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病篇 期末复习资料

伤寒论-太阳病篇 期末复习资料
伤寒论-太阳病篇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症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病机——太阳主表,卫外。外感先病太阳。

症状解读——脉浮:邪在外,卫气浮于外抗邪。正气未虚。

头项强痛:太阳经循行头项,外邪易犯,风寒外束,经气受阻。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症状解读——发热:风寒袭表,阳浮抗邪。

汗出、恶风:风性疏泄,伤于卫阳。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

脉缓:营阴外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症状解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与感邪、体质、卫气郁闭有关。(风寒甚,卫气郁闭重未能达表则不发热。)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寒性凝滞,郁闭营卫,无汗脉紧。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症状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温邪犯表,化热伤津。

误治解读——误汗: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变为风温。热邪鼓动气血,身灼热、脉浮盛有力。热盛迫津外泄,自汗出。伤津,身重。热扰神明,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壅肺,鼻息必鼾。

误下:攻下伤阴伤津,小便不利。肝肾阴精不能上承于目,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二便失禁。

误火:热盛伤津,动风,惊痫、瘛疭。热伤肝胆,水不涵木,黄疸。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脉静:脉律缓,未变化。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家:太阳病患者

五、太阳病欲解时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第二节太阳病证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

1.桂枝汤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鼻鸣干呕:风邪犯表,肺气不利,鼻鸣。外邪干胃,胃气上逆,干呕。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为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症状: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主方: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汗、敛汗。辛甘化阳以助卫气。酸甘化阴以助营阴。健脾和胃。(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刺疏通经脉,泄风邪,增强祛邪之力。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正气不足,不可用麻黄汤峻汗。桂枝解肌调和营卫护胃,不致胃燥。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气逆为正邪相争。不上冲为伤正过重。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复烦:即太阳中风表证。已发汗,腠理疏松,不宜麻黄汤峻汗。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荣气和:营气无病。病机:卫失固守,营不内守。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辨证要点:藏无他病、卫气不和。治疗原因:病前调和营卫、防止过汗。

2.桂枝汤禁例

(16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病重药轻,发汗不彻,邪气郁闭,则变证。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湿热内蕴。桂枝汤辛温助热,甘温助湿,湿热盛则胃气上逆。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阳热内盛而用辛热之药,热伤血络,肉腐为脓。

3.兼证

a)桂枝加葛根汤证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项背强几几:太阳中风,症状重,范围大。

病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经气不利,筋脉失养。症状: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筋。

b)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病因:太阳病误下,里气损伤,表邪乘虚内陷,表证未解,表里同病。

病机: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肺气上逆。症状:发热恶风汗出头痛,喘咳。

治疗:发汗解肌、调和营卫、降气平喘。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c) 桂枝加附子汤证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漏:渗泄,指不间断地小量出汗。小便难:量少且不畅。微急:轻度的拘急。

太阳病发汗太过,卫阳受损,卫外不固。汗漏不止致阴津亡失。故为阴阳两虚(阳虚为主)。阳虚气化无力,阴虚膀胱津少,因而小便难。阳虚失温,阴伤失润,因而筋脉失养,四肢难。

病机:卫阳不固,阴津不足,兼表证未解。治疗:汗止则津不泄,阳生则阴长,故以扶阳解表为主。

d)桂枝去芍药汤证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脉促:此处指脉来急促。胸阳受损但未大虚,表邪内陷郁而不伸,正邪相争因而脉促。

胸满:误下后胸阳受损,失于布达。

病机:胸阳不振,表邪未解。治法:解肌祛风、宣通阳气。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微寒:脉微而恶寒。胸阳受损较重。

病机:胸阳受损,表邪未解。治法:温经复阳,解肌祛风。(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

e)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可见于:一、表未解。二、外邪侵袭肌肉、骨节,症见活动不利、脉浮虚而涩。三、过汗伤营,筋脉失养,并伴表邪未尽。症见身痛绵绵,脉沉迟。

病机:营卫不和证,气营不足,筋脉失养。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养血。

(二)伤寒表实证

1.麻黄汤证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发热:外邪袭表、表闭阳郁、正邪交争。恶风:卫失温煦。无汗:寒性收引、营阴闭郁。头项背痛:足太阳循行处,寒凝经脉。喘:肺合皮毛,毛窍闭塞则肺失宣降。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营阴凝滞、肺气失宣。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为发汗峻剂,故不需啜粥,防止过汗。且表虚自汗、虚人不可。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若有太阳表实证症状,脉浮而不紧或脉浮而数,亦可用麻黄汤。脉症合参为主。若脉数为化热,不可。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胁痛胸满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本条论太阳病转归。1.脉浮细为趋向缓和,表证已解。2.转为少阳证。3.“脉但浮者”,以脉代证,指表证仍在。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者,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阳气重:受外邪束缚,阳气郁闭较重。

1.病证未变,仍用此方,不必拘于时。

2.迁延日久,阳郁较重,因而表证难尽。药后,正邪交争激烈,郁热上扰,内迫营血,因而发烦目暝、鼻衄。

*若衄后身热不退,为热入营血。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汗血同源,衄则邪有出路。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脉浮紧”:以脉代证。衄而不解,仍需汗解。

*衄后再汗需注意:1.血量不大。2.无内热烦躁。3.无热入营血。

2.麻黄汤禁例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当滋阴解表。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便血:此处指尿血。

下焦湿热禁用汗法。湿热而辛温发汗,则阴亏内热,血热妄行。

*当育阴清热、利水通淋,兼以表散之法。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疡早期多为热毒壅滞之实证,久则气血两虚。发汗则营血更需,筋脉失养。

