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新)

公共事业管理学(新)
公共事业管理学(新)

公共事业管理

一.单选题

1.和公共事务及企业事务相比,准公共事务的特点是中介性。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命线在于其经济效益。

3.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一般可以认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第三部门”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Levitt最先使用的。

5.国家是规则和安全的保障,是社会经济事务的最终仲裁者。

6.正如市场和政府都可能失灵一样,公共事业组织也有内在局限性。在西方国家,这种局限性被称作“志愿失灵”

7.志愿失灵最突出的表现是公共事业组织所需的开支与所能筹集到的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缺口。

8.公共事业领导者的构成要素中首要要素是权力。

9.只有第四种体制即参与型领导方式才是效率最高的领导方式,它注重人际关系,领导者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民本主义。

10.公共事业管理领导者与工商企业领导者之间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都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1.按照沟通渠道的不同,可将公共事业管理沟通方式划分为两个类型: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2.向下沟通与向上沟通合起来又称纵向沟通。

13.“绩”主要指公共事业管理者的工作实绩。

14.1860年,专门监督慈善机构的“慈善委员会”正式成立。

15.盈余分配约束即机构的盈利和剩余不能在领导层和管理层分配。16.《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于1989年10月25日发布施实,该条例确立了社团双重分层管理体制。

17.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8.我国的社会团体行政管理体制通常被称为“分级登记,双管管理”。

19.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

20.《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对社会团体或有关人员进行违法行为的处罚,自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即日起1年内未开展活动的。

21.法人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13条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23.政治信念是人们对行政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精神力量,是公共事业伦理评价中最重要的力量。

24.为人民服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我国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25.健全的事业法人制度,这是现代事业制度的最主要内容,也是建立现代事业制度的基础。

26.现代事业组织是现代事业制度的核心概念。

27.实行事业目标管理是现代事业监督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28.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公共事业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

29.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30.法律政策中关于公共事业部门的职能职责,工作任务,权力范围的有关规定,是公共事业部门制定活动目标的最基本依据。

31.在实践中,最常见的反馈措施就是定期检查和报告制度。

32.抽样框又称抽样范畴;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又称分类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33.问卷是社会调查法的支柱

34.参考文献查找法又称追溯查找法。

35.循环查找法,也称为分段查找法。

36.社区管理职业道德是用来规范社区管理者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37.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是以市辖区人民政府下派的街道办事处为主体。

38.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可称自治模式,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39.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二.多选

1.准公共事务的中介性有如下主要特征:公益性中介性;营利中介性2.公共事业组织这个概念在我国应当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包括民主党派等政治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又合称为民间组织,所以,我国的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主要包括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

3.可被视为第三部门的第一部分的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4.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非营利性;沟通性;低成本

5.筹款不足只是志愿失灵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志愿失灵还表现在基他几个方面:狭隘性;家长作风;业余性。

6.公共事业领导权力的合法权益称:法定权;制度权。

7.公共事业领导权力基础性权力有:合法权;惩罚权;奖励权;模范权;专长权

8.罗伯特·卡茨认为,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持能:技术技能(专业业务能力)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抽象与决策能力)。

9.在公共事业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中,领导风格有四种类型:专权独裁式;开明专制式;协商式;参与式

10.正式沟通按信息流向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向下沟通,向上沟通,横向沟通。

11.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策略性运用非正式组织原则。

12.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基本原则;目标认同原则;公平,公正;物质与精神奖励;随机制宜

13.公共事业激励方式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行为改造激励。

14.内容型激励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激励,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

15.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认为人还有几中需要:权力需要;友谊需要;成就需要。

16.过程型激励主要有期望激励,公平激励。

17.公共事业管理中激励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参与管理;工作丰富化;提供教育培训机会 。

18.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控制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机制,是有如下基本功能:社会秩序的保障;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保证。

19.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积极控制就是鼓励控制对象要有某些行为,即包括记功,升级,提干,颁发奖章等正式控制,也包括微笑,点头等非正式方式。

20.消极控制就是禁止或限制对象发生某些行为,即包括记过,降级,停职,判刑等正式的控制方式,也包括嘲讽,白眼的非正式方式。21.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表现在:道德、舆论。

22.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大众性、现实性、迅速性。

23.对公共事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应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内容。

24.公共事业伦理包括3个层面:观念形态、实践形态、介于观念和实践之间的中介形态。

25.公共事业伦理意识包括:伦理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伦理目

标。

26.加强公共事业伦理建设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原则、公正原则、开拓创新原则。

27.道德驱动的自律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为基础自律的。

28.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良性互动原则、稳定性原则、制度化原则、适度化原则。

29.目标管理的特点:分权与自我控制的管理、参与式管理。

30.一般地管理人员的控制点主要有五个:环境、目标、计划、资财和日常工作。

31.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素质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类:职位分析问卷法;职位定位分析法;特质列举法;关键事件技术法;工作要素分析法32.绩效特点分析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工作效益。

