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技术复习重点汇总

锁相技术复习重点汇总
锁相技术复习重点汇总

第一章

锁相环的概念:当其输出信号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同步(相位差为0,或为常数)。故称为锁相环路。简称为锁相环 一.锁相环组成

基本锁相环的组成:

⑴ 鉴相器(Phase Detector )---PD ⑵ 环路滤波器(Loop Filter )---LF

⑶ 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

()t 1θ为输入量()t u i 的瞬时相位。 ()t 2θ为输入量()t u o 的瞬时相位。

各部分分析:

1.鉴相器 是一个相位比较器,用于比较()t 1θ与()t 2θ之间的相位差

)]()(sin[2

1

)]()(2sin[21)]

(cos[)](sin[)()(212121t t U U K t t t U U K t t U t t U K t u t u K o i m o o i m o o o i m o i m θθθθωθωθω-+++=

++= 再经过低通滤波器(LPF )滤除o ω2成分之后,得到误差电压

)]()(sin[2

1

)(21t t U U K t u o i m d θθ-=

令 o i m d U U K U 2

1

=

为鉴相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得到)](sin[)(t U t u e d d θ= 2.环路滤波器及其传输函数

环路滤波器是一个线性电路,在时域分析中可用一个传输算子)(p F 来表示,其中)(dt d p ≡是微分算子;在频域分析中可用传递函数)(s F 表示,其中

)(Ω+=j s α是复频率;若用Ω=j s 代入就得到它的频率响应)(Ωj F ,故环路滤

波器模型可表示为图

定义控制电压 ()()()p F t u t u d c =

(1)RC 积分滤波器这是结构最简单的低通滤波器, 传输算子:1

11

)(τp p F +=

RC =1τ是时间常数,这是这种滤波器唯一可调的参数。

令p=j Ω,并代入(1-18)式,即可得滤波器的频率特性:1

11

)(τΩ+=

Ωj j F

低通特性,相位滞后。当频率很高时,幅度趋于零,相位滞后接近于2π。 (2)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如图1-9(a)所示,它与RC 积分滤波器相比,附加了一个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R 2,这样就增加了一个可调参数。

传输算子:1

2

11)(ττp p p F ++=

C R R )(211+=τ;C R 22=τ是两个独立的可调参数。

频率特性:1

2

11)(ττΩ+Ω+=

Ωj j j F

据此可作出对数频率特性,如图1-9(b)所示。这也是一个低通滤波器,与RC 积分滤波器不同的是,当频率很高时

2

11

)(R R R j F +=

Ω∞→Ω

图1-9 无源比例积分滤波器的组成与对数频率特性 (a)组成 (b)频率特性

低通特性。

从相频特性上看,当频率很高时有相位超前校正的作用,这是由相位超前因

子21τΩ+j 引起的。这个相位超前作用对改善环路的稳定性是有用的。 (3)有源比例积分滤波器有源比例积分滤波器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电路如图

它的传输算子:1

2

11)(ττp p A

p F ++-=,C R AR R )(2111++=τ;C R 22=τ;

A 是运算放大器无反馈时的电压增益

若运算放大器的增益A 很高,则传输算子可以近似为

图1-10 有源比例积分滤波器的组成与对数频率特性 (a)组成 (b)频率特性

负号对环路的工作没有影响,分析时可以不予考虑。故传输算子可以近似为

1

2

1)(ττp p p F +=

式中τ1=R 1C 。(传输算子的分母中只有一个p,是一个积分因子,故高增益的有源比例积分滤波器又称为理想积分滤波器。显然,A 越大就越接近理想积分滤波器。此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

1

2

1)(ττΩΩ+=

Ωj j j F 低通特性,比例作用。相频特性有超前校正。

2

1

2121211()11111p F p A

p p A pAR C p A pAR C

p pR C

τττττ+=-++≈-++≈-+=-

3.压控振荡器

压控振荡器是一个电压-频率变换装置,在环中作为被控振荡器,它的振荡频率应随输入控制电压 )(t u c 线性地变化,即应有变换关系

)()(t u K t c o o v +=ωω

)(t v ω是压控振荡器的瞬时角频率;

o K 为控制灵敏度或称为增益系数,单位是][V s rad ?。

由于压控振荡器的输出反馈到鉴相器上,对鉴相器输出误差电压)(t u d 起作用的不是其频率而是其相位

??+=t

c

o o

t v

d u K t d 0

)()(ττωττω

即 ?=t c o d u K t 0

2)()(ττθ 改写成算子形式为

)()(2t u p

K t c o

=

θ

二 关于捕获锁定两种工作状态

PLL 两种工作状态:捕获状态和锁定(或称同步)状态

1.捕获过程

从输入信号加到锁相环路的输入端开始,一直到环路达到锁定的全过程,称为捕获过程。一般情况,输入信号频率ωi 与被控振荡器自由振荡频率ωo 不同,即两者之差Δωo ≠0。若没有相位跟踪系统的作用,两信号之间相差

2.锁定状态

捕获状态终了,环路的状态稳定在

在输入固定频率信号的条件之下,环路进入同步状态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频差等于零,

相差等于常数,即

()()()e o i o t t t t θωθθ=?+-()0()e e t t θθ??

?=?

=

??

常数

评价捕获过程性能有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环路的捕获带Δωp ,即环路能通过捕获过程而进入同步状态所允许的最大固有频差|Δωo |max 。若Δωo >Δωp ,环路就不能通过捕获进入同步状态。

另一个指标是捕获时间T p ,它是环路由起始时刻t 0到进入同步状态的时刻t a 之间的时间间隔,

捕获时间T p 的大小除决定于环路参数之外,还与起始状态有关。一般情况下输入起始频差越大,T p 也就越大。通常以起始频差等于Δωp ,来计算最大捕获时间,并把它作为环路的性能指标之一。

三 动态方程

)(sin )()()()(sin )()()

()()(1221t p F U K t p t p t p p F U K t t t t e d o e e d o e θθθθθθθθ-=??

?

?