*当调补气血,清解余毒。兼以解表。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额上陷脉急紧:太阳穴动脉拘急。眴(音顺):目动。

伤阴则筋急直视。阴血虚心神失养,则心烦不眠。

*养血滋阴解表。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

寒慄(音利)而振:寒战。失血久则气血两虚。再发汗则失于温煦。

*益气养血解表。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汗家阴阳两虚,阳虚发汗则心神失养而浮越。阴津阳气不得濡润温煦,则溺后痛。

*固涩敛阴止汗,重镇安神。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

蚘(音由):蛔的古体字。

脾胃素寒者用辛温峻汗,中焦阳气更虚,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

*宜温中解表:桂枝人参汤、小建中汤等。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须:等待、等到。

下后正虚,清阳之气不能实四肢,兼以表邪未解则身重。阳虚则心悸。阳虚、里虚禁汗。(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尺中迟:此处指尺脉迟涩无力。

阳虚里气不足,阴虚营血亏损,皆不可发汗。

3.兼证

葛根汤证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病机:风寒束表,太阳经输不利。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津。(桂枝汤减少桂、芍,加麻、葛。)

大青龙汤证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烦躁:阳气内郁益盛,热扰心神。

厥逆:手足冷。伤阳。惕、瞤:皆指肌肉抽动。伤阴。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发之:发散解表。

病机:风寒外束,阳郁内热。症状:太阳病表实症状+内热烦躁。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大青龙汤:麻黄汤倍麻黄,加生姜大枣、石膏。

小青龙汤证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心下:即胃脘部。水气:水饮为患。噎:咽喉部有气逆阻塞感。

伤寒表不解:麻黄汤证症状。干呕:水饮扰胃,胃气上逆。咳:风寒水邪相激,气逆水升,上逆犯肺则咳。渴:水饮停聚,阻碍气机,气不化津。利: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小便不利少腹满:水寒滞气,膀胱气化失司。喘:水寒射肺、肺气上逆。(以干呕发热而咳为主症。)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症状:麻黄汤证症状+水饮内停诸症。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三)表郁轻证

1.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如疟状: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清:同圊。大小便正常。脉微缓:非微弱意,脉不浮紧。阴阳俱虚:表里俱虚。

不呕清便:未入少阳、阳明。面热身痒:外邪郁闭,阳气不宣,营卫不和。

病机:表郁日久,邪轻证轻。症状:发热恶寒如疟状,或伴面热身痒。治法:辛温解表,小发其汗。

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脉洪大而非阳明证。

病机:表郁日久,邪微证微。症状:恶寒发热,一日再发。治法: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无阳:阳气虚弱。该证亦不可发汗。

病机:表郁邪轻,外寒内热。症状:发热恶寒如疟状,发热多恶寒少。口微渴,心烦。治法:微发其汗,兼清郁热。(桂枝汤+麻黄、石膏)

对比:

麻桂各半:表郁稍重。一日二三度发。桂二麻一:表郁较轻,一日再发。桂二越一:表郁+里热。

二、太阳病腑证

(一)蓄水证(五苓散证)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消渴:口渴而饮水不解。烦躁不得眠:“胃不和则卧不安”。少量频饮,防止过饮水停。

脉浮微热:表未尽解。太阳表邪未解,循经入腑,致膀胱气化失司,水蓄下焦——水不下排、津不上承。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病机:水蓄下焦,气化不利,表邪不解。主症:小便不利少腹满,消渴、水逆,苔白滑。治法:化气行水,兼解表。

猪苓、泽泻:渗湿利水。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桂枝:通阳化气。

#茯苓甘草汤证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汗后胃阳被伤,水饮不化,水停中焦。因无关下焦,故口不渴,小便自利。

五苓散证:渴,小便不利,证在下焦。茯甘汤:不渴,自利,证在中焦。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

里急:小腹胀满急迫。

病机:胃阳不足,水停中焦。主症:胃脘部悸动不宁、推按之水声辘辘,四肢不温、口不渴、小便利,苔白滑。治法:温中化饮,通阳利水。(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二)蓄血证

1.桃核承气汤证

(106)太阳病不解,热解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血热互结于膀胱。血热初结,热重瘀轻,病势轻浅,可自愈。

病机:血热初结,蓄于下焦。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舌红苔黄,脉沉涩。治法:活血化瘀、通下瘀热。桃仁:活血化瘀,大黄芒硝:泻热散结通下,桂枝:温经活血,甘草。

2.抵当汤证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结胸:痰水等有形实邪凝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硬满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鞕:音硬

表里同病,但病势重,故不需先解外。***太阳之邪随经入里,蓄水者病在膀胱气分,故小便不利。蓄血者病在血分,无关气化,故小便自利。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脉沉主里,脉结因气血凝滞不利所致。发黄:湿热郁蒸。湿热发黄,黄而鲜明,伴小便不利、心烦,无发狂。无血:此处指无蓄血证候。

谛(音帝):确实。

病机:瘀热互结,病在下焦。治法:破血逐瘀,泻热除实。水蛭、虻虫:破血逐瘀。桃仁大黄:活血化瘀、泻热除实。

3.抵当丸证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不可余药:不可用其他药//当尽服其药。晬(音最)时:周时,一昼夜。

病机:瘀热互结、病势较缓。

第三节合病并病

一、合病

(一)太阳阳明合病

1.麻黄汤证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阳明合病,偏重于太阳。

2.葛根汤证

病机:风寒束表,内迫大肠。主症:发热恶寒、头身疼痛、下利。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止利。方:桂枝汤方加葛根、麻黄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词解】必:如果。自下利:非经误治而自然发生的下利。

