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仍任教计算机平面设计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技能操作课。作为中等

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都应该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常规操作,并能应用于各行各业。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们能胜任办公自动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在本学期中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 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

文字排版能力;Excel 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以及PowerPoint 基础入门操作和简单的网络应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2.比较熟练应用office2003 ,了解office2007 ;

3.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实践、任务驱动法;

2、教学与实践同步,即时反馈课堂信息;

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

4、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

习。

二、教材特点分析

1、教材内容丰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较为丰富,总共有七

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WindowsXP操作系统,第三章因特网

(Internet )应用,第四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Excel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应用。主要内容是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Windows操作平台,包

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

础,并简单的介绍了文字输入方法,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处理等内容。

2、教材重点突出。本教材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

重点介绍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突出了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够

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 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

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 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

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3、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体现教材的先进性,以保证学生所

学技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在教材的力求介绍最新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对于常用的算机软件,力求选用最新的版本。

4、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根据计算机专业的需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

能力结核与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性

操作内容。

三、教学安排及考核方法:

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20周,约计授课16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70

学时,实践90学时。期末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要技能考察,占该课程

的70%平时作业和上机操作占该课程的30%学生期末总成绩=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

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

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

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

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四、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接触计算机学生不多,对计算机还没有一个感性认识,有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基本为零,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了解理论知识,更应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一一操作一一提问一一解疑的方法,让

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精选文库

3.6搜索网上资源与文件传输

FTP

3.7收发电子邮件

5-9 第四章中文Word 2003的应用Word文档

4.1 Word 2003 窗口组成及文档格式设置;

操作Word文档

4.2 Word 2003 的视图方式页面设置;

4.3 Word 2003 文字编辑Word表格

4.4 格式编排操作;

4.5 使用表格Word图文

4.6 对象的插入和使用混排。

4.7 文档的打印

4.8

完成实训1:体验与探索(P123、

p132、P143、p151、p158)集中

实训集中实训集中实训据集中实

1:创建求职报告

2 :报告的字体、段落、

3:在报告中插入表格数

4:个性化的求职报告设

置一图文混排与页面设置

10-14

Word 2003 的一些实用功能第五章中文版Excel 2003 用

5.1

5.2

5.3

5.4

的使

15 16-18 19-20 5.5

5.6

5.7

5.8

5.9

5.10

Excel 2003 基础知识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格

式化工作表

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图

表的应用

数据的排序和筛选工

作表的打印上机操作

指导

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

7.1

7.2

7.3

获取多媒体素材

处理图像

处理音频与视频

第七章多媒体演示文稿

PowerPoi nt 2003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Po werPoi nt 2003 简介

创建演示文稿

编辑幻灯片

幻灯片中编辑多媒体信息

幻灯片的排版与设计幻

灯片放映

制作网上演示文稿

打印幻灯片

综合复习考试检测

工作表的格

式设置;

表格中的数

据处理;数

据分析。

对图片进行

加工处理;

对音频和视

频进行加工

处理。

制作简单的

演示文稿

演示文稿的

编辑

自由控制演

示文稿

完成实训1 :完成体验与探索(p1

69、p177、p186、p197、p207、

p 214

集中实训2:商品销售统计表格式设

集中实训3:表中数据处理

集中成实训4:使用图表分析商品销

售统计表

完成实训1:使用QQ进行屏幕截图

完成实训2:播放与下载Flash动画

完成实训 1 :完成体验与探索

(p262、P267、p276、p282)

