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 山火连绵不断

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 山火连绵不断
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 山火连绵不断

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山火连绵不断

新闻中心-中国 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10450.html, 时间: 2010-03-17 责任编辑: Tina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去年秋冬以来,一场50年一遇的罕见旱灾让桂西北地区土地龟裂,176万多人“喊渴”。危难时刻,广西百万党政军民积极行动起来,一场保民生保春耕的科学抗旱大战正在大石山区打响。

旱情50年一遇,176万人“喊渴”

由于高温少雨,广西旱情迅速蔓延,干旱等级已达到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达到特大干旱,抗旱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水柜干涸,河溪断流,农田荒废。

目前,广西有80个县(市)出现旱情,因旱导致176.46万人、87.0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河池市67.31万人、百色市56.6万人,需要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的人数为18.77万人,其中河池市12.97万人,百色市也达到5.8万人。

“除70年代有过一次类似的旱情,近三十年了,我还没碰到那么旱的天。”东兰县东兰镇田洞村弄独屯党支书韦宗恩指着山头上一个个空空的水柜无奈地说,他们屯19个水柜只剩两个勉强蓄了点水,全屯23户110人的饮水全靠政府送。

都安瑶族自治县弄明屯的乡亲们更是体会到缺水的切肤之痛:“水柜干了,喝水要去五六公里以外挑,一天就两个来回,每天光挑水,别的事都干不成。”村民罗浩东说,猪圈里的大肥猪都成了难题:留着要水喂,杀了没水加工。

因为缺水,河池、百色等旱区很多田地“干”得张开了“大口”,当地群众至今还未翻耕。目前,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784.45万亩,其中轻旱464.43万亩,重旱294.50万亩,干枯25.52万亩,旱地缺墒406.94万亩。

与旱情相伴而来的,是连绵不断的森林火灾。据统计,2月1日到3月10日,广西累计发生森林火灾331起,过火面积6029公顷,受害森林面积778公顷。与上年同比,森林火灾的过火面积增加了七成多。此外,林火卫星监测的热点总数达943个,核实为林火的273处,其中明火燃烧时间超过24个小时以上的林火就有13起,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这次夏秋冬三季连旱,持续了半年多,可以说50年一遇!”河池市委书记蓝天立说,此次旱灾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灾害损失大,给广西带来了严峻挑战。

多措并举,科学抗旱

灾情就是命令!

在八桂大石山区,广西百万党政军民行动起来了!

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依然十分牵挂西北地区的抗旱救灾工作,要求旱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做好抗旱保民生保春耕工作,特别要确保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真正

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3月11日至12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专门到百色市就抗旱保春耕和森林防火等工作进行调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好抗旱保春耕和森林防火攻坚战。

目前,广西正在多措并举,科学抗旱。首先是千方百计筹措抗旱资金,落实水泵、水管、柴油机、机动运水车、电线、用电设施,保障抗旱救灾需要。据统计,广西各地已投入抗旱人数171.65万人,投入机电井1901眼、泵站994处、机动抗旱设备5.83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8744辆,累计投入抗旱资金7783.42万元,其中市县财政2691.4万元、群众自筹2532.02万元,抗旱浇灌面积117.83万亩。

桂西北大石山区是广西旱灾最严重、自然条件最恶劣、群众生活最贫困的区域,有十年九旱之说。目前,需要政府送水者达8万余人。但150元的路费只能送3立方米左右的水,运水成本奇高。

找水源、建水柜、开“水路”……为让8万余人在家门口也能找到甘霖,自治区水利厅派出水利专家组成9个现场调查工作组,到河池、百色的重旱县,指导群众科学抗旱。同时,他们还与基层技术人员一起,协商确定应急解决的工程措施,帮助群众寻找水源。

干旱缺水严重影响到旱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播种。由于播种玉米季节将过,河池、百色等市的重旱区部分耕地需调整种植结构。同时,春灌用水高峰即将来临,早稻插秧用水形势相当严峻。

自治区农业厅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业抗旱保春耕工作,采取“三避三免”等抗旱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示范带动,组织抓好抗旱育秧,抢季节播种,对没有水源的地方,及时调整种植计划,组织农资部门做好改种物资调运准备。

目前,河池、百色等市水源不足的乡镇,已及时启动预案,提前采取措施,加快应急水源建设,确保城镇供水安全;水利部门正做好水资源的科学调度,确保1400万亩早稻种植计划的完成;各地正因地制宜,采取建临时抽提水设施、打水井、建水柜、筑塘坝、截潜流、掏山泉等措施,加快建设一批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尽最大可能满足春灌用水需要;各地农业部门加快春播春种进度,及时采取各种抗旱先进技术及时育秧和保苗,引导重旱、特旱山区发展

旱粮、桑蚕、旱藕、蔬菜、中药材等山区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因为旱灾严重导致火灾频发的百色市,正把防火扑火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采取超常措施严防死守,强化火源管控,科学实施扑救,全力遏制火灾的高发态势。

