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摘要:江南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独树一帜。而江南文学也在中国文学史占有独特的一席。根据文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江南文学的成就,毫无疑问,是江南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使然。一定程度上讲,江南文化和江南文学是相反相成的。因此,需要紧扣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从“江南”的概念入手,梳理江南的历史,进而展开阐述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结合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来考察江南文化与文学间的具体关联,方可真正理解江南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特质。

关键词:江南认同历史上的江南文化的地域性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与文学

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1]

而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经常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即喜好江南。长期以来,或虚或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可将其称之为“江南认同”。

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普遍的,“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也是变化多样。它常是一个与“中原”、“边疆”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早期出现的江南指的便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那个时期的江南往往指的都是湖南、湖北一带。[2]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到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部分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开始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在之后的宋代也一直沿用着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称谓,也是从这里成为定义现代江南概念的开端。唐宋设立的江南东道范围涵盖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二省的南部地区。江南西道范围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安徽两省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南京市为中心,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区。这个由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核心区域组成的小江南,从区域的共同性上来讲,该地区的风俗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一致性。[3]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明清时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江东、吴或三吴地区。[4]

如果光从地理上看,江南并无任何突出之处,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在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结构复杂的中国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的,江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有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们聚集的场所。也正因如此,江南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了,它成了一个丰富内涵的所指,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又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

历史学、经济学等诸多人文领域,包含了多重的语义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历代文人通过各种方式吟咏江南之作可谓层出不穷,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那么本文将从江南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入手进行一些浅显的论述。

说到江南文化,人们立刻会想到昆曲、吴歌、评弹、茶艺、刺绣、烹饪、园林等等。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其清新柔美的格调和温文尔雅的风韵。的确,江南的一切尽管与北方相比少了分厚重感,却无不给人以柔婉雅致、灵思巧构的感觉,有道是“小家碧玉”,细腻至极,颇类似于太极的精髓:缓慢舒展,生生不息。即使是经济生活中的农耕、蚕桑、纺织、手工等也以精工细作见长。江南中心地区的吴语至今仍被称为“吴侬软语”,给人留下了极为烂漫的印象。而如果对构成江南文化核心的江南文人文化作更深一层的考察,则可以进一步从其文人画和文学艺术中把握其追求自由放逸的生存智慧和雍容中和的人生境界的独特质地。而无论是清新温雅,还是放逸雍容,它所体现的是江南文化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解和定位。中国人讲究四平八稳的性格、不急功近利的传统美德可能就是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江南文化的内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所在。这种独特的风韵和质地固然与江南秀丽的山水、崇文的风尚、务实的观念、开通的风气分不开,但更主要的在于江南山水风物与经济政治等多种元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在于江南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对环境的一种抗争和调适。但事实上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辐射范围,那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比如扬州这样的江北城市,它在文化上如何定义。扬州虽然地处江北但实际上自古以来它始终在江南文化范围之内。中国古代的文人也一直将其视作江南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诗中得到大量认证。[5]

如果梳理一下自太伯奔吴以来的江南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脉络,即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相反相成。“相反相成”一词用哲学上的专业术语讲叫“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即相反的东西也相互依赖,具有同一性。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政治的失败,甚至说政治的失败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江南的经济,得益于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勤劳的民风,也得益于江南政权的柔弱。江南的政权,无论是曾经问鼎中原的战国豪强,还是以后众多地方割据,所谓的“偏安政权”,都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总难免在与中原政权的角逐中处于下风,难得取胜甚至干脆被消灭。数千年间,仅在号称“帝王之都”的金陵建都的政权就近十个,但这些政权却无一例外的短暂而亡。这种弱势使得江南的君王缺乏一统天下的强悍政治欲望,只满足于维持小朝廷而偏安一隅,从而减少了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的杀伐,使江南的经济社会得以稳步发展。但政治失败的阴影却也由此被植进江南文化的记忆深处。这种来自政治失败的创痕和无法恢复昔日尊荣的隐痛,构成了江南文化的一个独特背景。这一点反而与西方广为流行与提倡的“悲剧艺术的价值”相一致,只不过此处并不是审美价值,而是某种程度上有点歪打正着地为文学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拿中国的山水诗来说,山水意象最早在《诗经》中便有踪迹,只是当时尚未成风。此后很长时间,在魏晋号称“文的自觉”时代,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然而也未能引发大量的山水诗创作。中国山水诗的真正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并在南朝形成了新一代的诗歌风貌,这也与南朝继承了东晋的领土有关。东晋政权正是在南方建都,代表大都市有今天的江苏南京和浙江绍兴,绍兴堪称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据考证,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

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6]而且需要一提的是,魏晋时期堪称典型乱世,文人之间兴起“谈玄论道”之风,当时盛行的类似于“鸵鸟政策”的玄学思潮把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结合起来,引导士大夫们从自然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这就导致了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所以一般认为山水诗是脱胎于玄言诗的。另据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交代,崇尚清淡之风也带来赞美山水隽语的发达。然而以玄学著称并以玄言诗为当时文坛主流的的北方文学里为何始终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唯一缺少的要素便是南方令人流连忘返于其间的佳山丽水。因为只有佳山丽水才具有视觉上的审美价值,从而使人陶醉,进而对于文人来讲才能够激发出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冲动。倘若是荒山恶水,那结果可想而知。此外,不仅仅是山水诗,就拿江南文人的著名代表之一,使词最终由“艳科”登上了大雅之堂的南唐后主李煜来说,他的词作风格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即亡国前的特征是绮丽柔靡,这正是典型的江南之风。这或许就是环境对人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吧。即使是亡国后被押往汴京,词风也变得凄凉悲壮、意境深远,然而其中很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流传千古的名作中所使用的意象及其形成的意境,仍然带有很强烈的江南味道。

