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常规

血液净化护理常规
血液净化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体重,评估神志、有无出血倾向。

2.评估血管通路:

(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评估管路通畅情况、有无血肿、感染、固定良好。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

(2)动静脉内瘘:评估内瘘通畅情况、有无感染。

3.评估机器:自检通过、校正准确、各项压力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护理措施]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

2.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3.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日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4.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

(4)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正挂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5.动静脉内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钮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 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6.穿刺针与透析管路连接,透析开始。

7.自我查对

(1)外循环管路走向的顺序,依次查对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各连接处和管路开口处,未使用的管路开口应处于加帽密封和夹闭管夹的双保险状态。

(2)根据医嘱查对机器治疗参数。

8.双人查对:自我查对后,与另一名护士同时再次查对上述内容,并在治疗记录单上签字。填写血液透析记录单。

9.固定好患者的内瘘针及管路。

10.处理用物。

11.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测血压、脉搏,监测机器运转情况,如温度、电导度、动脉压、静脉压、及跨膜压并做好记录。

12.血管通路的护理:保证足够的血流量,血管通路固定良好,无渗血等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敷贴应保持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

13.观察透析器有无凝血及时给予处理。

14.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5.透析结束,回血。

(1)调整血液流量至80ml/min。

(2)打开动脉端预冲侧管,用生理盐水将残留在动脉侧管内的血液回输到动脉壶。(3)关闭血泵,靠重力将动脉侧管近心侧的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

(4)夹闭动脉管路夹子和动脉穿刺针处夹子。

(5)打开血泵,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回血过程中,可使用双手揉搓滤器,不应挤压静脉端管路。不宜将管路从安全夹中强制取出,至管路液体回输患者体内。(6)夹闭静脉管路夹子和静脉穿刺针处夹子。

(7)拔出动脉内瘘针后再拔静脉内瘘针,压迫穿刺部位2~3min。

(8)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松紧要适度,压迫后能触及动脉搏动,嘱患者压迫15~20min后摘除止血带并观察有无出血,内瘘杂音是否良好。

16.评估病人血压稳定,内瘘通畅方可离开。

17.消毒机器,整理用物,更换被服。

18.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透析中低血压: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头昏、心慌、出冷汗、脉搏细速等低血压症状。常见原因有容量相关因素、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心脏因素等,应积极寻找原因,遵医嘱停止

超滤,采取头低足高位,静脉端快速补液,必要时停止透析或改变透析模式。

②肌肉痉挛: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常见原因有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低钠透析液有关,应积极寻找原因,遵医嘱停止超滤,静脉端快速补充高渗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

③恶心和呕吐:常见原因有透析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等。应积极查找原因,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④失衡综合征: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原因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改变有关。应遵医嘱减慢血流量,缩短透析时间,更换小面积透析器,调整透析液钠浓度及给予对症处理。

⑤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原因与抗凝剂的使用剂量,外周血红蛋白过高,超滤速度,透析中输血液制品及血流量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动静脉壶内有附壁血栓,透析器颜色发黑,动静脉压力,跨膜压异常。应遵医嘱给予调整抗凝剂用量,调整血流量,加强透析中的观察必要时更换透析器及管路。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间期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血管通路的保护方法,避免出血、感染、堵塞。

3.治疗完毕后测量生命体征,嘱患者卧床休息30min,下床时动作缓慢勿用

过猛,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依据《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血液净化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6-12

血液灌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测量并记录神志、生命体征、体重、有无出血倾向。必要时遵医嘱

采取吸氧、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措施。

2.评估血管通路:

(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评估管路通畅情况、有无血肿、感染、固定良好。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

(2)动静脉内瘘:评估内瘘通畅情况、有无感染。

3.评估机器:自检通过、校正准确、各项压力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护理措施]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

2.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灌流器、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3.安装透析器、灌流器及管路。