3.葛根加半夏汤证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二)太阳少阳合病

黄芩汤证、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病机:少阳邪热,内迫阳明。主症:发热口苦、腹痛利下臭秽等

治法:清热止利,或兼和胃降逆。方: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三)三阳合病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解析】脉浮,太阳脉;脉大,阳明脉;上关上,端直以长,即弦脉,少阳脉。

阳明里热盛,热扰心神,嗜睡;盗汗,目合则汗。

二、并病

(一)太阳阳明并病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词解】怫,郁也。但作:归咎。

【解析】太阳病发汗不彻的转归与证治。

脉涩,外邪郁闭,气血郁滞不畅的表现。

(二)太阳少阳并病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以请不止,当刺期门。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愈、肝愈。慎勿下之。

(150)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第四节太阳病变证

一、辨治纲要

(一)变证治则

(16上)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坏病:变证,指因误治使原发病发生反常变化,已无六经病临床特征的证候。特征:1.原始证候已发生变化。2.不属于传经之变。3.证候复杂。

不中:不可。

(二)辨寒热真假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得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也。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三)辨虚证实证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四)辨汗下先后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五)辨标本缓急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二、证候分类

(一)热证

1.栀子豉汤类证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词解】懊憹:心中烦闷不可名状。

【解析】论热绕胸膈的成因与证治。汗吐下后,余热未尽,热扰胸膈。

病机:热绕胸膈主症: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等。

治法:清宣郁热。方:栀子、香豉

栀子厚朴汤证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解析】热绕胸膈,腹满

病机:热绕胸膈,气滞于里症状: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除满方:栀子、厚朴、枳实

栀子干姜汤证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解析】热绕胸膈,兼中寒下利

病机:热绕胸膈,中焦虚寒主症:身热不去,微烦,下利,食少

治法:清上温中方:栀子、干姜

栀子豉汤禁例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2.麻杏甘石汤证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解析】邪热壅肺作喘

病机:邪热壅肺主症:喘息,汗出,发热,口渴,咳嗽,咳痰黄稠,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

3.白虎加人参汤证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析】太阳病传阳明,热盛气阴两伤

病机:阳明热盛,气津两伤症状: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恶风等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4.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解析】里热协表邪下利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未解主症:下利不止,喘,汗出,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治法:清热止利,解表方: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二)虚证

1.心阳虚证

a)桂枝甘草汤证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解析】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而致心悸

病机:心阳不足,心失所养主症:心悸、心慌、喜按

治法:温通心阳

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解析】心阳虚烦躁

病机:心阳虚弱,心神不敛主症:心悸、烦躁、舌淡、苔白

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c)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112)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解析】心阳虚惊狂

病机:心阳亏虚,心神不敛,复被痰扰主症:惊狂,卧起不安,心慌心悸

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涤痰方:桂枝救逆汤

d)桂枝加桂汤证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解析】心阳虚奔豚

病机:心阳亏虚,下焦阴寒,乘虚上逆主症:阵发性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悸

治法: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2.阳虚兼水气证

a)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解析】心阳虚,欲作奔豚

病机:上焦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动主症: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

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较之桂枝加桂汤证,本证以水停为主,重用茯苓利水;前者以心阳虚为主,重用桂枝温通心阳。

b)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解析】脾虚水停证治及禁忌

病机:脾虚水停,水气上冲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逆

***较之苓桂草枣汤,本证以饮停中焦,心下逆满为主,重治中焦,以白术健脾;苓桂草枣汤证以饮停下焦,脐下悸动为主,重治下焦,以茯苓利尿。皆温阳化气、利水消饮。

c)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解析】水饮内停,太阳经气不利。

病机:水饮内停,在内影响气机升降,在外阻遏太阳经气。主症:小便不利,心下满微痛,翕翕发热,无汗,头项强痛治法:利水通阳

3.脾虚证

a)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证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解析】脾虚气滞腹胀。发汗不当,损伤脾阳、伤津。脾虚不运,痰湿内生,故腹胀满。

病机:脾失健运,气机阻滞主症:腹胀满,午后尤甚,食入则剧,喜温,舌淡苔白腻。

治法:健脾除湿,宽中消满

b)小建中汤证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解析】伤寒里虚,心中悸而烦

病机:中焦脾虚,气血不足,复被邪扰主症:心烦而悸,腹中急痛,喜温喜按,或伴微恶寒发热治法:建中补虚,调养气血

c)桂枝人参汤证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解析】脾虚兼表证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阻,表邪不解主症:下利,心下痞,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方:理中汤加桂(桂枝人参汤)

4.肾阳虚证

a)干姜附子汤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解析】论下后复汗,致肾阳虚烦躁证治

病机:阳气暴虚,阴寒内盛主症:昼日烦躁不得眠,等

治法:急救回阳

b)茯苓四逆汤证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解析】汗下后阴阳两虚烦躁

病机:太阳误治,累及少阴,少阴阴阳两虚,阳虚为主。主症:烦躁,肢厥,恶寒,脉微细

治法:回阳益阴。方: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附草姜

c)真武汤证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解析】阳虚水泛

病机:肾阳虚衰,水邪泛滥。主症:心悸头眩,身瞤动,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等。

治法:温阳利水。

5.阴阳两虚证

a)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解析】伤寒兼阴阳两虚证误治后的变证及随证治法

甘草干姜汤病机:阳气不足主症:肢厥,烦躁,吐逆治法:温中复阳

芍甘汤病机:阴液不足,筋脉失养主症:痉挛治法:酸甘化阴,柔筋缓急

b)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解析】汗后阴阳两虚

病机:阴阳两伤,肌肤失温,筋脉失养主症:恶寒,脚挛急,脉微细治法:复阳益阴

c)炙甘草汤证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得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解析】病机:心阴阳两虚主症:心动悸,脉结代治法: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酒香