回到这样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上来,在这种环境中,江南文化尤其是江南文人文化便沿着在政治挤压下追求生命自由的轨迹前进。毫无疑问,江南文人文化中同样存在着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此处侧重体现出的是儒家思想中那种积极出世的精神。如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追求,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表白,都体现了江南文化中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忧国忧民的天下情怀。他们二人都是江南人,顾宪成那副已流芳百年的的对联至今仍保留于无锡东林书院,影响深远,其他例子也就无需多举。只是,江南文人的政治诉求却总是遭到朝廷的猜忌和防范。江南在古代就在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列,如扬州,一度为全国首富城市。需要说明的是,正如前面所说,扬州虽然地处江北但实际上自古以来它始终在江南文化范围之内。即使是到了今天,虽有一定变化,但总的说来,现如今的江南经济依然是沿袭了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的。这一点有目共睹。那么古时候的朝廷也是看在眼里,做出行动,他们除了通过远重于其他地方的赋税来从经济上制约江南而外,更对江南的文人严加管束控制。明代的东林党案,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其迫害对象主要就是江南文人。清代大思想家龚自珍“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诗句,正表达了这种沉痛的感受。这种社会、政治环境也就自然而然地逼使江南文人对于体现着权力、意识形态和秩序规范的政治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姿态,甚至呈现出一种疏离的趋势。于是,他们更多地到老庄之学和佛学中去汲取思想资源,到大自然和艺术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他们退回到内心世界,在对人性和心灵的体验中寻求人生的自由境界,在对身边事物和个人趣味的赏玩中去享受智慧的愉悦。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对个性的追求,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多地通过文学艺术去释放,通过对生活的艺术化追求去实

现。而江南发达的经济恰恰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支撑,江南的青山绿水更为他们抵御人生压迫、舒缓精神紧张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人格精神得以伸展,他们的个性智慧得以张扬,他们的审美触角被打磨得愈发敏锐,而现实世界的纷扰则被拒于一定距离之外。这一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们的一些心态和表现同明清时期江南文人的心态及表现是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点的,正所谓联系是普遍的。从某种角度来看,江南文化典籍之众多,江南文学之繁盛,江南文人画之发达,江南艺术门类之丰富和水平之高,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多为江南人士,正与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有密切关联。[7]因此有时尽管时代不同,政治背景、社会环境等也不尽相同,但不同时代人们的心态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相互是可以打通的。尤其是文人,因为尽管今天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在过去,能读书的人,绝对是那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观察力普遍高人一筹,思想也就格外敏感。加上古时候“学而优则仕”,读书读得好最后是可以当官的,他们亲自步入政坛后,得到的是亲身经历,体会和感受自然是格外地深切。时代虽不断有变,但深处内涵却总是息息相关,这或许也是文学这条长河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

江南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在六朝。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时期尽管文学重心在北方的魏国,但此处谈论的是江南文学,从就事论事的角度讲,切入点应为江南文学的发展轨迹。那么为什么高潮会出现在在六朝时期,是因为六朝的都城在南京,在中国古代一直以来的自然经济下,首都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它集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但六朝之后进入北朝,政治中心北移,文学中心也就随之转移了。[8]

此外,江南文化家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家族的典型,尤其是在清代。清代的江南文化家族集中了中古以来一般文化家族所具有的重视家学、以儒为业、科举兴盛、世代簪缨、一门风雅等特点,同时由于文化家族不仅重视联姻的门第层次,而且重视其文化层次,知识女性的角色意义非常明显,母系教育在家族中能够全面展开,发挥出培养学术和文学人才的重要作用,这样一来,形成了完整的家族学术链和文学链,作用巨大,此处不展开论述。[9]

进而,由以上这些可以概括出江南文学的五个特征,或者说是五个鲜明的个性,它们也是江南文学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这五大特点分别是:一、山水的灵秀,加上江南文人对政治的逃避,造就了山水诗和山水小品文的发达,同时江南文学的沉郁和伤痛,也成了现实政治在江南文人心理上的投影;二、市民社会的成熟和工商业的发达,造成了戏曲、小说的繁荣;三、江南人把生活和审美融为一体的人生追求塑造出了江南文学的品味;四、江南文人讲究个性,善于表达自己内心世界,在进与退、个人与社会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在文学上形成了奇妙的结合;五、江南文学有“高原”,少“高峰”,成长在过于成熟的环境中,缺乏的是对人的本质、最原始的原生态的人的关怀。[10]

根据文化学观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之一,因此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亦潜移默化,且二者是相反相成的,同前面谈到的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是一样的,再结合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江南文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江南文学创作力生成的过程。因此,对江南文化的发展史的梳理及对其特征的认识,再结合各方面的联系,将会有助于理解江南文学的成长和创作,包括其中的作者、创作环境等等,同时也有助于理解江南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特质。

[11]

参考文献:[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1页

[2]中国国家地理[J].2007年3月.江南特辑

[3]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第2~3页

[4]唐力行.江南社会历史评论[M].商务印书馆.2009.第10~11页

[5]姜健.漫谈江南文化与江南文学[J].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86期 2011年6月23日.第二版

[6]许厚今.山水诗考略(神州)[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1月23日.第八版

[7]姜健.漫谈江南文化与江南文学[J].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86期 2011年6月23日.第二版

[8]姜健.漫谈江南文化与江南文学[J].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86期 2011年6月23日.第二版

[9]罗时进、陈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9(2).第155~160页

[10]姜健.漫谈江南文化与江南文学[J].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86期 2011年6月23日.第二版