33.人力资源中相对比较评判的方法:典范人物比较法;配对参评法;比例控制测评法;分级考评法;两极排序考评法;

34.因素分解综合评测可分为以下技术:加权法;因素比较法;模糊数学法

35.人力资源测评评判技术有:相对比较评判、因素分解综合评判、常模参照和效标评判。

36.常模参照和效标评判的技术:基准加减评分法;分评判法;目标等级评判法。

37.抽样调查是社会调查中普遍采明的调查方法定的优点是:调查费用低;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38.随机抽样的方式与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39.社区管理的内容总的来讲是“四性”工作,即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

40.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可分成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四种类型。

三.判断

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

2.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是准公共事务,共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按需要程序和先后顺序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

要、自我实现需要。

4.根据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将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划分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

5.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并规定于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6.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允许成立相同或相似的公益性公共事业单位。

7.社会团体必须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有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或将在即有个人会员又有单位会员时会员总数有50个以上。

8.分立、合并是社会团体组织上的重大变化,应当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决定。

9.社会团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成立消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10.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特征表现在举办者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

11.教育事业中主要指民办幼儿园、民办小学、中学、学校、学院、民办,专修学院和学校,民办,培训学校和中心等。

12.卫生事业中主要指民办门诊部(所)、医院、民办康复、保健、卫生、疗养院等。

13.文化事业中重要是指民办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书画院、演出团体等。

14.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当符合国务院民政部门的规定,不得

指“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

15.合伙型民办企业单位则由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个体型民办非企业单位由举办者以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16.理事任期由章程规定,每届任期不得超过5年,理事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17.对担任基金针理事长,副理事长或秘书长的得港、澳门、台湾居民,外国人以及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负责人,《条例》规定,其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18.《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了公募基金会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同时,其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办工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19.准责意识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

20.在公共事业管理的复杂系统中,人是一切组织的最重要的,最活跃的因素。

21.现代事业组织是现代戏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现代事业制度则是一项基本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22.正确界定和划分政府机构与事业组织各自的职责,是实现的政事分开的一个基本依据。

23.社会发展观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性格和发展道路的选择是有根本性指导作用。

2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5.传统的管理理念是把特作为管理的目标,把人变成了物的从属物。26.开发型测评,亦称勘探型测评;鉴定型测评称考核型测评。27.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要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地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四.名词解释

1.准公共事物——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

2.公共事业组织——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共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

3.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不同公共事业管理立体(个人、群体、组织等)进行信息交流,互通情报,从而对彼此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4.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激励——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5.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6.登记管理机关——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

7.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用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8.公共事业伦理——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公共事业组织为主体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9.公共事业品德——是指公共事业伦理规范在公共事业组织和个人职业心理和职业行为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和个人在基公共事业整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行为特征和倾向。

10现代事业组织——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拥有独立资产,面向社会自主从事准公共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探讨会基本组织形式。

11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指公共事业组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采用科不

方法,健全公共事业管理体系,改善公共事业管理活动方式,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以便更好地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

12.公共事业社会化——指主要通过社会各方力量,利用民间资源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

13.目标管理——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

14.人力资源测评——是指对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为客观、准确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5.社区管理——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侠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16.社区管理体制——指社会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它要以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与社会外在环境和社区发展的方向相适应,是实施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能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17.公共事业管理——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五.简答

1.公共事业组织应当具有的特征。

答:组织性、非政府性、服务性、沟通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公正性、自主性、使命感、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开创性、参与性。2.市场体制局限性的突出表现有哪些?

答:市场竞争的不完全、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在市场体制中,民间企业难以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3.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

答:提供法律,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提供和维持市场得以正常运作的稳定的经济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保护生态环境;从事社会发展活动,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应付紧急事件。

4.公共事业组织的作用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1)公共事业组织能承担政府部门具体的执行性、事务性的职能,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载体,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2)公共事业组织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提供不可缺少的法律服务和监督规范企业行为,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3)公共事业组织

能有效地承担社会化服务,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4)公共事业组织可以有效地和政府合作,从而充当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5.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沟通的作用?

答:(1)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2)使决策更加合理;(3)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4)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统一公共事业心组织成员的行动。

6.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效果的方法?

答:(1)进行信息沟通检查;( 2)尽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组织层次;(3)确保正式沟通渠道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利用非正式沟通的辅助作用;(4)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5)提高信息的清晰度;(6)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7)掌握沟通的技巧。(8)运用例外原则和须知原则。

7.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措施?

答:(1)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组织立法;(2)减少公共事业组织登记限制,简化登记程序;(3)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日常监督;(4)明确界定政府监督主体,加强监督力度;(5)营造竞争环境,促使公共事业组织动作透明化;(6)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行业监管,完善自制机制。

8.公共责任监督机制的发展出现以下趋势?

答:(1)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的强化;(2)多元监督体系的完善和强化;(3)公共事业组织自律机制的强化;(4)公共责任层次由低向高的重点转移。

9.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

答:(1)归口登记和双重管理体制;(2)分级管理体制;(3)限制竞争原则;(4)年度检查制度;(5)财务监督;(6)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

10.事业单位的收入类型?

