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_超越_现代化_发展范式_房艳刚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_超越_现代化_发展范式_房艳刚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_超越_现代化_发展范式_房艳刚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0卷第2期

2015年2月V ol.70,No.2February,2015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房艳刚,刘继生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

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

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

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

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

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

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

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化范式;乡村转型;多功能农业;多功能乡村;范式转换

DOI:10.11821/dlxb201502007

1引言

“范式(paradigm )”最初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68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原指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即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从而出现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发展范式”是“范式”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是围绕发展问题所形成的在理论上的共同观点(如何看待发展),以及在此支配下确定的发展目标(什么是重要的)和发展路径与发展政策(什么发展方式有效)的统称。

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关于乡村发展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和微观经验主义特征,多倾向于基于现代化发展范式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假定探讨乡村发展的地理规律(区域差异、城乡相互作用和尺度规律等),而对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有效性和负面效应缺乏重视。实际上,乡村发展受到一般社会经济规律(在中国包括社会经济和体制的“双重转型”)、空间类型规律(乡村地域特性)和地理规律的三重影响。近年来城乡均值化[1]、地域功能区划[2]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开始从社会公平和区域分工的角度探索纠正单纯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途径,但目前中国尚未完全形成新的乡村发展范式。

收稿日期:2014-01-03;修订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001107);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30522061JH)[Foundation:National Natu-

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01007;Project of Jilin Technology Committee,No.20130522061JH]

作者简介:房艳刚(1979-),男,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8452M),主要从事乡村地

理学与乡村发展研究。E-mail:fangyg578@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

通讯作者:刘继生(1955-),男,吉林东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36M),主要从事人文地理

学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liujs362@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

257-270页

地理学报70卷258

近20年来,多功能农业[3]、多功能土地利用(景观和空间规划)[4-5]、多功能乡村转型[6]等研究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指导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实践的新范式[7]。然而落实到具体实施,由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农业贸易地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理想和制度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所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有很大不同。本文拟引入多功能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本文后续部分首先反思中国和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和多功能乡村理论;最后从农业农村功能的角度推演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2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及其实践问题

现代化范式假定社会演化具有平行线性特征,即所有社会都会沿着同样的基本路径,从非理性、技术落后的传统社会,通过技术革新、生产与消费形态升级、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改进,演化成现代、理性和技术发达的社会[8]。落后国家可以通过沿着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从空间类型上,城市代表现代,乡村代表落后,因此乡村经济社会现代化通常与城市化过程融合在一起。在实践中,乡村现代化包含4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农业现代化,即从生存型农业转变成商品型农业,相应地包括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化学化。二是经济现代化,即由单纯依赖农业向依赖更广阔的现代产业转变,如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甚至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三是基础设施和住房现代化,包括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通讯设施等和住房的现代化。四是社会现代化,指乡村社会的封建迷信、民间文化等被现代的理性、学校教育和社会解放取代[9],村民积极向有素质、有责任心、有进取精神的现代公民个体转变。

2.1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

乡村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早期实践是农业集体化,这在苏联、东欧和中国都曾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但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通过动员农民出义务工修建了大量水利基础设施,客观上为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现代化的道路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尊重农民自主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良种、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服务等农业现代化手段,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等经济现化代手段,乡村城镇化、民主与法制建设等物质设施和社会现代化手段,迅速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曾经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充分肯定。李克强在1991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一文对此做了深入阐释,认为不发达经济体从城乡二元、工农二元、传统与现代二元的结构直接转换成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元结构比较困难,而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中国农村工业部门逐步形成,成为介于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新兴部门,即“第三元”。因势利导使乡镇工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逐步发展中小城市,将使三元经济结构最终演化为一元结构[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生产要素短缺、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暴露。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城市经济特别是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迅速提高。乡镇企业风光不在,大量农民进城打工(“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以人口外流、工资回流,农民工两栖居住为主要特征的模式成为主导。新农村建设政策推行前,乡村基础设施和住房的现代化主要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因市场化而急剧升高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支出也主要由农民个人负

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259担,农业有粗放化苗头,粮食产量一度逐年下降[11]。

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后(2005年),农村面貌有很大改观,农民福利水平快速上升,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机械化进程加快,但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首先,就农业生产而言,农地复种指数下降、耕作粗放化趋势难以扭转,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相较外出务工而言务农收入过低。虽然粮食产量多年增产,但这是以减少非主粮作物如大豆等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为代价的①。再有食品安全问题经常见诸媒体[12-13],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心和满意度。第二,虽然乡村工业、旅游、商贸等非农产业发展很快,但此类产业的地域集聚性特征非常明显,主要以东南沿海、大城市周边和少量特色型乡村为主,许多示范村的经验不好复制推广。就总体层面而言,小农经济仍然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特征。在普通农村,许多农户的不同家庭成员或者农民个体仍然兼跨城市与乡村、农业与非农业、传统与现代两类生产和生活部门。征地、农民上楼运动、退耕还林还草、旅游区和保护区建设等,经常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第三,乡村聚落“小、散、乱”的特征,使得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非常困难。例如,农村中小学学生到撤并后的学校上学非常不便,发生的多起所谓“农村校车”事故令人痛心[14-15]。住房现代化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建设与规划问题严重。第四,乡村社会机理由于青壮年人口外流而变得日益脆弱,留守儿童、留守女性、留守老人成为难以解决的乡村社会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主流的处方是“深化改革”,包括以农地私有化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以农村住房、宅基地的交易和城市户籍改革促进人口的城市化。上述处方仍然没有脱离西方传统的现代化发展范式,这在中国很难走通[16]。截至2012年底,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仍有2.58亿人,按照18亿亩耕地计算,劳均耕地不到7亩,离现代化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仍有很远的距离,也很难取得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竞争优势。温铁军指出:“世界上仅有不超过10个大农场国家,能够有条件实现土地规模经济、产生农业规模收益,它们几乎全部是在殖民化进程中大规模杀戮当地土著、开疆拓土的产物。除此之外,老欧洲那些发达国家虽然市场化了几百年,却都没有实现教科书中才有的‘规模经济’,至今还是以小农场为主”[17]。更重要的是,单纯强调乡村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即使走通了,仍将面临西方乡村现代化后所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2.2西方发达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

(1)现代农业破坏环境且难赖以为生。克服农业比较收益低的现代技术手段是机械化,以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手段是雇用、剥削外籍劳工,包括早期的奴隶种植园和目前以外籍短期契约劳工和非法劳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果蔬业和畜禽业[18]。与农业机械化相伴生的是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以规模化分摊机械投入成本,同时配合专业化(单一化)以减少所需机械的种类以降低生产成本,也方便销售。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虽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割裂了农业生态系统人、生物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所以要依靠不可再生能源、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甚至转基因来维持,由此导致土壤流失、退化和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耗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这些环境负效应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未来的农业生产潜力[19]。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突发疫情说明规模化养殖和现代化食物网链有其自①中国2012年进口油料6240万t,进口油脂905万t,按国内大豆单产和出油率计算,相当于7.4亿亩的播种面积,并且大豆高达86%的外贸依存度使我国失去了定价权,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并通过豆粕(饲料用粮)价格传导使肉蛋奶等农产品价格上涨。

地理学报70卷260

身难以控制的系统性风险,乡村旅游等非农产业也容易因此受到巨大冲击。食物的有益微量元素含量降低、有毒物质残留等食品质量问题也令消费者担忧。因技术和经济手段无法完全克服农业的弱质性,国家补贴不可避免。即使是在大农场国家,虽然许多农场规模都在百公顷以上,但农业的主要收入仍来自各种农业补贴,并且许多农户都需要非农收入才能维持与社会平均水平相近的生活质量,如1997年美国农场家庭88%的收入来源是非农活动,其中超过50%的收入来自于非农就业(相当于每个农场平均25000美元)[20]。

(2)农村就业机会减少。农业就业机会因机械化而逐步减少。制造业分支工厂的区位转移曾经使都市区周边乡村的就业机会有所上升,但很快便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之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对规模偏小的乡村就业市场造成灾难性影响,产生了讽刺性的“设施好,工人好,但没工作”[21]的现象。目前发达国家乡村就业以服务业为主,但很多乡村其实是依赖教育、医疗、政府机构等公共服务部门就业(例如美国农业部2004年将美国222个非都市区县(nonmetropolitan counties)划分为依赖政府就业的类型,占全美非都市区县总数的10.8%[22])。零售、旅游等新兴部门的就业稳定性差、收入低,在多数乡村它们难挑大梁,更适合为繁荣的经济“锦上添花”而非扮演衰退经济的“救命稻草”。

