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推定中国哲学思想体系是复兴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瞻性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优秀,是否应该复兴,需要在哲学上给出证明。显然,由西方哲学终结的逻辑必然性所决定,要求中国哲学必须解决西方哲学难能解决的问题,为人类哲学开出新的思想理路。面对文化现状,中国哲学应当给出超越性的思想原理,给人类的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历史进路。这是中国哲学应有的价值承诺。如果中国哲学不能履行这一价值承诺,那么,复兴中国文化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现代学术思想进路表明,中国哲学虽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历程,非但未能履行上述价值承诺,而且没有完成能够被现代文化接受的理论建构,无论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无法回应西方哲学的挑战,虽然西方哲学已经终结,其留下的问题,中国哲学却力所不及。所以,中国哲学在世界上没有取得现代地位,中国哲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错综复杂,余以为,首要工作是中国哲学的正本清源。因此,本文提出正本清源之要点,以利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哲学研究的双重误区

近代以降,在西学东渐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开始了全盘西化的历史进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以西方哲学为坐标、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和逻辑形式进行西化式推定,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思想理路。这种以西方哲学的思想原理解读中国哲学、把中国哲学的思想原理从属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不但悖离了中国哲学的思想架构、内容和形式,而且歪曲了中国哲学的概念和范畴,造成的结果是:

不能以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自在的哲学思辨,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哲学的思想原理、内容和形式,无法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问题表明,西化式的哲学研究已经把中国哲学研究导入了思想和历史性的误区。

然而,出现西化式的研究误区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由下述原因所形成。因暴秦之火对文献的破坏,汉代重整经典由今古文之争所产生的误读,加之社会政治需要而进行的篡改,使之失落了春秋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思想体系──代表形式是经孔子整理形成的六经文献,就哲学而言,成熟的思想体系是经孔子修纂的《周易》。经过二千余年之后,时至近现代,由汉代产生的文化误读、篡改和失落问题并没有得到正本清源,代表中国哲学的孔子思想体系已经被肢解的面目全非。所以,当西方以船坚炮利为代表的“进步”科学文化打开中国的国门之后,作为西方“进步”的知识形式之一,西方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坐标、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思想理路,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想方法解读中国哲学成为一种时尚。问题表明,学界没有认识汉代以来对中国哲学的误读、篡改和失落,反而把误读、篡改和失落的思想文献当作正确的“经典”加以接受,并对其进行西化式的解读,使之在误读、篡改的基础上对中国哲学产生新的误读,从而使中国哲学非上加非。所以,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步入了失落和西化的双重误区。可见,中国哲学研究步入的双重误区,不仅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想原理,而且不能对误读、篡改和失落的中国文化进行正本清源。

汉代经学造成的误读、篡改和失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历史性误区。汉代修撰的经学文本和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主体架构,使汉代以后的

中国文化及学术研究始终无法走出误区,把汉代整理的文献作为经典加以接受,不但无法在思想体系上推定一以贯之的中国哲学,而且因解释的随意性,形式上是“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产生的结果却是思想上的支离破碎。这个问题表现在《周易》研究史上,尤为严重。

哲学是高度概括了的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使命,就是要寻求天人之道,通过一系列修身的内在调养与致用的外在建设,从而实现个人在社会世界中的定位,最终提升自我的境界,获得智慧的滋养。而中国哲学,无疑地是哲学中的杰出代表。

每一种哲学,都试图对于人生、世界及宇宙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中国哲学亦不例外。中国哲学与其它哲学有着重大的、根本性的区别。两千年前,古希腊人在爱琴海沿岸思考人与神的关系,古印度人在印度次大陆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古中国人则在华夏大地上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中国哲学始终不同于其它哲学。它是一种以人为本位的、从人自身的价值去思考各种关系的哲学。中国哲学的世界观与宇宙观同样也是渗透了中国哲学这一人本主义精神的。我们的先祖在思考宇宙的发生、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时,并没有以神或其他外在的物象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以人本身去思考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中没有神的、宗教的因素,而是说这种神的、宗教的因素没有居于主导地位。这是我们在探讨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观念。变易之道,阴阳本源

在世界观、宇宙观的问题上,《易》提出了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根本的概念——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系辞上》)太极是什么?太极,就是万事万物的总源头,或者说,就是世间万物的根本。所以老子讲:“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太极本身就在发生着变化,变化的结果,就是化生阴阳。注意,“化生”与“两分”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太极生两仪”,而不能说“太极分两仪”。生是什么?生,就是化生,就是生生不息。只有生生不息,事物才会有活力,才会富于变化,才能进一步向前发展。在化的过程中,由母体化生出子体,子体与母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化生的结果是“合”,“和合故能谐”(《管子·兵法》)。化生所形成的是一种向心力,一种凝聚力,因此可以团结一致、凝聚人心,从而达到亲和人民、协和万邦的境界。而分是什么?分就是分别、分离。分别,就会产生隔阂;分离,就会产生对立。越是这样一步步分下去,就会形成离心力、分散力,最终人心涣散,各行其是。而在分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矛盾不断产生甚至激化,因此冲突在所难免。“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所以老子又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这一点,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之一。中国人注重内敛,而外国人注重外扩。内敛的价值取向教导我们,要修身齐家,而外扩的价值取向则教导人们,要扩张占有。一个向内,一个向外,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主合,而西方人主分。