答: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11.事业单位的支出类型?

答: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的支出。

12.对社会团体的行政管理?

答:(1)重大业务活动报告制度;(2)年度检查;(3)清理整顿;(4)进行行政处罚

13.公共事业组织制度化自律的形成条件?

答:(1)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2)完善和改进规制;(3)政府自身的完善。

14.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答:(1)公共事业活动的非经济化;(2)公共事业机构的行政化;(3)公共事业资源配置非社会化;(4)公共事业运行机制非效率化:(5)公共事业管理的非法制化

15.现代事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特征?

答:(1)健全的事业法人制度;(2)多样化的事业组织模式;(3)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4)科学民主的事业领导制度;(5)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6)新型的事业财务管理制度;(7)多元化的事业监督管理制度;

16.社区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用的加强?

答:(1)对深化体制改革的作用加强;(2)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加强;(3)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作用加强;(4)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加强;(5)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

17.公共事业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从哪儿方面着手?

答:(1)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2)管理手段的发展与创新;(3)管理内容的发展与创新。

18.公共事业社会化的主要标志?

答:(1)社会力量成为举办公共事业的主体;(2)市场化运营成为公共事业发展的一种机制;(3)多元约束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19.事业型市场的特殊性具体表现?

答:(1)精神产品为主要经营内容;(2)交换行为大多伴随传播活动;(3)交换过程中产品所有权不发生转让;(4)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性与可分性并存。

20.人力资源素质分析方法?

答:(1)职位分析问卷法;(2)职位定位分析法;(3)特质列举法;(4)关键事件技术法;(5)工作要素分析法。

21.在公共事业部门或组织素质测评中的测评方法?

答:心理测验法、面试法、评价中心、观察评定法、书面评定法、履历档案分析法。

22.在公共事业部门或组织绩效测评的方法?

答:目标法、比较法、评分表法、工作标准法、重要事件记录法、等级描述评价法。

23.观察法的基本类型?

答:(1)实验观察与非实验观察;(2)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24.观察法的缺陷?

答:观察法的缺陷主要是对环境难以控制,受时空等条件的限制比较

大;观察的对象和事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事物就不能进行观察,如某些隐秘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就不适合也不容易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法所获得的资料难以进行量化分析与处理。

25.社区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

答:(1)从静态管理观念向动态管理观念转变;(2)从政府单一管理观念向系统管理观念转变;(3)从“命令”管理观念向“服

务”管理观念转变;(4)从“集中”管理观念向“民主”管理观念转变;(5)从物本管理观念向人本管理的观念转变。

26.社区管理手段的发展与创新?

答:(1)直接管理手段逐步向间接管理手段过渡;(2)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3)思想政治工作与民心工程相结合的管理手段;(4)管理手段多样化

27.社区意识包含的内容?

1.对社区的认同和心理接纳。2。对社区的参与并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3.对社区的合理要求和关注。4.对社区的理解和支持。

五.论述

1.结合现实情况,谈谈如何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

答:(1)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垄断扼杀效率”,“集权降低公共服务质量”,这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所提示的真理,在公共事业管理中也同样如此。公共事业服务机构在集权的实践中往往演变成垄断经营,这使得公共事业服务机构锐化变质为聚敛公共财富的机构。

(2)建立公共事业组织承担责任的机制。如果没有建立起公共事业组织承担责任的机制,公共事业组织就不会追求管理的卓越。

(3)分权。分权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从现代组织发展的趋势来看,权力也在不可逆转地向下转移。

(4)电子化建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加强电子化建设的意义是深远的,包括: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效率,改善公共事业的组织形象,促进公共事业管理民主化的建设;顺应了网络时代的要求,适应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公共事业管理资源,降低办公费用。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5)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考核。包含的评价指标有:考德、考能、考勤、考绩。

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答:(1)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腐败的主要表现为:违规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财务管理混乱带来的违规与腐败;公共事业组织的官僚化倾向

(2)“道德滑坡”——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社会的“道

德滑坡”现象势必对公共事业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固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但人们的慈善意识同样非常重要;社会道德滑坡波及公共事业组长织的志愿人员和专职的工作成员,影响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的实现。

(3)薄弱的社会监督。公共事业组织的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会公众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和社会组织的监督。观念缺失——公众监督意识薄弱;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力;民间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缺失。

(4)“组织缺位”——监督主体多元化与激励不足。这里所指的“组织缺位”在我国并不是指监督主体的缺乏,而是表现为官方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和激励不足。

(5)“角色冲突”——监督主体的身份障碍。由于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社会力量相对薄弱,“民间社会”发育不成熟。(6)“双重俘获”——监督疲软的必然结果。主体缺乏独立性的监督会趋于疲软。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分析,而且现实可以佐证,其表现就是“双重俘获”。“俘获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7).市场约束软化——限制竞争的副产品。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安排中别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人为地限制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竞争。

