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分析

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分析
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分析

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分析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互作用、设疑、释疑的动态发展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课堂提问艺术”因

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以陕西省西安中学秦才玉老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对其课堂提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凸显其课堂教学艺术,形成借鉴。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提问;专家型教师;硅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5?C0008?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堂提问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课堂提问是教学的生命[1]。课堂提问既然是一门科学,就有它的规律可循;是一门艺术,就体现了任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一个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上课如乘轻舟、乐中求知,从而培养其能力,开发其智力,陶冶其品德,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笔者以秦才玉老师的公开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①为例,分析其中的化学课堂提问艺术,以飨读者。

1 课堂提问的国内外研究发展

1912年,美国人史蒂文森(Stevensa,R.)首次对教师

的提问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标志着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诞生[2]。1950年之前,研究者只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描述和评价,之后的20年,开发了复杂的系统化的观察和评价工具对课堂提问行为进行直接和客观的研究。1970年以后,研究的焦点转移到探寻教师课堂提问行为与学生学业表现(如成绩、记忆力、参与度等)之间的关系上。凯思琳(Kathleen Ellis,1993)认为,教师不能从问题本身的性质考虑,而应清晰地界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分析学生的能力水平,最后再设计问题的类型。对问题的有效性,杰基和贝思(Jackie& Beth,2009)提出了极富指导价值的观点: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思考;问题的措施必须清晰、准确[3]。

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教材把课堂提问视为“谈话法”。至今高师院校仍然把课堂提问作为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进行训练[4]。课堂提问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彰显师生主体性,追求卓越的动态发展。近年来,国内课堂提问的研究热点主要放在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以及提问的技巧上。关于课堂有效提问,有人认为它一定是有着较高的知识关联度,较好的目的预设性,较广的信息传递及较深的思维创造性[5]。通常把课堂提问艺术也归结到这一点上。

本文通过对专家型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研

究,探寻教师、知识、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寻课堂提问对实现教学目标的贡献,对学生的现场人文关怀的方式。

2 相关概念界定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有三层含义:其一,教学过程中熟练地运用综合教学提问方法体系的技能技巧;其二,遵循美的规律、贯彻美的原则;其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性而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活动。即课堂教学提问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提问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提问活动[6]。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互作用、设疑、释疑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回忆与建构,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探索的过程[7]。课堂提问的形式分为直问、追问、反问和设问;按答案的确定性分为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按提问内容分为知识性提问和非知识性提问,其中知识性提问分为事实性提问和非事实性提问,非事实性提问又分为推理性提问和非推理性提问[8,9]。另外,根据提问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将提问分为: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提问、要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问和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问。综上,提问分类及其编码如图1所示。

直问:教师直接提问,要求学生当场作答。例如:“‘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着陆了吗?”。

追问: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以疑引疑、环环

相扣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提问。有时则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由此及彼,再提出另一个问题,首尾相连,一追到底。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以拓宽思路,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问题。例如:“硅原子容易失电子还是容易得电子?我们之前学习的碳原子呢?哦,这些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我们能不能把知识迁移一下?那就是硅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通常形成什么样的化合物?”。

设问: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将问题提出,并不要求学生作答,而是自问自答,或干脆不答,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给学生造成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例如:“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用H2O泡过的棉花被点着了,而用Na2SiO3溶液泡过的棉花却点不着呢?能解释清楚吗?”。

反问:教师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将问题反过来,让学生利用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构成突出的问题情境,关注平时学生可能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同学们看到NaOH试剂瓶的瓶塞用的都是橡皮塞,不是玻璃塞,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呢?”。

开放式提问:答案是多元的,因答者而异,与学生自己的观点、认识、经验密切相关。例如:“我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你看完这部分内容对硅的感受?”。

封闭式提问:有完备的条件和单一的答案。例如:“尽

管硅不活泼,但是在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硅?”。

知识性提问:问题中所涉及的内容是与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提问。例如:“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非知识性提问: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提出的关于课堂管理和学生组织方面的相关问题。例如:“这个实验我在这里演示一下,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帮我,有同学愿意帮我吗?”。

低级水平提问:包括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可用来判断学生是否已记住或者理解之前学过的知识。例如:“作为酸性氧化物的SiO2会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高级水平提问:包括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考查学生对某一内容的整体性理解,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用SiO2制备

H2SiO3的方案,你认为该怎样设计呢?”。

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提问: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等能力。例如:“我们运用之前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判断碳和硅是容易失去电子,还是容易得到电子?”。