[11]罗时进、陈燕妮.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9(2).第155~160页

江南的民俗文化

江南的民俗文化 江南的民俗文化(一)民俗是约定俗成、世代积累、长久稳定的,往往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且延续至今。走三桥习俗,记载了江南的民俗文化传统。江南人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传说是一种避灾求福的民间活动,后来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吉祥礼仪。据记载:“妇女相携宵行,以祛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上海,也有走三桥的民俗活动。由于走三桥是在月光下步行的,因此也叫“走月亮”。这个名字让我想起那首“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到桥头……”的老歌。走月亮当晚的氛围也着实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样——天上云追月,地下风吹柳…… 晚风悠悠吹,小河静静流…… 天上广寒宫,地下樱桃河;月下走三桥,青春永不老。古时,才子佳人在月明之夜徜徉在樱桃河边,所感受到的不只是温馨和浪漫,那是整个身心的愉悦。江南的每一座桥都是有韵有味,因为桥就是江南人的性格,桥也构建了江南的民风与民俗。每逢中秋夜晚,江南的桥总是焕然一新,流光溢彩,“桥桥对峙,互相凝望,脉脉含情,萦水环绕,波光桥影,绿树掩映。如质朴典雅的东方女子,妙曼地跳舞,桥与桥之间的街圩,如舞起的裙裾,倒映着粼粼碧水…… 一条长江,分开了南北,从此便有了粗犷的江北与柔媚的江南。江北,多为广袤的平原,江南多是浩淼的水乡。平原厚实,那是江北人世世代代淳朴的厚重;水乡淡雅,自是江南祖祖辈辈优雅的书香,沉淀了千年的古韵与风华…… 江北,当是粗犷的江北;江南,自是婉约的江南。总是在黄昏时想起江南,那烟那雾那雨那水,那雨后的彩虹下面走来婀娜的江南女子…… 歌在花丛,歌在水边,歌在烟雨的江南,舞在飘渺的江南。走进江南的街阱,依旧可见纺车吱呀,童谣呢喃;水波粼粼,荷叶碧碧;菜油飘香,糯米情长…… 远处可见,江南女子采桑,养蚕,织布,浣衣;蓝花的头巾,竹丝的斗笠,红绿蝴蝶的发结,还有那羞红的笑魇…… 江南女子,雨一样轻轻,雾一样盈盈,总会在我的梦中羞答答地开放,缓缓地飘散着一缕绿暗香。江南的赶集,最是一道风景。弯弯的拱桥上,江南女子,三五成群,花花绿绿,叽叽喳喳,人在桥上,影在水里,青春荡漾…… 江南的女子来到集市,蜜桃也好,密橘也好,枇杷也好,只是叫卖却不说价钱,买者还价多少就是多少,从不开价也从不讨价。卖完水果,她们就来到布店,扯一截花布,或绿或红,身上一披,蓦然便幻化成了一群美丽的孔雀。然后,一路有笑有歌,走过一块块菜花地,走过一座座石拱桥,走过一棵棵绿柳树,宛若天女散花一样,飘进了贴满了福禄门神的各自的家门…… ——江南的民俗文化(二) 1993年早春时节,我第一次走进徽州,却感到有一种怀旧的气息扑面而来。迷离之间,我总觉得自己似曾来过,却又似乎很遥远。一时间,我陶醉在徽州温润的人文环境中。黄山脚下的屯溪古镇,处处体现着江南的柔美——一边是泛黄的昨日,一边是明媚的今天。徽州,就像一方沉默的古砚,被时光研磨,又在水中慢慢洇开,便生动了整个的江南。徽州牌坊始建于不同朝代,那些精致绝伦的雕刻和古韵天然的图纹昭示着它们曾经的气派与辉煌。牌坊象征着忠、孝、节、义的人文内涵,记述了曾经的辉煌,也收藏着经年的故事。现代文明的曙光,镀亮了亘久的人文历史,濯洗了锈蚀的文明,一座座浸透着威严,折射着显赫,隐喻着情感的牌坊,向世人诉说着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如今,我只能在遗留的映象中寻找当年忠臣孝子与烈女节妇的沉浮背影,在徽州历史里翻阅那些动人的故事。挽着岁月的高度,将思绪抛掷到云端,借光

江南城市文化宣传片文案

湖熟文化宣传片·脚本 灵感·逻辑·产品 一、文案要求 下面是客户整理的要求: 1. 这个片子想传达哪些信息?(公司区位、公司历史、业务模式、领导介绍、团队风貌、领导讲话、客户体验、产品展示、硬件展示、公司业绩、合作伙伴、企业愿景等) 答:片子主要通过时间线索来介绍“湖熟文化”的昨日今生。 2. 公司的介绍和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和图片及视频) 答:给PPT、文献、内部资料。 3. 片子的受众是谁?(举例:政府领导-客户-合作商家-普通人等) 答:政府部门、专业研究院和公众 4. 片子的应用场景?(举例:会议前暖场展台门店电视播出网络) 答:1: 各公众平台投放;对应社群投放;2. 网站实用。 5. 宣传片的风格调性描述。(举例:大气文艺高端清新科技感传统新锐时尚等,如有喜欢风格或模板最好提供。)

答:高端、典雅、古朴 6. 片子的时长 答:5分钟左右 7. 片子希望展现的重点是什么? 答: (1)湖熟文化的脉络; (2)湖熟地区的现状; (3)湖熟地区的未来愿景。 8. 有没有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 答:网站等 9. 片子类型企业宣传片/产品宣传片/项目宣传片/科普片/专题片/记录片/汇报片/广告片等 答:项目宣传片。 二、文案正文 正文 片名:秦淮原乡文化湖熟

【引文】 荡漾水乡,连结湖熟百里;丰饶之地,孕育“湖熟熟,天下足”的美名;小小村落,悠悠古镇,沉淀着历史的气韵;一代代秦淮俊才,顺延着湖熟文化的血脉流淌,尽得风流。承载着5000年历史的湖熟文化,踩踏着岁月的节拍屹立至今。 【历史遗韵】 在亚洲文明对话发表主旨演讲中,习总书记说:“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湖熟的亘古文明与悠久历史,是人类宝贵的遗产。 湖熟,是一个地理坐标,地处江宁、句容、溧水三地交界处,自古就有“金陵东门户”之称,位置优越。曾经一度成为军事重地、商贸中心,成为繁华的“小南京”。 湖熟,是一个文化符号,1951年,钱立三先生在湖熟古文化遗址,发现石器、陶器和青铜器。后经考证,将其命名为“湖熟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同处一个时空,滋养了长江流域的无数华夏血脉。 湖熟,是一个历史象征,西汉武帝封国,元朝设县,明朝成为上元县四大镇之一。 杨柳古渡、古清真寺、姚东老街……千年文明的典雅邂逅现代社会的“列车”,从此,尘封的厚土中,将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人文记忆】

