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0409881.html,

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作者:何海明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21期

摘要:钢铁企业作为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市场竞争性越来越激烈,淘汰率越来越

高,各家效益大为不同,然而,高效益、规范的钢铁企业无一不是依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来实现管理落地的。本文基于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多年实施信息化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对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钢铁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1-0039-01

1 河钢唐钢信息化发展之路

2005年,业界关于信息化有一句最流行的话就是“上ERP早死,不上ERP等死”。然而,唐钢毅然决定拿出一条产线试水信息化,就在1810产线,唐钢产销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整个团队在经过一年的努力,于2006年9月正式上线。年底,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的透明、信息共享、人工劳效的提升和劳动强度的降低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给公司领导一份最完美的答案。唐钢看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决定启动公司整体信息化一期工程。

2007年12月7日,唐钢全面启动了整体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自此整体信息化的大幕正式拉开。四级ERP系统选择了SAP钢铁行业解决方案,同时进行铁前、二钢轧DSS系统、一钢轧、冷轧MES系统、计质量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等配套三级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建设。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2008年10月1日公司历史上范围最广、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整体信息化一期工程整体上线。唐钢信息化一期工程,将主体生产单位、主要业务流程、关键生产岗位大部分纳入系统进行管理,为当时的生产运行、企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平台和手段,也为日后的信息化架构搭建了基础。

2009年,公司实施了SAP系统的PM(设备管理)模块和设备点检管理系统,并于同年10月1日系统顺利上线运行,为唐钢在设备规范化管理、降低备件成本、提高点检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完美的管理平台。

2010年,通过实施能源管控中心系统项目,将能源系统与SAP系统、三级生产系统集成整合,实现了能源生产计划追踪到生产订单,能源消耗成本追踪到产品批次;实现了对各种动力能源介质(电力、煤气、蒸汽、水、氧气等)的监视、在线管理和平衡调度,对各种动力能源介质实施扁平化管理,不仅满足了工艺系统节能要求,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能源介质作用,减少放散损失,大幅度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

对某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分析

对某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分析 (2008-10-10 16:32:47) 一、该企业相关情况简介 1、企业概况 该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重点特殊钢科研、生产基地和四川省大型骨干企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集团已成为我国重点军工配套服务企业,重要的特殊钢科研、生产基地和四川省大型骨干企业。可生产350余个牌号的高级优质钢,已建成十八条先进的产品(半成品)生产线,以锻、轧、挤、焊、拔、铸等齐全的加工方式,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为用户提供碳结、合结、碳工、合工、高工、模具、弹簧、轴承、不锈(包括耐热、耐蚀)、高温、低合金和工业纯铁等12大类的特殊钢和金属制品。品种有板、管、棒、线、带、丝、饼、环及异型材,规格达5000余个。截至2003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533072万元,资产负债率46.31%;具备年产特殊钢65万吨、成品钢材70万吨的生产能力。曾列为国家512户重点企业,多次入选全国500家最大规模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公司下设五个全资子公司,两个控股子公司。其中,控股子公司长城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工艺装备及水平 企业拥有从废钢处理、冶炼、炉外精炼、压延加工和产品热处理、精整等齐备的特殊钢生产装备,轧、锻、挤、拔、拉等齐全的成材手段。拥有超高功率电炉、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炉、VOD炉外精炼等多种冶炼设备和国内独有的直径825初、精轧机、冶金行业唯一的3150t 挤压机,亚洲唯一且具有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两管”冷轧管机组,可以生产“以产顶进”的“三化”、“两航”、“一核”、“一电”行业需要的高精度、高质量、高表面、难变型合金及不锈钢管。 3、技术优势 该企业科技人员比例占职工总数的30%;拥有航空用钢G99、G50、化工尿素级不锈钢三项生产技术专利,以及HR-4纳米级钢、核能用CM-1高纯钢冶炼、部分高牌号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生产、宽模具扁钢生产、挤压异型材生产等多项专有技术;1993年被国家评为“中国工业技术开发实力百强企业第五名”。建厂以来,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军工及民用科研项目346项,国家级科研新试课题2813项,有65项产品获国家和部、省级进步奖;目前,企业承担着28项国防军工新产品用材的研制任务;在国家“十五”军工新材料研制任务中,企业承担了10个项目。 4、企业信息化概况 该企业是我国钢铁行业中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较早的大中型特殊钢企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从美国引进了王安超级小型机,主要用于企业信息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为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专门成立了以自动控制、程控交换和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公司,后转型为以企业程控交换电话专网、寻呼、计算机及网络服务为主,面向企业和市场提供应用服务的专业化公司,负责进行