(三)结胸证

1.结胸辨证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31上)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解析】寸脉浮,关脉沉,热与痰相结。

2.热实结胸证

a)大陷胸汤证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便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解析】大结胸,可兼阳明腑实

病机:水热互结于胸胁主症:心下痛拒按,心悸口渴潮热头汗出,不大便,脉沉紧等

治法:泻热逐水开结方: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

b)大陷胸丸证

(131下)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解析】病机:水热互结,病位偏上主症:胸膈心下硬满疼痛,颈项强头汗出,发热短气脉沉紧治法:泻热逐水,破结缓下方:大黄、芒硝、甘遂。杏仁(宣肺)、葶苈子(邪肺水)、白蜜

c)小陷胸汤证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解析】病机:痰热互结,正在心下主症:心下硬满,按之痛,苔黄腻,脉浮滑

治法:清热涤痰开结方:黄连,半夏,栝蒌实

3.寒实结胸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解析】病机:寒水痰实,结于胸膈主症:胸胁心下硬满疼痛,无热证,脉沉实

治法:温下寒实,涤痰破结方:三物小白散,桔梗(载药上行),巴豆(温通峻下),贝母(化痰开结)

4.结胸证治禁与预后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解析】浮大有力,表证未解,不可用。浮大无力,正虚,不可攻。烦躁,真气散乱。

(四)脏结证

1.脏结辨证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解析】脏结:阴寒凝结于脏,虚中夹实。

2.脏结证治禁及危候

(130)藏结无阳证,不住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五)痞证

1.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热痞证

a)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析】热痞病机:无形邪热痞塞心下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舌红苔黄,关脉浮

治法:泻热消痞主方:大黄、黄连、(黄芩)

b)附子泻心汤证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解析】热痞兼表阳虚病机:无形邪热痞塞心下兼卫阳不足主症:心下痞,恶寒汗出

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方: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附子

3.寒热错杂痞证

a)半夏泻心汤证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解析】辨柴胡证误下后转归及治法

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主症: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红苔腻

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散结方: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大枣,人参(去滓再煎)

b)生姜泻心汤证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解析】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兼水饮食滞主症:心下痞,干噫食嗅,下利等

治法:消食和胃,散水消痞方: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干姜+生姜)

c)甘草泻心汤证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解析】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脾胃虚甚主症: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谷不化下利治法:补中和胃消痞方: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炙甘草)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重宣散水气;甘草泻心汤,重补中和胃

4.痰气痞证(旋覆代赭汤证)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解析】病机:胃虚,痰阻,气逆主症:心下痞,噫气不除治法:和胃降逆,化痰下气

主方: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枣尝)

5.水痞证(五苓散证)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日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解析】病机:水气内停,逆阻中焦,气机脾塞主症:心下痞,烦渴,小便不利

治法:化气行水方:五苓散

6.痞证误下后下利的辨证(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解析】病机:下元不固,滑脱不禁主症:久利滑脱治法:涩肠固脱止利方:赤石脂禹余粮

(六)上热下寒证(黄连汤证)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解析】病机:胃中有热,腹中有寒,上寒下热主症:欲呕,腹痛

治法:清上温下,调和脾胃主方:黄连汤(半夏泻心汤-黄芩+桂枝)

(七)火逆证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16)微数之脉,镇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八)欲愈候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第五节太阳病类似证

一、饮停胸胁证(十枣汤证)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二、胸膈痰实证(瓜蒂散证)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论 太阳病

古一两15.625g 现3.5g 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的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 或已发热(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或未发热(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太阳伤寒之发

伤寒论-太阳病篇-期末复习资料

伤寒论-太阳病篇-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症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病机——太阳主表,卫外。外感先病太阳。 症状解读——脉浮:邪在外,卫气浮于外抗邪。正气未虚。 头项强痛:太阳经循行头项,外邪易犯,风寒外束,经气受阻。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症状解读——发热:风寒袭表,阳浮抗邪。 汗出、恶风:风性疏泄,伤于卫阳。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 脉缓:营阴外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症状解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与感邪、体质、卫气郁闭有关。(风寒甚,卫气郁闭重未能达表则不发热。)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

郁滞,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寒性凝滞,郁闭营卫,无汗脉紧。(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症状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温邪犯表,化热伤津。 误治解读——误汗: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变为风温。热邪鼓动气血,身灼热、脉浮盛有力。热盛迫津外泄,自汗出。伤津,身重。热扰神明,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壅肺,鼻息必鼾。 误下:攻下伤阴伤津,小便不利。肝肾阴精不能上承于目,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二便失禁。 误火:热盛伤津,动风,惊痫、瘛疭。热伤肝胆,水不涵木,黄疸。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

伤寒论太阳病篇 郭杰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 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治法:扶阳解表。

伤寒论太阳病篇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 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

太阳主表,而肺主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又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因寒主收引,经气不利,故常伴身疼腰痛等证。若经气闭郁,项背强

9.伤寒论太阳病概论9(伤寒条文重要名词解释)