江南文化

中国江南文化 摘要 白居易《忆江南》诗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就像一个摇篮,她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文化,滋养了温婉如玉的江南,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江南文学,她的美让人如痴如醉,让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留给我们那许多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江南文化文学 1.江南历史文化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南京可以说得上是江南的典型代表,那夫子庙里供奉着的,那秦淮河的碧波里流淌着的,那画舫里的歌姬弹唱着的,都是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江南”,显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所指。它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它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也是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一种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诸多人文领域,包含了多重的语义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文学资源,“能不忆江南”的喟叹和感慨一直伴随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之旅。“江南”在历代发展中的自然地理范围不断变迁。从先秦到西汉时期,“江南”尚不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词,所指范围也非常广泛,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包括现今的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从东开始,“江南”已经较多地指称吴越地区,接近于后来狭义的江南地区。魏晋六朝时期,由于孙权割据东南建立吴国,同时永嘉晋室南迁,南朝偏安江左,“江南”概念在代表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同时,开始更多指向了南方诸朝廷,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江南”的概念开始有了较为确定的内涵,指称逐渐稳定。到了元朝,“江南”不再作为行政地区的正式名称,但“江南”一词越来越多地用来指称原来的“吴”地区。清顺治二年(1645),将明朝的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辖区包括今江苏、上海、安徽三省市。此后虽然经历了多番区域范围的合并和分离,但以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为中心的“江南”的地理概念还是得到普遍认同的。 我们所说的“江南文化”,正是在辨析和界定了“江南”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范围和经济范围之后,再衍生出来的一种地域文化的概念。所以,“江南文化”指的就是以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一片广大地区在山川、物产、气候、风俗、语言等自然地理条件上的相近、在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上的相当,更重要的是,在长时期的历史沿革中,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较为趋同的文化气象和氛围。需要指出的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同时具有了时代性和群体性的意义。 2.江南民俗文化

文化历史意义上的江南

水是江南的灵魂。长江成就了江南。江南,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古今中外学者从未统一过。 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早期出现在《史记·秦本纪》中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自东吴起的六朝时期以至隋唐,江东士族在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对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也有重要影响。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仍然以中原地区为地理坐标中心,江南往往指湖南、湖北长江以南一带。 唐太宗贞观元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南成为江东地区的专称。江南在古代分为江南之东和江南之西。唐宋设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苏州市为中心,主要包括苏、浙、皖部分地区。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辖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两江即含江南省(今苏皖沪三地)、江西省。 从古至今,歌咏江南的大量文学作品建构了中国人想象中的“江南”。诗歌里描述的江南,包括小江南地区,以及大江南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和皖南地区。白居易的《江南好》、苏东坡的《望江南》等,描述江南的诗词比比皆是。 江南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经济昌盛、文化繁荣、人才荟萃互相辉映,社会相对安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堪称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缩影。自秦汉以来,江南享有崇高的政治、军事地位,同时也是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杏花春雨,涵育了一代一代灵秀聪颖之士,江南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人文奥区。江南对外交流居有地利之便,布列对外通商口岸,成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高度繁荣的经济和在全国独特的地位,使一些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文化艺术逐渐成长,江南的学术文化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江南地域在文化、艺术、教育等各领域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江南民众在精神上也逐渐形成了自我认同,并且这种自我意识还得到全国其他地域民众的认同。自然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高超、经济发展强势、民众生活富裕、教育科举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局势安定,生活精细、语言绵软、民众文弱、工于心计、处事精明、善领时尚,已经成为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江南印象。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摘要:江南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独树一帜。而江南文学也在中国文学史占有独特的一席。根据文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江南文学的成就,毫无疑问,是江南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使然。一定程度上讲,江南文化和江南文学是相反相成的。因此,需要紧扣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从“江南”的概念入手,梳理江南的历史,进而展开阐述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结合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来考察江南文化与文学间的具体关联,方可真正理解江南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特质。 关键词:江南认同历史上的江南文化的地域性江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与文学 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若论文学传统的绵延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是不能与中国文学相比的。[1] 而在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经常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即喜好江南。长期以来,或虚或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可将其称之为“江南认同”。 诚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普遍的,“江南”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也是变化多样。它常是一个与“中原”、“边疆”等区域概念相并立的词,且含糊不清。从历史上看,江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早期出现的江南指的便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地区。《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那个时期的江南往往指的都是湖南、湖北一带。[2]到了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范围包括到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福建部分等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开始把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在之后的宋代也一直沿用着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称谓,也是从这里成为定义现代江南概念的开端。唐宋设立的江南东道范围涵盖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苏、二省的南部地区。江南西道范围涵盖江南之西的江西、湖南和湖北、安徽两省南部。后将江南西道演化为今江西省;而江东地区则以南京市为中心,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区。这个由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的核心区域组成的小江南,从区域的共同性上来讲,该地区的风俗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一致性。[3]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明清时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省和安徽省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转指传统的江东、吴或三吴地区。[4] 如果光从地理上看,江南并无任何突出之处,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在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结构复杂的中国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的,江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有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们聚集的场所。也正因如此,江南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了,它成了一个丰富内涵的所指,既是一个静态的地理概念,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现实区域,又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符号,其丰厚的内蕴涉及到社会学、