(3)农村服务水平恶化。由于就业机会减少,大量乡村人口外流到城市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就业机会,铁路、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教育的进步加速了这种趋势。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71-2006年发达国家的乡村人口年均下降了0.18%[23]。由于人口减少,许多农村都面临公交线路和频次减少,邮局、商店和学校关闭,就医困难等困扰。越是偏远的地区,人口外流越严重,服务设施恶化越严重。并且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或能够驾驶汽车,农村的青少年、老人、女性、贫困人口面临服务剥夺的问题。由于娱乐活动有限,乡村人口酗酒、吸食大麻的比例更高[24]。因此,单一现代化发展范式给发达国家乡村带来的也远非理想的“诗意田园”(rural idyll)。

综上所述,乡村现代化范式相对忽略了乡村地域特性。①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经济再生产双重性、时空不可分割性和分散性,农业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②乡村村民之间具有相似的习俗观念和地域共同利益,非完全私有化的产权安排、非市场化的互助合作、基于信任的口头约定是乡村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力量。③乡村人口密度低,提供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高,商业服务水平低,农业农村越现代化,交通越便利,这个问题可能越严重。④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传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在全球化时代越发具有辨识度、市场价值和粘黏性,而不仅是影响发展的残余变量。3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主义的、线性的、数量的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理性霸权日益受到挑战,生态可持续、食品质量和再地化等成为农业发展趋势。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方式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甚至被看成是“堕落的”,不再是人们的普遍向往和追求,而乡村、乡村生活和乡村占据(rural occupance)则代表健康和快乐,许多人选择由城市逃往乡村(escaping to countryside)度假、居住[25],特别是上层社会和中产阶层。在此背景下,多功能农业和多功能乡村理论逐渐兴起。

3.1多功能农业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多功能农业的思想开始出现在一些文献和政策文件中,1988年欧共

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261体委员会(CEC)在其出版物《乡村社会的未来》(The Future of Rural Society)中强调农业可以在地域经济发展、环境管理和乡村社会生存等方面做出多元贡献[26]。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发布的21世纪议程(第14条)首次提出农业政策应该考虑农业的“多功能”特征。1993年欧洲理事会关于农业法律的文件首次官方使用了“多功能农业”(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这个概念[27]。

农业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是指农业能产生多元的、相互联系的结果和效应,这些结果和效应可以是正向的或负向的、有意的或无意的、协调的或冲突的、可以市场化的或无法市场化的[28-29]。多功能农业理论认为,农业除了生产食物和纤维,还有可再生资源管理、提供生态服务和美丽宜人的环境、保护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多元功能。不同的理论范式,强调多功能农业的不同侧面[30]。农业产业化范式(agro-industrial paradigm)强调农民或其家庭成员的收入多元化(pluriactivity),即混合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认为农民或其家庭成员谋取非农收入是响应他们在农业现代化竞争中丧失优势的生存策略。农业产业化范式的多功能农业包含农场经营多元化(farm pluriactivity),包括新形态的农业生产和农场非农经营,前者如能源作物、医药作物等非食品类作物的生产,后者如康乐农场。后生产主义范式(post-productivist paradigm)重视农业用地的非农业生产功能,认为农业生产已经失去在社会中的中心性地位,通过农地发展权转让、农业—环境项目、农业旅游等可以增加农场收入。可持续发展范式强调农业生态,同时认为农业是延续保存乡村经济与文化的一个主体。

地理学家认识到,多功能农业提供的许多功能具有集合性和地域性[3],如地域形象、地理标识产品、乡村景观、农业旅游等,需要某种集体尺度上的价值观、规则和行动,即农户之间和相关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以充分显化、市场化农业潜在功能,克服搭便车(free-ride)行为,共享范围经济。农业具有天然的多功能性,但有强弱之分,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具有“弱多功能性”,发展中国家正在现代化的农业具有“中多功能性”,而传统农业和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有机农业、兴趣农场等具有“强多功能性”。同时某种农业形式、某一农场或农户可能混合不同强度的多功能农业活动,强多功能性农业区(进口粮食)可能与弱多功能性农业区(出口粮食)相互依存,即两者具有“零和效应”,因此所有农场、农户、国家和区域无法同时都追求“强多功能性”农业。

3.2多功能乡村理论

多功能乡村(multifunctional rural)是多功能农业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认为乡村是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是人类重要的工作、居住地点和环境空间,人类对乡村空间的占据和利用是与工业化城市不同而又相得益彰的另一种形态。从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角度看,乡村地域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通过农业生产空间,永续地提供充足的资源品;二是通过生态空间为非自律的城市生态系统提供环境负熵流,容纳消解污染物;三是通过聚落空间(体系)响应和引导区域城乡人口变化趋势,提供理想栖居空间。乡村空间的多功能和农业的多功能一样多数不是纯公共物品,而是公共池塘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s),同时具有低排它性(excludability)和高竞有性(rivalry)两种特征,即一个资源使用者很难阻止或排除其他使用者,同时一个人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可能性。

2006年John Holmes较系统地提出了多功能乡村转型理论,指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乡村地域生产、消费和生态等多元功能的需求变化驱动乡村不断演变[6]。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与乡村发展的紧密联系,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被历史性地打破,乡村地区农业产值和就业的重要性逐渐降低[31]。同时乡村发展越发嵌入到多尺度的(全球、国

地理学报70卷262

家、区域和地方)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当中,不同社会群体对乡村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乡村的美学和消费功能正在变得与乡村的实用和生产功能一样重要,保护乡村正成为和发展乡村一样重要的目标[25]。

目前,在欧盟、日本、韩国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国家,多功能农业与乡村得到快速发展[4]。农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巴西,为应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也通过土地改革使贫民再次获得土地[32],发展家庭农场、直销农业和低投入农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农场国家,虽然宣扬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但有机农业非常发达,而且通过各种法案、政策和项目保障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33-34]。

4中国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

4.1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

粮食与食品安全,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历经战火洗礼的国家都懂得过度依靠国际贸易和市场经济保障粮食安全是不可靠的,因为战时即使有国家愿意卖,但粮食能否到岸都很难保证。尤其是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在人口增长、需求升级、气候变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大量侵占优质耕地等背景下,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在粮食数量与结构安全前提下,食品质量安全是更难实现但呼声日益增高的目标。发达国家的食品质量监控经验比较适合大规模、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农业生产。面对海量的小农生产,中国要想建立类似发达国家的食品质量追溯体系面临极高的监管成本,因此如何生产出让消费者放心的食物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要解决的难题。

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可缺失的目标。农业是人类与自然交互的主要界面,也是占地比重最高的土地利用部门,农业活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35]。中国化肥使用量占世界总用量的1/3,明显超过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19%,更超过中国耕地面积占全球耕地面积的比重8%[36]。加上农药过量使用、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洪涝灾害等问题,使得农业可再生资源管理与农业生态系统保护非常重要。另外,社会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关切,只有在乡村这种自然/半自然空间,特别是流域上游和生态脆弱区才能有效实现,包括提供生态服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等目标。

保障社会公平,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色目标。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经济系统正常运转并实现经济效率的基本前提,也是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的基础。就“三农”问题而言,首先让在市场上获利很少的农民承担农产品质量的重责,既不现实也有失公正;其次应当消除贫困,保障农村人口获得公平合理的生活水平;最后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倾斜应缩小而不是加剧城乡之间、农村社区之间和农村社区内部的贫富差距。当然,社会公平必须正视人的先天和后天差异,即社会群体的自然分层和空间分隔,以保障起点与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基本公平为主。在农民工就业不稳定且缺乏城市自有住房、农民社会保障不健全且水平低的条件下,耕地和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公平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长远来看,实现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均等化,是保障农民公平的重要内容。

提供发展空间,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目标。空间是发展过程的核心资源和调控社会经济转型的手段。在城市化成熟阶段和后工业社会,发展空间的提供主要依靠旧