4.预冲。

(1)开启血泵调至100ml/min,开始预冲。

(2)生理盐水冲至动脉除泡器(动脉小壶)向上的透析管路动脉端的末端处,关闭血泵,连接灌流器。

(3)待透析器、灌流器、透析管路连接后,继续生理盐水预冲,排净灌流器、透析器中的气体,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冲,预冲总量按照灌流器说明书要求执行。

5.连接体外循环。

6.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及时监测、记录各项压力变化,观察灌流器有无凝血及时给与处理。

7.灌流治疗一般为2~2.5h,灌流治疗结束后,回生理盐水200ml左右,取下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或者结束治疗,回血。

8.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生物不相容性:表现为血液灌流开始后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白细胞或血小板一过性下降,应遵医嘱给予静推地塞米松、吸氧等处理。必要时结束血液灌流。

②出凝血功能紊乱:活性炭进行灌流吸附治疗时很可能会吸附较多的凝血因子如

纤维蛋白原等,特别是在进行肝性脑病灌流治疗时易于导致血小板的聚集而发生严重的凝血现象。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血液灌流的目的,治疗过程中的配合。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依据《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6-12

血浆置换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测量并记录血压、呼吸,评估神志、肢体活动等情况,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吸氧、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措施。

2.评估血管通路:

(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评估管路通畅情况、有无血肿、感染、固定良好。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

(2)动静脉内瘘:评估内瘘通畅情况、有无感染。

3.评估机器:自检通过、校正准确、各项压力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护理措施]

血浆置换分为单重血浆置换和双重血浆置换。

1. 单重血浆置换。

(1)洗手,戴口罩、手套,遵医嘱备齐用物。

(2)核对患者姓名、血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置换液及置换方式。

(3)开机自检,按照机器要求进行管路连接,预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

(4)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报警参数,连接体外循环。

(5)治疗开始时,全血流速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化等,随时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并做好记录。

(7)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血浆分离器破膜及凝血情况并及时给与处理。(8)置换量达到目标量后回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血浆置换治疗参数。

2.双重血浆置换。

(1)洗手,戴口罩、戴手套,遵医嘱备齐用物。

(2)核对患者姓名、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置换液及置换方式。

(3)开机自检,按照机器指引进行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管路、监控装置安装连接,预冲。

(4)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如血浆置换目标量、弃浆量等。

(5)血浆置换开始时,全血流速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通常血浆分离器血流速度为80~120ml/min,血浆成分分离器的速度为25~

30ml/min左右。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化等。

(7)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破膜及凝血情况并及时给与处理。

(8)置换量达到目标量后回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血浆置换治疗参数。(9)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过敏和变态反应:系大量输入异体血浆所致,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畏寒、高热,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可在血浆输入前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

出现上述症状时减慢血流量,减慢或停止输入可疑血浆,予以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按休克处理。

②低血压:与置换液补充量不足、血管活性药物清除或过敏反应有关,表现为头晕、心慌、大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治疗开始时,减慢血流量,阶梯式增加,逐渐至目标流量,对于治疗前已经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可用人血白蛋白、血浆预充血浆分离器及管路。

③出血倾向:血浆置换过程中血小板破坏、抗凝药物过量、或大量使用白蛋白置换液置换血浆导致凝血因子缺乏。表现为穿刺或置管处渗血,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血浆置换的目的、配合。

2.告知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3.告知患者血管通路的保护方法,避免出血、感染、堵塞。

4. 治疗完毕后测量生命体征,嘱患者卧床休息30min,下床时动作缓慢勿用过猛,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依据《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6-12

血液透析滤过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评估神志、体重情况,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吸氧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措施,合理设置脱水量及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

(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评估管路通畅情况、有无血肿、感染、固定良好。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

(2)动静脉内瘘:评估内瘘通畅情况、有无感染。

3.评估机器:自检通过、校正准确、各项压力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护理措施]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

2.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滤器、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治疗方式。

3.按照机器的指引正确安装血滤器、透析管路、置换液安全导管。

4.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管路和血液滤过器血室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