要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问: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接下来同学

们开始做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有哪些实验现象?”。

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问:赞赏科学家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例如:“在光导纤维这里我

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大家知道是谁吗?高锟,他是华裔,光纤通讯专家,被誉为‘光纤之父’……”。

本研究根据以上分类标准及编码对陕西省首批正高级

化学教师秦才玉老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堂教学提问按时间先后顺序标识了96个问题,节选其中3

个课堂提问如表1。

3 统计与分析

首先,通过阅读人教版必修《化学1》教材,观看教学

视频及统计提问内容可知,秦老师没有按照课本中对本节课的编排顺序上课(SiO2→Na2SiO3→H2SiO3→Si),而是灵活

地将逻辑线设计为Si→SiO2→Na2SiO3→H2SiO3,并且每一个节点的引入以及与下一个节点的衔接过渡十分自然。对以上数据分别从提问方式、答案的确定性、提问内容、提问水平和提问目的等方面逐一分析。

3.1 对提问形式的统计与分析

根据前文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中提问形式的划分,统计了秦老师96个问题中不同提问形式的频数

及其在提问总数中所占比率,如表2。

从提问形式上来看,在这节课中,追问的频率高达46.88%,占主导地位,直问的频率也达27.08%,设问和反问的提问次数相当。由此可见,秦老师在整堂课中,使用了直问、追问、设问、反问等多种提问方式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很好地运用提问方法与学生互动,从而推进教学进程。

3.2 对提问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根据图1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中提问内容的划分,笔者统计了秦老师知识性提问中三类提问(事实性提问、非推理性提问、推理性提问)的频数以及非知识性提问的频数与其在提问总数中所占比率,如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非知识性提问频率占5.21%。适当的非知识性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演示实验之前提问:“这个实验我在这里演示一下,我想请同学上来帮我,有同学愿意吗?”,相较于直接点名,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秦老师谦虚的态度与温和的言语为学生营造出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乐于表达自己。

3.3 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提问统计与分析

从表4我们不难发现,在本节课中,秦老师提出的问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中都有体现,所占比率依次是:48.96%、21.87%、29.17%,其

中体现第一维目标问题所占比率较高,第二、三维目标问题所占比率相当,说明秦老师设计的问题充分考虑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使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4 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秦老师在本节课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不难看出他的提问方法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即在教学过程中能娴熟地运用综合教学提问方法体系来组

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秦老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体现化学外在美,又有体现化学内在美以及应用美。比如,在讲Si 的物理性质时,他用PPT向学生展示Si、水晶、石英和玛瑙的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化学的外在美;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的化学内在美――逻辑美,即Si→SiO2

→Na2SiO3→H2SiO3,秦老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在讲课的过程中,涉及火星探测器中太阳能电池材料的主要来源以及怎样制作硅胶等内容让学生深刻

体会到化学的应用美。并且,秦老师设计的问题紧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体现知识与技能目标,发掘课堂教学过程中隐含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综上,笔者认为化学教师应重视课堂语言的设计,因为课堂提问的载体是语言,所以课堂提问的艺术,亦即对课堂教学过程语言的把握与运用的艺术。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启发性的情境,抓住契机,争辩促

思;多采用设“障”立“疑”,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或表达含蓄,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要重视化学课堂提问的逻辑艺术,力求所设计的问题条理清晰、前后连贯、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循序渐进,以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65~70.

[2]高潇怡,毛巧利.从实证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科学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范式的转换[J].外国教育研究,2013,(12):12~18.

[3]马勇军.提问与学生学习之关系:西方课堂提问研究的新重心[J].全球教育展望,2014,(10):20~37.

[4][7]杨承印.化学教学设计与技能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1,167~200.

[5]王中荣.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1,(3):84~88.

[6]张四方.化学美的欣赏[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2):40~42.