2013年5月14日 鹰飞天(986679928) 10:07:21 李克邵伤寒论解惑 继续上周学习的内容,继续贴一些要在伤寒条文中出现的名词解释。 和、和之:和即无病。如“口中和”即口中清爽不燥不渴,“表和里实”是无表症而里已成实。“荣气和”是荣无病。“表未和”“里未和”、“卫气不和”是表里卫气处于病理状态。和之是指用小剂量的药物治之使和,如“桂枝汤小和之”、“微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比常规汗下为轻故称和之。口不仁即口不和。是黏腻不清爽,但尚未至于燥渴,旧注解释为口不知味,不够理想。 脏:若与腑对举是指五脏,若不与腑对举便是包括六腑在内的体内全部脏器。如“诸病在脏”(金匮要略)、“脏无他病”、“脏有寒”、“脏结”、“脏厥”、“脏寒”等都是,这和《内经》“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和“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的脏字,都是广义的是统指所有的脏腑而言。 鹰飞天(986679928) 10:12:41 胃:《伤寒论》中的胃,是指整个消化管道说的。譬如“胃家实”胃而称家,显然不是仅仅指仓廪之官的胃。又如“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这显然是指的大肠。

心下、心中:这是单指的胃或胃的周围,不包括大肠、小肠。如“烦躁心下硬”,“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心下痞硬”等都是。 血室:即子宫,有的注家指为肝经,有的注家指为冲脉,都是错误的。 强:亢进的意思,是病理现象。如“荣弱卫强”、“浮则胃气强”都是。 少气:《灵枢●五味篇》“故谷不欲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是气息微弱不是短气。 鹰飞天(986679928) 10:15:18 短气 (短气者,气短而不能相续,似喘而非喘,若有气上冲,而实非气上冲也。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金匮》云∶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能食:对不能食而言,是食欲正常,如“下痢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 颇能食:是较能食、略能食、食欲尚可的意思。如“到后经中颇能食”。 消谷善饥:即食欲亢进,是病理现象,如“合热则消谷

伤寒论-太阳病篇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症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病机——太阳主表,卫外。外感先病太阳。 症状解读——脉浮:邪在外,卫气浮于外抗邪。正气未虚。 头项强痛:太阳经循行头项,外邪易犯,风寒外束,经气受阻。 恶寒: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温分肉”。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 症状解读——发热:风寒袭表,阳浮抗邪。 汗出、恶风:风性疏泄,伤于卫阳。卫外失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 脉缓:营阴外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症状解读——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与感邪、体质、卫气郁闭有关。(风寒甚,卫气郁闭重未能达表则不发热。)体痛:寒性凝滞。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寒性凝滞,郁闭营卫,无汗脉紧。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症状解读——发热而渴,不恶寒:温邪犯表,化热伤津。 误治解读——误汗: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则变为风温。热邪鼓动气血,身灼热、脉浮盛有力。热盛迫津外泄,自汗出。伤津,身重。热扰神明,多眠睡、语言难出。邪热壅肺,鼻息必鼾。 误下:攻下伤阴伤津,小便不利。肝肾阴精不能上承于目,直视。热盛神昏,关门不固,二便失禁。 误火:热盛伤津,动风,惊痫、瘛疭。热伤肝胆,水不涵木,黄疸。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脉静:脉律缓,未变化。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家:太阳病患者 五、太阳病欲解时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第二节太阳病证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 1.桂枝汤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太阳病辨证论治

太阳病辨证论治 一、A1型题 1.抵当汤中没有 A.大黄 B.水蛭 C.虻虫 D.桃仁 E.甘遂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E 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主之以 A.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B.苓桂术甘汤 C.附子汤 D.茯苓甘草汤 E.真武汤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正确答案:E 3.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A.麻黄、杏仁、芍药、干姜、细辛、桔梗、橘皮、炙甘草 B.桂枝、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半夏、细辛、炙甘草 C.麻黄、杏仁、葛根、桂枝、茯苓、白术、炙甘草、大枣 D.桂枝、葛根、麻黄、生姜、桔梗、大枣、炙甘草 E.桂枝、芍药、麻黄、葛根、五味子、生姜、人参、炙甘草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B 4.桂枝甘草汤证的主要表现为 A.脉结代,心动悸 B.心下悸,欲得按 C.心中悸而烦 D.气从少腹上冲心 E.心下逆满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正确答案:B 5.下列诸项中,除哪项以外,为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所共有 A.恶寒 B.脉浮 C.头痛 D.发热 E.喘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E 6.小青龙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见喘,其主要区别在于 A.有无表证 B.有无内热 C.有无水饮 D.有无烦躁 E.有无呕逆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正确答案:C 7.太阳病的热型是 A.往来寒热 B.发热恶寒 C.发潮热 D.厥热往复 E.不恶寒,反恶热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错题反馈正确答案:B 8.旋覆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 D.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E.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显示答案 ?收藏本题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 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 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主症:发热,恶风,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等. 治法:扶阳解表。 桂枝去芍药汤证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1)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4.伤寒论太阳病概论4

鹰飞天(986679928) 10:28:51 前一阵子,我贴了郝万山讲伤寒论的概论以及太阳病的概论。接下来如果继续贴的话,就是要开始一条一条的条文来讲了。不过,在这之前,我想再贴一下李克邵先生讲的伤寒论的概论。里面提到了很多在伤寒论里的名词,以及他对伤寒论的整理的理解。可能还需要数天。不过,对我们接下来学习条文,我想会有很大帮助。 李克邵:伤寒解惑论 六经辨症论治,是把各种外感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种不同的类型。?再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确定治则,选方用药。 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实际是各脏腑、各经络之间的病理反应。由于这些脏腑,经络,属性有阴阳,部位有浅深,病情有寒热,病机有虚实,这些反应就形成了不同的综合症侯群。因此,六经辨症,实际是包括了脏腑,经络,气化,八纲在内的综合辨症。 下面简明而具体地介绍一下六经辨症的要点。 鹰飞天(986679928) 10:32:54 一太阳病

