 DIN17155 12Cr2Mo1 SVMV4 G4109 A387-Gr.22 10

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公司制造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执行标准与成分性能<一>G B/

590 66 < 690 35 60 烧结铁和烧结碳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C F-0000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烧结铁-铜合金和 烧结铜钢的化学 成分(%). 材料牌号 Fe Cu C FC-0200 烧结铁-镍合金和烧结镍 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Ni Cu C FN-0200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 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 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 的最大值为% ⊙ 铁-铜合金和铜钢粉末冶金材料性能(MPIF-35) 材料编号最小强 度 (A)(E) 拉伸性能 横 向 断 裂 压缩 屈服 强度 %) 硬度 密度屈 服 极 限 极限 强度 屈服强 度 %) 伸 长 率 宏观 (表 现) 微观 (换算 的) MPa MPa MPa % MPa MPa 络氏g/cm3 FC-0200-15 -18 -21 -24 100 170 140 310 120 11HR B N/A 120 190 160 350140 18 140 210 180 390 160 26 170 230 200 430 180 36 FC-0205-30 -35 -40 -45 210 240 240 < 410 340 37HR B N/A 240 280 280 < 520 370 48 280 340 310 < 660 390 60 310 410 340 < 790 410 72 FC-0205-60HT -70HT -80HT -90HT 410 480 < 660 390 19HR C 58HRC 480 550< 760 490 25 58 550620 (D) < 830 590 31 58 620 690 < 930 660 36 58 FC-0208-30 -40 210 240 240 < 410 390 50HR B N/A

中外金属材料对照表

常用国内外钢材牌号对照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O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Q195 Cr.B Cr.C SS330 SPHC SPHD S185 040 A10 S185 S185 CT1K П CTlC П CTl ПC Q215A Cr.C Cr.58 SS 330 SPHC 040 A12 CT2K П—2 CT2C П—2 CT2ПC —2 Q235A Cr.D SS400 SM400A 080A15 CT3K П—2 CT3C П—2 CT3ПC —2 E235B Q235B Cr.D SS400 SM400A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S235JR S235JRGl S235JRG2 CT3K П—3 CT3C П—3 CT3ПC —3 E235B Q255A SS400 SM400A CT4K П—2 CT4C П—2 CT4ПC —2 普 通 碳 素 结 构 钢 Q275 SS490 CT5C П—2 CT5ПC —2 E275A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前苏联 国际标准化组织 GB AST JIS DIN 、DINEN BS 、BSEN NF 、NFEN ΓOCT IS0 630 品 名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牌号 08F 1008 1010 SPHD SPHE 040A10 80K П 10 1010 S10C S12C CKl0 040A12 XCl0 10 C101 15 1015 S15C S17C CKl5 Fe360B 08M15 XCl2 Fe306B 15 C15E4 20 1020 S20C S22C C22 IC22 C22 20 25 1025 S25C S28C C25 IC25 C25 25 C25E4 40 1040 S40C S43C C40 IC40 080M40 C40 40 C40E4 45 1045 S45C S48C C45 IC45 080A47 C45 45 C45E4 50 1050 S50C S53C C50 IC50 080M50 C50 50 C50E4 优 质 碳 素 结 构 钢 15Mn 1019 080A15 15r

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公司制造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执行标准与成分性能<一> GB/T14667.1-93 <二> MPIF-35

烧结铁和烧结碳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C F-0000 97.7-100 0.0-0.3 F-0005 97.4-99.7 0.3-0.6 F-0008 97.1-99.4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2.0%。▲烧结铁-铜合金和烧结铜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Cu C FC-0200 83.8-98.5 1.5-3.9 0.0-0.3 FC-0205 93.5-98.2 1.5-3.9 0.3-0.6 FC-020893.2-97.9 1.5-3.9 0.6-0.9 FC-0505 91.4-95.7 4.0-6.0 0.3-0.6 FC-0508 91.1-95.4 4.0-6.0 0.6-0.9 FC-0808 88.1-92.4 7.0-9.0 0.6-0.9 FC-1000 87.2-90.5 9.5-10.5 0.0-0.3 烧结铁-镍合金和烧结镍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 号 Fe Ni Cu C FN-0200 92.2-99.0 1.0-3.0 0.0-2.5 0.0-0.3 FN-0205 91.9-98.7 1.0-3.0 0.0-2.5 0.3-0.6 FN-0208 91.6-98.4 1.0-3.0 0.0-2.5 0.6-0.9 FN-0405 89.9-96.7 3.0-5.5 0.2-2.0 0.3-0.6 FN-0408 89.6-96.4 3.0-5.5 0.0-2.0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