3.实现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答:(1)转换观念。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人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传统事业观念。

(2)政事分开。我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政企事一体化,党政不分,政事不分,企事不分,从而造成事业单位行政化的管建模式。根据现代事业制度的设计构想,只有实政事分开,才能达到既定的改革目标。包括:政事职责分开、政事机构和人员编制分开、政事经费分开、政事管理方式分开。

(3)人员分流。在我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下,“事业人员”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标志,事业单位的行政化与福利化,更使有关事业人员享有诸多方面的实际利益。

(4)培育市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均被为社会公益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

(5)财政对策。深化改革,国家可以继续放权,却无法继续让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深化事化事业体制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其他各项改革的成果,精兵简政,从根本上减轻不断加重的财政负担。

4.如何实行我国社区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

答:社区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创新是在社区内建立一种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标准化的社区管理体制。

(1)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社区事务中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社区的经济建设中,作为社区的政府必须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上退出来,简政放权实现政企分开,将社区内的经济主体真正推向市场,使经济主体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经济实体。(2)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相结合。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此,政府必须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作为社区中重大的涉及社区管理规范。社区发展目标以及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治理社区方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功能,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事物有社区内其他各种主体去参与落实,政府加强必要的监督即可。

(3)发挥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能。物业管理公司行为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它在社区建设中承担着部分社区的保安、保洁、绿化以及提供水、电、房屋等各项便民服务的基础性工作。

(4)拓展会居委会的职能。目前居委会拓展其职能关键是主动、积极地去联系群众,努力创建文明社区。

(5)发挥业主委员会及其他社区居民团体的作用。业主管理委员会是由业主代表组成的,代表着业主的利益,它的目的主要是支持、配合、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社区工作,维护社区业主的合法权益。社区管理体制在发展、创新中必须发挥自治性、群众性社会团体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

沟通的非例行的指令信息由下级按正式渠道向上沟通是利用了沟通中的须知,例外非正式沟通,信息对称原则。

顾客支持型组织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政府补贴,资助收入,自拔教公共事业发展要遵守:良性互动,制度化,稳定性和适度化。

慈善机构要成为经济来源的积极创造者,积极持有者,消极创造者,消极持有者。

事业单位民展业务活动的收入是经营收入,事业收入,投资收入。

公共事业伦理规范要求自律与他律统一;主观与客观;个体与整体;观念与实践统一。

法律控制是外在控制。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

伦理评价主要通过社会意识习惯和政治信息进行

公共事业成员吧公共事业管理规范内化,是直接控制非强制性控制、自我控制、积极控制

非正式制度缺失是道德观念、纪律、组织缺失

我国公共事业主体还未上升到国家立法层次,守制、实体法、立法内容、单行法缺失

对事业单位定额补助,可以为0不可以为0、超支有补结余上缴

民办非企业是不能涉足:广播台、图书馆、博物馆、福利院

利用权威发生作用的阶段所属于伦理道德的、自律、他律、主观、客观阶段

目标管理中、责任的基础及执行目标的条件是:控制、权限、分配资产、拟定及时

事业性市场交换、商品部发生: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转让人力资源测评对象:素质与绩效分析、职位与绩效分析、素质与职位分析、素质与心理分析

公共事业组织免税资格要求其制定最高年限支出报告、最高年限收入报告、最低年限支出报告、最低年限收入报告

社会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理事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工程科学等学科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

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能;熟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 第8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一、概念题 1.人力资源 答: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一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从广义上来看,一国的人力资源泛指现在和未来一切可能成为生产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一个国家和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未来的人力资源(那些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从狭义上来看,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的特点在于:人力资源为能动资源;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人力资源无法储存;必须不断地投资、维持与提升,才能保持其价值和增值。人力资源既有量的属性,也有质的属性。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人力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实力;人力资源质量是比人力资源数量更为重要的一个指标,一个国家和组织真正拥有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真正地拥有了竞争的实力。 2.人力资源管理 答: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内所有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和维护等一切管理的过程和活动,或者是组织管理中涉及到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实践。一般说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系统:①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决策系统;②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

③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与录用系统;④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系统;⑤人力资源的工作绩效考评系统;⑥人力资源的薪酬福利管理与激励系统;⑦人力资源的保障系统;⑧人力资源的职业发展设计系统;⑨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⑩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系统。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和用途,分为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职能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高层领导的授权下,要处理对他人有权力关系的工作,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几项内容,其程度与范围随授权的程度而定,也就是代表高层领导行使管理工作的权限,是管理权力的一种延伸。人力资源管理的作业职能包括员工的招聘、选用、派用、培训、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员工绩效的评价、制定与执行报酬和福利计划、建立有效激励员工改善或提高工作绩效的系统、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及处理劳资关系等一系列内容。 4.工作生活质量 答:工作生活质量是指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干预方法,以改善组织效能与组织成员福利的过程。包含工作环境和工作安排、员工参与、人际关系、经济报酬和福利、个人自我实现与潜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生活质量的内容大体包括:①劳动报酬的充分性和公平性; ②安全和有利于健康的工作条件;③工作组织中的人际关系;④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⑤员工生涯发展;⑥参与决策,民主管理;⑦工作具有社会意义;⑧保障员工在组织内的权利; ⑨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和其他业余活动。工作生活质量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拓宽了视野,增加了新的手段;②使人们认识到,组织中的员工除了要求较高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之外,还有许多更重要的追求目标;③促使民主