阴阳,是从太极中化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体的。因此,讲阴阳是不能分开来讲的。阴阳互动,在整个太极中阴阳变化,才能化育万物。阴阳始终是合一的,一旦分开,阴阳就不再存在。《易》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提出了“阴阳”与“太极”,“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阴阳不仅合一,而且处于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阴阳如果不互动,不发生变化,那么就不可能产生万物,“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传》)。“易”的含义,本身就有“简易、变易、不易”这三重内涵,因此又叫“易有三义”。变易、变化的观点,是整个《易》“一

以贯之”的理念。阴阳是变化的,即是说阳可以成阴,阴也可以成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一定同时存在,同时归寂,而且二者地位是平等的。看看太极图就知道,阴阳二极在整个太极图中是“平分秋色”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幼学琼林》)。阴阳相对存在,二者互化互生,才能生生不息。同时在太极图中我们还可以知道,阴阳是处于同一个圆也就是太极之中的。这个圆代表什么?代表运动变化,代表圆通圆熟。只有圆的而不是方的抑或是其它形状的才能不断地变化运动,因此才能圆通圆熟。但是不论圆怎么变动,内在的阴阳是始终是相化而生、相对而存在的,是处于一种相对的不变之中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外圆内方”。所以“易有三义”,其中有两易:一为“变易”,一为“不易”,看似矛盾,实则相反相成,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二章》)。阴阳在太极中的这种运动,又叫“外柔内刚”。“阳,高明也。”“阴,水之南,山之北也。”(许慎《说文解字》)“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难道不是万物之根本?

中国哲学是以人为本的哲学。“阴阳”这样一个概念,也是从人本身而来的。古人并没有太多先进的科学知识,但是“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只要仔细观察万物和人本身,加以思考,就可以从中体悟到宇宙人生的智慧。可见,知识与智慧并无一定联系,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慧。“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传·彖传》)天为阳,地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手心为阳,手背为阴。但要注意:第一,阴阳是相对的。天虽为阳,没有了地,天也就不存在了;第二,阴阳合一,没有绝对的

区分。白昼为阳,黑夜为阴,但是无论由昼入夜,还是由夜入昼,都是渐变的过程,没有绝对的区分;第三,阴阳平等,阴阳结合,才能化生万物。男为阳,女为阴,但是男女平等。只有男性或者只有女性,世界都会走向毁灭的。因此,男女结合,就是一个“好”字。用 -代表男性,既是象形地表示男性的生殖器,也是抽象地表示男性所具有的阳的气质与特性;用-- 代表女性,既是象形地表示女性的生殖器,也是抽象地表示女性所具有的阴的气质与特性。男女结合,两性相好,阴阳才能互相滋养,化育万物。所以我们看坎卦的卦形就知道,- 为男阳, --为女阴,这个卦恰好就是男女交合的图像。在八卦之中,坎卦代表水,而水,恰好就具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特质。水永远要动,要川流不息,才不至于成为一潭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所以你看,中国人就是这样“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黄帝内经》)“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廪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这一点,对我们整个传统文化都有极大的影响。中医的精髓,也就是“阴阳”。屈原在《离骚》中讲:“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我们的人事总是与天事密不可分,天事是和人事并存的。阴阳化生,也就是“天人合一”。

2、天人合一,物我同化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庄子又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人关系中,人是主体,天是客体,在此,人为阳,天为阴,“人能

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所以人要积极有为,要掌握自然变化发展的规律;从事理关系上讲,人是阴,天是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所以人要顺应自然,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物我同一”之境。识人事,也就是识天事。物与我,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和衷共济的关系。“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在梦中,庄周与蝴蝶达到了“物我同化”的境地。这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梦罢了,但在庄子的眼里,就有了哲学与美学的意义。他正是从此出发,写就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外一种)》的散文,成为先秦诸子中文学品质与美学素养最高的人。天性就是人性,人性也就是天性,天人合一,才能使自然与人统一,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用庄子的话来讲,就是要“相忘于江湖”“两忘而化共道”(《庄子·大宗师》)。那种令人欣然向往的境界,就叫“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庄子·天下》)。

事物总是先有事实,后有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早在先秦时期便有所萌芽并得以发展,但并未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真正提出这个光辉命题的,是北宋的理学家张载:“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在《西铭》中,他进一步阐述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人合一,物我同化,是同样紧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之所以用很大的篇幅来阐述阴阳的道理,也就是为了弄清楚中国哲学的基本内涵。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地有江河,人有经络,中医把这叫做“天人相应”。实际上这