据统计,百色市已调动了消防队75支次共2350人(次)支援扑救森林火灾;自治区森林防火

指挥部先后组织了南宁、河池等15支专业森林消防队331人到百色支援扑火;西南航空护林总站百色站也调动3架直升机21架次参与灭火。全市投入防火、扑火人力达35477人(次),其中专业消防队5555人次、半专业消防队9072人次,投入防火车辆4244辆次、风力灭火机2213台次,投入防火扑火经费521.673万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陡峭的山坳上,铁索高悬拉起,放满水桶的吊篮沿着铁索把滴滴甘露送到山脚下的村民家中。眼前这幅艰难的“送水图”,在东兰县武篆镇鸾坡村弄优屯生动上演。

目前,东兰县每天均有上百辆车次送水进村,安排近百个送水点,保证每人每天生活用水不低于20公斤,每天临时解决近2万人饮水困难。就是这每20公斤水,把当地干部群众的心连得更紧贴得更近。

接水送水情景在山乡持续,干群深情在革命老区荡漾。旱魔肆虐,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驻地官兵深入一线,社会各界尽倾其力,一场抗旱保人饮的战争在桂西北各旱区展开。

在广西,抗旱工作被“包干到户”。一个个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行“五包”抗旱工作责任制,即:市领导包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屯、干部包户。

旱情发生以来,广西党员干部积极投入抗旱工作,采取包乡镇包旱片的方式,落实责任,深入一线,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同时,按照“先保人、后保畜,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集中物资投入到最困难的地方。

“奉献爱心”、“共渡难关”、“抗旱救灾”,在桂西北大石山区采访的路上,记者看见挂着红标语的送水车不断进进出出,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为缺水村屯送水。

“党员送水队”、“党员救火队”、“青年突击队”、“民兵突击队”、“巾帼妇女抗旱服务队”……一支支党员服务队活跃在抗旱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三合村村委副主任蒙志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送水队长”。抗旱斗争打响以来的90多个日日夜夜,蒙志刚组织农户接水、运水30余次,为群众送水20次,发放“送水联系卡”60张,发放塑料水桶100多只……

蒙志刚家住上弄宁屯,距离公路有800米左右,缺水最严重。作为送水的“主心骨”,他没有时间为自己家挑过一担水,却帮助上弄宁的残疾户蒙强挑水送水4次100多公斤。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各旱区,记者看到了严重旱情,更看到了干部群众联手抗旱救灾的激情。

在三合村集中供水点,村民们的各色水桶排成了长龙。来自南丹县消防中队的消防战士王越川一丝不苟地拿水枪往水桶里注水,忙碌了近1

个小时,低温天气把他的双手冻得通红。

王越川说,尽管南丹也是重旱县,但是特旱县东兰只有1台水罐车,根本不够用,所以他们就赶到东兰来了。一同前来支援东兰的还有宜州和金城江。

在三合村的送水队伍中,记者还见到了东兰县副县长梁镇。他是下乡指导抗旱的,临出门就在车子放上4桶25公斤装的饮用水,经过缺水村屯就停下为村民送水。

“汽车后备箱,随时放桶水。”在广西旱区,这已是人们的自发行动。不仅县乡机关干部如此,部队官兵、企业老板亦是如此。

正在鸾坡村板单屯为村民们送水的东兰县味森活食品公司经理黄维健说:“现在,全县上下都动起来了,作为东兰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我们要和农民兄弟共度时艰。”

千里送莴笋,桂滇一家亲。3月15日,载着广西爱心人士深情厚谊的15万公斤“爱心莴笋”,经过10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先后运抵云南富宁、广南两个重灾县,让灾民们吃上了青菜。

3月10日,广西赴云南执行跨省区抗旱应急人工增雨作业任务飞机凯旋。在空军、民航和气象部门密切配合下,云桂两省区携手倾力合作,“3835”机组和广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登机作业人员,克服高空低温、缺氧、飞机颠簸等诸多困难,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3架次,作业飞行近7个小时,作业区内普降小雨,局部出现了中雨,部分地区的旱情得到了缓解。(人民广西频道南宁3月16日电)

云南大部地区遭百年一遇干旱降水减少近六成

今春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持续严重干旱。记者从云南省气象局16日召开的气象情况通报会上获悉,气象部门综合评定云南省目前的干旱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云南省气候中心主任朱勇介绍,去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去年9月1日至今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处于严重缺墒状况。目前干旱仍在持续发展,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详细]

?