(2)机器在线预冲:通过置换液连接管,使用机器在线产生的置换液按照体外循环血流方向密闭冲洗。

(3)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5.准备血管通路,连接体外循环。

6.治疗过程中,观察机器运转、各项压力情况、患者主诉和生命体征变化,有异常及时汇报和处理。

7观察透析器有无凝血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8、观察血滤器有无凝血及时给与处理。

9.治疗结束,回血,机器在线回血或生理盐水回血。

10.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反超滤:原因与低静脉压、低超滤率或采用高超滤系数的透析器有关,应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②蛋白丢失及缺失综合征:增加可溶性维生素、蛋白、微量元素和小分子多肽等

物质的丢失,应及时补充营养。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血液滤过的目的、配合。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依据《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6-12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评估神志、体重情况,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吸氧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措施,合理设置脱水量及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

(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评估管路通畅情况、有无血肿、感染、固定良好。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

(2)动静脉内瘘:评估内瘘通畅情况、有无感染。

3.评估机器:自检通过、校正准确、各项压力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护理措施]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

2.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滤器、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血滤机及治疗方式。

3.按照机器的指引正确安装滤器、管路。

4.预冲。

(1)按照机器的提示正确连接预冲液和置换液。

(2)按照机器的提示进行管路和透析器的预冲。

(3)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5.准备血管通路,连接体外循环。

6.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配置置换液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3)血管通路的护理:保证足够的血流量,血管通路固定良好,无脱落、打折、贴壁等发生。置管口局部敷贴应保持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

(4)做好基础护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治疗时间长、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协助必要的生活护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5)观察机器运转情况,报警后根据提示进行处理,及时恢复治疗状态。

7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出血:原因与治疗时间长,使用肝素抗凝有关。

(2)凝血: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血流量充足、体外循环管路通畅,同时应密切监测动脉压、静脉压及跨膜压,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感染:与置换液的配制及进行换液操作时无菌操作不规范有关。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血液滤过的目的。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依据《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6-12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科室上报)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

目录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2) 急性食物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3) 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4)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5) 心电监护 (6) 吸痰法 (7) 电动洗胃机洗胃法 (8) 除颤法 (9) 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10) 心肺复苏 (11)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按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中毒者饮入酒精的时间、量及浓度、 2、评估患者的呼吸及意识状态。 3、评估患者呕吐的次数,观察呕吐物的性状、有无胃出血。 护理措施 1、对于中毒症状较轻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 2、对于中毒较重者,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静脉注射解毒剂和利尿剂,如纳洛酮、呋塞米等,加速乙醇排除。 3、保护胃粘膜。遵医嘱给予法莫替丁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同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5、做好安全护理,躁动者防坠床或颅脑损伤 6、对于呼吸抑制者,立即通知医师行气管插管,做好辅助呼吸准备。 7、纠正休克,防脑水肿、低血糖发生。 健康指导 1,给予心理疏导。 2、交待患者切勿空腹饮酒和饮酒过量。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按消化专科及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生中毒的时间、经过、毒物吸收的途径、各类。 2、观察患者中毒后的生命体征、瞳孔及流涎等症状 3、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皮肤湿度、心率、瞳孔大小等变化,观察有无 阿托品中毒 4、观察有无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 5、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有无焦虑、抑郁等 护理措施 1、迅速排除毒物。立即撤离有毒环境,脱去染毒衣服,用肥皂水或 1%-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皮肤、黏膜和头发。 2、对口服中毒者,及时反复彻底有效洗胃,尽早排除未吸收的毒物 用清水、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美曲膦酸脂 中毒时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对硫磷、1059等中毒时,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直至清洗至无药味为止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啊使用解毒剂。 4、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有效吸痰。呼吸微弱或停止者,予以吸氧工 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5、持续进行心电监测,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即刻通知医师 予以对症处理