太阳主卫外,所以太阳病是表病。足太阳的经脉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抵腰,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所以太阳受病,不能卫外,又邪入经络,就会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在表,应当发汗。有汗为太阳中风,宜用桂枝汤,无汗为太阳伤寒,宜用麻黄汤。又因膀胱是太阳之腑,所以太阳的变症,有时能"热结膀胱,其人如狂。" 二阳明病 阳明主里,所以阳明病是里热病。里热外蒸,就不恶寒,反恶热。腹满,便秘的为阳明腑症,宜攻下,可选用三承气汤,自汗、口渴,脉洪大的,为阳明经症,宜清热,用白虎汤。阳明腑为胃与大肠,所以其 病理是"胃家实。"足阳明的经脉起于鼻之交(安页)中,下循鼻外,手阳明的经脉挟鼻孔,故凡出现口干,鼻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热在阳明经络,是必衄之征。 在路上(66157147) 10:35:02 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这个怎么理解 鹰飞天(986679928) 10:36:52 热结膀胱,病证名。指膀胱被邪热困扰,出现血热搏结的实证。膀胱为足太阳经之腑,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里,

伤寒论太阳病

伤寒论太阳病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古一两现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的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1)*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者,名为。(2)*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者,名为。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 (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太阳伤寒之发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必与病同见) 体痛──周身疼痛,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寒性凝滞,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呕逆──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脉阴阳俱紧者──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交争于表,紧乃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气血运行不利所致。[说明]:太阳伤寒的脉证除原文所述外,还当有无汗一症,因其以无汗、脉紧为特征,故后人又把太阳伤寒称为风寒表实证。 太阳中风与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表证。太阳中风,是因卫外失固,营阴外泄,营卫失和,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证,属太阳病表虚证;太阳伤寒,是因卫阳外闭,营阴郁滞,经气不利,故以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呕逆、脉浮紧为主证,属太阳病表实证。其中鉴别的关键在于有汗和无汗。 〖温病与风温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 ,风温为病,,自汗出,身重,,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若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时,。一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提要】太阳温病和风温的脉证提纲及误治后的变证。

倪海厦讲伤寒论

倪海厦讲伤寒论 本文转载自高山予鹰《倪海厦讲伤寒论(1)》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1)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对于太阳,可以代表经络中的太阳经,也可以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八纲辨症中表里的“表”,在这里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为寒水,所以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手脚是温热的。体表有这太阳的寒水,可以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调节体温。这寒水不是停滞的,是不断的代谢更新的。张仲景的观念:人身体很虚弱的时候,就是体力不够,免疫系统较差的时候,平常素体虚弱,本身就很虚弱的人。它的原因就是肠胃不好,因为肠胃是后天之本,有一天突然感冒,风寒一进来,免疫系统马上出去相抗,因为风寒从表面进来,所以免疫系统一抗,一定是在表面上堵到,在皮肤表面上抗争,所以摸到的脉是浮脉,浮在表面上。何谓浮?手指头轻轻的碰,就摸到脉就是浮脉。所以病人有感冒表证的时候,摸到的脉就是浮脉。为什么在表?因为血里面的免疫系统在表上和滤过性病毒相抗产生的现象,所以第一个症状叫作脉浮,就是脉会浮出来,人平常不会脉浮的。为什么有的人常年不感冒?因为他肠胃好,所以后面治疗的方剂都是从肠胃下手

的。西医说感冒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西医的药物学说,滤过性病毒没有抗生素可以杀它。但是感冒的时候,西医开抗生素的药,来增加抵抗力,抗生素下到胃里面,肠胃第一个受到损害,本来就是肠胃不好,才会表不固,才会抵抗力差,才会得到感冒。所以西药吃下去,肠胃会越来越差。张仲景的脉法,最常用的就是浮沉迟数,浮脉与数脉是阳,沉脉与迟脉是阴。在针灸学中教过,浮脉就是轻轻地摸在皮肤表面就摸到脉。初病如果脉是浮脉,或加上一点“大”、“动”、“滑”、“数”,这是阳脉,代表阳病;若病久了,变成沉脉,或加上一点“涩”、“微”、“弱”、“弦”这是阴脉,代表阴病;就是病势在进、在恶化中。若反之,原来是阴脉,后来变成阳脉,则是病势在退,在恢复中。正常人的脉是“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就是常脉。张仲景的脉诊只是辅助,望闻问切中,有些中医若单用切法只是巧匠、下工。结果开药方出来七、八十味药。这不是正统中医,治不好病。张仲景很擅长于望诊、闻诊、问诊,不是只有诊脉,因此不需要把脉法分的很细。张仲景的观念中,认为阳有病,不可以看到阴脉,有病当见阳脉。只有经方的力量,才可以很快地把阴脉的病,才几天就变成阳脉。在一些感冒或者心脏病的案例,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为什么头项强痛而恶寒?人身上的穴道,风池、风府、风门,都在背后,后脑是受风的地方,所以有一句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不要脸对着冷气孔吹,第二

7.伤寒论太阳病概论7(传与转属的区别,伤寒1日,巨阳受之)