集中实训:制作《我的简历》的

演示文稿;丰富《我的简历》及

最终完成

精选文库七、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开放大学) 模块五

计算机应用基础(国家开放大学)模块五练习1.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是指()。 选择一项: A. 单元格所在的工作表 B. 每个单元格的大小 C. 每个单元格 D. 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 题目2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在Excel 中,下面的输入能直接显示产生分数1/2的输入方法是()。选择一项: A. 2/4 B. 0 1/2 C. 0.5 D. 1/2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正确答案是:0 1/2 题目3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3.在Excel 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启动Excel时会自动创建空白工作簿 B. 启动Excel后不能再新建空白工作簿 C. 可以根据现有工作簿创建新工作簿 D. 可以利用本机或网站上的模板新建工作簿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正确答案是:启动Excel后不能再新建空白工作簿 题目4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4.在Excel工作表中,A5单元格的值小于60,则B5单元格为“不及格”,否则为“及格”,则B5单元格的公式可写为()。 选择一项: A. =IF(A5<60,及格,不及格) B. =IF(A5<60,"及格","不及格") C. =IF(A5<60,不及格,及格)

D. =IF(A5<60,"不及格","及格")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正确答案是:=IF(A5<60,"不及格","及格")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5.在Excel 中,如果某一单元格输入的参数或操作数的类型有错,则该单元格会显示错误信息()。 选择一项: A. # VALUE! B. # REF! C. # NAME? D. # NULL?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是:# VALUE! 题目6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6.在Excel 中,当复制以下公式时单元格地址不会随相对位置改变而改变的是()。 选择一项: A. =A$2*$B1 B. =A2*B1 C. =$A$2*$B$1 D. =$A2*B$1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正确答案是:=$A$2*$B$1 题目7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7.在Excel 中,可以对数据按一定规则进行排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 可以按日期和时间升序或降序排序 B. 不可以按单元格颜色进行排序 C. 可以按自定义序列的次序排序 D. 可以按文本、数字的升序或降序排序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正确答案是:不可以按单元格颜色进行排序 题目8

《计算机应用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填空题: 1.信息技术在现代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CAD是的缩写。 2.冯.诺依曼提出了原理,奠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技术基础。 3.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并提供人机界面的系统软件是。 4.在计算机系统中,1MB= bit 。 5.在微机中常用的英文字符编码是码。 6.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进行转换时,十进制数90相当于二进制数。 7.二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进行转换时,二进制数1011010相当于十进制数。 8.运算器和构成CPU。 9.内存主要由和构成. 10.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的是。 11.显示器越高,清晰度越好。 选择题: 1.第三代计算机称为。 A、晶体管计算机 B、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C、电子管计算机 D、.集成电路计算机 2.以下ASCII码值最大的是: A、A B、a C、0 D、9 3.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十进制数25 B、二进制数10101 A、八进制数26 D、十六进制数1A 4.计算机中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装置是。 A、RAM B、ROM C、内存和外存 D、高速缓存 5.以下不是影响计算机性能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CPU B、内存容量 C、计算机字长 D、磁盘容量 6.下列外部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扫描仪 B、键盘 C、绘图仪 D、光笔 7.下面哪一种不属于外存储器。 A、硬盘 B、磁带 C、ROM D、光盘 8.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汇编语言程序 B、机器语言程序 C、源程序 D、高级语言程序 9.Pentium Ⅳ是64位的微处理器,这里的64位表示的是的技术指标。 A、字节 B、字长 C、速度 D、容量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选择题 1.启动Windows后,出现在屏幕整个区域的称为()。 A、桌面 B、窗口 C、资源管理器 D、工作区 2.在Windows桌面底部的任务栏中,可能出现的图标有()。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初稿 2011/10/5) 1、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0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我国计算机发展 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起步于1956年 1958年试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SJ-1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精确度高 (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字长 (2)主频 (3)运行速度 (4)内存储容量 5、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只能 (6)网络应用 (7)多媒体应用 6、计算机的分类 (1)从计算机规模来分,有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2)从信息表现形式和被处理的信息来分,有数字计算机(数字量、离散的)、模拟计算机(模拟量、连续的)、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3)按照用途来分,有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4)按采用操作系统来分,可分为单用户机系统、多用户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实时计算机系统。 (5)从字长来分,有4位、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 7、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模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8、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既为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体系设计思想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计算机基础模块练习 (6)