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完整版本

公司制造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执行标准与成分性能 <一> GB/T14667.1-93 <二> MPIF-35 编辑版word

烧结铁和烧结碳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C F-0000 97.7-100 0.0-0.3 F-0005 97.4-99.7 0.3-0.6 F-0008 97.1-99.4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2.0%。▲烧结铁-铜合金和烧结铜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Cu C FC-0200 83.8-98.5 1.5-3.9 0.0-0.3 FC-0205 93.5-98.2 1.5-3.9 0.3-0.6 FC-020893.2-97.9 1.5-3.9 0.6-0.9 FC-0505 91.4-95.7 4.0-6.0 0.3-0.6 FC-0508 91.1-95.4 4.0-6.0 0.6-0.9 FC-0808 88.1-92.4 7.0-9.0 0.6-0.9 FC-1000 87.2-90.5 9.5-10.5 0.0-0.3 烧结铁-镍合金和烧结镍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 号 Fe Ni Cu C FN-0200 92.2-99.0 1.0-3.0 0.0-2.5 0.0-0.3 FN-0205 91.9-98.7 1.0-3.0 0.0-2.5 0.3-0.6 FN-0208 91.6-98.4 1.0-3.0 0.0-2.5 0.6-0.9 FN-0405 89.9-96.7 3.0-5.5 0.2-2.0 0.3-0.6 FN-0408 89.6-96.4 3.0-5.5 0.0-2.0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 编辑版word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其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而里氏硬度(HL)、肖氏硬度(HS)则属于回跳法硬度试验,其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的大小。因此,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 1、钢材的硬度:金属硬度(Hardness)的代号为H。按硬度试验方法的不同,●常规表示有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硬度等,其中以HB及HRC较为常用。●HB应用范围较广,HRC适用于表面高硬度材料,如热处理硬度等。两者区别在于硬度计之测头不同,布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钢球,而洛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金刚石。●HV-适用于显微镜分析。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HL手提式硬度计,测量方便,利用冲击球头冲击硬度表面后,产生弹跳;利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弹速度)/ VA(冲击速度)。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用里氏(HL)测量后可以转化为: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肖氏(HS)硬度。或用里氏原理直接用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肖氏(HS)测量硬度值。 2、HB - 布氏硬度;布氏硬度(HB)一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钢铁。洛氏硬度(HRC)一般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等。布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试验载荷,将一定直径的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面压痕直径。布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一般为: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3、洛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另外: 1.HRC含意是洛式硬度C标尺, 2.HRC和HB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很广泛 3.HRC适用范围HRC 20--67,相当于HB225--650 若硬度高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A标尺HRA。若硬度低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B标尺HRB。布式硬度上限值HB650,不能高于此值。 4.洛氏硬度计C标尺之压头为顶角120度的金刚石圆锥,试验载荷为一确定值,中国标准是150公斤力。布氏硬度计之压头为淬硬钢球(HBS)或硬质合金球(HBW),试验载荷随球直径不同而不同,从3000到31.25公斤力。 5.洛式硬度压痕很小,测量值有局部性,须测数点求平均值,适用成品和薄片,归于无损检测一类。布式硬度压痕较大,测量值准,不适用成品和薄片,一般不归于无损检测一类。 6.洛式硬度的硬度值是一无名数,没有单位。(因此习惯称洛式硬度为多少度是不正确的。)布式硬度的硬度值有单位,且和抗拉强度有一定的近似关系。 7.洛式硬度直接在表盘上显示、也可以数字显示,操作方便,快捷直观,适用于大量生产中。布式硬度需要用显微镜测量压痕直径,然后查表或计算,操作较繁琐。 8.在一定条件下,HB与HRC可以查表互换。其心算公式可大概记为:1HRC≈1/10HB。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

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公司制造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执行标准与成分性能<一>G B/