2013年5月7日 鹰飞天(986679928) 10:24:37 我们继续学习伤寒论概论 李克绍伤寒论解惑 至于三阴病典型症状的出现,也有其临床的大体规律。 三阴病的前驱期是无热恶寒,既然发不起热来,说明是阳虚体质,病情就会向里虚里寒的三阴方向发展。这就可能:"伤寒四五日,若转气下趋小腹者,此自欲利也",这就是传入太阴。或者"至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如果六七日不解,出现手足厥,无论是寒厥或是热厥,则为病入厥阴。这样看来,三阴病典型症状的出现,其先后次序,大概是太阴病是四,五日,少阴病是五,六日,厥阴病是六,七日。但是无热恶寒的患者,是否都要出现三阴病,也不能肯定。因此论中又说:"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可见三阴病也可能在前驱期中阳气恢复而停止发展。或者这也根本不是什么病的前驱期,只不过是阳虚者的轻度外感罢了。 鹰飞天(986679928) 10:34:19 (手足厥逆 太阴手足温无厥,少阴厥冷不能温,厥阴寒厥分微甚,热厥相因辨浅深。

【注】太阴经无厥逆,而有手足自温。少阴经有寒厥,而无热厥。厥阴经有寒、热二厥。寒厥者,只寒而不热也。热厥者,由热而厥,由厥而热,热厥相因无休歇也。) 鹰飞天(986679928) 10:35:50 (热厥,病证名。因热邪亢盛所致手足厥冷,甚至昏迷的病证。一名阳厥。《素问·厥论》:“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卫生宝鉴·厥逆》:“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根据病情轻重,选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治热厥手足独热者,用宣火郁汤;热厥兼游赤者,用升阳散火汤;便秘者,用大柴胡汤;谵语身冷,遗溺自汗者,用白虎汤;烦渴躁妄,失于攻下而手足冷甚,但不过肘,或身冷而反见阴象者,用白虎汤;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发厥者,治以童便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本证见于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热病过程,或伴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参见阳厥、厥证条。)

伤寒论太阳病

古一两现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的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1)* 【提要】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能,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所以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者,名为。(2)* 【提要】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不足,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者,名为。 【提要】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

(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太阳伤寒 之发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必与病同见) 体痛──周身疼痛,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寒性凝滞,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 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 呕逆──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 脉阴阳俱紧者──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交争于表,紧乃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说明]:太阳伤寒的脉证除原文所述外,还当有无汗一症,因其以无汗、脉紧为特征,故后人又把太阳伤寒称为风寒表实证。 太阳中风与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表证。太阳中风,是因卫外失固,营阴外泄,营卫失和,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证,属太阳病表虚证;太阳伤寒,是因卫阳外闭,营阴郁滞,经气不利,故以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呕逆、脉浮紧为主证,属太阳病表实证。其中鉴别的关键在于有汗和无汗。

伤寒论-太阳病

《伤寒论》 张仲景原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伤寒论之太阳病篇

一、太阳病经证: (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及其兼证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1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 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 风者,宜桂枝汤。(95)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服以须臾,可啜热粥以助药力。忌生冷、酒酪、五辛、粘滑、肉类等。)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病机: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桂枝加附子汤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病机: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

《伤寒论》太阳病篇部分文字古今析义

《伤寒论》太阳病篇部分文字古今析义 《伤寒论》是医籍中的经典著作,出于后汉张机之手,距现在1700年余,词简义奥。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此书推广范围的扩展,古今多少学者对其中的文字都有诸多不同的理解。 虽然迄今为止,研究古书的脚步从未停歇,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能且必须做的是明确古代与现代用语的区别,避免发生望文生义、以今测古的错误。在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将语言文字带入彼时彼地,联系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找到文字的延续和演变。故笔者针对《伤寒论》太阳病篇易混淆古今意义的个别字词做出分析,以解决初学混沌之境。 通过各方考证,学术界确认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其著作《伤寒论》的大致成书年代为东汉末年。由于战国时代楚国的强国地位,导致汉代文化的主流实际上是楚文化,其虽与中原地区的语音差异甚大,但实际影响深远。[1] 條文字词举例如下: (3)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颇《说文解字》(后简称《说文》):“颇,头偏也。”颇,本义头偏。后《说文解字注》(后简称《说文注》):“引申为凡偏之称。”《书·洪范》有云:“无偏无颇,遵王之义。”如现代用语之偏颇,言倾斜、不平正之意。后词义变化,转变为今所用稍、略微(如颇识几字、颇为有用),更有颇多、颇少、颇为得体所表很、甚之意。 (6)自汗出,身重,多眠睡……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逆《说文》:“逆,迎也。”文中所用可理解为治疗与病情发展相违背。后《广雅》又有:“逆,乱也。”《说文注》:“乱,不治也。”广义可指国家秩序治理有失,狭义即指错误的治疗,也就是误治。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了《说文注》:“(了)尦也。……亦即许之了尦也。假借为憭悟字。”而《方言》:“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憭。”于条文中“了了”可为愈、痊愈之意。整句翻译为易患太阳中风证的人表证(在自然病程内)未痊愈,(需继续调养)至十二日才可痊愈。 (14)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