模块一练习: 一选择 1.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的总称是( A )。 A、主机 B、ALU C、MPU D、CPU 2.输入设备是( D )。 A、从磁盘上读取信息的电子线路 B、磁盘文件等 C、键盘、鼠标器和打印机 D、从计算机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 3.电子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一般是由(C)组成的。 A、RAM和CD-ROM B、存储器和高速缓存 C、RAM和ROM D、ROM,RAM和C盘 4.速度快、分辨率高的打印机类型是(D)。 A、非击打式 B、点阵式 C、击打式 D、激光式 5.64KB=( B) A、64×1250 B、64×1024 C、64×1000 D、64×512 6.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C)。 A、整数 B、符号 C、字节 D、数字 7.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D )。 A、逻辑运算 B、科学计算 C、算术运算 D、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8.通常所说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B)。 A、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B、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C、主机、键盘、显示器 D、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9.某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程序属于(C)。 A、目标程序

C、应用软件 D、系统程序 10.对于内存中的ROM,其存储的数据在断电后( B )丢失。 A、部分 B、不会 C、全部 D、有时 1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 B),使计算机能自动地执行程序。 A、二进制数 B、把指令和数据存储起来 C、逻辑电路 D、开关电路 12.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C)。 A、科学计算 B、实时控制 C、数据处理 D、辅助设计 13.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D)。 A、价格 B、质量 C、ALU D、CPU 14.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为( D)。 A、CAI B、OA C、CAM D、CAD 15.微型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A)。 A、键盘和显示器 B、显示器和打印机 C、鼠标器和打印机 D、键盘和鼠标 16.只由0和1的字符串构成的语言称为( D)。 A、汇编语言 B、自然语言 C、高级语言 D、机器语言 17.发现计算机病毒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法是(D)。 A、用杀毒软件处理 B、删除磁盘文件 C、装入系统软件 D、格式化磁盘 18.(A)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集合。

(完整版)计算机基础模块练习(5)

模块五 一选择 1.欲为幻灯片中的文本创建超级链接,可用( B )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 A、编辑 B、插入 C、文件 D、幻灯片放映 2.能够快速改变演示文稿的背景图案和配色方案的操作是( B ). A、编辑母板 B、利用"配色方案"中"自定义"选项卡 C、利用"配色方案"中"标准"选项卡 D、使用"格式"菜单中"应用设计模板"命令 3.在PowerPoint中,若在大纲视图下输入本文,则( B ). A、在大纲视图中删除文本 B、可以在幻灯片视图中修改文本,也有在大纲视图中修改文本 C、不能在大纲视图中删除文本 D、该文本只能在幻灯片视图中修改 4.在PowerPoint的下列4种视图中,( D )只包含一个单独工作窗口. A、大纲视图 B、幻灯片浏览视图 C、普通视图 D、幻灯片视图 5.对幻灯片的重新排序、幻灯片间定时和过渡、加入和删除幻灯片以及整体构思幻灯片都特 别有用的视图是( C ). A、幻灯片视图 B、普通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大纲视图 6.可以改变一张幻灯片中各部放映顺序的是( D). A、采用"片间动画"设置 B、采用"动作"设置 C、采用"预设动画"设置 D、采用"自定义动画"设置 7.PowerPoint中,有关幻灯片母版中的页眉页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在打印演示文稿的幻灯片时,页眉/页脚的内容也可打印出来 B、典型的页眉/页脚内容是日期、时间以及幻灯片编号 C、不能设置页眉和页脚的文本格式 D、页眉或页脚的日期与时间可以设置为自动更新 8.PowerPoint中,要切换到幻灯片的黑白视图,请选择( D). A、视图菜单的"幻灯片缩图" B、视图菜单的"幻灯片浏览" C、视图菜单的"幻灯片放映" D、视图菜单的"黑白" 9.要对演示文稿中所有幻灯片做同样的操作(如改变所有标题的颜色与字体)以下选项正确的