590 66 < 690 35 60 烧结铁和烧结碳钢的化学成分 (%). 材料牌号Fe C F-0000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 (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 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 为%。▲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 (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 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 烧结铁-铜合金和 烧结铜钢的化学 成分(%). 材料牌号Fe Cu C FC-0200 烧结铁-镍合金和烧结镍 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Ni Cu C FN-0200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 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 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 的最大值为% ⊙ 铁-铜合金和铜钢粉末冶金材料性能(MPIF-35) 材料编号 最小强 度 (A)(E) 拉伸性能 横 向 断 裂 压缩 屈服 强度 %) 硬度 密度 屈 服 极 限 极限 强度 屈服强 度 %) 伸 长 率 宏观 (表 现) 微观 (换算 的) MPa MPa MPa % MPa MPa 络氏g/cm3 FC-0200-15 -18 -21 -24 100 170 140 310 120 11HR B N/A 120 190 160 350140 18 140 210 180 390 160 26 170 230 200 430 180 36 FC-0205-30 -35 -40 -45 210 240 240 < 410 340 37HR B N/A 240 280 280 < 520 370 48 280 340 310 < 660 390 60 310 410 340 < 790 410 72 FC-0205-60HT -70HT -80HT -90HT 410 480 < 660 390 19HR C 58HRC 480 550< 760 490 25 58 550620 (D) < 830 590 31 58 620 690 < 930 660 36 58

JIS Z2550-2000标准日本粉末冶金

JIS 烧结金属材料——规格 JIS Z 2550:2000 平成12年(2000)3月20日修正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审议 (日本标准协会发行)

Z 2550:2000 前言 本标准是以工业标准化法为基础,经过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审查,由通商产业大臣修改的日本工业标准。根据本标准,对JIS Z 2550:1989(机械构造部件用烧结材料)修改置换。 JIS Z 2550附属书如下所示。 附属书(规定)机械构造部件用烧结材料 主管大臣:通商产业大臣制订:昭和58(1983).11.1 修改:平成12(2000).3.20 公示:平成12(2000).3.21 拟订原案合作者:日本粉末冶金工业协会 审议部会: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非铁金属部会(部会长神尾彰彦) 如对此标准有意见或者疑问,请联系工业技术院标准部标准业务科产业基盘标准化推进室(100-8921东京都千代田区霞关1条3-1) 并且,日本工业标准根据工业标准化法第15条规定,以5年为最大期限,必须在此期限内附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审议,并及时确认、修改或废止。

日本工业标准 烧结金属材料——规格 Sintered metal materials—Specification 序本标准是以1996年第一版发行的ISO 5755,Sintered metal materials—Specification为基础,制订的日本工业标准,但日本工业标准与ISO标准值的规定项目不一样,不可能直接对比统一。这次修改,在附属书中对采用ISO的材料的日本工业标准材料进行了规定,使两者可以并用。不过,因ISO开始了原国际标准的修改工作,需要注意ISO材料记号的使用。此外,本标准中有侧线或者点线的部分,为附属书材料特性试验的相关部分,是国际标准中没有的事项。 1. 适用范围此标准规定了轴承与机械部件使用的烧结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特性 及物理特性。 备注1 选择粉末冶金材料时,材料的特性不单是化学成分及密度,还要考虑到制造方 法。已经适用于制品、用途的材料特性,锻造品和铸造品或许不同。因此,在确认特性 时,最好与生产者联系。 2.此标准对应的国际标准如下所示 ISO 5755,Sintered metal materials—Specification 2. 引用标准以下的标准因被本标准引用,构成了本标准规定的一部分。这些引用标准, 适用其最新版本。 JIS Z 2202 金属材料冲击试验片 JIS Z 224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备注ISO 6892,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与本标准 同等。 JIS Z 2242 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方法 JIS Z 2244 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 JIS Z 2245 洛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 备注ISO-4498-1,Sintered metal materials(excluding hardmetal)—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hardness—Part1:虽然限定了烧结材料的规格,但试验方法同等。 JIS Z 2501 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及开放气孔率试验方法 备注ISO 2738,Permeable sintered metal materials—Determination of density,oil content and open porosity与此标准一致。 JIS Z 2507 烧结轴承—径向压碎强度试验方法 备注ISO 2739,Sintered metal bushes—Determination of radial crushing strength与 此标准一致。 3. 选取样本选取样本遵循相关的日本工业标准。 4. 试验方法为了评价附表1到附表9及附属书的指示特性,适用以下的试验方法。4.1 化学成分成分分析尽量按日本工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没有合适的标准时,根据 和受试者的协议进行试验。 4.2 开放气孔率开放气孔率遵从JIS Z 2501进行试验。 4.3 含油率含油率遵从JIS Z 2501进行试验。 4.4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使用附图1.所示试验片,遵从JIS Z 2241进行试验。 4.5 外观硬度外观硬度遵从JIS Z 2244或JIS Z 2202进行试验。