[8]宁波.启发式与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比较的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盛超.新手型-熟手型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个案比

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湄洲第一中心高朱小学郑梅娟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技巧上的欠缺,往往导致提问步入误区,将“满堂灌”发展成为“满堂问”,似乎问的越多,启发的越深,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方式单一,往往采用“是不是”的判断和“是什么”的叙述型.在课堂上一味追求所谓“热热闹闹的花瓶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研究课堂提问这门艺术,用科学的课堂提问来驾驭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深入探求知识的需要,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及时恰当,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教师课堂提问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随想随问、有疑必问,这样势必把一堂课弄得支离破碎,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如何使课堂提问收到好的效果呢?那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首先,设计的提问要有让学生参与思考的价值。如果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长久下去学生会对提问淡然处之。 其次,设计的提问,难度不能太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能力。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却步,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当,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解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重难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起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而且可以使学生得以表达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表达。 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做好引导工作,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拟出提问的提纲,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对某些有困难的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时,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提出的问题要明确、鲜明,是学生所能理解的。教师在提问中,要投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他们正在进行的思维过程,逐步地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替他们进行思维。 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的提问方式 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提问方式。 I.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 “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位置上,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好,因此应十分重视自觉地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 略研究开题报告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4)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5)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体现在提问的内容、要求、范围、措辞等各方面的准确性上,这是保证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 2具体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段的要求,尽量采用具体化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具体了,学生才能明白思维方向才能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3 艺术性原则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 提问方向明确 提问时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失去目的性、针对性,出现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2 提问环境温和 教师在平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行民主型的教学,师生在平等、民主的

气氛中,自然可以很好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相反,如果平时教师对答错或不能回答的学生随意训斥甚至挖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学生对回答的惧怕心理,久而久之对提问不能回答、不敢回答。 3 提问语言精练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坚持科学性原则能保证课堂提问的准确性。问题的表述要精炼、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 4提问难度适当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还可以做必要的鼓励和揭示。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5 提问对象合理 提问时,相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问答对象,会得到不同的提问效果。教师平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个别差异,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象问答。一般的问题通常先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再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补充。为鼓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选择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能够回答出来,有一种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方法 1导入性提问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

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分析

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分析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互作用、设疑、释疑的动态发展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课堂提问艺术”因 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以陕西省西安中学秦才玉老师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对其课堂提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凸显其课堂教学艺术,形成借鉴。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提问;专家型教师;硅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5?C0008?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堂提问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课堂提问是教学的生命[1]。课堂提问既然是一门科学,就有它的规律可循;是一门艺术,就体现了任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一个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上课如乘轻舟、乐中求知,从而培养其能力,开发其智力,陶冶其品德,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笔者以秦才玉老师的公开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①为例,分析其中的化学课堂提问艺术,以飨读者。 1 课堂提问的国内外研究发展 1912年,美国人史蒂文森(Stevensa,R.)首次对教师

的提问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标志着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诞生[2]。1950年之前,研究者只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描述和评价,之后的20年,开发了复杂的系统化的观察和评价工具对课堂提问行为进行直接和客观的研究。1970年以后,研究的焦点转移到探寻教师课堂提问行为与学生学业表现(如成绩、记忆力、参与度等)之间的关系上。凯思琳(Kathleen Ellis,1993)认为,教师不能从问题本身的性质考虑,而应清晰地界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分析学生的能力水平,最后再设计问题的类型。对问题的有效性,杰基和贝思(Jackie& Beth,2009)提出了极富指导价值的观点: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思考;问题的措施必须清晰、准确[3]。 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教育学》教材把课堂提问视为“谈话法”。至今高师院校仍然把课堂提问作为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进行训练[4]。课堂提问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彰显师生主体性,追求卓越的动态发展。近年来,国内课堂提问的研究热点主要放在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以及提问的技巧上。关于课堂有效提问,有人认为它一定是有着较高的知识关联度,较好的目的预设性,较广的信息传递及较深的思维创造性[5]。通常把课堂提问艺术也归结到这一点上。 本文通过对专家型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研

如何让化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如何让化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标签:时机;技巧;策略;思维价值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明确我们在课堂上的那些行为能够在学生身上产生所期待的效果,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而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各有巧妙不同,我们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确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达到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反思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一、课堂提问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及对策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提问方面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1)整堂课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2)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偏离了主题;(4)只提问好学生,不提问差生;专提问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5)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7)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8)提问随意,东拉西扯,越扯越远;(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那么怎样设计问题才能达到有效教学呢?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提高。(2)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二、提问中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和时机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都会有一些相应的特征,如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都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

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中心校雷传勇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巧妙地使用课堂提问,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竟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对课堂进行提问,浅谈几点: 一、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例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发散性的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米,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归纳出公式。 三、启发性的提问。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小学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1)问题多而质量低,不具启发性。教师提出很多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 (2)教师满堂问,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50—60个问题,一问一答,问题接连不断,不利于学生理解核心的问题和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大消弱了教学效果。 (3)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不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直面这样的现实,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为学生创社一种有效提问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每天在轻松、愉悦、有效的氛围中思考与学习,减