2019春国开网《计算机应用基础》答案

第一章 1.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 正确答案是: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2. ()是一种系统软件。 正确答案是:操作系统 3. 某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程序属于()。 正确答案是:应用软件 4. ()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正确答案是:计算机硬件 5. 微型计算机中()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正确答案是:运算器 6. 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 正确答案是:显示器 7.微机的核心部件是()。正确 答案是:微处理器 8.()是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统称。 正确答案是: CPU 9.1MB=()。 正确答案是: 1024KB 10.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正确 答案是:( 75)8 第二章 1. Windows 7是一种()的操作系统。 正确答案是:单用户/ 多任务 2. 在 Windows 7 中,若要运行一个指定程序,应使用()菜单中的“运行”命令。 正确答案是:开始 3. Windows 7 提供了一种()技术,以方便进行应用程序间信息的复制或 移动等信息交换。 正确答案是:剪贴板 4. 关闭 Windows 7 ,相当于()。 正确答案是:关闭计算机 5. 按住鼠标器左钮同时移动鼠标器的操作称为()。 正确答案是:拖拽 6. 在 Windows 7 中,显示在应用程序窗口最顶部的称为()。 正确答案是:标题栏 7. 在 Windows 7 中,应用程序窗口()颜色的变化可区分活动窗口和非活动窗口。