中国传统文化之江南文化始与末

中国传统文化之江南文化始与末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据史料记载,江南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公元四世纪,晋室南渡,在南京建立政权。此后,宋、齐、梁、陈依次更迭,统治江南达272年之久。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南北分治,大大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五代时期,吴、吴越、南唐相继在江南割据,江南地区日益繁荣。特别是公元十二世纪,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据史书记载:“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江南已完全拥有与北方抗衡的实力。 与此同时,江南文化从不同方面展现出盎然的生机:诗词歌赋、音乐美术、宗教哲学……可以毫不费力地举出一大串中国文化史上熠熠闪光的名字:萧衍、沈约、萧统、王羲之、谢灵运、谢朓、庾信、江淹、李煜、范仲淹、王安石、陆游、唐寅、文徵明、顾炎武、钱谦益、龚贤、李渔、袁枚以及唐宋以来大批的诗人词人,其中包括文治武功的君王,名位隆显的重臣,落魄江湖的世族,孤独寂寞的太子,长歌当哭的后主,历经世变的遗民,告老还乡的罢相,钻营仕途的考生,寄情青楼的名士,息影林泉的隐士,怀古伤今的吟者等等。每个人都以其特有的灵性,在江南尽情挥洒不羁的才华,同时也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留下江南的丽影,留下自身的生命烙印。杏花春雨的江南,曾是无数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则以其超越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藉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创造潜能。 也许,不曾想过能在烟雨迷蒙的日子里走向江南,去采撷渴望已久的稻色与花香,也不知道脚步是怎样踏上那脑海中多次出现过的石板桥,怎样看着乌蓬渐渐消失在河的尽头。江南梦的追念原来只在如雨的季节里才能描绘出那份憧憬。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的季节里走过那长长的街巷。不曾想过有油纸伞的飘过,只愿看那青苔遍满的墙根与光滑闪亮的石阶泛青的面庞。望一望天空,铅色的的大幕摇摇欲坠,风乍起吹落了雨滴,在一阵嘀嗒的节拍中江南该是怎样的宁静。凸起的屋檐,垂下的瓦当,让雨滴汇成一股清流从面前飘落。隔雨看雨,不知是雨的清洌刺激了久封的神经,还是那石墙天然的明丽,让一切都变得纯净,这一切便有如远古的意蕴缠绵的让人不忍心望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南梁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看似闲情的一笔。据说叛降北魏的陈伯之,面对字里行间的故国风光,骤然思乡,很快率众归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词句至今脍炙人口,而《忆

明清江南文学精神考察维度的分析

五四运动前,江南文学的发展演变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六朝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和近代时期。在六朝时期,全国中心城市第一次移到江南,南京成为六朝之都城,这是江南文学获得整体发展之起点。受到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繁荣经济的影响,六朝兴起了以宫体诗和乐府民歌为主要内容的都市艳歌。其后的宋元时期,城市的变革促使了市民阶层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文学的变革,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城市的勾栏瓦舍里兴起了白话小说与戏曲,成就了一个市民文学狂欢的时代。 明清江南文学既是宋元文学之深化,又是近代文学之预演。明清时期的士商融合培育着新的商业文化,表现为非儒观念与民间文化的结合,雅俗文学的对流互动成为时代的显著现象。明清文人以言情为最主要的写作策略,言情以张欲,言情以反理,言情以明性,其作品内容包含着雅与俗的分合消长,娱乐与教化的彼此纠结,最终达成言情以启蒙。启蒙思想始终以舒张个性、反理学的姿态突现文人的主体性。西方的启蒙文学以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为抨击对象,因而提出了反蒙昧与反专制的思想主张;而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文学则是在物质繁富的江南地区成长起来的,它以日益严苛化的宋明理学为矢的来申求个性解放的内在需要,将反禁欲作为文学的重要主题。本文对明清江南文学的讨论主要从三个层而展开:一是文学形态,二是文学主题,三是文学精神,试分别论之。 一、明清江南文学形态之雅俗消长 古代雅文化是士大夫文化,它以礼、乐、诗、书为内核,以士人标准化语言为外在表现形式。它有着自我封闭、自成系统的体系,通过政府政策、学校

教育、宗教观念对普通民众施加影响,它是维系全民族共同文化意识的纽带。而俗文化则以民间意识、观念为内核,以市井俗语乃至方言为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等特点,是属于下层民众的市井文化。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的雅俗文化形成了空前规模的交流和互动。文化观念投射到文学中,以大量的小说戏曲为载体,雅俗文学也出现了对流的盛况。 如果说在宋元时期,市民文学的冲击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话,而到了明清时期,雅俗文学的对流互动成为时代的显著现象,更突出的是,而对通俗热潮,代表了雅文学的士人阶层不再是被动的承接,而是主动地投入到参与和借鉴俗文学的行列中,或选择接纳,或甄别扬弃,或借鉴改造,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明清江南文学形成的这一波规模巨大的文学发展高潮,也就是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说的浪漫主义洪流,这股洪流在开始之前,有一个准备期。在某种意义上说,元末至明前期,也就是洪武至成化的百余年间,这是元代至明代文学发展流程中的断裂时期,也可以说是明人对宋元文学成果进行总结的时期。此前元代文学发展所展示的诸多特征—城市生活的欢快情调、个性的进取精神、隐逸与闲旷的自由、对艺术美的专注与追求都趋向衰退,在政治高压下,作家的个性遭到扭曲和抑制,情感的自然表现走向消亡。这个时期通俗文学的活力主要在于总结与深化前代的文学成果,《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通俗文学巨著之出现即为标志性成果。此潮流从明中期开始发起之后,

浅论中国江南文化

浅论中国江南文化 江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区域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历史概念,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文化概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则以其超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蓄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像空间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对于江南文化传统和当代演进的研究能让我们以地域性和历史性更好地看待中国文化。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形成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目前人们用得最多的地域文化概念大体上有这样两类:一类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别而定的,诸如楚文化、秦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等。第二类是以地域相区分的,如中原文化、江南文化、湖湘文化、塞北文化、巴蜀文化等。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江南文化属于第二类。江南文化顾名思义是以长江为分界线的,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对于江南以及由此沉淀的江南文化并非我们单纯理解的那么简单。 一、江南区域概念 研究江南文化,首先要明确的是江南的地理范围,但这又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历史上不同的行政区划,致使江南在空间形态上屡有变化,并在学术研究方面形成了一些不尽相同的观点。大体上看,古代的江南往北可涵盖皖南、淮南的缘江部分,往南则可以达到今天的福建一带,往西则沿着长江以南一直延伸到四川盆地边沿。在某种意义上讲,要想在这一问题上取得基本共识,首先需要找到一种进行正确界定的理论方法,而不是通过常见的历史文献考证、方言调查、人口迁移或其他实证途径去解决,这是因为,具体的实证研究从本性上就是“多”,同时由于“婆有婆理,公有公理”的原因,因而很难达到理论研究所需要的“一”。 我们研究江南,也应从江南地区真正走向成熟形态的时代开始。尽管魏晋以后,由于北方与中原的人口、文化等社会资源大量南移,使江南地区在经济与文化上后来居上,但真正具有成熟形态的江南,却是在中华帝国后期的明清两代。 二、江南文化及其特质 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变化转型,在不断的整合与重构中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到隋唐之际其主要内涵已经比较稳定。首先,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这种特征在远古时期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心得体会