粉末冶金工艺及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粉末冶金工艺及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并通过成形和烧结等工艺将金属粉末或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制成制品的加工方法,既可制取用普通熔炼方法难以制取的特殊材料,又可制造各种精密的机械零件,省工省料。但其模具和金属粉末成本较高,批量小或制品尺寸过大时不宜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和工艺与传统材料工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粉末冶金工艺是在低于基体金属的熔点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获得熔点、密度相差悬殊的多种金属、金属与陶瓷、金属与塑料等多相不均质的特殊功能复合材料和制品。 2.提高材料性能。用特殊方法制取的细小金属或合金粉末,凝固速度极快、晶粒细小均匀,保证了材料的组织均匀,性能稳定,以及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且粉末颗粒不受合金元素和含量的限制,可提高强化相含量,从而发展新的材料体系。 3.利用各种成形工艺,可以将粉末原料直接成形为少余量、无余量的毛坯或净形零件,大量减少机加工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粉末冶金的品种繁多,主要有:钨等难熔金属及合金制品;用Co、Ni等作粘结剂的碳化钨(WC)、碳化钛(TiC)、碳化钽(TaC)等硬质合金,用于制造切削刀具和耐磨刀具中的钻头、车刀、铣刀,还可制造模具等;Cu合金、不锈钢及Ni等多孔材料,用于制造烧结含油轴承、烧结金属过滤器及纺织环等。

1 粉末冶金基础知识 ⒈1 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 尺寸小于1mm的离散颗粒的集合体通常称为粉末,其计量单位一般是以微米(μm)或纳米(nm)。 1.粉末的化学成分 常用的金属粉末有铁、铜、铝等及其合金的粉末,要求其杂质和气体含量不超过1%~2%,否则会影响制品的质量。 2.粉末的物理性能 ⑴粒度及粒度分布

粉末冶金常识

粉末冶金常识 1.粉末冶金常识之什么是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是一门制造金属粉末,并以金属粉末(有时也添加少量非金属粉末)为原料,经过混合、成形和烧结,制造材料或制品的技术。它包括两部分内容,即:(1)制造金属粉末(也包括合金粉末,以下统称"金属粉末")。 (2)用金属粉末(有时也添加少量非金属粉末)作原料,经过混合、成形和烧结,制造材料(称为"粉末冶金材料")或制品(称为"粉末冶金制品")。 2、粉末冶金常识之粉末冶金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粉末冶金最突出的优点有两个: (1)能够制造目前使用其他工艺无法制造或难于制造的材料和制品,如多孔、发汗、减震、隔音等材料和制品,钨、钼、钛等难熔金属材料和制品,金属-塑料、双金属等复合材料及制品。 (2)能够直接制造出合乎或者接近成品尺寸要求的制品,从而减少或取消机械加工,其材料利用率可以高达95%以上,它还能在一些制品中以铁代,做到了"省材、节能"。 粉末冶金件 3、粉末冶金常识之什么是"铁基"什么是铁基粉末冶金 铁基是指材料的组成是以铁为基体。铁基粉末冶金是指用烧结(也包括粉末锻造)方法,制造以铁为主要成分的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铁基机械零件、减磨材料、摩擦材料,以及其他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工艺总称。 4、粉末冶金常识之用于粉末冶金的粉末制造方法主要有哪几类 粉末制造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和机械粉碎法两大类。前者包括还原法、电解法和羰基法等;后者包括研磨法和雾化法。 5、粉末冶金常识之用还原法制造金属粉末是怎么回事 该法是用还原剂把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夺取出来,从而得到金属粉末的一种方法。 6、粉末冶金常识之什么叫还原剂 还原剂是指能够夺取氧化物中氧的物质。制取金属粉末所用的还原剂,是指能够除掉金属氧化物中氧的物质。就金属氧化物而言,凡是与其中氧的亲合力大于这种金属与氧的亲合力的物质,都称其为这种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剂。 7、粉末冶金常识之粉末还原退火的目的是什么 粉末还原退火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去除金属粉末颗粒表面的氧化膜;(2)除掉颗粒表面吸附的气体和水分等异物;(3)消除颗粒的加工硬化。 粉末冶金工艺流程图 8、粉末冶金常识之用于粉末冶金的粉末性能测定一般有哪几项 用于粉末冶金的粉末性能测定一般有三项: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9、用于粉末冶金的粉末物理性能主要包括那几项