是中国哲学思想在具体科学领域的不同表现形式,实质上二者是相通的。天人相应,就是天与人相感应,相适应,相顺应;天人合一,就是天与人相结合,相化合,相和合。自然是人类的父母,我们人类都是大自然的子孙,因此“民胞物与”,天下应当相亲相爱,而不是相仇相恨。可见天人合一、物我同化有着三重基本内涵:一是人内心的净化与升华;二是自然本身的运转与变化;三是在天与人的变化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融合而达到的“物我同化”的境界,用庄子的话讲,就是“外化而内不化”(《庄子·知北游》)。正因为我们中国人如此重视人与天的和谐关系,我们中国哲学也如此探求人与天的共生共存关系,所以我们认为天地宇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现实是真实存在而且可以为我们所认知的,因此世界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值得我们去发现,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世界。要想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必向往天堂或者圣地,只要在现世的宇宙之中,就可以“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一个真正的人的博大气象,乃是以自己的生命通贯宇宙全体,努力成就宇宙的一切生命。这就是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归宿。”(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天人关系的根本,乃是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完成人格境界的提升。“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仁,也就成了个人生命中可以主动把握的动态力量。尽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但正是在这种“无言无语”、心灵相犀、相感相应的过程中,我们真正体悟到了一个生命在宇宙中的重要性。我们个体的生命价值因宇宙而走向丰满,宇宙的玄妙无极因我们而得以展现。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概论论文: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哲学概论论文篇一 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史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导向性作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与中国哲学史的叙述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现有中国哲学史论述的种种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因此,必须重写中国哲学史。重写中国哲学史必须从哲学的一般意义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出发,积极开发中国哲学特有的问题域,阐明它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特别要突出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哲学的意义。就中国传统哲学特征而言,实践哲学远比心性之学更具解释力和现实性。近代中西文化全面而深刻的交流接触使得原教旨主义的中国哲学史根本不可能。在撰写中国哲学史时,利用西方哲学的某些资源不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即便如此,在使用西方哲学观念解释中国哲学时仍要谨慎,概念不是纯粹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概念体系是未来中国哲学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内在批判和释义学阐发则是新的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关键词]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内在批判自主性 一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哲学研究现状不满的加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也成了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甚至被某些刊物评为2003年十大热门学术话题。对研究现状的不满导致对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与文学、史学等学科不同,中国人是在接触了西方文化后,才知道有“哲学”的。 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本没有“哲学”一词。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哲学家西周的发明,他在他的《百一新论》中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但同时特别声明:他用它来与东方的儒学相区别。直到1902年中国人才在《新民丛报》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用是用了,却并未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吗? 在有些西方人看来,答案是否定的。胡塞尔在他的维也纳演讲中就否认中国有哲学。伽达默尔也认为远东文化中那谜一样的沉思与智慧与西方哲学不是一回事。理由是哲学是希腊人创造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东西,有其特殊的形态、内容、概念和问题。中国人自己一开始也这么看。王国维是中国最早研究西方哲学的人之一,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哲学造诣最深的中国人之一。他在《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检讨中国传统,发现在中国“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故“我国无纯粹之哲学,其最完备者,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至于周、秦、两宋间之形而上学,不过欲固道德哲学之根柢,其对形而上学非有固有之兴味也。”[1]虽然王国维在这里并未直接否定中国传统有哲学,但从整篇文章的上下文来细细玩味,不难发现他至少是在暗示中国并无严格意义的哲学。 然而,当时日渐高涨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不会允许承认这种重要的文化阙失。“国粹”派健将刘师培在其“中国哲学起源考”中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中国的思想传统叫做“哲学”,认为中国古人的哲学与欧洲的哲学完全相似。秉着同样的思路,谢无量在191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在该书前言中他写道,虽然“哲学”一词是从西方来的,但“道”是普遍和统一的。他把自然科学等同于中国传统中的“方术”和“技”,而把“哲学”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儒学。虽然他的写法完全是传统的:大段大段的引文,少量的疏解和评论;但他却按西方哲学的普遍做法把哲学分为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三部分。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

冯友兰论文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 摘要: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学科地位的确立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著作的写作范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初步介绍并具体应用了关于史料学的方法理论。总体观之,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具有研究视角具备动态性、史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注重和用历史的眼光审查史料等优点,但也存在史料学方法部分规模过小和具体哲学史料介绍有些简略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地位;贡献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集中体现在其1962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以下简称《初稿》)一书中。此前,胡适曾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导言”里探讨过哲学史料的种类、审定以及整理等问题,朱谦之先生更是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1957年油印本(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和1959年8月完成的手稿本(通论三部,九册)①两部专著。但胡适尚没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学科意识,甚至连学科之名也未提及,而朱谦之先生虽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和以“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为名 的著述,但其著作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出版,更没有在学界形成广泛影响。 一 事实上,早在1925年6月中州大学任教时,冯友兰先生就在《对于哲学及哲学史之一见》②一文中对哲学史料进行分类,指出史料有