企业信息化状况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当低,只有极少的企业会用到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传真,进行联系沟通,也只有极少的会用到Email来进行沟通传递,只有少数的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递,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流于形式,往往只能在部分领域实现信息系统的部分职能,甚至成为形象工程,成功案例不多。近两年来,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将信息化提升到长远规划、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来。 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总的来说,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也确实从中受益,如一汽大众、长安、柳州五菱等,ERP、CRM系统得到普遍使用。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东风汽车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由“传统流程信息化”→“IT 为主的信息化”→ “业务流程再造和IT促进的信息化”思路上的变迁。 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同,尤其在SARS爆发的特殊时期,许多准购车者纷纷借助网络查询信息,企业之间也通过网络联系,使得电子商务空前火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特殊事件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开发了“网上公告申报系统”,这对促进企业、行业信息化进程大有益处。 而一些企业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些都是在企业高层介入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资源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此外信息资源规划涉及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的事情。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从决策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发展趋势

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之现状及其信息化思路

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之现状及其信息化思路 发表时间:2011-10-27 09:01 浏览次数:1017 在新的体制下,企业要保持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先进的设备,而要让先进的设备流畅运行,发挥最大的功效,必须要实施最优秀的管理。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仅仅更新陈旧的设备是不够的,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设备管理综合效率和效益,降低运行成本,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钢铁企业由于受传统设备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制约,设备与管理模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我国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钢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它起步早,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我国钢铁企业设备管理,大致经历了早期的事后修理(按需修理)制,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预修制,80年代的全面生产维修制(TPM)和目前推广的点检定修制。尽管钢铁企业逐渐更换了部分陈旧设备,加强了设备管理,但其在实现企业或企业间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上还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管理方式相矛盾。近年来,冶金技术日渐成熟,发展势头强劲。原来影响产量、效率的技术难关一一被攻破。钢铁生产线上配套生产设备,电气设备也在不断地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然而由于我国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一直延续着粗放型管理模式,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机构交叉重叠,各级设备管理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一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设备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与企业的发展不适应。过去国有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是单一地为生产服务,设备管理的内容侧重于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价值形态管理意识淡薄;而企业的发展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企业不再只是生产和经营产品,而是经营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金。设备资产是企业法人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设备管理在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两个方面的任务,强化企业法人设备资产运营管理意识和运行机制,完善设备资产运营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探索设备价值形态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模式。 3.设备管理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在企业及其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大多数钢铁企业都认为,设备是为生产服务的,对它的管理也只是一般性的维修管理。其实不然,设备管理是钢铁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系统工程的整体性原则出发,设备管理子系统与设计、制造、使用、工程技术,财务等管理子系统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在设备寿命期内的每一个阶段,若要确保其可靠、高效、低成本,就必须调动业务流程上的所有部门协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作用,开展综合管理。由于以往对设备管理在认识上、工作上的片面性,形成了在设备管理上各管一段,缺乏系统的有机联系,没有形成以人为本,基于供应链基础上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全员设备管理格局。 4.设备管理缺乏反馈机制。由于设备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因而人为的把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设备管理的前半生)与选型、购置、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设备管理的后半生)分割开来,客观上造成了设备前半生与后半生管理的脱节,及后半生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这样不能形成有效的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影响了设备管理的良性循环,更谈不上设备管理的全程最优。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作者:————————————————————————————————日期:

企业信息化经典案例 案例Ⅰ沃尔玛:“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1995年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分别在2006、2007、2008、2010年4度跃居世界500强榜首。 一、沃尔玛的信息化理念和战略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早年服役于美国陆军情报部队,所以他特别重视信息的沟通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公司开始进入规模化市场扩张及发展阶段后,沃尔玛公司率先在行业内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化管理模式。沃尔玛的信息化管理是贯穿于整个价值链,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通过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和全球用户资源,实现零库存、零营运资本与用户的零距离的目标。信息化管理不应仅是一个系统,而被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不是将其投入到大量低价值的维护与运作事宜中。正如沃尔顿所坚持的:“信息技术始于战略,而不是系统。”

将信息化提到战略高度正是沃尔玛迈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沃尔玛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全球统一采购及供货商自己管理上架商品,使得产品进价比竞争对手降低10%之多;另一方面,沃尔玛还通过卫星监控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对商品进行及时的进货管理和库存分配。当凯玛特(美国第三大折扣零售连锁公司)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效仿前者开始起步时,沃尔玛早已在全球4000个零售店配备了包括卫星监测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内的信息化系统。 二、沃尔玛公司信息化过程的一些关键事件 购买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1969); 存货管理系统(1969); 电子收款机(Point of Sells,POS)系统(1973); 商店与总部之间相联结的卫星网络(1979),初期投入1600万及60万/年通信费占当年利润总额超过55%节省电话费1000万/年; 统一产品标识码(1980); 1983年,与休斯公司合作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与供应商建立电子数据交换(1985); 通过Retail Link系统与供应商共享预测方法等(1991,1993),总投入成本是当年利润的3倍; 启动电子商务网(1996); 店内的广告采用沃尔玛的视频网络(2000); 第二次启动电子商务网(1999);

浅谈钢铁企业信息化模式

浅谈钢铁企业信息化模式 2004年以来,世界粗钢产量同比大幅增长,中国成为全球钢铁最主要的生产地区和最快的增长地区。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市场正逐步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在加快规模扩张的同时,积极探索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ERP和CRM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一、ERP和CRM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体现了西方制造业管理技术的精华,它利用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科学的序列程序化管理,使原来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做不到的计划、调度和优化成为可能;使生产经营过程按照流程的方式进行优化,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在企业内部建立以价值链理念为核心的新型协作关系,促进企业的组织机构由垂直型转变为扁平型;管理过程由职能型转变为流程型;管理制度由分散型转变为一贯型;成本核算由核算型转变为预算与适时控制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由“黑匣”型转变为“透明”型;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 CRM(Custome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源于市场营销理论,CRM是营销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身价值。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ERP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企业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演进的,也可以说是由企业的内在管理需求来拉动ERP发展变化的。ERP比较侧重于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和,但是,在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变的今天,ERP这种过度着眼于企业后台管理的模式,显然不足以面对现行的市场环境,缺乏直接面对客户的系统功能。因此,CRM的管理思想便融入了ERP系统中。由此可以看出,ERP与CRM两者的整和才是解决企业信息化问题的有效途径。ERP系统和CRM系统的连接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中间件来实现数据交换;二是将ERP和CRM嵌套实现无缝对接。但是先做ERP好,还是先做CRM好,没有定论。企业千差万别,各种要素情况又不相同,CRM的导入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商业模式,ERP不是实现CRM的必要条件,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上)我国钢铁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已开发出30余个实验系统,不少系统在局部业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这些系统拘泥于当时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多数IT系统与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业务有隔膜,所以作为整体系统留用的不多。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关于信息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等都为钢铁工业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在新世纪拉开了序幕。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在总结国外先进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突破性的解决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等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一批体现自主创新的信息化工程涌现。钢铁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开始纳入信息化容,信息化的目标、方针、容、任务、技术路线逐渐明晰,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逐步确立,企业最高决策层逐渐领衔领先信息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意识增强;信息产业队伍逐渐强大,系统集成与维护、软件设计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提高;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经验管理各个层面;信息化为推进钢铁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了手段和平台,生产过程自动化为实现柔性制造、敏捷生产提供了条件。在钢铁企业信息