??=-=

令环路增益d o U K K =锁相环路动态方程的一般形式

)(sin )()()(1t p KF t p t p e e θθθ-=

频域为: )(sin )()()(1s s KF s s s s e e θθθ-= 线性化后: )()()()(1s s KF s s s s e e θθθ?-=

)(t p e θ:环路的瞬时频差;

dt

t d t p i o )

()(1θωθ+

?=。当输入固定频率信号时,)(1t p θ就是固有频差o ω?; )()()()(sin )()(sin )(t u K t u p F K t U p F K t p KF d o d o e d o e ===θθ )(sin )()(t t U t u e d d θ=:瞬时相差作用下的误差电压瞬时值

)()()(t u p F t u d c =:误差电压)(t u d 经环路滤波器过滤之后加到VCO 上的控制电压瞬时值

)(sin )()()(2t p KF t u K t p e c o θθ==:控制电压)(t u c 加到VCO 上所引起振荡频

p a o T t t =-

率)(t v ω相对于自由振荡频率o ω的频差,即控制频差

由此得到动态方程物理概念上的含意:瞬时频差=固有频差-控制频差。 锁相环路的稳态相差。)

0(arcsin )(j KF o

e ωθ?=∞

锁定后:

四 .一阶锁相环路捕获锁定与失锁(不懂,求高手解答) 1、Δωo

由于 Δωo

图1-14 Δωo

位于A 点左边附近的曲线0>?

e θ,即e θ-t 曲线的斜率>0,所以e θ增大,往x 轴正半轴移动,即逐渐靠近A 点;位于A 点右边附近的曲线0

e θ,即e θ-t 曲线的斜率<0,所以

e θ减小,往x 轴负半轴移动,即逐渐靠近A 点;位于A 点,0=?

e θ,故e θ不变。可见,A

点左右两边的点都是往A 点靠近的,最终到达A 点后便停止下来,即稳定在A 点。 位于B 点,0=?

e θ,e θ也不变,但只要环路中出现噪声使e θ偏离B 点,按照对A 点的分析可知e θ会相A 靠近,且最终稳定在A 点,而不会回到B 点,故B 点不是稳定点,即B 点是不稳定的平衡点。

o

e e t p KF t p KF t p ωθθθ?=-=)(sin )()(sin )()(01

图1-15 一阶环捕获过程中相差随时间的变化

由上图可见,图中各不同初值的)(t e θ最终都趋向于离0很近的一个常数值,即稳态相差)(∞e θ。

2、Δωo>K 时的失锁状态

图1-16 Δωo>K 时的一阶环动态方程图解

由上图可见,始终有0>?

e θ,即频差无法为0,)(t e θ将无线增大,没有一个稳定值。

图1-17 一阶环失锁状态的θe(t)、Uc(t)、ωv(t)和的时间图

图1-17(c)中,ωv(t)-ωo 为控制频差,ωi-ωv(t)为瞬时频差,而ωi-ωo 为固有频差。 计算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3、Δωo=K 时的临界状态

()e i v t θωω?

=-=

图1-18 Δωo=K时一阶环动态方程图解

Δωo=K是一种临界情况。这时,轨迹正好与横轴相切, A点与B点重合为一点

Δωo=K是能够维持环路锁定状态的最大固有频差,称为锁相环路的同步带,用符号ΔωH表示。就一阶环而言,显然

ΔωH=K (1-42)

一阶环的捕获带

Δωp=K (1-43)

一阶环的快捕带

ΔωL=K (1-44)

在数值上等于环路增益,即

ΔωH=Δωp=ΔωL=K

五重点计算题以及答案第一道题在p12

第二章

一 写传输函数

相频特性:反映不同频率信号进入系统后的响应时间 幅频特性:反映不同频率信号进入系统后的工作范围

线性相位模型

)

(2t θ

)()()()(1t p F K K t p t p e d o e θθθ-=

复频域:

s

p s u t u s t s t c c e e i i →→→→)()()

()()()(θθθθ

频域:ωj s =

sθe

(s)=sθ1

(s)-KF(s)θe

(s)

复频域相位模型

开环传函:s

s F K

s s s H o )

()()()(12==

θθ 闭环传函:)

()

()()()(12s KF s s KF s s s H +=

=

θθ )

(1)

()

(1)

()(s H s H s

s KF s

s KF s H o o +=+=

误差传函:

)

(1)

(1)

(1)()

(11

)()()()(1s H s H s H s H s H s KF s s s s s H o o e o e e -=+-

=+=

+==

θθ

2-1

L

R

LC n n =

=

ζωω21

环路的“型”数--理想积分环节的个数。开环传递函数原点处极点的个数,也就是环路中理想积分环节的个数。

关于锁定:不是∞的都可以锁定。

最大同步扫描速率:2

n R ω=

二 稳定性的计算题

P52 54 55三个例题 课后2-1 2-6 2-7(没找到现成答案)

第三章

L B (环路单边噪声带宽)大小反映环路对输入噪声的滤除能力。L B 越小,方差2n o θσ越小,说明环路对噪声的滤波能力越强。

1、 一阶环

4

4d

o L K K K B ==

结论:只有一个可调参数K,且L B 与K 成正比,若提高环路增益,L B 将增大,对噪声的滤除能力变差,故应用较少。

2、 典型二阶环(RC 积分器)

4

8)(2)()(2

22

K B j j j H n L n

n n

=

=+Ω+Ω=Ωξωωξωω

存在和一阶环同样的缺点,1τ变化时L B 不变,也难以满足多方面性能要求.

3.有源比例积分器的二阶理想环

)41(8)(2)()(2)(22

22

ξξ

ωωξωωξω+=

+Ω+Ω+Ω=Ωn

L n

n n

n B j j j j H

可调参数较多.

4.无源比例积分器二阶非理想环

])2(1[82K

B n n L ωξξω-+=

当K>>n ω时,)41(82ξξ

ω+=

?

n

L B 环路信噪比计算公式

输入信噪比 i N S

)(

环路信噪比 L N

S

)(

① i N S

)(=输入信号载波功率2

2i u /通过环路带宽为Bi 的前置滤波器的噪

声功率。

n

s i o s i o i i o i P P B N P B N u B N u ====2222

其中s P 为信号功率,n P 为输入噪声功率。

由(3-12)得 2

21ni

i N S θσ=???

?? 反映前置滤波器对噪声的抑制能力。 ②

2L 2

L

2L 2L 2

L

o 2

L no

no 1)(

222B N 2u

)(

θθσσ=∴=====N S u B N P P B N P B N u B N u N S i o n s

L o s o i o i 通过环路的噪声功率环路输入端的信号功率

其中s P 为信号功率,n P 为单边噪声功率。

)

(t

计及多个噪声源的环路线性相位模型

① )(t nv θ等效输入相位噪声 ② )(t u PD 鉴相器引入的电压噪声 ③ )(t nv θVCO 内部产生的相位噪声 设0)(1=t θ(没有输入信号)

{}???