正确答案是:标题栏 8. ()击任务栏中的任务按钮,可以弹出相应的快捷菜单。 正确答案是:右 9. 在 Windows 7 中,()是操作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 正确答案是:控制面板 10.在资源管理器中,当删除一个或一组文件夹时,该文件夹或该文件夹组下的 ()将被删除。 正确答案是:所有子文件夹及其所有文件 11. 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第一个文件名后,按住()键,再单击最后一个 文件,可选定一组连续的文件。 正确答案是: Shift 12. 在资源管理器中,若想格式化一个磁盘分区,应()该盘符并选定“格式化”命令。 正确答案是:右击 13.在 Windows 7 中,启动中文输入法或切换中文输入方式到英文方式,应同时 按下()键。 正确答案是: +< 空格 > 14. 在资源管理器中,()菜单项提供了文件夹设置功能。 正确答案是:工具 15.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按住()键,再拖曳到指 定位置,可完成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正确答案是: Ctrl 16. 在 Windows 7 资源管理器中,如果工具栏未显示,可以单击()按钮进行设置。 正确答案是:组织 17. 在Windows 7 中,任务栏()。 正确答案是:可以显示在屏幕任一边 18. 使用屏幕保护程序,是为了()。 正确答案是:延长显示屏使用寿命 19. 磁盘清理的主要作用是()。 正确答案是:进行文件清理并释放磁盘空间 20. 死机是指()。 正确答案是:出现鼠标停滞/ 键盘无法输入等现象 第三章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个阶段。 正确答案是: 4 2. 计算机联网的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是:共享软 / 硬件和数据资源 3. 不能完成计算机间互连的介质是()。 正确答案是:飞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 满分 100分 一、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个文件大小为10G,这个文件为多少MB、KB、B 答:10G=10240MB ,10G=KB,10G= 2.将十进制数45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各是多少答:二进制 101101,八进制 55,十六进 2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画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框图。 答: 2.怎样将d盘“作业”文件夹中的文件扩展名是“doc”的文件复制到e盘的“练习一”文件夹中,写出操作步骤。 答:打开d盘“作业”文件夹,搜索文件名为“*.doc”,就显示全部doc 文件,全选复制。打开e盘“练习一”文件夹,粘贴就可以了。3.“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哪个菜单选项中进行,提供了几种 链接方式 答:本质上是一个跳转装置,只要触发它,跳转装置可以让你在任何状态下无条件转向目的地,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跳转时使用超级链接。在菜单“动作设置” 选项中进行。三种方法: 1. 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 2. 利用“超链接”按钮创建超链接。 3. 利用“动作”按钮来创建超链接。 4.在哪个菜单的哪个选项中添加Word分页符和分节符分节符和分页符有什么作用 答:“插入”菜单里的“分隔符”选择分节符或者分页符,“分页符”的作用只是分页,它不影响页眉页脚页码等格式设置。“分节符”的作用除了具有分页的功能外,还可以对每一节内的页眉页脚页码等格式进行独立设置,且还有分节不分页的功能,它比分页符的功能要强得多。 5.在Excel中自动填充“数据序列”应怎样进行操作 答:1.若起始数据中含有半角阿拉伯数字,则填充的效果是字符复制,而其中的数字向下或向右拖动为递增,向上或向左拖动为递减。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附件4: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于( )年诞生的。 A.1946 B.1950 C.1936 D.1942 ⒉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设计思想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早提出来的,主要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大规模集成电路 B.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 ⒊以二进制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提出的。 A. 布尔 B.冯.诺依曼 C.巴贝奇 D.图灵 ⒋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到()阶段。 A. 晶体管电路 B.集成电路 C.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电路 ⒌计算机的自动化程度高、应用范围广是由于()。 A.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 B.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工作方式C.CPU速度快,功能强 D.内部采用二进制方式工作 ⒍目前的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是()。 A.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 ⒎现代计算机在性能等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并没有发生变化。 A.耗电量 B.体积 C.运算速度 D.基本工作原理 ⒏计算机采用了两项重要的技术(),因而能高效,自动地连续进行数据处理。 A.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 B.半导体器件和机器语言 C.引入了CPU和内存储器 D.ASCII编码和高级语言 ⒐微机内部是以()形式来传送、存储和加工处理数据的。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⒑冯·诺伊曼提出的计算机工作原理,采用了()。 A.机器语言和十六进制 B.ASCII编码和指令系统 C.程序控制工作方式 D.CPU和内存储器 ⒒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的主要理由是()。 A. 符合人的习惯 B.数据输入输出方便 C.存储信息量大 D.易于用电子元件实现 ⒓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是()。 A. 位 B.字节 C.8位二进制 D.字长 ⒔在以下算式中,()的计算机结果是十进制数10。 A. (5)10+(100)2 B.(6)10+(101)2 C.(7)10+(011)2 D.(8)10+(110)2 ⒕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不采用十进制表示的原因是()。 A.运算法则麻烦 B.运算数度慢

奥鹏计算机应用基础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 满分 100分 一、判断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基础。 (×)2.DOS操作系统是一个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3.没有装配软件系统的计算机不能做任何工作,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4.Windows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都不能插入图片。 (×)5.Windows回收站中的文件不占有硬盘空间。 (√)6.在Word中可以实现文字环绕图片的效果。 (×)7.在Excel中,选取连续单元格必须用ALT键配合。 (×)8.在PowerPoint中,只有备注视图和母版视图状态可以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 (√)9.用户可以对某张幻灯片的背景进行设置而不影响其它幻灯片。 (√)10.文件型病毒传染的对象主要是.COM和.EXE类型的文件。 二、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设汉字点阵为32×32,那么100个汉字的字形码信息需占用多少字节? 解:32×32÷8×100=12800 100个汉字的字形码信息需占用 12800字节。 2.将二进制数100101转换对应的十进制数和对应的十六进制数。 解:100101=25*1+24*0+23*0+22*1+21*0+20*1=37 二进制 100101转换对应的十进制数值为 37。 10=0010=2 0101=5 合并得 25 二进制 100101转换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值为 25。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计算机由哪五部分组成?请解释各部分的功能,并画出它们的工作原理图。 答: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部件。控制器是按照人们预先确定的操作步骤,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步调一致的自动工作的功能部件。存储器是用来存储信息的功能部件。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把它们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存放到内存中。输出设备是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 2.简述什么是裸机? 答:把电脑的各个配件简单的组装了起来,而没有装上任何软件叫裸机。 3.INTERNET提供的服务有哪些? INTERNET 提供的服务包括 WWW 服务, 电子邮件 (E-mail ) , 文件传输 (FTP ) , 远程登录 (Telnet ) , 菜单式检索器(Gopher ) ,WIAS, 新闻论坛(Usenet ) ,新闻组(News Group )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中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XP的基本 操作。 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11级计算机专业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WindowsXP操作系统,第三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 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_New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文Windows XP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第四章中文Excel 2003 第五章PowerPoint 200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总计6学时,包括实训内容) 课题第一课时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 系统组成 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1.1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分类3、计算机的特点4、计算机的用途 1.2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2、计算机工作过程3、计算机软件系统4、微机硬件系统5、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计算机基础模块练习 (4)