化过程中,伴随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造就了一批兼具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增强我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业竞争能力成为当前钢铁行业亟须自行探索和实践的迫切任务。 钢企逐渐对信息化建设加深重视 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企业近年来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 促进企业信息化投资增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企业面临市场、价格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的动荡调整中,很多企业是靠信息化练好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国家政策导向对信息化投入影响较大;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对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方面来看,中钢协的统计显示,近92%的企业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其中80%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根据规划完成任务。同时,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运维管理制度、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化考核机制,有87%以上的企业能够较好的执行信息化制度。目前,多数钢铁企业都具有坚实的“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尤其是宝钢、武钢、鞍钢等特大型企业在制度建设的执行力度方面做出了表率。 钢铁企业对信息化发展与规划很重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人为因素。目前大部分企业都由决策层领导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信息化规划也成为企业常态化管理的一项容。中钢协统计显示,43.3%的企业在决策层(如董事会)建立了信息化常设机构,进90%等等企业建立了公司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多数企业都设立了信息化主管(CIO),其中76%的企业有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领导主管

大型钢铁企业信息化框架体系

大型钢铁集团公司信息化框架体系 对于大型钢铁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庞大,其信息化体系也比较 庞大。根据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实践,一般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L6级 企业门户网站,与外部供应链、客户连接 L5级集团的战略分析,规划,投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技术管理、采购、销售、物流平台 L4级 ___________ 子公司级经营分析、调度、投资、设备备件、财务、人 事、存货、出厂、合同、计划、销售、质量 L2级 ___________ 生产线级计划、调度、设备、工艺、成本、质量、存货、 出厂、人事 L0-L1 级 设备级的计划、诊断、成本、质量、运行控制、备件

功能说明: 1、在企业门户级,需要有一个门户网站,供全社会所有人员登录查看,主要是企业的推销和脸面。其中包括企业的文化、产品、介绍,以及企业的招标、推销、合作等内容。如果用户需要产品,则可以在其中转入销售页面,进行定制化购买和提生产需求。也可以向本企业推销产品。员工也可以登陆进去操作。 门户网站中应该有销售、采购、招标等基本内容。 2、企业管理级。主要是企业的战略决策分析、行业分析、供应链分析、产品决策分析、产品定价分析、技术方向分析、投资分析、融资分析等宏观决策分析功能,然后是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调度、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改革管理等管理功能,统一管理集团的资源。这是集团公司统一管理整个集团公司的所有资源。 3、生产管理级。这是集团企业下属的各个具有独立法人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可以有多个层级,分属不同的地域,从事一类产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子公司下属可能还有更下一级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不再有独立的销售、采购业务信息系统,也没有独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他们有一个专门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生产经营管理。这个系统内部,包含有财务成本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等模块,与集团的多个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接口连接。这个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进行生产经营管理,高效

企业信息化简述

企业信息化概述(附形象的例子) (2009-01-07 23:25:16) 转载 企业为什么要信息化 企业如何信息化 判断企业的管理需求,为客户选择合适的产品 企业为什么要信息化、如何信息化? 企业为什么要信息化? 目前中国共有302万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50%、出口总量的60%和税收的43%。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办公效率低、市场信息了解不够、应变能力差等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寻求企业盈利的途径。 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小企业信息化,要紧紧围绕以效益为中心,从个别部门的应用开始,逐步扩展到建立内部网络系统、接通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从而实现全面信息化。 如何信息化?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2个部分: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像网络、硬件、软件等; 二是信息化的资源,就是企业中哪些信息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管理的。 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商品流通企业,此类企业的主要业务是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商品,然后卖给消费者,赚取商品采购与销售之间的差价利润。这种类型的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呢? 下面我们以张三开的服装店为例来了解中小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请大家仔细体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化的资源是如何演变的。通过下面的学习,大家基本可以把握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可以向客户推荐合适的管理软件。