广西河流简介

广西省河流简介 广西省主要是红水河(珠江)水系,河流自西向东,纵横交错,较大的河流有,红水河、盘江、郁江、黔江、浔江、漓江、柳江等河流。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上游称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与北盘江汇合后始称红水河。全长659公里,流域面积3.3万平方公里。 盘江又名潜江、湔水、石密水、石泉河、邓家河、通口河,是涪江江油市境河段汇人的最大支流。盘江发源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岷山伐子岭,海拔约5000米,于北川县邓家乡岩羊滩海拔583米处进入江油县含增乡,成为江油和北川的界河,直到香水乡元坪子,河道才完全进入江油境,再东南流经西屏乡、青链镇和九岭镇,至青莲镇铧嘴海拔489米处东注涪江,河流全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珠江水系西江左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宣威马雄山西北麓,流经滇东、黔西南,于贵州省望谟县蔗香双江口与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干流长449公里,流域面积2.583万平方公里。 驮娘江发源于云南广南连城镇,至广西富宁剥隘镇,全长180公里。 左江是西江水系上游支流,其上游是平而河,发源于越南谅山北岭,流经龙州、崇左、扶绥、邕宁等4个县,于邕宁县宋村与右江汇合后流入邕江,在广西境内全长470km,主要支流有水口河、明江、黑水河。 右江是壮族地区江河名。右江正源驮娘江,发源于云南广南龙山,流经广南、富宁及广西西林、田林,至百色纳澄碧河后称右江,经田阳、田东、平果、隆安,至邕宁宋村(亦称合江村)与左江汇合,下流称郁江。干流全长724公里,流域面积约40000公里。 邕江,郁江流域流经市区的南宁段称作邕江,是郁江自西向东流经南宁市及邕宁县河段的别称,上起江西乡宋村的左、右江汇合点,下止邕宁县与横县交界的六景乡道庄村。全长133.8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 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一、广西主要气候特点 (一)热量丰富,日照适中 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大部地区在20.0℃以上。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

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三)灾害频繁,旱涝突出 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广西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危害广西的旱灾主要是春旱和秋旱。干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春旱以桂西地区居多,而秋旱多出现在桂东地区。全广西大范围的春旱大约4~5年一遇,但百色、崇左两市、防城港市北部、北海和南宁两市南部、河池市西部等地发生春旱的频率达70~90%。全广西大范围的秋旱大约2~3年一遇,但桂东北大部、桂中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等地发生秋旱的频率达70~90%。 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西洪涝发生频率大的地区有两类:一是降水量多、暴雨多的地区,例如柳州市北部、桂林市中部、沿海地区和

对大姚蚕桑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08 对大姚蚕桑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樊宏丽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委党校,云南 大姚 675400) 摘 要:蚕桑是大姚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之一,当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机遇,发展蚕桑业,实现蚕桑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把蚕桑业发展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特色高效产业。 关键词:大姚;蚕桑产业;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F7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08-2 蚕桑是大姚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大姚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把发展壮大蚕桑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蚕桑产业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一、大姚蚕桑发展历史悠久 大姚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明嘉靖八年,大姚人民就引入蚕桑生产,1939年有了蚕桑管理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大姚蚕桑业焕发生机,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一批养蚕的省级劳动模范,原七街乡就曾被誉为“丝绸古道,蚕桑之乡”,该地因蚕桑生产成效显著,于1958年12月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国务院奖状,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世80年代,各级政府狠抓蚕桑发展,到1984年大姚县桑园面积、产茧、产值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以后由于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原因逐年下滑。“九五”初期,又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1994年,云南省政府把大姚县列为优质蚕桑基地县,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到1996年末,桑园面积发展到7000余亩。2001年,县委、政府在不断深化县情认识,将蚕桑列为继烤烟、核桃之后的又一优势支柱产业,作出重大决定,当年新植物蚕桑面积5898亩。2005年,县委、政府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机遇,再次作出重大决定,把蚕桑产业作为农业富民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后续支柱 产业,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大力扩大桑园规模。2007年9月,大姚县被国家商务部列为东桑西移工程建设重点县,这就为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步伐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全县蚕桑产业得到不断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桑园面积达5.04万亩,去冬今春完成新植桑园5808.8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11%,改造低产桑园3000亩。 二、发展蚕桑的有利条件 1、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由于东部地区日益工业化、城市化,环境污染加剧,且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劳动力成本增加,使蚕桑业发展空间受限,其桑树种植面积呈减少的趋势。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广人稀、劳动力密集,环境质量较好,蚕桑业比较效益高于其它经济作物。因此,全国蚕桑养植业呈“东桑西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我国第十个五年规刚刚开始实施以来,国家茧丝绸协调相关部门审时度势,从推动我国由传统意义上的丝绸大国发展成为丝绸强国出发,确定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绸原料和原料粗加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种桑养蚕,使其成为全国优质蚕茧资源基地。在此期间,我县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全国100个“东桑西移”基地县之一,为我县蚕桑茧丝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产业定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明确的方向。同时,蚕桑产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县农村农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竞争优势明显。这些都给大姚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空前的好机遇。 2、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大姚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耕地面积广,山地坡地多,土质好,土壤肥沃,气候环境变化小,无霜期较长,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是蚕桑产业生产发展的理想区域,绝大部分耕地、坡地,无论是热量、光照都十分有利于桑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即使是粗放种植的桑树,单株产叶量可达1.5公斤以上,是许多发展蚕桑的地区无法比拟的。在养蚕方面,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一年之内可养三批蚕,甚至更多,张种产茧可高达40公斤以上,而且蚕茧的解舒率、上车率、出丝率、色泽等指标均十分优良,茧丝品质上乘,可与一些优质蚕桑基地相媲美。 3、坚实的生产基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桑园面积迅速扩张。近几年,农业部门坚持“抓住机遇,发展蚕桑产业,建立农村家庭主要经济支柱”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积极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桑生产逐年稳步推进。进入二十一世纪,县委、政府对农业农村蚕桑工作更加重视,把蚕桑生产列入农业产业化进程,确立了蚕桑生产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姚县蚕桑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体制、奖惩、科技投入和发展目标等方面更加明确,赋予了蚕桑产业更为重要的地位。在扶持蚕桑产业发展上,大姚县不仅有政策上的支持,在资金投入上也加大了力度。通过蚕农、企业、政府各方面的努力,蚕桑产业正在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生产基础更加坚实。 4、广阔的市场前景。统计显示,我国茧丝生产量和出口贸易量分别占世界的70%和80%,在国际上具有垄断地位。加入WTO 后,由于工艺与劳动力资源优势,特别是2005年1月1日取消了丝绸出口配额限制,使我国 茧丝绸业有了更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看,具有“纤维皇后”之称的丝绸织物消费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同时,长期以来,茧丝制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世界著名的丝绸服饰厂都喜欢选用质地纯正的中国原料。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生丝和坯绸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六到八成,丝绸80%以上用于出口,就连一些茧丝制品产量较高的国家,也要购进部分中 作者简介:樊宏丽,(1972-),女,彝族,本科,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10450.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90.html