缓他们的压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技能。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教师通过对提问问题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形成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快乐地、有价值地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美国教学专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授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是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以及学生解决自身存 在的认识困惑与问题,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掌握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提问要考虑到情境性,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样的内容进行提问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因此,若想有效地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除了我们要在提问的内容上进行思考与设计 以外,还要考虑到提问的情境性与实效性,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恰当的提问时机并非完全 就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是受提问对象、提问内容与教学场景等因素同时作用与影响而形 成的一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时机。 1.提问对象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的方式与特点不同,那么对其进行提问的方式与时机也就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反映比较灵敏,进入学习状态比较快 一些。对于这类学生,在提问的时间上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而对于那些进入学习状态较慢 的学生,不宜过早地对他们进行发问,否则,就可能会适得其反,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式与特点有所了解,且不可随意提问,尤其是学生被动的点名提问。 2.提问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提的问题必须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 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此外,对于那些不经学生思考就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亦不适宜对学生 进行提问。所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提问的对象,也要考虑到提问内容的难度。 太难与太简单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提问,否则,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当然,问 题的难易程度也是相对的,它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可以灵活掌 握。此外,问题难易程度的选择,还要依提问的目的而定,如果提问的目的不一样,那么受 其影响所选择的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3.教学场景 教学场景是由课堂中的学生、教师、学习气氛与学习载体共同构成的。在有的教学场景中,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而有的教学场景则不适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场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学生思维状态积极活跃,二是教师对问题有深度 思考,三是学习气氛轻松愉快,四是学习载体功能发挥正常。合适的教学场景可以有效地调 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思维互动,有利于问题的提出、讨论与解决。 4.提问时间

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

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课堂提问艺术浅谈。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着实下一番功夫。下面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要精心设问。 讲授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教育论文《课堂提问艺术浅谈》。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体会个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总之,要

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而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要巧妙启发。 如何把问题向学生提出,对课堂提问的成败有重要关系。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 根据不同课文及问题的不同类型,可采用下列不同问法: 1.书面提问。适用于课文预习。把设计好的问题印在预习提纲上,让学生带题求解,课上检查预习效果,进行交流订正。 2.设情激问。讲课中在某些需要提问的地方,引而不发,不把问题直接提出来,而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 创设出某种情境,把矛盾显示出来,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 题,进而讨论明确答案。 3.换向提问。适用于教材中看似无疑的地方的提问。换向包括:①由顺向换为逆向,如:不问作者这样写为什么好,而问不这样写行不行,为什么;②由单向转为多向。由于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有时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乃至数、理、化、生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既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又有利于沟通各种知识的联系;等等。

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设计

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设计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什么样的提问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呢? 一、问题的有效性 设置有趣、新颖、巧妙的问题,是实施有效提问的最关键的一步。教师设置问题进行提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指向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明确的提问。 如:《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中演示硫燃烧实验。 实验过后,一位教师问:同学们,刚才的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甲:硫能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学生乙:我看到的和甲同学看到的一样。 …… 教师连续喊了几个同学,他们都没能把实验现象回答完全。如果教师一开始将问题设计成:“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硫燃烧的实验,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硫粉在加热时状态有何变化,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分别是什么颜色,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有什么特征?”这样的提问,指向性明确,学生会很快领会教师的意图,回答出重要的实验现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折腾。 2.根据学生实际把握问题的深度。问题设置浅,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问题设置深,又会使大部分学生难以解决,丧失学习信心。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中演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占1/5的实验后,直接让学生回答:“某同学实验结果小于1/5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讲难度过高,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来解决,多数会胡乱猜测,起不到思考的目的。所以对这些问题要把握好其难度,教师不妨作一些处理,如:先让学生分析一下做这个实验有哪些注意点,如果这些注意点没把握好会有什么后果,等等。学生经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 3.问题要有科学性。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节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明晰考纲要求,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章节知识重点,又明确易懂无歧义,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科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化学王国里遨游;科学的提问,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自然界中的水》中,在学习课题2“分子和原子”时,教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电解水可以得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这一结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 二、问题的有效提问 1.提问后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完成教学计划,在提出问题时,没有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这是很多老师存在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要给学生思考后回答的,但有的老师按捺不住,在问题提出后很短的时间内就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忘却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自己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上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多听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在与学生的反馈交流中,检验自己提问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讨论,随意而答,教师也就不能从中发现问题设置的效果,问题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得到落实。 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想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如:在教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主要针对中下学生)(2)水为什么会倒吸?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主要针对中下学生)(3)你认为对红磷的用量应该有什么要求?对实验装置有什么要求?(主要针对中等生)(4)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木炭、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主要针对中等生)(5)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1/5,你能分析可能的原因吗?(主要针对中上等生)(6)从实验中你还能推知氮气的有关性质吗?(主要针对中上等生) 总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要求,巧妙设疑,提问各层次的学生,方可营造一个全

