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语文天地教案(精品)

最新四年级语文天地教案(精品)
最新四年级语文天地教案(精品)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大熊猫壹号书店收集整理的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2、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3、通过习作练习,体会“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含义,分享成功的喜悦。课前准备: 活页卡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板书:写摘录笔记) 二、讨论班级上学期进行几次摘录笔记的体会。 三、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外阅读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出示活页卡 1、问: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齐读摘录的词句。 3、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六、读一读 1 自由读一读。 2 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 3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光中去看看她的收获。(板书:柚子树下) 二、自读课文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三、交流自读情况 四、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中的名言警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中的名言警句 编辑整理:平蓉静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句话包含有“不耻相师”,即“相互为师”的观念,提倡向更多的人学习,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学习。]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我爱我的老师,但并不是对老师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敢于挑战。) ◆语言是花苞,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要少说空话,要多实干。) ◆要想找到珊瑚和玛瑙,就得下到大海里;要想找到宝石和碧玉,就得翻过万水千山。 (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的形成,则要靠习惯;的养成又靠平时的行为积累。有兴趣的人比没有兴趣的人双倍地快乐,因为有兴趣的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这句话教育我们要有广泛的兴趣。)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做人要遵纪守法。) ◆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人是有理智的,明理的,会思考的,应该用正确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能像动物那样,只靠本能行事。)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 (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放弃燕子麻雀那样小的志向,而像大雁天鹅那样高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劝导人们不要小瞧了“小”,做人做事、修身养性都要立足从小处做起。)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1.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2.学习积累词语,体会乡下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并能选择一幅画写一写。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卜算子·咏梅》的意境,积累古诗。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的4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4篇课文的题目。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请你阅读第一单元的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学生自由交流) 2.出示句子: 《清平乐·村居》,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从这最后一句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天窗》,“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齐读这几句话,再次感受体会。 3.还有些句子特别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想法,到课文里面找一找,读一读。 4.小结:以后我们要继续多多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课文中有很多词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下面这一题。 课件展示: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 肥沃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分行读,指名读,学生齐读。 说说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第一行描写的是城市生活,第二行描写的是乡村生活。) 2.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二)第二题。 1.“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 (1)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2.选一幅画面,照样子写一写。 (1)仿照上面的两个句子,仔细观察课文的三幅图,说一说。 (2)选一幅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①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绘成了一幅草原风景图。

最新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精品)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2、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劳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视。 3、通过习作练习,体会“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含义,分享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活页卡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优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板书:写摘录笔记) 二、讨论班级上学期进行几次摘录笔记的体会。 三、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外阅读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出示活页卡 1、问: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齐读摘录的词句。 3、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六、读一读 1 自由读一读。

2 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 3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光中去看看她的收获。(板书:柚子树下) 二、自读课文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 三、交流自读情况 四、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1 再读课文第三部分,划出描写心理变化的句子。 2 说说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3 在水塘里采菱时,发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此时,我又怎样的收获? 5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 五、齐读。 六、小练笔: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写进去。 七、作业: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 1.学习边读边想象,让课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再现,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具体形象。 2.读“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和“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等场面描写的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找出每组成语的规律。 3.学习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写一件事物。 4.能规范书写一段文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朗读《鹿柴》这首诗,了解诗的意思,并背诵。 重点 1.了解、积累成语,能发现两组词语的规律。 2.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事物。 3.积累古诗《鹿柴》,了解诗的意思。 难点 学习边读边想象,让课文中的情景在脑海中再现,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具体形象。 1.交流平台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根据本单元文章中描写的场面想象画面。然后出示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想象,学会让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2.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中首先了解成语的意思,并想象成语所描绘的画面。其次,找出两组成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二题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加点词语,发现加点词语的相同点,并选择一件事物,用表示时间的词语进行描述。 3.书写提示 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字的布局、字距等,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4.日积月累 教学时,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意思,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够当堂背诵。