江南城市与文化传统 ——心得体会 在上半个学期里,我有幸通过网络授课学习了江南城市文化与传统,虽然只是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来看视频,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星期六看,但因为网络问题,并没有全部一分都不落的看完,但也收获颇丰,看完视频后,利用空余时间我也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自身对江南城市的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此,我将所阅读的内容及课上苏学知识结合,就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文化展开一些论述: 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在同时期全国城市中居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其时的江南城市,从层级来说,从都城、省城到府城、县城以至市镇,可谓级级皆具;从城市功能或性质来分,既有作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型城市的南京,最为典型的工商城市苏州和杭州,交通中转型城市镇江,又有新兴的通商都市上海,还有一大批因商品经济而兴起和发展的市镇,可谓种类齐全。江南城市以其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全、联系密而构成明清时期全国特有的庞大城市群体。 一、城市布局 以苏州府的市镇为典型分析,各县各乡市镇数量多少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并不存在如人所说的以县治府治为中心的层层辐射的分布格局,也没有形成如人所说的等距离有规则的分布网络。县治大多不是经济中心,位置又往往偏居一隅,市镇也就不可能以所庄县城为中心。苏州市镇只在它们所在的地区发挥经济辐射的作用,与或近或远的县治府治关系不大,因此并不呈现出村乡市、镇县府间进行商品交流的地理层次,苏州市镇如此,他府他县市镇大率如此。江南市镇的分布,既要受到水陆交通线的限制,又要受到各地经济结构的影响,不但各府各县之间极不均匀,多寡悬殊,即或一府一县之间也情形各异,很难一概而论,不能用某府某县或某地市镇的分布特征来简单概括整个江南地区市镇的分布状况。要说江南市镇有什么分布特征,那就是它基于各地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经济结构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至于其具体形状,市镇往往位于河网平原的某一区域中心或枢纽点上,镇环四流,河流横贯镇市,商店、民居多傍水而立,因水成衢,因水成市。而其基本格局为,小市镇是一线型,一河二街,店肆集中于上塘或下塘的某一中心地段,余则疏落为民居,而从明代中叶开始,许多新兴市镇的气派与旧市镇迥然不同,形成丁字型与十字型的大中型市镇。 二、城市文化 对于反映明清江南市井文化的图绘作品,学界一向注目。徐扬的市井风俗画《盛世滋生图》(后世又称《姑苏繁华图》),解释了画中的230余家市招。江南另有两幅图卷,反映明后期南京繁华的市井风貌。一幅谓之《南都繁华图卷》。据其统计,仅在南市街至北市街这一段,画面上出现的幌子招牌就有109种,人物一千多个。《南都繁华图卷》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种种景象,充满着特定时代与地点的特色,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时期丰富具体的形象史料。另一幅谓之《上元灯彩图》。学者论述:从画面的人物衣冠与绘画风格来判断,当为明人所作毫无疑问,但是从反映的人物的生活内容以及市场景况来判断,应相当于明万历至天启时期,所画地点应是秦淮河往北过三山街的内桥一带。《上元灯彩图》的作者为民间画师,作品的服务对象也是民间人士,所以更加接近生活原型。该图不但描绘了南京古董一条街,同时也描绘了众多的地摊商贩,从地摊上陈设的商品看,也以古董为主,是一次灯市与古董相结合的专门化集市贸易大会。图像文本提供了文献所不能

诗歌中的江南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吓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赠范晔【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江南曲【南北朝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杨花曲【南北朝汤惠休】 葳蕤华结情,婉转风含思。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春人心生思,思心常为君。 江南好【唐白居易】

忆江南,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南湖春早【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青玉案【唐李煜】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破腊梅花□早露。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修竹低垂孤鹤舞。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望江南【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春梦【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忆江南【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踏歌词【唐刘禹锡】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忆江南【唐刘禹锡】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忆江南【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古别离【唐韦庄】

江南文化简介

江南,一个让人心旌摇曳的历史文化盆景。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文明悠远,是中国最具特质与魅力的独特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与情怀。 《江南》用大文化的视野,将抒情、叙述、思辩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视点解读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包含魅力的意象,诠释吴越文化的灵魂以及江南的园林、山水、风俗、饮食、民居、市井、工艺、戏曲等,展现生态、形态、情态浑然天成的东方农耕文明、乡土建筑文化、社会发展文脉等山河画卷,使我们在有限的地域中领略无限的空间意韵和中华文明生气勃勃的创造力。 《江南》,触摸中国文化根系的一幅生动且雅致的人文镜像,具有很纯粹的文化品质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卷I 梦里水乡-1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乌镇 水乡的古镇在江南生长,在古镇上走一走,以这样的方式体会江南,我们细致而明确地感受到江南的精神和风采。在朴实无华中超凡脱俗,在超凡脱俗中反朴归真,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这是江南最根本的从前以来。 卷I 梦里水乡-2水源木本 水源木本——徽州文化,徽派建筑三绝——民居·祠堂·牌坊。 在徽州的老街上走走,会感觉到静与寂这两种声音;黑色墙面,白色马头墙,青石板路和那插着鸡毛掸子的青花翩翩的高脚瓷瓶,黑是黑得彻底,白则白得坦然,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恍若隔世的复旧感,更主要的是加深了我们对徽州传统生活的理性认识。 卷I 梦里水乡-3莲叶田田 莲叶田田——西湖故事 杭州人说,西湖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南宋《梦梁录》记:“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观殆无虚日。”春夏秋冬幽赏西湖,景色各异,西湖之美,贵在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湖山与人文的结合。 卷I 梦里水乡-4人景壶天 人景壶天——苏州小巷·苏州园林·苏州城 苏州城里,随便走进哪家,旧宅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苏州小巷里找文物不难,难的是要找出不是文物的东西来;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古城区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23处,古寺,古井,古园,古宅,古树,真不知道哪一样东西不算古的,苏州老城本身就是文物。 卷I 梦里水乡-5烟雨青山 烟雨青山——黄山·九华山·黄梅戏·湖笔·宣纸·徽墨·歙砚·西递村 黄梅戏与老戏台,散发着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世俗的欢乐,自然而然地替代了庄严的敬畏;黄山是仙,仙风道骨,九华山是佛,莲花佛国,黄山的云、松、石,九华山的金地藏,笔墨纸砚,与这仙风道骨,也是同一种精神境界。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各自的特点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各自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 (一)、江南园林 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溜园、网师园、浪沧厅等。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见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如清漪园的谐趣园仿寄畅园,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避暑山庄的小金山、烟雨楼都是以江南园林建筑为范本。这些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中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营第建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 (二)、北方园林 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 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一带:恭王府花园、米万钟勺园(北大一部分)。相对于南方而言,此区雨量较少,华北湖泊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广袤平原,又有纵横水道,于是,在平原地区高耸的泰山和燕山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的制约因素。 园林的地方性自然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山东一带,因比邻江苏,园林有模仿江南园林的迹象,如十笏园,就是园主游历江南而后回家造园。北京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占有湖泊之外,王亲贵族只能得到皇家的残羹冷炙,水面不大,有些只能是平地造旱园,即使园中有水,也是水面很小,现代公园亦旱园很多。相对于全园面积,北方园林的水面比率是很少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浅论江南文化与文学