(完整word版)公共管理学课后复习题-张康之

【公共管理的概念】a.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b.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c.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 【公共管理的概念分析】a.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b.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c.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d.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 【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抛开公共性质而言,相同点是二者都包含了一种管理事实要素,不同点是公共行政重于公共价值要素与管理事实要素的相结合,而公共管理则重于公共价值要素和管理事实要素的相分离。(注释:在公共管理那里,公共价值要素的体现应包含于政治范畴里面,而公共行政则认为公共价值要素不可与管理事实要素不可分离)。二者都研究公共领域的问题,具体而言,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包含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而公共行政则是一种保护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对象: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内容:a.负担着认识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学科使命 b.需要为公共管理的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全面规划c.需要努力把握人类社会后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理的影响d.需要特别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 e.还应承担起人类社会治理历史的重新梳理的任务。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a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b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a.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交叉性的特征,是人们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b.是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c.体现了实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d.体现了公共性和科学性的统一e.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方法。 【“政府再造”的背景】a.各国政府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政压力”b.“政府失灵”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c.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d.后工业化的压力变成政府改革的动力。 【why合作治理是公共管理的理想形式】从根本上排除了政府中心主义的取向,代之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在治理过程中的平等和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在具体的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它们之间会展开竞争,而在公共利益实现的问题上,它们之间则是无条件的合作关系。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种典型的权威及其统治类型①魅力型组织行使权威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②传统型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③合理-合法型组织是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规则之上的,它以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作为权威的基础。 【官僚制组织的主要特点】a.是正式建立的持久统一的规则系统b.是具有明确的职权范围限定的行政机构,这些机构由一些“公职”组成,公职的划分是按照劳动分工原则进行的 c.机构与职位都按照等级原则进行管理d.通过技术性的或法律性的规则来控制官员 e.行政人员同行政管理物资和生产物资完全分开 f.任职人员不能有任何把职务占为己有的行为g.行政管理实行文书和档案管理 【官僚制组织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原因】a.官僚制组织的理性主义思路符合工业社会的要求b.官僚制组织满足了足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c.官僚制组织符合现代政治发展的需要。 【官僚制组织的发展阶段】a.实践的探索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b.官僚制组织的黄金时期(20世纪40-60年代)c.官僚制组织受到批评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 【官僚制组织的技术优势】a.权力的层级结构保证了决策的可靠性b.层级节制原则保证了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c.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官僚制组织的一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类型及分值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计10 分,每题1分) 二、填空题 (计30 分,每空1分) 三、名词解释题 (计10分,每题2分) 四、简答题 (计30分,每题6分) 五、论述题 (计20分,每题10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2.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 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B 二、填空选择 1. 公共事业管理最突出的特征是公共性或公益性。(选)* 三、简要说明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在内容和管理主体等方面有交叉,原因是前者是从管理对象和范围进行学科建构的,而后者则是从管理主体入手形成学科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管理主体、目标和对象上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答:1跨学科和专业化的统一;2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3.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公共事业管理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学科体系。公共事业管理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验法。 4.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A1 答:当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开展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并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相关资源有 机组合,并以特定结构运行的结合体。 2.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独立、公正为原则, 并凭借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A1 3.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 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B1 4.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讲导论 1.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 Who?——谁来管理? 公共管理者——人(公务员、公共事业举办者、公共事业工作人员等) 政务性管理人员:上级考核选派,民主选举的决策型高级管理人员 业务性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招聘等途径任用的执行型专业管理人员 公共管理者——机构 政府机构 非政府公共机构(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组织、企业化的公益性组织) What?——管什么? 从管理领域来看,要管经济、管社会、管政治 从具体公共事务内容来看,要管理10个方面的公共事务:国家发展战略、公共政策与决策、法律和行政程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职人员、公共财政(公共预算、政府采购等)、国土和其他公共资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公共项目、公共信息、各项公共事业、政府绩效 从与私人部门的比较来看,要根据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管理公共部门自身: (1)不同的结构——权利责任的清楚与模糊:公共机构组织效率的管理 (2)不同的激励——客户和资金:公共激励机制的管理 (3)不同的背景——长期连续性与届内任期短期性:决策体制管理