每个老师上课提问都有技巧

每个老师上课提问都有技巧,提问谁,问什么样的问题,先问谁再问谁,回答后如何评价等。经过长时间的课堂大班额教学,我已经能从上课提问中学生的反应看到学生的学科个性,以及找到完善的方法。没有深入分析,以后会逐个讲。从来不粘贴,都是原创。 第一种:特征:有问必答有问必抢答,此类学生男生占大多数,不管问题难易或是不是自己擅长的范围。对他们来讲每次提问都是自己展示的机会,从来不担心回答错以后的事情。 优势:学习英语最有优势的性格,敢于展示,会获得比别的孩子更多的纠正自己的机会。另外此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也善于理解新内容。劣势:问题提出来后不善于思考,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常常答非所问,过于急躁。热情的性格如果遇到同学的嘲笑,很容易消沉,也许老师或者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他两个月不想再举手,过于情绪化。平时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是如此,时而高歌猛进,时而消沉,缺乏持久动力。 解决:追求成功率,由于这种性格的孩子天生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只要稍微耐心,便会有完美的回答。让孩子从小小的改变中获得成就感,为孩子制定一个一个的微小目标并让他完成,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毅力。 第二种:特征:一般程度比较好的孩子可能会有如下特征,问题问的不够难我不回答,和自己一起举手的不够我水准我不与他为伍,没人举手的时候,我必一鸣惊人。优势:强烈的自信和强大的执行力,只要自己看准的事情,必将以最大努力做到。班里总有几个孩子,学习非常努力,不苟言笑,朋友圈里也一定都是成绩优秀的,并且对于外界的评价从来不会受干扰。这样的孩子往往能付出别的孩子很难付出的努力,考上好初中的学生中,这种性格几乎占了一半。 劣势:不愿意倾听不愿意从众,由于强烈自信,会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和第一种性格相比变通能力稍差,由于心态不开放,会时常感觉有压力,和同学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很融洽。解决:要让孩子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让他了解某些领域或学科没有达到自己高度的也不能看做是失败,三人行必有我师。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分享,从分享中得到快乐,让分享成为习惯。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王喜春 一、课题研究背景 首先,从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来看,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而现代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还学生学习的真正主体地位”,“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培养良才”。 其次,从理论依据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就已十分重视少年儿童们的能力的培养。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所以,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或者研究有效的教学最终是从研究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来获得的。现代化社会,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

活动的中心,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

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

《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读后感 读了《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这本书,受益匪浅,回想一下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有许多失败之处,遗憾之处。特别是在课堂提问中,就像书中所说“使学生反感的提问方式“实在太多。当学生听课不专心时的提问特别多,我一直以为这是很好的提醒学生注意听课的方式,殊不知这种提问方式一是浪费时间,最主要的是全班学生都受到牵连!回头想想的确如此,一个学生不听课,老师提问,若他不能顺利的回答,少不了老师的一顿说教,这时极大的浪费了其他同学的时间,也让他们因此没能好好听课,说不好接下来听课的心情就全毁了呢! 还有齐答式的提问、点名式的提问等等,这些平时都是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这本书里都是学生所反感的提问方式,天啊,看了真让我感到汗颜! 还有最多的就是平时的课堂中,我所提出的问题,通常就是班上的几个优秀生回答,无论是举手也罢,点名也罢,基本能回答的就是几个,因此,课堂的氛围总体来说是较沉闷的,探寻个中原因,现在我想来其主要原因是问题的设计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好的课堂提问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于一体,有利于当堂反馈教学信息、调节教学。反之毫无联系的提问,会置学生于被动,一直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提高学生的素质背道而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另外,我想到的应该是我在课堂设计时没能把握好“度”,也就是没有符合适度性的原则。本书向我们阐述的所谓的适度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好分寸,注意难易适当。我的课堂提问只有优等生才能回答,估计是太难了。而若你体出的问题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回答出来才叫做适度。有位教育学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准确的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

【教学论文】浅谈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还是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或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都需要经常进行提问。提问对学生来说,可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可起到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和竞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要把握准确的时机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教学效果。研究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二、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