1.预习提纲 (1)再次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并根据文字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2)借助工具书或上网查阅等方式了解“词句段运用”中的成语的意思,并根据成语的意思想象画面。 (3)尝试用“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4)借助互联网了解王维的生平及作品,了解《鹿柴》这首诗的意思。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课文,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2.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并想象成语所描述的画面。 3.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描述事物。 一、激趣导入 谈话入题:同学们,请认真听下面的录音。(播放清晨树林中鸟儿鸣叫的录音)听了这段录音,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这是一段清晨树林中鸟儿鸣叫的录音。听了鸟儿的鸣叫,我可以想象到鸟儿们刚“起床”时那种精神抖擞的劲头,可以想象鸟儿们再次见到朋友时的兴奋,可以想象鸟儿们看到日出时高兴的心情。 设计意图: 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展开想象,也可以通过声音展开想象。播放录音,可以通过让学生描述听录音后想象到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激发想象 1.交流平台。

《语文天地一》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一》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一》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从旧字中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2.掌握、运用并积累成语。 3.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4.阅读短文,学会养成好习惯。 5.学改错别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填、说积累字、词。 2.通过读认识并运用逗号和句号,从读短文中认识到坏习惯带来的不便,逐步养成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比、填、说、读发现语文知识的特点,在实践中运用它。 2.在读、议、改中养成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词、说词、填空。 2.逗号和句号的运用。 3.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比、读中发现组字的方法并进行学习。 2.填、选词并选一个造句。 3.能恰当地填上形容词。 教学重、难点:.选词、说词、填空。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会发现 1.教师卡片出示:功工胆旦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两个字的一边表音,一边表意。 2.再出示一例由学生发现。 3.用小黑板全部出示后,读一读。 二、填词并造句 1.出示一个例子:一声不响 让显示齐读并说说它的意思 2.仿例写几个词语,如: 一动不动一字不错一言不发 一文不值一毛不拔 3.读词并记住几个。 4.选一个造句

一声不响小明一声不响地坐在座位上。 同学们,一个完整的.句子应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三、说词填空 1.出示例子 认真地背诵齐读后,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填词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应注意所填的词要恰当。 2.仿照例子写一写(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互相订正 四、布置作业完成第五页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2.阅读短文,议一议怎样改掉坏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逗号和句号的运用。 2.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 1.出示,。让学生辨别。 2.幻灯出示句子,要求填上,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一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 文天地一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语文天地一 预习提示: 1、从第一单元的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2、读读第二题的词语,了解意思。 3、阅读《难忘的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写你的感受。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 1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 4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 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字。想一想:观察生词发现了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二)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 出示投影: 1、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3、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老师重点指导) 4、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防止地要筹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累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收拾的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但愿对大家有所匡助。 语文天地四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浏览名句格言等学习累积词句的法子。 2、通过各抒己见、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流动中体会农民的劳动对我们的糊口有着重大的意义,农民的勤快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对农民要关切、尊重、敬仰、不要轻视。 3、通过习作练习,体会“有耕耘,就会有收成”的含意,分享胜利的喜悦。 课前筹备: 活页卡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年级时,我们摘抄了文章顶用得好的词语,但只这样还不够,本学期,我们还要进行摘抄的练习,而且还要学会摘抄幽美的句子,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板书:写摘录笔记) 二、讨论班级上学期进行几回摘录笔记的体会。 三、提醒学生注意: 在课外浏览中作摘录笔记要把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写下来,以备查阅。

四、出示活页卡 1、问:上面摘录了哪些内容?为甚么要摘录这些词句? 2、齐读摘录的词句。 3、指读里面的句子,请查资料的学生讲讲这几句话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录笔记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六、读一读 1 自由读一读。 2 教师简单介绍谚语、古诗文的意思。 3 采取多种情势诵读读、背诵。 七、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妙的童年回想。今天,我们一块儿跟随作者到它的童年时光中去看看她的收成。(板书:柚子树下) 二、自读课文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甚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处所划上记号。 三、交换自读情况 四、在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思考题: 1 再读课文第三部份,划出描述心理变化的句子。 2 说说我是在怎么的情况下和由根子一块儿去水塘里划盆采菱? 3 在水塘里采菱时,发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发生了怎么的变化? 4 此时,我又怎么的收成? 5 当我把木盆划到柚子树时,回合由根子说甚么?做甚么? 五、齐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一教案