案例:张三的信息化之路 起步阶段 张三的小店开业了,规模不大,只有两三个人,专做服装零售。由于刚刚起步,进货、销售、记账、算账、发工资,就靠他和几个哥们应付,进了多少货、卖了多少货,挣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多少钱打发朋友吃,多少钱买生活用品,那也是算得清清楚楚的。这个时期还谈不上信息化,一个计算器,一本账簿就可以把公司的财和物搞定了。 成长阶段 小店经营的不错,张三攒够了钱,开始扩大经营,和李四合伙注册了公司。从只做零售,转向只做批发,张三还聘请了兼职的财务人员负责记账、算账。这时候他遇到了问题: 张三发现,他经常: è不知道仓库中还有多少种、多少货; è在偌大的仓库内无法立即找到需要的产品; è不知道畅销产品和滞销产品是哪些; è无法说出已经出了多少货以及有多少应收款; è总觉得财务的应收款数据比实际库存发货的数据少了很多; è来自各环节的数据总不能互相核对; è财务人员总是在进行着一项永不停歇的工作:和往来单位对帐; 张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天忙得焦头烂额,公司的销售业绩开始下滑,他关心的进货数、销售数、应收款、应付款、服装的成本、经营的利润似乎从来就算不清楚。财务人员总是不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立刻提交财务报表给他。 张三陷入了苦恼之中,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推荐他使用进销存财务一体化软件。张三才恍然大悟,他的公司需要信息化了。 于是张三投资购买了一台三千多元的兼容机,一台最便宜的打印机。安装了WINDOWS 操作系统,安装了办公软件 OFFICE,最重要的是,他购买了进销存财务一体化软件。开始使用软件管理公司的业务和财务。张三朝信息化迈出了第一步。 什么是进销存财务一体化软件?

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0409881.html, 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作者:何海明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第21期 摘要:钢铁企业作为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市场竞争性越来越激烈,淘汰率越来越 高,各家效益大为不同,然而,高效益、规范的钢铁企业无一不是依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来实现管理落地的。本文基于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多年实施信息化项目所取得的成绩,对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钢铁企业;企业管理;信息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1-0039-01 1 河钢唐钢信息化发展之路 2005年,业界关于信息化有一句最流行的话就是“上ERP早死,不上ERP等死”。然而,唐钢毅然决定拿出一条产线试水信息化,就在1810产线,唐钢产销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整个团队在经过一年的努力,于2006年9月正式上线。年底,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的透明、信息共享、人工劳效的提升和劳动强度的降低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给公司领导一份最完美的答案。唐钢看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决定启动公司整体信息化一期工程。 2007年12月7日,唐钢全面启动了整体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自此整体信息化的大幕正式拉开。四级ERP系统选择了SAP钢铁行业解决方案,同时进行铁前、二钢轧DSS系统、一钢轧、冷轧MES系统、计质量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等配套三级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建设。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2008年10月1日公司历史上范围最广、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整体信息化一期工程整体上线。唐钢信息化一期工程,将主体生产单位、主要业务流程、关键生产岗位大部分纳入系统进行管理,为当时的生产运行、企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平台和手段,也为日后的信息化架构搭建了基础。 2009年,公司实施了SAP系统的PM(设备管理)模块和设备点检管理系统,并于同年10月1日系统顺利上线运行,为唐钢在设备规范化管理、降低备件成本、提高点检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完美的管理平台。 2010年,通过实施能源管控中心系统项目,将能源系统与SAP系统、三级生产系统集成整合,实现了能源生产计划追踪到生产订单,能源消耗成本追踪到产品批次;实现了对各种动力能源介质(电力、煤气、蒸汽、水、氧气等)的监视、在线管理和平衡调度,对各种动力能源介质实施扁平化管理,不仅满足了工艺系统节能要求,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能源介质作用,减少放散损失,大幅度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

宝信钢铁行业信息化方案

宝信钢铁行业信息化方案 何浩然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市场挑战,各钢铁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海宝信钢铁行业方案是在长期从事宝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由处于最上层的ERP、处于最底层的PCS、处于承上启下核心地位的MES三个系统组成……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市场挑战,各钢铁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海宝信软件公司在长期从事宝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形成了极具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方案理念 钢铁企业由于设备众多、物流复杂,其信息化系统往往由多个层次构成。如图所示,适用于钢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处于最上层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处于最底层的PCS(过程控制系统)、处于承上启下核心地位的MES(制造执行系统)。