??

+++=-=)()()()]()([)()()(s s K s F t u K s s s t s nv o PD d e ni no no e θθθθθθ 解之得 总输出相位噪声

)](1)[()(])

()([)(s H s s H K s u s s nv d

PD ni no -++=θθθ d

PD ni K s u s )

()(+

θ ——此noise 过H(s),即低通滤波,低通噪声。 )(s nv θ ——nv θ经过高通滤波,高通噪声。

设各噪声是独立的,于有

)(t ni θ的功率谱密度 )(F s ni

θ

)(t u PD 的功率谱密度 )(F s P D

u

)(t nv θ的功率谱密度 )(F s nv

θ

总相位噪声功率密度

2

22)2(1)()2(])

()([)(F j H F s F j H K F s F s F s nv d

u ni no P D πθπθθ-++

=

显然,输出总相位噪声与)2(F j H π密切相关,只要适当选择)2(F j H π,即设计

ζ、n ω可使总输出相位噪声减至最小。

n f 选择: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功率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若仅从去除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考虑,n f (环路带宽,此时对应高通滤波器的阻带)应越大越好;但若同时存在输入噪声,因他是低通过滤的,n f 取值越大显然是有害的,故此时希

望n f (此时对应低通滤波器的通带)越小越好。综上考虑,选择n f 在压控振荡器相位噪

声功率谱和输入噪声功率谱密度线交点频率附近,此时总是比较接近最佳状态。

跳周:在低L N S )(时,环路相差可能跳跃一个π2或几个π2周期才能重新稳定下

来的现象称为跳周。发生跳周也就是环路出现短暂的失锁,跳周的次数就是环路的失锁次数。

环路噪声门限:即当L N S )(低于这个门限电平时,环路将失锁。

二者引起的失锁性质不同。跳周是因为环路信噪比小,噪声较大导致失锁,但经过若干个π2周期后还可能在一个新的平稳状态上稳定下来;而门限低引起失锁则是因为环路噪声门限低,失锁以后若不提高s/n 到一定值就不能再重新锁定。

平均跳周时间:从θe (0)=0开始,首次出现θe 达到±2π的平均时间T AV ,即平均跳周 时间

平均跳周时间

跳周概率:从t=0开始,经过时间T 后,至少出现一次跳周的概率。

平均跳周频率 220220

()212()

L L AV L L

AV AV

L

L

J T B B F T J πρρπρρ=

==

计算P68例题

第四章

一捕获的概念

环路由失锁进入锁定的过程,称为捕获。

相位捕获和频率捕

(1)一阶PLL由于没有环路滤波器,只有压控振荡器一个积分环节,所以一阶环只有相位捕获,即在捕获过程中,相位差没有 2的周期跳跃;存在频率牵引作用,但没有频率捕获功能。

(2)二阶PLL由于有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两个积分环节,这样可对鉴相器输出的电压进行积分,得到不断增长的直流控制电压,使输入输出频差减小。因此,二阶PLL中存在相位捕获和频率捕获两个捕获过程。

自捕获与辅助捕获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实习期 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

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复习题完整版

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复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名词解释1)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和在固定 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为选择性系数(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 2)絮凝,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的,达到固-液 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 3)层析分离,是利用各组分(、、分子的形状与大小、分子的电荷性与)的不 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和流动相上的亲和性差异,利用移动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4)吸附分离,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 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再用适当的洗脱剂将其解吸达到分离纯化的过程5)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 (印迹分子) 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 6)反渗析,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的性质,对溶液施 加压力,克服溶液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7)共沉淀分离,共分离法是富集痕量组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溶液中主沉淀 物(称为)析出时将共存的某些微量组分载带下来而得到分离的方法 8)离子交换分离,通过分子中的活性离子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 交换剂上,然后用适当的洗脱溶剂将吸附物质再从离子交换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9)沉降分离,在外力场作用下,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密度差,使之发生相对 运动而实现非均相混合物分离。 10)液膜分离,液膜萃取,也称液膜分离,是将第三种液体展成膜状以隔开两个液 相,使料液中的某些组分透过液膜进入接收液,从而实现料液组分的分离。 11)临界胶团浓度,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的最低浓度 12)液膜分离, 13)反相色谱,根据流动相和相对不同,液相色谱分为和反相色谱。流动相大于固 定相极性的情况,称为反相色谱。合相色谱可作反相色谱。 14),是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分离是借助于 混合样品穿过密度梯度层的沉降或上浮来达到的

光电检测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光电检测技术课程的学习,我们大致上了解了光电检测技术有许多方面的知识,按照传感器、转换电路、检测装置划分排列。接下来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究竟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首先是光电技术的定义。何为光电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是以激光、红外、光纤等现代光电子器件作为基础,通过对被检测物体的光辐射,经光电检测器接收光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由输入电路、放大滤波等检测电路提取有用信息,或进入计算机处理,最终显示输出所需要的检测物理参数。其中检测和测量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检测: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分辨出被测参量并归属到某一范围带,以此来判别被测参数是否合格或是否存在。测量: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比较,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并通过数字表示出这个倍数的过程。而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存在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比如人的视觉功能,人眼是一个直径为23mm的近似球体,眼球前方横径为11mm的透明角膜具有屈光作用,角膜后的虹膜中央有称为瞳孔的圆孔,它可以扩大或缩小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亮。虹膜后的水晶体相当于光学系统中的透镜,其直径为9mm。在眼球的后方有视网膜,这是光学细胞和杆状细胞,它们和视网膜上的其他细胞组成的微小感光单元。这些感光单元接收光刺激后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的高级视觉中枢,从而产生亮度和彩色的感觉,同时也形成有关物体状和大小的判断。因此,人眼是一个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极为复杂而精巧的光传感器。正好光学仪器是人眼的视觉扩展,通过利用光辐射的各种现象和特性,摄取信息实现控制的有力工具,它是人类视觉参与下才能工作的。光学仪器一共在人类视觉上做出了以下的扩展:1、时间上扩展,可以通过摄像机记录过去的样子;2、空间上的扩展,通过地球卫星观看世界个地的样貌;3、识别能力的扩展,通过放大镜和显微镜我们能够观测到人眼看不见的细微东西。 光电检测系统由哪些东西组成?典型的光电仪器包括了精密机械、光学系统、光电信号传感器、电信号处理器和运算控制计算机以及输出显示设备等环节。各种环节分别实现各自的职能,组成光、机、电的综合系统。一个典型的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由辐射源开始,依次为传输媒质、检测目标、光学系统、光点检测器件、信息处理、输出设备。其中辐射源通过传输媒质由对象空间进入到光电系统。