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年*月**日

学士学位论文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 摘要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改制并成功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之后,积极进行战略转型,收入结构逐步优化,营业净收入稳步上升。但由于国内金融环境的某些限制,以及其自身经营环境的局限性导致了建设银行广西分行理财业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财业务组织架构前台分割,缺乏整合;“封闭式”理财模式使得理财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不一致:理财产品的风险梯度不完整、品牌认知度较低等。 本文主要就建设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为实例,分析其面临的行业竞争、所依托的组织架构、产品和服务、采取的模式以及建立的流程等,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财业务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个人理财;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组织架构;客户关系

学士学位论文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the reform of domestic financial system, which provides vast demand market for personal financial business.China Construction Bank has gone public firstly in all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Then the bank has been implementing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ptimizing structure of earnings .so net earnings of the bank has been rising steadily. But, because of some restrictions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limitations of bank’s operating environment, some problems still can be found in financial services of Guangxi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Such as separateness of financial services architecture, inconsistency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financial product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Closed" financial model , incompleteness of risk grads of financial products, lower brand awareness etc. Taking the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of Guangxi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industry competition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modes and established process etc. We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 then present an solution based on situations above-mentioned and features of financial services. KEY WORDS:personal finance; Guangxi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organization; customer relationship

广西桂林市区域概况

桂林是世界着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于2014年在桂林举办。 人文历史 桂林历史悠久。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夏、商、周时期,桂林是“百越”人的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桂林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民国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汉、壮、苗、瑶、侗、回、京、彝、水、满等多个民族

和谐相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民族文化构成了桂林城市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桂林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 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县、临桂县分别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实施部分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荔浦、恭城11个县(自治县)。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75个镇、44个乡、15个民族乡,2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54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526.4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6.84(包括临桂)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临桂区。1995年起资源县为自治县待遇县。 2013年4月9日《广西日报》第二版:《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桂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已经出炉,同意撤销临桂县,设立桂林市临桂区;同意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由现址象山区五美路16号,搬迁至临桂区西城中路69号。 地理环境 地形 桂林山川奇特、风景秀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以俊俏的山