模块四 一、选择 1.在Word窗口下,若要将其他Word文档的内容插入到当前文档中,可以使用"插入"菜单中的 ().C A、符号命 B、图片命令 C、文件命令 D、对象命令 2.在Word中,若将光标快速地移到前一处编辑位置,可以().C A、单击垂直滚动条上的按钮 B、Ctrl+Home C、Shift+F5 D、单击水平滚动条上的按钮 3.在Word中,在页面设置选项中,系统默认的纸张大小是().B A、16开 B、A4 C、B5 D、A3 4.在Word文本中,当鼠标移动到正文左边,形成右向上箭头时,连续单击鼠标()次可以选定全文.B A、1 B、3 C、2 D、4 5.单击插入菜单栏中的()命令项可插入页码.B A、页码域 B、页码 C、页码格式 D、日期域 6.在word中可以建立几乎所有的复杂公式,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实现.A A、执行"插入"菜单的"对象"命令中选择公式编辑器 B、Excel公式 C、执行"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D、执行"格式"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7.Word应用程序窗口中的各种工具栏可以通过()进行增减.D A、"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命令 B、"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 C、"文件"菜单的"属性"命令 D、"视图"菜单的"工具栏"命令 8.当前活动窗口是文档d1.doc的窗口,单击该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C A、关闭了d1.doc文档但当前活动窗口并未关闭 B、该窗口和d1.doc文档都被关闭 C、在窗口中不显示d1.doc文档内容,但d1.doc文档并未关闭 D、d1.doc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其内容 9.Word中,当前已打开一个文件,若想打开另一文件().B

计算机应用基础 答案(1)

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 满分 100分 一、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个文件大小为10G,这个文件为多少MB、KB、B? 答:10GB=10240NB=10485760MB=10737418240B 2.将十进制数45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各是多少? 答:二进制是101101,八进制是55,十六进制是2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画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框图。 答: 2.怎样将d盘“作业”文件夹中的文件扩展名是“doc”的文件复制到e盘的“练习一”文件夹中,写出操作步骤。 答:打开d盘“作业”文件夹搜索文件名为“*.doc”,就显示全部doc文件,全选复制,然后打开e盘的“练习一”文件夹,全部粘贴。 3.“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哪个菜单选项中进行,提供了几种链接方式? 答:本质上是一个跳转装置,只要触发它,跳转装置可以让你在任何状态下无条件转向目的