文人也一直将其视作江南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唐诗中得到大量认证。[5] 如果梳理一下自太伯奔吴以来的江南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脉络,即经济、文化与政治的相反相成。“相反相成”一词用哲学上的专业术语讲叫“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即相反的东西也相互依赖,具有同一性。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政治的失败,甚至说政治的失败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江南的经济,得益于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勤劳的民风,也得益于江南政权的柔弱。江南的政权,无论是曾经问鼎中原的战国豪强,还是以后众多地方割据,所谓的“偏安政权”,都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总难免在与中原政权的角逐中处于下风,难得取胜甚至干脆被消灭。数千年间,仅在号称“帝王之都”的金陵建都的政权就近十个,但这些政权却无一例外的短暂而亡。这种弱势使得江南的君王缺乏一统天下的强悍政治欲望,只满足于维持小朝廷而偏安一隅,从而减少了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的杀伐,使江南的经济社会得以稳步发展。但政治失败的阴影却也由此被植进江南文化的记忆深处。这种来自政治失败的创痕和无法恢复昔日尊荣的隐痛,构成了江南文化的一个独特背景。这一点反而与西方广为流行与提倡的“悲剧艺术的价值”相一致,只不过此处并不是审美价值,而是某种程度上有点歪打正着地为文学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就拿中国的山水诗来说,山水意象最早在《诗经》中便有踪迹,只是当时尚未成风。此后很长时间,在魏晋号称“文的自觉”时代,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然而也未能引发大量的山水诗创作。中国山水诗的真正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并在南朝形成了新一代的诗歌风貌,这也与南朝继承了东晋的领土有关。东晋政权正是在南方建都,代表大都市有今天的江苏南京和浙江绍兴,绍兴堪称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据考证,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6]而且需要一提的是,魏晋时期堪称典型乱世,文人之间兴起“谈玄论道”之风,当时盛行的类似于“鸵鸟政策”的玄学思潮把儒家的“名教”与道家的“自然”结合起来,引导士大夫们从自然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这就导致了玄言诗中亦出现山水佳句。所以一般认为山水诗是脱胎于玄言诗的。另据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交代,崇尚清淡之风也带来赞美山水隽语的发达。然而以玄学著称并以玄言诗为当时文坛主流的的北方文学里为何始终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唯一缺少的要素便是南方令人流连忘返于其间的佳山丽水。因为只有佳山丽水才具有视觉上的审美价值,从而使人陶醉,进而对于文人来讲才能够激发出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冲动。倘若是荒山恶水,那结果可想而知。此外,不仅仅是山水诗,就拿江南文人的著名代表之一,使词最终由“艳科”登上了大雅之堂的南唐后主李煜来说,他的词作风格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即亡国前的特征是绮丽柔靡,这正是典型的江南之风。这或许就是环境对人的那种潜移默化的

江南古典园林特点

江南古典园林特点 发布: 2010-9-02 08:32 | 编辑: cici2010 | 查看: 472次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影响着亚洲汉文化圈内的一些国家,甚至还远播欧洲。它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在众多类型的园林中,私家园林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私有。中国的封建时代“耕、读”为立国之根本。农民从事农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读书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掌握文化,一部分则成为文人。以这两者为主体的“耕、读”社区即是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文人与官僚合流的士居于“士农工商”这个民间社会等级序列的首位。商人虽局末流,由于他们在繁荣城市经济,保证皇室、官僚、地主的奢侈生活供应方面起的重要作用,大商人积累了财富也相应地提高了社会地位,一部分甚至靠捐官制度侧身士林。官僚、文人、地主、富商兴造园林供一己之享用,也作为夸耀身份和财富的手段。他们的身份与财富为造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隐逸江湖,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们开始在自己的生活居地周围经营起具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就是私家园林的开端。唐朝是中国园林全面发展的时期,光在洛阳一地就有私家园林千家之多。宋朝都城汴梁除大建皇家园林外,私家园林也有数百家。明代、清初的私家园林为两宋的一脉相承,更广泛地普及于全国各地。但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的程度参差不一,私家园林在数量上有多寡之分,在艺术上也有高下之别。江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北京地区是政治中心,这两个地区的园林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居于全国首位。从乾隆年间到清末,民间的私家造园活动遍及于全国各地,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私家园林建成,从而出现各地不同的地方风格。在