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城更新;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空间的提供主要依靠占用乡村空间实现。发展空间的具体区位受到市场和政府力量的双重影响,且具有明显的地理依赖性。应当在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周边区域、道路沿线、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的点状地区,积极发展乡村工业、房地产、旅游、商贸等非农产业,创新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组织形式,促进人口、企业和产业的合理集聚与扩散,稳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承载空间。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商品和非商品联合生产(jointly produced )的特点,农村自然-社会系统演化具有耦合性,所以上述目标在实际区域中无法完全分隔。如农业生产在提供商品、产生利润的同时,也可能产生面源污染②,导致小农破产或兼业化,减少就业机会。如果发展多功能农业,农业生产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的同时,还可以保护景观、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增加区域就业机会,维持聚落人口规模。生态环境保护在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同时,可能剥夺当地社区的发展权益,造成当地人与外部强势群体的社会冲突。如果采取尊重当地社区利益和习俗与传统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与手段,则有可能在实现环境目标的同时,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会损害社会公平(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先富带动后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上需要加大力度。提供发展空间根本的是土地,由于土地及附着于其上的物质财富不可流动,其相对固化的结构难免与主体的动态和多样化需求(功能)发生矛盾。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的时候,如果不考虑产业支撑和社会基础而采取过于激进的行为(如农民上楼运动),忽视主体需求的差异性,会浪费大量物质财富,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冲突;相反如果采取渐进的方式,保留一定的空间弹性,将增加乡村物质财富的存量,增强乡村系统应对内外部扰动的适应性和回复力。

4.2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三角形三个顶点区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三种极端状态,它们更多具有理念意义而非可实现的目标,即超级生产主义(经济)、

绝对公平主义(社会)和生态中心主义

(自然)。即使实现,也只能是发生或存留

极短的时间,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在极少

数人之间。或者说,现实的农业农村发展

必然兼顾经济、社会和自然目标,只不过

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侧重点不同。总体

上看,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走过了封建小农、人民公社和家庭承包经营几个阶段,经济、社会和自然目标的权衡和发展路径

几经变化(图1)。

由于自然和非自然资本、经济需求、市场距离、劳动力供应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差异,中国的乡村地域在动态转型过程中分化成不同的地域类型。未来应以多功能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农耕经验丰富、乡村历史文化厚重、社会凝聚力较强等优点,结合乡村地域类型,走区域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设富饶、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②据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点位超标率,是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

图1中国乡村发展路径的示意图Fig.1The pathway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263

地理学报70卷264

4.2.1居乡兼业路径在传统的平原农区,多数农户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同时由于离城市较远,高收益的农业业态也缺乏市场,所以精耕细作、绿色生态的传统农业已经逐渐式微,农业多功能性弱化是主导趋势。为应对劳动力价格、地价和生活成本上升,中国已经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落后地区扩散转移的趋势,随着宏观经济向内需型、消费型转变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可以预期未来农民工或许可以避免向长距离流向大城市但无力定居的尴尬③,而在通勤范围内(县城和中心镇)找到较理想的就业机会。这样升级版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在更高水平上得以实现,包括居业邻近的城乡一体化④、专业村发展和综合性的中心村(key settlements)建设,从而充分利用农民勤俭多年才建成的自有住宅,解决服务门槛人口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倾斜,此类农村的发展已经进入农业机械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民组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土地流转⑤发展家庭农场(类似于台湾省的“小地主,大佃农”),积极发展各类合作互助组织,取消扭曲市场和有害环境的农业补贴(如化肥补贴),提高绿色补贴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投入和农民培训力度,可以在不进行农地私有化的条件下⑥,解决农地利用粗放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业经营规模小、小农户大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成本高等问题,处理好当前粮食安全与长期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技术操作层面,传统平原农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培养扶持新型青年农民,因为目前农民素质与农业生产的匹配存在倒置现象,即农村男性、青壮年和受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倾向于外出谋生,而女性、中老年和低文化程度的农民倾向于承种土地。同时,必须意识到传统平原农区区域政策的核心不是农业,而是如何激发非农产业发展,否则居乡兼业难以实现。其中农村信息化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克服农村地区交通交流相对不便的劣势,发挥其环境好的潜力,增加对企业和居民的吸引力。

4.2.2边缘化路径由于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原因,无法从事经济上可持续的农业生产,而且不适宜人类定居的沙漠、干旱半干旱草原、石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多位于西部地区和其它偏远山区),边缘化是难以避免的趋势。因为农业生产力弱、人口稀疏、远离经济中心,新技术推广、农业补贴刺激、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商业等手段难有成效,相反减少单位面积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采用粗放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更符合这类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其正外部性功能。但是减轻农牧民的经济压力是减轻环境压力的前提,仅仅从生态补偿(农牧民因保护环境而承担的收入损失)角度考虑问③据调查统计,2011年进城的农民工中用人单位提供集体宿舍的占51%,农民工自己租住的占47%,真正拥有城镇自有住房的农民工不到1%,进入城镇以后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不到3%;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总体比例不到20%;跟随父母到城镇参加城镇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农民工子女不到1260万人,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12500万人)的1/10,但已经相当于城镇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总数(2500万人)的50%。(数据来源:陈锡文.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大学演讲稿).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exclusive/lecture/special/chenxiwen/)④据一项关于欧洲市镇腹地乡村(从市镇边界到半径7km范围内的区域)居民工作和购物行为的案例研究,英国和法国的案例大约70%居民的工作和购物都在市镇而不在居住地,荷兰、波兰、葡萄牙的案例大约30%居民的工作和购物在市镇而不居住地(详见参考文献[4]p305-307.)。笔者认为,居住在乡村但通勤到市镇工作和购物,很可能也是我国乡村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⑤土地流转是一个渐进的、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过程,因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出让使用权的农户都会收取地租性的收益,获得使用权的经营者如果不改变种植和经营结构而是单纯扩大规模将很难获得合理利润,而种植和经营结构的改善受到区域社会经济需求水平的约束,并且对农业经营者迎合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资金、技术、知识和管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

⑥土地买卖并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唯一或主要手段,美国目前就有约一半的农业土地是租种或出租,产权并没有发生转让(Freshwater,2002;转引自参考文献[3]p277)。

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和区域公平问题,比如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在边缘化地区,也可能存在少量矿产资源或旅游资源丰富的点状区域(如内蒙古),经济发展有一定机会,但因相关资本、设备、人才和管理多由外部输入,所以利润也主要流向区外,对区域农村发展的带动能力差。一旦资源丧失优势或枯竭,或者开发不当导致环境恶化,这些点状区域的经济发展很容易陷入困境。因此,对于边缘化地区应开展农业-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恢复乡村生态功能;设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发展权转移、碳汇交易、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等手段,保护乡村景观的特征和模式。此外,还应该发放直接生活补贴,加强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教育、医疗、安居房等的建设。由于人口密度过低、聚落规模小(甚至游牧),如果采取撤并服务机构、迁村并点等经济合理化策略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服务可达性会急剧降低,同时最低的规模效益仍就无法实现。因此应该通过补贴服务提供者(教师、医生、学校、医院、文艺团体等)的方式,采取走教、流动医生(医疗车)、科技文化下乡等方式提供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以小学为中心设立集教育、文化、卫生、邮政和商店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点,以克服专项服务的门槛人口不足问题。这样,既使得此类区域的农牧民能共享发展成果,又尊重他们特有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和期望。这类政策手段,对于繁荣稳定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缘化地区尤其重要。

4.2.3乡村多样化路径一般来说,乡村多样化

路径的动力大致源自三个方面(图2):一是对传

统现代化农业负外部性的响应,重视农业生产的

多功能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新要求

(agriculture-based )[37];二是对快速工业化和城镇

化阶段耕地流失和居住与就业区位不协调的响

应,强调通过空间规划和土地整理,保护耕地数

量和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同时兼顾

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功能(rural land-

based )[38-39];三是城市居民闲暇时或永久性流向

乡村,通过乡村旅游和乡村绅士化,主动体验、参

与和选择乡村生活方式(rural lifestyle-based )[40]。(1)城市区域(city's region )路径在中心城市的近郊区,农地与建设用地的级