(4)不同的目的:利润与大众福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管理 Why?——为什么管?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看不见了路 政府失灵:看得见的手只看自己的手指 外生性失灵——不完全信息决策 内生性失灵——非公共利益行为 体制性失灵——投票悖论、组织间关系、时滞 传媒和舆论失灵:非正式组织行为、无政府主义行为、奴隶思想 How?——怎样管? 角色与知识的运用,三个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两类知识,新问题 2.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的作用 作为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案例教学法中,知识是双向流动的,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不仅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真理和智慧,教师也能获得教学经验,开拓教学视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以及联系案例运用理论的能力 3.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 政治权威——经济权威 多元制衡——自主性 公共利益——私人利益 法的支配——意志支配 政府——市场

公共管理学每章问题及答案

Chapte1 :An era of change Thinking problems: 1. What ar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p1) 2. What are difference between bureaucracy and markets ?(p3) 3. What are difference between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P6) 4. Why di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ange into public management ?(P8) 5.What are main opinions of public choice theory, principal/ agent theory,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p10-13) Chapte2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nking problems: 1.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early administration ? (p17) 2. In nineteenth century, what reforms did happen in UK and in USA ?(P20) 3. What are main influences on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ree base theori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swers: Weber’s theory of bureaucracy; Wilson and political control; Taylor and management 4. According to Weber’s theory, what are three types of authority ? 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 ?(P21) 5.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Weber and previous models ? (p22) 6. What is politics/ 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P25) 7. Why did Wilson propose 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to replace spoils system ? 8. What are main content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 9. Please try to analyze logic relationship among Weber, Wilson and Taylor ? 10. What are problems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l ? 11. Should we give up bureaucratic model ? Anwers:modify the bureaucratic but not abandon it ?important value: impersonality, consistency, ?modify hierarchy structure, ?keeping legal structure 12. What phase is Chinese administration in ? what direction PA or PM should we choose if we want to develop our administration ? 13. How did public choice theory criticize bureaucratic model ? Chapte3 : Public management Thinking problems: 1、What are functions of general management ? 2、What are main contents of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 3、Please interpret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management ? 4、What’s your opinion that we borrowed management techniques from private sector? 5、How to look on politicization of managerial program ? Is it a deviation from 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 Chapte4 : The role of government Thinking problems: 1. What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management ? 2. What is governance ? 3. Why do we nee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 4. What are instruments of government ?

2016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成福《公共管理学》内部资料

【名师指导】2-8月份是专业课复习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参考书精读2-3遍,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2-3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很关键,大家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真题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大家在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察点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更多备考方法、策略、规划请到我们的官网查询,必能满足你的期待。 公共管理学张成福 第六章公共组织管理 【考点1】组织的性质 1、静态组织观:以组织结构为研究的主要取向。认为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和需要,按照一定形式联合起来的,是有特定结构和活动方式的人的群体。如马克斯·韦伯的科层论。 2、动态组织观:从组织成员的相互交往行为的角度。 3、生态组织观:以组织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平衡角度为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 4、精神的(心态的)组织观:以心理或精神为研究的价值取向。 【考点2】公共组织的特性 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科层组织和管理方法的采用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二者在本质是存在着不同。通过与私人组织的对比,公共组织的特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公共组织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

公共组织行政的推行,在于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以最好的服务来争取民众的拥护和支持。相比之下,工商组织的目的与动机,则在于追求“个人利益”,其一切活动与决策以产品价格为决定因素,以赚钱为目的。 2、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公共组织的活动:预算的编制、人员的晋升、资源的使用等,都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行动,这与私营组织有所不同,私营组织虽然也要依法行事,但法律的角色是边缘性的,只要是法律未明文禁止的皆可行动。 再者,公共组织所制定与执行的法律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而私营组织所制定的规则,人员的服从是自愿的。 3、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公共组织除了向上级行政单位负责外,同时也要考虑其服务对象、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要求,接受他们的监督。 4、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5、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6、公共组织政治因素的考虑 公共组织的行动发生于政治环境中,其制定的政策和行动的后果都具有政治意义。 7、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8、公共组织的独占性 公共组织的目标是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大多抽象模糊。相对而言,私营组织的目标技术创造利润,企业的一切活动均以此标准来衡量。 9、公共组织的强制性 公共组织的活动本身具有强制性,凡是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皆有管辖权,并有权依法对公民违法行为进行处分。 【考点3】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 统一指挥的前提条件是统一目标。要实现目标统一,就必须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分配给每一部门和个人,使每个部门、每个人的目标成为实现组织总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目标为基础,建立各种形式的责任制,讲求合理分工与协调。统一领导是统一指挥的关键。机构设置统一是统一指挥的保证。 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 要实现分层管理,分权治事,就必须处理好两种基本关系。一是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在被管理单位和人员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呈反比例关系。二是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首先只设立必要的管理层次,其次,实行逐级指挥,逐级负责制。最后,实行分权管理。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圣才出品】