“原始史料”和“辅助的史料”两种。其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更进而划定了中国哲学史史料的五个选取标准③,并注重总结古代著述体裁。这两项工作分别是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范围和史料特点的探讨。1937年,冯先生在《怎样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文章中又提出原料、副料和旁料的史料三分法。然而,代表他在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上集中成就的却是其《初稿》。而我们之所以认为冯氏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地位的确立者,亦主要是基于其《初稿》对该学科之划时代的贡献。 《初稿》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写作范式。 从内容看,冯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史料学的范围和内容”和第二章“论目录”,讲史料学理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十四章,是介绍哲学典籍的具体史料学。查看冯著之后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专著,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基本都遵循了此种二分的写作范式,只是在内容上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史料学理论部分的规模也呈日益增大之势。我们认为,这种趋势的出现和冯友兰先生是有一定关系的。在《初稿》第一章,他给史料学下了一个定义:“史料学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部门,为历史学的研究作准备工作,是关于史料的方法论。”④ 虽然冯先生在其著作里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定义,即他没有着重讲述“关于史料的方法论”,而是偏向于具体哲学史料的宣介,但是他的这一卓越见解却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指示了研究方向。如上所述,史料学理论部分的规模呈日益增大之势,这表明学界对之重视程

中国哲学论文

老子之“道” 内容摘要:“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由道家首先提出。道,原指道路、坦途,后逐渐发展为真理,规律,基本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虽然没有在中国正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却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无为,无欲,无我;居下,清虚,自然。道家学说以探索自然、社会、人生为宗旨,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的合一为目标,表述严谨,逻辑性极强。 关键词:道,矛盾转化,无为,为人处事,管理 正文:一、何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道”,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轴心。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也就是说,道是有形的、多变的、可名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认识或处理某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他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无形、无相、无声、无名的“道”,它是一种规律,是物质的本初,是揭示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本质,是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总根源。 老子的“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做出了最高概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道德经·德经第42章》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德经第六十二章》并进而指出:“道者万物之奥?”他认为万事万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时刻变化而非静止的,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并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祸福,刚柔,兴衰,智愚,生死,进退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敞则新”[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6]、“祸兮福之倚,福兮祸所伏”[7]。他认为祸福、正邪、善恶都会由于其内部存在着两种对立因素而可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负阴抱阳”的万物都是如此。因此他指出“反者,道之动”[8],把事物的相互转化,当作一条重要规律。既然有规律存在,那么我们在处事时就必须遵循规律,“无为”乃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9],实质在于顺应规律?而遵循规律并不等于抱着现成规律停步不前,因为规律本身也不是一种常态,要明白“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效法自然,就是认识、遵循客观规律,使规律为我所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1]。无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归。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相对于有的概念,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篇一:张岱年论文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 张岱年论文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曾经有明确的论述,他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1)在这里,恩格斯在确定“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哲学的最高问题的同时,对于哲学的最高问题作了几种表面上不同的表述;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世界是否神所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此外,恩格斯在下文中又谈到“物质和精神关系”的问题。这些都是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恩格斯关于哲学最高问题的论断,是从西方哲学发展中总结出来的,“思维对存在”是黑格尔的用语。中国古代哲学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有自己的一套的名词术语,显然不同于西方。中国哲学是否也有哲学的最高问题与西方哲学的相类似,而且在某一时期获得了比较完全的意义呢? 我认为,中国哲学也有与西方哲学的最高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虽然是用不同的名词概念来表达的,而具有相似的深切内涵,因而具有同等的理论意义。 试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中国哲学史中与西方哲学所谓思维与存在的问题相类似的问题有四:(1)名实问题;(2)道器问题;(3)有无问题;(4)理气问题。与西方哲学所谓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的问题亦有四:(1)天意与自然的问题;(2)形神问题;(3)心物问题;(4)能所问题。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讨论重点,所以表现了这些复杂的情况。前一类问题最后归结为“理气”问题,后一类问题最后归结为“心物”问题。以下试以历史顺序略述这些问题讨论的梗概。 1.名实问题 在先秦哲学中与西方所谓“思维与存在”问题在字面上最为相近的是名实问题。名即概念,是思维的内容。实即具体存在,是思维的对象。但在中国哲学中,名实问题没有上升为哲学的最高问题。孔子讲“正名”,强调“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而未谈名与实在关系。庄子说过“名者实之宾也”,(2)未有详论。公孙龙著《名实论》,肯定“夫名,实谓也”。《墨子·小取》云:“以名举实”,亦明确断定了名与实