最新急诊护理常规试题

急诊护理常规 一、单选题 1、鼻腔后部及鼻咽部出血处理()A A.后鼻孔填塞 B.切开引流行鼻孔填塞 C. 切开引流不行鼻孔填塞 D.前鼻孔填塞 E. 前后鼻孔填塞 2、处理鼻出血的方法,错误的()C A.轻微出血可以采用局部止血法 B.找不出出血点可采用鼻孔填塞 C.凡有鼻孔出血都采用后 鼻孔填塞 D.明确出血可用冷冻、电灼 E. 药物止血 3、遇到大量鼻出血的急诊患者首先应做的是()A A.迅速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出血程度,观察有无休克征象 B.详细询问病史 C.仔细检查鼻腔 D.鼻腔纱条填塞 E.输血 4、与有机磷中毒无关的症状是()D A.肌肉颤动 B.多汗 C. 瞳孔缩小 D. 呕吐物有酸酵味 E 唾液多 5、病人突然昏迷、抽搐、瞳孔缩小、皮肤湿冷、多汗、呼吸困难,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大() D A.CO中毒 B.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C.中暑 D.阿托品中毒 E 有机磷农药中毒 6、有机磷农药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途径是( ) B A.消化道 B.皮肤 C.粘膜 D.呼吸道 E.消化道和粘膜 7、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 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为中暑哪一类()D A. 中暑高热 B. 中暑痉挛 C. 中暑衰竭 D.日射病 E热射病 8、电击伤主要损害()A A.心脏 B.肝 C.呼吸 D.脑 E.肾 9、溺水患者救助首要措施()C A.观察意识状态 B.建立静脉通路 C.保持呼吸通畅 D.了解是淡水还是海水淹溺 E.触摸大动 脉 10、休克早期动脉血压变化的特点是()C A.升高 B.降低 C.正常或略降 D.先降后升 E.先升后降 11、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是()A A.心脏 B.肝 C.肾 D.肺 E.脾 12、休克时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必然导致()B A.高碳酸血症 B.乳酸堆积 C.酮体堆积 D.呼碱 E.代碱 13.休克时易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c A.代碱 B.呼酸 C.代酸 D.呼碱 E.以上都不是 14.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升高不是下列哪型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c A.心源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15、休克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为3cmH2O,血压90/60mmHg,处理原则为:()E A.适当补液 B.收缩血管 C.舒张血管 D.补液实验 E.充分补液 16、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伴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用利多卡因无效,应优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C A.普鲁卡因酰胺 B.普罗帕酮 C.胺碘酮 D.氨酰心安 E.维拉帕米 17、下列对多发伤描述错误的()E A.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

急诊科优质护理改进措施

急诊科优质护理改进措施 吉云萍2012 11 12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缩影。结合科室特点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服务观念,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我科将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改进措施如下: 一、亲情化护理, 就是把“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口号,一点一滴的做到实处,尽早为病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特色服务护理服务: (1)增设1名接诊护士,主动微笑迎接病人,介绍环境,引导病人对号入座,做到“首接负责”、有问必答,和蔼可亲,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 (2)提供多种便民措施,如开水、一次性杯、手纸、便器等。 (3) 为无人陪诊的提供全程陪伴服务,需要可提供代交费、代取药、代订午饭,减少病人的顾虑最大限度地给予关怀。 二、不断提高技术能力 如果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过关,容易导致病人家属与护患之间的矛盾,而且会影响输液的工作效率,造成恶性循环,针对这些的问题,我们根据不同年龄、血管的特性和药物的性质,精心选择注射部位,合理选用输液针头,确保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做到年资高低合理搭配,对各种原因致穿刺失败者,我们深表歉意,并请技术较好的护士协助完成,以减少护患之间矛盾。每日统计输液工作量,每月对穿刺速度快、一针见血成功率高的护士进行表彰,以调动全科护理人员努力提高自己的穿刺技术的信心。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也减少了病人因穿刺技术不过关引起的投诉。增加输液巡视,对注射后的患者护送其至座位,根据病情和药物治疗需要,再次调节滴速。重点巡查有特殊用药病人及重症病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1)在输液护理过程中向病人讲解输液的注意事项,病人所用的药物,疾病的治疗情况。 (2) 利用健康教育专栏给患者介绍四季多发病、常见病的知识。 (3) 利用卫生宣教处方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热情接待病人,要求对病人细心、耐心、有爱心。杜绝生、冷、硬、推等态度。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和床头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严格执行各种急危重症抢救程序,抢救室内急救器械、药品、物品做到四固定:既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时维修及保养,及时更新和补充,切实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分诊护士做好急诊和分诊预检工作,按病情轻、重、缓、急给予安排就诊。对危重病人急救,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理,争分夺秒畅通生命绿色通道。 5.负责院前急救工作,出诊班护士负责检查救护车上急救设施是否完好,保证病人在院外及转运途中得到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救治,院内负责护送危重病人作相关检查或转送到专科病房。 6.按照分级护理的标准,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帮助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为病人提供便民措施、各种健康教育和护理咨询等优质多元化服务,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7.做好传染病报告和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第二节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抽搐,叹息样呼吸,呼吸停止,大动脉搏