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 山火连绵不断

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山火连绵不断 新闻中心-中国 https://www.360docs.net/doc/296310450.html, 时间: 2010-03-17 责任编辑: Tina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去年秋冬以来,一场50年一遇的罕见旱灾让桂西北地区土地龟裂,176万多人“喊渴”。危难时刻,广西百万党政军民积极行动起来,一场保民生保春耕的科学抗旱大战正在大石山区打响。 旱情50年一遇,176万人“喊渴” 由于高温少雨,广西旱情迅速蔓延,干旱等级已达到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达到特大干旱,抗旱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水柜干涸,河溪断流,农田荒废。 目前,广西有80个县(市)出现旱情,因旱导致176.46万人、87.0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河池市67.31万人、百色市56.6万人,需要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的人数为18.77万人,其中河池市12.97万人,百色市也达到5.8万人。 “除70年代有过一次类似的旱情,近三十年了,我还没碰到那么旱的天。”东兰县东兰镇田洞村弄独屯党支书韦宗恩指着山头上一个个空空的水柜无奈地说,他们屯19个水柜只剩两个勉强蓄了点水,全屯23户110人的饮水全靠政府送。 都安瑶族自治县弄明屯的乡亲们更是体会到缺水的切肤之痛:“水柜干了,喝水要去五六公里以外挑,一天就两个来回,每天光挑水,别的事都干不成。”村民罗浩东说,猪圈里的大肥猪都成了难题:留着要水喂,杀了没水加工。 因为缺水,河池、百色等旱区很多田地“干”得张开了“大口”,当地群众至今还未翻耕。目前,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784.45万亩,其中轻旱464.43万亩,重旱294.50万亩,干枯25.52万亩,旱地缺墒406.94万亩。 与旱情相伴而来的,是连绵不断的森林火灾。据统计,2月1日到3月10日,广西累计发生森林火灾331起,过火面积6029公顷,受害森林面积778公顷。与上年同比,森林火灾的过火面积增加了七成多。此外,林火卫星监测的热点总数达943个,核实为林火的273处,其中明火燃烧时间超过24个小时以上的林火就有13起,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这次夏秋冬三季连旱,持续了半年多,可以说50年一遇!”河池市委书记蓝天立说,此次旱灾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灾害损失大,给广西带来了严峻挑战。

广西区级单位名称

1.自治区纪委(监察厅)2.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3.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4.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5.自治区政协办公厅 6.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7.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8.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9.自治区党委政法委 10.自治区编办 11.自治区高级法院 12.自治区检察院 13.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14.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15.自治区教育厅 16.自治区科技厅 17.自治区民委 18.自治区公安厅 19.自治区国家安全厅 20.自治区民政厅 21.自治区司法厅 22.自治区财政厅

23.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4.自治区环保厅 25.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26.自治区水利厅 27.自治区农业厅 28.自治区林业厅 29.自治区商务厅 30.自治区文化厅 31.自治区卫生厅 32.自治区人口计生委33.自治区外办 34.自治区国资委 35.自治区农垦局 36.自治区北部湾办 37.自治区地税局 38.自治区质监局 39.自治区新闻出版局40.自治区体育局 41.自治区安全监管局42.自治区旅游局 43.自治区粮食局 44.自治区法制办

45.自治区金融办 46.自治区人防办 47.自治区扶贫办 48.自治区投资促进局49.广西地矿局 50.自治区供销社 51.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社52.广西科学院 53.广西农科院 54.广西博览局 55.广西出版传媒集团56.广西电台 57.广西电视台 58.自治区铁路建设办59.广西新华书店集团60.龙滩公司 61.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62.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63.广西金融投资集团64.团区委 65.自治区妇联 66.自治区文联

广西贫困地区发展情况

广西贫困地区发展情况 2008/11/28 --------------------------------------------------------------------------------------------------- “十五”期间,广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广泛受益,农村贫困发生率继续下降,农村反贫困取得了新的进展。2006年全区49个贫困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2亿元,占全区GDP的23.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4亿元、347亿元、28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84.4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17.8%。 广西以49个贫困县和4060个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相对贫困人口为对象,以贫困村规划为基础,以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重点,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多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西贫困人口显著下降,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1978年到2005年,全区农村未解决温饱人口从2100万下降到76万,贫困发生率从70%左右下降到2.4%。49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0元(当年价,下同)增加到1990元,人均产粮从不足200公斤增加到360公斤,贫困群众的住房、衣着、食物结构有了改善。 第二,贫困县特色产业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贫困地区芒果、板栗、龙眼、甘蔗、桑蚕、药材、剑麻等名、特、优、新品种有了长足发展,利用扶贫资金扶持群众新种、改造农、林、果、药、茶及水产畜牧业生产基地近900万亩,平均每年建设30多万亩。新建一批制糖、水电、矿产开采加工、林果加工等工业项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49个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51.8亿元(当年价,下同)增长到2006年9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3.3亿元增长到85亿元,高于同期全区的平均增长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370元增长到7800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24元增长到690元,分别增长了21和29倍。 第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明显改善。多年来通过扶贫开发修建基本农田13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1万亩,修建水利、水池、水柜47万多处,解决和改善了887万人的饮水困难,改善了大批农田灌溉;新建、改扩建四级公路和通自然村道路10.4万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等级公路,全区90%以上的村委会和部分自然屯通了汽车;新架设输变电线路3万多公里,实现了乡乡通电,村委会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农村邮电通讯迅速发展。建设沼气池168万座,49个贫困县退耕还林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有了提高。 第四,贫困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人口素质逐步