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复习题(1)

1、名词解释 1)分配系数,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和在固 定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为选择性系数(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 2)絮凝,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的,达到固 -液分离的目的,这一现象或操作称作 3)层析分离,是利用各组分(、、分子的形状与大小、分子的电荷性与)的不 同,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和流动相上的亲和性差异,利用移动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离。 4)吸附分离,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 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再用适当的洗脱剂将其解吸达到分离纯化的过程 5)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 子(印迹分子) 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 6)反渗析,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的性质,对溶液 施加压力,克服溶液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7)共沉淀分离,共分离法是富集痕量组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溶液中主沉 淀物(称为)析出时将共存的某些微量组分载带下来而得到分离的方法 8)离子交换分离,通过分子中的活性离子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 子交换剂上,然后用适当的洗脱溶剂将吸附物质再从离子交换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9)沉降分离,在外力场作用下,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密度差,使之发生相 对运动而实现非均相混合物分离。 10)液膜分离,液膜萃取,也称液膜分离,是将第三种液体展成膜状以隔开两个 液相,使料液中的某些组分透过液膜进入接收液,从而实现料液组分的分离。 11)临界胶团浓度,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的最低浓度 12)液膜分离, 13)反相色谱,根据流动相和相对不同,液相色谱分为和反相色谱。流动相大于 固定相极性的情况,称为反相色谱。合相色谱可作反相色谱。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 一、自我分析 1、价值观 我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被拘束。舒服安逸富裕的生活,是我的向往。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体合作精神,所以我一直认为,人最可贵的就是能团结合作,全力以赴。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我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过职业价值观测试):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较为富足。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2、个人性格 比较外向,开朗,幽默,乐观的。也很率性。喜欢交朋友,擅长于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佳,忠实可靠。 3、个人兴趣 平常喜欢打篮球,听音乐,逛街,交朋友。还喜欢上网,看些小说,喜欢看各种杂志类书籍。积极的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比

如学吉他,对辩论方面的知识也很想去了解,想成为全方面人才。 4、个人能力 计算机应用,office软件应用,听从指挥,有计划有思考的 去完成一件任务。有责任心,上进心,做事认真投入,擅长想象 思维。可以充分发挥善于运用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来分析 解决问题的优势,发扬独立钻研的学习精神。由于参加学生会和 长期担任班干部,有丰富得管理经验,实践能力强。但缺乏耐心、毅力。 5、职业兴趣 我的职业兴趣很广泛,由于我是学管理的,对管理方面的知 识比较了解,可以学以致用。希望能够在企业人事行政管理方面 有所发展,自我表现和体现我的价值所在。 6、职业个性 喜欢独立地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在独立的和 负有职责情景中感到愉快,喜欢对将来发生的事情作出决定,想 努力成位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在工作中形成一定个人魅力,得到 大家的肯定及尊重。软硬兼用,以身作则。对自己未来有信心。 7、职业价值观 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 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 很有价值的事。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建立良好 的同事关系。愉快、协调的团队协作是我这种类型的人所追求的。

现代分离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1、分离过程分类?机械分离传质分离(平衡分离、速率控制分离) 反应分离 分离装置中,利用机械力简单地将两相混合物相互分离的过程称为机械分离过程。 2、列举几种典型的机械分离过程:过滤、沉降、离心分离、旋风分离、除尘。 3、传质分离的分离过程如何分类?举例说明: 平衡分离:蒸发、闪蒸、蒸馏、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萃取蒸馏结晶 速率控制分离:气体渗透、反渗透、渗析、渗透蒸发、泡沫分离、色谱分离、电渗析4、几种典型的反应分离技术?可逆反应:(离子交换、反应萃取)不可逆反应:(反应吸收、反应结晶)生物分解反应:(生物降解)电化学反应:(双极膜水解反应) 第二章 1、按膜的分离原理及推动力不同,膜分几类? 根据分离膜的分离原理和推动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微孔膜、超过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渗析膜、电渗析膜、渗透蒸发膜等。 2、按膜的形态分类? 按膜的形状分为平板膜(Flat Membrane)、管式膜(Tubular Membrane)和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卷式膜。 3、按膜结构分类?对称膜、非对称膜和复合膜。 4、按膜的孔径大小分类?多孔膜和致密膜。 5、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推动力是压力差。渗析,推动力浓度差。电渗析,推动力电位差。气体分离、渗透蒸发推动力是压力差。液膜分离推动力是浓度差。 6、常用的有机高分子膜材料?聚砜类、聚酰胺类、纤维素脂类。 7、醋酸纤维膜的优缺点?优点:醋酸纤维素性能稳定缺点:在高温和酸、碱存在下易发生水解,易受微生物侵蚀,pH值适应范围较窄,不耐高温和某些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 8、醋酸纤维膜的结构?是一种非对称的多孔膜。表皮层、过渡层、支撑层(多孔层) 9、固体膜的保存应注意?主要应防止微生物、水解、冷冻对膜的破坏和膜的收缩变形。微生物的破坏主要发生在醋酸纤维素膜;而水解和冷冻破坏则对任何膜都可能发生。温度、pH值不适当和水中游离氧的存在均会造成膜的水解。冷冻会使膜膨胀而破坏膜的结构。 10、工业上应用的膜组件主要有中空纤维式、管式、螺旋卷式、板框式等四种型式。管式和中空纤维式组件也可以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 11、四种膜组件中装填密度最大的是?料液流径最快的是?中控纤维膜装填密度最高,管式料液流动最快。 12、什么是浓差极化?如何消除浓差极化? 在膜表面附近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可通过降低膜两侧压差,减小料液中溶质浓度,改善膜面流体力学条件,来减轻浓差极化程度,提高膜的透过流量。 13、微孔过滤(MF)、超滤(UF)、反渗透(RO)、纳滤(NF)有什么共同特点?1、推动力都是压力差。2、四种膜中溶剂分子都能通过。不同:截流溶质大小不同。 14、反渗透系统的主要部件 主要部件有:压力容器(膜壳)、高压泵、保安过滤器、自动控制与仪器仪表、辅助设备15、.保安过滤器 是反渗透装置的最后一级过滤器,要求进水浊度小于2mg/L以下,出水浊度低于0.3-0.12mg/L。