动消失,血压测不到,瞳孔散大,发绀明显。 2.听诊心音消失,心电图:心室扑动与颤动,心脏停博,心电机械 分离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二、护理要点 (一)紧急处理: 1.胸外心脏按压。2.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4.电除颤。5.心电监护。6建立双静脉通道。7留置导尿。8床旁特别护理。 (二)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氢钠、多巴胺、激素等。2.配合完成除颤。3.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4.备临时起搏器。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6.采用低温疗法,强化头部降温。 7.给予高压氧治疗。 (三)监测:1.心率、心电图。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3.意识、瞳孔、面色。4.尿量、中心静脉压。5.血气分析。 6.末梢循环。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复苏成功后,及时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2.积极治疗原发病。 3.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指导家属生活护理技巧。 四、注意事项 1.实施心肺复苏应迅速、准确。 2.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

急诊科专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

规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 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 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 急性食物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 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鱼胆中毒护理常规……………………………………………- - 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 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 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 高血压病护理………………………………………………………- -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 (血)气胸护理常规………………………………………………- - 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 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 脑疝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 癫痫持续状态护理常规……………………………………………- -肾结石护理常规……………………………………………………- -

急诊科护理常规[1]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一、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取休克卧位,抬高床头10~20°,抬高床尾20~30°,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氧气吸入,流量 2~4L/min。 3.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4.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病因治疗及处理。 6.严密观察病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 7.注意保暖和患者安全,预防患者坠床。8.记录出入量,观察尿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 2.给予氧气吸入,流量3~4L/min。 3.建立静脉通路(左上肢为宜),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注意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5.尽快有效地控制胸痛,遵医嘱给予安定或吗啡注射。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 7.保持二便通畅,大便时避免用力。

8.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 三、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将患者置复苏体位,就地抢救。 2.解松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 行胸外心脏按压,紧急气管插管,呼吸器辅助呼吸。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上肢为宜),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 6.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7.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l5°~30°。 2.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每15~30 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并记录。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5.遵医嘱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或其它抢救药物。 6.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肢体活动及皮肤受压情况,并做好记录。 7.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 8.注意安全、预防坠床。 五、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常规 1.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 【篇一: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1护士要坚守岗位,24小时应诊。 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和有关工作制度。做好就诊、 转科、转诊登记和交接班。 3通过最简捷有效的手段,如:望、闻、问、切及测量生命体征等 了解病情,准确分诊。 4急重症患者到急诊室后根据病情,可先诊治后挂号。 5在医师未到之前,护士可根据病情予以必要的急救处理,如吸痰、吸氧、止血、心肺复苏等。 6不宜挪动的危重患者要就地抢救。 7准确记录危重患者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或死亡时间。 8定 期组织训练、考核急救的基本技术和抢救仪器的使用。 9建立抢救 工作流程并有效实施。 10定期检查各类抢救药品、器材和物品,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消毒、定量基数、定期保养与维修。 11遇有大批外伤、中毒、传染病等群死群伤事件时,除组织抢救外,立即按组织系统上报。 12凡涉及法律、刑事纠者,向有关部门报告。 13对患者的贵重物品,由两名医护人员清点,写好收据,妥善保管。 14定期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遇有传染病应做好疫情报告和消 毒隔离工作。 15按医院和地方医疗行政部门要求,常备便携式抢救物品和药品并 经常检查,随时听从调遣。 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急诊突发事件严重威肋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实施快速,严密救治,确保急诊突发事件的处置质量。 一、接诊 接听电话或群发病人来诊,了解案件的发生概况,患者数量、危重 程度、到达时间。 二、分诊及报告