广西秋季干旱成因分析_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广西秋季干旱成因分析 学位申请人:李宇中 导师姓名及职称:黎伟标副教授 专业名称:气象学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 主席: 成员: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08年10月9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论文题目:广西秋季干旱成因分析 专业:气象学 硕士生:李宇中 指导教师:黎伟标副教授 摘要 本工作利用均匀分布在广西境内的89个气象观测台站1961~2006年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全球月平均要素场再分析资料、NOAA/NCEP/CPC ONI指数资料、月平均ERSST.v2海温资料、WHOI全球海气通量分析资料(OAFlux)、以及比利时SIDC月度太阳黑子活动数据,运用客观定量化的小波分析、趋势(突变)分析、合成偏差分析、相关分析、水汽通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方法,对广西区域秋季异常干旱(降水)事件的时空异常分布和变化特征、年际年代际变化的相关因子、天气气候背景以及可能的影响因子、成因机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揭示出一些新的观测事实,得到以下结果: 广西秋季的降水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境内秋旱出现频繁:全区各地的秋旱频率多在30%~40%,其中桂东南是广西秋旱发生最为频繁、也是近年来旱情趋于严重的地区。 广西秋季降水变化以全区一致旱涝的分布型占主要地位;此外,广西秋季降水还具有东西差异型、南北差异型以及自桂西北到桂东南呈“+-+”(或“-+-”)的波状分布型式等其它三种典型的分布型式。 广西秋季降水存在着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两个显著的振荡特征;二者对广西秋季降水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近二十年来广西秋季降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且从2003年开始可能出现了趋于明显减少的气候突变。以ENSO事件为典型特征的赤道太平洋地区热力振荡与广西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密切关联;而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则是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由此造成的广西秋季严重干旱持续现象值得关注。 中纬度东太平洋海温变化与广西秋季降水呈显著负相关、而中低纬中西部太平洋则为显著的正相关区;另外,在印尼西部沿岸的东印度洋区域,海洋热力变化与广西秋季降水也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示出印度洋海洋热力状况对广西秋季降水也有相当程度的复杂影响。 秋季热带气旋是广西秋季降水最重要的天气系统,直接影响广西的秋季热带气旋数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西秋季降水的多寡以及旱情的严重程度。降水偏少年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的平均强度和生存周期明显偏小、登陆地点也明显偏南。 海气相互作用的分析表明,广西秋季降水的多寡与南海、孟加拉湾以及赤道以南印尼澳洲沿岸的大片东印度洋海区的海气通量输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赤道中东太平洋以及南太平洋大片海区的海气通量输送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我国南海等西太平洋区域的海气通量异常变化可能是受东亚大陆高压异常变化影响、导致相关区域全风速异常变化而引起的。另外,从孟加拉湾到印尼西部沿海到澳洲西部沿岸的东印度洋的大片海区,其海气通量异常所激发的大

广西经济发展之桑蚕种植

广西经济发展之桑蚕种植 广西民族大学化生学院 【摘要】广西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9.6一20.2摄氏度之间。市境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地区,适合种植果遮和桑蚕。桑蚕产业在宜州市得到迅猛发展。过去桑蚕的饲养规模只局限在个别户,现在则几乎是全市每个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但因养殖技术问题和文化水平,环境和价格等原因养殖户也遇到了阻碍。 【关键词】广西宜州桑蚕养殖技术扶持文化水平环境价格 一桑蚕种植的现状 桑蚕,又称家蚕,或习称蚕。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在日常生活中丝质生活用品我们接触的并不少,有服装,面膜,床上用品等还有用于医药类的桑叶,僵蚕这些都是桑蚕产业所涉及的服装业,纺织,化妆品,和医疗等领域,当然中国是最大的丝绸出口国,还会涉及贸易和出口。这些巨大的用途导致桑蚕发展的前景。 (二)国内其他地区也种植桑蚕,广西得天独厚的的气候环境,有适宜的温 度,适合桑叶的生长,并且每年可养两季蚕。从2000使广西蚕业异军突起,年年都创历史新高使广西目前成为全国最大的养蚕基地,蚕茧产量全国第一,名副其实成为世界重要原料蚕生长基地。宜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于桑蚕生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宜州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等历史发展机遇,及时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全面开放蚕茧流通市场,大力发展种桑养蚕业,桑蚕生产规模逐年壮大。从2005年起,宜州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近年来又一跃成为广西第一大白厂丝生产基地县(市),宜州市桑园面积达到31.3万亩,桑蚕生产已遍及全市16个乡镇所有村屯,养蚕农户达10.7万户。目前全市发种量137.1万张,鲜茧产量5.2万吨,平均鲜茧价格35.8元/公斤;农民养蚕收入18.61亿元,农民养蚕人均收入达到4040元。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7年保持全国、全区县域第一。 茧丝绸生产情况。目前,全市茧丝绸加工企业16家(其中缫丝厂15家,共装自动缫丝机180组,年缫丝能力达6000吨;织绸企业1家,装机180台(套))。全市生产白厂丝3148吨,坯绸218万米,蚕丝被10万床,丝绸加工业总产值达12亿元。