粉末冶金日本工业标准JISZ

日本工业标准 JIS Z 2550-1983 机械结构零件用烧结材料 Sinted Materials for Structural Parts 1. 适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机械结构零件用烧结金属材料。但是,这种材料都是烧结态材料。 备考作为参考,在本标准中一并记入了国际单位制(SI)的单位与数值,它们都附加有{}。 2.种类与记号材料的种类与记号是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来划分的,如表1所示。 3. 质量材料的机械性能、密度及化学成分如表2所示。

① 1N/mm2=1MPa。 ②化学成分中,SMS1种相当SUS 316和SUS 304,SMS2种相当410。 ③所谓其它,是磷、硫、锰、硅等。 备考:表2也适用于烧结后进行尺寸整形者。 参考:(1)关于SMF种材料的硬度与热处理,各种烧结材料的表面处理,含油处理后的各项性能,作为参考值,在解说中给出。 再者,关于含碳量与适用的热处理可参照解说。 (2)用高纯氢中烧结或真空烧结制造的不锈钢系的质量,例如解说中所示。 4. 试验

4.1 机械性能试验 4.1.1 拉伸试验 (1)试件试件是用下列方法制造的: (a)压制压坯用阴模内部的形状与尺寸 (b)压坯压坯高度为4.00~5.00mm,压坯中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分层及其它缺陷。 (c)润滑方法用油布拭擦阴模内表面,或用将60g硬脂酸锌溶于1L四氯化碳中制成的溶液涂覆阴模内表面。另外,将硬脂酸锌之类的润滑剂添加于使用的粉末中,充分进行混合也可以。 (d)成形成形压坯所需之粉末量依据测定质量,测定充填体积,或将粉末充满阴模后将上表面刮平来决定。 成形方面,有规定成形压力和规定压坯密度二种情况。在规定压制压力的场合,一组压坯对于规定的压力变化不得大于±3%,质量方面,对于平均值的变化不得大于±2%。在规定压坯密度的场合,一组压坯对于规定的高度变化不得大于±2%,和质量方面,对于规定的值变化不得大于±1%。 另外,关于压制速度,保压时间,脱模方法及一组压坯的数量,皆由当事者间协商决定。 (e)烧结烧结条件根据当事者间的协定进行。但是,对于烧结温度范围,保温时间,加热—冷却条件及烧结气氛的各项条件都必须进行记录。 (2)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按照JIS Z 224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进行。 4.1.2 冲击试验 (1)试件试件是用下列方法制造的: (a)压制压坯用阴模内部的形状及尺寸图2示阴模内部的形状及尺寸。

金属材料相关标准对照表

金属材料力学相关标准 GB/T10623—89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 2975—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 GB/T 6396-95 复合钢板力学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HB 5431—89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数据表达准则 HB 5488—91 金属材料应力一应变曲线测定方法 GB/T6401—86 铁素体奥氏体型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T 13305—91 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方法 GB/T 5225—85 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K值法 GB/T 8360—87 金属点阵常数的测定方法x射线衍射仪法 GB/T 8362—87 金属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x射线衍射仪法 GB/* 5056—85 钢的临界点测定方法(膨胀法) GB/* 5057—85 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膨胀法) GB/T 5058—82 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的测定方法(磁性法) CB/T 6526—86 自熔合金粉末固一液相线温度区间的测定方法 GB/T 4160—84 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夏比冲击法) GB/T15757—95 表面缺陷术语 GB/T 2523—90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定方法 GB/* 6061—85 轮廓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术语 GB/T13390—92 金属粉末比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 GB/T11107—89 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比表面积和粒度测定空气透过法 GB/T1423—78 贵金属及合金密度测试方法 GB/T 8653—88 金属杨氏模量、弦线模量、切线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静态法)

GB/T 4157—84 金属材料高温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圆盘振子法 GB/T 2105—91 金属材料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及泊松比测定方法(动力学法) CB/T13301—91 金属材料电阻应变灵敏系数试验方法 GB/T13012—91 钢材直流磁性能测定方法 GB 5027—85 金属薄板塑性应变比(γ值)试验方法 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T 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法 GB/T 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 GB/T 4338—95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 GB/T 3652—83 金属管材高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13239—91 金属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6395—86 金属高温拉伸持久试验方法 GB 5028—85 金属薄板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试验方法 GB 8358—86 钢丝绳破断拉伸度试验方法 HB 5280—84 铝箔拉伸试验方法 GB/T 7314—87 金属压缩试验方法 GB/T14452—93 金属弯曲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232—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38-84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实验方法 GB/T4158-84 金属艾氏冲击试验方法 GB2106-80 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22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12778-91 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 GB4159-84 金属低温夏比冲击试验方法