差地租使得农业用地有了经济效益更高的用途。土地成本的压力,使得在近郊区走农业规模化道路几乎不可能,划定环境保护区的机会成本也难以承受。城市功能、产业和人口扩散,外地农民工、甚至城市低收入群体聚集等趋势则为此类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也助推这类农村地区走上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因此,在近郊区农村多功能的重要性要高于农业多功能的重要性。由于中国城市和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同,要发展工业和城市,必须先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为国有土地,所以上述发展模式的具体区位,受到城市规划的明显控制。因为征地拆迁可获得大量补偿,这类乡村地区的村民迁居他地的动机很弱,即使尚未被征地拆迁,村民也有很强的投机心理,所以就地城镇化将成为主导,无论是城市建成区扩张导致的被动型城镇化,还是乡村工商业发展驱动的主动型城镇化,抑或是外来人口大量侵入的半城镇化。理论上,级差地租产生的增值收益是城市发展产生的外部溢出,不可能

由被征地乡村的居民完全占有,如果认为增值收益应像美国那样归不动产持有人,那么

图2中国乡村发展多样化路径的动力学

Fig.2Dynamics of diversified path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265

地理学报70卷266

持有人也应像美国农民那样交纳地产税(随着城市扩张,地价越来越高,税收也越来越高)和遗产税等各种税收,且必须接受规划控制。同时,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上看,全体国民都有权共享发展收益,包括看似不相关的、与被征地拆迁农村相距遥远的其它地区的村民,这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公平原则。

在中心城市的远郊区,由各类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涵养区等限制工业和城镇发展的区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随着离城距离增加,土地利用非农化的压力不断降低,杜能环的作用不断增强,农业多功能的重要性开始逐渐高于农村多功能的重要性,如何既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收入又减轻农业负外部性成为发展的关键问题。城市居民对高质量农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以及中国目前存在的农产品“卖难买贵”现状,说明中国以往的农业地域专业化发展有很大局限。目前发达国家兴起的有机农业、短程农业和社区支持农业,为中国都市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联合粮农组织(FAO)基于美国、欧盟和发展中国家超过50个案例的研究表明,虽然有机农业产量有所下降,但因为产品溢价高、生产成本低,所以经济效益更好[41]。中国要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产品的权威认证和检测至为关键。农夫市场(farmer market)等短程农业可以压缩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地头价格,减轻消费者负担。中国部分城市建设的农产品平价直销店与此类似,应当大力推广。社区支持农业可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分担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收益。中国城市商业化居住小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弱,而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组织形式的业缘型社区是开展社区支持农业的良好载体,尤其是学校、医院和政府等具有食堂或餐厅的机构。此外,中心城市还可以为都市农业提供智力支持,使之更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偏好和供需环境。当然都市农业必须在消费者对食物种类有限和食物供应季节波动的可接受范围内,这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问题,但在气候过于寒冷的地区(如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恐怕难以接受。对于此类情况,可以缩短食物里程(food miles),把供应基地建在辽宁,而不是像现在主要依靠更远的山东和河北供应。另外,农户尺度上的生计来源多样化,即农户兼业化也是保障此类乡村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区域(city's region)的网络化,远郊区的农户可以通勤到近郊区次级中心城镇务工,而不必像现在过“两栖式”的生活。

(2)乡村旅游路径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提高、闲暇增多、机动能力提高,加上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欠佳,向往原始、自然和纯净乡村环境的消费需求明显增长。在城市周边的特色乡村、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主要自然旅游目的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遗产目的地,乡村旅游将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旅游实质上是对农业、乡村环境和文化资源按照城市居民的需求进行重新组合和再造,以挖掘乡村内生发展潜力。因此,城市规模越大、区域人均收入水平越高、乡村旅游资源等级越高,乡村旅游发展机会越多、潜力越大。

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难为村民提供常年的就业机会,旅游服务设施则面临投资回收期长、更新换代快等困境,旅游产品也容易因消费者审美疲劳[42]而失去吸引力。为应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当强调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传统节日大多是农事活动的节点,且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地方性特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触发点和时间区间;其次也可积极发展旅游地产和兴趣农场,让城市消费者拥有乡村房产和地产,而村民则以提供维护、管理和服务获得更稳定的就业机会。当然对于游览区,特别是对于世界级和国家级的乡村旅游区,应以保障每个国民都有游览机会为原则,禁止私有化,而且门票价格的制定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兼顾社会公平的目标。同时,乡村旅

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267游所依赖的旅游形象塑造、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市场营销等需要更多乡村社区集体层面的行动。地方政府的扶持也很重要,因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步基础。对于有旅游潜力的乡村,政府不能仅仅从提升当地村民生活质量的角度把此类投资看作纯消费性支出,更应从为潜在经济活动提供平台和机会的角度,把此类投资看作刺激或吸引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能人”重新发现乡村市场价值的一种手段。最后,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尊重特定地区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边界,保障程序公平,理顺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尊重他们价值观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永续发展。

(3)乡村绅士化路径

由于制度约束和经济发展阶段影响,目前中国乡村绅士化还处于初始阶段[43],但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人口获得迁移和流动自由时,这是大势所趋。由于职住分离的发展,目前中国大城市面临高密度居住环境与私人交通方式摩托化的矛盾,城市运行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巨大,停车空间明显不足,每个人都在承受着由此而产生的时间、金钱和健康损失。另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因无力买房定居城市,常常花费多年积蓄在农村占用宝贵耕地建设并不常住的住房,而城市中产阶层则持有大量闲置房产。因此,无论是从个人需求还是结构性矛盾看,乡村绅士化都将是必然的逻辑结果。

短期内,即便是由于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的吸附力,就业人口无法离开中心城市,但对于退休、工资收入减少、体力精力不断下降的老龄群体,迁往乡村居住生活无疑具有较强吸引力。长远看,如果国家能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和城市居民的医疗等社会福利跨省接转机制,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居住,并提供较好的医疗健康服务,那么可以预期中国城乡社会空间将进入双向的“侵入—接替”阶段,即低收入阶层大规模向城市高密度地区集聚,而中高收入阶层则选择性向乡村高环境质量地区扩散。乡村绅士化的潜在区位是土地供应充足的大城市周边,气候条件好、经济中等发达的滨水地区(如岛屿、沿海、湖滨区等)和风景优美的浅山区。具体到个人,由于涉及置业和长期居住,迁入乡村者一般会选择交通可达、环境宜居、文化语言相同和社会认同度高的区域,这比乡村旅游的区位选择要求高。在乡村绅士化的潜力区将会有大量寻求低房价、低生活成本、绿色开敞空间、慢节奏生活和亲密社区的城市市民迁入,原来收入低、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功能的乡村地域将会转型成为社会群体混杂、以居住功能为主导的乡村地域。

现代化过程中乡村地区的高素质人才被抽空(brain drain),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乡村绅士化会给乡村带来资本、知识、社会网络和企业家精神,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城乡交流。这类似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官员告老还乡,所不同的是,今天的乡村绅士化群体并不限于退休人群,还包括高收入的在职专业群体,他们多数不以农为生,无意成为剥削农民的地主食利者阶层,反而为乡村带来诸多收益,如作为消费者为有机农业等多功能农业形式提供市场机会,减轻乡村服务设施门槛人口不足的问题,活化乡村住宅市场等。

5结语

长期以来,“现代化”发展范式是指导乡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范式,但中国和西方农业农村发展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现实问题表明,仅仅采用“现代化”发展范式是不够的。地理学以研究区域差异见长,但也深受现代化发展范式的影响,在提出乡村发展战略方面除了加上强调地方性特征外,可行的办法并不多。本文通过借鉴西方多

地理学报70卷268

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宏观整体上探索了中国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从发展目标上看,4种目标具有不同维度和性质,在实际区域中目标的多元性和相互交织性是基本特征,多元功能协调发展是趋势;从发展路径上看,边缘化路径、城市区域路径和乡村旅游路径等更多是理念和实践层面的微调,居乡兼业路径和乡村绅士化路径涉及路径转折,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从发展对策看,与发达国家更强调农业政策不同,中国应强调更加综合的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提高农业农村政策的区域化水平。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无法穷尽所有的乡村地域类型,更无法全部涵盖乡村功能发展的实际区域差异,而更多是从农业农村功能角度探讨宏观区域层面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iu Y S,Lu S S,Chen Y F.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urban-rural equalized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China and its

driving factor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3,32:320-330.

[2]Liu Yansui,Liu Yu,Chen Yufu.Territorial multi-functionality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t county

scale i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10):1379-1389.[刘彦随,刘玉,陈玉福.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地理学报,2011,66(10):1379-1389.]

[3]Wilson G A.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A Transition Theory Perspective.Trowbridge:Cromwell Press,2007.