《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 熊月之 ①近代上海跟江南有什么样的关系?从地域来讲,是局部与整体 的关系;从空间性质来说,是城市与乡村、大城市与一般城镇的关系;从相互关系上说,是中心与腹地的关系。从上述三个维度来考察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联,我认为有五个方面。 ②近代以前的上海地区文化,统属于江南文化。在文化地位上, 苏州、杭州、南京等地高于上海。以上海与苏州而言,近代以前苏州 为江南中心城市。苏州物产丰盈,多富商大户,多合商儒为一体的上 流阶层,多文化名人。 ③近代以前的上海县,扩大而至松江府,一直笼罩在苏州文化里,仰视苏州,苏州书画岀名,上海人便模仿苏州书画。苏州戏剧出色, 上海人便争赏苏州戏。苏州的家具、服饰、饮食,以及各类行为方式,都是上海人歆羡的对象。明清人形容上海城市发展不错,最好的表彰 语便是“小苏州 ...”。民国时期学者硏究上海话语素,发现苏州语系占了7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派文化对江南文化的继承关系。 ④1860年代以后,上海经济、文化地位已超过苏州、南京、杭州。1900年,上海人口超过100万,已是中国最大城市。1947年,上海人口430万,南京103万,杭州61万,苏州39万,上海以外江南城市人口总和仅为309万。集聚到上海的人口绝大多数是江南人。1930年,江苏、浙江两省籍人占公共租界人口的88.4%,占华界人口的

85.5%。1950年1月,江苏、浙江与上海本地籍人,占上海总人口 的88.9%。近代上海人口中,江南人占了80%以上。 ⑤近代外资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上海。华资企业,也主要集中 在上海。到1923年累计,上海有华资企业312家,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共106家。近代中国外资银行总部全部集中在上海,华资银行总部也大部分设在上海。太平天国战事以后,江南富户相当部分移居到上海,相应地也将财富带到了上海。 ⑥密布的水网,黄浦江、苏州河两条重要的水路,沪宁、沪杭两 条铁路,众多的公路,将上海与江南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上海的人才、技术、资金,以及文化、风习,都与江南各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典型就是有很多企业家,同时在上海和其他城市,一起创办企业。荣氏兄弟既在上海设厂,也在无锡设厂,两地技术相通,人才互动。刘国钧在常州办的大纶机器织布厂,技术人员都从上海来的。 ⑦文化与社会风气方面的辐射,几如浓雾罩地,无处不在。从照 相机、留声机、自行车、电灯、电话,到西装、西餐、电影、跳舞,几乎都是先从西洋传入上海,再由上海传到江南各地。时论认为,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等地都是“上海化”严重的地方。无锡被人们干脆称为“小上海”。 ⑧上海仿佛是一只镕化人的洪炉,一切风俗习惯,便是这洪炉中 的木材煤炭,最会镕化人的。但瞧无论那一省那一府那一县的人,到了上海不需一年,就会被上海的风俗习惯所镕化,化成了一个上海式的人,言与行两大方面,都会变成了上海式。至于一衣一履之微,那

江南赋

《江南赋之江南三骈》 (序: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尘质摇动,云滞天穹。时有微风徐徐,不摧树木。清泉汩汩,能滋游鱼。时下春末夏至,盛日之下,薄汗透衣,遂有感而作此文,既非伤景之作,亦非多情之慨,无非恋江南而属文已矣。) 清波绿水上的江南·江舟 “清波浮一叶,载酒了平生。不需风浪促,随水蓦烟尘。无人帘中睡,有客作鱼烹。莫问吾何宿,天涯不定根。” 一场杏花烟雨,让江南水乡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道,与初绿的柳枝和艳红的桃花沾染了丝丝缕缕的联系。在这春草浸润绿水的季节,鳜鱼正肥,于是江南水上,多了几条漂泊的渔舟。 用船载酒,浮于清波之上,不去管何去何终,一切随水的意愿。两岸如黛青山,一片片桃花追逐着水流,天地皆藏在一江春水里,而我便在此间。 江南是慷慨的,用飘落的桃花把鱼养肥,然后毫不吝啬地赐给江上的渔客。古今多少仕人,官途失意,断然不食朝廷俸禄,归隐水上,而江南,正是成全了这些高洁之士,用肥美的鱼招待他们。乘一条小舟,带上一根钓竿,一壶浊酒,便可飘然若仙子,放歌江湖上,从此不再过问世事,不为功名而折腰,有的是潇洒不羁,是浪荡形骸,是完整的人格,与世无争的自由。 “流波江月去,潮水带星来。”夜半钟声外,何岸泊我船? 江南的夜是温柔的,清凉的江风缓缓拂开船上的竹帘,再吹到游子的脸庞,痒痒地吹断了梦镜。帘外夜已深沉,水面像一张光滑的黑色镜子,远处隐约有一两点灯火,在镜子中微微摇曳。江南的夜是温柔的,怕江上过夜的游子孤独,它悄悄把天上的明月和群星摘下来,让它们陪伴在船的旁边,不论漂往何处。便是夜无眠,也有钟声渺渺,如催梦曲,叫人放下一切杂念,休去管船停靠在何岸。明日醒来,不觉万山已过,仍是一舟随身。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沧浪天涯,钓叟尽观。做一名游于江南的钓客,在江南的怀中,与山川为伴,与日月同歌,是一种超然脱尘的享受。 一舟一世界,一歌一朝夕。活在清波绿水上的江南,身动于江上,心静在舟中,就这样不知不觉里,化为一粒细沙,随着江水流逝。 醉眼朦胧中的江南·酒月 今宵捧月杯前看,幻醉才觉是江南。 莫在乎被酒蘸湿了衣襟,莫在乎被桃花伤过的浊情。莫在乎没有人陪伴,且为自己斟上一杯,邀请天上的月,今宵也算是知己相聚了。少年侠气矜豪纵,千杯一诺吼东风。既是知心,当快然共醉。明月呵,随我一同,一同回江南吧! 多少次无意中抬头,你总在不变的天空,而我已经不在相熟的故土。也只在醉眼迷蒙里,魂牵梦绕中又见江南的繁华,和一弯浅浅的残月。 原驰骏马江南岸,肆意游春载酒欢。 脱去锦袍,穿上青衫,策一匹骏马,奔驰于荒野,千里巡行,于万柳深处,歇马于潺潺水边。马渴了,有水,人渴了,有酒。对于那些旅途疲倦的行者,总有残月在天空陪伴。然而有时它也是残忍的,就像一把锋利的弯刀,一点点割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