语文天地一 预习提示: 1、从第一单元的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 2、读读第二题的词语,了解意思。 3、阅读《难忘的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写你的感受。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 4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 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 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字。想一想:观察生词发现了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二)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 出示投影: 1、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3、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老师重点指导) 4、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5、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 6、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互相进行纠正。 7、指学生进行词语的造句练习,集体点评,提高造句能力。 8、、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比较好,说给大家听听。 9、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板书,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三)畅所欲言 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 三、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四作业设计: 收集有关话语的谚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语文天地》,学习阅读《难忘的一句话》、初显身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名人名言,进行抄写练习。 1、出示名人名言: 2、自己读一读着这几句话,说说你觉得这几句话说怎样? 3、指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际能力。 2.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

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美景展示给大家吧。 二、交流步骤 1.启发谈话。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经历,唤起对某一景物的回忆。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观察过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情境,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介绍给同学。 2.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并思考怎样和同学交流。说清楚景物的特点,给大家带来惊奇的感觉。 3.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介绍,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4.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5.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交流,进行总结,并适时给予鼓励表扬。 三、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学们把今天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2.办一期自然奇观展。 四、课堂小结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去欣赏那一幅幅瑰丽壮美的图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一

第八单元语文天地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理解“风平浪静、哭笑不得、失足、不知所措、瞄准、呜咽、灵敏、储藏、积蓄、维持”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并掌握摘录笔记内容。 2.体会《跳水》中船长的人物形象,知道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3.背诵并默写古诗《滁州西涧》《舟夜书所见》。 4.说说有关船的内容。 复习重难点: 1.拓展训练时强调学生平时易错的字和词语。 2.体会《跳水》中船长的人物形象,知道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2分钟) 1.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八单元《舟船》。它包括哪两篇课文? 2.出示复习目标:(师读) (1)通过复习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摘录笔记内容。 (2)感受《跳水》中船长果断,机智的品质,知道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3)背诵并默写古诗《滁州西涧》,《舟夜书所见》。 (4)畅所欲言:说说有关船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船、知道的船或自己设

计的船。 二、自主复习(10分钟) 1.出示复习提纲: (1)识记本单元15个一类生字字形,读准10个二类生字字音、会写摘录笔记中的词语、掌握本单元的多音字:“咽,旋”。 (2)理解“风平浪静、哭笑不得、失足、不知所措、瞄准、呜咽、灵敏、储藏、积蓄、维持”等词语的意思。 (3)知道《跳水》一文的写作顺序。文中描述了一位怎样的船长?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4)《沙漠之舟》一文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 (5)背诵并默写古诗《滁州西涧》、《舟夜书所见》。 (6)用一句话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复习。 三、探究巩固(10分钟) 1.小组互探:小组内由组长提问检查复习内容,并掌握本组内复习情况。 2.师生互探:(1)班内抽查,汇报交流。(2)针对易错内容,强化记忆。 四、拓展训练(8分钟) 1.听写词语:逗乐、顶端、醒悟、钩住、控制、不知所措、呜咽、瞄准、灵敏、陷进、储藏、积蓄、维持、脂肪。 2、课文内容我知道: (1)《跳水》一文记述了在一艘外国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把船长()戴的帽子挂到了()的一头,()为了追回帽子,爬上()。在万分危急的时刻,()急中生智,命令()跳水,使()转危为安。 (2)《跳水》以()的活动为线索,紧扣()、()、()、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梳理

新部编版四语下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 语文园地一 一、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的主题是:课文中有一些关键词句,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词句,认真品读、体会,这样 就能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关键句包括: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 中心句:一篇文章总有一个中心主旨,作者往往会用较为凝练概括的语句将自己的 所思所想集中表达出来,像这样的句子就叫中心句。 阅读文章时如果能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并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文章观点与材料、整体与局部、开篇与结尾、线索与思路等的安排与设计, 从而能快速地找到答题的方向与角度。 总起句: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 主旨。总起句一般在自然段的开头。 总结句:也起概括本段中心的作用。总结句通常出现在自然段的末尾。 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小结前文并启示下文要讲的内容。 照应句:前面提出的问题,后文有所着落; 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 如学习《清平乐. 村居》,我从“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感受到作者对 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 独特、迷人的风景”,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学习《天窗》这课时,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 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二、词句段运用 1. 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璀璨cuǐcàn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 肥沃wò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读这些词语,我发现第一行词语是描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词语是描写乡下生活的。 这样描写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 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琳琅满目、五光十色、人声鼎沸、高楼大厦;小溪潺潺、瓜藤满架、鲜花开放、绿竹成阴、雨后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