《伤寒论》太阳病篇部分文字古今析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200414.html, 《伤寒论》太阳病篇部分文字古今析义 作者:陈韵濛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1 《伤寒论》是医籍中的经典著作,出于后汉张机之手,距现在1700年余,词简义奥。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此书推广范围的扩展,古今多少学者对其中的文字都有诸多不同的理解。 虽然迄今为止,研究古书的脚步从未停歇,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能且必须做的是明确古代与现代用语的区别,避免发生望文生义、以今测古的错误。在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将语言文字带入彼时彼地,联系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找到文字的延续和演变。故笔者针对《伤寒论》太阳病篇易混淆古今意义的个别字词做出分析,以解决初学混沌之境。 通过各方考证,学术界确认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其著作《伤寒论》的大致成书年代为东汉末年。由于战国时代楚国的强国地位,导致汉代文化的主流实际上是楚文化,其虽与中原地区的语音差异甚大,但实际影响深远。[1] 條文字词举例如下: (3)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颇《说文解字》(后简称《说文》):“颇,头偏也。”颇,本义头偏。后《说文解字注》(后简称《说文注》):“引申为凡偏之称。”《书·洪范》有云:“无偏无颇,遵王之义。”如现代用语之偏颇,言倾斜、不平正之意。后词义变化,转变为今所用稍、略微(如颇识几字、颇为有用),更有颇多、颇少、颇为得体所表很、甚之意。 (6)自汗出,身重,多眠睡……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逆《说文》:“逆,迎也。”文中所用可理解为治疗与病情发展相违背。后《广雅》又有:“逆,乱也。”《说文注》:“乱,不治也。”广义可指国家秩序治理有失,狭义即指错误的治疗,也就是误治。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了《说文注》:“(了)尦也。……亦即许之了尦也。假借为憭悟字。”而《方言》:“南楚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憭。”于条文中“了了”可为愈、痊愈之意。整句翻译为易患太阳中风证的人表证(在自然病程内)未痊愈,(需继续调养)至十二日才可痊愈。

伤寒论太阳病篇

2016届六安中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实习生 读《伤寒论》太阳病篇有感 姓名:郭杰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级:12级中西医临床 时间:2016年6月11日 正文:《伤寒论》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之手,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 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又以太阳病篇的论述最多。太阳病篇主要 是论述外感病的传变与转归,以及失治误治之后的各类兼证、变证和 疑似证等。因此有丰富的临床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从《伤寒论》“太阳病篇”原文来看,太阳病的病变部位涉及到 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涉及到太阳所主的肌表营卫。由于 太阳主表,而肺主中罕俺瞰医卒?来荚 伤寒沁 ■VII n< U -HM a ?? V ?■<

皮毛,所以当体表的阳气受邪时,往往会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而出现咳嗽或气喘。因此,手太阴肺经的病证也在“太阳病篇”中体现出来。当然,《黄帝内经》中用“太阳”命名小肠经和小肠腑,即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但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的判断,在外感病的早期阶段,《伤寒论》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小肠经、腑的相关病变特征,这也是值得现代临床考究的一个方面。 从太阳病的提纲证来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三者必须兼备,方可辨为太阳病,不可独为一证。太阳病往后又分为:中风、伤寒和温病。 太阳中风为外感风寒卫强营弱,以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又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证。若兼项背强几几,太阳经气不利,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兼气息喘急者,是风寒迫肺,肺气不利,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汗漏不止,甚则小便不利,四肢拘急者,是表扬虚弱为主,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兼胸闷脉促者,是外邪欲陷胸阳不展,方用桂枝去芍药汤。若胸闷恶寒甚,脉微而不促者,是外邪已陷胸中,胸阳受损,然表邪还在,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兼身痛不休,脉沉而迟者,是表邪未解而气营两亏,方用桂枝新加汤。 太阳伤寒证为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又称太阳伤寒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因寒主收引,经气不利,故常伴身疼腰痛等证。若经气闭郁,项背强几几显著者,方用葛根汤。气逆不降而呕逆者,方用葛根加半夏汤。若表寒闭郁而内热烦躁者,方用大青龙汤。兼寒饮内婷而见呕逆喘息者,或兼呕利者,方用小青

伤寒论 太阳病辨证论治练习题

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练习题 一、A1 1、太阳中风表虚证,其发热的特点是 A、潮热 B、翕翕发热 C、燥热 D、身大热 E、蒸蒸发热 2、太阳中风表虚证治中,治疗“阳浮而阴弱”的主要药物是 A、生姜、大枣 B、桂枝、生姜 C、桂枝、芍药 D、芍药、大枣 E、芍药、甘草 3、太阳伤寒的治法是 A、解肌祛风,宣肺平喘 B、温阳散寒,温肺化饮 C、调和营卫,疏风散寒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E、发汗解表,固护卫阳 4、下列不属于麻黄汤证病机的是 A、风寒束表 B、卫阳被遏 C、内有郁热 D、营阴郁滞 E、肺气失宣 5、发热恶风,头身疼痛,无汗而喘,宜选用的方剂是 A、小青龙汤 B、大青龙汤 C、麻黄汤 D、麻杏甘石汤 E、桂枝加葛根汤 6、大青龙汤的主治病证是 A、表实兼里寒证 B、表实兼下利证 C、表实兼内饮证 D、表实兼里热证 E、表实证 7、大青龙汤证的禁忌证为 A、表虚兼里寒证 B、表虚兼下利证

C、表虚兼内饮证 D、表虚兼里热证 E、表里俱虚证 8、大青龙汤中重用麻黄意在 A、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解表化饮,降气平喘 C、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D、温肺化饮,降气定喘 E、外散风寒,开郁解表 9、外有表寒,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宜选用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桂枝加葛根汤 D、麻杏甘石汤 E、大青龙汤 10、太阳中风表虚证的脉象特点是 A、脉浮数 B、脉浮紧 C、脉浮滑 D、脉浮缓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不属于小青龙汤证或然证的是 A、口渴 B、少腹胀满 C、下利 D、小便不利 E、汗出 12、小青龙汤的主治证候是 A、表实兼里寒 B、表实兼下利 C、表虚兼内饮 D、表寒兼水饮 E、表寒兼里热 13、水逆证的主要症状是 A、脉浮或浮数,微热,消渴 B、消渴或烦渴,干呕 C、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D、小便不利,上气冲心 E、心下痞,少腹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