干旱的原因

干旱的原因 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长江区多为伏旱,华北区旱灾频率最大以春旱最为严重,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地区多夏旱。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另外,东北地区到底是以春旱为主还是以夏旱为主?教材上是说盛夏季节常引起旱灾,可人教社星图社地理室合编的星图社出版的地图册上 p19“中国的干旱灾害和季节干旱地区分布”一图却又用春旱表示东北区。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的概念: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失败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的类型: 1、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1)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份的吸附力,植物的根系难以在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便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至发生旱害。 (2)大气干旱 虽然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但由于空气极度干燥、光照强、气温高,植株蒸腾加剧,终使水分入不敷出,植株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遭致旱害。 2、根据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1)春旱 春旱主要发生在3-5月份,这时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的许多地方,春季温度回升很快,空气干燥,太阳辐射较强,风力大,蒸发力强,在这些地区冬季降水稀少,一量春季长时间无雨或雨量明显偏少,就易发生春旱。 (2)夏旱 日射强烈,气温很高,空气温度低,因而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都很强,如长期少雨或无雨极易造成干旱。 (3)秋旱 秋旱的特点与夏旱相类似,但强度稍弱。秋夏主要影响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的灌浆成熟,影响越冬作物的播种和出苗。 (4)冬旱 由于冬季,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我国广大地区,降水稀少,且多西北大

调研报告: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蚕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培养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板块”,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20XX 年10月13日至14日,县委办、县委政研室、县蚕桑办和相关单位组成课题调研组,以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现场走访等方式深入部分乡镇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20XX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被列为“XX省蚕茧核心基地县”的战略机遇,严格按照“围绕市场建基地、突出规模抓重点、集中连片上水平、依托龙头带农户、创新技术求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种养质量,不断巩固提升老桑园,稳步拓展新桑园,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持续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一)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20XX年,全县累计种植桑园面积X亩,涉及X个乡镇X个村民委员会X个村民小组X户农户;累计新建大蚕房X座X平方米,改建大蚕房X座X平方米,新建小蚕房X3座X平方米;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X场次X人次,发放资料121827份;率先实现生产技术“四个100%”,即100%栽植嫁接苗和地膜覆盖,100%实现黑暗袋收蚁,100%实现小蚕共育,100%使用纸板方格蔟具上蔟;预计全年可完成养

蚕X张,实现产茧量X吨,实现农业产业X万元。其中分年度发展情况为:20XX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X亩,产茧量151.5吨;实际完成种植面积11190亩、占计划任务的111.9%,累计养蚕2503张、实现产茧量95.46吨、占计划任务的63.01%,蚕茧综合均价达20.31元/公斤,实现农业产值1X万元。 20XX年,全县计划新植面X亩,产茧量267吨;实际完成种植面积25036亩、占计划任务的100.14%,累计养蚕4504张、实现产茧量158吨、占计划任务的58.18%,蚕茧综合均价达20.82元/公斤、比上年增加0.51元/公斤、同比增长2.51%,实现农业产值X万元。 20XX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X亩,低改面积X亩,产茧量X吨;实际完成新植桑园X亩、占计划任务的125.27%,完成低产桑园改造X亩、占计划任务的105.3%,累计养蚕9127.66张,实现产茧316.8吨、占计划任务的52.8%,蚕茧综合均价达24.06元/公斤、比上年增加3.24元/公斤、同比增长15.56%,实现农业产值X万元。 20XX年,全县计划新植面积X亩,低改面积X亩,产茧X吨;实际完成新植桑园面积X亩、占计划任务的99.26%,完成低产桑园改造4038亩、占计划任务的100.95%,预计可100%完成年度计划产茧任务。截止目前,已完成养蚕12170.66张,收购蚕茧403.13吨,实现农业产值1390.17万元。其中,实现张产茧X公斤,张产值达X元,上茧均价X元/公斤。 (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X欣盛恒茧丝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东桑西移”、“浙商

2020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校园招聘笔试科目_笔试内容

2020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校园招聘笔试科目_笔试 内容 2020中国农业银行校园招聘即将开始,各位想要报考中国农业银行的考生一定很关心农业银行的考情及题目题量等等。中公金融人小编为备考农业银行的各位考生整理农业银行往年考试题型及题量,帮助考生及时了解考情,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考。 中国农业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内容以及题量每年有一定的变化,以下校园招聘笔试相关信息仅供各位考生参考! 以下是农业银行历年考试科目占比(仅供大家参考!) 1、行测占比细分情况如下图: 2018农业银行行测真题解析 项目18年17年16年 考试科目及 题量数量运算26 数量运算24 数量运算24 资料分析 5 资料分析 5 资料分析 5 判断推理10 判断推理8 判断推理9 言语理解 6 言语理解 4 言语理解 4 难度变化数量运算中等中等中等资料分析中等中等中等判断推理中等中等中等言语理解中等中等中等 2018农业银行行测难度相对往年基本没有变化。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和思维策略各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道题,今年思维策略全部考查的是式子计算。资料分析主要考查了增长的概念,判断推理只考查了图形推理一种题型。言语理解部分,选词填空和片段阅读可以看做是必考题型。因此在备战今年的农行招聘时,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做题速度,更要提升做题质量,不做回头返工这样费时费力的事情,大家一定要认真备考,相信你一定能顺利入行! 2、综合占比细分情况如下图: 2018农业银行校园招聘综合知识题型分布 题型题量时间难易度