光电技术应用及发展展望

光电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43年前,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那是的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由这台激光器引发、孕育出的光电技术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急剧增长,不仅要求信息的时效好、数量大,并且要求质量高、成本低。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光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个方面,成为信息社会的支柱技术之一。总之,光电子技术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特征,这使得它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而今天,光电子产业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光电子产业的参天大树上也结出了丰富的果实,它们包括但不限于光通信、光显示、光存储、影像、光信号、太阳能电池等,也可以简单地把现在的光电子产业分为信息光电子(光纤光缆、光通讯设备等)、能量光电子(激光器、激光加工成套设备、测控仪表、激光医疗设备等)和娱乐光电子(VCD、DVD等)等方面。而本文将介绍光电子技术在以下几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光通信: 目前,光通信网络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光纤为技术基础的网络通信现在已经覆盖了许多地区,我国的光通信技术也走在世界前沿。2011年,武汉邮科院在北京宣布完成“单光源1-Tbit/s LDPC 码相干光OFDM 1040公里传输技术与系统实验”,这一传输速率是目前国内商用最快速率(40Gb/s)的25倍。十年发展,光通信商用水平的最高单通道速率增长16倍,最大传输容量增长160倍。2005年,邮科院实现了全球率先实现在一对光纤上4000万对人同时双向通话。2011年7月29日,该院在全球率先实现一根光纤承载30.7Tb/s信号的传输,可供5亿人同时在一根光纤上通话,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而正在研制中的科技开发项目,有望在2014年实现12.5亿对人同时通话。这一技术打破了美国在该领域保持的单光源传输世界纪录。在2012年的中国光博会上,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随着“宽带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使光通信制造企业信心十足。通过对各技术分支专利的分析看出,光传输物理层PHY和光核心网OCN已相对成熟和大规模商用,PHY作为各类网络传输技术的基础,既有相对成熟、淡出主流研究视野的部分,也有业界正致力于寻求最佳方案的技术点;无光源网络PON技术作为世界普遍应用的接入网技术,在“光纤到户”、“三网融合”等概念家喻户晓的今天,已成为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组传输网PTN既是新兴技术,又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商用,其在移动回传中的应用使其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一种较优的可选方案,同时相应技术标准正在争议中发展,其技术发展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商机;智能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和全光网AON技术是光通信网络技术中的前沿技术,目前处于研发的活跃期。 此外,复旦大学近期研发的可见光通讯技术也是光通信的发展前景之一,通过给普通的LED 灯泡加装微芯片,使灯泡以极快的速度闪烁,就可以利用灯泡发送数据。而灯泡的闪烁频率达到每秒数百万次。通过这种方式,LED灯泡可以快速传输二进制编码。但对裸眼来说,这样的闪烁是不可见的,只有光敏接收器才能探测。这类似于通过火炬发送莫尔斯码,但速度更快,并使用了计算机能理解的字母表。使用标准的LED照明灯,哈斯与他的同事戈登·波维创建的研究小组已经达到了两米距离的130兆比特每秒的传输速度。随着白炽灯、荧光灯逐渐退出市场并被LED取代,未来任何有光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潜在的LiFi数据传输源。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街头,利用路灯就可以下载电影;在家里,打开台灯就可以下载歌曲;在餐厅,坐在有[4]灯光的地方就可以发微博;即便是在水下,只要有灯光照射就可以上网。LiFi另一个巨大的好处是在任何对无线电敏感的场合都可以使用,比如飞机上、手术室里等。光显示:

现代分离技术习题1

现代分离技术习题 1.化工分离过程按分离原理分为机械分离过程和传质分离过程。 2.有相产生或添加的分离过程,是通过外加能量分离剂产生第二相或直接添 加第二相的物质分离剂这两种途径来实现的。 3.料液预处理的目的是改善料液中非均相组成的分布特征及料液的流动特性, 以利于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同时还除去杂质。 4.常用的料液预处理方法有:加热、凝聚、絮凝、反映消除、吸附等。 5.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物料的粘度增大,液体物料的粘度减小。 6.巴氏杀菌法是指采用100℃以下的温度和比较短的加热时间来处理物料的灭 菌方法。 7.解释凝聚微观机理的模型是扩散双电层结构模型。 8.凝聚价是指使胶体粒子发生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凝聚价越大,则凝聚 能力越弱。 9.絮凝剂的长链结构上是具有大量的活性功能团,能与胶体粒子产生吸附作 用,另外一个胶体又会同时与多个长链分子发生作用,从而产生架桥作用,形成网状结构的絮团。 10.影响固液悬混物分离过程及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粘液粘度、固形物的外姓尺寸 以及固相与液相的密度差。 11.通过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可以使不同质量的物质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作 用下分级沉降,这种离心分离方法叫差速离心法,此法使用于混合样品中各沉降速率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 12.过滤是利用多孔介质对固形颗粒的筛粉截留作用来固液分离的。常规过 滤能够截留10~100 μm 的固型颗粒。 13.Nc是指描述约束关系的独立方式的数目,这些约束关系包括:①物料平衡式; ②能量平衡式;③相平衡关系式;④化学平衡式;⑤内在关系式。 14.不同设备的设计变量数尽管不同,但其中固定设计变量的确定原则是共同的, 既只与进料物流数目和系统内压力等级数有关。 15.任何逆流流动的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都受到液泛的限制。若L/V越小,则液泛 气速越大;若液泛气速增大,则说明处理能力越强。 16.雾沫夹带是气液两相的物理分离不完全的现象。雾沫夹带随着板间距的减小而 增加,随塔负荷的增加而急剧上升。 17.默弗里板效率是指实际板上的浓度变化与平衡时应达到的浓度变化之比。 18.特殊精馏的对象是液体混合物,其各组分的沸点差小于5℃并形成非理想 溶液,相对挥发度低于1.1。此时用普通精馏是不经济的或不可行的。 19.共沸精馏共沸剂至少应与待分离组分之一形成共沸物,且最好是形成_最低沸 点共沸物_,可以有较低的_操作温度_,共沸剂的沸点一般应比原料的沸点_低10~40℃_。 20.萃取精馏的溶剂通常为_高沸点液体_,且与待分离组分不形成共沸物。 21.评价溶剂效果的标准是_溶济的选择度_;选择度是指体系在溶剂加入后与未加 入时_关键组分相对挥发度_之比。 22.盐对气液平衡产生影响的首要条件是盐必须溶于此液体混合物。 23.离子半径越小,则盐效应将越大;金属离子的价数越高,则盐效应将越大。