对所有病人进行认真仔细预检分诊,按病情轻度分为不同优先等级,并以明显标志标示,(红色代表病情危重,黄色代表病情较重,绿 色代表病情稳定,黑色代表死亡患者),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三、启动应急机制,开放绿色通道 1、 2、科室领导或抢救指挥者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患者≤5人,科室组织人员自行抢救,>5人时请求医务科、护理部 增援。 3、 4、通知药房,检验,放射、b超、心电等有关科室。抢救护士自 始至终负责一名或几名患者的治疗护理,尽量获取患者信息,尽快 联系家属,协助完成各种检查,检查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医生,直至 病情稳定或转科,方可离开。 标识: 红色;病情危重---------立即抢救处理 黄色;病情较重----------及时给予各种治疗、密切观察,防止病情演 变成红色 绿色:病情稳定---------可暂缓处理、进一步观察 黑色:死亡患者------------行尸体料理,开具死亡证明 一、急诊病人接诊程序 1听到警铃,值班医生,护士马上推车至门口接病人,并协助搬运 至抢救室。 2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复苏。 3危重病人安置体位,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通知医生。 4进行心电监护 5按医嘱迅速,准确给药 6帮助病人,留观,住院,手术,出院 二特殊急诊病人的接诊程序 1妥善安置病人,拉起护栏,给予适当约束 2尽可能移去一切可以 自伤或他伤的物品 3告知家属陪同 4医务人员尽可能安慰病人,不与病人发生言语冲突,言行态度和 蔼友善 (二)自杀病人的接诊程序 1立即通知医生,积极抢救

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总体目标: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能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和运用急救及重症监护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急诊病人及临床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护理。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思维能力、应对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和提高护士的临床带教能力。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制定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巩固护理专业思想,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的转换,培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 工作。 6、熟悉急诊科及院前现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二、培训时间:专人带教3个月,巩固提高3—6个月。 三、培训方法: 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完成培训项目。 2、参加由人事科组织的岗前培训教育。 3、培训为期3个月,熟悉急诊常见病一般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急危重病人的基 础护理和的生活护理。 4、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专科护理常规。 5、护士长、指导老师有计划地指导新护士学习急救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四、考核 1、通过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考核。分两个阶段进行考核,第一阶段的考 核由总带教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二阶段由总带教或护士长在一年内根据第一阶段的考核情况针对性进行考核。 2、通过每个月科内组织的操作技能、理论等有关知识进行考核。 3、岗前培训结束前,护士长或总带教要严格进行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 标。

急诊科常见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目录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3)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4) 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6) 五.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8) 六.脑出血护理常规 (9) 七.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11) 八.昏迷护理常规 (13) 九.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14) 十.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5)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时清洁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 2 秒,确保胸廓隆起。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呼气时,两手指松开。通气频率为 10~12 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 700~1000ml。 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 8~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600ml,频率 10~12次/分钟。 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 (4)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 1/3 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 4~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 10 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5)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①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 ②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由灰转红;③散大的瞳孔缩小;④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⑤昏迷变浅或出现反射或挣扎;⑥可以排尿;⑦心电图波形改善。 以上只要出现前2项指标,说明有效,应继续行CPR。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可用面罩呼吸囊加压给氧,必要时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给药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各种抢救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 4、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经药物治疗无效,应尽快进行电除颤术。 【健康指导】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特选借鉴)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生。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要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并根据病例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天测3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输血及相应准备。 7. 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 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用约束带