第六章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概念题 1.绩效(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绩效是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得出的结果能用来进行评估和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以及其他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绩效可通过财务和非财务的项目表示。绩效一般有三种类型: (1)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包括产品和服务绩效,以顾客为中心的绩效是指关于顾客感觉、反应和行为的测量和指示物,以及相对于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特性的测量和指示物,也包括顾客保留、投诉、顾客调查结果、产品可靠性、准时交付、顾客经验的缺点水平和服务反应时间。 (2)财务与市场绩效。指关于成本、收入和市场地位的测量,既包括资产利用、资产增产和市场份额,也包括投资回报、增加于每个雇员的价值、资产负债率、资产回报、运作利润、其他的盈利性和流动性测量、以及市场增产。 (3)运作绩效。指组织上、人力资源和供应商在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测量和指示物,也包括周期、生产率、浪费减小以及社区参与。它可以在工作单位水平、关键过程水平和组织水平上测量。 2.绩效评估(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研) 答: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用过去制定的标准来比较员工的工作绩效记录并及时将绩效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可以起到有效的检测及控制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①在微观层面,绩效评估是对个人工作业绩、贡献的认定。

②在中观层面,是政府分支的各部门,包括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如何履行其被授权的职能,如政策制定执行的效果,项目管理实施的状况影响,给民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等。 ③在宏观层面,是整个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的绩效的测评,政府为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求所履行的职能,体现为政治的民主与稳定、经济的健康、稳定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的持续提高、社会公正与平等、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改变、精神文明的提高等方面。 3.政府绩效(华农2010研;厦门大学2008研) 答: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可以分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文化绩效四个方面。 4.政府绩效管理(中央财大2009年研) 答:政府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强调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形成组织目标,并推动团队和个人达成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绩效目标、划分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绩效等流程构成的行为体系,它既包括对政府绩效创造过程的管理,也包括对政府绩效结果的评估;既包括对公务员个人的考核,也包括对政府组织绩效的考核。绩效管理活动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是持续提高政府绩效、不断促进管理创新的动因。 5.绩效计划 答:绩效计划是一个将个人目标、部门或团队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目标确定过程,是绩效管理的起点。作为绩效管理的第一环节,计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后续工作能否正

公共事业管理学(专升本)

平时作业2 1. (单选题) 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本题 2.0分) A、知识性原则 B、职业化原则 C、非人格化原则 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无. 得分:2 2. (单选题) 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本题2.0分) A、知识性原则 B、职业化原则 C、非人格化原则 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无. 得分:2 3. (单选题) 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 )(本题2.0分)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无. 得分:2 4. (单选题) 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 )(本题2.0分)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无. 得分:2

5. (单选题) 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 )(本题2.0分)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无. 得分:2 6. (单选题) 私人参与公共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本题2.0分) A、“免费搭车” B、“政府失败” C、“寻租”现象普遍 D、政府腐败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7. (单选题) 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等的事务为( ) 。(本题2.0分) A、个人事务 B、社会事务 C、经济事务 D、集体事务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2 8. (单选题) 完全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产品是( ) 。(本题2.0分) A、纯公共产品 B、竞争性产品 C、非竞争产品 D、准公共产品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9. (单选题) 一个人在消费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这是公共产品的( ) 。(本题2.0分) A、非排他性 B、排他性 C、竞争性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管理主体的核心? 2、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3、从“公共性”的本质涵出发,简述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4、相对于传统行政管理而言,现代公共管理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5、简要比较P-途径和B-途径两种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6、简述公共物品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7、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8、简述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9、试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1、简述公共管理主体的主要特征。 2、为什么说政府是公共管理主体的核心?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4、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具有何种重要的现实意义? 5、简述政府在发挥执行职能时如何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6、简述政府监控职能及其主要容。 7、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8、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社会功能。 9、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容。 10、从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中国转型时期政府职能调整思路。 11、从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失灵防和治理的思路。

1、简述权力和权利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公共权力的本质特征。 3、简述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权力来源。 5、试比较集权制和分权制的优缺点。 6、简述公共责任的性质及其主要容。 7、分析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并阐述公共权力制约机制建设。 8、试述公共权力制约手段的具体容。 第四章 1、简述公共物品公共供给低效率的原因。 2、自然垄断行业具有什么特点? 3、西方国家对自然垄断行业放松管制的原因是什么? 4、简述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选择。 5、简述宏观经济调控中需求管理政策的主要容。 6、简述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容。 7、简述政府规制及其特征。 8、简述政府规制与宏观调控的区别和联系。 9、试述政府规制的主要容和方法。 10、试述传统政府规制方法的局限性及激励性规制方法的创新。 第五章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涵义。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庄序莹版公共管理学后三章知识点