[4]Brouwer F,Heide C M V.Multifunctional Rural Land Management.EarthScan,London?Sterling,2009.

[5]De Groot R.Function-analysis and valuation as a tool to assess land use conflicts in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multi-

functional 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5(3),175-186.

[6]Holmes J.Impulses towards a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rural Australia:Gaps in the research agenda.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6,22:142-160.

[7]Huylenbroeck G,van Durand G.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 New Paradigm for Europe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Ashgate,Aldershot,2003.

[8]Woods M.Rural.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1.

[9]Murton J.Creating a Modern Countryside:Liberalism and Land Resettlement in British Columbia.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07.

[10]Li Keqiang.Expounding on the ternary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1,(3):65-82.[李克

强.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国社会科学,1991,(3):65-82.]

[11]Chen Xiwen,Zhao Yang,Chen Jianbo et al.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Rural China over the Past60Years.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9.[陈锡文,赵阳,陈剑波等.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You Xiang.Why food safety scandal happened so frequently.People's Daily,2011-05-09(19).[佑想.食品安全事件为

何频发.人民日报,2011-05-09(19).]

[13]Liu Yungang,Wang Fenglong.Politics of scale in"Sanlu-Milkpowder Scandal".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10):

1368-1378.[刘云刚,王丰龙.三鹿奶粉事件的尺度政治分析.地理学报,2011,66(10):1368-1378.]

[14]Huang Qingchang,ZhangYang.Who wi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rural school bus safety?People's Daily,2012-03-14

(19).[黄庆畅,张洋.农村校车安全重责谁来担?人民日报,2012-03-14(19).]

[15]He Dao.Rural school bus safety is not only about the vehicle.Worker's Daily,2012-12-18(5).[禾刀.农村校车安全缺

的不仅是车辆.工人日报,2012-12-18(5).]

[16]Jian Xinhua.Why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privatization in China is harmful.Red Flag Presentation,2013,(19):21-

26.[简新华.为什么我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是有害的.红旗文稿,2013,(19):21-26.]

[17]Wen Tiejun.Why China can't implement rural land privatization.Red Flag Presentation,2009,(2):15-17.[温铁军.我国

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红旗文稿,2009,(2):15-17.]

[18]Mitchell D.Work,struggle,death,and geographies of justice: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scape in and beyond

California's Imperial 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ndscape Research,2007,32:559-577.

[19]Woodhouse P.Beyond industrial agriculture?Some questions about farm size,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2010,10(3):437-453.

[20]Johnson T G.The rural economy in a new century//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ural American.Beyond Agriculture:New

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269 Policies for Rural American.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Kansas City,2000:7-20.

[21]Woods M.Rural Geography.SAGE Publications,London,2005.

[22]USDA.Measuring Rurality:2004County Typology Codes.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briefing/Rurality/Typology/.

[23]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7.World Bank,Washington DC,2007.

[24]Forsyth A J M,Barn M.Contrasting levels of adolescent drug use between adjacent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in

Scotland.Addiction,1999,94:1707-1718.

[25]Murdoch J,Lowe P,Ward N et al.The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London:Routledge,2003.

[26]CEC(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The Future of Rural Society.Brussels,CEC:1988.

[27]Wilson G A.The spatiality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A human geography perspective.Geoforum,2009,40:269-

280.

[28]OECD.Multifunctionality: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Paris:OECD,2001.

[29]Renting H,Rossing W A H,Groot J C J et al.Exploring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A review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and prospects for an integrative transitional framework.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112-123. [30]Marsden T,Sonnino R.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gional state:Denying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n the UK.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8,24:422-431.

[31]V outilainen O,Wuori O.Rural development within the context of agriculture and socio-economic trends:The case of

Finland.European Countryside,2012,4:283-302.

[32]Assuncao J J.Rural organization and land reform in Brazil:The role of nonagricultural benefits of landhol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8,56(4):851-870.

[33]Hill B,Blandford D.Where the US and EU rural development money goes.EuroChoices,2008,7(1):28-29.

[34]Holmes J.The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Australia's Tropical Savannas:the emergence of consumption,protection

and indigenous values.Geographical Research,2010,48(3):265-280.

[35]IAASTD.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Knowledge,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Global

Report.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9.

[36]Guo Liqin,Ding Lingping,Wu Weihua.China used1/3of the world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less than10%of the world

cultivated land.First Financial Daily,2013-03-14.[郭丽琴,丁灵平,武维华.中国不到世界10%耕地,耗掉全球化肥总量1/3.第一财经日报,2013-03-14.]

[37]Luo Qiyou,Tang Huajun,Tao Tao et al.Research on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s in China.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09,30(5):519-523.[罗其友,唐华俊,陶陶等.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19-523.]

[38]L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nd Use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Beijing:Science Press,2012.[龙花楼.中国

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9]L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3,68(8):1019-1028.[龙

花楼.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地理学报,2013,68(8):1019-1028.]

[40]Guo Huancheng,Han Fei.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29(12):

1597-1605.[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41]Nemes 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organic and non-organic farming systems: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farm profitability.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Environment Department, Rome,2009.

[42]Yang Z S,Cai J M,Sliuzas R.Agro-tourism enterprises as a form of multi-functional urban agriculture for peri-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Habitat International,2010,34:374-385.

[43]He Shenjing,Qian Junxi,Xu Yuxuan et al.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gentrification amidst rapid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Xiaozhou village,Guangzhou.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67(8):1044-1056.[何深静,钱俊希,徐

雨璇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地理学报,2012,67(8):1044-1056.]

地理学报70卷270

Diversified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multifunction theory:

Beyond modernization paradigm

FANG Yangang,LIU Jishe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 Abstract: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general rural modernization paradigm and huge empirical rural geography studies.This gap results in impot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regionally differentiated countryside.Based on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theory and multifunctional rural theory which emerged in Western World as a new paradig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ltiple objectives,differentiated pathways and policie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Firstly,this paper reflect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caused by modernization paradigm in rural China on economic,social,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as well as that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s developed largely at the expense of rural environment,social fabric and economic viabilities.Obviously,"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paradigm"alone is not enough for health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such booming economy as China.A better paradigm should be developed which takes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justice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to account at the same time.After a brief review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theory and multifunctional rural theory overseas,the multiple objectives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These multiple objectives,however,should not and could not be a burden on rural space indiscriminatingly due to the enormous differentiation of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Thus,the final but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envisions the differentiated pathways and policy portfolios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Keywords:rural development;rural modernization paradigm;rural transition;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multifunctional rural;paradigm shift

“中国模式”

中特:结合中外评论探讨“中国模式” 一什么是“中国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话题为国际主流学术界所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中国模式呢?有以下几种观点可借鉴。第一种观点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战略、政策、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也包括出现的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包括五点:一是独立自主,二是改革创新,三是实践本位,四是以人为本,五是和而不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发展经验问题,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来说,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问题。 当前热议的“中国模式”概念,主要是是一些国外学者、政要以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立足点,以非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对我们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探究和概括。认识、探究的客观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即“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面旗帜”。 美国智库之一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对“中国模式”作出了如下表达: “中国模式”的最重要原则是经济改革优先。这一模式不但解放了官方意识形态,而且也保留了被称为“经济稳定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此外,地方政府享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自治权。换言之,“中国模式”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的结合体。 西方有媒体指出: “当代中国一直是个令西方感到困惑的问题”。“西方人还是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真正繁荣起来,除非它采纳西方式的民主”。“中国模式”可以归结为“专制加经济发展”。新加坡有媒体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国家意识形态: 一种允许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力量的政体; 在保持政治体制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新加坡一位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就是其政治稳定与经济改革的特殊结合; 换句话说,就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与经济上的自由化。”总之,政治上的保守、专制与经济自由,是西方学者政要赋予“中国模式”的总体内涵。 对比所谓的“中国模式”,“西方模式”的核心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一贯主张首先实现民主政治,才能实现并保障经济的发展。但中国没有采取西方的发展模式,而是开辟了一条符合其自身国情的新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违背了他们的教条,因而感到迷惑甚至疑心重重。应该指出,一些西方人士还保留着陈旧的偏见,用单一的眼光看待中国的政治体制并谎称这是一种“专制”。 结合西方对“中国模式”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特别是价值观上的差异,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doc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代码:1007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考试范围: 1.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为止的历史进程及其客观规律,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包括: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争取国家、民族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内容。 2.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专题研究:近代中国历史主题是革命还是现代化?洋务运动应如何评价?如何看待近代农民运动?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功过是非?如何看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等等。 二、考查重点: 1.对近现代历史的综合分析: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在近现代历史之中的地位与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历史与现实思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与现实思考。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毛