行业相关35 50 中等 时事政治10 中等农行特色知识 5 容易从题量分析,18年农行的考题题量适中,1分钟1道题,考生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做完每一道题。但是要强调的是,同学们要注意合理化分时间,不要在一道题上耽误太长。从难易度上看,农行的综合知识较其它大行考试相对简单,针对15到时政及农行特色知识,考生要着重留意上半年时政热点,并根据农行的发展策略有目的性的记忆。 3、英语占比细分情况如下图: 2018农业银行英语题型列举 项目18年17年16年 考试科目及题量 80 80 80 单选45 阅读35 单选45 阅读35 单选45 阅读35 难度变化 中等偏难中等偏难中等单选四级至六级托业 阅读 四级同等难度 类型文章,没有托 业类 托业双篇阅读 +四级同等难度文 章 从上内容可以看出,2018年农行秋招英语整体题型和题量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80道题,单选45道,阅读7篇,35道题。单选考查的几乎全是四六级同等难度的词汇辨析,不少题目的题干较长,有一定难度,对考生的词汇基础要求较高,所以单选部分整体难度相比去年有所提高。

2019年广西全省各地区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全集

2019年广西百色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照(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3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 A .90? B .180? C .270? D .360? 2.(3分)如图,已知//a b ,158∠=?,则2∠的大小是( ) A .122? B .85? C .58? D .32 3.(3分)一组数据2,6,4,10,8,12的中位数是( ) A .6 B .7 C .8 D .9 4.(3分)方程1 11 x =+的解是( ) A .无解 B .1x =- C .0x = D .1x = 5.(3分)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不是圆的是( ) A .四面体 B .圆锥 C .球 D .圆柱 6.(3分)一周时间有604800秒,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604810? B .56.04810? C .66.04810? D .60.604810? 7.(3分)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五边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矩形 8.(3分)不等式组12220360x x -

A .46x -<… B .4x -…或2x > C .42x -<… D .24x <… 9.(3分)抛物线267y x x =++可由抛物线2y x =如何平移得到的( ) A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7个单位 C .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 D .先回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10.(3分)小韦和小黄进行射击比赛,各射击6次,根据成绩绘制的两幅折线统计图如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黄的成绩比小韦的成绩更稳定 B .两人成绩的众数相同 C .小韦的成绩比小黄的成绩更稳定 D .两人的平均成绩不相同 11.(3分)下列四个命题: 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其中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 12.(3分)阅读理解: 已知两点1(M x ,1)y ,2(N x ,2)y ,则线段MN 的中点(,)K x y 的坐标公式为:12 2 x x x +=,12 2 y y y += . 如图,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点(3,0)A -,O 经过点A ,点B 为弦PA 的中点.若点 (,)P a b ,则有a ,b 满足等式:229a b +=. 设(,)B m n ,则m ,n 满足的等式是( )

广西养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广西养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桑蚕养殖是宜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劳动力不足、坏境受到污染、技术落后等。本文根据宜州市桑蚕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蚕桑副产物,提高蚕桑业附加值、政府要大力推广专业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等,以帮助宜州市桑蚕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宜州市;桑蚕;问题;对策 1.宜州市养蚕业现状分析 1.1优势 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丰富,适合桑树生长;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训农民科学养蚕、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等,大力扶持桑蚕业发展,目前宜州市已成为中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市县,从而推动了缫丝产业兴起;政府降低养蚕成本,给予桑苗补助,蚕农申请小额贷款全由政府财政补息,提高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政府配置了相关的循环综合利用措施,发展桑枝食用菌,利用废蚕沙生产沼气,解决污染问题,实现绿色生产;政府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丝绸研讨会等平台,招商引资,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1.2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环境问题 目前宜州市养蚕业以小农经济为主,当地一些农民对桑蚕的管理措施滞后,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病蚕、死蚕以及蚕沙随意处置,有些堆在家附近的田地里,或扔到河里,给土地和河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1.2.2技术问题 宜州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没有很多优越的条件能吸引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蚕农的专业技术培训、指导跟不上。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不够完善,蚕业科技研发还未成熟,优良的桑蚕品种更新速度慢,桑蚕资源的开发虽然得到政府的重视,但其还在初级开发阶段,蚕业综合经济效益低。 1.2.3加工业落后,产品附加值低 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宜州市抓住这个发展桑蚕经济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宜州桑蚕业的发展属于后发展,生产与加工的相关配套并不是很完整的,导致了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