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公司制造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执行标准与成分性能

-15 -20 100 170 120 2.5 120 60 6.7 140 260 170 7.0 130 80 7.3 F-0005-10 -20 -25 100 170 120 < 1 125 25HRB N/A 6.1 140 220 160 1.0 160 40 6.6 170 260 190 1.5 190 55 6.9 F-0005-50HT -60HT -70HT 340 410 (D) < 0.5 300 20HRC 58HRC 6.6 410 480 < 0.5 360 22 58 6.8 480 550< 0.5 420 25 58 7.0 F-0008-20 -25 -30 -35 140 200 170 < 0.5 190 35HRB N/A 5.8 170 240 210 < 0.5 210 50 6.2 210 290 240 < 1.0 210 60 6.6 240 390 260 1.0 25070 7.0 F-0008-50HT -65HT -75HT -85HT 380 450< 0.5 S 480 22HRC 60HRC 6.3 450520 < 0.5 55028 60 6.6 520 590 < 0.5 620 32 60 6.9 590 660 < 0.5 690 35 60 7.1 烧结铁和烧结碳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C F-0000 97.7-100 0.0-0.3 F-0005 97.4-99.7 0.3-0.6 F-0008 97.1-99.4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 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 最大值为2.0%。▲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 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 烧结铁-铜合金和烧结铜钢的化学成分 (%). 材料牌号Fe Cu C FC-0200 83.8-98.5 1.5-3.9 0.0-0.3 FC-0205 93.5-98.2 1.5-3.9 0.3-0.6 FC-020893.2-97.9 1.5-3.9 0.6-0.9 FC-0505 91.4-95.7 4.0-6.0 0.3-0.6 FC-0508 91.1-95.4 4.0-6.0 0.6-0.9 FC-0808 88.1-92.4 7.0-9.0 0.6-0.9 FC-1000 87.2-90.5 9.5-10.5 0.0-0.3 烧结铁-镍合金和烧结镍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Ni Cu C FN-0200 92.2-99.0 1.0-3.0 0.0-2.5 0.0-0.3 FN-0205 91.9-98.7 1.0-3.0 0.0-2.5 0.3-0.6 FN-0208 91.6-98.4 1.0-3.0 0.0-2.5 0.6-0.9 FN-0405 89.9-96.7 3.0-5.5 0.2-2.0 0.3-0.6 FN-0408 89.6-96.4 3.0-5.5 0.0-2.0 0.6-0.9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 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2.0% ⊙ 铁-铜合金和铜钢粉末冶金材料性能(MPIF-35) 材料编号 最小强度(A)(E) 拉伸性能横向 断裂 压缩 屈服 硬度 密度 屈服极限极限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宏观微观

金属硬度对照表

硬度对照表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 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1. 布氏硬度( HB ) 以一定的载荷 ( 一般 3000kg ) 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 10mm )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HB) ,单位为公斤力 /mm2 (N/mm2) 。 2. 洛氏硬度( HR ) 当 HB>450 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 °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 1.59 、 3 .18mm 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甓壤幢硎荆 ?HRA :是采用 60kg 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 (如硬质合金等)。 HRB :是采用 100kg 载荷和直径 1.58mm 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 :是采用 150kg 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3 维氏硬度( HV ) 以 120kg 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 °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 值,即为维氏硬度值 (HV) 。 根据德国标准 DIN50150, 以下是常用范围的钢材抗拉强度与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对照表。

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 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下面是本站根据由实验得到的经验公式制作的快速计算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要求数据比较精确时,仍需要通过试验测得