泽东本人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政治学原理》 一、考试内容范围: 政治、政治观、政治权利、阶级阶层、政党制度、民主政治、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管理、政治文化、国际政治。 二、考查重点: 1. 马克思政治观、权利政治观、道德政治观、现代利益政治观。 2.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体系及体系运行的制约条件;政治权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 3. 阶级、阶层和社会关系 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现实需要、实质、优缺点;中国不照搬西方政党制度的原因和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 5.民主的含义和主要原则;西方国家民主观的进步性、局限性和侵略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和基本对策。 6.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造成政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 7.电子政府的角色定位、构建步骤、发展模式、目标和经验;电子政府的商务活动;电子政府的技术安全框架和法律法规建设。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 15.1 复习笔记 一、组织及组织理论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的集合体,是成员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框架。它满足以下几个特点:(1)是社会实体;(2)有确定的目标;(3)有一定的结构和协调模式的动态系统;(4)与外部环境相联系。 2.组织的重要性 (1)组织将资源组合在一起完成特定的目标。组织能够通过运用现代的制造技术和新的信息技术,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管理实践以增进效率,并为创新提供条件。 (2)组织适应并影响着迅速变化的环境。通过所有这些活动,组织为所有者、消费者和雇员创造价值。 (3)组织也必须应付和适应当今劳动力多样化的挑战,更加注重伦理和社会责任,改变雇员的职业生涯模式,找出有效的办法激励雇员完成组织的目标。 3.组织理论 (1)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组织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①采用系统理论。把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开放系统。 传统的组织理论是一个封闭系统,不考虑组织与外界的联系。实际上,组织并不是孤立

的,外在的复杂多变的因素对组织内在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组织是一个投入一产出系统,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开放系统。 ②对人际关系十分重视。 改进人际关系,特别是管理者和职工的关系是现代组织理论发展的又一大趋势。具体表现为: a.组织平衡理论。参加者按照个人效用来衡量组织,组织则根据组织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衡量成员的贡献,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决定成员加入、保留,还是退出。 b.交叉角色理论。组织是由许许多多交叉的角色所组成的集合体。管理者必须充分注意交叉的角色组之间、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其等级、希望、冲突、绩效,利用角色组之间的相互交叉和影响使组织充满活力。 c.交叉群体组织理论。组织是由互相关联的交叉的群体组成的,这些群体是由几个群体交叠处的个人来连接的。这就突破了传统组织理论中一人一职一位、各部门之间严格划分界限的观念。 d.把组织看做信息处理系统。组织既然是开放系统,组织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效地收集、解释和使用适当的信息。工作任务不确定性越大,在任务执行期间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越大。所以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系统。 (2)后现代组织理论的范式 范式就是某一学科或体系的理论框架,包括定律、原则、基本思维方式、判断标准、应用模型等。范式的转换意味着科学体系的根本性变革,它反映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方式的转变。 今天,迅速变化的环境引起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全球竞争、多元化等。在组织领域,工人对完全意义上的工作和个人发展与职业成长机会的期望,要求组织及其管理者作出新的不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增长范式革命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增长范式革命 摘要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循环)的过程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在双重意义上出现循环断裂,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断裂以及经济社会资本循环的断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当代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资源价格是实现这一飞跃的突破点。《资本论》不但揭示了资源价格的作用,而且与当代循环经济思想也是相通的,这再次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物质交换;增长范式;资源价格;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9)114)001-05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就形成了从开采资源到生产兼任意排放污染物,再到消费兼丢弃的单向线性的生产方式。马克思生活在大工业生产的上升阶段,却已经看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缺陷。在《资本论》中,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虽然“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当代用语,但

是,我们可以从《资本论》中发现某些具有生态学意义并与当代循环经济相契合的基本思想。他还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生产方式具有生态合理性的设想,这对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实际意义。 一、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 马克思用“物质变换”(metabolism或metabolic interaction或Stoffwechsel)(或“物质循环”,《资本论》法文版的中译本用此译文)一词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德文“Stoffwechsel”恰恰是由“物质”与“变换”两词构成,马克思在双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一是自然界自身的物质变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二是人类社会内部的物质变换,马克思用它分析资本的循环过程和商品的交换过程。“物质变换”既包含了特定的生态意义,也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过去我们忽视了马克思关于第一种含义物质变换的现实意义。马克思说:“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一句话,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长期以来,人的衣食来自大自然,而人的排泄物又以肥料的形式回归土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现代科学让我们认识到,地球上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完全依赖于生态系

[民法,中国]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为您提供“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解决您在写民法论文中的难题 试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 一、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含义 随着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民法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法律体系构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法现代化就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所谓民法现代化就是指中国民法为了适应当前的先进水平而进行各种运动发展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说我国民法与时代发展、世界发展共同进步,时刻保持自己处于时代和世界的发展前列。 从上面来看,我国民法的现代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先进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民法与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民法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民法与时代保持共同发展,时刻保证自身的先进性,这也要求民法时刻与时代的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并随之发展而改变;民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是指民法要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民法共同进步,时刻保证自身处于先进行列,并代表着世界先进民法的趋势。 作者认为,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大体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法的现代化就是体现在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主要体现在一种形式的层面上。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中国民法现代代主要是指民法文化层面上的现代化,它包含了民法制度现代化、民法思想现代化、民法意识和价值观的现代化等多方面内容,它体现了民法的活法化和平民化的思想,这也是当前被普遍认可的一种民法现代化含义,是一种最重要的现代化体现。在对中国民法现代化的认识过程中,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是其认识的基础和最重要部分,但总的来讲这一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一次民法文化运动,更深一层来讲是一次思想文化建设。对于民法现代化而言,它离不开相关制度规范以及民法体系的建立,但是这些制度规范以及体系的建立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法的现代化,因为,民法现代化最重要的本质应该是民法法治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实和推动,并不能简单的依靠一部民法典的制定和完善来进行体现,这也无法真正的表现处现代化的真正意义。法治的实现,除了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相应的守法人,人们的守法行为并不是因为法律的存在而受到约束,而是应该自身具备相关的守法意识和判断,这也是一种法律文化的重要体现。 二、中国民法现代化的意义 中国民法现代化是民法未来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其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路径对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民法现代化进程中注重民法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适应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民法的现代化放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想表明民法现代化与社会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只是想说明,民法现代化过程就像社会中其他事业的现代化一样,都需要建立在自身原有的历史、文化以及经验的基础之上。历史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延续性,文化因为自身强大的内在力量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而经验是人们通过长期的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摘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建立了短期与长期两种预测人口增长的模型,并对附录中城镇乡的人口演变趋势做拟合与分析。 本文的建模过程选用了1996年到2005年的人口数据。短期人口预测用曲线的直接拟合,分析出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符合指数函数bt =+,利 y ae c 用logistic模型求出人口最大上限 x,据此拟合人口增长的指数函数x(t),预测 m 2006-2011年的人口数量。长期预测中,建立灰色动态模型GM(1,1)预测中国人口长期增长趋势。在解系数的过程中运用了最小二乘法,得出预测人口数据的方程)0(?x,并预测2011年到2015年的人口数量。在对中国总人口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的总体预测后,我们从附件中提取出城、镇、乡三地人口、男女出生性别比、老龄人口比率等相关数据,对中国未来城、镇、乡三地人口比例、男女出生性别比、妇女生育率、老龄人口比率等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做趋势预测,从而达到了对中国人口全方位的预测。 关键词: 曲线拟合、灰色动态模型、最小二乘法、自然增长率