学科创建论文-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失

学科创建论文:中国哲学史早期创立的得与 失 本文作者:蒋国保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日本哲学家西周于1867年在其著《百一新论》中首先使用“哲学”一词。而“哲学”一词由日本输入中国,具体年代不详,大约在19世纪最初几年。至于“中国哲学”一语,最初在我国使用是在1906年,证据是那一年刘师培(刘光汉)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了《中国哲学起源考》。刘师培坚持“以子通经”的学术取向,其眼中的“中国哲学”,主要指中国传统学术范畴中的子学与经学。刘氏的这一认识,大体反映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学人对中国哲学的普遍认识。丁宝铨为山西巡抚,他于宣统三年(1911)为傅山《霜红龛集》作序,在该序中,他也是将“近日之哲学”与中国固有“诸子道释”并提,以为中国之“诸子道释”学说就相当于西学范畴之“哲学”:“国初巨儒,学宗汉宋,旁及地志、算术而已。究心子部者少,况乃二氏。啬庐生际其时,岳岳兀兀,昌言子学,过精二藏,乾嘉以后,遂成风气。治子名其家者有人(如汪毕诸著述),通释入于儒者有人(如罗台山诸人)。中西大通,益抉其樊,诸子道释,一以贯之,名曰哲学。其大无外,其细无间,由是以言近日之哲学,①实啬庐氏之支流与其余裔也。综是而论,一二绪余,精谊所结,演绎成家,此余所谓啬庐之学断非博士文人拘儒所能略窥其津涯者也。” 将中国固有的“诸子道释”之学与西学范畴之“哲学”并提,并不等于“中国哲学”已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实际上“中国哲学”从传统经学、

子学、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独立学科,在1906年之后,大约又经历了10来年的时间。这10来年间的最初几年情况已难了解清楚,现今根据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中的回忆,大体可以了解北京大学在1915年已开设了“中国哲学”课程。一般地说,一个大学开设某课程,即意味着该课程所讲之学问,已成熟为学科范畴的学问,标志着该学科已创立。但北京大学于那时(1915、1916年)正式开讲的“中国哲学史”课程所讲的内容,实际上仍然属于经学范畴。这个断言非臆断,有坚实的依据,其依据就是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中的这么一段叙说:“给我们讲中国哲学史的那位教授,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我们问他,照这样的速度讲下去,什么时候可以讲完。他说‘无所谓讲完讲不完。若说讲不完,那就永远讲不完。’”②在北京大学开“中国哲学”课程一年后,中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史》专著正式出版。这就是1916年9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谢氏的这部《中国哲学史》,严格地讲,算不上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则它的出版,同样不能作为“中国哲学”已成为现代学科的标志。标志着“中国哲学”已成为现代学科者,应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该著虽然只涉及先秦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不包括秦汉之际直至晚清的中国哲学思想,但从以新方法系统地阐述中国哲学的意义上讲,它的确算得上中国哲学史学科已创立的标志。正因为它是第一部现代学术意义的中国哲学史,所以在它刚问世时,便受到以旧眼光看中国哲学的学究的批评与嘲讽。冯友兰曾提及这一点,他说那位从“三皇五帝”开始讲中国哲学的教授,

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倾听了每周二晚在逸夫十阶杨洪兴老师对中国哲学的精彩讲说,我对中国哲学还是有些许了解了。但本人毕竟才疏学浅,故结合网上书中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写下此论文,不妥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百度百科上释义,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中国背景,它以中国古老且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积淀。它重视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有其历史演变性。它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决定了从一开始就根本上区分于欧洲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与伦理显得尤为密切。 对中国哲学史的概述可以如此表达:中华民族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从封建

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前 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 总的来说,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文明发现最早的 国家之一,文明也很发达,有将近四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记载。据考古发掘,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蓝田猿人”化石,是生活在距今约六十万年以前的人类。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又发现了“元谋猿人”的两枚门齿,据鉴定,其生活年代可能比“蓝田猿人” 和“北京猿人”更早。“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均处于原始群时期,约在二三十万年前开始由原始群向氏族制度转化。中华民族经 过了长期的原始社会生活,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进入了奴隶制 社会。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原 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 们的思维认识能力。我国古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例如,女娲 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等,反映了我国古代人类思维 发展的原始状况。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 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国 古代流传的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积 极意义,但它是在想象中并通过想象来表达的,终究是不切实 际的。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 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 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据我国 考古发掘发现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已有随葬物品,这说明原始社