常用金属材料密度表

材料名称密度(克/厘米3) 灰口铸铁6.6~7.4 白口铸铁7.4~7.7 可锻铸铁7.2~7.4 铸钢7.8 工业纯铁7.87 普通碳素钢7.85 优质碳素钢7.85 碳素工具钢7.85 易切钢7.85 锰钢7.81 15CrA铬钢7.74 20Cr、30Cr、40Cr铬钢7.82 38CrA铬钢7.8 铬钒、铬镍、铬镍钼、铬锰、硅、铬锰硅镍、硅锰、硅铬钢7.85 铬镍钨钢7.8 铬钼铝钢7.65 含钨9高速工具钢8.3 含钨18高速工具钢8.7 高强度合金钢7.82 轴承钢7.81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0Cr18Ni9、1Cr18Ni9、Cr18Ni9Ti、2Cr18Ni9 Cr14、Cr17 7.7 4-0.3、4-4-4锡青铜8.9 1Cr18Ni11Si4A1Ti 7.52 7铝青铜7.8 19-2铝青铜 9-4、10-3-1.5铝青铜7.5 9-4、10-3-1.5铝青铜7.5 10-4-4铝青铜7.46 铍青铜8.3 3-1硅青铜8.47 1-3硅青铜8.6 1铍青铜8.8 0.5镉青铜8.9 0.5铬青铜8.9 1.5锰青铜8.8 5锰青铜8.6 白铜B5、B19、B30、BMn40-1.5 8.9 BMn3-12 8.4 BZN15-20 8.6 BA16-1.5 8.7 BA113-3 8.5 纯铝2.7 防锈铝LF2、LF43 2.68

LF3 2.67 LF5、LF10、LF11 2.65 LF6 2.64 LF21 2.73 硬铝L Y1、L Y2、L Y4、L Y6 2.76 L Y3 2.73 L Y7、L Y8、L Y10、L Y11、L Y14 2.8 L Y9、L Y12 2.78 L Y16、L Y17 2.84 锻铝LD2、LD30 2.7 LD4 2.7 灰铸铁 HT100~HT350 6.6--7.4 白口铸铁 S15、P08、J13等 7.4--7.7 可锻铸铁 KT30-6~KT270-2 7.2--7.4 铸钢 ZG45、ZG35CrMnSi等 7.8 工业纯铁 DT1--DT6 7.87 普通碳素钢 Q195、Q215、Q235、Q255、Q275 7.85 优质碳素钢 05F、08F、15F 10、15、20、25、30、35、40、45、50 7.85 碳素工具钢 T7、T8、T9、T10、T12、T13、T7A、T8A、T9A、T10A、 T11A、T12A、T13A、T8MnA 7.85 易切钢 Y12、Y30 7.85 弹簧钢丝Ⅰ、Ⅱ、Ⅱa、Ⅲ 7.85 低碳优质钢丝 Zd、Zg 7.85 锰钢 20Mn、60Mn、65Mn 7.81 铬钢 15CrA 20Cr、30Cr、40Cr 38CrA 7.74 7.82 7.80 铬钒钢 50CrVA 7.85 铬镍钢 12CrNi3A、20CrNi3A 37CrNi3A 7.85 铬镍钼钢 40CrNiMoA 7.85 铬镍钨钢 18Cr2Ni4WA 7.8 铬钼铝钢 38CrMoA1A 7.65 铬锰硅钢 30CrMnSiA 7.85 铬锰硅镍钢 30CrMnSiNi2A 7.85 硅锰钢 60Si2nMnA 7.85 硅铬钢 70Si2CrA 7.85 高强度合金钢 GC-4、GC11 7.82 高速工具钢 W9Cr4V W18Cr4V 8.3 8.7 轴承钢 GCr15 7.81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4、Cr17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0Cr18Ni9、1Cr18Ni9 1Cr18Ni9Ti、2Cr18Ni9 Cr18Ni11Nb 1Cr23Ni18、Cr17Ni3Mo2Ti 1Cr18Ni11Si4A1Ti

粉末冶金材料标准表

( 公司制造的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执行标准与成分性能<一> GB/

<二> MPIF-35

烧结铁和烧结碳钢的化学成分(%). ; 材料牌号Fe C F-0000 -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烧结铁-铜合金和烧结铜钢的化学成分(%). 材料牌号Fe Cu C ~ FC-0200 ( ; , 烧结铁-镍合金和烧结镍钢的化学成分(%). # 材料牌号 Fe Ni Cu C FN-0200` # 、 注: 用差减法求出的其它元素(包括为了特殊