钢铁行业信息化系统结构图 其中,ERP主要根据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的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并对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决策。MES则根据ERP系统下达的合同计划,通过生产调度、生产统计、成本控制、物料平衡和能源管理过程组织生产,并将信息加以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及时呈报ERP系统。PCS系统根据MES下达的生产指令进行各工序的过程控制,设定各种设备的具体动作参数,进行各种模型计算和控制计算,同时收集执行过程中的实绩数据上传MES和ERP系统。 宝信的信息化方案引入了“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采用以“功能覆盖产线”和面向“企业运作”对象的设计策略和方法,使钢铁企业得以实现“按合同组织生产,进行全过程的生产管理和控制,追求企业营销和生产的最大能力”的目标。 ERP的主要功能

关于XX等五个子公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XX等五个子公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10月13日至10月18日,我对太行、晋城、运城、二公司、平阳五家子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行了调研,通过下去了解情况,掌握了不少资料,发现了一些问题,总的感觉是: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在某个子公司、某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总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仍需继续努力。 一、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信息化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1、由于办公的需要,五家子公司、各部门及公司领导都配备了电脑,广大员工对于电脑的简单操作及应用能够熟练掌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已基本具备。 2、网络建设方面,太行、运城、平阳三家子公司均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通过网络传输文件;二公司正在积极筹备,预计年内完成;晋城因办公地点在近年内需搬迁没有布线的打算。太行、运城通过ADSL将局域网接入INTERNET网,实现局域网内用户方便的浏览网页、收发邮件,降低了整体运行费用,网络应用开始起步。

3、网络宣传方面,晋城的网站建设发展早,有专人负责网页的制作以及网站的维护,是五家子公司中最规范的。晋城董事长贾金龙亲自主抓这项工作,要将晋城的网站建成一流的网站。其他公司则目前还没有建立站点宣传自己的打算。 4、从信息化需求来看,二公司的财务管理要求实现数据的快捷、安全的传输,通过采用网络版的数据软件,下属单位的数据在网络内快捷传输,摆脱了月月做报表的苦恼,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运城也有这样的打算。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推进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但从总的情况来看,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 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为各层次管理者提供信息资源,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建设说到底是管理的信息化,建网络、建网站只是在形式上进行了信息化改革,属于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如果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企业就不能从中取得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就会变成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问题

宝钢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宝钢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市场挑战,各钢铁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海宝信软件公司在长期从事宝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形成了极具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方案理念 钢铁企业由于设备众多、物流复杂,其信息化系统往往由多个层次构成。如图所示,适用于钢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处于最上层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处于最底层的PCS(过程控制系统)、处于承上启下核心地位的MES(制造执行系统)。 其中,ERP主要根据企业的人、财、物各种资源的状况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使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并对企业的战略计划进行决策。MES则根据ERP系统下达的合同计划,通过生产调度、生产统计、成本控制、物料平衡和能源管理过程组织生产,并将信息加以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及时呈报ERP 系统。PCS系统根据MES下达的生产指令进行各工序的过程控制,设定各种设备的具体动作参数,进行各种模型计算和控制计算,同时收集执行过程中的实绩数据上传MES和ERP 系统。 宝信的信息化方案引入了“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采用以“功能覆盖产线”和面向“企业运作”对象的设计策略和方法,使钢铁企业得以实现“按合同组织生产,进行全过程的生产管理和控制,追求企业营销和生产的最大能力”的目标。 ERP的主要功能 宝信ERP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销售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资源管理、价格管理、用户合同管理、货款管理、账务管理及对于销售的统计与分析等功能。 生产管理包括合同管理、物料需求和生产计划等功能。 质量管理包括冶金规范管理、产品规范管理、质保书管理、检化验标准与检化验记录管理等。 发货管理包括产成品管理、产成品出厂管理、出厂结算管理等功能。 财务与成本管理包括成本会计管理、普通会计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基准管理、点检管理、备件材料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维修成本管理和评价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劳动组织管理、工资管理、培训管理、调配管理、考勤管理、工资计算等功能。 能源管理包括能源计划的编制,能源的生产、供应和供需平衡以及能耗考核等管理功能。 MES的主要功能 宝信的MES起着上下沟通企业管理平台和现场控制设备的垂直集成的作用,又同时起着前后贯通所有产线,实现全过程的一体化产品与质量设计、计划与物流调度、生产控制与管理的核心作用。它包括以下功能: 制造标准管理对各个工序的工艺制造标准、作业标准进行管理,包括各种制造标准的输入、维护,作为生产时控制参数的设定依据。 质量设计为各种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建立设计基准,包括产品极限规格、尺寸公差、各工序工艺控制参数、在线取样要求、成品放行标准等。 作业计划编制根据各机组的生产特点,对释放生产的合同进行组批,并按工艺要求对生产对象进行排序和各种生产限制条件的检查,以形成具体的生产作业计划,使生产能连续、