关于中国哲学史论文

关于中国哲学史论文 略论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摘要:在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之初,钟泰以本土的话语方式对中国哲学史进行了系 统的梳理。该书运用史传的体例,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对不同时期的人物、思想、流派做 了详实的介绍,客观地还原了中国哲学史上诸多人物的哲学思想。他追溯中国哲学思想的 源头,概括性地对上古哲学思想特点进行了总结。钟泰“以中释中”的研究方式对中国哲 学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对当今诠释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和核心价值具有启发 意义。 关键词:钟泰;中国哲学史;以中释中 钟泰1888―1979,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字斋,号钟山,别号待庵。江苏南京人。 师从太谷学派中期宗师黄葆年,曾攻读于江南格致书院,继而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 大学。归国后任两江师范学堂日文译教。辛亥革命曾入皖督柏文蔚幕。尔后历任安徽高等 学堂教师,南京法政专门学校后改法政大学日文教席,并开老庄讲座,又任《共和杂志》 社社长。1924年转任杭州之江大学国学系教授、系主任。1939年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 院教授。1943年任贵阳大夏大学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44年入蜀,与熊十力并任书 院主讲兼协纂。1948年任光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入华东师范大学。后转入上海文史馆。1962年应长春东北文史研究所礼聘讲学。1966年返回上海文史馆。1979年病逝于家。 钟泰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著有《中国哲学史》、《荀 注订补》、《国学概论》、《庄子发微》、《春秋正言断词三传参》、《顾诗笺校订》、《管子侈靡篇》等。其中,192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是钟泰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哲学这门学科创立之时,该书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领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一 不同于胡适、冯友兰等“以西释中”的研究模式,钟泰采用了中国化的哲学研究方法。钟泰在书中完全运用中国本土的话语方式,在传统的领域内对哲学进行梳理,较为系统地 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钟泰并不是简单重复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而是具有了明 显的方法论意识。 钟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全书分为四编,分别为上古哲学史、中古哲学史、近古哲 学史、近世哲学史,共分为上下两卷,八十二章,单列人物117位。上古哲学史由周代至 先秦,中古哲学史涵括汉唐时期,近古哲学史包含宋明哲学,近世哲学史则涵盖了清代哲学。钟泰以客观的笔触,尽可能真实地介绍各家思想,以庞大完整的体系奠定了“以中释中”的中国哲学史诠释框架。 二 纵观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2a5610762.html,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哲学论文选题参考 1、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 2、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 3、“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 4、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5、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 6、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关于“新中国哲学五十年”的一点思考 7、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 8、中国哲学的太极观念与太极拳 9、中国哲学:从“照着讲”、“接着讲”到“自己讲” 10、中国哲学大纲 11、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12、中国哲学史新編 13、生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14、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15、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英文) 16、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如何可能 17、关于中国哲学生态观的几个问题 18、学术流派的本土建构——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 19、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https://www.360docs.net/doc/2a5610762.html, 20、中国哲学原论. 导论篇 二、中国哲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一个虚假而有意义的问题--对"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问题"的解读 2、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和合学的使命 3、中国哲学史教程 4、中国哲学中的情感理性 5、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6、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7、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8、"中国哲学史"写作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困境 9、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10、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方法论反思 11、当代中国哲学形态构建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可能回答 12、论道与物的关系问题(下)——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 13、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 14、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理性的走向 15、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16、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也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17、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 18、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前景 19、中国管理哲学研究——从中国哲学的视角研究管理学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推定中国哲学思想体系是复兴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瞻性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优秀,是否应该复兴,需要在哲学上给出证明。显然,由西方哲学终结的逻辑必然性所决定,要求中国哲学必须解决西方哲学难能解决的问题,为人类哲学开出新的思想理路。面对文化现状,中国哲学应当给出超越性的思想原理,给人类的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历史进路。这是中国哲学应有的价值承诺。如果中国哲学不能履行这一价值承诺,那么,复兴中国文化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现代学术思想进路表明,中国哲学虽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历程,非但未能履行上述价值承诺,而且没有完成能够被现代文化接受的理论建构,无论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无法回应西方哲学的挑战,虽然西方哲学已经终结,其留下的问题,中国哲学却力所不及。所以,中国哲学在世界上没有取得现代地位,中国哲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错综复杂,余以为,首要工作是中国哲学的正本清源。因此,本文提出正本清源之要点,以利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哲学研究的双重误区 近代以降,在西学东渐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开始了全盘西化的历史进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以西方哲学为坐标、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和逻辑形式进行西化式推定,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思想理路。这种以西方哲学的思想原理解读中国哲学、把中国哲学的思想原理从属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不但悖离了中国哲学的思想架构、内容和形式,而且歪曲了中国哲学的概念和范畴,造成的结果是:

不能以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自在的哲学思辨,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哲学的思想原理、内容和形式,无法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问题表明,西化式的哲学研究已经把中国哲学研究导入了思想和历史性的误区。 然而,出现西化式的研究误区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由下述原因所形成。因暴秦之火对文献的破坏,汉代重整经典由今古文之争所产生的误读,加之社会政治需要而进行的篡改,使之失落了春秋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思想体系──代表形式是经孔子整理形成的六经文献,就哲学而言,成熟的思想体系是经孔子修纂的《周易》。经过二千余年之后,时至近现代,由汉代产生的文化误读、篡改和失落问题并没有得到正本清源,代表中国哲学的孔子思想体系已经被肢解的面目全非。所以,当西方以船坚炮利为代表的“进步”科学文化打开中国的国门之后,作为西方“进步”的知识形式之一,西方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坐标、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思想理路,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想方法解读中国哲学成为一种时尚。问题表明,学界没有认识汉代以来对中国哲学的误读、篡改和失落,反而把误读、篡改和失落的思想文献当作正确的“经典”加以接受,并对其进行西化式的解读,使之在误读、篡改的基础上对中国哲学产生新的误读,从而使中国哲学非上加非。所以,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步入了失落和西化的双重误区。可见,中国哲学研究步入的双重误区,不仅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想原理,而且不能对误读、篡改和失落的中国文化进行正本清源。 汉代经学造成的误读、篡改和失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历史性误区。汉代修撰的经学文本和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主体架构,使汉代以后的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