一、问题的重述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中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是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2007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还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附录2就是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收集到的部分数据。 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口增长的上述特点出发,建立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由此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 二、符号说明 nianfen 年份 chusheng 出生率 bata0 估计的参数值 nlinfit 非线性拟合函数 1 y出生率函数 2 y死亡率函数 m x人口上限 t 时间 x(t)人口增长函数 X(0)中国各年人口总数 X(1) X(0)的一次累加序列 Z(1) X(1)的紧邻均值生成数列 -a 发展系数 b 灰色作用量 )0(?x人口预测值 c 均方差 k ?相对误差 三、模型的假设 1.假设人口迁入迁出对问题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 2.忽略社会环境、自然、经济、文化水平的对人口的影响; 3.长期预测中,不考虑出生率、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1中国人口短期预测的模型建立与求解 根据查找资料得到,人口死亡率,出生率与人口增长符合指数增长的模型bt y ae c =+。模型选取了1996年到2005年的全国人口进行nlinfit拟合。(代码见附录一) 处理人口增长函数时,考虑到人口数量受资源等因素的约束,中国人口将有一个上限。定义函数时,用“人口上限与指数函数相减”模式。死亡率、出生率等客观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变化趋势。而且随着环境等的因素,中国的总人口最终会趋 向一个固定值,即最大容纳量x m,由logistic模型求出。假设x m 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则可利用逐年的历史数据来计算出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设x(t)为第t年中国总人口数,r为人口的增长率,x m 为中国人口的最大容纳量。

浅谈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浅谈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公司理财11刘情2011312487 公司理财11高阳2011312480 公司理财11丁雅璇2011312482 公司理财11 李博楠2011312468 公司理财11 刘书剑2011312489

目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眸3 二、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4 (一)经济发展的定义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区别4 (二)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5 (1)GDP 5 (2)幸福指数6 (3)财富与收入6 (三)中国应该建立怎样的经济发展指标7 三、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对策8 (一)投资与消费失衡8 (1)投资过热9 (2)消费不足10 (3)解决方案11 (二)产业结构12 (1)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12 (2)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16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7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具有粗放型的特征17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严重后果19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20 (四)收入分配问题21 (1)问题分析21 (2)收入分配不公带来的影响25 四、结语27 五、参考文献27 五、参考文献 (27)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眸 以下表格整理了1949年至今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 表一经济发展历程

由此不难发现,中国经济从总体来看呈现从曲折中向前发展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关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摸索与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最终中国经济还是保持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即使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也依然顽强地挺过。 二、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 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建立合理的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并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量,从而进行国际间和地区间的比较,是必不可少的。 (一)经济发展的定义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过去,各国政府一直将经济增长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驱使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在发达国家,诸如贫富悬殊的扩大,社会结构严重不合理,污染愈来愈严重等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内工业体系十分脆弱,产业结构极不协调,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的支撑。这种状况的出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模板)

中国近代史人物研究报告 ——刘志丹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6年6月

1928年,由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渭华起义,是西北地区继清涧起义后规模最大的军队和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一次武装起义,是我党领导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尝试。华起义的深远意义在于它用热血和生命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刘志丹同志正是吸取了渭华起义的经验教训,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地创建了西北工农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

二、提出三色论 所谓“红色”,就是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建立党所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刘志丹认为,人民军队是进行革命战争的骨干,必须走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才能使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有光明的发展前途。他把分散的、弱小的群众武装逐步集中起来,先建立游击队,后上升为正规红军。这种办法与毛泽东建军路线是一致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根据全国抗日救亡的新形势,率部同吴岱峰阎红彦等部会师,并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所谓“白色”,就是派共产党人到白军中开展兵运工作。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大胆尝试。红石峡会议后,他返回家乡保安,采取合法的斗争方式,把该县民团改造成为党所掌握的革命武装。随后,他多次打入国民党军,以合法身份发展革命武装,多次被捕和关押。经党组织和南汉宸、杜斌丞等著名人士的营救而获释。刘志丹为了创建革命武装,以非凡胆略,一次次打入军阀部队,出生入死,毫不退缩,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 所谓“灰色”,就是派人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为创建人民军队准备群众基础和武装力量。这是刘志丹发展革命武装的一项成功实践。他认为,陕甘地区有许多绿林武装,其中不少人出身贫苦,侠肝义胆,由于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被“逼上梁山”。他们同官僚军阀、地主豪绅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复杂。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改造,他们就有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 三、创造三窟论 刘志丹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他创造性地开辟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探索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独特贡献。渭华起义失败后,他深深感到根据地对于革命成功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向井冈山学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经过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后来又采取“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说:刘志丹创建的陕甘边根据地,用“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出局面,这很高明。 四、实行正确的土地政策 刘志丹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领导这样的战争,必须把农民问题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引导与动员他们参加革命战争、建立革命政权。为此,他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中国于二十一世纪初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真正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入世”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法制建设尤其是经济法制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也给中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课题和目标.党的十六大在界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修订了原来的"小康"和"四化"概念,提出了"新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注1)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一系列的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观念.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新的意识形态和法律制度的法制现代化的出现和建立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也是唯一的选择.从实践上看,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方针已经打开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帷幕.邓小平是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九九八年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使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进入更加"自觉"的阶段;二零零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进一步使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惯例相比较,中国有了更多的机会借鉴外国法制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且进行交流.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及两万多条规则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贸易关系中必须遵循的信条,必将极大地影响和决定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我们已别无选择,而且时间紧迫.探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内涵、外延、实现途径、特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仅就此进行若干基础性的探讨分析,作为引玉之砖抛出,以求引起争鸣,请求斧正. 一.什么是中国法制现代化 解析中国法制现代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可以从"法制"和"现代化"两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从法制侧面是三层意思:法制化,法制现代化,中国法制现代化;从现代化侧面看也是三层意思:现代化,法制现代化(或现代法制化),中国法制现代化.从法制化侧面解析,基本上(就是说不完全是)从法制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个纵的方面来研究的;而从现代化侧面解析,则是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各个方面,从横的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从两个方面均可切入正题. (一)从法制化角度解析 用历史角度看,法制化是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发展、现代化、国际一体化而出现的国际公认的新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虽然也有法律和制度,但由于没有形成市场经济,基本上是无序的,没有现

人口预测模型经典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摘要 本文对人口预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一次线性回归模型,灰色序列预测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考虑到三种模型均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又用加权法建立了熵权组合模型,并给出了使预测误差最小的三个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用该模型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如下: 其次,建立Leslie人口模型,充分反映了生育率、死亡率、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利用以1年为分组长度方式和以5年为 负指数函数,并给出了反映城乡人口迁移的人口转移向量。 最后我们BP神经网络模型检验以上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字:一次线性回归灰色序列预测逻辑斯蒂模型Leslie人口模型BP神经网络