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信息化建设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品牌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品牌2.0理论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品牌母体树冠部分的支持网络,庞大的品牌识别系统必须对应有强大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如果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品牌识别系统的要求,品牌识别系统也将受到伤害,会自动调低到现有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可以支撑的大小,这是品牌母体的自我调整过程。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有的品牌进行了很好的品牌识别系统设计,初看起来是一个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品牌,但却不能持久,并马上出现了负品牌效应(品牌的负面元素暴露进行损害品牌的美誉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为扎实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抓好信息化应用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对整个企业工作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努力使企业的信息中心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较好地完成了硬件管理、网络安全、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一般纳税人发行、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升级等各项工作,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工作,提高税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一)签订安全保密承诺书,加强安全宣传工作,规范企业

管理层系统干部职工网络与信息安全行为,进行人员安全防范管理。 (二)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健全应急预案,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管理,进行制度安全防范管理。 (三)进行安全检查评估,将病毒查杀与安全审计相结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进行技术安全防范管理。 (四)内外网物理隔离,加强移动存储设备的安全管理,对重要数据进行实时备份,保证核心数据和核心系统安全,进行物理(硬件)安全防范管理。 二、做好信息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企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一)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用创新发展的思想武装头脑,提高为信息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的水平和能力。 (二)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大厅窗口全程服务为平台,做好优质纳税服务工作。 (三)做好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和其他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为税收收入计划的完成和纳税服务的提高保驾护航。 三、加强硬件设备和机房环境的管理,确保各信息应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一)推行计算机类设备管理系统试运行,实现计算机类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二)加强设备和网络的维护管理,确保系统网络顺利运行。

201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一、两化融合促进集团内部业务协同高效 合理管理集团基本业务、集成业务,可以有效提升集团内部整体协同性,无论集团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需要了解下属企业各方面数据情况。钢铁集团企业大多具备多地域、多组织层级、多产业、多员工薪酬体系等内涵,如何管理、协调、服务好众多不同特性的下属企业,及时准确掌握各级企业经营管理数据是一项必备条件。在没有统一规范的信息化支撑条件下,集团获取下属企业的信息常常会滞后、失真、粗放,以至在集团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上级无法及时了解集团内部有多少子公司、各自的经营状况,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子公司由于独立经营不善而倒闭。 目前集团管理信息化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统计显示,大部分钢铁集团企业重视信息化的整体性和管理规范性,集团在信息化规划与战略、信息化组织与领导尤为突出,正规划从全局出发,以求用全局数据来支撑集团企业有效管控。 山钢集团坚持顶层设计,几年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原则,通过山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引领集团信息化工作稳步前行、有序发展,项目建设和应用取得重大成效。2015年7月着手编制了山 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注重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山钢信息化需求实际,既具有前瞻性,又能落地实施。针对山钢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日照基地刚刚建设等情况,提出了集团“十三五”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建设“智能企业”,进入协同创新阶段和“规划引领,试点示范,整体推进”的信息化工作策略。统一建设和在用的信息化平台都涵盖了ERP、OA、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财务核算报表、数据传输平台、财务预算、档案管理、外事管理、内外部网站、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企业信息门户等系统,主要生产区域已覆盖MES、远程智能无人值守计量、检化验及其他专项支撑系统,为集团公司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益化运行,提供了信息保障平台。目前,山钢集团以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和系统平台为支撑,不断推进了信息化项目建设并深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集团业务协同水平和管控能力,促进了各生产经营单元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降本增效。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的不同、企业规模的不同、建设阶段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建设需求。 与传统的建设项目评估相比,由于信息化建设项目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导致其评估方法要比传统建设项目复杂得多。 不同之处表现在: o A、信息系统价值评估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 o B、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o C、信息系统的价值具有长期效应,还存在很多隐性效益; o D、信息系统的技术含量高,而且目前缺乏严格的项目建设的监理机制,因 此又增加了评估的难度。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建设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业务流程重组,有利于组织结构优化,有效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竞争范围,激发生产、技术创新.推动研发项目进展,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竞争,加速企业发展。 (2)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迎接加入WTO后所带来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