地,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跳转时使用超级链接。在菜单“动作设置” 选项中进行。三种方法,1. 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2. 利用“超链接”按钮创建超链接,3. 利用“动作”按钮来创建超链接 4.在哪个菜单的哪个选项中添加Word分页符和分节符?分节符和分页符有什么作用?答:在插入菜单分隔符选项可以添加分页符和分节符,“分页符”的作用只是分页,它不影响页眉页脚页码等格式设置。“分节符”的作用除了具有分页的功能外,还可以对每一节内的页眉页脚页码等格式进行独立设置,且还有分节不分页的功能,它比分页符的功能要强得多。 5.在Excel中自动填充“数据序列”应怎样进行操作? 答:1.若起始数据中含有半角阿拉伯数字,则填充的效果是字符复制,而其中的数字向下或向右拖动为递增,向上或向左拖动为递减。2. 若起始数据为字符型、逻辑型或其他不含有数字的字符型数据,填充的效果是复制起始单元格的数据;若字符与数字混杂,同字符型数据的填充情形一样;若全为数字,与字符型数据不同的是,若整数部分数字位数不超过15位,都能实现序列填充。3. 若起始数据为日期型,则填充的效果是日期按天数递增或递减,如2004-3-14、2004-3-15、2004-3-16.4. 若起始数据为时间型,则填充的效果是单元格的时间型数据按小时数递增或递减,如3:34、4:34、5:34。5. 若起始数据为已定义的“自定义序列”中的数据,则填充的效果是按自定义的特殊序列中的顺序循环填入。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详细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软件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谈谈学习本课程的收获。答;例如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可用于创建电子表格并设置其格式,分析和共享信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使用、丰富的直观数据以及数据透视表视图,可以更加轻松地创建和使用专业水准的图表。它能够方便的制作出各种电子表格,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 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进行的项目—反思的过程,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项目、反思来获得学习的。 3.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利用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对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的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项目学习中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小组学习并适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完成的。因此,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适当的问题或情景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互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更注重团队的合作能力,所以项目学习教学设计要强调团队合作,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既能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都应该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常规操作,并能应用于各行各业。本学期我任教中职一年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技能操作课程。在本学期中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排版能力;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以及PowerPoint基础入门操作和简单的网络应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2.能满足基本打字要求; 3.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二、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实践、任务驱动法; 2、教学与实践同步,即时反馈课堂信息; 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 4、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三、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1、教材内容。这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较为丰富,重点章节突出。我主要教授一、二、三、四、五和七这六章。主要内容是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Windows操作平台,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并简单的介绍了文字输入方法,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处理等内容。 2、教材重点突出。本教材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重点介绍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突出了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够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 3、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体现教材的先进性,以保证学生所学技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在教材的力求介绍最新的 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对于常用的算机软件,力求选用最新的版本。 4、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根据计算机专业的需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核与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操作内容。 四、教学安排及教学考核方法: 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18周,约计授课9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5学时,实践55学时。期末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要技能考察,占该课程的70%,平时作业和上机操作占该课程的30%。学生期末总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 2、认识微型计算机 3、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模块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专项训练