一、问题重述 1. 背景 人口增长预测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提出来的。由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发展缓慢,人口变动和增长也不明显,生产自给自足或进行简单的以货易货,因而对未来人口发展变化的研究并不重要,根本不用进行人口增长预测。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力达到空前水平,这时的生产不仅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还要面向社会的需求,所以必须了解供求关系的未来趋势。而人口增长预测是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地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2. 问题 人口增长预测有短期、中期、长期预测之分,而各个国家和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人口预测。例如,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约为70岁左右,因此,长期人口预测最好预测到70年以后,中期40—50年,短期可以是5年、10年或20年。根据2007年初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附录一)及《中国人口年鉴》收集的数据(附录二),再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如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性别比升高,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建立合理的关于中国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同时指出此模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二、问题的基本假设及符号说明 问题假设 1. 假设本问题所使用的数据均真实有效,具有统计分析价值。 2. 假设本问题所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系统,也就是说不考虑我国与其它国家的人口迁移问题。 3. 不考虑战争 瘟疫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4. 在对人口进行分段处理时,假设同一年龄段的人死亡率相同,同一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生育率相同。 5. 假设各年龄段的育龄妇女生育率呈正态分布 6.人类的生育观念不发生太大改变,如没有集体不愿生小孩的想法。 7.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人口政策相同。 符号说明 ()i a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人口总数 ()i c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k i c t --------------------第t 时间区间内第i 个年龄段中第k 年龄值人口总数占总人口 的比例 ()A t --------------------第t 时间区间内各年龄段人口总数的向量 ()P t --------------------第t 时间区间各年龄段人口总数向量转移矩阵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文章综述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文章综述 一、基本信息 1、作者:吴敬琏 2、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3、书刊号:ISBN 7-80706-129-4 二、文章脉络 1 导论 1、写作缘起 2、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⑴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⑵增长方式和增长模式 ⑶Ⅰ、Ⅱ部类的划分和轻重工业的划分 ⑷服务业和三次产业的划分 3、本书的结构 2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1、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⑴早期经济增长和狭义工业化 ⑵理论概括一: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社会矛盾激化 ⑶理论概括二: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到“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⑷理论概括三:从“霍夫曼定律”到“重化工业化阶段” ⑸理论概括四: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2、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⑴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的革命性转变 ⑵现代经济增长 ⑶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看新型工业化道路 3、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⑴“苏联现象”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的陷阱 ⑵新兴工业化经济(NIEs):从“奇迹”到危机 3 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1、“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⑴现代技术(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兴起 ⑵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化 ⑶革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经济效率迅速提高 2、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⑴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⑵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影响 ⑶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够对提高效率起重大作用? 3、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⑴信息技术创新的三次浪潮 ⑵计算机生产率悖论:信息通信技术(ICT)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率 ⑶ICT革命是一个“服务业的故事” 4 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1、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⑴早期增长模式在中国影响深远 ⑵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在中国 2、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⑴改革开放以来的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 ⑵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基础仍未消除 3、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⑴负面效应的综合表现:“扬短避长”,造成经济整体效率下降 ⑵负面效应的具体表现 ⑶过度投资扭曲了经济结构,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和金融系统风 险积累 5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⑴鼓励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 ⑵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⑶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效率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即创办历史学科,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中心、中国留学教育研究中心和近代中国研究中心。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历史系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本学科进入211工程,1998年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中国社会历史研究重点基地的组成部分。2002年8月设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学科师资队伍强大,有教授18人,副教授10人,其中35-45岁的教授、副教授14人,46-55岁的教授8人。学术带头人陈振江、李喜所为全国相关学术团体主要负责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一批青年学者,年富力强,其中两人为国家跨世纪人才。该学科特色鲜明,重点研究近代社会转型问题,极为重视社会调查、重视调查资料与文献相印证。已进行国内调查5次、国际合作调查3次。先后与日本、加拿大学者联合进行近代华北农村社会调查。保存华北农村调查等多种第一手资料九千多万字。学科对外学术交流活跃。本学科成员多次赴美、俄、法、英、德、荷、澳、日、韩和港澳台地区访问、讲学或合作研究,并邀请过井上清、齐赫文斯基、巴斯蒂、柯文、杜维明、张玉法、周锡瑞等30余名国际著名学者到校讲学和访问,主办过5次国际学术讨论会、7次全国性研讨会。 学科自1981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今已有153名硕士、61名博士先后毕业。近2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国际合作项目31项,横向项目39项。出版了专著、教材92部,发表论文1128篇。合办有《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华北区域研究》刊物。本学科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五个一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及天津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1964年经国家高教部批准,南开大学同时建立了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3个研究室。在著名史学家雷海宗、吴廷璆、杨生茂等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南开的世界史学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和古代中世纪史等研究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1978年,美国史和日本史同时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两个方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从1990年起,以张友伦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南开大学。1988年在日本史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日本研究中心,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重点资助。国家教委于1993年在南开大学建立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以协调全国高校的拉美研究,以洪国起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拉美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该中心。以王敦书教授为会长的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的会址也长期设在南开大学。1988年南开大学的世界地区史、国别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以来,在国家211工程的重点支持下,本学科点在学科建设、研究条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科具有以下优势:一,特色鲜明,美国史、日本史、亚太国际关系史等研究方向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二,成果丰硕,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1996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专著30部,编著10部,译著5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2篇,《历史研究》12篇,许多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三,顺利地完成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在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_超越_现代化_发展范式_房艳刚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0卷第2期 2015年2月V ol.70,No.2February,2015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 ——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房艳刚,刘继生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 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 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 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 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 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 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 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化范式;乡村转型;多功能农业;多功能乡村;范式转换 DOI:10.11821/dlxb201502007 1引言 “范式(paradigm )”最初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68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原指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即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从而出现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发展范式”是“范式”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是围绕发展问题所形成的在理论上的共同观点(如何看待发展),以及在此支配下确定的发展目标(什么是重要的)和发展路径与发展政策(什么发展方式有效)的统称。 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关于乡村发展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和微观经验主义特征,多倾向于基于现代化发展范式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假定探讨乡村发展的地理规律(区域差异、城乡相互作用和尺度规律等),而对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有效性和负面效应缺乏重视。实际上,乡村发展受到一般社会经济规律(在中国包括社会经济和体制的“双重转型”)、空间类型规律(乡村地域特性)和地理规律的三重影响。近年来城乡均值化[1]、地域功能区划[2]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开始从社会公平和区域分工的角度探索纠正单纯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途径,但目前中国尚未完全形成新的乡村发展范式。 收稿日期:2014-01-03;修订日期:2014-1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001107);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30522061JH)[Foundation:National Natu- 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01007;Project of Jilin Technology Committee,No.20130522061JH] 作者简介:房艳刚(1979-),男,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8452M),主要从事乡村地 理学与乡村发展研究。E-mail:fangyg578@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 通讯作者:刘继生(1955-),男,吉林东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36M),主要从事人文地理 学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liujs362@https://www.360docs.net/doc/294485588.html, 257-270页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摘要 人口总数的预测对未来资源分配,划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人口预测模型结合所给数据进行人口预测,并进行模型改进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较理想的人口变化趋势。 第一问中,采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人口的增长规律,通过简要的假设设置相应的预测系数 第二问中,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运用Matlab以及Excel得出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第三问中,通过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Matlab编程得到相关的系数x =r 万人,并判断模型的可用性。 .0 248205= 0253 m 第四问中,根据所得的模型,带入相关数值得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4210万人 第五问中,通过改进求解拟合参数的方法,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分析可知2030年可能会达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峰值近似为145168万人,与国家人口预测结果基本相符合。 关键词:Logistic模型;最小二乘估计;Matlab;线性拟合

一. 问题提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对于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研究人口增长的规律。 问题一,作出适当的简化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大陆人口群体增长的数学模型。 问题二,对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画出1949~2017年中国大陆人口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问题三,对第1问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问题四,预测2030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 问题五,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二.问题分析 由于人口的增长受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第一问的模型选取应该选用能够反映阻滞作用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使增长率r能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下降,基于此选择了典型的人口增长模型logistic函数,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 第二问中由Matlab能够得到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 第三问中对于大数据处理要得到模型中的相应参数需要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系数估计,通过分析曲线的特点评价模型的可用性。 在第四问,根据模型带入相应的时间预测对应的人口总数。 第五问中,由分析可知,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要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精度要更高,因此通过观察人口增长率的曲线可以近似拟合成一次函数的现象,将估计参数的方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并结合数据实际曲线,确定相应的模型参数。 三.模型的基本假设 (1)生育模式相对不变 (2)所用数据真实可靠 (3)不考虑生存空间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不考虑意外灾难等因素对人口变化的影 (4)较短的时期内的死亡率是稳定的

中国发展模式决定其影响力

中国发展模式决定其影响力 近日,环球网专访了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创始成员马丁·李斯先生。李斯先生就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发展模式的不足,以及应对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斯说他看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但认为中国仍面临很大的难题。 中国雾霾与伦敦雾不可相提并论 环球网: 1952年,伦敦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而导致此次事件的“元凶”也被认为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现在有人提出,这与当今中国面临的雾霾问题比较类似。您认为雾霾现象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结果吗? 马丁·李斯: 如果有人说:“哦!当今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太像了!所以不必担心,自然会好起来的!”这话听起来是非常不错,但事实上把二者等同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中国的问题与50年代伦敦的问题是不同的。上世纪中叶,世界人口数量比现在少得多,所以即便他们做了比较愚蠢的事,只会在小范围内陷入困境,而不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稳定性。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人类活动范围已经如此巨大,以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确定的风险性,其中就包括气候问题。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仅仅发生在一个城市的、小范围的事件。但是如今在中国,这问题可不算小。我认为雾霾天气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件好事。人们可以瞬间觉醒,开始意识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已经带来了多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见的,就是自然界开始以它的方式报复人类了。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关于“能够主导自然界”的傲慢态度是有很多疑点的。 环境污染持续下去,将影响中国的吸引力 环球网: 几个月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由于雾霾现象严重,中国已令许多外国人望而却步。在您看来,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会因环境污染而受到影响吗? 马丁·李斯: 我认为就目前来讲,形势还没有到那种地步,还是有回旋与改善余地的。但如果这种形势一直持续下去,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也许世界其他国家也会出现相同的状况。在里约热内卢,我曾有幸做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演讲。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名各市市长参加了此次讲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