光电成像原理复习指南(含答案)

复习指南 注:答案差不多能在书上找到的都标注页数了,实在找不到的或者PPT上的才打在题后面了,用红色和题干区分。特此感谢为完善本文档所做出贡献的各位大哥。(页码标的是白廷柱、金伟其编著的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一书) 1.光电成像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光电成像对视见光谱域的延伸以及所受到的限制(长波限制和短波限制)。(辐射源,传输介质,光学成像系统,光电转换器件,信息处理装置。P2-4) 答:辐射源,传输介质,光学成像系统,光电转换器件,信息处理装置。 [1]电磁波的波动方程该方程电磁波传递图像信息物空间和像空间的定量关系,通过经典电磁场理论可以处理电磁波全部的成像问题 [2]收到的限制:当电磁波的波长增大时,所能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显著降低。对波长超过毫米量级的电磁波而言,用有限孔径和焦距的成像系统所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会很低。因此实际上己排除了波长较长的电磁波的成像作用。目前光电成像对光谱长波阔的延伸仅扩展到亚毫米波成像。除了衍射造成分辨力下降限制了将长波电磁波用于成像外,用于成像的电磁波也存在一个短波限。通常把这个短波限确定在X 射线(Roentgen 射线)与y 射线(Gamma 射线)波段。这是因为波长更短的辐射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宇宙射线难以在普通条件下聚焦成像。 2.光电成像技术在哪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成像技术突破了人眼的哪些限制?(P5) 答:[1]应用:(1)人眼的视觉特性(2)各种辐射源及目标、背景特性(3)大气光学特性对辐射传输的影响(4)成像光学系统(5)光辐射探测器及致冷器(6)信号的电子学处理(7)图像的显示 [2]突破了人眼的限制:(1)可以拓展人眼对不可见辐射的接受能力(2)可以拓展人眼对微弱光图像的探测能力(3)可以捕捉人眼无法分辨的细节( 4)可以将超快速现象存储下来 3.光电成像器件可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P8)固体成像器件主要有哪两类?(P9,CCD CMOS) 答:[1]直视型:用于直接观察的仪器中,器件本身具有图像的转换、增强及显示等部分,可直接显示输出图像,通常使用光电发射效应,也成像管.[2]电视型:于电视摄像和热成像系统中。器件本身的功能是完成将二维空间的可见光图像或辐射图像转换成一维时间的视频电信号使用光电发射效应或光电导效应,不直接显示图像. 电荷耦合器件,简称CCD;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简称SSPD,又称MOS图像传感器 4.什么是像管?由哪几部分组成?(P8第一段后部) 器件本身具有图像的转换、增强及显示等部分,它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外光电效应将入射的辐射图像转换为电子图像,而后由电场或电磁场的聚焦加速作用进行能量增强以及通过二次发射作用进行电子倍增,经过增强的电子图像轰击荧光屏,激发荧光屏产生可见光图像。这样的器件通常称为像管。 基本结构包括有:光电发射体、电子光学系统、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件)、荧光屏以及保持高真空工作环境的管壳等。 5.像管的成像包括哪些物理过程?其相应的物理依据是什么?(P8第一段工作方式) (1)像管的成像过程包括3个过程 A、将接收的微弱的可见光图像或不可见的辐射图像转换成电子图 像B、使电子图像聚焦成像并获得能量增强或数量倍增C、将获得增强后的电子图像转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 μ)范围内的电磁辐 μ)到(0.78m 射称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内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内、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 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ΘΘ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ΘΘ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标准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 制定时间:2010年6月 学分:3 学时:56 课程代码: 所属系部:自动化系 制定人:吴闽 批准人:陶廷甫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与应用。 (2)从工程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常见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理解半导体光电器件中的基本物理概念。 (3)了解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发展水平,为后读课程学习和工程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 2、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光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器件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社会能力目标 (1)灵活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3)学习和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对现有的电子显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比较,重点介绍了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介绍了与显示技术有关的人眼生理学、光度学、色度学及显示系统参数、图像质量评价等内容。主要内容

有:绪论;视觉特性与光度学、色度学原理;显示系统的要求与图象质量评价;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等。 2、课程开发思路 激光器的发明,解决了光频载波的产生问题,从此电子技术的各种基本概念几乎都移植到了光频段,电子学与光学之间的鸿沟在概念上消失了,产生了光频段的电子技术,即光电子技术。当然由于波段不同,电子学波段和光频段在相应器件的结构上完全不同。尽管如此,从电子学频段扩展的意义上讲,光电子技术就是电子技术在光频段的开拓和发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上讲,光电子技术也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了使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预定的能力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技术应用为主,着眼于提高学生选择正确的光电器件、解决实际工程中检测项目的目的来实施教学。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

光电技术自测题(全)含答案详解

第一部分自测题 一、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参数与接收器有关的有() A.曝光量 B.光通量 C.亮度 D.照度 答案:AD 2.光电探测器中的噪声主要包括(ABCDE ) A.热噪声 B.散粒噪声 C.产生复合噪声 D.1/f噪声E 温度噪声 3.光电技术中应用的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AB ) A.本征吸收 B.杂质吸收 C.激子吸收 D.自由载流子吸收E 晶格吸收 二、单项选择题 1.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溢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叫做() A.内光电效应 B. 外光电效应 C.光生伏特效应 D.丹培效应 答案:B 2.当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所对应的波长的移动方向为() A.向短波方向移动 B.向长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均有可能 答案:A 3.已知某He-Ne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8mW,正常人眼的明视觉和暗视觉最大光谱光是效能分别为683lm/W和1725lm/W,人眼明视觉光谱光视效率为0.24,则该激光器发出的光通量为() A.3.31lx B.1.31lx C.3.31lm D.1.31lm 答案:D 4.半导体()电子吸收光子能量跃迁入(),产生电子—空穴对的现象成为本征吸收。 A.价带,导带 B.价带,禁带 C.禁带,导带 D.导带,价带 答案:A 5.一个电阻值为1000欧姆的电阻,在室温下,工作带宽为1Hz时,热噪声均方电压为 答案B A 3nV B 4nV C 5nV D 6nV 6.用照度计测得某环境下的照度值为1000lx,该环境可能是(B) A阳光直射B阴天室外 C 工作台 D 晨昏蒙影 7.已知某辐射源发出的功率为1W,该波长对应的光谱光视效率为0.5,则该辐射源辐射的光通量为(B) A 683lm B341.5lm C 1276lm D 638lm 8.为了描述显示器的每个局部面元在各个方向的辐射能力,最适合的辐射度量是(D ) A 辐射照度 B 辐射强度 C 辐射出度 D 辐射亮度 9. 电磁波谱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A0.38~0.78um B 0.38~1um C 1~3um D 8~12um