以后,企业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与国际经济接轨。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3)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建立了信息门户。这些“门户”让拥有它的企业能够及时的掌握行业动态、市场变化,从而迅速做出反应,抓住占领市场的先机。这些门户已经超出r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两大应用的结合点:这些门户对高科技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会带来信息时代技术革命的飞跃。 (4)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困难企业脱困。 他们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科研开发结合为一体,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寻求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和项目,改善管理,早日走出困境。 (5)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使企业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在全球信息时化代迅速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用论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为企业获取经济收益。企业信息化要想切实的发挥其功效,必须与企业的管理体系以及企业的经营业务紧密联系。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应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经济价值评估以及技术实力的综合测评,排除无效技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效用价值,以便于参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价值。 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实施及完善,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迅速根据市场需求对需求信息做出反应,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自身提升竞争能力能带动企业对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提升。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资产论 企业信息化建设承担的主体是企业本身,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需要考察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就企业自身技术而言,管理体系以及lT技术实力可能比较有限,要想切实有效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负增长趋势。所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前要对企业自身技术实力以及企业整体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规划。 不同企业的性质、规模不同,导致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层面上所需的资金有很大差别。任何一个大中型企业要想形成比较完善的企业信息化体系,投入的资金都是巨额的,而且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过程。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的高投入现象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前会普遍引入咨询公司,之后再引入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建设的系统来进行软硬件系统支撑,很多企业都采取了分步实施信息化原则,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使企业在资金、技术层面得到一定的缓解。这样,在确定了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有效用的同时,符合企业所能承载的资金成本以及技术含量.为企业谋求更高层技术、更大的效用价值提供了合理化平台。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论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背景作为支撑.然而企业的管理体系却更为重要。所以.企业要想做好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把企业的管理体系与企业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运营过程中,管理体系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已发展成为一种“潜规则”.要与信息化技术应用

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各个经济领域内的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改革。在这种大环境下,钢铁产业的信息化改革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有效地实现钢铁行业的信息化改革目标,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钢铁产业的发展速度,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提升钢铁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本文就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做了简要的分析。 标签:钢铁;信息化;必要性 一、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我国各大钢铁企业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企業的市场竞争优势,满足市场需求都在积极努力的进行信息化改革。但是钢铁企业的领导者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发现,现阶段,我国钢企业在信息化改革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信息化建设内容不完善上,具体而言就是由于受传统发展理念影响较深,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准确的认知到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虽然有政府部门的引导以及帮助,但是管理人员并不能全身心的投身于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当中,同时也无法对钢铁生产工作,钢铁物流工作,钢铁销售工作,质量管理工作以及财务管理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系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导致钢铁产业信息化遇到发展的瓶颈。 二、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方面 为了能够保证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其一在销售方面,必须要通过利用信息化系统将各项销售业务进行整合,保证每一项销售资源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还要保证企业的销售管理工作能够服务于钢铁企业的生产以及财务管理工作。其二在生产方面,要利用信息化系统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生产管理体系,保证钢铁生产工作与钢铁销售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衔接,同时还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反馈平台,将生产方面的各项信息及时的反馈给企业内部的各个管理部门,进而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必须要的信息数据支持。其三在质量管理方面,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起完善的产品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搜集客户的需求信息,结合用户的需求信息制定出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进而完整产品的质量控制。另外,在实际进行建设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钢铁销售环节,生产环节以及原材料采购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准确分析各项信息数据,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其四在财务方面,利用信息化财务计算设备代替人工计算,与此同时,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的法人结构以及钢铁生产流程进行调整,以此来降低两者之间的冲突性,进而转变财务管理类型的转变,由传统的职能型财务管理逐渐的转变为支持决策型财务管理。其五在物流方面,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