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消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如: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的厚度,告诉他们只有0.083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83×2×2×2=0.664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10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桌子高,会不会比教学楼还高?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造成学生不能作答,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有经验的老师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同时,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象问答。一般的问题通常先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再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补充。为鼓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选择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4)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5)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社会,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

《课堂提问艺术》读书心得

《最激发潜能地课堂提问艺术》 读书心得体会 读完《课堂提问艺术》,我受益匪浅。觉得这一书犹如为课堂提问提供了“星空图”。它用望远镜为我们清晰地勾勒了课堂提问的星座:提问原则、提问切入点、提问艺术、提问方式。同时又用显微镜放大习以为常的课堂事件,为我们提供思考的方向、改进的路径。 其中,我对第一章《高效课堂的提问原则》中的“提问一定要有效”这一内容颇有感触。现在与大家交流几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提问要依据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触动“神经”。而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进行,问题解决什么要明确,表达要清楚。所设提问不但要有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的作用,而且要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学到知识,得到语言训练。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铁路竣工当天,如果当时有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想在头版头条刊登这一则消息。作为本报的编辑部成员,你会怎么写这则消息? 这个提问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文章的内容和中心贯穿在一起,避免了满堂问的现象。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会“左右逢源”,使提问成为课堂的“亮点”。 2.提问要为学生学习指出方向。

课堂提问应像道路旁的指路标一样,要能给人明确的方向。例如,在教学《琥珀》一文时,我是这样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块奇异的琥珀?”有的学生认为是由于琥珀中包住了两只小昆虫才显得奇异。这时我进一步点拨:“你们只说对了一半。请大家认真地想一想,一般琥珀多发现于什么地方,而这块琥珀呢?”由此学生豁然开朗,正因为这块琥珀发现在海边,而不是在煤层,它为科学家研究一万年前的自然环境和底层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称为“奇异的琥珀”。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使学生既感到轻松,又让学生明确了研究问题的方向。 3.提问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 课堂提问应当努力构成一组,形成一个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的系列,使学生易于接受和举一反三。 如有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的第一小节时,提出问题: (1)思考:这一节写什么?(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很妒忌。)(2)文中哪些词说明诸葛亮的才干和周瑜的妒忌都不是一般的,请把它们圈出来,并议一议。(“挺”“很”) (3)这一小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也就是周瑜为什么要为难诸葛亮。)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先从总体上入手,再分析重点词语,最后得出全文事情的起因,由浅入深,学生便于接受。 4.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好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之我见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之我见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于化学教学更注重的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再以单纯的成绩结果作为学习导向,而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认知化学概念公式中的属性内涵,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课堂提问设计,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分析,观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在问题引导中让学生从易到难的学习思辨,把握化学知识中转化和平衡的核心思想,在问题导学提升对于学生的针对性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提问方法 引言: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的成效,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思维导学,在对话的交流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能够以多角度思路对问题进行探究,在问题导学中可以建立完善的思维导图和掌握化学的核心概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的提问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辨能力。 一、问题导学的连贯性,构建知识体系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连贯性,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建立连贯性的导学,每个问题之间都具有关联性和递进的原则,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问题也是从简单进行复杂的深入,通过连贯性的提问,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根据问题和探究思路构建知识结构,这种连贯性的提问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而教师在提问的教学设计中,将单元章节的知识点嵌入到问题之中,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问题思路构架知识体系,明确连贯,递进,层次性的提问原则,在提问结束之后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并以章节的主题概念建立完善的思维知识导图,促进问题导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培养。二、启发性提问设计 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化学抽象概念具化到实际的生活中,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知理解,可以在生活现象中分析背后的化学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和生活形象相互对应,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例如在“离子反应”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的例证,提问学生怎样去除生活中的水壶水垢?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回忆和复习,学生回答用醋,通过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去除水垢,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醋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本质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视角进行微观概念的探究,从而引入到离子反应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到酸碱中和反应本质上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为了水,这样才能去除了水壶中的水垢,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认知酸碱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技术媒体的动画视频进行离子反应的形象展示,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离子反应过程中的转化和平衡思想。 三、科学性的提问设计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的提问设计,化学属性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师通过实验设计,将这种规律让学生在实验实践中进行观察分析,而教师通过科学化的提问设计,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转化和平衡的规律。例如在“化学能与热能”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认知到生活中化学能与热能的应用,譬如保暖贴,自热餐,让学生可以建立相应的生活感知,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