现代分离技术试题

填空部分: 1我们测定气相色谱仪灵敏度时,如果用102-白色担体,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固定液, 此时按两相所处的状态属于(气一液)色谱;按固定相性质属于(填充柱)色谱; 按展示方式属于(冲洗)色谱;按分离过程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属于(分配)色谱。 2、液相色谱分析中常用以低压汞灯为光源,波长固定式的紫外(UV )检测器,它是以低压 汞灯的最强发射线(253.8)nm做为测定波长。 3、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液相色谱可分为(液一液):(液一固):(离子交换):(凝胶)色谱法。 4、固定相分为(液体)和(固体)固定相两大类。固体固定相可分为(吸附齐U _____ , (高分子多孔小球),(化学键合)固定相三类。 5、保留值大小反映了(组分)与(固定相)之间作用力的大小,这些作用力包括 (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等。 6、柱温选择主要取决于 样品性质。分析永久性气体,柱温一般控制在(50 C以上): 沸点在300C以下的物质,柱温往往控制在(150C以下):沸点300C以上的物质, 柱温最好能控制在(200C以下):高分子物质大多分析其裂解产物。若分析多组分 宽沸程样品,则可采用(程序升温):检测器可采用(FID )。 7、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钢瓶内贮存气体都有明显的标记,如氮气,瓶外漆(黑色) _____ , 用黄色标写“氮”:氢气漆(深绿色),红色标写“氢”。 8、固定液按相对极性可粗分为(五)类,异三十烷是(非极性)固定液,属(0)级; 3,3,—氧二丙腈是(强极性)固定液,属(5)级。 9、采用TCD检测器时,要注意先(诵载气)后(加桥电流)并且(桥电流)不可过大, 否则易烧 损铼钨丝。 10、色谱基本参数测量与计算的关键是(控制色谱操作条件的稳定)。 11、气相色谱中,对硫、磷化合物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是火焰光度检测器

光电技术 论文

专业概述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作为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并已形成经济支柱性重大产业,我国已将其列入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与产业之一。信息显示技术与光电技术已成为综合学科交叉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结合,涉及到光学薄膜电子学、材料学、制造学、半导体电子学、大面积电子学、微电子集成系统学、真空微电子学、光电子学、信息系统等诸多领域,是推动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教育、交通、广告、导航、军事、仪器仪表、测量、照明等高速发展的原动力。当前我国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正逐年增加,人才供不应求,并预计这种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培养目标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除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将掌握新型显示器件及驱动电路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驱动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光电材料与器件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储存、显示、传输、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和光电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信息显示实现、器件性能分析和设计、驱动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在现代通信、电子信息显示、半导体器件、光电成像、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等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业务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岗位。 [1] 3主干课程 基础物理、工程光学、工程制图、工程计算与仿真、材料分析基础、信息显示技术、显示器件驱动电路设计、真空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发光原理基础、阴极电子学、电子光学及应用、液晶显示技术、有机电子材料与器件、固体摄像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真空微电子学、视频接口技术、普通化学、C语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单片机应用基础、光电成像物理、可视化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光电电路设计与应用、光电测试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信息传送与接收技术、LED显示技术等。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 1.1 填空题 1.半导体中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2.本征半导体中,若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则形成 N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电子;若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则形成 P 型半导体,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3.PN结在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单向导电性。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正向压降将减小。 5.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的。 6.发光二极管是一种通以正向电流就会发光的二极管。 7.光电二极管能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反向偏置电压。 8.测得某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1 mA,正向压降为 V,该二极管的直流电阻等于 650 Ω,交流电阻等于 26 Ω。 1.2 单选题 1.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掺杂浓度 D.晶格缺陷

2.PN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 D )构成。 A.价电子 B.自由电子 C.空穴 D.杂质离子 3.硅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很小,其大小随反向电压的增大而( B )。 A.减小 B.基本不变 C.增大 4.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增大,其直流电阻将( C )。 A.增大 B.基本不变 C.减小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主要用作( D )。、 A.整流 B.稳压 C.发光 D.可变电容器 1.3 是非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如果掺人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型半导体。( √ ) 2.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二极管在工作电流大于最大整流电流I 时会损坏。( × ) F 4.只要稳压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就能起稳压作用。( × ) 1.4 分析计算题 =,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o值。1.电路如图T1.1所示,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on) =(6—V= V。 解:(a)二极管正向导通,所以输出电压U

现代分离技术试题

填空部分: 1、我们测定气相色谱仪灵敏度时,如果用102-白色担体,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固定液, 此时按两相所处的状态属于(气—液) 色谱;按固定相性质属于(填充柱) 色谱; 按展示方式属于(冲洗) 色谱;按分离过程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属于(分配)色谱。2、液相色谱分析中常用以低压汞灯为光源,波长固定式的紫外(UV)检测器,它是以 低压汞灯的最强发射线(253.8)nm做为测定波长。 3、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液相色谱可分为(液—液);(液—固);(离子交换);(凝胶)色谱法。 4、固定相分为(液体)和(固体)固定相两大类。固体固定相可分为(吸附剂), (高分子多孔小球),(化学键合)固定相三类。 5、保留值大小反映了(组分)与(固定相)之间作用力的大小,这些作用力包括 (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等。 6、柱温选择主要取决于样品性质。分析永久性气体,柱温一般控制在(50℃以上); 沸点在300℃以下的物质,柱温往往控制在(150℃以下);沸点300℃以上的物质, 柱温最好能控制在(200℃以下);高分子物质大多分析其裂解产物。若分析多组分 宽沸程样品,则可采用(程序升温);检测器可采用(FID)。