题目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1102 姓名杨婷 学号2011119010230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中国哲学简史》是上大学以来看过的第一本有关哲学方面的书,经马原老师的推荐,同学们掀起了一股买书的热潮。出于跟风的心理,我稀里糊涂的就买了,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枯燥,可是后来真正用心走进哲学的世界,会发现,原来哲学的世界,充满了一种前所未闻的美,充满了智慧。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无穷智慧,它像"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哲流洪流激荡起的思想浪花淘尽了无数叱咤风云名噪一时的英雄和豪杰,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慰籍心灵启迪智慧的种子,在后来者精心的呵护下,智慧之种开始饮着时代的琼浆润着潮流的雨露生根发芽慢慢成长起来了。 读这本书使我在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内涵远非孔子老子等的思想,或者儒道两家著述所覆盖的范围。在漫长的二十五个世纪里,凡是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无不思考过。在漫长的时间里,哲学家所属的学派,尽管还继承了自古以来的名称,但其思想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冯老先生认为: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吧:西方哲学可以说只是一种相对比较单纯的科学,而我们中国的哲学则更像是一种能

起到规范人们道德行为作用的宗教文化吧;第二,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融合即中国哲学的发展之道。 什么是哲学?以我们高中曾学过的知识,我们肯定会机械般地脱口而出: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我们今天的,也是科学的定义。但是,冯友兰大师所认为的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我能够看懂他解释的每一个字,但蕴含在其中的深刻道理我并不能理解得很透彻。比如“思想本身就是知识”“在思想人生以前,我们必须思想我们的思想”。以我个人浅显的理解,健康的,积极地,向上的,对人类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才是“知识”而那些反动的落后的,不健康的,甚至阻碍社会进步的思想也能称之为知识吗?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知识”本身就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 《中国哲学简史》其本身也是一部历史,历史,是相对于某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而言的;历史就必须有追根溯源。而追溯中国哲学的起源,让我这个自认为历史学的很不错的人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看到过的小故事,小史实。前面看到,中国哲学的主流是儒道两家,而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过来的,儒道两家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来的。 从第四章开始,本书就是详细地分析各家的理论了。首先要讲的当然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孔子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学过历史的也都或多或多或少了解。话说孔子的言论内容,概括起来,不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

冯友兰论文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摘要: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学科地位的确立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著作的写作范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初步介绍并具体应用了关于史料学的方法理论。总体观之,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研究具有研究视角具备动态性、史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注重和用历史的眼光审查史料等优点,但也存在史料学方法部分规模过小和具体哲学史料介绍有些简略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地位;贡献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集中体现在其1962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以下简称《初稿》)一书中。此前,胡适曾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导言"里探讨过哲学史料的种类、审定以及整理等问题,朱谦之先生更是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1957年油印本(现存北京大学

图书馆)和1959年8月完成的手稿本(通论三部,九册)①两部专著。但胡适尚没有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学科意识,甚至连学科之名也未提及,而朱谦之先生虽有明确的学科意识和以"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为名的著述,但其著作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出版,更没有在学界形成广泛影响。 一 事实上,早在1925年6月中州大学任教时,冯友兰先生就在《对于哲学及哲学史之一见》②一文中对哲学史料进行分类,指出史料有"原始史料"和"辅助的史料"两种。其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更进而划定了中国哲学史史料的五个选取标准③,并注重总结古代著述体裁。这两项工作分别是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范围和史料特点的探讨。1937年,冯先生在《怎样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文章中又提出原料、副料和旁料的史料三分法。然而,代表他在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上集中成就的却是其《初稿》。而我们之所以认为冯氏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学科地位的确立者,亦主要是基于其《初稿》对该学科之划时代的贡献。 《初稿》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中国哲学简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简史的论文 一、引言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几位先哲对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历史进行了梳理,如胡适先生,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写出了一本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在这里,有一个人是我们不能回避和跨越的,他就像一座大山般横跨在20世纪中国哲学 史的研究中,正是这个人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了“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阶段, 这个人将《论语》称为中国的圣经。 他就是冯友兰先生。 二、冯友兰先生与《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大家之一,曾于1919年赴美国留学,获 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一生都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除了这里提到的《中国哲学简史》,还有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以及以程朱理学为基础建构的“新理学” 体系等多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 讲稿,后经过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又经其学生涂又光据英文翻译为中文。中国哲学简史,顾名思义,就是一本简述中国哲学史的册子,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小 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具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随精而语焉犹详也。” 虽说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先生却也把两千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在书中铺开,如一 幅小的画卷,画中,但凡可以在中国哲学史上留名的人、著作、思想、学派,无不在画中 留下一笔。一幅小小的画卷,却也勾勒出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与思想发展的线索。 全书,冯友兰先生用了二十八章。从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铺开,依次论及诸子百家 的起源和代表人物、新道家、佛学、新儒家及现代的中国哲学。其中有详有略,但都论及 了其思想的核心,不仅是一部哲学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与思想发展的历史。 三、走进《中国哲学简史》的世界 这是一本简史,但是却有许多的人物与哲学流派要提及,并要能阐明其思想,因而著 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流派都详加论述,简洁扼要就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 语言文字虽然简明扼要,但是内容却无比丰富,每一个段落都可以作为一个哲学命题 进行研究,甚至一段话里都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具体的《中国哲学简史》的世界去细心体悟几段经典的句子:

(完整word版)《中国哲学史》读书心得

读《中国哲学史》的几点看法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按照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分为上下两卷,各16章。子学时代讲先秦诸子,主要阐释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易经哲学。经学时代则阐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之后从儒家思想中延伸出来的经学,从董仲舒开始,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一词在西方有久远的历史,在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是哲学研究内容。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对“哲学”一词的定义,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绪论中讲到,希腊哲学家多分哲学为三大部分:宇宙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世界的道理;人生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人生的道理;知识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知识的道理。这三种分法,自柏拉图以后,至中世纪末一直普遍流行,可

见西方哲学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二、中西哲学差异: 从横向来看,与古希腊这三位西方哲学奠基人对应出现的文明,便是在东方华夏文明历史中的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尤为重要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然而从“哲学”这一角度来看,这两个各处于中西方“轴心时代”的文明,却完全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冯友兰先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冯友兰先生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 中国哲学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中国哲学是主善的,由此孕育了伦理主义的人生论传统。以

中国哲学史论文

《道德经》读后感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对现代人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并不能影响我们去解读老子的思想,感受他卓越超群的精神境界。《道德经》包含着很多到今天还能称之为精粹的思想见解,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 《道德经》总体上讲“遵循事物其本身的规律”和“无为”的思想。 书中一开头就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这句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字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浅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a5610762.html, 浅议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作者:顾思敏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08期 摘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 哲学史的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这部哲学史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的眼光,也处处体现出作者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时代精神。不过同时,由于该书的一些疏漏,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梁启超的一些批评与争论。时隔近一个世纪重读这本著作,应该能引起我们对当下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评价与争论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52-02 一、《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写作背景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自小接受旧式教育。1902年去往上海求学,接触维新改良、革命派和西方的新思想,接受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 赔款第二批留学生,出国留学。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美国著名的实验主义哲 学家杜威攻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哲学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中论及的“孔子的逻辑”、“墨翟和后期墨家的逻辑”,“进化论和逻辑”等,是后来《中国哲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基础。 胡适的《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大量学者认同此书是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哲学”一词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很多人在哲学一词传入我国后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但不成体系,没有章法,材料极为杂乱,把经学、史学、文学材料一锅煮。当时人分不清楚哲学和哲学史的分别,对于哲学的认知也是较为模糊的。 当时梁启超的《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对胡适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将中国学术思想史分为七个时代。胡适自传中说:“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第一次给我们…学术史?的见解。”但梁启超在论其中的“全盛时代”时,把诸家学说的本论并没有详细阐述,因此胡适想替梁任公先生补作这几章缺了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这便是胡适著《大纲》的初衷。 二、对《大纲》的评价与争论 1919年《大纲》出版后,反响异常热烈。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但也存在不 足之处。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本著作进行评价,并分析该书引起的一些争论。 (一)开创了研究新范式

读《中国哲学史》的心得论文

读《中国哲学史》的心得 现在在谈论哲学时,许多人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作为普遍的哲学,而否认中国有哲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哲学是人们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本源、存在、发展之过程、律则及其意义、价值等根本问题的体验与探求。但凡思考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追求大智慧的,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中国哲学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 《中国哲学史》将中国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先秦哲学,第二阶段是指汉至唐代的哲学,第三阶段是指宋至清代的哲学,而第四阶段则是指清末民初以来的哲学。而此次我介绍的是前三阶段的哲学体系思想。 先秦哲学 先秦哲学主要是围绕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问题展开的。 在先秦哲学中,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都把自己的天道观作为立论的总依据。商代把“天”看成是人格化的至上神,称为“帝”或“天帝”、“上帝”,作为世界的最高主宰。卜辞中记载了商代统治者卜问上帝的文字,凡祭祀、征伐、田猎、年成、风雨、行止、疾病等等,都依占卜的结果行事,反映了商代统治者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逐步萌发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易经》将早期“八卦”观念加以系统化,以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说明宇宙的生成和万物间的联系与变易法则,蕴涵着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在周初,周公则提出了“天命靡常”、“敬德” “保民”的观点,认为天命以人之是否有德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人为的作用。春秋时代政治家子产宣称“天道远、人道迩”,表现了反对天命迷信的倾向。老子第一个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提出了天地起源的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不是天。他宣称道“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宗”,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中国理论思维大大推进了一步,对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战国末年,荀子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思想,吸取了老子的辩证法,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范畴。他们使先秦的唯物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峰。 在先秦哲学辩证法思想中关于变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也比较深远。孔子提出“两端”和“过犹不及”,表现了一定的辩证观点。老子提出“反”的观念,说“反者道之动”,强调“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看到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表现了比较丰富的辩证思想。《易传》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对立转化的问题,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