殊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 大值为%。 \& 目的而添加的其它元素)总量的最大值为%⊙ 铁-铜合金和铜钢粉末冶金材料性能(MPIF-35) 材料编号 最小强度(A)(E){ 拉伸性能横向 断裂 压缩 屈服 强度 %) 硬度 密度 屈服极限' 极限强度 屈服强度 %) 伸长率宏观 (表现) 微观 (换算的) MPa MPa MPa%MPa MPa络氏… g/cm3 FC-0200-15 -18 -21 -24 100170140310& 120 11HRB N/A 120190~ 160 35014018 | 140 21018039016026 170230200/ 430 18036 FC-0205-30 -35 -40 -45 210< 240 240< 41034037HRB N/A 240280280< 520370| 48 280340310… < 66039060 310410340< 79041072. FC-0205-60HT 410480< 660《19HRC58HRC

金属材料新旧牌号对照表

MS/IRIS CX-723 -2008(A/0) RAMS/LCC 控制程序 1 目的 产品在生命周期内,通过执行的一系列活动以确保在每个阶段完成为产品确定的RAMS 要求。并符合和满足顾客提出的RAMS 方针和/或目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产品论证开始到质保期,延伸到产品使用维护期间的相关跟踪活动结束。包括(但不限于)铁路货车产品、制动机产品、紧固件产品。定义与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RAMS。定义一个基于生命周期系统以及其内在任务的程序以管理经营RAMS。对RAMS 元素间的冲突加以控制,并使其有效运行。定义一个规定RAMS 要求的系统程序,并示范这些要求是如何做到的。 3 3.1 术语和定义定义零件号(Part Number):数字代码,通常由主要供应商安排,代表具有结构、装配或功能相同特性的一系列零件。分摊(apportionment):一个在包含该系统提供的个别目标的各种零件之间系统要素被细分的过程。评审(assessment):执行调查以得到基于产品适当性证据的判断。审核(audit):一个系统而独立的检查,以确定明确依照计划安排的产品要求的程序是否被有效的执行,并适于达到规定的目标。可用性(availability):在给定时间或在某一时间间隔,假定所需要的内部资源被提供的条件下,产品处于完成要求功能状态的能力。共因失效(common cause failure):一个事件(或多个事件)的结果导致两个或多个元件处于一个共同的失效状态,引起系统无法履行其职能的一种失效。修正性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在故障识别后进行,试图使产品处于能够完成指定功能的状态的维修。依赖失效:一系列事件的失效,失效的概率不能用简单的产品无条件个别事件失效来表示。故障时间(down time):产品处于故障状态的时间间隔。失效原因(failure cause):在设计、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导致失效的情况。失效模式(failure mode):在失效时间,与操作条件有关的规定零件上失效原因的预计或观察的结果。故障模式(fault mode):对于给定功能的故障产品的可能状态的一种。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确定产品、分产品或外部事件或其中的组合的故障模式的一种分析,这个分析有可能得出产品的一种固定故障模式,并以树状形式呈现出来。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危险(hazard):有可能对人类伤害的实际情况。危险日志(hazard log):记录或参考所有安全管理活动,识别的危险,所做决定和解决办法的文件。也叫做安全日志(safety log)。36-1/31 RAMS/LCC 控制程序3.1.16 3.1.17 MS/IRIS CX-723-2008(A/0) 逻辑支持(logistic support):在要求的生命周期成本内,在指定的可用性水平下,被安排和组织用来操作和维护系统的全部资源。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在根据规定条件和使用规定程序和资源的条件下实施维:修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在给定的使用条件下的一个零件的给定主动维修行为可能完成的可能性。 3.1.18 3.1.19 3.1.20 3.1.21 3.1.22 3.1.23 维修(maintenance)打算保持或恢复产品能够执行需要功能的状态的所有技术和管:理活动的结合,包括监督行为。维修方针(maintenance policy):在两个维护梯队、用来维修一个零件的契约程度和维修程度间的内部关系的一种描述。使命(mission): 系统执行的基本任务的一个目标描述。使命轮廓(mission profile):在生命周期操作阶段,在关于时间,载重,速度,距离,停顿,隧道等参数的使命上的预期范围和变化的概要。预防性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在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或根据法定的标准打算减少失效的可能性或一个零件的功能退化而进行的维修。RAM 程序(RAM programmer):一个确定实施组织结构,责任,程序,措施,能力和资源以确保一个项目将满足与给出合同或工程相关的给定RAM 要求的时间计划措施、资源和事件的有文件证明的规定。3.1.24 3.1.25 3.1.26 3.1.27 3.1.28 3.1.29 3.1.30 3.1.31 3.1.32 RAMS:可靠性,可行性,维护性和安全性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