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专项训练 班次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裸机”是指()。 A.单片机 B.单板机 C.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D.只装备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通常人们称一个计算机系统是指( )。 A.硬件和操作系统 B.中央处理器 C.系统软件和数据库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所谓的PC是指( )。 A.个人计算机 B.品牌机 C.兼容机 D.组装机 4.计算机硬件五大部件是指( )。 A.RAM、运算器、磁盘驱动器、键盘、I/O接口 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 ROM、控制器、打印机、显示器、键盘 D.存储器、鼠标器、显示器、键盘、微处理器 5.计算机的硬件是由( )组成。 A.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B.中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 C.主机和外部设备 D.主板和输入、输出设备 6.微机硬件系统的核心是( )。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中央处理器 D.三总线 7.中央处理机是由运算器与()组成。 A.控制器 B. 随机存储器 C. 只读存储器 D.主机 8.微型机存储系统一般指( )和外存两部分。 A.内存 B.ROM C.RAM D.光盘 9.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是指()。 A.RAM和磁盘 B.ROM C.ROM和RAM D.硬盘和控制器 10.内存储器属于()的一部分。 A.外部设备 B.主机 C.辅助设备 D.微处理器 11.RAM是( )的简称。 A.随机存取存储器 B.随机只读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辅助存储器 12.在计算机术语中,常用ROM表示()。 A.只读存储器 B.外存储器 C.随机存储器 D.显示器 13.当计算机关机后,存储在()设备中的数据会丢失。 A.ROM B.RAM C.硬盘 D.U盘 14.Cache是为了解决( )之间速度不匹配而设置的。 A.CPU与内存 B.CPU与外存 C.CPU与外部设备 D.外存与内存 15.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 A.更便宜 B. 存储容量更大 C.存取速度快 D.虽贵但能存储更多的信息 16.下列存储器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U盘 B.硬盘 C.光盘 D.内存 17.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 A.RAM B.ROM C.高速缓冲存储器 D.硬盘 18.外存储器的作用是( )。 A.提高存取速度 B.提高存储能力 C.提高微机配器的档次 D.提高运算能力 19.CD-ROM是( )光盘。 A.只读型 B.用户可以写入数据 C.用户可修改 D.可读、可写、可改 20.1KB等于()字节。 A.1000 B.1024 C.100 D.624 21.1GB=( )MB。A.512 B.1000 C.1024 D.2048 22.计算机存储器的基本单位是()。 A.字节 B.频率 C.字长 D.符号 23.32位字长是指( )。 A.能存储32位二进制数据 B.地址总线32位 C.能直接处理32位二进制数据 D.能直接处理32位十进制数据 24.Pentium 4 2.2GHz中的4和2.2的意思分别是( )。 A.最大的内存容量和硬盘大小 B.最大的运算精度和内存容量 C.最大的运算速度和硬盘大小 D.第4代并且CPU的时钟频率为2.2 25.应用软件使用时( )。 A.在硬盘上可以直接运行 B.必须调入内存中才能运行 C.不必调入内存中运行 D.只能在硬盘中运行 26.目前微机系统中输入设备的标准配置是( )。 A.鼠标和键盘 B.扫描仪 C. 语音输入设备 D.手写输入设备 27.在计算机中,既可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作为输出设备的是()。 A.显示器 B.磁盘驱动器 C.键盘 D.图形扫描仪 28.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 A.键盘 B.鼠标 C. 绘图仪 D. 扫描仪 29.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打印机种类名称的是()。 A.点阵式 B.刻录式 C.喷墨式 D.激光式 30.一般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输出设备是( )。 A.绘图仪 B.音箱 C.显示器 D.打印机 31.下列哪些设备不属于输入设备()。 A.键盘 B.鼠标 C.手写笔 D.打印机 32.微型计算机基本配置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分别是()。 A.键盘和数字化仪 B.扫描仪和显示器 C.键盘和显示器 D.显示器和鼠标 33.( )不是输出设备。 A.绘图仪 B.键盘 C.显示器 D.打印机 34.键盘的接口有( )。 A.PS/2、USB两种 B.PS/2、USB、无线三种 C.PS/2一种 https://www.360docs.net/doc/2b15917581.html,B一种 35.常见的101键盘可分为( )。 A.功能键区、字符键区、数字键区 B.功能键区、字符键区、数字键区、光标控制区 C.功能键区、字符键区、光标控制区 D.字母键区、数字键区、光标控制区 36.Tab键是( )。 A.功能键 B.控制键 C.转换键 D.制表键 37.Shift键是( )。 A.功能转换键 B.上挡键 C.取消键 D.控制键 38.输入符号“+”号的方法是。 A.先按Shift键不动后,再按符号“+”所在的键 B.先按Ctrl键不动后,再按符号“+”所在的键 C.直接按符号“+”所在的键 D.先按Alt键不动后,再按符号“+”所在的键 39.ENTER键是( )。 A.输入键 B.回车换行键 C.空格键 D.换档键 40.键盘上的Fl、F2 ……是()。 A.热键 B.字母键 C.功能键 D.数字键 41.按一次退格键(Backspace)的作用是( )。 A.光标向左移一个空格 B.光标向右移一个空格 C.删除光标前边的一个字符 D.光标移到前一个字符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