7、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钢瓶内贮存气体都有明显的标记,如氮气,瓶外漆(黑色),用黄色标写“氮”;氢气漆(深绿色),红色标写“氢”。 8、固定液按相对极性可粗分为(五)类,异三十烷是(非极性)固定液,属(0)级;β,β,—氧二丙腈是(强极性)固定液,属(5)级。 9、采用TCD检测器时,要注意先(通载气)后(加桥电流)并且(桥电流)不可过大,否则易烧损铼钨丝。 10、色谱基本参数测量与计算的关键是(控制色谱操作条件的稳定)。 11、气相色谱中,对硫、磷化合物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是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硫磷检测器(SPD); 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有很高灵敏度的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12、某色谱峰峰底宽为50秒,它的保留时间为50分,在此情况下,该柱子理论板数有(57600)块。 13、液相色谱中较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UV),(示差折光),(荧光)三种;而我校GC—16A气相色谱仪带有(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四种检测器。 15、高效液相色谱根据样品与固定相,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大致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四种分离方式。

现代分离技术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膜分离 1.什么是分离技术和分离工程? 分离技术系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等基本原理与方法将某种混合物分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一种手段。 在工业规模上,通过适当的技术与装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或分离剂来实现混合物分离的过程称为分离工程。 2.分离过程是如何分类的? 机械分离、传质分离(平衡分离、速率控制分离)、反应分离 第二章膜分离 1.按照膜的分离机理及推动力不同,可将膜分为哪几类? 根据分离膜的分离原理和推动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微孔膜、超过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渗 析膜、电渗析膜、渗透蒸发膜等。 2.按照膜的形态不同,如何分类? 按膜的形态分为平板膜、管式膜和中空纤维膜、卷式膜。 3.按照膜的结构不同,如何分类? 按膜的结构分为对称膜、非对称膜和复合膜。 4.按照膜的孔径大小不同,如何分类? 按膜的孔径大小分多孔膜和致密膜。 5.目前实用的高分子膜膜材料有哪些? 目前,实用的有机高分子膜材料有:纤维素酯类、聚砜类、聚酰胺类及其他材料。 6.MF(微孔过滤膜),UF(超过滤膜),NF(纳滤膜),RO(反渗透膜)的推动力是什么? 压力差。 7.醋酸纤维素膜有哪些优缺点? 醋酸纤维素是当今最重要的膜材料之一。醋酸纤维素性能稳定,但在高温和酸、碱存在下易发生水解。纤维素醋类材料易受微生物侵蚀,pH值适应范围较窄,不耐高温和某些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 8.醋酸纤维素膜的结构如何? 表皮层,孔径(8-10)×10-10m。过渡层,孔径200×10-10m。多孔层,孔径(1000-4000)×10-10m 9.固体膜的保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分离膜的保存对其性能极为重要。主要应防止微生物、水解、冷冻对膜的破坏和膜的收缩变形。微生物的破坏主要发生在醋酸纤维素膜;而水解和冷冻破坏则对任何膜都可能发生。温度、pH值不适当和水中游离氧的存在均会造成膜的水解。冷冻会使膜膨胀而破坏膜的结构。膜的收缩主要发生在湿态保存时的失水。收缩变形使膜孔径大幅度下降,孔径分布不均匀,严重时还会造成膜的破裂。当膜与高浓度溶液接触时,由于膜中水分急剧地向溶液中扩散而失水,也会造成膜的变形收缩。 10.工业上应用的膜组件有哪几种? 工业上应用的膜组件主要有中空纤维式、管式、螺旋卷式、板框式等四种型式。 11.在上述膜组件中装填密度最高的是那种?料液流速最快的是那种? 中空纤维式,管式。 12.什么叫浓差极化?如何消除浓差极化现象? 在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在膜表面附近浓度高于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 它是一个可逆过程。只有在膜运行过程中产生,停止运行,浓差极化逐渐消失。

光电技术实验

光电技术实验实验报告

目录 一、光源与光辐射度参数的测量(必做) (3) 二、PWM调光控实验 (5) 三、LED色温控制实验 (8) 四、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实验 (11) 五、线阵CCD驱动电路及特性测试(必做) (13) 六、相关器的研究及其主要参数的测量(必做) (15) 七、多点信号平均器(必做) (19) 八、考试内容 (23)

实验一 光源与光度辐射度参数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进行光电实验过程中所用数字仪表使用方法 2.了解LED 发光二极管 3.研究影响LED 光照度的参数 二、实验仪器 光电综合实验平台主机系统 1 台、发白光的 LED 平行光源(远心照明光源)及其夹持装置各 1 个 三、实验原理 (1)LED 发光原理:LED 发光二极管为 PN 结在正向偏置下发光的特性。有些材料构成的 PN 结在正向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在扩散过程中要产生复合。复合过程中电子从高能级的“导带”跌落至低能级的“价带”, 电子在跌落过程中若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则将产生发光或发辐射的现象。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或调整)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即可以通过改变发光管的电流改变投射到探测器表面上的照度,这就是 LED 光源具有的易调整性。 (2)光度参数与辐射度参数:光源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光的能量计算通常是用“通量”、“强度”、“出射度”和“亮度”等参数,而对于探测器而言,常用“照度”参数。辐照度或光照度均为单位探测器表面所接收的辐射通量或光通量。即 )/(2m W S e Ee φ= 或 )(lx S v Ev φ= 式中S 为探测器面积。 (3)点光源照度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各向同性的点光源发出的光所产生的照度与发光强度 I v 成正比,与方向角的余弦(COS φ)成正比,与距离光源的距离平方(l^2)成反比,即 )(cos 2 lx l Iv Ev φ = 四、实验内容 (1)安装LED 发光装置与照度探测器装置,并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限流电阻和可调电阻测量发光LED 的电流。 (2)测量发光管未点亮时的暗背景照度。 (3)测量同一距离、同一LED 的照度值随电流变化的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调节LED 与照度探测器间的距离,重复步骤(3)。记录实验数据。 (5)更换不同的LED ,重复步骤(3)和(4)。 (6)测量遮罩时红光LED 的照度值和与探测器间距的关系,实验步骤类似,注意保持LED 电流不变。记录实验数据。 (7)关机结束实验。 五、数据处理 (1)测量不同距离、不同LED 光照度参数的测量 背景光强:Evb=7.35×10 L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