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0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相应标本(呕吐物、尿液等)送检。 11. 对诊断不明的服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12.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13.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班工作。 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做好终末处理。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二、护理要点

急诊科十大护理_常规

急诊病区护理常规目录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3)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4) 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6) 五.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8) 六.脑出血护理常规 (9) 七.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11) 八.昏迷护理常规 (13) 九.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14) 十.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5)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 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 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 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时清洁呼

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2 秒,确保胸廓隆起。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呼气时,两手指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 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 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钟。 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4)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 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4~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10 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5)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①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②发绀减退,面色、口唇、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一、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分类】 按病变的部位分类 1、头皮损伤分为头皮裂伤、头皮下血肿、头皮大面积撕脱伤等。 2、颅脑损伤分为颅顶部骨折和颅底部骨折。 3、脑损伤分为脑震荡、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等。 按伤情分类为 1、轻型颅脑伤 2 、中型颅脑伤 3 、重型颅脑伤 4 、特重型颅脑伤 【护理评估】 1、脑震荡意识丧失的时间常在半小时以内,有“近事遗忘”现象。 2、脑挫裂伤有器质性改变的损伤,常伴头痛、呕吐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瘫痪,失语和 神经定位征,血压波动较大。 3、颅内血肿损伤导致颅骨的板障出血,或者是硬脑膜和脑内动脉、静脉、静脉窦、毛 细血管等的出血。 【护理措施】 1、控制伤口出血。 2、防止伤口感染,用消毒敷料包扎伤口,切忌在现场拔出致伤物,以免引起大量出血。 3、有休克者立即进行扩容性休克。 4、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二、多发性创伤护理常规 【概念】 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称之为多发伤。 【护理评估】 1、死亡率高。 (1)第一死亡高峰: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 (2)第二死亡高峰:伤后 6 小时到8 小时。 (3)第三死亡高峰:伤后数日至数周。

2、休克发生率高。 3、低氧血症发生率高:90%的多发伤患者可发生低氧血症。 4、漏诊率高:占12%~15%。 5、并发症多。 6、出现治疗矛盾:最常见的为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 【护理措施】 原则:先救命后救伤。 1、把握生命体征。 2、对生命体征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 3、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 4、施行各种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5、施行确定性治疗,如手术等。 三、腹部创伤护理常规 【分类】 腹部创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类。 【护理评估】 伤员处于精神紧张状态、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最后出现休克。 1、腹痛。 2、恶心、持续性呕吐,吐出物大多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3、持续性腹胀多在伤后晚期出现。 4、胃肠道大出血。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输液、输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及早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4、胃肠减压、禁食。 5、止痛、镇静,诊断未明者禁用止痛药物。 6、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泌尿系等并发症。 7、注意体位引流和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炎症早日局限,吸收。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三、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四、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五、急性食物中毒护理常规 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七、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八、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九、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十、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护理常规 十一、急性鱼胆中毒护理常规 十二、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十三、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十四、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十五、高血压病护理 十六、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十七、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十八、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十九、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二十、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二十一、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 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溢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患

急诊科优质服务方案及措施

急诊科***年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及实施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缩影。结合科室特点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服务理念,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无障碍服务,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感动服务”,在思想观念和护理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二、组织结构 组长:****** 成员: *** 三、活动目标 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护理,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

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四、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制度新完善 1、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有关规章制度、护士绩效考核制度,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工作标准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职业行为。 2、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并予以公示。 3、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责任护士、不同层级的护士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加强基本能力及素养的培训。 4、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环境、治疗、用药、膳食营养、康复、心理干预、手术、检查等),促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5、实施临床“现场管理式”的护理质控模式,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和指标,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执行力,确保患者得到实惠。 6、提高科室护士认识,特别是高年资护士,认真学习领会优质化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经验。 7、建立机动护士库,以满足节假日和突发事件应急调