第十章 名词解释 1、绩效:是指一系列的结果,其内容是综合性的、多元化的,主要为评估相关主体提供客观依据,以使主体行为不断加以完善。就公共部门而言,绩效是衡量其满足公众需求,管理公共事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公共部门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成绩、效果、效率等一系列能力。 2、标杆管理:是一个认识和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标杆管理是一个过程—即一系列的行动、步骤、功能或活动造成一个结果:对最佳实践的识别和引进,以改善绩效。 3、生产效率:或称办事效率,是指生产或提供特定水平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所需投入的数量,即投入与产出的比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成本。 4、分配效率:亦称配置效率,是指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或反映了社会公众的不同偏好序列。 简答题 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绩效预算制度、绩效采购制度、绩效人力资源制 度。(1)绩效预算制度合理的绩效预算制度应该为独立决策权的实施提供适宜的空间和环境,使公共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得到整合优化,并能够大大激发部门追求绩效目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绩效采购制度实行绩效采购制度关键在于制定绩效责任制和赋予采购人员一定的灵活性。(3)绩效人力资源制度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控制劳动成本,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各种人才的能力和潜力。 2、绩效管理的特征 (1)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强调结果的重要性(2)推行顾客至上理念,以服务社会和满足公众需求为最终目的(3)实行分权式管理,为各部门完成绩效目标创造条件 (4)建立责任机制,为绩效管理过程中责任落实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3、绩效管理的优越性 (1)对于公众来说,作为公共利益的享受着,实行绩效管理的公共部门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各种公共物品的期望(2)站在公共部门的角度,实行绩效管理可以使它在公 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①财政压力得到有效缓解②公职人员的数量和质 量有了明显改变(3)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 学科在理论和时间上的先进性①在理论上,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 支,缺少绩效管理的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不完整的学科②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上,如果 没有绩效管理,公共政策和项目就无法进行绩效评估,公共部门就不会从成本—收 益的角度去考虑公共资源配置的优化问题。 4、绩效管理的四大目标:4E 4E是指:经济、效率、效益和公平 (1)经济对经济的通俗说法就是指节约,即在产出质量和数量既定的情况下,追求成本的最小化(2)效率效率的定义可以简单地解释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关系。 效率分为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两种类型。(3)效果亦称效益或效能,是指资源使 用所产生的具体结果。(4)公平就公共部门而言,从公共产品或服务提供的整个 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 5、绩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组织目标不易确定许多公共部门制定的目标往往不能完全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针对性、实践性、可行性。(2)建立绩效指标的困境有些制约因素应该 引起重视:第一,绩效指标的量化问题。第二,即便做到了量化要求,所选择 的绩效指标是否恰当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3)人员配备问题绩效量测内 容的决定和绩效评估的实施都需要配备专门的人员,但在这两方面也会引发一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育明教育 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八年专注于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二名侯liyuan(1对1学员,374分,二本)。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 人指导一对一指导!

2015年北邮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 615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为主);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 《行政管理学》(第四版),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郑航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为主); 北邮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 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框架非常明晰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列出整体框架笔记 《社会学》关注重点概念的定义重点理论的内容 张成福的《公共管理》条目较多我认为公共政策是重点一定要熟练背诵可能有些问题会混淆注重重点概念的区分 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在近两年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能因为翻译的问题或者外国人思路的不同

以下由育明教育考研考博辅导中心提供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了解)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重点) 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 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 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 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 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 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试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

公共事业管理试卷3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三套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题分15 10 20 24 31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所谓_____,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A、战略管理 B、战略规划 C、战略 D、策略 2、从卫生事业活动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产品的角度看,卫生事业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_____。 A、准公共性 B、公共性 C、综合性 D、社会性 3、职业体育活动的主要承担机构是_____。 A、健身俱乐部 B、半职业性体育俱乐部 C、职业体育俱乐部 D、球类俱乐部 4、计划职能是公共事业管理的() A、基本职能 B、首要职能 C、重要职能 D、管理职能 5、长期计划是指实施时间在()的计划 A、五年或五年以上 B、四年或四年一上 C、三年或三年以上 D、两年或两年以上 6、公共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叫做() A、内部沟通 B、正式沟通 C、非正式沟通 D、外部沟通 7、元政策是指() A、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和。

B、用以指导某一方面公共问题的主导性政策。 C、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问题做出的政策性规定。 D、实施的效果常常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观察到并可以评估的。 8、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方法可以分为() A、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B、刚性方法和柔性方法 C、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 D、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9、科技事业产品属() 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企业产品 10、目标管理,是以____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A、科学管理和行为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 D、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 11、常见的时间预算法有三种,只考虑最少的问题和困难的是:() A、乐观预算法 B、中性预算法 C、保守预算法 D、中和预算法 12、拟订方案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 A、在拟订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公共项目实施的客观环境条件,来制订公共项目的运作方案 B、尽可能地拟出包括所有实际上可以实施的方案,不能将有可能通向目标的任一途径遗漏 C、要求所拟订的多个备选方案之间必须要有原则的区别,是不可兼容的,也就是说,各个备选方案在内容上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排斥 D、就是必须在拟订方案时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公共项目的目标进行 13、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部门 B、公共部门 C、企业单位 D、私人 14、目前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公务人员的监督最重要的是( ) A、法制监督 B、行政监督 C、舆论监督 D、内部监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在哪一年正式通过的,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实施政府侵权赔偿责任制度。()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得分评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