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 4、若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三次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 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 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 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十)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一)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 的宣教。 (十三)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急诊科护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急 诊 科 护 理 常 规

.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二、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三、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四、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五、急性食物中毒护理常规 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七、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八、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九、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十、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护理常规 十一、急性鱼胆中毒护理常规 十二、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十三、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十四、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十五、高血压病护理 十六、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十七、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十八、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十九、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二十、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二十一、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护理常规 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 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溢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急诊急救护理常规

---------------------------------------------------------------最新资料推荐------------------------------------------------------ 急诊急救护理常规 急诊病人护理常规一、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负责预诊、分诊的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并掌握鉴别各种疾病的能力,做到主动迎接病人。 2.护理体检。 首先观察病人的意识,做到一看、二问、三查、四分诊。 一看面色,精神状态,瞳孔的变化;二问病史、症状;三查体,生命体征、三大常规;四分诊,认真分清病种,分清轻重缓急。 3.备好病历,在病历本上填写病人到达时间及预诊记录,迅速通知有关各专科的急诊医师。 4.轻病人由分诊护士送到诊断室;需要抢救的危重病人,护士应主动推平车将病员护送到抢救室,立即通知有关专科医师和抢救室护士,进行紧急处理。 5.预诊发现的传染病人,分诊到隔离室就诊,并做好消毒隔离处理。 6.凡急诊病人做好预诊、分诊的各项登记,并追踪病人的去向、转归。 7.分诊台的各种物品、各专科医师到达的情况及正在预诊病员的情况认真交接班。 8.分诊护士每日负责各专科医师、药、检、放射各种值班人员挂牌以利查对岗位职责。 1 / 13

二、抢救病人护理常规 1.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严肃、认真、敏捷地抢救病人。 3.抢救室的急救药品,急救器材必须认真交接班,保证齐备、适用,不误抢救。 4.病人入室后视病情,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络、体温等详细记录。 5.危重病员均不得搬动,就地抢救。 地专科医师尚未到之前,其他科医师及护士可酌情先行给予紧急处理,如止血、给氧、吸痰、人工呼吸、输液、配血、心电监护及注射必要的抢救药品等各种抢救措施。 6.凡危重抢救病人必须填写抢救记录。 7.危重病人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后,应用平车由医护人员护送入病室,并做好口头及书面交班。 8.参照其他各专科护理常规执行。 三、留观察病人护理常规 1.按急诊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需要观察,但尚未明确诊断或住院部无病床者;门诊各种手术,特殊检查或治疗后有较剧烈疼痛、出血或药物过敏反应病人,经医师决定可留观察。 3.留观察病人一般不超过三日,凡精神病人、有传染性病人及有自杀行为的病人均不宜留观察。 4.对留观察的病人须密切观察病情,并将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情况作好详细记录。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 规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1.急诊患者根据病情分别送至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生。 2.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首先要进行精神安慰,解除患者的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抢救。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诊室有关制度及环境。 3.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并根据病例性质,调节温湿度。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4.建立急诊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每天测3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5.密切观察神志、瞳孔、面色、脉象、舌象、皮肤、汗出、四肢活动、二便、治疗效果、副反应等情况,做好记录,发现病情突变时,立即给予应急对症处理,同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6.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做好输液、给药、输血及相应准备。 7. 在配合抢救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及时、准确,各项操作按正规要求执行,做好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8. 随时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色、味和性质,做好记录。 9.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卧位。对烦躁不安者宜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固定,防止发生意外。

10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各类相应标本(呕吐物、尿液等)送检。 11. 对诊断不明的服痛患者禁用止痛剂。 12.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和传染病报告。 13. 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4.手术患者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及药物过敏试验,做好记录,通知手术室。 15.凡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应做好护送及交班工作。 16.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舒适。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17.出院患者应予以出院指导,床单做好终末处理。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 一、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危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3)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当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 4、若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三次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一次。 (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 应的护理措施。 (十)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十一)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 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二)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 察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三)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